审美激发

2024-09-24

审美激发(精选7篇)

审美激发 篇1

一、寻找直觉, 激发原始审美愉悦

接触一件艺术杰作也同初次认识一个人一样, 第一印象极其重要。所谓第一印象, 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直觉能力, 对眼前艺术作品的最突出的艺术表现特征作出一种闪光式认识。虽然是第一印象, 却凝聚了学生的全部知识、情感和求知欲, 虽然一闪即逝, 却会造成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性冲击。要想给学生造成最佳第一印象, 教师的引导起关键作用。

第一, 要选准作品。所谓选准, 就是要寻找那些最适合学生欣赏水平和心境的作品。

第二, 要营造一种审美情景, 使课堂庄严肃穆, 使画面清晰生动, 使气氛热烈活跃。

第三, 要用生动的对话激发学生的观看和思考, 使学生由被动走向主动, 由无所谓走向好奇, 由被动静观走向积极参与。

最后, 还要让他们在热烈的对话气氛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或让学生的第一印象写在黑板上, 让大家一起比较和交流。

选取蒙克《呐喊》, 是想让学生接受生命的另一种体验, 孤独、失意、痛苦。品尝痛苦带来的心灵震撼, 能拓展他们的精神空间, 加深孩子对爱的理解。“准备好了吗?”在教师一声温柔的提示声后, 伴随急促、尖锐的背景音乐, 大屏幕中《呐喊》作品扑面而来———教室顿时一片哗然。有的模仿人物动作, 尖声怪叫, 有的猛喊:“魔鬼!魔鬼!”有的捂起眼睛做可怕状……这是一种未被修正过的, 最原始的, 最真实的生命激情的自然流露!是伴随一种创造性知觉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特有的紧张, 这种适度的紧张以及解决问题后的松弛, 是产生审美愉悦的重要源泉。“这个人怎么喊叫?体验一下如何?”“说出你的感觉?”“感到非常吓人、恐怖!”“特夸张、特悲惨的感觉!”“这个人简直像魔鬼, 像骷髅!”“挺神秘的, 让人害怕!”更有一位学生:“这幅画挺稀奇的, 把人画成这样, 脸像灯泡似的。我喊的时候都要哭了。”……

只有认识和把握到这瞬间流淌在心中的感觉实质, 才能真正从感性体验出发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深入作品, 提升深层审美愉悦

第一印象仅仅是一种开始。如何引导学生透过情节、故事和熟悉的形象的画面, 进入作品的形式和内在情感表现层次, 去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意味———点、线、面的有序排列组合, 提取深层次的审美愉悦感?这是造型艺术魅力的本体所在, 也是美术欣赏着意把握的关键。有专家统计, 去艺术展览馆参观的现代人, 平均在每一幅作品前只呆半分钟, 就是说, 多数人在欣赏作品时, 往往在获得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后, 就结束了对它的欣赏, 而没有或不懂得欣赏作品的内在要素和性质。引导欣赏者进入真正的艺术欣赏, 引起对作品的情感共鸣, 是艺术教师的职责所在, 也是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知觉的天地。

在《呐喊》欣赏中, 针对学生的强烈反应, 教师趁机总结并引导深入:“大家得到的印象很一致, 感觉恐怖、压抑、痛苦、惊讶。可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觉?”同学们竞相发言:“画家画了被惊吓的人, 毫无感觉的人。”“奇怪的天空、船、桥、栏杆和海水”……师进一步提示, 提示学生关注形式、色彩、线条、块面、方向、运动、光线等要素。

并引导学生逐步进行分析。

以天空为例进行重点分析。“天空给人的强烈感受是怎样得来的?我们的眼睛透过天空看到了哪些要素?这些要素以怎样的外观形式存在着?有什么样的性质?传递给人的是什么信息?它们表现出的是单纯、复杂、平静?还是起伏不定、狂乱?”屏幕上打出供学生选择的多个答案, 同学之间互相讨论。

再作进一步比较。教师用蓝纸把天空部分盖住, 天空的颜色完全变成了蓝色, 再把天空的红黄蓝灰白重新排列, 狂乱的线条变成了方向确定的有规则的线条。“蓝色的天空就没有乱的感觉了。”“感觉挺美好的了。”学生明白了, 正是这些狂乱的线条、动感激烈的不规则线条, 感觉激烈、疯狂、呈红黄的色调等绘画要素造成了这种感觉。“照上方法, 再看看画面上还有哪些要素?他们有怎样的性质?”……

学生的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 越来越深入地挖掘出了画面中的内在要素及性质, 大大地丰富了对形式美的感受力, 从而达到一种深层次上的审美愉悦感。

