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学生压力

2024-11-02

减轻学生压力(精选12篇)

减轻学生压力 篇1

从历年的情况看,总有许多水平很好的考生因心理压力过大、心理不稳定、 考前学习状态不佳而导致考试失利或成绩不理想。如果说考生的知识水平是考生考取理想高中的硬件的话,那么考生在考前以及考试中的心态的稳定、心理平衡与轻松则是取得理想成绩的软件。 所以说,考生在考试前以及考试中,积极调试、减轻心理压力是非常必要的。

一、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考生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还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 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的紧张与疲劳。

二、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学生可以在学习间隙时间进行伸伸腰、踢踢腿、 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

三、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通过体育活动或者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抽出一些时间出游等方式宣泄自己的压抑情绪。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可将课程交叉起来学习。 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课程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四、环境减压法

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 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质量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困的时候就睡一会,千万不要硬撑着。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六、冥想减压法

印度瑜伽经常运用冥想使人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只需5分钟的时间,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就可暂时忘记学习带来的疲惫,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

七、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长都会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学生应在考前一段时间,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减压。

八、音乐减压法

音乐不仅是人类通用的“语言”, 也是很好的“心理医生”。音乐可使人们被压抑的欲望释放出来,取得心理平衡,消除紧张焦虑感。听音乐,尤其是听轻音乐或古典音乐能调整人的紧张情绪。

减轻学生压力 篇2

a、克服不必要的担心,对自己说:车到山前必有路;

b、想想事情最坏的`结果并尽力挽救。

学习如何放松紧张。

学会以平和的看事情。

学习把真正严重的事和只不过是令人感到的事分开。

培养幽默感。

a、对自己的缺点、不足与进行友好地讽刺;

b、培养乐观精神。

学会如何适应,

接受生活中的事实,把目光放在长远与上。

把冲突解决掉。

a、了解冲突产生的原因;

b、分析该冲突对自己产生的危害;

c、尽量把冲突解决掉,开始正常的工作。

学会以信心、勇气和希望来面对困难。

a、不要逃避问题;

b、了解问题;

c、以发问的方式来检查问题;

d、寻找解决问题可能的途径;

如何减轻心理压力   篇3

那么,如何来减轻心理压力呢?

首先要确定各种生活变化对人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具体数值。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霍尔姆斯调查了5000名被试者,制定了“心理压力量表”,以生活单位的变化来衡量个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和身体状况。

霍尔姆斯发现,如果人在一年中由生活单位变化所产生的心理压力的总分达到150~199分,便会构成轻微程度的生活冲击波,37%的人的健康会受到影响,总分达到2 OO~300,50%的人能体验到健康的变化,总分超过300,80%的人都会病倒。但不论心理压力是多么大,总还有一部分人能够承受得住。人的不同的适应能力对于减轻心理压力,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国外研究者提出过不少措施和建议。如塞利尔主张用适度的紧张来抵制心理压力。威尔斯和英格利西提出八条劝诚等等。综合有关研究,以下几种方法可能较为有效。

自我宣泄自己采取不危害他人及社会的方式将内心困扰发泄出来。、、有人失恋后,奋笔疾书,倾诉自己的痛苦,写完后就轻松多了。有人爱妻亡故,痛哭一场,内心也就好受多了。日本有些工厂,在车间放着厂长、经理的塑料像,工人如果对厂长、经理有意见,就把怨情发泄到塑料像上去,然后正常上班,结果工厂产量大幅度上升。

请人疏导在国外可以找心理医生进行咨询治疗:我们有了困扰,不满、痛苦等心理压力时,也可以去找朋友、同事,说出自己的心事,请他们开导开导。)俗话说:旁观者清。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有限的。旁人“点拨”几句,往往会使人“茅塞顿开”。在有情绪障碍时,老是一个人在考虑我该怎么办”,不如还请别人指教“你应当怎么办”更为恰当。总之,有了心事,不宜窝在心头,“在肚子里打官司”。否则,独自闷想,怨气郁积,容易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代偿迁移即通过另一种活动来弥补不能达到的愿望,减轻挫折,使产生心理压力的情境迁移。比如当你与人生气后,离开这个环境,去打球或看戏,当你家庭有什么不幸时,与其在家里呆着,不如去看电影、小说,从艺术形象中,你感到他们的不幸与自己相似或更有甚者,内心的痛苦也就减轻了许多,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痛苦转而去同情挂念艺术对象的不幸逃遇。

确立崇高的理想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比没有精神支柱的人更能经受不幸。贝多芬由于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能忍受经济贫困,精神孤独、失恋,耳聋等命运的无情打击。张海迪由于对生活充满着信心,身残志不残。有的心理学家强调“知足常乐”,我们认为更应强调“常乐于不足”,即要终生不断地追求。

