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人才论文

2024-09-11

专业性人才论文(共12篇)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1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目标是培养实用型的高技术人才。当前, 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财会类人才要求较高的综合素质, 包括文字应用、人际交往、语言交流、书写、电脑操作、逻辑分析等基础能力, 以及手工实账、电脑实账、会计分析检查、珠算点钞、投资分析、制度设计与法规应用等专业能力。然而, 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 目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的毕业生, 还不能普遍适应社会的这一要求, 亟待提高。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希望对从事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行有所启发。

一、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变成高职生, 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充分理解“职业”和“技能”对他们的重要性, 他们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 普遍较为肤浅, 甚至是十分陌生的。也就是说, 从学生的角度讲, 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第一个问题是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认识尚不十分明朗。然而, 与高职院校自身在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相比, 学生的模糊认识其实并算不了什么。总结一下,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1、教材: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它能够对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没有合适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活动就没有目标和方向, 学生就没有可以参照和借鉴的标杆。当前, 国内大多数的高职院校, 都是近几年由中专类学校升格而成的, 他们中大部分在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时, 尚未能完全摆脱原有财会人才培养的禁锢, 很少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实用型目标出发去思考问题。

与此同时, 我们的一些财会专业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定位, 习惯性地喜欢把高职教育不当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而把它当成高等教育中的专科教育, 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的老师为了职称晋级, 也为了充分利用校内的教材市场, 大多进行教材编写。高职院校老师从事教材编写, 本身不是什么坏事, 而且不可否认其中也有部分教材切合了职业教育的要求, 编者的教学经验丰富、水平较高。但是, 正是由于这种校内市场垄断行为的利益性, 真正优秀的教材未必得到很好的推广。

总之, 在当前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的务实教材。

2、实践:财会实践教学环节力量薄弱学生实践机会过少

实践是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从书本和课堂上, 学生只能够获得财会的理论知识, 要想练就较高的财会工作能力, 就必须经过大量的实战演练。然而, 当前高职院校无论是从实践教学力量, 还是学生的实习机会, 都不容乐观。

从实践教学环节来看, 大多数财会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直接到职业学校任教, 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 即便是“双师型”教师, 由于会计职称多以理论考试为主, 即使考过, 也还是缺乏会计职场经验和职业判断, 讲课容易纸上谈兵, 照本宣科, 课堂教学中少有实际案例, 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而学生的实践机会, 则更是少得可怜。这主要是因为财会实习单位出于对商业机密的安全性、会计工作的阶段性、时间性等因素的考虑, 不愿意让实习生更多接触这些事务。即便是给学生安排工作, 也只是做一些辅助工作, 因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 实习收效不大。

因此, 上述因素致使财会学生实践技能欠缺, 工作适应期长, 经常达不到用人单位满意。

3、目标: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

我们知道, 当今时代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经济日新月异, 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相比, 财会教育的滞后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都在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有的知识在学生未毕业就已陈旧, 这就使得财会教育很难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常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脱节。

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为中级财会专业人才, 力争使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角色, 具备扎实的基本业务能力, 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写作能力、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与财会拓展能力。为此, 财会教育必须“面向全球培养人”, 要培养在知识、能力、心理、精神等诸方面能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财会教育的目标应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财会人才的培养应考虑财会人才国际流动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 高职院校一定要将财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准确, 切不可过低或者过高, 只有让学生毕业以后, 能够从事真正符合他们教育程度、身份特征的工作, 而不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背离, 才是真正成功的高职财会教育。

二、改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领域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领域, 它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财会类建设者的素质与能力, 因此, 大批专家已经对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将针对前面提到的具体问题, 从加强教材建设、构建实验教学体系和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加强教材建设, 讲究教学艺术, 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一本好的教材, 对于提高教学效果, 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适合财会教育务实教材的现状, 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财会教材建设, 提高高职院校财会教材的编写水平。

一是与当前财会政策的及时融通性。财会专业人才培养, 不能够与时代脱节, 不能够抱着老教材, 停留在本本主义的阶段, 教给学生没用的过时的财会知识, 而应该及时将已经出台的《财务通则》、《会计准则》等权威性文件引入教材。因为这些文件既是指导会计实务的规范和原则, 也是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结晶。

二是及时向学生介绍当前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学生走出校门, 面对的就是纷繁复杂的财会事务, 作为财会专业的教师, 应该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密切关注社会经济领域, 也别是财会领域的新事物, 及时把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业务和新经验引入教材, 使教材内容充实、新颖, 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是教材应强调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 符合财会专业学生们学习的要求。简明、实用, 深入浅出其实是对一本好教材的基本要求, 为什么要特别进行强调, 就是因为财会专业具有特殊性, 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思路清晰, 他们才有可能更好地掌握财会知识。

除此之外, 在财会专业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讲究教学艺术,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全面提高财会专业教学质量。

2、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注重“双师型”队伍培养,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财会实验教学就是以企事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外部经济联系、会计核算程序为模拟对象, 按照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 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物进行会计实践演练, 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直观、系统认识的实践教学方法。财会实验教学有助于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认知规律, 实现教育目标的良好方法。

所谓“双师型”教师队伍, 对于财会专业来说, 就是指我们的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丰富的实践经验, 站在讲台上是一个好讲师, 坐在业务位置上是一个好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师。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知识更新的频率越来越快, 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刻苦钻研新知识, 解决新问题, 定期到实践环节中去收集素材、案例。也就是说, 我们的财会老师在课堂上要讲清楚基础理论, 示范好基本技能, 在专业周, 像会计师那样带好我们的每一个徒弟, 把好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的关口。

总之, 只有从实践这个环节入手, 才可以快速提高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厘清财会专业培养目标, 确立财会教育发展方向, 切实促进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 是搞好人才培养的首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模式的确定。厘清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高职教育的性质。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有特色的高等教育类型,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 其人才培养具有独特的基本特征, 即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是培养有较强处理会计实务能力的人才。

二是适应会计职业岗位的范围。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是会计职业群的相关岗位, 而不是会计职业的某几个岗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财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培养, 不但使学生会记账、算账, 而且能处理各种经济业务,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筹资、经营和管理。

三是财会人才培养规格。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掌握的专业能力水平, 而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考核的是财会专业人才实际工作中的专业能力水平。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经历了专业实习实验的训练, 但毕竟没有从事财会工作的实践, 因此, 高职院校借鉴社会财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要求确定财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只能定位在助理会计师等次上。

三、小结

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对财会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高等职业财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 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高等职业财会专业应抓住机遇,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师资方面的实践性改革, 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财会类人才。

参考文献

[1]涂云友, 何晓玲, 魏晓兰.对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育的思考[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

[2]李晔.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构建实验教学体系探讨[J].会计之友, 2009, (6中) .

[3]杨玲.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培养目标的分析和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34) .

[4]杨玉国, 刘玲艺.工学结合视角下的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策略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09, (3) .

[5]张新颖.深化财会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基于高职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再思考[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 (4) .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2

自然辨证法是一门具有宏观意义的课程,涉及人文、政法、经法等多重方面的内容知识,但又不仅仅局限于各专业自身内部,是互相贯通,相互融合的一项普遍型课程。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与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加剧,我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们逐步意识到,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不仅是要培养自身良好的专业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在走向社会之后拥有长足的自我拓展的能力,我们只有成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人才,才能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具备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通识教育的不段深入,便是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对于作为学生的我们来说,认识了解通识教育也变得十分必要。

一.纵横时空,了解古今中外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本身源于19世纪,当时有不少欧美学者有感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创造出通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在中国的古代,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中庸 》中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在西方的古代,通识教育思想同样也很古老,亚里士多德 主张“自由人教育”,他的对话式、散步式、讨论式多学科教育,被称为吕克昂 式逍遥学派。在现代教育中,由马修·阿诺德多方倡导的现代大学“通识教育”影响广泛,备受关注,逐步受到世界知名大学的认同。

二.层层深入,多角度多方位认识通识教育。

(一)从通识教育的性质角度来看,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它与自由教育同义,其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二)从通识教育目的的角度来看,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旨在给学生灌输关于好公民的态度和理解等等,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的、道德的、情感的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从通识教育的内容角度来看,通识教育是一种使学生熟悉知识主要领域内的事实的思想教育类型,它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

三.引人入胜,逐步获悉推广通识教育的意义价值。

(一)如今,通识教育已成为全球大学普遍接受的国际化议题,中国教育应当给予的充分重视。我们对于通识教育如果没有国际化的统一认识,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话语权,从而也就失去国际交流的一些前提。那么,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通识教育融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础概念中,进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二)我认为,通识教育会是素质教育较为有效的一种实现方式。在通识教育中,有些大学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把通识教育分解成人文素养、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素养等一些模块,这是为了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博学多识,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以便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三)通识教育也是学校理念的一种课程实现方式。现代大学,大多数都贯彻和践行着“民主、科学、真理、正义、自由、宽容”的大学精神和理念,这种精神理念不仅需要大学的体制保证来实现,同样需要课程体系来实现。