审美激发 篇2

叶海鸿

【内容摘要】 小学美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核心,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美术欣赏课的内容编排,分析影响小学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心理因素,提出激发小学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策略。通过讨论激趣,穿插激趣,想象激趣,综合激趣,现场激趣等多种灵活的方式,促进美术欣赏课趣味横生。

【关键词】 美术欣赏 审美情趣 激发策略

【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美术欣赏课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之中来回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达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的教学目标。

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设计之前,有必要对影响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主体和客体进行充分的研究。我们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内容编排体系是影响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客体,各年级段小学生是影响美术欣赏审美情趣的主体。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内容编排分析

(一)低年级的欣赏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表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如第二册《漫游飞行世界》、《海底世界多奇妙》、第三册《民间玩具世界》、《现代玩具世界》、等。其特点是低年级阶段所欣赏的内容富有情趣、好玩,贴合低年级阶段的审美需求,如:把鱼画在白云上,把飞机潜入海底,画人物眼睛大过头部、不画耳朵、头发等等,画里的事物东倒西歪,画面充满童真。

(二)中年级的欣赏内容主要是初步了解接触优秀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艺术的情感。如第七册《外国优秀美术作品》、《五彩缤纷的中国花鸟画》、第六册《古老的交通工具》、第五册《各式各样的民居》等。其特点是在中年级学生理解能力的范围内讲授适合他们的国内外优秀作品的欣赏知识,增加学生审美的宽度和深度。

(三)高年级的欣赏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悠久的艺术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具体内容有:第十一册《祖国在我心中》、《社区即景》、第十二册《激愤人心的革命历史画》等。其特点是在学习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培养爱国情操,让学生在欣赏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和近代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二、影响小学生美术欣赏审美情趣的年龄特点

首先,儿童对具体直观的事物兴趣深厚,对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习惯,强烈鲜艳的色彩会刺激儿童的感官,比如蓝蓝的天空,红红的花朵,绿油油的草地,黄澄澄的芒果……这些鲜明艳丽的颜色往往特别吸引他们的眼球,因为这些颜色会使他们感到喜悦,很乐于接受。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知识,如对“色调”、“构图”、“透视”等概念进行解释时,则会表现出烦躁困惑。

其次,儿童在美术欣赏过程中,往往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所见所闻以及对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一幅作品进行评判。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比如:彩虹、草地、花朵还有色彩鲜艳的水果静物等绘画作品,他们多数会喜欢,并乐意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第三,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例如第八册欣赏课《美丽的服装》,很多学生还是会盯住模特的头像仔细欣赏,对眉眼的兴趣超出了衣服的款式、色彩的关注。

当然,影响小学生美术欣赏审美情趣的主体因素还有很多,但是,把握了小学生单纯、幼稚、爱动的主线,就拿到了激发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钥匙。

三、激发小学美术欣赏课审美情趣的策略

结合课堂主体和教材客体的特点,教师有必要规避几种常见的破坏课堂审美情趣的情形:避免一讲到底,造成教师投入,而学生漠然的尴尬场面,使欣赏成为“讲赏”;避免教师的赏析脱离学生实际,自我陶醉,陷学生于茫然,使欣赏成为“独赏”;避免课堂播放大量电脑图片,把本该板书或描述的内容也做进课件,使欣赏成为“观赏”。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情趣呢?其实我们都知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远远比被动接受的过程吸收的知识更多、更广、更有兴趣,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身的创造性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让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感、获得深刻的欣赏体验。教师过多、过细、过深的讲解,既不利于形成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不利于学生欣赏能力的养成。为此,我经常采取如下几种的教学方法,来激发美术欣赏课的审美情趣。

讨论激趣。在出示欣赏作品后,让学生仔细地“读画”几分钟,然后再请学生说说对作品初步的感觉;用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可以从色彩、线条、构图等给人的情绪上去细致地体味。对于欣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第九册的第2课俄罗斯画家列宾作品《伏尔加河纤夫》中,每个人物的角色都不一样,要从他们的衣着、动作、年龄来分辨哪位是新手时,学生们因为观察不全面很容易混淆,这个时候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为班级交流欣赏成果作准备。这种方式的欣赏真正体现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发展的学习过程,他们对所欣赏过的画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锻炼了观察能力。