减轻学生压力 篇4

小海○主要原因

学针对小学生作文心理压力问题, 我曾对我校三年级~六年级的学生进南省生海行了问卷调查口喜欢写作文?为, 什么?调查的”调查中发现题目是“你是, 不否作第样, 市喜欢但突出反映的问题却作文的学生占54%, 超出了我的理由各种各文一1十预料, .量带来的压力概括起来有以下。一是几点:篇数的压心学学小力, 生作文能力的, 许多老师是主有的甚至要求每天张通过多写来提高理至少写一篇张成学生“怕写, ”因;二是字数的压力过分注重“多写”, 教师而造压秀生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在字数学常常强调要达到一定的字数, 上, 这甚至使学力把“废话”、“重复的话”也写上来凑数。的2生不知.道写什么好内容带来的压, 他力。许多时候们缺乏的不, 光学策生活积累。是表达能力, 如果要求写的内容偏离他更重要的是生活体验和略3们的生.活失败, 带来的压力就会陷入“无。米指学生之炊”。在作

文评价或考试中体验到了失败的难堪

或痛苦, 这些“阴影”给他们造成了畏惧。

4.作文要求带来的压力。老师们总是强调要按照习作要求来写, 而偏高、偏难的要求让学生望而却步, 甚至连最喜欢的想象文也怕因“想象不合理”而无从下笔。

以上问题, 追根溯源, 问题还是出在咱们教师身上。我们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 探索减轻小学生作文心理压力的策略, 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减轻小学生作文心理压力的策略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 先来看46%学生喜欢写作的原因, 因为他们喜欢的理由能给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研究开启很好的思路, 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指引方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可以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让平时不想说的话可以通过写来交流。

2. 提高表达和写作能力。这对考中学和大学以及长大后参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3.能够带来快乐。因为老师会在同学们面前朗读写得好的作文, 甚至粘贴在教室里当美文来欣赏。

由此可见, 学生喜欢写作, 并非只为了高分, 而更多的是内心的强烈需要:交流倾听的需要, 理想的需要, 成功表现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要, 尊重学生的作文心理, 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源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一线教师要努力扮演好几种角色, 那么, 教师的角色应该怎样定位呢?

1.要做学生的合作者

教师不再是置身于作文之外者, 也不是讲解例文、朗读范文的指导者, 而应和学生一道体验生活, 一道写作文。尤其是低中年级, 教师更要有这种合作意识。这种合作意识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学生作文的忠实听众。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看法, 跟学生商量应该怎么写好。比如写《我喜欢的一种植物》, 我没有事先进行指导, 而是让学生思考:喜欢什么植物 (花、草、树) ?为什么喜欢?然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在说的过程中, 老师认真倾听, 相机评价:“你喜欢的是小草的品质, 这里谈得很细, 语言很真诚!”“你喜欢的是花的美丽, 并且说了花的颜色美和姿态美, 如果再把它的动态美说出来就更完美了。”“你是认真观察了这棵树, 说得很细, 但是喜欢它仅仅是外表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再想想, 相信我们听后也会和你一样喜欢它的。”……通过有针对性的点拨, 使学生明确自己修改的方向, 明晰自己究竟怎么说别人才能听得更明白, 才能打动人。这样做, 学生心扉是敞开的, 也是愉快的。二是要和学生一道写作文。因为我觉得对语文教师来说, 指导学生作文, 光是分析别人的文章, 嘴上说得头头是道是不够的, 没有“下水”写作的切身体会, 就很难在教学中抓住关键, 具体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作。

2. 要做学生的欣赏者

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学生认为写得最得意的地方, 老师恰恰没注意到, 评价中只字未提, 致使学生情绪低落。他们不是埋怨老师的粗心, 就是怀疑自己的习作水平。我们倡导有个性的表达, 说自己的话, 那么, 评价时, 教师哪怕是再大而泛之地说“内容比较具体”“想象比较丰富”等, 都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 难以真正触动每一位学生。

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 尤其是孩子。欣赏学生的习作, 就要欣赏属于他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地方。所以, 教师在批阅与讲评时, 要坚持“就高不就低”的原则, 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 才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感, 对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才会欣然接受。

3. 做学生的热心者

在教学中, 不仅教师要会欣赏学生, 也要教会学生欣赏别人。例如, 要么常常带动、启发学生欣赏同学的习作;要么绘声绘色地朗读别人写得好的文章;要么在阅读课上和学生一道品词析句。另外, 教师还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 教师的热心肠能带动和促进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如何减轻中考压力 篇5

但从中考“一模”后,原本乖巧可爱、爱说爱笑的小丽,在家里变得沉默了,经常一个人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很久不说话。这些异常举动都源于“一模”的数学考试,原本一直班里成绩第一的小丽在这次测验中只考了30分。发考卷那天,她愤怒地把试卷撕了,还趴在桌上哭了好久。

