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探讨

2024-09-18

提高探讨(精选12篇)

提高探讨 篇1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方中世纪的大学, 后来历经发展不断和转型, 形成了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项基本职能。事物万变不离其宗, 要提高等教育的质量, 与其弃本逐末, 或是执一而辞, 不如追根溯源, 紧紧围绕高等教育这三大本质职能开展工作, 为我校十二五期间提高教学质量作好规划。

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者之中, 看上去似乎只有培养专门人才这一点与我校的教学质量有所联系, 其余两项职能看似相去甚远。其实不然, 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者若都能得到加强, 则会促成我校教学质量的质的飞跃, 相反, 如果只注重其中一个或者两个方面, 则教学质量上升的空间会比较有限。

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着眼于培养专门人才, 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直接目的, 也是当务之急。如何让宜春学院的学生变得更专业更具有竞争力?我觉得对我们来说, 学习阶段最重要的就是课程的设置,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我们的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 面向时代, 面向需要, 使课程更加贴近社会。力求使社会用人单位发现宜春学院的学生是十分专业的、十分实际的, 招入后可以立即使用的。可以删减一些过时的课程, 或是为其注入新的内容, 同时可以在一些专业添设一些当下社会需要的课程, 课时长短则可以由各院系自己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2) 学生的理论必须过硬。虽然在第一点我强调了课程的设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但是不代表理论就完全无用, 如果培养出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么我们和大专高职院校也就无太大分别了。理论的课时可以压缩, 但强度需要加大, 让学生在压缩的时间里学到没有被压缩的理论知识。

(3) 博而又专。这一点非常困难, 可以作为对优等生的要求, 一般学生在无法达到“博”的前提下, 可以鼓励其往“专”的方向发展, 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 积极实践, 也是对其一种负责的教育态度。如果能做到以上三点, 我校教学质量必会有大幅度提高, 因为首先学生保留了原先的理论基础, 其次又学习到了各项与社会更为接轨的技能, 而且一些不被学生所喜欢的冗余课程也被裁减或者压缩。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幅提高, 同时又会对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热情产生积极互动, 可谓是一举多得。

科学研究, 看似与提高教学质量没太大联系, 其实不然, 科学研究恰恰是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的保障。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我校文、理、医、农四个方面的教学质量要相对别的几个院系的教学质量要高一些, 而这四个方向正是我校的立校之本, 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等, 加之前身师专、医专、农专的深厚底蕴, 科研水平明显要比别的几个院系高一点。所以要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就需要提高我校的科研水平。近年来我校抓住“中部崛起”的机遇, 坚持实行的“请进来, 走出去”战略, 就是十分正确的一个抉择。

(1) 我校应继续大力引进优秀先进人才, 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学术新生力量。优秀尖端人才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学术研究上的大力帮助, 也可以带给学生学术最前沿的信息与理论, 大幅提高课堂教学的档次与质量。当然, 我们也需要自己有一支高质量、高水准、靠得住的学术研究队伍, 这需要耐心培养, 而有了这支新生力量的存在, 则我校学术研究氛围则会日益浓厚, 这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创造了良好的氛围的, 老师都在学习, 何况学生呢。

(2) 将部分学生带动到学术研究中来。诚然, 本科生学术研究的基础会薄弱一点, 但是部分学生还是具有学术研究的热情的, 我们不妨试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专业知识过硬的学生, 将其引入到学术研究中间来, 既可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学术热情, 也可以部分减轻教师科研负担, 节省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 同时在全校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加强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交流。加强与兄弟院校, 甚至是跨省、跨地区的高校之间的联系, 通过学术交流、嘉宾讲座等方式, 增强校园学术氛围, 开拓学生学术视野, 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也有利于我校自身的学术水平提高。

服务社会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社会使命, 也是其最终目的。我觉得这方面我们可做的有很多:

(1) 与社会用人单位取得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让我校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实习, 或者使其承诺优先聘用我校学生, 亦可以邀请名企高管来我校进行讲座, 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将自己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成果。

(2) 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大一到大三的学生, 因为还在学习阶段, 鼓励其利用寒暑假进行校外实践, 而大四的学生则鼓励其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主动走入到社会中去, 从而做到学以致用, 检验自己。

(3) 面向赣西, 走向全国。我校作为拥有近千万人口的赣西地区高等教育中的翘楚, 从专业、课程的设置到学生的社会实践、就业, 以及教学的指向, 都当以赣西地区为根据地, 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同时也鼓励优秀的在校生, 以全国为视野, 充分激发其学习热情, 又做到在就业问题方面有攻有守, 可谓一举两得。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抓住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 将其一一与我们的教学质量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做的工作是很多的。而当我们的教学能以这三大职能为中心的时候, 我们教学质量的提高则是指日可待的。

提高探讨 篇2

建南民族中学 佘述英

英语教学中的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听力位居之首,也是中学生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英语教学在各大、中、小学校中得到重视,但学校的绝大多数中学生有的只是“哑巴”英语。尽管近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得到了很大改进,但“哑巴”英语这个难关仍未突破。突破这个难关不仅有助于其它单项技能的提高,同时也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如今,初中英语中考,英语考试总分120分,仅听力测试就占了25分。拿我们学校的中考英语成绩来说,学生英语听力上的得分大大低于该科的其它技能。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中学生普遍的英语发音不准确。如果对强读、弱读、失去爆破、同化省略、连读、重音、语调等规则不了解,导致误听一个单词或几个词语的发音。

其次,汉语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导致了中学生在英语听力中的习惯性错误。心理学研究表明:听是一个主动、积极地对外部信息进行认知、加工的心理过程。听者从初步感知到完成理解,需要不断地进行辨别、比较、记忆和判断。学生在听力理解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习惯性的把听到的英语信息转化成母语信息,用母语加工思考后才去理解英语中的意思。由于正常听力理解过程中不会提供更多的时间供他们进行信息转换,结果造成这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所表达的内容。

再次,主要内容抓不住,重要信息抓不牢。

有些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词汇量,但由于对词汇的掌握不全面,以及对口语的忽视,他们常对听力原文中出现的短语、口语习惯用语只能理解只言片语,而无法掌握它们的确切含意。

听力是在听的练习里培养起来的,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创造英语环境,让学生多听。为了探索出一个能够有效提高中学生练习听力的训练方法,我除了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建立值日生用英语报告、课前三分钟free talk 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曾经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一,课堂渗透 1,抓住要点听

抓住主要内容和要点听。在讲新课前,先让学生把书合上,给学生提出指导性问题,然后播放录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听完后回答问题,最后老师对他们进行问题解答指导,让学生在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2,模仿语音语调

每堂新课一般让学生听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不看书听全文,让学生对所听内容有大概的了解。第二遍要求学生注意读音的变化,如句子中出现的连读、句子重音、意群停顿等。第三遍让学生反复跟着录音、模仿语音语调,从中掌握一般的朗读规则、增强语感。3,背诵对话和重点段落。

在黑板上板书一些关键词,让学生看着这些关键词,听一句、背一句,如此反复听、背,培养学生的连贯记忆力。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既要使大脑不断吸收、判断和储存信息,又要使听的过程不至于中断,既要注意用心记,又要集中精力听。二,丰富学生的听力材料

为了把学生的听力提高一步,我在初二下学期每周都安排了一节听力课。我让学生每人都买一本《英语听力提高》配套教材。这些听力材料的内容都是英、美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谈话录音(如去商店、邮局、问路等),这对于学生听懂各种人物所讲的英语很有好处。因为听力材料语速比课文录音略快,所以我除了给他们每篇对话放三遍录音,较难的放四遍或五遍录音外我还把因连续而影响理解的部分提出来,给学生略加分析,学生因此也就不难找出自己听不懂的原因。如此,由易到难,就会逐渐调动学生的兴趣,达到训练的目的。三,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预测能力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训练学生根据课文标题进行预测,根据教材所提供的课后练习进行预测,根据好听的主题句进行猜测,根据谈话人的身份、谈话地点进行猜测,根据谈话的信号猜测,还有如过渡词but , for example 等等。四,听力训练形式多样化

