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反思论文

2024-09-29

高校反思论文(精选12篇)

高校反思论文 篇1

摘要: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任, 同时又是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 对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帮助学生加深对于多元文化的理解与把握, 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意义重大。然而, 高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高校舞蹈教学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现状,对策

高校舞蹈教学是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高校开设舞蹈艺术课程意义重大。了解当前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现状及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准确把握高校舞蹈艺术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基本原则, 推动高校舞蹈艺术教学创新发展, 对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一、高校舞蹈教学现状

(一) 教学模式单一、过时, 学生缺乏兴趣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教育改革的推进, 高等院校的舞蹈教学也在与时俱进地进行各方面的改进, 但是由于舞蹈教学多年来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短时间内很难实现彻底和根本上的改观, 一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方式导致舞蹈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缺乏趣味性, 很难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舞蹈教学手段也始终笼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里, 缺乏新意, 致使学生感觉舞蹈课很难熬, 一些学生不但对于自己专业的知识学习没有兴趣, 甚至会对舞蹈课产生厌倦心理。而且传统的舞蹈教学重视教师的讲授、忽视学生的课堂参与, 这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感觉自己是教师和课堂的附属品, 始终感受不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性, 对舞蹈的学习兴趣会越来越低。

(二) 重技能轻理论, 师资匮乏

我国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学生大多是从舞蹈中专学校、艺校、艺术类职业学校毕业的, 也有少部分是普通中学舞蹈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共同点是文化基础薄弱, 在多年的舞蹈训练中养成一种共识, 对舞蹈专业技能的训练非常重视, 而对舞蹈理论课的学习却表现出轻视的态度。而且受到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 这些学生在多年的舞蹈训练过程中已经把对文化课的学习放在了舞蹈技能训练之后, 即使在进入高校后, 这些学生依然对舞蹈理论学习和考试表现出强烈的排斥。此外, 有些高等院校的舞蹈专业由于种种原因师资匮乏, 舞蹈专业教师的缺少和硬件设施的不完备, 直接导致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难以顺利实现, 这种不科学的教学导致舞蹈专业的学生很难达到达到应有的水平, 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 课程体系不规范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体系欠规范, 要么粗枝大叶, 要么过精过细, 导致学生要么一知半解, 要么吃不透, 消化不良。而且, 近年来, 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 很多高校的舞蹈专业是新开设的, 由于开设时间短, 不能建立适应本院校发展水平的完善的舞蹈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导致舞蹈教学秩序不规范, 或者不重视舞蹈理论, 或者是舞蹈理论课直接由舞蹈技能课教师、音乐教师、艺术方面的理论教师担任。而且这些学校的舞蹈专业也一般是照搬其他高校同专业的教学方式, 或者直接沿用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 不是照本宣科就是简单的播放DVD影像资料, 致使学生被动接受舞蹈理论知识, 完全展现不出舞蹈课应有的开放性特点和作用, 严重影响高校舞蹈教学质量。

二、高校舞蹈教学对策

(一) 创新教学模式, 提高兴趣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应当是灵活多样的,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师要改革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如电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要让学生在重视技能训练的同时也能重视舞蹈理论的学习, 能够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有机结合。然而, 舞蹈这种表演艺术中的很多艺术形象是通过人体有韵律的运动来塑造的, 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是很难达到实效的。如舞蹈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涵, 舞蹈教师通过语言是很难向学生解释清楚的。舞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的同时, 加深对舞蹈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舞蹈教师也要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推行交互式教学法,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还要重视学生的实际训练, 既要注重传授动作的规范性, 也要重视讲解感情表达与动作间的关联性, 以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 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 完善硬件设施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教师要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体验, 提升自身文化和艺术修养, 以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来感染和启发学生, 实现学生舞蹈能力的有效提高。舞蹈教师要改进和创新教学理念,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要用现代舞蹈教学的创作灵感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进行全面的包装。舞蹈教师要正确科学地评价学生, 切忌用传统的观念不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创造力, 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美,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 调动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此外,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硬件设施也要逐步完善, 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技能有机结合的科学教学, 才能更有力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

(三) 规范课程体系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开设种类过多过细会让学生感觉无从选择, 所以舞蹈专业的课程应以此专业课程为主, 将舞蹈专业课程规范后设为学生的必修课,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无从选择的情况, 同时, 教师也要结合艺术素质教育目标开设一些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交叉学科的选修课程, 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对于一些刚开设不久的高等院校舞蹈专业, 其课程体系的规范和完善也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舞蹈专业的教师一定要结合学校, 学生和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适合的, 科学的课程体系, 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舞蹈能力。

(四) 加强乐感的培养, 提高舞蹈感染力和表现力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的动作只有在音乐的衬托之下, 才能更具生命力与艺术性。音乐的风格指导、引导和控制着动作的风格;音乐的强弱变化为动作的力度与起伏创造了内在条件, 能够加强舞蹈的感情色彩, 唤起观者强烈的心声共鸣。而舞蹈动作的发展变化无不是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及歌词内容来体现的。所以, 舞蹈专业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乐感, 要多花点心思去搜集不同的音乐, 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领会和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内涵, 细致地把握音乐的节奏变化和情感变化, 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绪, 做出正确的舞蹈动作, 从而以旋律的高低起伏、节奏的强弱变化, 表现出舞蹈的激情与自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 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 从而创造出优美、生动的舞蹈形象, 充分地用身体语言抒发内心的情感, 让音乐的听觉形象与舞蹈的视觉形象合二为一, 提高舞蹈感染力和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平心.舞蹈教育: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3) .

[2]平心.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1999 (4) .

[3]刘青弋.对应新世纪.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定位与建构[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1) .

[4]刘青弋.体现:舞蹈文化研究的根本[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1) .

[5]王国宾等.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 (2) .

高校反思论文 篇2

最近,“高校课堂”在教育这个海洋里掀起了一股热浪,涉及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校课堂呢?根据近阶段的学习,领导的讲解,我觉得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句话:“告诉我的我会忘记,让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能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而不是我要讲什么,我要交给他们什么。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学习的紧张恐惧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的兴趣和热情。要有意识地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气氛。我在教学《鲜花和星星》时

首先,创设情境,诱发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唤醒激励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所以我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一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美丽的画面;让他们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在这片草地上做什么等问题引入新课。二是让学生反复听课文配音朗读,然后自读自悟,体会诗歌的意境,语言的优美。感受语文的魅力。让学生觉得语文学习就不会是枯燥的上课,而是一次有趣的活动。在愉悦的活动中,课文内容也就悄无声息地走入了学生的心里。

第二、要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空间,设计好讨论方案,让每一位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泗阳中学的葛庆忠老师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一开始就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方案,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小组,围坐在老师的周围,并且按照一到六号作了明确的分工。每次讨论有学生主持,有学生汇报,有学生记录,有学生代表其他学生交流发言。避免了有些讨论课上看着热闹但实际上流于形式的弊端,也不会有出现有学生充当旁观者的现象。

第三、要让学生自己认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检查,教师指导督促实施。制定过多的学习目标,会“贪多嚼不烂”。如泗阳中学的葛老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设计一定的目标,让学生紧紧围绕目标学习,让学生学有所依,学有所指,而不是盲目的去学习。

第四、要立足语文能力的培养,在课堂学习的细微之处注意积累。语文能力和素养不一定通过考试反映出来,也往往体现在平时写字、读书、回答问题和课堂交流等等的小的环节上,也只有在这些细微之处讲究起来,才能使大多数学生磨练语感。

第五、教师的评价反馈应是启迪课堂生成的有效手段。课堂中,教师决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应在恰当评价学生发言的同时适时点播,促进课堂教学的新的亮点的生成。至今印象深刻的是《只有一个地球》的课堂实录。课文的文句十分浅显,既无生字也无难句,但那位授课老师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读了本文,你感觉滋味如何?这是个很感性的问题,既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太难回答。果然,学生很快有了自己的“滋味”,一句,两句,只言片语,有些答案也很到位。一般的处理是教师选择自己中意的答案归纳一下,就完事了。但那位教师没有那样做而是一方面逐句修改完善学生的答案,并且为它们添枝加叶,成为通顺优美的语句;一方面又鼓励学生上黑板“发表出版”思维的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具体化,变成了明明白白的文字,老师紧接着修改学生暴露出来的语言文字问题。与此同时,那位教师还把学生的回答暗暗构思,成了一篇散文,在修改完所有的语句之后,三勾两画,添添改改,学生先前的零散语言竟成为一片基本通顺的散文,怎能不令人拍案叫绝?

高校教师如何养成教学反思习惯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教学反思习惯;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省、教学体验、教学监控等方式,辩证地否定主体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行为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具体而言,教学反思具有实践性、主体性和创新性,即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性的反思,从而促成自身的职业成长。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教学反思能促进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这不仅包括教师个人对教育理论经典的研读和思索,还包括教师带着反思中遇到的困惑与同事、专家进行交流。其次,教学反思能开拓教师思维。有教学反思习惯的教师比一般教师更爱“琢磨”。最后,教学反思能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美国学者波斯纳曾对教师成长总结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意思就是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加上有意识、经常性的反思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理论水平。

当今的高校教师易陷于这样一种困境:忙科研,轻教学;忙单干,轻交流。对他们而言,科研似乎比教学更关乎个人前途和利益,因此,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应自觉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并终身受益于这种利校、利己的好习惯。

一、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教学反思日记记录教师的教育实践和独特感受。教师可以围绕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自己的感受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写作。教学反思日记注重“有感而发”,没有固定的写作内容与风格。教师可以忠实、客观地描述刚发生过的教学事件,或反思课堂,提出问题,抑或更进一步,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只要教师能够抓住教学反思日记的“针对性、具体性和探究性”,写自己感受到的困惑,写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等,教师就能轻松掌握这一改进教学的有用工具。

二、以其他教师为镜

听课是“以其他教师为镜”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经常进行学习性的听课,特别是听一些优秀老师的课可以使自己有意识地与他人对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要邀请同事来听自己的课,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有效改进教学。另外,评课是必要的补充。面对面的评课有助于把问题分析得更清晰、透彻,使被听课人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此外,同行教师或听课专家的意见往往让人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对被听课人以后的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笔者所在的院校非常重视听课与评课,每学期都举办相关的活动。通过系层面每个教师说课,专家与教师评课,再到学院层面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笔者学习到了同行与专家们的先进理念与经验,也感受到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压力和动力。

三、鼓励学生反馈

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学生的发展情况也因此成为衡量教师工作质量的标尺。我们鼓励学生反馈,实际上也是促使教师以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为镜,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

笔者所在的学院每次期中考试后会组织师生座谈会,充分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再传达给各个任课教师。学期末学院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学生网上评教。通过细化的课堂评价标准,学生可以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门课程及教师,而教师也能从评价结果中汲取意见和建议。

除了学院统一组织的评教活动,笔者自己也十分注重学生反馈。在教英语专业国际外贸函电课时,我要求学生在期中考试后无记名写出自己的课程反思。根据反馈,笔者积极调整后半学期的教学内容,最终在学期末的评教中发现学生的满意率有所提高。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我们只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并在反思中做到勤学习、多积累,才有可能改变目前高校教师中某些差强人意的现状,才有可能由“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实现自身的职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萨,宁虹.教师反思何以可能:教师反思的现象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7-71.

