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发展目标分析(精选12篇)
现代会计发展目标分析 篇1
一、经济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 人们已经基本接受了经济学和数学作为会计学两大理论支柱的观点, 尤其是认为经济学对会计学起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 并得出“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的结论。由于建立在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 现代会计理论有了更多地的创新和发展, 两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紧密。事实上, 经济学与会计学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是基于它们共同的研究对象———稀缺资源。经济学要解决的是由于使用稀缺资源而发生的利益冲突问题, 以实现最有效率地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会计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是在特定资源约束条件下, 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而提供会计信息产品的经济信息系统。资源的稀缺性也是推动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前提, 如果没有资源稀缺性限制, 各种交易耗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将会变得无关紧要, 会计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将大打折扣, 甚至可能没有存在的必要。面对资源稀缺的事实, 会计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所以, 从最终研究对象来看, 经济学和会计学都是围绕稀缺资源配置展开研究的, 只是具体研究范围和方法不同而已。
二、产权经济学与会计理论的融合与发展
(一) 产权经济学与会计学的理论渊源
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 产权经济学已成为非常重要和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 它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安排产权结构, 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 提高运行的效率, 改善资源配置, 加快技术进步, 增加经济福利, 促进经济增长。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产权及其配置的学科, 那么会计学就是确认、计量和报告产权关系及其变化的学科。如果说经济学是研究产权及其配置的学科, 那么会计学就是确认、计量和报告产权关系及其变化的学科。所以说产权经济学理论跟会计理论的关系非常密切, 对会计理论的影响是深远的。美国著名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就曾指出, 会计的发展是反映性的, 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资源配置的计量与信息的利用的角度看, 经济组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需求———计量投入的效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而会计的目标就是为产权主体提供计量经济组织绩效的会计信息, 会计信息有利于提高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决策效率和评价企业受托经营责任。因此, 将产权理论引入会计研究领域, 不仅能增强会计理论的分析深度, 更重要的是在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时更具现实的说服力, 能够揭示出会计现象背后的经济实质, 使会计学成为本来应该的那种会计学, 即会计理论应该能客观反映和监督现实的产权关系, 并能够解释和预测会计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
(二) 产权经济学与会计理论的融合
现代产权理论是研究企业本质、产权结构及其变迁的有力分析工具, 这些理论已经渗透到了包括会计理论在内的有关企业问题研究的各领域。犹如美国会计学家马蒂斯奇所指出的:“如果没有内部动力和其他学科 (主要指经济学) 向本学科的渗透, 现代会计研究就不可能出现大量的思想创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教授也曾经明确指出, “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会计数据有利于分析企业行为、会计理论的改进, 例如, 促进会计处理一致性的理论, 就有助于经济学的研究, 即研究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成本不能忽视对会计系统效率的研究。同时, 会计理论的形成依赖于经济学尤其是对企业认识的进展”。会计发展史也表明, 会计的出现从一开始就与产权有关, 产权保值与增值思想是会计思想发展的原动力, 任何时期的会计都建立在一定产权关系上, 会计的产生是伴随特定产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 它是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 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 并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可见, 会计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从产权保值观念出发的, 并始终围绕产权观念发展。
(三) 产权会计理论的内涵及其思想演进
美国会计学家瓦茨和齐默尔曼在《实证会计理论》中已经指出, “会计和审计都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 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会计的发展与产权经济问题的发展关系既密切而又历时久远, 可以讲无论是产权经济对于会计的影响, 还是会计对产权经济的贡献都是与生俱来的。”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与企业产权制度及其变迁密不可分,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直接影响着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产权理论可用于解释会计理论并解决具体的会计问题, 从而极大推动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随着产权交易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会计发展中的产权会计思想必将日趋成熟。研究产权会计的重要意义在于:产权会计思想统一了对企业财务责任与会计责任的认识, 统一了对企业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的处理;产权会计思想支配着企业管理组织制度的改革;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影响到财务与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并将其推动到深层次研究阶段;产权会计思想深刻地影响到财务会计报表的披露及其审计;产权会计思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形象、竞争能力及其发展前途等等。田昆儒教授也认为, 会计与产权的关系可作如下简单的概括:任何一个时期的会计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产权关系上;任何一种类型的会计都要维护特定的产权制度;很多会计问题都可以运用产权理论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诸多产权理论中蕴涵着会计思想;会计与产权的影响是相互而直接的。这些产权会计思想的演进为产权理论与会计理论之间搭建起了联系的桥梁, 将传统会计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并赋予了产权会计理论新的内涵, 开辟了利用产权理论研究企业会计问题的新领域。
三、产权理论对传统会计信息理论的影响
(一) 产权界定和保护是会计产生的基本动因之一
会计的产生是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其自身产权的界定和保护的需求。基耶戈杰里·卡斯基洛就认为, 会计核算的对象是契约, 核算的目的就是反映契约双方的法律权利和要求。如同度量不统一将导致高昂的交易费用一样, 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和披露机制不统一也将因交易费用太高而制约契约缔结和履行, 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作用, 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所以, 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规范的、符合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作为公共契约来界定和维护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利益, 这也是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逻辑结果。
(二) 界定和保护产权利益是会计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职能
根据产权理论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会计不仅仅是对人们所拥有的资产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专门技术, 更是对人们所享有的拥有或处置这些资产的若干财产权利予以界定和保护的一种有效手段。从产权角度讲, 界定和保护产权主体的产权利益是会计工作的根本目标。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是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就是界定产权, 会计监督就是保护产权。但两者又不是独立、分离的, 而是紧密联系, 相辅相成。界定之中有保护, 界定是为了更好的保护, 保护是为了维护界定的结果。
(三) 产权博弈关系决定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
由于企业契约关系的本质是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产权关系, 因此, 企业会计信息具有产权特性。按照产权经济学的观点, 由于交易成本为正, 产权就不可能完全界定清楚, 从而, 在产权交易中必然留下一个未界定产权的公共领域。产权主体将在各自约束条件下进入公共领域攫取未界定的价值, 直到产权博弈达到均衡状态。由于会计信息在反映和控制产权上特殊的界定作用, 这种产权博弈关系必会集中反映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权利。
(四) 产权制度是选择会计信息处理规则的出发点与归宿
从产权角度来看, 一切经济活动的本质并非是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产权交易关系。那么, 作为反映和监督这些经济活动信息的重要系统———会计信息系统, 也就是对产权界定、产权交易以及产权价值运动的反映和监督。如果这样来看会计信息的性质, 那么, 会计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具, 也并非价值中立, 它的供给和需求必然反映和体现各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所以, 尽管会计信息处理方式 (主要是会计政策选择和信息披露规则) 选择在形式上表现为会计过程的一种技术规范, 但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利益的博弈规则和制度安排。
(五) 提高产权效率是提高会计准则质量的基本要求
郭道扬教授认为, 维护与保护市场经济下的所有者权益问题是会计法律制度建立的出发点, 也是作为它的基本体系最终得以构建起来的落脚点。因为, 在资源稀缺的世界里, 产权不仅需要界定每个人对稀缺资源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等诸多权利, 而且还要衡量每个人利用资源的效率, 从而界定每个人做出贡献的份额。所以, 按照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 要求利益相关者权益必须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理解, 只有具有产权效率的会计准则才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 才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因此, 产权效率应是评价会计准则这一公共会计信息产权契约质量和效率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 产权会计理论是会计学与产权经济学理论融合创新的产物, 它主要是以现代产权经济学理论和会计学理论为支撑, 利用会计特有的研究方法对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产权界定、计量和报告的经济信息系统。产权会计的主体是企业合约, 产权会计的对象可以简单描述成, 企业合约中的产权及其运动, 即产权及其运动过程中能够运用会计方法进行产权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方面。以产权为视角研究会计理论, 有利于体现会计界定产权关系、保护产权利益和维护产权意志的经济社会功能。
摘要: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 产权会计理论是会计学与产权经济学理论融合创新的产物。从产权角度来看, 会计是企业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 其根本任务是界定和保护产权利益, 产权博弈关系决定会计信息的价值取向, 产权制度是选择会计信息处理规则的出发点与归宿。
关键词:产权经济学,产权会计,会计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葛家澍.试论经济学是会计学的基础[J].东南学术, 1998, (3) .
