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库存(共3篇)
石油库存 篇1
0引言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个物流链中,石油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库存管理理论看,我国是否需要石油库存?还是实行零库存?与国家石油储备联系起来考虑,就是是否需要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的问题,储备量多少为佳?
1从库存管理理论看国家建设石油战略储备至关重要
1.1库存管理理论库存是一种无奈的结果,它是由于人们无法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才不得不采用的应付外界变化的结果。库存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为保持供应链的正常运转,适当的库存又是十分必要的。国际石油战略储备的经验表明,建立一定规模的国家石油储备是应付突发事件、防止石油供应中断的重要手段和举措;其另一个好处在于,国际油价走低时可以持仓或逢低吸纳,高价时减持或出手转卖,不仅可以减少外汇支出,而且可以稳定国内油价波动,稳定国内经济。
1.2“牛鞭子效应”要求增大石油储备“牛鞭子效应”是指特定产品的顾客需求量的变动并不大,但他们供应链中的库存和延期交货水平却波动很大,这种供应链上游需求变动程度增大的现象称为“牛鞭子效应”,也就是说我国国民经济对石油的需求量有很小的增加,石油的库存量要有较大程度的增加。据分析,由于能源工业处于国民经济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因能源供应不足所引起的国民经济损失约为能源本身价值的20-60倍,而油价每上涨1美元,整个国家工业的生产就会有7美元的价格泡沫。因此,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被迫有更多的安全库存量。
1.3减少石油储备库存量以及实行零库存对国家来说十分危险减少库存量以及实行零库存就是要采用准时生产,准时生产的四个关键因素分别是:减小每批供应数量;频繁可靠的交货计划;缩短计划的提前期;持续稳定的高质量水平。
石油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所能获取的石油资源持久、稳定、足量、经济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然而,无论一国的石油消费类型如何、进口量多少,只要供应渠道是稳定而通畅的,就应该没有太大的石油安全问题。尽管国际石油市场日趋成熟、资源相对充裕,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国际市场石油稳定供应的突发事件随时可能发生。所以,对石油保持储备性的库存显得十分重要。
2从库存控制理论看国家石油储备的规模
2.1国家石油储备的国际标准按照国际能源机构(IEA)制定的标准,当石油供应中断量达到需求量7%的时候,就是能源安全的警戒线。按照国际能源署对国家石油储备的标准,一般是要能保证全国90天的石油供应。目前20多个IEA成员国总储备量超过40亿桶原油,相当于114天的进口量。中国只能维持三、到四天,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数字。
2.2我国的石油储存现状中国于2004年正式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经国务院批准,于2007年12月18日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中心,以应对石油供应中断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国家有关部门已初步选定浙江宁波镇海、浙江舟山、山东青岛黄岛、广东大亚湾等,作为建立第一批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基地。根据初步规划,我国建立的是30天的石油储备数量。
3库存成本与石油储备成本
3.1库存成本保持一定库存会产生以下相关成本:定购成本、购入成本、持有成本和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指因存货不足或用尽、供应中断而导致不能满足生产经营上的需求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缺货成本的高低与库存量相关:当库存量较大时,缺货的次数和数量就相对较少,缺货成本就可能较低,但储存(持有)成本必然较高;另一方面当库存量小时,缺货成本可能较高,而储存成本可以较低。这些成本之间存在悖反关系。要确定定购量补足各种产品的库存,就要对其相关成本进行权衡,如图1所示。
3.2石油储备建设的库存成本石油储备建设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包括储备设施成本、维护费用以及原油成本等。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资金,是指建设石油储存设施所需要的投资。按照目前中国石化企业建设原油储罐投资情况测算,单位库容的综合造价约700元泣方米,如果储备1000万吨原油需建设库容1400万立方米,需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储备原油采购资金,也就是购物成本。如果原油按照22-25美元/桶计算,单位原油采购资金为1420-1770元/吨,如购买1000万吨,需要142-177亿元人民币。
储存费用。包括设施折旧、采购资金银行贷款利息和日常管理费用三部分。初步测算,储存一吨原油年需要113元人民币。按照以上的测算,政府储备1000万吨原油所需各种投资和费用情况如下:储备建设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采购资金约142-177亿人民币,储存费用11.3亿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石油的需求量将不断加大,供需缺口不断加大,中国经济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将加大,且国际形势多变,从库存管理的理论来看中国建设国家石油储备是必需的,但说费用是巨大的,中国现有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支撑。石油储备工程的建设,必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摘要:本文试用库存管理、“牛鞭子效应”、安全库存和库存成本等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石油开采量与消费现状分析建设国家石油储备的重要性、迫切性和石油储备的相关成本。
关键词:库存,石油储备,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杰编著.生产与运营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2]张群,张杰等译.生产与动作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辛本健译.透视中国石油安全[M].编译参考,2007,(6).
