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本论文(共12篇)
语言文本论文 篇1
文学作品的人文性是处于潜隐状态的, 它潜隐在字里行间, 跳跃于文字之上, 鲜活于读者心头。当人为地将其剥离出来, 变成枯燥说教甚至道德强加时, 文学作品的诗性特质就会被拙劣的肢解破坏殆尽, 文学特有的濡染熏陶的教化功能就变成了干瘪空洞的说教。
譬如培根的《论美》, 这篇议论文的主题思想并不难理解, 一些教师指导学生理清思路, 找出中心论点后, 会花大量时间要求学生联系生活, 对内在美与外在美谈看法, 借此进行“什么才是真正的美”的教育, 对文章语言的睿智思辨之美却视而不见, 这实在是对文本学习资源的浪费;有的教师介绍培根随笔的特点是断想式的, 跳跃感强, 但并未真正贴近文本引导学生领悟其特点;也有教师涉及语言学习, 却仅引用《教师教学用书》的结论进行概括, 如:语言准确、精炼、隽永、形象等等。至于这些语言背后涌动的哲理与情思, 以及产生这些情理的源头则缺乏思考和探究。教师对文本语言的独立领悟、剖析能力的缺乏, 必然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只满足于得出简单的结论, 语文课所蕴涵的人文性自然被撕裂开来。
再看丰子恺《给我的孩子们》一文。作为艺术家, 丰子恺的艺术创作的风格及理念必然渗透于文学创作中。与他的绘画一样, 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深沉朴素、单纯明快的风格。他不追求词藻的繁华绚丽, 而是“寄至味于淡泊”, 通过素淡隽永的文字表达深婉的情致。不少教师认为丰子恺是要借这篇为《子恺画集》而作的序, 记录保留住孩子们可贵的童真, 尽情地赞美孩子们纯洁而真诚的心灵。在他人眼里孩子们淘气任性、胡闹无理, 在这位父亲眼里却是值得憧憬的全身心公开的率真、自然和热情, 文章满溢着慈父对孩子们的挚爱。然而如果只是领悟至这个层面, 显然还未能领会到作者的真正用意。文章开头说:“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 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 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意思的时候, 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 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 我的悲哀来了!”“我的孩子们!憧憬于你们的生活的我, 痴心要为你们永远挽留这黄金时代在这册子里。然这真不过像“蜘蛛网落花”, 略微保留一点春的痕迹而已。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 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 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多次强调自己憧憬于孩子们的生活, 却又为孩子们对父母心生感激而伤感, 又为孩子们的最终成长而悲哀, 这种矛盾复杂的情感究竟因何而生?作者真正要抒写的是怎样的情怀?再读作者笔下, 孩子们永远是这样全身心公开, 以肺肝相示的, 他们的世界如此彻底的真实和纯洁, 他们拥有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当作者俯下身来用孩子的眼睛看成人时, 成人世界最是无聊, 成人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 全成了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在他看来, 大人们的一切言行都不能与儿童相比, 即使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 一旦长大成人, 就会失去儿童的天性, 一个个变得像绵羊似的, 丧失了率真、自然、热情的美德, 失去了可贵的创造力, 一味地只会退缩、顺从, 妥协与屈服, 这是因为, 长大后步入这病态社会, 就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 就被社会的桎梏所禁锢。布袋和尚说得好:“吾爱童子身, 莲花不染尘。骂之唯解笑, 打亦不生嗔。对镜心常定, 逢人语自新。可慨年既长, 物欲蔽天真。”这时再看开头结尾的两段话, 憧憬也好, 悲哀也罢, 丰子恺真正想给孩子们的是什么?在深沉的爱中渗透着希望, 在悲哀的述说寄寓着对人性、社会的思索。爱至极点的憧憬, 惧其逝之的悲哀, 都是在希望孩子们即便受世俗熏染也能在灵魂里留有自然与真实的美好性情, 希望所有读者思考社会应该给孩子们什么。正如丰子恺自己所说:“圣书中说:你们不像小孩子, 便不得进入天国。小孩子真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我们的黄金时代虽然已经过去, 但我们可以因了艺术的修养而重新面见这幸福、仁爱和和平的世界。”尽管俗世只能玷污、熏黑这无尘净土, 就让纯真美好的世界永存在艺术的天地间吧!这份超卓的见识与情怀不禁让人低回感叹。
当然, 在教学中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教师不一定要将上述研读发现和盘托出, 但至少应该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的关键处、深刻处、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腻的阅读与思考, 而不是津津乐道于语言的“形象”“深刻”, 满足于得出“真挚”“深沉”等简单结论。若教师在教学中多做些这样的语言品鉴功课, 对于语言的学习会切近些, 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会理解的深入些, 对语文课蕴含的人文性也会落实的更自然些, 也就更像是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只满足于对几个词语句子进行孤立的品味, 而不能在具体语境中推敲其运用之精妙;以为用不同方式的读, 就能帮助学生亲近语言, 感知语言、而不能引导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那势必是漂浮在文本之上学语文, 游离在语言之外学语文, 使教材中丰富的语言养分白白流失, 语文教学的原味也就变异、串味了。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要设法让学生亲近文学, 亲近语言。语文教师自身教学思想的树立, 教学实践的意识, 语言素养及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 将制约着语文课程目标能否真正达到。
语言文本论文 篇2
【知识回放】
中国古代诗歌根据使用格律情况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近体诗又分为律诗和绝句。古体诗的特点:章无定句,句无定字,句式可整可散,篇幅可长可短,每句字数可多可少。不讲平仄,不讲对仗。用韵押韵,自由灵活。
律诗的格律十分严密,其要求主要有:(1)诗的每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简称五律、七律。(2)诗句的数量有不同限制,通常每首八句。(3)有特定的对仗要求。每两句为一联,计四联,依次通常称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每联的上句称为出句,下句称为对句。每首中间两联,即颔联、颈联必须对仗。(4)声韵格律的要求严格。
绝句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具体说来,有四种:截取律诗的首尾两联,完全不用对仗;截取律诗的后半两联,它要求第一联对仗;截取律诗中间两联,都必须对仗;截取律诗前半两联,则要求后一联对仗。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盛行于宋代。词有“令”“引”“近”“慢”等。“令”一般较短,“引”“近”一般较长,“慢”又比“引”“近”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随后又出现了“小令”“中调”“长调”。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方法引领】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毕竟是古老的文体,是用古汉语写就的。读懂诗歌是鉴赏诗歌的前提,所以,穿越语言的屏障,排除文字的障碍,消除古今汉语的距离,才是深入诗歌艺术殿堂的桥梁。
怎样才算读懂?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诗句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营造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的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短时间内读懂一首古诗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一、从体裁、语言特征方面读懂古诗
1.从“起承转合”的写作思路入手,读懂思路层次、大体内容,协助解答某类试题。“起承转合”是古人写诗填词所遵循的结构章法。“起”即开篇,“承”是对“起”句的承接、拓展,“转”是诗意的跳宕转折,“合”是收束全诗。
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收束全诗的?既然天各一方,自然渴望相见,这是一层;渴望相见,见面干什么?对酌、切磋诗艺,又把首、颔两联的内容收在里面,这是又一层。明白了该诗的起承转合过程,自然很容易做“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题目了。
概括地说,在古诗词中,“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要有两种: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托物起兴,烘托铺垫,渲染映衬。
“承”句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情,或议论,与“起”句自然衔接,是“起”的延伸、拓展,其主要作用是:承上启下,铺垫下文。
“转”句在绝句里是第三句,在律诗中指颈联,在词曲中多指“过片”。“转”句十分关键,往往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由浅入深,从正到反,思路的转换体现诗意的跳宕转折。
“合”是结句,全诗不论写景、抒情、叙事、阐理,“合”句水到渠成,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聚之处。“合”句的作用一般有三种:呼应开篇或诗题,圆合首尾;对比前文或总结全诗,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合”的方式基本上分为两类:一是直笔明接,即直接抒情、言志、阐理;二是曲笔收束,用折射、暗示、象征等方法曲折表达作者的感情、寄托诗歌的主旨。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思(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杏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先写景,后抒情: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杏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或:先写春天的色彩;次写春天的繁花;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解析:该诗首句从春草柳色写起,次句写桃花杏花,继续从色彩角度写生机盎然的春光,第三句转写诗人的愁恨,第四句以“春日”结景,以“恨长”结情。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望湖楼晚景(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第三句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说说它的作用。答案: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碛中作(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试赏析本诗末句的作用。答案: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问,而是以景结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朦胧、沉寂、荒凉、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气象阔大,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艰苦生活,余味无穷。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如《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 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解说参考:该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后两联为一层,抒发自伤漂泊之情。
3.利用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特点理解诗意,甚至艺术手法。
对仗,就是对偶,只在律诗中称对仗。对仗,从内容角度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种。正对是指上下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从两个时代的角度抒发人事代谢、怀古伤今之情。反对是指上下两句意义上互为对立。如高适《燕歌行》中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就是把军中战士和将帅的两种生活放置一起,构成反差,从而抒发忧愤之情。串对是指构成对偶的上下两句在语意上有承接、因果、假设等各种语法关系的一种对偶形式,亦称“流水对”或“走马对”。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两句说的是从四川出三峡而北上的行程,前后一贯,又有次序。分清对仗种类,可以理解诗的内容。
另外,根据上下句词性相对、结构相同的形式特点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词句的意思。如“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陆游《寓驿舍》)。4.从古诗语言特征入手读懂“诗家语”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了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①变“性”——改变词性。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即时小练
找出下列诗句中词性改变的词语并作解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何逊)下马饮君酒(《送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王昌龄)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周邦彦)(以上各句中的“暗”“饮”“冷”“悦”“空”“淡”“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②变序——改变词序句序。即时小练
指出下列诗句的正常词序。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参考:(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古人写诗改变词序语序,固然出于诗歌语言新奇的需要,但主要出于以下需要: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出变通。如晁无咎《临江仙》词“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本是套用王维《终南别业》诗的成句。王诗正作“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按客观环 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安排,“竹喧”“莲动”便成为“浣女”“渔舟”入画的引子。于是画面中心移到了动作的主动因素“浣女”“渔舟”上。“浣女”“渔舟”之动,不仅远比“竹”“莲”之动鲜明可见,而且它们作为动作的起点和动力,使过程得以不断持续。这就大大增强了画面的动作性、鲜明性。
