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教育课

2024-10-10

适应与教育课(共12篇)

适应与教育课 篇1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环境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新生刚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环境、人际关系和教学模式会产生种种不适应, 因而开展入学教育就十分关键和重要。传统的入学教育不够具体、全面, 不具备很好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开设贯穿于整个第一学期, 是根据大学新生的特点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 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生适应与教育内容的完整性和缜密性, 对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新的人生目标、维护心理健康等各方面都起到显著作用, 并将对新生的大学生活及长远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开设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必要性

1.常见的新生教育模式及其弊端

大学新生教育一直是大学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各大高校在新生教育中也设计了很多内容, 采取了很多方式。目前, 比较常见的新生教育主要是以讲座、年级大会、班会的形式, 给新生灌输大学生日常规范、传授学习方法、介绍学科背景等,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教育。

常见的新生教育开展时间主要集中在新生刚入校的前2个月, 开设内容较短, 只能满足新生适应大学基本学习生活的需求, 而对培养学生全方位成长、确立更高层次的人生目标还远远不够。同时, 这种新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没有完全固定, 因此具有一定的机动性, 在执行中容易造成新生教育体系不完整, 不系统。

2.新生适应与教育课开设的必要性

新生适应与教育课开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进一步了解大学学习, 并尽快融入大学生活, 同时对所学专业能够有初步的认识, 对人生和大学四年有一定规划, 了解优秀学生必备素质, 为日后的更好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

新生适应与教育课首次以必修课形式将高校新生教育纳入体系化。新生适应与教育课贯穿于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学期, 内容涉及到大学生培养方方面面的引导, 由专业的老师授课, 内容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同时能通过作业形式将授课内容进行检验和深化。这种必修课的形式也让学生有更认真的态度来接受新生教育。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开设是新生教育更科学系统化的必然趋势。

二、新生适应与教育课课程设置

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内容设置包含了初识大学、规划未来、多彩生活三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划分了若干小的主题。以下是每个板块的具体介绍:

1.初识大学

(1) 大学励志教育。

通过对校史、院史和杰出校友的介绍, 培养学生爱校、爱院的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培养“拒绝平庸、追求卓越”的意识。

(2) 爱国主义教育。

介绍大学的党组织, 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3) 学院专业教育。

介绍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 和该专业在校内、国内、国际的发展情况, 人才走向以及对该专业学生具备基本能力的要求。

(4) 大学规范化教育。

给学生讲述大学里全新的教学模式, 和新的学习方法, 包括学生如何选课, 什么是学分制和学位制, 以及各类认证考试。

(5) 大学专业课学习指导。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如何由高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大学的主动学习, 介绍大一各门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6) 大学英语学习指导。

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介绍英语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备考CET-4。并对常见的英语考试:CET、GRE、TOEFL、IELTS、TOEIC、BEC做简单介绍。

2.规划未来

(1) 人生规划。

向学生介绍什么是人生规划, 以及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早做规划的好处, 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帮助学生早做定位、早做规划。

(2) 职场人生。

介绍学校、学院近几年的就业情况, 介绍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引导有意就业的学生早做准备。

(3) 飞跃重洋。

介绍学校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项目, 公派出国项目等。介绍出国留学的途径和流程, 各种出国外语考试的备考时期等。

(4) 读研深造。

分析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渐提高, 树立学生做高层次人才的目标。介绍学校、学院读研形式, 介绍学院各科研团队。

(5) 优秀学生成长历程。

向学生介绍优秀学长的生活、学习经历, 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定位, 利用好大学四年, 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3.多彩生活

(1) 大学生活面面观。

从关系到学生衣食住行、医疗保险、社会兼职等方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衣着审美、健康饮食、优美住宿环境、医疗保障、兼职取舍等方面的理念。

(2) 大学生心理指导。

分析如今大学生面临的各种心理困惑, 学会自我调节, 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常见心理障碍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大学资源利用。

介绍大学提供给学生的各种资源, 正确认识各种学生组织, 鼓励大家多进行社会实践, 以及如何协调学习和社会活动的关系, 全面发展。

(4) 大学生情感与交友。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学间关系, 包括如何和寝室同学和睦相处, 如何交到知心朋友, 如何正确对待恋爱关系等。

大学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 是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面对这个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应, 在大学新生中开展适应性教育就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抓好这一时期的适应性教育工作不仅会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更有利于培养其各方面的兴趣,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开设无疑将大学新生教育推向更科学化、系统化, 必将在新生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摘要:新生适应与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后接受的第一份人生教育, 对大学生的进步、成长、发展、成才都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引导作用。通过新生适应与教育课的开设, 可以让新生的适应与教育更加系列化、科学化, 帮助新生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活, 更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顺利实现中学到大学的跨越, 为新生今后的大学学习和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新生适应与教育课开设的意义进行了分析, 并对如何开设新生适应与教育课进行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大学新生,适应与教育课,入学教育