[2]李玲.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反思 篇4

1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困境

1.1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困境

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明确要求各类学校要增加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教学。但现实中一些高校在武术教学中开展不顺畅时, 不是积极思索改革途径, 而是听之任之[3]。由此可见, 武术教学开展情况不容乐观。经笔者调查研究得知: (1) 目前已经有较多的高校开设了武术课程, 但都是以国家规定的套路为主要教学内容的, 这恰恰违背了学生渴望习得传统武术的心愿, 于是教与学形成了较大的矛盾冲突。 (2) 目前大部分学生认为武术“技术动作复杂, 难以掌握”, 这导致了高校学生喜欢武术运动却不喜欢武术课。 (3) 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以技术教学为主, 忽视了理论课教学, 这使武术文化的传授相形见绌。 (4) 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是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考核的侧重点, 这一考核方式不够人性化, 而且将会挫伤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

1.2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的局限性

高校武术教学大都是以传授规范化的武术动作为教学手段, 武术公共课理论知识的教学几乎为空白。在近几年, 相关高校武术教学的研究论文及成果如恒河沙数, 但一部分高校武术教师对其理论成果及观点不予认同, 有的甚至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抵制的态度。他们认为高校武术教学中技术教学是教学的根本之所在, 仅仅需要一招一式的技术教学, 不需要文化课或者理论课教学对于技术课教学的辅助, 武术理论课只是技术课教学的副产品。这充分表现出一部分高校武术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差, 知识更新慢, 不屑了解最新相关武术学科的研究动态, 得过且过, 不求上进的心态。

在每次高校日常武术课上, 能使所有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提高, 是高校武术教师值得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的武术教学内容与社会及高校学生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我们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 至少是武术教学仍然是“填鸭式”教学, 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4], 可见武术教学质量及其学生未来的发展不容乐观, 教师因材施教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所以对高校武术教师应当引起足够文化反思。

1.3 当前高校武术文化教学的缺失

武术在几千年的演变、发展历程中, 饱受儒家思想的洗礼, 凝结了厚重的传统文化礼仪, 积淀了繁杂众多学科的综合文化知识,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体现。2007年l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上, 武术分会人员一致表示“武术研究将站在‘国学’高度, 承担起复兴民族体育文化的重任。”[5]但是,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席以及文化教育性的缺失极其严重。据调查访谈, 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教学生诸如抱拳这样的武术基本文化。尤其是传统武术的教学, 教师也很少讲传统武术中每个技击动作的用法。这种脱离基本文化而一味宣扬武技, 使学生习得的武术只是花拳绣腿, 毫不讲究实战和防身价值, 没有实用意义[6]。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不同专业和年级的调查, 一个不虞之果令我们舌挢不下, 绝大部分大学生不知道“武德”的内涵, 更有甚者对“武德”这个词前所未闻。这种现状, 武术又怎能站在“国学”的高度担负起振兴民族体育文化的重任呢?而赋予武术文化老调常谈的“培养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产义情操”、“传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等这些号召也变成了浮语虚辞。尤其是西化式教育对我国学校礼仪教学的侵蚀, 使传统武德及武术礼仪无法在学生思想中扎根, 武术的文化教育性越行越远。

2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反思

2.1 当前教育文化的危机、理性缺失

衣俊卿认为:“中国文化以经验主义和自然主义为本位, 西方文化则以典型理性主义文化为本位, 即英国重经验证明、德国重理性思辨、美国重实用理性。不难看出中国因为受到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社会特征所阻滞, 理性精神在知识精英及普通大众生活中颇难得以弘扬。”[7]

文化理念直接影响着当前教育的发展变革, 所以文化的理性缺失就意味着当前教育的理性缺位。“近代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强势文化以“现代化”为核心话语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生存文化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失去世界中心优势而被迫沦为弱势文化。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 其重要的价值在于精神依托和信仰皈依, 无论全盘西化还是西体中用或中体西用等思潮怎样诊视传统文化, 而围绕如何引进西方文化都缺乏一种以民族文化为主体进行文化再创的精神。而当前文化形态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惟有借鉴西方及其他文化中普适价值才能得以克服, 以便彻底摒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格格不入的思维内容及方式, 使之升化为崭新的文化价值观乃至与之相应的教育思想。”[8]

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更新乃是高校武术教学变革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我国的本土文化对社会发展是蠹众木折, 缺乏民主意识和科学精神、文化分布不均衡等蠹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同时, 西方竞争形态的文化如一股飓风席卷我国现存的社会文化, 冲击着我国中庸文化思想。一次次的文化侵蚀使我国文化形态势必会遭到变革, 也定会牵连到高校武术教学这种文化教育。因此, 高校武术教学, 惟有寻其理念, 把握逻辑, 方可究其存由, 揭其本质。

2.2 当前高校武术教学目的理念及以人为本理念的文化追求和回归

沈振煌等著名学者认为“教育理念牵涉特定教育的传统、文化、思想、观念、理论、目的、宗旨、原则、追求以及体制、机制等。”[9]本文研究的高校武术教学理念显然属于教育理念的范畴。高校武术教学价值理念的不同直接制约着高校武术的教学目的。而武术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中国多种文化的融合, 因此, 文化是使高校武术教学目的理念合理协调的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人本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教学领域相继有了“体育本质的特征在于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最终实现人的自由[10]”“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线, 健康第一为中心, 终身武术为目标, 由技能型武术教学向休闲武术观念转变, 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体育, 发挥一体化综合效应[11]”“武术教学要树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树立‘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树立‘武术文化传承与技能传授并重’的理念、树立‘尚武崇德’的理念、树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2]’”等教学理念, 可见人文价值观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愈演愈烈, 武术教学目的在“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理念的指引下, 对高校武术课程和教学进行着深入的改革。然而, 随着我国科技领域的飞速发展, 相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诊断的提出, “人文教育”还是输给了“科学教育”。就大多数综合大学来讲, 理工科系院及专业明显多于文科类, 学校对理工科的重视程度也大大超过了文科类。可见, 科学教育在社会教育大环境下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阶段, 学生、教师等教育工作者对武术教学社会价值的关注微乎其微。所以, 在当前文化环境下, 武术教学价值目的理念的寻求不应满足于仅仅是武术教育者自身对“以人为本”教学价值的回归。

3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实践的文化反思

世界许多国家的现代化经验表明, 完全抛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不仅丝毫无益于现代化建设, 而且只能为现代化建设设置内在障碍。相反, 在20世纪, 几个现代化建设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 一个共同的特点, 恰恰正是把社会现代化的人类共同进程与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机地融合了起来[13], 使文化教学成为武术教学的基础如箭在弦。面对高校武术教学面临的种种文化困境, 我们相继提出了相关改革的不同价值理念。但是, 在这些高校武术教学理念的演进过程中, 武术教学实践却与之大相径庭。究其成因, 首先, 我们在探究武术教学进程中, 一味地以社会价值为本, 忽视了人类精神层面的关怀。面对国家对高校武术教学的改革, 一味地对教师和学生施加压力, 仓促推广, 对武术教学价值理性和人的精神需求漠不关心, 也不考虑推广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工作量超负荷, 学生精神压力膨胀, 这种教育文化环境, 高校武术教学又怎能传达他的文化价值内涵。再者, 学生对武术的冷漠给了曾怀揣武术教学梦想的教师浇了一盆冷水, 这些有着高学历的武术教师深知武术对人的生命历程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 现实与理想, 眼前与未来相对割裂的教学现状, 使他们的理想成了黄梁一梦。于是, 他们安于现状, 对教学任务草草了事, 不精益求精, 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变得胸无大志。于是, 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便成了临川羡鱼, 纸上谈兵。

“武德”、“武礼”在学生思想中的逐渐淡化, 武术文化教育性的严重缺失, 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 丢失了传统文化的血肉, 残留下的仅是简单粗野的肢体运动。究其病理, 高校武术教师为病情诊断的切入点。武术教师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主体。高校武术教育专业领域大多仅注重武术技能的培养, 而忽视教师人文精神、教育理念、教学认识、知识与技能全方位的发展。在武术教育实践层面, 武术专业技能是高校武术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而专业精神是武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动力和有效实施武术教学改革的保障。在武术教学实践中, 高校武术教师出现的职业怠倦、对教学敷衍了事, 不求上进等心理状态就是专业精神缺失的反应。武术教师有较强的学科边界意识, 这使武术教师只读与武术及体育学科相关的书籍, 没有跨越学科知识体系的意识。武术学科本身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 其他学科与武术交叉的领域及意识基本为零, 其他学科教师对武术学科了解也微乎其微, 这便导致武术教师在高校教师研讨会上积极性不高, 与别的专业交流少之又少, 形成了独立封闭的个人主义教师文化, 唯发展专业技能思想的束缚, 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更多放在了技术水平的掌握, 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思想品德的提高, 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却不足为道。

摘要:悠悠千古文化, 华夏生命不息。文化是改革的先行者, 是教育的价值源泉, 也是武术教学的物质根源和思想源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从文化的视角出发, 对当下高校武术教学的文化困境、高校武术教学理念、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深入的文化学层面的审视和反思。

高校数学老师教学反思 篇5

课堂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数学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一些问题: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记忆型问题和理解型问题比例较高;让学生阐述观点、答案开放的能力型问题比较少;而且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的时间,以至于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设计数学课堂,抓住每个有价值的提问

1.激趣性提问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例如:科学计数法的教学引入。上课后,教师走上讲台,拿起口杯,随意喝一口开水,然后说:“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喝下的一口水,约有多少个水分子吗?约有6023后还有20个零个水分子”(一口开水约重18克,18克水中含有6.023×10个水分子)。学生意识到这么大的数字写起来很不方便

2.疑难点提问。

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特别要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设疑。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有这样一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的长为5cm、7cm则它的周长是多少cm?

