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数学(精选12篇)
让学生做数学 篇1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充分表明学生应该是数学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组织教学,怎样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怎样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学生不仅“喜欢数学”而且“会做数学”,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
一、情境激趣,让学生乐于“做数学”
一堂课成败的关键是学生是否有学习的热情。作为教师,不仅要考虑学生“能不能”学习,更要十分重视学生“乐不乐”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呢?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亲近数学。
例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我讲一个汽车销售经理准备去批发一批汽车销售,又不知购买哪些种类的车容易销售,他打算在马路边作一次调查。请你看看马路边过往车辆的情况,为他出谋划策。然后播放一条主要街道上车辆来来往往的场面,引导学生想方法统计,为经理出谋划策。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具体情境学习,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被激活,学习就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二、自主探究,让学生勇于“做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儿童更是这样。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自主探索的欲望十分强烈,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对自己的玩具车为什么会自动行走感兴趣时,他们不惜“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那不是破坏,那是研究与探索,是求知的欲望与胆量。学习数学也是这样,教师要创造研究的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实验、猜想、推理、研讨,自主地去发现数学,去创造数学。记得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说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在一千五百多年前就发现了圆周率,大家有信心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吗?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果然发现了“圆周率”,那个高兴劲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发明,就是创造。学生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就理解得更深更透。
再如,教学“圆柱的认识”,在探讨“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什么图形?”这一问题时,学生由于在预习时受课本的影响,思维定势为“长方形”。我有意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一定是长方形吗?”被我这一问,学生楞住了,开始重新思索、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思维豁然开朗:
1. 沿高剪开是长方形。
2. 斜着剪开是平行四边形。
3. 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高剪开是正方形。
4. 沿两边对称处斜着剪开是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思维之潮奔涌,创新之花竞开。教师只有通过合理的引、得当的放,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勇于“做数学”。
三、操作实践,让学生善于“做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也就是说,学习数学应该满足学生未来生活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从而增强学习好数学的信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安排学生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做一做,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实践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如:我在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先出示了红领巾、三角板、时钟、折扇,让学生看角、指角;然后拿出圆形纸片,让学生折角、摸角;让学生用两个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摆弄大小不等的角;接着通过图钉转换成“点”,两个硬纸条转换成用直尺画成的连接点的两条线,角的要素跃然纸上;最后把角的描述性定义编成歌谣:“一个角有个尖,一个顶点两条边,认真想仔细看,角的特征记心间。”学生边舞边唱,主动投入,兴趣盎然。
还有,在教学“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教师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1. 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
2. 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
3. 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的大小变了吗?
学生在摆弄和剪的过程中,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思想指导,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知事理;让学生主动地“做数学”,尽量给学生提供自我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做数学 篇2
七年级数学
上完这节课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所以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课堂的内容和环节,切实的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惑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层层递进,并贴近生活,具有可实践性。作为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我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自己的教学不足。
收获如下:
首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上课时重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都能让学生动手、动脑中探索过程中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发现的乐趣,感悟数学的本质。教学模式灵活,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实践教学,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其次:坚持小组合作学习。数学新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在做中学。比起那种枯燥无味的讲解,这样做非常的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受。期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按要求捏橡皮泥和用绳子围长方形,不但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还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课堂上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学中,没能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等等。课堂语言不太简洁,说话比较随便,有待于改进,争取使自己的课堂更严谨;有些地方需方手给学生做的还是放不开:学生在第四环节活动时,小组活动设计不太合理,学生为长方形可以安排三个学生动手做,一个学生做记录,这样更能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在此处用时较多。
让学生学会“做数学” 篇3
一、做“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生活中的数学”强调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背景,是小学数学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生活中的数学”是“二期课改”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它突出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我们可以理解为让学生从身边的事情中发现数学,通过身边的事情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生活中的数学”往往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熟悉的现实生活、有趣的数学史实、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这些内容能积极地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且让学生在现实的背景中,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交流与问题解决等活动,为“做数学”创造了很好的机会。