在“讨论激趣”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的心态来对待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的身心能够自由的表现和舒展开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和感受,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而是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感受、观点,在全班同学激烈的争论中得出结果,让美深入内化,从而得到升华。如在岭南版教材第9册《多面人》一课中,有的学生让为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幅《多拉〃玛尔》不好看,好像怪物,画面里的人支离破碎,有的学生却认为好看。这时,我暂且不去评论学生的审美水平低或高,对或错,只当好中间人,让学生去争论。在争论中逐渐加深对抽象画的认识,接受大小不等的几何色块组成的画面也是一种美的形式。反之,如果认为学生不可以对大师的画产生质疑,从而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对大师的不敬,学生的积极性就会遭到打击,容易与教师产生逆反心理。

穿插激趣。在进行绘画、工艺等教学的同时,插入有关大师或同龄人的作品进行欣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得很多,比如:每一课都安排了范图及资料,以便用于指导学生观看讲解,指出作品美在哪里,利用一些课外相关的能激起儿童兴趣的图片,结合课本一起讲解,这样会拓展学生的视野,在兴趣中吸收更多相关的知识。又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某种美术技能,出示一些合理范画,这也是随堂欣赏的教学过程。

如上《剪纸》一课时,在导入阶段让学生欣赏一下剪纸——“窗花”;在实践中穿插欣赏,在指导学生练习时穿插欣赏,提供练习的范例,以欣赏帮助练习,以练习促进欣赏;在结束时加入欣赏。在练习结束时加入欣赏,通过比较与实践体会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作品的优缺点,还给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明示发展的方向,诱发学生探求美的兴趣与愿望。

想象激趣。多媒体集声、光、电于一体,纵贯天地,横穿古今,足不出户,就能让人感受纷纭的世界。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材第十一册的《革命历史画欣赏》一课中,播放新中国成立庆祝大会的音频,建国六十周年阅兵式的视频,然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味开国大典的盛况,在头脑中设想,如果自己画“开国大典”应该怎么画?再出示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通过两者比较,不但能够加深对作品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了兴趣。

现场激趣。这是课堂教学之外的美术欣赏形式,即在较长时间内到现场和实地察看所进行的欣赏教学。例如:2006年冬,我们学校组织一次“师生迎春书画展”,我带着一班学生前去参观展览,可能是因为平时很少带集体去室外观看展览,而且是上课时间出去的,学生们一路上兴高采烈。到了展览馆,个个都如饥似渴的欣赏着展厅里面的每一幅作品,有的拿出准备好的笔记在做记录;有的几人一组各抒己见小声评论墙上的画;有的在自己的作品前在为同学们讲解自己的作品。观赏完画展回来后学生们的收获比任何一节课都大,他们都在为自己喜欢的画写了详细的观后感。到下次上课时,学生们个个都能说出自己的观后体验,好一部分说得还挺深刻。可见,户外的欣赏同样也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又如我上岭南版第3册《给树爷爷画像》这一课时,我就带着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欣赏一下校园里各种各样的树,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学校里就有很多不同的树,结果学生们都在一颗老榕树下停了下来,争先恐后的说:老师,我看见树爷爷了。我说:那你为什么说它就是树爷爷呢?答案很清楚,那就是它长满了“胡子”。接下来就是给树爷爷“画像”了,这一次的体验性欣赏,让学生对树木和大自然有了初步的认识。

综合激趣。从小学美术课程的编排体系来看,很多内容都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艺术从来都是相通的,如果教师善于发现这些学科综合的契合点,就能找到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教学人教版绘画教材《宜兴的紫砂壶》一课,教师在介绍紫砂壶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地位作用时,配上“高山流水”的古筝曲,让学生徜徉在醇厚的艺术氛围之中,经典音乐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不需要进行组织教学,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表现出良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能服务美术欣赏教学,美术欣赏也能促进语文学习。学科的融合发展,需要教师有整合资源的意识,把握机遇,携手共进。在第七册《家乡的桥》的教学之前,提前布置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身边的运河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对运河桥进行观察,从不同的时间对运河桥进行观察,把运河桥画出来、照出来,拿到班上交流。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在展示交流的环节,学生把运河桥的形状比喻成“彩虹”、比喻成“弓”……同样一座桥,有夕阳下的艳影,有风雨中的兀立,有人车的川流不息,有夜晚的凄寂,一座桥似乎也因此有了生命。作家秦牧曾说:“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通过发现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不仅丰富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也拓宽了美术教学的资源。

创设美的课堂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篇3

一、让朗读主宰课堂,在读中放飞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教学《青海湖,梦幻般的湖》一课,我先用课件播放了青海湖的美景,同时录音范读并配上优美的音乐,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然后教师范读,学生仿读、赏读、比赛读;最后安排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青海湖的秀丽风光。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得字字入情、字字入意,越读越投入,越读越有味,美丽的风光、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沉浸在一种美好的境界中。这样,教师、学生与作者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学生就会在共鸣中迸发情感、放飞情感,带情诵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二、让思辨点燃课堂,在思辨中感悟情