(四)古今中外的多种教育理念都能涵盖在通识教育的范畴之中,因此用通识教育的理念可在相当程度上整合多样性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模式,赋予通识教育以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不仅体现时代性,而且保持民族性。

(五)通识教育是防止学生偏科 的重要方式。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教育下学生比较容易出现偏科、专业过窄的情况,而通识教育则规定学生必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禁止选那些与本专业相重复或相关相近的课程,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学生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从而防止学生严重偏科。

(六)通识教育还能防止因应试教育出现“高分低能 ”学生。因为通识教育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在通识教育中可以得到很全面的培养,可以进一步防止因应试教育而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

四.融会贯通,理解如何更好的深化通识教育。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3

【关键词】继续教育 专业英语 专业技术人才

引言

科技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时代,我省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多学科攻关日益蔚然。我省对外经济贸易与国际间的科学技术交流也在日益扩大,对我省各类专门技术人才层次的需求愈来愈高。近年来我省高校英语教改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强调英语的实用性,这也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契机。随着高校英语教学的整体提升,新一代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基础水平也有了极大提高,这也是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近些年来,英语继续教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系列行业英语书籍相继问世,为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对此笔者提出如下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改革策略:

一、依托省内各大高校,根據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水平进行专业英语的分级培训

近年来我省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专科院校经历了一系列的英语发展与改革,切实提高对英语实际能力的应用。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导向高校英语教学为专业英语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方向,专门用途英语是介于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的桥梁,这为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提供了基地和充足的师资力量。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因专业差别英语水平良莠不齐,一部分人员通过高校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达到了四六级水平,但英语基础较差的人员仍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些人员仍然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基础英语的学习。因此很有必要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个体差异进行专业英语的分级别继续教育。基础较差的可以先进行基础英语的继续教育培训,达到规定要求后,进入第二阶段专门用途英语,合格后进行专业英语的继续教育。程度较好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考核可直接进行ESP课程的学习,然后进入专业英语阶段,这种针对性极强的组织形式有助于全面提高专业英语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根据专业人才的专业结构设置继续教育专业英语内容没有

专门用途英语的分类常见的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二分法中ESP被分为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两种。三分法将其分为科技英语、社科英语和商贸英语 三个类别,每一类别再份为职业英语和学术英语两个分支。相比较而言,三分法对于专业英语继续教育课程更具指导意义。在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可根据学科的相近性进行归纳、统一设置。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专业词汇与通用词汇的联系与区别和专业英语中的构词规律和词义来源。其次专业英语中独特的句法结构和常用表达也是继活动中应让他们掌握所属类文体的翻译、写作技巧和规律、专业文献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三、根据继续教育的需要编写合格的专业英语培训教材

专业英语继续教育培训教材是进行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活动的主要媒介和内容来源。目前省内乃至国内并没有统一规划的ESP教材,这势必会影响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这是也目前专业技术人才专业英语继续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专业英语的继续教育是以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因此,继续教育部门可结合各个专业特色,立足于我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改编高校一些英语教材。参与培训教材的人员应实现高校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以及各行业的专家共同参与编写,这样才能保证培训教材的质量和可操作性。

四、选拔并培养合格的专业英语继续教育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专业英语继续教育能否顺利高效开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省内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化,我省的高校英语教师基本来源于国内外大学英语语言专业,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翻译学,英美文学以及西方文化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专业背景决定了他们在专业英语教学中的专业研究和实践经验是相对匮乏,这类教师在从事专业英语继续教育中势必会力不从心,无法保证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

五、结语

为了提高我省专业技术人才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需要相关部门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英语继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专业英语在英语教育及继续教育中的重要性也日渐突显。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部门结合专业特点,根据专业人才自身发展的定位,改革职称英语考核制度,重构英语继续教育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保证我省专业技术人才英语继续教育朝着正确的方向顺利进行。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4

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

1. 物流人才需求单位的性质多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领域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多个领域的发展之中,并且在许多企业中被广泛的应用。其应用的领域包括医药、服装、服务业等。研究发现,在当前许多企业中,物流人才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到物流的重要性,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日益提升。

2. 企业对具备物流专业背景的硬性要求低。

在当前企业需要大量物流人才的形势下,虽然物流专业受到了重视,但根据一些统计研究,在物流人才招聘的过程中,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企业对物流人才的专业及能力做出了比较硬性的要求。在当前需要物流人才的经济背景下,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教育领域对于物流教育方面的研究比较滞后,因此,无论是物流人才数量的培养,还是物流人才质量的培养都难以达到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标准;第二,由于物流相关理论在发展上比较滞后,一些企业在招聘物流人才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对物流人才专业技能产生怀疑。正是由于企业存在的这种偏见导致需求与市场实际不符。第三,物流行业涉及的行业较多,内容较泛,所以企业在招聘时,更青睐一些有其他知识背景的人才,而这样的选择方式不仅仅局限在物流专业人才上。

3. 工作经验与学历层次在物流人才需求中的比重不具有绝对性。

通过对企业招聘物流人才实际情况的调查发现,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在学历层次与工作经验方面的比重要求不具有绝对性。很多企业对于物流人才的选用,比起学历,更加注重的是对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物流企业岗位需求特点及新发展。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对于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层次较明显的有两类:一类是高级管理层,另一类是比较基层的工作。此外,随着物流领域整合能力的增强,岗位的划分更加细致,所以对物流人才需求量将逐渐增多。同时,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学历,而更加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

二、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

通过对物流人才现状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当前的物流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所以,要在物流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研究人才的培养模式,使培养出的物流人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1. 加快物流教育发展,满足社会对现代物流人才的需求。

提高物流人才培养的质量,方法有很多,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加强专业物流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重视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只有教师深入企业,了解实际工作需要,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物流人才。其次,教育领域应编制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课程教材,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再次,对于物流人才要朝着多层次的方向培养,其学历的设置包括大专、本科、直至硕士、博士,不同的层次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保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 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应向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仅掌握理论知识,欠缺实践,这样的人才已不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还可以采用定单化培养模式,由高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充分考查招收学生的素质,按照企业的需求为企业培养特定的人才。

三、结语

关于物流人才需求以及培养模式的研究对于物流领域的发展进步及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在物流领域的发展中,不仅要在经营管理模式上下功夫,还要在人才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加以重视。针对我国当前物流领域的发展现状,研究符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进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摘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物流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流领域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明确我国当前物流领域所需求的人才并确定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当前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基于此,主要阐述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的现状,并对现代物流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研究,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物流人才的水平而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物流,人才,专业,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商务局,北京物资学院.北京物流蓝皮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30-235.

[2]顾宏敏,雷丹.论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培养[J].管理信息化,2006(4):58-60.

电梯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 篇5

前言

根据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建设的工作部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体现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电梯人才培养的要求,使专业建设与改革和企业岗位设置及其能力标准相对应,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示范建设项目组于七月下旬开始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项目组走访了佛山和创中天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三洋利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昊升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市兆益电梯维修有限公司、广州高安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市南亚电梯南日电梯工程部、广东中菱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州诺登电梯有限公司、广州电梯企业集团(番禺)有限公司、华南碧桂园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嘉立电梯有限公司、广东联合通用电梯有限公司等多家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与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专业主任和教师进行了交流,查询了有关国家和广东省电梯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有关资料。本次调研历时20多天,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调研基本思路与方法

1.调研目的

通过调研,掌握国家对电梯行业实施新的标准和管理规定,了解广东省电梯行业发展的现状,掌握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电梯技术人才的需求缺口;了解不同类型电梯企业的管理模式、各类电梯企业的岗位设置;搜集到行业、企业对不同岗位对不同岗位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为学校在示范专业建设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现场参观、实地考察、深入访谈、数据查询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现场考察了12家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对电梯企业管理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能力要求、人才需求、行业的现状及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访谈,深入了解我省电梯行业的发展现状对专业人才需求的缺口;了解用户及电梯管理者对电梯安全使用、监督管理、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措施;深入走访了同类学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探讨了电梯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流程、课程设置、教学设备配置及证书考取等;数据查询包括问卷调查近20家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归纳并总结出电梯行业专业人才的基本情况、专业课程开设的有效性、行业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新要求、校企合作的意愿等。