二、做“实践中的数学”,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动手活动是美国科学家总结出的一个教育思想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因此在动手活动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等。例如一年级百以内数的认识单元中用小圆片摆不同的两位数,并根据老师给出的圆片个数确定所摆的两位数的十位最大摆几,最小摆几,然后才能动手去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找出规律,充分体现了动手活动中的“做数学”。又如三年级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读数和写数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教材的编排枯燥乏味,不适合学生的动手活动,所以我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教法,把读书、写数放在一起教。在教读数时,我首先让学生自己读出整万数,然后通过读数总结出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请学生用“4个0和4个5”写出八位数,要求一个0也不读,能写几个就写几个,这在读数中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找不到可行的方法,而这时教师却很容易包办代替。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小组动手活动写一写,并找出写得又快又多的好办法。学生在活动中突破了学习的难点,而且出现了不是整位数的多位数,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在动手活动中,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他们活动过程中起到了示范、建议和指导的作用,学生也在操作活动中巩固了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三、做“课题中的数学”,感悟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这种学习的形式能使学生在实际生活经验的情景中感知和体验数与图形的现实意义,初步体验一些数的规律,学会利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专题研究与实践”这一板块中有明确的活动建议:如以小鬼当家为题,尝试根据需要与现有的钱,合理购物以及合理安排做家务的程序,节省时间;用同样规格的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木板拼地板。又如在三年级学习过程中,可以布置这样的小课题:小队组织儿童乐园玩,请你选出几个游玩项目,设计出你最喜欢玩哪些项目?根据你的玩法,算一算共需多少钱?如果你只带20元,可以如何玩?也可以有这样一个小课题:教学24时计时法后,设计一位先生到南京出差,到南京办事至少需要8小时,根据老师提供的时刻表,请你为他设计往返的车次。这些小课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具有探索余地和思考空间的,在课堂中很难完成,所以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进行布置,就是布置长作业。长作业是小课题学习的课外延伸,对它评估主要不是看结果,而是注重过程,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方法,在过程中体验成功。
总之,数学的“知”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与主动的参与而获得是有效的,通过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形成是成功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做数学” ,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篇4
一、创设开放情境, 诱发学生在生活中主动亲近数学
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及仅利用书本知识所展示的课堂教学情境, 已显得枯燥无味, 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要建立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现实生活经验是学生的学习基础。让学生从生活知识中积累、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联系生活提高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 把数学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 拓展学生深入学习的场景, 满足学生认识上需要, 丰富学生的经历和体验。教师除了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外, 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关注校园生活, 将其转化为教学的有利资源, 让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合起来, 让学生感到学习书本知识的意义, 感受生活的意义, 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去亲近数学, 亲近生活,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例如教学低年级图形分类时, 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生活中很多含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物体, 如电视机、计算器、包装盒, 文具盒, 墨水盒、篱笆、楼梯扶手等让学生分类, 还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生活中的物品 (如牙膏盒、药品包装盒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分类并讨论总结出分类的理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分成了两类:长方体、正方体一类;平行四边形一类。并讨论得出了分类的理由是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个直角, 平行四边形四个角不是直角。这样教师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观察、收集生活中的事物, 将学生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 拓宽了学习的场景, 创设了生活数学一体的的开放式学习情境,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放开学生双手,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数学
常听教师们说:“老师说千遍, 不如学生动手一遍。”美国一图书馆墙壁上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 但可能忘掉, 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 我做过了, 便真正理解了。”由此可见, 让学生操作与亲自进行实践探索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 积极地放开学生的双手,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知识, 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时, 学生容易将周长和面积混淆, 老师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四周和表面, 让学生亲身感知周长摸上去是长方形周围的几条线, 面积是一个平整光滑的面, 然后再引导学生动手去测量周长和面积, 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之教只在引导, 学生亲身参与感知、操作、实践、总结。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与发现的要素, 让学生在实作中体验了发现教学规律的乐趣, 从而激发了兴趣, 获得了知识。
三、开拓时空, 让学生在“创造”中探索数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 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因此当学生在认识事物时, 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很快得到满足, 而应充分引导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索, 积极观察、实验, 猜测、交流、推理, 大胆地去“创造发现”数学。
例如:教完三角形的面积后, 教师提出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来求面积, 那么梯形是否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求面积呢?请同学们自己去探索, 发现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于是同学们跃跃欲试, 教师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 讨论并借签在角形的面积推导方法, 分三步走, 动手操作——总结方法——实践应用, 于是学生在小组中一步步展开了自主学习, 最后如愿以偿, 发现并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方法, 整个过程, 教师只是组织者, 只给予恰当的点拨, 学生按自己的思考积极主动地发现与探索, 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他们自主探索发现“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 体验了成功, 学习数学的劲头也越来越足。
四、走进生活, 让学生运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把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 把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应用, 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应用情境:有一间长5米, 宽4米的客厅, 妈妈准备花800元铺地砖。你和父母一起去商店挑选材料。其中有3种规格的地砖:
甲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9元
乙种:边长为5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7元
丙种:边长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 每块8元
你能为你父母做参谋, 买到适合你家的地砖吗?