[4]王家枢.石油与国家安全[M].地震出版社.
石油企业库存控制管理对策探讨 篇2
近几年以来,持续高涨的原油价格对中国石油各企业的生产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成本控制已成为各石油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供应物流运营成本也随之成为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重点。如何有效控制库存,降低物资供应成本,已成为物资供应者必须思索的课题。
1 库存控制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1)库存储备规模大,储备资金周转缓慢。其结果造成企业物流运营成本高,资金占用比例高。目前中国石油物资库存额高达130多亿。
(2)库存结构不合理。在目前中国石油130多亿的总储备额中,属于三年以上无动态的,即我们所称的属于超储积压的物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3)库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低。目前的中国石油大部分企业的物资库存控制管理主要是根据个人经验,订货时间、数量、订货频率、库存量设置等全靠计划人员决定。
(4)供需脱节。中国石油大部分企业的物资需求计划由作业部门提出,机动部门审批,然后由机动部门将物资需求计划提供给物资供应部门进行采购。物资供应部门不了解检修计划,作业部门不了解物资供应的情况,供应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脱节。
(5)物资需求牛鞭效应。作业部门提报需求计划时,在考虑检修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储备需要的考虑,因此需求计划报上来已经放大了实际需求量,而物资供应部门根据作业部门所报需求计划进行采购时,也会考虑安全储备的需要,适当放大采购量,因此会造成需求再放大,直接导致库存量增加。
(6)用户的满意度低。由于库存控制主观性比较大,因而在库存的控制上往往是不该储备的多备了,一些应该有安全储备的反而没有储备。结果是临时采购居多,生产与检修需要不能得到及时满足。
2 原因分析
(1)设备备件需求预测的非科学化。在流程型工业企业中,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的特点和要求与其他物料(如原材料、成品)的库存管理明显不同:设备备件要求较高的服务水平,因为缺货导致的损失可能是巨大的;备件的需求很稀疏而难以精确预测;备件的种类和不同规格型号数量巨大,管理困难。在目前,中国石油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备件需求预测分析体系,几乎所有的备件需求都是靠机动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的人员根据多年的经验来确定,主观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不能说绝对的不科学,但科学化程度确实很低。
(2)设备备件库存决策方法的简单化。库存控制管理就是要解决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数量,使得保持库存和补充采购的总成本最少。库存的控制水平体现了物资供应管理的水平,更是物资供应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但在目前,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的关注点更集中在物资采购的谈判价格上。对于需求计划是否准确?应该有怎样的安全库存,何时采购是最佳时间,则很少考虑。在库存控制管理上,采购人员既没有技术上的支持,也没有管理上的制约。虽然在物资管理绩效考核上,有出库率等指标,但由于其他科学的配套指标不完善,其结果是物资采购人员为了规避责任,一味地以用户单位需求计划为采购依据。以便出现物资积压时,以给自己一个解脱的理由。这种简单化的库存控制方式,其结果是我们虽然在物资合同的谈判价格上做了很多努力,节约了一些采购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库存的增加,我们的库存成本却在大幅增高。
(3)信息沟通不畅。在目前,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链中的各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造成供需脱节,导致相关管理的盲目性。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目前的采购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作业部门的需求计划。物资需求计划和检修计划由作业部提出后,经机动部审批,然后由机动部将物资需求计划提供给物资供应部门进行采购,最后由检修公司或电仪部门实施检修。物资供应部门对关键物资情况掌握不全面,如具体哪些是关键设备、哪些是关键备件等不够清楚;机动部门对哪些物资需要专门储备以及很多设备备件的现场使用情况不够了解;而作业部和检修公司不了解库存储备型号及储备量。结果是物资供应部门不了解需求计划编制的依据和目的,采购具有盲目性;作业部不了解供应和库存的情况(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计划编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机动部门不了解设备备件及供应物资的需求规律和供应状态,计划的审批具有盲目性。
(4)约束机制不当。过高的物资库存,给企业的效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一些企业的决策者为降低库存给各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指标,但相关的配套措施却没有,导致相关部门为减少考核给本部门带来的影响,而采取一些本位主义的做法。如作业部门只考虑自己的需求满足而多报计划,机动部门为规避责任而没有事实审批计划,物资供应部门为避免承担增加库存的责任而简单跟随作业部的需求计划。物资供应部门有采购与降低库存的指标和约束机制,但作业部门缺乏有效的计划编制方面的约束机制。作业部门的职责是保证设备的安全持续运行,因此作业部门在提报需求计划时为保证设备检修的万无一失常常会虚报需求计划。物资供应部门以此为采购依据不免会出现多购而造成库存积压。但因此而造成的库存积压,物资供应部门也因有需求计划为理由而无须承担具体责任。最终结果是看似谁都在负责,但谁最终又都没有负责,责任最终以企业的效益为代价而被遮掩。
(5)组织机构及其职能设定不清。(1)检修公司或电仪部门应该比作业部门更了解设备备件的需求情况,但备件的需求计划却由作业部制定。需求计划的不准确性可想而知。(2)库存管理不集中。尽管从职能上讲,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的职能属于物资供应部门,但事实上,由于历史的成因,在作业部门和检修公司或电仪部均有历史库存。这些历史库存对物资采购造成的影响是有些时候虽然有需求计划,但在实际检修时,因为自己库中有备料,而未到物资供应部门领取,从而造成物资供应部门为此而作的采购成为积压。(3)物资供应部门和作业部门在设备备件库存管理的问题上存在非合作博弈。一方面,作业部希望设备备件库存越多越好;另一方面,物资供应部门希望设备备件库存越少越好。尽管这种博弈在很多企业都很常见,但这种非合作博弈对整个企业而言是有害的。导致这种非合作博弈的本质是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博弈的双方均对需求缺乏了解是冲突的直接原因。