二、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调研

1.电梯行业发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铁、车站、机场、码头等公共交通设施迅速发展,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统称电梯)等特种设备大量服务于公共交通领域,成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同时,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电梯行业正经历着一个高速发展期,未来几年将是电梯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市场空间来看,我国电梯人均保有量仅为发达国家的1/10,提升空间巨大,我国电梯饱和量约为600-700万台,仍有3倍左右的市场空间。中国电梯协会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电梯产销量约45万台,相比2010年增长幅度约23%,电梯保有量达200万台左右。从长远来看,“城镇化、消费升级、旧梯更换”三驾马车拉动,单位面积电梯需求台数有望长期保持增长态势。同时,旧梯更新需求未来3年平均约3.4万台,相当于2010年总销量的9.32%,且将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是有益补充。在出口上,近年来,我国电梯的出口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35%以上。未来五年内我国垂直电梯和扶梯市场国内市场和出口市场将分别占整个全球市场的1/2和1/3,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年产值超千亿元,电梯及配件市场可谓前景广阔。

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使得电梯行业成为外资较早进入的行业之一,目前全球主要的电梯知名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这些外资品牌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水平、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一直占据着高端电梯产品市场。2010年12家外资品牌约占中国65%的市场份额,而500多家本土电梯生产企业大多数集聚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同质化现象日趋明显。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是电梯需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近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会有所放缓,但是“十二五”期间3600万套保障房建设将提升对电梯的需求量,同时大量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节能改造更换和出口都将推动我国电梯的产量。到2015年,我国电梯产量有望突破75万台/年,其增长速度保守预测在20%左右。面对如此广阔的市场前景,电梯生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产品创新和升级上需硬功夫,避免同质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国家、省、市三级特种设备管理部门不断出台新的管理规定,理清电梯用户、电梯维保企业、电梯制造企业三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从2012年6月—2013年5月将是电梯行业重新洗牌的一年,为了符合管理规定及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电梯用户、电梯维保企业、电梯制造企业三方面将分别从电梯安全运行管理、电梯保养与维修品质、电梯设计的安全可靠进行企业内部的变 革。

根据国标TSG T5001-2009<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和<广东省电梯安全监管改革方案>,广东省电梯行业的发展在未来五年呈现的特征包括:

(1)电梯行业准入门槛进一步提高,全市注册的电梯企业约270家,具有B级资质的电梯企业近几十家。随着新管理规定的发布,B级以下资质的电梯公司的业务会逐年减少。(2)电梯维保企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已初步形成奥的斯、日立、通力、嘉立、中菱等电梯公司的维保梯量占据较大的份额,2011年出台的管理规定中写明:电梯生产厂家经对电梯终身负责,并且厂家负责电梯的维保或委托其它电梯公司进行维保,这一规定导致小型电梯公司更加难以生存。

(3)电梯行业向技术服务行业转变。电梯技术人员不仅要面对电梯,而且还要面对客户,为了使客户满意,维保人员既要懂技术也要会沟通技巧,让客户满意,合作才能长久。(4)电梯行业低价竞争现象将有所转变。近年来,电梯维保行业恶性竞争严重,部分电梯公司通过压低维保费的方式占领市场,在公司内部维保人员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为了应付维保梯量的增加,维保公司采取增加人均维保梯数量的方式,直接增加了维保人员的工作量,维保人员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对电梯进行例行检查时采取走过场的形式,无法及时发现和排除电梯长时间运行出现的安全隐患,间接导致电梯安全事故经常发生。电梯是特设备行业和高技术性行业,电梯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收入水平与其应具备的技能、所承担的责任极不相符,导致电梯行业内的电梯技术人员流失严重。针对这一现象,广东省出台新的管理规定:①明确电梯安全权责关系,落实“使用权者”安全第一(首负)责任,规定电梯使用单位是电梯安全事故第一责任人,从法律层面监督用户重视对电梯的安全管理,从而让电梯使用单位不仅要考虑费用问题,而且还要考虑服务质量和安全,从而避免低价竞争。②严格控制电梯企业的维保梯量与电梯维保人员的比例,限制维保人员的工作量(25台/人),从而确保电梯维保质量。

2.电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1)电梯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尽管近几年来广州市电梯行业发展快速,但与之不配套的是电梯专业人才极度缺乏,成为本市电梯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电梯发展的步伐。根据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数据:在广州市注册的具备安装资质的电梯公司约270家,具备维保资质的电梯公司约160家,在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备案的电梯约8万台,广州市持有电梯维保上岗证数量约18000人,据不完全统计,约40%左右持有电梯维保上岗证的电梯技术人员不从事电梯工作。调查中发现:平均每间电梯公司对电梯技术人员的需求约20~ 30人/年,粗略计算广州市电梯行业技术人员每年缺口约3000多人。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电梯人才需求最为迫切的工种是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及电梯安装工,广州市两间最早开设电梯专业的广州市机电高级技工学校和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每年培养的电梯毕业生早早被电梯企业预定,人才需求远大于人才输出,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造成大部分的电梯企业无法招到合适的电梯一线工人,只能通过招聘一些相近专业的中职毕业生顶替,这些招聘进来的学生需经短期培训考取电梯上岗证并需经较长时间的师傅传帮带才能独立上岗,势必造成资金和时间的浪费。个别电梯企业甚至通过增加原有维保人员的月保梯量来缓解用工荒,这必然导致每台电梯例行检查所花费的时间减少,造成有些该检查的部件没有及时检查,增加电梯发生故障的概率。2)电梯行业从业人员的统计分析(以广东省为例)(1)学历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行业的学历结构:在电梯技术人员中,中职或同等学历占总人数的60%,大专学历占总人数的20%,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20%。

(2)专业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专业结构:在电梯从业人员中,电梯安装维修专业占总人数的40%,机电一体化专业占总人数的26%,电气控制类专业占总人数的16%,机械加工专业占总人数的12%,其余专业占总人数的6%。

(3)年龄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在电梯从业人员中,45岁以上占总人数的35%,28~45岁占总人数的20%,18~27岁占总人数的45%。

(4)性别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性别结构: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产品,其特殊性、危险性决定电梯从业人员中,电梯驾驶岗位以女性为主,占60%,电梯保养、维修、安装等一线岗位全部为男性,个别持有维保、安装上岗证的女性主要从事电梯资料整理工作。

(5)薪资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薪资结构如下所示: 没有工作经验的实习生: 1300-1800元/月;

有一定经验的电梯保养工:2200-2500元/月;

有一定经验的电梯维修工:2500-3500元/月;

电梯维保组长:3500元-4500元/月;

电梯技术主管:5000-6000元/月;(6)从业目的

某校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说到,“现在电梯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形势看好”,主要是运行中的电梯需要专业人员保养、维修,而新购买的电梯又需要专业人员安装、调试。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就业率高,吸引着很多学生就读这个专业,毕业后能顺利就业,随着经验、技术的增长,个人的待遇水平也能跟随上升。(7)职业培训情况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规定:全部电梯技术人员都要接受电梯岗前培训,考取相关的电梯上岗证才能从事电梯相关工作。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岗的电梯技术人员中约60%左右的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电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都是以短期培训考取上岗证后从事电梯相关工作的;且有约75%左右的人员工作后,没有根据工作年限的增长及时考取相应等级的电梯资格证书,这部分人员只配备有上岗证,没能及时的参加培训以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造成电梯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8)工作职能结构

通过调查发现电梯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能结构:一线电梯技术人员约占75%,电梯班组管理人员约占12%,电梯主管(经理)约占3%,电梯后勤管理人员约占10%。

在电梯技术人员中,中职或同等学历所的比例较高,本学历层面技术工人的知识结构比较单

一、综合素质稍差,造成一些中高端的电梯电气控制被小部分技术人才所垄断,电梯的先进程度主要体现在电气控制方面,这样的学历结构对电梯行业的发展不利。从年龄结构可以看出28~45岁的中坚力量所占的比例偏低,说明电梯行业人才在28~45岁中坚力量上出现断层。由于电梯是特种设备产品,其特殊性、危险性决定电梯一线从业人员中以男性为主。从业人员的薪水与行业的特殊性及付出不成比例。职业培训的滞后状况与电梯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严重阻碍电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3.电梯专业对应的工作过程分析、职业岗位分析

在大大小小的电梯企业中,涉及到电梯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维修、改造等业务。电梯行业的工作过程为:电梯销售→接订购单,生产电梯→接安装单,安装电梯→ 调试电梯→监督检验→日常维保或大修→检验。电梯行业根据工作范畴设置的职业岗位有:电梯安装工、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电梯配件生产工、电梯电气装配员、电梯调试工、电梯验收工、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员、电梯安装监理人员、电梯设计人员、电梯整机装配人员、电梯厂内自检员、物业公司电梯运行管理人员、电梯销售人员、电梯资料管理员等。4.电梯专业对应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分析

电梯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机械与电气控制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要求电梯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掌握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根据调查,目前在岗的电梯技术人员在机械基础、电力拖动等专业基础知识有所欠缺;在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电气控制、变频调速技术、PLC编程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等电梯专业知识方面需要提高;在电气读图、故障分析与排除等专业技能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电梯是特种设备,电梯行业是特种行业,它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求。由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电梯专业学生应具备这样的职业素质:过硬的专业技能以保证电梯的稳定运行;良好的服务意识以提供优质的电梯售后服务;敏感的安全意识以保证自身及他人生命安全。

