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2024-10-20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共12篇)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机制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 同时还要求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心理素质、团队协作精神等多方面素质。体育教学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手段,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篮球教学是高校体育课中深受学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有“高校第一运动”的美誉,具有广泛的受众,传统的高校篮球训练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和学习方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人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通过实际应对挑战可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完善人的人格。在高校篮球训练中引入拓展训练, 可弥补传统篮球训练的缺陷,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

1高校篮球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意义

1 . 1满足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发展的需求

传统的高校篮球训练内容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只重视对学生的体能训练以及篮球战术传授,极大的扼杀了篮球训练魅力,然而现代化体育教学课程改革要求篮球运动目标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传统的高校篮球训练显然已经与现代体育教学要求相互脱节,篮球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极大的丰富了传统教学内容,根据现有的教学场地以及器材,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篮球技术以及战术技巧设计成不同的体验式篮球训练项目,激发学生篮球训练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效果,有利于全面落实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的实施与发展。

1 . 2增强学生自信心, 深入挖掘学生潜能

篮球拓展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主要作为引导者的角色,根据学生个人实际情况,通过实际体验尽可能完善学生的篮球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在训练方法上会制定各式各样的拓展训练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主完成训练活动, 并让学生在实际体验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个人价值以及奋斗方向,不断挑战极限,超越自我,融入团队。教师可以运用独特、新颖的篮球训练方法将运球、配合、投篮、防守、抢篮板、突破等篮球技巧设计成各种高难度、高强度的篮球实战拓展训练,学生以团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篮球训练的积极性以及热情。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默契和配合,激发学生互帮互助的意识。

2高校篮球拓展训练方法

2 . 1发现法

发现法并不像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直接将现成的篮球知识以及技巧向学生讲解或演示,而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发现其中的方法、规律并验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定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应该通过动作的验证以及对比,确定正确的动作。比如在三步上篮的训练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三步上篮对上篮以及步伐的基本要求,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根据自己认为对的方法做出动作,若不能做出连贯动作或者动作实施的效果不佳时,学生会自己思考失败的缘由,也可以和其他同学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心得,得出正确的三步上篮的技术要领。然后标出三步上篮的基本路线以及关键步伐点,学生按照正确的路线多练习即可基本掌握技术要领。同时学生们之间也会不知不觉之间产生竞争意识,可以作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催化剂。通过发现法有利于学生快速抓住重点和难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篮球技巧,同时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 2想象法

想象法主要是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自己所学的技术进行演练,通过在脑海中的重复演练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在实际动作训练过程中会提高动作的熟练程度,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详细讲解训练的方法,告诉学生们在脑海中进行演练的方法、演练的次数,动作演练对动作学习的重要性。比如在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规范的演示一遍单手肩上投篮的基本技术动作,尽可能放慢演示的速度,还可以专门对某些关键的要领动作进行强化,让每一个学生清楚每一个动作细节,然后让学生们自己闭上眼睛想象刚刚那一套动作。学生们自己想象后,可以用语言将自己脑海中想象的动作表达出来,并跟着自己的想象开始运动,真切的体会到身体每一个部位肌肉的闭合(收紧和放松), 感受到每一个肢体动作,通过虚拟的动作想象以及实际动作有机融合,可以大大提高篮球技术训练效果。

2 . 3竞赛法

课前准备是篮球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有一个过渡,避免运动时出现关节受损、肌肉或韧带拉伤等意外事故,传统的篮球训练课程都是用伸展运动以及跑步热身,学生长期以来对篮球训练教学会失去兴趣。教师可以利用拓展训练组织竞赛,比如在课前将学生们分成4个小队,每一个手拿一个球,由教师下口令,指定每支队伍的领头人带领学生一起做螺旋形、圆形、蛇形等队形变换进行带球运动,指导学生在队形转换的过程中,进行左右手高低运球以及手指拨球等练习,要求整个队形动作应维持统一,在队形变换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不能碰撞。4支小分队中哪一个队形协调性最高,碰撞次数最少,队形变换最快,就是比赛的赢家。通过这种小组竞赛法,可以吸引学生课前注意力, 活跃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控制球的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良性竞争氛围也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相互配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明白集体的力量,提高团队凝聚力。

2 . 4游戏法

游戏一直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手段,是一种重要的兴趣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篮球训练的积极性。比如在定点投篮、传球以及抢篮板球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队,每个队都站在篮球场地的罚球线上,规定每个小组应投中的次数,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投中一球后,全队学生都一起大声喊出现在投中次数。在教师哨声响起后,由第一个学生站在原地投篮,并马上去抢篮板,将球传给另外一个学生后站到队尾,依次循环重复,采取三局两胜制,哪个队投的球多则胜出。通过这种游戏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定点投篮、传球以及抢篮板球的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团队精神。

3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拓展训练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和训练方式,不仅可以拓展篮球技术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丰富篮球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2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1世纪人才素质包括完善的人格、顽强的毅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特的创造思维等。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以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设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的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使高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2.1 大学生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前提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那些娱乐性强、挑战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尤为偏爱,但是传统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单

一、枯燥,以及课程内容设置以教师为主体,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2 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是其在高校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培养团体意识与个性、高峰体验和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可以预先设计的活动,它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训练项目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来设计,很多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而且为达到一个目标可有多种设计可供选择。

2.3 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发展个性。基本特征是:强调因势诱导地开发人的智能,优化完善人的个性。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4 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

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是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备条件。高校拥有结构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这一优势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和相对广阔的校园空间。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校园开展,一个篮球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遇上恶劣天气可以选择在体育馆内进行。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各种锁具、模具、教学设备等,这些器材容易买到且便宜,有些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大家相互信任的卧式传递项目,并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选择。

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器械相比较,不仅简洁,而且功能强大、节省空间,加上场地设施的适应性强,便于各种场地上快捷安装,将大大节省购买体育器材费用的开支。

2.5 学生家长的共鸣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动力支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希望子女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通过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家长了解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后,必将予以大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拓展训练机构家加强宣传力度,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搭起拓展训练交流平台,让三者充分了解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同时,学校拓展训练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训练项目,让家长亲身体验拓展训练的价值,引起家长的共鸣,从而更加主动地支持学校开展拓展训练。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程序与学习方法

3.1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而言,其开展内容应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为辅,同时以户外运动为基础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室内项目和设施简单的场地项目为主,同时穿插适当的野外项目为辅,项目不拘一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专业﹑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3.2 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分类

随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许多拓展项目也应运而生,名称各不相同,分类更加细致,根据团队情况可分为3类:

①个人挑战类: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将使受训者刻骨铭心。

②分组挑战类:竞争积分制项目有助于增加学员的参与性,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理解,交流,配合,建立相互合作的友好人际关系。

③集体挑战类: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良好的团队气氛,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集体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体项目对于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

3.3 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项目的筛选原则

3.3.1 筛选要有针对性

①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一些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个人性格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提高信任能力的“信任背摔”﹑提高沟通能力的“变形虫寻宝”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安排进行一些高空挑战项目。

②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专门的项目筛选。如:管理方面专业的学生开展“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项目着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分工﹑组织﹑协调等能力。