适应与教育课 篇2

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

[文章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珠海一中信息中心

【摘 要】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作为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所采用。采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学习的学生对其究竟适应到什么程度,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学生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问题。本文仅就国内外关于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方面的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关键词】 网络;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适应;适应性;学习适应性;综述

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学习都存在着学习适应性问题,如沿用了近4的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并不适应于所有的学习者,即使是专为适应学习者特性而设计的“适应性教学系统”或“适应性学习系统”也不是所有学习者都能适应,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这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更不例外。当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被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后,出现了学习者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下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其表现为有些人对其满意度评价很低;学业成绩评定多数人很差,差到考试只有25%左右的通过率;一份调查显示“复旦大学超过半数的网络生至今仍无法适应这种教学形式”;?1?浙江大学首批网上学生308人,至9月仅有70人获得学士学位,只占23%。是什么因素导致这些问题的.产生?网络教学形式本身的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为了能深入研究并回答这些问题,本文仅就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研究做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综述

到目前为止,以“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与学习适应性”为主题的研究在国内外的学术刊物中尚未发现。证据是以“networking education a learning adaptability”为关键词在 ebsco database、eric database、global dissertations数据库上检索和以“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 and 学习适应性”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检索到的文献篇数皆为0。

但当把“网络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搜索关键词扩展到distance learning、open learning、on-line education, 把“适应性”搜索关键词扩充到adapt、adaptive、adaptation、adaptable、fit、fitting、suit、suitable、adjustment、

适应与教育课 篇3

一、生活教育的实质和特点

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释义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他用英文表达为: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的实质是什么呢?

1.生活教育必须关注生活

陶行知指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他在总结生活教育化工作时说:“在这20年当中,应客观环境的需要,我们发动了四个教育运动:即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这四个运动是一个运动的四个阶段,这一个运动便是生活教育运动,也可以说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过渡到自由平等的国家教育运动。”从当代教育学原理分析,政治决定教育的性质,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教育可以反作用于社会。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強调关注社会生活,以社会生活作为时代教育的基础和依据,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视角阐释了教育的基本理论。

2.生活教育必须依赖生活

陶行知认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须过什么生活。”他又说:“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陶行知为什么始终反对“老八股”和“洋八股”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老八股”与民众生活无关,“洋八股”依然与民众生活无关。他指出: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人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生活教育教人发明生活工具,制造生活工具,运用生活工具。依据陶行知先生的表述可知,生活教育来源于社会生活,依赖于社会生活,并以生活工具为中介为生活服务,一切脱离社会生活的教育都是有害而无益的。

再次,生活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陶行知先生批判当时的知识阶级,劳心而不劳力,读书而不做工,成了“书呆子”。教书者“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书者“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他们充其量只做一个活书橱,充其量贩卖知识而已。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不是上层建筑,而是下层建筑。“何以呢?我们有吃饭的生活,便有吃饭的教育;有穿衣的生活,便有穿衣的教育;有男女的生活,便有男女的教育。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穷人的窝窝头和破棉袄。”所以,他把生活教育视作“下层建筑”,而且对生活教育充满信心:“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铁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力。”

那么生活教育的特点又是什么?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特质》一文中,把生活教育的特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以生活的特点为例,他认为,我们要从生活的斗争里钻出真理来,我们钻进去越深,越觉得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再以行动的特质为例,行为既是主导的生活,便可以“为行动而读书,在行动上读书”。行动产生理论,这是为了要指导行动,引导整个生活冲入更高的境界。又以前进的特点为例,陶行知认为,在同一社会,有前进的生活和落后的生活之分,“我们要用前进的生活来引导落后的生活,要大家一起来过前进的生活,受前进的教育。前进的意识要通过生活才算是教人真正的向前去”。他同时对生活教育的大众的、世界的和有历史联系的特点,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和论述。在参读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特点之时,突发把其特点与邓小平的“三个面向”联系起来思考,感到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当代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全社会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教育事业得以长足发展,特别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上大学已经成为百姓家的平常事。作为人才,不仅要有文凭,而且要有水平;不仅要有学的能力,而且更要有社会适应能力。而我们今天学子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什么状况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案例中管中窥豹。