根据国家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规定,电梯的安装、维修保养、改造单位应取得质量技术监督局核发的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相应工作,电梯安装、维修保养、电梯操作人员均应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持证上岗。目前电梯特种人员操作证包括:电梯机械安装维修、电梯电气安装维修、电梯司机、电梯安全管理。电梯安装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5.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及招聘渠道分析 1)专业人才岗位需求分析(1)岗位需求状况

电梯公司反映对电梯保养工、电梯安装工的需求量最大,同时由于电梯技术人员的青黄不接,导致电梯维修工和电梯调试工的数量满足不了电梯公司的需求,影响电梯公司的服务质量。

(2)岗位就业前景分析

随着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电梯的需求继续扩大。专家估计,未来50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目前国家规定20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因此未来电梯最大的市场就是住宅市场;虽然国家对电梯寿命目前没有提出强制标准,但按电梯使用寿命及15年前电梯安装数量看,预计今年将有15000至20000台电梯需要更新。根据国家政策要求,每台电梯必须每个月保养两次,所以在未来50年,对电梯技术人员需求量是巨大并且是持续。电梯行业是一个不断更新技术的行业,每当出现新的控制技术,就会应用到电梯上,因此电梯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行业要求。电梯行业是对经验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因为每台电梯的使用环境千差万别,导致保养和维修时要因地制宜制定相关计划,否则问题会层出不穷。所以电梯技术人员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其经验和技术同步提升,其个人价值随之提高,更加受到企业的青睐,当然工资收入也会同步上涨,所以电梯行业是个升值的行业。(3)岗位对知识水平、能力与素质要求

以电梯安装工为例,一名安装工需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熟悉高空作业、防火、电焊、气焊、现场触电急救等安全知识;掌握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熟悉电梯的机械构造、性能要求,以及电梯安装工艺的要求;懂得电气原理图,并能排除机械和电气两方面的常见故障;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的考核部门考核合格,持有上岗资格证。(4)岗位的学历要求及职业资格要求

从调查发现,电梯企业对新招聘员工的最低学历要求是技校(或中专),但电梯企业对技工学校培养的高职班毕业生越来越青睐,主要是高职班毕业生考取高级工资格证书,技术层面起点较高,而且在校期间兼读大专课程,学历水平也能满足企业的提升空间。由于电梯行业是特殊行业和高技术性的行业,而且电梯技术更新比较快,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电梯技术的发展要求,电梯安装、维修、调试等主要岗位对职业资格的要求是中级工及以上。电梯技术人员还应具备的要求是:

①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电梯技术人员经常要在井道进行高空作业和应对突发事故,需要良好心理素质应;电梯技术人员在工作过程必须认真和负责,才能避免电梯安全事故发生在乘客、同事和自已。

②掌握一定沟通技巧 :电梯技术人员通过与客户沟通,让客户满意

③有一定理论分析能力:电梯技术人员通过对故障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故障原因,并且通过理论分析解决不同类型的电梯的类似故障。

④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电梯技术人员经常面对不同品牌的电梯,需要良好自学能力,从而快速从技术资料中分析得出电梯运行过程和原理。(5)岗位性别要求

考虑到电梯行业的特殊性,电梯安装工、电梯保养工、电梯维修工、电梯配件生产工、电梯电气装配员、电梯调试工、电梯验收工、电梯安装监理人员、电梯整机装配人员、电梯厂内自检员、物业公司电梯运行管理人员等多数岗位一般要求男性,电梯销售人员、电梯资料管理员、电梯使用安全管理员、电梯设计人员等少数岗位没有性别要求。(6)岗位经验要求 电梯安装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安装工是一个高危险性的岗位,在安装电梯过程要面对施工环境带来的困难和危险,并且要因地制宜调整施工方案,使安装工艺符合要求,因此必然要师傅“传、帮、带”一年,学徒才能出师,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电梯保养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保养工是负责电梯日常保养和常规故障的维修,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与电梯管理方沟通,以便开展工作,因此必然要师傅“传、帮、带”三个月,学徒才能出师,具有基本独立工作能力。

电梯维修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维修工是负责电梯修理或对不常见故障的维修,电梯维修工通常是在电梯保养工中选拔,并且要师傅“传、帮、带”一年,学徒才能出师,具有独立工作能力。

电梯调试工岗位经验要求:电梯调试工是负责电梯安装后的调试,使电梯实现相关功能,电梯调试工通常是在电梯安装工和电梯维修工中选拔,并且要师傅“传、帮、带”半年,学徒才能出师,具有独立工作能力。(7)岗位薪资水平

随着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对电梯和电梯技术人员的需求量急剧扩大,现有持电梯上岗证并从事电梯工作的技术人员的数量远远没有满员电梯公司需求。经过调研,电梯公司对实习生提供的待遇一般是1300~1800元/月并且提供住宿,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电梯技术人员提供的待遇是2500~3500元/月并且提供住宿。

许多电梯企业在招聘中所提供的薪资水平较为一般,一般的小型企业的工资水平普遍在1500-2000元之间,而中小型企业的工资水平则在2000-3000之间,少数大型的企业工资水平在3000-6000之间。电梯技术人员根据对电梯技术员的要求、工作量和工作时间,认为其收入相对较高,但电梯技术人员的平均工资远远低于它们的期望,这种期望和实际的断层,导致有一定经验的电梯技术人员大量流失并且让部分做两三年的电梯毕业生转行,形成了青黄不接的局面。

2)电梯专业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调查发现,电梯企业招聘员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渠道:(1)校园定向招聘

一般而言,校园招聘的计划性比较强,招聘新人的数量、专业往往是结合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或者阶段性的人才发展战略要求而定。因此,进入校园招聘的通常是大中型企业,他们通常会在电梯专业和机电专业中挑选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校园招聘能够极大的提高公司在高校和中职学校的知名度,为公司储备人才提供人才库,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奠定基础,而且校园招聘的费用低廉,对知名企业而言有时甚至是免费。(2)通过员工或熟人介绍

通过公司的员工或熟人介绍,电梯公司对电梯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一定的了解,电梯公司采用这种方式招聘有实际工作经验的电梯专业人员。(3)网络招聘

这是伴随网络日益普及的趋势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媒体招聘形式,招聘信息可以丁是丁向投放,发布后可以管理,其费用相对比较低廉,理论上可以覆盖到全球。通过在知名的人才网上发布招聘的信息,如、各地人才市场网站、公司的网站,可以快捷、海量的接收到求职者的信息,而且各网站提供的格式建立和格式邮件可以降低简历筛选的难度,加快处理简历的速度。这种形势目前呈增长的态势。(4)人才市场招聘

这是传统的人才招聘方式。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展示企业实力和风采,总体上效率较高,可以快速淘汰不合格人员,控制应聘者的数量和质量。6.企业对学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相关建议

1)建议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 2)建议增加电气识图知识的教学

3)建议增加不同品牌电梯的电气控制技术的教学 4)建议适当增加电梯销售技巧、营销技术的培养 5)建议增加电梯国家标准和相关管理规定的教学 6)建议加强对学生责任心、工作态度的培养及引导 7)建议加强学生在吃苦耐劳方面的品德教育 8)建议加强学生服务意识、职业礼仪的教育

三、广州市同行院校专业教育现状调研 1.广州市内电梯专业教育分布情况

根据上述数据,电梯企业对于电梯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迫切,有近95%的企业表示急需电梯专业人才。由于电梯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职业院校及技工学校也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巨大的蛋糕”,陆续设立于电梯专业相关的专业。

现广州市共有两间中职学校开设电梯专业,分别是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上述两间学校每可提供的毕业生约800人,其中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于1998年开设电梯专业,是最早开办电梯专业的学校,其多层次的培养体系、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在社会颇有影响力,目前该校每年的毕业生约300人,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于2002年开设电梯专业,是目前开设电梯专业学校中设备配备最多的学校,目前该校每年的毕业生 约500人。

据调查,广州市约有4间左右的中职学校正在办或筹办电梯专业。由下图广州市每年需求的电梯人才与学校输出毕业生数量的比较,广州市每年对电梯人才的缺口是1050人。

2.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综合近些年开设电梯专业的中职学校的就业情况,电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在100%以上,是中职学校中少数能百分之百就业的专业。就业形势用一个字形容“火”,学生供不应求,其他相近专业如机电一体化的学生通过半年的短期培训后,也加入电梯行业就业,这些都说明了学生对电梯行业发展前景、薪酬福利、技术含量、工作环境等方面的认可。

但毕业生真正上岗接触电梯工作后,发现电梯行业风险大、待遇低、辛苦等不利条件,两年后从事电梯工作的学生不足六成,学生就业后流失率较高,这也加剧了电梯行业的用工荒。

3.专业教学情况、培养模式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两间中职学校在电梯专业方面的教学上,课程设置不尽一样,凸显出各自办学特色和不同的定位。

