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定流程(共3篇)
评定流程 篇1
摘要:文章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做简要分析,详细介绍其评定流程,用实例阐明不确定度评定过程。
关键词:不确定度,评定,流程,实例
0 引言
测量不确定度,是对任何测量的结果存有怀疑。也许认为制作良好的尺子、钟表和温度计应该是可靠的,并应给出正确答案。但对每一次测量,即使是最仔细的,总是会有怀疑的余量。在日常说话中,这可以表述为"出入",例如一根绳子可能2米长,由1cm的"出入"。
1 测量不确定度的分类
测量不确定度分为标准与扩展不确定度两类。其中标准不确定度又分成A类和B类及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三类。
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及合成
2.1 标准不确定度的定义
采用标准偏差来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标准不确定度用符号u表示,是指不确定度以标准(偏)差表示,来表征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当对同一被测量作n次测量,表征测量结果分散性的量s按下式算出时(即贝塞尔公式),称它为实验标准(偏)差:
式中:S实验标准差,xi第i次测量的结果;x軃,n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残差,v=n-1自由度。
2.2 测量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一系列观测值进行计算并得到标准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uA表示。
2.3 测量不确定度B类评定
采用不同于对一系列观测值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得到标准不确定度,称为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uB表示。
2.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当测量结果由其他一些量的值导出时,由其他量的方差或协方差算出的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称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测量结果y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uc(y)表示,也可写为uC或u(y)。
2.5 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又称为范围不确定度、展伸不确定度。通常定义为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值分布于较高的置信水平区间。扩展不确定度通常用U表示。扩展不确定度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包含因子得到:U=kuC
3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
在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环节中,JJF1059-1999建议最好列表说明,即列出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以便一目了然。现将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流程以图1形式表示。
4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实例
如:高值电阻的测量
4.1 测量要求
某电子设备生产中需要使用1ΜΩ的高值电阻,设计要求其最大允许误差极限在±0.1%以内。为此,对选用的高值电阻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电阻值能否满足预期要求。
4.2 测量方法及所用测量仪器用一台数字多用表对被测电阻器的电阻进行直接测量。
注意所使用的数字多用表符合法定要求,即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测量系统按图2所示连接。
所用仪器为5位半数字多用表,其电阻测量功能的技术指标为:
最大允许误差±(0.005%×读数+3×最低位数值),满量程值1999.9ΚΩ,当环境温度在5~25℃时温度系数的影响可忽略。
4.3 实测记录
环境因素:室温(23±1)℃,用数字多用表重复测量10个电阻值,如表1所列。
4.4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4.4.1 数学模型:电阻器的电阻值就等于数字多用表的电阻显示值即:
R=Ri
4.4.2 测量不确定度来源
(1)数字多用表不准;
(2)由于各种随即因素影响使读数不重复。
4.4.3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读数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A
按A类方法评定,由实验数据得实验标准差S(R):
故由读数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A
(2)数字多用表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B
按B类方法评定,根据其技术指标确定最大允许误差的区间半宽度a:
设测量值在该区间内为均匀分布(矩形分布),查相关资料,故由于数字不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B:
4.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由于上述两项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之间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为:
4.4.5 确定扩展不确定度
取包含因子k=3,故扩展不确定度U为:
U=kuC=3×0.077ΚΩ=0.231ΚΩ≈0.2ΚΩ
4.4.6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对高值电阻1ΜΩ测量,其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为:U≈0.2ΚΩ
表达形式有几种:
(1)把测量结果与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给出:
R=999.408ΚΩ;U≈0.2ΚΩ;k=3
(2)扩展不确定度与结果同时给出:
R=(999.408±0.2)ΚΩ;k=3;简化形式:R=999.408(0.2)ΚΩ;k=3
(3)给出被测量所处范围:
999.208≤R≤999.608;k=3
5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计量学者认识到使用“不确定度”代替“误差”更为科学,对测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等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基础,高校也是率先传授和推广新技新知识的平台,使学生基本掌握测量不确定度方法和知识,既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技术监督局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
[2]李慎安,曾凡平.复现性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中国计量,2005,(4):69-69.
[3]李晓东,李晓玲.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概念及评定方法的探讨[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02,(11):512-512.
[4]胡林福.测量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区别[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8):125-125.
[5]李慎安.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与表达[J].铁道技术监督,1997,(2):25-25.
评定流程 篇2
申报5A级的旅游景区,由所在地旅游景区评定机构逐级提交申请报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报告书》和创建资料(含电子版),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组织初评。初评合格的景区,由省级旅游景区评定机构向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提交推荐意见。
申报4A、5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程序如下:
(一)资料审核。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依据景区评定标准和细则规定,对景区申报资料进行全面审核,审核内容包括景区名称、范围、管理机构、规章制度及发展状况等。通过审核的景区,进入景观评估程序,未通过审核的景区,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重审。
(二)景观价值评价。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建由相关方面专家组成的评议组,听取申报景区的陈述,采取差额投票方式,对景区资源吸引力和市场影响力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景区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价值、知名度、美誉度与市场辐射力等。通过景观评价的景区,进入现场检查环节,未通过景观评价的景区,两年后方可再次申请重审。
(三)现场检查。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国家级检查员成立评定小组,采取暗访方式对景区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进行现场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景区交通等基础服务设施,安全、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导游导览、购物等游览服务设施,电子商务等网络服务体系,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保护状况,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等方面。现场检查达标的景区,进入社会公示程序,未达标的景区,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现场检查。
(四)社会公示。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达到标准的申报景区,在中国旅游网上进行七个工作日的社会公示。公示阶段无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旅游景区通过公示,若出现重大异议或重大投诉的情况,将由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进行核实和调查,做出相应决定。
大学奖学金评定标准及流程 篇3
平时成绩:老师根据你的出勤情况(是否迟到、旷课)、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给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总分100,占总成绩的百分之30到40,各学校以及专业都有所不同。
期末成绩:期末成绩就是期末考试了,每科100分,占总成绩的百分之60到70。
想要拿到奖学金,每个学科的总成绩最起码在70分,还有就和德智体(体育成绩)美劳,体育成绩由体育老师进行评定,德智美劳由导员评定。
据我所知,每个学校对体育成绩都有要求,最低的也是60分(各院校根据实际情况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