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话可写

2024-10-10

让学生有话可写(共11篇)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1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是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写作文也成为让大部分学生感到痛苦的学习任务。我在教学中感受到, 学生害怕写作原因有三:1.生活内容单一贫乏、观察力不足, 造成心中空洞无物, 学生写作文要靠“编”。2.阅读量少, 知识积累欠缺, 遣词造句难度大, 写作文时每每遇到字、词等拦路虎。3.标点符号运用不准, 写作中常常举棋不定。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如下。

一、基础教育中阅读缺失对学生作文的影响

(一) 大环境决定小思想, 制度影响老师

在目前的教育中, 注重分数、一切都是分数说了算的思维, 已经成为评价教学优劣的定律。众所周知, 作文占的分数比例小, 引发了作文改卷的弊端, 很多时候教师改作文只是大概地看一遍, 只看内容有多长, 书写是否工整, 往往忽视了作文的内容。由于总分数决定名次, 这种评价方式影响了教师的关注点, 造成了学生对作文学习的优劣无动力, 教师对作文辅导无压力现象。

(二) 没钱买书或没地方看书, 以及家长不重视导致阅读的缺失

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 有不少学生想看书, 可是农村或是小县城却没有地方看书。有些家长认为语文有课本就足够了, 不用看什么课外书。还有一些经济拮据的家庭, 只保证日常生活等重点, 根本不会去为孩子买书, 花那“冤枉钱”。加之目前学生的作业普遍比较多, 校外可用来阅读的时间不多。以上诸多因素, 淡化了学生自主读书的氛围。

(三) 可视媒体占据了学生的业余时间, 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动画片等电视节目, 成为城乡孩子们的主要乐趣, 而城区孩子不少还迷上网络, 对阅读普遍缺乏兴趣。更有甚者, 在部分家长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认为有钱才是硬道理, 父母没多少文化照样腰缠万贯。而一些没钱的家长干脆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 自己拼命去打工赚钱。这些家长对孩子疏于管教, 导致孩子贪玩, 沉迷于电视、电脑, 对纸质的书籍不感兴趣, 缺少主动读书的兴趣, 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

(四) 阅读生态严重失衡。

引导学生读书, 是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坏书看得再少也不为少, 而好书读得再多也不为多。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对日本的动漫书籍比较感兴趣, 我借来一读后才发现, 那些书中几乎没有完整的句子, 且多数是拟声词, 其吸引孩子的主要因素是那些暴力画面。前段时间, 我发现学生在争相购买一些廉价的小书。这些两三寸见方的小书里布满血腥残忍的画面和残缺不全的尸体, 而那些文字更是不堪入目, 从中可以看出, 阅读生态严重失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夯实学生读书的思路及方法

(一) 激发兴趣, 创造条件

有书善读是社会和教师的共同责任。有了书, 并不代表学生就会读、善读。我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校外我积极主动和家长沟通, 寻求配合。教学中, 我在上好课外阅读好书推荐课的同时, 采用“看谁读书多”“看谁读书认真”“看谁收获大”等方式, 评出读书明星、读书状元,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让学生心中充满多读好书的欲望。

(二) 积极主动地和家长沟通, 让读书成为学生在家的必修课

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可和配合, 我在走访中耐心细致地和家长交流读书的意义和要领, 让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我请他们配合学校的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科学地选择有益的少儿节目, 安排好看电视和读书的时间, 引导学生多读一些内容健康, 语言优美, 情节生动的图书, 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

(三) 互相借阅, 资源共享

要想每个学生有很多本藏书, 目前还不现实, 但是一个学生有十几本好书应该不成问题。教学中, 我组织学生把自己拥有的书名写下出来, 经教师筛选、列表后制成借书目录, 组织学生有序地相互借阅。这样, 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条件下看更多的好书。

(四) 把一本好书演变成学生心中的一轮太阳

一本好书, 就思想而言, 能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就语言文字而言, 无论是优美华丽的, 还是朴实无华的, 都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让学生有美的享受, 从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生通过长久地积累, 日复一日, 就会有“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的心中就像有一轮太阳, 既明亮又温暖。

三、提高学生在课堂阅读中的表达能力, 夯实作文基础

有的家长说:“我的学生也读了很多书, 怎么就写不好作文呢?”我认为这有方法和能力两个原因:一是这名学生看书只图书中热闹的情节, 忽视了写作方法、语言描述、文章结构等方面的学习;二是该生表达能力比较弱。对第一个原因,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优化读书方法。对第二个原因, 我们可以在课堂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用心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的语感, 因为一个学生语感的好坏直接影响他的写作能力。老舍说过:“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 也需要让文字的声音传到空中, 诵读可以产生美妙的音韵效果和丰富的联想, 这便是语感的自然产生。”

(一) 在诵读中增强语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指导朗读时,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在朗读、背诵中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 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 从感性上、直觉上、整体上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 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揣摩词句的习惯;在比较、积累词汇中增强语感的习惯;在借助联想、想象增强语感的习惯。教学过程中, 学生即使读得不好, 教师也要抓住其闪光点进行表扬, 培养学生当众朗读的胆量及诵读兴趣。只要这样长期坚持, 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二) 反复修改, 鼓励“发表”

当学生写完作文了, 我们要提倡诵读修改。叶圣陶先生提倡过这种方法, 他说:“写完一篇东西, 念几遍, 对修改大有好处。”有鉴于此, 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在教师、同学或家长面前“发表”自己的习作, 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认真地修改习作。我们还应该选一些习作张贴在习作园地内进行展览, 满足儿童的“发表”欲望, 激励他们更多更好地写作文。

(三) 激发想象, 填补文章空白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在语文课上应该尽可能地抓住文章的空白处, 激发学生的想象, 让他们填补文章的空白, 培养学生的说写能力, 而不只是就文本进行字词句的教学。因为学语文的根本目的, 就是为了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总之, 在作文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把阅读作为夯实学生作文基础的抓手, 通过课堂阅读的引导, 激发学生作文的情感, 唤起学生的写作的激情, 通过学生之间的阅读交流, 造就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愉悦氛围, 让学生在激情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2

一提到作文教学,好多老师都感到头痛。明明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学生几句话就把事情起因经过描述完了,看着短短几行字没思想内容的文章,问其原因,总听到这样的回答:“我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没话可说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呢??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进行作文指导。

一、提前布置,让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充分搜索、发现素材

古人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意思是说,做什么事都要先做好准备,否则就做不好。写作文也是这样,有准备,就不费难,就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由于学生刚刚跨入三年级,也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孩子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在教学《我的自画像》时,我们提前让孩子在家里照着镜子为自己画像,看谁画得像。还要找一找自己的特点,可以请家长来评价你画得像不像,如果你觉得对特点找得不准,你还可以请家长说出你的一、二个特点来。(长相、特长、爱好……)孩子们对此十分感兴趣。上课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画像,还积极评价他人的画像,说的欲望也更强烈。自然,落在笔上也就水到渠成。从孩子写的作文来看,通过提前画像,的确让孩子在画像中找到了自己的特点,写作时有话可写了。

