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语言训练(共12篇)
文本语言训练 篇1
苏教版第十一册《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 讲述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的故事, 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不顾身后的祸患是危险的, 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在改编时遵循了保留原意、格式不变的原则, 但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课文对话的形式单一, 都是××问, ××答, 提示语缺乏一定的修饰或限制。针对这一情况, 如何因学而教,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时, 我就以“提示语”为突破口, 训练学生语言。进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一. 添加提示语言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疑惑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边瞄准边答道:“禀报大王, 我在打鸟。”
吴王关切地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颇有心计地说:“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 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花园里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拍着少年的肩膀夸奖道:“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看完这改编的对话, 与文本一比较, 由于添加了提示语, 文本带给学生的思考和感受就完全不同, 更加形象地表现了吴王和少年的内心、表情及神态、动作等, 将简单的对话, 变成了内容丰富、神态传情的表现, 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材为“因课设练”留下了广阔的训练空间,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发展文本的意识。
二. 改变提示位置
提示语位置有四种:提示语在前、在后、在中间, 或省略提示语。在《螳螂捕蝉》中, 提示语单一地只在前, 学生在对话时, 就是一问一答, 简单枯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完全局限于对内容的理解, 因而对说话人的动作、心理、神态、语气的表现缺乏传神的作用。在学生添加相关的提示语内容的基础上, 教师顺时引导, 让学生试着变换提示语的位置。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亲切地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禀报大王, 我在打鸟。”少年边走向吴王边答道。
“你打着鸟了吗?”
“我没有打着鸟, 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少年不假思索地说。
吴王来了兴趣, 好奇地问:“什么事啊?”
“花园里有一棵树, 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 悠闲地叫着, 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少年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那螳螂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要去捕蝉, 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你看得真仔细!”吴王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是的,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 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标点符号的使用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 并不难, 但是随着提示语位置的改变, 标点符号的改用也随之改变, 同时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后, 细细意读, 文章更加连贯, 语感也丰满得多。学生在整个改编的过程中, 既体验到挑战文本的刺激, 在实践中灵活地训练了对话的方式, 描写的形式, 标点符号使用的格式。这就使他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 更积极、更主动, 为他们学习语文、探索语文打开了大门,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突出模仿表演
《螳螂捕蝉》提示语中修饰词的添加, 位置的调整, 对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们改编、添加提示语, 就是模仿吴王和少年的语气、动作的表演过程, 自己融入到故事中去, 表演变成了真正的体会、感受。《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 语文教学在传道授业中还应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自由探索的求知能力。
在总结课文时, 学生畅所欲言、百花齐放并纷纷主动要求进行现场的模仿表演, 个别有心计的学生课前竟然准备了头饰。原本枯燥的对话, 在添加、变换了提示语的位置后, 再加上学生活灵活现的表演, 课堂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学生在乐中学, 学中乐, 感受到了学习的幸福。
文本语言训练 篇2
——《白鹅》教后反思
长汀县凌志学校:丘富开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下课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上完《白鹅》的公开课走下 讲台,一股浓郁的桂花清香迎面袭来,沁人心脾,格外舒爽。望望走出教室的听课同仁,他们的脸上浮现出一种难以掩饰的满足,让我如释重负。
《白鹅》是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幽默风趣的散文。作者抓住白鹅“高傲”的特点,从“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展开描写,把白鹅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鲜活灵动,富有生趣,读后叫人倍感亲切。根据文本的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复习导入”→“品读‘高傲”→“学习写法”→“布置作业”的教学流程展开教学,基本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把握文本特点,品析“高傲”。课文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从“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表现了白鹅的“高傲”。我首先抓住课文中心句中的“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一关键性短语入手,引导学生理解“高傲”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分别品读它在“姿态”、“叫声”、“步态”、“吃相”中的表现,引领学生体会白鹅“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严肃郑重、厉声呵斥”的叫声,“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中表现出来的“高傲”,收到了很好的功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品味、感悟体验、画议评说、朗读表演等,学生对白鹅的“高傲”有了深刻的感悟与认同,油然而生爱鹅之情。抓住中心句和过渡段展开教学,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引导学生品析,层层剥笋,条分析缕,入情入境,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鹅之可爱起到了不可言喻的功效。
二、抓住关键词句,品味“高傲”。
教学中,我根据课文总分构段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加以品味,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学“叫声”一节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鹅的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一句品读,先理解“严肃郑重”和“厉声呵斥”的意思,再找出文中写“严肃郑重”与“厉声呵斥”表现的语句加以佐证体会,然后从鹅对生客与路人“厉声叫嚣”和“引吭大叫”的行为中感受白鹅的“高傲”,最后拓展说话训练,想象白鹅“叫嚣”和“大叫”的内容,丰富了白鹅“高傲”的内涵。一只不留情面,不分场合,不肯相让的“高傲”白鹅在学生眼前渐行渐近,清晰完整起来。教学“步态”与“吃相”环节,方法相似,都是让学生先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再找出具体描写的句子来验证,然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再现白鹅的“高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揣摩课文写法,模仿借鉴。
阅读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重任。教材就是学生写作、交际的范本。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探究教材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与交际,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写作。
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就是要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获得借鉴的范例,学习文学大家的表达方法,而后加以模仿借鉴。根据这一要求,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揣摩体会作者采用的写作方法。丰子恺先生在《白鹅》一文中,成功地运用了先总后分的写法,对比的写法和运用反语的写法,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白鹅的“高傲”,是不可多得的散文名篇,更是学生不可多得的模仿范例。通过引导学生细致地揣摩作者的写法,对学生今后的习作起到了不可小觑的铺垫作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长期引导学生学习借鉴作家们的写法,必定会给学生今后的写作实践铺平道路。
四、找准文本空白,训练说话。
2015版《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怎样实现课标提出的这一要求,我以为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扎实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感和语文综合素养。而说话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学生习作表达的前提铺垫,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能说会道、滔滔不绝,甚至口若悬河。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文本对白鹅“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厉声叫骂”和“责备”等没有具体描写的空白,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说话训练,既帮助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了白鹅的“高傲”,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实践,厚实了课文内容,真可谓“一石三鸟”啊!基于此,我在课前设计了四处说话训练的内容,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完成说话训练。具体内容是:生客进来,它会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叫喊:“。”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会放开喉咙大声吼道:“。”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长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它仿佛在说:“。”④饭罐已经空空如也,鹅便昂首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这时,它又仿佛在骂:“。”通过引导,学生的说话内容得体恰当,丰富了白鹅的“高傲”形象,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要继续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演绎更精彩的课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才是我应有的追求!
