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2025-01-22

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精选12篇)

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篇1

英语阅读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能力的强弱关系着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目前, 英语教材中课文篇幅增长, 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法以及文化内涵更为丰富, 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需要科学地处理阅读教材内容, 突出重点, 把复杂的内容条理化、简单化, 这样才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好。

一、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在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教学中, 有的教师把阅读教学上成了翻译课, 教师读一句, 翻译一句;有的教师则不教读, 让学生跟着录音读, 有的学生跟不上进度, 出现精力不集中等情况。大多教学模式是:教学生读一读短文前的问题;带读课文;教学生划出或抄写有关课文问题的答案;带读Tips for pronunciation。这样的教学,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这种浮于表面的教学模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完全制约了学生的思维, 他们不知道如何分析篇章的内部联系, 如何整体把握篇章, 更无法形成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阅读教学有效途径

1.了解背景, 拓展阅读思路。

在英语阅读教学前, 了解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是学生整体感知阅读材料内容的必要条件。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 更有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如在学生阅读PEP六年级上册Unit 2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的Read and write部分的阅读材料前, 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How do the children go to school in Munich, Germany/in Alaska, USA/in Jiangxi, China/in Papa Westray, Scotland?等相关资料, 并进行简单交流;或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 结合语言文字做进一步讲解。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呈现完整的语境, 引导学生对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的背景知识形成整体感知, 还有利于学生求知欲的激发。

2.复习基础, 做好教学准备。

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下一步的阅读教学非常重要, 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阅读材料, 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教会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前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前提。如教学PEP六年级下册Unit 2 Last weekend中的Read and write部分的阅读材料前, 教师可通过复习一般过去时, 引出规则动词的过去式, 一般在词尾加ed, 如, clean过去式cleaned;fix过去式fixed等;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如, read过去式read写法不变, 读音变化;am, is过去式was;do, does过去式did等, 让学生在阅读中看到这些词就不会出现措手不及的现象;通过复习一般过去时, 只要看到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 动词都用过去式, 这一语法点, 让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句子不再感到陌生。复习一般过去时, 当谓语动词是实意动词, 如slept, worked等时, 变为否定句和疑问句要找助动词did, did变了, 后面的动词用原形, 否定句, 用didn蒺t+动词原形。这样, 学生在阅读中对I wanted to watch TV but the TV didn蒺t work. I didn蒺t sleep all night.等句子就容易理解了。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减轻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的困难, 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3.整体呈现, 感知所学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整体呈现语篇, 如教学PEP六年级下册Unit 4 Then and now What a dream!这部分的内容时, 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课件, 或投影整体呈现教学内容, 并让学生整体感知语篇, 让学生从阅读和理解全文开始, 然后再逐步挖掘其他教学内容, 如课文细节、词汇等。同时, 教师应围绕语篇整体展开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如果教师一开始就询问学生“What animal can run fast?”这个问题, 如果学生不看完全文, 就会随意地说:“Rabbit, rabbit.”其实不然, 只有完整地看了全文, 才会发现文中所说的跑得快的动物是cheetah。教师在任务设计时不能局限于一个或几个语言片段, 应做到全文的前后兼顾。

4.抓住主线, 听读问答领先。

新版小学英语阅读内容虽形式多样, 但多以对话形式出现, 对话中人物繁多、事件不一, 学生在学习中不易整体把握阅读内容。加之, 对于语言知识积累尚不丰富的他们, 很容易将阅读学习的重点放在词汇、句型、语法的理解上, 从而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 依据话题确定一条主线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如教学PEP五年级上册Unit 5Read and write中, 教师可通过问题:Who is Yifan蒺s art teacher? Who just moved into an old house?What can Yifan蒺s art teacher see in the old house?等, 让学生全面、透彻理解文本。主线是教学内容的核心和本质, 是知识结构网络中的主脉。教学主线是教师在反复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形成的较为成熟的教学思路。

5.加强说写, 培养阅读兴趣。

通过整体理解语篇获得相关信息、逐步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语篇中的词汇、句式、语法等重要的语言点可以忽略不计。语篇教学中, 新的语言点同样也是语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语篇教学中没有充分、透彻地解析各种新的语言点, 这些“语篇学习障碍”会引发学习的生疏, 从而在整体上影响语篇学习的质量。因此, 在整体初步理解语篇的基础上,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剖析语篇中的新语言点, 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篇的内容, 提升生活中的语言交际能力。

如教学PEP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时学生在三、四、五年级时就接触了数字、形容词, 但这个阶段的学习, 难度更大了。从原来简单的one, two, three…难度加大到1.6 meters, 1.65 meters等等。学生不仅要懂得1米等于100厘米的意思, 还要分清point的用法。同样, 以前只学了形容词的原形, 这一单元不仅出现比较级, 还出现了最高级, 这些都是学习的难点, 也是准确理解语篇的重点。学生通过听、读、理解阅读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 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来提升自己说的能力, 并通过归纳, 总结得出的规律一定比教师给予的更加记忆深刻。此时, 学生既攻破了这些语言点, 又准确地理解了语篇, 还能正确地运用于实际交流中, 并能轻松完成有关阅读教学的练习, 并从说和写中感受阅读的快乐。

6.创设情景, 提升阅读能力。

课堂情景的创设是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环境条件。作为一个话题的情景创设, 不仅要考虑该情景与主题教学内容的相关性, 还要顾及学生的已有经验、语言储备与使用能力等。如果创设的情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偏大, 教师则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课内外的有效资源, 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的有效教学 篇2

关键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现状;策略;拓展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阅读技能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课程标准二级目标对小学阶段的阅读要求是: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高年级,开展阅读教学更加成为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现状

笔者不止一次地发现每当上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时,总会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兴趣不高,总是呈现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一遇到生词或第一次出现的新句式时,就感到恐惧和不安,看不懂阅读材料,甚至看都不愿意去看。而且,大多数学生在独自阅读材料时没有合理有效的方法,阅读的效率低下。再者,由于课堂上进行阅读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在课外使用英语的面比较狭小,也没有形成一定的英语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就渐渐形成了现在这样的不良局面。

(二)教师的教学现状

大多数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很多时候把阅读课上成了语法课,过多地讲解生词,过分地重视词汇和语法的教学,而忽视了阅读技巧和方法的训练。这完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三)教材的使用现状

目前小学英语教材从最初的试用、审定到后来的推广阶段,这些阶段之间经历的时间较长。很多阅读材料都落后于时代,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有些内容以现在的年代去认知的话,相对比较枯燥,这些都非常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开展。而且,时下的小学英语PEP版教材中的story time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被有效地利用,很多教师只是把这块内容当作选学内容,一带而过,大大浪费了宝贵的学习资源。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意义

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不容忽视,它的意义也非常深远。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语篇拓展,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教材内容,还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也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对句型结构、习惯表达方式等的认识,对整篇文章的布局也有更大的把握。而且,在进行阅读教学中,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已学的旧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课始——整合教材,形式多样

教师仅仅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收集资料,为学生提供能够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的语篇材料。教师只有跳出英语教英语,跳出教材教教材,不断开发与创新语篇,实现拓展化、实践化和趣味化,才能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得以发展,使知识在被拓宽的同时,被接受、被消化和被吸收。