二、强化观察,让学生从生活积累中体验、寻找素材

习作来源于生活,平时经常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中的苦与乐,丰富个人情感,积累习作素材,写起作文来才觉得有内容写,易于表达真情实感。生活的外延有多大,那么写作的的空间就有多广。因此作文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如习作四是写一处秋景。孩子们对于秋天的景象认识只能是原来存在脑中的约定俗成的印象,却往往忽略了对具体景物的观察。于是在写作前我就渗透一些习作的要求,然后又领着全班学生来到了我们校园后的十一区的小公园进行游玩、参观。边游玩边有意识的引导和提醒孩子注意观察秋天景物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可以是多感官的去观察感受,还可以展开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间、师生间放松的边游玩观察边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因此,写作时学生写作的兴趣非常高,写出的作文也有话可说。

三、情感体验,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

注意通过作前丰富的带有游戏性质的活动,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学会怎样从现实的生活进入写作状态,并且通过多次的重复训练、诱导,使学生自然形成从生活到思维再到写作的转换,提高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唤醒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动者。教师要创造契机,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有自然的真实的情感流露,有真切的灵性的语言流淌。如本次四年组组织的护蛋体验活动,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字里行间洋溢着情感体验的兴奋与收获。就是那些平时默默无语对写作文畏难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源泉。”经过升华的生命是快乐的,经过体验的生命是坚强的。学生在体验之后,真切的写下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在课堂上朗读交流,表扬、肯定。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乐趣。

四、加强课外小练笔,坦露真情,使孩子们学会表达

作文是心灵的表达,是生活的感悟,是观察的发现,是生命的体验,更是一种自然的倾吐。小学生的习作应当是儿童生命本真和情趣的流淌涌动。课外小练笔是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最好的舞台。小练笔不易过多,一周一次练笔就行,每一次学生的小练笔教师都要及时认真去评,一个词、一句话用得好,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让学生肯练,乐写。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练笔渐渐由一两句变成三五句、上百字……但也有没内容可写的时候,这时,我并不强求,我只是让他们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最真实的生活,能写多少写多少。然后及时讲评。这不但可以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锻炼意志,培养恒心,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总之,“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贵在真实,源于生活。作为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摄取写作材料,同时,还应该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养成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走向作文的成功。

让学生“有话可写”才能写好作文 篇3

关键词:内化情感;外化能力;积累;感悟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标已经将作文写作的主动权全部交给了学生本人,希望写作能够真正成为学生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方式。但是,作文教学却让身处初中语文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最头疼。不是思想没解放,不是手脚放不开,而是在教师希望由学生唱主角时,学生会爆出冷场,让老师的引导付之东流。很多学生问我,为什么写作技巧学了那么多,主题也没有问题,但是作文还不能成为优秀的作文?关于这个问题,是很多学生和老师共同的疑问。所以我认为学生的作文写作应该是一种情感与能力的结合,即内化情感,外化能力。此二者缺一,则学生将无话可写。

一、内化情感就是让学生顺利积累写作素材

新课标中写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可见,在写作中,学生必须是主体,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为了学生认识的过程和结果而服务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抒发出真的、深厚的情思。”现在学生的生活范围比较狭窄,所以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从学生本人生活的片段中选取作文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又是那么的相像,甚至很多情节都出现在作文参考书中,学生自己写来都觉得可信度在不断地降低。

其实学生的生活中总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发生,只是孩子们自己忽略了,认为它们没有什么用处,时间长了也就忘记了。我觉得内化情感就应该从这些小事情人手,让每个学生掌握一些自己独有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这些事情当中找到有价值的.“认知”,是让这些独有经验有价值的首要步骤。

首先要谈到观察和积累。引导学生为自己的生活建立一个简单的档案。很多语文老师都在要求学生写日记或周记。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观察能力的方法,而且简单的文字就可以将学生当天或本周最重要的事情记录下来。但是老师们往往只重视了学生的记,而忽略了日记写作的指导。学生能够把一天或一周当中那么多小事情都忽略而只记录这一两件事,就足以证明这一两件事情已经触动了学生心灵的某种认知。教师如果能够顺势指导一下,就可以让这种还比较朦胧的认知显现出来,从而让学生知道作文应该怎样从表层认识到深层感悟发展。尤其是一些跟该生性格、爱好、家庭等个人因素有关的事情,可能是独有的体验,老师要予以重视,细致引导。如果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也许会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长期进行这种积累和认知的引导,学生会慢慢学会观察、积累、认知、感悟事情,那么作文写作就不用担心没有事情可写。也不用担心表达不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了。

二、外化写作能力就是让学生能够将积累的事情精彩地写出来

我们通过积累解决了“有话”的问题,现在我们就要来讨论“可写?的问题。写明白不是重点,写得精彩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

有时候看一个学生的文章条理清晰、叙事完整、选材也够新颖,但是却很难拿到高分,原因就在于他写得不够精彩。新课标明确提到,写作应该是“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什么是“创造性表述”?那自然不是简单的叙述语言,而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教材不仅是阅读的例子,更是写作的例子。所以课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我们知道很多文章对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是十分经典的,所以在课堂上会大讲特讲这些词语的运用如何准确生动。我觉得与其让学生不断地欣赏,不如实际去体验一下。让学生作一篇仿写。再用同样的欣赏眼光去欣赏自己的或同学的文字,也许效果会更加实际。

同时,我比较提倡让学生们多读一点诗,尤其是一些优美的现代诗。内容比较简单,含义比较深刻,又有节奏感,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在读诗的过程中积累很多凝练的词汇,还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比如顾城的《黑眼睛》:“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一个简单的句子,一种让人沉思的思想。很多学生会很感兴趣,那么在他们的文字中可能也会创造出此类凝练且深刻的语言。

在作文写作中解决了学生“有话”和“可写”的问题,我相信写一篇较好的文章就不是一件难事了。但是解决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也许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学懂写作技巧,但那不是写作能力的全部。也许学生可以因一件事情而感动得流泪,但这不一定能成为一篇感人的文章。只有让学生习惯性的“有话可写”才能在完成每一篇文章时都游刃有余,从内到外体现出真正的语文味。

有话可写乐于写作 篇4

一、仿效课文,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根据单元训练主题,让孩子明确该写什么,并结合本组课文,知道作者怎样来表达这个主题的,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实际上我们教学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很好的例文,不管是写作特点,还是表达方式,都能从中受到启发。如:我刚刚教学的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文教学时,单元紧紧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爱来展现,先让孩子们回忆几篇课文是怎样来表达的。 《富饶的西沙群岛》,文章结构上采用总分总的方式,作者抓住海面、海底、海滩、海岛不同地方的不同事物的特点来展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为了表现这些事物的特点,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把事物的特点表达得更生动、更具体。同样,《美丽的小兴安岭》 他们都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为了表现小兴安岭的美丽,作者抓住了一年四季不同季节的不同景物特点来写。这些课文就是很好的写作例文。在学习课文时,就教给孩子们的写作方法。