③针对高校的特点进行筛选。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地质类院校应多选择户外项目开展以发展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公安类院校应多选择挑战类项目以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等能力。

④针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原则。针对各个高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进行的项目。如:湖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旁,对于“花样定向”则是其最好的训练项目选择,但是一定要对场地提前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3.3.2 筛选应具备全面性

①拓展训练项目应适合每一个参训学生,使其都能达到积极参与﹑勇于拼搏﹑团结奋进﹑乐观果敢的目的,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同时进步﹑全面发展。

②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是对每个参训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能力的综合训练,不能顾此失彼。

③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也不能忽视了体育课程——身体锻炼的基本目的。

3.3.3 筛选要有适应性

①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高校自身的设施﹑器材和师资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特点。

②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应社会时事的发展,使每次课程都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和标新立异的风格。

③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如:现在的拓展训练课程应根据80后的特点进行设置和创新。

3.4 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程序 引导——在思想上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引导分成两个部分,近似于传统体育课程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每个项目开始前,通过对项目的规则等的解释来引导学员进入特设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通过对拓展训练以往的经验和项目进行时的观察,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分享更多的内心感触并发现自己的盲点。

体验——在训练过程实践中感受项目的新奇与完成后的成功与喜悦。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投入到活动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刺激的同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帮助学员创造“奇迹”。

感悟——在训练过程中察觉事实背后的真相。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价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团队力量的伟大。

总结——项目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和想法。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培训师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员剖析自己,进而提升个人、熔炼团队。结语

总之,体育学理论在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理论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拓展训练课程开发是可行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必将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分析 篇3

摘要本文从拓展训练的介绍入手,分析了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及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开拓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程

一、拓展训练简介

拓展训练源于英文Outward-Bound,本义指一艘小船离开安全的港湾,驶向波涛汹涌的大海,去迎接挑战。经过不断发展,拓展训练现已成为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团队和个人经历一系列的考验,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合作的团队意识。

拓展训练1995年进入中国,近几年来迅速发展,不断受到推崇,被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列为培训项目,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拓展到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常,一次完整的拓展训练需要两三天到一周,期间经过开营破冰,理论学习,各种身体、智力、技术和技能训练项目到最后的综合实践。目的是使学员在体验中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并在培训师的引导下,通过分享、回顾、总结等手段,实现一种“先行而后知”的体验式教学方法。

二、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意义

(一)拓展训练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绝大多数是传统竞技性运动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等。体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学校,难以满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设课程教学的要求。而拓展训练就是让体育回归自然,将过去体育教学中教师简单的“教”,置换以学生在各种拓展项目的体验中主动地“学”,进而引导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拓展训练的主旨所在,这也符合学校体育实现课程目标的五个维度(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要求。

(二)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为体育教学增添了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课模式由于受到课堂和校园的局限,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少大学生表示,自己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体育课枯燥单一,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兴趣发展。拓展训练中包含了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集体育、探险、旅游于一体,新颖刺激,神秘莫测,符合青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对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拼搏精神、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个性等方面都会所有帮助。

(三)拓展课程的开设有益于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校体育教育,不仅要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使学生受益终身,更要考虑到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需求。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站稳脚跟,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拓展训练的众多项目中,有不少项目都是针对提高这两方面能力而设置的,如:破冰类项目、盲人方阵、信任背摔、海上逃生等。学生们在完成此类项目时,会强烈地感受到信任与被信任的感觉,并会切身体会到在团队协作时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学生们会逐步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这对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三、开设拓展训练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一)把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安全措施

拓展训练要把安全保障作为训练第一项重要责任,并时刻保持警觉,以专业的手段保证每一个细节的绝对安全可靠。在训练期间,安全保障是首要工作,所有户外活动均要经过精心的设计与实验。各项户外活动的保护装备均使用一流的专业器材,并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员严格地依照安全程序指导监控活动的全过程,按要求操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不安全行为,控制不安全因素,使项目顺利开展,并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

(二)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目前,高校教师大多数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了解不多,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程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训练。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有针对性地分析高校学生的特点,将社会拓展训练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高校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奠定基础。

(三)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拓展训练的引入要讲究一定的原则,不可冒进。首先要开展一些简单易行、危险性低的校内项目,积累经验,而后引入校外拓展和野外定向、野外生存项目,以降低危险性。同时要因地制宜,根据现有条件设置项目和情境,然后进一步开发现有校内外环境资源,使拓展训练能更快更好地融入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钱永建.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6.

[2] 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 裘静芳.拓展训练融入学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9(3):91-92.

[4] 李金芬.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34(1):80-82.

[5] 韩婷.体育院校开设拓展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2(2):1693-1694.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4

1 “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结合的意义

1.1 篮球运动员的团队配合和协作

对于篮球运动来说,并不是一个人的运动,是需要团队有效的配合和协作才能实现篮球训练的效果。传统的篮球训练方式,大多注重基础训练以及游戏训练的形式,这种训练形式受训者只能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而缺乏团队意识,不仅如此,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法发挥出团队意识,只表现出个人的篮球基础技术,非常不利于篮球训练的发展。而将“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结合以后,不仅注重学生的基础技能的训练,同时还加强团队直接的合作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来彼此了解对方的能力做到相互信任,不断的提高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充分提高篮球团队的凝聚力,激发团队的合作力量,让受训者知道篮球运动不是个人运动。

1.2 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吸引力

篮球训练重视的是对学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用心的去练习,而没有吸引力的篮球训练学生也只能被动的训练,这对学生的篮球学习是极为不利的。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社会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技能超群的能力,要较多重视团队精神的人才,通过团体合作来实现更好的发展,篮球训练也是如此,不能仅凭个人的能力超群,要展现出团队的力量。将“拓展训练”方式与高校篮球训练结合起来,首先要掌握“拓展训练”因地制宜的训练方式,不受当地和器材的限制,可以应用任何场地任意器材来为学生设计相关的训练项目,充分的实现对篮球战术和技术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力,使得学生在受训的过程全方面都得到了提高,这是高校篮球训练的一种创新训练模式[1]。高校的篮球训练不仅要对学生的技能、团队合作等进行培养,还要调整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这是当今高校篮球训练教学的主要作用,而将高校篮球训练的方式与“拓展训练”结合,可以彻底打破高校传统的篮球训练,完善传统篮球训练的一些缺陷,在提高学生篮球技能、团队合作以及各项素质的同时,还提高了高校篮球训练的水平,对培养学生身心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1.3 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和培养领导才能

通过“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的结合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相应的训练,训练的难度应该坚持适度性原则,避免了难度过大无法达到,难度过小无挑战性的乏味感,并且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方式,可以实现取长补短的作用,不断的完善学生篮球技能的缺陷,鼓励学生将自己对篮球技能的领悟和创新以及战略技巧等共享到其他学生,一是能将自身的篮球技巧尽情的发挥出来;二是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这对学生今后到企业都有着莫大的帮助。学员之间的鼓励也同样重要,培养学员之间相互帮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的超越自身能力,有着挑战极限的决心,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等。通过“拓展训练”的方式,可以将篮球训练中的运球、抢板、助攻、突破、协防等相关的篮球技巧结合起来,创建一套独特的训练方式,再结合学生个体的训练情况制定不同难度的训练方案,在保证不让任何一名学员掉队的基础上,还能将全体学员的篮球技巧进行强化。篮球训练对学生的意志训练很重要,意志训练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强化的,而枯燥乏味的传统式篮球训练方法可能磨灭学生仅有的意志,通过与“拓展训练”结合后,可以不断的为学生的训练开辟新的道路,不断的增加训练难度,让学生在压力下成长,通过这种高压力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克服一切的困难,用自己的努力不断的突破压力,层层突破可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意志[2]。