其实,诗词曲中特殊词序的出现,声律的要求和修辞的需要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如王昌龄《从军行》、杜甫《春夜喜雨》二例,定语“孤城”挪前,而“锦官城”移后,除了为符合七绝和五律的平仄格式外,目的还在于突出和强调玉门关所处孤立突兀的地势以及雨后诗人想象中繁花坠落的景象。
③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诗省略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答话包孕问话。如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有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读者、观众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 去补充完善。
(2)意象组合。中国古典诗词意象的组合,借助了汉语语法意合的特点,词语与词语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可以直接拼合,甚至可以省略起连接作用的词语。
例如: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解说参考:例如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用的是“明月”“清风”这样惯熟的词语,但是,当它们与“别枝惊鹊”和“半夜鸣蝉”结合在一起之后,便构成了一个声色兼备、动静咸宜的深幽意境,人们甚至忽略了这两句的平仄和对仗的工稳了。“月”和“惊鹊”,“风”和“鸣蝉”并非事物的简单罗列,而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因果关系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上句追忆京城相聚之乐,下句抒写别后相思之深。全用名词意象组合在一起,富有极大的包孕性,写出了两人友谊的深厚。其他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更是如此,这里无须赘言了。
二、遵从正确的方法读懂诗歌 1.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①把握标题信息。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②带着标题去读诗。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涵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带来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以柳宗元《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为例,通过这个标题,我们可以了解到时 间是中夜(半夜),地点是西园,事情是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在掌握了这些信息后,我们不禁要猜想: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我们在诗中就看到了首联“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标题里有月,诗中颔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颈联是“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联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读懂了该诗。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
即时小练
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咏素蝶诗》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素蝶)②点明了诗的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手法(托物言志)(2)《鹊桥仙•七夕》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②暗示了写作内容和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3)《征人怨 》
答案:①交代了写作对象(征人)②揭示了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了诗的类别(边塞诗)(4)《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关)和特定读者(侄孙湘)②暗示了诗的类别(贬谪诗)(5)《梦游天姥吟留别》
答案 ①交代了写作内容(梦游天姥)②交代了写作目的(留别)③交代了诗的体裁(古体诗)④暗示了写作手法(浪漫主义手法)2.读正文
诗的正文是阅读的核心,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这一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也要注意诗词的一般章法和情景结合的基本特点。一般结构章法:
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诗近体诗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 四句抒情主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
首句渲染气氛上片主句写景写景次词尾句过渡下片:抒情主
另外,正文中的关键语要反复品读。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最重要的是抓住关键诗词句。如结句和其他表明诗眼的字句,往往直接透露了诗的主旨。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最后一联是诗眼句,而“留”则是诗眼,全诗要表达的对山水田园的留恋和对官场的厌恶都通过“留”字表现了出来。
关键语常常在抒怀议论的句子中,有时藏在写景叙事句中。如“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字就是情感语言,它揭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感;如“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中的“独”“闲”就是情感语言,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下面的题目。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阅读这首诗,根据诗中的画线的关键词,回答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描写了漂泊生涯路远孤独、同伴难寻的寂寞凄苦;表达了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追寻的忠贞之情。3.挖掘暗示信息
诗歌中有许多提示性、暗示性信息,如注释和题干等,这些信息很重要,有的还可能是解题的关键。
①典故、经典意象中的暗示信息。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也是理解诗歌的有效途径。在诗歌中,总有一些特定的意象代表特定的含义,也往往寄托着特定的情感。如明月寄托相思,杨柳代表惜别,梅花表现高洁等,这些需要平时的不断积累。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
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这首宋词写的是什么事物?抒发的是什么感情? 答案:桃花;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
②注释中的暗示信息。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有时介绍疑难词语、地名,那是帮助你读懂诗句;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主旨;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如大凡提供“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注解的诗,肯 定与诗人仕途失意,对现实不满,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愤懑孤寂有关。
②题干中的暗示信息。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
三、从题材类别入手读懂古诗(见《核按钮》相关内容)【后续巩固】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北塘避暑
[宋]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解说首联中“暑烦”“尘寰”的含义。
“暑烦”既指自然界的炎热使人心烦;也指世道险恶,争权夺利,俗务扰人。“尘寰”指尘世,即现实世界。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 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 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 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地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解析本题以简述故事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的把握。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回答第(2)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隐字”“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化为血”,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庆清朝使•踏青
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①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②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成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注】①东君:《楚辞•九歌》里“东君”指日神,这里代指春神。②饾饤:本形容堆砌罗列貌,此处形容天气变化多端。
这首词主要描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春日里天气的变化以及姑娘们的踏青活动。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郞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
首句点明时已“春半”,上阕是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的?
游人踏青,春风和煦,梅子初长,柳条抽叶,白昼变长,蝴蝶纷飞。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堤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
解析:诗歌最后一句点明诗人“不眠”,对“不眠”原因的分析,要立足全诗。诗歌前四句写夜起看到的景象,第五句中的“惜”字透露出夜起观景的原因,那就是爱惜山寺夜里的美景,这就是诗人“不眠”的原因之一。第七句“谁见无家客”揭示了诗人不眠的又一个原因,那可能是漂泊无依、思家念亲、孤独寂寞等羁旅之思。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自南阳(李吕祺)
去日犹秋暑,归时已冷霜。江山非故乡,人物是他乡。老态随年出,离愁共路长。埃尘如见恋,到处扑衣裳。
从思乡的角度看,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请简要分析。
答案:四层。首联为第一层,写离开故乡的时间很长;颔联为第二层,写眼前所见不是故乡风物(或“身处异地他乡”);颈联为第三层,写随着年龄增大,乡情日浓;尾联为第四层,写旅途艰辛,反衬归情急切。
解析 该题考查对全诗内容的把握,但不是直接概括,而是提供了一个限制角度——思乡,特别能考查出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全诗。尤其是尾联,是从“埃尘” 角度写思乡,角度灵活,手法独特。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郑防画夹①五首(其一)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 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说说该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 该诗以画境为中心。第一句点明画的作者,进入画境;
二、三两句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第四句写恍然省悟自己的错觉。全诗虚实结合,结尾峰回路转,饶有情趣。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袭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解析注意诗歌中 “几问津”“忙于我”“孤枕”“乡国梦’’“交游落落”等词语表达的意思,并联系全诗进行概括。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①浮云变古今。北极②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③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④。
【注】①玉鱼:山名,在今四川茂汝。②北极:北极星,喻指唐王朝。③西山寇盗:吐蕃。④梁父吟:诸葛亮遇到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
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①颔联写阔大、悠远的自然景象,颈联写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②寄寓古今世事沧桑变幻、祈望国运久远的感慨。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哭李商隐(其二)
[唐]崔珏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注】踠:屈曲,弯曲。(1)本诗题作“哭李商隐”,请结合全诗,说说“哭”的具体内容。
文本语言与学生语言的转化策略 篇3
一、情境对话:促进语言理解
相同的文本,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表达语言的方式也会不同。在对话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情境对话为创造多元理解、多元表达的个性课堂提供了舞台。
《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可以设置“采访”的情境,引导儿童进入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内在语言的积极思维过程中。
师:(指学生)老大爷,您今年多大?