二、注重实践,提升写作兴趣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无素材,就等于愚妇无米,炊就更难了。怎样才能让学生有丰富的作文素材呢?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感情是容易受感染的,当受到某种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就能激发出相应的感情。因此,在作文前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里积极参与。做完游戏后,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这样一来,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内容,还调动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学“记叙一次活动”时,我组织大家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首先,我请一个孩子到讲台上当击鼓手,背对讲台下的孩子,鼓响传花,鼓停花止。然后,花在谁手中,谁就摸彩,如果花束正好在两人手中,则两人可通过猜拳或其它方式决定负者。最后,按纸条规定行事,多是唱歌、跳舞、猜谜和答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学生做游戏时,鼓声停止了,花落在来了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面前。他走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纸,他大声念到,请你表演啃鸡腿。教室里只见他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也许他就是这样长胖的吧。这个表演真适合他。看着他表演得栩栩如生……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孩子表演的舞蹈,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学生兴致勃勃地做完游戏后,老师乘机引导学生:“刚才的游戏非常有趣,请大家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让更多的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好吗?”学生一边沉浸在刚才轻松快乐的游戏中,一边提起笔不停地写起来,再不会为写什么和怎么写而苦恼了。

三、注重积累,保持写作兴趣

小学习作教学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丰富自己的语言,学会运用语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组课文都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是一些有关有着积极意义的名言警句、名人诗句、歇后语等。另外还需多鼓励孩子在课外读物中多积累优美词句。准备一本好词佳句积累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等,做好摘录,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平时积累丰富了,在写作时恰当运用,我们的习作将会是锦上添花。在写作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提示哪个方面的好词好句,名言警句。很多孩子都能恰当的运用。提升了写作质量。

四、珍视成果,激发写作兴趣

我平时注意发现学生优秀之作,尊重孩子的个人独特感受。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后,让学生重新修改好送给我。张贴在教室写作园地里,让所有学生学习,欣赏。孩子很自然有了成就感,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5

——以《从生活中学习写作》为例

“九姓之约”课例研修小组

一、研修缘起(执笔:张景民)

当代的初中生虽然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讯息传递快捷的年代里,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的课余生活往往被各种补习班、辅导班、特长班所填充,基本过着从家到学校再到课外班“三点一线”的生活,对社会、大自然的接触少之又少,学业的压力、生活内容的单一让他们逐渐忽视了身边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即使身处其中,也很难敏感地体会到这些生活中人与事带给他们的快乐、忧伤等情感,尽管他们有时为了完成作文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去仔细观察生活,也可能觉得没什么可观察或观察不到老师要求的程度。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就形成学生学识贫乏,生活积累贫乏,思想情感麻木的现象,一上作文课就感到头疼,即使写身边的人和事,也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思想可以表达,往往“为作文而作文”,胡编滥造,只为凑够字数,不被老师批评而去写作,因此,写出的文章自然缺乏真情实感,缺少个性,内容空洞干瘪,主题提炼肤浅牵强。初中“生活作文”教学实践研究正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试图通过研究获得一些可行性的教学经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提升作文能力,从而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

二、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界定(执笔:王大力)

1.观察:用眼睛观察事物, 要把对象看得清楚、明白。对对象的观察,人物的外貌、性格、情感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的现象。无论是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 还是生活中的事物, 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常用方法是把两个相近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观察, 以区别事物的不同点或相似处, 从比较中发现事物的特征, 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反映事物的个性特点, 作文才生动、有真实性。例如观察人, 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身材、长相、服饰、发型等)、神态、语言(什么语气)、动作(习惯性的、偶发性的、特定情况中的)心理的表现及其变化, 反映人物内心的精神世界。

2.兴趣:很多有关作文教学的著作、论文都很重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培养,因此,初中“生活作文”教学也应重视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既来自外界的鼓励和刺激,又来自学生自身内在的动力,因此,教师应以这两方面为依据,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它是生活,它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透着不一样的色彩。什么是生活:写不完的,便是生活了。在讲评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健康、积极、向上的事件,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才能越来越为学生正式的写作服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3.教学策略:活动体验式、点拨引导式、“三课两反思”模式。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遵循作文教学的“观察——体验——写作——点评”这一基本流程,但是,这一流程并不同于其他模式的作文教学过程,而是侧重于观察、教会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在以上流程中特别关注“体验”这一环节,通过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来激发学生作文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培养、作文素材的筛选处理指导,真正实现将生活艺术地融入作文,将作文变成学生乐于创造的另一种生活,实现学生生活与作文的良好结合,真正将“生活作文”这一理念落实到初中作文教学实践中。

(二)关于作文写作教学现状的研究(执笔:张德芬、刘思雨)

我们输入“生活”“有话可说”“作文教学”搜索,检索到2001年、2009年、2015年发表的三篇文章。研究者们的观点如下: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关心社会,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并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写作兴趣。二是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只有通过观察才会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思考。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观察观察再观察”。通过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和善于观察的能力。;三是如何引导学生作文写出真情实感。

总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抒写生活,使作文教学 转到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和写作能力的轨道上来。“生活作文”是学生在接触生活,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后,通过对写作对象的描述、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作文的形式艺术地反映生活,反思生活,以达到认识生活的本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目的。

(三)关于作文写作教学策略的研究(执笔:张芬、刘雨)

我们输入 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作文 进行精确搜索,检索到2003年以来发表的20篇文章。我们选择了其中三篇有代表性的文章。研究者们的观点如下:

一是观察生活,勤于思考,乐于表达学生们

不愿意写作文,大部分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写什么,或是翻来覆去的只会写一件陈年旧事。学生们抱怨自己的生活,每天只是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他们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只觉得生活是单调无聊的。殊不知在平凡的生活中并不缺乏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学生们对生活的用心体味。如何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点滴小事就需要教师去启发学生,带着他们一起感受,从而学会从身边找素材。

二是积累素材,丰富内涵,有话可写

学生写作的素材除了直接来源于生活之外,大量的阅读也有助于学生间接接触生活,别人的生活经历也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通过阅读可以变成自己的,间接的积累写作素材。

三是以读促写、以说促写、有章可循

写作技巧在写作中也尤为重要。学生有了观察积累,有了表达的渴望,怎样写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会写、写不好会使学生丧失写作的兴趣。指导写法,有章可循,可让学生在写作中轻松应对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其写作兴趣。

归纳起来,研究者们认为

1.自由写作 有了对生活的观察,有了素材的积累,学生就需要表达的空间。

2.创设情境 怎样才能写出吸引人的文章?情感是重要因素之一。外在刺激作为诱因,可激发学生的情绪冲动和写作的欲望。因此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写作动机。

3.命题灵活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作文题型,也是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们经常采用的题型。对于这些常见的题型我们不能一味的否定,既然能长久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需要我们教师考虑的就如何用好这些题型。4.依托网络 网络也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语文教学中也应充分开发课程资源用好网络。

(四)关于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作文写作特点的研究(执笔:李玉燕)1.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本文的内容:一说认为写

一、创设氛围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二说认为写

二、探究根源,让学生学会观察3.本文的写作特点:特点一是„„;二是„„;三是„„

(五)关于联系生活,让学生有说可说的作文教学设计(执笔:张燕燕)

.参考文献:

让作文有话可说有言可写 篇6

我们总觉得无话可说,总觉得无事可写。于是写着写了千百回的事,说着说了千百回的言。看得人头晕目眩,读得人心底乏味。

其实写作就是讲故事,每一个人都会讲故事。

你骗人的时候是不是想把人骗倒?为此你是否千方百计地琢磨你的言语是否可信,措辞是否得当,你的表情是否令人信服,你的语气是否让人无疑?

