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2024-10-20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共12篇)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1

一、高校的性质

高校作为法人具有独立主体资格已经为法律和社会所认可, 可高校就究竟属于什么性质的法人, 观点各异。

(一) 国外关于高校法律性质的规定

在国外,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在英美法系中的英国, 高校设立的根据是判断高校性质的标准, 如果高校设立的依据是法律或者国王的特许状, 作为自治团体的高校就是公法人——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 否则不具有行政主体的资格。美国则把高等院校院校作为第三部门①, 介于政府和营利性部门之间, 为了社会公益和社会稳定从事政府和盈利性部门无法从事的事业。大陆法系则将高校定义为公务法人②, 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 在关于公务法人的定义当中, 他们将公务法人定义为从事行政管理职能的非行政管理机关, 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大陆法系区分公法与私法的情况下, 大陆法系学者认为, 公立大学作为公务法人具有行政主体的性质。

(二) 国内关于高校性质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法人, 对高校性质没有明确的规定, 造成了管理制度的混乱和学生权利保护的缺乏。尤其是在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权利冲突的情况下, 高校的管理工作怎样进行, 学生权利如何维护成了一个现实的问题。由于法律观念的增强, 学生将高校诉诸法院案件的增多, 使得人们对于高校的性质获得了更清晰的界定。田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案件、刘燕文和北京大学的案件使高校在某一方面具备了行政主体的资格, 也使得高校管理工作和学生权利维护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的意见, 比如行政法学者马怀德教授主张采用大陆法系公务法人的概念, 可以更清楚的界定高校的性质。③

(三) 关于高校性质的界定

由于我国的高校是经过国家的严格审批, 通过一种准入的方式, 然后批准建立的, 它完成国家严格规定的一些教育任务, 同时按照国家机构的授权对高校和学生进行管理, 具有自主管理、较强自治的机构。此外高校, 还具有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之分, 因此, 区分高校的性质因从不同方面进行界定。

1.高校在某些方面具有行政主体性质

高校在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对学生进行处罚方面, 高校和学生处于管理方和被管理的关系, 同时, 高校在进行此类行为时是具有国家的授权。高校在此方面相当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有行政主体的行为。高校在进行管理, 学生在维护此方面的权利时, 要以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性质来界定自己的行为。

2.高校在某些方面具有民事主体性质

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还没有实现免费教育, 学生还需要交一定的学费, 高校为学生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尤其是在私立高校中, 高校在承担教育教学任务的情况下, 还有部分盈利的性质, 使得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类似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在此方面, 高校和学生只有清楚界定自己的性质, 才能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比如高校有收取学费的权利, 学生有要求高校提供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程度相适应的教学。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 学生在维护权利时, 要以平等主体间的关系进行调整。

3.高校是自主管理的自治团体

虽然我国大部分高校属于公立性质的高校, 可高校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主体, 国家鼓励高校进行自治, 尤其是鼓励高校进行管理方面的自治。在高校管理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高校的这一性质, 高校不是隶属于某一行政机构, 高校拥有自主的管理权限, 拥有自主决定各项事务的权力。这是高校的一种性质。

在三种性质关系中, 各方面性质具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高校在进行高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工作最终成果体现在各种证书上, 高校行政主体的性质处于主要方面, 在此方面, 高校具有法律、法规的授权, 相当于颁发执照的权力, 其它两种性质是为这一性质进行服务的。

二、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界定高校的性质以后, 我们还不能很好的进行管理工作, 高校性质的界定只是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做铺垫。

(一) 高校与学生的非契约法律关系

有观点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为契约法律关系。在此种观点中: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是消费合同关系, 认为学生交学费给高校, 购买高校的教学服务, 高校接受学生的钱之后, 为学生进行服务。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消费合同关系源自教育责任的转移, 认为学生接受教育, 可以通过自给自足 (学生自学或者家长教育) 、学徒式教育 (我国古代的私塾) 、高校教育等多种方式进行选择, 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消费合同关系。但也有不同主张, 认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不可能是消费合同关系, 首先学生不能对高校进行自由的选择, 也不能对高校作最终评价从而使高校进行优胜劣汰④, 高校与学生不可能存在消费合同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委托合同关系。此种观点源于社会契约论, 认为, 受教育是人们的一项基本权利, 人们将此种权利通过契约的方式交给国家进行管理, 国家为了更好的保障和实现此种权利, 设立专门的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委托高校进行教育, 以此保障受教育的权利。首先不说社会契约论的反对者对社会契约论的反对, 从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 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即可以看出, 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委托关系纯粹是一种想象, 不存在于现实的社会之中。

(二) 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高校性质决定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契约关系具有不可能性, 简单的以契约的性质来概括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也不利于学校运用权力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更好的管理。对高校与学生的关系进行契约性质假设既非必要也非现阶段背景假设⑤。

高校性质决定简单的以一种法律关系来界定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 一种法律关系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忽视了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复杂性。高校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性质, 决定了高校与学生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法律关系。因此, 在解决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时,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能一概的以一种法律关系来界定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只有这样, 才更适合高校的实际, 促进高校的发展, 进而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

三、高校管理工作与学生权利救济

高校的性质和高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决定了高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学生权利救济的难度。田永和北京科技大学的案件、刘燕文和北京大学的案件, 在给学生权利救济提供新途径的同时, 也给高校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将法治理念引入高校为高校管理和学生权利救济开辟了新途径, 法治理念引入高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在管理工作中注重程序参与

在对学生做出处罚时, 尤其是涉及毕业证、学位证等方面, 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处于行政主体的地位, 给学生充分的程序参与。做出此类惩罚相当于行政机关吊销执照类处罚, 要在处罚决定之前举行听证会, 告知被处罚人所要接受的处罚, 给予被处罚人申诉、辩解的权利, 保证处罚做出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让被处罚人充分参与和进行辩解。

(二) 注重学生的救济权利保护

任何管理工作都难免存在失误, 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纷繁复杂, 没有错误是不可能的。在错误发生之后, 给予学生充分的救济权利不仅是对学校管理工作负责也是对学生权利负责。在学校内部赋予学生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尽量减少错误决定的执行, 使错误的管理工作得到纠正。

(三) 管理规则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

法治社会, 高校管理工作不可能超出法律的调整范围, 虽然高校的性质具有自主管理和自治性, 但是其都是在法律范围之内, 法治理念引入高校就是以规则和程序保障效率和公正, 但规则一定要在法律范围之内。比如学籍管理办法中有关于取消学籍的规定, 如果学校制定过分严格于法律的规定, 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在此类案件进入法院以后, 学校管理工作将得不到法律的承认。

总之, 法治社会发展的进程已经使法律渗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学校管理工作只能适应这个趋势, 更好的认识高校与学生的关系, 将管理工作纳入法治的轨道, 是学校管理工作和学生权利融合的最好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新民.中国行政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湛中乐.高等教育与行政诉讼[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籍管理办法.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2

摘要:教育应“以人为本”,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将受教育者塑造成为积极向上、身心健康的、“完整的人”;在于开发个体智力、智能、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应保持价值中立,平等对待每一个个体,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多重视角、多重纬度、全方位衡量每一个个体,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以人为本;问题学生;突发性事件;心理危机

近年来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使学生管理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在成绩的背后,我们不能忽视隐藏的种种弊端。如: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他们的鉴别力与自控力低下,容易受市场功利思想驱动,产生一些浮躁情绪,而社会竞争激烈,有时会使他们手足无措,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家庭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他们产生心理歧视、自闭、抑郁等心理困惑等等。这些问题有时让我们很被动,却是我们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应对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各类问题和危机,现提出以下几点,愿与同仁们交流。

一、“以人为本”、张扬个性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其根本所在就是以人为尊,以人为重,以人为先。“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代表着时代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和历史必然,当然也应该是现代大学教育的主流价值取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学校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科学管理的根本所在。在高校管理工作的系统工程中,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充分重视人的因素,不断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逐步探索出科学、高效的管理方法,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1]当代高等教育只有将“以人为本”作为自身的价值选择时,才能更好地解决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更多关注学生个人的生存需要,努力促进学生个人的心智发展,使之达到个性完善,进而以学生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当“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的价值选择时,教育便具有了创造人的价值的意义。

二、建立突发性事件预警机制,利用突发事件进行思想教育

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导致大学生思想、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各类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并具有类型多样性、“群体极化”现象、影响深远等特征。

高校突发性事件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发性”,即出乎意料,让人措手不及。这也就决定了突发事件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具体影响难预料。并且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量能、声势、规模会迅速的扩散。一旦达到某一临界值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必须迅速作出反应,稍有迟疑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事态的急速扩大。高校突发性事件预警机

制必须顺势而行,它的构建必须遵守及时、全面、高效和创新的原则,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善于发现漏洞,抓住细节,勇于创新。

针对高校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及时发现和补救:周点名和常报到。周点名,每周在规定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清点,这样可以对不在校的学生有个大体掌握;同时,常报到,就是要求班级中的班干部在固定时间或周期内报告班内情况,尤其缺勤情况,或者,对于即将毕业在外寻找工作的学生,要求其在一定周期内汇报自己的情况。采用这两种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仅可以掌握班内学生的学习、思想动态,还可以掌握在外学生的安全、生活现状,也可以杜绝一些突发问题,如某一学生踏入非法传销组织,最起码不至于造成人失踪几天甚或几周还没有发觉的失职现象。

三、正确识别与干预心理危机,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据调查得知,目前高校学生由于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独立性差、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困难,部分同学对生命的意义缺乏认识,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心理落差大,理想失落,从而造成世界观、人生观的扭曲,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失恋等造成的问题,较易产生急躁情绪,甚至过激行为。