[2]查特菲尔德.会计思想史[M].中国商业出版社, 1989.
[3]田昆儒.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财经, 2000, (8) .
[4]苏强.会计信息产权论纲[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7.
[5]郭道扬.20世纪会计大事评说 (十) :二十世纪会计思想演进概说[J].财会通讯, 1999, (10) .
[6]Watts and Zimmerman: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1986.
现代会计发展目标分析 篇2
一、分析现代成本会计发展,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的分析
从总体角度来看,人们将生产系统以外的因素纳入成本计算中。比如战略成本的控制,就需要从企业发展的长远性、基础性的问题出发进行规划和谋略,以求达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的目的,从而达到未来的发展目标。同样对于成本会计造成影响的还有战略管理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战略成本的管理这一理念的提出。即通过成本的数据和信息计算,来确定未来公司发展最有竞争力的一条路线及战略方针。战略成本的管理大致包括的方面有:(1)价值链的分析;(2)确定其战略定位;(3)分析成本的动因。从微观的层面来分析,近年来人们对成本的分类更为精细,从而达到尽可能减少浪费的目的,这是与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相比所做出的创新。举个例子,作业成本法(简称ABC),会将生产产品中所有的作业,比如说质检、维修以及客服等程序通通分配到成本中的一种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方法更加细致,计算出的结果更为精确。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了作业基础法(ABM)。通俗来讲,ABM以ABC为基础,工作人员通过获得生产成本信息,找到无效益但又耗费成本的作业项目。通过ABC法得到的成本资源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重新规划产业链的作业项目来减少资源浪费。可以列举的还有全面质量管理法(TQM)。TQM的原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传统质量管理,然而随着全球市场的风云突变,如今TQM已经发展为企业的竞争利器,其源动力来自于客户的期望与追求,并持续不断地朝着满足客户要求的方向做出改进的一门管理哲学。TQM的追求是要做到产品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做到尽可能的没有缺陷,由客户来检验质量。对于报告业绩以及计量的会计人员来说,TQM产生了质量会计这一新学科。然而质量升级带来的利润是难以计算的,质量成本的确定便成了质量会计工作的重点。通常来说质量成本包括五方面:第一,预防生产成本;第二,质检成本;第三,内部失败所需成本;第四,外部失败所需的成本;第五,质量保障成本等。引起成本会计行业变革发展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手段、制造技术的创新变化,外因包括两方面:一是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二是从根源上市场需求产生了变化。
二、应对行业变革做出的决策
着眼于现代会计的发展走向,ABC以及ABM的崛起,TQM也发展得如火如荼,目标成本法也在大力推广普及。成本会计如何顺应全球市场的变革以及生产的技术管理手段的提升,结合我国国情特色,去引用、汲取、运用各式各样新兴的会计管理理论,并摸索出适宜我国成本会计行业的发展之路,是人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完善成本研究理论,提升我国总体的成本会计行业水平
建立结合中国国情特色的成本会计管理理论体系。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要有新兴的视野与头脑,不受传统会计理论的.束缚,敢于在新的领域进行研究拓展。立足于创新研究精神、严谨的作风态度,深入企业生产内部进行研究调查,与实践工作者一道,寻找问题并予以解决。同时开展多方案例分析,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内容总结出来成功经验,将理论运用的问题解决,并将成果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二)会计从业人员也应该与时俱进,建立成本规避、成本效益的思想模式
一直以来,企业成本绩效评估中,仅仅将成本的上升与下降作为单一审核标准。这在理论层面即是错误的,因为成本只是一段时间中生产消耗的体现,而相应的效益却没有在成本指标中体现。因此,成本战绩评估应统筹成本与产出的关系:一方面尽量减少成本,另一方面产出的效益尽可能增多,同时投入的增长速率最好慢于效益的增长,相反的成本减少要快于效益的降低,最后则是追求效益的增加,成本的下降。而在实际生产中单方面强调成效本的降低,无可避免的使一些企业未来发展所需的硬件投入出现缺陷,然而,一些看似高昂的短期成本投入对于企业的技术更新与产品的创新变革是必须的。
(三)推动电子计算机在成本会计行业中的普及
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管理是当今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成本会计工作,信息传递反馈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提升了处理业务的效率,同时可以更加准确、及时地核算及预算成本,对于成本控制、考核分析都有很大的裨益。
(四)引进国外先进的经验技术,取其所长
随着各种新兴的技术与方法运用于成本会计中,西方已经构建出结构完整的经营管理成本会计。我国可以对西方的先进成果进行学习借鉴,在这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特色,发展出适宜我国的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理论体系。
(五)建立完善成本会计机构,提高从业人员基本专业素质
为了满足适应目前成本会计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去建立成本会计组织,以及完善成本会计行业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现代成本会计素养以及意识,了解生产技术,熟悉优化理论,同时要求其掌握运用电子信息手段开展成本会计工作。综上所述,为了应对社会发展中成本会计行业技术方法的变革,着手于了解成本会计的发展历程,同时总结出发展趋势。从而提出应对瞬息万变的成本会计行业变革,想要跟上时代,提高竞争能力所必须做出的创新措施。相信在未来无数学者与从业实践者的努力下,我国成本会计行业将会迎来长远的革新与不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相林,李宣霖.企业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05):104-105.
[2]熊之潔,庞敏.现代企业成本会计发展趋势与对策探讨[J].商业会计,2015(4):65-66.