在语文教学中,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看法有时会出现分歧,他们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应以赞赏、鼓励的态度,支持学生的争辩,让他们的个性潜能得到尽情发挥,唤醒个体创造的潜意识。“书到用时方恨少,辩论常使思路清。”在阅读教学中,“思考”、“辨析”中感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我在教学课文《乌塔》时,大家都对乌塔小小年纪就敢独自一人周游整个欧洲的勇气与精神钦佩不已。这时,有一学生急切地边举手边站起来:“老师,我觉得乌塔的行为不可取。”话刚说完,其他同学“哄”的一声议论开了。我接着问:“说说理由?”只见他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小学生的阅历还很浅,而今社会太复杂,坏人太多,有很多问题不是我们能解决的,如果独自去旅游将会遇到许多无法预料的危险,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我们小学生不可独自去旅游。”我赞许地对他点了点头,而其他同学对于他急切的发言,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我立即顺水推舟,把学生分为两组,举行了一个辩论会:甲方,小学生可以独自去旅游;乙方,小学生不可独自去旅游。要求用生活中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辩论中,学生的智慧火花被点燃了,激烈的争辩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学生享受到了语文的乐趣,提高了审美情趣。

三、让绘画点缀课堂,在绘画中释放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绘画是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件事情,在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在理解感悟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手中的笔描绘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完《芦沟桥的狮子》一课,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对芦沟桥狮子的描绘,以及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学生顿时兴趣盎然,一会儿,一只只形状各不相同的狮子跃然纸上,有的低着头,有的偎依在一起,有的伸长脖子,好像在仰天长吼……每一只都显得那么可爱。图画虽然略显幼稚,但是却流露出学生对狮子的喜爱,充分表现出他们心中的一种美的境界以及对美的追求。

四、让表演升华课堂,在表演中体验情

在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演一演文中的角色,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还可以提高整体的语文素养。如学完《陶罐和铁罐》后,我让学生分角色演一演文中的角色。我请两位同学戴上头饰,上台表演,他们把课文中的语言进行了改编,并加上一些夸张的动作和神态,把陶罐的谦虚容忍和铁罐的骄傲自大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及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这时,学生表演的情趣更高了。为了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我又让同桌互演。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大家都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他们在一个情趣化、生活化、交际化的情境中,品尝愉悦,尽情地展示各自的个性,课文再现于课堂,学生人情入境,美的生活再现于学生的心中。

审美激发 篇4

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在内心都很畏惧文言文, 觉得文言文学习很枯燥, 很困难。为此, 我在学生中做了调查, 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认识还停留在学了对将来进入社会没有多大作用, 只是为了高考不得不学的阶段, 也就是说学生多半是被迫学习,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反观老师的课堂教学, 过于注重文言知识的讲解,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过于注重词法句法的教学, 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模式, 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受。文言文教学几乎成了单纯的理解词语翻译句子的训练过程。

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情况, 结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 在文言文教学中, 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引领学生步入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遨游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一、感受文言文中的音律美

文言文中的语言非常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排比, 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充满了音律美。如“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等等, 这些语句读起来节奏感强, 很有音乐感,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音律美, 进而主动地去理解和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朗读指导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要求学生能读准语音、句读, 做到字正腔圆。然后, 指导并训练学生掌握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 特别是要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 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最后, 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 通过反复诵读达到文气合一的境界, 进而能获得审美愉悦。久而久之, 学生对文章便耳熟能详, 闭目可诵, 直至能和作者进行精神交流, 产生思想碰撞。

二、体会文言文中的自然美

在古代散文中, 作者很注重描绘优美的自然环境。投身于大自然, 在自然中获得心灵愉悦, 寻求精神慰藉, 排遣内心苦闷, 文人墨客乐此不疲, 进而把自然美景诉诸笔端。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有很多这类作品,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表现出的自然美景,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登临滕王阁, 在“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之时, 去远眺“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奇妙景象, 感受王勃“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的胸怀兴致;我们可以和学生远足兰亭, 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的会稽山, 沐浴于和畅的惠风之中, 去仰视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放纵自己的形骸;我们可以载着学生泛舟赤壁, 在月亮从东山升起后, 欣赏“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的迷蒙景象, 临风把盏, 聆听“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的箫声, 遥想昔日“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的盛况, 抒发英雄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品味文言文中的人性美