1.高考状元们怎么了

据一家研究机构发布的《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中,40%目前在海外进修或工作,在国内的职业领域主要为学界、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但取得突出成就,成为行业和领域顶级人才者较少,高考状元的职业成就远远低于社会预期。这份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与社会上对状元的感知是大体吻合的,在人们的印象中,近些年来政界、商界及一些社会热门行业的顶级人才和成功人士,很少听说有谁是哪一年某省某市的高考状元。高考高分突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职场成功需要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以陶行知先生的论点,他们是书本学习的状元,未必是生活教育的合格者。

2.求职受挫的大学生

据《长江商报》披露,求职受挫,王云十年未出家门。今年33岁的王云,出生于长沙一户普通农家。母亲在他7岁时因家庭贫寒就外出打工,他幼年生活单调,父亲脾气暴躁,生活环境受压抑。在中小学阶段,他不喜欢说,也不喜欢交朋友。1996年考入省内一所本科院校就读。大学期间,他“不入社团,不竞选学生干部,不与人交流”。2000年大学毕业,因在读期间挂科太多,没有正常获得两证。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王云日渐消沉,甚至“绝望透顶,感觉活着没什么意思”。求职失败,无奈之中只能返回家中。从毕业至2010年,他一直闭门不出,成了标准“宅男”,在家呆了十年。2011年8月4日,经专家劝说,王云来到湘雅医院。经过心理卫生专家与其沟通诊断,王云患有社会恐惧症,具体症状为“避世、怕人、胆小”。对患者而言,治疗的第一步应该是学会多和陌生人交流。我们从王云这例个案可知,除了读书和接受学校教育外,社会交往和生活教育也是人生不可缺少的必修教程。

3.学历都是浮云

近期,《长江商报》报道,在纳杰人才企划、管理、财会等行业招聘会上,招聘单位纷纷表示“学历都是浮云,能力和态度才是求职两翼”。一家网络营销公司打出广告:“我们不欢迎不会上网的人,我们不欢迎没有梦想的人,我们不欢迎没有激情的人。”该公司主要从事团购网站的策划及产品营销,工作人员表示:“营销工作更多的是考验一个人的态度。网络营销,就是要有饱满的激情和敢吃苦的态度,当然,还要耐得住寂寞。”不少中小企业要求求职者能吃苦,态度端正有热情,对于学历的要求则低得多,有的岗位甚至没有学历的要求。他们想“找到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的员工”。纳杰人才分析师紫荆介绍,高学历的“市场”主要在IT行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等,而服务性行业,需要的是高“情商”员工:亲和力、思想、口才及勤奋,这些是“课本知识无法替代的”。相对于学历来讲,服务行业更注重求职者的潜能、态度和情商。此通讯,不重文凭重能力,恰恰说明社会观念的转变,当今社会更重视人的潜质和实践能力。

以上例案,尽管立足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无论在某个层次,从事什么行业,作为现代人才,均把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摆到了突出的地位。这与陶行知倡导的生活教育一脉相承,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借鉴生活教育,培育学生的适应能力

依据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含义,生活教育就是源于生活、适应生活、为了生活和创造生活的教育,这些与本文所要论述的当代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有其内在的联系,社会适应能力是强调青少年学生要具有为了生活、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的素养和能力。而社会适应能力又特指个体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環境的能力。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文化学视角予以审视和论述。

1.基于物质文化的需求,注重生活适应和环境适应教育

物质文化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总和,表现为人们物质生产的成果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人生下来就会面对这些存在而自觉或不自觉享受物质文化,但同时也受物质文化制约。在对学生进行适应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针对物质文化的特征,应重视其生活适应和环境适应。所以,作为后来者的青少年学生,首先要正视客观存在,学习生活,体验生活,接受生活教育,在生活教育中使自己成长成熟,使自身与现实生活和谐和适应。其次还要努力使自己适应现实生活环境。人,不但一刻也离不开物质生活,同时也一刻离不开所生活的环境。环境是人生存其中并对人发生影响作用的客观外在,人在环境中成长,只能适应环境并改造环境,否则逆者消亡。教育青少年学生,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在其环境中汲取营养,增长见识和才干,磨练其承受能力和挫折感。同时,在引导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育竞争意识和超越意识。正如陶行知所言:“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

2.基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注意优良品质和能力培育

陶行知先生在注重生活教育同时,又特别重视在生活中突出精神文化教育,他著名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和“追求真理做真人”的“不可丝毫妥协”的大丈夫精神,都是我们今天教育的精神财富。在培育学生适应能力过程中,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因为,良好的品质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也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和取得事业成就的重要条件,其中包括诚实、热情、谦虚、朴素、勇敢、果断、沉着、耐心、低调、忠厚、包容、老实和埋头苦干等,使其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理想抱负和精神追求,成为合格的“四有”新人。

