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心理压力(精选12篇)
减轻心理压力 篇1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 从某种意义上远远超过其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教师的心理问题某种意义上是社会问题在教师身上的曲折反映, 因此, 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必须标本兼治全面启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
重视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改善教师的社会形象
教师的职业荣辱感是同其职业的社会地位高低、自身贡献的大小和博得信赖的程度等价、同步的。
社会应为教师提供宽松的舆论氛围。教师的工作和社会密切相关, 教师的工作直接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反过来社会又对教师队伍的健康和谐发展起制约的作用。社会的理解和关心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剂良药, 能保障教师队伍的身心健康发展。所以社会在对教师提出角色需求的同时, 还要切实关心教师的疾苦, 理解身为教师的难处。人类的健康和谐发展离不开高素质、健康健全的教育工作者。全社会都不能忽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都必须尽力维护教师的健康心理状态。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职业活动中树立生命成长意识。目前, 教师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教书的工具, 无自我意识地按照社会的伦理规范去从事职业活动, 导致了自我利益的消解, 缺少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缺乏自我塑造的主动性, 忽视了职业活动对自我的价值——生命成长的实现。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不能忽视自身存在的意义, 应通过职业活动满足自身的需要, 寻求职业活动中人的尺度, 使教学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手段。
改善教职工的住房条件, 切实解决教师的医疗、职称、住房等实际问题, 努力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教师的经济地位低, 不仅表现为工资收入较少, 而且还表现为福利待遇较差。尽管现在住房已经实行商品化、货币化, 但靠教师个人是难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的。把解决教师住房问题摆到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由党政领导亲自抓, 把教师住房的建设纳入基建规划, 确定多方承担教师住房建设投资的机制, 实行多方承担教师住房建设资金, 应该是可行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各方面还应通力合作, 努力解除教师诸如医疗保健差、子女就业难、家境困窘、夫妻分居等后顾之忧, 对教师政治上关心培养、业务上大胆使用、生活上关怀照顾, 从总体上促使教师健康成长。
提高教师经济待遇。教师经济收入的提高关键是钱。没有钱, 就不可能提高教师经济收入。钱从何处来, 一靠制度, 二靠增收, 三靠节流。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 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果不从制度建设入手, 制定有关政策法规, 是无法从根本上、总体上解决问题的。因此, 要把改善管理体制、精减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工资待遇结合起来, 推行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工资总额包干制, 改革校内分配制度, 这样既优化了教师队伍, 提高了工作效率, 也使教师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即所谓的开源节流。
了解教师的需求, 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学校领导应该了解每个教师的需求, 包括兴趣、情感信念、世界观等的状况, 并力图通过多种形式, 借用客观的积极因素, 坚持知人善任、各得其所、发挥所长。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软环境。学校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 学校管理要切切实实以人为本, 体现人性化的特点,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改善管理观念, 学校领导应加强与广大教师的沟通与联系, 建立良好的领导和教师的关系, 接受教师的合理要求,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尊重教师渴望了解新知识, 出去学习交流的愿望, 使教师都有出去交流、学习、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制度上, 引进合理的、公平的竞争机制, 不要搞幕后交易。
硬环境。学校要拿出必要的资金, 购置健身娱乐设备、器材, 重视教师的体育锻炼, 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 提高教师生活质量。
改善领导作风, 维护教师的威信
学校领导应当竭力增进教师的心理健康。作为学校领导要自觉维护教师的威信, 尽量避免和克服形形色色的主观武断、专横跋扈的做法。要多关心体贴教师, 作为教师的直接领导者, 要多关心下属, 充分地信任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 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领导的理解与信任, 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觉到温暖和被重视, 帮助教师克服出现心理疾病。
健全教师考核制度。坚持以人为本, 不断改进领导方式, 推行人性化管理。学校要研究制定既对教师没有太大压力, 而又能达到准确考核教师的工作、激发工作热情的考核制度, 要充分考虑肯定教师的成绩和教师在工作中所付出的努力, 包括非学习方面的工作成绩。制定考核制度的宗旨要定位为“激励+考核”, 即既要能考查教师的工作成绩, 又要能为每一个教师加油打气。
教师自己要注意心理健康的调适
教师是施教的, 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 努力提高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自己的健康管理、注意营养。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身体的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教师的职业特殊, 要备课、批改作业, 要读书、查资料、写文章, 许多工作在8小时之外完成, 睡眠不足, 劳心费力;甚至有的教师不吃早餐, 空腹工作。这些大大伤害了教师的健康, 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工作生活节奏, 合理饮食, 提高效率, 达到最佳状态。
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家庭是人生小憩的港湾, 幸福的家庭是不幸和灾难降临时的支柱, 也是教师面对诸多心理困境的良药。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 幸福的婚姻, 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 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在工作中遇到困扰、受到压力的教师如果回到家中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 在工作中本应体验到而没有体验到的满足感就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弥补。