买地砖, 关键是要搞清楚所买的地砖应符合下列条件: (1) 价格适中, 总价在800元以内。 (2) 质量较好。那么, 究竟哪一种地砖符合条件呢?只有尽快地算一算才是。首先算出家里铺甲、乙、丙三种地砖分别需要几块:用房间面积除以甲 (乙或丙) 的地砖面积。再分别算出铺三种地砖各需的费用, 分别为720元、560元、1000元。最后通过比较知道, 丙种价值太贵, 甲、乙规格相同, 价格均在800元以内, 但乙的价钱太便宜, 可能质量不够好, 所以选择甲种地砖最合适。上述例子,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返回到日常生活中去, 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自然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数学问题。
让学生乐意做作业 篇5
青华小学茶智萍 教书的时间越长就越觉得,教学是一门很复杂的艺术,只有真正面对学生,面对教学的人才能深切体会。俗话说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我们要面对的是一年和一年不同,一天和一天不同的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方法都只是相对的。谁都知道创新和突破才是教学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教学中如何突破创新是每个教师面临的挑战。在教学中一个个教学环节是紧紧相关的,如果单独注重一个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不会很大的,但是各个教学环节的研究又相对需要独立的,因为独立也就意味着可以更加投入和深入。
在我们的思维中,教师的工作就是备课上课,学生的任务当然就是听课作业。各式各样的作业伴随着所有人的学习生涯,我敢说提起读书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显现出来的更多的就是作业,作业的重要本人在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可以说有学习就有作业,有学习就必须有作业。做作业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以至于很多学生的理想就是:永远不再有作业!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布置的作业既能够达到教学目的,又不让学生感觉讨厌呢? 这是个大难题,从我教书这十几年的经历来看,不论什
么样的班级,都只有少数孩子是自己喜欢做作业的,大部分孩子只是把作业当成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自然也有一部分孩子是老师家长逼着做作业,正像所有孩子都希望没有作业一样,所有老师都希望孩子们像爱好冰激凌一样爱做作业,这就需要老师开动脑筋。
首先是教师要学会从他们普通的作业上寻找哪怕是很勉强的突出点、闪光点加以表扬。几乎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表扬,不希望受到批评。孩子们在做作业的时候也期望自己的作业是正确的,受到老师的重视。老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在作业中尽量寻找突破点和闪光点加以表扬。在刚开始教书时,我认为教师阅作业就是判断学生作业是正确还是错误,正确的就什么也不说,错误的就说出来,甚至严厉批评,勒令改正,当然学生在老师的“淫威”之下都照着做了,并且下次一定会比这次做的好,可是我发现,只要我稍稍放松一点点要求或是没有时间进行监督的时候,作业情况马上就变得很差!就这样反反复复的,老师很累,学生也很辛苦,教学效果还是很差。即便很累,我也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认为不拨乱反怎么叫老师?认为这些辛苦都是我为教学为学生的一种付出,是值得的。一次很偶然的作业,让我彻底改变想法,那是六年级52班的一次作文,题目是《XX我想对你说》,我的要求是必须写心里话,不要胡编乱造,专写老师家长爱听的,否则就重写。因为这个班有31个学
生,我已经教了一年多,所以他们大多数都写我,令我吃惊的是在26个写我的孩子中有22个认为他们令老师失望,是很不合格的学生,他们的人生没有希望了,前途非常渺茫,他们认为他们真的是一群笨学生,是没有希望的孩子,我的心情越看越沉重。其实那个班是我教书以来最好的一个班,一直都考全乡第一名,在校内各方面的表现的特别突出,深得老师们的赞赏,可这些孩子的心中竟然如此的阴郁,悲观!于是我开始反思,肯定是我什么地方做错了,想想平时这些孩子也常常是听话得出奇,但是神情忧郁,究竟是我什么地方做出了呢?我又再一次细细看了这些孩子的作文,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有几个孩子说:“老师,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可是还是没有做好!”还有几个说:“我真是笨,为什么总是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还有几个说:“我恨自己,总是做不好又惹老师发脾气!”等等,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一直以来都要求太严,用批评代替了一切,骂得孩子们都认为自己真的是不行了,还好作为班主任我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们,他们才能继续喜欢我!这样下去不行,我必须改变我的做法,于是我试着使用表扬用各式各样的表扬,最初只是希望改变孩子们悲观失望的心理状态,至于学习稍微放松一点算了!没有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孩子们在变得开朗快乐的同时学习的积极性比我骂他们时还要高,测验的成绩也没有像我的想象中下降,有些同学还更好。于是我终于
相信:“孩子是夸大的!”这句话了。从此以后,在教学中我更多的使用了鼓励,果然不仅教学效果比以前更好,老师和学生也更轻松了。
其次就是写鼓励性评语。在每一次作业中都写上一些鼓励性,甚至是诙谐的幽默的评语,让学生每次打开作业本都有一个惊喜,慢慢地学生就会期待做作业,然后等待老师的评语。对于成人来说,几句简单的评语可能不起什么作用,但是孩子不同,不管什么孩子他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老师想办法在作业后有技术地写上一些评语是非常好的。虽然每一次作业都写评语是很繁重辛苦的,但是看到孩子们翻开作业时期待和惊喜的神情,苦也是值得的!用这样的方法让一些不爱做作业的孩子爱做作业是完全可行的,记得47班有个学生鲁某某,五年级入校时成绩不好,又非常调皮,还几乎不交作业,做思想工作,用批评,用吓唬都起不了多大作用,还带动一些意志薄弱的同学跟他一起不交作业。后来在几次我守着他做完的作业后面写上一些他感兴趣的评语,渐渐地他喜欢上了这些评语,也就不再拒绝交作业,后来竟然常常是最先交作业的同学之一了。我觉得,写评语不一定要写跟本次作业有关的事,可以跟学生探讨各方面的事情,最重要是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他们期待什么或是想解决什么!可以作为跟学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我现在任教的班级有一个女生朱某某,性格内向,从来不会给老师惹
事,但成绩不是很理想,因为刚接任他们班所以我对她的了解不多,一次作业中她透露了父母在外打工,自己由年老的奶奶照顾,最近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的信息,她有些抱怨父母。于是我在她的作业后面写了很长一段有关在外父母的讨论。发过作业本后我发现她哭过,然后渐渐变得开心起来,学习也用心了很多。
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篇6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报数的游戏。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大2的两位数吗?(生答)
2.提高要求。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7的两位数吗?看谁报得多?