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电梯专业的校内实训环境较为优越,设备相对齐全并且设备数量较多,以培养学生成为电梯安装工和电梯保养工为主,学生只考电梯机械与电气安装维修上岗证、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而且与日立、通力等电梯公司合作,采取冠名班的形式,开设有日立班、通力班等班,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培养一线技术工人。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电梯专业的校内实训室配备有先进齐全的教学设备,但碍于场地的原因数量相对偏少,实习岗位与300人次学生数量的教学存在差距,以培养学生成为电梯保养工工和电梯维修工为主,学校采用多层次的培养体系:有初中起点读三年的中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取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和电梯安装维修中级证;有初中起点读五年的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取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电梯安装维修中级和高级证;有高中起点读三年的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电梯安装维修中级和高级证;有高中起点读四年的高职学生,学生毕业前要考电梯电气维修上岗证、电梯安装维修中级、高级证和预备技师证。多层次的培养体系下培养出不同层次毕业生能满足电梯公司不同层次的需求。

两间学校电梯专业的教材使用差异较大,分别选择市面上较系统的电梯参考书并结合学校设备情况而开发的教材,教材的差异造成两间学校在课程讲授和教学侧重点上存在较大差异,两间学校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相差较大,到电梯企业实习后,电梯企业的技术主管普遍反映学生所学的技能与电梯行业的技术现状存在巨大的差距。四.教学改革建议

1.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与改革建议

综合本次电梯专业调研,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建议:面向电梯安装、维修、保养、调试、改造、销售、生产等单位和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相关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能在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工作中解决综合性的专业问题,并具有本专业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又红又专”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满足了三个层面的需求:

1)从学生可持续发展层面:通过本次调研发现,大部分电梯公司反映我校的毕业生发展潜力大,因为我校学生在考取电梯上岗证的基础上,还考取电梯职业资格证书,经过几年的工作后,随着学生工作经验和技术的增长,可考取高一级的职业资格证。学校开设有PLC编程技术和变频控制技术等新技术的教学,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新技术,为以后个人的发展和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

2)从电梯公司层面:电梯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机械与电气控制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掌握电梯运行理论、PLC技术和变频技术的电梯技术人员能分析出故障原因,从电梯的大维修和调试等工作,电梯公司的非常需要这一类技术人员;

3)从国家层面:现在国家在政策上鼓励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广州市长远发展规划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的发展急需大量技能熟练、可持续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现从事电梯作业的一线工人,有相当一部分只会处理电梯的简单故障,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我校的高职毕业生由于有理论知识和有一定技能,而且自学能力相对较强,所以很受电梯公司欢迎。

2.课程设置与改革的建议

1)加强与电梯公司的合作,开展深度校企业合作

从本次调研发现,随着业务的发展,部分电梯公司对人才的需求很大,例如广州奥的斯电梯公司、广州市兆益电梯维修有限公司等,愿意与我校合作开设冠名班,为人才培养搭建新的教学平台,愿意为我校提供教学资源,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绝大部分的电梯公司希望招聘更多我校的电梯专业毕业生,愿意作为我校顶岗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深层的校企合作方式,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电梯公司的运行,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统一,解决由于各个电梯品牌电梯技术封锁导致电梯教学内容与实际不相符的问题。大部分电梯公司很希望我校能“送教上门”,派有经验的电梯老师到其公司对一线工人进行电梯理论知识和电梯实操技能的培训,开设电梯职业资格培训班提高一线工人的理论水平和 技能水平,提高一线工人综合素质,帮助电梯公司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2)加强与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市特种设备协会的联系

最近这几年,国家实施很多新的电梯标准和管理规定,必须要与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及省、市特种设备协会的加强联系,才能了解电梯行业的最新动态,才能调整相关的教学内容,紧贴电梯行业的发展。

3)加强对对学生责任心、工作态度的培养及引导

电梯公司反映现在毕业生在责任心、工作态度方面有所欠缺,这不仅影响电梯公司的服务质量,而且还可能引起严重安全事故,希望学校加强在这两方面的教育 4)开设电梯销售技巧、营销技术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5)增加电气识图方面的教学

电梯公司反映现在很多技术人员在电气识图方面有所欠缺,导致很多电气故障不能处理,影响服务质量,因此特别强调这一点。3.教学方式及培养模式建议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电梯专业是全国首批高职高专电梯专业,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自2007年开办以来,电梯专业与中国电梯协会、国家火炬计划中山电梯特色产业基地、电梯企业、职业院校、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紧密合作,积极实践“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办学模式,努力探索“强强联合”培养战略,开发了企业成教学历班、主题式短期培训和“2+1”合作办学项目等一系列教学培训项目,共培养全日制技能型人才460余人,对外承担社会培训1400多人次。学院还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了职业新工种、实训教材、教学软件、考评系统等多项资源,填补了行业空白。

通过走访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探讨了电梯专业的教学方式及培养模式,了解到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行业协会和电梯公司的建议采用一体教学模式,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获得电梯公司的好评。

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的先进经验,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建设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场所中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实物、挂图、使用手册、维修保养资料等。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每位指导教师负责组织和指导15-20个学生,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现场教学或实物示范等教学辅助设备,多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加 强与电梯企业的校企合作,定期、分批让学生到电梯企业中进行锻炼,让学生直接了解电梯企业的工作情况,培养学生认真工作的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为将来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4.师资与实训条件配置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感到校内专任教师按照双师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这是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在双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首要的是强化教师的企业经历,对此建议安排专业骨干教师到不同类型的电梯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通过调研发现现在电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一体化电梯,所以为了让学生适应电梯行业的发展,我们认为学校电梯专业需要增购一体化电梯。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6

关键词:酒店;人才流失;人才培养

一、酒店人才流失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客观现状

饭店业是我国较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早在1982年就诞生了中国第一家合作饭店——北京建国饭店。后整个行业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中国酒店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发展,酒店需求增长较快,据统计大概每年都有10%以上的增长水平。这说明不管从市场需求还是人才储备的角度来说,酒店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酒店的就业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国各大高校开始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或者扩大专业招生人数,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统计表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酒店员工平均流动率在30%左右,有些酒店甚至高达45% ,其中高学历人才即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的流动率最高。是什么原因导致学校培养目标与实际毕业生选择相矛盾,这与目前中高职院校的专业培养的缺陷有很大的关系。酒店管理教育亟待完善。

二、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不愿选择对口就业的原因

(一)个人缺乏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由于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学生毕业后不管学历如何到酒店工作均需从一线服务员做起。一些学生认为自己所从事的服务工作低人一等,认为自己有学历还是要做服务员,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部分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决定不从事酒店行业,而一部分选择做酒店行业的毕业生也是一旦有机会,就会想方设法转行到更“体面”的行业去,哪怕工作环境差一点,工资低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不当面伺候人就行。另有相当多的人家长认为认为,酒店是一种青春职业,服务员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被淘汰,受当前酒店管理上经营方面出现的不良现象影响,使很多家长产生一种认为酒店管理专业是一个低贱的行业所以即使学生自己喜欢酒店行业,但是在家长的干涉下放弃到酒店行业就业。此外,面对服务对象的高消费,一些服务员时常产生心理失衡,这导致部分优秀的年轻服务员在刚有一些经验时便另谋高就。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他们在家里被人照顾惯了,在酒店里却要照顾别人,感到很不舒服。在这些观念的支配下,很多中高职院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愿到对口的酒店行业就业。

(二)酒店企业的原因。

首先,激励机制不健全。目前酒店业的员工工资水平较其他行业而言,相对偏低。并且酒店员工的工作时间较其他行业的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遇到长假和传统节日,享受不到其他业员工的长假待遇。另外我国酒店业普遍存在社会保障不健全的严重现象,许多酒店对员工的养老、医疗、住房等福利待遇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执行到位,员工有后顾之忧,这也是导致酒店员工招不到、留不住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及氛围。在一些酒店中,员工之间缺乏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有的甚至还缺乏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在这样的企业氛围下,一些刚毕业的学生或实习生受到老员工的排挤、歧视,出现客人投诉时,老员工往往把责任推给同小组的实习生或新来员工,而不明实际情况的领班往往听从老员工的反映,认为新员工或实习生由于经验不足造成的失误,结果受委屈的也只有新员工或实习生。

(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面的缺陷。

在酒店业,不管你是多么高级的人才,都要从服务员做起,这些最基层的工作必须要经历。酒店管理人员需要知识,但更注重经历。但是很多中高职院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忽视了灌输这种思想,特别是传统的大学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往往与酒店的实际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很多院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管理理论知识的讲授上,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导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酒店行业用人规律相矛盾。很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产生过高的期望值,认为自己是有学历的,毕业走上社会后就可以做个管理者,结果进入酒店行业后发现自己还是得和所有人一样做服务员,自己的愿望与实际有较大的距离,从而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难以安心做好本职工作,从而产生离职的念头。同时由于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仅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思想、职业道德、人格塑造方面的教育,导致酒店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较为明显的缺陷,当遇到挫折时选择离开酒店行业。