1. 创编教材,灵活多变

众所周知,教材只是我们教学中的辅助工具。那么如何才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呢?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比如,仔细研读教材,弄清楚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什么地方的内容需要填补,什么地方的内容需要剔除,什么内容可以灵活变换出示的顺序。教师只有灵活地处理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例如,在学习完表示水果的单词banana, grapes, oranges, watermelons, apple等后,笔者就亲自见证了某教师将教材进行整合后所取得的满意效果。他是这样操作的:结合小学语文课上的“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他先把这几个单词创编成小学生喜爱的故事。有一天,小猴子下山去摘东西吃。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一个又红又大的(watermelon)大西瓜,于是抱起西瓜就向前走去。走着走着,又看见了黄灿灿的(banana)香蕉,于是他扔掉西瓜,捡起香蕉又向前走去。就这样,小猴子一路走,一路丢,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

学生们由于有了中文故事的认知铺垫,学起这个英语故事来也兴趣盎然。最后环节,该教师让学生将故事表演出来,学生们还舍不得下课。正是由于该教师根据学生爱表演的天性和年龄特点,将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

2. 结合图片,降低难度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毕竟有限,阅读储蓄毕竟不多,因此,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阅读材料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在图片的指引下更快地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

3. 挖掘生活,为我所用

由于某些教材内容离学生相对比较遥远,所以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课之初就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加以整合。比如,在学习pep版四年级family单元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将father, mother, brother和sister等家庭成员单词加以成串,并组合成篇。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There are four persons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sister and I. My father likes reading. My mother likes singing. My sister likes watching TV. And I like watching TV too. 由于谈论的是学生们自己的家庭,他们特别地感兴趣,更加有话可说。

(二)课中——感知内容,练做结合

1. 听力入手,知其大意

(1)浏览后相机提问,目标明确

学生在听阅读材料的录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问题提出不能过于细化,而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基本可以回答的,诸如可以围绕who, when, how和what等等的疑问词设计如下的表格,让学生感知材料大意。

When

Who

What

通过简单的表格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浏览阅读材料,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并获得重要的信息,也为之后的语言表述提供了便利。

(2)注意提问的时间差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些老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失误。一旦问题提出,看到有学生举手,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马上让这个同学回答,甚至还扬扬得意地夸奖起这个同学来,殊不知这样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从教师提出问题到学生快速地回答问题,期间时间差极短,他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如此情况下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其他同学看到已经有同学举手并且老师已经叫其回答了,他们就会懒得去思考,等着“捡”别人的答案。所以,教师在提问时一定要注意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哪怕是多等上一秒、两秒,也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3)提问时须面向全体

在我们的英语阅读课上,笔者也总是会看到大多数同学懒懒散散的样子,耷拉着脑袋,提不起兴趣。究其原因,极其重要的一点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太难了。它所面向的对象大部分是学优生。可想而知,就算基础稍微薄弱一点的同学想认真听,想回答问题,可是受到如此难题的牵绊,他们怎么能够举手发言呢?课堂上又怎么会不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呢?所以,提问时教师要知道面对的对象不是一两个优生,而是全班的同学。所以,这也对教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问题不能过于简单

在英语阅读课上,学生回答“Yes”, “No”的声音总是不绝于耳,其回答显得是那么地单一和机械,少有质量成分。所以,为了显现提问的艺术性,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切记不要或少问过于死板的问题,这样会严重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

2. 扫读生词,清除障碍

在每一篇新的阅读材料中,都会存在一定数量的生词,特别是教师要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时难度更大。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在课中引导学生进行生词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当然,每一个生词都有其独特的方式,特举以下方法与众分享。

(1)结合TPR,动中学词

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要倡导动口、动手、动脑的全身参与形式。笔者在教学PEP版五年级下册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Part A环节中,引导学生一起做相应的动作。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了。内容如下:

Drawing, drawing, drawing pictures, I am drawing pictures.

Doing, doing, doing the dishes. I am 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cooking, cooking dinner. I am cooking dinner.

Reading, reading, reading a book. I am reading a book.

Answering, answering, answering the phone. I am answering the phone.

整个环节中,学生的情绪高涨,边说边跳,其乐无穷。

(2)结合图片,形象识词

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理解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规定学生能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并能不借助词典读懂含有3%生词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英语阅读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不仅要有正确的阅读方式、技巧、习惯,还应带着目的、针对性地开展有效阅读,要避免出现那种只为了“朗朗读书声”而进行的有声朗读。

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教学呢?

一、阅读教学要循序渐近,长期的、坚持不断的训练

就目前的英语教学来说,阅读教学是一大难点,切忌操之过急。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1.从短到长,从易到难

学生在小学都学过英语,因此进入初中阶段时都有一点基础。五十个单词以内的小短文还是能够看懂的,通过精心设计,从初一开始就慢慢带着他们读一些简短易懂的小短文,同时采取鼓励式、夸奖式教学。增强他们阅读的信心,排除他们惧怕的心理。随着他们词汇量的增加,英语水平的提高,再慢慢适度的加难加长,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2.专项训练

中考阅读理解的考查对象除了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考查,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要有很强的针对性。目前阅读理解主要考查的题型包括主旨题,细节题,词义题,是非判断题和推断题五类。那么针对这五种题型,老师可做侧重点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比如,针对主旨题,也就是考查学生对文章中心思想,主旨大意的理解能力。那么教师要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捕捉大意,找准主题句。一般来说主题句不在句首就在句末,当然有时也在句中。更深层次的需要对全文进行推理归纳。进一步促使学生去了解作者观点、态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信息的能力,这些问题可让学生相互讨论。引导他们深读文章,使其发挥潜能,锻炼发散性思维,提高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在教学中教师平时要重视学生词汇的积累,对所学的词汇要让学生扎扎实实记忆并学会运用,要让学生了解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告诉学生战胜遗忘要有自信心、恒心和毅力。平时要求学生多背多默,可以要求每天坚持记几个单词或词组。学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词汇,不要孤立机械的进行词汇教学,语境能使词汇的意义更加明确,英语中一些词语具有一词多义的特点,语境能限制歧义现象的发生,在语境中学也便于学生记忆。对于学生特别容易搞错的单词,采用一些记忆策略。

4.扎实学生基本的句法

在平日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借助意群理解一些特殊的句式和比较复杂的句子,讲评阅读文章时不能只是一个中译英的过程或报一个答案的过程。遇长句时,让学生搞清句子结构,如学科基本要求上的五种基本句型(SV、SVP、SVO、SVOO、SVOC),从而理解句子的意思;遇复合句时,帮助学生弄明白是什么从句,理解句子的语序、时态和连接词,让学生易于理解句意,从而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5.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

阅读的目标是理解课文,提取信息,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所以在阅读中教师平时要让学生有独立默读的时间,不能在布置任务后马上提问,有时造成学生不能回答问题的原因不是问题太难,而是教师未能给学生应有的准备时间。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阅读的效率和解题正确率,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要求:

1.初中生活泼好动容易焦躁不安,并且有时有些自负情节,很难静下心来面对长篇的小蝌蚪般的字符。所以首要目标是对其毅力和耐心的培养,教师可以在其刚接触阅读时就强烈要求学生在做阅读练习时顺手用铅笔把在原文当中相对应的答案画下来做上标记。以便在答题时迅速锁定原文内容,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老师在批作业时定期检查,或在讲阅读练习时提问学生,甚至干脆让学生自己讲解,三年坚持下来,效果还是显著的。

2.一定要默读,默读的速度要比出声阅读快得多,有的学生在阅读时爱发出声音,有的学生用笔和直尺之类的东西指点着助读,有的喜欢回读。这些都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需要及时纠正。

3.还有一种不良的阅读习惯是逐词阅读,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耗时长,而且更主要的是它影响了学生获取句子意思的速度和准确性,由此导致学生为了弄清句义而反复阅读某个句子,从而造成时间上更大的浪费。要培养学生按意群阅读,弄懂某一小段的意思远比一句话的意思重要。

三、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快四”、“慢三”课堂教学模式

1.“快四”

(1)教师导入新课快。传统的整体教学,教师总要花5~10分钟时间对要阅读的材料进行整体概述,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一些观点或中心大意不是通过自己阅读思考获得的,而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是被动接受的,这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实验中,我们或创设情境,或利用插图,或通过对话,刺激学生的阅读欲望,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迅速导入新课。

(2)学生浏览全文快。为了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教师对每一篇要阅读的文章,都限定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全文,然后回答问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但由于时间的限制,不容许他们查字典,他们只得根据上下文来猜测生词的含义。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仅阅读速度加快了,而且根据上下文猜词的能力也提高了。

(3)回答问题快。在学生快速扫读完阅读材料后老师常给出一些“Yes/No”问题,要求学生快速回答,以加深对所读文章的印象和理解。这些问题都浅显易答。因此,我们常把这些问题留给基础差的同学,以增进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4)复述文章快。在学生精读和老师精讲之后,我们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复述文章大意,以此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分层要求,分段掌握,鼓励他们人人开口。

2.“慢三”

(1)学生精读文章速度稍慢。要求学生根据文章后的不同要求或题目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文章。通过阅读要让学生明白who,when,what,why,how等问题,这是文章的重难点所在。

(2)老师精讲节奏稍慢。对于学生的疑难点、易混淆的知识点教师应向学生交待清楚,直到学生弄懂为止,不要急于求成。文章中出现的新知识要教会给学生,不要一带而过。精讲是对文章中出现的新知识或有助于理解文章的词、句精讲,但不做过多的语法分析。

(3)学生回答难题时间稍慢。阅读理解题,总有一两道题是要经过仔细琢磨、推敲才能得出答案的。做题时,教师要求学生不要急于答题,应仔细、全面思考后再确定答案。

“快四”、“慢三”课堂模式,不仅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一直保持着盎然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不同侧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它符合“三主”教学原则,教学过程简单,可操作性强。

总而言之,提高初中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也是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英语听、说、写的能力的提高,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阅读课上应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过程,使学生拓宽视野,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开动脑筋主动探索知识,从而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开展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 篇4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运用实物、简笔画、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如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7 What’s the matter?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The little match girl》的形式引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了新内容,不知不觉中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阅读,大部分学生要靠老师正确的指导,而阅读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为此,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体有:首先,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猜词的习惯,最终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

三、培养学生阅读的策略及技巧

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任务。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在教学时,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选择一些方法, 以Reading tips的方式介绍给学生,并有目的地训练。比如:

1.导读。导读是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前的指导。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跳读。跳读是由阅读目的所决定的。在进行跳读时,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语句。

3.扫读。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扫读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进行扫读时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找到有关信息, 即完成教师设置的阅读任务。

4.细读。细读的首要任务是扫清语言障碍,在经历了前面的跳读和扫读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大意有了整体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句子和单词的意思还不是很清楚,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细读,能培养学生确切理解词义,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读,能扣住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在上下文中的含义,这对理解全文特别重要。

四、挖掘情感,提升内涵

阅读的最后环节是阅读后延伸活动,是阅读教学的升华部分。教师在此环节要多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边学边用,真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针对不同的语篇设计不同的练习,如表演课文,复述故事等。在学生充分理解语篇的基础上,还可以设计适当的拓展活动,提炼语篇的情感目标,提升语篇的内涵。

五、延伸英语阅读空间

从培养阅读能力的角度来看,仅限于课文的阅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内容绝不能只停留在封闭的教室、狭窄的一本书里,而是要面对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以拓宽阅读内容,摆脱传统的英语阅读教材的束缚,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具体做法有:(1)可开辟一个课室,里面摆设着各种儿童英语读物,这些读物生动有趣,语言地道,丰富了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源。(2)网上阅读: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注入了活力,借助这一优势,我们可以把网上阅读作为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的形式之一。同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智能化优势,建立英语学习资料库,为学生提供个别化阅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调看有关材料,以便让学生自我拓展阅读的空间。(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展手抄报比赛,开展讲故事、演讲等活动,背诵和改编rhyme,chant等和唱一些英语歌曲以及鼓励学生互相交换英语课外书和视听材料等。这些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定期地阅读课外英语报刊和英语书籍,同时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取的阅读技巧才会在课外阅读中得到巩固,他们的阅读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篇5

--------让自主学习伴孩子快乐成长

者:吴单

位:新疆石河子第五中学邮

编:电

话:

832000 ***

巧设问题 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自主学习伴孩子快乐成长

作者:吴新丰

【摘要】小学阶段英语阅读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的关注点应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切入点,以抓住重难点为着力点,以体现开放探究为着眼点。

【关键词】阅读 疑问 有效性 提问

阅读是学生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体验乐趣。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等。如何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的阅读能力?这是很多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爱好愈浓,留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最需要解 决的事情。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策略的关注点应当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

1、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启发学生的思维。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利用插图,吸引注意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都配有相应的插图。插图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就插图中的情境或角色设计问题。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第七册Module 1 the Great Wall,课文的插图是画有长城的明信片,学生看着这幅插图就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如:“Where is the Great Wall? How long is it?教师还可以根据插图设计问题,这样课文的大体内容就以插图为线索,形成了完整的语篇。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插图上,并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搜索信息,并组织语言进行反馈。(2)围绕标题,展开想象

虽然有些叙述性短文或对话式的阅读材料没有标题,但一般故事性的阅读材料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标题。教师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展开想象,预测将要学习的内容。三年级起始第八册helen keller,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Who is Helen keller? Where is she from? Why is she famous? ”,学生可以对根据这些问题自己阅读文章,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并对阅读材料自己进行消化,在找到答案的同时就理解了文本的大致内容。2.以面向全体学生为切入点

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1)尊重差异。教师应始终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充分考虑学生在现有基础、学习潜能、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材料设计有关背景知识、字面理解、深层内涵等方面的问题,在关注基础薄弱学生的同时,也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更大学习潜力的学生的需要。例如,在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第五册第四模块Possession中,教师可以分层设计问题,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发问“Who are they in this picture? Who washed the red T—shirt ?”,学生在能回答出来这些问题的时候就有了自信心,而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设计的问题就要有深层的含义,值得思考,如“Why did they argue? What’s the matter? Whose T—shirt is it? ”这些问题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具有挑战性,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过程。