2 高校篮球训练存在的弊端

2.1 缺乏体育精神

高校学生篮球训练应提倡体育精神,不断的提高团队意识、强身健体等综合素质。但是,就当今高校篮球训练教学而言,大多数都注重个人技能的发挥,而教师的评判标准也以个人素质为主,篮球运动的本身就是一项团队合作的运动,以这种评判标准的形式,是驱使篮球运动员“分家”的一种现象,另外,通过对高校篮球训练课时安排调查,大多数都安排在下午,这个时间的课时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等。

2.2 有别之分,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

在当今高校篮球训练教学中,体育教师很少,而一次上课的学生却很多,很多时候教师根本就照顾不全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特长等都有所不同,不仅如此,性别上的差别也会导致篮球训练无法实现统一教学模式,分层分类式教学能更好的实现各个阶层的学生共同进步,但是也正由刚才所示大班上课的学生太多,教师无法一一照顾,就会导致很多学生的长处都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2.3 师资队伍缺乏,教学方案落后

很多高校的篮球教学中都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教学方案落后跟不上当今时代的潮流。篮球教学讲究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而当今高校的篮球教学中,有很多在教学方案上就存在一些弊端,大多都不注重学生训练的课程,考虑到教学任务只单纯的注重教学结果评价的教学方案,这不仅忽略了学生的成长,还藐视了体育精神,这个弊端急需改正。

3 “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结合的优势

3.1 充分发挥出篮球训练的体育精神

高校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磨练非常重要,这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当今大学生中有极大一部分的学生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弊端就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个体性发挥比较强,这种性格对他们走向社会是极其不利的。篮球教学本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一项运动学科,再结合“拓展训练”可以更好的磨练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出体育精神的作用,让学生踏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社会,篮球教学不仅是一门体育学科,也是培养人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

3.2 有助于激发学生篮球锻炼的热情

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模式,追求的是教学任务,而结合“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的教学模式则有所不同,虽然共性的因素最终都是要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后者则多注重过程和方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各项素质为己任的教学。而且,教学方式也打破的传统式课堂形式的教学,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篮球教学,学生成为游戏中的一员,而教师也可以参与引导,也可以在一旁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在篮球教学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在锻炼身心素质的基础上,还有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对篮球锻炼的热情[3]。

3.3 技能和体能的全面提高

篮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运动,还是提高自己技能和体能的重要途径,而传统高校的篮球教学中,过多的是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来完成教学目标,却忽略的学生的体能培养,而且由于教学方式的老套,不利于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的结合,不仅创新了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技能提高,更考虑到学生的体能训练,生命在于运动,通过不断的运动锻炼让学生拥有更健康的身体,更好的身体素质,这也是后者教学方式深得广大高校学生认可的主要原因[4]。

3.4 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过“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的结合,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从技能和体能上有着更好的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是通过篮球训练扎实的基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凡事从小做起的优秀品格,脚踏实地、不骄不躁的性格对学生踏入社会就业中有着更大的帮助。另外,这种篮球教学方式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的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方面潜力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更好的培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高校篮球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高校篮球训练的要求,其中有许多篮球教学弊端有待解决。本文主要针对传统高校篮球教学的弊端,以及“拓展训练”与高校篮球训练结合教学进行分析。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5

【摘要】通过对拓展训练的滥觞与,拓展训练的必要性和对高校大学生价值的体现,觉得把拓展训练纳入高校课程体系顺该当代体育课程革新的发展趋势,不仅体现理念的创新,也是素质教导的需要,钻研旨在提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课程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拓展训练 高校体育 课程可行性

拓展训练是在突出团队精神的前提下,要求参加者勇敢地迎接对智力、毅力、耐力、体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充沛展示个人魅力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训练目标包括体能训练、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人际交往、沟通训练等,开发个人和集体潜能,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体”的培训目的。目前拓展训练在我国大中城市非常风行,对国内体育市场形成了新的冲击波。

现有钻研表明,拓展训练走进学校致力于学生的素质教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其发展的必定趋势,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充沛的理论依据,学生参加拓展训练具有十分首要的价值。高校具有丰厚的体育资源和高层次的培训教师;得天独厚的场地条件;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钻研旨在从多角度、多层次剖析这一项目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与体育教学相结合的可行性,匆匆进体育教学革新的深入,为进一步为学校体育课程教学领导供给保证。

一、拓展训练的滥觞和发展

拓展培训,滥觞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在大西洋上有很多船只由于受到攻击而沉没,海水非常冰冷,又远离大陆,许多年轻海员都葬身海底。但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一个令人惊奇的现象,就是这些存活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装备齐全、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最强的人。当时有个德国人汉恩提议,利用一些条件和人工设施,让那些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项目,以培训他们的心理素质。后来他与好友劳伦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训学校,以年轻海员为培训对象,这就是拓展培训最早的一个雏形。二战以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我国在1995年由北京人众人拓展训练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力先生引入市场,从此开始了拓展训练在中国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1.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

拓展训练其实质也是一种以身体活动为手法的教导模式,它是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有企图、有目的、有组织地布置培训项目和培训课程,这与体育教学的实质没有什么差别,也可以说拓展训练其实就是体育社会功能的一种延伸。因此,拓展训练回归体育教学也是教导面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时代需要和趋势。下面从理论上对两者的目的、手法和法子作进一步的阐述,为我们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使用拓展训练找到理论根据和借鉴。

(1)拓展训练的目的和体育教导的目的相一致。拓展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们的综合素质,实现“超越自我,熔炼团队”的目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拓展训练对于实现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个目标与体育教学是一致的,而且拓展训练中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也是体育教学所追求的,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

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探讨 篇6

关键词:高校;拓展训练;体育教育

一、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又称之为体验式培训,起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的一种重要培训方式之一。这项运动主要是通过户外生存的模拟,让人们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达到对人们通过心理训练,帮助企业实现有效的管理,提升企业的效益。训练目标包括单纯体能、生存训练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他们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于是汉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战争结束后,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1989年第一个民间社团在中国成立,在中国登山运动管理中心的支持下,2003年正式注册机构大约300家以上。 在户外开展的拓展运动项目大部分具有探险性和冒险性,挑战和刺激共存令人向往。这项运动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学习欣赏、关注和爱护自然,深受当今社会青年人群的喜爱。户外拓展运动依靠得天独厚的特点,已经日益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我国高校更有很多大学生体验这项运动,并且提高了对它的关注度。另外,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具有良好的大自然资源做基础,它为开展拓展户外运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二、高校体育推广拓展运动的意义

