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管模式

2024-09-27

建管模式(精选12篇)

建管模式 篇1

2010年以来, 根据《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精神, 为了加快发展西宁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逐步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困难, 把解决市民住房困难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和谐人居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加以落实。西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通过健全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法规、强化部门职责、推行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确保了全市保障性住房建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人的幸福之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以“市情”定规模, 精细化布局, 确保公租房不“空置”

西宁市市辖四区三县, 总面积7665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556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 全市确定棚户区改造13016户;建设廉租住房21500套;建设经济适用住房2100套;建设公租房31500套。到“十二五”末, 实现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应保尽保, 基本解决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住房困难户的住房困难, 住房保障受益面扩大至全市 (包括三县) 城镇户籍家庭的20%左右。

二、以“土地”保建设, 精细化准备, 确保公租房项目不“落空”

落实土地供应是保障公租房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 因此土地问题在公租房建设当中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及时解决这一棘手问题, 确保项目按时落地建设:一是规定“房产部门应将下年度公租房项目用地计划年底前及时报土地部门, 土地部门必须将公租房建设项目用地, 纳入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单独列出”。二是以出让方式取得建设用地的新建商品住房项目, 须按照项目总建筑面积扣除回迁安置面积后的10% (5%为廉租住房、5%为公共租赁住房) 以上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三是将公租房建设任务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中, 与各项工作同验收、同考核, 实现公租房项目不“落空”。四是结合西宁市土地稀缺、征地速度较为缓慢、房屋拆迁难度大等问题, 构建了“政府主导、平台运作、社会参与、股权多元”的新模式, 实现社会参与, 面向公租房需求旺盛的工业园区, 劳动密集型服务企业, 鼓励他们投资公租房建设, 定向为企业职工解决租赁住房。

三、把好关口, 精细化运作, 确保公租房项目高质量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实施、综合推进、目标管理”的总体思路, 着力把好“六个关口”, 保障工程建设质量。一是把好选址布局关。将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布点, 在编制城市控制性详规中, 提前锁定保障性住房用地边界, 在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中单列保障性住房用地。二是把好规划设计关。按照“经济适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要求, 通过采取公开招标或设计方案比选等方式, 择优选择, 无论在户型结构、建筑外观、环境配套等方面都力求精益求精。同时, 进行精细化运作, 编制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及建设方案, 创新工作思路, 在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今年我市将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并轨建设, 让这项工程更好地惠及民生。三是把好工程建设关。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 做到严格履行建设程序, 严格实行项目公开招投标, 严格执行国家住房建设强制性标准, 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建设制度, 对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管理, 涉及工程质量、安全、设计变更等问题时, 实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造价咨询机构、代建单位五方会签制度。四是把好质量安全关。通过采取“法人监理、专业监理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方式, 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管, 组建了西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不定期对工程建设质量进行检查, 从材料进场到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 同时, 制定了工程竣工验收标准, 细化了工程验收的每一个细节, 较好地保障了工程质量。五是把好综合配套关。始终把小区配套摆在重要位置, 小区水、电、气、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均与主体建筑一次性配套建设到位, 并统一配套建设物管用房、社区用房、停车位、小区广场等配套设施;对廉租住房和公租房, 制定了室内基本装修标准, 确保低收入家庭可直接入住。六是把好分配管理服务关。在分配管理过程中, 我们严格按照“三级审核, 两级公示”的方式进行, 严格制定分配方案, 保证分配公平公正、阳光操作。

四、建立专业运营机构, 精细化安排, 确保公租房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平台运作、股权多元化的运作模式, 2011年4月经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 以中央、省专项配套资金、划拨土地作价入股构成作为注册资金, 组建了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运营公司, 成立了西宁市公共租赁住房发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该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与租赁管理等业务。我们将该公司作为融资平台, 依托国家和地方政府专项资金以及银行授信贷款, 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12亿元, 目前已通过青海省分行内部评审会议, 待报总行审批。2012年, 我们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拓展滚动经营方式, 不断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供应规模。同时, 建立公租房信息管理系统, 依托媒体优势, 做好公租房宣传工作, 做好公租房承租户准入前期工作以及小区物业公司前期介入工作。

目前, 西宁市公租房建设工作在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下一步, 将认真落实好国家、省市相关部署, 同时, 充分借鉴公租房建设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进一步完善各种措施, 确保西宁市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工作平稳、健康、有序推进。

建管模式 篇2

1、工程质量监督报告(青县质监站办理)

2、建设工程竣工报告

3、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4、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书

5、建筑节能专项验收报告书

6、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7、规划许可证书复印件

8、竣工规划验收证明书

9、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10、消防部门验收意见书

11、环保部门验收意见书

12、室内环境检测报告

13、安全达标备案意见书(青县安监站办理)

14、竣工结算备案意见书

新建水利工程的建管结合研究 篇3

程项目管理,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在运行阶段的管理能力。

本文从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入手,依据建设项目的整体性特点,提出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的有机结合的具体方法。

可行性研究阶段建管结合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决策前,通过对与项目相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的一种科学分析方法,进而评价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很明显的公益性特征,对水利项目的评价,从一开始就以公共项目评价为基本方法。可行性研究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考察分析项目的可行性是投资者进行决策的依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建设管理方案论证的同时完全可以对运行管理进行方案论证。

管理机构方面的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中的第八部分工程管理,要求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工程管理机构设置的初步方案,初步确定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和生产、生活的用房规模。”和“提出水利工程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和主要措施。”这就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有机结合提供了依据。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对水利工程的性质进行初步的确定,并明确运行管理体制,以及管理机构的人员编制、隶属关系,以便通过相应的渠道落实经费来源。

投资方面的结合。新建水利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经费进行测算分析,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阶段可能发生的费用进行测算,与水利工程建设投资一起考虑,工程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生产运行投资,并且将运行管理资金与建设资金一起考虑筹资方案,哪一级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部门就要负责建设投资的落实和运行经费的筹划,达到从项目的前期解决了项目建成后运行经费来源不明、经费短缺的问题。

风险分析的结合。任何项目都存在风险,水利工程也不例外,不仅建设期间存在风险,在运行管理期间同样存在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中出现严重问题的概率和增加运行管理期抵御风险的能力。

设计阶段的建管结合

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经审批后,依据项目法人的决策,如果决定建设该项目,就进入了工程的设计阶段,根据我国当前情况,习惯上将设计分为高阶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从狭义角度划分设计阶段我国目前分为二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方案优劣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和建成后的运行效果,目前项目管理注重设计方案的优化,在投资一定的情况下采用“限额设计”既可以满足建设要求又能满足资金的限制,管理单位是工程最终的使用者,运行单位要在设计阶段了解设计意图,设计单位要为最终用户一管理单位的设计思想服务,达到用户满意,这一时期运行管理单位参与进来运用丰富的经验指导,可以形成设计与实践的结合,及时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实现优化设计。

实行招投标制度后增加了招标设计这一过程性阶段,此时工程有关的图纸、技术说明、工程量清单等资料与工程后期的建设和管理有密切的关系,设计阶段和建设阶段相接紧密,建设前期的监理、施工招标工作要依据,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施工图纸和技术条款等。设计阶段运用风险原理对工程建设过程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应对方法进行分析和设计,就能很好的保证工程的按期完成和投入使用,同时也体现设计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运行管理单位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工程设计对于建管结合的实现意义很大,管理人员参与设计阶段的工作,从工程产品的初期提出用户需求和完善化意见,尤其是参与主要设备的招标文件的编制、参与招标评标,可以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在设计阶段检查产品的性能、条件、使用环境技术等与未来使用条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查找设计疏漏,分析设计缺陷,及时提出优化意见,消除运行中的安全隐患,不但可以方便运行管理而且可以节省部分技术改造投资。

建设阶段的建管结合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运行管理者与工程建设者在工程招标、合同执行、安装调试、检查验收等过程方面紧密结合,实现生产准备与工程建设的顺利交接,在工程建设阶段完善、改进技术方案。我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行的是统一管理、分级管理和目标管理,逐步建立水利部、流域机构和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建设项目法人分级、分层次管理的管理体系。

项目法人的职责就包括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运行管理机构、管理方案、人员培训等,做好生产前准备工作,对工程的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项目风险负责,对资产的保值增值全过程负责,项目法人不仅要负责建设期的管理还要对运行管理负责。

运行管理单位参与工程建设。从质量角度讲,下一道工序(运行管理)是上一道工序(建设管理)的用户,只有产品优质才能达到用户的满意,用户才能满意。

通过参与工程阶段验收、安装调试不仅可以及时掌握有关设备信息、熟悉操作技能,而且为以后设备稳定运行打下良好基础,可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尤其是隐蔽工程的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将隐患消除在工程完工之前。

运行管理单位参与工程结算、投资控制,竣工验收和结算工作,以及生产试运行阶段,这样可以实现工程建成后顺利交接运行管理单位,使得运行管理单位对于新建水利工程的资产来源和结构心中有数,对于运行投产的管理有很大帮助。

建管模式 篇4

关键词:创新,建管机制,治理模式,黑土区,综合防治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 总土地面积10355km2, 水土流失面积4552km2, 占总面积的43.96%。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 国家和省对我市的生态建设工作非常重视, 2003年水利部将我市阜蒙、彰武两县列为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项目区, 试点期为三年。项目区涉及我市阜蒙县18条小流域, 彰武县23条小流域。总面积810.8km2, 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10.6km2, 规划治理面积305.56km2。三年来,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 我们精心组织, 扎实工作, 进一步解放思想, 提高认识, 依靠行政推动和机制创新, 全面完成试点工程。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5.72km2, 占计划的100.05%。