(2)你能报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8的最大两位数吗?
(3)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得这么快?
(评析:导入新课,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探索规律
1.观察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98-89 42-24 32-23 53-32
21-12 52-25 41-14 43-34
2.口算分类。
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再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32-23=9 42-24=18 41-14=27
98-89=9 31-13=18 63-36=27
43-34=9 53-35=18 52-25=27
21-12=9
(评析:把算式故意打乱,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把这些算式分成三类,而且都是把得数相同的分为一类,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把算式重新排序。)
3.探索发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得数是9的这一组算式的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大。
生: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小1。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1)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能大胆试一试,编一道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然后进行验证。(从两个方面考虑:十位与个位相差1、交换位置)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来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同桌之间说说,全班交流)
师:得数是18的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像刚才那样观察,并试着说说你的发现吗?(小组讨论)
师:谁能大胆创造算式,我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2)
师:还剩下一组得数是27的算式,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呢?(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把作业纸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同桌之间检验,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一类一类观察,被减数十位与个位,减数十位与个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有这种特点的算式,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规律。)
3.类比迁移。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想挑战吗?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的得数9、18、27与相差数1、2、3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差数1、2、3,得数9、18、27,相加分别等于10、20、30。
生:相差数1得数是9,相差数2得数18是9×2,相差数3得数27是9×3。
生:有点像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得出: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差1,得数是1个9,相差2是2个9,相差3是3个9。如果相差4呢?
师:比比谁的创造能力最棒?你能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些得数是36的算式吗?说说你是怎样检查的?
(评析:在观察规律、发现规律时,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规律
师:如果相差数是5、6、7、8呢?算式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你写的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试着举例,先由小组检验,再交流,学生又陷入观察、思考之中。
最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被减数十位与个位相差的数与得数的关系。(小组讨论)
师:十位与个位相差5、6、7、8,它们的差又会是多少呢?你能试着举些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吗?
一开始学生觉得难度较大。又些学生对于相差数是9的算式,只想出一道,有点不甘心,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汇报。
全班交流时,知道符合这种规律的算式只有一道,这时学生才为自己欢呼!
(评析:当教师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全面发现了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由不流畅到自然流露,数学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拓展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算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与老师、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交流。
【总评】
将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强的数学素材巧妙用于课堂教学,从课外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发了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某些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212300)endprint
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加和减”、“乘法”之后,对于计算教学的拓展往往感觉到枯燥。对此,笔者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这类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的发现,创造算式、验证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报数的游戏。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大2的两位数吗?(生答)
2.提高要求。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7的两位数吗?看谁报得多?
(2)你能报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8的最大两位数吗?
(3)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得这么快?
(评析:导入新课,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探索规律
1.观察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98-89 42-24 32-23 53-32
21-12 52-25 41-14 43-34
2.口算分类。
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再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32-23=9 42-24=18 41-14=27
98-89=9 31-13=18 63-36=27
43-34=9 53-35=18 52-25=27
21-12=9
(评析:把算式故意打乱,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把这些算式分成三类,而且都是把得数相同的分为一类,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把算式重新排序。)
3.探索发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得数是9的这一组算式的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大。
生: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小1。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1)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能大胆试一试,编一道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然后进行验证。(从两个方面考虑:十位与个位相差1、交换位置)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来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同桌之间说说,全班交流)
师:得数是18的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像刚才那样观察,并试着说说你的发现吗?(小组讨论)
师:谁能大胆创造算式,我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2)
师:还剩下一组得数是27的算式,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呢?(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把作业纸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同桌之间检验,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一类一类观察,被减数十位与个位,减数十位与个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有这种特点的算式,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规律。)
3.类比迁移。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想挑战吗?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的得数9、18、27与相差数1、2、3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差数1、2、3,得数9、18、27,相加分别等于10、20、30。
生:相差数1得数是9,相差数2得数18是9×2,相差数3得数27是9×3。
生:有点像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得出: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差1,得数是1个9,相差2是2个9,相差3是3个9。如果相差4呢?
师:比比谁的创造能力最棒?你能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些得数是36的算式吗?说说你是怎样检查的?