依托文本,巧寻语言训练点 篇3
本文以《小小的船》( 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第7课 ) 一课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作法。
关键字: 小小的船;语言训练
G623.2
一、关注形象生动的词语,巧寻语言训练点
《小小的船》是一首精巧的儿童诗,这篇韵文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很多叠词描写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些叠词的用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应适当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比较,获得初步的认识。
师: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弯弯的。为什么要将两个字重叠呢?“小的船”“蓝的天”和“小小的船”“蓝蓝的天”哪个好?生:“小小的船”“蓝蓝的天”好。师:为什么?生:因为“小小的”比“小的”还要小。生:“小小的”“蓝蓝的”,读起来更舒服。师:对,你们也能用重叠的词说一句话吗?生:红红的太阳出来了。师:你们说得真好,以后我们也可以运用重叠的词来造句。
【评析:先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课文中运用叠词的意义,再采取用重叠的词说一句话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重叠的词在生活中的作用,词语理解落到了实处。教师如能关注到文本中形象生动的词语,巧寻语言训练点,孩子脑海中自然而然跃出这样的词,信手拈来,活学活用。】
二、关注运用修辞的语言,巧寻语言训练点
课文中“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短短几个字却隐藏着一种修辞手法——比喻,这是学生首次在文本中遇见“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我把此处当做语言训练点,让学生表达说话,进而看图说诗。
师:现在,谁懂得“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这当中加上一个什么字,就可以把这句话联系起来?生:加一个“像”字。“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师:是啊,自古至今,那现在,我们也来想一想,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生:弯弯的月儿像香蕉。生:弯弯的月儿像彩虹。生:弯弯的月儿像小桥。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出示月亮图,请生看图说话,出示句式:月亮是。师:我先来示范,我选择第一幅图,我想说:圆圆的月亮好像我手里拉着线的气球。谁也想说说这样的句子,记得把话说完整。
生:月亮是男孩手中的气球。生:月亮是我最爱的篮球。生:月亮是怀孕的妈妈。师:这句话能不能重新说一说。生:月亮是妈妈肚子里的宝贝。师:哎哟,好美呀,你真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小诗人!生:月亮是丢出去的篮球。生:月亮是我爸爸送我的篮球。生:月亮是妈妈给我买的气球,很漂亮。师:小朋友的想象力可真丰富,你们说的句子真美。
【评析:我们知道,运用修辞手法进行表达,会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画面感。抓住这些语言细细品味,有利于孩子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尽管低年级教学“不必太在意比喻句”,但这并不等于不要教,而要看此处比喻为何而求。可让学生初步了解比喻手法,同时也能基本掌握比喻句的用法。事实上,孩子在课上不仅能发挥想象说出弯弯的月儿还像什么,甚至可以凭借老师给予的句式和图片,可以尝试说诗,“比喻”成为本课的语言训练点是比较成功的。】
三、关注语言留白处,巧寻语言训练点
《小小的船》这篇课文,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语句优美,更富有想象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观看星空动画图;播放《小小的船》的音乐,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一边读文,一边想象韵文所描绘的画面。
(“小小的船”乐曲在教室里回荡,小朋友们都入了神,眯上了眼睛,显得十分陶醉。)
师:哪些小朋友觉得自己好像飞上了月亮?生:我飞上去了。生:我好像身子变轻了。生:我好像腿变长了。师:好,现在你们已经飞上了蓝天,坐在了小船里。看,在月亮上看到些什么?(出示句式,凭借情境进行句子训练)我看见……。生:我看见星星。生:我看见北斗星。生:我看见人造卫星。生:我看见许多星星向我眨眼睛。师:星星那么亮,向我们眨眼睛,你坐在月亮上,向下就看见地球,抬头看,除了看到星星还看到什么?生:我还看见蓝蓝的天。师:蓝蓝的天,我们每天都看见,谁能用“蓝蓝的天”说一句话?可以说蓝蓝的天上有什么,也可以说我在蓝蓝的天上做什么,想想看,看谁说得好?
【评析:虽然低年级教材中的选文大多简洁朴实,但也不乏表达的留白处,这些语段会让学生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回味,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言语实践的机会。利用情境想象说话是本教学片断的一大特色,學生把自己想象为正坐在月亮上的小姑娘,她们所说的话都是具体的情境中产生的,凭借文本留白提供的语言材料,训练和发展孩子的语言,从而达到学生整体素养发展的目的。】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一篇篇精彩的文本就是一个个经典范例。依托文本,在阅读教学中找准语言训练点,引导学生落实诸如此类的语言训练,相信孩子们的说话能力一定是扎实有效的。
作者简介:
抓住文本特征重视语言训练 篇4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近年来提出了“本色语文”的主张, 他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语文就是语文, 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 以语文活动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也在其专著《我即语文》中专辟一章《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 他旗帜鲜明地回答:“若问对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有什么展望, 我还是老话一句, 必须认真按照语文工具的性质规律, 把语文课切切实实上成工具课。”两位前辈的主张真乃振聋发聩, 一语中的!那么, 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以语言为核心, 重视语言训练?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也就是必须紧紧抓住文本特征。
一、长文短教, 短文长教, 让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面对篇幅长、内容多的课文, 有的老师抱怨:这么长的文章, 从作者介绍到情节梳理到主旨概括再到写作特色的总结, 林林总总, 包罗万象, 区区两个课时 (最多三课时) , 按部就班下来, 早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如何还能进行细致的语言揣摩, 关键句的分析?我要说, 此言谬矣!我们何不来个大刀阔斧地变通呢。长文短教, 抓住要害, 提纲挈领, 教学长文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笔者于2012年10月随福建省名师送培下乡讲学团到永泰县城关中学举行借班公开教学, 我执教的班级是初二 (1) 班, 课文是传统经典篇目《阿长与山海经》。对于初二学生来说, 鲁迅的这篇超过3000字的叙事散文当属长文了。怎么办?我决定采取让学生给阿长设计名片 (内含原名:无;又名:长妈妈、阿妈、阿长;职业:保姆;文化程度:文盲;婚姻状况:孀居) 的做法,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克服阅读长文的畏难情绪。学生通过共同设计这一小小的名片就能轻易了解阿长的基本状况。接下来我用问题激趣的办法要学生给阿长打分,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当年的鲁迅, 你准备给阿长打多少分?并根据课文说说理由。”这样就引导学生注意认真阅读课文, 寻找根据。如此一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争先找出文中关于“我”对阿长态度的词语和句子, 如“憎恶”、“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些规矩, 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都是些烦琐之至, 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等等, 通过分析引导, 学生真正明白了作者构思上的良苦用心———通过前半部分写儿时的“我”对阿长的“抑”来衬托成年的“我”对阿长的“扬”。我还趁热打铁, 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诵最后两段课文, 进一步体会作者内心所涌起的对阿长的无限怀念之情。如此长文短教, 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致盎然, 充满着语言体验的乐趣。