正确认识自己。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及优势, 不依赖于他人的看法和领导的评价, 相信自己的能力, 明确教师工作的价值。要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 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 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给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同时, 个体因为对自己更加了解, 由己及人, 也就能够客观地评价别人, 接纳并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 对世事中的不平、不满、不尽善尽美之处能处之泰然。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将自己融于这个不断发展的社会中,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而真诚的人际关系, 是重要的心理保健途径, 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 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对上级, 可以理解领导工作;对同事, 可以经常沟通, 为别人的成就真心喝彩。以平静的心态对待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对自己的家人、同事、朋友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优秀的教师往往是乐于交往的, 他们不仅善于校园之外的社会交往, 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 保持自身与社会的平衡, 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 而且还善于与同事、家长, 特别是学生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学会自娱自乐。“娱乐是一剂良药”, 可以缓解人的寂寞、孤独、烦闷、忧郁心境的压抑, 使人心情开朗, 轻松安定, 精力充沛, 对生活充满乐趣与信心。因此要不断扩大生活的圈子, 培养自己其他方面的兴趣爱好, 比如征战几十年的老将军成了书法家、数学教师可以写宋文学家的编年史等。多方面的爱好可以陶冶情操, 自会成就一个人高雅的气质,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得患失、喜怒无常的不良情绪。
积极进取, 寻求新的工作体验。心理健康水平较高的个体, 其重要特点是具有积极的进取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 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也只有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 把工作当做乐事而不是负担的教师, 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心理。
结语
在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中, 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 才能适者生存。总之, 心理教育是21世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而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这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相信在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教师心理素质必然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参考文献
[1].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修订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冯忠良、伍新春等著:《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郑日昌等著:《心理测量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6].朱滢:《实验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7].孟庆茂:《实验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减轻心理压力 篇2
即通过不危害他人的方式将内心怨情发泄出来,如可以痛哭一场,可以大喊一声,也可以大骂一通,还可以用笔来倾诉自己的痛苦。
二、情绪转移
这也是一种好办法,人们在苦闷时,应当通过看书、看电影、参加体育活动、参加社交等方法转移注意力,以转移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三、请人疏导
这个办法更灵活一些。当一个人有了心理上的痛苦后,要找亲朋好友或同事交谈一下,然后请他们开导开导,这样不但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得到心理压力的转移机会。
四、爱好冲消
小学生心理教育之减轻学习压力 篇3
【摘要】:当社会的节奏发展的越来越快,教育发展也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进行创新,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的教育,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国家需要培养新型的人才,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为学生减轻来自学习的压力,让学生能够有学,有玩,在玩中学会知识,在学习中也能够体会到乐趣,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2.0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经济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与世界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因此,教育的发展也受到人们的重视。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了学生最重要的任务,小学作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要想让学生的整个受教育阶段很顺畅,基础教育对他们尤为重要。国家需要培养新型的人才,无形中加大了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导致现代社会中许多小学生都有很大的学习压力,而没有了他们原本年纪该有的纯真烂漫。这就需要在加大小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为小学生减轻压力,让他们在乐趣中学到知识,这样,才能够既让学生学习了丰富的课本科学知识,而且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现状
1、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决定各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劣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在小学阶段尚是一片有待开拓的领域。有些人往
往将学校心理学工作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相混淆,或者是将它与临床心理学说混为一谈。有的学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学重视的,这个学校的心理学教学就能很好的为学生服务,让学生受益;而有的学校则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虚设的心理健康教学,即使学校设有心理咨询室,但也是如同虚设,没有真正的起到作用。
2、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当作是一门学科
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有条件的学校大都单独设置成一门学科,有固定时间
由固定教师来为同学们讲解一些简单的心理教育,心理暗示,而并不是将心理教育的定义、概念、自我意识、自我救护的技巧等一些对学生重要且能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教给大家;有的学校还会为学生做一些心理测试并将结果公布,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反之还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无法达到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目的。
3、认为心理问题与教师无关。
现在教育发展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们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
成绩,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一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没有什么关系,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大都与家庭有关,教师的职责只是教育学生学会更多的科学知识,这种想法是个错误的,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受生活、学习的影响,学生每天与教师在一起的时间很长,也会受到老师的潜移默化,所以,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4、将学习成绩的优异等同于心理教育