如果答案是“是”,那么,别人就成功地被你骗了。

你喜欢某一个孩子的时候,你是否千方百计地想靠近他(她)?你会不会无话找话?——今天吃的饭香吗?天气冷了,你冷吗?我的笔忘记带了,你可不可以借给我?天上的云好白好白哦!或者发展到一定程度,你还会写一写情感宣言,也许对付老师的作文你会难落一字,但是写一封“宣言”你却会情丝万缕,让人芳心摇动。

于是,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面对你喜欢的事情,你会千方百计地去完成。那么写作也可以“千方百计”地去完成。写作就是谈恋爱。你爱文字,素材就会找你;你爱文字,文字就会爱你;你爱文字,语言就会开花。比如关于“母亲”这个话题:你妈妈是否打过你?你妈妈是否和你说过悄悄话?你妈妈是否有过落泪?你妈妈是否惊呆过?你妈妈是否曾笑逐颜开?这喜怒哀乐的背后,是不是有着故事?喜怒哀乐大家事,但落在你妈妈身上,就唯独属于你的母亲,唯独属于你。你一写出来,不就是“独一无二”了吗?哪怕那些早已泛滥了的“上医院”“送雨伞”情节,我相信它们虽事件相同,但故事的发展肯定有它的“个性”。

比如我初一的时候,下雨了,母亲给我送雨伞。但是,母亲的意图却不在送雨伞。因为那时候,村里有个孩子被车撞坏了,就停放在路旁边。母亲怕我年幼,伤着了心灵。农村很讲究这些东西,于是她就给我送伞了。

如果写下来,这个送伞就与众不同,因为它有它的独特性。所以哪怕同样的事件,当你认真地去面对时,就可以写出与众不同的故事来。关键是你的眼光或者心灵要有触摸事件的另一个层次,关注它的内因。如果你只记得送伞,却不知道去关注送伞的背后,那么你的作文也就和大家一样普通了。

所以,面对一个素材,我们需要将目光瞄向细处,投向它的背后,发觉它背后的“灵魂”,这样,素材才能被激活。

二、文字,用心灵去唤醒

如果我们写母亲,你写妈妈“很漂亮”,人家就会觉得很俗,从小到大,谁没用过“漂亮”,加在一起,都泛滥成灾了吧。

但你说:“母亲很漂亮——传说中,母亲很胖,那时,人们都叫她豆腐姑娘。由此可知,母亲在那时,是白的,是胖的,是肥嘟嘟的。”就把这个“漂亮”写活了。但那时候的母亲我们都没见过,也没有照片,只听人说“豆腐姑娘”,那么下面的“是白的,是胖的,是肥嘟嘟的”就可以凭借心灵去想象。你也可以把她想成“白白的、嫩嫩的、长发齐腰,颇为苗条,笑起来,就像一朵花在风中唱歌”。你的心里觉得怎么写才漂亮,你就怎么写,关键你要把你心中的“漂亮”唤醒。如果你让它睡觉了。那“漂亮”就成为了一朵粘贴在墙上的枯萎而干瘪了的“塑料花”,就没有生气,更不会迷人了。

三、内容,用想法去丰富

我写母亲,事情很简单,就是妈妈把我放在肩膀上上山砍柴,下山回家。这有什么可以写的呢?写母亲砍柴很苦,汗滴禾下土吗?似乎可以,砍柴确实很辛苦。但如果那样,你就跳不出别人的思维,十个人都知道砍柴辛苦,你的文字就不会动人,不会有新鲜感。那怎么办?我们可以去充实,去想象,用你的生活经历去丰富。有人说,那不是造假吗?记住,创作的真实不等于现实,创作的真实允许移用,你让人心灵滋润了,也许就八九不离十了。

我写母亲有一段文字如下:

但是,从我能记事起,我从未见过母亲那豆腐般的身姿。我见到的母亲很瘦很瘦,她的脸蛋也似乎不白。“健”倒是真的。母亲经常上山砍柴,那时没有煤气,砍柴能卖钱,于是,我经常坐在母亲或父亲的肩头,坐着坐着就睡着了。母亲说,那时,她将我放在柴堆里,等砍完柴回家的时候再将我唤醒。然后她把我放在肩头上,唱着山歌,或者是《红楼梦》里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就这样,我常常在母亲的肩头看着旭日的红光燃遍天际,将一脸的笑容映照着云海;就这样,我常常能在夕阳西下之时,看酡红漫遍山间的每一根小草,浸透松枝上的每一根松针,散发着迷人而柔和的光芒。那时,我不懂“夕阳无限好”。那时,我只知道,坐在母亲的肩头,很惬意很惬意。母亲的歌声,旭日的红光,夕阳的酡色,还有山间鸟雀的啼鸣,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欢乐、惬意、幸福。我咯咯地笑了。我的笑声似乎很脆很嫩,常常有鸟雀从草丛中忽地飞起。看到鸟雀飞起,我笑得更加欢畅了。我的笑声让母亲一洗劳作的疲惫,她又吟唱起了《梁祝》中的“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成双对……”或者母亲就唱起“媳妇侬是我格手背肉,阿林是我的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老太婆舍不得捺两块肉……”然后愉悦地和坐在肩上的我归家。至今我对越剧钟爱有加,恐怕是母亲在儿时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吧。

母亲把我放在肩上砍柴是真,唱戏也是真,但那时的我怎么能记住唱的是什么戏呢?什么《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都是懂事之后才知道的。但母亲那时候确实唱戏剧了啊,于是我就把后来知道的内容填充到记忆中去了。

而且那时候我也不可能享受什么山间风光,旭日夕阳,那都是长大之后才体会到的,那时候只觉得很美,怎么办?移用,把长大欣赏到的移用到小时候去,这样文章不就充实了吗?而且也不会有人觉得假啊?因为期间流露的“幸福”感是真的,爱是真的。

气味恐怕是这个世界极为难写的东西了。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如果发挥你的想象,它就会活过来,而且有形,你会看到它飞跃弥漫的身影。

如千夫长《喇嘛眼》的片段:

早晨起来,牧村的气味最不好闻。是闷了一夜的屎尿骚臭味道。最早是人起来拉屎撒尿,稀里哗啦,尿声屎声屁声哈欠声,乒乒乓乓。连绵不断的混响,惊动起来的狗,就开始到处找墙角、树墩、拴马桩,翘着一只后腿撒尿,撇开两腿拉屎。然后,牛圈里、羊圈里、马号里,都惊动起来了,都开始了。骚臭气味从房屋里,从牲畜圈里,飘向院子,飘向大街,然后家家户户会合到一起,整个牧村就弥漫起来了骚臭味道。东塔拉的早晨就在这样的味道中开始了。现在是夏天,如果是冬天,屎尿上还会冒着热气。一派生机勃勃的生活气象。

从人到畜,从小到大,从无形到有形,从散到合,在声音里,在形状里,这个无形无声的骚臭味就一点一点伸进了读者的视觉、听觉还有嗅觉神经,而“生机勃勃”这个异类词汇的介入,把众人皆远离的骚臭写得楚楚动人,活灵活现,令人读之欲罢不能。一个很难写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也许就会变得形象而具体。