面对存有心理危机的学生,作为辅导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认真关注,通过对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和疏导,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科学的人生理想和思维方式,开发自己的潜能,全面发展。

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机制。心理建档是指把对学生心理测验的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进行集中保存,将这些资料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做到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它是学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每个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设立起来的档案材料。每年在新生入校时,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发现心理素质方面有问题的学生,就有针对性地展开心理辅导和跟踪观察,进行预防和治疗,必要时加以及时干预。

“问题学生”、“后进生”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是在应试教育的大气候中被忽视、被冷落的那一部分,他们往往和教师有隔阂,存在抵触和逆反心理,表现出焦虑、不安、自扰,还有的表现出紧张、挫折、神经质,在压力面前容易惊慌失措。对待这些学生,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树立自信,以求进步。

2、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彰显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呵护,从这个层面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化为其追求健康心理的自觉行为。第一,重在普及。主渠道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知识引入课堂,在全校范围内开设相关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第二,各高校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预防心理危机的能力。如创办一个校报心理专栏、每学期办一份心理简报、开通一个心理网站、放映一部心理电影。这些实质性的工作着眼于未雨绸缪,使大学生关注自我发展,增强了自身抗危机的免疫力。第三,采用赏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赏识激励的教学策略,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主旨,使不同差异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策略”。[2]赏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发潜能,但是在采用赏识策略时要注意沟通艺术。首先要对一些外显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矫治,树立自爱自信,树立对学习的兴趣。其次,课余时间多加沟通,尽量创造师生间、生生间相互沟通的环境,帮助学生放松精神,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客体。遵循教育规律,把“私爱”播向每位学生,采用“感化———转化———优化”的系统强化管理使“问题学生”,“后进生”得以改进。一般来说,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普遍存在着“向师性”,即愿意受到教师的注意、关心、爱护和指导,特别是对他们崇敬的老师,这种“向师性”表现的更为明显和强烈。“向师性”是学生心理需要的一种反映,其中包括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付出爱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3、建立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依靠学生自身主动正视与适应现实,鼓励学生自我选择和自我指导。这需要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对危机有足够的认识,面对危机临危不惧,能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能自我调控、自我鼓励,及时消解消极情绪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觉、自助的能力。“问题学生”、“特长学生”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应该注意的“两极”,而“抓两极”则是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在日常学生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特长学生”的优势来组织学生活动,帮助“问题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困惑,将一些细小的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大学生心理调节的途径主要有自我调解与知心朋友调解两种。面对简单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通过自我调解来排解,而对于那些较大的心理困惑,他们则更希望通过交流来获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进而达到消除困惑。大学生之间由于鸿沟小、防御性低、共性大而易于互助。每个班级所设的心理委员,都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都经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具有辨别他人是否处于心理危机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危机线索,能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与干预,并能将同学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况及时反馈到上一级机构。他们是大学生心理互助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员。因此,大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机制的完善,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健康心理乃至个性的完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使大学生在思想、意向、态度等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交换,促进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效应。

此外,也要完善学校与社区及社会各界的关系,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从更广阔的社会范围内获得有力帮助。高校应利用社会的机构、设施为大学生提供环境支持与技术支持。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才能发挥它的功效,才能保证大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3]。施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家长、社会全身心的爱护、关心、帮助学生时,施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有了施爱,教师和家长就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社会需要的道路发展,教育也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成功和被人尊重的感觉,从而产生追求上进的源动力,再从行动上付诸实践。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初探 篇3

【关键词】高校; 规章; 法治

中圖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5-0079-02

1 问题缘起

从怀孕女大学生诉重庆邮电学院案等相关案例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目前主要由《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育部的规章和各高校的内部规范性文件构成。而高校学生管理所依据的“法”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现行高校学生管理“立法”的严重缺位

一方面规范高校学生管理行为的法律、法规屈指可数,只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八部法律、十几部法规;另一方面保护学生的法律法规缺位、形同虚设,《教育法》第42条、《高等教育法》第六章虽然规定了学生受教育权,如听课权、考试权、获得学位权、获得学历权、获得公正评价权、勤工俭学权、获得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等等的实体性权利和申辩权、申诉权等程序性权利。但是除了《学位条例》对学位授予问题予以了较为细致的规范,其他的权利基本没有相应的配套法加以保障,基本停留在书面上,不能转化为现实权利。

1.2 现行的高校学生管理“立法”的严重滞后

教育部官方网站列出的8部教育类法律中,修订时间最近的是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此外,《学位条例》在2004年进行过修正;2000年以后颁布的教育类法律为《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育法》、《教师法》均为上个世纪90年代颁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在迅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急骤改变,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相关法律规章在新形势面前已显得相当滞后,内容陈旧模糊,用语不够严谨,不合时宜,一旦出现新情况就不得不依靠行政主管部门的通知和意见来弥补。

1.3 现行高校学生管理“立法”过于笼统、抽象、宽泛

如原《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7号)第65条第5项规定,“违反学校纪律,情节严重者学校可酌情给予勒定退学或者开除学籍处分”,那何为“情节严重”,勒令退学和开除学籍的界限又在哪里?皆由高校自由裁量,这权是否过大了?

1.4 越权“立法”,下位规范与上位规范相冲突

(1)一是下位法与上位法之间的冲突。依法理,下位法的规定不能突破上位法的规定,而法规规章与其上位的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情形时有发生,如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30条规定“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而结婚自由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婚姻法规定凡男性满22周岁,女性满20周岁,就符合法定结婚年龄,但是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作为部门行政规章,仅仅出于管理方便起见,就禁止在校生结婚,这种规定无疑违反了作为上位法《婚姻法》的规定。

(2)学校规章有关规定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抵触。如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一案,学校根据其制定的《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规定,给予田永退学处理,并据此不给田发“两证”。但学校的规定与原《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关内容相抵触,擅自扩大作弊的范围及退学处罚的范围。

权力的规则性控制是一传统的控权模式,存在于权力的设置阶段。笔者以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为研究起点,首要条件就是相关规范“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故从高校学生管理规章的角度做相关剖析,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提供又一视角。

2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的概述

高校学生管理规章(以下简称高校规章)的概念可以界定为:高校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依据法律、法规或部门规章,按照一定程序制定的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要求学生遵守的工作规程和行为规范。

有学者认为,高校规章制度是内部规则,不属于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但在合法的前提下可以将其看作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有益拓展。高校规章制度虽然不是由立法机关制定,也不由司法机关负责实施,但是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内容详尽,对象明确,不但弥补了国家法的不足,而且在调整高校的教学、管理等事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类规章制度同样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的实际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比国家法还要好。

我国法律法规虽然规定了高校的自主管理权和一系列办学自主权,但是对于高校规章制度制定的权力来源,不能笼统地说是否来源于法律的授权,而应视高校的法律地位的不同而区别对待。

首先,高校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招生权、学位授予权、奖励或处分权等方面,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是需要有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赋予学校具有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管理权、颁发证书权、管理设施和经费权、拒绝非法干涉和其他权利,表明了高校在法律上享有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而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的资格和能力。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8条也明确规定高校应当根据该规定制定或修改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为保证上述权力的行使、实施,行政机关授权高校制定具体的规则和程序加以规范。

其次,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而非行政机关)和独立法人组织,同其他法人组织一样,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活动,无需法律授权,就可以自主根据需要制定规章制度对其成员进行管理,但是高校制定规章制度要符合我国法制精神,其内容不得与法律、法规和规章相冲突。

3 高校规章制定的原则

3.1 “法律保留”原则和高校管理权规则制定

行政权力的来源理论在近代出现的权威表述是“法律保留” 原则。它的大意是:凡属于宪法和法律规定只能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则或由法律规定,或必须经法律明确设定权力的情况下,行政机关才有权在其所制定的行政规范中加以规定。这也是关于法律和行政的关系,处理哪些事项只属于法律规定才有效的一项基本原则。

3.2 “立法优先”原则和高校管理权规则制定

在处理法律冲突时,立法机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效力上优先于非立法机关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已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任何其他法律规范,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都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凡有抵触的,都以法律为准。法律优于任何其他法律规范。在法律尚无规定,其他法律规范作了规定时,一旦法律就此事作出了规定,则法律优先,其他法律规范的规定必须服从法律。

3.3 “权力法定”原则和高校管理权规则设定

从法理上看,行政权力问题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可以行使什么权力,应当履行什么职责。“权力法定”的含义,并非行政机关的一切权力都是合法的,行政权力只有通过法律设定,才具有合法性。新《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了高校有5种处分违纪学生的形式:分别是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其中并未有“通报批评”这样一种处分方式。显然,“通报批评”这个处分的名词是某些高校自行创设的,是没有法律依据的。在法治社会,法律对权力进行设定的模式合理选择可以考虑:何种权力(权力)——如何行使(程序)——如有违者如何处理(责任)

4 高校规章的制定程序

高校规章,虽然不属于严格的行政立法,但因为它们往往切实涉及相对属于弱势群体的大学生们的既有权益,而且要体现和贯彻一定的教育政策,所以对其仍应从程序上加以严格控制。