生:70多。
师:(启发)如果你是课文中的老大爷,你会怎样回答?会做什么动作?读读课文,再试试。(生揣摩,尝试)
师:再问,老大爷,累不累?
生: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边说边做出悠闲的动作)
师:这么大年纪,您还是早点退休吧!
生1:不,这儿的景色这么美,我怎么舍得呢?
生2:这儿的生活可有意思了,不信,你也来体验一下。
生3:这儿的空气好,泉水好,景色好,我怎么能走呢?
通过创设对话的情境,师生角色转换,转变教学方式,教师与学生自然亲切互动,在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在个性理解基础上演绎人物,表达情感,有效地建构对人物的理解,实现了从课文文本到学生语言的再创造,促进了学生思想和智慧的深度拓展,真正体现出学习的本义。
二、文白对照:促进语言转化
教学《孔子游春》“孔子言志”这一教学环节,可充分利用文白语言的对照、补充,有效地促进语言的转化。
师:孔子的原话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出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 )之。”)希望所有人在晚年的时候能够安享幸福,用孔子的话怎么说?(老者安之)朋友之间都能够相互信任,用孔子的话怎么说?(朋友信之)
师:年轻的弟子们都能够怀有远大的理想。你觉得原文括号里应该填什么?说说你的依据。
生1:(读课文,议论)我觉得可以填“远”,因为孔子说年青的弟子都能够有远大的理想,“远”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2:我觉得“想”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3:我觉得“怀”能准确地表达这个意思。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到底原文是哪个字,课外可以查一下《论语》。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在对照孔子原文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课文中的语句与孔子的原句建立联系,理解“老者安之”和“朋友信之”的内涵,并创造性地通过“猜想”使学生进一步用自己的语言完成“少者( )之”的填空,实现了课文语言向自身语言的转化。
三、随文练笔:促进语言表达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结合课文,在读有所感读有所悟的时候,随机进行小练笔既是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升华,也是学生表达情感、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在教学《秦兵马俑》时,笔者从插图人手,引导学生开展随文小练笔。
师:观察这一组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图片,有什么感受?
生:这么多的神态,让人觉得像真人一样。
师:看着他们,你觉得他们都在做什么,你能听到他们在说什么,选一个感兴趣的说说。
生1:我特别喜欢这个俑,他好像在眺望远方,可能是想念自己的家乡。
生2:我喜欢那一个,他在沉思,我觉得他在思考作战的方法。
生3:这个俑的笑容我特别喜欢,好像我和他面对面,可以说话似的。
师:这么多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你能模仿课文的介绍,把这些秦俑鲜活的生命写出来吗?
读写结合的教学是转化语言,建构语文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在朗读中体会文字的内涵,在练写中深化学生的情感,内化文本的语言,实现了从文本语言向学生语言转化的目的。
品味语言 享受文本快乐 篇4
文本, 游走在语文课堂的边缘。
一、画面欣赏代替想象感悟, 文本被图解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上, 多媒体得到了无比的青睐。很多教师将教学内容包装成图文并茂的精美课件, 教师则借助直观的图像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学生上课犹如在看动画片, 让人感觉文本正被图解。语文与其它学科不同, 它具有含蓄性、模糊性等特点, 需要学生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品味, 对蕴含其中的感情进行体验, 学生通过观看画面能代替文字的品味和领悟吗?
二、综合活动代替言语实践, 语文被泛化
新课程倡导综合性学习, 但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跨学科的学习, 导致非语文、泛语文活动过多。在一些公开课堂中, 我们不难发现, 不少教师在学生课文尚未读通读懂的情况下, 便安排了许多讨论、表演等活动, 这样的课堂看似活跃, 但学生的语文能力却未见提高。
三、课外拓展挤占文本阅读, 文本被架空
现在的语文教学, 教师都很重视对文本资源的拓展与延伸, 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搜集与所学课文有关的内容, 在课堂上大量呈现。但是不少教师不顾实际情况, 盲目堆砌资料的现象仍很常见。
四、人文熏陶压倒语言感悟, 语言被虚化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 往往不太重视文本的解读, 而大兴人文之风, 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一次超级震撼。这种偏于人文性而抛开语言本体的做法, 是虚化语言学习的表现。
语文, 应向语言本体回归。
一、紧扣文本直面语言, 反复触摸, 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教学手段, 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读中整体感知, 读中有所领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因此, 阅读教学就必须紧扣文本, 直面语言, 精心营造特定的朗读场景,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 引领学生亲近语言, 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明理。
二、抓意蕴深刻处, 咀嚼语言, 加深感悟
课文中有不少语义丰富或是深刻的重点句段值得品味感悟, 对这些蕴含丰富的词句, 教师要引导学生沉潜于文本语言的深处, 鉴赏玩味, 潜心涵泳。
三、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 也是语文教学的“气”之所在。
对文本蕴含的情感, 教者不能简单地引导学生用语言归纳总结, 而应牢牢抓住文中的情感触发点, 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唤醒学生的相似经历;以学生曾经有过的生活情境诱发其真切情感, 让学生进入文中, 进入角色;凭借相似情感, 以己度人, 感受其情, 并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对话。
四、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内化语言, 学以致用
读中悟到的表达形式, 必须经过反复运用,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 还要凭借教材这个例子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
因而当学生激情四溢之时, 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一个对话的空间, 让学生开放自己的情感之门, 把自己通过学习感悟到的倾泻出来, 引导他们在实践中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 内化语言。
语言, 应是语文课的根;文本, 是师生学习最重要的凭借。让我们赋予学生广阔的阅读空间, 引导他们潜入文本, 回归文本的细节, 回归文本的血脉, 与文本作零距离的亲密接触, 让他们在诵读品味、潜心涵咏、想象表达中亲历与文本撞击的真正快乐!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语文课堂中出现了一些背离语文本体的现象:文本被图解、语文被泛化、文本被架空、语言被虚化等。本文就如何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阅读提出了四条对策:紧扣文本直面语言, 反复触摸, 培养语感;抓意蕴深刻处, 咀嚼语言, 加深感悟;寻找学生情感触发点,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 内化语言, 学以致用。
关键词:文本,语言,实践,回归
参考文献
[1].成尚荣.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小学青年教师.2006, (11) .