(2)引起共鸣。能引起集体共鸣的问题有利于学习过程中的师生、生生互动和交流。这样的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第七册Module 10 At the library中,学生都有去图书馆借书的经历,教师可以伺机设计问题,“Are you talking in the library? Are you take a library card to the library?”,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了解在图书馆应当遵守的规章制度,教师还可以延伸几个问题“Are you talking loudly in bus? Are you eating or drinking in class?”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在公共场合应举止文明,促使学生将文明意识内化为品格,外化为行动。

3、以抓住重难点为着力点

重点和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掌握但又有一定难度的知识点。教师需要深入研究阅读材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点拨性的问题,帮助他们攻克重点和难点。

(1)针对关键词句有的放矢

小学阶段的阅读材料一般篇幅不长,学生理解关键词句后就能较好地把握和理解。例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Recycle 1 Read and Write部分Jack写给Zhang Peng的信时,信中反复用到一个词favorite,这个词学生以前接触过,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词,教师通过介绍自己朋友的环节,让学生猜猜关于Jack的信息:What’s Jack’s favorite dayfoodteacher?,理解了阅读材料后,“What’s your favorite sentence?”这一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读的愿望,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声情并茂地朗读。理解促进了朗读,朗读又深化了理解。在扩展活动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问题,如:“What’s your favorite daysubjectcolourfooddrinkfruitanimalsongteacher?”学生就会根据实际情况顺利回答。(2)化难为易,层层深入

在学生遇到理解上的困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比如可以从一般疑问句到选择性的一般疑问句,再到特殊疑问句,步步为营,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例如,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始第五册第三模块第二单元的阅读材料,如果直接问学生“who? When? How? What?”,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教师可以先问猜测性的问题“Did Daming and his father go to the Great Wall at the weekend? Is it very old and very long?”,学生对于这些问题很好回答,在理解巩固阶段,教师可进行深层次的提问:“Who went to the Great Wall? When did they go? How did they go?”通过这样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的难题迎刃而解,而且其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4、以体现开放探究为着眼点

开放性探究性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还能将学习引向深入。

(1)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

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提问和各种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运用所学英语,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师教授新课之前,可以提些与阅读材料相关的问题,比如,本课是有关旅游的,教师可以问学生,“Where are you going on your holiday? How are you going ther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your holiday?”先和学生讨论问题,然后进行阅读材料的学习,水到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参与合作、发展思维,而且能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2)鼓励学生提问,发展思维品质

教师在训练学生时应注重对学生提问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起初只会提一些很简单和稚嫩的问题,但随着词汇的增多和知识面的拓展,学生提的问题会更有价值、更有思考性,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形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主题学习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出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理清问题,在议中找出答案、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赫尔巴赫 1989 普通教育学 教育学讲授纲要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有效策略 任务型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

引言

初中英语是学生掌握基本外语能力、学习英语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考试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其教学成绩对提高初中生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而英语阅读是英语考试中占分数比例较多的部分,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对提高初中英语成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来提高学生学习初中英语阅读的效率,进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成绩,提高初中生整体学习成绩。

一、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与目的

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与目的是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有效教学的前提措施。近年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其教学目标主要有通过书本学习外语知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技巧,这些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外语水平,只有明确了这些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才能更好地安排英语阅读教学的方法。

二、心理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使用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包括心理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使用。心理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英语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而英语阅读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英语教师只有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才能够更准确地将英语阅读符号提升到心理学初级认知层面,让学生产生符号冲击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How was your weekend?》这节课时,教师要把握学生不愿向大人吐露心声的心理,然后创造轻松的环境,与学生交朋友才能够更好地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向阅读的思想上靠拢,达到有效教学英语阅读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是实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策略的重要手段。学生只有掌握了基本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才能够更好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英语阅读技巧包括扫读、跳读、细读等。扫读,是指对于文章大意可以通过扫读文章标题和每段的首尾句来理解。跳读,是指对于特定的一些词汇可以通过跳读来理解其在文章中的意思。细读,是指在了解文章的具体意思和文章细节时可以通过细读一词一句来实现。

例如,在学习《Where's the post office?》这一文章时,可以通过提问“What is post office?”“What is important in letter?”等问题来练习学生的扫读、跳读和细读能力。

四、多采用任务型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还包括多采用任务型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指的是要在学生学习之前先指派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阅读之前先告诉学生几个需要从文章中找到答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进而控制学生对阅读的认真程度,使学生更加有目的性的进行阅读。

例如,在学习《Sad but Beautiful》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Which musician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talk about?”“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this piece of music?”等任务来让学生去阅读文章,增强学习文章的目的性,进而达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效果。

五、精泛结合提高课内外阅读的数量

精泛结合提高课内外阅读的数量,是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效率的另一有效策略。量变能够引起质变,因此,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效率可以通过提高阅读数量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进而促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同时,阅读也分精读与泛读,对于与课内文章相关的文章要精读,而自己扩展的文章则可以相应地细读。

例如《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則可以选择精读,而《The Storm Brought People Closer Together》则可以选择泛读。

六、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与目的、心理学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使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技巧、多采用任务型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精泛结合提高课内外阅读的数量等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使用,能够精确地提高初中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使其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学习基本的外语能力,进而促进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成绩,达到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徐立佳.浅谈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学院学报,2014(03):312-313.

有效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篇7

一、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 加深对先行教材的学习和理解

1. 合理利用标题, 预测中心思想, 设定阅读目标。

在初中英语教材中, 每篇阅读课文都有标题。在以往的教学中, 这些标题往往不受重视, 一带而过。事实上, 标题一般就是课文主题的反映, 对标题进行分析, 往往能预测课文的内容, 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

2. 注意不同阅读材料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涉及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 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就会造成一些困难。因此, 在阅读之前, 教师可向学生讲授一些与材料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消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

3. 改革课文教学, 打好语言基础。

课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材料。课文的成败, 直接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课文教学中, 我们着手抓三个方面, 即课前预习, 培养能力;围绕中心, 整体教学;基础知识, 精讲多练。

4. 把握好浅层阅读与深层阅读。

浅层阅读是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轮廓。这一步, 往往采用泛读或略读 (Extensive reading) 的方式, 即, 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并通过标题和主题句, 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倾向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和大致的判断, 为后面进一步理解文章内容做一个良好的铺垫。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 例如, 判断正误、排序和选择填空等, 以检测阅读效果, 帮助学生捕获信息, 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掌握阅读技巧的能力, 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

阅读材料中几乎都有少量的生词。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上下文以及我们对词汇结构的一些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这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词汇、短语, 扩大了知识面, 培养了语感, 并提高了对文字的反应能力。

2. 培养学生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的目的是学习阅读方法,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阅读速度。

(1) 快速的浏览能力。以较快的速度浏览全文并掌握全貌, 了解材料的大意、作者的观点等。

(2) 寻读。寻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方式, 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寻特定的细节内容, 多用在某篇文章里搜寻年代、人名或地名, 以及所列举的事实。

(3) 带着问题读。先集中精力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加以了解, 找到相关的信息要点, 然后再突破难点。