1 因地制宜, 合理布局, 提高治理成效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工程顺利实施的前提, 也是实现效益多赢的保证。我市在黑土区治理过程中, 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取得良好效果。经测算, 这些措施全部生效后全市林草植被度增加2.23个百分点, 每年可蓄水1985.65万立米, 保土76.44万吨, 年直接经济效益值可增加6811.22万元。在措施布局上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 坡耕地治理以多产粮、少占地为原则。对土层较厚 (大于60厘米) 、坡度适宜 (8度~15度) , 坡面完整的地块, 以水平梯田为主, 若土层较薄, 为了不打破原耕作层, 采取地埂植物带措施, 对坡度缓、土壤条件好的地块以改垄为主。 (2) 荒坡治理要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对土层较厚, 坡度较缓的坡面,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进行果树整地, 栽植苹果、梨、大枣、扁杏等优质果苗, 对坡度稍陡, 土层较薄的坡面规划截水沟工程, 沟埂栽植柠条、紫穗槐等灌木或优质牧草。 (3) 对地广人稀, 坡度陡, 治理难度较大的高山远山、石质山要以生态效益为主, 采取彻底封山禁牧, 恢复初期植被。 (4) 对疏林地、残次林地等生态修复优先考虑区, 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对植被条件稍好的疏林地和荒草地实行补植和封育限牧, 对重点治理区, 根据当地群众意愿和投入能力分别采取封治同步、先治后封、先封后治等形式, 利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恢复植被。 (5) 沟壑的治理要以蓄水保土为主, 兼顾经济效益。根据沟道比降、水文地质条件分别采取沟头防护、土石谷坊、塘坝、淤地坝等工程措施或进行植物封沟, 形成综合防御体系。

2 创新建管机制和治理模式

阜新市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项目责任主体为县级水保部门。在新形势下, 单纯依靠政府行政命令手段和“一平二调”的方式实施治理已行不通了,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 水保工程建设完全走基本建设程序, 目前尚难实现。因此我们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建管机制, 在改革上做文章, 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1) 创新投入机制。我们争取各级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使政府在加大宏观调控和协调工作力度的同时, 对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生产、农田基本建设、生态建设等项目实行统一规划, 在保证项目不乱、资金使用不变的情况下, 优先考虑生态建设, 按照“各负其责、各投其资、各报其帐、各记其功”的原则组织实施。 (2) 创新激励机制, 制定吸引域外资金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 广泛吸收民间资本和民间组织投入到黑土区治理当中, 采取单位、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弥补资金缺口和劳力不足。 (3) 创新治理模式。采取公司+农户+政府承诺的方式进行治理, 县级水保部门为项目法人单位, 与公司 (项目实施单位) 签订合同, 公司治理国家投资部分。农户治理部分是指按照“一事一议”原则, 由农户自愿出工进行治理的部分。政府承诺是指上项目时, 由县级政府向省政府进行承诺, 对公司和农户治剩的工程, 采取调动项目区以外的劳动力或加大投资额度等方法进行治理, 确保工程如期完工。 (4) 创新管理体制。对国家重点治理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建设监理制、资金使用报账制、工程建设公示制, 并因地制宜实行项目法人制、政府采购制和招投标制, 加快工程建设进度, 提高工程质量。对建后工程, 采取拍卖使用权、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 推行业主经营管理制, 落实建后管护负责人, 确保工程能长期发挥效益。

3 制定强有力保证措施

建管个人工作总结 篇5

持和帮助下,我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认真履行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全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招投标的监管职责

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在招投标过程中,并与纪检、公正等相关部门配合对开标全过程进行监督,增加了招投标活动的透明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廉洁、高效”的原则,同时做好了工程招投标前期备案工作,规范招投标备制度,严把准入关,有利工程规范建设各方主体的行为。截止10月份,工程招投标已完成45项,投资金额2.86亿,工程全部进入阿勒泰地区工程交易中心,应公开招标率为100%,没有出现规避招标、弄虚作假等现象。并及时对招投标档案资料进行收集归纳与整理。按时完成投招标月报表工作,同时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督,要求招标代理机构按法定的程序代理业务,发现违规问题停止招标活动予以纠正。

二、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制度严历查处违规行为

在建筑市场管理工作中,各项工程从招标工作开始,规范各方行为,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建筑市场秩序的规范化,有效的制止违法违规建设行为。于5月开始联合质监站、进行对建筑市场进行执法大检查,发放建设工程违规整改通知单12份,共办理建筑施工许可证8项,严格执行《建筑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施工许可证的发放中严格审查,切实把好工程开工这道关,对于不符合法定开工条件的,一律不颁发施工许可。

三、2014年的工作思路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管理,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对我县 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企业、开发建设项目加大执法管理力度,严格规范建设项目前期资料的备案管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认真查处,有力地打击了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引导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是在今后招投标工作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招标代理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在招标过程中有串标及虚假招标的违规现象。更好的完善招投标监管制度,严格按照分级限额管理履行好监管职责。

三是为了加强对我县现有的建筑业企业资质的管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决查处和杜绝企业出现涂改、伪造、转让、出借《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等级承揽工程的现象。如发现企业有违规、违纪等不良行为,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相应处理。今后为了更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组织质监、规划、城管等相关执法部门依据各自检查方式为重点,把日常监督和综合执法大检查相结合,在专业力量的配置和检查程序上进行互补,对现场的所有参建主体,建设程序、招投标、承发包、资质资格等内容进行不定期的大检查,疏堵结合,奖优罚劣,根据实际情况,对于守法诚信,社会信誉良好的的单位,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对于违法失信,社会信誉较差的单位,依法进行严格审查,有力地打击和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建管科

2013年10月22日篇二:建管科2012工作总结及2013工作计划 建管科2012工作总结及2013工作计划 2012年,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局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在立足岗位做好业务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局中心、重点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2012年目标完成情况 2012年建管科完成主要目标有:

1、切实加强就业保障,加强农民工资支付监管,帮助维护合法权益;

2、健全建筑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免费发放建筑农民工实名“双卡”1.8万张;

3、严格执行民工工资担保证金制度,执行率达到100%。

二、积极参与局中心工作,做好协调服务

1、抽派专人参加安居办工作,并随时接受领导安排新的任务。

2、积极参与龙泉公厕建设,四标段去年己完的5个公厕工程己于去年分别移交给大面街办和十陵街办和山泉街办使用,是配合施工单位向区审计局报送5个公厕的审计资料。

3、完成局领导安排的区委督查件“打击建筑工程项目转包和不诚信行为,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规范建筑市场和秩序”。4、2012年 “中秋”、“春节”节前完成大面街办龙华村二组完成5户“1+1慰问帮扶”活动。

5、建管科全体人员积极参加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为主题的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并按龙建局党发〔2012〕12号关于中共成都市

龙泉驿区城乡建设局委员会关于印发作风教育实践活动具体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完成各阶段活动任务。

三、作好职能工作,搞好行业服务

1、依法核发施工许可证

1、依法核发施工许可证

截止目前核发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44份建筑面积136.5万平方米,工程造价18.2亿元,完成46个项目标段在建设工程网上实名录入工作。

2、房地产开企业资质和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管理:

承办39家房地产开企业和30家建筑施工企业资质申报相关事宜。

3、按照市建委要求,将我区参加“政府投资项目承包商资格预选”的7家企业的投标资料报送市建委。

4、按照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转发《省住建厅关于开展二级注册建造师(建造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督促我区建筑施工企业完成二级建造师(建造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四、积极作好做清理拖欠维稳工作 1、2012年仅元旦、春节期间,派专人到龙泉驿区民工维权中心集中办公(周未不休假),受理民工维权投诉88起,来访1178人;投诉涉及金额7330.9万元,涉及民工总数7301余人。

2、目前共回复市长及区长公开电话投诉转办件31起,并对投诉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协调,全部妥善办理。

3、协调处理工程款及民工工资突发事件40余起,涉及人数5000余,涉及金额4687万左右,并发放到民工手中。

4、协助区民工维权中心处理工程款及民工工资突发事件100余起,涉及金额10144.8万,涉及人数9000余人。

5、到目前为止受理民工工资拖欠投诉、来人来电咨询650余人次。2013工作计划

1、按期完成2013年全年目标任务

按期完成2013年全年目标任务,对建设局各阶段下达目标任务,建立清单台账制定落实完成时间计划和措施定期清理,确保2013年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2、积极参与局中心工作,努力做好协调服务

继续坚持参与局中心工作,为安居工程、民生工程建设做好协调服务;努力完成上级下达各项目标任务。

3、做好职能工作,搞好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业管理

按照核发施工许可证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依规核发施工许可证,在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进行安全、质量、文明施工、扬尘整治、民工权益保护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结合各专项检查的要求,承办好和各类检查宣传动员和迎检工作。对在建项目实行实名信用管理制度,运用网络管理平台对项目在开立工资专户、标段子帐户、办理实名“双卡”、工资月公示、每月足额发放工作等环节进行监管。在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对建设、施工总承包、劳务分包办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用账户开立证明》、《农民工工资委托代发协议》、《工

程保证担保函(正本)》、《工程保证担保合同(正本)》情况进行审查,从源头上保障实名信用管理制度的实施;坚持日常的实名信用管理制度检查,督促各方主体自觉维护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保障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做好我区建筑企业服务工作,加强对企业资质的管理,将建筑企业企业有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作为企业资质升级申报的重要参考依据,特别是新申报劳务企业的资质审查,宁缺不滥。做好区内施工企业和在建工程项目从业人员管理,通过日常的在岗检查,督促企业、项目建筑从业人员履行职责,并在从业人员注册、备案、变更、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方面提供服务。