新教材所选的文言文, 大多都能体现文中人物或作者的伟岸人格, 如:司马迁遭受腐刑, 蒙受人间大辱, 却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学巨著, 诠释了“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内涵;屈原一生心系楚国, 哀叹民生艰辛, 虽才华横溢, 忠贞不渝, 却屡遭放逐, 然而始终不愿以皓皓之白蒙受世俗尘埃, 在国都即将被攻破之时, 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国, 以死明志;文天祥身陷元营, 慷慨陈词, 被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抒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动人篇章;苏州五义士虽然出生编伍之间, 却深明大义, 为保护群众, 挺身投案, 临刑之时, 意气昂扬, 谈笑而死, 致使当时英雄豪杰屈身墓前, 扼腕痛惜。

还有一些文章情真意切, 感人肺腑, 如:李密在《陈情表》中反复陈述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 恳求晋武帝能恩准自己终养祖母, 表现了对祖母不离不弃的拳拳孝心;苏东坡在《江城子》中抒写了对亡妻的朝思暮想, 然而已生死两隔, 只能在梦中相逢,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道出了对亡妻至死不渝的款款深情。

我们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深入文中, 去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去体会人物的情感, 进而去品味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性美,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领悟文言文中的思想美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 可以说是经过历史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 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 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美。孔子对“仁”“礼”的阐释, 孟子“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的主张, 庄子“安时而顺命”的生活态度,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理解并评价这些思想, 批判地接受这些思想精华, 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苏轼不哀叹自身的命运坎坷, 投身自然的旷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采菊东篱下”的高洁, 魏徵敢于犯颜直谏的胆魄,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执着,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诚,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壮志, 都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优秀素材。在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掘作品中的思想美, 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接受这些思想文化精髓的熏陶。

如何用音乐激发小学生的审美体验 篇5

关键词:小学生;审美体验;音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59-01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对这个世界进行感知和认识的初级阶段,其审美价值在不断的审美体验中慢慢形成。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小学阶段启蒙教育特质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从小学生具体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启发式与引导式培养的有效措施及策略。

一、音乐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

在对音乐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个名词——“音乐审美体验”,它指的是青少年在欣赏或者创作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耳愉悦体验以及相关认识。由此可见,就音乐欣赏本身来说,其实已经包含了审美体验,即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其实已经在进行审美体验。

1、构造立体世界,丰富审美

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音乐作品的有效表达可以带给学生一个通过聆听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构造的基础因素只有音符,这样一来,学生只有靠着音符、旋律以及自己的想象力来构造出与音乐氛围相融合的世界,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愉悦的感受,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审美。

2、放松心情,提高情趣

音乐欣赏的过程中,由旋律代替了周围嘈杂的声音,学生通过音符构建独立的、立体的独属于自己的世界的同时,还能有效放松自己的心情,让自身的所有审美感官都变得敏感而透彻,从而提高情趣。

3、带来感悟,丰富认知

就音乐作品内容本身来说,其实就是具有一定启发性的。音乐是基于一定素材基础上的,通过创作者思想价值的融入,创作出能够完美表达作品原型以及作者思想内涵的作品。因此,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愉悦身心,同时还能通过音乐的启发特性,丰富原有的认识和认知。

二、利用音乐激发小学生审美体验的具体措施及策略

音乐本身包含了创作素材以及创作者本身的审美取向,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小学音乐启蒙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下文中,笔者结合教学内容,就其有效应用策略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

1、合理导入,构建想象框架

在音乐作品欣赏之前,教师首先需要在导入环节下工夫,引导学生构建想象的框架,为接下来欣赏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比如就小学一年级下册音乐教学内容《春天悄悄来临》来说,音乐欣赏之前,教师首先需结合春天的具体特征,就春天到来的体现进行讲解和提醒,比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都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春天的脚步走近了呀?”,这个时候,学生通常都会踊跃回答,其中包括了“燕子回来了”、“小草、柳树发芽了”、“河里的冰块化了”等多种答案,这时,学生的脑海里基本上已经通过各自的生活经历及所见所看构建了春天来临的画卷。

2、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层次,科学选择音乐作品

就关于春天的音乐作品来说,种类很多,并且根据创作者的等级水平以及参照素材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的深浅层次也有所不同。除了合理的框架导入外,教师还应从学生的具体认识水平、迁移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筛选,尽量贴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春天悄悄来临”主题下的音乐欣赏最好能够选取欢快一些的作品,如“春天在哪里”等欢快清新的作品。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有效辅助和利用

除了上文措施外,利用音乐激发学生审美体验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在音乐作品播放的过程中,最好能播放一些图片进行说明和辅助,帮助学生构建“春天世界”的具体形象。《春天悄悄来临》这一欣赏课程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去收集一些与春天景色相关的图片,在音乐播放的过程中当做插图进行比对说明,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丰富审美体验。