5 高校规章的修订与废止

高校规章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否则其威严就无从谈起。但高校规章亦需要与时俱进,根据客观形势及配套规范的改变而适度改变,否则,其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而高校立“法”的问题之一在于,一部校园管理规则出台后,往往“从一而终”,非到大部分都已不合时宜一般不作部分修订,而所谓的修订将是另起炉灶,制定新“法”。而羁于制定新“法”的成本考虑,高校非到自认为的“万不得已”(即严重违法)是不会主动制定新“法”的。由是高校立“法”滞后的问题即又呈现出来。例如,既然不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随之而来的生育问题则不可回避,率先对女生休产假做出正面回应是苏州大学,《苏州大学学生管理规定》(2005年9月1日实施)其中颇有前瞻性地提到了在校女生休产假的问题:已婚女学生因生育需要者,由本人填写休学审批表,并提交有关证明,经批准,可办理休学手续。休产假的学生在办理休学手续离校后,学校还会继续保留其学籍,而不像以往那样劝其退学。在国家计生委、教育部、公安部三部委发布《关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计划生育问题的意见》(国人口发[2007] 64號)(下称《意见》)出台之后,苏州大学副校长殷爱荪教授解释说,“教育部今年对在校大学生结婚不作限制性规定,如果不反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随之而来的就是可能出现的女大学生的生育问题。苏大做出这样的规定,一是完善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早作规定;二是保障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权益。”但在与苏州相隔不远的上海,一些高校对于《意见》的反应却大相径庭。复旦大学学工部部长夏科家表示,如果真遇到学生怀孕的情况,原则上也允许学生休学,但复旦目前处于公示阶段的相关规定中没有提及在校生生育的内容。上海另一所高校的校长更明确表态,不会将《意见》中提及的相关内容写入校规。因为校规对于在校大学生结婚、生育的问题是回避的,不说允许,只是说不再处罚,这样操作是为了表明学校的态度,并不鼓励学生早早结婚生育,读书期间还要以学业为重。

6 高校规章的审查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7条明确规定了对行政法规要进行审查,作为规范性文件的高校规章制度也应进行严格的审查。虽然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制定规章制度并实施对内部管理是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的体现,司法机关对高校出现的管理纠纷不愿意介入。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对高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审查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认为,加强高校规章制度合法性审查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高校在制定规章及校规校纪时应当执行自我审查制度,这一制度的目的就在于对高校管理规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首先是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的审查。一项好的规章的制定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审查规章制度主要是看其制定是否按照立项、起草、审查、签发、实施等程序进行,是否符合正当程序。其次,规章制度内容的审查。规章制度内容的审查应包括形式审查和实质审查,形式审查主要是看逻辑是否严密,条文是否明确、具体,用语是否准确、简洁等;实质审查主要是看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等。

(2)建议高校可以通过当地法院加强合作,建立规章制度的审查制度。法院长期从事审判工作,积累了大量的高校被诉案例,并实际参与有关案件的审理,可以较容易地发现高校在依法办学和依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 考虑教育部有关部门或者直辖市、省、自治区的教育主管部门下设专门部门对高校规章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不通过的,应当责成高校修改完善,否则不得作为对学生实行管理的依据。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4

一、台湾与大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比较

(一) 机构设置上的比较

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组织呈单一型, 具有扁平型组织的特点, 校一级设学生事务处[1], 下设学生活动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体育辅导、奖助学金辅导、留学生辅导、学生设施管理等若干工作组, 负责全校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所有日常事务, 在院系一级没有对应的组织。学生事务处对上向分管的副校长负责, 对下直接面对学生社团和学生个人开展工作, 其特点可概括为, 一级管理, 多头并进, 条状运行。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组织结构呈复合型, 具有锥形组织特点, 校一级设学生处 (学生工作部) 、校团委、校学生会三个一级子系统, 各子系统实施分级管理, 在院系一级设有对应的二级机构。学生处、学工部、校团委对上向分管的校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负责, 对下向下属二级机构安排工作, 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两级管理、条块结合, 网状运行。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与大陆高校学生工作机构设置上主要有两点不同, 其一,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院系一级不设对应的二级机构;其二, 大陆高校设有独立的共青团组织工作系统。

(二) 职能范围的比较

台湾与大陆高校赋予学生事务管理的职能有很多相同之处:第一, 学生就业辅导。包括毕业生就业咨询、就业教育、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信息, 为招聘活动提供服务。第二, 学生活动辅导。包括指导学生团体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课外社会实践活动, 举办各类拓展培训, 管理学生活动场所等。第三, 学生心理辅导。包括开展心理状况普查, 举办相关知识讲座, 开展群体或个人心理辅导, 心理或心理疾病学生的治疗康复等。第四, 奖助学金管理。包括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与发放, 助学贷款的评定与发放, 勤工助学计划的实施等。

台湾与大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职能的差异主要在:第一, 工作范围有所不同。大陆很多高校学生处的职能包括了本科生的招生工作, 不直接管理学生宿舍, 学生公寓实行社会化的物业管理或交由学校后勤部门管理。而台湾的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还包括了侨外生 (留学生) 服务、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 相当于把大陆高校国际合作处、体育部 (系) 的职能划归其管理。第二, 学生辅导内容侧重点不同。台湾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方面。内地高校的学生辅导这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养成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心理辅导工作也较为薄弱。

(三) 学生管理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管理主要由学生事务处负责, 由学务长统管。相对内地的学生管理比较自由、自主、灵活。学生事务处下面分设生活辅导组、咨询辅导组、毕业辅导组等。其基本功能与内地的学生工作处及下设的学生管理科, 学生细想教育科, 招生就业科相似, 但功能和职责上还是有比较明确的区别[2]。

1. 生活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中学生的生活辅导包含学生的住宿管理, 助学贷款申请和兵役申请等事宜。台湾高校学生的个人生活相对自由。住宿可以选择在学校住宿和租住民房, 除军校外学生的出入和作息没有专人管理。相对而言, 住宿在学校的宿舍价格比较便宜, 尤其是公立大学, 每学期的住宿费用为新台币6 000元~7 000元 (约合人民币1 500元) , 而住宿在外的费用至少是1倍以上。但由于台湾的大学近来也存在扩大招生的问题, 所以学校的宿舍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需要通过抽签方式来决定是否可以住宿学校宿舍。助学贷款是台湾学生解决学费的一个主要途径。生活辅导组主要负责帮助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由于台湾银行的联网系统和信用记录非常健全, 所以学生在毕业后基本都能及时还清贷款, 已确保自己的信用记录。使得助学贷款的运作比较顺畅。

生活辅导组的事务主要由教官负责。教官是台湾教学体系中保留的传统部分, 早期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与早期大陆大学中的舍监和现代大学中辅导员的职责有相似之处。但目前教官的职责已逐步由管制学生的角色转变为协助学生顺利进行大学生活的角色。除负责学生的军训外, 主要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事务进行指导。

2. 心理辅导。

与大陆的高校相同, 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心理健康在台湾高等教育中也占有重要的角色。这些任务由咨询辅导组完成。咨询辅导组的成员包括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兼职的各院系心理辅导老师和专门的精神科医生。咨询辅导内容包括:家庭关系、人际关系、感情关系、情绪管理、学习生涯发展、自我探索等方面。相对国内大学的心理辅导专线和日常辅导员及班主任式的管理方式, 台湾大学的咨询辅导团体更大, 咨询辅导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其从学校到院系以及宿舍区, 都能找到心理咨询辅导人员的身影。所以, 虽然台湾高等学校中的学生宿舍和生活管理相对松散, 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较少。这一点是大陆高校值得借鉴的地方。

3. 毕业辅导。

台湾高等学校的毕业辅导涵盖较广, 除各类毕业生需求信息外, 还包括暑假的培训, 公读机会以及为求职所办的各种讲座和准备。其功能和内地高校的就业科有些类似。毕业辅导组的固定教职员很少, 多由校友组成。职业生涯的讲座也是邀请在相关行业从业的校友回校进行, 并提供面试和求职简历准备等的指导。大陆高校的就业指导多在为学生提供招聘的信息, 而关于简历和面试都是学生自己摸索。现在有些高校将这些内容作为一门选修课进行, 是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相对于大陆高校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 台湾高校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压力要小一些。应届毕业生中约有20%~30%会继续升学, 20%左右会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所以相对于就业机会而言, 一般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但起薪较低, 一般为2万~2.5万新台币/月。

(四) 学生培养模式上的比较

台湾高等教育的课程结构受美国影响较大, 课程大致分为两类: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 其中又分别涵盖选修和必修。台湾高校的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的比例为4∶6, 学生除可以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程外, 还可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课程。

1. 通识教育。

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与大陆高校培养方案中的通识平台相近, 课程包含共同课程和通识课程两种, 在各校所占比重不同, 大约占全部学分的25%。共同课程多包括:国文、英文、历史和宪法四科。而通识课程主要有以下领域选择几门课:自然科学, 文学艺术与人文, 社会与行为科学。作为专业教育之外的补充性教育, 台湾的通识课程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课程门类、内容和学时的设置上与专业课程还存在矛盾, 目前各校都在与专业课程的资源进一步协调, 以取得更好的发展。大陆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近年来在通识平台中也加入语文和人文修养课程, 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还处于试点阶段, 效果的优劣还需要进一步通过教学效果评价。

2. 专业教育。

台湾高校专业教育课程中设置的必修课程门数相对较少, 学生有较多的选择权利。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专业必修课程只有57学分, 必选课程6学分, 选修课程大于12学分。中山大学化学系学生化学基础的四大课程所占比例较重, 而与专业方向相关的课程都放在选修课程中, 更体现出“厚基础, 宽专业”的特色;同时四年级没有必修课程, 便于学生自由安排考研究生和找工作的时间。台湾高等教育中专业课程教学的另一个典型特色是全部使用原版教材, 所以学生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训练专业英文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不需要单设专业英文课程和双语教学。

二、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大陆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一) 注重学生“通识教育”