加强房地产开发行业主体准入资格的管理,努力规范房地产开发资质审批、备案行为;继续推进房地产开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完善企业信用档案,将违法违规与企业资质管理,评先评优和日常监管相结合,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加强对房地产在建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重点加强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手续、项目手册备案(月报)行为的监管,对不按规定、不按程序开发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

4、继续积极做好清理清欠维稳工作:

继续贯彻落实《成都市建设领域防范拖欠农民工工资管理办法》和市政府令第168号,在建设管理中实行实名信用管理,运用网络管理平台对新开工和在建项目进行监督控制。

做好2013年清理拖欠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及维护社会稳工作,特别是体现在全年各重大节日、年未春节前、容易发生民工工资拖欠

引发突发事件,针对我区在建工程项目进行不稳定因素排查,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使清理清欠维稳和突发事件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一二年十一月十二日篇三:建管处工作总结 2011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一年,更是加块城市建设的决战之年。根据建设局党委的统一部署,我处紧紧围绕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整顿规范建筑市场,加快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建筑业企业队伍管理,继续做好建设领域清欠工作,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抓好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工程建设管理思路。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全行业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1、全行业各项指标保持平稳发展。上一年预计全区完成施工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施工面积×××万m2,同比增长×××;新开工面积×××万m2,同比增长×××;竣工面积×××万m2,同比增长×××。

2、继续抓好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工作。今年以来,我们继续抓好施工许可证和竣工验收备案的发放和管理工作。上一年,共办理工程项目施工许可证xxx张,施工面积×××万m2,合同造价xxx亿元;共办理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备案×××份,建筑面积×××万m2。

3、创优工作逐步推进。上一年,组织了2011全市工程建设xxx成果的申报,x项成果获已等奖,x项成果获二等奖,x项成果获优秀奖。同时,积极做好优质工程的推荐和申报工作。有x项工程接受了全市“xxx杯”优质工程奖的验评。

4、工程监理水平稳步提高。本着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的原则,一是严格实行监理合同备案。上一年,共办理工程项目监理备案×××份,监理面积×××万平方米,工程造价xxx亿元。二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成立了由我区xxx家监理企业组建的监理协会,制定了行业自律规章,促进了各监理企业同步规范,杜绝低价恶性竞争,提升了服务和管理水平。三是对外地进区注册人员实行押证管理,确保人员数量、资格及到岗到位、履行职责,促进外地进区企业规范运作。四是加强对监理企业和人员的信用考评,对检查发现的监理工作不良行为及时查处,并记录信用档案后上网公布。五是加强对监理现场的监督检查。从监理协会的专家库中抽调人员进行交叉检查,弥补了管理人员不足的实际状况。通过对监理人员到岗到位情况、监理工作内容、执行监理程序、规范、标准等方面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促进监理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六是加强监理收费管理。对国家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的项目,监督相关单位执行文件规定,狠抓了个别企业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服务内容等恶性竞争。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我区的工程监理水平稳步提高。

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强化市场监管

1、健全和完善建筑市场有关规章制度。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尽快实现法规完善、制度健全、职责到位、监管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上一年我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区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区工程建设手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区房屋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有效规范我区的建设行业管理工作,遏止违背基本建设程序的违法违规现象。

2、加强施工企业信用管理。为加强我区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加快推进我区施工企业的诚信建设,上一年,我处对全区×××家在注册建筑业企业的诚信经营、安全质量、文明创建、科技进步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综合考评优秀的企业有×××家,综合考评良好的企业有×××家,综合考评不合格的企业有×××家,并将考评结果记入建筑业企业信用档案。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建筑业企业信

用管理手册》进行年检,共换发《信用手册》126本。同时,对外市进入我区的×××家施工企业进行了信用登记,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完善了我区建筑业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我区建筑业的健康发展营造了一个良性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氛围。

三、加强企业资质管理,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认真做好资质动态核查工作。根据省建管局《关于开展2011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持证上岗大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年我处于2月至12月期间开展了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今年参加资质动态核查的单位共有×××家,其中一级企业×××家,二级企业×××家,三级企业×××家。同时积极帮助企业做好资质的申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家企业(其中升级×××家,新办×××家)进行了上报。

2、做好建造师、造价师相关工作。一是完成一、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执业印章发放工作,共计×××人;二是做好二级建造师的临时执业资格申报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名项目经理进行了上报;三是做好注册造价师初始注册工作,有×××名注册造价师完成了初始注册。

四、“双清欠”工作步入长效管理

为切实维护我区建设领域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规范我区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行为,转发了滨州市建设局《滨州市建筑劳务工资保证金管理办法》的通知,一年来,共受理投诉×××起,涉及拖欠金额×××万元,涉及民工×××人次,经协调和处理,已全部清欠。同时,为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发放《全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常识读本》3800本,加强了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得到了广大农民工的拥护。

五、加强廉政教育,改进工作作风

今年以来,我处抓住行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廉政教育,牢固树立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

1、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在廉政建设上,我处着力抓好学习教育,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在前。一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市纪委《关于近年来违纪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的通报》和建设局《关于2007年元旦春节期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通知》等文件,从思想上筑起反腐的长城;二是开展以典型案例为重点的警示教育,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同时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认真查摆问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增强了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能力;三是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开展了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加强了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素质。

2、进一步推进作风建设。为贯彻落实全市作风建设大会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我处组织全体职工学习hjt总书记提出的八个方面的作风要求,深入开展“弘扬**精神,共促社会诚信”主题活动,制定了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整改措施,完善人民来电来信来访的投诉处理台帐,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群众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3、抓好建设工程服务中心建设。按照深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继续抓好建设工程服务中心高效运转。上一年,共受理建设手续申请280项,对服务中心办事流程和系统操作软件进行了修改,印发了办事指南×××份,方便了群众办事,提高了工作效率。2011年,我们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够成熟,有待继续完善;二是“双清欠”工作还比较艰巨。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2012年的工作中予以重视。2012年工作打算 2012年,建管处全体干部职工将结合新形势、新情况,理清思路,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强化监督与执法,促进建筑业管理的全面发展。

一、继续推进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2012年,我处将继续推进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将企业及个人的良好业绩和不良行为与招投标、评比、年检、注册等挂钩,实施动态管理。同时,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完善诚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发布制度,实现市场管理现代化。

二、深入开展“双清欠”工作,营造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的宏观环境 2012年,要继续开展“双清欠”工作,切实维护建筑业企业及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推行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制度,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工程款结算制度等,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合理分担风险和有效调控风险,形成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和宏观环境。

建管模式 篇6

一、措施与做法

1.“四争取”确保投入

积极争取省市主管部门专项建设资金、政府预算资金、至少10%的生均公用经费和社会各界捐赠等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3年来,县政府、县局和学校采用BT模式筹资3000余万元用于“班班通”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建设;省厅电教馆和市局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设备配置;各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款捐物共计100余万元,主要用于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根据县局“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10%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维护”的规定获专项建设经费1800万元。通过上述“四争取”措施共获资金5000余万元,使全县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并逐步实现“设施同配”。

2.“六到位”完善管理

资金到位——将“四争取”所获资金及时足额用于信息化建设,加速实现“设施同配”;人员到位——严格执行“高(职)中必须有2名以上专职管理员、初中和镇级小学必须有1名专职管理员、村级小学必须有1名兼职管理员”的规定,并定期对管理员进行相应考核;制度到位——采取措施制定制度确保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行,如采取和联想电脑售后服务公司签约的办法和实行以中小学专职管理为骨干的维护维修制度等,保障对远程教育设备进行定时、定点、定费维修,做到“随报随修”和“软件故障不出校、硬件故障不出镇、重大故障不出县”以保障信息化设备正常运转;培训到位——定期举办管理员培训班,重点对设备维护维修和档案资料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3年共培训管理人员1800余人次;考核到位——拟定《余庆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年工作计划》和完善《余庆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考核奖励办法》,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全县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分类设奖进行表彰;督查到位——对管理员到岗情况、卫生状况、设备运行状态、活动开展记录和档案资料管理等进行不定期督查,做到“到校必查、月月抽查、点面普查”并对督查情况及时通报,对存在的问题限期整改。

3.“五抓好”提高效率

抓好教学应用——为了克服“四重四轻”(重设施设备轻应用研究、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建设、重公开观摩轻日常教学、重操作培训轻教学研究)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发挥好卫星收视系统、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和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在教育教学上的作用,并在考核方案中规定每套设备使用率必须达45%,做到“一机三用”(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和“一室多能”(计算机教室作为备课室、电子阅览室、绿色网吧、教育培训中心等),实现“五进三不漏”(进计划、进课堂、进管理、进德育、进为农服务活动,不漏学校、不漏教师、不漏学科),形成“光盘播放班班通、卫星收视人人会、网络教室科科用”的先进应用模式;抓好业务培训——注重专业人才的补充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鼓励教学人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电子备课并能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正常教学,系统组织教师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全体教师信息技术整体水平,并切实抓好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政治学习及农村农技知识培训等;抓好竞赛活动——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现场命题、临场制作、当场展示,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和提高他们制作随堂课件的能力;抓好“三优”评选——组织好远程教育优秀论文、优秀课件和优秀课堂实录的评选和报送工作,做到“人人参与,校校选拔”以确保质量。3年来共有60余人次获省市表彰;抓好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的课题研究,如凉风小学开展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全效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子课题“远程教育资源学习方案研究与实验”和县级课题“小学英语光盘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小学和大乌江小学申报开展十一五和十二五课题“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研究教学实验”等。

二、成绩与亮点

(1)基本配齐计算机。镇级以上中小学建成计算机教室33间覆盖率达100%,村级学校建成计算机教室17间覆盖率达33%,全县小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39台;初级中学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1.97台。