拓展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的新型体验式课程,围绕着体能活动来开展。大学生利用多种场景和活动方式,增强对自身的考验,促使大学生们能更好地在挑战中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利用拓展训练独有特点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及方式,传统体育教育的模式一般是教师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学习。拓展户外训练以自身独特点相比传统高校体育开展模式有多不同,它主要是设置活动情境布置活动任务,学生通过自我的认知度和理解能力,相互沟通探索不断尝试最终完成任务的过程,拓展训练过程中大学生不仅锻炼身心,又能提高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创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相互信任、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优良人格。传统的高校体育课模式内容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教师加压式学习,忽视了大学生心理成长、适应社会能力等方面。拓展训练促使学校与大自然有机结合起来,也将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了,丰富了我国高校体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也打破了长期以来教学封闭式状态。高校拓展训练能将资讯传授给学生,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对传统教育的一次完整的补充。通过拓展训练,认识集体和团队协作的力量,再去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

三、高校体育融入拓展训练的理论研究

户外拓展训练贯穿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学校体育随着社会进步也在不断地探索改进,结合拓展训练特殊一种非常态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利用设计活动情景发现自我性格欠缺、专断、独立、不服从管理、心理承受能力差等,是当代年轻人存在普遍问题,通过高校体育融入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大局意识,这对走向社会面临工作和人际交往起着正迁移的作用,使大学生在面对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积极迎接未知挑战。尽管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教育,也会有所培养和教育,但是就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大部分体育教师按照定好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进行授课,从授课形式和评价过程比较单一,另外课堂时间也比较紧张,所以会忽视了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高校体育教学中如田径、健美操、篮球、排球等也含有一定的拓展训练因素,利用拓展训练的情景设计模式穿插到体育教育里,其教学效果定会受到学生喜爱。也符合当前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德 智 体 美 劳全面发展。当代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多培养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拓展训练能够满足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教学目标与体育教学具有相同之处;所以高校拓展训练与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有不谋而合。

四、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

无论从人、财、物诸方面,高等院校都完全具备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条件。认为高校具有开设拓展训练的经济基础与开展拓展训练教师资源优势,近几年来拓展训练广泛兴起和应用的体育项目相比,无论是在挑战性、综合活动性,还是团队性上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器材准备和安全性上都有稳固保障,学生在接受新技能和新的运动项目时利用熟悉的环境更易进入学习状态。高校拓展训练能够依靠学生经常接触的场地场馆的优势,掌握学生心里上的学习习惯性能降低极运动的危险性,确保学生能够进行拓展课时能够顺利完整的进行,发挥户外拓展训练的特点。大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经调查多年来学生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学习兴趣产生乏味,而对倾向于挑战性、刺激性的体育项目的求知欲较强,而户外拓展训练的特点恰恰符合大学生体育学习需求,满足学生学习欲望。高校体育通过多样教学方法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户外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涉及户外活动的教学方式,通过拓展课的新颖独特,内容丰富,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体验课程来延伸学生的能力扩展空间,让学生在训练中体会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教学氛围。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培养想象力、沟通能力、勇于拼搏的精神。实际教师运用拓展训练模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关系。最终使得体育课的目的回归自然,服务生活,让学生有所学、有所获。

五、结语

户外拓展训练是当代社会较为推广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之一。高校教育必须与时代相接轨,教育方法要不断创新,通过高校体育融入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培养诚信品质、顾全大局、协调沟通、挑战自我,增强体能、等等健康的心理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具有切实可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谢恩杰,宗丹.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新内容——野外拓展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5)

[2]孙克成.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影响的价值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3]徐小红,陈爱林.关于高校拓展训练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探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O)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7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21世纪人才素质包括完善的人格、顽强的毅力、合理的知识结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团队合作的意识、良好的人际关系、独特的创造思维等。但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虽然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但并没有从实质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方式。不难看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同时开发以实践性的素质教育实施方式势在必行。因此,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设置完善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增设学校课程体系中普遍缺少的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实践课程,将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学必将使高校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2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可行性

2.1 大学生追求个人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重要前提

当代大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幻想,对那些娱乐性强、挑战性较强的体育活动尤为偏爱,但是传统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单一、枯燥,以及课程内容设置以教师为主体,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爱好,难以激发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

2.2 拓展训练自身的特点是其在高校开展的基础

拓展训练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具有综合活动性、挑战极限、培养团体意识与个性、高峰体验和自我教育的显著特点。拓展训练是为实现特定目的而可以预先设计的活动,它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不高,训练项目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来设计,很多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而且为达到一个目标可有多种设计可供选择。

2.3 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素养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有三点:一是全面发展;二是面向全体学生;三是发展个性。基本特征是:强调因势诱导地开发人的智能,优化完善人的个性。拓展训练不仅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还可以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2.4 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

师资力量和场地设施是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备条件。高校拥有结构合理的体育师资队伍,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随着高等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教师队伍不断扩大,以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理论水平,这一优势为拓展训练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具有比较完备的体育设施和相对广阔的校园空间。拓展训练项目所需场地比较简单,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校园开展,一个篮球场地就可以进行训练,遇上恶劣天气可以选择在体育馆内进行。拓展训练所需的器材大致有各种锁具、模具、教学设备等,这些器材容易买到且便宜,有些可以自制。有些项目基本上不用器材,比如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增强大家相互信任的卧式传递项目,并且同一个培训目标有多个项目可选择。拓展训练所用器械与其它体育器械相比较,不仅简洁,而且功能强大、节省空间,加上场地设施的适应性强,便于各种场地上快捷安装,将大大节省购买体育器材费用的开支。

2.5 学生家长的共鸣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提供了动力支持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共鸣。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未来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不仅希望子女学业成绩优秀,更重要的通过高等教育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做一名真正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当家长了解拓展训练这种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后,必将予以大力的支持。这就要求学校拓展训练机构家加强宣传力度,在学生、家长与学校之间搭起拓展训练交流平台,让三者充分了解开展拓展训练的意义。同时,学校拓展训练机构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训练项目,让家长亲身体验拓展训练的价值,引起家长的共鸣,从而更加主动地支持学校开展拓展训练。

3 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程序与学习方法

3.1 高校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内容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同时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比赛。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开展的,所有的教学大纲和课堂时间安排与分配全部由教师主控,而且对于每一届不同的学生所运用的教学大纲却基本相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高校拓展训练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补充而言,其开展内容应以实践课为主,理论课为辅,同时以户外运动为基础进行一些相关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在项目的选择上应主要以室内项目和设施简单的场地项目为主,同时穿插适当的野外项目为辅,项目不拘一格,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学习专业﹑个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设置。

3.2 拓展训练课程项目分类

随着近几年拓展训练在国内的飞速发展,许多拓展项目也应运而生,名称各不相同,分类更加细致,根据团队情况可分为3类:(1)个人挑战类:本着心理挑战最大,体能冒险最小的原则设计,每项活动对受训者的心理承受力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真正的敌人是“自己”这一人生真谛,将使受训者刻骨铭心。(2)分组挑战类:竞争积分制项目有助于增加学员的参与性,改善受训者的合作意识,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理解,交流,配合,建立相互合作的友好人际关系。(3)集体挑战类:以复杂性,艰巨性为特征。良好的团队气氛,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支持是集体活动成功的关键。集体项目对于受训集体的团队精神有很强的针对性。