4、轻松愉快氛围的良好营造

就音乐作品欣赏来说,本就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温和的态度与轻松的语气,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提高学生审美体验的敏感度。比如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短片进行教学的开启,或是和学生进行沟通,询问学生今天的心情及感受等等,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同时还能有效拉近距离,为学生审美体验的深度化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利用音乐对小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行激发,不仅是从学生角度出发,适应小学生发展特点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充分发挥音乐审美体验,提升小学音乐启蒙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应合理导入,构建想象框架,为接下来欣赏过程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其次,应从学生的具体认识水平、迁移水平以及想象力水平对音乐作品进行有效的筛选;此外,还应对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充分利用,辅助学生深化审美体验;最后是轻松愉快氛围的良好营造。

参考文献:

[1] 邬媛.用音乐激发小学生的审美体验[J].现代交际,2014(08)

[2] 季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分析与实践[D].沈阳师范大学,2013.

[3] 王丽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审美激发 篇6

关键词: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是高职院校除教学以外最主要、也是最棘手的工作。笔者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地域特点及工作实际, 通过分析当前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相应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工作理念相对陈旧

珠三角地区是广东省乃至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地区土生土长的居民的家庭生活水平基本上都达到了小康层次。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超越了基本生存需要的人群, 其人性的需要也将上升到更高层次。当然, 这些较高层次的人性需要都是通过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职业参与 (或者说劳动) 来实现。高职院校作为专门培养合格的现代职场人士的重要载体, 理应关注学生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的人性需要, 并多角度、多渠道地去激发学生的这种需求, 并使之找到满足这种需求的合法手段和途径。毫无疑问, 这种意识的激发和引导实施, 更多地是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开展的。遗憾的是, 在珠三角地区, 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未能注意到该地区学生主体的深层次人性需求, 从而导致工作中出现付出与收获严重不对等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压态势与学生的惰性反复形成鲜明对比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来承担, 据笔者所了解, 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思想压力和工作量都比其他地区同类院校的要大。“稳定压倒一切、责任具体到人”的绝对领导思想成了他们工作中的“紧箍咒”。当然, 针对国内外形势和学生思想与行为的特点, 高职院校以“稳定压倒一切”来指导学生工作并没有什么错误;根据现代绩效管理理念的要求, 以“责任具体到人”来鞭策和警示员工认真做事也没有什么不妥。但是, 物极必反, 一旦这种工作理念被强调得过多, 原本偏于内在入微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难免趋向外在形式化。由于“安全工作”的弦绷得太紧, 辅导员不得不以“明哲保身”的态度作为思想引导, 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命令式的指示传达、强制式的规章警示、程序式的事务处理、机械式的思想灌输也就成了辅导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常用的“技巧”。而这种“技巧”的施展又是在辅导员“忧心忡忡”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这样的工作方式和理念和引导学生内在的人性需求的目的相去甚远, 甚至可以说它已经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主体需求, 并不能激起学生的内心认同。因此, 在珠三角地区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教与学、教与管相悖的现象:老师管时, 学生稍从, 老师稍有怠慢时, 学生随即回归“原型”。学生惰性反复的现象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压态势及大量人力投入不相符的。

(二) 职业思想教育的“谋生”单向度定势与学生的职业多向度需求有明显矛盾

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为社会 (更确切地说是为企业) 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显然, 我们说的这种高素质就是一种职业素质, 其首先是由职业 (专业) 思想来作为支撑的, 没有良好的、坚实牢靠的职业思想, 要成为真正合格的职场人士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如何使学生在学校受到良好的职业思想教育, 把他们塑造成为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成了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一般情况下,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给学生灌输“学好技术就能过上好生活”这种思想上。循此思路, 无论是显性 (专业思想主题班会、讨论会等) 还是隐性 (专业课堂教学、日常事务管理等) 的职业思想教育方式, 都仅仅侧重于强调它们对学生日后谋生的重要影响这些问题上。

当然, 这种强调现代职业的专业性、现代职场竞争对职业技能要求的严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并没有任何错误,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为了满足人们职场竞争和生存需要的。但是, 在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 我们的职业思想教育如果仅仅强调专业知识或者职业技能对于生存的重要性, 就很难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 (1) 。而对于学生多层次的人性需求, 恰恰是当前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 (专业) 思想教育时欠缺考虑甚至是忽略的, 这也是目前该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相对低下的深层次原因。

二、解决对策:以“激发人性发展, 启发劳动审美”的新理念来开展工作

笔者认为, 应将学生主体当做一个特殊群体来对待, 并以切合他们内在实际诉求的“激发人性发展, 启发劳动审美”新理念来指导和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教育