(2)基本建成“班班通”。730多间多媒体教室惠及全县82所中小学,镇级以上中小学“班班通”教室覆盖率达96%,有1/3的村级小学也率先实现“班班通”。

(3)基本达到“校校通”。镇级以上中小学全部实现10M以上光纤接入互联网,网络覆盖率达100%,43所村级完小中有39所通过光纤或宽带等形式接入互联网,网络覆盖率达93%。

(4)基本实现数字化。通过开通OA办公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教师人事管理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学成绩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管理系统、校产管理系统等,搭建教育信息软件应用平台,降低了教育行政管理成本,逐步实现教育行政管理和课堂教学数字化及网络化。

(5)基本进入信息化。各校运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师培训打造信息化师资队伍,使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并帮助学生较好使用信息化设备以提高其信息化能力。

三、今后打算

加快补充信息技术专任教师并争取学校专职管理员编制;加强教师培训工作,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和开展竞赛活动等形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努力促进教育信息化与课程资源的整合,让优质教育资源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服务于社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继续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师办公用机和计算机教室建设投入力度,尤其加大农村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实现“城乡同建”推进教育公平。

建管模式 篇7

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以下简称“柳洪系统”)是广西水文系统1997年9月开始兴建的第一个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集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检索和洪水预报作业为一体。河池分中心是柳江流域柳州市以上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重要组成,流域控制集水面积16 280 km2,共建有40个站点,其中超短波遥测站15个,卫星遥测站15个,超短波及卫星中继站10个。系统采用超短波和VSAT卫星混合组网,遥测站点工作体制采用随机、定时自报制和应答制。经过近10年的运行,河池分中心在管理上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制度和手段,使系统保持正常运行,在水文测报生产、水资源调度及防洪减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系统建设

河池分中心建设采用“代建制”,即项目业主经招投标确定有资质的单位或机构,组织开展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工作,按建设计划和设计要求完成建设任务,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单位使用的一种制度。整个河池分中心工程建设分5个标段进行,主要项目有:(1)遥测站点水位台及地网土建工程;(2)超短波组网工程;(3)卫星组网工程;(4计算机数据库和广域网工程;(5)洪水预报软件和分中心系统软件的集成。

1.1 土建工程

分中心遥测站点建设采取先搞试点,以点带面,然后全面推广的建设方案。超短波遥测站网的建设试点选取在长安水文站和大良雨量站,试点建设在遵循《柳洪系统超短波设备安装设计》的前提下,根据各遥测站具体地形特点,提出符合实际的合理的实施方案。试点工作结束后,分中心按相关要求统一组织实施。建设项目主要包括8个水文站的水位自记台兴建或改造,其次是中继站、遥测雨量站基础设施及遥测站点防雷地网建设。雨量站仪器基座为C15混凝土结构,防雷地网为金属结构,采用环形均衡电位地网或一字形地网,地阻设计标准为遥测站<5Ω,中继站<4Ω,下地引线接头采用焊接方法,信号线以Ф25 mm镀锌水管屏蔽并埋深0.5 m以上。分中心修建避雷器铁塔,对电源和信号线采取滤波、隔离、浪涌吸收等避雷措施。

1.2 遥测组网和计算机广域网

河池分中心组网采用超短波和卫星组网,各遥测站均采用太阳能浮充的蓄电池直流供电,中继站场地为租用电信部门并委托代管方式。计算机网络连接采用全国水文防汛广域网,数据库为Sybase,高层协议为国际公认的工业标准TCP/IP,低层协议为IEEE802.3,广域网互联采用符合CCITT标准的X.25协议。

1.3 分中心系统运行软件

分中心站运行的主要软件有:(1)遥测站点实时信息接收通信软件,接收显示有关遥测站雨量、水位、电压等数据信息;(2)转发软件,调用数据库的有关遥测站雨量、水位数据,通过卫星信道转发给洛东、拉浪和叶茂等3个水电厂;(3)GSM短信息报文发送软件,作为分中心数据转发3个电厂卫星通讯的备用信道;(4)水情信息查询软件,通过与数据库的链接,实现系统信息报表查询和统计、雨量等值线和水位过程线显示、打印及水情简报编制等功能;(5)实时洪水预报软件,包括D98实时洪水预报模型、新安江模型和综合约束线性预报系统等洪水预报软件,能根据实时水情数据自动进行实时洪水预报作业,具体预报时段可按需要设置为每间隔1、2、3 h或6、12 h自动进行;(6)数据库维护管理软件,将遥测站点实时信息接收后自动处理,通过入库处理后存入Sybase数据库中,以实现数据查询、转储、上传、管理等功能。

2 系统管理

2.1 建设期管理

柳洪系统河池分中心项目建设初期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同时,还成立柳洪系统项目技术攻关组,具体负责河池分中心项目的技术协调工作。

建设期间,各参建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规定和项目实施方案,并建立健全各级施工质量管理机构和制订建设管理规章制度,质量检查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聘请监理公司对项目进行监理,工程总体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此外,各参建单位也按有关协议和技术要求,完成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2.2 试运行期管理

柳洪系统河池分中心试运行期间,参建和使用单位均按《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考核大纲》相关技术规定和要求,对雨量计、数传仪、超短波(卫星)遥测站、中继站功能,雨量、水位数据精度及中心站数据畅通率等一系列指标,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分析和考核。并对分中心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如针对雨衰卫星信号的影响,分中心和中继站改用1.8 m的卫星天线进行改进;在雨量接口并接500 kΩ电阻,以提高雨量接口灵敏度等等。最后,项目验收专家评审认为,超短波和卫星遥测站、中继站软硬件运行情况良好,系统建设达到相关规范、合同和设计要求。

2.3 运行期管理

通过试运行期后,系统逐步移交由河池分中心进行管理和维护,制定了《柳洪系统河池分中心管理规定》和《系统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相关规定,充实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落实运行经费和维护车辆,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分别针对水情、系统维护和遥测站等人员进行了硬件、软件性能,功能和操作方法的培训,严格执行汛期24 h值班,严密监视各遥测站、中继站的运行动态,做好值班运行记录。同时,对遥测站的野外设备采取防潮、防霉、防腐蚀、防鼠、防盗等5防措施,对部分易损设备进行备份。此外,协调相关部门针对运行期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改进,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分中心建设管理特点和改进内容

3.1 管理特点

(1)土建(包括地网建设)及遥测站点安装工程先试点,然后全面铺开,保证了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2)卫星、超短波中继站采用租用电信部门原有基站模式,提高了效率;

(3)建设单位成功地解决适用于VSAT卫星通信与超短波混合组网的一系列尖端技术难题,充分考虑系统的先进性,实用性及可扩充性,确保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4)涉及洛东、拉浪、叶茂3个电厂数据传输采用由分中心通过卫星转发方式进行,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益;

(5)系统移交后落实了运行维护经费,由分中心实行一级管理,并成立了运行、维护、管理小组,配备了人员、设备和工具等,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3.2 需改进的地方

(1)分中心建设初期因站点数量多、分布广,分中心参与配合各参建单位进行相关协调工作的人员数量和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储备明显不足,系统运行初期对基层遥测站人员基础培训不够。

(2)系统试运行期时间太短,仅为汛期的3个多月,分中心软件运行、磨合时间略显仓促,系统软件运行后期发现的问题如洛东、拉浪、叶茂3个电厂分中心的通讯软件解决周期较长。

(3)分中心遥测站点硬件设备备份、存贮不够,出现故障时设备维修往返周期过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遥测站点数据的时效性。

3.3 改进措施

针对试运行期发现的缺陷,运行期做了一些改进,具体如下:

(1)3个电厂数据库改进。针对系统运行初期3个水电厂通信接收软件使用Paradox数据库存贮数据,遥测接收程序常出现运行错误或出现Paradox数据库损坏提示而造成死机。2002年原数据库改为MS SQL2000,并对通讯软件进行了改进,同时将遥测接收工控机升级为联想万全T100服务器,这样电厂数据接收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死机现象得以根制。

(2)增加GSM短信息报文发送功能。针对2002年12月北京卫星网管中心由于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降雪,导致分中心与3个水电厂之间卫星通讯数据出现中断现象,2003年4月,分中心增加GSM短信息报文发送软件,作为卫星通信的备用信道。以确保当北京卫星网管出现故障时,中心站与3个电厂的数据通信通过GSM短信功能传送。

(3)采用移动通信(GSM/GPRS)双模短信通信终端对部分超短波站和卫星站点进行改造。2007年8月,针对巴茅岭超短波中继站迁移至凤凰山后,6个超短波站点数据传输不稳定,以及2008年1月广西出现冰冻灾害造成荔波等5个卫星站供电故障,采用移动双模短信终端对上述共11个站点进行了改造,保证了数据传输的正常。

4 思考

4.1 建管结合

建管结合模式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在工程项目建设时,运行管理方配合监理与工程建设方密切协作,参与工程项目设计、现场安装调试、检验验收等建设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行管理方的前期准备、运行管理与工程建设方紧密结合,使得工程项目的技术完善、改进、技术资料和设备移交等工作能够在项目建设期间提前或分步进行,直至工程竣工移交投产。建管结合模式可以使最终用户较早地参与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因此掌握项目的运行管理技术,实现边建设、边生产,并在使用中逐步完善的要求,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效能。

河池分中心项目实施期间,由于种种原因,分中心未参与该项目的前期规划、设计及相关标准的制定等等,相关人员只是配合建设方参与了项目的安装调试。因此分中心针对围绕系统工程建设全面进行生产准备的时间和技术人员知识储备明显不足,未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此外,作为系统最终用户的河池分中心在全方位全过程配合参与实施系统项目工程建设中,因不是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业主,对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出现的如技术完善、改进建议、资金等问题协调存在一定局限性,有时未能促成有关问题在建设期间解决。