(评析:在观察规律、发现规律时,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规律
师:如果相差数是5、6、7、8呢?算式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你写的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试着举例,先由小组检验,再交流,学生又陷入观察、思考之中。
最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被减数十位与个位相差的数与得数的关系。(小组讨论)
师:十位与个位相差5、6、7、8,它们的差又会是多少呢?你能试着举些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吗?
一开始学生觉得难度较大。又些学生对于相差数是9的算式,只想出一道,有点不甘心,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汇报。
全班交流时,知道符合这种规律的算式只有一道,这时学生才为自己欢呼!
(评析:当教师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全面发现了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由不流畅到自然流露,数学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拓展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算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与老师、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交流。
【总评】
将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强的数学素材巧妙用于课堂教学,从课外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发了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某些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江苏省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212300)endprint
三年级学生在刚学习了“加和减”、“乘法”之后,对于计算教学的拓展往往感觉到枯燥。对此,笔者有机结合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了一节思维训练课,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过程,使学生掌握这类有趣算式的特点,并能运用自己的发现,创造算式、验证算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猜想、抽象、概括等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老师跟你们玩一个报数的游戏。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的数大2的两位数吗?(生答)
2.提高要求。
(1)你能报一个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7的两位数吗?看谁报得多?
(2)你能报出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8的最大两位数吗?
(3)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想得这么快?
(评析:导入新课,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并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探索规律
1.观察特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算式,请你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点?
98-89 42-24 32-23 53-32
21-12 52-25 41-14 43-34
2.口算分类。
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再把这些算式分分类。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32-23=9 42-24=18 41-14=27
98-89=9 31-13=18 63-36=27
43-34=9 53-35=18 52-25=27
21-12=9
(评析:把算式故意打乱,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然后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并说说自己分类的理由,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基本上把这些算式分成三类,而且都是把得数相同的分为一类,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类把算式重新排序。)
3.探索发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得数是9的这一组算式的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
生:被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大。
生:减数的十位比个位小1。
师(小结):我们可以把这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吗?(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1)
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发现,你能大胆试一试,编一道有这样规律的算式吗?
学生举例,然后进行验证。(从两个方面考虑:十位与个位相差1、交换位置)
师:你能像刚才那样来观察得数是9的算式,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同桌之间说说,全班交流)
师:得数是18的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又有什么规律呢?你能像刚才那样观察,并试着说说你的发现吗?(小组讨论)
师:谁能大胆创造算式,我们一起来帮他验证一下。(板书:十位与个位相差2)
师:还剩下一组得数是27的算式,被减数、减数有什么特点呢?(先用自己的话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把作业纸上的算式补充完整。
师:同桌之间检验,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不是无目的的,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的方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先一类一类观察,被减数十位与个位,减数十位与个位,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把学生有价值的想法写下来,然后让学生试着说说有这种特点的算式,并进行验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由扶到放,引领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总结规律。)
3.类比迁移。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想挑战吗?
师: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三组算式的得数9、18、27与相差数1、2、3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相差数1、2、3,得数9、18、27,相加分别等于10、20、30。
生:相差数1得数是9,相差数2得数18是9×2,相差数3得数27是9×3。
生:有点像9的乘法口诀。
引导学生得出:十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差1,得数是1个9,相差2是2个9,相差3是3个9。如果相差4呢?
师:比比谁的创造能力最棒?你能试着在作业纸上写一些得数是36的算式吗?说说你是怎样检查的?
(评析:在观察规律、发现规律时,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运用规律
师:如果相差数是5、6、7、8呢?算式又是怎样的?(以小组为单位,写一写,然后全班交流)
师:观察你写的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观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试着举例,先由小组检验,再交流,学生又陷入观察、思考之中。
最后,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被减数十位与个位相差的数与得数的关系。(小组讨论)
师:十位与个位相差5、6、7、8,它们的差又会是多少呢?你能试着举些有这样特点的算式吗?
一开始学生觉得难度较大。又些学生对于相差数是9的算式,只想出一道,有点不甘心,不好意思举手向老师汇报。
全班交流时,知道符合这种规律的算式只有一道,这时学生才为自己欢呼!
