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精选12篇)
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篇1
摘要:创新学习是在“学习科学”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 于1997开始研究, 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新理念,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创新学习研究总结出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四为主”的教学思想和“四导”教学模式, 研发了创新智能软件, 编撰了创新学习实验教材, 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关键词:中小学,创新,创新学习,教学模式
1997年, 笔者萌生了“创新学习”研究的初步构想, 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四导”教学模式, 创新学习理论及其实践获得了全国教育同行广泛的关注, 国外专家也给予创新学习高度的评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项目“创新学习研究与实践”在结题的时候, 来自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及内地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在全国起步早、规模大、成果丰, 在境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刘益东教授为编撰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教材《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来到重庆调研四天, 他说:“龚春燕创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和教学体系——‘创新学习’,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和实践, 已构建起一个包括创新学习心理论、创新学习方法论、创新学习运筹论、创新学习指导论和创新学习教师论等内容较为完备的创新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成效显著。获得国内外同行专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好评与重视。理论创新贵在实践, 如果提出概念和理论对应于‘发明’, 则推广和应用理论则对应于‘创新’, 成功的学术研究和成功的学者也需要创新”。[1]
一、研究基本历程
(一) 准备阶段——学习科学奠基石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学习科学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笔者以“兴趣对学习的影响”为研究的主攻方向, 探讨用何种方式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从整理以往教学中写的教学反思、教育案例、教育笔记、教改实验研究数据入手, 在查阅大量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整理出兴趣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并在教学中实施, 不断总结归纳, 写出论文《兴趣学习的思考》。随后分别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八五”“九五”规划课题——“学生学习现状调查与指导”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经过多年研究, 出版了《快乐的学习》和《快乐的教学》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 《小学生学习指导》《初中生学习指导》《高中生学习指导》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等专著。这一时期的课题研究对笔者后来的研究影响很大, 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一手材料, 而且在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管理方面丰富了经验, 为确定后来的教育科研方向奠定了基础。
(二) 萌发阶段——学法指导引创新
在课题研究中, 笔者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现状, 找出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研究制定《学生学习规范量表》。该量表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种, 从学习计划、学习用具、作息习惯、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读书习惯、课堂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作业矫正、学习活动、学习结束、应考心理等14个方面16个维度进行研究细化。量表评估分学生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环节, 有效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 提高了学习质量。1997年秋天, 课题顺利结题。新研究如何开展、如何深化又成了摆在笔者和同事们面前的难题。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 1998年初有了创新学习的雏形, 即“创新学习区域化推进研究方案”。为了使研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课题组成员常穿梭于实验学校, 广泛搜集素材, 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争论, 创新学习研究的体系初步才建构起来。
(三) 实施阶段——创新学习新天地
创新学习研究框架确定后, 具体实验中要做的工作更多。笔者作为课题的主持人, 每周都用三天时间到实验学校听课, 和教师交流, 解答实验中的问题。为了获得更为真切的体验, 笔者还自己上课, 探寻有效的实验方法。实验一年半之际, 为了让大家了解实验的效果, 宣传“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四导”教学模式, 课题组向社会开放课堂。重庆市来了近千位教师与家长, 他们真实感受到了课堂的变化和实验的初步效果, 由此自觉地加入到创新学习的研究队伍中。这也使创新学习研究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重庆巴川中学是创新学习的实验学校, 他们从学生的学习规范入手, 养成学生创新的习惯;重庆市江津区四牌坊小学则把让学生在活动中创新作为实验内容, 设计出多种适合小学生的科普活动, 让广大学生动手动脑。这两所学校的实验效果都很好。这样的实验学校到1999年底, 重庆已有450多所, 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13个省 (直辖市、自治区) 以及与境外研究单位或学校合作校500余所。
创新学习的实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培训教师, 更新观念
创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主力军是教师, 为此, 课题组对所有实验教师进行了培训, 使他们对创新学习理论、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了基本认识。从1998年初立项以来, 课题组在重庆召开了21次大型培训会, 在全国其他省市培训了15次, 培训教师50000多人次。从1999年7月以来, 课题组先后与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香港教师中心、澳门教育暨青年局、台北创新中心等教育机构联合召开了创新学习国际学术研讨会12次, 美国、英国、新加坡、港澳台地区的代表及内地代表3000多人参会, 就创新学习研究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讨。同时, 课题组与美国查尔斯顿大学 (College of Charleston) 教育学院、北美华人教育研究会、英国纽卡斯尔大学 (Newcastle University) 、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合作, 就中美、中英、中新教育, 尤其是在创新教学与学习领域进行广泛研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 查尔斯顿大学教育学院派出以院长带队的35名专家教师到重庆, 对重庆市400名教师学生进行为期20天的交流培训, 效果良好。
2. 调查学生, 把握实情
1998年9月, 课题组设计问卷, 并对随机选取的实验班与非实验班进行前测, 通过57个问题的调查,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2001年10月-2003年1月, 创新学习课题组对重庆、新疆、广东、香港四地实验学校进行了大样本调查, 共收到有效问卷24611份。
3. 开设专课, 指导学习
课题组实验学校从实际出发, 遵循教学规律, 在初始年级实验班级开设“创新学习指导”课程。这一课程既不同于学科课程, 又不同于活动课程, 每周一节, 排进课表, 小学为20分钟的小课, 初中为40分钟, 以活动课方式授课。创新学习指导课旨在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取方法, 具有独特之处。
4. 学科渗透, 构建模式
创新学习研究始终抓住课堂不放, 总结提炼出创新学习的课堂教学思想和一般规律, 并进行了大量研究与现场观摩课教学。在创新学习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给学生提供积极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一言堂”“满堂问”的课堂要转变为群言堂、讨论式的课堂,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 通过尝试、探索,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将旧知识与所学知识进行新组合, 形成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时, 为了促进广大教师观摩创新教学, 课题组还组织了学科创新教学大赛。15年来, 各级实验区、实验学校上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千余次, 在全国开展了八次创新学习的课堂大赛, 以此生动展示了创新教学的课堂。
5. 案例研究, 创新大赛
在全市实验学校及全国的实验学校中开展学生“小课题研究”, 并发布参考题目。学生根据小课题自己动手实验, 走访多类人群, 到田间地头调研, 由此获得很多真实的体验。课题组联合重庆市教委、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科协等部门连续几年举办中小学生创新大赛, 吸引了2000多学生参加。
6. 教学软件, 转化成果
2002年8月, 笔者主持课题组开发“创新智能教学软件” (Innovative&Instruction Intelligent System, 简称“I3S”) , 目的是把创新学习多年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为广大教师教学服务, 让更多的学生受益。2004年6月完成软件开发初步工作, 共生成70000多条代码和13G的资源。“I3S软件”被国家信息产业部确认为“全国电子推广项目”, 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批准为“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4年7月, 创新教学智能软件通过专家评审, 获得中国软件版权中心版权。2005年3月, 应香港教育统筹局教育交流中心的邀请, 课题组和I3S研究组赴香港, 就创新智能系统在香港的推广、创新学习课题的开展等问题与香港教育统筹局领导进行了广泛的研讨。
二、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 创新学习的界定
从学科领域的角度来看, 创新学习是学习学与创造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是学习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在表现形式上, 创新可分为过程创新与结果创新。过程创新是指意向、途径、策略等方面的创新, 如产品生产中对程序、方法等方面的改造, 就属这类创新;结果创新是指创造出了新的知识结论、方案设计乃至产品, 其结果相对旧有的事物有创造性的突破。从主体关系上看, 创新还可以分为自我创新和超群创新。所谓自我创新就是指相对自己来说有新的突破;而超群创新指的是相对整个地区、国家乃至全人类, 其过程或结果都是新的。
还可以从学习的角度来解释创新, 即创新是通过新的组合, 从旧的知识中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新”可以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也可以是自我提高, 它突出与众不同;“新的结果”可以是一种新的观念、新的思想, 也可以是新的构想、新的思维方法等。创新学习是人们通过摄取已有知识、经验, 经过同化、组合和探索, 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使学习者的内部状态和外显行为发生变化的一种活动。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 创新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于权威, 不依循于常规, 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 结合当前的实践, 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标新立异, 别出心裁地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的学习活动。这里的“新”, 不仅指新发现, 也指新发展, 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能揭示新的原理、发现新的方法, 把他人已揭示的原理和发现的方法应用于不同的问题也是一种创新学习。这就表明创新的产生离不开继承, 继承的目的也正是为了创新。
(二) 创新学习的理解
我们可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理解和把握创新学习。在宏观层面上, 创新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 一种充分重视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思想。这种教育思想实际上体现了对“教育中的人”的整体关照。教育是一种武装人的方式:它对人负有一种无可逃避的责任;它需使人能够适应生存的时代, 而不致被排除在人生的最终伟大目标之外;它将开启世界的钥匙——独立和仁爱授之于人, 赋予他作为一个自由人只身跋涉而步履轻捷的力量。在学校, 一切教育活动都倡导社会的理想、人生的理想、教育的理想, 应该始终高举写着“人”字的旗帜。创新学习作为教育思想,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指导学习者运用创新的学习方法去追赶时代的潮流和方向, 而不是被时代所遗弃。
在中观层面上, 创新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随着心理学的发展, 人们对学习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早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认识到学习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把学习看作是刺激与反应的简单联结, 认为只要严格、精密地控制了环境就能得到满意的学习结果, 这种对学习的理解过于简单化。认知心理学吸收了信息加工理论, 看到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内部认知结构的关系, 在教学中使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结论, 但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因而在实践中也难以提高学习实效。当今心理学研究领域兴起的建构主义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主义心理学的超越, 它是在皮亚杰、布鲁纳、维果茨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的。其基本主张是,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是由个体自己决定的。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解释现实的, 但由于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理解不同, 因此,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解释也就不同。对待学习活动这一问题, 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 一方面是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 同时又包括对自己原有经验的改选和重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知识的意义是个人赋予的, 经过了学生的理解与消化, 因而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创新学习可以理解为是基于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学习方法论,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新的继承性。
从微观上说, 创新学习是一类学习方式和方法。创新学习本身没有 (也不应有) 固定的模式。但是为了实施创新学习, 我们必须把作为教育思想、方法论的创新学习转化为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否则创新学习就成了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因此, 学生校内校外具有创新特征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都可称为创新学习方式和方法, 以此区别相对应的”被动学习””维持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等。
(三) 创新学习的特征
1. 目标性
目标性是一种方向的指引,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 学习者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及其社会价值有所认识, 并能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 这是创新学习的首要特征。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创新学习的目标一定要适合自己, 不要太高, 也不要太低;学习节奏既不要太快, 也不要太慢, 以达到保持最高的学习动机和最为清楚的目标导向。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先生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让学生找准自己的学习目标, 脚踏实地地去达成目标。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 (Benjamin Bloom) 创造的目标分类学, 其本意就是让学生学会自己找到学习目标。不同的学生, 学习情况不同, 若都由老师来制定目标, 那是不合理也不科学的。因此, 必须是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 自己制定学习目标, 并努力达成。
2. 质疑性
学习的过程实质是学习者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创新学习就要求学习者秉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进行学习。疑能生惑, 惑要求解, 因此, 从解答疑难中创新是学生创新学习的主要特点。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要敢于怀疑权威、怀疑书本、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结果, 对所学习的内容能独立思考, 并能从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 探索出新的问题。学生敢问敢疑, 创新学习就有了基础。此外, 教师设疑也是启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质疑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环节, 只有当学生能质疑、会质疑, 才有创新的潜能。当然, 能否产生疑问, 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有关, 但更重要的是学习者要有质疑的习惯。敢于、善于提出问题, 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 不断地有所领悟、有所创新。生疑是学习的动因, 质疑是研究的前提, 释疑是创新的基础。
3. 选择性
选择性是创新学习的另一个特征, 包含了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等。根据学习目标有效地选择学习内容, 具有捕捉大量信息和分析贮藏信息、灵活感受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并能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 这是新世纪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浩如烟海, 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就必须学会选择重点内容, 选择合适的方法。