3.3 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项目的筛选原则

3.3.1 筛选要有针对性

(1)针对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一些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个人性格的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提高信任能力的“信任背摔”﹑提高沟通能力的“变形虫寻宝”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安排进行一些高空挑战项目。(2)针对大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筛选。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进行专门的项目筛选。如:管理方面专业的学生开展“孤岛求生”﹑“盲人方阵”等项目着重提高学生的管理﹑分工﹑组织﹑协调等能力。(3)针对高校的特点进行筛选。各个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地质类院校应多选择户外项目开展以发展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公安类院校应多选择挑战类项目以发展学生的勇敢﹑果断等能力。(4)针对现有场地、器材设施,始终贯穿“安全第一”原则。针对各个高校的场地、设施、师资力量选择适合自己进行的项目。如:湖南大学坐落于岳麓山旁,对于“花样定向”则是其最好的训练项目选择,但是一定要对场地提前进行安全隐患的排查。

3.3.2 筛选应具备全面性

(1)拓展训练项目应适合每一个参训学生,使其都能达到积极参与﹑勇于拼搏﹑团结奋进﹑乐观果敢的目的,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同时进步﹑全面发展。(2)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是对每个参训学生的个人和团队能力的综合训练,不能顾此失彼。(3)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该着重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也不能忽视了体育课程———身体锻炼的基本目的。

3.3.3 筛选要有适应性

(1)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高校自身的设施﹑器材和师资情况,同时兼顾学生的自身特点。(2)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应社会时事的发展,使每次课程都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和标新立异的风格。(3)拓展训练课程的项目应适合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如:现在的拓展训练课程应根据80后的特点进行设置和创新。

3.4 拓展训练课程的学习程序

引导———在思想上使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引导分成两个部分,近似于传统体育课程的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在每个项目开始前,通过对项目的规则等的解释来引导学员进入特设的情景,让每个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每个项目结束后,通过对拓展训练以往的经验和项目进行时的观察,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联系实际,分享更多的内心感触并发现自己的盲点。

体验———在训练过程实践中感受项目的新奇与完成后的成功与喜悦。学生带着好奇和疑问投入到活动实践中,体验活动带来刺激的同时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和价值,帮助学员创造“奇迹”。

感悟———在训练过程中察觉事实背后的真相。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价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和团队力量的伟大。

总结———项目结束后的总体评价和想法。针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培训师以提问和鼓励的方式帮助学员剖析自己,进而提升个人、熔炼团队。

4 结语

总之,体育学理论在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理论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是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延续;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尝试;是对体育课程的开发;也是对体育教学内容的补充。通过理论分析、探究和逻辑推理得出:拓展训练课程开发是可行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必将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进一步拓展了体育课程的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展了体育课程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健康的心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也将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张小青.拓展训练在北京高校开展情况及其部分练习效果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2]王文利.拓展训练引入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的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钱俊伟.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构建及效果分析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沈阳师范大学选修拓展训练课程的本科在校生共15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 拓展训练课程在高校开展及对大学生全面培养方面的文献资料, 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 此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并在全国广泛应用。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高校体育课程选择拓展训练项目的原则

高校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应切合实际, 既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又得全面贯彻国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口号, 高校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2.1.1 项目的选择应切实可行

项目的选择必须在场地、资金、师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才能得以实施, 尽管有些项目对学生的培养效果更好, 但由于师资、资金等因素难以实行, 而只能采取一些简单易行, 行之有效的项目, 已达到开课的目的。

2.1.2 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健身的功效

体育的本质功能是强身健体, 而拓展训练项目作为体育特殊项目, 必须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标准, 以此达到增强体质, 增进健康的目的。因此拓展训练项目选择应逐步从个人能力 (团队合作、社会适应等能力) 转向健身的目的。

2.1.3 项目的选择应具有教育的特殊性

课程过程中, 在学生学习过程安全的前提下, 使学生充分体验拓展项目的深层次含义, 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团队合作、社会适应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等, 同时, 应对学生的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1.4 项目的选择应具有较高的趣味性

趣味性是拓展训练项目的特色之一, 项目本身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大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拓展项目中, 并对项目过程中出现的不良问题, 每个人进行各抒己见, 解释说明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在以后的问题处理上能够审时度势, 并在项目过程中充分体验快乐, 及深层次的感悟知识。

2.1.5 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应科学、安全

项目的选择除应考虑其健身性, 还应该着重考虑其安全性。如空中抓杠项目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项目, 如果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在项目过程中极容易出现伤亡事故, 从而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2.1.6 项目的选择应具备启发性教学特点

中国大学生与英美日等国的大学生培养目标不同的是创新, 创新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 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 激发学生自身能力, 利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利用启发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充分挖掘其无限的潜力和创造力。

2.2 大学生对拓展训练课程的认知情况

大学生对拓展训练课程的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使学生们带有较大的好奇心和兴趣参与到课程中, 以至使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从表1可以得知, 针对选课学生进行的调查, 尚有半数同学对拓展训练的具体内容及含义不是很了解, 说明拓展训练在高校的普及还有待时日。

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是体育教育由单纯的身体教育逐步转为全面素质教育 (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 , 能够贯彻国家对当代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也是对大学体育课程教育也是一个挑战、一个新的尝试, 对发展素质教育、深入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起重要作用。

拓展训练有针对性的制定一些相关课程, 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角度切入, 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展训练课程过程中只有你的团队之间可以相互沟通, 以完成所须的项目, 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及团队的创造力及相互沟通的能力, 能挖掘大学生无限潜力, 也有团队精神的驱使使大学生尽力完成项目, 可见拓展训练课程是提供发挥自己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也能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强。

2.3 拓展训练的教学效果分析

体育教学效果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 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状态。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估等各个环节的重要知道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同时教学目标也是引领学生学习的指南之一, 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因此, 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拓展训练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高校教学过程中, 师生双方面为达到教学目标, 需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它是高校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从表2可以看出, 大学生认为拓展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占98.7%, 现阶段, 对大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要求很高, 而大学生缺乏正是这种团队合作能力, 在社会各界岗位对团队意识的重视程度非常高。众所周知, 团结就是力量, 但是社会生活中很难达到这一点, 拓展训练希望通过项目分享一些问题来解决团队合作的问题。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的教学效果同样较好, 占有93.3%、91.3%的比例, 如高空抓杠项目正是考验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 在10m的高空逾越抓住对面的单杠, 看似简单, 当亲身体验时却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但是由于教练的教导和保护者的承诺, 将给体验者较强的信心, 如果敢于尝试的学生成功完成项目, 将会大大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 现今, 是个争名夺利、见风使舵的社会,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私利充分显示自己的能力, 但往往所达到的效果不好, 这就需要提升人际社交能力, 简单的沟通和温馨的问候或许将给对方带来彼此深接触的机会。在拓展训练过程中, 如穿越电网、孤岛求生等项目是全面培养大学生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前提下, 相互帮助, 互相沟通才能完成任务, 才能达到共同的目的, 在调查中, 大学生对这方面的评价也较高。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拓展训练对身体素质的锻炼也较大, 拓展训练作为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为主要出发点, 如茫茫人海、高空抓杠、信任之旅等拓展项目能够较好的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