4.2 强化培训

业务技术的培训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建议由建设单位按管理人员的类别,如遥测站点、分中心管理和分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分类型和时段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系统的设计原理,各种设备仪器的功能、性能、工作流程等,使遥测站点和管理人员能较熟练地掌握系统的启动和运行技术,能处理一般故障,进行系统的基本维护。对分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在系统建设前期进行全面培训,调试安装期参与全过程。同时在系统相关软件的编制、收集资料和参数调试时参与其中,了解系统软件运行的流程、有关计算分析误差的来源,以便运行维护和实际使用中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在建设后期或运行期间还可分批派出业务骨干到参建部门学习,及时掌握该项技术的最新科技动态,培养和造就分中心管理和维护人才队伍,便于项目改造时保证系统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4.3 加强协调

柳州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河池分中心参建单位涉及建筑、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电子、水文等技术专业,且各个建设项目环环相扣。同时各遥测站点地点偏远,施工条件差,交通不便,进料难,无外电施工和生活用水,因此,在运行管理方的协调下,应加强各参建单位的信息互通,定期召开工程建设进度通报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同时,建立必要的技术交底也是必需的,如中标单位建设完成该项目之后,即可办理相关的技术交接手续,让完成的建设项目直接发挥作用或直接进入下一步实施阶段,提高工作效率。

4.4 分期改造

柳州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河池分中心至今已运行了近10年,设备的老化、技术的更新、硬件的升级,都促使系统必须进行分期改造。系统的改造不应是单纯的推倒重建,而应是尽可能地保持它的一致性、延续性。如目前可采用手机短信替代VSAT卫星通讯。此外,随着系统的长期运行,电子设备的故障率将会有所提高。因此需建立适当可靠的维修配件供应管理的途径,特别是对系统一些因技术进步而被淘汰的配件,提前储备配件也是必需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的应用软件可能已无法满足目前水文服务的要求,也需进行升级,建立更完善的系统数据库、应用和决策支持软件,以获得更直观、更智能化的水文数据和洪水预报分析结果。

5 结语

将水文遥测系统运行纳入水文信息化建设管理,是保证系统持续有效运行的关键。同时,通过引入科学的方法与策略,建立系统评价标准化指标体系,协调参建单位并组织专家对已建成的遥测系统的效益进行系统评价,不仅可以对一个已完工的系统项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评价,从不同的角度科学地揭示已建系统建设应用状况,对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找出差距,提出持续改进和推广应用建议等。还可以让建设项目业主很好地总结经验,规划和建设下一个遥测系统;也能让参建单位紧密联系各自实际,实事求是地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并予以发扬光大;同时也促使各参建单位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切实加以改进,以确保新建的测报系统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信息的需求,发挥系统更大的效益。

摘要: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简称“柳洪系统”)是广西水文系统兴建的第一个洪水预警预报系统,河池分中心是柳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对河池分中心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实践的介绍,对需要改进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对今后兴建的洪水预警预报系建管结合模式的初步构想,以期建立测报系统科学运行、维护、管理、发展的机制,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防洪减灾效益。

关键词:SSI,RS-485,转换器,硬件,软件,应用

参考文献

[1]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初步设计报告[R].1997.

建管模式 篇8

“城市真的是发展了”

当窗外车水马龙的街市嘈杂声在耳边响起时, 这个城市在新的一天中苏醒了。

穿行其中的人们, 搭载各种交通工具, 到各自的目的地去, 有搭公交车的, 有坐公务车的, 有开着私家车的, 更有骑着摩托车、自行车的……他们拥挤在街道里, 只为前行。相比10多年前, 街上的人多了起来, 这是城市化的缘故;相比10多年前, 城市景色也大不同了,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仿佛一夜间, 这个城市长高了;相比10多年前, 汽车明显增多了……

今天, 老温泉的形象在市民的眼里渐渐隐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面貌。给人感觉, 咸宁这个新兴的发展城市, 其规模变得从没有过的大。就像摊煎饼一样, 城市迅速地向外围扩展, 似乎吞噬了周围的村庄, 把它变为自己的一部分。道路四通八达, 街道两旁迅速建设起了商品住宅楼和花园小区。原先属于城市周边村落的农民, 纷纷洗了泥脚进了城, 过上城市人的生活。把原来耕种的田地卖掉了, 脱离农民身份, 坐拥楼宅, 当起了出租婆或出租公。

从小生活在温泉的方先生感叹道:“城市真的是发展了!”他说, 40多年来, 他亲历了这里发生的变化。那个时候, 咸宁人民广场附近还是田地, 很少看到城市的高楼。

就城市来说, 过去, 温泉的标致性建筑, 莫过于温泉花坛附近的东方大酒店, 最繁华的地段莫过于温泉商场与老温泉剧院门前。如今, 这里的商业人气已被新的购物场所冲淡, 最突出的变化, 莫过于各大超市的进驻。中百仓储来了, 武商量贩来了, 中商集团来了。温泉步行街、潜山商业街等一条条步行街、一个个夜市与一个个商业网点, 分流了大部分的购物人群。

可以说, 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因此改变了, 开着私家车去超市, 推着购物车休闲购物, 几乎已变得习以为常。富裕起来的人们, 可去的场所明显增多, 夜生活变得从没有过的丰富。酒吧一条街, 茶馆一条街等各色休闲场所纷纷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了。

离大武汉的距离越来越小

咸宁地处华中腹地, 是享誉全国的“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苎麻之乡”、“茶叶之乡”和“温泉之乡”, 是武汉城市圈的一员, 是一座极具魅力和充满商机的新兴中等城市。

随着武汉“1+8”城市圈进展的加快, 在“两型社会”机遇的驱动下, 咸宁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山水园林特色的工贸旅游城、湖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生态城市和大武汉的后花园”这一大目标, 强化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能, 使社会事业和城市建设得到全面发展。目前, 该市城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7.72标台, 比2005年增加了2.06标台,

如今, 随着城际列车的开通, 不仅缩短了咸宁与大武汉的距离, 而且使咸宁融入大武汉多年的梦想已变为现实。在城际铁路和武广专线铁路的连接下, 27分钟到武汉的梦想走进现实。27分钟到武汉, 生活在咸宁的市民可能不是很理解27分钟的意义, 但大多市民从生活中切实体验到了大都市吹来的那一股股清凉之风。

在温泉经商的王先生说:“1997年, 我在温泉做生意, 到汉正街进货, 天没亮起床、赶车、等车。每次回家, 简直就像打了一场战役, 非常疲惫。随着城际列车的开通, 到时去武汉, 可谓一盏茶的功夫, 真方便!”

在咸宁做建材生意几乎不愁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建市10多年以来, 咸宁市建设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 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强劲号角声中, 在湖北省建设厅、省建管局领导的莅临指导下, 结合实际, 创新服务理念, 抢抓“两型社会”机遇, 在加强“双基教育” (基层、基础) 上做文章, “动静”结合, “双管齐下”, 有效破解了工业园区管理、外来企业管理、建筑产业发展、建筑市场监管、质量安全保障等“五大难题”, 有力推动了全市建筑市场、建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缩小咸宁与大武汉的差距装上了助跑器。

2004年开始做建材生意的陈先生, 这样告诉记者, 在咸宁市做建材生意, 几乎不愁市场。几年时间里, 生意是越做越大, 前些年还盖起了楼房。如今咸宁城区高楼大厦, 宛若丛林般屹立在市民眼前。据咸宁市建设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筑巢引凤, 缩短城市差距, 全市建筑行业干部职工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通过安全生产, 有力推动了全市建设事业的发展, 全年基本建设投资从2006年的21.5亿元, 增加到2007年的28亿元, 到2008年, 全市投资规模为32.4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4.2亿元。2009年上半年, 全市投资规模为11.6亿元, 新开工的在建项目全市共有59个, 全部为房屋建筑工程, 面积145万平方米。2008年元月到今年上半年, 全市新开工的在建工程项目102个, 建筑总产值达40亿多元, 面积450万平方米。

以2009年上半年为例, 全市在建工程项目262个, 面积469.15万平方米。其中, 2009年前结转的工程项目为203个, 面积369.85万平方米。全市建筑工程进场交易项目115个, 招投标率达到100%。其中, 市直这一块建筑工程招投标交易项目43个。建筑企业发展到93家, 外来注册备案的企业达49家。

尤其在压事故、促发展, 保质量、促安全上, 该处不仅严格控制在省市“安控指标”范围内, 而且连续4年, 始终将市直这块的质量安全事故, 控制在“零死亡”范围内, 铸就了一大批“精致产品”。3年来, 全市共创省文明施工现场16个、市文明施工现场82个;创省工程质量“楚天杯”15项、省结构优质工程31项、市优质工程80项。

2008年, 咸宁市建设工程管理处还被建设部授予“全国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安全生产红旗单位”;被咸宁直机关工委评为“2006—2007年度文明机关”。

如诗如画的咸宁

“水清鳞影浅, 风静鸟声幽”, 走在温泉湿地公园, 一幅幅诗情画意般的新画卷展现在市民眼前。

记者在咸宁大街小巷看到, 这里的交通井然有序, 道路两旁的灯杆装上了精美的霓虹灯。据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据市政府年度项目计划, 在城区重点路段景观亮化工程的实施中, 自2008年3月25日开工以来, 其公共部分总投资约500万元, 共完成了74处夜景亮化工程。每到傍晚, 华灯初上, 那五光十色的彩灯, 如盛开的一朵朵鲜花, 纷纷映入市民的眼帘, 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流光溢彩的世界。

家住中共咸宁市委党校附近, 在老温泉城市生活了20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他见证了咸宁大街小巷从黑暗到光明, 从旧到新, 从杂乱到整洁的全过程。