再比如《青铜葵花》关于“孤独”的一段描写:

葵花很孤独,是那种一只鸟拥有万里天空而却看不见另外任何一只鸟的孤独。这只鸟在空阔的天空下飞翔着,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

“孤独”,一个人类永恒的话题,一般人写“孤独”,少不了心理描述,如此也就限制了笔触的新颖,流于常规。而且,单调的心理描述是不大容易引起读者的心动的。

曹文轩借“鸟”的“孤独”写葵花的“孤独”就避免了这一俗套,另辟蹊径,就能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光,令其欲罢不能。

写鸟的孤独时,他又笔法灵活:“只听见翅膀划过气流时发出的寂寞声”,那是“万籁此都寂”,唯有寂寞声的孤独;“苍苍茫茫,无边无际。各种形状的云彩,浮动在它的四周。有时,天空干脆光光溜溜,没有一丝痕迹,像巨大的青石板。”那是“无处话凄凉”的旷远的孤独;“实在寂寞时,它偶尔会鸣叫一声,但这鸣叫声,直衬得天空更加的空阔,它的心更加的孤寂。”那是“蝉噪林愈静”式的孤独。在这里,“孤独”似乎是一个可视之物,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如同弥漫的空气将葵花重重包围。

再比如《青铜葵花》中关于“潮湿”的描写:

草是潮湿的,花是潮湿的,风车是潮湿的,房屋是潮湿的,牛是潮湿的,鸟是潮湿的……世界万物都还是潮湿的。

“潮湿”,是一个常用词,我们经常用“十分潮湿”“特别潮湿”“潮湿得很”等来形容天气,当然也可以从路、草、树、花等实物写潮湿,但有时候,精致的描述很好,铺排的简略也很妙!曹文轩写潮湿就如此。他用绘画泼墨的笔法,一层一层浓墨下去,不厌其烦地铺排,将我们常用的“很”变得咄咄逼人。因此,“潮湿”不再是一种抽象的感觉,而似乎可触可视,向我们奔涌而来。我们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只觉得花、草、风车、房屋、牛、鸟……这些世间万物都被“潮湿”包围了吧?于是,“潮湿”不只是一个词,“潮湿”拥有了灵气与生命,它将我们重重包围。什么是淋漓酣畅的形容?曹文轩对“潮湿”的描述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再有《青铜葵花》中关于“阳光”的描写:

七岁女孩葵花走向大河边时,雨季已经结束,多日不见的阳光,正像清澈的流水一样,哗啦啦漫泻于天空。一直低垂而阴沉的天空,忽然飘飘然扶摇直上,变得高远而明亮。

每逢开学或大会,总少不了“阳光灿烂”“阳光明媚”这些俗不可耐的开场白,听得我们的耳朵都生茧了,但曹文轩采用“乾坤大挪移”之法,将本属于流水的“哗啦啦漫泻”之词,用在了阳光的身上,使本专属于视觉的阳光猛然间拥有了声音,随着这一声声漫泻,一道道金光不再是书本上静态的描述,它拥有了生命,拥有了动力,驱除阴霾,拨云见日,将灿烂的日子送到了人们的手中。霎时间,阳光就如同一个耄耋老人猛然间青春焕发,从遥远的古代穿越时空隧道,站立在我们的面前,鹤发童颜,生机勃发。于是,天空,就如同一只风筝,在四月春风的吹拂下,“飘飘然扶摇直上”了,“高远而明亮”的不只是天空,更是人之心花的怒放。

所以换一种方式来形容,你的文字便新意迭出,原本抽象之物便充满了形象的力量,原本静态的物体就拥有了动态之美。如此,便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7

一、激发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和发展能力的原动力。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千方百计去认识它, 研究它。因此, 作文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从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一些体会。

(一) 作文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 学生对熟悉的人、事、物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因此, 鼓励学生从熟悉的材料入手, 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来写。

一次, 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当我出示题目后, 让他们先讨论一下, 学生们立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唧唧喳喳地说起来。我没有急于制止, 而是走入孩子们中间, 仔细倾听他们的谈话, 原来他们正在交流自己在童年时发生的趣事。有的说小时侯怎样捉小鱼, 有的说小时候怎样淘气, 还有的回忆了童年时玩过的游戏。这样积极交流的场面是原来作文课上少见的。由此可见, 作文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就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 体验过程, 激发兴趣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也是同样的道理, 心里没有感受当然无话可说。在一次作文课上, 我留了这样一个题目《七 (2) 班的故事》, 我发现当我写完题目后, 学生们面露喜色, 跃跃欲试。从他们的眼神中, 我感受到他们有话可写。

作文交上来后, 我发现这次作文比每次交的都齐, 作文内容丰富多彩。其中我班陈爽同学这样写道:

上回书说到, 七年级全体同学在操场上展开了拔河比赛, 不负众望的七 (2) 班脱颖而出, 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今天咱们就来继续说说发生在七 (2) 班班内的故事。

“吱———”的推门声已经暗示着同学们历史课的到来, 历史教师的出现使同学们投来了乏味的目光, 他们正在期待着今天能有一个快乐的自习。“今天我想这样安排!”历史教师坐在讲台桌前, 嘴角微微向上翘了一下, 又用手推了推眼镜, “有两个话题供你们选择:1.续演玄奘回大唐之后见到唐太宗的情景;2.导演一出鉴真的弟子劝鉴真不要去冒险东渡的内容。给你们10分钟的准备时间, 过一会儿, 找同学来上台表演!”话刚一落下, 教室里就成了菜市场, 笑声、讨论声混成了一片。看!王雪玉和赵艳庆在那里边对台词边表演, 胸前的手掌也像模像样的;听!霍晨阳响亮的笑声中洋溢着儿童般的童真;平时嬉皮笑脸的陈帅也突然一本正经起来。“好了, 好了!”历史老师拍了拍手, “时间到了, 哪儿一组先上来表演你们的成果?”教室里先是安静, 后来便有嘀咕声。“如果没有人, 以后这样的活动可就没有了!”历史老师的眼里闪烁着失望的目光。“我们!”魏强、李龙和李强三位同学走到了讲台上, 李龙又跑到了门外, 魏强坐在椅子上, 李强站在了魏强的旁边。“宣唐三藏进谏!”魏强的这一声吼一下子就引起了一阵哄笑, 李强跑到了门口打开门, 又做了“请”的动作, 扮演唐玄奘的李龙便走了进来:“贫僧有礼了!”“不必行礼了, 高僧, 你这一路辛苦了!”“为大唐奉献, 贫僧心甘情愿!”“朕代表全国子民感谢你, 你为我国的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客气, 不客气!”李强在旁边说了话:“走吧, 高僧!咱吃点饭去!”他们的表演结束了, 笑声一直不停地回响在七 (2) 班的教室里, 笑得前俯后仰的同学们都个个直捂肚子, 之后的表演更使七 (2) 班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校园……

人们常说:今世的结识是一种缘分, 一种前世的缘分, 七 (2) 班的每位同学都明白这一点, 所以, 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很好, 而且形成了一个强大的集体!