现代会计核算及发展态势研究 篇3
【关键词】会计核算;网络会计;发展趋势
一、会计核算法制化
我国宪法有关法律作出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会计领域,依法治国的内容当然包括对会计工作进行相应的依法治理管理工作。会计核算应该实现法制化,所谓的会计核算法制化是指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对所处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核算工作法制化中的“依法”工作,不仅仅要依靠与会计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参照会计行业的行政法规以及进行财务工作时候的规章体制来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
例如,明光工厂2010年12月1日接收新华集团公司追加投资600万元。此时会计人员应该严格依据会计法律规定记录该工厂借:银行存款5,000,000;贷:实收资本5,000,000。会计核算工作法制化中的“依法”工作,不仅仅要依靠与会计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参照会计行业的行政法规以及进行财务工作时候的规章体制来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工作。除此之外,会计核算法制化对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提出要求的同时,它对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也明确了与会计核算工作开展的相关要求,它要求企业,以及事业单位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依法组织对会计核算工作情况的审核项目。另外,还应该要求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部门依照法律严格的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进行全程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确保企业或者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顺利高效的为该企业服务,当然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领导应该加强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视程度,构建健全会计的法规体系是推进会计核算法制化的特殊需求。
二、会计核算国际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兴起,我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外企中树立了令人髙瞻的地位,此时我国的企业积极的引进国外先进的高端技术和超前的仪器设备,应用外资,对外进行承包体制,对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工程进行承包,开展国际劳务合同,借鉴在经济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先進管理技术。
会计核算国际化是指会计机构或者财务会计人员积极采取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划性以及可比性和适应性的手段或者渠道,使企业的会计核算任务顺利的得以完成。它的具体内容包括三大类,分别是国际相应性,国际规范性以及国际适用性。执行资产减值会计政策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环节参与加入,因而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为严格,只有他们具备极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对会计核算的国际化进程有所认识和估计,分析工作过程中的种种不确定性。
例如,我国南方某建筑企业为了使现代会计核算体制走向国际化,应该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预算,将折旧基金上缴国家,这就实现了该工程项目资金到位的目的,另外建筑企业的产权应该是分明的。这里应该明确声明的是,要是会计核算工作具备国际性,这是个极为漫长的探索过程,绝对不能一曝十寒的开展会计核算的国际化工作,唯有通过向他国学习借鉴经验,协调和完善我国目前的会计核算工作,在这种情境下,会计核算国际化体制才会得以构建,进而在实际中落实。
三、会计核算规范化
会计核算工作因为具有涉及范围较大,核算程序较为繁琐复杂的属性,因而就对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会计核算规范化是指会计机构以及会计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会计核算的工作任务而选取具备标准性,统一性的手段或者措施而达到目的。这里的标准性是指进行会计核算的人员必须依照已经明确的准则或者程序,格式模板进行核算工作流程。而统一性,即为进行的会计核算的相关工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或者领域开展进行的,即使会计核算工作依据原有的规定法则在不同的时间以及空间进行时候,它实施也应该具备统一性的规则。
四、会计核算信息化
纵观国内外会计核算体系,我们不难发觉,会计核算体系实质上是一种形式开放的信息管理系统。因为会计核算的内容具有开放的现实特征,毫无疑问的是会计核算提供的信息资源也具备开放的性能,进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会计核算的信息系统与所在企业的其他部门系统的关系是互为开放的。会计核算的过程包含的步骤较为繁琐,换句话说,会计通过信息输出的渠道,利用信息资源开放性的特征,使国内外各个企业,或者让事业单位核算的过程就是信息资源的输进、加工、整合、传输,最后达到信息资源顺利输出效果的整体。在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方面加强沟通交流,使企业之间关联的纽带更为坚固,促进了双方各自企业的发展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会计核算信息化管理体制。
五、结束语
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核算体系已经建立,并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相信未来几年,会计核算工作的网络化也会呈现雏形的。为了使伟大的目标得以尽快的实现,我们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应该不断的吸取新颖的知识元素,将它们科学合理的融入到会计核素体系中,解决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中会计职业的素质能力低,减值制度滥用,以及资产减值转回与实际不符的相关问题,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王欣.现代会计核算及其发展[J].现代商业,2013.
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篇4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一门具有综合性的现代会计,它产生于20世纪,在21世纪的兴起中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和应用。它的基础是现代管理理论,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动态为研究对象,主要职能是根据内部管理所用的各种材料、数据为企业提供最优的经营决策方案,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利益。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笔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阅读,思考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从现状中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浅析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现代管理会计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之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沿海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更注重竞争,拥有竞争的资本和相对完整的管理体系。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的认识到企业的优点与缺点,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但遗憾的是,管理会计知识是我国1980年初才从西方国家引进并学习的,至今才有30多年的历史,而且发展中也遇到不少的挫折,至今未能形成全面系统的体系。
(一)管理会计理论未能与时俱进
社会一直在进步,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但管理会计知识大都还停留在我国初期引进的西方知识体系框架之中。这些落后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当今企业的发展不相匹配,而且在我国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和应用也不相同,比如:沿海地区的企业运用的管理会计理论相对较广,涉及到管理的方方面面;贫困地区企业运用的还是相对较老的管理理念,这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管理者重视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低
虽然我国现在有一些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于加强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方面的重要性,但大多数企业管理者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只有少部分业务涉及到事后管理的方面,更有一些管理者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控制产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等,给企业的发展留下隐患。作为会计人员本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但我国会计人员由于接触管理会计较少,不能把它很好的应用到公司的业务之中,所以管理会计得不到快速发展。
(三)研究者缺乏热情,未能总结提高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并不断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的会计这一观念一直以来备受争议,有些研究者认为管理会计应与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相融合。所以我国对财务会计的研究和分析相对较多,管理会计的研究一直处于分析阶段。不仅如此,对于管理会计进行研究的研究人员多为没有实践经验的科研工作者,而且他们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研究,没有结合成功的管理会计案例。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研究成果并不实用。我国并不缺乏成功的管理会计应用案例,但缺少的是总结归纳成功经验的研究人员。只有把成功的管理会计应用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之后再研究推广,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未形成
传统管理会计理论是依据特定经济环境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式和假设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许多不能够成立,人们很难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本量利分析,它必须假设单价是一个常数、单价和销售量相互独立、总成本线是一条直线。但是,在市场中不确定的因素有很多,导致其现实中的运用显得更加繁琐。而现代管理会计中的平衡积分卡等绩效评价方法和作业基础管理等管理理念的应用相对零散,各种方法的运用不仅未能发挥自身的价值,而且各个方法之间不能有效的联系,不能形成一个系统全面的管理体系。
三、管理会计发展趋势的相关建议
管理会计的发展刻不容缓,在此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研究者能够重视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成功管理会计应用案例的结合,认真研究并推广逐步形成有我国特色的、适合我国企业采用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把管理会计的理论精髓真正的应用到我国企业发展大大小小的方面之中,切实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管理者能真正的认识管理会计,把管理会计理论运用到企业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认知的提高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市场上的信息瞬息万变,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由于自身限定条件的约束不能满足于现代化的社会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大力宣传战略性管理会计的理念。与传统管理会计只关注于企业“眼前”利益不同,战略性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力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在此过程中,对外企业可以掌握企业外部购买者的购买力及需要,其他竞争者的产品信息以及市场的整体需求,明确收集各个方面的信息之后企业才能更好的做出长远的战略安排;对内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控等,运用战略性的观念,对于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或其他信息分类整合,采用灵活的信息处理方式,加强企业日常的信息处理。
(二)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真正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与提高
俗话说: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和实践只有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才能实现价值。管理会计也是如此。由于管理会计理论是我国从西方国家引进并学习的,他们的观点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及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理论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研究者可以根据我国成功的管理会计实践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整合为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管理理念模板,在大中型企业中逐步推广。各个行业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理念需求,权衡利弊,不断进取,把自己成功之处总结创新,丰富管理会计的外延。这样管理会计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提高管理者对管理会计更好的认识,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
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的价值。企业管理层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他们对管理会计的认知尤为关键。对于涉及管理会计较少的企业,可以开展对管理者管理会计方面知识的培训,提升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对于涉及管理会计较多的企业,可以把管理会计作为一种对管理者是否适合职位要求的考核,真正把管理会计运用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财务人员而言,不能固步自封,只满足于在学校所学知识。而是在企业中不断学习,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出利于企业发展的战略理念,及时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真正把管理会计的价值用于服务企业,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四)加强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教育
管理会计虽然引入我国已经超过30年了,但一直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使管理会计能够在未来很好的为企业服务,首要就是加强管理会计的职业化与专业化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高校应该增加会计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对管理会计学习的比重,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以便他们进入企业之后能把所学运用到实践之中。其次,建立管理会计方面的权威机构,把对管理会计研究较为透彻的人员集中起来形成一个专业的组织,在会计方面的考试中加入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提升学习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等到管理会计体系成熟之后,再把它设立成独立的考试,扩大管理会计人员的队伍。最后,设立管理会计的交流平台,利用互联网推广管理会计理论,鼓励财务人员和非会计专业但对管理会计有兴趣的人加入平台交流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管理会计是未来企业应用发展的趋势,所以我们应该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管理会计。对于企业管理者,重视管理会计,不断学习并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对于研究者,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价值,认真研究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早日形成系统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对于国家,多方面宣传管理会计,引导各个群体各个行业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管理会计的氛围。
时代在进步,相信在多方努力下管理会计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与财务会计相辅相成,不断创新,成为一门指导企业更好发展的综合性学科。
参考文献
[1]曹李朵.新形势下我国管理会计发展与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
[2]马懿洲.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4).
