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美学研究

2025-01-11

图书馆美学研究(通用7篇)

图书馆美学研究 篇1

摘要: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 具有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美感, 具体体现在硬件方面包括图书馆的建筑位置, 图书馆的建筑的外部及内部构造, 图书书刊的外观和内在美等;软件方面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美与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美等。

关键词:美学,硬件,软件

随着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图书馆的学科研究不再是孤立的发展, 图书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也可以交叉发展, 图书馆学与美学的交叉性研究就获得了一定的发展, “审美”这个概念自从提出以来, 代表的是人类对世界的一种特殊体验, 所以也可以把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来研究, 因为审美活动既不是感性的认识也不是理性认知, 而是多方面的集成, 所以对图书馆的研究, 也要以发展的眼光, 从图书馆的建设到图书馆的管理等多方面来研究。图书馆本身有着形象美、实用美、氛围美和客观上的美, 它除了本身的客观存在性以外, 还有馆员和读者之间互动产生的审美活动。

本文试图从图书馆的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研究图书馆的美学。硬件方面包括图书馆的建筑位置, 图书馆的建筑的外部及内部构造, 图书书刊的外观和内在美等;软件方面包括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美与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美等。读者在进入图书馆之后, 就进行一系列的审美活动, 包括从外部观察到的美, 还有在馆员提供服务时感受到的美。这些美可以激发并保持读者的良好学习情趣, 并有益于读者的身心健康, 陶冶情操, 对读者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

1 硬件方面

1.1 图书馆的建筑位置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第二心脏”, 是给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的地方, 而且图书馆作为重点防火防盗单位, 它的建筑位置关系到图书馆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图书馆的建筑位置第一要选在方便学生找到的地方, 如选在整个学校的中心位置, 使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便利到达;第二要选在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这样容易营造一种优美的氛围, 学生在好的环境里, 产生美的享受的同时也能调动起读书的心情;再次要选在向阳、通风的地方, 以及开阔的地方, 这样保证图书馆的正常使用及安全防范, 当火灾或其他灾难发生时, 读者和工作人员方便撤离。

1.2 图书馆的建筑的外部及内部构造

图书馆作为文化建设部门, 不管是建筑外形还是内部构造, 不管是从外部形式方面考虑还是从使用功能考虑, 都要体现出图书馆的特点。第一图书馆的外形设计要美观大方, 既要有古典气质又要充满现代气息, 如北京图书馆就采用了孔雀兰琉璃瓦与孟顶、平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 又在建筑群中点缀亭廊小品, 穿插绿化庭院, 力求从多方面反映出我国传统的馆园结合的建筑特点[1]。

第二图书馆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 其内部构造还是与一般意义上的建筑物不同的, 图书馆的内部构造要有足够宽敞的空间用来藏书, 更要根据馆藏的特点划分建筑区域, 而且每一层楼都要留有逃生通道,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火灾多发建筑。

第三图书馆的馆内设施也要好好布置, 图书管理员要做好馆内绿化, 创造一个自然的环境, 促使读者身心健康;还可以在馆内布置艺术品, 陶冶读者情操;馆内卫生也要保持好, 例如图书馆里禁止吸烟, 禁止吃东西等。

1.3 图书书刊的外观和内在美

图书馆书刊的摆放也是关系到图书馆美化的重要方面, 书架要摆放整齐, 墙面与书架的颜色要协调, 书刊遵循中图分类法进行分类排架, 每一层架子上的分类号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到右逐渐变小的规则进行摆放, 力求读者能够很方便的找到要借阅的图书。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要告诫读者不要在书上乱涂乱画、不能撕书等, 要爱护图书等。

同时图书馆书刊内容的质量美。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是图书馆最本质的内在美。它主要指书刊内容政治思想性强, 文化科学水平高, 情报信息功能大, 或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图书馆的藏书要有针对性, 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以某理工科高校图书馆为例, 学校划拨给图书馆的购书经费有限, 图书馆购买的藏书不可能保罗万象, 应该在有限的条件下, 尽可能多的根据读者的特点满足其需求, 该高校图书馆的藏书以自然科学类图书为主, 占总藏书量的70%, 而且针对大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 图书馆藏书内容还分为基础性和研究性两类。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 图书馆也正在向建设数字型图书馆努力。图书馆除了要为读者提供纸质图书, 还要给读者提供电子图书。如图书馆购买各类数据库, 充实电子资源[2]。

2 软件方面

图书馆具备了以上这些硬件条件, 也只是说具备了给读者提供美的读书的基础, 真正在使用过程中, 还要图书馆员付出更多的努力, 更加高效地使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 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展现职业道德美与文化知识美以及业务技能美。

2.1 职业道德美

馆员在为读者服务时, 时刻都要体现出职业道德美。图书馆作为社会中一个部门, 馆员第一要具备一般的社会道德与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 比如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图书馆作为文化遗产的保护部门, 馆员要有传承民族文化的精神, 要爱书、护书、保护文献。再次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集体性单位, 人员众多, 馆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团结协作, 图书从购买到上架再到借出等是一系列的流水过程, 只有各部门协调好、合作好才能完成。馆员与馆员之间要互敬互爱、互相帮助, 乐于助人, 每个人都应该顾全大局,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3]。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性部门, 馆员对待读者应该真诚、热情, 最大限度地帮助读者找到要借阅的书籍, 还要做好相关的宣传, 定期进行数据库的培训。如某高校图书馆在每年新生报到后, 都会进行新生培训, 以便新生尽快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及借阅流程等, 来完成帮助其学习, 拓展其知识面的目的。

图书馆作为防火防盗的重点单位, 图书馆馆员有必要进行防范, 如提醒读者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 告知读者存包柜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不能在馆内吸烟;不能使用大功率违章电器等。

2.2 文化知识美

馆员要不断提升个人的文化修养, 关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 把握时代脉搏, 了解学生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馆员要与时俱进, 才能理解读者的新的需求, 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服务。例如移动图书馆的出现就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它不再是纸质阅读也不再是电脑阅读, 而是转移到手机或平板等移动终端上进行阅读。

其次图书馆馆员要关心国家大事, 了解时事政治, 跟上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等, 高校大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 思想还不够成熟, 容易犯政治性错误, 图书馆馆员有义务指导学生, 为其指引正确的方向。

2.3 业务技能美

图书馆的馆藏按形式分有图书、期刊、电子图书等多种类型。图书馆是一个整体, 是由各个部门相互配合来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以某地方高等院校为例, 该校图书馆根据图书馆职能, 一般分为采编部、流通部、信息咨询部、期刊阅览部、综合部。不同部门的人负责的工作不同, 具备的业务技能也不一样。

如采编部门主要负责图书、期刊的采访、购买、验收、编号;书刊的分类、编目和标引;还包括书刊荐购, 编写新书通报等。馆员应该熟练使用图书编目软件, 对图书做好分类处理。

流通部门主要负责读者的图书借阅、图书续借、图书挂失、图书预约等工作。馆员应该熟练了解图书的分类法、排架方式, 熟练地帮读者做好图书外借工作, 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信息咨询部主要负责电子阅览室的工作、数据库培训工作、文献传递等工作。馆员应该熟悉并能熟练使用图书馆购买或试用的各种数据库。

期刊阅览部主要负责期刊的阅览工作;综合部主要负责借书证的办理以及整个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管理等。

3 结语

总之, 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只有以美的环境、美的建设、美的氛围、美的服务才能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学习, 激发读者追求美的兴趣,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石凡.论图书馆美学[J].图书馆论坛, 2003 (1) .