语言文本论文 篇5
语感是读者对言语对象作出判断的感受领悟能力,是以感性形态为表征的意会能力,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鉴于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诵读:感受语感
感受语言情感最好的方法是诵读。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最佳策略,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直接地整体领悟,这与语感的直接感悟是完全一致的。笔者在阅读教学中,时常引导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要读出气势,读出韵味,悟出技巧,直到真切理解那些仅凭语言分析难以获取的思想内容。如《丰碑》一文,语言朴实、感情却相当浓烈,歌颂了军需处长大公无私的胸怀。当学生熟读课文后有了些许感受,笔者在授课过程中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请学生仔细回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有学生认为讲的是一位红军的军需处长因衣服过于单薄被严寒冻死的感人事迹,也有学生认为讲的是一个对战士无比关爱的将军和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士的军需处长。于是,笔者又引领学生进一步去感受文章。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中描写军需处长死时的动作、神态和穿着,让学生充分地关注课文人物,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质疑、实现、掌握,促进学生自悟自得,深刻体会、领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品读:咀嚼语感
语感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一种对语言的悟性,是一种对语言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的心理行为。一篇作品,如果我们只读一两遍,未必能真正理解透,只有品读,多揣摩,才能咀嚼语感。在教学中,学生如果缺失了主体感受,那么语感的培养就无从谈起,它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平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与言语对象产生情感的共鸣,指导学生深入推敲词语。如,笔者在教学《井》一文中的“我趴在井圈上,痴痴地往井里看,一颗一颗的数映在井水里的闪亮的星星。”一句时,笔者采用了省词比较的方法,把句中的“痴痴地”、“一颗一颗的”、“闪亮的”几个词去掉后呈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通过细细地品味揣摩,再加上笔者的提示与点拨,学生咀嚼出文中正是有了“一颗一颗”、“闪亮”这两个词,才把井水的清衬托了出来,而“痴痴地”一词表达的则是作者的投入。如果没有这几个词,整个句子就显得很空洞,无法感受到井水的清。通过这种省词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品味词句,咀嚼语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力。
三、想象:深化语感
要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更加深刻的感悟,想象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能帮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的画面,能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际认知,使思维得以发散延伸。如《大江保卫战》一文,文章的第一部分讲的内容是为什么而战。它分为“危急的灾情、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挺进”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教学,笔者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似一条暴怒的巨龙疯狂 地撕咬着千里江堤”这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严重威胁,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沿江多个城市在暴雨的不断袭击下陷入困境之中。在引导学生理解人民子弟兵英勇地向大江挺进时,笔者抓住“日夜兼程”启发学生想象他们奔赴战场的艰辛场面;在“大堤抢险”一段,笔者又是这样启发学生想象:2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这时候该怎么办?通过一系列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加深理解,并从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形象的磁场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引起情感的共鸣,从而达到深化学生语感之目的。
四、积累:内化语感
习得语感是一个内化、积淀的过程,如果仅凭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精美篇章,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要在课外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他们对汉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因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很强,让他们通过熟读那些文质兼美的精品,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再通过背诵,积累大量的精当之词,精妙之句,精美的段落,不断丰富语言的库存,并从背诵中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表达方法的精巧作出进一步领悟,这些都能让学生受益终身。事实证明:大凡那些平时爱读书的学生,语感相对较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能胜出一筹。由此可见,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又一条途径。
瞄准文本特点 落实语言运用 篇6
关键词:文本;语言;认识;运用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要靠反复的语文实践而练就。在语文教学中刻意追求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不现实的,教师应根据教材文本的特点,瞄准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佳训练点,使之“牵一发而动全身”,达到语文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求得一课一得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培养。现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组教材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晏子使楚》为例予以剖析,与同仁们共斟酌。
《晏子使楚》一文记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访楚国时,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能言善辩,机智应对,巧妙地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祖国的尊严。课文故事条理清楚,内容生动具体,人物对话语言精妙,对完成本单元的语文训练任务起到了经典示范的作用。怎样选准这篇课文语言文字运用的最佳训练点?细读文本不难发现,课文中叙述晏子和楚王三次斗智斗勇的语言交锋,既是课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尤其是晏子每次反驳楚王的话,语意深刻,语言表达艺术巧妙,对突出晏子的人物形象,完成课文的教学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抓住并深入地突破它,整篇课文教学就能“纲举目张”。
教学过程中,围绕晏子与楚王的三次对话内容,可安排如下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程序。
一、结合文本意境,准确理解语言
准确理解语言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的语言意境是准确、全面理解句子意思的常用方法。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理解这些语言的情境氛围,在特定的语境中求得对这些语言的准确理解。
如晏子第一次反驳楚王的话:“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先引导学生分析明白:这是晏子针对楚王蔑视其生理上的缺陷——身材矮小,企图通过侮辱晏子的人格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这一问题的。接着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推理分析明白其语言里所表达的意思:晏子把从洞子进去,说成是从狗洞进去,访问“狗国”,得先让楚王承认自己是“狗王”,楚国是“狗国”。也可从正反两方面的假设去理解:假如我不是(是)访问狗国,就不能(应)从狗洞进去。这样学生自然能体会到晏子反驳的话的准确意思。
第二、三次反驳时所说的话又是针对什么问题?晏子又是如何巧借问题反驳楚王的?可让学生照此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一定的语言意境中,就能对晏子所说的话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理解。
二、认识语言句式,丰富语言积累
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语言都非常规范,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典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各角度去感悟认识,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用心品读晏子三次反驳楚王的话,可以感受到这些语言不但用词准确,而且逻辑性强。三次反驳的话主要运用了条件关系的句式来表达。
三、鼓励变式表达,落实语言运用
学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用语文,语文课更应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练兵场”。在本篇课文学习过程中语言运用的形式可采取:
1.举一反三式。教学中教师可精要地引导学生学习楚王和晏子第一次斗智的语言交锋,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而后让学生独自去学习后两次语言对峙的内容,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充分让学生在自主的语文实践中,理解语言的意思,掌握句式的构成,领悟语言的表达艺术,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2.迁移表达式。教学中,在学生理解了晏子每次说的话意,明白其语言句式表达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或变换语言句式来表达。这样,既增强学生对文本语言意境的理解,以及文本语言形式的认识,又能有机地让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如学生在理解了第三次晏子反驳话的意思,又领悟了该部分语言句群句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述。“因为(如果)水土不同,在淮南种橘树,柑橘又大又甜。而橘树一种在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同样道理,因为(如果)两国的水土不同,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而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最后,让学生模仿各片断句式的特点,用“只有……才……”“因为……所以……”等关联词语说几句话,在说中领悟相应关联词语所涉及的句子表达形式上的特点,增强学生的语言逻辑思维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语言艺术的表达能力。
3.拓展延伸式。(1)演课本剧。在课文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对文本的情境已经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演绎文本的故事情境。(2)举行辩论会。
涵泳文本语言领悟文章内涵 篇7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一字未宜忽, 语语悟其神, 惟文通彼此, 譬如梁与津。学子由是进, 智赡德日新。”可见, 在那个时候, 叶老就提出要从语言的角度“悟通”文本, 惟其如此,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 (“学子由是进, 智赡德日新”) 。
更为难得的是, 叶老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 记诵文句, 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 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 多归纳, 多揣摩, 多体会, 一字一语都不轻轻放过, 务必发现它的特性。” (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比较、归纳、体会, 这些看起来老套的方法, 事实上也是最有效的涵泳语言的方法。笔者以《兵车行》《鸟啼》 (一古一今、一中一外) 两篇课文的教学为例, 加以阐释。
一、比较词句, 品出内涵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笔者认为, 有鉴别才有说服力, 才能将语句的内涵把握得更准确。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比较方法有很多,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比较方法。
1. 换词比较