“考前焦虑症”,几乎与“大考”联系在了一起,每次临近考试总会听到学生“鸭梨大”的呼声。相信,像小丽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

而家长,在压力之下则成了间接受害者。“每天都要看孩子的脸色,好了,多说几句,不好,咱就一声不吭”,郑妈妈这样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很多家长在家里变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了。

据专家分析,考生口中的“鸭梨”,很大一部分来自自身。现在的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一直听着“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学校”、“你一定要比某某家的孩子强”,加上学校的“暗中排名”,同学之间的“良性竞争”,原本处于花季的他们承受着比前辈人更沉重的负担。

“90后孩子不比70后、80后,他们要求独立、自强的心理更加旺盛”,这是杭州育才中学教研室副主任黄春华在20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心里没底”,是学生考前焦虑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排解压力?目前离中考只有不到半个月时间,首先不应做过多作业,而应“精选”,抓住自己的弱科、弱项、弱点集中攻破,“十几天时间让分数大幅度提升已不可能,只能做到查漏补缺,尽量少丢分。”

这里有一份“中考时间与丢分安排表”:

基础题,25分钟内完成,争取不丢分;现代文阅读,35分钟内完成,丢8分以内;古诗文阅读,25分钟内完成,丢4分以内,作文,35分至40分钟完成,丢8分以内。按这样计算,120分的试卷至少可以拿100分。

同样,“学生心里没底”这个问题,针对科学课,专家建议学生在这十几天的时间里把课本从头到尾梳理一遍,“特别是课本中的小实验、演示插图等都比较容易考到”。

与完全“杜绝”压力也是不可行的,学生适度的压力可能让成绩更出色,“压力可以让头脑转动的更快,这些都有科学依据。”学生和家长应该明白“顺其自然”的重要性,急功近利只能适得其反。

减轻学习压力,高效学习英语 篇6

语言气流学是一门关于如何使英语学习走向科学化,如何找到语言内在规律,使外语学习可以内化为第二母语感觉和思维方式的理论。语言气流学中把单词学习比拟为气流点的形成,语法学习称为气流团的形成过程,听说读写能力是气流场的构建

过程。

气流点的形成就是单词的理解和感知的过程。我们通常关注的是如何记住单词的意义,于是我们不惜用各种妙招把它记住,殊不知遗忘的速度也是很让人头痛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和单词建立感情链接。感情链接需要的不仅仅是重复,而是我们对单词发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找到感觉。比如,miracle奇迹。这里汉语的语境是单词形成的情景,在这一情景中,形成的发音miracle奇迹与单词中mi的发音(谜),奇迹与单词中cle的发音(口)可以找到内在的感觉,像谜一样的事物到了眼前(口边);cuisine烹饪,当人们烹饪的时候,发出cuisine。烹饪与单词中sine的发音(热的方言),可推理为古人发现吃热的东西更香,于是发明了烹饪技术。cuisine与烹饪的心情是一样的,希望“快点热”,就可以吃到可口的东西了。于是cuisine与烹饪就找到了感情链接点,即内化的感知气流点。

语言气流点记忆单词的过程如同人们互相处朋友,如果只是为了某种目的去交往,就不会长久,表现为常记常忘;用语言气流点记忆单词,是交真心朋友,付出的是内化的感情,而不仅仅是外在需要,就可以地久天长,表现为单词记忆时间很长久,不会轻易遗忘。因此,我们在记忆单词方面,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当我习惯于寻找气流点,即内在感觉去记忆单词的时候,心会静下来,记忆速度会随着掌握熟练度不断加强,直到找到听词感意,听词知意的感觉。

语言气流团学习句子结构,即学习英语语法。正如气流点学习单词一样,需要找到内化的,自然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感知点。只有这样,我们在情感上才可以接受它,认识它;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自如的运用。在21世纪的今天,大多数中年人、青年人在学校都学过英语,但是为什么却经常会遗忘到初中水平都不到的程度?自然,回答是因为我们后来不用了,所以生疏了。这个理由表面看起来天经地义,实际上这种归因使我们蒙上了眼睛,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导致我们需要浪费惊人的时间去应付考研、职称考试等各种考试,名目之多,令人眼花缭乱,时间如流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吞噬着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语言气流团语法结构学习,需要的关键点就是找到源头,找到古人在创造和形成语言的时候所蕴含的内在规律。我们才可以从情感上接受它,从理智上理解它,并在实践中变成活的,才能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焕发出生命的意义,即活学活用。比方说,英语造句最关键的是动词的时态变化。动词的时态变化常用的有八种,俗称为八大时态,我们用语言气流团的原理,回归古时的生活场景,就会发现原来时态的形成与英国渔民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需要根据时辰和天气情况安排出海打鱼的时间。时态就这样产生了。