三、做好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减少酒店人才流失的对策

(一)加强高职院校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目前很多中高职院校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在酒店工作中碰到挫折或困难时产生离职或转行的念头,是职业道德意志薄弱和职业道德信念不牢固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中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首先,在学生入学初对其进行初步调查,了解学生报读酒店专业的初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专业思想教育。要向学生展示美好的专业前途,引导其对酒店行业的兴趣,从而激发其专业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认识,培育其专业情感,职业兴趣,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其次,学校应发挥职业道德课主渠道的作用,针对酒店行业的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修开设《酒店管理职业道德》课程。从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出发,以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以及意志品质、适应能力、合作精神、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论教育。要通过职业道德课的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职业规范与要求。

同时也要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升基础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品质形成为目标,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培养学生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教育。在平时教学要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良好的文明习惯;强化遵章守纪意识,培养良好职业习惯;促进行为规范的形成,注重培养对酒店职业的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和幸福感。

当然,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是仅仅依靠校内的课堂教学就能提高的,要想使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就必须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场所。例如酒店专业的实习基地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训练的重要课堂。学校必须通过与酒店充分的沟通和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氛围,引导并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成为优秀的酒店人才。

(二)加强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

在目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情况下,所有的高职院校均把毕业生就业放在首要的位置,加强了就业指导,但是学校把就业指导的重心放在就业推荐和政策讲解上,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少学生在进入酒店企业后心理准备不足,自我期望值过高,拈轻怕重,缺乏恒心和毅力。这些毕业生没有认识到从事酒店工作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段过程中,既是个人获得经验 、展现才能的时机,又是酒店考察、选拔人才的绝佳机会,只有通过对酒店运营全面的了解,才有可能谈到谋求进一步的职业发展。因此,学校应该在开发学生智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商,改进他们待人处事的能力,使他们的心智得到磨炼,正确面对挫折,把逃避不利的境地的心理转化为勇于克服困境的精神。面对落差能够自我分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投身到酒店这样一个几十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行业中,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三)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素质。

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率先做到。这不仅包括教师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也包括教师本身的专业知识能力。但有一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比如:有的教师上讲台前不认真备课。课堂上讲一些不该讲的话,向学生传递一些有背职业道德的错误观念等,这些思想和行为在学生中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同时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理论知识相对扎实,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却相对缺乏,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先将技能提高,例如教师可以申请到酒店一线部门进行挂职锻炼。只有合格的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出来。

(作者单位: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方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简论[J].泰安师专学报,2001,(5).

[2]唐湘辉.酒店员工的职业道德与酒店服务管理[J].湖南商学院学报,2OO4,(1).

[3]常向鹏.酒店人才流失原因与对策探析[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4]胡晓涛.浅谈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道德教育[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

[5]刘江海.高职酒店专业职业化人才培养浅见[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7).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7

一、构建专业技术协会的必要性

专业技术协会通过开展专业技术交流、研讨、培训、攻关和协作等, 充分发挥技术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实现经验复制和技术提升, 构建协作高效的专业化团队。

一是钻井施工现场远离驻地, 独立作战能力强, 各类人才的经验积累、理论提升、技术创新仍然以自我摸索、自我学习为主。构建专业技术协会可以有目的、有方向的针对性培养和引导, 加速专业技术人才成长步伐。

二是受钻井工作倒班制度制约, 不同班组同一专业和同一班组不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 缺乏有效的交流载体和平台。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有助于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经验交流和技术水平提升。

三是专业技术人才所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特点、工作环境上都不尽相同, 一般由人力资源部门进行管理考核, 评判标准难免笼统单一。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可以很好的体现个体差异, 避免考核结果偏差, 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高级专家队伍在人才培养和经验传递方面作用的发挥缺乏有效载体。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通过“导师带徒”充分调动师和徒的主动性, 使各专业骨干力量、后备力量人才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1]。

二、构建专业技术协会

专业技术协会是由钻井工程、泥浆工艺、固井工程、地质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 是一个非营利性机构。

1. 协会的人员构成

协会根据企业生产施工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规划要求, 由各相应业务主管部门牵头, 将专业技术人员按专业分别吸纳到协会中, 并按照钻井工程、泥浆工艺、固井工程、地质工程、信息工程等专业门类, 分别成立各自的专业技术协会。企业内部所有能够积极参加本协会开展各项活动的各专业技术人员, 经申请、登记和理事会批准, 均可成为专业技术协会会员[2]。

2. 协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之初, 应建立《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章程》, 规定协会会员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章程需对活动的组织形式、组织人员职责, 经费使用、会议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 各专业委员会及业务主管部门结合本专业特点, 在协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和细化人才考评量化标准[3]。

3. 协会工作的开展

协会利用企业办公系统建立技术信息交流平台, 进行问题交流探讨, 总结施工中的经验、教训, 并以论文、信息等形式进行交流, 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和预防事故的目的;各专业根据需要, 针对技术方面的问题不定期进行活动, 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总结季度工作, 并将总结上报协会, 协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会议, 围绕全年工作, 提出问题、共同研讨。

4. 专业考评

专业技术协会组织考评, 专业相同, 标准统一, 可比性强, 考评结果更加公平、科学。专业技术协会负责对专业技术人才, 从业务技术角度, 对其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工作绩效、专业成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 并在职称评审、岗位竞聘、年终考核、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中提供专业组评价意见。

三、专业技术协会取得的成效

经过构建专业技术协会的实践, 凝聚了各专业的技术人员, 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 促进了专业技术的交流, 达到了培育人才的目的。

1. 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在专业技术协会中, 定期组织的技术研讨会、事故案例分析会等, 在交流中实现了知识共享、经验复制, 提升了业务素质。协会内部倡导自由式研讨, 初步实现了职能归位全面推进、员工素质快速提升、生产效能稳步提高的预期效果。专业技术人员跨班组参与生产施工技术难题的解决, 为生产施工提供了保障;建立了由专业技术协会负责课题研究, 个人分工负责共同完成的科研和创新模式, 加快了成果的产出速度和质量, 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保证了技术人员生产经验积累的连续性, 促进了技术人员的快速成长。

2. 引导了职业发展, 促进了专业成才

协会实施分类培养, 人才队伍分层配置、分层培养模式在专业技术协会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专家队伍的顶端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交流、考核, 清楚地认识到所从事专业应该具备的素质、技能、成长模式和发展方向, 减少工作的盲目性。专业技术协会掌握了适应本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进步的规律和特征, 集中反映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诉求, 开展职业生涯指导, 明确个人成长的道路, 拓宽职业发展道路[4]。

3. 构建了科学、公平、准确的专业评价机制

专业技术协会从业务技术角度, 对专业技术人才科研能力、业务能力、工作绩效、专业成果等方面进行量化考评;根据专业发展趋势, 结合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适时地组织本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专业成果发布会等, 从专业技术上提升和鞭策人才。专业考评, 让专业技术人才参与同行竞争交流, 使他们在比较中找准了自己在专业技术领域的位置, 看到了业务上的差距和努力方向, 取长补短, 公平竞争, 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企业内部营造了悟专业、搞创新、重实绩的良好氛围。

四、结论

专业技术协会为企业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后备力量提供了平台, 有助于认清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为今后进一步规划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依据。

摘要:专业技术人才是推动石油行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专业技术协会是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客观地分析了目前石油行业专业技术人员成长存在的难题, 提出构建专业技术协会的实施方案, 进一步明确了专业技术协会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企业,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人才,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晓耘;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优势人力资源[J];石油教育;2011年03期.

[2]程秀萍;浅谈科协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作为[J];现代物业 (中旬刊) ;2012年09期.

[3]李军, 李新英;浅议国有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使用[J];决策探索 (下半月) ;2009年02期.