(4) 纠正不良习惯, 如默读、心译、有声阅读、有词必查等。

(5) 学生独立分析和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 帮助和鼓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及良好的阅读习惯, 必须课内外相结合。课堂学习后, 还必须进行课外泛读。进行课外泛读, 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和阅读技能, 而且能使学生熟悉各种文章体裁和风格, 扩大知识面, 提高他们对阅读各种文章的适应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 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 放任自由。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 教师应给予指导。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除此之外,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兴趣, 以及如何依据语篇情境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三、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 提高自身阅读教学素养, 全面规划、保障顺利实施阅读教学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阅读教学的理论素养, 更新教学理念, 充分认识到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实际作用, 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和课本阅读材料, 制定教学计划, 确立阅读训练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四、阅读教学应师生共同参与且应进行情感交流

传统教育造成师生不平等, 学生不能参与知识的传授, 而当今教育正在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顾问。朋友转变。阅读目的不是人为地拉大学生之间的差距, 使学困生和教师的关系更加僵硬, 而是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广泛合作, 积极沟通, 使他们在阅读学习的过程共享学习经验, 以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爱心去打动每个类别的学生心灵, 关注他们的兴趣, 注重学习环境的设计, 给他们信心和希望, 让他们在探究中, 在阅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更要让他们在爱的氛围里, 逐渐对教师产生信任、亲近、尊重及感激之情, 进而产生共鸣, 使阅读教学达到和谐的统一,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 获得思维、能力、情感、价值观、行为习惯的发展。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词汇教学 篇8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 词汇知识与阅读理解高度相关, 对于包括许多专业词汇的信息类文章这种相关性更大。词汇知识对阅读理解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对词汇知识的教授给予高度重视。

二、词汇知识的内容

有一些词, 当我们在文章中看到或在会话中听到时, 知道它们的意思, 但并不会运用他们, 而有一些词我们可以在交流和写作中自由运用。Nation (2004) 在对词汇知识进行研究时, 从学习者语言使用的角度定义了什么叫“掌握一个词”, 并阐述了学习者对词汇知识的掌握实际上还存在着接受性知识和产出性知识的差别。

从表1中得知“掌握一个词”意味着学习者必须了解目标词词形、词意、词的句法限制及搭配、词的语用功能等, 其中主要包括拼写、发音、句法、相对词频、搭配、词的使用限制和目标词的接受性知识与产出性知识的区别等。可见掌握一个词不是一个知道或不知道的问题, 而是一个从完全不知道一个词到了解该词的多种含义、该词与其他词汇的关系以及其常见用法和延伸用法等等, 再到运用该词的一个过程。因此, 掌握一个词是需要系统的学习和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

三、发展词汇的三种方法

关于词汇发展的文献中, 对如何发展词汇强调了三个方面。一是对词汇知识和词汇学习策略的专门教学, 二是要创设提高词汇学习意识的学习环境, 三是要进行广泛的阅读。这三个方面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一) 进行词汇教学

英语词汇教学主要涉及两种不同的方法:词汇直接教学和词汇间接教学。所谓的词汇直接教学指的是明确地将词汇作为教学的直接目标, 通过对词的语音、词形、语义、用法等进行分析、讲解和操练, 从而使学习者掌握词汇的一种教学方法。[2]词汇间接教学是指在进行听、说、读、写等其他教学任务时使学生附带习得单词的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学习活动中为了维持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产生出来的“副产品”。教师可考虑在阅读教学中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开展词汇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两方面。

1. 选择一些词汇进行直接教学

词汇选择的总原则是应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而学生却还没有完全掌握的并且与阅读文章的内容和主题相关的词汇。所教授的内容应包括词汇知识的各个方面, 如:拼写、发音、句法、相对词频、搭配、词的使用限制、词汇的组成部分 (构词法) , 及与其他词的相关关系等。通过直接的词汇教学, 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词的各种知识和具体用法, 对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用词的准确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2. 教授一些词汇学习策略

通过对词汇的直接教授使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非常有限的, 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指导学生运用词汇学习策略进行流畅的阅读, 并通过阅读积累和扩展词汇。如:1) 指导学生利用上下文推测词意, 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词汇知识的发展。2) 教授学生运用联想策略扩大词汇量, 教师可在语音、词形、词义三方面运用联想策略。语音方面既可以通过英语单词读音规则进行联想, 也可以通过母语词汇的声音与形象进行联想。词形方面教师可让学生对相似词形进行对比学习。词义方面可以通过同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部分与整体关系、语法关系等进行联想。3)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联想将所学词汇系统化。英语中大多数单词都可以按照某种方式归类, 而且在一篇阅读文章里, 同类词同时出现的概率较大。对同类词用联想方法归类学习和记忆, 效果更佳。[3]

(二) 创设提高词汇学习意识的学习环境

Scott和Nagy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是使词汇学习具有生成性。[4]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到一些词汇的共同方面, 介绍词汇的发展史, 做词汇游戏, 对比专业作家的选词特点, 逐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词的学习上来, 使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与词互动, 并使词与词之间建立起联系, 使词与我们的生活建立起联系。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的对词汇所表现出的热情, 以及教师对学生正确用词时所给予的积极反馈, 都能让学生学会注意并善于发现词汇的价值, 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意识。

(三)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

许多研究表明, 广泛的阅读可以获得词汇知识和扩大词汇量, 并且将这种词汇学习方式称为“偶然词汇习得”的一种, 许多学者认为人一生习得的多数词汇是偶然习得的。大量的阅读对词汇的发展之所以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丰富的词汇, 也可以使学生在有意义的上下文中接触到一个词的多个方面。由此可见, 通过阅读来发展词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对各个阶段的学生的阅读要做好指导工作。学生盲目地阅读课外读物可能会因材料过难、生词过多而丧失兴趣, 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现有能力与年龄特点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身边的英语阅读材料, 如:中/英文解释的分级读物、《英语学习辅导报》《疯狂英语阅读版》《21世纪英文报》等报纸杂志、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 以获得词汇知识和扩大词汇量。

四、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词汇教学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从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将以上方法运用于词汇教学中, 达到结合阅读材料有效教学词汇的目的。

(一) 阅读前:介绍背景知识, 引出重点词汇

教师首先要分析阅读材料并选择出所要教授的词汇, 在阅读前对文章的背景知识进行必要的介绍, 在介绍中引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词汇, 对于通过上下文难以推测出词意的新词和可能引起阅读理解困难的词,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情境来引出词汇并进行解释。

例如:在教学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必修) 英语第一册 (上) (人民教育出版社) Unit 1 Good friends中的阅读文章Chuck’s friend时,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Wha would you do in order to survive if you were alone on an island?”引出survive, hunt for等词汇。

(二) 阅读中:指导学生寻找关键词, 进行有目的地阅读

在阅读一篇文章时, 要求学生在阅读后选出其中3~10个 (根据文章长度而定) 他们认为最重要的词。这样学生为了搜寻关键词, 就会在阅读中关注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学生经过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之后, 选出自认为最重要的词, 并将其写下来。教师将学生选出的词汇总在黑板上, 在每个词下统计选中该词的人数。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 哪些词被选的人数最多, 这些词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系?