[3]闫志秋.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方向探究[J].学术论坛,2015(2).
[4]庞伟良.谈管理会计发展趋势[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4).
现代会计发展目标分析 篇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财务会计理论也顺应市场需求,在会计细则和理论上发生了变化,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和活力。因此,若要推动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顺利发展,就必须全面探究它在现阶段的变化特点,并把握其本质特征,然后依据经济发展需求,全面研究其发展趋势。
1.财务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1.1会计主体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计算机和网络迅速普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计理论得以突破国界的限制,进行国际间的联合和分组。这无疑增强了会计主体的可变性,加大了对会计主体的认证难度,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变得更难界定。
1.2会计基本前提
现代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前提是指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会计基本前提的各个组成要素都提出了挑战。
1.3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主要包括提供信息的原因、提供信息的对象、以及提供信息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通常将会计信息使用者视为一个整体,为其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会计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沟通交流,信息提供者在研究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全面思考其财务需求,进而提供详尽的财务报告,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目标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
1.4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主要是为了根据企业决策和要求,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递速度已取得飞速发展,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操作和调控的时效性。企业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及时了解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因此,在现代经济下,会计分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1.5持续经营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内部需求,依靠互联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项目,在项目完成之后,合作企业自动解散。在现代经济下,这种临时性的企业联合已经十分普遍,因此,持续经营的模式将逐渐退出会计理念。
1.6会计要素
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会计要素主要包括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己经成为新的经济核心,无形资产也发展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知识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会计要素。
1.7货市量
网络的普及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金融活动的国际界限越来越模糊,在这种形式下,国际贸易急剧发展,市值变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这无疑增加了货币计量的难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通用的货币计量单位,使国际间的金融贸易更加便捷。
1.8会计权益理论
传统的会计平衡公式主要体现企业财务资本持有者的.权益,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则未能体现,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知识、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财务体系不能只包含非人力资本,还应切实体现人力资本。因此,在现代经济下,必须及时更新会计权益理论。
2.现代会计理论的新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理论为顺应经济发展需求也产生了新的调整和变化,若要研究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在熟悉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上述要素在现代经济下所发生的变化,进而推测和思考其发展趋势,总体而言,当前会计理论主要产生了以下变化:
2.1会计分期概念的变化
会计分期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及时利用会计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现代经济下,信息传递速度飞速增长,传递渠道也呈多样化趋势,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共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计分期含义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
2.2持续经营理论的变化
持续经营要求财务会计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时间。财务会计理论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普及,许多企业,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型企业寿命越来越短,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时间存在很大的未知性和多变性,持续经营的理念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改变,较之传统的持续经营理论变得更加复杂灵活。
2.3货币量含义的变化
货币计量以货币价值恒定为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贸易交往日益密切,货币价值产生了更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货币价值起伏变化的背景下,货币量的含义显然也要发生相应改变。传统会计理论中恒定不变的货帀计量方式己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因此,货币计量也在朝着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
3.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财务会计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在发生相应改变,原有的概念含义和实行手段都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探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以掌握其发展方向,促进其持续进步。总体而言,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3.1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会计理论的学习者和使用者,更要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创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促使自己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会计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3.2会计基表假设得以创新
不断深入发展的知识经济,对会计基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现代经济下,企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使得会计主体呈现出“经济利益相联系的组合体”的特点。持续经营的含义也更新为“经济联合体从组建到实现经营目标的存在时间”。会计分期假设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对于那些临时联合起来的企业,可以暂时不实行分期假设,而是将报表报告期直接安排在交易期。货币计量除了原有的计量范围,还包括非货币计量。
3.3理财观念得以强化
在现代经济下,会计理财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了重要的生产力组成要素,而人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知识要靠人来创造、发现和发展,因此,人是知识经济的主体。与物资资本相比,人力资源具有更强的增值性。因此,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权责结合的财务会计机制,增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参与性、积极性、创新性,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影响会计理论的因素逐渐增力口,会计信息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在这种背景下,金融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和强化风险理财理念,增强风险观念,根据会计理论的内在规律,合理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随着数字信息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的普及,信息的获取速度和数量己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信息管理观念,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能够准确、迅速、有效的搜集和分析信息。
3.4网络会计得到普及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会计应运而生。网络会计面临的网络工作环境一方面是指企业内外逐渐加强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企业信息的国际化发展。在现代经济下,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涉及到财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而这些部门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网络会计要使每一笔经济业务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会计信息,以便企业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最新金融信息。
现代会计发展目标分析 篇6
关键词:会计 管理 转型 高端化
经济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复杂化为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与决策等新挑战,现代企业管理转型对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成了会计职业的素质环境。对低端化核算会计的需求将日益减少,现代企业管理转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不断高端化。
一、对低端化核算会计的需求将日益减少
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升其竞争力,大力推进会计变革:优化会计组织,减少会计人员、降低成本费用。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有:(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为规范会计核算、简化核算层次、优化财务业务流程提供了条件。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的IT技术,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重塑了会计组织架构,减少了会计核算层次,大量使用会计软件和企业管理软件,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二)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制定全球通用会计准则并促进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危机及其他事件的教训对加强会计监管、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推动的结果。会计准则国际化后,很多跨国经营的公司减少了对处于不同国别子公司的会计政策调整,并购、合并财务报表等大量复杂的会计处理变得简单,减少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三)会计外包服务的增长。目前我国大量存在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会计代理记帐公司等中介机构,其业务类型主要是小微公司的代理记账和税务代理、验资、工商年检等相关业务。会计业务外包,一方面可以节省成本,另一方面可以让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专业的工作,以提高会计业务质量。