安防行业呼吁专业技术人才 篇8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犯罪手段也越来越专业化,受国际恐怖势力的影响,我国社会治安形势也日趋严峻。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了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发展目标,各级政府对安全防范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正在日益提高。新形势的发展为安防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根据有关统计,我国安防行业近年来一直都以百分之十以上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每年新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都数以万计,几年前行业年总产值已经超过五百亿。目前已建有一百多万个各类风险等级的安防系统,每年预防和破获各类案件上万多起,极大地保障了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我国的安全防范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开发、生产、集成、报警运营等完整的产业链,从业人员也达百万之多。安全技术防范是社会公共安全防范体系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大分支,它涉及到入侵报警、电子巡更、电视监控、出入口控制、楼宇可视对讲等诸多高技术领域,随着安全防范行业快速发展,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也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专业人才以每年5~10%以上的增长率不断加入到本职业中来,同时对目前的从业人员也迫切需要进行规范和淘汰,改变目前的职业现状,不断提高这个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提高我国安全防范系统建设和运行质量,满足社会与人们安全需求。

为解决安防行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在公安大专院校开设的安全防范理论、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城市建设与社区安全防范、安全检测、安防专业技术等专业的基础上,全国各地有条件的院校纷纷开设了安全防范专业。在公安大专院校为安全防范行业大批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基础上,又为安防行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但是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安防行业的快速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仍然存在。这就需要在进一步开发院校资源的基础上,围绕劳动保障部已经制定的与安防行业配套的《智能楼宇管理员》和《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职业岗位,充分利用、动员社会各类资源大力开展安防职业资格培训工作。

目前一些地方机构和安防企业大都通过开展技术讲座或非系统的短期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行业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最基本需要,但是许多安防系统集成企业规模较小,无能力对其进行系统地安防专业职业培训,大部分从业人员单凭自己自学和经验的积累,缺乏社会安全管理和专业技术的规范化、系统化职业培训,而又从事着高风险的安防系统设计,面对国家主管部门日趋严格的监管和专业技术发展,他们的技能水平显现出严重的不适应性。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9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地区经济和行业需要, 担负着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 服务区域定向比较明确。因此,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领域需求要基本一致。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与新加坡最大政府间合作项目, 经过十八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跨国公司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区域。自200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以转型升级为引领的“二次创业”以来, 众多跨国公司也开始改变在园区的战略布局, 以抓住转型升级带来的新商机。为有效降低园区经济外向依存度, 促进长期稳定持续发展, 园区已经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根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建立相应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服务体系, 以帮助园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因此, 苏州市新登记设立的私营企业剧增。然而, 很多民营企业受经营规模、人力、财力、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等因素的限制, 企业经营管理与现代经营管理相差甚远, 尤其是内部财务活动控制松懈, 管理不到位, 这直接影响民营企业的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以会计、审计为代表的专业服务业既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城市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重要经济力量, 对于培育企业、资本发展、增强财力、聚集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会计专业服务市场的成熟度和培育力度将影响着园内企业的促进培育和迅速发展。会计专业服务业的生存基础归根到底是企业, 会计服务业发达地区的企业得到的服务当然更专业、更优质、更经济, 这对培育当地中小企业, 即未来持续稳定的长久税源有很大优势和便利。目前园区会计专业服务市场还处在起步阶段, 无论从量上和质上, 都与专业服务发达的一线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迫切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为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教师的专业师资力量, 与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会计学会联手共同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为会计专业服务行业的招商引进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基于上述原因并经过多次研讨, 我们把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应用英语、计算机熟练处理会计业务、具备服务意识, 掌握沟通技巧, 能够胜任各种类型企事业单位出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工作岗位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为了使即将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学生具有就业的思想准备和职业技能, 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 要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层次、多规格需要的目标出发, 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方向, 使学校课程建设成为沟通学校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的桥梁, 从而真正确保学校教学的有效性。建立以技能递进为顺序、以技能及相关文化和职业道德为横向结构的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岗位应用需要, 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来构建会计专业课程内容, 使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配套, 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衔接, 提高学生的就业后的实际能力。

首先, 通过调研, 我们把会计专业的就业岗位基本划分为4个:出纳、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职业发展岗位划分为两个:财务主管、财务经理。根据职业岗位,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了5门对应的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软件应用、税务会计、会计报表分析。围绕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 我们按照学年进行了阶梯式递进模块课程设置。第一学年是专业群平台课程, 第二学年是专业分立课程、互选课程, 第三学年是顶岗实习、毕业论文。构建了以“底层共享, 中层分立, 高层互选”为原则的“模块化、项目化、学段化、职业化”课程体系 (如下表所示) 。

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安排了学期项目, 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 实施“做中学”教学方法, 以项目为载体, 让学生亲身经历项目的实施过程,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传播知识与发现新知识的能力, 在项目实施中, 我们要求学生根据一个能力模块内的某个知识点设计学期项目, 不涉及能力模块的所有知识点, 不求知识的完备性与系统性, 而是强调项目训练的完整性, 并且分小组完成, 以锻炼学生的调研和沟通能力, 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为了使学生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我们还安排了ERP沙盘实训和会计综合实训, 以提升学生的工作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中国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有十多年历史, 这一制度的推行, 为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接轨。目前, 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低, 为了提高学生职业考证过级率, 适应高职“双证书”的教育模式, 我们在制定12级会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时加大了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 学生除了要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涉外会计证书、高才财经证书中的任和一个和会计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还要获得一个其他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 我们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生。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注重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发展、党员教育和基层党支部建设工作。将德育和学生日常教育活动融合,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开展系列主题德育活动。并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了心理健康测量与跟踪体系。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援助和治疗, 使每位同学都能茁壮成长, 成为社会建设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晓榕.财务会计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模——走教育与会计职业岗位“零距离”之路[Z].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 2010-06-21.

[2]敬采云.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 2011, (25) .

导游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篇10

2012年, 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发展, 入境旅游市场基本持平, 出境旅游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 收入22706.22亿元人民币, 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17.6%;接待入境旅游1.32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 (外汇) 收入500.28亿美元, 分别比上年下降2.2%和增长3.2%;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18.4%;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59万亿元人民币, 比上年增长了15.2%。为保持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009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2013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 》201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正式实施;

2. 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随着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旅游业促进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各类人才逐步向旅游业集聚, 旅游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旅游从业总人数 (包括直接、间接人数) 达到7590万, 比2005年增长70.6%;人才素质不断提升, 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旅游人才达到272万人, 占全国旅游直接从业人数总量的20.15%;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具有初、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的比例达到62:27:11, 比2005年的54:37:9更趋合理。

但是, 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旅游业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与旅游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是:旅游人才有效供给不足;能级、专业和年龄结构不尽合理, 区域、行业和业态分布明显失衡;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 专业化程度不高;旅游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畅;旅游人才队伍稳定性差, 吸引力弱, 旅游行业的人才集聚能力亟待提高;旅游人才教育培训支撑不足;旅游人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弱, 更好实施人才强旅战略缺乏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

3. 专业定位分析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 (教职成[2011]11号) , 根据对景区、旅行社、旅游服务公司、高星级酒店等相关行业企业调查确定了专业定位。将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普通话导游, 成为行业中公务接待和高端商务接待的人才储备库;部分同学培养成为优秀的领队, 尤其是港澳台、新马泰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职领队;部分培养为优秀的英语导游, 成为入境旅游中的中坚力量。

4.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1)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敬业精神与旅游职业素养及丰富的人文知识, 能流利使用一种外语, 具备涉外导游服务优秀技能, 能与外国旅行商共事协作, 能把握现代旅游发展动态, 具备旅行社管理潜质的符合现代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要求的出境领队、中英文导游人员及旅游服务与管理人才。

(2) 人才规格

该专业核心能力为:导游讲解能力、导游服务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与境外旅行商共事协作的能力、掌握客源国概况和风俗人情、掌握出境旅游的操作流程及业务规范、熟悉出境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能力、国内组团计调、出境OP操作、外联销售能力。

5. 职业岗位群分析

通过岗位需求调研, 确定以出境游领队、普通话导游、英语导游及基层服务管理等为主的就业岗位群。参考毕业生就业三年内的职业岗位, 确定本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如下:

(1) 旅行社出境旅游领队具备一定外语表达能力、或者目的地国家 (地区) 语言能力, 熟悉国际旅行社的基本业务,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应变等能力, 能为旅行社提供海外领队导游服务, 应对导游带团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2) 旅行社入境游英语导游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 熟悉入境游带团流程, 提供入境游英语导游服务或景点景区的讲解服务, 能编写导游词,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应变等办事能力。

(3) 导游或高端商务接待具备旅行社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熟悉旅行社的基本业务, 具备提供地陪、全陪导游服务或者高端商务接待的能力, 能独立撰写导游词, 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旅行社服务管理具备旅行社部门管理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制定部门工作计划并组织本部门员工开展业务, 对本部门的服务与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监督, 并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成本控制能力。进行旅游市场调研, 收集并分析市场需求信息;制定并实施旅行社营销策划方案;联系客户, 与客户签订旅游合同;负责售前、售后的客户服务及关系协调;根据游客需求设计旅游产品, 合理地进行产品报价, 进行产品采购, 旅游计划调度, 团队跟踪服务等。

参考文献

[1]陈微微高职院校导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刘韵琴从导游人员的职业素养谈高职导游人才培养《教育与职业》2006年12期加入收藏投稿

专业化学人才的启蒙在高中 篇11

【摘 要】本文思考了高中化学教学对于专业化学人才培养的意义,以期能为化学科研及应用事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关键词】高中化学 专业人才 启蒙 准备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经常问自己,高中的职责和任务到底是什么?它对学生日后的工作方向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笔者认为高中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为大学做准备。学生要考什么大学,上什么专业,都是在高中做出决定,而大学和专业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是起决定作用的。曾几何时,成为科学家是多少有志学子的奋斗目标。化学是标准的自然科学,也是培养科学家的摇篮。试问有多少高中同学在报考化学专业时是想成为一个科学家呢?笔者认为,有时候我们更关注高中教学的普遍性而忽略了教育主体的个性,更关注它的时效性而忽略了长远性。我们将高考看作是检验教育的绝对标准,我们上课时传授学生应试的技巧,希望他们能挤过千军万马的独木桥,然而我们是否清楚过了独木桥之后的路该如何走呢?有的老师说那是以后的事,是大学的事,我们管不了那么多。笔者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我们在高中毕业时就已经选择了自己的专业,换句话讲,我们没有在高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内心喜欢和追求的东西。笔者在读大学和研究生期间,深感从事化学的专业人士大多对化学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也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造成了今天这样的局面呢?