(评析:当教师把所有的算式都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全面发现了算式的个数与相差数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波接一波,此起彼伏,学生的思维由不流畅到自然流露,数学思维过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拓展规律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趣的算式,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后与老师、爸爸、妈妈一起观察、交流。
【总评】
将操作性、趣味性、探索性强的数学素材巧妙用于课堂教学,从课外寻找符合学生学习的材料,加强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开发了课程资源。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会。通过设疑、探索、猜想、验证、应用等途径,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活动操作而得到某些数学结论,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尝试发现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如何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篇7
一、创设生活情境, 让学生走近数学
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数学教学要从所熟悉的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让学生能够积极地亲近数学, 参与数学活动。因此, 教师要精心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 自觉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 亲近数学。
例如, 教学“利率”时, 我让学生去银行、储蓄所调查相关的知识, 然后设计本金二万元的存款方案。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 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二、加强操作实践, 让学生感悟数学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 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 还是情感态度上, 均得到发展, 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与轻松。
例如, 教学“平移”这一部分内容时, 我改变了台上演示, 学生在台下观看的教学形式, 从简单的跳棋游戏开始, 用正方形的木块在方格纸上做游戏, 可以上下左右移动木块, 学生自然地在游戏的操作中, 理解了平移的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学习设计成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 有趣而易理解, 获得的数学体验更是无比的深刻, 比你枯燥的讲解效果好多了。
三、提倡民主互动, 让学生交流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儿童更是这样, 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欲望就会产生, 我们经常看到小孩子破坏自己心爱的玩具, 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其实那不是破坏, 那是研究与探索, 当他有不懂的问题时, 会与人交流, 合作探究, 甚至刨根问底, 那是一种求知的欲望, 还有一份执著。数学学习也是这样,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到的, 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研究的氛围, 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操作、实验、猜想、推理、研讨等, 自主地去发现数学, 去创造数学。记得教学圆的周长, 我说我国数学家在几百年前就发现了圆周率, 我们有信心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吗?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果然发现了圆周率, 那个高兴劲儿简直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发明, 就是创造。学生自己发明的、自己创造的, 就理解得更深更透。
四、重视运用发现, 让学生探究数学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 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想身边的事物, 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去探究数学世界的奥妙,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
让小学生在做中学数学 篇8
一、在做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依赖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究的源泉。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以无意注意为主,难以保持长期的注意力与活跃的思维,要想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就要采用学生所喜爱的内容与形式。而传统教学枯燥无味,更容易让学生心生厌倦,只能成为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做中学,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天性,这样更能激起小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操作活动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生活中数学素材的挖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型,引导学生在生活原型中做数学。
如在学习“小数的认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所熟悉的商品价格来引入,用多媒体来创设现实生活中购物的情境,展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如铅笔每支0.5元,笔记本每个2.5元,橡皮每个0.6元。这些都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这样更能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更能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关注。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来制作价格标签,从而使学生对小数有初步的认识,此时再进行新知的学习,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基本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构建的转变。在做中学,这是对学生被动接受的挑战,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强调的是学生以主体身份所展开的主动探究,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成为探究的主人,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讲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的启发式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做的时间与空间,在做中掌握知识。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一些纸质图形,如常用的几何图形,剪纸等等,课上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操作中去发现这些图形的规律,从而使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得出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样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主动构建新知,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学会了探究,掌握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三、在做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素有思维的体操之称,这是数学学科的独特优势。在做中学,将学生的大脑与双手解放出来,手脑并用,更能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的教育应解放学生的脑,让他们去想;解放他们的手,让他们去做;解放他们的嘴,让他们去说;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展现。”因此,我们要将学生从传统的固定模式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设做的时间与空间,在动手与动脑中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长度单位,由于学生年龄小,对这些长度单位并没有直观的认识,此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宽高,铅笔的长度,书本的长宽,黑板的长宽以及教室地面的长与宽,从而让学生在亲自测量中将抽象的长度单位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对长度单位的初步认知,此时再让学生来估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大树的高度,大楼的高度等等。这样通过操作与思考,可以让学生将对此知识点达到本质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将为学生更好地展开数学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又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两条对边可以滑动的平行四边形,课上让学生通过拉伸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固定平行四边形,从而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性质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动手中积极思考,在动手中实现对知识的整合与深层次理解。
让学生做数学 篇9
江苏省自2004年秋季期全面使用苏科版初中数学新教材以来,经过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研究已形成了一定氛围,教师积累了初步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教师的观念未能实现真正转变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还仅作为一种口号,在实际的活动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教学形式仍以自身为中心,“穿新鞋, 走老路”,无法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正如杜威所说:“即便在教室中,我们亦开始认识到,在仅是教科书和教师才有发言权的地方,那发展智慧和性格的学习便不会发生.”
2.教师组织活动教学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无现成可用素材,许多教师在活动教学中面对出现的诸如“如何选取适合学生活动的问题”“如何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如何开展活动交流”“如何选取适应课程的评价方式”等问题显得手足无措、力不从心,其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组织经验不足.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是注重教师业务培训,学校加大力度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
3.活动教学缺乏必要的客观条件支撑
具体体现:(1)活动教学与考试制度相违背.当前的中学教育仍以分数作为升学的重要指标,而活动教学会占用一定的时间,且短期内难以在“分数”上收效,所以难以得到教师和家长的支持.解决的办法是教育部门加大考试制度的改革,制订出一套适合课改要求的评估制度.(2)学校活动教学的课程设计不够合理、制度建设不尽完善.许多学校在开展活动教学时,盲目地划拨课时, 未能处理好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尚未制定出规范的、常态化的实施制度.