时态分为时间+天气状态。能够把握的时间只有两种:一种是现在,另一种是过去。天气状态分为三种,第一种:关注眼下的即正在进行中的;第二种:关注完成的结果,即已经完成的状态;第三种:关注下一步的计划,即将来的状态。

我们把时间中的现在与三种状态结合,就会形成三种时态:现在进行;现在完成;现在将来;我们把时间中的过去与三种状态结合,就会形成另外三种时态:过去进行,过去完成,过去将来。作为时间本身现在和过去,即一般现在和一般过去。这样八大时态就以整体的方式学习了,接着我们以整体的思路进行日常训练,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这一速度的提升意味着我们高考、雅思托福等各种名目学习英语的时间缩短。当我们把单词的气流点生成,句子的气流团生成,就为气流场的形成奠定了必要基础,因为气流场的形成就是思维惯性的形成。因此,只有将单词生成气流点,句子生成气流团,文章才会形成气流场,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使英语学习根植于生命中,血液中;只有这样,学习能力,学习效率才能内化和提高。

在这里,笔者祝愿全天下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早日将英语学习的时间缩短,愿我们国家的人才节省出更多时间,创造科技产品,愿我中华傲然屹立于世界巅峰。

参考文献:

如何减轻作文批改压力 篇7

由此可见,在保证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下,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减轻作文批改压力,是当务之急。我觉得既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又能适当减轻教师作文批改的压力,当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批改

(一)批改一部分学生的作文

教师可以从上、中、下学生的作文中各抽出一部分进行批改,发现共性问题或典型问题,为讲评找素材,然后搞好讲评。这样,另一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评去发现和改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二)要围绕一个中心批改

批改要侧重一个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批改的中心,要根据每次作文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比如这一次是首尾呼应,另一次是比喻论证。如果面面俱到、贪多求全,无一重点,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知从何改起。同时,也增大了教师的压力。 要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作文批改也不能违背得与失这个辩证关系。

(三)多批少改和多就少改

教师的批改,要体现多批少改的原则,就是少作改动,多写批语。因为,教师的改动,学生未必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需要用批语指出来; 有些需要学生自己改动或促使学生思考的,也要用批语指出来。多写批语要比代学生改动,只让他们接受改动的内容强得多,批语可启发他们思考,促使他们自己寻求结论。

教师批改作文还要体现多就少改的原则。要尽量保留原文原意,非改不可的地方才改。改得少,改得恰当,给学生的印象集中而突出,容易领会和接受。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觉得原作基本可取,增强写作信心。

二、教师指导学生批改

一般地说,学生的批改能力要高于写作能力,这就使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成为可能。教师要示范引路,教给学生方法,加强批改指导。学生批改,开始不搞全方位,学生把握不了,要逐渐提高。在批改之前,教师需进一步讲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一)自己批改

“语不惊人誓不休”,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作法,很值得借鉴。

(二)互相批改

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可采纳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作法。第一次批改可只加一条批语,以后每次增加一条,一共增加到十条,每条批语针对一个方面。这十个方面是:

1. 格式是否正确。

2. 卷面是否整洁。

3. 错别字几个。

4.有几处病句。

5. 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6. 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7.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具有典型性。

8. 文章结构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照应。

9. 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导或文体的要求。

10.语言是否简练、流畅。

(三)小组集体批改

三、师生共同批改

( 1) 采用师生共同批改的方法,可以选定一篇作文,将其投在大屏幕上,同时打印后人手一份,师生共同看大屏幕,找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手里的那份上批改。

( 2) 采用师生共同批改的方法,也可以选定一篇文章,打印后人手一份,先由学生批改,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学生批改的优劣,得出一些共同的认识。

要想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减轻教师作文批改压力的目的, 必须搞好阅读教学,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作文之道。 还必须搞好作文指导,讲清作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学生已“生米做成熟饭”后再去批改一个个的具体问题。

作文批改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改进作文批改方法也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因此,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摘要:要想减轻作文批改压力,就要寻找既能达到作文批改目的又能省时省力的作文批改方法,文中阐述的几种作文批改方法和操作过程,对减轻作文批改压力不无裨益。

危机公关减轻社会压力 篇8

谁都希望和谐安宁、天下太平,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自然灾害、人为祸端、失策失误,是任何政府、单位和个人都难以绝对避免的,一旦意外发生除了竭力自救,将损失降到最低外,良好的危机公关有助于改善舆论环境,减轻社会压力,为危机补救赢得有利氛围和宝贵时机,有时甚至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

国外在危机公关方面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快。危机公关开始得越早,危机的影响也就越容易控制,我们看到,“9.11”危机公关,事实上在“双塔”尚未全塌、事件真相扑朔迷离之际就已展开,不论朱力安的现场姿态,或是大量“平凡人物的伟大壮举”的披露,还是被劫持航班旅客宁愿牺牲自己也要阻止飞机撞击大楼事迹的广泛宣传,都一点点地把悲情转化为愤怒,把沮丧转化为爱国意识。