2. 哪些词只被个别同学选中, 这些词与文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通过以上问题对词汇进行讨论后,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黑板上的词, 写一个几句话的文章摘要。

以上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分析文章的主旨大意, 并注意到那些承载重要信息的词, 学会分析关键词与文章主题思想和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 通过讨论可以使学生了解其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加深对文章和关键词内涵的理解。

(三) 阅读后:巩固和运用所学词汇, 发展词汇学习策略、扩展词汇量

教师从学生列出的词中选出 (必要时可补充一些) 本课所要讲授的重点目标词进行词汇教学活动。词汇选择的总原则是选择那些使用频度较高而学生却还没有完全掌握的词汇。教师可根据目标词汇的特点有所选择的进行以下教学活动巩固和运用所学词汇及扩展词汇, 仍以Unit 1Good friends一课为例:

1.用一幅图或一个动作说明一个词。例如, 可以让一名学生用肢体语言来描述出hunt一词, 让大家猜。

2.让学生想象一下有可能在哪些场合看到或听到这个词。例如, survive一词, 我们有可能在对交通事故的新闻报导中听到:Of the six people injured in the crash, only two survived.

3.让学生用一个词造出不同的句子或将这个词与自身的经历结合起来使用。例如, 用friendship一词讲述一段经历或你对友谊的理解。

4.先让学生分析词的组成部分, 之后由教师给出与该词相关的构词法的总结。例如, unusual一词, 可分解为un-usual进行构词法分析。

5.在原文中寻找新词, 看作者在文中是否提供了说明该词义的相关信息。例如, Unit 1 Good Friends的Reading文章中一句话“Chuck survives the crash and lands on a deserted island.”中的deserted一词为新词, 利用上下文推测词意时学生首先会分析它的词性, 在名词前应为形容词, 而后又可以根据后面文中提到“On the island, Chuck has to learn to survive all alone.”中的all alone的意思推测出deserted一词的意思可能为“无人居住的”。

6.写出尽可能多的该词的其他形式。例如, 由survive一词我们可想到它的名词形式survivor, survival, survivalist, survivability和它的形容词形式survivable, survived等。

7.列出这些词的同义词、反义词, 或与其意义相关的词。

8.让学生用这些词或其中的一部分, 编一个小故事。

9.制作一个思维导图将文章内容与词汇联系起来。例如:图1是Unit 1 Good friends中词汇的一个思维导图, 通过该图学生可以以课文内容为线索系统地理解本单元词汇的意义, 使词汇记忆变得轻松愉快。

通过上述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中的词汇教学活动, 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词汇的学习中去, 这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对词汇的理解并能将所学词汇知识用于今后的阅读之中。此外,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与文章内容和题材相关的阅读材料, 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使其进一步在阅读中巩固词汇知识、扩展词汇量。

五、结语

本文基于词汇知识分类和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原则所提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 可以教会学生在识别重要词的基础上准确快速地抓住文章主旨, 并通过对目标词进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 让学生从听、说、读、写多种层面接触词汇。此外, 教师在引导学生把关键词作为注意和研究对象的过程中, 能有效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意识, 使词汇学习成为生成性的学习,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Nation, I.S.P.英语词汇教与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30—32.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120.

[3]程晓堂, 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22.

高中英语有效阅读的教学体悟 篇9

一、有效积累词汇

新课程标准中对八级词汇目标这样表述:“学会使用3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相对于以往的高中词汇要求, 激增了1000多个单词和短语。同时, 新教科书的采用及教学话题的拓宽使学生对单词的需求远不止3300个。

1.“记不住”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 笔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利用学生喜欢图片的特点, 在词汇教学中尽可能用清晰、醒目的图片增强学生对生词的感性认识和映像记忆, 同时提供记忆联想策略, 减少母语“干扰”。读音方面,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掌握不好重音就不敢读, 读不准就不好记, 也就更不敢用。笔者讲授新词时, 标出重读音节, 同时领读。从检测结果上看, 学生记忆单词和短语的数量比往届要大, 对用图片呈现的单词和短语记忆得较牢, 读音能力有很大提高。

2.“会背不会用”怎么办。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 我的工作重点由词汇积累的数量转移到质量上, 不仅要保证学习单词的时效, 更要提高词语积累的实效。笔者的做法是:继续有效做法, 逐步提高能力要求, 为词语的使用奠定基础, 解决“会背不会用”的问题。在学案中建立分类词库。这其中蕴含了一个构建网络的过程——构建一个错综复杂的单词网络, 网络的构建使所有的单词标记和具有相关性的单词组之间建立联系, 并且为我们不断接触、识记新单词的过程打下基础。提高词语理解运用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是举荐用文字取代图片阐释单词的意义, 减少学生对图片的依赖, 使其学会通过文字来理解文字, 以真正达到对词语的融会贯通。由“图片依赖”转向“语境依赖”是一大进步, 学生能够同时关注阅读和词汇,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准确找出判断词义的线索词, 这在无形中减轻了他们学习单词和短语的负担。

词汇教学的确是教学中的难点, 但并非不可克服。教师应充分理解词汇教学的意义, 熟悉单词记忆的规律和特点, 掌握多种词汇教学方法, 同时更重要的是准确找出学生的能力起点和认知方式, 并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学习。词汇教学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只要能满足自己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的学科发展就可以说是有效的方法。

二、有效阅读中的动态生成

阅读中的互动既要生动、活泼, 又要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 促进其理解。

1. 多技能并用。

读是语言文本信息输入的主要形式。通过不同技能并用的阅读, 学生循序渐进与文本接触, 动态生成不同理解:通过略读了解主旨、段落大意;通过扫读查找细节;通过回读上下文猜测生词、难句的意义;通过朗读欣赏佳句;通过自主读提出问题。

2. 梯度问题, 促进生成。

多层次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问题连续体理论是美国大学教授Make r等人提出的科学的课堂提问方法, 它以“问题的定义”为中心, 以“方法”为中介, 以“答案”为结果, 根据问题解决的情景对问题进行分类, 标志着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同水平, 从而构建了五个层次的问题类型。“问题的定义”指问题的结构, 包括其定义的清晰程度、开放程度以及综合程度等。问题的结构对学习的影响很关键。问题定义清晰明确, 且封闭、简单, 则问题结构性强。否则, 结构性弱。“方法”指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即解决问题的方式、手段或途径。“答案”指问题解决达到的目标或预想的结果。

Marker等人将认知因素总结为四个水平:事实水平、概念水平、概括水平和理论水平。问题设置充分反映了美国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 并促进学生理解文本, 更侧重于置学生于时代事件、背景以及作者所处的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启发学生的多元化思维。

3. 多种输出方式。

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就要有灵活多样的输出方式, 由于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可观察, 因此通过活动准确反馈和评估阅读理解技能发展的状况是很重要的。连线, 整理, 画图, 采访, 演讲, 缩写及预测等活动能使学生与阅读资料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感悟, 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并形成有效生成。

三、非语言障碍应对策略

1. 心理障碍。

笔者在教学中接触过许多这样的高中学生, 他们很注意听说读写的各方面的培养, 也很想在英语学习上取得进步, 但只要面对篇幅大、生词多、句子长、结构复杂的文章, 焦虑情绪便会产生。这种心理障碍不仅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还使他们误以为阅读就是学习单词和短语、语法、句型、修辞等知识, 结果不仅阅读速度慢, 而且不能把握文章的脉络、从整体上理解文章。