二、初中数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1.遵循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开展的原则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并能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实现教学的有效开展应遵循一定的活动原则:(1)发展性原则———目标确立.(2)综合性原则———内容整合.即通过选取内容的整合,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 经验、思维方式等解决问题.(3)层次性原则———活动开展.即要充分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活动方式与能力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为每位学生提供探究和创造的机会.(4)自主实践原则———方法的选择.即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思考、策略去解决问题.(5)多样创新原则———活动模式.活动形式包括观察、实验、操作、调查、分析、交流和总结等,活动场所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活动课题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
2.做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是有效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具体准备的内容包括:(1)教具、学具的准备.活动中如需用到教具、学具,教师应提前布置学生做好准备. (2)相关知识的准备.如开展“如何用废旧电池”的教学调查,师生需具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相关方面的知识,制作统计图表以及分析数据.(3)组织安排准备.活动的主题确定之后,需对参加的人员进行合理的分组, 确定小组长及各个成员的具体任务,限制任务的完成时间.教师还需对具体活动进行跟踪和引导.
3.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内容
[案例一]动手“做”数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教学《走进图形世界》一课时,学生初步了解了立体图形的构成,教师适时安排“想象设计包装箱”的活动.具体要求:“某种学具盒,长16cm,宽6cm,高3cm. 请用最少的材料想象设计一种每箱能装下30只学具盒的包装纸箱.”动手操作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形状、大小一致的学具盒进行想象模拟摆放.通过动手实践,许多学生运用“先少后多”的摆放方式,从“2盒3种叠放方案”开始,结合画图交流想象30盒的叠放方案.最后教师运用课件辅助演示验证.
评析: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空间想象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素养,学生能力的培养依赖于操作活动,此由“空间与图形”知识内容的特点所决定. 在平时的活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识图、观察图表、制作模型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让学生制作各种立体图形模型时,可先指导其画出长方体、圆柱、棱柱等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剪切与拼装.
[案例二]动手“做”数学———辨别知识真伪.
一位名师送教下乡,执教《你的判断对吗》一课片断如下.
师: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那么,眼见一定真实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做个实验看看你的判断是否正确.如果将一枚硬币压在一只透明空玻璃杯底,从侧面观察杯子底部,能看到杯底的硬币吗?(生拿出准备好的器具动手实验后回答“能”)
师:如果向杯中注水,猜想能否从杯侧看到硬币?
生(齐声):一定能.
师:真的能吗?动手做做看.(生实验操作后,当发现“看不到”硬币时,纷纷感到惊讶)
师:我也感到奇怪,究竟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师生、小组讨论交流,揭示了“光的折射”的现象.)
师:其实,在生活中产生的这种错觉,在数学中也会发生.
媒体出示:一个面积为8×8cm正方形纸片,剪切成图1所示4小块,再按图2所示进行拼组,问:能否拼成长为13cm、宽为5cm的长方形?
生1:能!理由:由图2所知.
生2:不能!理由:图1中正方形面积为64,剪拼后的长方形面积变成了65,多出了1cm2.
师:究竟能不能拼成呢?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要求:拿出材料动手剪拼,小组合作探究其中的原因)
学生通过角度度量、作垂直线、运用勾股定理、通过开平方运算、角度运算等,从而发现所拼成的长方形对角线并非是一条直线,中间有缝隙,而存在着一定的肉眼误差.
评析:本课的教学中,教者先借用物理知识,从生活中的“错觉”判断,再引入数学知识中的真伪辨别.整个教学过程,教师积极引导聚合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积极合作,在实践中认识,在尝试中研究,通过动手“做”数学,学会了辩证看待数学实验、观察、操作, 找到了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要:新课程改革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初中数学各版教材均在后面增设了“活动教学”环节.实践表明,重视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有效开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对初中数学课程建设的有力践行,能培养学生动手“做”数学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让学生做数学 篇10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创新思维意识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 也就难以诱发求知欲望,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教师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 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引起矛盾冲突, 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 从而促使其学习动机的形成, 促进学生自觉有效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之中,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萌芽。
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课前让每个学生准备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对, 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 将它们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剪一剪, 看能不能通过拼、摆、移、剪, 组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和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有的同学用一对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有的同学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有的同学只用一个三角形, 通过割补方法, 也能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 动手操作实验, 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 在老师创设的问题中, 学生动脑探索, 不仅获取了知识, 而且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研究、创造, 从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 也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二、创设“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 营造开放的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 课堂师生人际关系, 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社会气氛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境”。“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环境的研究, 也主要是如何创设一种开放型的课堂教学空间, 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课堂教学空间方面, 为了有利于学生多向交流, 促进参与, 我们在学生座位编排上, 不局限于两人一桌, 全体学生面向讲台的单一坐法。经常根据教学内容, 可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 便于展开小组协作交流, 打破拘束呆板的学习空间。