4. 整合性
创新学习具有整合性, 要求学习者能积极与他们合作学习, 在合作中整合知识。合作学习也是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 那种所谓的“独善其事”“万事不求人”等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生活模式将严重影响人的社会交往、生活质量, 而善于合作交流等品质也成为新一代人的行为特征。古罗马哲学家昆体良始终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 可以互相激励, 促进学习。”生活中的人虽然都以个体的方式存在, 但是任何单一个体的存在都必然要以群体为存在的基础和依托, 任何个人的成就都要以得到他人的承认和肯定为前提。也即, 人必须与他人进行交往, 在交往中学习, 在学习中交往;在交往中发展, 在发展中交往。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知识经验和技能都需要在合作中获得。在交往合作中, 学习内容作为信息, 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姿势等, 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人。因此, 创新学习就要培养学生能主动适应群体或团队生活, 为他人所接纳, 与人友好相处的心理品质。
5. 实践性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 (Peter Crane) 认为:“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动手实践就是把通过感知、思维、记忆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以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 而运用知识是一个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创新学习作为一种思想、一种方法论, 注重其过程性和实践性, 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 学习知识。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 使用也是学习, 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知识越用则飞跃越快, 上升也越高。在实践中学习知识, 常常会遇到新情况, 产生新问题, 学生越是遇到棘手的问题, 就越能促使他们从多方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这实质上就是创新过程, 即“知识——实践——困难——创新”。
6. 发现性
从学习目标的角度看, 创新学习还包含着对问题的不断探索与自觉发现。对问题的不断探索是由已知到未知、由理解到发现的必由之路。创新学习正是通过不断探索而有所发现的学习, 或者说, 创新学习即发现学习。要理解这一点, 首先要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发现, 即“类发现”和“个体发现”。所谓类发现是指相对于人类已有认识而言的新认识;所谓个体发现是指相对于个体已有认识而言的新认识, 这种新认识对于个体来说是真实的发现。按照类发现的概念,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很少有“发现”的。但是,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却普遍存在着个体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个体发现同科学家的类发现虽然在发现的内容和结果上有重要区别, 但是在过程上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就是说, 不论是类发现还是个体发现, 从心理过程上讲, 都是主体为了认识某种对象客体而对自身现有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的改造和超越, 从而形成了相对于个体而言的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从类发现与个体发现的关系上看, 个体发现和类发现在质量上存在着一种连续性, 即只有当个体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个体发现时, 才可能形成类发现的素质。因此, 类发现能力是个体发现能力的积累和突破。在教育学意义上, 不重视个体发现能力的培养, 便从根本上否定了对人类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类发现。创新学习的发现目标, 切近地说, 即培养学生的个体发现能力;长远地说, 即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类发现素质。
(四) 创新学习的研究内容
创新学习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创新意识、思维和问题的培养;创新技法的学习、创新情感和人格的养成等问题。在学习中创新, 在创新中学习, 这就使得创新学习所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
第一, 创新学习意识和动机研究。创新学习倾向于学习和创新的研究, 而创新意识的研究是指如何培养学习者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从而产生出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因此, 要让学生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 学生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树立创新目标, 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释放创新激情。对创新意识的研究, 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学习者进行创新学习的原初动机, 从而促进创新学习的发生与发展。
第二, 创新学习思维方式研究。创新学习思维方式研究重点是观念的重新组织, 符合创新学习活动的求新、求异、综合、发散思维方式的养成, 以及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所产生的创新产品的研究。
第三, 创新问题创设研究。创新问题是指包括问题内容、提问方式、提问对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有所创新。可以说每一个创新学习都是由问题开始的, 这就要求在进行创新学习时要敢于突破传统, 大胆进行探索, 勇于提出问题。如何培养学习者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勇气, 这是创新问题创设研究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四, 创新技能、方法研究。创新技能、方法简称创新技法, 是指创造学习者收集大量成功的创造和创新实例后, 研究其获得成功的思路和过程, 经过归纳、分析、总结, 找出规律和方法以供人们学习、借鉴和仿效。创新技法就是研究人员根据创新思维的发展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在创新学习教育中, 初学者要懂得一般的创新方法与技巧。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学习者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研究内容。
第五,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研究。创新学习的研究不仅仅研究纯粹的智力活动, 它还需要研究其动力因素, 即创新情感的培养, 并且通过对创新情感的培养, 形成创新人格。所以创新学习研究要重视培养、激发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动机, 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力和健康的创新情感。
(五) 操作模式
1.“四导”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思想是:“学为主体, 教为主导, 疑为主轴, 动为主线。”教师变教为诱, 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 变学为悟;变传统课堂的灌输、适应为探究、发现;变教室为学室;变教师的教案为课堂策划, 让广大学生动手、动脑, 多样化进行实践操作, 把问题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 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实现课堂安全、问题、开放、情感的价值取向, 无限趋近于创新学习课堂境界。[2]一是评价多元, 让学生有安全感;二是情感交互, 让学生有体悟感;三是师生互动, 让学生有主人感;四是开放多变, 让学生有灵活感;五是问题聚变, 让学生有高潮感;六是动手实践, 让学生有创新感。
在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思想指导下, 为了达到创新学习课堂的六个境界, 课题组构建了“定向导趣——设问导疑——点拨导思——拓展导创”的“四导”课堂教学模式 (见图1) 。
定向导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的重要成分, 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是推动学生产生寻求知识、从事学习活动的强大心理动因。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启发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贯穿教学全过程。其具体方法包括学习本身激趣、情境激趣、直观激趣、问题激趣、引入激趣等。
设问导疑。“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有了疑问, 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 去质疑、释疑, 在不断生疑、质疑、释疑过程中, 才有“创新”。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每节课给学生质疑、提问的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当然, 导疑环节中, 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实践, 在实践中生疑, 在活动中质疑。
点拨导思。“学而不思则罔”, 教师运用多种方法启迪思维, 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思维的方法, 指导他们去发现问题、解决向题, 培养思维能力。在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中, 要注意有多种模式, 引发学生思维碰撞, 有课堂高潮出现。
拓展导创。“创”, 是将旧知识新组合得出新结果的过程, “创”可以与别人不一样, 也可以是自己新的提高。“创”既可是新方法、新想法, 也可以是一道练习题的独特解法。“创”不是凭空臆造, 它是建立在知识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上。无论是技术的创, 还是知识的创, 都离不开知识的支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方面要正确掌握和使用创新学习元素, 创造出适合学生的模式;另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思”“问”“动”“创”的结合, 重点突出“学”, 实现“学”的三个转变, 即从让学生“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新学”;把教师的“教案”转变为“学案”, 从学生实际出发, 真正尊重学生主体。
2. 创新学习的方法
课题学校经过实验与总结, 归纳出自主学习、问题学习、开放学习、案例学习、课题学习和网络学习等方法[3],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有实效。
自主学习法。这是创新学习的基本方法, 是指学习者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的学习, 表现为自主、主动、创造三个层次。自主学习具有预期性、参与性、创新性三个基本特征, 按自学生疑、合作释疑、归纳释疑、巩固拓展四个步骤进行, 要求学习者能独立地探索、解决问题。
问题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是以问题为基础, 以问题推动学习进程的学习方法。问题心理倾向性 (想提问题的欲望) 、问题构成目的性 (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问题要素开放性 (问题的条件、结论、思维距不确定) 是问题学习的三个特征。问题学习的一般按酝酿问题、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四个步骤展开。
开放学习法。开放学习法是相对于与外界隔绝开来的封闭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者的学习场所具有可变性 (动态) 、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思维过程具有发散性 (变通) 、学习结果具有探索性, 是开放学习法的特征, 开放学习涉及四个方面:开放学习目标、开放学习内容、开放学习方式、开放思维空间。
案例学习法。案例学习法是相对于定理、公式、语法等结论性知识学习方式的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者针对具体的“案例”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具有内容非定型化、思维非定势化、结果非唯一化的特征, 按找到学习案例、找到学习同伴、营造合作环境、得到最佳对策四个步骤展开学习。
课题学习法。课题学习法以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方式培养学习者搜集资料、分析研究、实践总结等能力的学习方法。课题学习法具有学习生活化、学习多维化、学习动手化的特征, 一般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三步。课题学习通常遵循营造研究氛围、选好研究课题、查阅有关资料、制定研究计划、选择研究方法、组织课题实施、举行成果交流的程序展开。
网络学习法。网络学习是以网络环境为基础, 通过智能媒体渠道获取信息完成学习的方法。网络学习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创新性四个特征, 要求学习者学会使用计算机, 学会选择学习内容, 学会网上交互。
三、成果影响
经过16年的发展, 课题组在创新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首先, 在理论研究方面, 出版了多项专著, 刊发多篇研究论文, 获得多项大奖。笔者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创新学习论纲》 (2005, 人民教育出版社) 、《龚春燕与创新学习》 (2006, 北师大出版社) 等11部专著。课题组出版著述近100部、编写学生教材30多册、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 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多部著作、论文获奖, 包括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一次, 教育部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一次, 还有20多个子课题组研究成果获得重庆市政府教学成果奖等。《人民教育》从2000年3期刊发《创新学习:21世纪的学习观》后, 课题组陆续发表了近30万字的成果。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为推广创新学习研究成果, 两次发文在全市推广, 要求各区县市认真组织学习创新学习理论, 点面结合促进创新学习成果的推广。
创新学习课题研究得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教育部副部长王湛, 时任教育部部长助理李连宁, 《人民教育》总编辑傅国亮及重庆市四大班子领导的充分肯定。李连宁在重庆举行的全国创新学习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说:“创新学习研究意义重大, 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创新学习研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傅国亮说:“创新学习是全国教育改革领域内的一面旗帜”“创新学习从理论上解读了教育创新, 在实践上回答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顾明远、周之良、董奇、张笛梅、李燕杰、魏书生、顾泠沅、邱学华、宋乃庆等教育界的知名专家给予创新学习研究以很高的评价。顾明远说:“创新智能教学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创新智能教学倡导以生为本, 建构多元化的目标体系, 这本身就是课改核心理念的直接体现。创新智能教学通过实践证明, 它对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地深入, 对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周之良说:“创新学习经过大量实验,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这是一项富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 读后使人耳目一新”“创新学习是21世纪教育的最强音。”顾泠沅说:“龚春燕同志不仅在理论上进行研究, 而且还组织了重庆26个区县近10万学生参加的课题实验, 通过点面研究法, 先将形成的理论或创新学习模式在实验点校试用, 并深入基层学校听课, 和老师、学生座谈, 逐渐完善, 然后再在更大范围推广, 这是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从实践中来, 再到实践中去, 多次反复, 螺旋上升。”
其次, 在教育实践中, 创新学习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并将这些成果积极推广, 在国内外广受赞誉。重庆及上海课题组的专家及教师数百次到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作专题报告或执教创新教学示范课, 推广创新学习研究成果。尤其是创新学习实验学校教师在新加坡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执教的现场课, 均得到高度的评价。卞小娟、王君老师在新加坡上一节小学数学与中学语文创新学习课后, 当地专家说, 他们重新认识了中国老师的课。
课题组也多次应邀请参加国际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例如, 2003年5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教育国际论坛上, 笔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阐释创新学习, 作了题为“创新学习的理论构架”的专题发言。2008年再次应邀参加爱美国纽约国际教育大会, 在创新学习的分会场上, 作了关于创新学习的报告。此类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还很多, 通过这些活动, 中国创新学习研究理论及其实践引起国外同行的关注。美国印地安州玻尔大学心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创造学家K.KUO博士说:“在香港, 我听了创新学习报告, 有点怀疑, 但到了重庆, 了解了学校的创新学习情况和听了老师的几节课, 才发现了创新学习的魅力所在。这样大规模的创新学习研究真了不起, 在美国是不能想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院士、国力教育心理学院教授苏启祯博士说:“假如不是孤陋寡闻, 对中国教育学者在创意教学的认识不足, 我要承认的是, 龚春燕先生的《创新学习:学习方式的革命》是笔者多年以来所读的有关创意的群书当中, 最引笔者深思的一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国际中心教育主任、教授SOERBOT博士说:“创新学习课题的开展, 将会改进教师的教学, 提高教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从而对中国的素质教育作出巨大的贡献。”美国NASA科学家、查尔斯顿大学教授HAKKILA博士在研究《创新学习论》一书后写道:“龚春燕先生已经对西方教育中影响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的有利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 并思考了如何将之创造性的融入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去……寻求新的、有利于中国教育体系和下一代教育的教育方法, 龚先生具有极大的勇气和创造性的视角, 并有了自己的理论……他以扎实的实验向世界宣布了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
[1]白春礼.创新能力建设: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案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9:95.
[2]龚春燕.创新学习课堂教学六境界[J].人民教育, 2004 (7) .
[3]龚春燕.创新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87.