[2]黄建明.图书情报学新学科概要[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10-11.

[3]杨萍.试论图书馆职业道德的三个层面[J].图书馆论坛, 2011 (2) .

浅谈图书馆美学 篇2

关键词:图书馆,美学,环境设计

一、图书馆美学产生的前提

“劳动创造了美”, 而劳动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 人类一切美的观念和审美意识都是在这一实践活动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 美学在我国的产生、发展历史悠远, 我国古代人们把“中和、气韵、意境”作为美学基本的审美形态;“中和”强调个人情感的和谐、平和, 天人合一是其最根本的特征;“气韵”是指审美对象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并表现出一定的节奏和规律性, 形成美的形象和美的感受;“意境”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产生的主动、自觉的思维活动而到达的意识境界。这三种审美形态始终贯穿着我国审美实践发展历史的全过程, 并对当代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图书馆美学是图书馆学和美学相互关联的一门应用美学, 是人类在长期的文献信息传递、加工、保存、利用和服务这一审美活动中产生、发展并逐步形成的, 同时也体现出古人的“中和、气韵、意境”这三种审美形态。随着现代社会电脑的普及应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各种职能不断地扩大和延伸, 由古代的以藏为主发展到今天的以用为主, 而且图书馆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越来越重要, 它除了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各种文献信息需求外, 还应满足读者对图书馆审美欣赏的需求, 为此, 现代图书馆应与时俱进, 不断研究和探析图书馆的各种美学功能, 充分挖掘出本身的美学内涵, 给读者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审美环境, 培育出一个美好的审美氛围;丰富其审美活动, 陶冶其审美情操, 满足其审美需求, 从而影响和促进读者的阅读行为, 提高其阅读效果, 不断提高读者的阅读素质, 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人们在对图书馆进行的长期审美活动中就逐渐产生了一门研究图书馆美和审美活动规律的学科即图书馆美学。

二、图书馆的外在美

图书馆环境应该具有较高层次的文化底蕴和较高格调的艺术情趣。馆内与馆外应该融合在一个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氛围中, 读者与图书馆的环境就像人与自然一样重要。优美的服务环境不仅对培养读者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且可以约束读者行为, 振奋读者的求学精神, 激发其对知识的渴求,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在图书馆这个幽静、雅致的环境里, 不仅能够获得很多科学文化知识, 丰富拓宽知识宝库, 而且是一种美的享受。

1. 科学选址。

高校图书馆就应当建在校园中心地带, 处在学生从生活区到教学区的必经路段上, 既突出了图书馆的中心位置, 又方便了读者利用。这个地段比较开阔, 是校园主要的绿化带。松柏挺立, 绿草成茵, 繁花似锦, 假山喷泉点缀其间。优美的环境可以很好地烘托出图书馆的建筑美, 给读者以感官上美的享受。开阔的周边环境非常有利于图书馆采光, 周围的绿化带可以提供清新的空气, 有效隔离周围噪音的污染, 为读者提供一个环境优美、心旷神怡的阅读和学习氛围。

2. 建筑设计。

建筑本身是一门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艺术。建筑的设计必须既考虑到它的实用价值, 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 在实现建筑物功能的前提下, 要遵循美的原则来设计建筑的造型, 规划建筑的布局。目前, 许多新建馆都采用了“模数式”设计, 即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布线的模式。其划分功能区的隔断材料主要采用透明玻璃, 宽敞明亮视野开阔, 目及之处皆是书刊和读者, 令人产生一种读者和书籍交融在一起的非常和谐的视觉效果。

3. 色彩。

色彩本身具有美的魅力。例如, 橙色能使读者产生振奋的情绪, 但它只能设在图书馆的门庭、走道的地面和墙壁, 用在阅览室就不十分适宜了, 因为一味的兴奋使人产生疲劳的感觉, 这样反而干扰了阅读。图书馆阅览室的天花板、墙壁、窗帘等可采用白色 (能使人情绪安定、舒畅) , 绿色 (有利于消除疲劳) 或天蓝色 (能使呼吸平稳、轻松) 。图书馆里的设备和家具都使用中性色, 如灰色、淡黄, 因为无论是木制、金属和塑料的设备都适合于这种色彩安排。色彩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协调读者的注意力, 而且能使读者从色彩适宜的环境中体验到现实世界中和谐、有机、统一的美。

4. 采光。

由于阅读活动的特殊性, 人人都希望有较好的光线, 使自己获得安静的精神状态, 提高阅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 图书馆除了设计时建筑物朝向来自自然采光外, 主要还采用人工照明。另外, 也利用色彩对光线的反射, 运用色彩取得较好的光线。

5. 装饰布置。

图书馆是一个高雅文明的文化学习场所, 一切陈设都要符合这个特性, 互相映衬为和谐的一体, 以满足读者的审美要求。如目录柜、书架要排放在适当位置, 横竖一条线, 看起来非常整齐、美观;还可以在墙壁上挂一些字体美、内容适宜的名人格言等。总之, 图书馆装饰应让读者一进图书馆就能感到优雅、宁静、舒适、赏心悦目, 产生积极的阅读效果, 为图书馆建筑锦上添花。

三、图书馆的内在美

1. 馆员的审美导向。

一切审美活动都离不开人,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的审美主体, 我们时刻要按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图书馆各种服务职能的发挥要靠图书馆员去完成。因此, 图书馆员应着重从语言艺术、行为艺术、仪态艺术等几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美的修养。

(1) 语言艺术。“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说明语言的表达有着很高的技巧性和艺术性。因此, 图书馆员在和读者交流时, 一定要避免生硬, 说话时要表现出当代图书馆员的精神风貌:微笑中见真情, 严肃中见慈祥。“你好”、“请进”、“您想借什么图书”等文明、亲切、热情的服务言语, 给读者带来宾至如归的感觉, 这样不但能增进图书馆员与读者的联系, 推动我们服务工作的展开, 而且还能创造一个和谐、高尚、美好的气氛。

(2) 行为艺术。行为是人的内在情感的外在表现, 表现为人的举止、动作的美。俗话说“出门看天色, 进门看脸色。”人们常常从对方的面部表情和姿态、动作来判断自己是否受欢迎, 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过程, 也是他们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 图书馆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图书馆形象, 对读者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没有任何的强制性, 说教性, 不靠纪律、规范的约束, 全凭图书馆员自身行为美的巨大魅力去抓住读者的心, 其效果往往是最深刻, 也是最生动感人的。

(3) 仪态艺术。主要指图书馆员的气质、表情和着装, 给人以文雅庄重, 落落大方的美;气质高雅, 文质彬彬, 不忸怩做作, 给人以朴实无华的美。这样才会给读者美好的第一印象, 从而使读者对馆员产生一种信任感, 他们会乐意走到工作人员面前, 向他们提各种问题, 注意听他们的介绍, 采纳他们的建议, 并且无论借到或借不到书都会满意而归。图书馆员以各种美的艺术形象来感染读者, 打动读者的心, 使读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 所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在不知不觉中, 读者受到美的熏陶与教育。