这是最常见的比较方法。《兵车行》开篇送别的场景很让人揪心。“牵衣顿足拦道哭”“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和绝望的动作神态, 表现得细致入微” (《唐诗鉴赏辞典》) , 将悲愤之情推到了一定的高度。在此之前, “耶娘妻子走相送”也颇具感染力。为了便于学生理解, 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比较环节:是否可以将“走”换成“来”?答案是明显的, 开篇已经告诉我们车轮已经滚动起来了, 战马也发出了嘶鸣———队伍已经出发了, 这个时候不跑恐怕来不及送了, 所以不能换。再联系背景看, 天宝十载四月, “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 大败于泸南。……人闻云南多瘴疠, 未战, 士卒死者什八九, 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 连枷送诣军所。”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 “走”字还体现亲人突然被抓, 又急促押送出征的场景。其背后是强权的蛮横无理和不可抗拒, 征夫被抓, 老弱妇孺留在家里, 一切生活的重压从此要他们来扛起。由此, 作者除了表达对征夫的同情之外, 还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同情和担忧, 浸润着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
2. 增删比较
《鸟啼》一文, 作者试图告诉人们应该向鸟儿那样面对严冬, 面对死亡, 面对苦难, 面对绝境, 勇敢地面对, 顽强地抗争, 换言之, 要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文章的结尾部分有“它们不能哀伤, 不能静默, 不能追随死亡”的表述。我们可以设计教学环节将其与删掉“能”字的句子, 即“它们不哀伤, 不静默, 不追随死亡”比较:“不能”强调主观能动, “不”侧重客观陈述。“不能”句, 不是说鸟儿没有哀伤、静默、追随死亡, 而是说鸟儿克制了这样的情绪, 这是对死的正视;“死去的, 就让它死去”, 这是对死的豁达;“它们禁不住放声高唱”, 这是对生的肯定。通过比较, 我们就能逐步解读出“向死而生”这个哲学思考在作家劳伦斯笔下的内涵。
3. 调序比较
仍以《鸟啼》为例。在第六节的品读过程中, 笔者首先请一个同学谈对“当冬天抑制一切时, 深埋着的春天的生机一片寂默, 只等着旧秩序沉重的阻碍退去”的理解。当学生遇到障碍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以“春天的生机”作主语, 该如何表达?答案明确后, 句子的含义也就显见了:春天的生机深埋在冬天的抑制里, 生命的潜力正在伺机释放!一旦时机成熟, 鸟儿就能歌唱, 就会复生。再追问一个问题:“本节中还有哪些词语可以表达这样的意思?”“顷刻间”“突然”等表明生命力萌发迅速、不可抑制的词语就自然被发现, 学生也就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力爆发这一抽象概念了。这样的比较还完成了语句转换的训练, 可谓一举两得。
二、体会句意, 悟出情感
体会是体验领会之意。一般来说, 文学作品中的思想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它不会游离于文本之外, 更不会遥不可及。仔细体会语句的情意就显得比较重要。
体会的方法之一是诵读。《鸟啼》的第十一节有这样几个句子:“我们知道过去的是冬天, 漫长、可怖。我们知道大地被窒息、被残害。我们知道生命的肉体被撕裂, 零落遍地。”在教学设计中, 笔者就三个“我们知道”的句子设计了两种不同重音的读法, 一是重音放在“我们知道”上, 二是放在我们知道的具体内容上, 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表面上看, 作者极尽渲染之能事, 告诉我们曾经的伤害多么残酷, 让人疼痛。但接下来的转折 (“但”) 才是语段表述的重点, “它永远不是我们最深处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是这样, 是银色晶莹的泉流, 先前是安静的, 此时却跌宕而起, 注入盛开的花朵”。作者告诉我们, 新的世界正光芒摇曳, 不能沉浸在过去的痛苦和伤痕中。因此, 把重音放在“我们知道”上, 作者的豁达就在语言上得到外显了。
品析关键词也是体会的重要方法。《兵车行》中的“纵有健妇把锄犁”句和“况复秦兵耐苦战”句, “纵有”是“即使有”的意思, 言外之意是可能没有。再退一步, 即便有健硕的妇女, 也种不好庄稼, 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杜甫所指的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经济的停滞。“况”是“况且”之意, 骁勇善战的秦地之兵尚且“不异鸡犬”, 更何况其他士卒、广大百姓呢?诗人揭露的意图就得到了很好的贯彻。
三、归纳词义, 通达思想
归纳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归拢并使有条理;二是与“演绎”相对, 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平时教学过程中, 我们习惯的是归纳段落大意, 忽视了对文本理解必不可少且大有可为的词语内涵的归纳。当然这类词语往往出现在诗文的结尾部分。
以《兵车行》的教学为例。讲《兵车行》, 很多人会将目光聚焦于唐朝开边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和巨大不幸, 聚焦于作者对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事实上, 这个解读并不完整。我们抓住诗的结句, 仔细玩味, 就能悟出作者的情感。诗歌的结尾是这样的:“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这一句以景作结, 蕴藉深远, 尤其是“哭”字, 确实让人有荡气回肠之感。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以“鬼哭什么”为切入点, 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哭”字有如下作用和内涵:一是照应篇首的“人哭”, 二是深化诗歌主旨。“鬼哭”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观照:哭自己、哭家人、哭社会。哭自己少小离家戍边, 老大还要继续艰苦戍边, 哭自己叶落无法归根, 哭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哭家人饱受官吏压榨, 甚至心理反常, 哭父母老年丧子, 哭妻子中年丧夫, 哭子女幼年丧父;哭社会, 经济凋敝, 民不聊生, 更重要的是“古来白骨无人收”, 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很久了, 或许以后还会继续下去。把杜甫放在历史长河中加以观照, 他在作品中反复流露的悲愤之情和悲悯情怀才能呼之欲出, 诗人诗史般的叙述和诗圣的情怀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还有前文说的《鸟啼》。当我们在比较中归纳出劳伦斯对死的正视、对死的豁达、对生的期待, 将“向死而生”具象化之后, 我们才能理解作者真挚的情感———豁达与期待。具体来说, 当生命被生活推向困境的时候, 我们应该向鸟儿一样展现出从容之美, 临乱世而不惊, 处方舟而不躁, 直面艰难困苦, 笑傲风霜雪雨。
要在真正意义上达到“领悟文章内涵”, 语文教师首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感悟能力, 还要养成“涵泳文本语言”的习惯。就现阶段的情况看, 我以为语言品读的习惯或许更重要, 能力差点不要紧, 毕竟是给学生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是没有习惯, 就可能在表面的热闹中贻误学生。当然, 语文教师还要会学生所会, 发展和学生的共同语言, 缩短和学生的情感距离。这样, 教师、学生、文本才能更好地沟通, 进而共同在言语的世界里享受精神、思想的大餐。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抓住文本特征重视语言训练 篇8
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近年来提出了“本色语文”的主张, 他在《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一书中指出:“语文就是语文, 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为核心。语文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是像语文课。语文课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是以语言为核心, 以语文活动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福建省著名特级教师陈日亮也在其专著《我即语文》中专辟一章《不要动摇语文的工具性》, 他旗帜鲜明地回答:“若问对21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有什么展望, 我还是老话一句, 必须认真按照语文工具的性质规律, 把语文课切切实实上成工具课。”两位前辈的主张真乃振聋发聩, 一语中的!那么, 语文课究竟怎样才能做到以语言为核心, 重视语言训练?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也就是必须紧紧抓住文本特征。
一、长文短教, 短文长教, 让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面对篇幅长、内容多的课文, 有的老师抱怨:这么长的文章, 从作者介绍到情节梳理到主旨概括再到写作特色的总结, 林林总总, 包罗万象, 区区两个课时 (最多三课时) , 按部就班下来, 早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了, 如何还能进行细致的语言揣摩, 关键句的分析?我要说, 此言谬矣!我们何不来个大刀阔斧地变通呢。长文短教, 抓住要害, 提纲挈领, 教学长文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笔者于2012年10月随福建省名师送培下乡讲学团到永泰县城关中学举行借班公开教学, 我执教的班级是初二 (1) 班, 课文是传统经典篇目《阿长与山海经》。对于初二学生来说, 鲁迅的这篇超过3000字的叙事散文当属长文了。怎么办?我决定采取让学生给阿长设计名片 (内含原名:无;又名:长妈妈、阿妈、阿长;职业:保姆;文化程度:文盲;婚姻状况:孀居) 的做法, 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克服阅读长文的畏难情绪。学生通过共同设计这一小小的名片就能轻易了解阿长的基本状况。接下来我用问题激趣的办法要学生给阿长打分, 我的问题是:“如果你是当年的鲁迅, 你准备给阿长打多少分?并根据课文说说理由。”这样就引导学生注意认真阅读课文, 寻找根据。如此一来,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争先找出文中关于“我”对阿长态度的词语和句子, 如“憎恶”、“我实在不大佩服她”、“这些规矩, 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都是些烦琐之至, 至今想起来还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 等等, 通过分析引导, 学生真正明白了作者构思上的良苦用心———通过前半部分写儿时的“我”对阿长的“抑”来衬托成年的“我”对阿长的“扬”。我还趁热打铁, 要求全班同学齐声朗诵最后两段课文, 进一步体会作者内心所涌起的对阿长的无限怀念之情。如此长文短教, 整节课学生始终兴致盎然, 充满着语言体验的乐趣。
长文要短教, 短文呢?不妨长教。苏州中学黄厚江老师执教《黔之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黔之驴》总共才106字, 这么短的一篇文言寓言, 黄老师先在与学生你来我往的对话中疏通了课文中的几个难写的字, 难读的音和难懂的词, 如“慭慭”“噬”“狎”“㘎”等, 在分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黔驴技穷”这一成语的主角是“黔驴”的事实来一次成语再造, 但主角必须是课文中的另一动物“黔虎”。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被霎时点燃, 争先说是“黔虎识驴”、“黔虎之智”、“黔虎之谋”等等, 互不相让, 见仁见智。接着, 黄老师启发大家道;“这篇课文从体裁上来说是一则寓言, 也就是作者借动物或植物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揭示一个大道理。如果你就是故事中的主角 (驴或虎) , 这个故事又该如何说?引导学生学会人称转换来讲故事:很久很久以前, 我是一只来到贵州的驴 (或者虎) ……不难看出, 黄老师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 又让学生“创造”了成语, 还学会了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讲故事, 真正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但不少老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这三维目标有意或无意地割裂开来, 造成油水分离, 格格不入。事实证明, 只要我们本着“还语文为语文”的宗旨, 不管长文还是短文, 一样可以将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一样可以酝酿出味道浓厚的语文课来。
二、尊重文本, 盘活文本, 加强语基训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陈日亮老师在《我即语文》一书中也写道:“如果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语文, 我认为应把语文工具规范为‘技能’与‘人文’的统一, 而不是‘工具’和‘人文’的统一。学习和掌握语文工具, 就是在训练语言文字运用技能的同时, 也一并接受人文精神的感染熏陶。语文技能训练之成功与否, 正和人文教育之得失成正比。”由此看来, 工具性是语文之本, 语文之皮;人文性则是语文之末, 语文之毛。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舍本逐末, 谬莫大焉。但时至今日, 不少老师仍在语文课堂上过多地强调人文性, 而忽视了工具性。执教《愚公移山》, 对文言字词轻描淡写, 却要发动全班学生辩论愚公的行为是否在破坏生态环境;执教《背影》时, 不是去着力体会散文通过细节描写刻画父亲的形象, 以体现父爱的深沉伟大, 而是要同学们谴责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行径。如此置文本特征于不顾, 视语言训练若无睹的课堂, 都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 也与语文课堂应有的教学要求相悖。
我们应紧紧地依附语文课赖以生存的语言沃土, 充分尊重文本, 盘活文本, 设法让语基训练的幼苗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姑举例如下:
1. 少搞串译, 活教文言。
长期以来, “字字落实, 句句翻译”成了文言文教学的金科玉律, 雷打不动。久而久之, 学生对文言文教学就形成了刻板教条的印象。可想而知, 学生从初一到高三, 文言文教学总是僵化的字词解释, 固定的句式翻译, 年年如此, 按部就班, 循规蹈矩, 文言文学习除了给人以面目可憎, 总想拒之于千里之外的印象之外还会有什么呢?文言文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 我们有责任让学生肯学文言, 热爱文言。黄厚江老师教《阿房宫赋》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就将他事先根据课文压缩成的一段百字文用幻灯片投放出来,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阿房之宫, 其形可谓 () 矣, 其制可谓 () 矣, 宫中之女可谓 () 矣, 宫中之宝可谓 () 矣, 其费可谓 () 矣, 其奢可谓 () 矣。其亡亦可谓 ()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可 () 矣!