长文要短教, 短文呢?不妨长教。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黔之驴》总共才106字, 这么短的一篇文言寓言, 黄老师先在与学生你来我往的对话中疏通了课文中的几个难写的字, 难读的音和难懂的词, 如“慭慭”“噬”“狎”“㘎”等, 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黔驴技穷”这一成语的主角是“黔驴”的事实来一次成语再造, 但主角必须是课文中的另一动物“黔虎”。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被霎时点燃, 争先说是“黔虎识驴”、“黔虎之智”、“黔虎之谋”等等, 互不相让, 见仁见智。接着, 黄老师启发大家道;“这篇课文从体裁上来说是一则寓言, 也就是作者借动物或植物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揭示一个大道理。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主角 (驴或虎) , 这个故事又该如何说?引导学生学会人称转换来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我是一只来到贵州的驴 (或者虎) ……不难看出, 黄老师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 又让学生“创造”了成语, 还学会了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讲故事, 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但不少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这三维目标有意或无意地割裂开来, 造成油水分离, 格格不入。事实证明, 只要我们本着“还语文为语文”的宗旨, 不管长文还是短文, 一样可以将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一样可以酝酿出味道浓厚的语文课来。
二、尊重文本, 盘活文本, 加强语基训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陈日亮老师在《我即语文》一书中也写道:“如果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语文, 我认为应把语文工具规范为‘技能’与‘人文’的统一, 而不是‘工具’和‘人文’的统一。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 就是在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同时, 也一并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语文技能训练之成功与否, 正和人文教育之得失成正比。”由此看来, 工具性是语文之本, 语文之皮;人文性则是语文之末, 语文之毛。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舍本逐末, 谬莫大焉。但时至今日, 不少老师仍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强调人文性, 而忽视了工具性。执教《愚公移山》, 对文言字词轻描淡写, 却要发动全班学生辩论愚公的行为是否在破坏生态环境;执教《背影》时, 不是去着力体会散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父亲的形象, 以体现父爱的深沉伟大, 而是要同学们谴责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行径。如此置文本特征于不顾, 视语言训练若无睹的课堂, 都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也与语文课堂应有的教学要求相悖。
我们应紧紧地依附语文课赖以生存的语言沃土, 充分尊重文本, 盘活文本, 设法让语基训练的幼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姑举例如下:
1. 少搞串译, 活教文言。
长期以来, “字字落实, 句句翻译”成了文言文教学的金科玉律, 雷打不动。久而久之, 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就形成了刻板教条的印象。可想而知, 学生从初一到高三, 文言文教学总是僵化的字词解释, 固定的句式翻译, 年年如此, 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文言文学习除了给人以面目可憎, 总想拒之于千里之外的印象之外还会有什么呢?文言文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肯学文言, 热爱文言。黄厚江老师教《阿房宫赋》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就将他事先根据课文压缩成的一段百字文用幻灯片投放出来,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阿房之宫, 其形可谓 () 矣, 其制可谓 () 矣, 宫中之女可谓 () 矣, 宫中之宝可谓 () 矣, 其费可谓 () 矣, 其奢可谓 () 矣。其亡亦可谓 ()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可 () 矣!
在学生填空后, 老师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 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一个词, 课文却用了一组句子, 这是什么手法?又有什么表达效果?很明显, 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是让学生掌握“赋”这种手法注重铺陈的特点。接下来, 黄老师又大胆地出示了他改写的课文结尾, 并请同学们比较改写的结尾与原文结尾的不同效果。
(改写的结尾, 投影显示) 观古今之成败, 成, 人也, 非天也;败, 亦人也, 非天也。成败得失, 皆由人也, 非关天也。得失之故, 归之于天, 亦惑矣!
这一环节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老师试图通过让学生比较结尾以深刻认识原文的主旨及结构的目的也完全达到了。试想, 如果这节课还是像通常教文言文那样搞字字翻译, 学生除了硬着头皮机械地记几个字词的意思外还能得到什么?
2. 勾连纵横, 盘活说明文。
说明文难教, 有人戏称之为“天下第一难教之文”。大凡说明文教学, 不外乎要让学生懂得说明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 说明文的条理结构怎样?说明方法又有哪些?如果照本宣科, 很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 昏昏欲睡。于漪老师在教说明文《晋祠》时却作了这样处理, 听写《中国名胜词典》中“晋祠”的词条:“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 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要学生为听写的词条标上句序, 同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原文, 在课文中分别找出条目里的内容, 比较与课文对晋祠描写的异同, 并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 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整节课, 因于老师巧妙地引入一个词条而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忙得心有所获。应该说, 这节课的成功, 得益于于老师善于纵横勾连的课堂教学艺术。看来, 只要善于驾驭文本, 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也同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样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3. 动口动手, 激活古诗。
从初中到高中, 从必修到选修, 古诗词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很大, 花的时间也很多。但到了高考, 面对必考的古诗词鉴赏题, 不少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束手无策。原因何在?是接触的古诗词数量不够多吗?显然不是。须知, 不少人从小学开始就几乎一天一首古诗, 数量多得惊人。是针对性的训练题做得少吗?也不是。高考专题复习, 各种题型应有尽有, 狂轰滥炸, 无所不用其极。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少诵读, 更少写作。俗话说得好:好诗不厌百回读。如果能像李阳疯狂英语那样大声地读, 用心地诵, 甚至旁若无人地唱, 在如此“疯狂”的诵读中去体会诗词那抑扬顿挫的音调之美, 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 仄仄平平的音韵之美, 让自己沉浸其中, 就一定能充分感悟祖国文字的空灵、曼妙、睿智,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古诗词的濡染。可见, 大量诵读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
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写作。可以先从古诗词最常见的对仗句开始练习, 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作源头活水, 让学生对对子。我曾将校园内贴出的两则喜报 (内容是高考成绩辉煌, 文体比赛成绩突出) 作为鲜活的素材让学生给校刊《百果园》“校园短波”栏目拟写对联 (含横批) 。结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纷纷一展才情, 佳作应运而生, 如:
⑴能文学子高考鱼跃, 善武健儿体坛龙腾横批:文韬武略;
⑵状元府再造状元, 百果园又结硕果横批:越来越好。
在训练对对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练习写古诗, 变单纯地读为主动地写, 这样, 学生对古诗中的炼字炼句乃至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就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如此动口动手, 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就有了自己真切的体验, 对古诗词的语言句法等就会变得特别敏感, 特别敏锐。盘活古诗, 何乐而不为?