其次,在当今社会,学生创新意识培育也尤为重要。在此,我们可以从陶行知创造教育中为培养学生创造力获取营养。他在反对脱离中国民众生活的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的同时,一生在热情追求创造“新儿童”、“新中国”、“新世界”的创造教育。开发国民和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创造力呢?他要求学生们“修炼智慧之眼,磨出金刚之喙,展开大无畏之翼,涵养一片向真之心”,努力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开拓者。怎样培养创造力呢?陶行知认为,其一,手脑并用的教育,才能培养创造能力;其二,是创造的环境与环境的创造;其三,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其四,创造的教育必须有创造型的教育者,创造的教师大军。在今天培养学生适应能力中,借鉴陶行知的创造教育,培育学生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依然可试可行。

3.基于制度文化的需求,注重社会规范和人生态度训练

思想意志是自由的,但是言语行为是规范的。虽然我们鼓励青少年学生质疑、批判,甚至否定,但是,还必须要求他们遵循社会规范和法律制度,做一个遵纪守法的文明人,以适应社会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需求。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有效率观念、法制观念、规范规则观念,并且以其规范来约束个体行为。尤其是要遵守基本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履行法律义务,使其既充分享受民主自由又不大胆妄为,甚至违法乱纪。

4.基于行为文化的需求,强化个体素养和人际交往能力

行为是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边的活动,而行为由人的基本素质决定,所以,在讨论行为文化要求时,必须从个体素质和素养切入。无论是生活适应、职业适应和社会适应,个体基本素养都是前提条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要回应社会诉求,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这是适应能力的基础;其次是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立足之本;再次是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的修养,这是决定个体层次和境界判决标准;其四为个体的情商和亲和力,情商在人的成功中比智商作用更大,而亲和力直接影响个体融入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及其质量。我们考察社会适应能力,更应注重个体的内在素养。

人际交往能力又可分为个体品性和方法艺术两部分,而品性决定方式方法。与人交往,个体要有较高的境界和胸怀,从自身修养做起,如尊重人、爱护人、平等待人,具有同情之心、宽容之心、热情待人、乐于助人;同时克服自私、偏执、攻击、虚荣、算计、嫉妒等不良心态。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要有海纳百川、胸怀若谷、大智若愚、坦荡平和的君子风范。同时,在对待具体事物上,要讲究方式、方法和艺术,一切以公正、公平、和谐为原则,使良好的心愿找到适宜的表达形式。师者,学生之楷模和表率。为此,陶行知要求教师应首先做到:(1)虚心;(2)宽容;(3)与学生共甘苦;(4)跟民众学习;(5)跟小孩学习。如果我们既有良好的个体品性,又有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心胸,再注意个体的处事风格和处事方法,难道我们还会难以适应社会需求吗?我们还会或缺社会适应能力吗?

参考文献

[1]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基金会.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2] 陶行知系列研究江苏课题组.陶行知论师范教育(内部发行),1988.

[3] 宋原放.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4]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 潘多拉.高考状元“混”得如何?武汉商报,2011-06-19(A02).

[6] 潇湘晨报.求职受挫,他十年未出家门.武汉商报,2011-08-07(A09).

[7] 张瑜琨.学历都是浮云,能力和态度更重要.武汉商报,2011-07-30(A06).

[8] 陈晴,周贤江.情商与创新型人才之培养.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

[9] 陈晴.试论体育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

适应与超越之间:大学生创业教育 篇4

(一) 时代呼唤大学生创业教育

近年来,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各高校也取得了较大发展, 大学纷纷开始扩招。扩招虽然促进了大学的发展, 但是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较大的压力。每年社会上都有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发展。因此, 在高校里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将大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 也能够缓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压力, 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所以, 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创业教育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如上所述,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但是, 在大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 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创业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 都是一个十分让人向往的词汇, 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 也有创业的想法, 但是苦于无人指导, 使得这些学生内心即使有再多的想法, 也不敢轻易尝试。而还有一些学生, 对创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却大胆地冒险尝试, 在遭遇了多次失败之后, 逐渐对创业心灰意冷。上面所说的两个创业观, 都是不正确的创业观, 大学生创业发展, 急切地需要一种正确的指导方法。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在大学生自主创业时, 给学生思想上的指导。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 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

大学院系、专业众多, 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 而是要根据不同院系, 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比如, 大学机电专业的创业教育理论不可能与新闻采编专业学生的创业理论相重合, 因为二者所学的专业有较大的不同, 在教学时他们所接触的教学内容也有较大区别, 即使可能会出现个别机电专业的学生想要了解和认识新闻采编专业学生的创业方式,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这也只属于特例, 而不是学生普遍的发展需求。基于这样的原因, 学校在设置创业教育时, 教育目标一定要明确,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 学生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在毕业之后的创业发展方向。