3.发散性提问。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例如: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对学生的数学建构无疑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促进主动发展

数学问题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环境,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为只有在各种有益的环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学生形成知识、经验、策略、模式、感受等。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节课的引入时,先让学生解五、六个一元二次方程,并引导学生列表:各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X1、X2、X1+X2、X1?X2,并探索发现关系。

三、精心研究学生,使问必有答

课堂提问,不能出现“遗忘的角落”,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引入时,提问学生:“1.你有5元钱,还了2元钱,还有多少钱?列式算出。2.你有5元饯,还了8元钱,还有多少钱,列式后能算出结果吗?”

四、精心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中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研究者。”,而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由此我们知道学生都有提问的欲望,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引导?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的一般方式归纳为如下策略:

①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理性思考。如:“为什么?”“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理由是什么?”

②引导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如:“还有别的方法吗?还有更好的方法吗?还有更多的方法吗?”

③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如:“有更快捷或更新颖、独特的方法吗?”

④引导学生自我评判、自我反思的能力。“你自己认为好在哪里,哪里还有不足吗?”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高校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6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班化;研讨式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世界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到了极为紧密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今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因此,国际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也必将对中国未来的战略机遇期形成挑战。对国际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对于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将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在了解西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讨论当前的热点国际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辩明是非,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观和全球观。

二、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旨在实行小班化研讨式教学,首先是基于对目前大班化教学弊端的认识: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同学将其视为升级版的“形勢政策”课,也有的同学将其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对理论素养的提高兴趣不大;

2.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人数多,大教室授课,师生交流互动存在很大困难,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教学相长难以实现;

3.考核方式简单机械,由于班级多、规模大,又属于考查课程,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都采取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能相对容易地通过考核,但人文社会科学应予追求的学生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4.单向度的讲授式教学,使得教学内容趋于肤浅,使得学生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几近缺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能力。

三、小班化教学的设计

本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小班化、研讨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发表见解,对于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该教学流程的设计,改变了以往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的做法,使教学内容保质循环更新。

四、小班化教学的成效

小班化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班级人数,使课堂讨论互动成为可能。《国际问题纵论》课程每个班级的人数都严格控制在30人以内,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这种授课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一,实现了以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的转变

作为探究高深学问场所的大学教学,在本质上应该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但是,一般的理论课程因班级人数过多,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采取讲与听为主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大多来自教师的储备和整理,而且这种资源的流向是单向的,即从教师流向学生。在这种由听讲和记笔记支配的学习行为中,大学生自身积累起来的资源无法呈现在课堂之中,多样性的学习资源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小班教学则有可能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动性,如本课程授课讲教师准备了17个选题(1.国际政治基本理论;2.硬实力&软实力;3.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问题;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5.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6.中国地缘战略问题;7.中日关系研判;8.世界能源问题及中国的能源战略;9.中美关系问题;10.全球气候与环境问题;11.非传统安全问题;12.朝鲜核危机;13.网络与“数字鸿沟”问题;14.网络与民主化;15.中国的国际介入问题;16.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问题;17.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第一次上课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最终根据学生选择,确定了8个选题(1.国际政治基本理论;2.硬实力&软实力;3.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4.中国地缘战略问题;5.中日关系问题;6.朝鲜问题与中美安全合作;7.网络与民主化;8.中国的国际介入问题)作为本学期学习研讨的话题。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体现。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变成了学生讨论,教师听,教师从课堂的中心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探讨的此导者和辅助者,这样学生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他们在交流与思考的氛围里获得了个体表达的自由与机会,并且彼此相互关心、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使良好的个性品格得以养成。

第二,实现了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评价方式的转变

《国际问题纵论》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幅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课堂发言表现占30%,期中测试采用当堂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就一个国际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测试占总分的20%;期末考试成绩只占50%,考核方式也由一般的书面考核改变为主题演讲,每个学生准备一个8-10分钟的主题演讲,这个演讲所有学生参与评分,学生分数按50%计入学期总分。这样就实现了“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在大规模教学班级中,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一一点名,学生的迟到、缺课很难发现,学生看报刊小说、发短信、打电话等违纪现象也难以杜绝,教室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调控到最佳状况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考核上没能有效反应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不重视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课堂管理的难度大为降低,学生考勤几乎不需要消耗教师太多的精力,学生学习纪律的维持、学习状态的调节都变得相对轻松,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大大减轻。对于考核方式的改变,也迫使学生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任何人如果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要取得好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重过程的考核是保证小班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第三,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无缝对接

由于课程教学主要是研讨,学生必须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否则无法参与讨论,因此,可以说课程从来教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课堂讨论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很多时候,一个话题无法在一次课内讨论结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这样,课堂的教学也自然地延伸到了课外,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延伸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如除电子邮件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种课堂内外的衔接自然有效,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

五、小班化教学的若干经验

由于课程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而且每次讨论的话题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对讨论主题有相当的了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课堂讨论时基本上发不言,只能听其他同学讲,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小班化探究式的意义了。学生普遍反映上这一类课程对自己是个考验,每次上课有紧张的感觉,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变得十分重要,对于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通过改革,在讨论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研讨的选题要有吸引力,特别是应具有可可辩论性。由于选课的学生从大二到大四都有,每个学生专业不同,知识基础不一样,兴趣爱好各异,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在选择讨论话题就要考虑话题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引起共鸣,讨论才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比如,中日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国际关系中的一個重要论题,也常常是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学生们普通兴趣很高,诸如此类的话题就是比较理想的研讨主题。

2.阅读材料要准备充分,阅读内容指定精确。由于需要事先阅读材料,但因馆藏的原因,同一本书,大部分学生无法同时借到,所以最好是有电子版的书,或者可以提供重要的期刊论文,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有材料可以阅读。与此同时,对方阅读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做到精细化,每个学生每周要上十几门课程,不可能在这种选修课上花过多的时间,因此,指定阅读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要确保每个学生一般情况下都能在上课前阅读完成。

3.充公发挥鲶鱼效应,带动讨论气氛,加强讨论的引导。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该让大部分同学参与发言,现实情况却往往出现两极分化,有些同学几乎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而另外一些同学却是发言积极分子。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要充分发挥那些发言积极者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围,不断鼓励消极被动的同学发表自己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六、优化小班化教学的建议

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国际问题纵论》课程中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对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改革,小班化教学或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小班化教学的环境要有保障。由于高校大班教学的现状,很多高校的教室都是为满足100人以上的教学而设计的,教室内的课桌椅也都是一排排地固定的,这样的教室一般是不能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行小班化教学,对教学空间和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教室的空间不宜过大,课桌椅一般是非固定的,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和组合,如环型、U型课桌摆放方式,使得课堂上的人际空间更加人性化。为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小班化教学的教室应该配备电脑和投影仪等必要的设备,以便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

2.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要完善

小班化教学对学校和对教务部门的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固定的学时与课程灵活安排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一般课程都要求按照固定学时、既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但这种要求对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不利的,有时一个话题学生讨论热烈,原定学时无法完成,教师不得已要中止课程,留待下一次课再讨论,事实上过了一周以后,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已经陌生,也许讨论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再有,这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如,口头汇报考核方式的认可问题,一方面,教务部门要求加强过程的考核,不能期末一纸试卷定成绩,但真的实行口头考核,又有专家对实际效果提出质疑。最后,是教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实行小班化探究式教学,看似教师从讲课中解放出来了,但实际上,从话题设计、材料准备、讨论引导到考核,每一个阶段都比传统的大班授课付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如还是按照以往的按教学班级人数计算工作量来评价。这样的小班化教学将无法持续。

3.师生的教学理念要转变

小班化教学旨在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多方面新的挑战。教师角色至少要发生以下变化: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由主讲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习惯于退出舞台中央,但却始终主导着演出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而进行。上课中要多提多提发散式、开放式的问题,少提聚敛式、归一式的问题,多提挑战性的问题,少提已经定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有效地予以引导。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活跃,创造能力也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对学生而言,要迫使自己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要课堂有准备,课中有参与,课后有反思。唯有如此,小班化教学才能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要使这种教学真正取得实效,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今一种新教学形式——SPOC课程已经出现,笔者以为,这是传统小班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它的出现必将使小班化教学更具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李宏敏.我国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2):33.

[2]陈婷、胡素芬、杨朝燕,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小班化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10,(2):143.