2.4 拓展训练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

一堂体育教学课的内容除师生双方全神贯注、尽心尽力外, 还需要有良好的评价标准做保证, 评价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识活动, 它是人类对自身实践活动自觉的鉴定和反思的过程, 其实质在于促使人类实践活动日趋完善, 从而更加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高校的拓展训练课程中,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尤为重要, 同时也是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从表3可以看出, 学生互评在拓展训练过程中较受欢迎, 所占比例为95.3%, 这可能是由于拓展训练课程本身的特殊性所致, 因为在拓展训练过程中, 接触最多的就是同学之间, 因此拓展效果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同学之间的密切配合, 而评价内容不应只包含对拓展训练课程所表现的操作熟悉、理论知识的认知等, 而应从多角度去全面衡量拓展效果。如心理素质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等等。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 导致拓展效果不同, 因而应从每个人的提高程度来进行评价。

3 结论

(1) 拓展训练课程作为新型体育选项课, 能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 也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标准, 也显现国家体育课程改革的优越性, 充分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能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本文认为把拓展训练课程引入高校体育选项课是绝对可行的。

(2) 尽管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开设的拓展项目较多, 但仍有一部分项目未纳入课程中, 场地器材及师资配备的缺乏是重要原因。

(3) 本文研究发现, 拓展训练课程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社交能力等有较好的提升作用, 这也显示了拓展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4) 拓展训练的评价体系较为特殊, 缺少量化评价指标, 过程化评价及互评制度将成为课程的主要评价方法。

摘要:本文以沈阳师范大学150名选修拓展训练课程的在校生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师范大学拓展训练选项课进行调查得出, 拓展训练课程作为新型体育选项课, 对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团队意识、人际关系、心理素质、社交能力等有较好的提升作用。并结合拓展训练教学内容特点提出课程独特的评价体系。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9

目前, 我国很多省市高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拓展训练课程, 如, 攀岩、定向运动、场地训练等, 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可见高校开展拓展训练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及学校体育改革的需求的, 该文通过对我国知网 (2000—2014) 及国外Springerlink等相关文献的探究, 来分析拓展训练的发展现状及研究现状, 力求能更好地发挥拓展训练的功能, 更好地服务我区的高等教育, 在推进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为今后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上具有深远意义。

1 拓展训练的概述

1 . 1 拓展训练的起源

拓展训练是一种注重个人身心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 它是通过给学员设定相关的场景下, 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依据,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 能提高学员的身心素质, 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模式。

拓展训练的英文为 (Outward Bound) , 原意表示为召唤船员上船的旗语。而 (Outward Bound) 应用到培训领域后, 则被解释为当人在面对将要来到的困难和挑战时, 没有退缩, 而是去面对困难和挑战, 在面对风险与困难的同时, 也可能发现新的机遇。

众多研究者认为拓展训练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战期间, 大西洋英国的舰队受到德国舰队的袭击, 很多的船员因没有食物、海水寒冷落水而亡, 与此同时也有一小部分的船员活了下来。通过对活下来人的访问后, 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大部分存活下来的人, 不是年轻人, 而是那些较大的船员。经过学者、专家的调查发现, 这些年龄较大的人, 能够存活下来, 在于他们具有过人的心理素质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在面对困难时, 能使自己冷静下来, 找到方法, 从而达到自救。而那些没有存活下来的年轻人, 就是缺少这类的品质, 使自己无法等到救援船的到来, 而献出生命。

1942年德国籍教育家库尔特·哈恩 (Kurt Hahn, 1886—1974) 与他的朋友劳恩斯创办了阿德伯威海上训练学校, 这个学校主要就是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以及野外生存的能力和技巧, 并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很多英国学者受到了“阿德伯威”的启发, 创建很多类似的训练学校, 与此同时, 拓展训练也开始从只为军事服务转向为适合不同人群的社会性的训练活动, 在培养模式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也促进了拓展训练的快速发展。

1 . 2 拓展训练的功能

1.2.1 激发自我潜能

拓展训练是根据某些目标设置的, 大部分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 这些困难的设定, 就是为了让学员经历这些培训后, 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信心。学生只有经历自己从没有完成的事情, 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 并在不断大胆的尝试中被挖掘出来。

1.2.2 培养创新精神

有创新能力是现代性复合人才的一个最重要特点, 而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而设计出的, 这些项目都是在书本上很少见过的, 拓展教师也只是起到监督的作用。就是要在这种场景中,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给其提供特定的空间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1.2.3 增进健康, 提高身体素质

很多的研究表明, 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拓展培训, 发展学生的自我实现价值得到了提升, 同时还发现, 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多方面的改善, 特别是心肺功能方面有明显的改善, 可见, 拓展训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1.2.4 增进心理健康

拓展训练具有增强学生身体健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挑战性的项目才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的培训,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不屈不挠的坚强与健康的心理素质。

1.2.5 培养团队精神

拓展训练能增强学生身心健康,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增进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对培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使学生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并转化为生产力。从而达到增强团队活力、凝聚力和创新力的作用。

2 国内外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发展现状

2 . 1 拓展训练的国外学校的研究现状

拓展训练源起于英国, 以Outward Bound (0B) 信托基金会在英国成立为标志。在美国和加拿大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由于拓展训练有良好的培训效果和新颖的教学形式, 很快在欧洲传播起来, 而其他国家则发展的相对较晚, 只有十几年的时间。虽然拓展训练在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时间较短, 但它以其特有的活动形式和教学理念迎合了当下时代人们的要求, 以其简单的教学形式, 在提高各种能力的同时, 也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因此, 拓展训练每到一个地方, 就会有人多人愿意去参与其中, 体验生活和快乐。在国际组织的支持下, 已有很多的拓展训练培训基地成立, 并风靡全球, 受训人员也从最初的海员扩展到社会各阶层, 如, 员工、管理者和学生等。

在国外, 有很多国家的教育机构都将拓展训练的部分项目引进教学大纲中, 并在中小学进行拓展训练活动的开展, 其中发展最好的是美国, 早在20世纪70年代, 美国就已经把Outward Bound引入学校, 并邀请多位拓展训练方面的专家研究并制定了课程大纲, 目的是服务于体育课与文化课。而在亚洲、新加坡和日本建立拓展训练的培训较早, 拓展训练以其震撼的效果, 而在全球不断地受到关注。纵看国外拓展训练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就, 拓展训练的创始人库尔特《教育中的尝试》, 解释了他最早希望的“理论与实践”。同时国外有关拓展训练进行了更加细微的研究, 更加注重拓展训练课程对学生身心方面的影响, 并在此方面得到了较多的理想化。

美国德克萨斯州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参加户外冒险活动的, 应该发展他们的活动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挑战自己还可以享受过程, 用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日本把一些拓展训练内容当作青少年必备的一种生活技能, 还建立了专门的训练基地。从所搜集的外文资料情况来看, 国外把拓展训练应用于青少年的培养, 而且在学校的体育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指示。

综上所述, 在国外拓展训练已经进入校园, 部分国家也将其列入了体育课程标准, 可见拓展训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并且学生也比较喜欢, 发展趋势良好, 有利于开展。但是发展力度不大,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发展, 以待取得更大的成果。