(二) 形成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成熟之后, 所必须形成的一种体系。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类型各不相同, 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如果针对这三种学生群体, 大学创业教育采取的是同种教育方法, 对于学生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为, 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 接触的知识不同,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他们对创业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同。所以, 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候, 要形成一定的创业教育体系, 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喜欢的创业教育知识。

(三) 创业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创业教育的开展, 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贯穿在学生学习始终的, 创业教育并不能简单地通过几门课程体现出来。创业教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它需要教育的实施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深入的沟通和探讨, 创业教育的方法, 通过师生间的沟通激发出创业的火花。再比如, 学校还可以聘请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来校担任客座教授, 讲解一些自己成功的创业经验, 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创业教育, 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 创业教育的实践

创业教育并不同于学生学习的其他理论知识, 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 所谓的创业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 在大学里开设创业教育这门课程, 就是为了学生毕业之后更好地面对社会, 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创业, 缓解就业压力。所以, 在大学里发展创业教育, 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锻炼。在大学里开展创业教育实践锻炼, 可以模拟创业活动, 举办小发明比赛, 成立创业者协会吸纳具有创业意识的人才一起交流学习。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

总的来说, 在大学校园里,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加强学生的创业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就业观, 引导大学生在毕业之后, 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 积极地进行创业, 可以有效地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而且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即使学生创业失败了, 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 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 这些经验对于学生今后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摘要:创业, 在大学生群体中一直都是一个关注度较高的话题, 加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是当前大学生教育发展的核心, 在教学中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 帮助毕业生准确把握市场动向, 为自己的创业发展做准备是大学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如何做好创业教育也是教师所关心的一个问题。以学生的发展为切入点, 探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 李爽.基于专业结合的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探索:以汽车类专业为例[J].时代农机, 2016 (7) .

[2]孔令东, 田娟, 姜江.大学生家教服务行业创业心得:以大学生创业项目为例[J].知识经济, 2016 (17) .

适应与教育课 篇5

摘 要 在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法律职业院校应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适合各类法律职业资格准入的人才。实现这一目标,法律职业院校必须从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整合与调整专业、完善课程体系、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着力探索。

关键词 高职院校;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司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5-0040-0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2014年初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国家要求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作为承担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院校,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司法人才。

一、法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法律职业院校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基层和法律服务第一线,坚定内涵发展之路,多主体、多渠道地开展法律服务。当前,法律职业院校通常以为所在地区以及全国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以“法律知识、法律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并重”为教学模式的定位;以“与公安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实行警学结合”为实践教学的形式。

在我国近几年来法律人才过剩,大量法学专业人才择业难、就业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法律人才与市场对接,与岗位需求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自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后,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生源较之以前大为紧缩,随着总体高中生源的逐年减少,近年生源明显不足,招生质量难以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努力保障学生基本质量,从2008年开始,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涉警专业列为提前批次录取专业,并实行学校全员参与招生的办法,现已取得良好效果。2015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已经开始初步探索实行自主招生考试,共有200余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报到入学。

二、法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法律职业院校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是法学学术研究,而是偏重培养符合司法行政机关实际需要的辅助型技术类专业人员,如司法机关中的行政人员、律师助理、公证员助理等。同时,依法治国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在保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作为政法类人才的培养摇篮,法律职业教育还需要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专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职业化为目标,形成以实务教育和实践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科学论证并精心研究设计各专业和各门课程计划中的教学安排,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有机结合和统一。对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项目、内容、方法程序等作出科学安排,按照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把法律教学中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传授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进行考试考核方法改革,采取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加大法律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二是培养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各行业所需法律职业人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为我国法律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就业途径。这就需要法律职业院校在原有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行业对接。目前,吉林省监狱戒毒系统在面向行业院校有关专业招录人民警察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既满足了基层一线需要,也提高了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进一步争取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人社厅、公务员局等上级机关的政策支持,扩大监狱人民警察、戒毒机关人民警察、司法警察、社区矫正人民警察、司法助理等司法行业内更多的职业岗位面向学校招录人员的规模,进一步拓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使毕业生就业更加直接和便捷。

三是加强对教学研究特别是对直接为司法行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教学、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如,对于一部分在入职司法警官院校岗位前只有基层司法工作经验而没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人员,建议重点进行《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学校管理学》《法律职业专题》和相关教育法规的培训,对于从司法行业外调入司法警官教育岗位而没有法律背景的,重点进行《法理学》《宪法学》《中外司法体制比较学专题》《依法治国专题》《法律教育学》《法律职业专题》的培训。