高校债务危机的反思与治理 篇7

高校的债务危机被世人普遍关注是从2007年开始的。2007年3月下旬,吉林大学在其校园网站上发布通知,向全校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吉林大学声称,自2005年以来,学校已经步入付息高峰期,现在每年需要向银行支付高达1.5亿至1.7亿元的利息,学校财务状况逐渐陷入困窘的局面。中国社科院《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贷款,巨额的贷款负债已成为高校沉重的负担,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07年全国政协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高校贷款总额达2500亿元。

自上世纪末扩招以来,为了解决建设资金的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院校加速融资,负债经营。无论经济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省份,无论是办学实力强,先前基础较好的院校,还是办学实力弱,新近升格的高职院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几乎所有高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债,不少高校资产负债率高达60%—70%。2007年,全国仅72所部属高等院校负债高达360亿元,校均负债5亿元。截至2008年11月,湖南省高校总负债120余亿元,其中25所高校中长期贷款近100亿元,资产负债逐年攀升,偿债能力较弱,绝大部分高校处于债台高筑、举步维艰的窘境。

在背负着巨额债务的情况下,学校为节省开支,维持日常运转,往往不得不严格控制教职工数量和教师收入的增长。面对较高的社会压力和债务危机,学校在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及对外交流上难有大的作为,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持续提高。另外,学校迫于还贷的压力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科研经费的投入,影响了教师的科研活动。有学者指出,这些做法直接影响到教师自身的生活质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公平感;影响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感;影响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师产生心理上的内疚感。高校债务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和教学秩序,全国政协委员、福州大学副校长范更华教授说:“目前有不少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已进入了财务高风险区域,个别高校为还款付息,一度压缩其他开支,甚至开始限制专职教师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的提高,在留住人才方面失去了很多优势,直接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更有甚者,有些高校巧立名目,违规收费,增加学生经济负担。2008年9月,湖南省审计厅向省人大报告,省内七所高等院校欠债规模偏大,校内债务24691万元,针对这七所院校2005年至2006年度财务收支审计,查出建规收费2221.15万元。目前,有的高校不得不用新贷偿还旧贷维持运行,个别的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将可能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一场深刻的危机。

二、高校债务危机的反思

1. 大规模扩招使高校债台高筑

2007年5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率团前往重庆、湖北等地对30所高校进行过一次专题调研。调研报告显示,1998年高校布局调整和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扩招是导致高校债务急剧攀升的重要原因。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总人数为108万,而2008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599万,在短短的几年之内中国大学生的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大学数量也从10年前的1000所左右发展到目前的接近1600所。这种发展模式忽略了市场化和公益性的辩证关系,导致校园面积、教学实验实训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等的生均资源严重不足。尽管国家持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是根本无法满足高校超常规快速建设的步伐。几年扩招之后,2004年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总额虽然比1998年增加了1.69倍,而相对快速增长的学生数量生均经费却持续下降。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237.57元,较2004年的2298.41元下降了0.3%,较1999年的2962元下降了3.2%。而地方政府对高校经费的投入也不大,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来看,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下降。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教育部制定了高等院校设置条件,加强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强化对高等院校办学行为的规范和管理,促进高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按规定的师生比改善办学条件,基于办学的需要和评估的压力,大部分高等院校被逼上了扩建校区的道路。在中国公立高等教育系统求“资”若渴的时候,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系统也正在焦急地为日益增加的库存贷款资金寻求出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下,高等学校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突破了以往的基本存储和简单信贷关系,以“银校合作”的方式开始了全面的互动合作。数据显示,扩招以来国内高校教育投入共增加5000多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了500多亿元,银行贷款就占了2000多亿元。

2. 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的单一

高校之所以陷入了“扩招—贷款—再扩招”的恶性循环,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症结不仅仅是国家财力投入严重不足,更重要的原因是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出现偏差。突出的表现即是,投资渠道过于单一。长期以来,我们不仅将高校定位为公益机构,而且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这种指导思想决定了由国家包揽财务支出,高校按国家计划培养人才的供给产出格局。为保证高等教育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其投融资一向对社会紧锁了大门,害怕社会融资尤其是个人染指,会影响教育的方向路径。

事实上,社会捐赠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资金来源,美国一些名校接受的捐赠与捐赠基金会投资收入,已占学校年度预算的20%-40%。在国外,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基金会。资金来源除了向校友募捐和某些富豪的慷慨捐赠外,主要依靠在各个领域的投资收益来滚动积累。早在2005年,哈佛大学就曾持有过中石油和中石化在国外上市的股票。由于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加之优良运作,到2005年末,哈佛大学基金总量已达到259亿美元,在全美大学基金中排名第一;其次为耶鲁大学,152亿美元。另外,这些基金虽不以盈利为最大的目标,仍要满足校友和其他捐赠者一定目标的回报。同时,高校独立自主的运作模式,也有效避免了投资者对教育事业的可能干预。

教育部2001年7月印发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虽然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适当运用财政、金融、信贷手段发展教育事业,合理利用银行贷款,继续争取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但仍然未能对非独立法人的大学基金会、鼓励社会捐赠以及用优惠的政策鼓励民间资本介入,建立新型的股份制高校等投资机制创新有所涉及。

3. 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社会问责

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现状并存的是,高校在资金使用上的低效甚至浪费。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高、大、全”的政绩观导致办学规模盲目扩大。这些高等院校脱离自身办学实际基础,一味贪大求全,跑马圈地,跟风攀比,全然没有财务安全和风险控制意识。有的学校本身业小底薄,也动辄圈地上千亩;有的学校本身经费压力较大,却在办公楼建设上讲排场,求品味,装修极尽奢华,更有甚者仅仅校门建设也斥资几百万元上千万元,等等。许多大学校长认为,要想进“大师”,先得建好“大庙”,认为要出科研成果,就得引进一大批人才,首当其冲的是“筑巢引凤”,建设现代化的一流校舍,添置最先进的教学实验设备。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将高校建设纳入政绩评价体系,人为的在当地形成一种“教育经济”,创“政绩”,不仅鼓励高校自主扩建新校区,政府还主动出政策找资金,将几所、上十所高校圈在一起组建大学城(或称高教科技园),建设资金少则数亿元,多则几十亿上百亿元,集教育、商贸、房地产、娱乐于一体,这种以卖地收取“政绩”,以房地产增加税收的所谓“教育地产”能满足官员一时的政绩要求、商人的利益要求、银行的放贷要求,并没有建设前的周密论证、市场定位和收益还贷计划,完全是一朝官员们好大喜功,草率从事,以树立“重视教育”的形象,以至于大学城越建越大,负债越积越高。

三、高校债务危机的治理

2009年初,教育部明确表示,今年的工作要点之一,将是“开展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工作”。这是近年来,教育部首次将“化解高校债务风险”列入年度工作要点。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又该如何解决这一困扰高校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1. 高校债务危机的暂行治理

面对即将到来的还贷高峰期,目前高校化解债务的方法主要有四种。第一种,地方政府出面,直接拨款给予补贴,或给予政策扶持,或牵头协调各方;第二种,以土地置换获取收益偿还贷款,这是当前中国贷款高校最普遍的做法之一,尤其是一些贷款额度较高的省份,如江苏、河南、辽宁、浙江、江西等,更是出现了全省性的土地置换风潮;第三种,以银团贷款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江苏、河南、山东等省的高校开始与银行合作,积极探索以银团贷款方式进行债务重组的新路子,以降低高校和银行双方的风险;第四种,调整贷款结构,变短期贷款为长期贷款,变商业性贷款为政策性贷款,辽宁省与湖北省就将各自省属高校总额分别为73亿元和81亿元的短期贷款打包置换成国家开发银行的长期贷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这些措施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又存在着不足的地方。熊丙奇认为,政府直接拨款给高校偿还债务其合理之处在于,由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还不足4%,政府替高校还债是在为其以前的行为“买单”。不合理之处在于,如果政府出钱为那些买地、盖楼、搞政绩工程的高校“买单”的话,对那些精打细算的学校来说很不公平。

部分高校通过土地置换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余额,许多高校竞相效仿。熊丙奇认为以土地置换收益还债的方式在法律层面上是不合理的,是违法的。针对高校“土地置换”方式“卖地还债”,国土资源部就曾经明确表示,高校用地为教育用地,属国有划拨土地,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划拨的土地转让或改变用途必须经依法批准,土地出让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高校不得擅自转让国有划拨土地。也就是说高校既没有做主卖地的权利,更没有卖地收益的支配权。高校将教育用地变为商业用地显然是一种违法的行为。

而针对变短期贷款为长期贷款,变商业性贷款为政策性贷款的方法,熊丙奇认为这种方法只是减少高校偿还利息的数量,但是债务还是依然存在的。这种“金融置换”通过技术性操作手法,只是暂时缓解了高校偿债的阶段性压力,其本身并没有化解而仅是转换了风险。即使原来商业性短期贷款的巨额债务压力,“转换”为国家政策性银行长期贷款的潜在风险,实质上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债务问题。

2. 高校债务危机的长效治理

(1)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社会问责制

化解高校债务危机需要透明,为什么会有高校债务?决策是谁做的?钱是谁用的?用钱的效果如何?这些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不作调查,只根据负债额进行的支持,对有些高校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体制和部门,对高校债务进行评估和审查。在评估审查结果出来之后,中央政府才能根据结果对不同高校给予支持。甚至在资金下拨之后,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应该有一个长期的监督。为此,必须对高校贷款及其使用、融资租赁等会计核算分清责任,分类处理。对于明显违规违纪的债务问题,层层问责,应追究当事领导人或领导集体的责任。对于过度负债部分,尽可能及时清退一部分,对于没有开工的新项目及时叫停;用于发放领导者的所谓目标管理奖金和用于教职工福利等支出所形成的债务,应限期从相关人员的工资中扣除。对于合理负债,即经过正常审批程序,属于教学急需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正常维修项目,或用于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形成的债务,政府应勇于承担,及时化解;对于建成后可以通过收费逐步清偿负债项目,如学生宿舍、招待所等,可先由政府清偿后,学校从当项收益管理中分期返还。