2. 加强服务工作与满足读者审美需求。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是图书馆第一线工作, 它包括流通、阅览、复印、咨询、期刊、检索等, 这些工作都不同程度地满足读者的审美需求, 体现着服务美。

四、图书馆的美学教育

图书馆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提高读者对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帮助读者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促进身心健康。美属于全人类, 属于全社会。然而, 并不是每个人都享受得了 (尤其是艺术美) 。因此, 要大力开展图书馆的审美教育。

通过优美的环境进行审美教育。必须为读者创造理想的审美环境和进行丰富多彩的审美教育。例如, 一幅幅字画悬挂、一件件物品陈设、一间间窗明几净的阅览室, 还有花草点缀、灯光应用, 体现对读者关爱的路标、导牌等, 都要精心布置。工作人员要做到读者第一, 服务第一, 完善服务方式。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己, 为读者树立美的榜样。提供美的精神食粮进行审美教育。高质量的书刊资料是图书馆最本质的内在美。因此, 应把好书刊质量关, 积极收集、宣传、推荐、赏析思想性、科学性、使用价值均高的优秀读物, 堵截一切淫秽下流、凶杀斗殴、反动腐朽或趣味低下的书刊流通。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行审美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 吸引读者, 服务读者, 教育读者, 如报告会、知识竞赛、专题讲座、书画展览、影视欣赏以及书评专栏、网上征文等。这些活动, 既可以培养读者的志趣, 陶冶读者的情操, 增进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沟通, 又可以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在图书馆, 无论是书籍、环境, 还是文化设施, 都能帮助读者积累知识、开拓思路、激发创作、完善品格、荡涤心灵、丰富感情。21世纪是知识腾飞的世纪, 高校图书馆要迎接全新观念的读者。图书馆事业要得到健康发展, 就必须让“美”独领风骚。图书馆工作是人类所拥有的时间上无限期、学科上无边界的美之集大成者。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是对各个领域、各种形式美的汇集、挖掘、开发与传播的崇高职业。这种工作造福于读者、造福于社会, 值得骄傲。

参考文献

[1]刘泽民.应用美学.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图书馆美学研究 篇3

目前, 信息检索课多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方式,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后, 教师和学生面对的都是冰冷的机器, 很容易出现填鸭式教学的现象。如果教师使用主导式教学的方式, 很多教师会出现武断性、急躁性等特点, 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有必要利用接受美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 提高信息检索课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几条建议来改进, 希望借此能提高高校信息检索课教学的质量。

1 接受美学的源起与内涵

接受美学是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等人的德国哲学解释学的理论培育下, 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康士坦茨大学教授姚斯和伊瑟尔等美学理论家创立的一个美学派别。他们认为, 文学作品并不是为了让语言学家去解析才创造出来的, 文学作品必然诉诸于历史的理解[1]。接受美学理论的贡献在于高度肯定了读者在美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及能动作用。

姚斯首先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概念, 该理论指出, 读者对作品的接受绝非无条件的、被动的接收, 实际上读者在接受作品的时候, 是掺杂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的, 是一种主动的阅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作者中心论和文本中心论的偏差。

紧接着伊瑟尔在论文《文本的召唤结构》中, 对姚斯的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与补充。它从分析一般性理论著作与文学作品的区别着手, 考察了文学作品对读者产生效果的特殊方式, 认为文学用的是“描写性语言”, 其中包含许多“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 它们构成了作品的“召唤结构”, 这种“召唤结构”要求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调动自己的经验世界, 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从这个意义上说, 接受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2]。接受美学理论从期待视野到召唤结构的发展, 是对读者能力的更加强有力的肯定,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 读者并不是只会接受信息, 而是参与到信息的构建中来的。该理论与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理念也是不谋而合的。

只要教师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接受理论中的“审美经验”、“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 就会对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接受美学理论在信息检索课中的实际应用

借鉴以上理论中的观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 要转变传统主导式教学的学习模式, 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思想的, 有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 应该互相交流, 给学生发表自己意愿、心声的方式, 使教学变成师生之间的互动, 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2.1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认识。接受美学认为, “审美经验”是“读者在作品接受中积累起来的审美记忆、形象信息等构成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3]。学生在学习信息检索课以前, 也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有各自学习的专业, 有个人的兴趣。教师要熟悉学生以上的“审美经验”, 才能制定教学计划, 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接受美学提出, 期待视野潜在地支配着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方式和程度。这就要求作家在创作的时候, 必须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期待视野问题, 考虑到能否被读者理解与接受问题。作品的内在质性只有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相融合、一致, 才能被读者充分地接受和完全的认同, 才能发挥作品的更大的功效, 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对教师来说, 教师在进行课程设置和备课过程中, 心里要时刻装着学生, 预想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 在二者之间达到一个好的沟通, 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磨合、调整, 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

2.2 设计开放性练习题目

信息检索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 在学生实践以前, 练习题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果题目设计的太难, 学生不会做, 就会大大降低学习兴趣, 认为信息检索是一门非常难的科目, 就会给学生学习带来障碍。如果题目设计的太简单, 学生很快完成以后, 就会转移注意力到其他地方。笔者认为在进行题目设置时, 要适当的添加一些开放性题目, 这样不管计算机水平高或者低, 学生都可以自主完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深一步研究, 更好的激发创造力。

开放性题目的设置, 还有助于教师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所在, 从而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辅导, 使学生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2.3 加强互动, 不断更新期待视野

教师在进行信息检索课的理论教学时, 使用的是多媒体课件, 相对于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 互动频率也更高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就在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人际传播中, 增加了障碍。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课时, 要注意弥补这一点。接受美学认为, “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 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第二文本”“经过了读者主观的润色、加工和改造, 渗透着读者的思想感情”[4]。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来进行文本的创造, 就成为教师要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提高课件的吸引力。教师可以多在课件中穿插一些音乐、视频、图片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 把学生带入到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氛围中, 在轻松自由中学习知识。在进行课件制作时, 要抓住文理科的不同特点, 一般情况下, 文科生偏向于形象思维, 在教授信息检索课时可以多用一些图像等形象性的元素, 来吸引和加深学生的理解。理科生偏向于抽象思维, 如果在授课时增加一些逻辑类的符号, 就更有助于学生逻辑能力的培养。

其次教师在上课时,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多提问学生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要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与生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会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程的学习中去。

教师还要多留心学生的反馈, 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根据学生实习题完成时间的长短, 调整下一次实习题的内容。如果学生提前完成了, 教师可以增加题目的难度和量。

3 结语

接受美学理论自从传入中国, 就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中, 可见该理论是非常切合中国的实际的。教师在进行信息检索课的教授时, 正需要结合接受美学理论, 更好的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 召唤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图书馆的信息检索课在高校教学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本文吸收了接受美学的相关观点和方法, 认为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学生的“审美经验”, 制定好课程目标, 并利用召唤结构原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接受美学

参考文献

[1]刘小枫.接受美学的真实意图[J].读书, 1987 (1) .

[2]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4, 3.

[3]薛永武.西方美学论稿[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0:358.