张先生说, 大理石铺就的街面, 这是许多省会城市都不能做到的, 而咸宁做到了。随着市民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 如今的道路变得干净了, 街道变得比以前宽了, 滋生垃圾的小巷, 也变得比以前卫生多了。

张先生觉得, 街道环境变美了, 不仅能吸引更多的客源, 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 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名副其实的桂花之乡

坐在家里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走在大街小巷能看到桂花的美, 这是其它城市的市民都很难感受到的。咸宁的美是从桂花开始的!家住咸宁的孙先生这样告诉记者。

别的景色就姑且不提了, 就拿桂花来说吧, 一到金秋时节, 那一树树、一串串、一片片、一簇簇的, 不管是笑开了脸的, 还是没笑开脸的;不管是怒放着的, 还是没怒放的;不管是想开的, 还是不想开的, 总是互相簇拥着, 如繁星点点, 众星托月, 热闹极了。

现行水利工程建管存在的问题 篇9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是国家的基础产业, 水利工程建设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巨大、服务全社会为主要特征, 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水利工程建设监理除具有监理工作的普通特性外, 还具有区别于其他监理工作的显著特征, 主要表现在它的社会性和专业性上。

1.1 社会性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作为项目管理者, 最终要实现项目的成果性目标和约束性目标, 尽管实现约束性目标是实现成果性目标的前提条件。但是两个目标并非等同, 由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法人一般由政府或政府机关委派或任命,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果性目标又主要体现在社会功能和社会效益方面。所以,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尤其要重视其项目的成果性目标, 与其说对项目法人负责, 准确的说更应对政府负责, 对全社会负责。况且水利工程投资巨大, 一但发生意外, 给国家给人民给全社会会造成严重的灾难, 这一点是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的。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肩负着为政府、为全社会把关的重任, 其水利监理部门的潜在功能带有为政府管理水利工程建设的色彩, 这种功能的体现对全社会都是有积极作用的。因此水利监理部门的改制应当强化监理部门的社会性。

1.2 专业性

水利监理部门要保证实现项目的成果性目标, 担负起它的社会作用, 不能简单的就工程论工程, 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包括项目的立项背景、设计理念、服务对象、效益分析、环境影响在内的全部信息, 也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 以使每一项, 特别是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都能实现它的成果性目标。由此可见, 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具备特殊的行业性和专业性, 在它工作的全部过程中同水利主管部门、设计部门、水文地质部门、水利科研部门等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决不仅仅是项目法人和承包商之间引入的一个与其它别无瓜葛的第三者。所以水利监理部门的改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专业性, 必须充分考虑它为了担负起社会责任而必须同水利行业发生关系的特殊性。

1.3 市场的特殊性

八十年代以来,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建立了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及建设监理制为主要形式的新的建设管理体制。实践证明, 建设监理制促进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投资、进度目标的有效实现, 提高了水利工程建设投资效益, 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尽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市场机制在不断完善, 但只要投资主体不变, 市场就会停滞在一个准发育状态。在市场运作机制不健全或不完善时, 监理部门为了其自身的生存, 就可能会出现不按市场规律操作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 尽管这些丑恶现象目前在其他行业和其他监理部门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都可以随着市场秩序和市场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逐步加以克服。但水利工程建设等不得逐步克服, 因为水利工程在国家经济中地位和作用是巨大的, 一但发生问题, 其灾难性的后果也是我们难以承受的。所以必须按特殊行业对待, 完全依赖项目法人责任感的市场运作机制是不完善的。对于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 政府或政府主管部门监督一旦顾及不到或力所不能及, 而监理部门又丧失了代政府和全社会把关站岗的地位和功能时, 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是灾难性的。

2 对现行水利工程监理职责的理解

监理是“监”和“理”的组合词。“监”-是对某种预定的行为从旁观察或进行检查, 使其不得逾越其行为准则, 也就是监督、监控的意思。“理”—是对一些相互作用和相互交错的行为进行协调, 以理顺人们的行为和权益关系。监理单位的职责通过项目法人的委托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批准的项目文件、工程建设合同以及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对工程建设实行的管理。对于水利工程, 特别是大型水利工程委托监理单位行使监理职责的委托方是建设单位, 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就本质而言, 水利工程建设单位也是受委托方, 真正的委托方、出资人是国家, 在我们弄清楚是谁让我们监理后, 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监理谁的问题。监理过程中的“三控制、两管理”, 基本上都是针对承包方的, 在实际的工作中监理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针对承包方的管理。在施工管理体制中, 承包方的违规可由监理来制约, 监理单位的违规可由建设单位来制约, 有一方没人制约, 只能依赖政府监督部门来制约, 而政府监督部门又受到资金、人员编制等各种条件的制约。当然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建设单位是能够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其行为的, 特别是行政部门直属的建设单位还是比较规范的。

3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

3.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项目法人负责的管理体制问题

无论是项目法人还是政府监督部门, 有关法律、法规涉及到他们的条款要远远少于对监理的约束, 而法律、法规赋予监理的职责很大程度上又带有政府行政职能的色彩。监理作为一个市场条件下运作的部门, 尤其是当被边缘化到一个一般的中介服务机构以后, 很难行使这样的职权, 用一个中介机构去规范作为政府代表的建设单位的行为, 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都是一种妄想, 反而使得建设单位能够合理合法地以合同的形式将全部或大部责任转嫁到监理部门。这些问题作为弱势的监理部门又不得不受命于建设单位, 这种态势等于建设单位花钱雇用了一个责任承担者。一旦建设单位违规, 就奠定了监理部门“替罪羊”的角色。

3.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社会地位问题

水利监理部门的弱势地位, 极易造成监理队伍的腐败, 个别监理人员面对违规行为时, 顾及到单位的生存空间和条件, 可能从开始的不得已而为之发展到积极主动配合, 进一步加大了水利工程的风险。现在就出现了个别建设单位拒绝监理单位对总监人选的正常调配, 这里并不完全都是有正当理由的, 其中的奥妙不言而喻。

监理机构的社会地位问题, 我们不能说民营监理单位的社会地位就低, 谁也不敢这样说也不会这样说, 可传统的理念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惯性思维在我们每一个人当中都根深蒂固, 不是靠加大改革力度和转变思想观念的几句口号就能够转变的, 这种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4 解决现行水利工程建管存在问题的措施

4.1 水利监理应作为一个特殊行业来对

待, 必须完善三元制衡的建管体制, 要让水利监理部门的责任与其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角色相对应, 使之没有任何顾虑地能够在违规面前道一声“不”。

4.2 不能让具体的工程建设单位决定水

利监理部门的生存空间, 水利监理部门的报酬以及今后的市场份额不能由具体的建设单位来主宰, 可采用由水利主管部门按照水利工程等级直接委托, 监理报酬由水利主管部门在工程款中扣除的形式。目前, 山西省建设厅开始设立监理专用账户, 就一些共性的问题, 尝试和探索新的合理的管理体制。

4.3 严格资质管理, 监理单位和施工单

位的资质要与所监或施工的工程等级相对应, 杜绝随意委托和出卖资质的情况发生, 应严肃处理类似事件的责任人。

4.4 应调整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责任

范围, 必须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强化对建设单位的约束, 对一些违规行为, 如:强行分包或以介绍工程队等方式变相分包施工单位合同范围内的工程等。应特别加大项目法人的违规成本。

摘要:如何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监理, 完善相互制衡的建管体制, 是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 也是水利监理行业体制改革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本文就对水利工程监理的认识、监理的角色以及所能发挥的作用、对监理过程中矛盾症疖的感悟和体会, 阐述了我们对现行建管体制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监理改制方面的一些观点。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1]李伟:强化监理部的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总监的合理轮调制度.建筑经济, 1999, 9

[2]刘微《:对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管理的认识》, 水力发电, 2003, 29卷6期

谈互助县淤地坝工程建管机制 篇10

1 淤地坝工程建管机制现状

1.1 协调机制

互助县委、县政府领导充分认识到实施坝系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在项目建设中主管副县长任项目法人,成立工程领导小组,县水务局具体负责各项具体建设工作,工程建设所在的村级水利委员会及乡(镇)水利水保站负责各方协调工作,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为项目的前期工作及顺利建设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在工程施工建设中,自始至终由省水保局领导、县水务局局长、水保站领导组成施工督察小组,经常亲临现场指导、检查,督促工程质量和进度,研究最佳方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工地有施工员组成的施工小组,有效地保证了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前期,水务局与水保站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水保站与施工人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工作任务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质量与具体施工人员年终考评、聘用晋升职称、津贴发放等挂钩,从而全面落实了责任。

1.2 群众参与激励机制

1.2.1 以人大提案形式,积极争取坝系工程。

西山流域、哈拉直沟流域是互助县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又是相对集中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滞后,经济欠发达,生态环境恶劣,土地生产力低下。历年来,在县水务局、县水保部门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水保综合治理措施,多年的实践经验让广大群众认识到,在开展兴修梯田、植树种草等坡面治理措施的同时,只有通过淤地坝坝系工程建设,才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此,在每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上,项目区人大代表以人大提案的形式多次向县委、县政府反映,强烈要求兴建水保坝系工程,以改善当地水土流失状况,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群众参与水保工程建设的意识空前高涨。