有一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将学习成绩的优异与
心理健康画等号。有了这样的想法,教师就会加大对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会觉得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什么都好,会对这些同学肆意的表扬,而并不考虑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同学由于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一部分同学会变得目中无人,认为教师都这么表扬自己,会从心里生出一种自己比别人优越的想法,也会出现了一种对人傲慢的态度,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走出这种误区,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们全方面健康的发展。
三、对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前景的考虑
1、加强小学生心理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
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学校中的心理教师的师资力量也会有些欠缺,所以,学
校要加强师资力量。可以让学校的心理教师去心理学校进行进修,学习当今时代的心理学知识,如何进行开导小学生,利用怎样的心理战术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一个放松的环境下还可以学到科技知识。学校也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每周一次的讨论会,在讨论中心理教师可以发表自己对减轻学生学习压力的看法,找到符合本校学生的措施方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开导,这样,在提高了师资力量的专业性知识,才能够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如何快乐的学习。
2、通过开展野外郊游来放松学生的心情。
在心理教育的课堂上,心理教师可以多开展班级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
生在周末去郊游,但是要考慮到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多配几个教师,或者聘请几位有时间有能力的家长。在郊游的过程中,学生在一起做活动,做活动的同时,学生的个性特点就会很自然的变现出来,心理教师就可以通过学生的表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烦恼与困惑,这样,通过心理教师的帮助,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3、对学生最亲近的人——家长,进行开导教育。
学生的学习压力不仅仅是来自与学校教师,也来自于父母对学生的厚望,
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重。在这个时候,心理教师也要多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的状态以及家长对孩子们灌输的压力,当今的孩子们在学校已经有繁重的课程,回到了家,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又将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补课班,这样,更加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适当的压力是好事,这样可以转化为动力,让学生学习的更为积极,但是过度的压力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疾病,导致学生的过度疲劳,最终会厌恶学习。所以,在家长与教师沟通的同时,教师要将压力适度的事情良好的反映给家长,让家长不要给孩子们过度的压力。
综上所诉,如何利用心理教学的知识来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的自身调节,也需要各科教师与家长的配合。小学生心理健康尤为重要,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以及列入了健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心理问题也会越来越重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找到自信,更好的学习成长。
参考文件:
【1】马莹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对未来的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1)
【2】路海东.聚焦中国儿童学习压力,困境与出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桂世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减轻学生考前心理压力的几种方法 篇4
一、饮食减压法
饮食疗法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保证考生生理健康,为考生超强度的脑力劳动提供足够的物质与营养基础,这是考生减轻心理压力的生理保证;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有的食物有直接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有的食物还可提高我们的接受能力和工作效率,使我们的思维更加敏捷,精力集中。如维生素C就具有减轻心理压力的作用,考生应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
另外,有些食物还可以集中人的精力,提高工作效率,可间接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如,胡萝卜能提高记忆力, 香蕉含有血清素,它对人的大脑产生成功意识是不可缺少的;柠檬能使人精力充沛,提高接受能力;少食、多餐也有助于减轻考生的紧张与疲劳。
二、运动减压法
科学的安排生活、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劳逸结合有助于减轻压力,及时消除疲劳,同时还会有效转移考生的注意力。对于长时段、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更应该进行有益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学生可以在学习间隙时间进行伸伸腰、踢踢腿、 做做深呼吸等小活动。
三、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针对精神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试,及时放松自己,如通过体育活动或者泡热水澡,与家人、朋友聊天,抽出一些时间出游等方式宣泄自己的压抑情绪。
考生还可以进行左右脑思维的自主转移,为此可将课程交叉起来学习。 脑科学的初步研究表明文科与理科的思维活动是由人的左右大脑分工负责的,这样课程交叉学习可以让左右大脑轮流活动,这种转移既可以减轻大脑的疲劳度,也可提高学习效率。
四、环境减压法
在家庭环境方面,家长应营造一个良好而宽松的生活与学习氛围,而不能制造考前压抑、紧张的家庭氛围。家长可以在为孩子迎考服务方面给孩子以物质与心理上的支持。考前应积极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倾听孩子的倾诉、与孩子多聊天、尊重孩子的意愿、多鼓励孩子,还应积极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宣泄,经常对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式的爱抚,甚至经常拥抱孩子,等等。
五、睡眠减压法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 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但遗憾的是大多数考生在考前遇到的问题是既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也没有很好质量的睡眠,许多考生因考前过度紧张还常常发生失眠。考生应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困的时候就睡一会,千万不要硬撑着。对脑力劳动过大过强的人来说,多时段的休息是调节过度紧张的有效方法。
六、冥想减压法
印度瑜伽经常运用冥想使人达到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境界,它也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法。只需5分钟的时间,找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专注于自己的一呼一吸,就可暂时忘记学习带来的疲惫,让自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