有研究报告显示,高校负债规模不仅受到高校类型和规模以及社会声望的影响,还与高校财务的健全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在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之下,仅依靠高校自身防范债务风险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引入社会问责并构建高校财务监控和风险防范机制。社会问责制不能单一地局限于对贷款问题的全程监控,而要综合全面地完成对高校财务健全性的动态的监控。而且,这一机制还应包括要求公办高校对纳税人说明责任、实现财务信息透明化等方面的内容。社会问责机制的形成不仅将提升高校的财务健全性,还将推动高校提高经费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2)拓宽高等教育的投融资渠道

要规避高校巨额债务的产生,最好的路径是拓宽融资渠道,有了多元化的融资,不但不会产生债务危机,也会从使高校变得越来越富有。在这方面,国外大学有很多先进的做法,可供拿来借鉴。

归纳其做法,主要有三点:一是政府在公共政策上向高校融资倾斜。譬如,俄罗斯政府鼓励高校自身进行创收,国家对其免于征税。二是接受社会捐款。2006年,哈佛大学的捐助基金以23%的增长速度接近350亿美元;耶鲁大学的捐助基金以28%的增长速度达到225亿美元;斯坦佛大学的捐助基金以23%的增长速度达到172亿美元。三是良好的基金管理。美国高校利用社会捐款,形成一笔庞大的基金,并通过智慧化的经营与管理,进行保值增值。比如,哈佛大学的捐助基金由哈佛管理公司来管理,并且以政策资产组合而闻名于世,耶鲁大学的捐助基金则以首创绝对收益基金而著称。正是这些创造性的投资战略使得哈佛捐助基金从1990年到2005年以年均21%的速度增长,耶鲁捐助基金在过去二十年间以年均16%的速度增长。并且,为保证基金的良好运作,还制订了严密的使用和监督规则。

有专家提出,在考察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结合的经验后发现,债券融资已成为发达国家缓解高校经费不足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例如,美国有41个州为解决学校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曾发行过教育公债。在约3600所大学中,约有900所发行了债券。而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也曾通过为学生设施和固定资产项目筹集资金发行债券。除了债券,商业票据也是国外高校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为降低学校债务利率水平,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高校对此都已有所尝试。

反观国内,目前的教育领域的市场化融资,还很幼稚,很不成熟,尚未真正起步。一些专家表示,我国当前有必要借鉴这些国家多渠道融资的运作与管理经验,在部分地区或部分高校试验性地推行。不过,任何尝试都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要结合各地区和高校的实际情况来逐步探索。这将有利于推动高校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的形成。

(3)积极推进公办地方高校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至今,高校改革已经成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大学套用政府的行政级别分成副部级、省厅级等几类,大学校长仍然由行政长官任命,只须向上负责,大学的专业设置由教育部统一规制,各类统编教材强令推行,行政权力侵入学术领域,学术评价听命于权力暗示……凡此种种,共同催生大学不堪承受的债务。

目前国内1900多所高校中,公办高校所占比例过大。政府应该包办义务教育,但对于高等教育,任何国家都很难做到全部包办。政府过多包办高等教育,必然会导致高等教育本身活力有限,而一旦打破政府对高教垄断,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办学,可以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在国外的高等教育资金来源中,一部分来自政府投入和学生学费,但更多的是社会资金,包括校友捐赠、与企业的合作等,而国内高校的社会资金来源很少。

另外,大学逐渐成为一个办学经营实体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但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这个“实体”却没有办法交给一个具有成本意识、具有投入产出概念的“经营者”也就是校长来经营,两方面出现严重“脱节”。而在国外一些优秀大学,“大学需要经营”的理念,已经成为自然的选择。校长是优秀的“经营者”,而不是行政官员和官僚。比如在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每年都给自己定下目标,要募集一定数额的经费,达不到目标就辞职。

全世界的最优秀大学大约有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都在美国,这是美国的“一种特殊财富”。美国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不仅企业界竞争激烈,就是在教育界(特别在高教领域)竞争也无所不在。民间资本的引入在教育领域形成了相当完备的竞争机制。与此同时,竞争又微妙地保存和加强了学校自主的特点。美国教育的一些资深管理者坚信,惟有竞争才是教育立于不败的唯一法宝。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达11年之久的罗索夫斯基甚至认为:“没有竞争的紧迫感和竞争的机会,这可能正是英国的大学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相对衰落的诸多原因中的一个。”而竞争的源泉恰恰来自于管制型公共部门让位于民间资本。

可见,应该积极推进地方高校体制改革,可以考虑把一部分地方高校整体转制,改公办为民办鼓励个人、财团、企业等社会力量接办公办高校;同时,容许社会资金投入高校办学,在非营利的前提下,按照市场运作模式筹集办学经费。

摘要:高校的债务危机已经严重困扰了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同时影响教师的心理。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的单一、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社会问责是高校债务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目前高校化解债务的方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若要进行长效治理,需要完善高校财务管理的社会问责制、拓宽高等教育的投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公办地方高校体制改革。

关键词:债务危机,投融资渠道,社会问责,高校体制

参考文献

[1]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6年中国社会形势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98

[2]韩呼生.我国公办高校负债及其治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6

[3]陈立、陈威.重庆市高校贷款现状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6):76-79

[4]教育界代表:国家应该下决心解决高校债务问题.中国教育新闻网.[2009-03-06].http://www.univs.cn/newweb/ac-tivities/lianghui2009/2009-03-07/917539.html.

[5]王黎恺.高校债务危机对教师心理的影响及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7(6):61

[6]金辉.高校债务危机迷局调查[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4-2

[7]叶,韩高军,杨晴.地方高校负债问题的理性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61

[8]刘效仁.谁会因债务成为最先倒闭的大学?[N].温州日报,2007-3-18

[9]王涛.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第三类可能[N].中国会计报,2009-4-13

[10]吴睿鸫.高校债务风险要靠多元化的融资来化解.金羊网.http://www.ycwb.com/sp/2008-01/03/content_1742198.htm

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反思 篇8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

体育课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学校除了要求学生在体育基础文化课方面要掌握好以外,还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大多数的学生都将体育课仅仅作为一门单纯的课外运动进行,这严重扭曲了体育课的内涵。高校体育教育不仅用于强身健体,它还同时具备了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医疗保健等功能。与我国高校体育所要完成的增强大学生体质,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及提高大学生道德意志等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进德、益智、促美、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相比,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还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

二、高校体育教学软件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体育教学项目应多样化,适当对课时做出调整。

从高校体育教学项目来看,实际的教学项目太过单调。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所教授的项目普遍都是一些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体操运动、健美运动等比较常见的运动,这自然无法满足学生们多层次、多方面的体育运动兴趣。使高校体育运动项目多样化,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体育兴趣,从而更好的达到完成高校体育教学目的的任务。另外从高校体育课程课时的安排上来看,体育课的课时普遍偏少,学生一个星期内只有一两节课的时间进行体育学习锻炼。甚至还有很多高校只在大一大二设体育课,大三与大四就不再设置体育课了,课时不足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完成,从而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且有关调查部门称当今大学生体质在逐渐下降,这与运动量的减少有非常直接的联系。由此可见高校适当增加体育课的课时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二)课外资源与活动的扩展。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不能只停留在课上的时间,也应该多关注课下和校外的资源,校外的体育教学资源也是一个值得我们的体育教育工作者挖掘的宝藏。体育教师应该在深刻认识体育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课下积极组织和安排学生进行课外的体育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比赛,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爬山、远足等活动。这些课外的体育活动有许多形式都可以采用,这样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在课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还能起到充分锻炼学生体魄的目的,是个一举两得的事。

(三)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全心全意的爱上体育课,必然要培养他们的体育兴趣。这就要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进行。客观方面来说就是学校在体育课程项目的设置上要尽可能的多样化,供不同爱好的学生选择。同时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满足各类运动的需求。主观上来说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结合学生的意见、建议开展有趣的体育活动寓教于乐,最终到把教学内容悉数传授给学生,达到完成教学任务要求的同时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体育课上多设置些竞赛类的项目或活动,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二来也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四)评价机制应当向多元化发展。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 篇9

笔者首先通过在华南农业大学实践创业教育,并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整理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现状,然后归纳提炼创业及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关系,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反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最初提出的社会大背景是扩招后大学生就业困难,大部分高校在“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口号下,定位高校创业教育是:学生创建企业,最好毕业就创业,甚至在校就能够创业[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了我国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成立“创业中心”加以推广[1]。这是我国影响力最大的创业比赛,现在简称“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2015年第十四届挑战杯吸引了全国2 000多所高校200多万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竞赛一直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创业比赛热情很高。从首届创业高峰论坛的资料了解到,围绕创业比赛开展创业教育的师资绝大部分来自校内,并且以教辅人员(团委,就业指导中心)为主,专业老师(学院专职教师)为辅。

2003年,教育部高教司举办“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开展KAB(Know About Business)等创业教育项目。现在,大部分高校均已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成为很多毕业生就业教育的必修内容,以创业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在各高校蓬勃开展[2]。

我国典型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以宁波大学“课程,实训,管理”为代表,即以创业教育课程为基础,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以创业实践训练为导向,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以创业教育管理服务为保障,服务于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和创业实训,促使大学生顺利走上创业之路[3]。温州大学也是实践该创业教育模式的优秀代表,在创业教育有相当基础后,正逐步把创业教育从第二课堂向教学主渠道渗透。2013年11月,温州大学组织承办首届高校创业教育高峰论坛,全国80余所高校创业教育负责人与专业教师参与会议。

无论是学术探讨还是实践经验,高校创业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系统,是高校内外各种资源的整合。如郭万牛总结高校创业教育是“五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以政府为创业教育保障,以高校为创业教育关键,以大学生为创业教育主体,以社会为创业教育支撑,以企业为创业教育基地[4]。也就是说,高校创业教育除了校内资源,还需要政府、社会与企业的参与。其中,政府的支持,特别是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常被寄予厚望。

教育部2010年《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这标志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在政策层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从“企业家速成导向”向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方向转变。但是从整体看,我国绝大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创办企业”的逻辑归属[1]。