(二)专业的整合与调整

专业整合与调整首要问题是处理好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与发展规模的关系问题。随着试点改革的推进,相关专业要做到及时调整和完善,进而进行专业建设、专业规模调整及专业群的建设。这需要做好有关调研,确定社会对具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执行类公务员的需求,升学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对人才的要求情况等。

法律职业院校应组织市场人才需求调查,围绕需求在未来五年内全力建设好已有国家级或者省部级重点专业,同时整合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做强有市场需求但办学条件薄弱的法律专业。撤销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根据市场调研论证申报新增专业,确定专业调整、整合、优化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建设的完善与调整

当前,高职法律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课程教育与职业类型严重脱节,课程针对性不足;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教学模式;法律职业课程缺乏宏观建设统筹与整体课程配置优化;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结构不合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实践教学缺乏创新,专业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学校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等。

职业院校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法律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师中树立科学的法律高职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进一步明确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各类专业课课程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和探索,打造既区别于技术类高职、也区别于法学本科的法律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鼓励编写具有法律高职特色的实务型、高水平的特色教材。

(四)教师队伍建设

适应与教育课 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法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司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5-0040-0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2014年初政法工作会议上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这是我国法治建设和发展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国家要求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对于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法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新形势下,作为承担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法律职业院校,应顺势而为、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司法人才。

一、法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法律职业院校必须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基层和法律服务第一线,坚定内涵发展之路,多主体、多渠道地开展法律服务。当前,法律职业院校通常以为所在地区以及全国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为目标;以“法律知识、法律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并重”为教学模式的定位;以“与公安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合作、实行警学结合”为实践教学的形式。

在我国近几年来法律人才过剩,大量法学专业人才择业难、就业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好法律人才与市场对接,与岗位需求对接,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自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后,司法警官职业院校生源较之以前大为紧缩,随着总体高中生源的逐年减少,近年生源明显不足,招生质量难以保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努力保障学生基本质量,从2008年开始,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涉警专业列为提前批次录取专业,并实行学校全员参与招生的办法,现已取得良好效果。2015年,经吉林省教育厅批准,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已经开始初步探索实行自主招生考试,共有200余名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学生报到入学。

二、法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式与手段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法律职业院校首先要明确学生的培养方向不是法学学术研究,而是偏重培养符合司法行政机关实际需要的辅助型技术类专业人员,如司法机关中的行政人员、律师助理、公证员助理等。同时,依法治国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队伍,在保障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下,作为政法类人才的培养摇篮,法律职业教育还需要始终坚持内涵发展,专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人才培养职业化为目标,形成以实务教育和实践教学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实现上述目标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科学论证并精心研究设计各专业和各门课程计划中的教学安排,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达到有机结合和统一。对各门课程实践教学的目的、项目、内容、方法程序等作出科学安排,按照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把法律教学中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传授与基本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进行考试考核方法改革,采取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答辩等多种考核方式,加大法律专业实践应用能力的考核。

二是培养依法治国新形势下各行业所需法律职业人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为我国法律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就业途径。这就需要法律职业院校在原有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行业对接。目前,吉林省监狱戒毒系统在面向行业院校有关专业招录人民警察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这既满足了基层一线需要,也提高了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将进一步争取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人社厅、公务员局等上级机关的政策支持,扩大监狱人民警察、戒毒机关人民警察、司法警察、社区矫正人民警察、司法助理等司法行业内更多的职业岗位面向学校招录人员的规模,进一步拓通学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使毕业生就业更加直接和便捷。

三是加强对教学研究特别是对直接为司法行业提供智力支持的教学、科研项目的扶持力度。如,对于一部分在入职司法警官院校岗位前只有基层司法工作经验而没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人员,建议重点进行《教育学》《职业教育学》《学校管理学》《法律职业专题》和相关教育法规的培训,对于从司法行业外调入司法警官教育岗位而没有法律背景的,重点进行《法理学》《宪法学》《中外司法体制比较学专题》《依法治国专题》《法律教育学》《法律职业专题》的培训。

(二)专业的整合与调整

专业整合与调整首要问题是处理好专业建设和专业设置与发展规模的关系问题。随着试点改革的推进,相关专业要做到及时调整和完善,进而进行专业建设、专业规模调整及专业群的建设。这需要做好有关调研,确定社会对具体专业人才的需求,如执行类公务员的需求,升学情况、司法鉴定机构对人才的要求情况等。

法律职业院校应组织市场人才需求调查,围绕需求在未来五年内全力建设好已有国家级或者省部级重点专业,同时整合相同或相近的专业,做强有市场需求但办学条件薄弱的法律专业。撤销没有市场需求的专业,根据市场调研论证申报新增专业,确定专业调整、整合、优化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课程建设的完善与调整