海德格尔美学与道家美学比较研究 篇4

一、美与真

海德格尔与道家对美的思考都与一个根本的终极的真实有关, 即存在和道, 皆是把美视作其显现。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提出“美就是真理的自行置入”。海德格尔认为艺术品是真理发生的场所, 美与真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东西。海德格尔否弃传统形而上学的终极实在意义上的真理观, 转而从希腊哲学的隐蔽历史中重新发现无蔽意义上的真理, 即无蔽是真理的本质。“存在者之无蔽从来不是一种纯然现存的状态, 而是一种生发”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40页) , 这就开启出生成性的、非现成性意义上的真理。海德格尔所说的真理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真理是无蔽与遮蔽的统一。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环节。传统哲学把真理当成某种永恒现成存在者, 这种真理观实质上只是无蔽的一个环节。二是真理是一个从遮蔽到无蔽的过程。进入无蔽状态的存在者来自遮蔽状态, 海氏称之为真理的发生。这种真理具有四种原始的发生方式:艺术、建国、牺牲和思想。海德格尔明确提出:“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9页) 真理在艺术中发生意味着无蔽与遮蔽在艺术作品中完成统一, 走向澄明。艺术的真理是存在者自动显现自己的过程, 其发生的机制是:当真理设立入作品中, 就会生成一个存在者, 这个存在者之前还不曾存在, 此后也不再重复。这个被生成的存在者照亮了他出现于其中的敞开领域, 被生产者就是一件作品, 这种生产就是创作。“当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 它便显现出来。这种显现——作为在作品中的真理的这一存在和作为作品——就是美。因此, 美属于真理的自行发生。”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9页) 于是, 美就成为显现真的一种方式, 而且“美在这里显然比真更优越, 美高于真而又包含这真”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336页) 海德格尔举了一个石庙和石头的著名例子:我们可以用计量的方式称出石头的重量, 可以用光的科学分析法测出石头的颜色, 可以用技术把石头打造成各种器具, 却都不能显示出石头隐秘的特性。但石庙使由之构成的石头发生了变化:“正是神庙作品才嵌合那些道路和关联的统一体, 同时使这个统一体聚集于自身周围;在这些道路和关联中, 诞生和死亡, 灾祸和福祉, 胜利和耻辱, 忍耐和堕落——从人类存在那里获得了人类命运的形态。”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7页) 石头在石庙这个艺术品中显现为石头本身, 揭示出澄明之境。艺术品显示出事物的真实面貌, 开启了一个“在场”与“不在场”相遇的崭新视域, 进而使存在的真理得以显现。海德格尔的这种运思表现出向道家趋近的倾向。

道家美学具有鲜明的以道为体的特点, 以道总揽万物、统领众美。需要指明的是, 本文所说的道家是以周、秦之际的老子、庄子的学说思想为宗主的道家。道家之道含义复杂, 在周、秦时代的学术思想中的道约略有五种内涵, “一是形而上的本体观念, 简称为道;二是一切有规律而不可变易的法则, 也统称为道;三是人事社会, 共通遵守的伦理规范, 也称为道;四是神秘不可知, 玄奥不测, 凡是不可思议的事, 便称为道;五是共通行走的径路叫道。”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年版, 第237页) 道家认为, 万物都离不开道, 道是万物的宗主, 离开道的万物是不存在的。同样, 美也离不开道, 对于道家来说, 美是道的显现。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 无形之道无法直接道说, 但可通过有形之物显现。虽“道隐无名”, 却可领悟道之存在。“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才是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因此, 最完美的事物都必须进入道的自然朴素, 没有任何人为痕迹的本真境界才能得以显现。其实“中国哲学就是‘生命本身’体悟‘道’的节奏。‘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道尤表象于‘艺’, 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 ‘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宗白华:《艺境》,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版, 第168页)

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都认为美不是自为的, 它显现着最真实、最本然的东西, 但两者的显现说还是有差异的。一是作为显现根基的存在和道的内涵是决然不同的。“老庄的‘道’, 基本上是海德格尔作为一个现代西方哲学家所反对的自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张世英:《天人之际》,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403页) 海德格尔在反思和批判西方形而上学传统过程中, 借助胡塞尔的现象学, 突破的就是道家之道所代表的本质主义和绝对主义。二是在海德格尔的美学中, 美显现的是“真理进入存在的突出方式, 亦即真理历史性地生成的突出方式。”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6页) 这种历史维度在道家美的中是不可思议的, 道家美学显示出的道是超验的、普遍的、永恒的、排除时间性的东西。三、海德格尔认为呈现了存在之真理的艺术作品就是美的, 但在道家美学那里, 按其道的形而上的理论构架来说, 艺术本不在道的问题域中, 不应该成为其谈论的主题, 只有当人生境界成为理论指向时, 艺术精神才与道的境界不期然而遇。而且, 道家认为艺术作品因其人为性, 对象化, 不能称为真正的美, 只有超越了具体美丑分别的天地才有美可言。

二、美与语言

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共同反对用语言的、知识的、理性的方式达成美, 都意识到语言的有限性和边界问题, 主张用直观的、体悟的方法达成美。“双方最基本的思想方式都是一种源于人生的原初体验视野的、纯境域构成的思维方式”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第10页)

海德格尔的美学之思建基于现象学基础上, 现象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否定一切现成的理论框架, 返回到人的直接体验中去。对于海德格尔, 这意味着回到人的实际生活体验的原发视野中。海德格尔的思想方式可称为缘构成的终极境域论, 它靠揭示出切身的本源意境来显示终极实在的含义, 这样海德格尔的关于美和语言之思才能和其思维方式贯通起来。在海德格尔看来, “凡艺术都是让存在者本身之真理到达而发生;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诗。”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59页) 海德格尔此处所言的诗不是狭义的作为语言作品的诗, 而是宽泛意义上作为诗意创造的诗, 因此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都可归结为诗歌, 这种诗作为真理之澄明的一种筹划方式, 创建着真理。而“语言本身就是根本意义上的诗, ┈┈语言保存着诗的原始本质”。 (海德格尔:《林中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第62页) 艺术的语言即诗的语言, 它显示出语言之为语言的特质, 并使语言成为语言。与艺术语言相对的是技术语言, 技术语言的结果就是把人变成计算理性的动物, 他总在技术上算计和谋算自然事物。为摆脱技术语言的控制, 海德格尔找到了艺术语言。艺术语言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超越性特征, 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语言的本质是人的领悟的一种澄明的投射, 它通过命名, 召唤存在者, 使存在者去蔽, 从隐匿不显中走向澄明郎照。在这个意义上, 现代人被技术语言蒙蔽日久, 需要艺术语言的去蔽, 用诗来拯救思。“诗使人沉浸于想象之中而不囿于现实, 诗使人超出厉害, 超出世俗, 人通过诗可以摆脱他人与外物的羁绊, 从沉沦复归本真状态, 复归于自由”。 (张世英:《天人之际》,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第396页)

道家美学中讲“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此处意谓自然不以语言的方式显示, 言仅是媒介, 无法呈现真实的世界, 也无法呈现纯粹的美, 美只是以自然浑朴的方式显现, 因此, 要“希言自然”, 超越语言。老子就明确主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的无言论, 对于这种无言之大美, 只有通过心灵体验才能冥会体认, 老子因此提出“玄览”说,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塞其兑, 闭其门, 挫其锐, 解其纷, 和其光, 同其尘, 是谓玄同。”排除一切杂念, 让心灵虚空, 去掉主观妄见, 使本心清明, 虚心观察事物, 恰似玄妙之镜, 照出事物本原。需要强调的是, 言有大言、小言之分, “真正的言对老子来讲一定是可以言道之言;言与道有着根本的境域关联。妨碍得道的知识缩瘪为表达手段的小言而已。”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第324页)