七、过渡减压法
通常学校与家长都会让考生在考前进行一周以上时间的休息与调整,以让考生以充沛的精力应试。但许多家长以及考生都不了解科学的调整方法,例如大多数考生在考前往往是甩手大休息,有关学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事可干,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倒不适应。所以许多考生停止学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与家长都以为是因过度紧张的学习造成的,而不知道是“急刹车惹的祸”。所以,学生应在考前一段时间,就应该慢慢减小学习强度和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调节方式减压。
八、音乐减压法
这些小贴士帮你减轻心理压力 篇5
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于是各种挫折和打击接踵而至。心理专家指出,要把目标和要求定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懂得欣赏自己已取得的成就,心情就会自然舒畅。
2、寻找专业帮助
一贯表现强势的你,也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心理压力。这时,光凭自己的坚强意志去硬行承受,是非常不理智的。此时,应当寻找专业的帮助,例如和心理医生谈话,进行减压瑜伽训练等方法来提高心理承受力。
3、多去帮助别人
当情绪低落时,访问孤儿院、养老院,看看世界上除了自己的痛苦之外,还有多少不幸。如果情绪仍不能平静,就积极地去和这些人接触,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别人身上,从而重建自信。通常只要改变环境,就能改变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4、找找自己的优缺点
找一张白纸,在上面写出自己所有的缺点。通常心理有毒的人会写出很多,如果写了30个缺点。那么,再找一张白纸,对应的写出30条优点,然后,第二天再写出30个优点。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够学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审视自己。
5、玩失忆
忘记烦恼、忘记忧愁、忘记苦涩、忘记自己、忘记他人对你的伤害……这样你便可以乐观、豁达起来。记忆心理学中有“遗忘”这一环节,我们如果能把心中-些不愉快的事情忘掉,就能把自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忘却那些琐碎之事,使身心获得宽慰,激发新的力量。
6、听愉快的音乐
不要老盯着灾难事件的报道。心情不畅时,可以听一些让人心情愉快的音乐,这样会让人的心情很快调整过来。如果可能的话,也可以和一位积极心态者共同进餐。
7、练瑜伽,更自信
一项研究发现,每周3次,每次1小时的瑜伽可以提高体内神经传递物质的水平,缓解焦虑,使人自信。每天在家中练习10分钟即可。瑜伽新手应学会正确呼吸:用鼻子慢慢吸气,数5秒,保持2秒钟。再用鼻子慢慢呼气,数5秒,彻底排出肺部空气。
8、自行车,添能量
骑30分钟自行车后,运动者会感觉浑身更有劲。自行车训练指导专家建议,每周应中速或慢速骑自行车3次,每次15分钟。
9、普拉提,睡得香
减轻压力 体味快乐 篇6
调整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幼儿园教师
同样一份工作,有的教师可能微笑面对,有的教师则可能怒气冲天,这一切其实取决于心态。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有足够的爱心,就能做到热爱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工作。我们不妨以轻松的态度对待工作,用自己喜欢的教学风格进行教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研究,写真情实感的教育随笔,享受孩子的纯真,享受家长的信任,享受领导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体味快乐。
保持一份好奇心。这会促使我们更主动、自觉地吸收新信息;会使学习成为源自内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强求;会使我们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主动适应环境,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发展;会使我们越发接近孩子的心灵,在工作中不断焕发新的活力,永远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片空间。如果你喜欢写作,那么你尽可以用笔记录你的喜怒哀乐;如果你喜欢阅读,那么你尽可以让自己沉浸到故事中去,借此体味别样的人生;如果你喜欢音乐,那么你尽可以随时听听音乐,或引吭高歌为自己感动一把;如果你喜欢时尚,那么你尽可以将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让自己的心情也焕然一新;如果你喜欢交友,那么不管是身边的朋友,还是网络上虚拟的朋友,都可以成为你倾诉的对象。只要你愿意,就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与忧愁吧。
改变工作方法——做一个轻松的幼儿园教师
有时候我们总感觉自己像个陀螺一天到晚转个不停,却说不出自己忙了些什么。而有些教师步履闲适、面带微笑,却能将工作完成得很出色。这其中的区别就在于工作方法。因此,想做个轻松的幼儿园教师,就要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工作方法。
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工作。我们可以把工作分为“事务型”和“思考型”两大类。“事务型”的工作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脑力,可以按照熟悉的流程做下去,比如制作一些简单的学具,填写一些简单的表格等。“思考型”的工作需要集中精力,一气呵成,比如撰写论文、案例等。
一般说来,“事务型”的工作,可以按照计划按部就班地去做,巧妙地利用零碎时间去完成。而“思考型”的工作最好不要匆忙去做,要注意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思考、积累。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做家务的时候,孩子午睡的时候都是思考问题的时机。当考虑成熟的东西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不妨利用整块时间把它写出来。此时,你一定会感觉下笔如有神、文思如喷泉,原来让你愁苦的工作也许就这样一气呵成了。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作采取不同的方法,可帮助我们合理地利用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每周制定一个简单的工作计划。并非为了给自己施加压力,而是给自己的工作作一个有序的安排,从而避免被无形的工作压力弄得头昏脑胀,烦躁不已。
工作计划的制定非常简单,只需把本周要完成的工作记录下来,按轻重缓急排序。每天早上看一下计划,明确一天要做的工作,目标尽在心中。看到工作一件一件完成,成就感会油然而生。
减轻心理压力 篇7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压力成因
1.家庭教育
目前,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着不少 的误区,某些落后的思想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影响着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农村家长 往往更重 视孩子的 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农村,很多家长 误认为只要让孩子吃好穿好,就是尽了为人父母的责任,至于孩子今后个性如何发展,以及孩子日常的情绪变化、行为动机并不关注。其次,某些孩子与父母聚少离多。在农村,仍然存在很多留守家庭,很多初中生被留在家里,没有机会与父母沟通交流,造成其孤独、沉默、悲观的个性。最后,家长误认为心理素质会自然形成,忽视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许多农村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可 以鲤跃龙门,对孩子有着无限的期望,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的渴求。
2.应试教育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一句话道出了应试的心酸。在农村,唯分论的错误观念比在城市更加严重,农村孩子想要改变生活的最佳途径就是读好书,考高分。应试教育往往注重考试内容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置之不理,造成教学时间无限延长,教学进度盲目加快。再加上高密度的考试竞争,使一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丧失学习的动力,产生厌学、弃学思想,甚至会因为教师的区别对待而怨恨教师,仇视优等生,导致心理畸形。