二是真。不论是飓风还是雪灾,是自然灾害还是恐怖袭击,许多发达国家政府都强调要真实客观地反映灾难的真实情况。这种看似“自己揭短”的危机处理方式,其实反倒让社会和公众因随时掌握实情而心绪平静,更可起到止谣言于智者的作用。二战中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在新加坡附近被日军击沉,死伤数千人,当晚一位日本侨民收听BBC战报,仅发现损失和伤亡报告比日军战报还要大,当即感慨,这样的坦率,无疑会令民众对政府及其舆论产生更强的信赖感。

三是善补过。新奥尔良“卡特利娜”飓风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扯皮和布什总统的应对,引起不少负面批评,但在不到一个月后“丽塔”飓风袭击得克萨斯州时,有关方面已及时汲取了教训,不论是政府表态还是舆论信息披露,都有了明显的改善。此外,“大节”重要,“小节”同样重要。不久前,一名英国6岁的女童在公园被天鹅咬伤,上书女王投诉,尽管那只天鹅其实并非女王所有,但王室还是第一时间书面道歉。事实上,这种“小节公关”是国外许多政府、政治家和公司高度重视的,同样会影响自身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声誉。虽然我们不一定赞成国外政府或企业的某些立场、做法,但单纯就危机公关方面而言,可以汲取的经验还是很多的。比如,面对危机,国内一些人的反应往往是基于“撇清”。如产品质量问题发生后,第一反应往往是声明和自己无关,或是指责对方的不公平待遇,却没有及时表现出自我反省、检讨和解决自身问题的公开态度。殊不知,危机公关的真正“观众”是普通人,是社会大众,他们所关心的首先不是是非曲直,而是自身的权益和安全。

减轻压力, 让孩子健康成长 篇9

从心里学角度讲, 压力是指使个人产生压抑心里状态的威胁, 它是与失败的体验相关联的。比如某学生发现下周就要进行期末考试, 考试对他是个威胁, 如果这个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复习好, 他就会受到压力。自尊受到伤害、考试失败、目标没有达成, 生活中的一些变化都会让学生受到压力。

压力常会引起紧张情绪, 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功能的变化。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如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扩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 同时内分泌机能、免疫机能和大脑机能状态也可能发生变化, 压力还可以引起一系列心里变化, 如容易激动、易为小事发脾气、易与人争吵, 焦虑、担心、无缘由地害怕, 冲动任性、遇事缺乏冷静、有草率行动等。

要减压就得弄清产生压力的因素。压力可以由外部环境因素造成, 也可以由学生内部因素造成。外在的压力, 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噪音等超出学生的生理条件所能承受的范围, 就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 损害健康。外在的心里压力, 如人际关系, 紧张的不协调的人际关系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学习压力, 学习负担过重是造成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社会关系的压力,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 不仅与教师、同学相接触, 同时也生活在具有复杂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内在的压力, 随着学生逐渐的成熟, 他们开始思考关于自身能力、美丑、个性、品德等问题, 他们要求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 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他人像看待成人一样看待他们。如果学生对于自身的思考得不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他们就会陷入苦恼和自责中。

该如何减轻压力, 让孩子健康成长呢?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压力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我们知道, 种子萌芽生长, 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 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压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样的压力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 这与学生个人对压力的认知密切相关, 也与他们对压力的反应及应付压力的解决方式有关。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提高对压力的认知和承受力, 以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首先, 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所遭受的各种压力, 减轻压力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消除噪音的影响, 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 注意教室的通风换气, 保证适宜的教室温度;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注意业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理解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把各种教学方法最优的结合起来, 合理的使用课堂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应掌握些青春期心里卫生知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心里活动的特点, 消除学生在青春期所产生的心理冲突。