语文课程专家倪文锦教授在《中国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中写道:
“语言是人性的‘遗传密码’, 通过学习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所内含的人文内容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内心, 影响到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
考点跟踪训练19探究文本 篇5
一、(2011·江苏连云港)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衣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①。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②,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能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2011.4,有删改)
1.试分析第①段在文章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2.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命不因种族、肤色、贫富而有贵贱之分,每个人(每个生命)都是高贵的,不应妄自菲薄(自卑);只要不丧失希望,努力学习,刻苦锻炼,积极探索,不断奋斗,就能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超越自我,终而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3.人物形象探究:有人认为本文主人公是儿子,有人认为是父亲,还有人认为是父亲
和儿子。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儿子:通过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从开篇和结尾看,文章都是围绕儿子来展开的。对儿子的描写所用笔墨较多。②父亲: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没有这样的父亲,就不会有充满自信的儿子,更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儿子的成功实际正是父亲的成功。父亲的身影贯穿在三次卖衣服的全过程。对父亲的描写所用笔墨也较多。③父亲和儿子:在主题的表现上都是为了体现高贵的生命不卑微,父亲是精神引领,儿子是实践验证,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情节的展开上,父子两人共同推动情节发展。在所用笔墨上,基本均等。(此题为开放题,可从主题、情节、人物与主题的关系、所用笔墨等方面分析,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二、(2011·浙江金华)阅读下面一篇文学作品,完成题目。
弱种子也要发芽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
(1)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
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冷落(“漠视”或“抛弃”)。(2)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5.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示例二: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6.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三、(2011·贵州铜仁)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别踩疼了雪
①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一场雪的降临。
②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也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③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看到它。
④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⑤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
⑥女儿伸开手掌,发现我们的手掌虽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却无法随我们的爱意长时间停留。它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⑦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⑧女儿的话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⑨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⑩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围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就是她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⑪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荫,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了;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⑫可在冬天的时候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⑬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⑭雪花在天空舞蹈!
⑮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⑯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⑰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⑱那一刻,我看到的世界全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的心灵。
(选自《今日教育》)
7.联系全文,说说“雪”在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象征母亲美好的形象,象征女儿纯洁的心灵。
8.选文第⑩段是妈妈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也有一位母亲给孩子留下了短信。这位母亲双膝跪地、双手撑地,用脊梁为她三四个月的孩子挡住了垮塌的房屋。在离世前她用手机给孩子留下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读了这两位母亲的信,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自己生活体验回答。(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足文本,感悟文本语言 篇6
一、文本语言——表情达意的客观载体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阅读教学中,对文本语言进行深入品读鉴赏,必然能探得作者思想情感的奥秘。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这里的“披文以入情”可以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从宏观层面讲,就是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整体感知,建立起对作者思想情感的初步认识。例如,诵读《如梦令》数遍,学生亦能朦胧感知李清照在词中流露出的愉悦的心境。其次从微观层面讲,就是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文本,对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如一段文字、一句话、一个词语,进行品味鉴赏,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本主旨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夹竹桃》一课,老师抓住“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句中的“迎风吐艳”字,引导学生探讨此字在传递情感上的作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通过学生认真的品味鉴赏,同学们感受到:夹竹桃开得旺盛,源于季先生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之情。
二、文本语言——提升阅读鉴赏力的抓手
一个人的阅读鉴赏能力大致分为理性鉴赏力与感性鉴赏力两大类。理性鉴赏力主要指习得一些阅读技巧并加以运用的能力,比如诵读、联想、想象等。感性鉴赏力当指一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即通常所说的语感。学生只有在诵读、咀嚼、品味、感悟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技法、发展思维、培养语感、提升阅读鉴赏力。例如,诗歌鉴赏中“比较”技法的习得,教者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其重要性,对学生掌握这一技法势必产生不了多大益处。然而,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引导学生在“春风又绿江南岸”与“春风又到江南岸”之间咀嚼品味,在“清风徐来”与“清风吹来”之间揣摩感悟。那么学生在品评诗句、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就会发现这种鉴赏技法的妙处,自觉运用到其他语言鉴赏活动中,从而提升自己阅读鉴赏的能力。
三、文本语言——生成自我语言的母体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模仿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也是创造的第一步。”就学生写作而言,文本语言无疑是其理想的模仿对象,是其生成自我语言的母体。首先,从文本特点看,现有教材不乏佳词丽句、经典素材,例如,唯美的《荷花》语言片段、富有哲思的《最大的麦穗》,等等,无不值得学生诵读模仿。其次,从语文课堂的特点看,语文课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以文本语言为母本,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经长期熏陶,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紧紧依托文本语言,以读、悟、写为三种主要教学手段展开教学。“读”指反复诵读,“悟”是认真揣摩,“写”可描摹仿写,语文教学中坚持三管齐下,学生运用语言、生成语言的能力必将取得令人惊喜的突破。
四、文本语言——开展语文教学的媒介
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文本语言作为课堂教学媒介的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实际教学中舍本逐末的现象屡见不鲜:上《卢沟桥烽火》,让学生看一场电影;读《石榴》,拿着实物分析一遍……这种架空文本内容、文本语言的行为,只会让学生离语文越来越远。而只有那些老老实实以文本语言为教学媒介进行的教学设计、展开的教学活动,才会让学生悟得语文的“真味”。如《军神》一课的教学,围绕沃克医生饱含敬佩之情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位军神!”展开教学,通过抓住“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汗如雨下”、“竟被抓破”等关键词语的品读来还原人物形象,随机播放手术场景的片段来活现人物形象,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刘伯承忍受的疼痛是何等的剧烈,刘伯承的意志又是何等的刚强。学生读出的也不只是语言文字,而是获得深刻情感体验后,水到渠成地发自内心的情感倾泻。