3 库存控制管理对策
(1)建立并完善库存控制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20年代晚期,科学库存决策成了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手段,即以数学模型来寻找最佳的库存水平。“二战”之后,由于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的广泛应用,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库存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库存决策理论。近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库存决策的工作效率,促使库存决策理论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因此如何利用现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科学的库存决策理论,建立库存控制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是物资供应工作者应积极思索并应大胆尝试的。通过库存控制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我们在库存控制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提高物资供应需求计划的准确性。作业部门在了解备件现场使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提高上报需求计划的准确性,上报需求计划需要分清确定性需求与储备需求。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这里应对不确定性的需求是联合作业部门和物资供应两个部门来应对的,不像原来作业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各自采取一套方法应对不确定性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物资供应的牛鞭效应问题。
(3)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供应物资出现的问题需要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对于多报不领,或者产生缺货的情况,应由企业领导组织作业部门、机动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问题(如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按照目前的管理方式(作业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采购来的物资强制作业部门领用,作业部门、检修公司、电仪部门等建立自己的小库),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
物流资讯
门的仓库与作业部、车间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4)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检修计划(确定要用还是只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作业部门应多了解供应的情况(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采购的需求放大问题。这需要多个部门更加透明,如作业部门上报的计划需要区别确定需求和储备需求,将两者区别开来,对于储备需求,具体储备量、储备时间可以多个部门协调解决;物资供应部门的库存应更透明,应充分发挥企业ERP系统信息共享功能,让作业部门、设计部门、工程部门及时掌握物资供应仓储的实际库存量多少、再订货点多少、代用物资等信息,本着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作用的方法,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量。
(5)建立关键设备的物资台账。建议由机动部门、作业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联合建立关键设备的物资台账。确定哪些设备是关键设备,必须有备件,应有多少储备量及关键设备管理报废的规则,建立一套非常关键设备物资的储备管理体系。对于属于非常关键设备物资的储备不要列入物资供应部门的考核体系中。
(6)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而是要动态化的理念认识仓储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如发挥仓库的监督功能,如现有库存较多、或者代用备件较多,可以由仓储部门提示不采购;发挥仓库的库存管理功能,减少报废量,最大化地发挥库存物资功效,提高物资的周转率等。
(7)及时消化不良库存。物资供应部门的报废库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现场无可替换的物资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轻负担。
摘要:合理库存可以使得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有效,更为顺畅。若库存控制不当,将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库存水准高,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等现象。如何有效控制库存,降低物资供应成本,已成为物资管理企业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论文针对石油企业库存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石油企业的特点和多年的物流管理经验,分析石油企业库存控制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和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实用有效的库存控制管理对策,以其对物资管理企业有所帮助。
石油库存 篇3