应对策略:首先, 教学的实质和根本任务在于创建一个让学生感到安全、轻松, 消除心理压力和负担的情景, 让学生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 自由想象和创造。教师要营造主动、民主的课堂氛围。其次, 在教学中, 处理好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差异是消除学生焦虑、恐惧、厌恶等心理障碍的有效途径。分层策略就是根据学生心理障碍发展的程度和个体差异, 对全体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再者, 学生的身心正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 在心理上表现出半幼稚半成熟状态;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逐渐增强, 且渴望独立, 但往往不能很好地自我控制。因此, 教师要尊重和信任他们, 要把英语教学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2. 语篇障碍。

正确的阅读理解取决于对语篇整体的把握。传统的英语教学把重点放在单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语法分析上, 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在阅读时常以单词或句子为单位, 而不是以意群为单位, 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词语与句子的含义上, 对段落和作者的思想脉络把握不好。此外, 一些学生不太了解新闻、小说、人物传记、科普知识和其他应用文体裁的结构和特点, 不能根据不同的特点和结构去理解文章的内容, 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具体而言, 应对策略有以下几点:注重句间、段内以及篇章的路基语义关系;注意段落内部的结构和层次, 抓住段落中心思想;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层次, 抓住全文的中心思想;把握篇章的结构模式。

3. 文化背景障碍。

在众多的非语言因素中, 是否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效果有很大影响。丰富的背景知识是有效阅读、深刻理解的基础, 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 就难以达到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

应对策略:在进行阅读教学之前,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语言背景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 以激活并丰富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注意跨文化单词的积累, 对某些词语来说, 除了词语本身的意义之外, 还有更深的文化内涵, 即词语以外的隐含意义。教师应找出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跨文化词语, 并寻找消除这种障碍的对策。还有, 注意句子、语篇层面上的汉英对比。英语文章的结构特点是首段通常有一个主题句。抓住了主题句, 理解文章就会化繁为简, 事半功倍。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0

1 构建以生为本的阅读教学课堂

由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直接承担者, 是教学影响的承受者, 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而展开的。教学要达到最佳效果, 我们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 情感特点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产生的重要影响, 在授课前进行全面的学情分析。因此, 在阅读课教学中, 教师不能以语言知识点的掌握为终极教学目标, 不关注学生实际表现和课堂实际反馈, 而是要在课前充分预设和精心准备、设计的基础上, 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和遇到的问题, 不断调整, 积极应对来生成课堂资源、教学程序和细节,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让学生按照预设的教学和目标任务, 通过自主学习, 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树立创新意识, 从而学会学习, 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 运用任务型阅读教学来打造有效课堂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的各个板块都是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展开的。每个单元的阅读材料、词汇、语法、技能训练和写作任务都是为了这个任务服务的。任务型教学即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1]。任务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 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欲望的交际问题, 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 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 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 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知识点。即以完成任务为目标, 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 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入手, 进行听、说、读、写等活动, 通过运用语言来达成目标。

教师从学生认知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设计任务时可遵循以下几点: (1) 有效设计读前活动。首先, 任务明确具体, 学生不能随意、盲目地读;其次, 以旧带新, 通过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来激发对新话题的兴趣;最后, 新授单词的处理。阅读前只需教关键生词, 即那些对学生阅读理解构成重大障碍而又难以从上下文中得到词义的生词, 多数生词可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去猜测, 根据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定义线索等猜测词义, 对学生进行猜测生词意思的策略指导, 培养学生的能力并感知学习的乐趣。在第一课时教学中让学生对生词认读即可, 不必讲解具体的用法。 (2) 注重阅读过程的有效性。学生阅读第一遍的任务是领会大意, 要明确告诉学生默读, 以跳跃式的方式阅读, 通读文章的起始和结尾段或者细读各段主题句, 并浏览与主题句相关的词语。这正是略读的策略。任务形式以问答为主, 问题不宜多。学生阅读第二遍的任务是理解细节。这时要给学生读足够的遍数, 任务设计有层次和坡度,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任务形式多样, 可以是问答, 表格、选择、匹配等, 适量而不交叉, 呈现形式要具有逻辑性和层次感, 以便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记忆。这时可以采用预测和寻读的策略, 以便他们根据题目、上下文内容、关键词、连词等信息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及相关词汇进行预测。或者利用关键词、标题、图表等信息快速从较长的文章中查找特定的内容。 (3) 阅读后要巩固操练。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朗读, 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反馈活动的设计中, 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任务要求合理, 不片面追求结果的完美, 凸显过程的重要性[2]。

3 采用讨论式课堂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讨论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全班或学习小组为单位, 在课堂中围绕着阅读内容充分交流学习意见, 以达到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3]。课堂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生生讨论, 师生讨论, 通过信息的不断生成共享, 相互启发, 调动讨论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 集思广益。

讨论的过程又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学生为了参与讨论, 必须初步阅读文章, 还要提出问题。在讨论时, 听别人的发言, 经过思考分析, 针对别人的发言补充自己的意见, 不断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意义上, 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弄清作者的意图, 挖掘文章的深层涵义。讨论式课堂可以很好的达成这一目标。因为开展课堂讨论能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 让学生到文章中去发现有关内容和信息,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这种阅读活动中, 学生的思维活跃, 注意力集中, 使阅读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交际, 有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

4 多元化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日常阅读习惯

在阅读课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会表现出一些不良习惯例如: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读出声音、翻译成母语等等。注意力不集中会造成阅读断断续续, 影响阅读速度和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在课堂上, 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培养他们专心致志一气呵成的阅读习惯。教师还要训练学生从声读过渡到默读, 按意群理解句子, 培养直接理解书面信息的阅读能力。翻译成母语不仅严重影响阅读速度, 而且不利于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的培养。在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复述段落的方式, 让学生读一段, 用自己的话复述本段的主要内容, 这样学生没有必要把它翻译成汉语, 逐渐地便改掉了边阅读边译中文的习惯。当然长难句还是要给出正确的汉语表达。

在阅读课上, 教师同时要鼓励学生养成朗读的习惯, 因为大声朗读不仅能引导注意集中, 还能刺激脑细胞, 加深记忆, 而且有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自信, 提高对阅读材料的欣赏力。总之,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 探索科学的阅读教学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形成科学的阅读技巧, 能够促进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有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汉荣.漫谈任务型阅读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广东科技, 2008 (5) :6 1.

[2]苏晓梅.初中英语阅读有效策略探讨[J].魅力中国, 2009 (23) .