3.学校管理
农村学校的管理模式一般是关系明确的上 下级治理。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交流不多,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了解。教师对一些问题学生也只是采取物质惩罚策略,很少深入探究学生犯错的原因,忽略学生的思想教育,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减轻农村初中生心理压力的对策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初中生不是只要有了优秀的成绩就可以实现自 己的梦想,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很难面对今后的人生挑战。所以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减轻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压力。教师有必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这门新课程,运用讲座或者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合理调节自身情绪,化解压力,使学生积极面对人生挑战,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水平。
2.加强家庭教育,让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家长过高的期望往往不会成为孩子学习的动力,只会使孩子形成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心理压力。所以,加强家庭教育,使家长引导孩子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二学校,家长的言行举止、管理方法都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家长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理论的学习,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与孩子进行沟通,缓解孩子内心的忧郁,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
3.加强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
环境育人,加强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教育,有助于形成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为了使青少年不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需要加强整治,降低网络、游戏、不良书刊对青少年的思 想影响,对于未成年人有害的思想以及物品需要进行过滤筛选,以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同时,社会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电视、报刊等形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以多种形式为青少年带来正确的心理引导。
总之,在农村初中生 的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 应该强强联合,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模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摈弃功利色彩浓厚的应试教育,还其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敏感时期,对于外界的变化十分在意,常常会给自己增加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农村初中生,因为其所处的特殊生活环境以及有限的经济条件,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通过分析农村初中生心理压力的成因,提出减轻农村初中生心理压力的对策,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如何减轻作文批改压力 篇8
由此可见,在保证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下,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减轻作文批改压力,是当务之急。我觉得既能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又能适当减轻教师作文批改的压力,当推荐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批改
(一)批改一部分学生的作文
教师可以从上、中、下学生的作文中各抽出一部分进行批改,发现共性问题或典型问题,为讲评找素材,然后搞好讲评。这样,另一部分学生就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评去发现和改正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二)要围绕一个中心批改
批改要侧重一个方面,围绕一个中心,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批改的中心,要根据每次作文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比如这一次是首尾呼应,另一次是比喻论证。如果面面俱到、贪多求全,无一重点,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不知从何改起。同时,也增大了教师的压力。 要有所得,就必有所失,作文批改也不能违背得与失这个辩证关系。
(三)多批少改和多就少改
教师的批改,要体现多批少改的原则,就是少作改动,多写批语。因为,教师的改动,学生未必能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需要用批语指出来; 有些需要学生自己改动或促使学生思考的,也要用批语指出来。多写批语要比代学生改动,只让他们接受改动的内容强得多,批语可启发他们思考,促使他们自己寻求结论。
教师批改作文还要体现多就少改的原则。要尽量保留原文原意,非改不可的地方才改。改得少,改得恰当,给学生的印象集中而突出,容易领会和接受。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觉得原作基本可取,增强写作信心。
二、教师指导学生批改
一般地说,学生的批改能力要高于写作能力,这就使自我批改和互相批改成为可能。教师要示范引路,教给学生方法,加强批改指导。学生批改,开始不搞全方位,学生把握不了,要逐渐提高。在批改之前,教师需进一步讲清本次作文的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一)自己批改
“语不惊人誓不休”,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些作法,很值得借鉴。
(二)互相批改
引导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可采纳辽宁盘锦市实验中学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的作法。第一次批改可只加一条批语,以后每次增加一条,一共增加到十条,每条批语针对一个方面。这十个方面是:
1. 格式是否正确。
2. 卷面是否整洁。
3. 错别字几个。
4.有几处病句。
5. 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6. 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7.文章的选材是否围绕中心,具有典型性。
8. 文章结构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照应。
9. 表达方式是否符合作文指导或文体的要求。
10.语言是否简练、流畅。
(三)小组集体批改
三、师生共同批改
( 1) 采用师生共同批改的方法,可以选定一篇作文,将其投在大屏幕上,同时打印后人手一份,师生共同看大屏幕,找出文章的长处与不足,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手里的那份上批改。
( 2) 采用师生共同批改的方法,也可以选定一篇文章,打印后人手一份,先由学生批改,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学生批改的优劣,得出一些共同的认识。
要想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减轻教师作文批改压力的目的, 必须搞好阅读教学,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懂得作文之道。 还必须搞好作文指导,讲清作文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尽量避免学生已“生米做成熟饭”后再去批改一个个的具体问题。