要是还想听七 (2) 班的故事, 请听我给您下回分解!

这次写作也使我认识到, 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学生去主动体验, 让学生心里有相应的积累, 这样写起作文来才能得心应手, 挥洒自如, 才能使写作成为一种乐趣。

二、练笔, 提高表达能力

“文章不是教师教出来的, 而是学生写出来的。”这句话强调指出了学生在写作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勤动笔、善动笔、乐动笔, 不断积累、提高表达能力。

最常见的练笔方法就是写随笔。随笔的内容不限, 可以写生活中的见闻、感受, 也可以写阅读后的体会, 形式自由, 题目可有可无, 给学生一个自由写作的天地。心灵自由放飞, 思维任意畅想, 情感自由挥洒。把随笔当作自己倾吐心里话的朋友, 不仅能抒发学生真实的感情, 也是学生一种感情的宣泄。这样久而久之, 学生不但积累了写作材料, 而且消除了作文的恐惧, 激发了写作兴趣, 也会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我们生活在大千世界, 生活是五颜六色的, 作为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创设写作情境, 提供写作平台, 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8

一、探究“冷场”原因

1. 缺乏自信。有的学生对问题已有了答案,但缺乏自信,不敢举手。

2. 语言组织能力差。有的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可是语言表达能力差,害怕说错。

3. 提出的问题不合理。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让学生无话可说。

以上三种情况是中高年级学生不愿参与课堂互动,导致“冷场”的原因。明白了原因,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避免这种现象,让学生有话可说。

二、采取有效措施

1. 注重赏识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对孩子来说,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赞美犹如阳光,能带给人欢乐和信心。一句“你回答得太好了”“我相信你能行”等激励性的语言,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2. 训练学生说话。想让学生把话说清楚明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培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口语表达的机会。 可以紧扣教材练习说话,比如平时的阅读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都是让学生练习说话的时机。如《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写作者的想象。我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设计问题: 作者还想象到了什么? 它们还告诉作者什么? 要求仿照前两句的格式说话。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经过短暂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 “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它采蜜的欢乐”; 有的学生说: “小青蛙游过来,告诉我它寻找妈妈的经历”……学生的思想异常活跃,他们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结合阅读教材,于无声处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一分钟演讲”“编演课本剧”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借说话训练、表演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教给说话模式。部分学生表达能力不强,在互动时,不敢举手发言。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交给学生一些说话的模式,使学生敢于发言,会发言。比如,我们在教学中,会鼓励学生使用一些“开头语”,如“我来补充” “我反驳”“我想给他评价一下”等,让学生站起来有话可说。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发言提纲,如“我来补充。首先,你说的_________是对的,但是__ __________还有不足。我的观点是___________。大家请看____________ __”“XX同学,你读得____________( 谈优点) ,但是在___________ 存在不足,请你听我来读”。类似于这样的发言提纲,我通常呈现在屏幕上,学生在学习发言的初始阶段,便可模仿练习,这样就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的障碍疏通了。还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是“通过抓重点词语、句子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阅读教学中必须用到的,要给学生进行归纳,使其掌握规律,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生会方法,掌握了发言的思路,说起话来就会很有条理。

4. 精心设计问题。要使学生互动富有成效,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具有价值,能引起学生兴趣。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有话可说。否则问题不当,会给学生造成压力,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记得教 《长相思》这首词时,我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提问到“夜深了,诗人站在帐篷外面心情怎样?”,学生听罢面面相觑,无人回应。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离家的体验,更无法体会作者此时的思乡之情。发现苗头不对,我立刻换了种问法“诗人遥望家乡,他会想些什么?”,这一问题降低了难度, 指向性很强,学生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改刚才冷清的局面。所以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兴趣,才不至于冷场。

5. 自学讨论要充分。学生在互动之前往往会进行自学和小组内交流, 这两部分很重要,如果自学和小组交流不充分,只是蜻蜓点水般走过场,那么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深刻,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什么认识,接下来的学生的汇报可想而知,“冷场”也就不意外了。因此教师在生生互动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自学,画出重点词语、句子,并做好批注。有了自己的理解再在小组内交流,才能增加收获,然后全班交流时,学生会比较自信,互动也会比较顺畅。

让学生有话可写 篇9

启示之一:想象, 创新与突破

学生习作“无话可写”, 主要是不会“想”。他们看见一棵树, 不会联想到春天树怎样发芽, 秋天怎样落叶, 春天开什么花, 秋天结什么果;不会想象果实的大小、多少、形状、颜色、味道怎样;更不会联想和想象树与人及其自然的紧密关系。学生不会“想”, 当然就“无话可写”, 更不用说写作的创新与突破。

人民日报记者问莫言:“在您看来, 当前汉语写作如何才能获得突破?”莫言说:“创新有时候是相对的, 自己觉得是新的, 但在别人看来往往是旧的。每个作家的灵感应该从自身的角度考虑, 同样的故事即使大家都在讲, 每个人的讲法也可以不一样。不必考虑别人是否写过同样的题材, 最重要的是做到不重复自己。一个很有效的做法, 便是在大家习以为常的地方运用反向思维, 写出自己独有的想法。”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会有沙漠, 也不会有高楼大厦, 都是乡村。莫言却运用自己“独有的想法”, 小说里高密东北乡什么都有:大楼变成了市, 森林也有, 湖泊也有, 他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挪过来。莫言还能够想别人没想到的东西, 比如《透明的红萝卜》, 里面“头发掉下来都听得到”的声音, 这完全是一种想象, 感到特别真实。作家莫言的创作经验, 给写作教学最大的启示是:突破学生“无话可写”的瓶颈, 就要鼓励学生像作家莫言那样, 敢于大胆地联想和想象, “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挪过来”, 在必要的地方也可以“虚构”, 把作文写具体、写生动。

启示之二:方法, 借鉴与模仿

学生“无话可写”, 有时是不知怎么写, 即找不到写作的方法, 一时无法下笔。婴儿不会讲话, 跟着成人牙牙学语;学生“无话可写”, 可以借鉴与模仿范文。莫言说:“写小说的想要创新, 还要大胆积极地向小说外的文艺形式借鉴, 也就是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向‘外部’学习。这其中包括向影视学习、向话剧和戏曲学习, 尽量涉猎更多的艺术样式。任何一种艺术元素都有可能被移植到小说里面, 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有可能激发作家的创作灵感。”这里, 莫言讲的是写小说的借鉴问题, 其实学生在写作上的借鉴也是一个道理。

怎样去借鉴呢?让“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叶圣陶先生说:“接受和发表, 表现在口头是听 (听人说) 和说 (自己说) , 表现在书面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 听和读同样重要;在发表方面, 说和写同样重要。”从信息论的角度看, 听读与说写是一个承载信息的双向流动过程, 它是由说写对信息的编码输出和听读对信息的译码输入彼此循环而构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听和读作为摄取信息的主渠道在人们日常交往中分别占45%和16%, 而说和写作为信息的输出方式在人类信息交流中分别占30%和90%。朱作仁先生认为:“大量读写, 读写结合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要把‘写’挤进去。”借鉴, 就是让学生在“读”中学“写”, 在“写”中去“读”, 逐步掌握范文的语言、语法、修辞、逻辑、布局谋篇、表现手法等写作知识与技能, 解决学生不知怎么写的问题。