二、不断拓展高端化会计的综合管理领域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经营管理的复杂化,企业管理当局强调会计工作对组织战略与经营管理决策的有效支撑。在这种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将会计人员逐步从“业务型”管理专家转变为通晓预算、成本、风险内控、理财、投资、管理等综合知识,掌握运用会计信息支持管理决策技能的“综合型”管理专家。(一)确保企业战略执行,拓展实施战略会计管理。现代企业不仅需要科学精细的日常管理,更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战略思想。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大量诸如质量、需求量、市场占有份额等非财务信息.为企业洞察先机、改善经营和竞争能力、保持和发展长期的竞争优势创造有利条件。战略性绩效评价将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战略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战略采取不同的评价指标。而且战略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贯穿于战略管理应用过程的每一步,强调业绩评价必须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战略管理会计联系竞争对手进行产品生命周期法、经验曲线、产品组合矩阵以及价值链等新的分析方法。(二)确保企业运行效率,拓展实施企业责任会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向大规模集团化发展成为趋势,相应的管理层和管理机构日趋复杂,企业责任会计就应运而生。责任会计是现代分权管理模式的产物,它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责任中心,并对其分工负责的经济业务进行计划与控制,以实现业绩考核与评价。这种制度要求根据授予各级单位的权力、责任及对其业绩的评价方武,将企业划分为各种不同形式的责任中心,建立起以各责任中心为主体,以权、责、利相统一为特征,以责任预算、责任控制、责任考核为内容,通过信息的积累、加工和反馈而形成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责任会计就是要利用会计信息对各分权单位的业绩进行计量、控制与考核。(三)确保企业成本降低,拓展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现代企业商品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以及制造系统的复杂化是当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的经济技术环境下,若继续采用在商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小的直接人工去分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制造费用,必将导致商品成本信息的严重失真,进而误导企业的战略决策。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降低企业成本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四)确保企业业绩提高,拓展实施绩效管理会计。现代企业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会计人员加强绩效管理工作来实现。绩效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绩效管理会计是指为保证企业业绩目标的实现,对企业的经营指标和相关管理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计划、管理、评价和反馈,通过综合评价各种指标得出最终结论的过程。绩效管理会计的内容和流程包括绩效计划、绩效管理、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五)确保企业科学管理,拓展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全面预算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全面预算的有效推行为公司各下属单位确定了具体可行的努力目标,同时也建立了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全面预算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基准和参照,也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目标分解、实施、控制和实现的过程。
三、不断提高高端化会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目前,会计工作的内容及其所承担的责任对会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格的会计人员需要具备系统思维能力、战略规划能力、领导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人力开发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新形势下我国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为:一是坚定的职业操守。会计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因此,会计人员应当具有坚定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偏不倚、追求真理、依法理财。二是开拓知识视野。会计人员必须综合考虑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影响因素,需要对涉及到上至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至普通投资者的利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会计人员要放宽视野,能够从更宏观、更复杂的局面中理清公司的发展思路。会计人员要注重财务会计知识、行业知识、信息披露和关系维护的知识以及与投资方和政府进行有效沟通的知识,使外界对企业产生积极的评价。三是领导艺术和领导技能。领导艺术和领导技能是为支持会计人员感知环境、综合运用知识、形成职业能力的软性技能。它是公司所有高级管理人员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软性技能不能仅从某种课程获得,而是教育与职业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降玲.企业会计在转型跨越中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11,(35):23-24.DOI:10.3969/j.issn.1004-5937.2011.35.010.
[2]程海虹.关于企业会计在转型跨越中的若干思考[J].经济视野 ,2013,(11):134-134.
[3]崔念斋.分析企业会计在转型跨越中的若干思考[J].商情,2012,(43):93.
[4]苗成红.企业会计在转型跨越中的几点思考[J].商情,2012,(37):93-93.
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篇7
当前,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整个全球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而现代会计如何适应这种突发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而本文研究的就是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通过二者关系的理论研究对于完善现行的会计机制及改善目前的经济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1、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环境
从历史的角度看, 会计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基于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需要, 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期, 人们的生产活动非常简单, 生产成果与生产耗费的计算、比较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 单凭人脑的简单思考、记忆或直觉就能完成, 无需专门的记录、计算, 因而也无需会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日趋复杂, 仅凭人脑的记忆和简单计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管理生产活动等经济活动的需要, 必须通过计量、记录来反映, 于是出现了极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 (如我国古代的“接绳记数”) 这些简单的记数、记录行为被看成是会计产生的萌芽。
2、经济环境的发展决定了会计的发展
经济环境是孕育会计发展的土壤, 经济环境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的发展, 一国经济环境状况决定了该国的会计发展水平。此外, 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不仅表现在良好的经济环境能促进会计的发展, 也表现在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限制或阻碍会计的发展。如目前的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对会计的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很多企业 (经济主体) 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 为了度过“寒冬”提供了各种失真的会计信息, 混淆视听, 这对会计的发展相当不利。
3、经济环境也离不开会计, 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3.1会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系统, 通过对经济主体提供相关会计信息, 为经济发展服务。
从企业角度来说, 企业作为社会主要的经济主体, 依赖经济信息系统, 在企业各部门之间, 企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 进行有效且有序的物质和能量之间的转换, 并实现企业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品结构复杂, 替代商品多, 价格波动大, 同时科技进步快, 使生产设备更精密、更复杂。仅仅凭借管理经验或直觉很难制定出有效的经济决策。所以管理当局必须借助各种科学的、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合理的预测, 帮助制定科学的决策。因此必须依靠会计信息系统, 将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 以此来控制企业,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由于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反映, 因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 并导致利益相关方的经济行为的改变, 因而财务会计通过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对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利益分配、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强化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从全社会角度来说, 会计信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经济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信息使用者根据会计信息, 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从理论上说, 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是最合理的经济决策, 那么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的决策, 就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为合理的配置。
3.2会计也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通过其内控机制, 指导会计人员自觉地加强经济管理活动。
从宏观角度来看, 运用会计手段, 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 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发挥预警作用, 以便政府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不稳定、不协调的情况。从微观角度来看, 会计可以明晰产权, 明确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 使微观经济健康发展。但在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应用就表现为管理当局如何使用会计信息来尽可能地提高企业的效益。
4、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关系中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 社会审计在会计发展与经济关系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一方面, 经济环境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审计的发展, 经济发展决定着审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但是, 审计也并非完全被动地受制于经济的发展, 审计自身的完善与创新, 对经济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一方面, 社会审计的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社会审计就是为了会计的良性发展而存在的, 同时会计的发展也提高了对审计的要求。所以社会审计、会计的发展与经济环境之间是紧密联系的。
三、结论
虽然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寒冬”之下, 但也应看到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的经济已经开始复苏, 开始企稳回升, 这对现代会计的发展是一个利好消息。也应看到当前知识经济在全球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深, 这就使会计赖以存在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必然会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冲击。
目前, 现代会计在我国发展迅速, 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而要想使现代会计在我国有更高水平的提高, 就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而如何创造良好的内部经济环境, 这不仅需要外部经济环境的支持, 同样也需要国内经济政策的支持。如何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 将成为今后要致力解决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 (1) :122-123
[2]、刘永祥, 刘晓春, 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6 (3) :72-74
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 篇8
一、会计是一定环境下的环境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环境。会计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互相制约、互相促进, 使得会计得到不断的发展。在诸多影响现代会计发展的因素中, 经济环境无疑是占主导地位的, 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决定因素。因为经济发展是会计发展的首要原因。经济越发展, 对于会计的要求越高越复杂。在经济不太发展的阶段, 只需要一种比较落后的会计方式就可以满足需要;而在经济发展的阶段, 就需要一种更完善的现代会计。