作文批改是一项繁重的工作,改进作文批改方法也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因此,作为一名好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认真负责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摘要:要想减轻作文批改压力,就要寻找既能达到作文批改目的又能省时省力的作文批改方法,文中阐述的几种作文批改方法和操作过程,对减轻作文批改压力不无裨益。
减轻压力, 让孩子健康成长 篇9
从心里学角度讲, 压力是指使个人产生压抑心里状态的威胁, 它是与失败的体验相关联的。比如某学生发现下周就要进行期末考试, 考试对他是个威胁, 如果这个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复习好, 他就会受到压力。自尊受到伤害、考试失败、目标没有达成, 生活中的一些变化都会让学生受到压力。
压力常会引起紧张情绪, 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生理、心理功能的变化。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神经功能改变, 如心率加快、血管收缩或扩张、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胃肠蠕动减慢、新陈代谢率增高等, 同时内分泌机能、免疫机能和大脑机能状态也可能发生变化, 压力还可以引起一系列心里变化, 如容易激动、易为小事发脾气、易与人争吵, 焦虑、担心、无缘由地害怕, 冲动任性、遇事缺乏冷静、有草率行动等。
要减压就得弄清产生压力的因素。压力可以由外部环境因素造成, 也可以由学生内部因素造成。外在的压力, 如环境中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噪音等超出学生的生理条件所能承受的范围, 就会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 损害健康。外在的心里压力, 如人际关系, 紧张的不协调的人际关系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里压力。学习压力, 学习负担过重是造成学习压力的主要原因。社会关系的压力,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 不仅与教师、同学相接触, 同时也生活在具有复杂关系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内在的压力, 随着学生逐渐的成熟, 他们开始思考关于自身能力、美丑、个性、品德等问题, 他们要求得到他人和社会的承认, 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希望他人像看待成人一样看待他们。如果学生对于自身的思考得不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 他们就会陷入苦恼和自责中。
该如何减轻压力, 让孩子健康成长呢?压力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也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压力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我们知道, 种子萌芽生长, 必须经过黑暗中的挣扎才会有破土而出时的第一缕光亮;蛹破茧而出, 必须经过苦苦挣扎才会有彩蝶的翅膀美丽如画。压力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因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同样的压力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影响, 这与学生个人对压力的认知密切相关, 也与他们对压力的反应及应付压力的解决方式有关。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提高对压力的认知和承受力, 以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首先, 教师要设法消除学生所遭受的各种压力, 减轻压力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消除噪音的影响, 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 注意教室的通风换气, 保证适宜的教室温度;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 注意业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 关心学生, 爱护学生, 理解学生, 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心人;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把各种教学方法最优的结合起来, 合理的使用课堂教学时间,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既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师应掌握些青春期心里卫生知识。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 帮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心里活动的特点, 消除学生在青春期所产生的心理冲突。
其次,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强度, 学会对付压力。自我强度指一个人应付压力的能力。学生能否适应周围环境的刺激、能否承受和应付外在和内在的生理心里压力,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我强度。学生对压力的知觉、评价、容忍力及应付能力都与自我强度有关。一般来说下列几个因素与自我强度的大小有联系:神经类型的强弱;学生的个性特征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环境刺激和内在压力的反应方式, 决定着他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学生的健康状况也是自我强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会影响他们对压力的评价和态度, 从而影响他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和应付方式;生活经历也与自我强度有关, 生活经历丰富的人感受过成败、顺逆、得失种种体验, 具有较强的承受力。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对付压力, 要让学生认识到压力是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 它是成长的动力, 压力是可以应付的。教师可以教学生一些具体的摆脱心里压力的方法, 如向人倾诉, 把事情讲出来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他人的分析还有助于学生认清现实, 并可得到解决问题的指点和帮助;暂时回避, 让学生暂时放下产生压力的问题, 散散步、听听音乐、看场电影。人有时会钻进思维死角出不来, 暂时放松一下有助于学生换个角度想问题;许多学生的压力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他们总认为自己应当做得更出色, 或者应得到更多的奖赏, 因而极易受挫, 要让学生懂得做事应量力而行, 知足常乐;学会让步, 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要让学生知道如果做些让步, 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让孩子健康成长。一旦学生学会应对压力, 就会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 会更好的应对更严重的压力。对于青少年来讲, 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 学习是第二位的。没有健康的身体, 学习再好, 将来工作、就业、家庭也很难有大的作为和幸福。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我们更不能以忽视青少年体质健康为代价来培养接班人。全社会应该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 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 倾听青年心声, 鼓励青年成长。要把青少年体质健康作为大事, 认真抓紧抓好;把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 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重点, 切实加以落实。这样, 我们党才能够吸引更多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的青年人投身伟大的事业中。只有这样, 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够永葆青春, 形成推动历史进程的磅礴力量。
参考文献
[1]田云兰.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2]张向葵.青少年心里问题研究.