当前,高职法律课程体系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课程教育与职业类型严重脱节,课程针对性不足;法律职业教育课程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教学模式;法律职业课程缺乏宏观建设统筹与整体课程配置优化;精品课程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结构不合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够;实践教学缺乏创新,专业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学校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等。

职业院校要继续深入学习研究法律高职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在教师中树立科学的法律高职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进一步明确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各类专业课课程进行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调整和探索,打造既区别于技术类高职、也区别于法学本科的法律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鼓励编写具有法律高职特色的实务型、高水平的特色教材。

(四)教师队伍建设

适应与教育课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适应性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的时代大背景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这也是我国在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方面的政策导向, 但是仍有部分高校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 把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割裂开来或者法制教育被道德教育替代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些做法忽视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之间的联系及内在统一性, 对高校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质量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 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适应的大政方针下, 高校和大学生应在思想上和实践中牢固树立和实施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积极采取各种有利措施, 实现二者的刚柔相济、内外结合、宽窄互补, 共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适应性的现状分析

(一) 两种教育内容上的简单叠加。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是在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础上, 经过课程体系和内容有机融合, 又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体系和教学目的的现实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性的定位和阐释后, 合并而成的一门新课程。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不难看出, 改革后的教材遵循思想、行为发生的规律, 按照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理论逻辑, 由思想到行动、由自律的道德行为到他律的合法行为而依次展开, 形成一个有机统合的完整体系。然而, 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为数众多的教育者不能将两部分教育内容如同教材一般很好地融会贯通, 互相迁移。道德修养和法律内容的教学仍旧呈现出平行态势。同样的情况反映在教学方法上, 表现在对道德和法律两部分内容运用同一种或者一贯单一的教学方法。实际教学如果无法体现出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目的和意图, 那么这样的教学就是徒劳的, 至少是缺乏实效的。

(二) 对教学内容的偏重不同。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受到教育者自身德法观念以及自身实践经验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本身对于德与法的认识是有差别的。有的教育者认为从事教育工作就要以教化、感召为主, 可能就会更加注重课程中道德内容的传授。也有的教育者是法律科班出生, 那么在教学中会更加钟情于或者更擅长于所学专业知识方面的教学, 更加重视法制观念和法律精神的传输。然而, 无论是哪一种偏重, 都是有悖于我们这一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宗旨的。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 有的学生对于较为枯燥的法律理论知识兴趣不高, 但也有学生认为法律具有实用性, 因而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侧重点也就不同。教育对象作为教育中的另一个主体, 他们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也会让他们对学习的内容作出选择, 给予的重视度也不尽相同。

(三) 教学双方对基础课重视度上的难以趋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是目前高校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的最为主要和普及的课程之一,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十分重要的课程, 它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必修课。从目前各高校对基础课课时量的安排, 师资的匹配以及对各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支持方面看, 基础课得到了各大高校普遍的重视。但是, 目前基础课仅针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并只集中在上半学期开设, 在课程结束后, 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有明显减少的趋势, 且学生继续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另外,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基础课的认识存在偏差, 认为基础课与专业无关, 加之应试教育下对思想政治课所存有的抵触情绪和偏见, 导致学生对基础课的重视度普遍不高, 课程学习中的应付心理甚为明显。大部分还学生不能从提高自身素质, 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的角度形成学习基础课的正确动机。教学双方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能趋同的状态, 还直接影响着该课程的教育效果。

三、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适应的途径

(一) 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二者适应的前提。高校转变教育观念是实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适应的关键一环。当今社会已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趋向于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看作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 他们认为只有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 使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均衡, 才能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并且从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也能看出, 树立一个完整的教育观,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已成为主流。“只有完整的教育, 才能促进人与社会朝着符合人性的方向和谐、全面发展。”因此,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教育”就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不能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割裂开来或者用道德教育来代替法制教育, 后者可能是受“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这一观念的影响, 错误以为只要抓好道德教育, 人们的法制观念就能自然而然得到提升, 没有认识到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毕竟属于不同的范畴, 而法律则是属制度范畴的, 二者是存在明显区别的两个不同的事物。而且事实也证明显然不是这样。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相适应就是既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又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制观念, 使二者实现我中有你, 你中有我的这样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所以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并不是二者简单相加, 而是以大学生为中心, 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的法制化的道德教育与道德化的法制教育的结合, 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二) 实现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课堂内容的融合。虽然目前的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中有一部分的道德教育知识点与法律知识点采取了对应编排的形式, 但是从两方面内容结合的量上来讲还不够充足, 仅在教材的两个部分的某些章节中有所体现。那么, 在教学实践中, 就需要教师遵循教材的这一编排思路, 进一步将道德和法制两方面教育内容的融合灵活拓宽到教材其他内容和知识点的讲授中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 设计诸如教学案例, 同时激发学生的道德思维和法律思维。变道德或法律的一元思维为二元甚至多元思维, 才能深化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也才能实现基础课教育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基本规范和法律基础知识的基本目的, 以及让大学生具备符合时代发展的道德品性和法律素质的终极目标。