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既把听作为能力来培养,又把听力作为手段来使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具体方法是: 1,听写填词

主要是训练大脑抓关键词的能力。去掉文中的一些句子的主语、部分谓语动词或表时间、地点的名词、从属连词、表示颜色和数字的词等,要求学生边听边填。在听写过程中碰到长词或熟悉的但不能写出来的词,要求只写出该词的前两三个字母,听完后立即补充完整,听一到二遍。因为听者所听到的内容一现即逝,如果停下来思考,就会影响对下文的理解。2,边听边做

做五句选择题,使学生一听便知,能够做出迅速的选择反映。做这个练习,我主要使用《英语周报》上的听力选择题,题型难易适中,主要是检查学生是否听懂,同时加深印象,与中考题型相适应。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关于软件质量提高的探讨 篇3

关键词:软件质量;评价;标准;提高

中图分类号:TP311.5

1 软件质量的评价标准

软件质量是软件符合明确叙述的功能和性能需求、文档中明确描述的开发标准、以及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都应具有的隐含特征的程度。影响软件质量的主要因素,可划分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和安全性。

1.1 功能性。是与一组功能及其指定的性质有关的一组属性,这里的功能是指满足明确或隐含的要求的那些功能。性能不仅仅是指软件的运行速度而已,通常意义上是指软件的时间-空间效率。性能优化的关键工作是找出限制性能的因素可以通过优化数据结构、算法和代码来提高软件的性能。是与一组规定或潜在用户为使用软件所需做的努力,和对这样的使用所做的评价有关的一组属性我们要做的是从量化的角度改善软件工程,最终改善软件质量。

1.2 可靠性。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该种软件能够平稳维持其性能、能力有关的一组属性。是指在一定的环境下,在给定的时间内,系统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也是在异常情况下,软件能够正常运行的能力。有些开发者往往不能分辨出异常情况,以至于导致可靠性降低。对于软件来说,可靠性包括容错能力以及出现问题之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就,如何提高软件的可靠性是开发者的义务。

1.3 简便易用性。是指用户使用软件的容易程度。来保证“界面友好”、“方便易用”。易用性表示该软件的所有工作成果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易读、易理解,这种情况下,在软件投入使用之后可以提高团队开发效率,降低维护代价。

1.4 安全性。安全性是指信息安全,是指改软件产品在互联网信息大融合的情况下防止系统被非法入侵的能力。开发商和客户愿意为提高安全性而投入的资金是有限的,现代软件产品有很多都采用“增量开发模式”,不断推出新版本,以此来获取增值利润。但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可扩展性,可扩展性是系统设计阶段重点考虑的质量属性之一。

2 关于提高软件质量的注意事项

2.1 软件的性能,软件研发在进行需求调研时,不但应该更多的获取功能或者业务的要求,而且对于客户在软件系统响应或者并发等方面的要求,可以据此定义出软件系统的性能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在实现过程中应该具体的被表现在开发,测试等文档中.而且针对此类性能需求的深入分析。

2.2 软件系统维护,扩充方面的需求.在进行系统功能调研和分析时,要对客户业务的规模,以及客户的发展等各方面情况有更清楚了解.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更好的进行软件功能点划分,硬件设备选型等工作.軟件系统如何能更好的实施也是软件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3 非功能性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考虑硬件以及网络方面的成本。针对这些问题需要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设定合理的非功能性目标,在成本与质量方面要有良好的平衡。

2.4 提高软件质量是整个研发团队的任务,每个小组都应该为这个目标做更多的工作.但现实的软件研发过程中往往简单的将软件质量问题归咎于软件测试或质量保证部门.软件测试不可能发现所有的软件缺陷,要想提高软件的质量,那么整个团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研发过程中越早进行质量的控制,软件质量就会越好.整个团队强烈的软件质量意识,是保证软件软件质量的关键。

3 保证软件质量的几点措施

如何保证软件的质量,从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首先应当从流程抓起,不断规范和完善软件产品的开发过程。这是从根本上解决质量问题,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关键手段。

3.1 质量改进需要花费成本,因此改进的途径需要视不同公司的规模等多方面综合进行考虑。满足业务需求,提高用户体验满意度,没有了不切实际的需求和质量要求,那么团队确保质量的能力也就提高了,质量标准的定义还要考虑时间、资源、预算等因素。中型以上的较大的软件公司可以实施CMM体系。

3.2 提高需求分析和设计方面的技术,加强文档化工作。一个高的质量要求需求规格说明书足够详细,以便产品可以根据这些规格说明书进行定量的分析,对于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加强文档化工作;加强编程规范工作;进行适当的测试工作,建议进行单元测试和系统测试;实施配置管理工作,加强版本控制;开展走读、评审和检视活动,尤其要加强代码走读,建议进行每日交叉走读活动;进行简单的度量分析获得。

3.3 软件产品的开发同其它产品的生产有着共同特性,即需要按一定的过程来进行生产。对于软件开发来说,要保证软件的质量,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术,包括分析技术、编码技术、和测试技术等,流水线生产方式被证明是一种高效且能够比较稳定地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方式。不同的人员被安排在流程的不同位置,最终为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3.4 软件工程在软件的发展过程中吸取了这个经验并把它应用到了软件开发中,这就形成了软件工程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开发流程。流程和成功不是等价的,软件流程从策划到实施的思维来定义开发过程,它根据不同的产品特点和以往的成功经验来确定流程。按照流程进行开发可以使得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和隐患,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

3.5 软件质量预测是发现那些模块容易出错,提高软件质量。传统的手工测试很难覆盖软件的全部功能点,手工测试的效率低,并且由于人工操作可变性较大容易造成对测试工作的懈怠,使测试质量降低,软件测试的目的是要发现软件中的错误。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测试的可重复性,缩短测试周期,将核心功能点重点测试,以此来杜绝关键缺陷,降低出现问题后的影响,以免影响到软件整体质量。

3.6 软件的使用者是用户,因此应从用户的角度来不断提高软件质量,软件应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尽可能的与客户沟通获取需求,除了完成需求调研的任务外,同客户有深入的沟通和良好的客户关系也是一个及其有益的收获。既不将质量目标定得太高,根据时间,资源和预算客观情况定义合适的软件质量标准,让用户满意。

3.7 确保从需求获取开始,项目就朝正确的方向迈进,减少总体工作量。尽量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前段时间减少软件缺陷,避免在后期来消灭缺陷,那样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多。让每个人都知道质量的重要性,从心理上更注重代码质量,就会更用心写出高质量的软件。

3.8 对于软件开发来说,要保证软件的质量,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术,包括分析技术、设计技术、编码技术和测试技术等等。参照简明清晰的设计编写代码,容易测试和返工,也更容易诊断和修复缺陷。

优化级的目标是达到一个持续改善的境界。所谓持续改善是指可以根据过程执行的反馈信息来改善下一步的执行过程,即优化执行步骤。

3.9 根据业务需求调整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目标,并纳入质量考核体系,实施严格的奖惩措施,刺激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根据团队成员的执行表现给予适当奖励。

4 结束语

提高软件质量是一项团队运动,整个团队强烈的软件质量意识,是保证软件软件质量的关键,软件质量必须贯穿整个软件的开发生,通过软件初期的质量保证来减少返工次数,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其中作为管理人员要对软件质量进行综合考评,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激励团队提高质量,做到软件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建辉.提高软件质量的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5.

[2]梅宏,王千祥,张路.软件分析技术进展[J].计算机学报,2009(32).

[3]石柱,何新贵.模糊软件质量综合评价[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2(24).