二、创业与创业教育的特性与关系

得到较广泛认可的创业(Entrepreneurship)定义是:“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将创业付诸实施的一种精神与能力”。由此看,创业应该是精神与能力的概括,体现为日常的行为方式[5];创业是一个过程,一个与社会环境紧密结合的过程。创业的机会不是随时随处都有,不是适合每一个人,也不是适合每一个受高等教育的人。创业需要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等特殊的能力与品质[2]。这很大程度由个人幼年成长环境所造就,如所在地区的文化和家庭环境,特别是家庭成员的创业经历。

创业教育除了需要传播创业知识与创业理论,以帮助形成创业能力,还需要激发创业精神,而这两个部分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正如很多作家并没有接受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文学创作”专业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成为作家,而成为文学评论者。创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创业能力,而对创业精神只能“点燃”,难以传授。若提到创业教育是“终身教育”,那不仅包括高等教育毕业后的教育,还应该包括高等教育前的教育。正如严毛新指出创业教育一定不是短期,能够速成的教育[3]。创业的精神与个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创业精神的培养有赖于个性的发展,个性的发展促进创业精神的养成。这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大学生的个性能够与创业精神相匹配。

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是开发和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和开拓精神。对个性匹配,有主观创业意愿的学生(数量很少)给予创业知识、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使他们的创业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对我国高校现行创业教育的反思

(一)高校以创业率评价创业教育,背离创业的规律

高校创业教育的提出及大发展的背景是高等教育扩招,而带来巨大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尤其是党的十七大报告(2007)中明确指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因此大多数高校都把创业教育功利地推向了就业保障。

但是,高校创业教育不应该是教会大学生创立企业,因为创立企业所需要的素质不是通过模拟竞赛或讲座,更不是课堂所能够传授的。美国百森商业学院蒂蒙斯教授对美国功利主义创业教育倾向的评述“用拔苗助长的方式造就所谓的创业者,无法满足以创立高新技术为标准的创业革命的需要”[2]。功利主义创业教育所“速成”的创业者甚至不能驾驭正常的市场风险与社会风险。熊丙奇的调查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比例远小于1%[6],郑如霞的调查统计得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2%-3%,且成长性差,长效发展困难[7]。高校创业教育不应该是教大学生创业,而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启发大学生认识创业,仅对有创业行动需求的大学生进行创业行动的协助。

以创办企业为目的及最终落脚点的高校创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实践创业方面绝大多数是不成熟的,在“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下,其获取创业资金成为最大的障碍,而这一点正好反映出市场的理性。但是,大多数的学生,乃至高校把政府作为创业资金获取的来源,简单的认为政府应该支持创业教育,甚至提出政府是创业教育的保障。这都是不合适的,因为政府的职责是公共服务。政府在创业教育中的角色走得最远也只能是引导更多的风险投资关注高校创业。政府没有责任,也不应该直接参与高校创业的投资,或募资。因为,这样无法保证纳税能够获得的正常收益。对于创业者,市场应该是平等的,同样不应该顶着高校创业的帽子,就减少对风险的关注。

(二)高校大范围营造创业氛围,影响自身的均衡发展

创业教育仅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部分,每个高校有学科优势和发展历程,大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与精力也是有限的。若过分强调创业教育,无限制的扩大创业教育的比例[8],乃至要在全校范围营造创业氛围,以“创业型大学”为学校发展目标,很可能影响自身的正常发展。我国学科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一个较完整成熟的体系,各个学科皆有创业的基础与可能性。但是,如果整个高校大范围推进创业教育,过分强调创业氛围,各学科的教育将演变成单一的创业教育,这对绝大多数高校是不合适的。

创业教育应该与高校的其他教育相互平衡。首先,高校学生有各自的专业,除了创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需要,而且主要是学习创业外的自己专业的知识。因此,不应该营造全校性的创业氛围。从整个社会看,创业本来就是小部分人的事业。同样,学校的创业氛围也应该局限在创业社团、创业孵化基地及创业比赛时段的小范围内。

此外,任何氛围不是短时间急功近利能够形成的,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到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本身有创业大气候,高校才有健康的创业教育土壤,通过时间的积累,方能形成。麻省理工学院是创业教育的标杆,创业传统由来已久,校友资源丰富,创业网络广泛,其中10万美元创业大赛(MIT$100K)可见财力投入之大。我国某些高校在并无实质创业教育基础上,目标定位在“创业型大学”,动员所有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向创业型大学的方向努力,去营造全校性的创业氛围,是难以实现其目标的,并且会破坏学校传统的优势与特色。

高校自上而下创业氛围的营造应局限在创业社团与创业活动。学校应为其提供校外的联系,搭建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社团创业活动的成功开展(特别是校友企业的不断发展)将扩大创业教育的辐射面与影响力,使更多的学生,甚至教师受到启发与鼓励。真正创业氛围还是自上而下,通过时间沉淀形成的。

(三)高校仅依靠自身力量开展创业教育,脱离社会与市场

创业教育不同于高校其他专业的教育,与实践紧密联系。创业教育不应运用学术思维,而应运用市场思维,这单纯依靠学校师资是不能胜任的。因此,高校不能仅依靠自身力量进行创业教育,学校更应该是一个平台。创业理论知识,创业技术的传授是高校本身资源能够实现的,而创业实践指导,甚至是模拟创业比赛的指导更多需要依靠校外导师。高校在此应发挥桥梁的作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鼓励、吸引企业家参与到高校创业教育中。对澳大利亚创业大赛参赛学生的调查表明:创业指导导师与人脉构建(如与风投企业建立联系)是评价创业竞赛吸引力的重点[9]。这里的创业导师可以是高校内部有商业运作经验的教师,更多的是校外有实业界经验的企业管理者和风险投资人。而人脉的构建,就更是走出校门的现实社会。正如金津等研究美国顶级创业大赛的结论是:校外创业资源的广泛介入是创业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前提,这包括丰厚的赞助,专业的评审和完善的指导[10]。

四、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总结与建议

学生发展与社会需求互动互利,教育是其中的媒介,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及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高校创业教育应运而生。创业教育实践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既依赖高校教学的特点,又必须植根于特定的经济环境[1]。因此,高校创业教育需要突破就业指导的范畴,遵循创业精神培养的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相配合,对有符合创业个性,有创业潜力的学生进行创业启蒙,激发、传授创业知识与创业理论,在各种活动中进行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创业教育需要符合创业规律的学校内部资源

除了创业管理专业的学生,高校创业教育应既给予学生选择的空间,又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成年后来到高校,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提升创业素质。针对创业素质启蒙,高校可面向全体学生,以企业家讲座的形式,由学生自主自愿参与,主要是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对创业的兴趣与热情。针对有创业兴趣的学生,学校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由高年级学生组织创业相关社团,向低年级学生宣传,并吸纳有创业潜力的学生进入学生社团组织。创业学生组织内部很容易形成创业氛围,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思想相互碰撞,创业知识与信息得以快速传递。学校由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教师以全校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创业知识与创业理论的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基础的金融、财务、营销、物流等创业相关的技术知识。依托“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策划竞赛,模拟创业实践,体验创业团队合作。高校根据自身资源协助学生准备竞赛,由专业教师与实业界导师进行全过程的指导,可使用“研讨会”“训练营”等方式,使学生接触实业的人际资源,习得创业技能,并在商业计划展示阶段模拟实践募资过程。

我国现有高校创业教育的管理组织大多设在团委或教育指导中心,这样的优势在于管理层级高,在学校资源应用及对外联系相对有优势。对照全球创业教育标杆的斯坦福大学及麻省理工,创业教育组织都是商学院下设管理中心,因为与创业的运作联系最紧密的是管理学院。我国高校可利用原有的创业教育管理中心与管理学院合作的方式,对管理学院的专业资源与实业界资源进行进一步挖掘。

(二)高校创业教育需要适合创业的外部社会环境

高校创业教育的基地在高校,但要真正的发展必须要有创业需求的社会。从整体来看,我国经济虽持续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企业,特别是新的企业是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不断加大对小微型民营企业的鼓励与支持,形成有利于创业的政策环境。随着分工的细化,企业专业化不断加强,更多的社会辅助性行业得以发展,如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使新创立的小微型企业能够专注于核心竞争力,也使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更加规范,更加有活力,更加有利于创业。

高校创业教育仅靠高校的力量是难以推动,应该靠社会需求的拉动。高校创业教育真正的发展是社会需要更多拥有良好创业素质的人才,在知识经济中去识别机会,整合资源,将创业付诸实践。包括苹果与雅虎在内的硅谷经济,就是在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下影响世界。这是高校与社会发展的联动,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是其中的桥梁,点燃大学生创业的激情,获得创业知识,给予创业支持。

参考文献

[1]刘志侃.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回顾与反思[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2):116-122

[2]严毛新.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目标及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3):88-89

[3]周秋江,赵伐.“三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与运行——来自宁波大学的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9(4):84-85

[4]郭万牛.“五位一体”构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2011(2):98-101

[5]徐小洲,梅伟惠.高校创业教育的战略选择:美国模式与欧盟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0(6):98-103

[6]熊丙奇.别把大学生创业路搞窄了[N].文汇报,2008-11-22

[7]郑如霞.国外创业教育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63-66

[8]何杨勇.高校创业教育的价值反思[J].江苏高教,2013(5):106-107

[9]Russell R,Atchison M,Brooks R.Business Plan Competitions in Tertiary Institutions:Encouraging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8(2):123-128

关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反思 篇10

一、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学生服务

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成长成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高校辅导员首先应确立的观念。辅导员处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 和学生保持着最直接的联系, 辅导员的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 引导和教育好他们, 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健康成长的需求。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 应当由传统的师生一重关系转变为师生-朋友的双重关系, 做到尊重学生, 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信任学生, 通过引导和服务学生的过程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就是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坚持一切从学生出发, 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的, 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发展为本, 就必须做到:

1. 责任心

马卡连柯曾说:“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有责任心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根本要求, 也是评价一位辅导员工作的最基本的准则。辅导员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上对学校负责, 下对学生负责两个方面。我们既然选择了辅导员这份工作, 就应该把这份工作做好, 要把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去, 在工作中寻找乐趣,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要怀有一颗认真对待工作的责任心, 真心地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帮助和引导他们克服在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