语文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解决所有“语文”问题的起点和支点,阅读教学理应把文本语言作为根本落脚点。■
让文本为语言训练有效导航 篇7
那么语言训练到底应该练什么, 怎么练?笔者认为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文本语言这个鲜活的例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言外之意是我们除了阅读课文外, 还应该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不过, 需要指出的是, 课文既然作为教学和自读的例子, 我们就应当把它当作遣词造句的范例和训练语言的材料来好好使用。
如《比尾巴》是首儿歌, 用三问三答的形式, 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在词、句、篇方面的语言特点如下:
【词语】长———短弯———直
【句子】1.比喻句: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2.谁的尾巴 () ? () 的尾巴 () 。
【语言训练点】学习三问三答的形式, 编写《比尾巴》或《比耳朵》。
又如《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 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本课在词、句、篇方面的语言特点如下:
【词语】无边无际
【句子】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语言训练点】学习三次对话的形式, 续编《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三次对话。
可见, 挖掘文本语言的特点, 对例子进行科学分析、深入鉴赏、精心把玩、反复“历练”, 能让学生不断丰富、扩展、积累文本语言, 最后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现以《泉水》的训练片断为例: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请同学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勾出你喜欢的词, 想一想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交流中学生体会到泉水的美丽活泼, 以及快乐地来到这个世界, 一切为帮助别人) 。
师:泉水流呀、流呀, 一路上流过许多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2~5段, 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哪些地方不同。
师:现在, 你就是那股清泉, 你流过____, 看到____, 于是你说____。
(学生入情入境地把自己当成泉水, 纷纷站起来说)
师:泉水姑娘就这样一路做着好事跑下山去。我们一起读一读6~7段, 想一想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课文最后用了省略号, 我知道了泉水姑娘还流过不同的地方, 还在不停地做好事。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同学们想不想把泉水姑娘请到课堂上来? (播放课件)
生:自由创作, 汇报交流。
生:泉水流到棉田里, 绿油油的棉枝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 喝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 喝了我的水你们能开出更多, 更白的棉花。”
……
师:从你们的交流中, 老师不仅感受到泉水姑娘的美丽, 更深深地体会到同学们美好的心灵。老师喜欢泉水姑娘, 更喜欢同学们。
以上教学片断, 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妙处, 再引导学生模仿和借鉴文本语言进行创作, 最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模仿和借鉴中得到提升。
当然语言训练要立足文本语言特色,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训练随着年级的递升而变化。例如, 小学低年级的语言训练, 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 如果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中, 也大讲特讲主题思想与深刻含义, 那就会适得其反;小学三四年级的语言训练, 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 侧重于句段的理解和阅读分析, 侧重于写作知识的渗透与能力的启蒙性实践;小学高年级的语言训练, 侧重于深入地阅读理解和课外阅读的扩大, 侧重于写作兴趣培养与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语言训练不但要关注语言内容, 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语文教材富有儿童情趣, 具有时代气息, 选文的体裁多种多样, 有童话、韵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儿歌语言活泼, 富有节奏;童话语言生动, 想象丰富;科普小品文语言准确简炼, 饶有趣味;神话语言神奇, 充满幻想;寓言短小精悍, 寓意深长……在教学中准确把握不同的文体特征, 语言训练时就能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巧妙融合, 从而获得文本语言的真味。
3.语言训练除了要关注有特色的文本语言, 还要抓住关键性词句, 细节性描写, 引导学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传神的词句去细细品读, 去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和“故事”,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 触摸作者的心跳, 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 在研读、推敲、咀嚼中品出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艺术。
总之, 语言的学习, 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例子”的反复撞击、刺激下, 才点点滴滴“说出来”, 在成年累月无限量地训练后, 才源源不断“涌出来”的。因此, 语言训练源于文本, 扬于课堂。文本语言是构成语言训练的重要基础, 脱离了文本语言这个范例, 语言训练就失去了依托, 断绝了气源。
参考文献
[1]戴勤菊.教材“特殊语言”:打开语言训练另一扇窗[J].教育科研论坛, 2010 (01) .
如何选择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 篇8
一、明确语言文字训练点的要求
1. 语言文字训练点要求“准”
语言文字训练点的选择要准确,要有针对性。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点说得简单,其实做起来实属不易,要求教师用心地研读文本,细细体会,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教材的特点来寻找训练点。对于小学语文课来说,不同年龄段的训练点不尽相同。例如,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应是“五好”,即识好字,写好字,学好词,读好文,写好话。而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语言文字训练应该更加注重围绕听、说、读、写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听”,要培养倾听的习惯,大胆提出疑问与他人讨论;“说”,要能说得清楚、完整、具体;“读”,要注意朗读的方式与层次;“写”,要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完整、写具体。而到了高年级,就要求深入挖掘、提炼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找准语言文字运用的切入点,学会取舍,一课一得。
明确了各个年段的训练重点,我们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因材施教。
2. 语言文字训练点要求“精”
对于一篇课文来说,通篇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但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那就会什么都抓不到。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当课堂上充满了语言文字训练点,那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必定都是浅尝辄止,无法深入,无法内化。因此,训练点一定要精。只有精选出训练点,才能有力量把它做实。如教二年级语文上册《称赞》一文时,抓住“一个比一个好”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在学生明白基本意思后,引导学生换词说说什么是“一个比一个好”。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找到“好”的具体表象:不粗糙、光滑、整齐,等等。还引导学生想象“好”的小板凳的样子,体会小獾做的小板凳“一个比一个好”。如此就将理解内容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了。
3. 语言文字训练点要求“巧”
当前,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已是大势所趋,但有些课堂片面地强调语言文字训练,而把对文本内涵的把握抛在一边,这也是不可取的。语文课,最高的境界还是“言意兼得”,既学习了语言文字运用,同时也把握了文本的人文之美,体会到文字的内涵。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在选择语言文字训练点时就要求“巧”,也就是巧妙地将“得言”与“得意”结合在一起。如教学《再见了,亲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可先让学生弄明白“代价”的含义:原意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课文是指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双腿致残。接着让学生弄懂句义:大嫂为志愿军挖野菜而双腿致残,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大嫂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然后让学生明白这是个反问句,放在段末强烈表现了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最后让学生把它改成陈述句,然后比较两个句子的异同。经过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原文运用反问句能更强烈地表达出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从多处入手抓语言文字训练点
1. 从词句入手,挖掘读写结合点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读,这种品读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该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引导学生品味词句的方法有增减式、换词式等。
如在教《翠鸟》时,我觉得“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这句话中的“蹬”字用得好,于是我就引导学生用换词式,体会“蹬”字的巧妙之处。我是这样设计的:“‘蹬’字可以换成其他的词语吗,比如说‘离’?作者为什么不用其他的就用‘蹬’呢?”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蹬”字能体现出翠鸟的敏捷、急速。因此,这个“蹬”字用得十分准确。