在学生填空后, 老师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表现这些关键词的句子, 并启发学生思考:我们用了一个词, 课文却用了一组句子, 这是什么手法?又有什么表达效果?很明显, 老师在这一环节中是让学生掌握“赋”这种手法注重铺陈的特点。接下来, 黄老师又大胆地出示了他改写的课文结尾, 并请同学们比较改写的结尾与原文结尾的不同效果。
(改写的结尾, 投影显示) 观古今之成败, 成, 人也, 非天也;败, 亦人也, 非天也。成败得失, 皆由人也, 非关天也。得失之故, 归之于天, 亦惑矣!
这一环节再一次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老师试图通过让学生比较结尾以深刻认识原文的主旨及结构的目的也完全达到了。试想, 如果这节课还是像通常教文言文那样搞字字翻译, 学生除了硬着头皮机械地记几个字词的意思外还能得到什么?
2. 勾连纵横, 盘活说明文。
说明文难教, 有人戏称之为“天下第一难教之文”。大凡说明文教学, 不外乎要让学生懂得说明文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来说明的, 说明文的条理结构怎样?说明方法又有哪些?如果照本宣科, 很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 昏昏欲睡。于漪老师在教说明文《晋祠》时却作了这样处理, 听写《中国名胜词典》中“晋祠”的词条:“晋祠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 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要学生为听写的词条标上句序, 同时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原文, 在课文中分别找出条目里的内容, 比较与课文对晋祠描写的异同, 并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 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整节课, 因于老师巧妙地引入一个词条而让学生忙得不亦乐乎, 忙得心有所获。应该说, 这节课的成功, 得益于于老师善于纵横勾连的课堂教学艺术。看来, 只要善于驾驭文本, 看似枯燥的说明文也同样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样能够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
3. 动口动手, 激活古诗。
从初中到高中, 从必修到选修, 古诗词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所占的比重很大, 花的时间也很多。但到了高考, 面对必考的古诗词鉴赏题, 不少学生还是一头雾水, 束手无策。原因何在?是接触的古诗词数量不够多吗?显然不是。须知, 不少人从小学开始就几乎一天一首古诗, 数量多得惊人。是针对性的训练题做得少吗?也不是。高考专题复习, 各种题型应有尽有, 狂轰滥炸, 无所不用其极。我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学生少诵读, 更少写作。俗话说得好:好诗不厌百回读。如果能像李阳疯狂英语那样大声地读, 用心地诵, 甚至旁若无人地唱, 在如此“疯狂”的诵读中去体会诗词那抑扬顿挫的音调之美, 起承转合的结构之美, 仄仄平平的音韵之美, 让自己沉浸其中, 就一定能充分感悟祖国文字的空灵、曼妙、睿智,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古诗词的濡染。可见, 大量诵读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
不仅如此, 我们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写作。可以先从古诗词最常见的对仗句开始练习, 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作源头活水, 让学生对对子。我曾将校园内贴出的两则喜报 (内容是高考成绩辉煌, 文体比赛成绩突出) 作为鲜活的素材让学生给校刊《百果园》“校园短波”栏目拟写对联 (含横批) 。结果学生个个跃跃欲试, 纷纷一展才情, 佳作应运而生, 如:
⑴能文学子高考鱼跃, 善武健儿体坛龙腾横批:文韬武略;
⑵状元府再造状元, 百果园又结硕果横批:越来越好。
在训练对对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练习写古诗, 变单纯地读为主动地写, 这样, 学生对古诗中的炼字炼句乃至意象的选择意境的营造就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如此动口动手, 学生对学习古诗词就有了自己真切的体验, 对古诗词的语言句法等就会变得特别敏感, 特别敏锐。盘活古诗, 何乐而不为?
语文课程专家倪文锦教授在《中国大陆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趋势》中写道:
“语言是人性的‘遗传密码’, 通过学习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所内含的人文内容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内心, 影响到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
品读语言,与文本深入“对话” 篇9
一、读好文———文本读通读顺读出美
“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章三通读,一句十回吟”。教师应该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指导学生读好文本,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1. 声情并茂地范读。
著名作家梁实秋曾这样回忆他的国文教师:“徐先生讲国文之前,先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意义的一半了……”教师读得好,教学也因此成功了一半,可见教师范读的重要性。
2. 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一是认识课文中出现的所有字词,并注意儿化音及多音字在语境中的读音;二是停顿得当,避免读破句子,如《伯牙绝弦》中的“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正确停顿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三是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如《伯牙绝弦》中的“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曰,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3. 引导学生美读。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思维情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无须进行过多的分析和讲解,可以读代讲,自读自悟。《山雨》中描写山雨的音韵之美和色彩之美的句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然后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朗读形式,表达自己对山雨的独特体验,达到赏析语言、体味情感之目的。
二、知其意———了解语句表达的意思
课文中有的语言浅显易懂,根本无须讲解;有的深奥晦涩,就需要教师给予点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的多了。怪不得把您的鼻子碰扁了。”此时,教师要补充一些时代背景: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革命者根本没有言论自由,而鲁迅为了唤起民众的觉醒,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丑恶嘴脸,写出了一篇篇犹如匕首的杂文,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度恐慌,鲁迅的作品被查禁,鲁迅本人也被迫害。
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名称、专业术语、历史典故等,只要不影响学生理解,就不必深究了。如《少年闰土》中的“值年”“五行””和“忙月”等,只做通俗讲解,学生大致了解就可以了。但是,课文中半文半白的词语,如“无端地觉得”“素不知道”和“如许”等,就需要帮助学生疏通,或者让学生查阅资料弄清楚。另外,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等,也应该让学生了解句意。当然,这不是要求教师采取传统的逐词逐句地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对照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对于个别难解的词句,教师应给予释疑。
三、悟其情———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无不散发着作者内心浓郁丰富的情感。《一夜的工作》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亲眼看见总理工作了一夜的激动心情;另一方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周总理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触摸语言的质地,感受语言的体温,形成情感共鸣。《再见了,亲人》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教学时,教师要首先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然后抓住一连串动词,引导学生想象大娘一行冒着生命危险送打糕的感人画面,进而体会朝鲜人民为了志愿军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以及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四、寻其美——品味关键字词的妙用
文本中常有一些看似平常、实则蕴藉极深的字眼,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其中,细细领略其韵味,把握其丰富内涵。《乡下人家》有这样的句子:“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品读时,教师可以紧紧抓住“探”字。首先让学生理解“探”字的意思,再预设“春笋带着怎样的心情探出头来?”让学生深入到春笋的内心体验中去,然后展示一株株春笋在下雨中竞相破土而出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你就是一株春笋,你会看到什么?想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想让品读语言真正显效,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中的核心字、关键词,如《鸟的天堂》中的“堆”,《七律·长征》中的“暖”“寒”, 《别饿坏了那匹马》中的“一楞”, 《颐和园》中的“滑过”, 《触摸春天》中的“奇迹”,等等。品味关键字词时,注意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调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引领他们走进文本的深处,否则就可能变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了。
五、明其理———领悟作者表达的主旨
文本中的遣词造句,往往经过斟酌锤炼,寓意深长,体现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詹天佑》中有这样一段话: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从詹天佑的语言中,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他的高度负责、态度严谨、一丝不苟。教师不要就此止步,要进一步设疑:詹天佑为什么会有如此敬业的工作态度呢?你从哪里读出来的?让学生体会这是源自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赤诚之心,进而实现“由言及意”。再如《穷人》一文,学生找出描写桑娜一家“穷”的语句后,还要从“穷”中体会桑娜一家的苦难生活及当时社会的黑暗,清楚她家极端贫困的客观原因;从“穷”中发现桑娜夫妇的勤劳善良,以及高尚纯朴的人性之美。