2 . 2 拓展训练在国内学校的现状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 中国香港首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相对专业的拓展训练培训基地——香港拓展训练学校, 后来我国的广东又建立了拓展训练的培训基地, 是我国内地的一个拓展训练的培训机构。拓展训练进入中国后发展最快的隶属北京。我国在短短20年内, 拓展训练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 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模, 同时也逐渐被高校所接受。不仅如此国内一些学者对拓展训练在学校的发展进行了一定量的研究, 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见表1所示。

另外, 还有郭建平《体育拓展运动的内容与分类》、梁凤保《学校拓展训练课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严元哲《中小学阳光体育进程中拓展训练的渗透与应用》等研究。

3 结语

利用CNKI和国外Springerlink等对拓展训练在国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整理。拓展训练在国外具有较长的发展历程, 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拓展训练进入我国的时间较短, 只有20年的时间, 但是发展却非常的迅速, 受到了社会和学校的极力支持。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研究、课程设置研究、应用性研究、课程安全因素研究。将拓展训练更好地融入高校, 不仅是每一个体育教师的责任, 更是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

摘要:高校拓展训练是一种注重个人身心培养的体育教学模式, 它是通过给学生设定相关的场景下, 以学生的身体活动为依据, 以游戏的形式进行的, 同时, 也是提高学员的身心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模式。当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开展了相关的拓展训练课程, 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文通过对知网 (2000—2014) 及国外Springerlink等相关文献进行探究, 总结拓展训练的起源、价值, 并对国外拓展训练在高校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使拓展训练更好的为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研究,综述,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钱永健.拓展训练[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6:4-5.

[2]唐建倦, 贺仕刚, 周琥.心理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价值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3) :121-123.

[3]周登崇.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10

拓展训练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英国, 当时英国舰艇和商务船队经常遭到纳粹德国潜艇袭击, 大部分的水兵、船员丧生, 只有极少数船员在经历长时间的磨难后活了下来。人们发现, 那些幸存下来的, 是因为他们拥有强烈的生存意识与适应能力才能坚持到最后。一位名叫汉斯 (音译) 的先生由此创办一所学校, 训练人们在身遇险情、身在逆境时仍然可以求生并顽强拼搏的精神与技能。后来, 这种训练方式被植入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及成功学等多种理念, 使得拓展训练这项运动的思想、形式越来越丰富。

拓展训练通常利用自然优势和户外 (或既定) 场地, 通过对训练人员进行综合分析, 设计完整的训练设施与训练课程, 针对不同受众范围、个体年龄、学历层次、心理特征以及实施目标、实际需求, 在专业的授课教师指导下进行训练。目前, 国内较成熟的训练课程主要包括拓展体验、回归自然、挑战自我、团队建设、管理才能、危机处理等, 采用的方式也包括水上、野外、室内等多种形式。

二、高校体育教育采用拓展训练的历史趋势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多面人才, 其应当具备如下特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拥有较强的生存技能及专业素养, 注重挖掘自身潜能及身体机能的优质品性以及心理健康。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实践中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绩。

2014年初,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 当前, 中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中国经济增长已进入从高速到中高速的“换挡期”, 也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阶段。他提出“要把发挥人的创造力作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 对高校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是要加快教育体制改革, 大力培育创造型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保障。

拓展训练是利用户外空间和先行后知的学习模式, 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最好形式。拓展训练的特点是让学员从有效的学习体验开始, 通过参加体能或非体能的活动项目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的作用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参训学生自我学习和激发潜能的环境。

三、采用拓展训练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注意事项

首先, 资金投入问题。拓展训练是利用外界资源创造适合教学目标的户外课堂环境, 对于场地布置、器材、安全护具等硬件配套设施, 有着较高的要求。场地建设的设施器材无论采用自建、租赁或合作, 都涉及较大成本的后期维护投入甚至是同堂课教师数量的增加, 这需要高校管理者提高对于体育课采用拓展训练的重视程度及资金投入的决心。

其次, 安全问题。拓展训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项目, 因其以挑战自我、激发潜能、培养自主性为主要目标, 加之学生并未完全形成成熟的心智、体能, 加大了教师对于课堂总体把控的难度。必须要求根据课程设置, 制订每堂课的安全预案, 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训练,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使项目顺利开展。

最后, 对于教师的专业要求。拓展训练是一项全新的动态教育形式, 它既是新时代发展下的教学改革, 也是教育培养人才方向的重要转变。它要求有完善的大纲体系支撑, 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性, 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注重课程设计的选取与项目内容的操作流程。拓展训练课程中, 要求教师既是教育育人的工作者, 更是优秀的拓展训练培训师。

国外的体育教育早就开设了探险类型教育模式, 信任背摔、攀岩、铁人三项、身体语言等是常见的教学项目, 体育教学与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基本都是相通的, 高校引入拓展训练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目前国内高校采用拓展训练模式仍然处于起步探索的阶段, 这除了受教育体制、资金投入、教师资源、安全因素等诸多因素影响之外, 主要还需要体育工作者不断更新理念, 用科学发展观去审视体育, 加快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使体育最终实现用体育育人、用体育促进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功能, 成为社会主义新机遇下高等教育培养重要的组成部分。

摘要:本文就拓展训练的起源及意义进行分析, 初步探讨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与必要性, 同时也对目前普遍采用拓展训练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出问题, 通过浅显的分析, 对高校体育教育提出思考, 进而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意义与思考

参考文献

[1]杨耀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23 (01) :119—120.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11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重要性 项目开展 反思

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入持续的改革,体育教学现状大大改善,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较高,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活跃。但是高校体育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当积极探寻高校体育教学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拓展训练引进高校体育教学,是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的需要,更是应对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较高身体素质要求的重要策略。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性

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逐步重视自身文化的建设,而拓展训练是实现文化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因而这一训练迅速风靡,大学校园也不例外。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可以使学生得到生理与心理两方面的锻炼,现具体阐述其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体质。进入大学以后,大多数学生在选修体育课程之余,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只有少部分热爱篮球与足球等体育项目的男生能够积极持续地参与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基本得不到保障。而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对大学生来说较新鲜,具有吸引力,如攀岩、徒步等,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游戏项目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有利于培养团队意识。团队意识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奠基石,也是现代企业较看重的素质方面。拓展训练中的许多项目对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团队成员在相互合作与扶持下完成任务。借由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并学会将这一意识迁移到其他领域的学习及至工作中。

3.有利于提高适应与生存能力。拓展训练中的一些项目与野外生存的环境较相似,对训练者的野外求生知识、生存本领及自救能力等要求较高,因此是提高学生适应与生存能力的途径。且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时,有教师从旁指导,给予帮助,学生不至于手忙脚乱,进入社会以后也能较好地适应,不至于出现能力短板。

4.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现在心理素质越来越引起重视,拓展训练是相较传统体育项目更能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拓展训练当中不仅可以完成对自我的挑战,克服恐高、畏水等心理,还可以通过运动排解负面情绪,走出情绪的低潮,从而以更积极、阳光的心态面对学习与生活。