如教学丰子恺的《白鹅》时,“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句话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与比喻的写法突出了鹅的傲慢,我抓住“局促不安”与“步调从容,大模大样”进行词义对比,两种动物的走姿跃然纸上。
2. 从重点段落入手,挖掘读写结合点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许多可以让学生模仿的段落。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段落展开读写结合。如学习《小木偶的故事》时,我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段的训练。“‘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读到这儿,感受到了小木偶的痛苦遭遇,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笑能让我们____面对生活,但我们还要有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表情来表达内心的情绪。生活是一个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今天体育测试我没过关,我很______。快下课时,老师告诉我们:‘这次测试没过的同学明天可以补考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我们_________。记得还有一次……”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孩子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写自己的真实体会,答案精彩纷呈。
3. 从结尾入手,挖掘读写结合点
仿照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如在学习了《假如》这一课后,我让孩子们接着续写课文,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开始续写,让孩子们发挥想象,按照课文的形式续写。我话一说完,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动笔写了起来。没过多久,一个个精彩的片段呈现了出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贫困山区的小朋友画许多许多的书本。让他们有机会学习更多的知识,不再因为买不起书本而哭泣。”“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拥堵的城市画一条通畅的马路。让汽车能在马路上欢快地奔跑,不用在拥堵的路上,开开停停,像乌龟一样缓慢地爬行。”“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有水的地方画上许多许多的河流,让那里的人们再也不用为缺水而发愁,让庄稼能好好生长,获得丰收。”……从这些片段中,我看出孩子们的善良,他们真正懂得了中华美德。
依托文本强化语用训练 篇9
一、抓住精髓,仿说仿写,迁移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现行语文教材从选文到练习再到插图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围绕一些特别的词语、精彩的短语、生动的句式、典型的构段等,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
《蚕姑娘》(本文所举课例均出自苏教版教材) 一课中有许多特别的词语,如“又黑又小、又白又嫩、又黄又瘦、又白又胖”等等。有位教师在教学时,先让学生画出这些词语,并想想课文分别描写了怎样的蚕姑娘。于是,学生脱口而出“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又白又胖的蚕姑娘”等句式。在此基础上,教师依托课文例子让学生进行迁移式训练:想一想,你还能说出另外一些这种形式的词语吗?在教师的点拨引导下,学生说出了“又大又圆、又高又大、又瘦又小、又香又甜”等词语。最后,教师又让学生分别用上这些词语说一句话。这种连词成句的训练,使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这样构词的特别之处,而且在说话训练中思维空前活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主要是围绕词语落实语用训练。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语用训练不仅限于词语训练,一些优美的句式、典型的构段等也是进行言语迁移训练的媒介,教师要以此为引子,结合文本语境,引领学生进行言语实践。
二、紧扣文本,赏析评价,激活表达
在语文教材中,课文中的标点、句式、开头、结尾等,无一不是作者创作心血的结晶。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引领学生对文中的标点、词语或者句子进行品味与赏评,或品味其独特,或品味其韵味……就可以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领会到标点运用的奇妙无比、结尾的余音缭绕或者矛盾冲突的深刻内涵等,从而使学生学会表达,学会运用,进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如《爱之链》一课是这样结尾的:“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读到这儿,读者会有一种豁然开朗,但又回味无穷的感觉:原来女店主和乔依是一家人!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结尾?这样结尾有什么好处?你认为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然后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学生认为:“从乔依帮助老妇人到老妇人帮助女店主的经过,可以看出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学生有了初步感悟的基础上,为了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我又继续引导:“课文这样结尾是巧合吗?”经过交流讨论,学生认为:“无巧不成书,这样结尾体现了作者的精巧构思。也正是这种巧合才使文本的表现力、震撼力和冲击力更强,起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引导学生针对课文的结尾进行赏评。在赏析评价的过程中,学生潜入文本,积极思考,明白了文章这样结尾的好处,并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表达出来,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注“留白”,放飞想象,巧妙补白
站在读者的角度去审视文本,我们就会发现教材中有许多空白之处或者意犹未尽之处,这些地方或者是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省略,或是对事情来龙去脉的有意简化、省略,或是对优美环境描写的省略……这些省略之处是对学生进行语用训练的宝贵资源。在教学时,教师要抓住文本语言的空白之处,让学生去想象、补白,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在补白中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如《最大的麦穗》一课的第2~4自然段主要描写了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在老师的要求下,纷纷走进麦地挑穗拣穗的情景。课文只是描写了弟子们拣穗时的动作,而对于弟子们在拣穗时的心理活动及语言、神态等并没有进行细致描写。为了使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真正体味到弟子们挑挑拣拣背后的真正含义,在教学时,结合课文特点,我让学生就弟子们的心理活动、语言或者神态等方面进行补白。学生们俨然一副苏格拉底弟子的模样,有的学生写道:“老师让我们找最大的麦穗,这个麦穗够大,摘还是不摘?算了吧,离地头还远呢,前面肯定还会有更大的。”有的学生写道:“哎呀,怎么办呢?快到地头了,我本来摘了一穗最大的,可是我不满足,以为还会有比那个更大的,结果现在看到的一个比一个小,好可惜啊,刚才那穗也找不到了。”……就这样,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不仅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了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而且锻炼了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
在这个教学课例中,我主要是以文本为凭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苏格拉底弟子们的心理活动及语言、神态进行补白。这个补白的过程既是学生的思维尽情驰骋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内外结合,学以致用,适当拓展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生活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例子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比较密切,在教学时,教师如能将语用训练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就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云雀的心愿》一课,有以下三点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1) 绿洲为什么会变成沙漠?(2)为什么说森林是“森林水库”?(3)为什么说森林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教学中,在学生基本了解了这些知识以后,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执教者将课内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想想自己居住的周围环境怎样,以及自己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于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学生有的说:“随手捡起垃圾,我与美德同行。”有的说:“好环境一起分享,好景致让我们共同营造。”“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美化靠大家!”“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美好的环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让学生结合课文、链接生活进行语用训练。在这样的教学环节里,由于有了生活这个学生们最为熟悉的土壤,因此在言语表达上学生无需搜肠刮肚,无需刻意模仿,他们张口就来。这样的教学既落实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目标,又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意识的渗透。
品味语言 享受文本快乐 篇10
文本, 游走在语文课堂的边缘。
一、画面欣赏代替想象感悟, 文本被图解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 多媒体得到了无比的青睐。很多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图文并茂的精美课件, 教师则借助直观的图像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学生上课犹如在看动画片, 让人感觉文本正被图解。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 它具有含蓄性、模糊性等特点, 需要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品味, 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 学生通过观看画面能代替文字的品味和领悟吗?