物质资料生产的扩大和进步是会计发展的前提。正是由于生产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关心投入的耗费和产出的结果, 以及投入、产出的效益和成果分配状况, 从而要求对其进行核算和管理。经济环境越发展, 对生产的核算和管理就越重要。所以,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在于生产, 即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 在于经济环境。在新世纪的经济环境下,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 势必要求现代会计应以一种更完善、更科学的方式来监督和管理经济活动。
二、经济环境对于现代会计发展的作用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偶然的, 而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经济环境也是如此。每一种经济环境都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政体、经济发展水平相符合。任何一个国家的会计, 都是在一定环境下, 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其形式、内容、功能和发展变化等各个方面。以我国为例, 社会主义的中国, 是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 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国民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有明显提高, 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以上种种, 决定了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必然要朝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方向发展。
自建国以来, 我国政府对于会计的发展完善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各项法规、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都为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会计发展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我国现在的经济情况, 既处在需要解决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要求相适应的阶段, 又处于经济体制正在进行转换的时期。这就对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体制, 为我国的现代会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同时, 国家也给予了有力的内部经济政策的支持。这些举措都使得我国现代会计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相反, 不良的经济环境会阻碍甚至制约会计的发展。比如, 20世纪90年代美国安然公司破产丑闻就是由于会计师们为了顺应企业家的要求, 被迫或者为了自身利益向投资者和公众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在这样混乱的经济环境中, 会计已无法做到最基本的公允和真实, 也就谈不上完善和发展了。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 不仅对现代会计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而且对正确看待会计实务的现状和制定正确的会计规划的意义也显而易见。
三、会计对经济环境的反作用
如同经济环境决定了会计发展程度一样, 会计也反作用于经济环境。今天,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最重要的经济趋势之一。在这种经济环境下, 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更为明显。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主要的经济体, 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企业是在一个国家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大机器工厂和垄断企业, 最后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这时企业对于会计信息的依赖不仅限于生产、销售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核算, 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会计信息的反映, 使企业可以敏锐的觉察到国内外的经济环境的变化, 为企业下一步的规划提供坚实的基础。
相反, 如果会计行业违背了真实公允、充分披露的原则, 那将对经济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股份制公司为例, 股东与经营者两权分离。股东并不直接参与管理企业, 而是由经营者定期报告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由此可见, 如果会计信息无法显示企业的真实情况, 会给政府和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甚至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出现倒退。现代会计的发展应当遵循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才能起到促进经济环境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建设形势发展势头良好的今天,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不断加深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研究现代会计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会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淑芳.会计师真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6:26-33.
[2]余绪缨.会计理论与现代管理会计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5-30.
现代会计技巧分析 篇9
计算机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 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但是, 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会计电算化而引起的损失也与日俱增。
因会计电算化所引起的损失主要有三种:
1.1 由于灾害事故 (如火灾、水灾域电源中断故障等原因所引起的会计信息处理中断和数据丢失;
1.2 因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本身的错误和疏漏所引起的损失;
1.3 因会计电算化舞弊而引起的损失。
对前两种损失, 通过借助于开发控制技术就能较好地加以解决, 而对因会计电算化舞弊所引起的损失却很难解决。因此如何防范会计电算化舞弊成了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
2 会计造假问题
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篡改输入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计算机舞弊手法, 该方
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录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以达到舞弊目的, 如虚构、修改或删除业务数据。
2.2 篡改文件篡改文件是指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终端修改文件。
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 有许多重要的原始参数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文件中, 如存货的零售价、批发价等, 这些参数是计算机程序计算的依据之一, 缺少或修改了这些参数, 将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一般来讲, 大多犯罪行为都是采取这种手段实现的。实现在私人计算机上构造覆盖文件, 编制自动覆盖指令, 实施时, 仅需极短的时间就可以达到其犯罪的意图而不留痕迹。
2.3 篡改程序是指通过对程序作非法改动, 以便达到某种不法的目的。
此法需要较高的编程技巧, 而这些技术仅少数程序设计员或系统维护员拥有。审计人员要想发现此类舞弊很困难。
2.4 数据偷窃数据偷窃是操作人员或其他人员不按操作规程
或未经允许上机操作, 通过改变计算机执行途径的手段实现其个人的不法意图。如私自调用计算机打印模块, 打印企业的机密数据和信息;或者直接用拷贝的方式将数据文件保存在非法携带的软盘中。
2.5 其他方法如只以破坏计算机系统为目的的毁坏计算机设备;
出于非法意图, 通过网络远程连接, 监视计算机系统的变化获取会计信息。
3 会计电算化问题的防治
防止会计电算化问题, 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 加强法制建设目前, 由于法规的不健全使电算化犯罪的控制很困难。
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 不能仅靠现有的一些法规, 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 因为会计电算化犯罪毕竟是高科技、新技术下的一种新型犯罪, 为此制定专门的法规对此加以有效控制就很有必要。
电算化犯罪法制建设, 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1) 建立针对利用电算化犯罪活动的法律, 明确规定哪些行为属于电算化舞弊行为及其惩处方法; (2) 建立电算化系统本身的保护法律, 明确电算化系统中哪些东西或哪些方面受法律保护 (硬件、软件、数据) 及受何种保护。
3.2 完善内部控制系统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单位, 均应建立和健全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
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强有力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措施、两者缺一不可。
3.2.1 一般控制软件系统控制。
是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取得和开发的控制, 以及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系统文件的安全所进行的控制。包括系统软件的购买、开发授权、批准、测试、实施以及文件编制和文件存取的控制。
组织与管理控制。组织与管理控制是指通过部门的设置、人员的分工、岗位职责的制定、权限的划分等形式进行的控制, 其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 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防止或减少错弊发生的目的。其中较重要的岗位有系统管理和审核岗位。
操作控制。包括对操作人员控制和操作动机的控制。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 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不允许任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留下审计轨迹;制定并实施标准操作规程包括:软硬件操作规程, 作业运行规程, 用机时间记录规程等。
系统安全控制。主要控制措施有: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 档案保管安全控制, 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辩真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 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 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 决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 以防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系统。
3.2.2 应用控制数据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的主要内容有:由专门录入人员, 录入人员除录入数据外, 不允许将数据进行修改、复制、或其他操作;数据输入前必须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对输入数据进行校对;对更正错误的控制。
处理控制。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 (数据验证、计算、比较、合并、排序、文件更新和维护、访问、纠错等等) 进行控制。处理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处理控制的措施有:输出审核处理;数据有效检验;通过重运算、逆运算法、溢出检查等进行处理有效性检测;错误纠正控制;余额核对;试算平衡等。
数据输出控制。主要措施有:建立输出记录;建立输出文件及报告的签章制度;建立输出授权制度;建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严格减少资产的文件输出, 如开支票、发票、提货单要经过有关人员授权, 并经过有关人员审核签章。
3.3 强化审计工作查错防弊一直是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
审计人员对付计算机舞弊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直接在审计中直接查出计算机舞弊案;二是在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 提请被审计单位改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系统来预防、查出和处理计算机舞弊活动。由于现代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 在评价内部控制基础上进行抽样审计, 加之计算机审计水平的限制, 计算机舞弊有可能从审计人员手中漏掉, 因而预防作用远比直接作用更大。
3.3.1 会计软件内设置审计监督程序这种方法要求审计人员
在系统设计阶段就应在被审计单位的应用程序中安插自己的审计程序段, 在软件中安放“后门”程序, 用来收集审计人员感兴趣的资料, 如应用控制程序逻辑错误或应用控制失灵的资料、例外情况的资料等, 并且建立专门数据文件, 用来存储这些资料。以记录程序和数据库的异常操作, 发现舞弊行为。该程序段会计人员无权访问, 只要被监控程序和数据库开始执行, 审计程序就处于监督状态。
3.3.2 对账务处理程序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可虚拟一组数据或
直接采用被审计单位原始数据, 将其输入计算机, 经程序处理后输出, 然后将输出结果与事先计算出的正确的结果相比较, 从而确定其处理程序的正确性。
3.3.3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作用内部审计直接以完善内