水库提高防洪能力探讨 篇4

国家水利部先后颁布了多份水库工程防汛的相关章程, 对当前国内水库防洪技术的提高起着有效的指导和促进作用。目前在水库的洪水问题上一般采用综合防治的方法, 通过采取蓄、泄、滞、分四种措施, 快捷有效的达到防汛的目的。做好防汛工作, 确保城镇防洪安全对于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2影响水库防洪能力的相关因素

2.1水库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

在水库枯水期蓄水阶段, 河道里的泥沙就会全部淤积在水库蓄水区内, 到水库放水时期, 这些泥沙就随着水流流到水库下游河段下, 长期以来, 经过不断的积累就会在水库下游河段形成大量的泥沙淤积。尽管从水库工程建设运行开始, 其流到下游河道的泥沙淤积逐年减少, 但泥沙淤积总量会持续的增加。由于河道泥沙的大量淤积, 就致使了河床在不断地抬高和展宽, 当水库在紧急泄洪情况下, 就会导致泄洪速度缓慢, 导致了水库的防洪能力下降。

2.2水库工程质量的病险问题

由于国内许多的水库大多数是在很久以前建的, 水库运行时间比较长, 另外在当时施工建设条件的限制, 水库的工程质量也因此得不到保障, 在运行中就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尽管通过对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但仍旧很难提高其防汛能力, 也因此导致了蓄水有安全隐患问题的水库出现, 这种情况不仅降低了水库的防洪作用, 也对河道下游居民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危险。除此之外, 老旧水库防汛配套设施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有些水库甚至是不具备相应的配套工程设施, 这就很大程度上的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

2.3水库防洪调度管理不当

水库防洪调度即在洪水来临期间通过实际情况和需求所采取的蓄洪或泄洪的方式和手段。一般情况下, 水库都是采用控制闸门的泄洪设备来开展水库泄洪过程。当洪水开始进入水库时, 如果水库内的水位低于堰顶, 那么就会先蓄水直到达到水库水位才开始泄流, 泄流期间要保持水库蓄水区的有效库容, 这样就能确保下泄的水量达到最少, 以取得更好的抗洪效果。如果在水库调度上出现操作不当, 那么所造成人为的洪灾危害必然会非常严重。

3提高水库防洪能力的主要措施

3.1加强河道整治

河道整治是保持河道水流通畅的有效措施, 这样也就可以促进水库防汛期间的调度运行。通过合理规划和人工整治, 比如, 对河流弯道裁弯取直, 就可以让河线变短, 对上游临近河段起拉低其洪水位的作用, 提高了河道过水能力。此外, 对水库下游河段采取扩宽或挖深河槽的措施, 可以扩大河道断面, 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河段的过水能力。从防洪角度来看, 依靠河道整治提高全河道的泄洪能力通常需要很大的经济投入, 但这对提高河道泄洪能力, 对稳定河势起着较大的作用。

3.2水库堤坝的修筑与养护

水库堤坝作为整个水库工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分, 一直以来都是施工建设和后期养护的重要环节。水库堤坝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水库运行的安全性和防汛的保障性, 定期的对水库堤坝进行养护和检修是非常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尤其是一些老旧水库, 这样的水库经过长期的使用之后, 更容易出现一些安全隐患, 这也就是水库堤坝养护的重点和难点。首先, 在水库堤坝的修筑中应该以质量保障为首, 在投入运行以后, 往往会为了使用更大的蓄洪量, 就有必要对水库堤坝进行加高加厚处理。在非汛期应该及时对水库进行隐患排查, 定期养护, 一旦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对应措施予以补救。

3.3配套防汛工程的兴建

对于水库增设相关配套工程会明显的提高其防汛能力, 比如, 建设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在适当的区域建设分洪道排洪, 可以将超过局部河段所能承受的水流分配排到分洪道中, 然后再回流到原河道里。分蓄洪工程是利用湖泊或者天然洼地, 进行修筑围堤、蓄洪通道等工程所形成的分蓄洪区域, 利用分蓄洪区域的容量对所分流的洪量起临时储蓄的作用, 一般分蓄洪区只在出现大洪水时才会使用。分洪道和分蓄洪工程的建设不仅有效的分担了水库排洪、蓄洪的压力,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河道和增大兴利用水量的作用。

3.4合理的水库防洪调度

水库的防洪调度工作是水库运行中人为操作的关键部分, 通过合理的防洪调度可以有效的降低洪水所造成的影响, 甚至可以避免洪水带来的危害。当库水位超过正常蓄水位或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 应及时开启全部闸门敞开泄洪, 以确保水库的安全。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用方式, 有时需启用临时的泄洪设施, 此时操作上应该格外谨慎。拥有较大的蓄洪量的水库, 以库水位作为启用条件比较安全。对于蓄洪能力较小或者是设计洪水标准较低的水库, 以入库流量作为启用条件比较安全。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 先进技术手段已在许多的水库工程中被广泛运用和逐步推广。水库工程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 更是在洪涝灾害危难之时把握着城镇居民生命安全的关键枢纽, 因而, 如何提高水库工程的防洪能力将一直是值得探讨的话题。首先介绍了我国水库工程建设与防洪能力的现状, 然后分析影响水库防洪能力的主要因素, 最后结合实际问题探讨了如何提高水库工程防洪能力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水库,防洪能力,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延海.提高水库防洪抗洪能力的探讨[J].吉林农业, 2010, (05) .

提高基层管理者素养探讨 篇5

摘要:基层管理者是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处在管理网络的末端,多数没有“官位”,却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他们有某个“头衔”,又跟普通人一样承担具体的工作或劳动任务,无论在身份上还是待遇上,他们都是最接近普通人的一群管理者。因此,在工作中就需要他们在各方面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才能成为组织优秀的管理人才。

关键词:基层管理者;素质;效率

1基层管理者要有较好的心理素质

普通人的工作任务是完成某一项具体工作,一般来说内容比较单一,标准也比较明确。而管理者是负责某项工作,这项工作可能包含几项或多项具体内容,涉及自己以及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岗位和人。负责这项工作意味着管理者既要照管并约束具体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速度,工作效果等即控制工作过程,又要承担工作是否顺利进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基层管理者既要完成自己承担的具体作业任务,又要对基层人进行管束、协调和绩效考核等等,因此,基层管理者虽然直接承担的责任并不大,但还是要承担比普通人要大得多的压力。所以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一定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

2基层管理者要有负责的自觉意识

基层管理者对同一份工作价值取向的不同,必然会带来不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做普通人只需为自己负责,而基层管理者的选择倾向是比普通人更注重自觉意识,表现出来就是处处为组织负责的责任心。单纯追求报酬和期望合理回报并同时为组织负责任是职业活动中两个不同境界的表现,前者是普通人获取生存的权利,后者则是组织赖以发展的栋梁。虽然组织并不需要基层管理者站在组织发展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但他必须能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自觉想到组织的需要和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利益在最小单位上不流失或少流失。3基层管理者要有科学的管理艺术

管理艺术包括用人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表扬和批评的艺术,用人要知人,要知人善用,即量才使用,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布置工作要指明意图,指出要点和方法,限定工作进度,并进行检查和监督,要“言必行、行必果”切忌只布置、不检查,或者有检查不考核,更不能干好干坏一个样,要善于沟通,只有沟通才能了解到确切的信息。沟通是“知人”的重要手段,是“善用”的前提,同时也是体现管理者的亲和力、感召力、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沟通是发现问题手段之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一句话,不善于沟通就不可能做好管理工作;要善于表扬和批评,表扬和批评是管理的重要手段,善于表扬能够激发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表扬不可以夸大其词,要使下属感觉到你的诚意,从心灵深处受到激励,不可以随便表扬,搞精神贿赂,精神贿赂充其量起一时作用,但是后果不堪设想,万万不可以在组织内部效仿,否则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很难建立起来;善于批评也很重要,批评时一定要站在帮助对方改正错误的立场上进行,使被批评者心悦诚服,要指出下属的错误的根本和关键之处,“善于批评”往往会起到比表扬还好的效果。总之沟通、表扬和批评,是人性化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4基层管理者要清廉