二、综合活动代替言语实践, 语文被泛化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 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 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在一些公开课堂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不少教师在学生课文尚未读通读懂的情况下, 便安排了许多讨论、表演等活动, 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 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未见提高。
三、课外拓展挤占文本阅读, 文本被架空
现在的语文教学, 教师都很重视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 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搜集与所学课文有关的内容, 在课堂上大量呈现。但是不少教师不顾实际情况, 盲目堆砌资料的现象仍很常见。
四、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 语言被虚化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 往往不太重视文本的解读, 而大兴人文之风, 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一次超级震撼。这种偏于人文性而抛开语言本体的做法, 是虚化语言学习的表现。
语文, 应向语言本体回归。
一、紧扣文本直面语言, 反复触摸, 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读中整体感知, 读中有所领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因此, 阅读教学就必须紧扣文本, 直面语言, 精心营造特定的朗读场景,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引领学生亲近语言, 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
二、抓意蕴深刻处, 咀嚼语言, 加深感悟
课文中有不少语义丰富或是深刻的重点句段值得品味感悟, 对这些蕴含丰富的词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语言的深处, 鉴赏玩味, 潜心涵泳。
三、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也是语文教学的“气”之所在。
对文本蕴含的情感, 教者不能简单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总结, 而应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触发点,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唤醒学生的相似经历;以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境诱发其真切情感, 让学生进入文中, 进入角色;凭借相似情感, 以己度人, 感受其情, 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对话。
四、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内化语言, 学以致用
读中悟到的表达形式, 必须经过反复运用,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 还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
因而当学生激情四溢之时, 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一个对话的空间, 让学生开放自己的情感之门, 把自己通过学习感悟到的倾泻出来,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内化语言。
语言, 应是语文课的根;文本, 是师生学习最重要的凭借。让我们赋予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 引导他们潜入文本, 回归文本的细节, 回归文本的血脉, 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让他们在诵读品味、潜心涵咏、想象表达中亲历与文本撞击的真正快乐!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背离语文本体的现象:文本被图解、语文被泛化、文本被架空、语言被虚化等。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提出了四条对策:紧扣文本直面语言, 反复触摸, 培养语感;抓意蕴深刻处, 咀嚼语言, 加深感悟;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内化语言, 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本,语言,实践,回归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小学青年教师.2006, (11) .
品味语言 深入文本 篇11
关键词:文本细读;朗读品味法;细节品味法;比较品味法
语文学科的本位是对语言的玩味与感悟,以及对语言背后价值取向的感知和人文精神的吸纳。然而,在现今的许多语文课堂中,本位迷失的现象很普遍。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立足于“文本细读”进行语言品味,发现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深处,优化阅读教学。
一、朗读品味法
朗读是品味语言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可以从语调、音色和形象生动的词汇中,体味语言蕴含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如《听听那冷雨》这篇课文,文章主旨并不复杂,即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而其文字几近奢华,充满了汉语的魅力,不仅染人以目、感人于心,而且还易诵之于口、悦之于耳,当属余光中先生提出的“感性散文”的范畴。这需要学生同时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参与欣赏。在教学中,笔者采用朗读法引导学生品味这篇文章的语言:或让学生齐读;或让学生先听录音,体会范读的速度、声调高低以及感情流露等;或让学生自读,便于自己体味、揣摩;或先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聆听,然后共同讨论其优劣。如朗读第三段“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品味短句参差跳跃、珠落玉盘的效果;朗读第十段“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品味长句一气呵成的气势,如走行板。而读第三段“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用“清明这季雨”忽然收句,与之前的长句一同形成节奏的强烈反差,以及无限的感叹。语句之长正好表现出春雨下个不停,形象上的淅淅沥沥呼之欲出。作者将传统文化与古典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读来让人宛如置身雨境,雨声盈耳,雨丝濡目。学生通过朗读,将自己的心境融入文本中,可以引起各种感官的刺激,如临其境,也更能领略散文迷人的魅力。
二、细节品味法
经典的文本往往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我们要学会适当“迂回”到文本的“背后”,去看一看对文本叙述内容的对立假设或文本中被主体叙述忽略了的细枝末节,去思考并挖掘更深层次的文本意蕴,读出隐藏在文本背后的“冰山底端”。文本细节潜在的独特魅力,文本留白构设的独具匠心,都可以成为深层次解读文本、读出文本深意的切入点和重要抓手。
如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的教学,引领学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加以咀嚼、品味和推敲,对他们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人物、领悟艺术等都有不可小觑的作用。笔者在教学时对其中的一些细节进行了重点解读。
◆祥林嫂为什么一直是说“我们的阿毛”而不是“我的阿毛”“我家的阿毛”?
【品读】祥林嫂被婆婆抢回卖给贺老六后,却因祸得“福”,获得了“新生”。虽然自己也曾对再嫁感到耻辱,但后来生了一个男孩子——阿毛,在重男轻女的封建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贺老六后继有人,家族香火得以延续,祥林嫂母以子贵,不仅可以在丈夫的面前挺胸抬头,而且也可在族人面前扬眉吐气,在偌大的家族中获得一席之地,所以自称“我们的阿毛”。
◆祥林嫂改嫁贺老六,鲁镇的人们为什么没有约定俗成地改称祥林嫂为“老六嫂”?
【品读】“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称呼依旧。这一淡淡的似乎不经意的过渡语,在具体语境中却有着丰富的蕴含。除了称呼习惯使然外,还有鲁四老爷一家和鲁镇人对祥林嫂的第二次婚姻反应漠然,反映出封建礼教观念对寡妇再嫁的否定;再就是社会地位卑微,在等级分明的旧社会,称呼通常是一个人的“无形名片”,怎么称呼一个人,那是大有讲究的,而祥林嫂尽管已经再嫁,但无论是祥林还是老六,都是毫无社会地位的穷苦人,祥林嫂的称呼自然也大可以随便的了。
◆力气那么大的祥林嫂被抢时,为什么没有出现我们预想的“抗争现场”?
【品读】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思想毒害,自己也觉得私自出逃属于严重“违规”,不合情理,婆婆派人来抓她回去是理所当然。
◆祥林嫂捐完门槛回来为什么是“高兴似的”而不是“高兴地”“对四婶说”?
【品读】为了争取“还原”一个普通女佣的地位,祥林嫂不得不忍痛花费一年积存的工钱,换成十二元鹰洋去土地庙捐了门槛,这门槛捐得可不轻松,够沉重的,她哪里会“高兴”得起来呢?因而不可能是真的“高兴”,只能是“高兴似的”的一种样子。
◆短工的两次回答为什么都要先重复一下“我”的问话?