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篇2
2.教学技能中的九项基本技能1导入技能2板书版画技能3演示技能4讲解技能5提问技能6反馈和强化技能7结束技能8组织教学技能9变化技能
3.教学技能分五类1教学设计技能2使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
4.常用的教学技能训练方法1观察法2书面作业法(模拟备课)3对镜练习法4录用训练法5角色扮演法6模拟教学7介入教学8教育教学实习9微格教学
5.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2分解原则3示范原则4反馈原则
6.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心智活动方式)
1.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1导入要有针对新2启发性3趣味性 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5艺术性
2.课堂对话的特点 1民主性2生成性3多边形3开放性 5倾听性
3.课堂板书包括1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2教学的重点和难度3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4教学内容的补充知识
4.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1语言要规范简明生动2时刻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3与板书体态想配合4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5.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1合理设计问题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4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 有启发性 5态度温和自然6及时评价总结
6.课堂问题设计的要求1围绕教学目标和要求 循序渐进,2难易适中 3善于设计问题的变式4紧密联系5简练扼要
7.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1精选内容突出重点2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4形式灵活布局合理 4文字精当科学性强5书写规范示范性强6把握时机 适时板书
8.课堂的三种板书1同时并进 启发性知识2超前板书结论性质知识3滞后板书有效传递和接受教学信息
9.课堂倾听的基本要求1创设平等师生对话情景2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3欣赏学生的独特性4倾听不同学生的声音5倾听后及时进行反馈
10.课堂观察影响因素1学习成绩2光环效应3期望效应4刻板效应
11.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3条理清晰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4创造性 风格独特
12.课堂教学一般过程1说出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2说出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设想及其理论依据和预期目标3说出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的依据和途径 4说清应该如何把握对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
1.说课与备课的区别1形式不同2内容不同3对象不同4目的不同
2.说课与上课区别1目的2内容3对象4形式
3.说课的类型 1研究性说课2示范性3检查性4评比性
4.说课内容1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3学生情况4教学方法5教学程序设计6说练习的内容和方法
5.说教学内容 1简单介绍教学内容在该学科的地位和作用2说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和关键点3教学内容的利用
6.说课的基本要求1语言简明 重点突出2关注教学创新 突出自身特色3说理透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增强说课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7.说课作用体现在1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交流提供平台2利于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教学质量3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1.教师的专业感情包括专业理想 专业情操 专业自我2.教师档案袋主要包括1教师个人的基本信息及分析2教师不同领域工作的进展情况
3.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2为学习探索提供支架 3重视总结交流
1.教学反思的特点1超越性2实践性3过程性4主体性5发展性
2.教学反思的内容1观念与情感 2教学行为过程
3.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在教师反思倾向的支持下队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 以及这些教学活动的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 持续周密 深入 自我调节性的思考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学问题 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4.教学反思的途径 1阅读理论文献 在理论解读中反思 2攒写教学日志。3寻求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 在对话讨论中反思4征求学生意见,从学生反馈中反思
1教材内的增补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背景性知识
2、经验性知识
3、练习性材料
4、拓展性材料
2.钻研教材的基本要求1通览教材 全面理解(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2精读教材,深层领会 3精细加工,再创教材
3.精细加工再创教材的内容1教材语言的转换2教材内容的取舍3教材内容的增补4教材内容的调整5教材内容的再加工
4.微格教学的特点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2技能训练单一集中针对性强3信息反馈及时 有效 全面
5.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 1理论学习和研究2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3提供示范4组织讨论5编写教案6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7反馈评价8修改教案再循环
6.教师的教态语言主要分为 身姿变化面部表情 外表修饰
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1.身姿要稳重端庄 2.表情要真实自然
3.衣着要朴实整洁
“和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和谐教学;科学哲学;图示法
一、教学系统性和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表现出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或交互性、有序性、动态性、协同性等特征。
整体性是和谐教学的基本特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理论自然科学把自己的自然观尽可能地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样,和谐教学也要尽可能地将教学过程制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内容和教法等要素构成的系统,其中教师和学生是最主要、活生生、有思想的要素。作为主导的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把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局部功能,特别是学生的主体功能充分调动和协调起来,将各个要素的局部功能转化为整体的功能,从而发挥和谐教学的整体性作用。
关联性或交互性是说,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应该相互作用,消除不应有的对立,彼此渗透、中和与融合,从而达到和谐。在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是至关重要的,紧张的师生关系难以构成和谐教学。关联性要求教师与学生加强联系,深入了解学生,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要求教师注意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挖掘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动机、态度、理想、价值观)的潜力,比如学生学习努力与否与学习态度有关,而与智力无关;要求教师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促成学生互帮互学、相互促进,比如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学术沙龙和进行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事实证明,这比单纯自学效果好。
有序性是说,和谐的教学必然是井然有序的,杂乱无章不是和谐。一般来说,教学过程是按照“组织教学—讲授—讨论—小结”的程序进行的,倒置就显得混乱。有序性也表现在所教内容中,比如,先概念后原理、先简单后复杂、先易后难。还有,按照规律去教学就是有序,否则就是无序,有序的教学必然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和清晰性。
动态性是指,和谐教学不是静止的学习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教学过程,抓住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即教学任务与学生原有认识水平的矛盾,促使这一矛盾的转化与解决。也就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由教师向学生转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自己由主导者变为辅导者,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思考者。“教学相长”就是以互动促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动态性要求教师通过提问、讨论、参与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协同性是说,和谐教学不仅有序、互动,而且各个要素还应该相互协同。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作用与协同是和谐的必要条件,只作用不协同,就会产生冲突,只有在协同基础上的作用才会产生同一、产生和谐。比如,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内容与形式的协同。没有协同,也就不会有和谐。
要做到教学系统性和谐,应该把握好8个关系:
1.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既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也是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讲授、引导、辅导与指导都要围绕学生进行。学生的学习、实践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与和谐教学是不相容的。
2.导学与自学的关系。导学与自学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关系的具体化。教师要给学生足够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导学中学习,在讨论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一句话,在实践中学习。
3.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难的深的内容要精讲,略难略深的要略讲,不难不深的不讲,让学生自学,教师督查。不分内容一概采用一种形式是不可取的。
4.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一味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是不可取的。科研应该包括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而且学术研究对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及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以科研促教学。在教学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转化为研究成果,以教学促科研。
5.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的关系。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效果,但能够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艺术不等于教学水平,但能够反映教学水平。教学是一门艺术,但不能为艺术而忽视教学效果。加强教学艺术的目的恰恰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事实上,能够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教师才是好教师。
6.备课与讲课的关系。备课是讲课的前提和基础,备好课才能讲好课。备课的形式有两种:手与脑。手的准备是写出详尽的教案,脑的准备是在脑中形成教案,并不一定要写出来,或者只写一个提纲。我认为,从手到脑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脑的准备是胸有成竹的表现。创造性的教学是不应该受制于教案的。
7.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识不是能力,但可以促使能力的发展。获得了知识,还不等于具有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8.课内与课外的关系。课内是传授知识的主要环节,课外更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场所。课内与课外是互补关系,忽视那一个都是与和谐教学理论相悖的。和谐教学主张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协同。如果说课内教学主要讲理论,那么课外主要是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和没有实践的理论都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二、教学规律性和谐
教学是有规律的。和谐教学必须是按照规律进行教学。符合规律就是和谐,否则就是不和谐。我将教学规律概括为三条:内容与形式统一、结构比例协调和认识与心理统一。
首先讨论内容与形式统一规律。和谐教学必然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定的教学内容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形式,而一定的教学形式则表现一定的教学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在大学,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很重要的,一看就能懂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学,不需要教师去讲。教师应该讲授新内容,而且信息量要大,教学内容的新奇性和信息量大小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当然,内容新和信息量大并不否认教学方法和手段不重要,只是内容相对于形式而言更突出。教学形式只有和一定的内容结合时才是有用的,否则就是“花架子”。
其次探讨结构比例协调规律。在教学系统,所谓比例协调是说,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一定的比例结构,比如在50分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讲授、讨论、小结的比例为2:20:20:8。当然这个比例不是固定的,但一般来说,组织教学和小结的时间肯定少于讲授和讨论的时间。违背了这个原则,教学过程肯定是不和谐的。这一规律要求教师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而把
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在课外自学和实践。
最后讨论认知与心理统一规律。大学生是有较高认知能力和心理素养的群体。对于这样一个群体,教师要有一定的认识,一定要了解学生。认知与心理的统一也就是智商与情商的统一。学习过程中智商固然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情商。很难设想,一个智商高但缺乏意志力的人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成功。这个规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其非能力因素的培养。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智力和心理都健全的人。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认识规律,还要掌握心理规律。心理学表明,当两个既有差别又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时,往往可以提高认知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运用认知和心理规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审美性和谐
美是和谐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不表现美的系统不是和谐系统,不表现美的教学也肯定不是和谐教学。一般来说,教学中有两种美:一是感性美,另一是理性美。感性美是指学生直接感受到的感觉美,包括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理性美是学生理解知识后的意境美和哲理美,这种美是经过训练后形成的。从感性美到理性美是一种境界的升华,一种思想的飞跃。因此,使学生从感性美提升到理性美是和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培养“和谐发展人”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我看来,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这个地方,学生在教师的教诲下,学会研究事物的态度和掌握研究事物的方法以及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和谐教学是一个审美过程,是感性美向理性美转化的过程,实现这一转变是大学教师的崇高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形式的美。我把这些不同形式的美概括为新奇美、简单美、和谐美和对称美。
新奇美是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新。新是前所未有,奇是超常。正因为新,学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前所未知,才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因为超常,才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倾心。但新奇不等于标新立异,不等于奇谈怪论,也就是不能脱离教学内容随心所欲地创造新奇。
简单美是指教学过程明了、内容明确。追求简单性近乎人的一种本性。爱因斯坦曾说,“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当然不一定是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但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在基础上具有统一性。”他自称是一个在“数学的简单性中去寻找唯一可靠源泉的人”。简单美要求人们用最简洁的形式、最少的概念和原理说明最多的内容。科学研究是这样,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应将复杂内容转化为简单明了的内容,也即将所讲内容根据其内在逻辑性,用简洁的语言陈述,或用图概括,从而使学生对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在讲授科学哲学时,我采用的图示法就是简单美的应用。
和谐美意味着有序与统一,意味着节奏与韵律。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彼此协同,达到整体的和谐。和谐美包括师生关系的和谐、教学环节比例合理与结构有序等,它是感性美与理性美的统一。和谐美要求教师尽量运用各种美使自己进入角色,使学生进入意境,双方在和谐的气氛中达到认知和心理共鸣。
对称美在形式上表现整齐。教学中内容的起与伏、节奏的快与慢、语调的扬与抑、结构的张与驰、讨论的问与答、状态的动与静等都是对称美的表现。还有教学本身的教与学、老师与学生、整体与部分、控制与反馈等也都是对称美的表现形式。充分利用对称美,可以使教学过程显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气。
科学哲学家库恩曾经指出,在新科学理论的建立中,科学家对美的考虑有时是决定性的。也就是说,对美的考虑超过了对真的考虑。对于教学过程,美的考虑有时也起决定性,因为美可以陶冶情操,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发现美、创造美、利用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识和追求。在进行能力培养和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美,从中得到真的启示,善的教诲,美的熏陶。
因此,美是一种动力,学生在感性美的熏陶下一旦进入理性美,就有了一种无需外力强迫就能自觉学习的境界。美是一种启迪,当学生在美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对所学内容由似懂非懂、似明非明的状态进入一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状态时,就是美的启迪使然,美的启迪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加强、思维得到升华。美是一种教化,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得到心智上和思想上的熏陶与教育。
四、教研相长性和谐
教学与科研究竟是什么关系?我认为,教学和科研不是“相抑”,而是“相长”。对大学教师而言,教学是立业之本,科研是立说之道。偏废哪一个都与高校教师这个称号不相符。“教研相长”是我们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理念。同“教学相长”一样,教研也是“相长”的。仅教学不研究是“教书匠”,相反,则是“研究员”。教授成为“教书匠”对大学是一种危险。同样,教授成为“研究员”对大学也是一种危险。在大学里,没有纯粹的教学,也没有纯粹的研究,应该“教学中有研究”,“学中有思”,“研究中有教学”,使教学研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理念上,我认为“在教中学”的观念要转变为“在研中学”,树立“在教学中研究”和“在研究中教学”的研究理念。大学教师不仅要贯彻“教学相长”的观念,更要贯彻“教研相长”的理念。只有教学与科研和谐统一的教师,才是有希望、有前途的可持续发展型的教师。
五、和谐教学的一般方法
结合以上和谐教学的四个规律,我引申出四种一般方法。这些方法是:整体法、协同法、审美法和渗透法。
1.整体法。从整体出发,把握教学全局,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条件和设备如多媒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将知识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运用各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使教师与学生产生共鸣,形成一个和谐的教学整体。整体方法要求教师善于从整体高度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善于从各种渠道获取有用信息,特别是从学生那里反馈的信息,以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过程不断趋于和谐;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知识结构整体性和能力结构整体性的培养。所谓知识结构整体性是指所学知识体系由概念到规律,即由知识点到知识面和知识体的系统过程,使学生按照“问题→理解→运用→综合→创造”的过程形成知识结构的系统化与条理化。所谓能力结构的整体性是说,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克服“有教育,没能力”的旧教学模式。
2.协同法。和谐就是协调、融洽之意,作为系统的教学,其构成要素必须协调、融洽,否则,教学过程就难以开展。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与之适应的形式如讲授、讨论,使得内容与形式统一。在教学中,协同就是要做到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教学结构比例协调合理、认
知与心理相统一,也就是要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一切系统问题都是诸多“变元”的相互作用与协同问题,系统的要素不仅要相互作用,而且必须协同包括对立协同(对立统一)、差异协同(正/负,生态平衡)、同质协同(阴/阳协调,价格波动)等。协同学的序参量原理也表明,序参量(有序程度的度量,是宏观参量如温度)支配子系统的行为,它是协同效应的表征和度量,是子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好的教学效果也必然是教学系统中各个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构。
3.审美法。利用教学中的各种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开发智力因素和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各种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提升和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甚至胜过对于知识的追求,因为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我们通常说的真善美,就是在真和善基础上的美。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美感,使学生追求美、创造美,在美的教诲和熏陶中得到智力和精神上的升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在教学中深入挖掘美、利用美、创造美,以美的真谛教诲学生,提升学生的境界,恐怕是大学教师的神圣使命。
4.渗透法。在我看来,教、学、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备课、讲授、讨论环节无不与教学和科研密切相关。备课不是教师按照指定教材罗列内容,更应该把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成果渗入其中。讲授也不是“照本宣科”,更应该有所创新。讨论不是随意“聊天”,而是针对所讲内容的某些重要问题深入探索,这些问题很可能就是教师要研究的问题。就教师而言,教的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的过程;既是熟悉内容的过程,也是提炼新思想的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的过程。只有对所教课程非常熟悉,才能“熟能生巧”,才能在研究中“如鱼得水”,或者说教学中形成、提炼的思想和观点才能功能地呈现于研究中。
六、和谐教学的具体方法——图示法
哲学是抽象思辨的,图示是直观想象的。能否把抽象思辨的哲学和直观想象的图示结合起来一直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形象与抽象、逻辑与历史、综合与分析、整体与部分、详解与略解的和谐统一,尝试着用图示的方式讲授科学哲学这门课,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图示教学。我把图示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整体图示、分解图示和比较图示。
整体图示是指把一门课的主要内容按其历史或逻辑发展的顺序以简洁明了的图加以概括。它就像一本书的目录,通过它使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概内容。以后的教学就按此图展开。我把科学哲学按其历史发展脉络分为萌芽时期、酝酿时期、形成和发展时期,并在图上标出每个时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和流派。通过整体图示,学生对科学哲学的发展概况有一个整体上的大概了解。
分解图示是指对整体图中的每一项内容如代表人物和流派的思想进行系统、全面和详尽的图示。它包括一系列图,每个图都是依据人物或流派思想的内在逻辑性展开的。比如,逻辑经验主义的图示按维也纳学派、柏林学派展开,而每个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又按其思想发展展开,如石里克的实证原则、意义标准、分析命题、综合命题等。学派之间、代表人物之间的思想联系也在图中展示出来,例如意义标准的发展从维也纳学派到柏林学派经历了石里克的实证标准、卡尔纳普的验证标准、赖欣巴赫的概率标准和亨普尔的整体标准。在讲解中我不仅着重思想和观点的形成过程,更注意对它们的论证和分析,因为科学哲学家们不仅有新思想和新观点,而且他们对其思想和观点的论证分析更为精彩。这对于学生写学术论文很有用,因为论文是要论证和分析的,不仅仅是描述。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科学哲学家对其思想和观点的论证分析方法,的确是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论证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有相当一部分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内容选择的就是科学哲学,而且有一定的水平。
比较图示是指将所讲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图示。在科学哲学的教学中,我把现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四大流派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及其代表人物的思想和理论进行纵横比较图示,指出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对立和差异。科学哲学内容庞杂,学派林立,观点众多,而且有的概念很相似如范式、研究纲领、研究传统、信息域等,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比较图示非常有利于学生对复杂内容和相似概念的理解。
一般来说,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是教学的共同要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教学的共同目标。在大学,图示教学是否普遍有效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检验,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朗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篇4
朗读就是以清晰洪亮的声音、正确流利的普通话将文本文字再现出来的阅读方式, 这是一种表性的、慢态的阅读行为。声情并茂的朗读不仅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引起他人的共鸣,而且通过零距离感受文本的语音、语调、语气,更有利于展示文本的原汁原味和作品的情感。因此,朗读是学生形象思维建构的源泉。
二、 朗读的适切性取向
1.适合朗读的体裁和内容 。
古代的诗词歌赋大多是诗人以吟唱的形式生成的,现代人在阅读时,如果不出声是读不进去的。此外,一些文质兼美的现代散文、古今中外小说中的精彩片段等,也是适合朗读的。
初中语文教材中适合朗读的诗歌、散文、小说类文章特别多,如《观沧海》《春》《木兰诗》《 最后一课》等,教学这些文章时,仅靠默读和讲解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反复的朗读,才能真正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作品意蕴。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木兰诗》时,就始终抓住“朗读”两个字。他把整篇文章划分成如下几个阅读画面:第一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读出人物内心的忧愁感,第三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读出征途思亲的画面感,第四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读出激烈而悲壮的场面感,第五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读出淡泊名利的心灵美感,第六节“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读出生活的美感。通过这样的反复朗读,木兰的形象仿佛近在眼前,根本无须教师过多讲解。
由于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如果文章篇幅较长,往往不可能全文朗读,因此,选择文本中精要的、经典的、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进行朗读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最后一课》的篇幅较长,如果全文朗读,势必浪费课堂上宝贵的时间,而且冗长的叙述性文字的朗读效果也不一定好。教师如果选择小说最后的高潮部分,从“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开始指导学生朗读,以几个破折号、感叹号作为朗读情感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读出先生悲愤、痛苦的心情,读出先生心中必胜的信念,读出先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整个朗读过程就会充满激情、酣畅淋漓。
2.适合朗读的人群 。
明末清初教育家陆仪曾说:“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处在义务教育学段的孩子,情致单纯,心智未开,正是记忆力形成、情感塑成以及训练语感的关键时期, 教师应该让他们声情并茂地大量朗读课内外的经典文本,特别是诗词歌赋, 这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三、 朗读教学的方法及实践
1.注重朗读引领。
引领朗读不是简单、机械的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教师既可以示范朗读课文中某个段落或句子的开头部分; 也可以提出一些朗读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带着目标自己去读;还可以在某位学生朗读到关键语句时, 及时穿插一些解说词或对其阅读进行点评、引领。尤其是“同步穿插介入式 ”的引读策略 ,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又能促使学生对文本的主要信息予以关注,从而加深理解。
此外, 精彩的范读也是对学生的一种美的熏陶。范读之前,教师要根据文本实际及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阅读内容; 既可以由教师本人范读,也可以请朗读优秀的学生范读;范读时,教师要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既可以静静地听,也可以轻声跟读。
2.关注角色朗读 。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文本是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常适合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
例如,学习《变色龙》这篇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解读人物形象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时,如果仅仅让学生单一地朗读, 他们是不大容易分析出人物鲜明而突出的形象的; 而如果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具体形象地展示奥楚蔑洛夫先后六次的语言变化,他们就能在体验中,深刻体会其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走狗”形象,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至于文言文教学中的朗读, 方式和内容就更加丰富了。例如,教学《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类有对话的文言文, 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分别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两种语言形式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既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也训练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语言思辨能力。
3.创设朗读情境 。
朗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文本中抽象的意境和内容转化为视觉画面, 让学生置身于文本和画面的双重背景下,通过视觉刺激,产生朗读的情感愿望,从而真正读出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画面感和情感。
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读出作者内心的情感, 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虚拟出一位古稀老人孤独地站在海峡那一边的山上,面向大陆翘首以盼的画面,想象他面对滚滚的潮水, 内心的愁苦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然后再让学生朗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能较为轻易地把握文本的情感, 读出作者的心境;对“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理解也会变得水到渠成。
教师还可以选择与作品基调相协调的乐曲,辅助学生进行朗读。因为,通过音乐渲染气氛,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达到情感化朗读的目的,提升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
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配上了电视剧《问君能有几多愁》的片尾曲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朗读、唱读。朗读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被迅速地调动了起来,在低沉、哀怨的书声和伤感、婉转的音乐声中,一个落寞的亡国之君的形象清晰地浮现在学生眼前,一种细腻深沉的情感荡漾在学生心田。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篇5
《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上
一、导言(更新观念)问题:
1.课堂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区别。案例: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 2.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该掌握„„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
要使学生得到终身发展。2.备课与教学设计的差别
备课是以教材为依据,侧重于解读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为依据,侧重于指导学生学习。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在理念上的差异
教学大纲立足于教师的教学。明确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应在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达到的目标。教学大纲以教师及教学为主体。规定教师怎么教?教什么?