对于达成美, 老子主张观道说, 庄子则主张体道说, 即“心斋”和“坐忘”。庄子这样描述心斋:“若一志, 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者, 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 心止于符。气也者, 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 心斋也”心斋取心灵的斋戒之意, 是相对于祭祀时形式上的斋戒。心斋就是抛弃耳与心这样的感官, 排除思虑和欲望, 将太虚之气与道结合, 达到心灵的虚静、精纯、空明。此境界其实是要摆脱心与物的纠缠, 因为当人用耳与心去待物时, 走的是知的道路, 知是概念性的活动, 去除掉知, 剩下的就是纯知觉活动, 这种纯知觉活动即是美的活动。毕竟有知就有是非判断, 有是非判断就有烦恼, 只有从知的方式中超拔出来, 才能得到精神的解放自由, 这种用虚无之心去对待万物的精神修养方法所指向的境界其实就是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庄子说的坐忘是指“堕肢体, 黜聪明, 离形去知, 同于大通”。坐忘本是指端然而坐, 忘掉一切名利, 忘掉一切悲哀, 忘掉一切物我的出世思想和精神状态, 使自己的心达到清静、恬淡、无为的境界。坐忘实际上指明了两条修行的法门, 一是要离形, 消解由肢体带来的欲望, 使心不再被形的欲望所役, 一是要去知, 消解由聪明带来的烦恼, 使心不再被知的求索所役。欲望导致实用态度, 知识导致科学态度, 这两者都是庄子所极力去除的, 而他主张的虚壹而静、与道相合为一, 其实质就是审美态度, 摆脱欲望带来的厉害纠结和知识带来的是非苦恼, 最终在精神上返朴归真, 心性上获得自由解放。“达到心斋与坐忘的历程, 正是美的关照历程。而心斋、坐忘, 正是美的关照得以成立的精神主题, 也是艺术得以成立的最后根据。”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第54页) 由此可见, 道家深知道无法被语言表象和概念化, 另一方面, 人的终极追求又无法完全逃避语言境域, 因此, 只能用直觉体验的方式领悟大言、道言了。

当然, 对于海德格尔美学和道家美学来说, 其语言观还是有差异的。海德格尔把诗视作达成美的通道, 他在对荷尔德林、特拉克尔等人诗作的阐释中, 揭示自己体悟到的敞开的无限领域, 这种诗意阐释并不是要回到诗人的原意, 诗意不是凝固和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东西, 而是寄身于一个无限开放的境遇, 此境遇可由诠释者不断敞开。比如, 海德格尔在阐释荷尔德林的诗句“充满劳绩, 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中, 并没有遵照荷尔德林的原意, 而是按照自己的体悟, 让充满劳绩与诗意栖居强烈地对立起来, 以此来强调诗意栖居所牵引的人的本真的、原初的生存境域。道家没有刻意到诗人的作品中寻找语言的诗意, 也没有在语言作品中进行再阐释。庄子所推崇的至人、真人、圣人、大人说的话都是“以谬悠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他们诚然要说话, 但他们“与常人不同之处在于, 他们的话不谴是非, 不作分别, 或虚或实, 或彼或此, 可乎可, 然乎然。” (那薇, 《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格尔的不可说之说》,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年版, 第136页) 因其生存于天地神人相聚一体的境遇中, 故所说的无心之言就是原语言。

三、美与自由

在海德格尔后期的思想中, 他用大道代替存在, 大道作为有机整体, 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是无蔽、澄明, 存在者如其所是地显现自身;二是涌现、聚集, 从遮蔽到解蔽, 从不在场到在场;三是遮蔽、隐匿, 是存在者所从出的起源, 是大道的本性。在大道这种原始的统一性中, 天、地、神、人四方归于一体。本来天地神人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 人与这三者是反抗者和压迫者的关系, 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的世界图式提高了人的地位, 使之平等共处, 把人置入自由之境。他认为, 人作为短暂者生存与大地上, 就是居住。人应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人神的四元之中, 诗意的居住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诗意地栖居意味着与诸神共在, 自然大地才是人真正的家园, 人应深切地看护着自然的自然性, 而不能让自然彻底消失在数字的计算和欲望的打量之中。这种看护要领悟人这个短暂者是居住于天空下, 居住于大地上, 居住于神圣者前的。在这种自由的境界中, 人重新回到了古希腊的家园, 又找回了本真的生存状态:在广阔的天空下, 大地无限延展, 人怀着感恩的心生活着。他们虔诚、安详、勤劳、坚忍、心胸宽广, 这一切都拜神所赐, 神能保证人间的公正和秩序。人居住在这个天地人神的世界上, 不再孤独, 不再冷漠、不再迷茫, 与天地万物同在。“当人与天地神平等而共属一体, 人与天地神的关系转变为协作者的关系, 人不需要征服什么, 也无需推到什么, 而是与天地神共同游戏, 具有世界, 成为存在的看护者。”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版, 第142页)

道家美学对美与自由同样有自己的思考。“老庄较之儒家, 是富于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 但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 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老子追求的是精神的安定, 庄子则继而追求精神的自由解放, 庄子称之为“游”。“游鱼之乐”最能反映庄子的“游”的自由品格。在《庄子·秋水》记载“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游鱼出游从容, 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固不知子矣, 子非鱼故也, 子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曰:‘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庄子不是鱼, 但他体验到了鱼的乐, 庄子还是庄子, 但他超越了作为个体存在的庄子, 而在心境上与鱼同游, 这就是一种内在的纯粹体验, 重视当下鲜活的自由。

庄子之“游”的出发点是体道, 道家体道而得道, 飞跃到“道通为一”的境界, 使人在精神上能得到“无待”或“无执”的自由自在。在《齐物论》中, 南郭子綦批评颜成子游:“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 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而自称:“今者吾丧我”。可见能体悟天、地、人一体相通之道乃在于“吾丧我”。所谓“吾丧我”, 就是《逍遥游》篇中庄子曾经描述神人、圣人、至人的精神境界, 表现为“无功”、“无名”、“无己”。在此境界中, 人以诗意的眼光超越一切, 悠游于大全世界, 在诗意的境界中与世界圆融一体, 天人合一,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如果把婴孩原始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叫作无我之境, 把主客二分的自我意识叫作有我之境, 那么, 庄子的超越主客二分的天人合一就可称之为忘我之境。忘我之境破除了无我之境中我的缺失, 又克服了有我之境的二元分裂, 达到了真正的自由之境, 究其实, 这种“忘我之境就是审美意识, 是自由”。 (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第215页) 这样看来, 海德格尔的“天地人神四位一体”论, 不过是“道通为一”的西方现代版。

图书馆美学研究 篇5

关键词:接受美学,《匆匆》,期待视野

1. 引言

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于“五四”落潮时期, 语言优美, 结构精巧, 是汉语散文诗的代表作, 张培基先生的译文把握住了原文的情感、风格、神韵, 忠实凝练, 用词具有美感。这与接受美学倡导的翻译应该尽量使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和诠释能够契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 本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对本诗进行分析。