如前所述,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其思想认识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工作成效的好坏。因此, 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教育, 必须从辅导员这个群体入手。笔者认为, 在珠三角地区, 除了对辅导员一般工作业务的培训和要求外, 还应该更加注重对辅导员思想认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塑造。具体地说, 对辅导员的培养和管理, 更应注重其内涵, 而非单纯的外在工作形式。学校要少给辅导员高压的精神心理警示, 多给予宽松而深刻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在把握珠三角经济发展趋势下的人性诉求的前提下, 可邀请对现代性问题研究造诣较深的专家给辅导员讲解当代职业人精神困境的问题;邀请基础心理学 (并非应用心理学) 专家给辅导员剖析发达地区人 (特别是青少年) 的心理诉求状况;邀请知名的人文教育专家给辅导员讲述职业教育与人性发展的内在关系等等。同时, 在辅导员自身成长层面, 多组织开展辅导员工作的心得体会 (而非单纯的经验和技巧) 交流会;多鼓励并引导辅导员积极参与基础性的教育学或思想政治教育类课题 (问题) 的研究探索;创造宽松的机会和平台让辅导员开展和学生的对话 (而非独白宣讲甚至训话) 和交流等等。从主体 (无论是辅导员还是学生) 的内在人性发展需求入手开展辅导员的教育工作, 对于塑造辅导员的内在“功力”, 提升其工作的感染力、震撼力和说服力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 多角度、宽领域地开展学生的职业 (专业) 思想教育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 职业 (专业) 思想的教育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核心的一环, 其工作成效的好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鉴于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主要生源群体的特殊情况, 笔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对职业思想的教育不能仅限于“学好专业就是为了好找工作”的单一维度, 而应更加关注职业 (专业) 对于人性的全面发展和职业 (劳动) 参与对于人性的审美需求之满足等更纵深、广阔的层面。我们知道, 根据马克思对劳动的经典阐述, 劳动是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动物发展其多维人性、实现自身价值、满足审美需求的最主要途径。正如马克思在经典名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动物只是按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2) 也就是说, 人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一般低级动物的价值和尊严就体现在人在自由意识牵引下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和审美上。显然, 劳动的这种内在价值彰显在早已解决温饱问题的经济发达地区显得十分必要。这种内在的劳动价值意识的启蒙, 是这些地区职业院校解决学生职业训练、专业学习动力不足和参与职业活动兴趣淡薄等问题的根本所在。具体地说,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

1. 启发学生认识职业训练、专业学习对于实现自身人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对学生日常启发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专业教育主题班会或者讨论会、专业的课堂学习等, 教师要在其中贯穿一种理念: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价值欲望———实现自身的价值, 而其实现是靠其参与职业活动, 做好本职的工作并达到一定的成效之后获得别人 (社会) 的认可来达成的。这就需要每个职业参与者具备职业参与的各项素质和技能。

2. 启发学生学会认识劳动审美的意义并引导其积极践行

劳动的审美即是通过参加劳动, 使劳动者获得自身内在价值的认识而对劳动成果产生的一种满足感。比如:在学生参加实训前后的动员会和总结会上, 辅导员明确地告诉学生实训 (即劳动) 具有的内在审美意义, 而做好一件事、制作好一件作品是人以一种自由自觉意识参与的创造性行为, 从中可体会人作为人的成就感、价值感和满足感等等。显然, 如果劳动审美的启蒙能够实现, 长期困扰高职院校 (特别是发达地区) 的学生自卑心理矫正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3. 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创业活动

创业是人按照内在的自由自觉意识最直接参与的活动 (劳动) , 这在很多高职院校开展得十分成功。当然, 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者应给学生这样的意识引导:在校创业的意义并不在于创业结果的成败, 而在于创业 (劳动) 这一活动本身, 既是一个展示、检验、修正自身内在想法的一个过程, 也是一个实现劳动审美的创造性过程。此外, 珠三角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问题、学风问题、校风问题等等都可以和与此相关的专业思想教育联系起来解决, 同时职业道德的塑造也可以跟人性的发展 (对道德法则的遵守是人性尊严的一种最高体现 (3) ) 结合起来进行。

总之, 珠三角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 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其他地区同类院校更加复杂, 要真正实现该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效性, 就必须更新教育工作理念, 即以“激发人性发展, 启发劳动审美”的理念去指导和开展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本文提到的人性是广义的人性, 它至少具备三个维度:技能生存维度、价值审美维度和筹划希望维度。详见拙文:《人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归宿》, 载于《理论界》, 2009年第11期, 第71—72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年, 第47页。