2. 爱心

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 辅导员的爱心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辅导员工作的爱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二是对全体学生的热爱。有爱心是辅导员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保证, 做好辅导员工作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 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 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 理解和尊重学生, 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热爱每一个学生, 用爱心打动学生, 赢得学生的信任, 使辅导员的工作得到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这样辅导员才能把工作做好。

3. 细心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 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 他们没有多少社会阅历和经验, 经历的挫折也很少, 进入大学之后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有细心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 才能在这些问题上及时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及时的解决问题;辅导员在工作中有细心还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避免工作中出现失误。辅导员在工作中的细心, 既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地处处留心, 做个有心人;也体现在平时对全班学生的仔细观察和详细归档;更体现在处理学生敏感问题上的谨慎和周密, 不轻易下结论。

4. 耐心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辅导员的工作是针对整个学生群体的工作, 在不同的时期, 对于不同的学生, 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不同的问题, 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工作中非常有耐心, 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和要求, 真心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作一名忠实的倾听者、解惑者和援助者。辅导员工作有耐心, 能够促使学生与辅导员交心, 使学生和辅导员建立起家人一般的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因此, 做好辅导员工作, 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感情方面的各种问题, 都需要辅导员有良好的耐心。

二、做好班级建设

作为高校的专职辅导员, 人均要管理的学生大约在200名左右,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辅导员带来非常大的工作压力。因此, 辅导员应该形成以“学生干部管理, 辅导员加以引导”的工作模式, 建立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 把管理重心放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上, 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意识提高了, 辅导员工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辅导员要注重班级建设,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做好班级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学风与班风建设

学习永远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学风建设也一直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心, 而班级作为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 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 其学风建设便有着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学风的好坏决定着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 好的学风可以促进学生刻苦学习, 使每位学生深受其益, 但学风建设不当也可使学生深受其害, 使一些学生误入歧途。作为高校最基本的单位班级, 班风建设也直接影响着班级的学风。在班级建设中, 辅导员应以抓考风促学风、抓学风促班风, 狠抓上课出勤率, 建立考勤每周报告制度、每周班会制度、每周出勤通报制度, 深入教学第一线, 到课堂、教室、学生公寓等场所展开教学检查, 以保持班风和学风的良好。辅导员要做好班级建设, 就必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凝聚力是一个班集体的力量之源, 它会使班级发挥出超强的战斗力, 而良好的班风与学风则可以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

2. 班级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辅导员不可能24小时都和学生待在一起, 那么如何掌握学生的动态?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就是打造一支优秀的学生管理队伍。学生干部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 是辅导员与其他同学联系的纽带和桥梁, 他们在学生中有较高的影响力, 建立好学生干部队伍有助于辅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干部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对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应贯穿在整个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干部的工作要定期给与必要的指导和管理, 及时解决学生干部在工作上的一些失误与分歧。只有在一个和谐的集体中, 学生干部才能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作用, 才能保持其在同学中良好的形象。同时, 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要注重整体培养和个体交流相结合, 努力提升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 使每一位学生干部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对于学生干部的工作, 要及时给与鼓励, 以调动学生干部工作的能动性, 保持工作热情。

3. 班级先锋模范队伍建设

学生的党建工作应贯穿于辅导员工作的始终。学生党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 他们在学生中有着较高的影响力。把他们树立为先锋模范, 通过他们的以身作则, 能够带动其周围的一批学生向其学习, 有利于促进班级班风和学风的建设。同时, 作为学生中的一员, 他们又能够最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困难以及需要, 通过他们, 辅导员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利于学校和院系的各项政策地贯彻执行。

三、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辅导员, 又称学生政治辅导员。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 在学生思想成长的过程中, 起着“导师”的作用。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引路人, 与学生关系最为紧密, 学生的思想稳定也是高校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的前提。现在的大学生以90后为主, 他们出生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传统的“说教”教育方式对他们来说已经不适用。作为辅导员, 应该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对症下药”, 切实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于学生这个群体, 我们不能用同一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要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类, 在进行统一的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 有重点的、分层次的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阶段是一个学生思想成长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 生活简单, 心理也不够成熟, 做事比较冲动, 缺乏独立性, 学习自主性较差, 抗打击能力较弱, 这就需要辅导员从学习、生活及课外活动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首先, 辅导员应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引导学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 及时树立自己在新的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 严守学习纪律, 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以学风促班风。其次, 辅导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 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及素质教育等渗透到活动中,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指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正确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使学生明白政治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提高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再次, 辅导员要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成长, 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帮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和发展自己。

2.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作为现代社会的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的问题也趋于多样化, 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受到教育机构的重视。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辅导员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的教育, 帮助大学生及时处理好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方面的困惑, 促进身心健康, 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正确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不能急于求成, 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循序渐进地给予解决, 必要时也可以咨询心理专家, 给心理困惑、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

3. 建立师-生沟通平台

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是辅导员要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辅导员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出现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 第一时间介入, 及时解决, 把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解决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有效结合, 从而使学生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相比要更为宽松和自由, 所以辅导员不可能每天都和每个学生见面。为了与学生保持畅通的信息渠道, 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 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拓展工作思路, 建立现代化的师生交流平台。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Email、QQ、飞信等与学生单独进行沟通;也可以在网上建立班级QQ群或微博, 通过发帖子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通过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交流方式, 再结合传统面对面的交流形式, 建立师生多样化的沟通互动平台, 既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渠道的畅通, 又便于辅导员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上给予指导,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也有利于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保证了辅导员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4. 关注经济困难学生

教育部在2004年8月的《关于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情况与资助政策措施》指出, 我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 2008年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比例达到了30%。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学生中较大的一个群体, 所以关注经济困难学生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心。辅导员首先应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区分出不同的经济困难等级并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公平、公正、公开地做好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学校困难补助等工作, 把国家、学校有限的专项拨款使用好, 尽力缓解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 减轻他们因为经济困难而造成的生活压力。同时, 还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力、自强、自信的观念。经济困难学生常常会因经济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缺乏自信, 对他们经济上的资助固然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 树立信心。辅导员的关心是他们树立信心的原动力, 辅导员要在平时多关心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 经常和他们交流, 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要发现他们的长处, 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进步与成绩, 鼓励和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同时, 也要端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他们认识到经济情况的好坏并不能代表人格的高低, 不能因为暂时的经济困难而思想偏激, 要正视自己, 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 用刻苦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 辅导员的工作要满足大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实需要, 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符合“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标准, 具备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完善的知识结构。高校辅导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履行辅导员职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教育者必先受教育, 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之外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树立活到老, 学到老的学习思想, 同时辅导员还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 不断思考, 在原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探究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新思路、新方法, 在学生管理上实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变, 不断促进自身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辅导员, 才能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当好指导者和引路人, 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学识和行为为学生树立人生的榜样,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正确处理成才道路上面临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挑战。

对高校音乐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篇11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反思;建议;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05-02

音乐是一种能碰触到我们灵魂的东西,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感觉,能使人的心灵得到放松,也能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正因为它的特殊性,音乐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不分男女,不分年龄。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也认识到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是高校教育面临的一道重要课题。

一、高校音乐教学存在的不足

高校通过专业的音乐教学,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性音乐人才,也使得广大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和热爱,尽管如此,但是高校音乐教学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落后,认识不足

虽然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音乐教学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在观念上仍然相对比较落后,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仍然不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体现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而音乐教学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针对音乐专业的学生,还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其目的主要是促進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成为一个有情操、有品位、有特长的人。但是,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由于商业化的氛围比较浓重,人们的思维比较急功近利,追求经济化和效益化的东西,音乐的背后往往是伴随着演出或比赛,偏离了音乐的本质,脱离的音乐的纯粹化,使得音乐不再单纯了是为了情操,为了热爱,为了情感的释放,于是,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许多高校音乐教师变成了有针对性的培养音乐人才,对音乐深层次的东西缺乏理解,久而久之,高校音乐教学模式畸形,出现了一些不良的教学现象,大大的阻碍了学生整体审美能力的发展。另外一种现象就是高校音乐教师过于简单的教学思维,仅仅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学会了就可以了,没有引导学生真正去理解音乐的内涵,是一种敷衍了事的态度,这些必然导致高校音乐教学质量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2.高校音乐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素质较低

教师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一所学校或一个专业有强大的教师队伍,则这个学校或这个专业必然是同类中的翘楚。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显得举步维艰,与师资力量的薄弱和教师质量的低下是分不开的。有些高校的音乐教师队伍较小,而学校的音乐教学需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必然导致音乐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的是有些高校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取而代之的是业余教师,这就根本谈不上进行专业的音乐教学。还有些高校,虽有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是这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维固化,教学知识结构单一,没有创新意识,与高标准的音乐教学有一定的差距,且这些教师没有得到更高水准的专业培训,自身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对当前的教学要求缺乏认识,这些因素也直接制约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进步与发展。

3.学生音乐知识的缺陷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在学习的道路上只是个领路人,学生学得好不好也与自身的能力和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有着莫大关系。当前高校音乐教学在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的一大拦路虎就在于许多学生缺乏相应的音乐知识。客观方面存在的原因是由于许多学生在进入高校前没得过系统的、规范的音乐教育,主观方面存在的原因是由于学生对音乐认知的不全,导致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高。所以,这些因素导致了学生在音乐知识方面的缺陷,如五线谱分不清,一首歌的词、曲、作家甚至国别都不知道,这些都映衬了高校学生音乐知识的不健全。

4.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较单一

音乐课程的设置可以看作是高校对音乐教学重视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目前,大多数高校在音乐课程设置方面基本都作为选修课来安排,这样导致学生学习时间短,学习人员难以集中,不便于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方法单一,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对音乐背景进行讲解,对技巧进行理论教学,缺乏相应的实践,致使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高校音乐教学创新建议和对策