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唯有“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才能过好权力关、名位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消极因素造成某些领域道德失范,****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不少管理者经不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跌进了“色井”,掉进了“钱洞”,沦为人们所不齿的****分子、犯罪分子。要使管理者永葆清正廉洁的本色,关键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党性原则。市场经济规则和党性规则,从客观上来说,是两个不同范畴和领域的东西。市场经济原则属于社会经济范畴,本身不具有阶级性、政治性。而党性原则属于社会政治范畴,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所以,它们不能互相替代,更不能混淆。我们必须在理论上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实际中加以正确的处理,在社会经济领域坚持市场经济原则,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调节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社会政治领域必须注意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所诱发的唯利是图、金钱万能、投机作假、个人主义等现象,运用杜会主义道德准则和党性原则来遏制。所以,作为一个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利益观,正确地对待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自觉遵守党风廉政法规,积极开展反****斗争,自觉坚持党性原则,做一个头脑清醒的基层管理者。5基层管理者要讲效率

基层管理者所管理的事情往往都是简单、烦琐或细微的工作,是构成全局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全局效率的基

础。由于自身素质或工作接触面的局限,基层人大多缺乏对工作内容的系统性的认识,往往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实际效率,或误以为做得越快效率越高,结果匆匆做完了的事情在进入下个程序时却不得不增加一些程序来补充或修正前面的漏洞,最终造成迟滞,影响了总的效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作为管理者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养成雷厉风行、锐意创新的工作作风。同时,必须具备过硬的工作本领,否则,就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组织的基层管理者,要想使自己的管理工作有成效,就必须高度重视学习,坚持不懈地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知识,以新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水平,我国加入WTO,组织基层管理者更要学习许多新的东西,如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贸易术语、国际惯例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规则,组织才能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6基层管理者要务实

基层管理者一定要务实,大力倡导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作风。一个组织的生产要素在于基层管理的成效,所以基层管理者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踏实地工作,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力争成为广大被管理者信得过的领头雁。基层管理者要静下心来研究问题,顽强拼搏,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工作中做到“行之以先、说之以理、动之以情、务之以实”,力戒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发扬奉献精神和求实作风,在实际工作中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把高度的政治热情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管理工作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总之,作为基层管理者来说,以人为主要管理对象且手中权力有限,因而个人威信的影响力对做好管理工作比制度权力更为重要。所以在基层的管理实践中,基层管理者应从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护理管理效能提高的探讨 篇6

【关键词】护理管理效能;护理质量标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21-01

在现代社会医院的发展源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高,高效能的管理是提高医院竞争力的有效的手段之一,能最大程度的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1]。护理工作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提高是护理管理效能提高的体现,护理质量内涵的建设直接影响医院的竞争力。针对护理管理效能提高,我院广大护理工作人员作出了不懈的探索。高效能的护理管理对医院的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 护理质量标准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建立护理质量标准是对护理质量的提高的保证,护理质量标准既是护理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护理工作优劣的准则,更是指导护士工作的指南,它是根据护理工作内容、特点、流程、管理要求、护理人员及服务对象特点、需求而制订的护理人员应遵守的准则、规定、程序和方法。应该具体化,细则化,有其科学性,可衡量性及实用性。质量标准的建立应在广泛的资料收集基础上,由护理工作人员由目前的质量现状,寻找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薄弱环节,分析具体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研究对策,制定相应的管理或技术措施,提出可改良行动计划制定而成,付诸于实际工作有可参照性,可实践性,能在实际工作中起指导作用,并有持续改进的过程。护理质量标准應有具体的评价体系,最好能与护理人员效益工资分配方案相关联[2]。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激发人潜在动力[3]。

2. 引进企业的管理概念

管理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重点在其组织性,它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协作劳动本身的要求。管理的社会属性,重点在监督性,维护生产关系的特性。管理任务就是要设计和维持一种系统,使在这一系统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以及信息),去实现他们预定的目标。护理管理人员应协调好管理的两重属性,做到科学化制度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4]。在坚持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尊重护理人员的工作创新思路,重视其心理需求,给护理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培养护理人员医院主人翁的归属感、荣誉感及成功的满足感。培养工作人员的团队精神。对于护理的管理人员工作的重点而能调动护士积极性,把护理工作管理的井井有条,充当领导型和沟通型的专家,理解体谅下属,公平公正而不是陷于琐碎事务,事事亲力而为,而让下属无所事事。

3. 护理医疗安全

护理安全一般是指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无护理并发症、差错、事故及纠纷,涉及参与护理活动的每个人员及各个环节。护理管理的角度来理解,护理安全和患者安全其实是统一的,其最终日标也是一致的。对各种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或消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在具体的护理工作应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准,“木桶理论”揭示木桶盛水量的多少取决的木桶的最短板,医疗事故的发生往往出在护理人员的薄弱环节,所以加强全体人员的业务学习,引进护理人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护士长能者居之,对业务不熟悉人员给予危机感,刺激全体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紧迫性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以达全员业务水平提高。

4. 护理管理的信息化

在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能极大的提高护理管理的效能,简化工作程序,信息化技术在医嘱管理、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应用。减少了人工差错,为护理人员节约大量工作时间,并创造了良好的业务交流平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了计算机辅助护理质量管理的作用。促成了护理管理管理模式向科学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5. 激励机制

激励在管理中是比较有效的管理手段,护理工作难严格量化及外部监督,必须尊重护士,倡导自我管理[5],护理工作人员也需要得到肯定,希望得到理解认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向上。激励包括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评先创优给护理工作人员学习及进修机会[6],能极大的调动工作的积极性,以多种形式宣扬优秀工作者,倡导全体人员以优秀为榜样,鼓励她们安心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效能的提高应从多因素、多角度考虑,管理的高效能能极大的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素宏.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应用现状[ J].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6.

[2]李沛. 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探讨[ J].中外医疗,2009,10(1):118-119.

[3]钱亚萍. 运用动力原理进行护理管理[ 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5(11):53-54.

[4]杨君. 重视人性化管理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5):203-204.

[5]于丽娜,伍世珍,宋 玲. 加减管理法在提升护理管理效能中的应用[ 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18(2):186-187.

提高护理管理效能探讨 篇7

1 将护理程序理论用于护理管理,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护理程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是一种有计划的、系统的实施护理的程序。把护理程序应用于护理管理,特别是应用于管理层即护理部的工作中,改变原有的工作模式,并成为管理层新的工作方法及管理手段,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护理管理者在决策和质量控制、反馈促进中的管理措施,应随着护理模式的推进和实施出现的不同问题,而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充实;针对护理管理和护理质量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针、政策、计划和措施;对质量促进中采取措施以后的结果,加以分析、利用,并进一步做出正确的决策。

2 建立、建全一整套护理管理规范、制度并认真落实

为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护理工作流程,便于质控和管理,根据原有的制度,制定了一整套新的护理管理规范制度和职责,并不断完善,如护士长管理工作制度、护理病历质控制度等;主管护士管、床护士职责;各种护理程序,病人出院处理程序;各项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医嘱执行规范,星级服务规范,护理质量监控规范等。组织学习和考核,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有效地预防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 实行护理人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管理体制

实行护理人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实施低聘、转岗、待岗、下岗的改革,公开、择优选聘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长根据各项指标情况,聘用科内各级护理人员。护理部制定一整套的考核标准和实施细则,护士长每季对聘用的护理人员进行考评,并设立评分排行榜,末位淘汰。通过竞争机制,激发全院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的紧迫性与积极性,强化管理职能,加强护理队伍的科学管理。

4 实现护理管理信息化

全院实施计算机网络管理,护理管理全方位的实施了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系统,各种护理管理规范、制度,质控指标,操作规程,各种护理管理表格等进行网络化管理,缩短护理管理工作办公程序,及时快速地保证了各项管理措施和质量监控的落实,提高了管理效能。