部控制系统为目的, 有责任对电算化系统的内控制度进行审计并提出改进意见。在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评价过程中, 审计人员必须特别考虑篡改输入、篡改文件、篡改程序, 以及非法操作的可能性。对已发现内部控制的弱点, 应报告被审计单位主管人员, 以引起其注意,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审计人员还应对自己提出的建议实施后续审计, 检查建议是否采纳和如何实施, 督促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摘要:文章对电算化会计记账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问题防治的对策。
我国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与发展 篇10
现代管理会计始成于20世纪50年代初, 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包括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成本分析以及责任会计等。现代管理会计以现金流动为会计对象, 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盈亏等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实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主要职能, 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企业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个管理环节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现代管理会计的作用
1. 为企业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现代管理会计通过运用先进的方法对复杂的经济活动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为企业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取胜提供科学的预测和决策的依据, 使企业降低经营管理风险。
2. 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现代管理会计能够通过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的关系, 找出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的最佳销售量;通过价值工程寻找既能提高产品功能, 又能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实现产品的最佳价值。现代管理会计实现全过程、全面成本控制, 特别是对产品投产前的事前成本控制, 能够使企业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
3. 为企业科学管理服务。
现代管理会计采用科学的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实施计划、执行方案等进行事前的预测和规划, 事中的控制及事后的分析和考评。通过引入现代数学、高等数学等方法, 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定量管理, 使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 减少和避免失误,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
1. 应用现状。
我国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起步较晚, 但是实践证明, 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应用现代管理会计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增强企业的生存、竞争力。因此, 我国现代管理会计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 目前的应用情况并不太乐观。主要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技术普遍应用不足。一些企业仅局限于使用现代管理会计的少数分析及预测的方法。同时由于出现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与我国经济状况及企业的实际状况的脱节问题, 没有形成具有实用性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 使管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降低。
(2) 企业管理者对现代管理会计重视不足。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现代管理会计知识匮乏, 对其在企业管理中可发挥的作用没有清楚的认识, 出现不少企业不要求会计人员提供管理会计信息, 导致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受限。
(3) 缺乏高素质的现代管理会计人员队伍。由于现代管理会计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流程的, 且工作需要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果断的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 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会计人员掌握的现代管理会计知识十分有限, 导致提供的现代管理会计信息质量难以保证, 直接影响企业形成对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需求, 制约了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2. 推广应用的对策。具体包括:
(1) 建立我国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我国现代管理会计体系是从国外引进的, 由于主要是对国外最新研究成果的照搬, 忽略了具体国情和现实的会计环境与国外研究所基于经济背景的差异, 影响和束缚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因此, 我国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会计环境, 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适合于我国的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 准确、系统地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管理会计体系。实现利于会计人员实际工作的应用, 利于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利于现代管理会计在我国的推广, 进而发挥现代管理会计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 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现代管理会计意识。由于受到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财务会计中的算账、报账是会计最主要的工作, 企业经营管理的决策是企业管理者的职责, 至于现代管理会计则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对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严重认识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要改变这一状况的根本途径, 就是使企业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应用现代管理会计的实质是实施管理的行为, 现代企业管理者要有科学管理的观念, 具备科学管理的知识, 掌握科学管理的方法。这其中就包括与现代管理会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通过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现代管理会计意识, 通过解决制约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的关键因素, 使得现代管理会计提供的资料、预测和决策的建议及方案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力。
(3) 提高和完善会计人员的素质。要使现代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能够推广应用、发挥作用, 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其中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 是解决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不足的有效途径。通过不断的会计实践和应用, 提高现代管理会计的胜任能力, 最终实现使会计人员具备现代管理会计的综合素质。
(4) 创造运用管理会计的良好环境。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会计准则, 使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有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 各行各业的会计工作可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会计行为达到规范化, 使得会计人员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具有广泛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同时建立健全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 使现代管理会计的“管理”功能被更多的企业主动采用, 成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可靠保证。
(5) 建立现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管理需要, 建立现代管理会计信息系统, 实现快速准确地收集处理大量的信息, 保证现代管理会计的预测和决策功能及时、准确、有效, 提升现代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
三、现代管理会计发展趋势
进入二十一世纪,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导致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在新的形势下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1. 面对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现状, 现代管理会计的视角必然会越来越大, 在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 研判宏观环境变化可给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同时, 又能密切注视市场动向, 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预测、决策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信息, 有利于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基于本量利分析方法, 建立企业的多元化成本核算系统, 多点控制生产成本。以产品投产到销售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都作为成本控制点、考核点, 充分发挥现代管理会计“控制现在, 筹划未来”的职能。
3.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和现实需要, 更好地解决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将会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实地研究”和“案例研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现代会计记账方法分析 篇11
关键词:计算机 记帐 特点 分析
0 引言
从宏观的视野来审视会计学的发展,记账方法可以称为会计学发展脉络的中心线,从单式记账法到复式记账法再到三式记账法,会计学的发展首先表现为记账方法的进步和突破,许多人讲到会计学的发展问题,却忽略了记账方法这个关键问题,最终会计学的发展问题也解决不了。事实上会计学的核心问题是记账方法问题,只有研究记账方法,才能将会计环境和会计的内容联系和统一起来,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会计学。
记账方法是会计依据记账凭证的记录,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会计业务登记在账户上的技术方法,它实现的功能,是把一定的原始凭证上粗糙的记录转化成账簿上有序的有用的记录。具体包括记账方式、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记账内容和试算平衡方法等要素。按照登记经济业务记账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但是由于会计计量手段和计算技术的局限,目前世界上仍然使用复式记账法。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是指应用会计软件输入会计数据,在计算机内进行处理,并打印输出会计帐簿、报表的过程。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种种可能问题,要求单位加强对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的管理,以提高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的安全、效率和效果,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各种手段、便利,从而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目标服务。会计电算化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设备、系统软件、会计软件、会计人员、会计电算化的组织工作和单位的会计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和使用的财务会计部门,在建立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时,必需充分考虑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各个方面的特点。下面简单介绍会计电算化系统各个方面的特点。
1 对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管理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各单位用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电子计算机设备,一般都是由财务会计部门管理的,硬件设备比较多的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还单独设立了计算机室。因此,会计部门还必须对计算机系统的特点,制定对用于会计工作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有关操作,管理和维护的制度。