1.2.2 无偿放弃部分利益,配合搞好工程建设。

坝系工程建设中,为了增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计划下达后,积极开展了公示制,以公示牌(碑)或公示文件、村民会议的多种方式,把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建设任务,国家投资、地方配套资金、所需群众投劳、建成后的管护单位等内容向工程所在地的群众进行公示,接受当地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群众体会到了自己是项目成果的主人,接受较快,在诸如临时征地取土、沟道树木移植或砍伐、坟地迁移等事务上不再抵触,能积极配合工程建设的需要,使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如2005年开工建设的哈拉直沟拉哇沟骨干坝,坝高22.0m、总投资61.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2.0万元,地方匹配资金19.0万元,经公示及宣传教育,拉哇沟村群众都认识到工程建设时国家投资十分有限,于是主动将施工区内37棵青杨无偿伐走,将16棵云杉无偿移植,折合人民币3 680元(2005年价格)。

1.3 建设及管护机制

针对互助县近几年实施的淤地坝工程数量多、规模大的特点,对淤地坝工程的建后管理管护工作作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移交给县水利管理队及乡(镇)水利水保站进行管护,并办理移交手续。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和保护范围,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一是建成及时移交工程所在地乡镇水利水保站,纳入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二是乡镇水利水保站分别以租赁、承包的形式,将工程交给承包户和租赁户进行运行管护。同时,水务局和当地乡镇府通过与县扶贫办公室协调联系,以扶贫开发形式从省水产局调运鱼苗,投放到蓄水的骨干工程,增加了承包、租赁户的积极性和责任性,如西山邵代家骨干坝2000年建成后,当年投放鱼苗1万尾,2005年、2007年分别投放龟背蟹3 000只、5 000只。承包户主要以游人钓鱼收取鱼杆费(每个鱼杆按10~20元收费),平均每年收入0.8~1.2万元。工程中的收益不断鼓舞了承包者,促使他们对工程自觉维修管护,同时也对周边坝系工程承包租赁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建成后的西山坝系除郭家沟、代家沟坝由村水利委员会负责管护外,其余均已承包租赁,工程运行正常。三是在水管体制改革中按每个乡镇设若干水管员(目前21个乡镇都有乡水利水保站),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准,管理人员报酬已纳入县财政预算。四是建成骨干工程全部纳入县防汛工程范围。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各部门、各单位分片包干辖区内的防汛工作,真正做到思想、组织、机构、经费、队伍、物资、度汛方案、责任制落实。汛期实行严格的值班制度,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汛情,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在做到汛期值班工作的同时,负责搞好汛期督促检查和河道清障工作,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清理山洪沟、河道两岸和滑坡体内的违障建筑物,保证行洪畅通。

1.4 科研与生产结合机制

互助县坝系工程建成并通过纳入乡(镇)水利水保站管理后,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乡(镇)水利水保站将坝系工程管理作为自已的主要职责,统一建立工程台账,勤检查,勤督促,各级管护网络正常运行。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维护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二是乡(镇)水利水保站以工程管护为契机,积极宣传动员群众扩大灌溉面积,并在库区搞创收。目前,已建成的西山及哈拉直沟坝系范围内新增灌溉面积126.7hm2,征收水费2.2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管护费用。三是经过县水务局积极引导,在已建成的西山坝系范围内互助县西山乡先后投入3.9万元,办苗圃2.3hm2,栽植树木6.2万株,种植小麦1.47hm2,油菜1.2hm2,年收入达5.1万元。

2 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淤地坝工程的建成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有效减少入黄泥沙,促进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巩固退耕还林(草)成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尽管目前互助县在淤地坝坝系建设上每年以4~5座的建设速度推进,但远远赶不上流域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以下从3个方面概述坝系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2.1 可研立项阶段

2.1.1 小流域坝系选择方面。

根据互助县河流水系分布状况,在坝系选择时大多无法达到以完整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工程建设的条件,目前如果按照《小流域坝系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暂行规定》,理想的小流域坝系越来越少。但如果以流域中适宜建坝的相邻几条支沟为单元,划为一个流域片,集中建设淤地坝工程,很大程度上就能解决互助县很多沟道具备以流域片建设坝系的条件,从而将极大地促进互助县淤地坝工程建设步伐和规模。

2.1.2 单坝投资方面。

目前坝系工程建设投资实行中央、地方、群众共同投入的机制,骨干工程费用(国家和地方费用)构成比依次为:骨干坝6∶4,中型坝5∶5,小型坝2∶8;加上互助县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欠发达,地方财政收入低,群众生活贫困,工程实施时很难落实配套资金。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农村义务工制度的取消使得群众自筹资金形同虚设,导致骨干工程实际建设时仅靠中央国补投资完成,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用工费用逐年上升的情况下,骨干工程建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另一方面,目前所有单坝投资当中均没有淹没补偿费用和围堰工程费用,临建工程中所列入的施工道路数量以及单价过低,满足不了实际施工要求。根据已实施的淤地坝来看,目前实施的坝系建设过程中淹没补偿及占用农地补偿费用往往占国补投资的10%~12%,这使得实际每座骨干工程建设费用远远超出目前下达的国补资金,中、小型坝更是如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淤地坝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建议在今后的坝系建设当中适当提高单坝中央投资标准,希望在诸如互助县之类的贫困地区实行骨干坝100%由国家投资,中型坝国家补助资金占65%,小型坝国补资金占50%,这样可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正常发挥工程效益,能保证工程如期正常顺利实施,满足互助县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2.1.3 骨干坝结构形式方面。

根据互助县多年来洪水峰量小、历时短的特点,在多年的坝系建设实践中,骨干工程枢纽均采取组成大坝、涵卧管放水工程———“两大件”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目前建成的骨干坝坝高均在18m以上,坝体土方量均在5万立方米以上,这使得“两大件”结构形式的骨干工程修建时需要两岸较深的沟道,同时也需要储量较多的取土场,使某些可以建坝而仅因为两岸沟道达不到18m而没有建坝。因此,今后在骨干工程中部分坝可采用土坝、涵卧管放水建筑物、溢洪道工程———“三大件”结构形式的设计方法,这样不但可以防止特大暴雨时洪水漫顶,保证坝库工程及下游淤地坝的安全,而且还可减少坝体土方工程量,有效降低坝高,为骨干坝在淤积满后坝体进一步加高、工程效益进一步发挥留有余地。

2.2 工程建设阶段

目前,水土保持工程中国家提倡实行“七项制度”,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坝系工程中骨干坝建设也相应加入了招投标制度。这使得原来单坝国补资金投资低、地方匹配资金不能落实到位的工程又额外增加了部分费用,减少了工程投资,不利于工程的顺利实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工程质量,从而使得招投标制度失去了原有目的。

2.3 工程运行阶段

淤地坝建成后前期主要作用是拦泥蓄水,只有淤成一定面积的可利用土地或形成可利用水面后,才能进行使用权交易。从建成到受益这段时间以生态效益为主,没有稳定的经济收益以维护淤地坝正常运行,应由国家补助村集体进行运行管护,在淤地坝发挥稳定效益后,维护费用由地方承担。国家补助的运行管护费用可在淤地坝单坝设计中纳入预算。

参考文献

[1]康秀忠, 梁荣, 王文明, 等.黄河水保生态工程乌兰察布市项目区淤地坝建设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 2007 (10) :39-40.

[2]赵寿刚, 常向前, 杨小平.快速建筑淤地坝工程的质量控制方法[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5 (4) :37-38.

[3]刘建中, 韩怡, 刘亚敏.甘肃省淤地坝工程建设现状及成效[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5 (S1) :48-50.

建管模式 篇11

落实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做好配备工作

配备一定数量的教育信息化设备是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础,而筹集教育信息化资金又是设备配备的前提。为此,我们建立起了教育信息化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落实了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根据鲁教基字[2007]7号和德教财字[2008]2号文件“学校公用经费中电教费、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16元、初中24元,信息技术费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50元、初中60元)专款专用的规定”,县教育局在核算中心设专用账户,把“两费”(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统一管理,集中使用于齐河县教育信息化建设。这是落实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来源,每年大约400余万元。

在落实好电教“两费”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作为教育信息化资金的有益补充,学校筹集和教师借款每年大约400余万元。主要做法:为任课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根据《齐河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教师笔记本电脑配备工作的意见》采用AA制方案,教育局和教师各出资50%,教师负责使用、维护和保管,5年内属于学校固定资产,5年后转归教师个人所有。为学校配备班班多媒体、微机室等,教育局与学校各出资50%。

自2008年下半年教育信息化工作启动以来,到现在共落实教育信息化资金近3 000万元,其中电教“两费”1 300余万元,教师自筹800余万元。购置笔记本电脑5 000余台,齐河县所有中小学任课教师基本达到了“人手一机”的要求,齐河一中、齐河三中、鼎新中学、文玉学校、合理小学、鲍西小学等实现了班班多媒体,为全县初中、实验小学配备多媒体200套(包括40块交互式电子白板),学区小学配备移动式多媒体102套,28个学校建起了校园网,开通了100 M光缆,建立了网络教研平台,配备了教学资源库。资金的大量投入,设备的配备,为信息化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网络教研平台,做好教研工作

齐河县将学校规模大、经济基础好的城区学校或农村中学接入了教育局建的城域网,建立了齐河县网络教研平台。将学校规模较小、经济基础不太强的乡镇中小学,依托互联网构建起网络环境下的教研体系,开展网络教研。

接入教育城域网的学校

为了让学校、老师充分地运用“齐河县网络教研平台”的资源,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我们一方面运用网站的统计功能,通过网上排行榜激励学校积极参与网站建设;另一方面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保障网络教研顺利、有效的开展。

1)上传制度促成长专业化。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平台建立之初,要求各校建立信息发布领导小组,对学校上传文档的数量作出具体要求:“典型教案”每月上传2篇能反映研究的特色教案;“感悟交流”每月上传2篇实验课感想;“课题研究进展”每月上传1篇开展研究活动的资料;“校本培训”每月上传1篇培训活动的材料;“自制课件”每2个月上传1篇原创的教学课件;“特色网页”每2个月上传1篇原创的特色网页;“课题研究报告”每学期上传1篇阶段性研究报告。这些基本要求,得到了学校的积极响应,不少学校上传的文章不仅质量高,而且数量远远超出了规定的篇数。