[3]苏林雁.家庭因素对儿童行为的影响.
热议网购可以减轻压力 篇10
1 问题的提出
《网购成瘾易发展成强迫症压力大为罪魁祸首》[1]搜狐的一篇最新报道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也许有人的确是网购狂, 但是看了这篇报道反而不以为然地说, “我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用的东西, 不是网购成瘾。”
2 定义与原因
冲动型消费者 (Consumer of Impulsiveness) 指在某种急切的购买心理的支配下, 仅凭直观感觉与情绪购买商品的消费者。冲动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商品广告、宣传诉诸情绪的强烈冲击, 唤起心理活动的敏捷与定向。冲动型消费其实是一种感性消费。
专家介绍说:“当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而是进入一种购物上瘾、强迫自己消费的状态时, 这就不仅仅是一种过度消费了, 而是一种病态购物症, 在国外被广泛定义为‘强迫性购物行为’。”
从心理学上来说, 属于强迫症的一种, 需要接受一定的指引和治疗[2]。网络购物是生活压力大的人群的一种发泄方式。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上班族, 尤其是白领们, 是网购成瘾的高发群体。他们经济收入一般, 喜欢接受新鲜事物, 而自制能力又较差。最初网购的原因是为了省钱, 习惯以后又慢慢上瘾了, 看到喜欢的东西, 即便不实用, 头脑一热就下单。网购成瘾的原因很多, 与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以及个人的性格都有关。有的人把购物当成一种释放压力的手段, 心理压力过大、心里不痛快就通过购物来舒缓情绪。从大量的刷卡和购物中获得快感成为他们发泄的渠道之一。从众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购物狂常常盲目的跟风, 看到别人买什么就想自己立刻也拥有, 导致经常购买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从众行为, 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 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网络购物可以宣泄心中的压力、带来所需要的荣耀、满足内心的欲望。
3 建议与策略
快节奏的生活和层出不穷的购物方式, 使得近年来中国患有病态购物症人群越来越多, 他们在购物中释放压力、寻找快感、获得满足, 很少有人能意识到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疾病, 需要引起重视和疏导治疗。
心理咨询师表示, 网购成瘾现象较普遍, 已是强迫症的前兆, 建议成瘾者多培养兴趣爱好, 不能让网购成为释放压力的唯一手段。应尝试努力培养更广泛的兴趣爱好, 转移注意力, 要克制自己不要上网络购物的网页, 改掉有空就有意无意地上购物网站浏览的习惯。因为购物网站会有很多广告如团购、秒杀、赠券、返现金等各种各样的招数来赢取消费者的购买欲, 从而不能自拔。不要整天做宅男宅女地宅在家里,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乐趣, 空闲时多运动, 和朋友多聚会等, 不让网购成为填补空虚生活、舒缓工作压力的唯一渠道。减轻压力是购物狂所需要进行的第一步, 只有认识了压力的来源,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增进与周围朋友的沟通, 及时地排解焦虑和困惑, 这样购物狂独自在商场血拼的机会将减少。
3.1 强制储蓄法
不管你采取哪种储蓄模式, 你一定要鼓励自己在干其他的事情之前, 先将一部分钱付给自己———即把钱存到银行里。有人建议强迫储蓄, 就是一拿到薪水就先抽出25%存起来。长期下来, 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当然, 方式可以不加限定, 但你务必要在规定的日子里把钱存到银行, 以形成储蓄的习惯。
3.2 多培养其他有益的兴趣爱好
多培养广泛的有益的兴趣爱好, 例如羽毛球, 游泳等户外活动, 转移注意力, 使网购机会减少。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得没有时间精力去网购了。更多抒发压力的途径。
3.3 不要去浏览网络购物的网页
网购成瘾的人群都有一个普遍的特征, 就是他们一打开电脑, 就会习惯性地浏览平常经常上的购物网页, 看看有什么特价, 有什么优惠, 有什么团购。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很划算, 殊不知, 一打开购物网页就很容易被诱导买了一大堆不实用不必要的东西回家。的确是便宜了, 但是并不是自己需要的, 这样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 (浪费时间、浪费金钱、浪费财物) 。
3.4 养成记账的好习惯
记账有好多好处, 尤其是对于购物狂来说, 记账可以历历在目地知道自己的钱用在哪里, 哪些是不该支出的钱。身边总是备好一本小账本, 或者现在手机也有“随手记”记账的软件, 把每天的消费支出都记录下来, 然后每个月都进行比较总结, 找出哪些钱应该花, 哪些钱不应该花。然后在下个月消费时就会注意, 从而节省开支。
参考文献
[1]http://health.sohu.com/20110427/n306578810.shtml.