[3]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康德认为:对普遍的道德法则的遵守是人真正自由本质的表现, 而这种自由正是体现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这种对道德的理解也适用于职业道德。见[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邓晓芒译, 杨祖陶校,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年。

[1][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2][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审美激发 篇7

一、营造愉悦学习氛围,设置主题引起讨论

美术属于艺术类范畴,轻松的环境、愉悦的心态,会让人感到高兴,无形中会增加美感的熏陶,能更主动、更清晰地捕捉到艺术的内在美。因此欢快、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身心放松,将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入到对艺术的感知中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过于严肃,可以适当地淡化语气,使用口语,让学生听得懂,避免使用呆板、空洞的语言进行长篇大论,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而没有兴趣去分析教师讲话的意义。为了活跃课堂氛围,创设教学情境,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激活、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讨论,这也是打开思路、开拓视野、观点碰撞与交流的絕佳契机。

在讲课时我会使用幽默的语言,给学生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觉,或者用小故事、奇闻趣事等背景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了带动学生的激情,我也会在教案中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探讨。例如,在欣赏梵高的自画像以及他生前最后一幅画作《麦田上的乌鸦》的时候,我根据画家的生平提出这样的问题:从梵高的自画像中你读出了什么?为什么他的画在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价值连城?在他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麦田上的乌鸦》这幅画作有怎样的创作背景,是否折射出梵高绝望和厌世的心理呢?学生在讨论后回答上述问题,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样的课堂设计,以问代讲,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像录音机一样讲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不经过反思,过耳即忘的不合理现象。而是让学生主动学习,注意力集中起来,兴趣大增。这样的课堂不仅氛围轻松,学生不会感觉到枯燥和压力,而且会带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一种饱满的情绪和热情来学习。同时由于学生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也会对画作产生浓郁的兴趣,引发深层次的思索。

二、技巧内涵一个不少,传授知识引发反思

美术课除了欣赏之外,相应的技巧和基本功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勤练习、多创作,才能体验到创作的艰辛和作品的来之不易。正如古人所说的“看花容易绣花难”,诗人陆游也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达标,只有自己亲自做了,才会对艺术的感受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美术属于文化课的范畴,动手创作的时间毕竟有限,而且由于材料的缺乏,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练习,教师无法进行深度辅导。但是我总会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实践机会。在《民间美术》里,我将学生分成小组,以桌为单位,每人临摹一幅门神的画作,并且上色,作为作业布置下去,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出差距。而在《中国古代绘画撷英》这一课,我让学生临摹当代工笔名家李晓明的工笔花卉,学生画后都感叹,古人能用毛笔画出比自动铅笔还要流畅、优美、细腻的线条,实属不易。

三、丰富知识构造,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

新生事物的产生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很有帮助,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活跃课堂气氛。一些好的视频,如近几年流行的沙画艺术,简笔画视频学生就很喜欢。而通过视频的播放,画面生动、音乐优美,往往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作品的欣赏、鉴赏都离不开对历史背景的了解,这个时候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夙愿。如《陵墓雕塑》就涉及到秦代因为“焚书坑儒”遵循法治,才有艺术手法写实、严谨的秦俑;而汉代因为“百家争鸣,独尊儒术”,艺术家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才有了霍去病墓前联想丰富,造型浑厚的石雕。多媒体技术能全方面展示各种细节内容,帮助学生丰富历史知识,又能清晰地讲解课堂要点。

四、学习中国风与西方画作的精华所在

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将中国画作与西方画作进行对比,着重让学生欣赏具有东方神韵的作品,提高民族荣誉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今历史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画家,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具有深远的意境,具有浓郁的中国风采。同时也强调西方画的艺术感,我们的学生在中国画上接受得很快,对于西方画虽然也觉得它也很美,很漂亮,但是为什么好看,就不知道了。通过比较我会让学生关注中西方画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惯,打破隔膜,利用各种机会去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只要看的多了,领悟能力和鉴赏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美术的范畴很广,涉及很全面,我也会鼓励学生在出去旅游的时候,留心身边的城市中的雕塑、建筑、园林等有代表性的作品,置身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和意境。

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数量的累积。因此教师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美术教育的根本是培养人高尚的情操,用艺术来丰富人的情感。因此我们要把握住良好契机,用自己的辛勤奉献带给学生无尽的关怀和希望!

【审美激发】推荐阅读:

激发方式05-15

动机激发05-29

激发动力06-21

语言激发07-07

碰撞激发08-15

激发对策08-22

激发自信09-05

激发乐趣09-17

激发评价09-22

潜力激发09-24

上一篇:榜样故事会论文下一篇:职业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