台湾高校秉承“通识教育的理念”, 以培育完整的人格为主要目标, 强调引导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与价值, 增进学生对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综合了解, 协助学生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更为宽广的体验认识。台湾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在贯彻“通识教育”的实践过程中, 形成了一些可借鉴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从工作理念上看, 强调“目标为先, 方法为要”, “发展重于预防, 预防重于治疗”, “服务重于管理, 奖励优于惩罚”, “关怀先于要求, 耐心多于忧心”, “主动出击, 争取认同”的理念等等[3], 既简单明了, 又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从实现“通识教育”的途径上看, 强调非正式课程、潜在课程的重要作用,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出版指导刊物, 定期举办研讨会;强调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注重师生的共同参与。

通识教育的理念, 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原理, 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深刻理解及对全面实现人的价值追求, 与大陆高校现在提倡的以人为本、全面素质教育一脉相承, 值得内地高校借鉴。

(二) 注重培养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台湾高校都拥有一支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学生事务管理队伍, 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 多数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硕士以及以上学历, 具备相关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而且由于竞争的压力, 他们一般会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 出国深造也十分便利, 学校为他们的学习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条件。学生事务工作者经过长期积累和互相传承, 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乐于为学生服务。

大陆高校的学生工作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大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工作年限较短, 阅历经验不足, 业务培训较少, 此外, 队伍的整体敬业精神、服务意识不如台湾高校。因此, 对于大陆高校来说, 加快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专家化, 职业化建设步伐, 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队伍, 尤其迫切而又任重道远。

(三) 注重发挥学生组织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作用

台湾高校均尊重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相对独立的主体地位, 十分注重发挥其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独特作用。学生组织在参与民主管理、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成长方面, 在学生干部评聘、工作经费筹措、创造工作条件等自身建设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大陆高校学习借鉴之处。

台湾高校高度重视发挥学生会组织的独特作用。台湾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高等教育应重视“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 而社团活动正是实践全人教育、潜在教育、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方式。因此, 台湾高校鼓励广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十分注意发挥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台湾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 学生社团管理规范。不论是台湾高校制定的学生社团规章制度, 还是学生社团自身制定的运行办法, 均日趋完善规范, 对学生社团成立、辅导老师、经费补助、社团评鉴、出版刊物、社团奖惩等都有明确具体的措施。为适应学生社团的发展需要, 学生事务处由昔日对社团的单纯管理, 进一步向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的目标发展。如东吴大学在学生中开设《社团经营与发展》课程[4], 淡江大学开设《社团经营与管理》课程。有的高校还举办学生事务研究在职硕士班, 培养社团经营管理专门人才。第二, 学生社团种类繁多。近年来, 台湾高校学生社团增长迅速, 发展多元, 已经成为台湾高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如台湾大学有学术性、艺术性、服务性等十六大类, 总计600多个学生社团。第三, 学生社团作用突出。社团活动在培养台湾大学生多样化兴趣, 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磨炼领导才能,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训练自治自律能力, 奠定择业就业的优势;陶冶个人情操, 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大学的整体教育质量等方面, 收到明显成效。

(四) 注重发挥学生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学生事务工作要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服务。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 起着指导、帮助、咨询的作用, 通过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言行举止来引导、启发学生做出适合个人的选择。从业者非常看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决定工作方向和服务内容, 十分注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挥, 这可以从其个性化服务形式中窥见一斑。 (1) 个别辅导。通过会谈、家访协助学生克服其在学业、社交、情绪及家庭方面遇到的困难, 在需要时转请有关专业人士提供服务。 (2) 小组工作。包括治疗性小组、发展性小组、学习技巧小组等, 对有相同问题和需要的学生, 通过小组工作起到补救和预防的作用。 (3) 咨询服务。向前来求询的学生、家长予以指导, 提供资料, 必要时给予跟踪服务。 (4) 外展工作。在课余时间, 工作人员到一些学生经常聚集的地方去接触他们, 与他们交友谈心, 融洽关系, 促进工作。通过这四种有效的工作方式, 做到学校要求与学生需求的结合、学生个性与群体共性的结合,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大陆高校的学生工作以教育管理为主, 强调行为控制, 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来搞教育。在教育实践中, 往往重共性轻个性, 重普遍轻特殊, 重集体而轻个人, 重当前而轻长远,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育的发展观。当前,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 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 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意识、权力意识普遍增强。大陆高校应学习借鉴台湾高校的做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发展服务, 体现在教育观念上, 就是要转变对教育主客体的固有认识, 学生既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 更是教育的消费权益者、学校教育的主体;落实在行动上, 就是要在各项工作措施上多为学生考虑,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在教育方法上, 要多尊重学生, 关注个性;在活动组织上, 要针对学生的兴趣与特点开展活动, 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台湾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与大陆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工作性质、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工作地位, 甚至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方法上均有不少相似之处, 大力推进两岸高校学生工作的交流, 取长补短, 对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人才培养, 实现和平与发展, 均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冬卉, 文辅相.香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由于内地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7) :15.

[2]刘荣, 钟璟, 等.台湾高等教育中的学生管理和培养问题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6) .

[3]钱钟.台湾高校的学生事务[J].江苏高教, 2001, (4) :59.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篇5

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旧的教育制度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的初步创立、形成到不断改革、深入,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时代所赋予的内涵。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有利于从中总结经验,推进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初创期(1949~1956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党和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得以有计划顺利进行。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人才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改造和重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任务紧迫而又十分必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1.以学籍管理为中心,在原有学生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和重整。学籍管理是指对取得学生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初始环节,同时也是确保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的核心环节。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未形成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仅在入学、考试、学规和奖惩等方面有所涉及,且在特征上具有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浓重色彩。

从1951年起,教育部开始以“指示”、“复函”的方式对原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扬弃,并通过颁布规范文件来予以重新建构。在入学条件上,19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做出所有学生都要参加高考统一入学的规定,同时对于具有相当工作历史的革命干部、工农青年、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学生等,采取免试保送入学的办法,在其入学及学习上给予特别照顾。在处理转专业与转学问题上,先后颁布《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51年暑期招考转学生办法》(1951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转学问题的指示》(1952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处理学生复学、转学问题给东北师大的复函》(1956年)等文件,最终确定了对于转学问题的原则立场,即:“今后对一般要求转学的学生,必须说服教育,使其在目前的学习岗位上安心学习,不得转学。”与此同时,文件还规定了“个别有正当理由的(如本校无适当专业者)”21学生转学的程序。

2.辅配学籍管理工作,在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等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开始了初步探索。在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方面,195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六章规定了“社团”内容,鼓励建立社团以发挥其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功能;在奖励与处分方面,1953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华东区高等学校处理学生学籍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为内容的惩罚措施以及给予“优等生”称号的奖励制度;在就业与创业方面,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之工作由政府分配,形成了毕业生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的就业制度。以这些规定为基础,我国开始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形成期(1957~1966年)

1957~196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得到了培养和锤炼,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随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也在这一阶段得以不断完备和形成。

1.逐步细化和渗入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管理文件。教育部于1颁布的《关于处理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问题的规定》和1962年颁布的《直属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考核暂行规程(草案)》,将学籍管理中的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考核与成绩记载等内容,以专门的文件的形式予以了细化的规定。1961年颁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开始从总体上探索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建构。

2.在原有学籍管理制度内容的基础上,完善和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共同形成了整体性的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这一时期更新调整的内容如下:在转专业与转学问题上,调整了原则立场,《关于处理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问题的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需经常教育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校,如无特殊困难,一般不要转专业、转学;但在处理个别问题时,适当地照顾学生的合理要求,以解决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退学问题上,逐步放手退学学生的后续安置问题,规定“如果是调干学生,应按照国务院和当地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安置问题,其他一般学生的以后一切问题,学校概不负责。74。至此,高校学生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已有所涉及并呈现规范性特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得以初步形成。

(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曲折期(1966~1976年)

““””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陷于停顿,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实践,无论是政工干部还是专业教师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从1966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六年之久,高校人员星散,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原来实行的学生管理规定都失去了作用。在这十年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没有发展,直到““””结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校本科学生管理制度才得以恢复和重建。

(四)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改革期(1977~1989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走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拨乱反正中,逐步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改革““””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这一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的主题。

1.对于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总体性的梳理和整合。1983年,教育部在对197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进行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该办法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是对多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实践的总结,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标志着我国精英型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范式的形成。

2.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适应高等学校现代化的发展趋向。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规定了15条高等学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资助与帮扶方面,198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这是我国高校在资助帮扶工作上首次全面系统的政策规定。在就业与创业方面,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原有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社会选择的就业制度,至此,我国实施了四十余年的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五)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完善期(1至今)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随之深化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进入了法制化和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1.完善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体系内容。199年之后,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体系化建设阶段,各方面的规范文件大幅增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在这一时期连续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暂行规定》、《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这些条例和规定的颁行,进一步规范、丰富了学生管理的内容,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

2.逐步实现法治化和科学化。199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这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是近年来司法审查高校学生与学校纠纷的重要依据,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制化进程的开端。与此同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相继出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法治化进程得以进一步深化。25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了发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学生管理制度适应时代发展、走向法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成果。

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演变的主要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视角上,从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转向为关注人本身;在体系特征上,愈加彰显系统化和法治化;在管理方式上,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管理体制实现了多元共管的模式建构。

(一)在价值取向上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转换

教育价值观是人在教育活动中对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目标的反映,是人从特定的背景、立场和发展需要出发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的看法和认识[3]。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教育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促进社会的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文明进步的程度。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活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发展个性、理性,以便培养他们成为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把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被提出来,高等教育中人的本体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这种转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计划经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接受学校的管理是学生应尽的义务,而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则专章规定学生的权利内容,如2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2]147的规定,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做特殊规定。二是学生管理更加柔性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注重的是刚性、强制和约束,而新时期则将管理者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尊重,如在2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校调整学生专业须经学生同意”[2]655,取消了“保留入学资格、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2]172的规定。