减轻考试压力自我调节五法 篇11
尽量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维持日常生活习惯,饭后听听音乐,晚上看二三十分钟的新闻报道,并不影响学习,反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另外,做习题时间长了,要注意调节,到室外散散步、打打球、弹弹琴,使大脑得到积极的休息,以充沛的精力,良好的心态投入高考。
二.正确评估自己,树立必胜信心
考前,不要盲目乐观,更不能低估自己振奋士气,树立必胜信心、是防止“晕场“的有力保证,使自己始终处于自信而不自满,自尊而不自负的心理状态。
三.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不要过分看重考试对个人前途的影响,不能片面认为考取大学地是唯一的出路,应把考试看成是检验自己十几年的学业水平,接受祖国挑选的正常程序,既要认识到高考是一种竞争,也不能过分强调竞争,更不能把考试视为下赌注。
四.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考试前做好精神、物质上的准备工作,有利于放松紧张心情,脚踏实地、有条不率地进入应试状态。 精神准备除了要调整好情绪,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要重视科学用脑,不要开夜车还要注意起床不要离考试太近,起床后应活动一下。物质准备除了生活上吃一些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品外,还应做好交通工具、学习用品防暑、生活用品的准备。
五.运用技巧消除不良心态
减轻心理压力 篇12
一、强调课前预习的原因
1. 新教材内容多、要求高、操练性强。
45分钟的课堂教学要完成老师的新课导入, 组织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难度大, 如果学生不会预习, 不去预习, 就难“节节清”, 这样就会形成低效率的恶性循环, 最终造成教学的失败。
2. 我国现行的班级容量大。
每班少则四、五十名, 多则上百名学生, 他们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参差不齐。如果每节课都给学生陌生的知识, 会加大两极分化的距离, 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 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每天除了一节英语课外, 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 无实践就无交际, 这是造成我国“哑巴”英语的最大原因之一。
二、重视课前预习培养预习习惯的有效措施
那么如何克服以上弊病, 使中学生学好英语, 用好英语, 使老师不再为“课堂完不成任务”而担心呢?根据我校英语教研组实践证明:重视课前预习, 培养预习习惯, 是减轻课堂压力, 克服以上弊病的有效措施。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兴趣, 就会唤起预习意识, 就会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刻苦钻研, 为课堂教学添入“润滑剂”;激发兴趣, 会使学生进入主体角色, 具有持久的学习动力, 使预习成为他们随时随地地本能。因此, 老师一定要充分利用中学生的好奇、好强、勇于表现的特点,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以保持他们高昂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会为预习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并使学生最终形成自学习惯。
2. 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不可能靠老师一辈子的引导, 老师交给他们的应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老师要从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就帮助他们养成预习的习惯, 掌握预习方法。起始年级的预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 当学生形成习惯后再慢慢放手。学生预习要由浅到深, 逐渐达到较高层次。如通过提前学习音标,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拼读规则, 进行单元集中识词, 初步达到会读、会识别, 进一步达到会拼写, 新旧联系、对比、区别, 为新课学习创造有利的状态, 扫清单词障碍;再如, 针对课文预习, 初步达到借助视听手段、工具书等弄明白意思, 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再进一步地找出重难点, 标出理解不彻底的地方, 并能独立完成课后练习, 明确新课的注意点, 减少盲目性。
3. 给学生预习成功的乐趣。
成功本身的魅力是促使学生坚持不懈、积极进取的动力。通过有效的预习, 学生在新课学习中, 做到心中有数, 特别是单词障碍的扫除, 会使学生较容易地听懂老师讲的英语, 能积极地和老师进行语言交流, 一旦他们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行动上得到了认可, 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老师的教学活动中去。尤其对于后进生, 其效果更为明显。事实证明, 课前预习程度越好, 学生课堂上获得的成功感越强,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长期下去, 预习给学生带来的愉快感、成功感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老师不必为“课时少, 任务重, 讲不完”而困惑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