关于模仿, 冰心说:“模仿是最大的喜爱。”茅盾认为:“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有些评论家说莫言的作品有模仿拉美文学的痕迹。学生在写作上的模仿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 第一学段的学生可以拄着范文这根“拐杖”, “依葫芦画瓢”地写话;第二层次, 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则要丢掉范文这根“拐杖”, “似曾相识”地独立习作。模仿不“泥其迹”, 要“师其意”。齐白石曾有名言:“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说, “师其意而不泥其迹”。写作模仿, 不是跟着他人亦步亦趋, 而要善于汲取范文的思想、经验、方法, 学习作者的精神、意志、品行, 从而借助范文榜样的力量, 修正自己的写作思路, 追逐自己的独特梦想, 最终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写出自己。

启示之三:素材, 生活与坚守

学生“无话可写”是缺乏生活的积累。莫言说, 阅读想象力非常发达的网络文学, “使我与当下的生活保持密切的联系。”莫言的大哥管谟贤认为:“莫言生活在高密的大地上属于齐文化, 这个文化DNA很深。齐文化非常浪漫, 妖魔鬼怪都说, 农村的民间故事, 所以这个颁奖词写得非常好。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故事结合, 历史和现实结合, 你从齐文化找根。”没有生活的坚守, 就没有莫言的创作。莫言满脑子都是爷爷他们讲的很多妖魔鬼怪的故事。莫言的四叔是生产队队长, 莫言十岁以后跟着他干活。一次, 四叔赶着牛车给糖厂送甜菜, 被一个公社书记的司机把四叔连牛轧死了, 一条人命, 一条牛命, 一共赔了三千块钱。莫言根据这个真实的事, 创作了《天堂蒜薹之歌》, 四叔就变成送蒜薹的人。

学生习作可分为“正式习作”和“非正式习作”两类, “正式习作”包括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习作”和单元测验题的作文;“非正式习作”包括日常的练笔和日记。然而, 平时的写作教学往往本末倒置, 只重视“正式习作”, 而忽略“非正式习作”, 须知“非正式习作”才是生活素材的真正积累, 是名副其实的“正式习作”的奠基工程。在“非正式习作”中, 学生就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什么捉蚂蚱拉“车”呀, 在草地上挖“鸡爪参”吃呀, 外婆讲的神仙鬼怪呀, 妈妈关于油盐酱醋的生活唠叨呀, 爸爸劳作的腰酸背疼呀, 叔叔阿姨讲的民间传说呀……所有看似“毫无意义”的东西都可以写。清朝袁牧说得好:“夕阳芳草寻常物, 解用皆为绝妙词。”朱永新先生在《教育闲思·奥巴马和米歇尔的“家规”之三》中写道:“奥巴马要求女儿每次出门旅行, 不管学校是否要求, 都必须写一篇旅行报告, 讲讲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人可能认为, 带着这样的负担旅行, 可能会影响孩子旅行的乐趣, 但是, 旅行如果有了这样的要求, 就会更加自觉, 更加用心, 知道得也会更多。写作是思考的开始。”学生如果牢牢地坚守住生活这片绿洲, 吸收取之不尽的素材, 还怕“无话可写”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积极向上, 表达真情实感。”

启示之四:人性, 写人与做人

一次纪实作文课, 有位学生提笔写了一句“一天, 我看见一个人在堵水龙头”就咬笔头了。学生“无话可写”, 是心中无“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男?女?老?少?衣着怎样?面部有什么表情、特征?怎样“堵”?他在“堵”的时候可能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为什么要去“堵”?你看到他“堵”的时候自己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再说, 那天天气怎样?天热还是天冷?早晨还是晚上?这些问题没有搞清楚, 是目中无“人”。写作见“事”不见“人”,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当然“无话可写”了。

古人曰:“文如其人。”这就是说, 作文要先做人, 写人要心中有人。莫言说:“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 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 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启示之五:语言, 语言与言语

莫言写作使用的个性语言,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葛红兵是这样评论的:“莫言彻底地摒弃了那种西化的知识分子语言, 在中国民间语言的土壤上, 建构了一种真正的汉语语言:‘非普通话’的‘方音’语言。”我们应从莫言的诺贝尔奖中学会如何来看待自己的语言和叙事, 汉语究竟在什么意义上是汉语?儿童写作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言?儿童写作需要儿童语言, 尤其是儿童的个人言语。这里应该弄清楚两个概念: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语言是民族的、共性的。而言语则是专指个人“说出来的话”, 是独特的、个性的。学生写作应用书面语言无可厚非, 但要真正做到“创造性表述”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收获, 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语, 恐怕非个性化的言语莫属。因为写作也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个性化行为理当用个性化的言语。在写作中, 学生如果能从书面语言顺利地过渡到个人言语, 这将是儿童语文综合素养的大提高, 写作水平的大飞跃。

学生写作“无话可写”的深层次原因, 是遭遇到了书面语言应用的尴尬, 不会讲“儿童言语”, 不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也不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学生日常的写作大多做“语言搬家”游戏, 把书面语言搬到习作中, 造成习作千篇一律的现象。解决的办法是鼓励学生使用个性化的儿童言语, 因为学生的言语无限, 就不会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

启示之六:态度, 真实与真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提出:“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并且抵制抄袭行为。”写作要“真实”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莫言的作品中获得启示。比如《透明的红萝卜》关于“工地”的描写, 一看那个小说就是写的这个工地:整个故事的氛围跟当时莫言的家乡是一模一样的, 整个氛围和环境非常亲切;人物更亲切, 有的直接用生活中人物的原名, 不是大名也是小名, 把生活中的人物写进去了。学生“无话可写”就是不能像莫言那样, 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东西真实地记录下来。学生“无话可写”, 也是写作态度问题, 或者怕苦怕累怕动脑筋, 一言不发, 或者编假话、说空话、套话, 甚至抄袭, 这不仅是写作的方法问题, 而且是写作态度问题, 应当引起重视。

小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策略 篇10

一、创设有话可说的情境

许多生活素材都能和作文教学联系起来, 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创造情境, 引导学生把话说出来。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他的《教海漫记》中写道:一天, 我发现学校的垃圾箱里有一块只咬了一点点的面包, 我把它捡了起来。一个念头立刻萌发了出来:把它拿到课堂上, 让学生看看, 说说自己的感受。上课了。学生们听到了我的介绍, 议论纷纷。我说:“如果你碰到这位扔面包的同学, 会怎么说?请思考一下, 写个发言稿。只写个提纲也行。”写好之后, 我借了条红领巾戴在脖子上, 扮演扔面包的同学, 并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晓理, 意思是说, 我是个懂道理的“同学”。然后请同学们“帮助”我。———有了“的”, 学生才好放“矢”。学生们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对我进行了批评, 把我说得“心服口服”。下面是部分学生的发言:

“晓理同学, 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农民伯伯用血汗换来的。你把一个好好的面包扔了, 我感到可惜。”