在课堂师生人际关系上, 应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感到教师是自己的亲密朋友, 平等相待, 和蔼可亲,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之间交流民主, 达到较为开放的教学氛围。所以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 用商量的口吻与学生展开探讨。
新的教育理念倡导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 其中“过程性目标”强调的是感受、体验、探索这三个层次的要求, 而实现这三个层次的目标的前提是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新的教育呼唤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 师生情感融洽, 学生才敢想敢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 教态自然亲切, 眼神机敏宽容, 语言和蔼幽默,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做好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 放弃师道尊严, 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这样学生才对老师有感情, 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
三、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内容生活化, 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 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课堂教学之中, 促使学生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 并由此体验到数学知识散发出来的魅力, 进一步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从而是学生从课内到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氛围中,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 每一位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思想指导, 坚持做到“一切为了孩子, 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只有这样, 才能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 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摘要:新课标之数学教学有新的课程观;新课标之数学教学重过程、重创新、重情景、重环境, 更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做数学”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23.5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1(A)—0046—01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使学生在解决现时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让学生在积极的体验中亲近数学,在数学活动中享受数学。
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他们对五花八门的卡通画片爱不释手,对摆弄奥妙无穷的玩具乐此不疲,常常沉醉于迷人动听的故事情境之中。因此,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让他们感到学习数学好玩,有趣。例如,在教8的分成时,教师可创设“分苹果”活动:先摆出一堆苹果,让学生先估一估有多少个,再数一数,然后让学生把这些苹果分成两堆,同桌互动,一个分,一个记,看哪两个学生分得多,还可以看哪两个数可以凑成8。学生在做中玩,玩中学,不亦乐乎。这样的教学形式学生容易接受,同时也很好地掌握了教学内容。
在情境中学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出现在学生身上或者生活中用数表示的事物,让他们理解运用。如:学号、电话号码、车牌号、公共汽车的站牌、身份证号等。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别人对某些事物的数量化描述中了解事物的信息。例如,《认识人民币》这一新课开始前,让学生谈谈他们平时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要用什么,要注意什么,并要学生说出自己购物的感受。在已有购物经验的基础上,在小组间相互交流并介绍自己拿出的是什么样的钱币。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认识1角、2角、5角、1元……在练习题中提出怎样付1元钱买1把直尺。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说付1元硬币或一张1元纸币,有的说付2个5角纸币,还有的说付10个1角,也有的说付5个2角……通过交流充实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
让学生做数学 篇12
课前准备:用教材第121页的材料做一个圆柱。
片段一:
师:课前老师安排大家用教材121页的材料做一个圆柱, 做得如何呢?请摆放出来让大家共同欣赏。
生摆放做好的小圆柱。
师:漂亮。你能说说是如何做成的吗?
(生口述做圆柱的过程)
师:通过亲手“做”圆柱之后, 你对圆柱有哪些认识?
生1: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圆拼成的图形。
生2:圆柱是立体图形, 应该说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圆拼成的立体图形。
生3:他说得也不完全对, 圆柱是立体图形, 是用“围”的方法做成的, 不是“拼”成的, 用拼的方法只能拼成平面图形。
生4:我认为, 完整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圆柱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圆围成的立体图形。
师:非常好, 做学问的味道浓。 (师生对视微笑) 大家的意思是, 只要有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圆就能围成一个圆柱, 是这样的吗?
(有的学生点头, 有的沉默、犹豫)
师:那么老师发给每小组一个长方形和两个相等的圆, 还有剪刀、透明胶, 看是否可以围成一个圆柱。
片段二:
(小组活动之后)
生1:老师, 圆大了, 围不成。
生2:我们用长方形的长来围, 圆小了, 用宽来围, 圆又大了。
师:那好办呀, 把多余的部分剪掉不就行了。
生1:难剪, 总不合适, 要么剪多了, 要么剪少了。
师:有解决的办法吗?
生2:有办法, 先算好再剪。
师:说具体些。
生1:如果圆大了, 我们用长方形的长除以2π得到新的半径, 用半径画圆, 再把多余部分剪掉。
生2:我们是先量出圆的半径, 根据C=2πR2求出圆的周长, 也就是求出围成圆柱的长方形的长后, 根据计算结果, 再把长方形长出来的部分剪掉。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 又一次做圆柱, 你对圆柱有哪些新的认识?
生1:只有当长方形的长或宽跟圆的周长相等时, 才能围成圆柱。
生2:我们把长方形多余部分剪掉后, 发现是一个正方形, 也就是说, 如果两个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同样可以围成一个圆柱。
……
评析:
1.“做”就是要用一种亲身体验的数学学习方法来建构知识。它强调数学学习应是学生的实践活动。在第一个教学片段中, 学生通过课前做圆柱得出的“两个相等的圆和一个长方形可以围成一个圆柱”的结论后, 一部分同学自以为是正确的, 另一部分同学则不能确定。这时, 教师又安排第二次“做”圆柱。在第二次做的过程中, 展开探究, 调动了学生“做”的兴趣。这时,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被引向了最佳状态。他们凭着以往的经验, 对材料进行剪拼等处理, 逐步调整自己的认识结构, 并且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了几种不同的情况, 将知识进行了拓展和延伸。对于圆柱侧面长方形的长或宽与两底面圆的周长关系的理解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只有当一个长方形的长或宽与两底圆的周长相等时才能围成一个圆柱。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这就进一步强化了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 为后续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