课程标准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出发。规定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需掌握的基本技能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4.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差异
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
↙ ↘ ↙ ↘ 教科书 ← 教师 学生 → 教科书 ↘ ↖
学生 教师
二、教学设计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1、根据所教学生的现状,确定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且随学习的进程,形成梯度目标,循序推进。
2、教学过程的设计,应兼顾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立足于转变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3、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熟悉的社会生活相联系。
4、强调理解,不鼓励死记硬背,不限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向。鼓励学生参与和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5、在教学中,对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应及时作出信息反馈。
6、应规划学生除教科书之外的学习领域和范围,并向学生提供针对性强的学习资料。
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 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分析教科书、分析学生、设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编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活动等环节。
四、分析和理解《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1.课程标准的体例和结构
各学科的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三部分组成。有些学科的课程标准,还另设有实施建议部分。
前言,主要包括本学科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一些学科的课程标准在修订后,亦增加此项内容)等内容,对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设计思路”中对内容标准的诠释,实际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课程目标”,包括学生学习本学科课程的具体要求和应该达到的目标。
其中的“三维目标”,概括了学生学习本学科课程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需要具备的学习基本技能;学生学习本学科知识主要的认知途径,需要运用的基本学习方法;应该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宏观指导的作用;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提供必要的参考。
“内容标准”涉及具体的学科课程内容,是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具体知识。
在表述方式上,学科的“内容标准”一般在每个学段前,有一段对“内容”的描述。主要涉及本学段所学内容的整体框架、线索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对教师准确把握整体知识的范围、结构,每个知识点在整体知识中的位置、地位、功能和作用,具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内容标准”中,对每一学段还设定具体的“内容标准”。一般是以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的,实际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学科课程标准在对具体的“内容标准”的表述中,多使用一些行为动词,将“内容标准”中涉及的知识点,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使用这些行为动词,旨在明确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和掌握程度。识记层次
识记层次,多使用知道、了解、列举、简述、讲述、说说等行为动词。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最基础的学科知识。
学生学习这个层次的知识,仅需要掌握知识的本体内容,属于知识层面的学习。理解层次
理解层次,多使用概述、理解、掌握、说明、阐明、解释、归纳等行为动词。是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的学习目标要求后,应该进一步深化的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这个层次的知识,不仅需要掌握知识的本体内容,还应该深入到知识的本质、内涵、属性等,属于技能层面的学习。运用层次
运用层次,多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或探索、体会、会用、讨论等行为动词。是学生在达到前两个层次的学习目标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应该拓展和延伸的学习内容。学生学习这个层次的知识,需要迁移和运用识记层次、理解层次的学习内容和技能、方法,对知识的本质、内涵、属性等进行实践性学习,属于实践层面的学习。2.正确认识“三维目标”
国家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自2001年起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原有用于指导教学的学科《教学大纲》,更改为学科《课程标准》。其中的“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项具体目标,或称为三维目标。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三维目标” 是为学生制订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制定教学方案。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帮助、指导学生达到和实现这些目标。“三维目标”的关系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是落实其他二项目标的关键和基点,也是实现其他二项目标的载体和平台。不同类型和内容的知识,决定了学生应掌握的学习能力,也决定了相应的学习过程和需要应用的学习方法,更决定了学生能够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指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需要具备或运用、掌握的基本学习技能。
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将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其中,第二、第三层次的学科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
不同学科专业的知识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设定,首先需要界定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类型。
关于知识的分类,在学术界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中,常见有显性知识、技能知识、表现知识、经验知识等。
当代美国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从方法论的角度,又将知识分为理性知识、实证知识、实效知识。
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7-9年级)学段,因学科专业的不同,知识的分类亦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如按属性划分,大致可分为:事实类知识、技能类知识等。事实类知识,或称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内容、变化和发展、原因、状态等,多具有描述的特征。
学习事实类知识,需要具备知识迁移能力、选择恰当的认知角度和方法的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客观认识和评价的能力、表述自己见解的能力等。
技能类知识,或称程序性知识,它主要涉及概念、规则、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及策略的形成,以及行为和情感体验等。学习技能类知识,需要具备知识迁移能力、审视问题的能力、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实践的能力、质疑和解析的能力等。共性能力
识图(读图)能力、阅读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或书面表述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等。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学习本课知识,可以借助的认知途径和认知过程,应该采用和掌握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实际是学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也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任何一个学习过程都需要借助于必要的手段、媒介和方式。在完成一个学习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学习方法。方法是学习的工具。过程与方法的关系 看书——默读、速读
看书(材料)概述——默读、速读、提炼、口述
看书(材料)回答问题——默读、速读、分析、归纳、提炼、总结、口述
交流(师生、生生)——口述、分析、辨析、判断
研讨——分析、归纳、综合、探索、质疑、概括、辨析、判断、推论 实践(实操、体验感知)——分析、归纳、总结、综合、对比、质疑、联系、概括、辨析、判定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是一种心理活动,必须经过亲身的体验、感悟。
在生成过程中,外因起有决定性作用。通过外因(如动人的事迹、生动的描述、真实的情景或再现等)刺激和感染情绪;随着情绪的起伏和震撼,通过感动、体会、感受、理解等心理活动,经过价值判断,逐步获得对真谛的感悟,进而形成特定的认识,产生特定的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从感染到感悟的心理生成中,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揭示本质、实质、精神、内涵)是重要的外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设定的原则
1.必须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验规律,不能超越、随意拔高。
2.必须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结合知识和内容设定目标。3.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发掘其内涵,分析能够实施思想教育基本要素。
4.不应求全,应选择教学内容中最具代表性或最典型的教育要素,设定一项或两项具体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设定 情感
认同感、同情感、怜悯感、憎恶感、自豪感、正义感、责任感、使命感、成就感、美感,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等。态度 探索创新、求真务实、是非分明(正确与错误、积极与消极、真理与谬误、科学与愚昧、正面与反面)、崇尚科学、不畏强暴、不惧怕困难和挫折、尊重事实、尊重文化差异、尊敬他人等。价值观
健康积极的人生理想,正确理解、认识人生、生命的意义和事物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
五、分析教科书
分析教科书,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
分析教科书,不仅要了解每一课的内容和具体的知识内容,还应分析每一课的结构、内容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知识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位置或地位,每个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1、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7-9年级)学科教科书,体现了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原则。
普及性,是指教科书的编写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尖子生”;教科书编写的内容,是学生今后作为社会的一员,即国民应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基础性,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教科书的编写,立足于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其二是教科书的编写还考虑到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或高一级学校的学习,以及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打下基础。发展性,亦有两个含义:
一是教科书选取的内容,尽可能反映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
二是教科书的编写要考虑学生今后的发展,特别是终身学习的需要。根据不同年级、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有梯度地引导学生认识和分析问题,以使技能在一个学期或学年内,能得到循序渐进的提高。2.教科书编写的特点 编写体例:学习单元。内容: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三贴近”原则 可读性强
吸引学生参与的活动设计 为学生提供体验感知的实践活动 正确处理教材与教学的关系
一、正文(大字)与阅读材料(小字)的关系。
二、文字与图片的关系。
三、课文与补充资料的关系。
四、课文学习与课堂活动的关系。
五、师生同用一本教科书的关系。
《初中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下
六、分析学生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是否采用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是教师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1.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他们多喜欢形象、直观的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习惯于形象思维,是这个年龄段学生认知的主要方式,也是他们思维的重要特点。而抽象思维则是他们的弱项,至于逻辑思维更是他们不容易做到的。尽管初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能够进行比较简单的迁移、分析、梳理、综合、质疑、判断、语言组织等思维活动,但多局限于重复、模仿。思维的维度和空间较小,如遇较复杂的分析、评价、判断,特别是需要一定的思维跨度时,往往不知所措。
初中学生还处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往往是朦胧和浅显的。有时还会随着情绪的变化,表现出不确定性。2.学生消极、被动学习的根源
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绝非是学校教育的结果。究其根源,则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社会原因。
我国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文明古国,农业生产与自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收获。在长达7千余年的生产实践中,古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观察和探索自然的变化,总结变化的原因和规律,遂成为指导后人生产和生活的经验。重视经验,因此也成为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一传统对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经验教育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中国传统经验式教育的方式和特点
经验拥有者:“吃的盐多”、“过的桥多” 经验传授方式:口授笔传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听话” 迷信权威
“经验式教育”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口授笔传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 教书匠、读书郎 听话——听讲 消极、被动
“经验式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经验式教育,即“听话”本身无可非议。家长用自己的经验,即“话”指导孩子成长,避免出现偏差或意外,以此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出发点是积极的。
问题在于,“话”作为经验,是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并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有益的。而“听话”者由于没有经过自己亲身的体验、感知等实践过程,往往对“话”只是听从,并不能真正理解“话”的内涵和真谛。“听话”的实质,是被动、盲从。“听话(听讲)”对学习的影响
由于没有获得对知识(经验)的亲身体验、感知,只能“生吞活剥”、死记硬背。
因缺少对知识(经验)应用的实践机会,不了解如何应用,更不会在实际中应用。
没有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获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丧失学习的兴趣。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
体验、感知和实操等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技能和方法,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途径和环节,也是实现理解记忆的重要途径。
应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利用学生好奇心强、习惯于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创设直观性强、具有鲜明特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创设必要的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通过提供材料,提示思路、方法等,搭建学生认知的平台。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使其获得成就感、荣誉感。
七、设定教学目标
设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和关键环节。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依据,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需要设定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的学习目标(三维目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设定教学目标的原则
一、必须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相联系。结合本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的类型,设定学生应该运用的学习技能,认知的过程和需要应用的学习方法,可以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结合。教师在设定目标时,既要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存在的认知障碍,也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
三是目标设定必须具体化、细化,切忌空话,更不能随意拔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必须十分明确,真正能够达到和实现,并且具有可操作性。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亦即重点知识。在每课中均处于核心的地位,具有统领性、代表性、典型性等特点。
教学难点需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确定,而非教师的教学角度。是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存在认知障碍、理解困难或实践难度大的知识内容。教学难点的确定,应是知识学习与学习方法、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相结合的最佳契合点。
难点绝对不能以知识点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尤其是学生在理解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困难等,确定本课教学的难点问题。
教学重点,属于知识的范畴,需在知识的层面上确定。
教学难点,属于认知的范畴,需在认知层面上确定。即必须依据学生在分析、理解时的难度,亦即学生认知的水平和能力确定。
对于不同学校、不同班级,每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一致的,难点则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
3.课程目标与教学重、难点的关系
课程目标中的“知识”,应与教学的重点一致。课程目标中的“能力”,应与教学的难点一致。
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应体现教学难点的突破。
八、精选教学资源和补充材料
在充分利用教科书材料的同时,有必要再精选一些材料,使其起到补充教科书材料不足,或弥补教科书材料单
一、抽象、静态等缺憾,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知。应注意几个原则:
一、必须精选。
二、针对学生学习和认知的需要,认知的特点和规律。
三、不要一味地追求形式。
四、选用的材料需配合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
九、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
目前,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讲授式,组织研讨活动、探究活动等。
1、讲授式
讲授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浅出、由表及里的分析和讲解,将一个抽象、艰涩的概念或曲折、繁复的情节,比较生动、浅显、线索清晰地告诉给学生,很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较少,无法得到亲身的体验和感知,不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2、研讨活动
研讨活动,是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或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研讨等方式,完成对某一个问题的学习,并得出自己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研讨活动与教师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能起到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学生实际获得体验、感知等实践机会,直接接触和尝试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对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作用。
3、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即学生探究性学习,系由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某个问题进行较全面、深入地分析、探讨的一种教学方式。由学生自己完成对问题的认识、分析、理解、归纳、总结,最终形成或产生自己观点的准备和认知全过程。不失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
但学生自己在完成包括收集资料在内的学习和认知全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其中,先期的准备工作,即材料收集,常受所在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及设备的制约,或家庭条件的限制。故学生要独立完成探究式教学规定的学习任务,是有很大难度的。
十、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和活动
教学过程和活动,是学科课堂教学设计的主体。
课堂教学过程,是指教师组织教学的程序和环节,也是学生学习和认知的程序和环节。
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必须关注学生如何学。
1.设计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活动 应遵循的原则
一、教学过程和活动的设计、编排,必须以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为依据,与教学目标相统一。
二、教师在设计、编排教学过程时,应根据自己所教授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必完全拘泥于教科书知识点的体例结构和编排顺序。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资源,尤其是需要学生自己阅读、分析、理解的材料,一定要通过安排学生活动的方式,发挥这些资源对学生学习、认知和训练、掌握学习方法、技能的作用。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补充材料,应与教科书已有的材料在学生阅读的技巧、审视问题的角度和层次、认知的方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要有所区别。
2.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
常态(常规)的教学过程,主要由导入、内容讲解、组织课堂活动、小结等环节组成。导入
一节课的导入,不仅作为教师讲授新课的铺垫,即为进入新课学习提供背景,还应具有引发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学习的功能和作用。
设计导入时,可以采用具有形象直观、典型特征鲜明、外观奇特的形象资料,或学生熟悉的事物,创设情境。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迁延已有的知识储备,活跃思维。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和学习动力。内容讲解
教材内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主干部分,也是一节课的核心。初中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的这个过程和环节时,不仅需要借助于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力求将知识“讲活”,还要借助于直观、想象的教学手段及教具,呈现具体、形象的知识本体。也可以使用表述性、情节性强,记述清晰的第一手材料,向学生展现一个可以感知的知识。组织课堂活动 阅读与归纳 置疑与解析 质疑与解疑 分析与讨论 换位思考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学生学习方法和技能的训练。在学生对一个新的知识和内容进行思维和认识时,方法和技能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根据让学生自己思考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或几种方法,如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演绎等。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具体指导学生在运用这些方法后,产生自己的结论和认识。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系统归纳和总结。通常是对一节课所授知识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进行线条式的梳理。以使学生在已经学习和认知的基础上,理清头绪,把握重点。在教学的这个环节上,吸引学生的参与,实际也是对他们学习方法和技能的一种训练。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的能力,学习的水平,通过积极的引导,将教学的这个环节交由学生完成。使他们既重现和复习了刚刚学过的知识,又在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一次训练的机会。课堂练习或作业