(二)在体系建构上向系统化、法治化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高等学校秩序的稳定、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在学生管理上多以教育部颁发的“指示”、“批复”、“复函”等为主,对于同类问题尚未形成宏观性、原则性的政策引导,同时政治色彩浓重,行政化、计划性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步伐加快。

1.制度体系的系统化。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无集中体系,多以“指示”、“批复”为主,在内容上较为单一。体现为如19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学籍问题的几点指示》、1956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处理学生复学、转学问题给东北师大的复函》等。改革开放之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内容上系统化,以2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蓝本,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分为学生权利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组成部分,同时《高校学生行为守则》、《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促进了学生管理在制度层面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制度体系的法治化。199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初步法治化的主要标志之一。12月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依法治校,依法保障学生权益,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做到有理有据,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等法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出台,使得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朝纵深方向发展。

(三)在管理方式上高校自主权扩大,转变为“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高校自主办学的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导向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市场对于人才结构的发展需要开始多元丰富,高校学生管理的自主权逐步扩大[5],由以往的单一的以教育部门为主的管理方式开始转变为“教育部门、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模式。

1.高校自主权在学生管理领域逐步扩大。在2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对于高校自主权的肯定和放权。新《规定》中有5处直接明确表述为“由学校规定”,有13处要求明确表述为“按学校规定”执行。放权的主要方面如下: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授权高校自主决定学生专业调整,国家不再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授权高校自主管理学生学籍,国家对于学生休学、退学的具体条件、程序等不再做出规定。

2.管理方式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法律部门开始逐步渗入以往单纯由上级教育部门或学校主导的管理方式,育人为先的管理原则也将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主体之一融入其管理模式,最终形成了行政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

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演变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方法模式和管理制度上经历了重大的发展演变,并在自身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动力和基本依据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一)生产方式的变革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演变的决定因素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人们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阶段,会形成相应的生产方式,其中包含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和分配形式等,决定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取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于是高等教育需要发展和重塑,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开始调整和重构,以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对高校的学生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强调公平、正义和法治,强调市场主体在生产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于是高校学生管理逐步从“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在管理方式上更加柔性化,注重学生权益的维护,给高校更多的自主管理权,体系建构逐步走向系统化和法治化。

(二)党和国家对高校育人方针政策调整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不断调整和变革,每一次的调整都带动着高校学生管理的不断改革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党和国家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以“批示”、“批复”的方式全面剔除旧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起全新的制度体系。

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8]的总方针指导下,高校开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高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颁布出台,其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融入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快了其法治化、规范化的进程。

(三)学生群体特征的动态性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的基本依据

高校学生管理,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管理对象即学生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深刻洞察。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各个时期国家强有力的新生建设力量,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在时代背景、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都有着不同的群体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的基本依据。

高校学生党员管理机制初探 篇6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10-03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输送高质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任务,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使命。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特殊时期,尤其需要重视高等院校的党建工作。在高级知识分子的党员中发展工作,在大学生群体中认真选拔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高校今后党的事业发展方向。探索高校加快推进学生党员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这一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一、社会因素影响,管理机制缺失

高校学生党员管理作为高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各类高等院校不断调整思维模式,积极对本校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创新与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同国际社会的联系也日益紧密,虽然一方面为国家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西方各种不良思想的大量涌入,加上本土的封建残余、落后思想的影响,严重侵蚀着高校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学生入党动机不纯正。近些年来高校扩招不断推进,大学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学生党员的数量也快速上升,为党员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党员的心态不正确,将自身的利益同入党结合起来,试图凭借党员身份为自己将来的发展谋得更多的利益,入党的动机不纯正。他们入党不是为了信仰共产主义,也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仅仅是把入党作为将来找工作和提干的政治筹码,功利心理非常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很多在校大学生将目光转移到入党上来,试图通过拥有党员身份来提升将来就业或者择业的竞争力。

2.信念缺失。当代大学生大部分生长在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优越,普遍存在着个人意识强、思想独立性差和抗挫折能力差等特点。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很多学生党员无法真正理解党的先进性和党早期艰辛的发展历程,容易产生党性观念淡薄、散漫等现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网络上大量黄色、暴力、反动等不良信息的快速传播,使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的形成时期,并不具有足够的鉴别分析能力的新一代的大学生们,极易受到此类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使自身的共产主义信念产生动摇。

3.师资不足,功能弱化,管理不严。高校的辅导员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在发展和培养大学生党员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承担着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综合考察、对新党员的选拔以及对学生党员的培养等重要工作,加之学校对其专业理论水平的要求一般也较高。因此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繁杂,难以使政治理论教学更深入,思想工作更细致;二是辅导员综合理论水平不高,自身能力不够,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提高政治素质;三是由于学校指派的兼职辅导员日常工作繁忙,无法做到认真负责,或者根本没有进行较完善的培训,因而出现水平不高难以服众的情况;四是管理制度不严格,管理人员不认真,对出现的错误现象听之任之,“和事佬”教师到处都是。有些高校无所作为,消极地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工作责任心不强,因而使高校党建工作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党建核心事业,社会需求呼唤

大学生是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年轻具有活力,知识结构较为完整,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爱国热情,是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力量。党建工作深入高等院校具有重要意义,关系到国家和社会未来的长远发展,关系到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也关系到全体人民的切身福祉。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同时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繁琐性和复杂性。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需要严格依照科学发展观的明确要求,从培养国家高素质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以更强的责任心和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优秀的党员后备人才。尽管目前世界处于和平时期,但是国际形势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西方分裂势力从未放弃过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渗透和干涉。处于特殊战略地位的大学生群体无疑成为国外敌对势力进行渗透的主要目标,而大学生由于自身判断能力的不足,可能更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而做出有悖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行为,甚至是违法犯罪行为。当前拜金主义、唯我自私、个人主义、情感冷漠、享乐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流行,使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加恶化,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正在动摇着广大学生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在这种严峻的新形势下,各个高校应当将学生党员管理工作放到战略性高度上,认真做好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坚定其共产主义信念。加强学生党员的管理工作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无疑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刻不容缓。端正学生的入党态度首先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论何时何地,始终将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心诚意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身一份力量。高校党组织应该定期举办座谈会、茶话会、优秀党员事迹报告等相关活动,为学生党员树立学习榜样,深入了解目前学生党员的真实生活状态。对某些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进行重点帮扶,进行认真教育,使其重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格审查学生的入党动机,严把入党审核的质量观,对一些思想存在严重偏差又拒绝改正的入党积极分子要坚决排斥在党外。大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党组织要有计划地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通过考察,选拔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成为正式党员。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使学生深刻理解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能够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

2.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党建事业的开展离不开一支学历层次高、综合素养高、组织管理能力强的辅导员队伍。为了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①高校可以对已有辅导员队伍进行系统培训,除了加强共产主义信念等政治素养的培训外,还要学习和提高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②高校还可以针对目前辅导员队伍力量薄弱的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优秀的研究生或者高年级学生干部中选拔一批学生党员兼职辅导员工作,并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一方面,这些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较高,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另一方面,这些学生辅导员同新发展的学生党员年龄相差不大,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的交流,为发展新党员创造有利条件。要将这两项作为制度每年定期、定人数地在每一届辅导员中开展。

3.做好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高校应当定期对各个年级的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和教育工作,制定严格的业务考核标准,有计划地对各个党建负责人进行业务考核,以制度的形式增强党支部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综合业务素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建立健全奖励机制,积极帮助其解决现实工作生活中的问题,充分调动高校党员干部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创新学生党组织的建立模式,最大限度地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积。建立以学生公寓为基点的学生基层党组织分部,加大党组织在学生党员生活中的渗透力。

4.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生党员管理工作。以往党组织开展活动一般以开会的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但是却不能有效地使学生党员意识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党组织在组织党员活动方面应适当的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可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到附近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宣传活动等,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影响力,并规范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流程,使基层组织的工作目的更加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通过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党员在具体实践中深刻理解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其作为党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可以经过实践活动的锻炼,提高学生党员自身的综合实践水平,还可以在广大学生中树立威信,为今后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5.制定学生党员的管理制度。要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纪律管理制度。其实各高校的这些制度都有,关键是这些制度的实施和监督,只有严格遵守制度规定,才能使它们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见得到实效。在各种制度管理中,要注意锻炼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要求他们带头组织和参加学生会、学校和班集体的各项活动。加强自身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充分发挥党员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学生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思想意识,发挥好学生好成绩的先进作用,要提倡工作上认真踏实,脚踏实地,不斤斤计较,不拈轻怕重,生活上严谨负责,节俭环保的优秀思想,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欧洪湛.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2]楼锡锦,周树红.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内涵及其发挥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7

1国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1.1 在高校财务管理适用模式方面

美国分为集权式管理和分权式管理。公立大学一般实行集中管理的模式,学校的经费来源、支出控制权、预算管理等都集中在校级, 而院系向学校申请经费, 校级向州政府申请财政拨款。而占美国高等教育一半规模的私立高校一般实行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多,下级院系有很大的自主权,由院系决定经费支出,汇报校级,这种模式很好地调动了各个院系办学的积极性。各个学院上缴小比例的经费,用于校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办公经费,从而提高了行政人员工作的服务意识。英国财务管理模式偏向于分权式管理。学校根据编制好的经费预算下发到各个学院,学院掌握自己部门的开支,对预算经费和课题经费适当放权。院系除了上缴一部分资金给校行政用于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外,剩余的经费全权由院系部门负责人管理,这种方式给予二级单位充分的自主权,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实行目标责任制,根据部门提供的未来工作的详细计划,在年中、年末都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于不合理的情况及时纠正。各院系年终上交工作总结报告,财务部门对其工作的完成情况,经济事项的收益情况进行检查和绩效考核。