2. 接受美学理论简介

接受美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德国, 以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 理论核心为“读者中心论”。在姚斯看来, 文学作品历史生命如果没有读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想象的。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 作品才能进入一个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中。[1]伊瑟尔则认为, 作品的意义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产生, 是作品和读者相互作用的产物。[2]

为了建立文学作品创作与接受、作品与读者的关系, 姚斯提出“期待视野”这一中心概念, 它是指在文学接受活动中, 读者的意识并非空白, 而是具有某种世界观, 社会经验, 审美倾向等, 在具体阅读中, 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 必须注意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

3.《匆匆》之美学分析

《匆匆》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散文诗, 兼有诗与散文的特点, 通过隐喻, 排比, 叠词的使用, 充满诗意, 表达了对时光消逝的感慨和无奈。俄国著名翻译家吉·加切奇拉泽认为:“理想的文艺翻译首先是在艺术上, 而不是在语言上和原文一致。即使达不到这一目标, 也应全力以求, 离目标越近越好。”[3]在接受美学的基础上, 散文诗的翻译更得注重原文音韵美、结构美和节奏美的传达。

3.1 音韵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音韵美, 不像格律诗那样靠格律和韵来体现, 而是从诗人的内在情绪的涨落和语言的节奏的有机同一中自然流露出来。散文诗的译者只有把握诗人的内心情感及其变化, 才能译出好的作品。

例1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张译:Counting up silently, I find that more than 8, 000 days have already slipped away through my fingers.Like a drop of water falling off a needle point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quietly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without leaving a trace.

诗人把“八千多日子”的“溜去”比喻成“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滴在时间的流里”, 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读者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它, 张培基的译文“a drop of water”“into the ocean”“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选词准确, 英文地道, 形象生动的传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与惋惜, 符合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

3.2 结构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结构美主要体现在字词、造句、修辞上, 以及句子之间、段落时间的组织上, 更在文章整体所表现的艺术境界。散文诗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不仅要致力于传达源语中的语义信息, 而且更要着力于再现源语中的审美价值。

例2于是, 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张译:Thus the day flows away through the sink when I wash my hands;vanishes in the rice bowl when I have my meal;passes away quietly before the fixed gaze of my eyes when I am lost in reverie.

例2诗人用排比句流线型的展开画面, 张培基先生翻译时考虑到英语的“重形合”和读者想要从译文中感受到的意境, 用了三个条件状语从句, 既体现了原文的逻辑关系, 又对应了原文的三个并列句, 再现了原文的结构和意境。

3.3 节奏美的美学表达

散文诗的节奏美主要靠词的重复、对偶、对仗、对称以及句子的联系方式表现出来, 是散文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散文节奏的翻译得摆脱原文句子结构的限制, 按照译文语言的要求重新组织句子, 进而传递原文的节奏美学特征。

例3早上我起来的时候, 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它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张译:When I get up in the morning, the slanting sun casts two or three squarish patches of light into my small room.The sun has feet too, edging away softly and stealthily.And, without knowing it, I am already caught in its revolution.

“斜斜的太阳”“轻轻悄悄”地挪移, “我”“茫茫然”“跟着旋转”, 这些叠词的使用, 使诗达到视觉和听觉的真实性, 情景交融。张培基的译文再现了原文语言形式的美和意象与情感的表达, 特别是把“轻轻悄悄”翻译为“softly and stealthily”, 准确表达了作者对斗转星移, 时间流逝的无奈, 使译者和读者达到视野融合。

4. 结语

散文诗的翻译关键在于译者对于原文情感, 写作风格和意境的把握, 张培基对《匆匆》的翻译惟妙惟肖地传达出原文的神韵, 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 结构美和节奏美, 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加深了作者、译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接受美学为散文诗的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 将其应用于散文诗的翻译必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auss, Hans Robert.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esoda Press, 1989

[2]Iser, Wolfgang.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M].Baltimore and London: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7.

[3]加切奇拉泽.文艺翻译与文学交流[M].蔡毅, 虞杰编译.北京: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7:55

翻译美学研究综述 篇6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所承载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现出来的活动,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其内涵和外延都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汉语的经史子集、诗词书画实际上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记叙、临摹、演绎、探索和开发自然美、人生美、人伦美、人格美和精神气质的永恒美。(刘宓庆,1994)基于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表达特点,中国的翻译与美学有着天然的联系。而翻译和美学被正式作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领域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翻译界,最早比较系统地将翻译和美学结合起来研究的人是奚永吉,《翻译美学比较研究》是我国首部针对翻译美学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西方译论在中国翻译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的理论术语、研究方法让研究者眼花缭乱,西方式的逻辑思辨研究进入了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而中国传统的经验感悟的方法被认为是不科学,不成体系的。相当多的研究人员摒弃了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但奚永吉先生仍然冷静地思考,不是用西方的逻辑思辨方式,而是借助中国文化自有的经验感悟的方式,试图从中国传统的美学角度为翻译研究开辟出一条新路子,使中国自成一体的传统译论可以用一个纽带连接起来,这个纽带就是翻译美学。奚先生在著作中从语言美、想象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论述文学翻译中的美学因素。在翻译研究方法上给后面的研究者带来了启示。

二、发展

1995年,刘宓庆先生的著作《翻译美学导论》在台湾出版。这部著作通过论证分析,揭示了译学的美学渊源,分析了翻译美学与中国语言文字的天然联系,提出了构建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毛荣贵教授的著作《翻译美学》于2005年问世,这部著作主要分为四部分:主体篇,问美篇,朦胧篇,实践篇。正如这部书颇具新意的谋篇布局,文章内容一扫研究型文字的晦涩难懂之风,语言时而隽永,时而诙谐,时而引人沉思,时而让人忍俊不禁,让人在了解学习翻译理论的同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语言美。这部著作提出语言的模糊性和翻译美学可以结合起来研究,这在当时国内学者中鲜有提及,为翻译研究打开了新思路。他认为,研究语言的模糊性及其翻译中如何补偿,是翻译研究绕不开的话题,就语言的模糊性而言,汉语较英语更甚。因此,中国译论不能缺少语言模糊性及其在翻译中的补偿机制的研究。

以上三部著作是我国翻译美学领域比较系统的开山之作。三部著作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翻译美学的研究意义、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研究范畴等。纵观这三部作品,在其论述的过程中,所列举的翻译绝大部分集中于文学翻译领域。有了翻译美学理论的指导,大量的从翻译美学视角研究翻译的学术著作、论文应运而生。在中国知网输入关键词“翻译美学”,可以搜出相关的期刊10125条,硕博论文4902条。可见,翻译美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研究领域。从时间上看,这些硕博论文百分之九十九以上都是在2007年以后发表的,这从侧面反映出,翻译美学是一个非常“年轻”的研究领域,其需进一步地发展、完善,有待反思和研究。目前比较显著的特点是,翻译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学研究的领域。大多数从美学角度研究的文章仍然集中在对翻译的分析、批评方面,评论孰优孰略,探讨最佳译法等方面,视角比较窄,还没有脱离单纯评价译品优劣高下的模式,较少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不能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导致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不能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穆雷,2001)