计算机硬件设备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所有机械、电、磁、光设备,硬件设备都是精密的机械电子设备,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一般微型计算机)、显示器、键盘、打印机、网络设备、UPS不间断电源等。计算机硬件设备可以构建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机环境和网络环境,供会计软件运行,满足不同会计软件对不同的计算机环境的要求。如单用户会计软件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生成的会计数据存储在这台计算机中,网络会计软件在用通讯线连接的多台微机上运行,会计人员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可以共享网络服务器上的软硬件资源,共同使用同一个会计软件,对同一套会计账进行操作而互不影响。
系统软件是管理计算机资源和支持应用程序运行的程序。会计软件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它的物质基础是计算机。不同的会计软件适用于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会计软件在不同的应用情况下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软件要不断地进行升级更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信息必需通过会计软件进行管理,会计软件还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复杂、数据处理和软件操作方法要求严格的特点。
计算机中的各种信息和软件是存储在磁介质中,看不见摸不着,磁场、电场、潮湿、灰尘、计算机病毒等因素容易造成计算机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损害。而会计数据具有真实性、准确性、连续性、可造性和安全要求高,数据要有可验证性,要有充分的安全可靠性保证等特征。
2 会计工作流程和工作重点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不再需要手工记账,算账和编制报表,输入记账凭证后,凭证通过计算机进行传递并自动进行核算和编制报表工作,凭证的输入和审核成为主要任务,操作计算机成为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存贷采用实际成本计价、对大量的固定资产进行个别计提折旧、进行详细的部门核算等,在手工方式下工作量非常大,使用计算机便使之方便快捷企业要求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
3 会计人员更强调协作性
会计软件通常由多个功能模块组成,每个功能模块处理特定部分的会计信息,各功能模块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相互联系,能够完成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产成品销售核算、应收应付款核算(往来核算)、存货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等等进一步完成会计管理和控制工作,如资金筹集的管理、流动资金管理、成本控制、销售收入和利润管理等,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经营决策和预测。尤其是在网络情况下,会计人员在不同的工作站共同使用同一个会计软件,彼此的凭证传递、交接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相互之间联系非常紧密,一个人出现问题,会影响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求各岗位的会计人员之间必须加强协作,才能顺利进行会计工作。
4 内部控制的内容各重点也有所变化
由于计算机自动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工作,手工条件下的总账明细账的核对工作可以取消记账凭证的审核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和关键计算机软开发人员对软件结构和设计的熟悉程度,使得他们有能力进行非正常的数据修改,因此还必须限制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操作会计软件进行会计记账工作,尤其是不能兼任出纳工作。
5 会计人员分工和职责发生了变化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必须人人操作会计软件才能够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人员必须改变原来的自己的工作习惯,以适应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要求必需增设一些新的工作岗位,同时需要减掉一些不适应电算化工作台的岗位。会计人员的分工、工作职责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6 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了
一是因为会计软件的许多种自定义功能,要求会计人员定义各种转账公式、数据来源公式、费用分配公式等;二是因为解脱了会计人员繁杂的计算和抄写工作后,要求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对会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
7 会计档案的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变化
论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方向 篇12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遵循的两项最基本原则是财产独立原则和有限责任原则。企业法人的其他原则都源于这两大基本原则,而深化会计改革和完善会计理论,也与这两大基本原则密切相关。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以政治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会计核算以监督国家计划执行为目的。会计信息由基层企业逐级向上级汇报直到政府部门,呈纵向流动格局。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三大会计制度: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加之市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造成会计信息在横向的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呈封闭状态,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显著,甚至不具有某些质量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进行,企业成了市场竞争主体和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必然要了解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流动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由封闭转向公开。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公开化,即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在我国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就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以质量特征作出了规定。《准则》中的这些原则,要付诸于会计实践之中,则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对企业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除了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关可比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还必须受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查鉴证,以保证其公允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也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会计体制
(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
由于现代企业集团化具有跨地区经营的特点,企业总机构必须妥善处理好与下属分支机构之间的财务管理关系。处理好统一性与自主性的关系,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做到既能灵活地集中财力,保证生产重点需要,使资金得到有效使用,又有利于调动下属分支机构的积极性。使其在保证完成总机构下达的各项经济任务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自主权,享受相应的经济权益并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又由于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广、分支机构多、物资流量和资金流量大,企业必须从以商品经营为主转变为以资本经营为主。总机构应成为技资中心和分配中心。分支机构成为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要适当划分各级管理权限、费用计划管理、资金有偿使用。以资本增值最大化为目标,为股东或技资者谋求最大的回报。
1. 集中财权,强化管理。
资金调度权、资产处置权、投资权、收益分配权、财力人员的任免权要集中总机构,各分支机构只有经营权,实现由分权型管理向集权型管理的根本转变。同时,缩小管理半径,尽量少设三级或以下的分公司,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适当集中财权,实现有效监控。
2. 健全内部机制,强化财务监管。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因此必须保证财务管理的权威地位。财务管理机构设置要科学,财力管理制度要健全统一,执行要有刚性,检查、监管要到位。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监控。实行公司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监控质量。
3. 实行目标管理,健全激励机制。
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考核最终成果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方式,实现对下属分公司的绩效评价与控制,是最理想的激励方式,对调动下属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的积极性来讲,是一种强制约束机制。
4. 统一采购物资。
实行类似政府采购制度的统一采购制度,以利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仓储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二)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组织机构
1.超脱型。
即在董事长下设财务总监,分管企业财务会计业务。这种机构体现了董事会的授权,又有利于充分体现财务会计的地位和作用,有效地维护股东或投资者的权威性。
2.专家型。
即在总经理下设与副总经理平行的总会计师,负责分管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大多采用这种设置,其机构充分体现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的专业性和决策中专家意见的权威性。
3.分权型。
即在总经理下设负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副总经理,这在美国的企业中比较常见。在这种机构中,负责业务的高层主管都拥有财务副经理的头衔,直接向总经理报告财务情况。
就我国企业来讲,股份制企业可以实行第一种超脱型,而实行公司制的企业实行第二种专家型比较适合我国的情况。财务会计机构还是不必分设为好,更有利于讲求效率。
(三)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会计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企业的会计实践和现代企业的要求,企业会计管理体系应该分为一般会计、责任会计和管理会计三个层次。
1.一般会计。
即传统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它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及有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处理企业各类账目,按时向税务部门与社会保险等部门交纳税费。一般会计是企业会计管理体系的基础,它完整地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收支情况,并通过分类账、损益表、利润分配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向外报送财务报告,为企业的管理层财务分析与决策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同时提供投资者(国家)和股东作为投资的参考。
2.责任会计。
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中,责任会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解决企业内部会计管理上责任不清的问题,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放益。
3.管理会计。
它是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积累资料,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为主,面向未来的规划和控制日常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数据资料。它主要通过对企业价值的预测、计划、控制和决策,包括企业财务目标的制订、利润规划、财务预算的编制、财务控制与成本控制、投资决策和融资决策,新产品开发预测和销售预测等,为加强企业管理,参与决策服务。
总之,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企业增强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摘要: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会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满足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即建适应现代企业特点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财务会计组织机构、会计管理体系。这是中国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现代企业,会计制度,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于玉林.再论会计工作现代化[J].财会通讯,2006,(11).
[2]吴季松.知识经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
【现代会计发展目标分析】推荐阅读:
现代会计发展07-03
现代会计特点分析07-04
现代会计的职能分析06-14
现代管理会计发展08-26
现代会计发展趋势论文11-02
现代企业会计问题分析论文11-23
现代会计审计技术分析11-24
现代会计企业09-11
现代会计成本10-10
现代成本会计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