1.2 在经费筹措和资金运作模式方面

美国高校除了政府拨款和学生的学费收入, 另外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为高校的捐赠收入。而资金运作一般是通过基金会来操作。基金会由高校自己管理,聘请专业的资深人员对项目进行投资管理,定期将财务状况进行公开,向社会公布财务报表,接受监督和检查。名校通过基金会运作,在投资收益方面,获得更大的利益。在英国教学拨款和科研拨款为高等教育拨款的两种主要途径。教学拨款根据学校学生数量和学科设置决定,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HEFCE)将学科划分为不同的价格段,设定不同的费用权重比例, 是根据科研质量作为拨款的参考标准,每5年对学校和学科进行一次评估,然后根据科研成果的评估情况,给学校科研拨款。学校给各个院系分配科研资金,是根据科研质量进行的。这种拨款方式,对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1.3 在会计核算管理方面

英国高校会计核算依据为企业会计准则, 把高校会计制度纳入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高校采用权责发生制,有利于进行成本核算和对外进行信息披露,便于接受社会监督。英国高校在各个学院设立专职的会计辅助人员,协助各个老师报账。财务处对会计核算程序、报账要求等进行详细的说明,报账人员只需将票据交给学校会计后,便可等待款项汇入,方便教职工报账。这与国内高校报账难、排队时间长、财务人员态度差形成鲜明对比。

2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状况

2.1 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

高校财务风险主要包括:资金运作风险,资产毁损风险,财务系统风险等。风险防范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由于自身性质、管理模式、某些领导管理理念等原因,存在着管理观念滞后、多数财务人员眼界受限、整体素质不能随形势发展同步提高,加上财务风险普遍具有潜伏性、隐蔽性的特征,因此造成了高校管理人员财务风险意识不强,难以建立起防范风险的相应机制。

2.2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

目前,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财务部门已经建立了基本的财务处内部控制制度,但仅限于财务部门内部的岗位及业务控制,不能覆盖全校需要风险控制的业务和环节, 因此缺乏全局性和系统性。大部分主管财务的院系领导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增加办学经费来源,节约开支上,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当前高校所处的新环境、新形势的复杂性估计不足,缺乏全面内部控制管理理念,将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定位于事前预算、事中核算、事后决算等会计核算规范性基础工作上,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尚未达成自上而下、引起足够重视的共识。

2.3 内部稽核和审计机制作用难以凸显

内部审计作为对高校内部控制活动的监督和评价手段,在高校经济管理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但许多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并未发挥其在内部控制中应有的作用。主要原因是:1内部审计是高校内部设置的机构, 由于其行政上的隶属性质决定了审计过程涉及行政领导及学校利益时, 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必然会受到影响。2审计方法落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审计方法提出了挑战, 高校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后续培训非常欠缺。3审计范围的局限性。高校审计工作应监督学校内部控制执行的各个方面, 而大多数高校将审计重点放在了学校财务收支,大宗物资和设备采购的招投标的真实性、合法性,基建工程的监督和审计等涉及大额资金的经济活动时, 对其内部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却不够重视。少数高校虽然设立财务内部稽核部门,没有发挥监督的作用,而且人员分工矛盾相互掣肘。

3改进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3.1 实行目标责任制 、落实预算绩效考核

目前, 很多高校建立预算绩效考核、各类资金绩效评价制度,但具体形成文件并实施操作的体制较缺乏。国内高校可以适当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立足自身实际,根据高校内部各部门提供的未来工作的详细计划,在年中、年末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财务部门或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对校内院系二级部门年终上交的工作总结报告、财务情况进行审核,检查其完成情况,并对经济事项的收益情况进行绩效考核。

3.2 提高会计核算质量

国外高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把高校会计制度纳入整个会计准则体系中,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行业务核算,收入与成本配比更能体现高校办学效益。我国高校目前均采用收付实现制进行会计业务核算, 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 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高校部分业务进行成本核算将为实现会计核算高质量、推动高校依法办学、依法理财,促进高校经费使用和管理的公开透明, 做好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3 开辟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

国外高校的办学经费中除了政府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另外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为高校的捐赠收入, 社会捐赠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国内高校。我国高校应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一方面逐步加大财政投资高等教育的力度、提高教育投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广开捐赠渠道,推出鼓励单位和个人捐资助学的政策,同时要加强对捐赠资金的管理,做到捐赠款使用公开、透明,并建立定期向资金捐赠者反馈捐款运行情况,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我国高校也可以借鉴美国和英国高校财务管理的模式和经验,充分利用高校专业优势,探索一条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机制的道路,加大二级学院权利与责任的匹配度,多方位筹措办学经费,强化专业人才对高校财产资源的管理。我国高校借鉴国外高校无论是采取集权管理还是分权管理, 加强其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为了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高校的内部控制,更快更好地完成学校的各项计划,借鉴国外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和绩效预算方面可以做适当的尝试。

摘要:英、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规模较大、资金投入多,高等教育运作比较成功,财务管理适用模式、经费筹措和资金运作模式、会计核算管理模式各有千秋。我国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内部稽核和审计机制作用难以凸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应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落实预算绩效考核、开辟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渠道以促进高等教育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发展。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8

近年来的高职院校体制的改革与扩招是当前教育领域的重要改革课题,此前学校中的教学管理往往是单一的行政管理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特色化的办学。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发展,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的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个性明显,束缚式的发展难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很多学校借鉴了先进的国外发展经验,从自身的实际发展出发,进行教学实验,效果良好。在未来高等院校的评估中,高校的教学引发了很大的反响,这促使了很多学校开始进行自我审视,不断加强教育,提升教学质量。

二、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中的问题

(一)学生的管理效率不高

当前,学校的管理人员在管理中的时间越来越多,但是更多的重点放在“管”上,而没有“理”,多半的学生对于老师是填鸭式的服从。填鸭式教育模式源于苏联,曾在中国沿用多年,这种模式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被动的学习。因此学生的情绪很难调动,学习的效率也不高,有时候甚至会有抵触心理。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发展,使得学生在面对不熟悉的状况时往往会无所适从。此外,学生在填鸭式的模式中只能按照老师既定的教学目标被动的学习,也无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程。这种模式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想象力,在当前新型化的教学中阻碍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忽略学生的主动管理

当前的高职院校管理中专门的学生处,对学生和辅导员的管理可谓方方面面,林林总总,但是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专业化与主动化管理。在高职院校学习的时候,学生在知识的接受以及心理的发展中往往与学校设想的相互背离。只有当学校的管理能与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匹配时,才能教学相长,良性循环下去。因此,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机制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迫在眉睫,只有能让学生成长的管理才是好的管理。

三、如何进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创新

(一)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在市场化的环境中,传统的高校管理是以学生毕业为主导,并且设立了很多相应的条件,通过外在施压获得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此外,每位任课老师教的课程比较多,时间比较紧张,学生比较难和老师进行深入的沟通。这种重管理轻培养的观念滋生了相关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此外制度化的管理缺乏人性化,使得学生缺乏自觉的维护制度。当前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这需要我们及时总结学生的管理经验,集中培养目标。

当前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培养职业化的素养、塑造专业技能、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职业化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缺乏目的性与持久性,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成本损耗。职业化的行为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学习,通过学生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能够实现自我成长,培养个人能力。在当前越来越细的社会化分工中,求职难度增加、竞争激烈,通过实践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能力。此外,学生终身意识的培养需要重视培养学习的持久力。在学生的学习中,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正确的引导认识到学习的精髓。

(二)构建学生的企业管理下的自主能力

在班级的管理模式构建中,需要建立一套比较有效的管理考核规范,构建结合日常考勤、团体协助以及任务考评的指标体系。其中日常考勤包括学生的自习出勤率、上课的出勤率、班级活动的参与度、有无旷课现象等等。任务过程考评包括学生的学习任务以及活动任务,比如学习的质量、班级文体活动的参与度。学习考评包括能否按时完成学习任务,有无反馈与总结。每周、每月纪律委员将团队成员的一些成绩汇总搜集,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算出总成绩,然后将考评结果每月做一次总结。在班级量化的管理中主要运用的是企业的管理模式,而高职院校的管理还应当与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差别,结合高校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当前的管理,促进数据发挥评价的作用,引导学生的自我意识。

(三)在创新模式下的学生应用评估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中需要提升学生的职业化素养,培养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从客观角度分析,学生的管理包括体制性、家庭、个性方面的因素。其中高职院校的管理仍需要遵循行政方面的要求,同时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学生的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是人,每一个学生都是个性的,这在模式的使用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革新、发展。从主观角度分析,创新模式下的发展与学生的自身理解息息相关,比如创新模式的内容超越了高职学生的理解,当前的学生管理模式仍然处于过渡阶段,在基础教育中尚未有足够的发展期。此外,高职院校的学时不长,对于个体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创新模式能否有效实施与学生的参与度息息相关。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主力军是95后,他们身上有年轻人固有的一种反叛性的特质,对于自身的想法非常执着。95后的学生却大对于生活的认知,在自我判断有着一定的成见,对于实践活动意愿强烈。此外,在高职院校不断涌入新生力量后,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需要了,这就需要不断变革,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

高职院校管理中应当树立终身教育的目标,帮助学生提升管理能力以及学习动力,在学生管理中不断解决现实问题。在未来的高职院校管理证需要尽量多培养专业性的人才,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多样化的管理手段不断创新,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摘要: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话题。当前的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体制仍旧沿袭的是以往的中专管理的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已然不再适合当前新形势中的管理需要了。

关键词:学生管理,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岳阳.论当前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J].中文信息,2013,(10):110-110.