课堂练习或作业,既是教师随堂或课后检测、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实践学习技能和方法的重要途径。设计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的原则
1.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既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检测对本课涉及学习技能和方法的实际应用。2.摒弃用课文原文作题干,让学生抄书的做法。建议提供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方法,解决新问题。3.题型应多样,尽可能不用填空、单选题。
4.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应该逐渐增加分析、判断、评价等客观题。
叙事辅导法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6
关键词 叙事辅导法;后现代主义;外化;重构
分类号 B849
叙事辅导法是目前广受关注的后现代心理辅导方法之一,它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将人作为问题的治疗辅导观念,通过“故事讲述”、“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来访者发现自身潜藏的力量和生活的意义,从而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
1979年,心理学家萨宾(Sarbin Thcodore R)在美国心理学年会上首次提出“经验的叙事结构”的观点,阐述了叙述对意义建构与人格形成的作用。1983年萨宾发表《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扎根隐喻的故事》一书,进一步阐述了叙述的作用。1986年萨宾主编了《叙事心理学:人类行为的故事性》一书,核心观点即故事是修整经验和指引判断与行动的基础。叙事的概念与叙事心理学开始显现,叙事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叙事研究成为心理学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
1990年,澳大利亚的迈克尔.怀特(Michael White)与新西兰的大卫.艾普斯顿(David Epston)合著《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一书,被认为是叙事心理治疗(辅导)诞生的标志。他们认为当人们把自己与问题混为一谈并在“主流叙事”的影响下丧失、限制、否定了自己的人格时,在治疗中进行重构就尤为必要。他们将福柯关于知识与权力的观点应用到临床治疗,尝试帮助来访者“表演另类故事”,让他们从“单一”知识中解放出来,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
21世纪初,叙事辅导开始进入中国。2000年,台北的吴熙琄出版《最新又潜力无穷的疗法:叙事疗法导读》一书;2001年,廖世德将怀特与艾普斯顿的著作《故事、知识、权力——叙事治疗的力量》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同年,怀特首次在台北举办“叙事治疗工作坊”。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北谘商辅导中心积极致力于推广叙事疗法,该中心于2003年举办了“叙事治疗进阶个案研讨工作坊”;台北市生命线协会亦于2003年开办“叙事治疗的多元面貌”课程。此外,香港的社会工作人员协会曾在2003年举办了两次叙事治疗工作坊。
目前国外已将叙事辅导法应用于临床心理学上,干预诸如厌食症、家庭性暴力、精神分裂症、精神创伤、种族关系、儿童与养父母关系及口吃康复等问题。
1 叙事辅导法的基本主张
所谓叙事辅导法,即通过引导来访者在不受干扰的安全环境下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唤起来访者内在力量与生命意义的心理辅导方法。叙事辅导的重点与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生活的意义,进而回归到正常生活轨道。
叙事辅导法是一种以来访者中心为取向的咨询方法。叙事辅导与其他心理辅导方式的显著差异在于它相信来访者才是自己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辅导者只是在旁边陪伴;来访者应当从自己生命故事的片段中找到自尊、自信与价值,从而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目前的困难。咨询师在运用叙事辅导法时,与来访者的关系是平等而合作的;“咨询师是来访者改变的促发者,而非按照自身的取向将专业知识强加于来访者的动机和需要之上( 张涵,2013)。”
怀特认为人类是诠释的动物,“在诠释过程中所创造的意义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行为和在生活中采取的行动。生命故事或自我叙说的过程传达出我们决定撷取及对外表达的生命经验片段;故事或自我假说决定我们如何塑造生命经验。我们并非通过生命故事存活,而是故事塑造、组成并拥抱着我们的生活(Payne,2012)。”
叙事辅导法鼓励来访者发展个人的知识、技巧,鼓励有意识的觉察与转化。在进行叙事辅导过程中,辅导者通过认同、谈话、强化来访者所讲故事的积极方面而创造出尊重和接纳的氛围,促使来访者重新建构其对于事物的理解和想法,实现观念与行为的正向改变。
叙事辅导法主张将谈话的焦点放在支线故事上。支线故事是来访者所叙述的“问题故事”之外的生命体验,或者是对生命体验的重新诠释。怀特主张让来访者详细地勾勒支线故事,“因为只有通过支线故事,人们才能逃离掌控个人理解和生命的主线故事的影响。通过协助来访者进行更完整的叙说,减少以刻板印象描述经验所带来的僵化和影响(Payne,2012)。”
2 叙事辅导法的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也称为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媒体社会或消费社会,在文化形态上被称之为“后现代社会”或“后现代时代”。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在后现代时代经历了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它是人类历史的一次断裂或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后现代主义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法国哲学家德里达、福柯等人将北美关于后现代文化形式的讨论上升到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和更具综合性的哲学高度,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对于继承和发扬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的现代主义哲学进行全面的批判,总体上抱持一种对于逻辑性观念与结构性阐释的不轻信或怀疑的态度。具体来说,这些批判观点主要有:第一,用“分延”解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用“差异”原则来取代“中心”概念,在批判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论或两极性与独断性的基础上,撼动“整体”,打破“结构”;第二,从纵向思维转换为横向思维,即传统等级体系一般的 “树状结构”思维向动态、发散的“根状茎”式思维的转变;第三,用差异对抗理性的总体化;第四,注重个体性和自我关切,反对主体性和人道主义,即反对把人的最一般的本质当作当然的、现成的前提,反对把人看作是“理性的生物”;第五,用透视主义和相对主义取代表象论和基础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世界的意义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不可计数的意义;解释世界的方式是无限的,我们应该寻求对于现象的多种解释;第六,用不确定性和小型叙事取代元话语和宏大叙事,强调知识的不可通约性、不可预见性、不确实性、突变性、异质性、与多元性(冯俊,1997)。
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篇7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是20世纪科技史上令人瞩目的重点领域,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21世纪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为适应21世纪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形势以及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从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工作者急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植物细胞工程是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全面的高素质人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3年开始为生物技术本科专业开设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植物细胞工程是在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融合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实验性、实践性、综合性十分强的新兴学科,是近年来生物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新兴课程。它是应用现代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在细胞水平上研究改造生物遗传特性,以获得具有目标性状的细胞系或生物体的有关理论与技术学科。学生对植物细胞工程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动手能力的获得和科学素质的培养与实验教学关系密切。因此,笔者通过不断探索,根据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特点就如何提高植物细胞工程理论与实验教学质量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一、植物细胞工程的教学理念
本课程的教学理念是给予学生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和理论,作为他们研究的基础,教会学生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解决今后学习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素质,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培养能力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
二、植物细胞工程课程特色
在上面教学理念和西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与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本课题组经过5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和西南科技大学品牌课程与四川省精品课程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
植物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植物细胞工程作为综合性学科所涉及的领域较多,至使该课程内容复杂化。至今为止,仍未形成一个统一性的标准。本课程结合西南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的实际情况,在授课过程中,以介绍植物细胞工程基本原理为切入点,以不同类型的离体培养技术为骨架,构成本课程基本框架。做到理论基础知识与实验技术的介绍并重,深入浅出,逐步渗透植物细胞工程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及其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充分体现植物细胞工程作为综合性学科所存在的多学科的渗透融合的内含,是本课程的主要特色之一。
西南科技大学《植物细胞工程》是2003年立项的校级品牌课程,2007年成为四川省精品课程。本课程力求在理论原理的系统性和实验技术的成熟性与先进性及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的特色性上相互兼顾与协调。因此,本课程以植物细胞工程的无菌操作技术、植物愈伤组织诱导形成和形态建成、细胞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发生和人工种子的研制以及植物的脱毒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为核心,重点和难点突出,通过基因型和外植体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尤其是培养基作用与调节,其中紧紧围绕基因型和外植体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之间的重要调节作用进行讲授,及时纳入植物细胞工程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与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细胞工程”研究领域发展动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本课程教学的另一重要特色。
植物细胞工程是以实验技术为基础的学科,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与创新思维的能力,本课程实验包括基础实验部分和综合设计实验部分(独立完成试验设计与具体实施部分),通过基础实验操作,使学生在培养基配制、无菌操作和控制培养条件等技术环节上受到良好训练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际研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规定的综合试验设计题目内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综合试验设计和整个试验操作过程,并完成试验总结报告,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对本课程的知识得以融会贯通和升华,这也是本课程教学的另一重要特色。
三、植物细胞工程理论教学模块设计与课程教学方法和措施
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分为5个知识模块。植物细胞工程基本理论与实验室基本技能知识模块,包括植物细胞工程的概念和发展过程、实验室的建立与消毒灭菌技术和培养基三部分内容(8学时);植物离体培养模块,包括离体培养的类型、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分化、植物细胞悬浮培养与细胞突变体筛选、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细胞培养物的超低温保存及种质库建立、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遗传操作、植物体细胞杂交、人工诱发单倍体及其应用和人工种子研制,九大部分内容,共计31学时;体细胞无性系诱导模块,包括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诱导与体细胞遗传部分内容(3学时);转基因模块,包括植物转基因主要方法、转基因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植物转基因的方案和目的基因的表达与检测、转基因植物安全性(4学时);植物离体快繁模块(2学时)。
采用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做到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学习;在每章讲授结束后,要求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并结合课外参考书及时进行课程小结,使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结合课堂教学,安排3个课程设计,充分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四、实验教学的设计思想与效果
植物细胞工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加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能力训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是本着给予学生一种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思想,进行本课程实验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如下。
一是基本实验技术教学环节;二是试验设计教学环节,在植物细胞工程理论学习和熟练掌握“植物细胞工程”基本实验技术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试验设计,并完成试验总结报告,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综合性实验教学环节。教学效果良好。
(一)基本实验技术教学环节设计的思想
《植物细胞工程》是一门以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的离体操作为基础的实验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植物细胞工程》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指导植物离体操作,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部分实验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植物培养基的配制与灭菌、植物材料离体培养的无菌操作技术、不同组织和器官离体诱导培养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植物茎尖离体培养技术,以及农杆菌介导的烟草转化技术,该部分为18学时。通过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本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及其完整实验报告的撰写。
(二)试验设计教学环节的思想
实验教学是生命学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教学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传统教学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教学经费、实验设备以及实验系列教师力量的不足等原因,在实验教学中采取封闭式教学,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实验指导书给定的实验方法,并在实验老师示范和辅导下完成全部实验内容,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实验只是走过场,十分乏味,使他们原有的钻研精神受到压抑或甚至消失以及潜在的创新意识未能得以发挥,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鉴于此,我们在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内容安排和设计上以设计性实验教学为突破口,对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实验教学精华基础上,努力创新,使植物细胞工程设计性实验教学成为一种现代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法之一。
植物细胞工程设计性实验教学学时为14学时,占实验总学时的43.75%。该部分内容创新性强,具体要求、内容安排和采取的措施如下。
学生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在下面3个试验设计题目中任选一题,每一研究题目的研究对象学生自选。试验设计题目如下。
1.植物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2.植物体细胞胚诱导与人工种子研制。
3.植物遗传转化与转基因植株再生。
试验设计具体要求:
1.综述国内外与本研究领域有关的研究动态:包括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进行本试验设计的方法及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试验研究内容:要求对要研究的内容提出理论依据。
3.试验研究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
a.对试验研究内容提出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并对每一实施方案提出理论依据。
b.技术路线:要求用框图表示。
4.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试验设计和整个试验操作过程。
通过试验设计,学生自主选题和独立实施试验方案,最后完成一篇完整的、类似小论文的实验报告,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实验兴趣。
(三)实践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的多样性
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使理论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指导方法完成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组织形式包括7部分,一是实验理论的讲授;二是多媒体录像以及与实验有关的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三是指导教师的具体示范;四是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五是要求同学按照指导教师的要求提前预习下次课要进行的实验内容;六是每一实验环节都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七是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要求学生根据初步学会本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实验设计、实验分析,完成完整实验报告,完成本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
教师指导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本实验课程采取小班授课,每次课16人,进行单人操作。指导教师针对不同学生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指导;教会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结果分析完成完整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通过试验设计,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选题和独立完成试验方案以及最后完成一篇完整的、类似小论文的实验报告的方法。
(四)实验教学考核内容与方法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成绩的评定按照结构进行评分,其考核包括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综合试验设计的能力以及实验报告。
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成绩=基本实验操作技能(50分)+综合试验设计(30分)+实验报告(20分)
(五)严格要求实验报告的书写,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过程中,实验指导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做好实验原始记录,要求学生按照研究论文的各式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和讨论。注重实验讨论部分,因为讨论部分是实验报告的核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找出实验结果可能存在的原因,同时,鼓励学生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认识,为今后学生书写科研论文奠定基础。
五、结合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生产实践,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理论升华,然后,又指导实践。学生通过植物细胞工程的生产实践,了解和见识了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就能更加深入认识和理解植物细胞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因此,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四川新世界丹参基地及其组织培养实验室,同学们见到了大批丹参脱毒苗及其在田间的栽培和应用,使得他们对植物细胞工程快速繁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六、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思想,开展教学改革与探索,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促进课堂教学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将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领域,有效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保障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以科研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1.以最新科研成果和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充实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师积极地将科研成果和学科前沿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视野。
2.以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为平台,积极组织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的协作精神,多人次在各种大赛中取得好名次。
3.以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为平台,吸收部分优秀本科生参加老师的科学研究,训练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理论素养以及科研协作精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多人次在各种大赛中取得好名次;部分同学考取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使原来没有打算考研的同学也积极准备参加考研,最后一些同学考取了研究生;使对所学专业认识模糊的同学,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提高了同学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4.以教学团队的科学研究为平台,有目的的从科研项目中设置与本课程研究领域相关的毕业论文题目,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5.在我们新编的教材中融入了部分科研成果,提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参考文献
[1]廖朝晖,郭克婷.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2,22(1):169-173.