5 落实全面、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整套护理质量管理体系。以全面、全程,可操作性强为原则,制定护理质量标准。改进质控方法,由质控员不定时间、不定科室,每天到科室按照已制定的计划项目进行各环节的质控,随时检查任何科室的工作质量、考核任何护士,并与护理部平时到科室巡查的基础质控和出院病历、病人出院满意度调查的终末质控结合起来。质控结果按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效益工资分配方案”每季度进行奖罚。护理质量及护理病历实施3级质控。通过这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全院护士都重视护理质量,主动参与质量保证,整体工作质量比实施前明显提高,收到良好效果。

6 开展星级服务,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原来抓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移植与借鉴其它服务行业的管理理念,在全院推行了星级服务,把星级服务与整体护理结合起来。按照星级服务实施计划和星级服务规范,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服务礼仪培训;组织护士观摩、学习星级服务规范,并组织实施;各科室护士努力学习专科知识,确保护理技术质量。制定考核标准,每季评选1~5星级科室,与效益工资挂钩。结果是星级服务与整体护理相得益彰。

7 改革护工管理

为了使病人得到良好的生活护理服务,我院招收了卫校中专毕业的护士代替护工工作,并称之为助护,通过对助护进行岗前教育、在职培训、制定一整套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给予合理待遇等,使本院的陪护质量显著提高,有效地配合了整体护理工作的开展。

8 实施后勤社会化

我院实施后勤社会化,把医院清洁、保安、饭堂、洗衣房、维修室统一归物业管理公司管理,实施由院方管理人员如护士长给物业管理公司人员评奖的形式,每季召开双方协调会议1次。有效地保证了后勤工作的质量,支持系统到位,满足了临床科室的需要,同时减少了护士长非业务性的管理工作,把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

护理管理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以科学的管理提高了护理管理效能;整体护理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各项护理措施均落实到位。实践证明,只有锐意改革,不断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才能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通过倡导护理服务理念、注重服务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追求护理质量、提高知名度等方法塑造出护理品牌,使我院的护理管理工作正持续改进朝着更高的层次上不断发展。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护理管理效能的方法。方法我们采取将护理程序理论用于护理管理,建立、建全一整套护理管理规范制度并认真落实;实行护理人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管理体制;实现护理管理信息化;落实全面、规范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星级服务,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改革护工管理和实施后勤社会化。结果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的改革,护理工作面貌焕然一新,成果显著。结论提高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提高护士安全意识探讨 篇8

1法律意识的培养

1.1 法律法规学习

我院护理部高度重视护理安全教育, 指导护士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院管理感染规范》、《医院工作制度》、《 民法通则》、《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法》及相关的规范、流程、预案等, 护理部利用护士长例会, 结合科室实际 , 运用典型案例强化护士长们的安全管理意识, 强调在管理实践中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强化法律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保障患者权利, 杜绝护理纠纷。

1.1.1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聘请法律顾问为护士上法制课,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护理安全与法律法规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护理人员法制观念淡薄而发生护理缺陷或纠纷时有发生。特别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士条例》与护理人员关系更为密切, 要全面了解,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同时明确护士的权益、责任、义务三者间相互依存, 相互关联的关系。

1.1.2 护理人员的法律地位:

从事护士职业, 必须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在护理活动中, 保护患者的生命, 减轻患者痛苦, 增进健康是护士应有的职责;护士生必须在护士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工作, 不能单独进行护理操作。

1.1.3 执行医嘱中应注意的问题:

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 如发现医嘱有错误, 护士有权拒绝执行, 并向医师提出质疑和申辩;护士在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时, 应当立即通知医师,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 应当先施行必要的紧急救护。

1.2 学习典型案例

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安全意识淡薄, 责任心不强, 服务不到位, 护士执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或因工作忙乱而不按操作规程办事, 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或因外文药名不识或对新药物不了解, 导致发错药, 打错针等[1]。

1.2.1 查对方面:

我院护理部通过对这类案例的剖析, 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了护士安全用药、规范操作的3个重要查对环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减少了差错事故的发生。 (1) 液体质量检查:液体加药前查 (一看、二倒、三摇、四再看、五捏瓶盖) , 查对者在液体瓶的右下角划圈签名;液体加药后查液体质量, 看无标签面, 查液体有无异常情况 (变色、混浊、沉淀、漂浮异物、絮状物、小黑渣子、丁基胶塞) , 检查者手捏瓶颈, 倒转瓶, 上下摇看查看是否有瓶塞碎屑, 液体的异常情况。加药者在液体瓶右下角签名;液体瓶插入输液管再次查液体的质量;护士如更换液体出治疗室应再次查对液体质量 (查床号、姓名、2个签名) 。 (2) 静脉输液床旁十步查对:①查对患者姓名 (尊敬的称呼, 让患者说出自己的姓名, 了解及评估病情, 核实患者、病情与药物三者相符合) ;②查对床号;③查对药名及药液的质量;④查对浓度;⑤查对剂量;⑥查对有效期;⑦查对时间;⑧查对用法;⑨查对者签名;⑩执行静脉穿刺操作或更换液体。如更换液体插入输液管后再次检查液体质量, 保证用药的安全。 (3) 三个一查对:一个护士进一个病房只能拿一个患者的液体进行静脉输液;更换液体也只能拿一个患者的液体进行更换;一个护士进一个病房只能发一个患者的口服药 (并查对服药卡) 。

1.2.2 护理文书:

常见问题: (1) 体温单记录, 体质量、血压缺项; (2) 大小便不全; (3) 记出入量的患者, 无出入量总结; (4) 生命体征描绘不齐或写“患者外出”; (5) 如发热患者未按要求连测量3d生命体征; (6) 发热患者无降温后的体温记录; (7) 入院时间未按规定填写; (8) 病情发生变化时未及时记录; (9) 记录涂改、重抄、前后矛盾、内容不能反映患者实际存在的护理问题; (10) 护理记录中医护记录不一致或自相矛盾; (11) 患者入院时间、病情变化抢救时间、死亡时间等与医师记录不吻合; (12) 护理记录不完整, 缺乏医学术语。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执行和举证倒置原则的采用。医护人员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防范医疗纠纷是当务之急。规范的护理文书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应, 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 也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因此, 规范化书写护理文件,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是每个护理人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协调处理好医、护、患关系

增进医师与护士之间交流, 认真执行床头、书面及口头交接班, 培养医师、护士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 遇事沉着冷静不主观猜测、臆断;增进护患沟通, 增加护士与患者交流时间, 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活动, 给予更多人文关怀和疾病知识宣教。

2.1 协调处理好医护关系

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分工合作, 互相弥补。工作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影响患者能否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护士有权拒绝执行违背护士职责的任何医嘱;在抢救患者时, 护士执行口头医嘱, 应复述1遍, 医师察看药物名称, 经医师同意后, 方可施行。6h内完善抢救记录, 在急救情况下, 护士可针对病情给予必要处理, 同时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医师。

2.2 协调处理好护患关系

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把患者当亲人, 获得患者信任。娴熟的操作技术可使患者获得安全感, 护士用爱心、关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患者交心, 建立友好、融洽的情感, 尊重患者的生命权、知情同意权、保密权、自主权、隐私权。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 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才能谈得上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才能保障医疗和患者安全。医院应确保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障临床护理安全, 对护士要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 定期进行体检。不安全的工作环境 (比如化学、生物、物理、噪音、辐射、暴力行为、性骚扰等) 会对护士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故护士应该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 重视身心健康, 保持心态平和。