其次,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强度, 学会对付压力。自我强度指一个人应付压力的能力。学生能否适应周围环境的刺激、能否承受和应付外在和内在的生理心里压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我强度。学生对压力的知觉、评价、容忍力及应付能力都与自我强度有关。一般来说下列几个因素与自我强度的大小有联系:神经类型的强弱;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环境刺激和内在压力的反应方式, 决定着他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学生的健康状况也是自我强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会影响他们对压力的评价和态度, 从而影响他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付方式;生活经历也与自我强度有关, 生活经历丰富的人感受过成败、顺逆、得失种种体验, 具有较强的承受力。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付压力, 要让学生认识到压力是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 它是成长的动力, 压力是可以应付的。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具体的摆脱心里压力的方法, 如向人倾诉, 把事情讲出来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他人的分析还有助于学生认清现实, 并可得到解决问题的指点和帮助;暂时回避, 让学生暂时放下产生压力的问题, 散散步、听听音乐、看场电影。人有时会钻进思维死角出不来, 暂时放松一下有助于学生换个角度想问题;许多学生的压力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他们总认为自己应当做得更出色, 或者应得到更多的奖赏, 因而极易受挫, 要让学生懂得做事应量力而行, 知足常乐;学会让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要让学生知道如果做些让步, 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让孩子健康成长。一旦学生学会应对压力, 就会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会更好的应对更严重的压力。对于青少年来讲,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学习是第二位的。没有健康的身体, 学习再好, 将来工作、就业、家庭也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幸福。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我们更不能以忽视青少年体质健康为代价来培养接班人。全社会应该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 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要把青少年体质健康作为大事, 认真抓紧抓好;把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 切实加以落实。这样, 我们党才能够吸引更多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投身伟大的事业中。只有这样, 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够永葆青春, 形成推动历史进程的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2]张向葵.青少年心里问题研究.

[3]苏林雁.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热议网购可以减轻压力 篇10

1 问题的提出

《网购成瘾易发展成强迫症压力大为罪魁祸首》[1]搜狐的一篇最新报道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也许有人的确是网购狂, 但是看了这篇报道反而不以为然地说, “我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东西, 不是网购成瘾。”

2 定义与原因

冲动型消费者 (Consumer of Impulsiveness) 指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 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冲动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商品广告、宣传诉诸情绪的强烈冲击, 唤起心理活动的敏捷与定向。冲动型消费其实是一种感性消费。

专家介绍说:“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 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了, 而是一种病态购物症, 在国外被广泛定义为‘强迫性购物行为’。”

从心理学上来说, 属于强迫症的一种, 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引和治疗[2]。网络购物是生活压力大的人群的一种发泄方式。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上班族, 尤其是白领们, 是网购成瘾的高发群体。他们经济收入一般, 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而自制能力又较差。最初网购的原因是为了省钱, 习惯以后又慢慢上瘾了, 看到喜欢的东西, 即便不实用, 头脑一热就下单。网购成瘾的原因很多, 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以及个人的性格都有关。有的人把购物当成一种释放压力的手段, 心理压力过大、心里不痛快就通过购物来舒缓情绪。从大量的刷卡和购物中获得快感成为他们发泄的渠道之一。从众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购物狂常常盲目的跟风, 看到别人买什么就想自己立刻也拥有, 导致经常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从众行为, 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 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网络购物可以宣泄心中的压力、带来所需要的荣耀、满足内心的欲望。

3 建议与策略

快节奏的生活和层出不穷的购物方式, 使得近年来中国患有病态购物症人群越来越多, 他们在购物中释放压力、寻找快感、获得满足, 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 需要引起重视和疏导治疗。

心理咨询师表示, 网购成瘾现象较普遍, 已是强迫症的前兆, 建议成瘾者多培养兴趣爱好, 不能让网购成为释放压力的唯一手段。应尝试努力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转移注意力, 要克制自己不要上网络购物的网页, 改掉有空就有意无意地上购物网站浏览的习惯。因为购物网站会有很多广告如团购、秒杀、赠券、返现金等各种各样的招数来赢取消费者的购买欲, 从而不能自拔。不要整天做宅男宅女地宅在家里,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乐趣, 空闲时多运动, 和朋友多聚会等, 不让网购成为填补空虚生活、舒缓工作压力的唯一渠道。减轻压力是购物狂所需要进行的第一步, 只有认识了压力的来源,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增进与周围朋友的沟通, 及时地排解焦虑和困惑, 这样购物狂独自在商场血拼的机会将减少。

3.1 强制储蓄法

不管你采取哪种储蓄模式, 你一定要鼓励自己在干其他的事情之前, 先将一部分钱付给自己———即把钱存到银行里。有人建议强迫储蓄, 就是一拿到薪水就先抽出25%存起来。长期下来, 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 方式可以不加限定, 但你务必要在规定的日子里把钱存到银行, 以形成储蓄的习惯。

3.2 多培养其他有益的兴趣爱好

多培养广泛的有益的兴趣爱好, 例如羽毛球, 游泳等户外活动, 转移注意力, 使网购机会减少。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得没有时间精力去网购了。更多抒发压力的途径。

3.3 不要去浏览网络购物的网页

网购成瘾的人群都有一个普遍的特征, 就是他们一打开电脑, 就会习惯性地浏览平常经常上的购物网页, 看看有什么特价, 有什么优惠, 有什么团购。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很划算, 殊不知, 一打开购物网页就很容易被诱导买了一大堆不实用不必要的东西回家。的确是便宜了, 但是并不是自己需要的, 这样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 (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财物) 。

3.4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记账有好多好处, 尤其是对于购物狂来说, 记账可以历历在目地知道自己的钱用在哪里, 哪些是不该支出的钱。身边总是备好一本小账本, 或者现在手机也有“随手记”记账的软件, 把每天的消费支出都记录下来, 然后每个月都进行比较总结, 找出哪些钱应该花, 哪些钱不应该花。然后在下个月消费时就会注意, 从而节省开支。

参考文献

[1]http://health.sohu.com/20110427/n306578810.shtml.