基于能力导向的英语阅读有效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能力导向 课堂有效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针对我校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较薄弱的现状,笔者基于余文森教授提出的“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以人教版选修八第五单元阅读课为例,谈谈这方面的尝试。

一、“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余文森教授倡导的“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能力的有效,即有效的内容表现在能力的变化和发展上;二是指凭借能力获得的有效,教学要依靠、发挥学生的能力来理解和创新知识。余教授提出能力导向课堂要培养学生的三大核心能力——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要建立依靠和充分发挥学生能力的课堂体系。笔者认为,在能力导向的英语课堂中,可通过引导学生用英语获取处理信息,让学生“读出作者”、“读出自己”和“读出问题”,即准确读出作者的本义,又把自己的经验融入阅读之中,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指导学生用英语分析、解决问题,培养“常规思考力”、“创新思考力”和“特殊思考力”;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用英语进行表达,激活知识,将知识真正转化、生成为能力。鉴于我校学情,笔者认为,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要兼顾学生基础知识,以基础促能力,以能力促进有效教学。

二、以能力为导向, 兼顾基础知识

在高中英语人教版选修八模块中,第五单元的中心话题是考古学,涉及到历史和人类学,内容是“周口店遗址的北京猿人”,通过一个考古学家和一组参观遗址的英国学生的问答呈现出史前文明。由于我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在本节课教学中,笔者把握三个维度:课前的备与学、课中的教与学、课后的导与学。

1.课前的备与学。先秦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同样,上阅读课,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读前准备。教师可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如在本节课前,布置学生复习上节课有关考古学和预习这节课的词汇,并进行以“考古学”为话题的口语练习。

2.课中的教与学。全国优秀外语教师葛文山说过,“教材里的课文是风平浪静的池塘;高中阅读中的文章是惊涛骇浪的大海。”如何帮助学生在这片大海中遨游?笔者认为,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教师需提出有效的阅读任务,启发学生的英语思维。

(1)以获取处理信息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逻辑性创造性思维。在本节课中,教师提出以下任务:一是通过略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北京人的生活、他们使用过的骨针和制作的项链;二是通过扫读了解文章细节。在了解细节时,不仅要“读出作者”,还要“读出自己”,即填关于骨针、项链的来源、材质以及考古学家对北京人生活的猜测,还要根据常规思考力推测骨针的用途。随后教师邀请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画思维导图,来启发学生的逻辑性和创造性思维;部分学生将周口店遗址画出了动漫效果,将课堂掀起了一个高潮,学生学习兴趣盎然。

(2)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这节课中,教师在读后提出两个开放性问题组织讨论——参观周口店遗址有何意义、如何保护周口店遗址。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对比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差别,让学生增长考古学知识,培养对考古学的兴趣。第二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了解周口店遗址的现状,讨论如何拯救周口店遗址,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保护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

(3)以英语表达能力为导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由于本节课阅读的文本是学生与考古学家之间的问答,学生可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先帮学生搭建好脚手架,即带学生找出考古学家引导学生猜测“北京人”生活的问答,再品读问答的特点,如“Now what do you think this tells us about the life of these early people?”,学生会找出一些考古学家的专业用语,如“we have found”。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师可提供,也可让学生创设。

3.课后的导与学。古人云:“温故而知新”;现代人讲究“温故才知新”,即温习已学的知识,才能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因此,教师在课后要重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升举一反三的能力。如本节课可以“考古学”为话题,整理词汇、句型并延伸;还可引导学生关注有关考古学的时事热点新闻,比如了解厦门城市遗址考古、厦门古墓葬考古等。

参考文献:

[1]罗之慧,扈华唯.高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4,(10):14-17.

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2

一、提高英语阅读认识

初中英语, 学生把重点都放在了课堂教学中的简单词汇和一些书本上的知识, 对英语阅读的认识还不是很深。而家长比较认可英语中英语单词的记忆, 在回到家以后, 很少有家长会督促孩子在英语阅读上下功夫, 无非是帮助孩子学习单词, 盲目地背诵句子。其实, 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英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学习中, 随着年级的增长, 学生们的课业加重, 他们所涉及到的英语阅读也非常多, 单词量也非常的大, 所以对于初中学生们来讲, 教师要充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能力, 由少聚多, 让学生们在以后大篇幅的阅读中也能灵活地分析, 巧妙地理解。作为英语教师, 要积极培养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都离不开阅读的涉及。所以, 要想在英语科目中得到高分, 也为了使自己的英语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 那么就要积极地进行英语阅读, 并且加强对其重视度。

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与其他科目相比, 比较繁琐, 因为英语毕竟不是国语。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为了让学生们理解他的含义就要英汉结合, 所以他的讲解不会像其他科目那样的直白。巧妙的运用教学策略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 让学生学会阅读, 会学阅读, 在阅读上不丢分, 把每篇阅读都能顺畅淋漓地理解透彻, 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策略, 下面是我针对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的几点分析。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英语学习中, 很多学生对其并不是很感兴趣, 尤其是自己根本就听不懂的时候就会更加沮丧。而有些学生对其兴趣不高, 有的时候心情好就会好好学习, 有的时候心情不好就不愿意学, 那么作为教师来讲, 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我认为, 对一切来说, 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它远远超过责任感。”是的, 只要学生们热爱英语知识, 喜欢学习英语, 那么对于英语的阅读也一定会喜欢的。那么, 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英语呢, 以往呆板的英语教学是不够新颖的, 教师可以让英语变的生动和现代化,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把阅读知识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呈现给大家, 把一些学生们不懂或者不好理解的句子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同时, 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实践来给大家讲解, 将繁琐的阅读简单地呈现在学生们的视野中, 图文并茂, 激发学习兴趣。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阅读理解能力

在英语阅读中, 由于内容比较多, 学生们一看到这么多的东西, 就会觉得不想看, 太多的内容, 如此的繁琐, 这时教师更应该加大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整篇阅读, 一句话一句话逐句地划分, 划分以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逐句地翻译, 并去理解, 找到主旨句。例如: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hings on the platform, a bicycle key, a pair of sunglasses, a hair band、newspaper、whose are these things?We only know that in this class. Alice likes reading newspaper, Jack often rides a bike to school, Kathy hates sunshine, she likes to be cool, Lillian has long hair, Maris hates reading.这样的小文章摘取一段先划分出来:There are four kinds of things on the platform, a bicycle key, a pair of sunglasses, a hair band, newspaper, whose are these things?We only know that in this class, Alice likes reading newspaper, Jack often rides a bike to school, Kathy hates sunshine, she likes to be cool, Lillian has long hair, Maris hates reading。分成两段以后再翻译, 第一段, 让学生们理解There be句型的理解, 学生就会觉得简单很多。

3.重视知识积累

在英语阅读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积累, 尤其是英语单词的积累。在做英语阅读的过程中, 如果遇到生词就要及时地记忆下来并且背诵。日积月累就会增加自己的单词量, 同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多看一些课外书籍, 多看相关知识的英文电视节目, 适当地也可以交一些笔友。教师还要求学生每天看一篇阅读, 分析阅读, 赏析阅读。在一段时间以后, 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教师定期组织英语阅读分析比赛, 看哪位同学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一篇很繁琐的英语阅读分析的淋漓尽致, 获胜的学生给予奖励。俗话说得好:“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只有重视平时的积累才能收获颇多。其实, 英语阅读知识很容易学习, 只要学生重视平时的积累, 就会使自己的成绩和知识量不断提高和丰富。

综上所述, 英语阅读在英语中占有很重要的分量, 无论是英语听力, 还是写作等多方面都需要好的阅读功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 对英语阅读技巧有一定的总结并提出学习措施。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 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是学生通往成功的指示灯。有了教师得当的教学策略, 学生们会更加热爱英语, 教师也在为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教学水平, 为学生学到更好更专业的英语知识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国安, 姜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 2010, (12) .

[2]陶春霞.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J].教学与管理, 2010, (13) .

上一篇:更新再利用论文下一篇:创新性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