二、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拓展训练的项目

拓展训练项目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教师要在研究所带班级学生的男女分布比例及基本素质等的基础上,确定适合的训练项目,汲取其精华之处。笔者结合所带班级学生实际确定以下几个训练项目。

1.信任背摔项目。信任背摔项目是开展拓展训练的传统项目,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存有自卑心理的学生的信心与态度较松散的学生的责任感。训练开始时,要求一名学生站在高台之上,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双脚并拢站直,在高台下的其他学生将手结成网之后向后倒下,由此建立团队间的互助互信关系。在开展这一项目的过程中,防护措施必不可少,教师的鼓励尤为重要,应当争取通过这一活动达到使学生抛弃思想包袱的目的。

2.空中断桥项目。空中断桥项目主要是针对某些有恐高心理的学生开展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克服恐高心理。在这一项目中,学生要在几层楼高的桥上行走,并且要在桥中央进行跨越,这对许多学生来说是对自我的挑战,但在跨越成功之后,学生从中体验到战胜自我的快感,成就感倍增,同时对自己更信任。在这一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仔细检查每一位学生是否都做好了防护措施,千万不能大意。

3.求生墙壁项目。求生墙项目是对学生的求生能力进行训练的重要项目,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在面对危急情况的时候,不仅具备求生技能,而且临危不乱。项目内容为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情况下,让一组学生翻越四米高的墙,通过搭人梯的方法翻越,引导学生甘做人梯,通力合作,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及合作意识。

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进拓展训练需注意的方面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有很大优势,对学生有很多益处,但是有其注意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为开展拓展训练创造良好条件。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拓展项目时,不具备条件带领学生去专业的拓展训练基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已有资源与设施,对其创造性地运用,以使学生具有更丰富的拓展训练资源。

2.对已有拓展训练项目加以改进,使其更适合学生实际。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更具特色,不同的项目训练目的不一样,训练形式也有明显区别。教师要学会对已有训练项目进行筛选,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项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其加以改进与优化,使其安全系数更高,达到训练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目的。

3.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近年来,不管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其安全工作都被提出来反复讲,反复抓,而体育教学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虽然不能因噎废食,但是万不能掉以轻心。而在高校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最引人热议的便是安全问题,其实如果在拓展训练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学生的人身安全就不会受到任何威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好的首要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安全措施,在活动开始前提醒学生训练过程中的要点及需要注意之处,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与此同时,一旦发生意外,应当立即进行救助救治,这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四、结语

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之一,其将使教学活动更具吸引力与发展活力,同时将使学生的体能、意志及心理素质等更上一个台阶,成长为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昭,周详.拓展训练的学习理论基础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10).

[2]高彩琴,赵超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拓展训练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7(26).

[3]吉朝霞.以拓展训练为抓手培养综合素质过硬人才[J].考试周刊,2015(64).

高校拓展训练论文 篇12

1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的特点

拓展训练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其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拓展训练把教育的目标放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上, 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它的优势愈加明显。

1.1 在开展的训练项目中体验教育

体验教育与传统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 拓展训练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 学生亲自体验游戏的乐趣, 并自己体会拓展训练的有趣性, 提高自我的认识水平, 感受团队力量的伟大, 改变传统教师将道理讲给学生听的教育方式, 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 并在实践中进行思考, 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参与获得优胜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2 在开展训练项目中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拓展训练不受空间的制约, 在露天的操场或者是室内都可以进行, 不受天气的影响, 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在室外, 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以在教室内进行拓展训练, 组织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分组进行, 也可以是集体进行协同活动, 每个同学都要尽自己的努力为集体获得最高荣誉, 在这个过程之中, 通过各种活动, 每个人都会在其中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 从集体活动中得到成就感, 吸取到强大的力量。

1.3 开展拓展训练中学习如何融入集体

开展拓展训练让学生产生挑战感, 想要赢得比赛, 而拓展训练有着严格的计划性, 对学生起到动员的效果, 在实施项目活动中教练把各项活动注意事项讲给学生, 活动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参与其中, 各个学生进行团结合作, 参与集体。比如: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素质拓展类似于丢沙包的活动, 将学生分成两队人, 一队围成大圈, 另一队同学进入到圈内, 圈外的同学将排球砸向圈内同学 (排球砸人较轻) 而圈内的同学就要时时警惕被球砸到, 通过这个游戏, 圈内的同学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会提醒同队人员注意,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而圈外的同学为了获得胜利, 也会进行完美的配合。这样的素质拓展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还可以帮助同学提高灵活反应能力, 更好地融入集体。

2 现在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的不足之处

(1) 我国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是单方面的, 只是针对某一特殊理论进行研究, 比如:只单单研究如何运用心理学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没有具体的科学理论依据作为支持, 根基不稳定, 缺乏逻辑性和统一性。

(2) 有些高校开展拓展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达到了开展拓展训练的目的, 但是也在此开展过程中暴露了大量的问题, 对各项体育活动没有针对性的举措, 只是大规模的教学, 因此, 拓展训练项目在体育课堂上的应用方式还是需要完善的, 没有成熟的理论依据进行指导,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入拓展训练的方法、内容、步骤, 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3) 我国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比如:拓展训练的宣传还很少, 很多学生不知道拓展训练对自己有哪些好处, 不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这样会影响拓展训练的进度, 素质拓展训练的研究文献较少, 教师之间对素质拓展研究方面积极性小。

3 如何开展拓展训练

(1) 拓展训练要以学生为主。拓展训练属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根据大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专业选择不同等方面, 设计特定的拓展训练项目,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 重新审视自己的潜能, 让素质拓展训练不仅仅是一场游戏, 将学生参与拓展训练的效果渗透到自身的行为生活中, 从学生在参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反应能力入手, 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体育课程拓展训练, 完成深刻的思想转变, 形成优秀的行为方式, 把学生放在各种活动的中心位置, 让学生主动参与, 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

(2) 拓展训练的安全性。由于拓展训练是一种特殊的课程教学, 在训练过程中百分百的安全不是哪一个人敢保证的, 偶尔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比如:登山、攀岩、跳绳等活动存在着不确定危险, 在进行这些项目时, 一定要做好安全方面的充分准备, 拓展训练的老师要对学生多多进行安全性教育。尽管这些活动有着危险, 但是却依然吸引着无数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挑战本身就是拓展训练的一种魅力, 学生们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努力化险为夷, 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体会成功的快乐。

(3) 将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相结合。拓展训练经过不断地发展, 有优点也有缺点, 有着自己独特的训练模式和理论体系, 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研究要在传统教育中进行创新, 结合各个高校拓展训练的实践经验, 不断地总结具有实际效果的训练方式, 并且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方案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更适合社会发展要求。

4 结语

总之, 在高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而且开展这些活动也会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理论成果, 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和体育活动相结合, 为开展拓展活动奠定稳定的理论基础, 以学生为主, 侧重团体的力量, 教学模式一点点改变, 与当今社会的人才要求想结合, 突出拓展训练的素质教育方式, 虽然, 现在的拓展训练还不够成熟, 但是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探索研究, 拓展活动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张祥彪.上海市拓展训练开展现状及高校体育引入拓展训练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吴杰.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理论依据及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06 (27) :76-77.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纠错下一篇:鄂伦春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