[2]周元培,严先琴.影响高校教育管理的因素及改革方法初探[J].时代教育,2015,(9):101.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9

一、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

(一) 我国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研究明显缺失

除教育学、管理学外, 近年来,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开始注重对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但其研究的内容多集中于对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探究上。学者们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认识大多也仅停留在经验及观念层面, 没有升华到理论高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目前仍然处于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的尴尬境况。

(二) 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严峻的挑战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猛扩张, 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量的积累, 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然而, 这种量的增长是通过简单的外延式发展方式完成的, 虽然在一方面满足了国民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 但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导致在校生与学生事务管理者尤其是辅导员的比例急剧攀升。《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要求 :“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辅导员。”但目前许多高校的师生比远远低于《规定》要求, 有的学校甚至达到1:400、1:500, 这大大加重了辅导员的责任和负担, 使之无法很好地管理和服务每一个学生, 降低了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含安全教育、危机处理、学业指导、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宿舍管理、助学贷款、党团建设、宣传等多方面, 工作的繁杂性使他们疲于处理琐事, 模糊了其本身的育人职责和管理服务功能。

(三)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队伍专业化不强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学历层次虽多为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但由于我国高校并没有开设涉及学生工作方面的学科专业, 加之工作的繁杂性导致其时间精力的局限性, 所以大多数学生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正规的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的专业学习及培训, 专业化程度很低。其工作理论及工作方法大多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得来。另外, 因为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并无相应的技术职称对应, 部分工作者并不是从心底热爱学生工作, 通常是拿当前工作作为跳板寻求转岗机会。很多高校在辅导员管理思想上也有欠缺, 主动为其提供转岗机会, 导致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大, 很难形成专家型队伍。

(四)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带来新考验

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就业逐渐向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 大学生从单纯寻求知识的群体成为高等教育的“用户”和“消费者”, 其对原有的大学教育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态度与评价也随之转变。大学生们已经不满足仅仅从高校获取知识, 而要求高校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服务。而与之对立的是, 受传统观念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的工作者对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必要性认识不够, 服务意识淡薄。作为当代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者, 应树立服务学生的理念, 倾听学生服务需求, 服务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全过程。目前,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服务内容多局限于招生咨询、入学教育、学习指导、困难资助、就业推介等, 在心理咨询、生活技巧、素质拓展、职业选择及发展等方面还有待加强。

(五) 完全学分制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给学生事务管理带来了新的难题

在完全学分制条件下, 除部分必修课外,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课程选择选修课程, 行政班级内部成员上课的时间及地点被错开。行政班级功能弱化, 以传统的行政班级为单位, 以班级学生干部为纽带开展学生事务管理的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六)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与教务工作沟通协作不畅通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与教务工作相互分离, 即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相关综合素质的提升, 教学工作负责学生的认知发展, 两者在具体工作目地设定时经常会出现重复、冲突或相互推诿的现象。如在大学学风建设工作中,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认为应由教务部门通过出台规章制度、提升教师教学研究水平、加强课堂考勤等实现, 教务部门则认为应由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等方式达成, 两者进行沟通协作较少,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特点分析

(一)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论研究起步较早、体系完善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 美国就已掀起针对高校学生成才和发展方面的专门理论研究。美国教育委员会于1937年发表了“学生人事观点”报告。报告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认识和挖掘自身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 为社会培养具备较强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报告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200余年不断积累的结果, 奠定了新人道主义的学生事务观。1949, 美国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同名指导文件, 要求高校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使学生事务管理进入“服务”时代。[1] 至今, 两份报告所提倡的指导思想仍然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依据。随后的《学生权利和自由联合宣言》、《明日高等教育的学生发展——回归学术》、《学生的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等报告相继问世完善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在其理论发展过程中,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研究者及从业者还非常注重从其它学科汲取营养。今天, 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理论基础涉及教育学、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为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拥有专业的工作队伍

在美国, 从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具有如高等教育学生行政学、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相应的专业教育背景, 且大多数获得硕士、博士学位。除此之外, 从业者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及合作精神, 从专业角度为在校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另外,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学生事务管理岗位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

(三) 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美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机构一般包括:学生处、招生办、注册办公室、奖贷学金办公室、学生活动办公室、学生保健中心、就业服务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学生会等, 各个部门分工协作, 在分管副校长、副校长助理、特别助理、执行助理以及各部处办负责人的领导下共同完成学校学生管理工作。[2] 另外, 在完全学分制教育模式下, 美国打学生入学后不会按照专业进行分班, 宿舍也不会根据专业年级进行划分。因此,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以学生宿舍为工作基地, 各项工作活动的开展也以依托宿舍及社团进行。每栋宿舍楼都设置有宿舍管理员, 宿舍管理员由专门机构领导, 主要负责宿舍学生的安全、行为、活动开展、素质拓展等管理服务工作。管理员素质较高, 一般住在学生宿舍内部, 充分与学生接触并解决各种问题。美国高校学生管理机构完整、主从分明、分工协作, 确保了整体效能的发挥。

(四)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注重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20世纪60年代后期, 美国高校学生数量的下降致使各校都通过努力改善学生服务质量争取生源。“学生消费者”的观念形成, “学生服务”理论兴起。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过去的管理学生为主转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解决困难上来。各高校除了做好之前的宿舍管理、文体活动、扶困助学等方面的工作外, 更加重视为学生提供心理、法律、生活、发展方面的服务。如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服务, 健全信息网络, 提供心理咨询等。

三、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特点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教育管理事业只有在不断的相互学习与借鉴中才能取得进步。为此, 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 并结合我国高校实际加以消化利用, 对提升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加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论研究

学生工作从业者及学者要积极总结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所已有的理论成果, 融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知识及实践工作经验将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理论体系化、结构化。

(二) 注重学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

为了促进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发展, 为学生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 应大力加强与学生工相关的学科建设, 设置专门或相近专业培养学生事务管理专门人才。加强在岗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之明了大学生发展的特点, 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队伍不断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要进一步拓宽青年干部发展余地, 增设处级政治工作辅导员职务, 并与相应职称等级相互配套。

(三) 在管理体制上建立学生工作沟通协作的长效机制

从美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经验看, 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并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互融合的。为更好的培养学生,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应该加强沟通合作。应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 形成宜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大环境, 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条件。

(四)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

根据不同的学生类型开展分层次、分类别的服务指导工作。高校工作者应尽快更新观念, 树立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部门更要率先垂范, 积极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助困帮扶、心理咨询、就业拓展方面的服务, 提供实践锻炼机会。要在学生管理服务中坚持以人为本, 倾听学生实际需求, 热情为学生服务。

(五) 优化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体制

把由行政班级作为开展学生工作的重心转向以宿舍以中心, 实现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完全学分制使得宿舍成为学生相对比较固定的活动空间, 学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宿舍文化、宿舍氛围的影响。学生宿舍是将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 高校应重视宿舍软环境建设, 加强对大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变革和挑战, 困扰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们的许多问题, 如工作的理论、观念、职能、制度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表现出了种种不适, 已经影响了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发展。因此,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需进一步解放思想, 学习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 以促进工作水平的提升, 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断涌现出来的问题。

关键词:美国,高校,学生事务,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玮.高校艺术类专业学生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0.

高校学生管理论文 篇10

1 高校学生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1.1 榜样能动作用

学生干部是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的, 其榜样作用主要指的是这些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能够对其他的学生产生激励和积极影响。学生干部也是来自于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 在理想、语言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 所以更容易与其他的学生之间产生共鸣。在学生干部的号召和感染下, 学生群体就能够针对明确的目标, 奋力拼搏、积极努力、增强信心, 自然而然地就会在强大凝聚力的带动下, 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2 发挥带头作用

学生干部可以看作是整个学生群体中的带头人和骨干, 也是组织各项学生活动的人, 这样学生干部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好坏就会直接对学生工作管理质量产生影响。因此, 注重对其综合素质与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进行自我管理与教育, 更好地发挥带头作用。

1.3 发挥协调作用

学生干部作为学生群体与教师之间的桥梁, 在关系协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生干部需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 注重两者之间关系的协调。首先学生干部要注意维护教师的威信, 教师的威信在整个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基础和前提是教师本身拥有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从而形成一种隐性影响因素的精神力量, 让学生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其次, 需要处理好友谊与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干部一方面与其他学生之间都是朋友、伙伴, 另一方面对于教师来说, 学生干部又是得力的工作助手。因此学生干部必须完美地处理好友谊与工作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样才能够发挥其协调作用, 增强学生群体的团队意识。

2 如何完善高校学生干部工作

2.1 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注

在管理工作中, 学生的日常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看作是其例行工作的一部分。对于学生干部来说, 加强其他学生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 也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 来加强对新途径、新方法的研究与探索。随着各个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增大, 在学生管理方面需要现代化、规范化、制度化及科学化, 不断将学生管理及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融合, 进一步建设和完善规章制度。

2.2 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学生群体更好地发展和进步, 健全的人格,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在学校中建立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机构、师资队伍及咨询机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社会问题的不良影响, 进而导致其心理出现不健康的问题, 原先学校中开设的专题报告或是心理咨询室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大学生的要求了。就目前来说, 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现状楚, 然后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具有针对性、情感性和亲和力, 并对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 有效地结合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学生干部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渠道和途径, 需要更好地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如果发现异常的情况, 就需要及时地向教师汇报, 然后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

2.3 加强高校学生干部自身队伍的建设

对于学生干部来说, 所有的工作并不是依靠自身就能够完成的, 还需要加强对自身队伍的建设, 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首先应该加强对成员的选择。学生干部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 这样才能够做好工作;其次, 学生干部之间建立灵活的联动机制, 从上至下做好与教师和学生的衔接工作, 队伍内部工作任务分配明确, 提高工作效率;最后, 队伍本身应该培养主观能动性, 根据学校实际探索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交流方法。

3 结语

在新时期, 学生干部在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应该注重对学生管理方式以及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和改进。随着教育事业以及社会的不断变化, 学生群体的各个方面也是在不断变化当中的, 为了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促进其更好地发展。需要加强对学生干部队伍的进一步建设和培养, 注重其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提升, 在学生管理的工作中发挥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喆, 周海峰, 刘平.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干部团队管理[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5) .