[2]王金发,戚康标,何炎明,张兆梁,冯冬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及实践效果.高等理科教育,2003,(6):51-54
[3]高敬群.提高《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27-128.
[4]高凌峰,许闽广.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66-368.
[5]李炳学,王磊,张宁,孙军德.采用关键点控制和反馈调节,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质量.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6-159.
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篇8
一、专题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在现职干部任职培训和国防生学员《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 之所以运用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 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
第一, 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增强教学的时代感和有效性。《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课程的基本特征, 决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只有很好地贯彻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才能切实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如果仍采用传统的章节体系教学法, 必然造成讲授的内容跟不上实践和理论创新发展的步伐, 缺少时代感和吸引力, 满足不了有本科背景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任职培训、国防生学员的需求。而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及时以专题讲座方式就某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与学员一起展开深入的探讨, 提高吸引力、增强时代感。
第二, 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 可以把社会、部队建设中的一系列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梳理, 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员一起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从而直接培养学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 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主动性。作为专题教学模式的主要形式———专题讲座, 所选内容都是党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 是学员关注的国际、国内和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这样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员和吸引学员。同时, 还更易于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 从而使学员有兴趣, 愿意学, 主动学。
第四, 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利于贯彻“少而精”原则, 使学员在全面了解知识体系的前提下, 学深学透重点内容。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以较少的时间向学员从总体上介绍课程内容体系, 使他们对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以专题讲座形式对重点问题和重大观点进行详细解读、讨论和分析, 从而使学员在有限的课时内真正掌握精神实质、理论精髓, 避免面面俱到、不深不透。
二、专题教学模式必须坚持的原则
为保证《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专题教学模式运用的有效、科学, 符合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和基本要求, 有助于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我们在梳理、总结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的基础上, 形成了实施专题教学模式必须坚持的若干原则。
1. 目的指向原则。
专题的选择、设计和讲解, 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都要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尤其要突出强调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功能, 绝不能将专题教学讲成一般知识型讲座。
2. 优势突出原则。
专题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使课堂教学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课程的时代感和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说服力, 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的选择、设计和讲解必须以发挥这一优势为原则。
3. 内容科学原则。
一要正确处理好专题与教材章节体系的关系, 保证专题教学内容必须与大纲要求相一致。应力求覆盖教材重点内容, 不能覆盖部分以及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性把握, 要以基本内容串讲的方式加以讲解。二要保证专题内容的讲解必须符合政治理论课的本质要求, 做到“三尺讲台无杂音”, 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专题内容的选择、拓展, 必须观点正确, 标准规范。
4. 功能互补原则。
既要充分发挥专题教学模式的优势, 又要运用好其他教学方法。将专题教学与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 发挥专题的统领作用, 使实践教学、课堂讨论等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更加科学、系统, 最大限度发挥其集成作用。
三、运用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和效果
在现职干部任职培训和国防生学员《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中尝试运用专题教学模式是一个自觉探索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本身不过是这一探索过程的必然结果。
1. 确立教改立项。
2009年下半年, 课程组在总结专题教学经验和充分研讨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了把本课程专题教学方法概括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案, 并申请了学院教改立项。课程组全体教员均参与课题研究, 全面落实本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为完善专题教学模式做准备。
2. 深化专题教学内容改革。
在运用专题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吸收”和“三个贴近”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使专题教学模式从内容到形式得到科学构建。所谓“一个中心”, 即教学内容改革要以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特别是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中心, 通过专题教学不断强化学员理论武装。“两个吸收”即教学内容及时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党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就, 不断增强思想性和时代感。“三个贴近”即教学内容贴近任职培训学员, 贴近部队实际, 贴近社会生活, 切实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
3. 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强调了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为核心, 以专题教学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普遍实施专题教学的基础上, 又发挥各个教员的特长和优势, 使各种教学方法竞相发挥、优势互补, 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4. 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通过运用专题教学模式和方法, 《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不仅形成了较成熟的教学模式, 而且在专题讲座教案的基础上编写出《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教材, 并列入学院2011年度教材编写计划, 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学员对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也给予充分肯定和好评。一位学员说:“开课之初, 我所设想的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应是一门枯燥乏味的纯理论课。但教员利用讲座的形式来讲授, 使我耳目一新, 并无丝毫枯燥之感, 反而在教员结合实际, 引经据典的授课模式下, 为我打开了一扇大门,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大门。”另一位学员在谈开课感受时认为:“在我们任职培训的最后学期, 学院给我们安排了《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课, 教员结合我们干部学员任职培训的特点和实际, 以一列专题讲座的形式, 为我们传授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 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事例, 使我们深刻了解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 为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和开展部队基层政治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还有许多学员都谈到了学习这门课的收获和感受。他们表示, 通过教学, 他们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了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这本教材, 内容丰富, 观点新颖, 也为他们回到部队搞教育提供了有力工具。
摘要:本文主要概括了专题教学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提出了实施专题教学模式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总结了运用专题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和效果, 以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效果。
重视建筑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篇9
建筑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建筑研究涉及面广, 它与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经济学、社会学及文化学等人文科学相互交叉。建筑理论是一个大的系统, 涉及建筑与人的关系 (是建筑适应人, 还是人去适应建筑, 或者相互适应) ;建筑与社会的关系 (特别是如何认识建筑的社会性) ;建筑师的定位 (建筑师与群体的关系、建筑师的角色作用) ;中国现代建筑创作的路子;还有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等等。建筑师如果只有远大的理想, 而不能脚踏实地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地工作, 他将只是一个空想家。相反, 如果只是埋头苦干, 不注意自我修养, 则将自己沦为一个平庸的绘图员。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将自己锻炼成一名优秀建筑师。
一个封闭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一个封闭的学科同样是没有希望的学科。所以, 建筑学引进外国经验、与边缘学科结缘, 天经地义。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先进建筑理论大体有两大分支:一是“詹氏后现代”, 二是“解构”。前者说建筑是一种语言, 后者说建筑是一种哲学。尽管过去几十年间我国曾处于闭关自守的封闭状态, 尽管当时建筑论坛的言路并不广, 尽管中国建筑理论的政治因素十分浓厚, 我国建筑界还是具有重视建筑理论、理论与创作实践密切结合的优良传统的。具体内容涉及建筑的特征;建筑艺术 (包括建筑的双重性、思想性和美观等) ;建筑的内容和形式;建筑传统与革新;建筑的地方性与民族性;建筑风格、新材料、新技术与建筑风格的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的创作方法等等。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 中国建筑界就有了指导建筑创作的口号:“适用、经济、美观”, 1955年发展成为建筑方针:“适用、经济, 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 指导了我国的建筑创作几十年。尽管建筑方针不是建筑理论, 而是一项政府或行业政策, 但它显然是基本建筑理论的产物。在它产生、形成和执行的过程中, 充满了对基本建筑理论的认识和普及。吴良镛先生1989年出版的《广义建筑学》一书, 通过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角度去讨论建筑, 形成了“广义建筑学”。广义建筑学着眼于人居环境循环体系, 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植根于文化土壤的多层次技术建构, 选择适合实际的技术路线;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 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讲求整体环境艺术, 为建筑、工艺和美术在更高的层次上结合而努力。提倡“现代建筑的地区化, 乡土建筑的现代化, 殊途回归”, 是国内较早关注地区主义相关建筑理论的著作。
1 当前理论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上的思考, 可以使建筑师保持风格的延续, 作出积极的探讨, 而不是随波逐流。当今中国建筑最缺乏的就是理论上的思考。一方面, 我们在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时, 有时变得束手无策;另一方面, 繁重的设计任务已让设计人员来不及回味, 重复着年复一日的车间般工作。他们不过是从国外的建筑书刊上摘抄设计拼凑出一个方案, 稍聪明一些的人则找一个洋气的噱头, 不管与设计有无联系, 先唬住别人再说。建筑师急功近利, 没有过多的时间很好地推敲建筑方案, 也不能静下心来总结和提高。很少人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哪怕是经得起推敲的理论观点。另外, 建筑师作为“自由职业者”, 工作有艺术性的一面, 比较注重个人价值而忽视团队精神。事实上, 作为生产行业, 建筑从设计到建造分工复杂, 使严密的团队协作成为必需。正是这种状况, 国外的许多设计机构在对我国情况了解不多, 却屡屡在一些重大项目中得手。建筑创作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但是近年来建筑理论长期得不到重视, 思路比较狭窄。当前, 我国的建筑科学研究院不研究建筑理论已不是什么怪事了。政府部门在研究建筑理论方面投入的科研经费, 甚至不如开发一件卫生陶瓷产品。这样就很难提出有深远影响的观点, 倒是从其它学科中借鉴了一批过时理论或是不严谨理论, 或者是在借鉴过程中不严谨, 从解构主义到解构主义的建筑就可以说是纯粹地找风格依据的需要。他们的建筑理念或者空洞无物, 或者华而不实。在国内建筑理论的讨论中, 大量的是关于建筑形式问题。其实, 形式只是一种手段, 本身并无对与错, 关键是建筑师会不会用, 以形式论形式就很难深入到建筑创新的实质中去。要知道, 即使是建筑形式也深藏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 需要我们艰苦地去探索[1]。
建筑经常借用邻家的概念和道理来说明自己, 比如: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建筑是时代的镜子等等。这种比喻思路开阔、形象生动, 可以深化对建筑的理解。但是, 任何比喻都代替不了建筑本身。在西方, 建筑首先是艺术, 建筑师是艺术家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 建筑与艺术分属两个领域, 相互割裂开来。虽然也承认建筑有艺术性, 但建筑形式常被认为是功能和技术的产物, 绝不能把它仅仅当作纯艺术来处理。国外基本上把建筑学视为文科, 至少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 学生的来源也形形色色, 而我国绝对是理工科生。其实, 从根本上去理解建筑学, 它的确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 不能简单地定义为介于文理之间。中国的建筑教育轻视理论及历史, 强调绘图能力, 甚至只强调图面的优美表达, 看起来是注重实践能力, 但结果往往导致学生的设计理念大而空, 不知道任何把它一步步落到实处, 所以设计总欠缺深度, 细微处的思考任意为之, 最后整个建筑只剩下空壳, 只有大的体量, 经不起推敲。整个建筑教育界的风气如此, 除了培养了图匠, 怎么能涌现出建筑大师呢?