三、新发展

美学不仅仅包括文学和艺术,在中国传统的美学视角下,审美活动与非审美活动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中国当代美学家认为,对中国人来说,“谈情放歌,登高作赋,书家写字,画家画画,与挑水砍柴,行住坐卧,品茶,养鸟,投壶,猎射,游山玩水一样,统统不过是生活中的寻常事”,不过是“不离日用常行内”的“洒扫应对”,如此而已。这样看来,美学研究不能只局限于文学的领域,而应该有更广阔的视角。可喜的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交流日益密切,大到商业、工业、农业领域,小到日常生活中的家用小件,均离不开翻译活动。在这些翻译活动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了中国美学对翻译的影响。随着应用翻译的日益增多,翻译中中国美学翻译的指导思想也彰显出来。刘宓庆先生就翻译的本体论方面,强调“文化战略观”。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文化的多元性确实面临威胁和挑战,如今的人文社科领域确实存在西方学术霸权的现象,在翻译活动中,中国文化应该而且能够有自己的话语权。在众多的应用翻译领域,如旅游翻译,饮食行业的翻译,日用品的翻译,商务翻译,外宣翻译等实用翻译方面,都应该考虑到翻译美学的指导作用。最近几年,研究领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作了如下研究:从翻译美学看公示语的翻译,翻译美学与商标的翻译,翻译美学原则的实践与拓展,翻译美学视角下影视字幕的翻译,翻译美学视角下英汉金融术语的翻译,从翻译美学角度看英汉同声传译的模糊性策略,浅析翻译美学指导下的科技英语翻译技巧,翻译美学视角下经贸文本翻译研究,等等。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翻译美学理论进行非文学领域的翻译研究。这样翻译美学就可以更广泛地与其他学科的研究结合起来,宽口径、多角度、多层次地研究翻译的基本问题,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四、展望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东西,翻译与文化交流息息相关,翻译活动具有文化战略的意义,我们在学习借鉴西方译论的同时,应该将我国传统的译论发扬光大,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译论与西方译论共存,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更有效全面地推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从目前的翻译美学研究来看,以下几个问题有待研究:第一,翻译美学如何跳出文学翻译的狭窄圈子,推广到可行的应用型领域,如旅游、外宣的翻译。第二,翻译美学的理论构建还有待深入,并结合实践进行完善。第三,翻译美学和西方的接受美学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清。第四,翻译美学如何引领中国传统译论而形成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并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翻译美学是中国翻译理论的主要特征之一, 译界对翻译美学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 但是还有待深入。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 对各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陈述分析, 并指出了翻译美学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翻译美学,综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12.

[2]毛荣贵.翻译美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素食美学营销研究 篇7

从古至今, 很多有识之士推崇素食。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大戴礼记》云:“食谷者智慧而巧。”诺贝尔奖获得者爱因斯坦说:“吃素可以让智慧不被蒙蔽”, “没有什么能够比素食更加有益于人类的健康”。但是长期以来, 人们对素食存在严重的误解。人们以为素食缺乏营养、简单乏味、寒凉伤身、降低智商、体弱无力……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现代营养科学证明, 素食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纤体美容、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修心养性。世界各国的素食人群在不断增加。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意识到素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 但是在餐饮行业中素食企业整体上仍处于劣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 一些有先见之明的素食经营者正在将美学贯彻到营销的各个环节中, 营造企业的美学竞争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不仅要吃得饱, 更想吃得好, 既要吃得健康, 更要吃出品味。因此, 素食美学营销的先行者应该在营销过程中适当定位, 推出各种既有食用价值、也有审美价值的可口素菜, 满足中高端客户不同的审美需求。

2 消费者分析

重视素食美学价值的消费者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2.1 重视素食形体美学价值的消费者

此类消费者最重视素食的感觉美和创意美, 多数是女性。她们希望拥有美好的容貌和身段, 赢得更多的赞赏。她们期待通过素食获得美容和减肥的效果。她们懂得享受生活, 希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既吃得健康营养, 也吃得赏心悦目。

2.2 重视素食心理美学价值的消费者

此类消费者最重视素食的环境美和服务美。受过良好教育的他们有着较高的审美品味。他们多数是城市上班族, 虽然收入较高, 但是生活工作压力大。他们选择在素食馆就餐, 不仅是为了享受美食, 更是为了治疗心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指出:“在某些人身上, 确有真正的基本的审美需要。丑会使他们致病 (以特殊的方式) , 身临美的事物会使他们痊愈。”

2.3 重视素食精神美学价值的消费者

此类消费者最重视素食的文化美和善因美。他们或认同儒家“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仁爱精神, 或追求道家“返璞归真、安之若素”的智慧境界, 或遵守佛教“慈悲为怀、吃素行善”的清规戒律。回归真善美是他们共同的理想。

3 素食感觉美学营销

色彩美观、造型悦目、香气诱人、餐具精致、味道鲜美的素食, 为宾客带来视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多感官审美感受。

3.1 素食色彩美学营销

孔子曰“色恶不食”, 古人云“秀色可餐”。厨师用不同的方式烹饪, 使素食菜式显现多样化的视觉审美效果, 让宾客获得美的享受。厨师既可以将颜色相近的食材互相搭配, 实现素食色彩的和谐统一;也可以红配绿、黑配白、黄配紫, 形成色彩上的对比, 使素食的色彩更加丰富鲜明。打开菜谱, 色彩缤纷的美食, 使人赏心悦目、食欲大开。

3.2 素食香味美学营销

“未尝其味, 先闻其香。”素食美学营销重视香气给宾客带来的嗅觉美感。各种食材本身的自然香气通过不同的烹调技术得以充分挥发, 可以给消费者带来千变万化的嗅觉享受。素食的魅力最终体现在美味上。“味”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庄子所说的“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启发人们在品尝素食的同时, 体会恬淡自在的审美境界。

3.3 素食造型美学营销

巧妙的刀工、精美的雕刻、艺术的摆盘, 使造型美观的素食菜肴更具审美价值, 不仅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还能表达美好的祝福, 比如素食宴席中用“松鹤延年”造型来祝寿, 用“鸳鸯戏水”造型来庆贺新婚。素食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媒体,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 将素食的造型美呈现给消费者。

3.4 素食餐具美学营销

清朝美食家、文学家袁枚说:“古语云, ‘美食不如美器’。斯语是也”。精致的餐具把素食衬托得更加美观, 提升素食的审美附加值。陶瓷餐具的秀雅之美、金属餐具的华贵之美、原木餐具的自然之美、玻璃餐具的透亮之美, 将素食推向更高的美学境界。餐具美好的材质、色泽、造型、图案, 与素食共同成为餐桌上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以大蔬无界上海美素馆为例, 九宫格古典托盘中整齐摆放九个花样色彩各异的精美小碗, 九款素食小菜盛放其中, 犹如群芳争艳, 美不胜收, 令人垂涎欲滴。

4 素食创意美学营销

传统素食菜式雷同、口味单一、利润微薄。一些素食餐厅经营者正在尝试以创新提高素食的审美附加值。创意美学营销使这些素食餐厅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枣子树、大蔬无界、天厨妙香、荷塘月色是这些新派素食餐馆的代表。