善用白糖期货减轻企业成本压力 篇11

白糖一般以农产品甘蔗和甜菜为原料,经过工业加工而成。由于原材料生产具有农产品的季节性,而加工则具有工业的长周期性,因此,白糖价格较其他大宗商品波动更为剧烈。近三十多年来,白糖价格最低不足2美分/磅,最高达66美分/磅,最高价和最低价相差近40倍。国际市场上,美国NYBOT11号原糖期货价格今年初突破十几年的长期阻力区。国内白糖价格也创出新高。可以说,连续几年的供求缺口是这轮牛市的直接诱因,而能源替代概念带来的消费需求结构改变则吸引了基金的进驻,对行情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供求决定牛市

从基本面看,巴西、古巴、美国、中国和泰国等几大主要白糖生产国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产。据3月份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显示,全球白糖库存已连续三年下降,已经降至近十年的最低水平。可以说,供求的长期缺口是本轮牛市的直接诱因。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国际糖业组织(International Sugar Organization)多次调高2005~2006年度全球食糖供求缺口预测数值,从最初的101.5万吨提高到了1月的150万~200万吨。而该组织2月份发布的季度报告数据显示,2005~2006年度世界白糖生产量为1.49亿吨,需求量为1.51亿吨,供求缺口预测值被提高到了222.5万吨。

近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超过9%,人均GDP从800美元上升到1700美元。白糖的需求急剧上升,需求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2005年,全国累计生产软饮料3380万吨,同比增加24.08%,,其中含糖饮料1994万吨,同比增加24.31%。我国第三大饮料果汁,2005年全国销售量接近18亿升,较2004增加了16%。虽然我国是白糖第三大生产国,但消费的快速增长带来的供求缺口,还是需要大量进口予以弥补。国内的供应紧张导致了糖价格的突破上涨。

消费结构性改变

从大宗商品CRB指数来看,本轮大牛市已近四年。原油期货价格一直维持在50美元以上的高位运行,地缘政治、战略储备等多种因素使国际原油价格易涨难跌。由于原油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价格的暴涨必然催生替代品的出现。甘蔗提炼为乙醇具有污染小和可再生性强等特点,成为原油的理想替代物。

为减少对石油的依存度,各国增加了对生物替代能源——乙醇的关注。从利用农产品生产乙醇的成本来看,用玉米作为原料的成本为0.33美元/公升,用小麦作为原料的成本为0.55美元/公升,而用甘蔗作为原料的成本仅为0.19美元/公升。就能源替代来说,甘蔗作为原材料生产乙醇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农产品。甘蔗生产大国巴西大部分汽车使用含有25%乙醇的混合燃料。据了解,乙醇的生产成本只有汽油的一半。而甘蔗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作为生产白糖的原材料。乙醇提炼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用于压榨白糖的甘蔗减少。据估计,2005~2006制糖年,巴西1.78亿吨甘蔗将用于生产乙醇,比例从上一制糖年的49%提升到52%;而制糖用蔗量则从50%下降到48%。

目前,为减少对原油的依赖程度,我国也有多个省市试点生物能源,加大乙醇的生产。有关数据显示,生产1吨白糖消耗8~10吨甘蔗,而生产1吨乙醇消耗13~15吨甘蔗。近期,甘蔗产地收购价为290元/吨左右,生产1吨白糖原料成本为2320~2900元。白糖原料成本一般占白糖生产成本的70%左右,也就是生产1吨白糖总成本为3730元左右。目前以甘蔗为原料生产的乙醇成本约3000元/吨。以白糖4650元/吨,乙醇4850元/吨的市场价格计算,生产白糖平均收益率为25%,而生产乙醇收益率则超过60%。可见,生产白糖的原料甘蔗,将在生物能源需求大幅增长压力下,向乙醇消费领域倾斜。这种消费结构性改变,将导致用于生产白糖的甘蔗原料减少,白糖供应也就相应减少。

基金推波助澜

全球性的低利率政策,使得资金使用成本极低,大宗商品受到基金的青睐。现代金融学认为,负相关或相关性低的产品组合,在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大幅降低组合风险。大宗商品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相关性极低,因而在资金充足的市场上,就成为了投资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年金基金、证券投资信托等资金通过持有商品对原有的股票、债券进行对冲保值。这些资金对商品期货的操作方式就是买入并持有,基本不进行双向交易。这种方式在期货市场上就是做多,因此,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明显失衡。瑞银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当前投资商品指数基金的规模在2000亿美元。