2 建筑创作应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建筑创作离不开市场制约, 我们所面对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或是向市场经济转型条件下的建筑创作。长期以来“设计是龙头”的观念已经形成定论, 建筑师也因此具有优越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建筑设计进入服务行业的范畴, 其龙头地位应重新审视, 有利于摆正建筑设计与市场的关系, 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创作水平。既然建筑设计是服务, 就有如何为业主服务的问题。强调设计是龙头, 那么这个龙头必然被舞龙人手中的“宝珠”所左右。任何一个优秀建筑的产生都是由开明的业主和优秀的建筑师共同造就的, 缺一不可。对于一个开发项目, 发展商的投资动辄百万、千万甚至过亿。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建筑师必须根据设计委托合同的要求, 在建筑技术上提交解决方案。对于一个政府项目, 建筑师要对纳税人负责。同时, 周边环境的建筑约束和文化约束、使用者的需求、项目的市场定位、建筑的性质和特征, 都是建筑师必须考虑的因素, 并形成设计构想。设计师为市场服务, 而市场比知识的更新速度更快。若不了解用户在想什么,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无异于盲人摸象。关注社会、有效地吸收和学习有效的市场信息, 对建筑师思维能力和专业判断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有位英国建筑师说过, “找大师设计建筑, 就是找特定的建筑大师的风格, 而不是业主本人决定风格。”建筑创作与市场相结合是使建筑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由于市场经济的因素, 设计师往往容易偏离这个结合点, 或是过分地强调建筑师自身的风格或是一味迎合业主及主管部门的意见, 难免会出现平庸之作。建筑师的责任不仅仅反映在设计图纸上, 他们在项目策划和市场定位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建筑师的创作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发展商的意图, 还要在与发展商开发理念的切磋过程中不断完善创新过程。建筑师的作品是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个性化与社会需求的产物, 持续的市场需求是检验建筑师作品水平的重要标准。建筑师应能从整体规划到部件选择、从适用经济到美观高效各个方面去把握建筑物的品质。建筑师的责任还体现在使建筑物价值最大化, 实现建筑师智慧所体现的附加值。另外, 建筑科技的进步, 从竖向联系着国家、设计单位和建筑师, 横向牵涉着使用方、施工方和设计方, 因而必须有完善的运作体系和健全的市场管理机制。
3 通过建筑理论教育培养建筑师素质
建筑师的素养既包括专业技能, 也包括创作哲理和他的人品, 这三者都很重要。那么, 应该如何学习优秀建筑师的素养呢?要学其本质, 而不是肤浅的词汇和外表。培养素质不是空洞的口号, 也不是外表的装饰, 而是将内在充实的东西与现实中的工作联系在一起的。笔者认为, 积累是建筑师必不可少的过程, 包括建筑技术方面知识的积累、建筑规范及法规知识的积累、对于国内外建筑作品的了解以及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建筑设计中大量面对的是一些具体的、常识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又互相缠绕, 需要建筑师经历长期的训练予以解决。如果你设计一个餐厅, 就需要了解许多与餐饮相关的知识。比如餐厅经营的菜式风格、功能要求、座位数量、餐桌的形式和大小, 还有对照度、空调、排风的要求, 包括业主的投资意向、资金使用情况, 甚至需要了解厨房的操作、走菜方式和前台的结算方式等等。只有这样, 你才能合理地作出设计方案。可见, 设计都是由一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构成, 组合得好, 就可能成为一个最佳的设计。
建筑教育是建筑发展的未来。加强未来建筑师的教育, 对增强科技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增加建筑的科技含量具有重要作用。建筑设计多数是一些工程技术性的内容, 如使用功能、建筑构造和设备之类, 这些方面固然是重要的, 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但这些毕竟是浅层的内容, 不难把握。对于一名建筑师来说, 重要的还在于建筑学中的深层, 即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水准。建筑的这种深层内涵是难以把握的。具体来讲, 建筑师的素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构思的创造能力:“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的构思、体形构思、文脉和意境构思、结构和技术构思、艺术构图规律和构成法则的构思。
(2) 意图的表达能力:设计绘图的表现技巧 (以画代言、徒手画与工具画、渲染技法、CAD绘图) 、建筑艺术形式美的规律和积累设计手法。
(3) 空间的想象能力:猎奇心理和丰富的想象力, 甚至是标新立异的思想。
(4) 形象的观察能力:形象的分析、记忆。
(5) 方案的鉴别能力:积累实践经验, 熟悉评价标准, 并善于分析比较。
(6) 信息的运用能力:积累知识、整理知识和应用知识。
(7) 敏锐灵活的思维能力:有机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
(8) 社交和指挥能力:广交朋友, 善于结合采纳各方意见从而使方案有很强的说服力[2]。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 加强对人类生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把握, 树立建筑与环境的整合思维理念, 使研究生具有坚实的学术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掌握职业建筑师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了解工程项目全过程, 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具有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努力为社会主义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4 借助阅读建筑期刊强化科技意识, 领悟新的设计理念
有人说,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 建筑学只是从其它各个学派借鉴了各种知识和理论体系, 其中包括哲学、美学、文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几乎各种人文方面的学科都对建筑学产生影响, 只要是个理论最终都或多或少地会被介绍到建筑中来。虽然进入了网络时代, 但纸载传媒文献阅读起来非常方便, 也容易保存, 所以它在信息传播上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素质方面, 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愈来愈表现出充分的活力。新一代建筑师对于新型设计手段的掌握是必需的。不断掌握和运用新的设计手段, 要求建筑师有不断学习的精神。目前, 国内的建筑期刊在健康发展, 许多刊物从印刷质量到内容编排都越办越好。我们可以把各种类型的建筑期刊作为业务学习的课堂和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 通过建筑设计实例、建筑评论和建筑历史等方面的文章更新, 充实自己的头脑。特别是通过对建筑实录的研读, 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同仁们的远见卓识、设计新作乃至各方面的经验之谈。开卷有益!翻开任何一本建筑期刊, 总能从中发现一些“火花”。很多与设计相关的知识都是在不经意时积累的, 知识面越开阔, 见识越广, 思想越活跃, 做出的设计才能不拘一格, 别出心裁。
我们要重视建筑创作的内涵, 注意吸收科技新成果, 学习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 从哲学思想与科学思维两个方面武装自己, 特别是要弄清现代建筑的真正含义与内容, 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思维。建筑期刊大量介绍和引进国外建筑理论和各种思潮, 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开阔了人们的思路。国外建筑大师的建筑理念一般都非常清晰, 他们深刻地了解自己要引导世人什么样的生活观念, 很注重于对时代特征的分析。如日本的黑川纪章先生的共生理论, 以及较早时期的新陈代谢理论, 都是基于对时代的思考而贯穿于建筑思想中。同处亚洲, 同样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 日本建筑师对日本建筑应该如何融入世界并且保持自己的个性, 其思考的颇深, 在理论上都有建树。又如美国著名建筑师法兰克·盖瑞在闻名世界的解构主义建筑—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的设计过程中, 首次引入了用于航天造型技术的软件, 将古根海姆美术馆变成完全自由的外形, 转化成施工图纸进行建造也成为可能。当然, 对于各种前卫建筑设计流派和时髦的理论, 建筑师可以了解, 但不能完全将其视为工作核心, 每必奉之, 而是要脚踏实地去实现。可喜的是, 我们国内高校建筑院系以及一些设计院的大中型设计项目, 一般都有人及时地向建筑期刊及其他媒体作出报导。我们可以从个案中逐步领悟到徐尚志大师教诲的建筑创作应当遵循“此时、此地、此事”的原则, 做到因时、因地、因不同的设计对象选择设计风格的观点;领悟何镜堂院士倡导的建筑创作要讲两观三性, 即整体观、生态观、时代性、文化性和地域性[3]。
5 积极撰写建筑学术文章, 提高建筑理论及实践水平
研究建筑, 思考未来, 这是我们的责任。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常会思绪翩翩, 不乏许多隽思妙语、真知灼见。理论研究的任务繁重而又迫切, 无论是功能的、结构的、设备的, 还是艺术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的都应该深入研究。其实, 写文章不只是个人的事, 也是对社会作出贡献。所以, 建议建筑师们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撰写建筑设计创作、建筑评论的学术文章。我们知道, 建筑学的核心是用简单手段解决复杂问题。而在当今的技术条件下, 几乎没有什么学科能真正研究这个问题。建筑学所受的影响是在文化、艺术层面上的。往往一件非常严谨的学术到了建筑学这里就变成了做设计的某一“契机”或是某一想法的“依据”。当我们面对一个城市, 一项工程时, 反思一下自己具备了什么样的观念、素质和手段, 思考一下如何去研究这个课题是十分必要的。然而, 理论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我们也不能完全去听从理论的东西, 必要时还要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 敢于打破常规去创新, 从以住的知识中创造出更新的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工作。我们必须克服盲目设计的倾向, 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特别是重视总结经验教训。
理论研究的成果往往是以文章的形式出现的, 建筑师撰写科技论文是至关重要的。只要动笔写东西, 就存在“可读性”问题。所以, 怎样“做文章”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科技论文应讲求真、善、美。所谓真、是指论文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 它应能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发生与发展, 反映人的创造实践;所谓善, 是指论文内容的目的性、功利性, 一篇论文应让人获得知识, 或给人启迪, 或给人借鉴、参考、帮助;所谓美, 即论文内容的真实、新颖、有用、有序、简洁、和谐。前三点与内容直接相关, 后三点既涉及内容又涉及表达形式。显然, 只有具备了真、善、美的文章, 才有较高的可读性, 才能使人获得知识[4]。建筑论文通常分为作品介绍类论文、建筑评论类论文和理论研究类论文。对于理论研究类论文, 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立论:它是论文的灵魂。
(2) 结构:一篇好的论文, 往往需要结构清晰, 使人看得懂, 而且信服。
(3) 论证:它是文章的核心, 论证有各种方法, 如归纳法、因果法、排斥法、演绎法和反证法等等。建筑论文的论证有自己的特征, 因为建筑 (包括城市、园林等) 这种现象, 既属于自然科学, 又属于社会科学, 也具有文学艺术性, 因此, 不能只以理性方法去作论证操作, 而应该有非理性的方面。分析评论一个作品、一个流派或一种观点, 应该既从理性又从情态出发, 既作表层的横向分析又作深层的纵向分析, 才有更好地进行论证;
(4) 层次:它既帮助作者思路清晰, 更对读者感受清楚。
(5) 风格:写论文要注意写作的倾向性, 有的多用力度, 有的重视丰满, 令人信服。
(6) 规范:论文虽然可以提倡个性、风格、但既然是论文, 就必须符合规范。
6 结语
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经济建设大发展的时期, 中国建筑师正遇上一个建筑创作的黄金年代。建筑师必须看到自己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和机遇, 珍惜来之不易的创作环境, 不断探索、勤奋工作, 强化建筑师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筑是时代结晶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生产力、技术水平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文化艺术的综合反映。我们需要中国的建筑理论来指导现代建筑的设计实践, 推动建筑科学理论的发展, 提高中华民族的建筑学术水平。既要看到国外建筑师进入中国市场的一面, 也要迎接中国建筑师走向世界的明天, 使中国的建筑水平真正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大莉.对建筑的一点思考[J].新建筑, 1997 (2) :64~65.
[2]黄绳.建筑设计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16~242.
[3]谢浩.以开放的姿态呼唤世界级大师[J].城市, 2008 (3) :40~43.