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的专业水平,我们要求他们在深入教学一线听课的同时,撰写听课心得,每学期上传不少于3篇,并定期对副校长参与网上建设情况作出评比,激励他们以行动成为学校网络教研的领头人。此举既锻炼了副校长,又提高了学校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的积极性。

一系列上传文稿的制度,使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开始认真观察课堂、观察学生,越来越多的校长、老师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教学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在反思评判中成长。

2)回复制度促同伴互助化。网站每月以学科为组织开设主题论坛,有供教师们研究教学难题的“案例诊治”“网上沙龙”;还有为校长们交流管理经验或解答管理困惑而开设的“校长论坛”。

论坛的回复情况,每月要进行定期评比,这一制度促使越来越多的校长和教师们定期阅读他人帖子,从而激发自身的参与热情,架起了校长、教师沟通的桥梁,真正促进了学校间的互帮互学、老师间的同伴互助。

3)推荐点评促引领专业化。教研员作为网站的维护者,一方面要阅读大量的书籍,做好优秀文献的推荐工作,如推荐中外教育教学专家的理论、实践文章到“专家视点”等。另一方面,教研员要深入教学一线采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将相关的活动方案、小结等发布在“学科活动”,将各自开展大组活动的讲稿发布在“在线培训”;把听课后的随想、下校调研的小结发表在“教研评点”。这一系列制度,使教研员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在实践中提升业务能力,促进了其引领的专业化。

未接入教育城域网的学校

依托互联网提供的功能强大的网络交流平台,利用网上的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起网络环境下的教研网络体系,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对于规模较小、经济基础不太强的乡镇中小学是开展网络教研的一条现实的比较可行的捷径。

1)通过电子邮件传递教学、教研时所需的文字、图形、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让广大教师足不出户就完成资料的交流。而文稿的互传,对教研组资料的收集、分析、共享提供了很多方便。

2)利用网络实时通信技术QQ实现实时交流,通过QQ建立起了齐河县各学科教师群,教师们可以在QQ群发布信息,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集中探讨,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交流,使教师们的对话互动面在不断增大,真正实现多向互动。

3)利用QQ空间,让教师上传各种资料,建立起了齐河县各学科教师资料交流共享的平台。

4)教师建立个人博客。个人博客的建立,让教师把教学实践中的思考、讨论中的意见付诸文字,对教师教学经验的提炼、扩充和传播是颇有裨益的。同时,博客里的论坛也为教师间交流提供平台。

利用电子备课系统,做好教学工作

电子备课是在教育信息化条件下对传统备课模式的发展和创新,很多学校有着非常成功的经验。齐河三中作为全县的试点学校,首先推行,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还制定了《齐河三中电子备课管理条例》,这一经验和做法正在齐河县逐步推广,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建章立制,做好管理工作

从县教育局到学校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和实施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校均建立了各项管理、使用登记制度和事故登记制度,制定了设备操作规程,做到各项操作规范化、维护管理制度化,制度装框上墙,并严格执行,切实保障了县电教站、信息中心和学校网络及各种电教设备及时维护和正常运转,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齐河三中制定了《齐河三中电子备课管理条例》,确保了电子备课工作正常开展。齐河四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了让每个设备都科学运转。首先将电教设备维修维护包干到个人,微机室分包给每个上课的信息技术教师,谁的机房谁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避免了维修工作的相互依赖;其次层层负责,维护重于维修。电教中心老师对机器的维护提出了“软件故障当天排除,硬件问题三天解决”的承诺,还提出了“代用机制度”,一旦出现硬件故障电教中心会为故障班级或办公室提供代用机,不影响班级和教师们的使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教育局)

建管模式 篇12

中卫市沙坡头区纳入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范围, 共174户671人, 其中项目扶持人口147人。涉及移民的大中型水库分别为沙坡头水利枢纽、青铜峡水库、三门峡水库和石峡口水库。

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涉及迎水桥镇的沙坡头村和常乐镇的上游村, 移民共124户469人, 分别安置于沙坡头区迎水镇和常乐镇, 后扶政策为资金直补方式;青铜峡水库淹没区迁出地为中宁县长滩镇周滩村、白马镇彰恩村和青铜峡市广武镇, 移民共11户38人, 分别安置于沙坡头区东园镇和永康镇, 后扶政策为资金直补方式;三门峡水库淹没区迁出地为陕西潼关县城关镇古槐村、高桥镇吊桥村, 移民共5户17人, 安置于沙坡头区常乐镇, 后扶政策为资金直补方式;石峡口水库淹没区迁出地为海原县贾塘镇八斗村和关桥乡脱场村, 移民共34户147人, 移民安置于沙坡头区宣和镇, 后扶政策为项目扶持方式。

2006年开始, 中卫市财政对享受直补资金扶持的移民, 每年均按“一卡通”的形式, 按时、足额将直补资金发放到了移民手中。直补资金发放时由纪检、信访部门进行监督, 使水库移民真正享受到了后扶政策的实惠。涉及项目扶持的移民因属插花式安置, 居住分散, 给确定项目扶持方案带来了较大困难, 中卫市移民办组成驻村工作组, 深入一线调查研究。根据绝大多数移民的意愿, 按“先生存、后发展”及“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 分轻重缓急具体列出移民村组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和对移民生产生活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征求移民辖区政府和移民的意见、建议, 在充分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 确定、规划、设计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006~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 后扶项目建设内容为对制约移民农业生产的水利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十二五”期间, 后扶项目规划建设内容为对移民生产、生活区域的道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

2 主要做法和经验

2.1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以市人民政府成立了由副市长为组长, 水务局局长、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 市监察局、市委宣传部、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信访办、物价局、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计生局、审计局等部门及有关镇 (乡) 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市水务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具体工作。并及时召开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学习传达了自治区相关政策和有关文件, 对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及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研究, 统一思想, 细化责任, 严肃工作纪律, 确保了各年度后扶项目工作的顺利完成。

2.2 严格程序、步骤, 确保移民后扶人口真实准确

按照自治区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工作的要求, 每年在后期扶持项目实施前, 市移民办及时会同公安、监察、信访、水利等部门及涉及移民镇村相关人员对沙坡头区被纳入自治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范围的沙坡头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库、青铜峡水库、石峡口水库移民进行复核, 核定后扶人口, 对纳入后扶范围内出现死亡、远迁的每年经复核登记后都及时进行注销, 实行阳光操作, 并将复核登记结果张榜公示, 确保政策落实工作的准确性。

2.3 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政策落实6年多来, 市移民办自始至终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热情周到接待来电来访群众, 认真对待群众来信, 及时做好答复和回访工作, 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和稳定工作, 同时密切掌握动态, 落实稳控措施, 严格信访责任制, 变上访为下访, 立足早发现、早解释、早疏导,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自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开展以来共接待移民信访65人次, 确保了移民后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2.4 抓好后扶规划工作

在后扶政策实施规划中, 市移民办严格按照国务院及自治区有关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确定的政策精神, 坚持“尊重民意、政府引导”、“一个尽量、两个可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 在每年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时, 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听取移民村群众的意见, 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确定方式》确定移民后期扶持方式。对符合后扶政策的移民能核实到人的采取资金直补;对只能核实到村组、无法核实到人的, 采取项目扶持。确保了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有效落实, 确保了社会稳定。

2.5 加强后扶项目建设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能够推进移民脱贫致富步伐

项目建设管理参照国家现行基本建设管理规定进行, 年度后扶项目工程一经批复, 市水务局立即严格按照工程建设“四制”管理的要求进行项目管理, 为了让移民群众全面了解后扶项目、加强工程监督, 市水务局对工程建设实行监理制, 选聘监理公司委派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理。同时委托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在移民居住村对工程的批复及实施情况进行公示。工程建设资金实行财务审计制, 由审计、财政部门定期审计, 工程竣工后申请市审计部门对工程资金进行专项审计, 确保专款专用。工程竣工后, 由市水务局组织, 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环保局、市监察局、市卫生局等部门共同参加, 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 验收合格后申请区水利厅等部门联合进行竣工验收。自治区水库移民管理办公室对沙坡头区水库移民管理机构项目管理情况进行跟踪管理、监督检查。对不能按上级要求进行项目管理, 对程序混乱、手续不齐的情况将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问题严重的给予通报批评, 限期改正。

2.6 抓好机构能力及规章制度建设

为加强对水库移民工作的组织领导, 认真做好此项工作, 切实做到组织领导、工作措施、监督检查到位, 确保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 市人民政府于2007年3月成立了“市水库移民工作领导小组”, 在市水务局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具体工作。

沙坡头区水库移民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卫市沙坡头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确定办法》、《中卫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办法》、《中卫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中卫市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中卫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信访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 明确了移民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 确保中卫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按区、市移民管理机构的要求顺利开展。

3 后扶项目建设取得的效益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后, 提高了移民直接受益程度。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移民、三门峡水库移民、青铜峡水库移民通过“直补”资金的扶持, 有效提高了移民的经济收入, 对移民后续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石峡口水库移民通过项目扶持的有效介入, 改善了宣和镇喜沟、丹阳、草台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灌溉条件的改善, 提高了农业生产用水的利用系数, 喜沟村、丹阳村、草台村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51分别提高到0.58、0.56, 每年节水量为24.5万m3, 按现行水价0.0245元/m3计算, 年减少水费支出金额为6000元。还可减少渠道清淤用工, 使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得到有力推进, 不但移民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保障, 当地社会经济也得到大力发展。

上一篇:三讲三不讲下一篇:自动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