作为商品组合的一部分,白糖在年初小幅下跌后,基金继续增持多单,看好后市。巴克莱银行最近计划推出一个“6年期农产品基金计划”,帮助个人投资者投资软商品。这项计划认为,白糖、可可、咖啡、小麦和玉米等“软商品”,将会复制黄金、白银、铜、锌和铁矿石等“硬商品”强劲的走势。随着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饮食的“西方化”,导致糖、咖啡和可可的需求日益膨胀。就白糖而言,我国人均消费仅为8.4公斤,低于全球24.9公斤的人均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人均40公斤的水平,消费增长空间还很大。作为很好的生物能源替代概念,国际商品投资大师罗杰斯更是看好白糖价格,认为其还有300%的上涨空间。美国最新CFTC基金持仓也显示,基金继续增持白糖多头头寸。

企业应对之策

国内外白糖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对国内涉糖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购糖成本普遍占生产成本的10%~30%,乳制品、罐头、饮料、糖果、果脯和糕点等以白糖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企业,正在为上游价格上涨而饱受成本增加之苦。对绝大多数食品企业而言,白糖采购成本的大幅上涨已经对企业利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消息称,可口可乐计划将其产品提价8%。国际快餐巨头麦当劳的甜品则已经提价,奶昔、派、甜筒等产品提价幅度均超过10%。

原材料采购价格的上涨,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以往价格竞争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一些不良小企业甚至开始偷偷使用糖精作为替代品。

面对白糖价格的上涨,处于加工业末端的饮料、糕点等行业,在市场竞争的大潮中显得十分被动——如果抬高售价,就意味着自行降低市场份额;如果使用甜味剂取代食糖,又面临监查。排解这种压力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运用套期保值手段,利用期货市场反映远期价格的功能,锁定原材料成本。

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潜在风险,克服对期货市场的思想误区。在市场经济新阶段,正确参与期货市场不是赌博;而不参与期货市场才是赌博,是对现货的赌博。原材料的高价采购,不能保证产成品的高价出售,只有通过期货市场才能锁定原材料采购成本和销售利润。

其次,要健全企业风险监控制度,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使风险管理日常化、制度化。同时减少人治,降低人为错误,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开展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时,应该通过专业机构建立严格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利用事前、事中及事后的风险控制措施,预防、发现和化解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减轻学生压力 篇12

一、强调课前预习的原因

1. 新教材内容多、要求高、操练性强。

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完成老师的新课导入, 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难度大, 如果学生不会预习, 不去预习, 就难“节节清”, 这样就会形成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最终造成教学的失败。

2. 我国现行的班级容量大。

每班少则四、五十名, 多则上百名学生, 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陌生的知识, 会加大两极分化的距离, 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 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每天除了一节英语课外, 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 无实践就无交际, 这是造成我国“哑巴”英语的最大原因之一。

二、重视课前预习培养预习习惯的有效措施

那么如何克服以上弊病, 使中学生学好英语, 用好英语, 使老师不再为“课堂完不成任务”而担心呢?根据我校英语教研组实践证明:重视课前预习, 培养预习习惯, 是减轻课堂压力, 克服以上弊病的有效措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 就会唤起预习意识, 就会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刻苦钻研, 为课堂教学添入“润滑剂”;激发兴趣, 会使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使预习成为他们随时随地地本能。因此, 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好强、勇于表现的特点,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以保持他们高昂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会为预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并使学生最终形成自学习惯。

2. 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不可能靠老师一辈子的引导, 老师交给他们的应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老师要从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就帮助他们养成预习的习惯, 掌握预习方法。起始年级的预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当学生形成习惯后再慢慢放手。学生预习要由浅到深, 逐渐达到较高层次。如通过提前学习音标,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拼读规则, 进行单元集中识词, 初步达到会读、会识别, 进一步达到会拼写, 新旧联系、对比、区别, 为新课学习创造有利的状态, 扫清单词障碍;再如, 针对课文预习, 初步达到借助视听手段、工具书等弄明白意思, 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再进一步地找出重难点, 标出理解不彻底的地方, 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明确新课的注意点, 减少盲目性。

3. 给学生预习成功的乐趣。

成功本身的魅力是促使学生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动力。通过有效的预习, 学生在新课学习中, 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是单词障碍的扫除, 会使学生较容易地听懂老师讲的英语, 能积极地和老师进行语言交流, 一旦他们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行动上得到了认可, 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尤其对于后进生, 其效果更为明显。事实证明, 课前预习程度越好, 学生课堂上获得的成功感越强,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长期下去, 预习给学生带来的愉快感、成功感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老师不必为“课时少, 任务重, 讲不完”而困惑忧虑。

上一篇:大学城建筑环境下一篇:教学资源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