“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篇10
“未来属于数据新闻”, 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如是断言。数据新闻 (Data Journalism) 的发展潜力, 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新兴的新闻实践活动, 数据新闻发轫于2010年前后、大数据 (Big Data) 兴起的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定义至今在学界未有定论, 但学者大都认同数据新闻是结合了新闻叙事和大数据处理的新型新闻传播实践活动, 它融合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诸多领域的最新成果, 是新闻传播领域的一次重要革新。
在西方主流媒体中, 数据新闻已经得到了相当程度的瞩目和投入, 也有不少经典作品诞生。在国内, 各大媒体也纷纷展开了数据新闻的探索与实践。相对于数据新闻在业界的炙手可热, 这一话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活动发展却相对滞后。
二、浅析既有的数据新闻研究
在国外, 业界和学界主要致力于描述数据新闻实践活动本身, 包括其基本定义、特征, 以及数据新闻生产的流程。
在以数据新闻为主题的各种文献中, 占有权威地位的是《数据新闻手册》 (The Data Journalism Handbook) 。这本手册是在欧洲新闻学中心 (EJC, European Journalism Centre) 和开放知识基金会 (OKF, 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 的倡导下由十余位数据新闻实践者共同完成的。手册涵盖了数据新闻的理论和实践, 大致包括基本概念介绍、数据新闻编辑室的运作方式介绍、案例分析、获取数据、理解数据、传达数据几大部分的内容。《数据新闻手册》将数据新闻生产的三个主要阶段划分为获取数据、理解数据、传达数据, 这一划分也为国内许多学者沿用、借鉴。然而, 即使在这本手册中, 也没有给出“数据新闻”明确的定义。事实上, 虽然手册使用的语言浅近, 其中对许多概念、问题的阐述却并不清晰明确。
国内关注数据新闻的学者们首先致力于引入和介绍数据新闻这一概念。如方洁、颜冬的研究, 首先梳理了数据新闻的内涵与特征, 并提出可以把目前对“数据新闻”的定义纳入三个理解角度中, 即新闻呈现形态的角度、新闻生产流程的角度、新闻行业发展的角度;其次, 他们把“数据新闻”和“精确新闻”“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数据可视化”等概念进行了辨析;最后, 对西方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实践进行了介绍。1这一研究在国内的数据新闻研究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被多次引证。
对于数据新闻的定义, 学者们多数选择罗列国外的主流观点, 以客观介绍为主, 较少涉及个人的概括。但也有学者基于目前的数据新闻实践, 从某些要点出发, 概括或阐发了数据新闻概念。如史安斌、廖鲽尔的阐述, 重点突出了对数据处理的过程:“媒体机构和专业记者通过对各类原始数据信息的挖掘、鉴别、甄选、吸收、分析, 将错综纷繁的信息和数据‘碎片’筛选、整合、凝练而成条理清晰的新闻报道, 从而更好地描绘全景、提炼观点、阐释细节。”2郭晓科则着重于阐释传统新闻学和数据新闻学的区别:“数据新闻学是在多学科的技术手段下, 应用丰富的、交互性的可视化效果展示新闻事实, 把数据与社会、数据与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用可视化手段向公众展示, 以客观、易于理解的报道方式激发公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与参与。”另外, 他还将数据新闻区别于新闻传播实践的特征概括为三点, 即:提供了讲故事的新工具和新方法;帮助解释宏大新闻事件与个人的关联;将记者的身份转化为事件影响的阐释者。1
有学者将目光投向数据新闻实践本身。李希光、张小娅连举BBC、《芝加哥论坛报》《卫报》数据博客以及新闻地图等四例, 形象地介绍了何谓数据新闻, 并从数据采集和数据发布两方面简要介绍了数据新闻的报道过程。2亦有学者结合经典案例着重介绍了数据新闻的报道流程, 如文卫华、李冰, 介绍了数据新闻的兴起, 并结合《卫报》对美国大选报道的案例, 把《卫报》的数据新闻报道过程概括为:提早策划、及时跟进;从多种渠道收集海量数据;多元、创新的数据呈现形式。3
一些学者将研究重点落在数据新闻的信息可视化实现上。彭兰从数据的来源、信息图表对新闻发现的意义、信息图表的应用方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生动再现信息形象, 值得一提的还有她选用的案例以国内案例为主, 如新浪“图解新闻”栏目、腾讯网“中国幸福地图”、网易“数读”栏目等。4邓伟、卢一波也将目光投向地图式的数据新闻呈现, 将其分为三个“逐渐深入的层次”——静态地图为主体的数据可视化;地图与其他图形的结合;结合地图的多媒体互动形态图表——并分析了各个呈现层次的特征和适用范围。5郑蔚雯、姜青青则以《卫报》《泰晤士报》《纽约时报》为例, 重点关注了数据新闻团队尤其是数据可视化团队的构建方式, 以及成员的分工、主要技能等。6颜清华等将目光投向数据新闻信息图表的“体裁”分类, 结合实例说明数据新闻中的“消息”“特写”等表现体裁, 并介绍了数据新闻实践中是如何综合运用视觉元素和新媒体手段来呈现数据新闻的。7
有学者以大数据的兴起为背景, 针对大数据会如何影响传播学研究进行了阐释。喻国明等在论文中着重分析了数据新闻实践产生、舆情研究转向、品牌传播产生新领域等三个方面。8仇筠茜、陈昌凤将大数据带来的思维方式改变集中概括为“新闻要素皆可量化”, 并进一步介绍了国际主流媒体在大数据时代塑造自身竞争力的手段, 将其概括为:“建立媒体数据库、培训记者数据素养、形成跨学科跨机构的数据创新研发。”9
也有学者关注到了数据新闻的兴起给新闻教育带来的影响。祝建华认为, 大数据和数据新闻已经给新闻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而服务于新闻业的新闻传播教育也将需要随之做出调整。他将调整概括为三个方面:专业设置将有新的路径、学生需要懂得数据和掌握数据分析与呈现的技能、师资需要外派学习和全新引进。10高雁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人人都是记者”的现象, 提出记者更应做“合格的麦克风”, 认为“受众对预测性和深度新闻报道越来越期待的时候, 也正是职业记者显示专业优势的时候”。基于此, 他提出, 新闻传播教育要从培养理念、课程设置、专业技能等方面入手, 从传统的学理讲授向着“复合专业教育”的方向前进。11
大多数学者所关注的案例, 是国外主流媒体的数据新闻作品。但也有青年学人以国内的数据新闻作为为主要案例进行了对策性研究。如张超、吴芳菲, 以网易“数读”、新浪“图解”、搜狐“数字之道”的数据新闻发布数量和分享方式为切入点, 分析了目前国内数据新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2
三、时代需要完善数据新闻研究
总体来看, 国内外对数据新闻现有研究的问题, 可以总结为“浅”“模糊”“滞后”。“浅”在研究多停留于厘清概念、概括实践形式的阶段;“模糊”在于对一些核心问题仍然缺乏准确地表述, 国内外研究整体均滞后于数据新闻实践的发展。尤其国内的研究, 以介绍西方现有的研究、论述为主, 所引用的案例多与国外文献重合, 缺少对最新的数据新闻实践的关注。即使涉及, 也只有少量的描述、分析。
数据新闻的概念核心究竟是什么?数据新闻实践的过程、组织结构有何革新?对新闻传播整体格局带来何种影响?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哪些具体要求?数据新闻实践可能引发哪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有待解决。如果能够更全面地分析研究当下国内外的数据新闻实践, 针对国内外最新、最典型案例展开研究, 则可能得出更为接近数据新闻本质、更为清晰、与时俱进的成果, 完善现有的研究。
摘要:作为新兴的新闻实践活动, “数据新闻”正在新闻生产实践中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然而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可以发现, 对于“数据新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其发展态势并不相称, 存在着“浅”“模糊”“滞后”等问题。
自主学习教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 篇11
【关键词】自主学习 实际行动 理论实践
现代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人文的角度去教育人,同样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我们新的基本理念与价值观念。所以,无论是教育还是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
自己曾经主持过国家级科研课题《自主发展教学体系的实践与研究》,此课题正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教育”。研究目的是研究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树立和逐步完善不依赖他人,靠自己努力去战胜困难的意识和能力,为自我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课题的确立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但结题过后的今天,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照“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又有了新的顿悟。
一、自主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形式,而且蕴涵着代表其特质的教学精神。然而,我们研究的现状只能说是注意了表现形式,而无实质的精神。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症因:
(一)有完整的自主学习教学程序,却没能关注学生完整生命的成长。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学到知识,每个环节仅仅匆匆带过。自主学习是在尊重每个学生的基础上实施的,是通过对他们内在的认可而形成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给予的不仅仅使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传播。所以作为教学人员应该更加注重的是学生本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关注。
(二)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他们是自身的特点,不能死板的框定架构,要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思考、想象。现实中我们往往是让学生按教师的意图探究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出老师想要的结论。这样的教学并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索,没有唤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如果我们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自主学习就只剩下苍白的形式了。
(三)教师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要公平公正。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往往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认识,老师应当适用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而不是一概而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习的热情,就要求老师必须给予每个学生信赖、关怀与期待,使自主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学习中进步,在挫折中成功。自主学习本身就是自我探索的一个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旁指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同时要给予鼓励,这样学生才会更有信心、更有勇气,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更有探索的欲望,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探索能力。
二、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
(一)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把对人文的培养放在首位个。(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提高素质的培养。(三)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多个个方面看待问题。
在教学的而同时也会出现其他的一些问题,如:观念的转变、理解的误区、教学素质的欠缺、评价机制滞后、制度支持乏力、相关培训失效。
三、有了科学的分析,我们可以采取科学的措施:
(一)建立完备的研究机制
1.成立课题研究组织机构。2.建立教科研制度。3.课题研究直接纳入年终考核
(二)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
1.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热爱、信任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特别是较差学生,更应多一份关怀。(2)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凡学生能解决的,坚决让学生解决,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绝不暗示。(4)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即指导学生怎样当学习的主人。
2.建议学生:
(1)成立学习互帮小组。(2)评选自主学习标兵。(3)学期初能结合教材以及自己学习现状拟订学习目标和实施计划,期末由学生负责进行达标验收。(4)自主参与学习管理。
(三)加大专题理论学习的力度
1.倡导自学,尤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现代心理学理论。2.组织进修。3.请进来,走出去。
(四)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
1.课堂教学。“立足课堂搞研究,搞好研究为课堂”。做到”心中有课题。课课有研究”。2.相互听课。要做到“三及时”即听前及时熟悉教材,听时及时记笔记和点评,听后与任课教师及时交流心得。3教研活动。保证每周的教研时间,每周一次的反思交流,每月一次的年组研究课。
(五)定标准促研究
确立了课题研究评价标准。如: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自主学习型学生课堂学习水平评价标准,自主学习型教师素质标准,自主学习型学生素质评价标准。有了标准,教师研究就有的放矢了。按照标准来开展科研活动,以此来促使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生产力。
(六)树立四种理念
理念之一: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非否定教师的教。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更巧妙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理念之二:让学生自主探究并非是放任自流地学,而是有目的、有意义的学习。
理念之三:在文本的重点处,中心处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是提高探究质量的保证。
理念之四:学生可以在确定的主题下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主题。
做到六点关注
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篇12
细胞工程是一门现代生物科学理论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 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和工程学的原理, 按照人们的预定目标, 在细胞水平上对生物体进行创造设计, 有计划地保存、改变和创造遗传物质, 改变生物性状, 以生产有用物质或创造新物种的技术。细胞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到的细胞工程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技术和手段, 因此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科学专业的骨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为从事生物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及相关的生物技术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全面的人才,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教研室为本院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以及生物科学专业开设了细胞工程课程。我校生物工程教研室自1999年成立以来, 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结合课程特点和日常教学实际情况, 就如何提高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型专业人才, 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探索出适合该校实际情况的新方法, 努力争取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将对该课程教学和实践改革的内容和经验做一总结。
1. 完善教学体系。
2. 完善理论内容。
我校生物工程教研室自1999年成立, 当时由于师资和各种硬件条件的限制, 所开设的《细胞工程》内容只涉及到植物部分, 课程名称为《植物细胞工程》。因此, 在后来的教学中, 我们首先补充师资力量, 并且从教学内容上做了调整, 补充了动物细胞工程方面的内容。细胞工程包含的内容很多, 有基本原理、组织器官培养、快繁技术、脱毒技术、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种质资源保存等。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相同, 但众多技术关联度差, 知识体系框架不明晰, 为了优化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内容框架。在教学中, 我们采用结合实践归类法进行教学, 把所有内容分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实践应用三部分。基本原理即细胞的全能性是细胞工程学科的理论基础, 因此我们以此为重点。基本技术分为取材、消毒、预处理、接种、培养等, 分析掌握各种培养技术如外植体的选择、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的要求等具体差别。同时从实践应用上分为育种、种质保存和产物生产三个方面, 并且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归类, 即把快繁技术、脱毒技术、原生质体杂交都属于育种体系;胚挽救技术作为种质保存方法;胚胎培养、细胞培养是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3. 完善实践教学。
(1) 实验课教学内容整合和优化研究。对原有短时间的、验证性实验、需时间周期较长的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 合理规划实验内容和环节, 丰富实验内容、节约实验时间, 使实验结构紧凑、衔接紧密;除基础实验外, 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科方向, 选择性地开设一些内容新颖、技术先进并与生产和科研关系较为密切的实验。 (2) 全程性实验模式研究。探索将现有的零碎部分性实验变为全程性实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全部过程, 以利于他们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 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内容的探索。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验兴趣, 研究确立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的内容, 进行尽可能让学生自选性选择一些实验, 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自选一些实验材料, 独立完成, 也可以结合教师科研和大学生科创项目进行, 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 (4) 优化课程实习内容与方法。如增补了观赏植物实习内容, 有效地利用了课题组科研相关的观赏植物繁殖公司, 加强观赏植物应用认知。选择掌握组织培养与细胞工程学研究系列化技术、仪器设备的企业例如西部兰花基地进行实习。 (5) 拓宽实践渠道。深化校企实习基地建设, 巩固目前已经有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优化出校外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科研训练、创业训练、工程训练等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运行、管理模式, 并探索出校外实习基地长期良性发展的机制。
二、改变教学方法
1. 变理论教学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细胞工程为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涉及众多的实验操作技术, 一方面加强多媒体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加强学生的印象, 另一方面结合实验操作进行理论讲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胚状体概念时, 我们结合胚状体形成实验和发育变化, 使学生非常清晰的掌握这一抽象概念。
2. 增加互动式教学。
例如基本原理、基本技术讲述完成后, 以不同作物为试材, 我们让学生分小组按照细胞实践应用在不同方面的应用, 查阅资料, 并进行课前讲授, 其他小组成员积极提问。这一做法改变了被动学习的局面,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提前给出讨论题目, 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讨论, 上好讨论课也是一个极其有效的方法。
3. 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教学。
通过对内容加以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 加深对相关内容的印象。例如在介绍利用“超低温冷冻保存法”来保存生物种质资源的优点时, 利用比较法, 将其与传统生物种质保存方法加以比较, 其优势一目了然。讲解脱毒苗与普通苗生产上差异时, 结合本地草莓病害和结果图片进行对比, 使学生深刻认识技术的关键作用。
4. 开展实践技能大比武。
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西部兰花基地基地及其组织培养实验室, 同学们见到了大批兰花脱毒苗及其在田间的栽培和应用。参观后我们提供基本实验试剂、仪器、组培室、兰花苗, 要求每位同学在全天开放的实验室独立完成兰花脱毒苗的生产, 课程结束时进行评分, 组培成功、兰花涨势优良者考核评为优秀, 经过几次实验虽然也获得了脱毒苗, 但由于实验技能原因导致苗子较小者评为良好, 依次给分。这一创举极大锻炼了同学们的实践技能。
三、改革实验考核方式
改革与完善学生实验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 把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主要考核内容。传统的实验课成绩多是以实验报告为打分的依据, 实验课成绩不能真实体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第一普通实验我们给学生的实验课成绩的评定包括实验报告30%、课堂纪律10%、实验技能20%、实验结果10%和实验习惯 (卫生、实验用品使用等) 10%, 通过这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实验成绩,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较好的实验技能,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第二讨论课和参与课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报告会的形式汇报实验结果。由于每个学生能力和参加科研组的背景不同,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实验现象。在报告会上要求学生进行幻灯片演示, 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来共同探讨,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 也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各组相互评分。第三大比武实验课程按照实验材料最终生长状况由任课教师直接评分。第四学生撰写的实验报告、科研论文、课后作业、课堂测试题能提高学生的查阅文献、综合归纳资料的能力, 授课教师按照学生撰写和测试的结果给出五级评分。
四、重视课程团队建设以科研促教学
我院细胞工程课程团队现有教授1人, 副教授2人, 讲师2人。课程团队人员近年来主持国家基金两项, 省基金2项, 鼓励学生尽早加入到科研项目中,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能力和提高试验技能。近几年, 学校鼓励学生尽早参与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组, 协助进行相关实践工作。指导学生积极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项, 其中一项为国家级项目。
五、注重教材建设和更新
细胞工程教学团队在不断完善知识理论体系同时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出版了《细胞工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根据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重新修订实验指导, 增加综合性、研究性实验的比重, 补充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最新实验技术, 出版完成了《细胞工程实验指导》。细胞工程教学团队的教师们及时录制、搜集实验影像资料和图片, 不断更新和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 先后更新多媒体图片300余张, 录制视频20多节, 极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全面的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 实践是永无止境的, 任何优良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因此, 还需进一步吸收与借鉴不同专业的成功经验, 断地探索教学新方法与新途径, 努力使植物细胞培养与细胞工程课程的教学在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细胞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和生物科学专业的骨干课程。本文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工程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入手, 总结了该门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进行的改革尝试及经验体会, 旨在探讨利用实验教学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细胞工程,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梁亦龙, 魏进民, 张继承.细胞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 2009 (4) :25-26.
[2]张健.高校细胞工程教学实践与改革尝试[J].福建高教研究, 2006 (5) :66-68.
[3]刘进平, 莫饶, 李彦军, 等“植物细胞工程”课程教材建设与教改实践[J].农业与技术, 2005, 25 (4) :194-195.
【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理论与实践研究05-10
研究方向三:翻译理论与实践11-29
临床寄生虫学检验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论文11-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11-25
医学理论学理论与实践05-14
理论与实践教学08-18
情报理论与实践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