文本中蕴含的先进思想观念和深刻人生哲理,是学生的精神食粮、力量的源泉,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桃花心木》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教学时,首先结合种树人给树浇水的没有规律,弄清楚“不确定”的意思,以及人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如生病、意外伤害,各种灾难等,再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让学生体会“不确定”对人生的影响,然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进而明白:只有经得起生活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解读,发展学生的个性。如《两小儿辩日》一文,两小儿乐于观察,喜欢探索;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孔子有自知之明,这也是一种智慧……学生一旦出现有失偏颇的意见或者有悖于价值取向的观点时,教师要及时地加以指点、修正,不可听之任之。
六、得其法———掌握语言的表达方法
语言表达方法指的是字词句段基本的表达方法,如用词的准确性、遣词造句的灵活性、常见的修辞格、语句的结构和顺序、文体特点……《鸟的天堂》中有这样一句话:“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人们常用层层叠叠来形容树叶多,这里作者为什么不用“叠”呢?“叠”表现出整体,而“堆”相对比较凌乱。唯有凌乱才表现出大榕树蓬勃的生命力,由此看出用词的准确生动。《桥》中环境描写的句子:“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一片白茫茫的世界。”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单词成句、单句成段等表达方法,读来有一种紧迫感,渲染了危急的氛围。大幅度的环境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衬托出老人临危不惧的形象。
《为人民服务》的第二自然段,毛泽东围绕“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展开论述,先引据经典,再正反对比,最后用张思德的例子来说明观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了解文体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其不同的语言特色,如记叙文的语言生动、形象,说明文的语言科学、严谨,议论文的语言简洁、缜密,童话的语言纯美、诗意……
七、赏其巧———赏析语言的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既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常见的表达方式,也包括借景抒情、移步换景、以小见大、借物喻人、侧面描写、象征、衬托等表现手法。赏析语言表达技巧,有助于学生积蓄能量,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运用技巧。《少年闰土》一文,鲁迅先生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技巧,描绘了一个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静态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动态描写———“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对比描写———“啊!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还有外貌、动作、对话描写等,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知识丰富、视野开阔和聪明能干的闰土形象,表达出了作者的羡慕、向往之情,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在语言品读过程中,教师切忌千篇一律,面面俱到,应根据不同文体、不同学段、不同学情,以及文本的训练重点,做到有所侧重、有所取舍,并努力做到水乳交融,避免“条分缕析”。另外,教师还要注意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语言及标点或读,或演,或增,或删,或换,或移,或比,或想,既关注思想内容,又聚焦语言形式,做到得意得言得法,以此实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长言语智慧、获得人文情怀熏陶和滋养的目的。
摘要:阅读教学中,学生唯有沉入文本深处品读语言,才能感知语言的温度、字词的冷◎◎暖,才能披文入情、缘文会意,才能习得语言、学会运用语言。品读语言应该着重从读好文、◎◎知其意、悟其情等七个方面入手,以此实现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长语言智慧,获得人文◎情怀熏陶和滋养的目的。◎
立足文本资源 强化语言训练 篇10
一、解读文本词句, 训练遣词造句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 紧扣文本重点词句, 反复进行研读、品味, 并在积累文本词句、尝试造句的过程中, 运用多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 使学生从词到句, 循序渐进地获得丰富的语言积累 , 训练了语言运用能力, 从而使学生语言文字的知识性和人文性同构共生。
例如 , 教学《月光 曲》时 , 屏幕出示 文中句子 :哥哥 , 你别难过 , 我不过随 便说说罢了。 教师提出:“‘随便说说’是什么意思? 它指的是那句话? ”生1:“‘随便说说’指 没有考虑, 顺便说出的话。”生2:“这句话指‘这首曲子多难弹啊! 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 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弹的, 那有多好啊! ’”教师问道:“盲姑娘的话真的是随便说说的吗? 她为什么要这样说? ”生3:“盲姑娘不是随便说说的。”生4:“她是发自内心的 , 她想亲耳听到贝多芬是怎样弹的? ”生5:“说明她家太穷, 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劵。”生6:“她能体谅哥哥的难处。”生7:“说明她为自己说的那句话感到后悔。”生8:“说明她很懂事、很会体贴人。”教师点拨:“哥哥是那么爱妹妹, 而妹妹又是多么体谅哥哥, 相信大家和贝多芬一样被感动了。此时的贝多芬一定知道这是一个酷爱音乐、热爱 生活的姑娘 , 一定会满 足姑娘的愿望的。 ”“盲姑娘在这里的‘随便说说’一个词让我们感悟 这么多的内 容 , 你能用‘随 便说说’说一句话吗? ”学生个性化的感悟文本词句 , 理解文本作 者所蕴含 的精神 , 让学生体验文本的内涵, 又实现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训练, 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二、研读文本句式, 进行仿写表达
在品读文本内涵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研读、感悟文 本句子深刻 意义的同 时 , 利用文本中一些典型的句式, 或典型的段落结构进行语言训练, 体会文本作者运用语言表达的精妙之 处, 让学生仿 照文本作 者遣词造句 , 严谨的文本 结构 , 促使学生 在语言训 练活动中 , 通过学习 、模仿、 运用文本 典型句式, 提升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 , 教学《少年 闰土》时 , 学生朗读 了课文第六、七 自然段后 , 教师提出 :“闰土对‘我 ’说了一件什么事 ? ”学生回答 : “雪地捕鸟。”教师继续说:“雪地捕鸟的经过怎样? 他是怎么说的? ”学生回答之后, 屏幕上出示练习题 :我们沙地上 , 下了雪 , 我 __ 一块空地来, 用短棒 __ 一个大竹匾, __ 秕谷, __ 鸟雀来 __ 时, 我远远地将 __ 在棒上的绳子 __, 那鸟雀就 __ 在竹匾下了。学生填空后, 屏幕上又出示语句 :“我们沙地上 , 下了雪 , 我整理出一块空地来, 用短棒架起一个大竹匾 , 放下秕谷 , 望鸟雀来吃 时 , 我远远地 将绑在棒上的绳子一拉, 那鸟雀就关在竹匾下了。”教师要求学生对比这两个句子, 在探讨对比交流中 , 学生体验用 词的准确 性 , 感悟闰土是个捕鸟能手。 接着,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中这一句式进行语言训练, 既可以深刻解读文本内涵, 巧妙运用 语言进行表 达 , 又可以发挥学生的阅读思维想象力, 提升运用语言能力。又如, 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 教师可以根据文中“漓 江的水真 静啊 , 静得让你 感觉不到它 在流动…… 才让你感 觉到船在 前进, 岸在后移。”这一片段, 引导学生用相同句式写一段 话 , 让学生在 读中悟出 写的门路, 做到了有章可循。
三、利用文本空白, 实现读写结合
语文教材中很多描写或故弄玄虚、或欲言又止 , 这些蕴含在 文本中空白 处 , 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思考, 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时空 。教师引 导学生品 读文本内 涵时, 应充分利 用文本的空 白处 , 让学生积 极思考 , 运用语言进 行填补空白 , 使学生读 懂蕴藏于文本内容和文字背后的意义, 从而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发展学生阅读想象力 , 实现阅读课 堂读写结合 , 提高高质 量阅读课堂活动效果。
走进文本语言 养成细读习惯 篇11
关键词:文本;语言;细读;习惯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大多融入了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细读文本,从而感受景物描写的妙处,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往往成为教学的难点。下面我就以小说《孤独之旅》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
《孤独之旅》中的景物描写很出色,为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也表现了杜小康的内心情感。
一、细读对鸭群的描写
“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船首是一片均匀的、永恒的水声。”
这段景物描写很形象、很美。学生在阅读时只读出孤独这种感情,不能读出作者如何衬托这种孤独。
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中的“扇形”水面,鸭群是个大的扇形,船头的是大的扇形水流,每只鸭子形成的水流又是一个小扇形。每天看到的景物都是一样的,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出现,没有尽头,也就意味着他们孤独的生活将一天天重复,意味着内心的孤独永不停息。均匀的、永恒的水声正是杜小康内心孤独感的写照。
二、细读另一处对鸭群的描写
“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唯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它们把嘴插在翅膀里,一副睡觉绝不让主人操心的样子。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插回翅膀里。”
这里的孤独,主要是凭借鸭子的感受来表现的。鸭子一直陪着“被抛”的杜小康上路,鸭子们一路上没有感受到“被抛”的无助与孤独,它们的生活哲学是“只要有水就行,水就是它们永远的故乡”。白天觅食后,有兴致,就朝着天空叫几声。由此可见,鸭子是没有“家”的概念的。但是夜幕下的大水上,一个无法理解“家”的鸭子感到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那对于最需要家的杜小康该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和漂泊感,作者正是把主人公的内心情感投射到鸭子的身上,让读者更深切地感受到杜小康所经历着的那种浸入骨髓的孤独感。
三、细读黄昏炊烟的景物描写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散。当锅中的饭已经煮熟时,河水因晒了一天太阳而开始飘起炊烟一样的热气。此时,热气与炊烟,就再也无法分得清楚了。”
学生对这段景物描写不深入,理解不够真切。教学时我引导学生紧扣“第一、惟一”这两个词,体会景物描写所表现的芦苇荡的荒无人烟,映衬杜小康茫然而孤单的心理。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杜小康今天与平时观察点有什么不同?(2)杜小康在平时关注什么?今天关注什么?(3)杜小康这样做是为什么?