[2]郭洪楠, 孙竞阳, 殷路.双因素理论在高校学生干部激励管理中的应用[J].社会心理科学, 2012 (12) .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篇11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结合新形势下的特点,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教课老师、主体学生,这几个方面来具体的分析如何完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学生管理工作学生老师

0 引言

大学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学生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学生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是影响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制约高等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行学生管理工作,是我们学生工作者应该不断探索与思考的课题。

1 “以学生为本”推动学生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

1.1 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培养出以“学生为本”的这种意识。一切为学生利益着想,了解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改变过去把学生管理工作看成“管理学生”的错误认识,变管理为“服务”。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信服,一切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着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全面的去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1.2 完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作为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各大高校,如果没有一款完善的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显然,高校各方面的运作效率将会受到影响,因此为了高效率的管理高校,我们需要运用高校管理信息系统。为了提高学生信息管理,开发一款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然。这样不仅节省人力、物力,更重要的是管理明确有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的的情况下,同时要“依法治校、科学管理”。一方面,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在学校里享有什么样的权利,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不能忽视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合法权益要予以维护,针对学生的决定,要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恰当,学生对学校的处理享有陈述、申辩和申诉权,学校要有明确的程序并予以确保。

2 充分发挥主体“学生”的关键作用

作为高校的学生管理者,不可能时刻与每一位学生面对面地交流,这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中坚力量,为学生管理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

2.1 调动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学生干部主要是通过学生民主选举产生的,在学生中具有一定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学生和学生之间,比较容易把广大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由于现在高校的扩招,大多是来自不同的地方,思想素质高低不一,学习成绩参差不齐,仅仅只靠辅导员、任课老师及学生工作者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只有通过学生干部掌握信息,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暴露出来的矛盾及时进行分解和沟通。发挥这种带头的作用与老师做好协调管理,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2.2 丰富课外生活。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课外活动作为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途径。完善的课外生活不仅有利于高校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加加强了整个校园的丰富文化内涵。具体的实施策略比如。

2.3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结合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热点新闻事件,举行一些文艺活动、专题讲座、辩论赛、技能大赛、演讲比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2.4 注重寝室文化。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有相当部分学生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寝室里度过的,寝室不仅是学生学习、休息、就餐的地方,更是学生娱乐、交流思想的场所。但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寝室脏、乱、差现象严重,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大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指定相关措施,经常深入寝室,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谈人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难题,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大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2.5 学生要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在校园内举行的一些文化活动中,学生自己不要认为我就是被老师管的,在大学时期正是每个学生完善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时期,每个学生要主动的约束自己、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转变思想要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3 充分发挥辅导老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代大学生既有开拓、进取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价值取向多样化,缺乏责任感,怕吃苦等消极的一面。作为辅导员要积极的引导和指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要深入的去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势,又要总结学生一些共性的缺点,积极的引导改正。

学习和生活态度的引导。作为一名学生,学习永远是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一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在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下整个人都松懈下来,整天无所事事,缺乏自制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学习上倦怠、生活上懒散、精神上空虚消沉,自我要求降低,独立自主能力差,甚至整天沉溺于网吧等娱乐场所,种种不良习惯给大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学生管理必须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严格管理。辅导员应该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进行考前纪律教育、等,促使学生重视学习,教育学生珍惜大学时光,任何时候都应该把学习放在首位。学生有了学习压倒一切的观点,动力有了,主动性就出来了。同时,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勤奋学习、全面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信念,这将是他们在大学里所收获的毕身财富。大学校园是一个没有“围墙的”校园,并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辅导员老师要多进行一些思想上生活上的正确引导。在大学里管理大学生日常生活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是辅导员,辅导员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因此辅导员工作应规范化,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生活规范管理的中心内容,辅导员要做到规范管理。

4 总结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的全方面的人才,新形势下高校管理工作者需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作用,再结合老师的引导作用,把学生看成既是管理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统一协调好全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相信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只要齐心合力,一定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姜恒,杨绍安. 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理念 [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09期.252-253.

[2]孙玉芹.高等院校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与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 [C].2002年.

[3]赵德民,赵建军.高校教材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5期.75.

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 篇12

1. 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将学生的住宿问题解决好,可以让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让学生能够全身投入到大学教育中,对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好处。但是,首先要了解目前在高校的学生住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校住宿管理缺乏创新意识。面对着新生代大学生,已经是95 后的新新人类,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与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格格不入,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普遍自我、个性、倔强,很多孩子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教育反而适得其反。但是,目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却恰恰缺失创新性,不能按照当代大学生的性格发展和内心需求来适当调整学校的住宿管理方式。例如,当代大学生比较注重独立空间,而且作为成年人来讲,学生即便身处集体环境中,但是私人空间也非常重要,鉴于这一问题,高校应该尽量购置“上床下桌”的学生床,而逐渐替代“上下铺”的学生床,让学生能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1.2 高校住宿管理缺乏民主性。高校长期沿用下来的学生住宿管理办法都是学校负责学生管理的领导、老师定制的,也有一些补充条款是以前的学生干部添加的,但是面对着每一年都在更新的学生来讲,现在依旧沿用的管理办法是缺乏民主性的。作为学生公寓,管理办法、施行条例等,应该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既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也能达到统一管理的目的,更能彰显高校管理的民主性。例如,很多高校传统的宿舍管理办法中有一条是:晚间11:00 断电,这一管理方式为了让学生能够早点休息,强制性地保证了学生的睡眠时间,进而保证第二天的教学质量,但是,很多学生在晚上不能给手机充电,为其生活带来了一些困扰,由于现在的学生使用的都是智能手机,而且伴随着3G、4G网络的应用,手机的待机时间越来越短,不再是诺基亚手机半个月不断电的时代,因此,这一管理方式应该实现弹性管理。

1.3 高校宿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对宿舍的认识还存在不足,总以为宿舍只是为学生提供宿舍的地方,管理方面也仅仅是限于门卫以及卫生等比较低层次的服务工作。从而导致了宿舍中的管理人员往往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其表现出的勤劳、务实、能吃苦的精神展现了这只队伍的活力与特色,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但其表现出的相对教师队伍而言的整体上的文化层次不高,管理素质不一,客观上常常制约和影响了服务质量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引起了社会及学校的广泛重视,宿舍管理在培养学生的品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宿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2. 解决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的途径

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应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从而使高校学生的住宿管理得到提升,更好地为大学生服务。

2.1 高校学生住宿管理要坚持以学生为本。高校是教育大学生的地方,但是其根本宗旨是要切实为学生服务,解决学生的生活问题、学习问题、思想问题等,让大学生能够在校园中度过开心、愉快、又有收获和提升的四年,因此,学生的住宿管理必须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首先,学校要修订过时的住宿管理办法,实行弹性管理,并且要广泛征集在校大学生的要求,在学校能力所及范围内,尽量满足大学生的合理化要求;其次,根据学生心理的发展特点和时代的发展潮流,将一些硬性规定变得柔软,如宵禁时间、熄灯时间等,可以适当做出调整;第三,在学生复习考试期间、撰写论文期间等,要急学生之所急,可以在公寓楼中安排自习室,不断网、不熄灯,让确实有需要的学生有条件学习;第四,辅导员办公室尽量搬进学生公寓楼,让辅导员能够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五,尊重大学生的独立发展,在住宿管理中,提高宿管人员的素质,并尽量为大学生创造相对独立的生活、学习空间。

2.2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之所以高校始终注意学生的住宿管理,不仅极力提高住宿条件,而且还非常重视学生在公寓楼中的表现、纪律,就是因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容易引发同学间的矛盾,还有一些学生逃寝、晚归,甚至和社会闲散人员来往,为了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也为了保证校园内的安全环境,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产生了一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3 开展丰富的寝室文体活动。学生的住宿管理除了在环境、纪律和安全问题上要充分做出管理外,还要积极开展一些以寝室为单位的文体活动,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寝室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还能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大学生将大学校园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结束语

大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在公寓内度过的时间很漫长,学校为大学生提供的住宿条件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水平,因此,高校应该着重加强大学生的住宿管理,创新管理意识、丰富管理方式、改革管理要求,使之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从而为大学生创造更加人性化的住宿环境。

摘要:本文以“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为题,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列举具体事例,从高校学生住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校,学生,住宿管理

参考文献

[1]杨晓雪,李刚,胡庆亮.基于数据共享和规则可配置的高校学生住宿管理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2:75-77.

[2]任全江.高校学生住宿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风,2013,05:266.

上一篇:失窃问题下一篇:多串口通讯技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