3.1 明确自己权利和义务

认真学习《护士条例》, 明确护士的权利与义务;深刻领会《护士条例》的内涵, 在本条例第三章规定了护士在执业活动中享有的权利:一是享有获得物质报酬权利;二是享有安全执业权利;三是享有学习、培训权利;四是享有获得履行职责相关的权利。《护士条例》也明确规定了护士应履行的义务及法律责任:一是遵规守纪, 严格执行护理安全的核心制度;二是爱岗敬业, 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三是尊重、关心、爱护患者, 保护患者的隐私;四是参与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在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发生时, 如地震、严重的旱涝、冰雪等自然灾害, 护士应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医疗卫生机构的安排, 参加医疗救护。

3.2 依法执业

护士执业, 应当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高度的责任感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关键;遵章守规、坚持原则是实现自我保护的重要保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基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业范围, 对疑难问题, 及时请教、汇报, 不擅自盲目处理;认真写好护理记录是实现自我保护的前提, 随着医患双方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加, 护理记录作为护理过程的真实反映和处理医患纠纷的法律依据, 它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显现出来。

3.3 遇蓄谋扰乱护理工作秩序者, 及时报告

医院应配备足够的保安, 建立一个完善的保卫系统, 保障夜间值班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医院护士值夜班常是一人负责一层楼, 须在每个护士站安装报警系统, 并与公安机关和医院保卫科相连, 如遇突发事件 (如吸毒者、车祸伤者、凶杀案受伤者、醉酒者) , 护士呼救时能及时救助[2]。

4督促检查安全工作

制定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确定护理安全标准, 成立以护理部、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安全检查小组, 定期检查, 定期召开会议,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处理。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规范护理工作流程。 通过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岗位技术练兵, 及“三基”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护士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构建医、护、患三者间的和谐关系;通过护理安全督导组的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 及时发现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 对各科室护理安全指标进行评分排序, 对优秀科室进行奖励, 提高了全院护士的安全意识。

4.1 定期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

“三基”是构成护士知识结构的基本内容, 是形成能力与技能、保证护士执业安全的必要条件。我院护士每季度进行“三基”考试1次。通过考试可以不断的发现问题, 督促护士加强学习新知识、新理论, 了解新动向, 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评比, 对优秀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有计划的组织岗位练兵:心肺复苏、无菌技术操作、六步洗手法、吸氧、口腔护理、铺床等;兔耳朵静脉穿刺, 穿、脱隔离衣防护演练, 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等, 提高护士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 协作精神, 团队意识;同时护士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4.2 组织督导组督促检查, 现场办公

我院成立了护理安全督导小组, 组长:分管护理院长, 副组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成员:各科护士长, 每周对护理安全进行1次常规检查, 发现的问题, 及时报告, 通过分析, 提出整改措施;每月进行1次安全大检查, 并在全院护士大会上通报。

4.3 组织巡视组随时抽查

由大内科护士长和大外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组成巡视组, 随机抽查我院制定安全用药的3个重要查对流程 (液体出治疗室的查对、输液床旁十查对、三个一的对接) , 抽查护理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 对高危时段和节假日重点抽查。

5讨论

5.1 建立护士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常规机制 使护士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明确护士的权利、责任、义务;这是医院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确保患者权益, 优化服务质量的需要, 更是确保护士合法权益,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2 将安全意识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 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培养的, 它是人的思想与行动的指南, 护士的安全意识也是可以培养的。当人有强烈的安全意识时, 就能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阻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5.3 自我保护的几个要素 一是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危机感, 增强岗位意识;要对患者负责, 对医院负责, 更要对自己负责。二是要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 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三是与时俱进,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四是及时、准确、规范地书写护理记录, 因为它是护理过程的真实反映和处理医患纠纷的法律依据。

5.4 护理安全的监督检查 建立护理安全监督检查的常规机制, 可由护理部牵头、各科室护士长、护理骨干组成检查小组, 进行常规检查和随机抽查 , 发现错误及时处理。

5.5 医院应按国家标准完成护士配置, 减轻护士过重的工作负担, 这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条件。

5.6 安排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 健全护理安全管理机制;学习新知识、新理论, 了解新动向, 与时俱进;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岗位技术练兵, 可提升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 大大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理燕.22例涉及护患纠纷争议案的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1) :69.

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探讨 篇9

针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种态度认为, 预算管理根本就已经无法和现实情况相调和, 应当摒弃;但我们更支持预算改进的态度, 因为预算管理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把企业所有关键问题融合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工具, 是经过多年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需要的是针对预算管理本身存在的缺陷, 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 有目的地加以改进, 提高预算管理的质量, 使其继续焕发新的生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提高预算管理质量的途径。

一、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对实际的发生有详细准确的原始记录及核算, 分析实际与预算的差异, 形成准确的预算报告, 同时也要对预算严格审查、控制费用的支出, 而这些工作又是由财务会计来完成的。虽然企业会计的职能不只是以上所述内容, 但由此可见良好的会计基础是使预算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运行的一个内在环境。

首先, 编制的预算与实际的核算方法都应和企业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例如预算年度新建的工程项目, 实际发生时对不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三个条件的应在财务费用核算, 预算时如果未考虑准则的规定就会与实际产生人为的差异。

其次, 企业可结合实际细化核算的项目, 但必须口径一致, 界定清晰。以信息化为依托, 对收入、成本费用项目细化, 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收入、成本的构成因素以及对总额的影响程度, 可以抓住问题的关键查明原因。以某公司为例, 在近两年对收入、成本费用的构成不断细化并加以规范。现生成的成本明细表大类和明细有336项, 管理费用报表有277项。原材料消耗已细分到了每一种材料, 费用项目已分类到最小范围。在细化的同时必须对每个项目核算的内容界定清楚, 否则会失去可比性。以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为例, 准则规定“工程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做结转, 该公司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算管理办法》中规定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分两种情况进行判断:技术改造项目以实物交接日期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为时点;基本建设项目以热负荷试车时点或公司对外宣告投产为时点作为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最后强调的是:当实际核算方法发生改变时, 预算应作相应的调整, 始终保持口径一致, 数据可比。

二、注重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判断

任何企业都是在一定环境中从事活动的, 无论是为生产采购原材料、筹措资金, 还是生产出产品的对外销售, 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必然会制约企业活动的方向和内容的选择。预算作为一项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工作, 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了解、分析和判断, 可以使预算更接近于实际, 即使环境发生变数, 也会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将风险降至最低。

企业对外界环境的分析应该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 其中宏观经济政策尤为重要。如近期结束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决定了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费的改革;对新疆困难地区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这些政策所影响的范围和幅度等都需要做细致的了解、分析;又如, 国家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采取的措施, 在打压房地产的同时势必对上游的钢铁、水泥等行业也带来巨大的冲击, 钢材售价的跌幅会有多大、持续时间会有多长都需要经过分析判断, 再来编制或调整预算。企业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如市场需求的调研、竞争对手对市场占有的程度等。

要对企业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敏锐的判断, 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 结合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市场的分析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 需要预算管理委员会协同政策研究部门、销售部门等机构共同完成。

三、做好预算差异的比对分析

在整个预算管理中, 实绩与预算的差异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形成差异的环节应深入分析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 将信息及时向上级和相关部门反映, 并督促问题的解决。在解决差异具体问题的同时, 要找出预算管理中的强项和弱项, 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编制水平。

1. 从差异分析的对象看, 以往的差异分析中比较关注的是实绩未完成预算指标的项目。

因为预算考核部门要分析差异的原因、对利润的影响;执行者分析差异是更关心有多少可以剔除的因素, 有哪些可以在下年度预算中调减。为了及时发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应对预算的所有项目与实绩进行比较。即使是完成好的, 也应该追查是执行者努力的结果, 还是因外界因素变化导致的预算偏低。

2. 从分析的数据上看, 不仅要有财务数据, 也要包括非财务数据;