学生通过细读文本,回答如下:(1)他平常盘腿坐在船头,看着水面上的鸭子,此时他把目光转向船中。(2)平常杜小康只关心他养的鸭子,他哪有时间去注视船舱里飘起的炊烟,更不会关注是不是第一缕炊烟!今天他关注炊烟和热气,分辨热气和炊烟的区别。(3)杜小康放鸭单调乏味,让平时根本不值得注意和欣赏的炊烟,成为最值得欣赏的风景,也是他惟一可以欣赏的不同风景。
这样思考分析之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抓住生活中很难引起人们注意的景物,把这些景物写得鲜活生动、细致入微来表现人物情感的妙处。
四、细读对暴风雨的描写
“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学生阅读这段景物描写时容易抓住一个“黑”字,理解作者通过对天空、河水、芦苇荡的描写,渲染暴风雨的可怕,展示杜小康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分析:其实作者这里对景物的描写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天阴—变黑—下雨—苇断”写的,把暴风雨渲染到极点,作者同样把杜小康心理感受推到极点,他感到是世界末日的到来,从而体会到杜小康在暴风雨中“胆怯—恐惧—坚强”的心路历程。
综上分析,阅读教学中景物描写的赏析,教师要把学生引入课文文本,引导学生细致准确地解读语言,品味景物描写语言的妙处,才能使学生感受文学语言打动人心的魅力,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让文本为语言训练有效导航 篇12
那么语言训练到底应该练什么, 怎么练?笔者认为出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忽视了文本语言这个鲜活的例子。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言外之意是我们除了阅读课文外, 还应该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不过, 需要指出的是, 课文既然作为教学和自读的例子, 我们就应当把它当作遣词造句的范例和训练语言的材料来好好使用。
如《比尾巴》是首儿歌, 用三问三答的形式, 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在词、句、篇方面的语言特点如下:
【词语】长———短弯———直
【句子】1.比喻句: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2.谁的尾巴 () ? () 的尾巴 () 。
【语言训练点】学习三问三答的形式, 编写《比尾巴》或《比耳朵》。
又如《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 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本课在词、句、篇方面的语言特点如下:
【词语】无边无际
【句子】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语言训练点】学习三次对话的形式, 续编《青蛙跳出井口之后》的三次对话。
可见, 挖掘文本语言的特点, 对例子进行科学分析、深入鉴赏、精心把玩、反复“历练”, 能让学生不断丰富、扩展、积累文本语言, 最后达到熟练运用语言的能力。现以《泉水》的训练片断为例: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泉水姑娘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 请同学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勾出你喜欢的词, 想一想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交流中学生体会到泉水的美丽活泼, 以及快乐地来到这个世界, 一切为帮助别人) 。
师:泉水流呀、流呀, 一路上流过许多地方,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2~5段, 想一想这几个自然段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哪些地方不同。
师:现在, 你就是那股清泉, 你流过____, 看到____, 于是你说____。
(学生入情入境地把自己当成泉水, 纷纷站起来说)
师:泉水姑娘就这样一路做着好事跑下山去。我们一起读一读6~7段, 想一想最后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课文最后用了省略号, 我知道了泉水姑娘还流过不同的地方, 还在不停地做好事。
师: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同学们想不想把泉水姑娘请到课堂上来? (播放课件)
生:自由创作, 汇报交流。
生:泉水流到棉田里, 绿油油的棉枝在大口大口地喝水。泉水说:“喝吧, 喝吧, 我的水很多很多, 喝了我的水你们能开出更多, 更白的棉花。”
……
师:从你们的交流中, 老师不仅感受到泉水姑娘的美丽, 更深深地体会到同学们美好的心灵。老师喜欢泉水姑娘, 更喜欢同学们。
以上教学片断, 教师首先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妙处, 再引导学生模仿和借鉴文本语言进行创作, 最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模仿和借鉴中得到提升。
当然语言训练要立足文本语言特色, 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训练随着年级的递升而变化。例如, 小学低年级的语言训练, 侧重于识字写字和正确朗读, 如果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堂中, 也大讲特讲主题思想与深刻含义, 那就会适得其反;小学三四年级的语言训练, 在继续巩固字词的基础上, 侧重于句段的理解和阅读分析, 侧重于写作知识的渗透与能力的启蒙性实践;小学高年级的语言训练, 侧重于深入地阅读理解和课外阅读的扩大, 侧重于写作兴趣培养与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语言训练不但要关注语言内容, 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语文教材富有儿童情趣, 具有时代气息, 选文的体裁多种多样, 有童话、韵文、诗歌、故事、科普文章等,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语言特点。儿歌语言活泼, 富有节奏;童话语言生动, 想象丰富;科普小品文语言准确简炼, 饶有趣味;神话语言神奇, 充满幻想;寓言短小精悍, 寓意深长……在教学中准确把握不同的文体特征, 语言训练时就能将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巧妙融合, 从而获得文本语言的真味。
3.语言训练除了要关注有特色的文本语言, 还要抓住关键性词句, 细节性描写, 引导学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传神的词句去细细品读, 去探寻文字背后的“秘密”和“故事”, 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 触摸作者的心跳, 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 在研读、推敲、咀嚼中品出语言的韵味和表达的艺术。
总之, 语言的学习, 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例子”的反复撞击、刺激下, 才点点滴滴“说出来”, 在成年累月无限量地训练后, 才源源不断“涌出来”的。因此, 语言训练源于文本, 扬于课堂。文本语言是构成语言训练的重要基础, 脱离了文本语言这个范例, 语言训练就失去了依托, 断绝了气源。
参考文献
[1]戴勤菊.教材“特殊语言”:打开语言训练另一扇窗[J].教育科研论坛, 2010 (01) .
【语言文本论文】推荐阅读:
文本语言训练11-28
文本和语言策略08-04
HTML超文本语言06-22
穿越语言屏障,读懂诗词文本09-04
对文本语言文字的解读12-01
文本缺失论文06-28
商务文本论文10-31
文本特征论文11-26
广告文本论文12-03
文本解读示范论文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