为了满足年轻一代求新求美的审美需求, 素食经营者凭着审美眼光、文化素养、创意思维和市场触觉, 融合中国传统素食与外国餐饮文化, 创造出许多美轮美奂、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古今交汇的新素食品类, 文化创意促进了素食营销。

在时尚潮流上, 网络营销、微信营销、O2O、开微博、上美团、i Pad点菜、新媒体、新科技……都为新派素食餐厅所用。在食材选择上, 新派素食餐厅多采用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新鲜有机农产品。用豆浆取代牛奶、用果酱取代奶油, 精美的烘焙素食越来受到年轻一代的欢迎。在制作工艺上, 新派素食餐馆一方面突出食材天然口感, 另一方面配以西式调味料, 借鉴西餐的摆盘手法, 菜式时常推陈出新。在餐厅装潢上, 新派素食餐厅走休闲化路线, 营造轻松的进餐环境, 融入异域风情, 有的命名为茶餐厅、咖啡餐厅、轻食餐厅。在营养保健上, 推出瘦身菜系、粗粮菜系、药膳菜系等, 满足各类宾客的需要。在菜式命名上, 或谐趣, 或清新, 如“白富美”、“独菇求败”、“小荷听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等, 符合消费者的审美趣味。

5 素食环境美学营销

素食餐厅应该重视环境美学营销。富有美感的餐厅环境, 能给宾客带来愉快的用餐体验, 让宾客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 提升餐厅的美誉度和营业额。

门面是素食餐厅的文化载体, 代表着品牌的形象。美观的门面源自艺术设计, 塑造了素食餐厅的审美个性。素食餐厅门面应该展示餐厅最美好的特色, 营造审美亮点, 吸引宾客进店用餐。虽然餐厅的位置和面积不一定很理想, 但是素食经营者如果将美学营销贯彻到整体和细节之中, 就能赢得宾客的喜爱。

灯饰的柔和美、台面的整洁美、色调的雅致美、陈设的和谐美, 都是素食美学营销的重要因素。素食餐厅室内布置应该符合品牌特色, 展示素食的审美文化。艺术化的室内设计为宾客创造了审美想象空间, 美味的素食、舒心的音乐、恬淡的清香、悦目的环境, 为宾客带来全感官的审美享受。

老字号素食馆以古典美学风格为主。北京功德林素食馆门面古色古香, 金字招牌、飞檐翘角、青砖外墙、雕梁画栋, 体现了百年老店的悠久历史。古朴雅致的室内环境营造了庄严清净的审美意境。新派素食餐厅则以现代美学风格为佳。大蔬无界上海美素馆置身于繁华商业大楼中, 门面素雅, 硅藻泥做的墙面貌似竹林, 地面由木石曲折拼接而成, 白色石膏板不规则地悬挂在天花板上, 象征着白云, 增添了审美活力, 充分体现了东方美学意境与西方装饰艺术的巧妙融合。

6 素食服务美学营销

素食餐厅应该经常组织服务员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素食健康书籍和中医养生知识, 让服务员能够引经据典, 化解宾客对素食的误解, 关心宾客的健康, 成为宾客的素食养生顾问, 让宾客体会到素食餐厅的善心美意。

服务员的心灵美、服饰美、动作美、神态美、言谈美, 让顾客感到宾至如归, 使品尝素食成为愉悦的审美体验。从迎宾、倒茶、上菜, 一直到结账、送客, 素食餐厅应该让每个服务环节臻于完美, 使宾客在细致周到的服务中获得美的享受。

素食餐厅应该提高服务员的美学修养, 使他们不仅能向宾客讲解菜式的细节之美, 还能从宾客的言谈举止判断其审美个性, 向宾客推荐适当的菜式。素食厨师应该不断提高烹调技艺, 为宾客提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乃至能为贵宾提供华美的素食宴席定制服务。

7 素食文化美学营销

素食文化源远流长, 包含着丰富的审美内涵, 使素食企业的营销拥有深厚的底蕴。

命名之美是素食的审美特征之一。精美雅致的菜谱、诗情画意的菜名, 让宾客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 也提升了素食企业的品牌形象。百年好合、福寿双全、南海明珠、踏雪寻梅……素食菜名或寓意美好、或妙趣横生、或文质彬彬、或秀丽优雅, 体现着素食经营者的美学素养与文化格调, 使无限的审美韵味长留宾客心中。素食有了美色、美味、美器、美型, 再加上美名, 使消费者自然成为素食餐厅的忠诚顾客。

素食主义作为一种时尚文化, 被越来越多人认同。无论是为了减肥和环保, 还是健康和养生, 很多人都希望了解关于素食的知识。于是一些素食企业把握商机, 借助现代化的网络媒体进行文化营销, 成为素食行业中的佼佼者。枣子树净素餐厅在App Stroe (苹果应用商店) 中推出素生活美学杂志, 传播素食文化和生活美学, 吸引了很多读者慕名而来吃素。大蔬无界素食餐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 将美学营销融入每天发布的微信中, 美食佳肴配上优雅美文, 深受读者喜爱。正如其CEO所说, “素食不仅仅只是一种饮食文化, ……更是一门艺术, ……不仅要让人得到健康, 更要让人回归真实, 做美和善。……我想将素食艺术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用美学赋予食材新的生命。”大蔬无界虽然菜式价格不菲, 但是依然宾客盈门。

为了宣传素食的真善美, 很多素食餐厅经常举行文化活动, 比如举办健康讲座、赠送养生光盘、开设传统文化学习班。宾客不仅能吃到美味的素食, 还可以学到养生的知识。丰富的文化附加值, 使消费者成为回头客。

8 素食善因美学营销

善因美学营销将内在美、外在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仪表美融合于善因营销中。“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Philip Kotler) 指出:“我心目中伟大的企业是那些致力于挣钱并解决社会问题的企业。”很多素食餐厅经营者和员工乐于参加公益活动, 比如赠书、放生、捐资助学等, 这些善举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提升了企业的美誉度。

雅芳 (AVON) 公司某位负责人指出:“善因营销超出了普通营销项目的意义, 这成为公司与顾客融洽关系和提高营销声望的法宝。”善因美学营销的最高境界是将真善美作为营销的目标和企业的愿景, 以持续的公益贡献感动大众, 使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支持企业经营、帮助企业营销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以广东汕头觉西园素食餐厅为例, 该餐厅希望人们不要杀害动物, 长期坚持提供每餐三元的美味素食, 让顾客吃饱吃好, 宁愿亏本也不涨价。很多人被这种美好的愿望和慈善的义举所感动, 纷纷捐资捐物, 乃至不远千里去觉西园做义工。多年来, 觉西园不但没亏本, 还将盈利捐给孤寡老人和贫困学生。枣子树净素餐厅多次义卖助学、组织献血、捐款救人, 被评为“最佳素食餐厅”。善因美学营销使真心行善的企业口碑越来越好。

摘要:“素食”和“美学”是当代世界餐饮界的两大潮流。在美学经济时代, 素食美学营销将美学运用在素食营销的整个过程中, 在餐饮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另辟蹊径, 塑造高端品牌, 赢得竞争优势, 开拓素食经营的蓝海。

关键词:营销,美学,素食,审美,餐饮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与市场营销[M].春风文艺出版社, 1994.

[2]李劲.全美学营销[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变结构神经网络下一篇:中学语文中的语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