不仅有定量指标, 也要有客观因素的量化说明。以一季度某公司物流成本偏高为例, 从财务数据分析, 由于冬季存在砸冻块等费用致使物流成本升高, 但这只是原因之一, 从业务人员提供的汽车、火车运输的进厂量发现, 运输方式的改变也是主要的动因。又如“铁路延时费”其中有一些是客观因素造成的, 如大风天气导致装车作业无法进行, 但必须说明由于天气原因暂停作业的时间、影响的装车数量, 套用延时费的标准计算增加的费用。

3. 从分析的方法上看, 首先应区分开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 着重关注可控费用的差异。

如炼铁、炼钢的原材料消耗, 价差的部分对于生产厂来说是不可控费用, 量差、结构差的比对才能评价生产工艺的水平。

四、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

预算涉及到生产的各个领域和单位的各项费用, 考虑了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是真正全面的预算。以此为基础制定业绩考核指标, 才能有的放矢, 具有说服力。同时, 为发挥预算的管控作用, 体现预算的权威性, 必须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但是, 只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才会使执行者更易于接受, 更好的促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科学的绩效指标首先应该是切合实情的。如果上下级之间始终处于“下级帽子加三尺, 上级拦腰砍一刀”的博弈中, 都没有以客观实情为基础, 那么就很难达到预算的效果;其次, 考核指标应该定义准确、描述清楚。对指标的制定依据、考核范围和方法都应有详细的说明, 避免考核中产生意见分歧, 讨价还价;再次, 应更多的采用相对指标。指标通常分为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 绝对指标可以控制总量, 相对指标有调整优化内部结构的效能。例如在确定收入、利润指标的同时, 考核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可以约束发展效益低的业务;还有, 应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例如, 某集团公司对所属的物流分公司管理费用确定了考核指标, 同时对其中的配送费用又单列指标考核;另外, 要给绩效指标一定的“度”。基于“客观”因素发生的“重大”变化, 在制度规定的“度”内适时调整, 但制度必须明确可以调整的情形、调整的方法、审批的权限和范围等。

绩效指标执行的结果需要审计部门的监督, 检查是否有人为调整、操纵指标的行为, 以加强指标的严肃性。只有刚柔并济, 才能不断推进预算管理的质量。

五、提高预算的信息化水平

预算在管理中要发挥作用, 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预算的编制应尽可能的细化, 只有细致的预算才有可能更符合企业的实际;二是预算必须具备随经营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的能力。当然, 要想实现这两点要求, 仅靠Excel的手工编制工作量可想而之。如果能创建一个完整的预算管理平台, 则会大大提高预算编制的速度, 提高预算分析的准确性和深度, 增强企业应付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 促进预算管理的相互协同。

某公司在执行预算的初期全部采用Excel编制, 各子分公司上报Excel版的预算, 由预算管理室汇总。这样做, 不仅每调整一次数据的结果反馈时间长, 而且涉及公式变动时容易出错查找麻烦, 工作量很大。目前, 该公司在现有的产销系统中设置了一套完整的预算报表, 各子分公司在系统中生成本单位的报表, 预算室设置好取数公式, 在几分钟的时间内既可完成集团公司的预算报表, 减轻了工作量, 提高了反映速度。同时, 预算报表完全是利用现有的平台自行设计的, 不存在软件的开发、维护成本, 节省了费用。但是, 在现有的条件下实现的也仅仅是财务预算的信息化, 还不能把其他业务部门的内容涵盖进来。

理想的信息化预算, 应该是结合企业实际开发的一套完整的预算程序。应达到的效果是:从流程上看, 可实现预算目标编制、预算的分发和合并、预算调整、预算查询和分析。系统可根据客户的灵活设置, 自动实现预算目标的制定和分解、多级审批下发等流转过程, 并可以根据企业组织和人员的变化进行灵活调整;从范围上看, 支持与企业的财务、销售、生产、采购等其他信息系统的数据衔接, 使企业的各部门可在该系统平台上协同工作, 共享和交换数据;从安全性看, 预算的编制、审批、下发、查询等都在预先设定的管理权限的控制之下, 确保预算信息的安全

探讨美术欣赏提高鉴赏能力 篇10

一、培养正确观察方法, 提高美术鉴赏的效果

正确的观察方法是鉴赏美术作品的前提, 也是形成敏锐洞察力的有效方法, 只有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才能在鉴赏活动中做到有序、有法, 从而提高观察效果。例如:在鉴赏中国古代陶塑作品《说唱俑》时, 就用多媒体把陶俑作品最具冲击力的形态呈现出来, 留给学生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后, 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感受。有的学生说:“陶俑手舞足蹈, 十分有趣”;有的说:“动作表情夸张, 很有幽默感。”归纳学生的感受, 概括地说这是从整体形象上初步认识到这是一件正在表演滑稽戏的汉代雕塑作品。然后再要求学生对陶俑的材质、形象、动作等形态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 学生从观察中了解到:从材质上看, 说唱俑是泥土烧制的本色陶俑;形象上“身材矮胖, 头戴方巾, 上身坦裸, 两肩高耸等”;动态上“坐于圆榻上, 左臂抱一小鼓, 右手握一鼓槌, 左足翘举, 张口嬉笑, 肆意调谑。”在对细节进行观察的过程中, 学生发现, 陶俑身材短小, 似乎与常人比例不符。《说唱俑》中其握槌击鼓、亦说亦唱的表演, 正是汉代俳优俑的典型特征。

二、创设鉴赏作品的情境, 从中品味美术魅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 美术作品是情感的结晶。那些优秀的美术作品, 在总体形式与结构的背后都蕴含着作者的丰富情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蕴美。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审美直觉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学生的直觉, 形成一定的连锁反应, 调动了学生生活中的体验, 激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要在欣赏的过程中, 让学生受到鉴赏作品的熏陶, 接受审美思维的启示, 展开想象的翅膀, 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实现“通感”, 教师应该利用一切的可能, 或者采用电教法、描述法、情境教学法等手段来进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理论特别强调“虚静”, 它主张鉴赏艺术时既要虚廓心灵, 又要凝神体验。因此, 在欣赏时不妨给学生播放一段音乐, 或者创设某种艺术氛围, 这样就让学生的欣赏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状态中。美术鉴赏要挣脱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 在鉴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创设的一种艺术氛围中, 就能让学生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的状态, 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和外界的干扰, 在浓烈的鉴赏氛围中进入审美的艺术境界中。

三、关注鉴赏过程中体验, 提高美术鉴赏的效果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个体的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学生在美术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作品, 去发现美的东西, 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去体验美。在教学活动当中应为学生提供实际体验的机会, 引导学生充分去感受。例如:在教学“文艺复兴美术”时, 为了引导学生弄懂“文艺复兴”这个概念, 就在导入环节中进行设计:当上课铃响以后, 请同学们关闭门窗, 全体同学端正坐好, 闭上眼睛不许说话, 脸部不许有表情。平日里生机勃勃的美术课堂突然变得一片寂静, 大概过了一分钟宣布游戏结束, 全班同学如释重负, 这时趁机引导学生描述刚才在游戏中的感受, 得到的尽是“压抑”“恐怖”。老师这才告诉学生, 刚过一分钟你们就吃不消了, 而欧洲人曾经在比这残酷百倍的环境中整整煎熬了一千年!接着引导学生回顾欧洲中世纪的历史, 再剖析文艺复兴实际上就是各个领域在中世纪千年压抑后的一次全面爆发。这样学生对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都有了一个初步的感性体验, 在之后的作品鉴赏学习中, 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四、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辩证赏析中西艺术作品

中国画讲究写意, 西方人专注写实;中国人多用直觉去感悟艺术, 西方人多以科学去理论艺术。艺术的表现手法和形式各不相同。如明代徐渭的作品《墨葡萄图》, 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花卉画。在这里徐渭并不是要逼真的再现一个自然物, 而是把自然物作为抒发内心情感的形式。在这幅画左上角的题诗点明了主题: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明珠被抛, 怀才不遇的万般愁绪跃然纸上, 晶莹的葡萄中没有甜蜜的汁, 只有苦涩的泪, 这是一种情感的宣泄, 从中可以窥见徐渭一生的坎坷历程。如果是写实的葡萄, 你认为还能把他的内心世界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吗?欧洲人在中世纪由于受封建集权和宗教神权的压抑太久, 于是打起了复兴希腊罗马文化的大旗, 这是一个味道的历史变革, 高调宣扬人文主义, 提倡个性解放乃至个人主义, 在艺术上宣传作品的世俗性。