“晓理同学, 还记得我们上二年级学过的那首《锄禾》的古诗么?‘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于永正老师写的这个案例, 清楚地告诉我们, 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要善于创造适应学生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有感而发。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善于运用童话。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曾经说过:引导孩子走进文学殿堂的往往是童话, 挑战想象力的也是童话, 它最适合儿童好奇、富于幻想的心理发展特点。低年级语文作文教学, 应该牢牢抓住儿童对童话浓厚兴趣的这样一个契机, 利用听童话、讲童话、编童话、写童话多种方式, 在接近儿童生活的童话中, 培养儿童的创新思维,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乐于说话、写话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童话导入, 继而让他们续编故事, 如学了《狼和小羊》后, 狼猛地扑向小羊, 结果怎么样了?让小学生展开想象, 继续编下去。你会发现有很多孩子都乐于这种形式的写作。

放开学生手脚。作文没有诀窍, 没有捷径, 唯有多读多写。现今的作文教学确实让学生写的很多, 可是有时命题作文的训练, 限制了小学生想象的空间。有的模棱两可的命题作文, 令学生拿着笔发呆, 一节课挤出来几行字。学生没有兴趣去写这样的题目当然就写不好。何不放开学生的手脚, 让学生“天马行空”, 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春游秋游是学校每年两次的大型活动, 活动结束必然要让学生写日记。而我们知道这些活动地方都是常去的, 往往没啥可写了。比如去鸿山秋游, 那里是吴文化的遗址, 对小学生来讲, 不知从什么地方写起。老师们索性不加指导, 放手让他们写“秋游的快乐”, 只要你觉得好玩的都可以写下来, 这样一来, 习作的内容就丰富了起来:和胡蜂PK;看谁坚持到山顶;作为钱令希校友我感到骄傲……这样的作文当然就有“看点”。

三、教会学生思考

学生习作过程, 其实就是思考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 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 大约三分之一用于课内, 三分之二用于课外阅读。我们知道作文教学离不开训练, 但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教师在组织学生训练时, “课外”训练要重于“课内”训练, 也就是他们的生活作文。在生活中运用策略引发学生思考。五年级的教材中要求学生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如今, 我们的校园、小区都种满了各色常青的树木, 很难见到那漫天飘飞的黄叶了, 如果单纯地让学生写秋叶, 要么就是范文摘抄, 要么就是无病呻吟了, 该怎么办呢?我的启蒙老师在执教这课时, 让学生收集秋天的树叶, 然后制作成叶贴画, 并为自己的叶贴画写一个介绍。有学生这样写道:

我用秋叶做一架我梦中都想见到的飞碟。叶子做飞碟的外框:先放一片深绿的叶子, 然后放一片绿色的叶子, 接着是绿中带黄的, 更黄一点的……最后变成枯叶。这样树叶的一生就在我的剪贴画中呈现出来了。中间我还用雪松那尖尖的绿叶拼成三个字:UFO。枫树的叶子火红火红的, 成了飞碟的推助器……

有了课外的生活体验, 构建一个习作指导场, 教师在真正了解学生困惑所在后, 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也能在这样的思考后, 将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外化为文字。

从无话可说到有话可写 篇11

一、引导阅读,启迪童真

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获得大量与主题知识相关的各种知识,更是学生获取写话内容知识的重要途径。

1、日积月累,成竹在胸

引导学生背诵积累词语、语言是低、中年段的教学重点,想办法让学生提高生活的感受力,把话说生动,增加语言的感染力是教学难点。

词语的积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训练并掌握。教学时把学习文章与联系生活实际、积累词语紧密结合,把积累词语同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熏陶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真真掌握词语的内涵与精髓,在平时的运用中才能合理使用。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不仅有助于阅读理解文章,而且对提高写作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2、句式过关,循序渐进

写好句子是夯实作文基础的关键一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从写一句完整的话开始训练学生。这样练句和评价,既及时地运用和巩固了字词,又防止思维的呆板性,提高训练的成效。在用词造句方面进行的“原始积累”,均可进入记叙文的材料“仓库”。

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精讲多练、由仿到写、掌握方法”,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把文本语言转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发展语言能力。

造句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项最基本、最常见的语言训练方法,它使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为写话打基础。

3、背诵文字,学以致用

《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上有这样一句话“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借助小学生的良好记忆,多记忆写优美的语句,并为其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做好一定的铺垫。

二、指导仿写,收获快乐

语文教材的选编,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更切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它既为学生的阅读活动提供了范例,也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范式。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并创造性地练习写话。通过模仿、补写、续编等趣味性训练,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写话。

1、有效模仿,稳步攀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儿童善于模仿知识,模仿就是学习。”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成长之路,儿童在学习语言和各种技能的最初阶段都要借助模仿为“阶梯”。

苏教版二下的《问银河》一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激发学生对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编写儿歌。

学生写作就像是一只学飞的小鸟,在不断模仿练习的基础上,用各种形式引导一步步学习巩固,慢慢地鸟儿就会自己飞了,孩子也会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手中的一支笔,记录下来了!

2、补写空白,启发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文中经常会留有许多空白之处,这些地方正是训练学生想象说话写话的切入口。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补写,将文中没有具体描述或省略掉的内容补充具体,在填补中发挥想象,拓展思维。既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三、自由写话,拨动文采

我们要从帮助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美入手,调动全身感官,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发现、观察生活美,逐步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激发写话欲望。

1、活用插图,滋养童心

《课标》指出,写话教学要向整个语文教学开放,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听说读写形成统一的、开放的训练体系。指导孩子学看图,是作文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培养小学低年级孩子认识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低年级课本图文并茂,不少插图形象、生动,除了辅助了解课文之外,色彩鲜艳的图片还可以成为我们写话教学很好的素材。指导学生看图写话,一般来说应注意抓住“看、想、说、写”四个环节。坚持经常这样指导,不仅能使学生有话可写,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2、连通生活,激发乐趣

《课标》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因此我们的习作启蒙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回归生活,如若能够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能真实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写话是用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的,那么他们就会想写、乐写。

教过低段的老师都知道,一二年级的学生话特别多,什么事都要找你说,也愿意跟你说。那我们就不妨以学生这种愿意“倾吐”的心理为契机,让他们把“话”诉诸笔端。我们班的许多孩子最喜欢打小报告:“某某同学做了什么”、“谁谁又乱发脾气了”……于是我在班级墙上开辟了一个“监督栏”,让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对这些现象的想法用简短有趣的话写下来,贴到“监督栏”上。我则在每天的晨会课上花几分钟时间读一读,评一评。学生热情高涨,小小的“监督栏”上热闹非凡。于是我又开辟了“教师留言”、“小小表扬栏”等,把学生的口头倾吐欲望转移到文字表达上,把语言表达与生活真正联系起来。

3、结合实践,快乐写话

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孩子的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既是他们的最爱,又能为写话打开思路。如做家务,放风筝,学跳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中,在最自然的状态下,调动所有的感官去注意、观察,效果会不一般。

低年级学生爱画画,可以让他们学写“绘画日记”,图文结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可写的内容就很多,思维不受限制,便对写话产生极大的兴趣。

低段写话重在方法的指导、兴趣的培养上,让我们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让写话成为书写生活、抒发灵性的一方乐土。

上一篇:在线分析系统下一篇:通信工程设计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