一、当前我国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从目前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在总体上还没有完全具备现代企业物资管理的特征, 其物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属于传统的储备。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石油企业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物资及库存管理学概念欠缺, 意识还不够明确。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 企业的物资管理及供应程序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 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后勤物资储备部门, 但是部分管理者的思路依然停留在传统工作的层面上, 对现代库存及物资管理学认识程度不够, 一些规章制度也未能健全。其次, 物资管理流程各环节在协调合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要么各部门的计划制定只考虑本部门的情况, 片面的追求“大而全”, 从而造成了重复采购, 资源浪费。要么各部门缺乏主体性, 机械的跟随上一环节部门的工作计划, 一旦上一部门出现问题, 本部门环节的工作便无法进行。再次, 很多企业或部门尚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物资管理信息体系, 在管理过程中, 相关物资的采购, 询价, 库存物资的出入库管理, 仓储和配送等方面都没有进行整合和信息共享,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物资管理部门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二、现代石油企业库存及物资管理模式改革的途径探析
(一) 提高认识, 加大力度处理积压物资, 降低库存量
当前形势下, 如何降低当前库存已经成为物资管理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 企业应当从制度层面入手, 首先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程, 鼓励和要求各单位首先选用库存物资, 特别是积压物资, 同时作为自主经营的独立法人, 物资管理公司应当加强与兄弟单位的沟通联系, 及时发布积压物资信息, 尽量实现兄弟单位之间的相互调剂, 互通有无。对于一些长期积压甚至已经过时的产品, 物资管理单位应当努力与总部或原生产厂家联系, 尽量实现积压物资的返厂升级, 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 有条件的单位也可以组织相关人才, 在技术经验允许的情况下开展技术攻关, 对库存积压物资进行自我改造和升级。通过上述手段, 及时的对本单位库存中的积压物资进行处理。此外, 在处理过程中, 企业应及时建立库存跌价处理制度, 对库存物资造成的跌价损失, 进行逐期分摊。
在完成对库存积压物资的整合处理之后, 企业应加强计划管理工作, 防止新的积压, 具体来说, 可以制定相关库存指标, 并严格按照指标进行目标化管理, 将具体措施落实到每个科室, 班组以及个人。明确责任, 提高认识。
(二) 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工作, 避免新的库存积压问题
物资采购是物资管理的重要方面, 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库存积压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盲目的、非科学的采购行为。笔者认为, 在今后的采购工作中, 应当关注一下三点原则:首先, 应坚持以科学的理念定义采购行为。例如在采购工作中利用经济学中的28法则, 即以80%的资金集中采购20%的直接关系生产需要的重要物资。科学的采购理念是防止库存积压问题出现的关键。石油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需要消耗的物资品种繁多, 但各种物资的消耗量又有很大差别, 因此在采购中, 应当科学的划分采购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降低进料成本。其次, 企业应当尽量实行集中采购, 将资金用在刀刃上。第三, 在采购方案的制定上, 应当坚持合理、有利原则。采购人员应严格按照企业审定通过的采购渠道、根据运输方式、到站情况逐一测定采购的总成本, 利用采购成本比较法, 设计最佳采购方案, 同时在采购预算资金的编制和控制问题上, 应当进行高度重视, 加强相关采购计划与合同的管理
(三)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以信息化带动规范化和现代化
解决并根治库存积压问题, 物资管理供应链的开发和健全势在必行。建立信息管理网络, 首先应当以高效畅通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物资决策、采购、储备、出入库、运输以客户服务的信息化。企业应当将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量将原本分散于个部门内部的计算机子系统统一并拓展为一个覆盖企业内部整体的信息交流平台, 使得采购、仓储、运输等部分能够及时的汇总信息, 并从中提取本部门所需要的内容。
在完成内部网络的构建与覆盖之后,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专门人才将内部局域网互联化, 即将局域网接入互联网, 将厂商、企业本体、客户通过网络联系起来, 企业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生产商最新的产品资讯, 并按照最新资讯有的放矢的调整企业库存及采购计划, 客户通过网络及时交接企业的库存信息, 跟踪货运情况, 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在信息化网络平台的帮助下, 三方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增进彼此信任, 实现供需双方的信息资源共享, 从而保障整个石油集团产业的有序进行。
三、小结
综上所述, 针对物资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企业应当及时调整思路, 提高认识, 采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 对采购、库存管理、运输、客户服务等环节进行优化改革, 通过新的库存及物资管理模式的构建,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企业成本, 从而真正发挥物资管理工作在整个石油工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石油企业的物资管理单位做好物资管理工作, 对于保障企业的勘探开发, 生产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出发, 浅谈现代石油企业做好库存物资管理的意义及有效途径, 以期对今后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石油企业,库存,物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文波.浅谈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 (15) .[1]马文波.浅谈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1 (15) .
[2]康丽英.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财富.2009 (2) .[2]康丽英.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对策探析[J].中国科技财富.2009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