【品读】从这种重复中,可读出短工对祥林嫂的不屑态度,对祥林嫂之死漠不关心,虽同属于一个社会阶层,却毫不同情,说明人心的冷漠、麻木与愚昧。
类似以上的解读,就有可能将文本的意蕴引向深入,对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更加精当地把握文本的意蕴大有裨益。
又如汪曾祺的回忆性散文《金岳霖先生》,也有许多细节须详加揣摩,以便丰富和深化对金岳霖先生形象的理解和认识。限于篇幅,此处不一一展开。笔者以为,细节品味应该属于“文本细读”的基点和常态。
三、比较品味法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如果课文是改写本,我们可以拿它与原作对照;如果作者对文本有修改,我们可以把修改前后的文稿加以对照;我们还可以把不同作家的同类作品进行比较。
如讲解柳永的《雨霖铃》,笔者指导学生将课文与作者定稿前的文本进行细读比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一句,定稿前为“执手相看泪眼,有千言叮咛”。通过思考和讨论,多数学生领悟到:千叮咛万嘱咐,一般是母亲嘱咐离家远行的儿女,表现的是母子情深;又是“执手”又是“泪眼”,且“无语凝噎”,才是情人离别的真实情景,这就创造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又如在鉴赏《长亭送别》的[一煞]时,笔者让学生尝试改写。有学生写道:
青山,你为什么阻隔我送行的目光?疏林,你怎么这般地无情?淡淡的云气,遮住了情郎的背影。唉!夕阳下的古道如此寂静。恍惚间,耳边响起了马嘶。莫非它也不忍分离?唉!情郎你是否知道我心中的痛苦?我对你的爱恋使我不忍离去。只求你千万别把我忘记。
经过一番改写,学生发现,这样的“二度创作”太过直白,丧失了原作那种含蓄优雅之美,也不符合人物性格。于是,学生反复揣摩原作,逐渐明确了修改的重点,即去掉过多的直抒胸臆的感叹,多用意象来传达情感,从而较好地传达原作的情思和意绪。所以从第三句开始改为:
四周升起的暮霭,遮住了你远行的背影。夕阳下的古道,沉默着让人心痛的寂静。莫非马儿也不忍分离,才发出阵阵的嘶鸣?恍惚间,我听到你归来时马蹄的声音。为你送行,在秋风中,在这十里长亭。
通过改写的“原版”和“升级版”的比较,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更通过对语言的反复揣摩,提高了对语言的领悟能力和鉴赏水平。这就如同挖井,挖得越深,泉水越多,越甘甜。
立足文本,有效实施习作训练 篇12
一、阅读文本,提炼精彩语句
习作需要学生从基础抓起,要注意积累教材中的精彩语句和段落。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筛选编入的,大都是名家的经典篇章,其中不乏精彩语句和段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并从课文中找到精彩的好句、好词或段落,标注出来并摘抄到笔记本中,最好能够背诵下来。
例如,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就出现了许多优美的词句,如:“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捕捉精彩句段,不在多而在精。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片段,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诵读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语言的特点,让他们仿写。
阅读课文,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美,也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语句,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写作大有裨益。
二、迁移文本,应用于实际写作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后,应当让学生从文本中迁移到写作中,将教材中学到的知识和词语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水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很多问题,如学生生拉硬扯地挪用,将教材中的一句话直接放到自己的作文中,但语境和主题都不符合要求。可见,将教材中的精彩语句应用到自身写作中,要根据具体写作主题和语境来使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迁移文本应用于实际写作,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用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并尝试对精彩段落进行仿写,提高习作水平。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老舍先生的《草原》这篇文章时,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感受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文章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如:“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进行课堂练笔,写一段描写风景或事物的文字。很多学生都写得可圈可点,并将学到的语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如,有的学生描写早市:“星期天,早上五点半,我早早起床来到早市,空空荡荡的街道没有几个人。从一间小铺吃完早饭出来,不到一刻钟,我发现空旷的街道热闹起来:吆喝声,车声,音乐声,响成一片。”
将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很好地应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同时又有所变化,适合自己作文语境的需求。迁移文本到写作中,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拓展文本,延伸想象空间
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于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语文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每篇文章都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拓展,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涵,也可以有效延伸写作的想象空间。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虽然故事结束了,但作者的情感还意犹未尽,结尾处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空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这类文章,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拓展想象的空间,续写文章。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牛郎织女》这篇童话故事中,作者在结尾写道:“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了许多,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教学时,教师抓住这个故事的结尾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来续写。有的学生从喜鹊的视角来续写,描述了喜鹊到达天河后,为牛郎织女所做的事情,并批评了王母娘娘;还有的学生从织女的视角进行续写。再如,为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这篇文章续写,有的学生写成了剧本的形式:“廉颇:蔺大人,我对不起您呀!蔺相如:不不,只要廉将军与我达成共识,就什么也不要说。廉颇:那我们便干一杯。蔺相如:好。廉颇:让我们好好为赵国打天下。蔺相如:为赵国奋斗到底。”对文本的延伸拓展,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四、研究文本,学习写作技巧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思维简单,在写作过程中,往往是直白地描述或就事论事,而不懂得借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意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多种写作技巧的指导。
例如,学习于谦的古诗《石灰吟》,这首诗表面上描写了石灰的烧制过程,“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等。但诗人的本意是借石灰告诉大家什么呢?联系诗人生平,可以体会出诗人表达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正义凛然的崇高品质。教师通过分析、讲授,让学生明白了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再如,竹子往往是君子的象征,学生明白了作为“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特征,并进行习作训练,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对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的拓展运用。
另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如让学生说一说由“腊梅”“小草”“雪花”等分别想到了哪些人物,并试着写一段话。学生还应该掌握排比、比喻等写作技巧的运用。如《明天,我们毕业》中,“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组排比句和比喻句既简洁又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排比句可以使语气和感情更加强烈,而比喻句则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这些都应当要求学生多加练习。
五、体会文本,深化自身感悟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均不成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写作中也要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体会文本,加强自身的体会、感悟。
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和名言,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教学《卢沟桥烽火》这篇文章,让学生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抵抗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形成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再如教学《学会合作》这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只有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才能在写作中保持正确的价值意识。要坚决杜绝学生之间的攀比、金钱万能思想。对于学生作文出现的这类倾向,教师要及时制止,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在语文教学中,要坚持以文本为中心,指导学生的写作练习。
【文本语言训练】推荐阅读:
语言文本论文12-08
文本和语言策略08-04
HTML超文本语言06-22
穿越语言屏障,读懂诗词文本09-04
对文本语言文字的解读12-01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训练学案08-29
训练语言10-15
语言能力训练06-19
语言康复训练11-08
语言积累的训练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