探讨提高焊接教学质量的方法 篇11

关键词:焊接教学教学方法

前言

焊接技术作为现代制造业的重点项目之一,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地运用,可以说,焊接技术的水平对制造业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1.焊接技术概述

焊接是一种加工工艺,其目的是使两块金属连接起来,成为一体,实现途径有加热和加压,物质基础可以为填充金属,当然也可以不使用填充物。

焊接的分类很多,按照金属在焊接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可将焊接分为以下几类:

熔焊,是将焊件接头加热至融化状态但不使用加压来完成的焊接方式,其包括气焊和手工电弧焊等。

压焊,是对焊接金属进行加压,加热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此完成焊接的方式,其包括电阻焊和摩擦焊等。

钎焊,是利用填充金属,将母材和焊件连接起来的焊接方式,其包括软钎焊和硬钎焊。

2.焊接专业理论教学概述

焊接专业理论教学是将焊接实践经验授予学生的过程,也是为焊接实践教学打下理论基础,便于学生在对焊接技术有一个了解。由于理论教学内容由教师决定,但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不同,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将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将焊接技术环环相扣。

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心理,我们可以得知,对于枯燥的理论教学,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是抵触心理。为了保持学生的上课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建议教师使用多种教学模式,特别是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实践经验以及个人学习经验作为教学内容依据。

3.焊接教学的方式

课时是固定的,教室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在理论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焊接应力、焊接变形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然后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体会。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比如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气孔,然后在理论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完成教学要求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的能力。除了专业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不管是劳动保护用品的穿戴,还是职业道德思想,都要求能够达到一定水平,全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3.1要点着重讲解

如焊缝的起头,指的是开始焊接的位置,在焊缝过程中,引弧不能再很短的时间内使起头温度升高,所以一般来说,起头部分的熔深较浅。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选用较长的电弧对起头预热,然后再根据情况缩短电弧长度进入正常焊接阶段。

再如焊缝的收尾,收尾不恰当会导致弧坑,同时也容易产生裂缝,所以在收尾时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避免裂缝:第一是适用于厚板焊接的收尾的划圈收弧法,第二是适用于薄板和大电流焊接的收尾的反复断弧收尾法,第三是适用于碱性焊条的收尾的回焊收弧法。

3.2注重焊接缺陷

焊缝缺陷。产生原因有:焊接坡口不合适;操作不当;焊接电流不稳定;焊接速度不均匀;焊接电弧高低变化太大。

咬边。产生原因有:工艺参数不适合,如电流过大;操作不当,如焊条角度不对。

夹渣。产生原因有:焊接材料质量问题;焊接电流过小以及焊接速度过快。

弧坑。产生原因有:填充金属没有及时补充。

焊穿。产生原因有:焊件选择不合适,如坡口尺寸不合要求;焊接电流过大;焊接速度没有把握好;操作不规范。

气孔。产生原因有:焊件和焊接材料之间存在其他杂质;焊接区域被污染;焊接电流太小,弧长太长,焊接速度太快。

4.焊接教学的创新

虽然教师在课前会准备教学内容,但在课堂中不可能是完全按照事前准备的教学内容进行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4.1根据形势需求进行教材改编

时代在变,所以教材也要变,但是教材的改变要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就业。若一直遵守原本的教材进行教学,那么很多教学内容都是在实际运用中淡出的,这样一来,会造成学生的就业阻碍。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特点,要以技能为主,将焊接技术和简单的工艺理论结合起来。首先,教材上要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其次,相关的技能要求和内容要明确表示出来,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最后,要提出合格的标准,以便学生可以进行自测。通过这样的模式,形成学生的短期目标,这样的短期目标的实现可以为学生实现长期目标打下结实的基础。

教师的责任最主要的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而不是单一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教师在教学中对的引导,比如对于一个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原因和解决的方法,而是教会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角度,并有针对性地根据思考的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4.2变革作业形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巩固教学内容的最好办法就是作业,在焊接教学中,作业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践操作,另一种就是纸张形式的问题。在进行纸张形式的作业布置时,要注意题目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学生使用,以及题目内容和教学内容是否吻合。一般来说,题目最好带有引导性。

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明确作业的要求和评价方法,作业的要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上的限制;二是作业的性质,比如个人完成或是团体合作;三是作业其他一些具体的要求。评价方法的利用主要是为了激励学生认真地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已达到作业的效果。

4.3课堂幽默化,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课堂时间是很重要的,好好把握课堂时间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课堂方式过于无聊,所以建议教师将课堂幽默化,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知识点的验证时,教师不要总是举证一些死板的例子,而是将举例变成学生感兴趣的领域,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4将心理游戏引入课堂,做到寓教于乐

学生的心理多多少少都停留在孩子时代,如果能够将心理游戏引入课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从游戏中观察学生的心理,以便可以“对症入药”,进行特别教学。

5.结语

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源,对于焊接技术的发展,自然离不开焊接教学。在焊接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授予学生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其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一切以学生的需要为主,以学生的未来为目标,全方面提高现代焊接教学质量,做现代新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邱霞.中等职业学校焊接实习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07,29.

[2]楚庄,韩琳.浅谈高职焊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华章,2011,09.

[3]傾学义.技校焊接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4.

[4]于泓,李德成.如何搞好中职学校焊接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

提高蚕农科技素质的探讨 篇12

1 深入村社方便蚕农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改革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 农村大多数男劳力外出务工经商普遍存在着女劳动力家庭拖累大, 很难走出家门远到几里、十几里的乡镇去集中培训。要普及栽桑养蚕技术, 蚕业科技人员必须深入到村、社、院坝, 对蚕农传授技术。这样, 既方便了群众, 又达到受训人数多。如蚕桑重点社安溪镇沙砣3社, 全社32户养蚕, 户平年养蚕8张以上。2005年4月1 5日该社社长直接与我局联系, 要求派一名高级农艺师对蚕农进行一次养蚕技术培训。结果有41人参加听课。会后, 养蚕大户董朝炳说:“你们专家来给我们讲课后, 很快又能回到家中给小孩做饭, 这样, 孩子能按时上学, 我们又学到了技术。”

2 讲课内容要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农民是最务实的群体, 参加蚕桑技术培训是有问题而来的。在讲课之前, 与蚕农座谈, 了解他们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需要讲什么, 在讲课中便针对性地讲, 帮助蚕农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蚕农们才会有兴趣听课。如旧县镇石墙村2社院坝技术培训会, 到会20人, 有16人要求讲蚕病防治技术。参加听讲的蚕农听得津津有味, 会场鸦雀无声。

3 通俗易懂可操作性

目前农村中养蚕户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在培训课中, 一是把专业技术语变成贴近蚕农语言, 形象生动;二是给蚕农讲怎么做, 把技术环节的操作要点讲得具体一点;三是现场操作, 一目了然, 这样能使蚕农听得懂, 学得会, 用得上, 做得好。如围龙镇合龙村, 2006年5月20日组织36人 (每户一人) 到白羊镇梧桐村8社参加学习大蚕省力蚕台育与熟蚕自动上蔟, 从搭架到蔟具搁放等技术环节现场讲解。36户在当年夏蚕开始全部采用大蚕省力蚕台育与熟蚕自动上蔟配套技术, 夏蚕平均单张产茧45.6公斤, 比传统的蚕箔育提高8.7公斤, 增长22.9%。

4 直观教学解答疑难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的歌唱能力下一篇:药品质量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