通过对高校音乐教学的研究,总结出当前高校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高校音乐教学创新的建议和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更新理念,改变观念,提高认识

人最难改变的是思想,制约或促进事物发展的也是思想,所以,要想改变当前高校音乐教学滞后于教育发展步伐的局面,必须在思想上来做出改变,从理念上来进行更新,从观念上来进行转变,提升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首先,高校音乐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当前社会比较功利化,许多东西与经济挂钩,与效益挂钩,但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该脱离较为物质化的东西,使得音乐教学不偏离音乐的本质,使得学生真正能体会到音乐带给人是灵魂的跳动,是情感的释放,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深层次的理解了音乐,必然增加学习音乐的兴趣。其次高校音乐教师也不能简单的把音乐教学等同于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唱歌、跳舞只是音乐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比如对音乐创作背景的了解,对歌词的掌握,对音乐情感的理解等,都是音乐教学的内容,因此在音乐教学时不能过于片面,否则会导致音乐教学出现各种不良现象。

nlc202309030942

2.加强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升音乐教师综合素质

音乐教师的队伍强大与否及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音乐教学的质量。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高校,不仅要有强大的音乐教师队伍,同时也要有高素质的教师人才。在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质量有以下几个途径:第一、高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一些优秀的音乐专业性人才,不仅提升了队伍的专业高度,同时也有利于通过以点带面加强队伍建设。第二、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不仅能保障特殊的专业性人才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同时对在职的其他教师也有一定的激励作用。第三、高校要给音乐教师提供更高水准的学习平台,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学校,让他们通过高平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满足教学要求。第四、高校的音乐教师也要有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学,找出自己的差距,虚心向别人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多管齐下,高校音乐教师队伍必然壮大,教师质量必然得到提升,因而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也必然得到提升。

3.加强学生基础音乐知识的学习

由于受各种环境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在音乐知识层面上所掌握的东西有所缺陷,导致在学习音乐的时候出现诸多困难,这就要求在教育系统中重视音乐教学,不管是在低年级还是高年级,都要把音乐教学当作重要的教学目标来执行。当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之后,教学效果也就事半功倍了。而在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时,学生也要积极主动的学习,夯实了基础,学习的动力便更足了。

4.合理设置课程,丰富教学方法

课程的设置合不合理,也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高校音乐教学之所以出现进展缓慢的局面,与各高校对其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也不无关系,素质教育政策也要求高校的各科目课程设置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而音乐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时的增加,课件的合理制定是非常有必要的。同時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的更新甚至创新。音乐科目本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要脱离传统的教学方法,可以多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加强学生的实践,开展研究性教学,让学生更能够去理解音乐,感悟音乐,从而激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具备一定的音乐技能,也是一种素质的体现,高校的音乐教学也是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所以它在高校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当前高校音乐教学进步缓慢,依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断进行反思,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高校的音乐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婷.提升高校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 (08).

关于当代高校道德教育的反思 篇12

1.道德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性。伴随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的道德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而大学生道德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的相分离, 引发了一系列道德教育问题, 导致大学生道德判断与道德行为选择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第一, 现有道德教育理论的解释力不足, 无法紧随变幻复杂的社会背景的脚步及时做出回应, 使大学生在道德选择时感到迷茫与困惑。第二, 未能把握大学生道德观念的新动态, 从而出现道德教育理论的盲点。比如:高校道德教育大都没有安排生命道德、职业道德及性道德的相关教育内容, 这就导致道德教育理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不足。 第三,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学生的社会需要尤其精神生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不断增加道德教育的内容。

2.道德教育内容重智轻德。首先, 大学的学科设置越来越注重专业化, 在细分各学科门类的过程中, 往往将原本是一个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复杂的系统简单地进行条块分割, 机械地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划分为德、智、体三大板块后简单相加, 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分别执行自己的职责和功能, 并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变成了只要学习成绩好就一切都好的“智育优秀生”, 必然误导学生重智轻德, 德育失效。其次,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学生本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数理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忽视了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性和道德精神的启发与熏陶。再次, 许多家长也片面地强调智育, 他们认为只要成绩好了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再加上学校片面地追求高升学率, 使其在单方面重视智育的情况下也忽视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视。

3.道德教育本身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我们知道, 适当的“灌输”教育是中西方传统教育理论都认可的, 而且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为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是一种外在于道德主体的不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理性。”[1]但是, 由于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长期在“灌输”论的指导下, 将大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的服从地位, 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认同, 缺乏对学生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仍然把道德教育过程看成是单纯的“外铄”过程, 片面地将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单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灌输给学生, 导致了道德教育方法的机械化和简单化,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不理想, 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未能将灌输教育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 从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的。

二、高校道德教育困境的原因探析

1.道德教育理论创新不足。一方面,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 急剧的社会变革使传统价值观念受到巨大冲击。但市场经济条件下, 关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教材体系某种程度上还停留于计划经济阶段,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所提出的各种道德问题缺乏具有解释力的道德理论, 如何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基础性作用, 如何实现好道德教育理论体系、课程体系以及教材体系的结合, 这对于我们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相关实践是最为关键的。道德教育基础理论的创新不足导致学生对道德教育所传授的知识不能够“真信”、“真懂”和“真用”。另一方面,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应用理论亦存在着创新不足之处, “技术性的教育理论遮蔽了道德教育, 加剧了道德教育的盲目性, 削弱了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引导作用。”[2]我们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变动内容和变动缘由的理论分析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 道德教育的应用理论还无法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 因而难以真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需要, 造成了理论与实际相脱离。

2.道德教育的方法单一, 评价方式不尽合理。如前所述, 道德教育的实践必须以“灌输”教育和学生的接受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二者不可偏废, 这主要是由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在当前开放的社会环境下, 大学生“并没有形成一整套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相背离的价值观念, 相反, 他们试图在社会主导价值观念与多种多样价值观念之间进行整合, 表现出更为突出的价值选择的痛苦。”[3]这就需要教育者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 不断改进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道德选择。另外, 一些学校道德教育只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 缺乏道德实践能力的行为训练, 有些学校甚至通过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消解了学生社会实践本身的道德意蕴, 从而导致了学生“道德行为具有情境性、不稳定性, 不能固化为个人的性格特征, 因而不能形成真正的品德”。[4]另一方面, 由于受到自身道德理论与教学能力的限制, 教师往往不敢或者很少采用讨论式、 案例式等方式来分析社会现实中的实际问题, 而是依靠一个事先设定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进度来进行道德教育, 这种程序化、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同时, 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也有不合理之处, 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与专业课程的评价一样, 都是通过量化的指标来进行, 这种评价方式不符合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 消解了道德教育质量评价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客观上加剧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分离。

3.道德教育的社会合力未能形成。一般而言, 高校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承担着大学生道德规范的教育功能, 但是, 高校自身并不能完成大学生德性培育的全部任务。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是一个整体而复杂的过程, 它的实施涉及社会、学校以及家庭的各个方面, 必须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对经济增长的过度强调使得整个社会以经济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 学校和家庭都处在激烈的竞争漩涡之中, 一些高校的生源大战更加强化了高校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优异程度, 使学校和家庭只关注学生智育的水平, 而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言行不一”。另一方面, 当代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 网络媒体的强大力量, 以及校园周边环境的潜移默化都使大学生在道德判断与行为选择的过程中出现了混乱, 学生在课堂上、学校里获得的道德知识无法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应用, 造成了学生生活体验与道德认知的冲突, 因而令学生感到迷茫、困惑或失望, 德性培育的实效性不高。

三、提升高校道德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1.充分认识道德教育的复杂性, 实现高校道德教育理论的多学科融合。首先, 需要我们将伦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传统学科的理论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教育领域, 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相关理论需要创新,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基础, 增强道德教育基本理论的魅力, 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理论的时代性、针对性和现实性。其次, 我们还需要借鉴社会学、现象学、诠释学以及传播学等新兴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道德教育的基本理论。“虽然现代知识是相互分离的、孤立化的、被肢解的, 但是社会现实或道德问题却愈益呈现出多维度、总体性和全球性的特点, 要依靠多学科性、 横向延伸的综合性知识才能应对。”如果道德教育理论自身不走出专业化的封闭性框架, 不能主动向相关学科寻求新的理论养分, 也就无法回答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新问题, 从而使道德教育归于无效。

2.不断提升教师道德素养,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传统儒家认为, 道德教育既可以通过教师传授道德知识直接地“教”, 也可以由教师通过其道德言行, 以其道德人格的感染力间接地“教”, 这就是中国教育传统中所强调的“言传身教”。因此, 教育者在进行道德教育之前, 应对自己的道德立场、道德观念进行批判性反思, 与受教育者加强沟通、深入理解, 而不能作为一个“绝对正确者”来强制灌输。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道德难题, 对教育者来说也是新问题, 不能依赖于过去的观念和经验, 而应平等地与受教育者一道学习, 尝试解决。所以, 现代道德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不断提升, 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 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来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 否则就会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落。

3.建立和完善学校道德教育考评制度。学校道德教育考评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是体现学校道德教育目标的必要保证。通过考评可以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及发展水平。“学校道德教育考评应当以事实为依据, 做到动态考评与静态考评相结合, 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相结合, 全面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 阶段性考评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 教师考评与学生考评相结合。”学校教育考评制度应该落到实处, 考评的重点是学生的道德实践行为。只有这样, 才能够真正将道德教育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具体行为之中, 才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 高校德育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 必须拥有广博专深的知识, 具有健康的人格, 从而拥有对学生的人格感召力, 这样就能成为学生信服的楷模, 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打下基础。

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 高校的道德教育却存在脱离实际、重智轻德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 完善道德教育理论、学校道德教育考评制度, 不断提升教师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素质,道德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泰来.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4) :71-74.

[2]余玉花.简析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教育新问题[J].思想教育研究, 2010, (6) :44.

[3]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发展特点的实证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5) :60.

上一篇:奢侈品消费现状下一篇:环境保护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