三年前我成了一名高中化学教师,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专业化学人才的启蒙在高中,其实其他学科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具體到学校,教师该做些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问题,这是方向性问题。抓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将高考作为唯一的标准,高考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尤其一些资历较深的老教师,他们往往教的是高中的尖子班,这些孩子是更适合成为科学家的,他们对化学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学生。其实化学是一个开放的学科,实验是它的魅力所在,如果学生听到的总是如何去应试,即使教师讲一些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生也远不能从中体会出化学的魅力,所以我们能不能在应试的大地上给化学一点净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对于表现出对化学有热情的同学,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竞赛班,让学生提前接触大学化学,或者搞研究性课题,组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我一直认为这对学生来说是最高效的学习,因为它带有方向性。一所学校的成功应该是让它的学生能在高中阶段发现自己内心喜欢和追求的东西。如果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在报考志愿时,比如说报化学,他能够骄傲地说,我热爱,所以我选择,那便是我们高中教育的成功。

于我而言,这是我作为教师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从我来到八中,我一直负责竞赛培训。说实话,一开始接手竞赛,自己真的是诚惶诚恐,因为竞赛的功利性太强,我迷茫了。前两年的竞赛我疯狂地讲,学生疯狂地记,就这样学生越来越少。我想,剩下的学生喜欢我多于喜欢化学。那一年,我的学生没有获得省一等奖,最后只有两个同学选择了化学专业。到第二轮竞赛,已经是选修课了,课时大大减少,尤其是化学,好像已经成为鸡肋,竞赛不加分,自主招生又不考。此时的化学竞赛课恐怕只能靠兴趣支撑了,然而奇怪的事情出现了,我的学生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化学的劲头,大家学得很开心,我上课也不感觉累,最终学生的竞赛成绩也比上一届好了许多。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兴趣在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有一个参加竞赛的学生,他的各科成绩一般,化学成绩也平平,但他就是对化学有兴趣,他参加竞赛不是为了保送,也不是为了加分,就是想从事化学专业,他在高中就已经把大学的课程全部学完了。教育是什么,不就是要经世致用吗?若单从对化学事业的贡献而言,觉得这个学生比我教出一个考上北大化学系却对化学没感情的学生更让我自豪。我很感谢我这些参加竞赛的学生,是他们让我更坚定,是他们让我看到了我作为一个化学老师的价值。我为我能教出这么多热爱化学的学生感到自豪。我想,当有一天他们站在冰冷的实验室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应该是充满激情的。我仿佛感到了当年走入师范大门,习教育之法,是我人生中寻找自我的开始。以我之所学,为学生梦想的实现而尽绵薄之力,为培育国家栋梁而尽一己之力,这是我作为一个老师的“经世致用”之哲学。

其实,从近两年的高考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高考化学越来越不拘一格,出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和数学思维。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也应该是这样的,高考对教师教学的方向是决定性的,这样的高考迫使教师思考,我们到底在化学课上要教给学生什么?

专业性人才论文 篇12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方法,动手能力

从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八大报告中“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两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内涵和目标。

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非常大,从全国各地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看,一方面社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存在着大量需求,特别是高中级市场营销人才,而另一方面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却存在着一定的就业困难,供需之间的存在矛盾。因此,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立足学科特色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标准,选择、创新符合高职教学要求的教学方法,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仅仅靠那些借鉴过来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甚至是不实用的,所以,探索一些科学、实用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教学方法会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能解决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供需之间的矛盾,符合贯彻十八大职业教育改革精神。以下是我们对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尝试。

一、“头脑风暴”探究教学法

创业教育课程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创造与创业教育融为一体,强化教育中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品位。创业教育课堂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而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发现和讨论创业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探究法就是允许学生有阐述自己见解的空间,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激活了教师的思想,又激活了学生的思想,能把学生逐渐培养成能够独立思考,学会主动获取、主动发展,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同时,从“找饭碗”到“造饭碗”,更会培养出一批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电子对抗教学法

电子对抗实验室课程采用的是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商业模拟教学技术来实现的培训课程和实践工具,与传统授课式或案例式学习方法比较,商业模拟课程有效解决了教学的说教模式和空洞的讨论内容,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自参与和实战演练,大大提升了教学效果,加深和巩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企业经营之道》是我们专业将《会计基础》《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三门课程整合在一起的一门课程,在校内ERP软件实训室上课,这门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教学组织者,控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为了达到学做结合的要求,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课时安排,变两节连上为四节连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使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上。表面看来,教师在课堂上做的少,但实际上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准备教学的过程,包括教学资料的准备(ERP软件)、教学内容的选取,采用自编教材,教学过程的设计,使用ERP软件小组对抗、评价体系的制定等。只有教师课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才能保证课堂中“教师做的少,学生做的多”。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岗位的适应能力。

三、模拟情景训练法

开展形式多样的模拟情景训练,可通过多人组合自创情景模拟训练、即兴式情景模拟训练,或根据教师指定题目进行模拟训练。如商务礼仪课,设置各行业的各种场合,像商场柜台、超市前台等,从表情、服饰、姿态、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服务等多面考察和训练,并分组互相点评、教师点评,纠正其不足之处并演示正确做法,以区别错误和不规范的做法,进一步感受行业气氛,熟悉其礼仪规范。该教学方法特别适用于难以安排实习任务的实践过程。教师利用仿真设施进行教学与操作训练,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由模仿到逐步创新的路子,要“以学生为本”,担任好导演或场外指导的角色,而不总是当裁判员。

四、竞赛教学法

《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干课程,我们对该课程的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以赛代考。这就带来了教学方法的相应改革。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训练目的,针对教学目的具体内容要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分组组合,进行方案策划,充分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学习和方案策划的积极性,并要求学生将方案做成PPT,期末通过比赛的方式打出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评委可以由教研室教师组成,也可以吸收部分学生参与到评委中,进行现场评比打分,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同时,教师要对优秀者予以表扬和鼓励,如班级的优秀者参加学院组织的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学院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的优秀者参加省市场营销技能大赛,如果在省市场营销技能大赛中胜出,再参加全国市场营销技能大赛。竞赛教学法的实施处使学生将竞赛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地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五、案例教学法

对导入案例主要是引出所要学习的问题,如导入案例:迪斯尼——文化产品品牌延伸。通过案例的主要内容一每当迪斯尼推出一部成功的大片,迪斯尼乐园里就会出现相应的游乐设施,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立即会出现在迪斯尼乐园或商场里的迪斯尼店铺中,动画人物玩偶是最具代表性、最传统的一种周边产品……这样,就引出所要学习的内容——品牌延伸。对章后分析案例主要是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案例分析讨论:娃哈哈品牌延伸之路,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①请你结合案例谈谈娃哈哈品牌延伸有哪些得与失?②试分析娃哈哈的品牌延伸体现了哪些原则?)分析案例的主要内容。学生从营养液到果奶、突入纯净水市场、挑战“两乐”、拓展童装市场、进入其他市场等,分析讨论出娃哈哈品牌延伸的得与失和体现了哪些原则。待学生讨论完,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主动发言,也可以点名发言,或者采取二者结合的方式,最后进行点评。

六、校企协作任务完成教学法

职业教育一直在倡导工学结合,校企协作任务完成教学法是我们正在尝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是高等职业学校系部教学活动与企业单位实际任务相结合。校企协作任务完成教学法是教学方法从简单的课堂任务理论传授到企业实际应用任务完成的一种变化,使教学达到的效果实用性更强。《市场调查与预测》就是采用校企协作教学法,首先,每6人分为一组,寻找委托调查单位(企业)确定调查题目,然后将课程内容分为八项任务,学生在学校每完成一项理论任务,接着到企业去完成相应的实践任务,课程结束,他们就完成了相应的理论任务和实践任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既掌握了相应的理论知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了依据,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利润。

参考文献

[1]徐英姿.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学周刊,2012(35).

上一篇:初中小说下一篇:会计人员培训继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