(三) 强化大学生自我完善。促进和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适应, 不仅要依靠高等院校和社会环境等外在条件的努力, 还要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加强法律意识与道德素养相互结合。只有内外因相互结合共同努力, 才会更好地促进事物的发展;只有全社会和高等院校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 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和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一是从思想上重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相适应。大学生要从自身角度提高法律和道德素养, 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 除了要学习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 也要注重对法律基础知识和道德规范的学习和理解。除在课堂上学习好基本知识之外, 还要将理论和实践相适应, 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二是严格要求自己, 增强主观能动性。第一, 大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要注重自己人格的完善和培养, 提高自己的道德品格, 将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逐渐变成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第二, 大学生要强化道德自律。要树立注重自我教育、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思想意识, 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

四、结语

道德教育是法制教育的基础, 法制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制度保障, 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也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教育”,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大学生,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蔡宝刚.论法德和谐与社会和谐[J].扬州大学学报, 2005

[2]王玄武, 骆郁廷主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3]孙冕.大学生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关系的理性审视[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4]戴艳军, 杨慧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适应与教育课 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发展思路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对基础教育战线提出的一项全局性任务, 是教育领域自身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措施。目前, 各高校都提出了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的“素质”二字含义丰富, 它应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和专业业务素质等等。艺术教育就如一把开启培养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之门的“钥匙”, 在促进大学生人格魅力的完善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 》中提出:“切实加强学校美育工作, 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迫切任务。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手段, 艺术教育能开启人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使人的内心情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高校艺术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时, 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 社会竞争愈演愈烈, 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探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艺术教育发展思路, 既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也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同样高校的艺术教育也迎来了新的生机, 在正常课堂教学之余, 各高校都开设了各式各样的艺术选修课程, 甚至有的学校专门设立了公共艺术教学部, 以丰富学生的艺术教育课堂。艺术节、艺术活动形式更加多样, 以河北省为例, 每两年一次的全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为丰富河北高校学生的课余活动, 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在高校传统的“已学业为主”的教学理念的制约, 使得艺术教育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面。

1、教学目标不明确

没有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是现阶段高校的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学质量不高。对艺术教育课程采取一种形式主义的态度, 只注重专业课程, 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课程的设置上都有很多不合理因素。

2、单一的课程设置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轻视艺术教育, 在一些高校的选修课程里面艺术教育课程很少, 有的甚至没有。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各高校艺术课程的单一性。在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 普遍存在单一的课程设置, 如:只有艺术教育概论这一门课程等。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课程太宏观, 缺乏具体性, 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缺乏, 教学设施、方法、手段落后

从众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教材分析, 迄今为止, 没有一本统编艺术选修课教材, 教师自选自用, 有的甚至自编自用, 形成了恶性循环。还有许多教师找不到相应的教材, 而采取网上搜集资料或凭经验授课, 使得上课效果达不到最佳的状态。各学校艺术教育硬件设施跟不上去, 致使很多艺术教育课程无法开展。如:声乐选修课没有钢琴教室, 电子音乐课没有相应的电子音乐多媒体教室等等。还有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传统, 如声乐选修课就是一架钢琴, 很少有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影视欣赏课大多是讲座形式。

4、缺乏专业师资力量

艺术教育想取得好的成效, 艺术教师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阶段, 全国各高校艺术师资配备不合理, 甚至有些理工院校, 根本没有艺术教师。艺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有些学校因为艺术教师不够用, 就调配一些其他专业的教师来充当艺术教师授课, 因其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做指导, 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不了, 反而会使一部分学生产生厌烦心理。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而在高校实施艺术教育则更具有其本身的特点与规律。作为艺术教师, 没有专业的理论作指导很难掌握艺术教育本身的特点与规律。

二、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思路

通过对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 为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发展思路, 应做到以下几点:

1、以发展为前提, 制定明确的艺术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 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目标不明确, 就如瞎人摸象, 漫无目的, 没有结果。近几年党和政府在大力发展艺术教育,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作为高校, 制定明确的艺术教育教学目标是响应国家政策的有效途径。开设艺术教育课程的最终目标不是艺术活动的有形结果, 而是使学生在学习创造艺术形式的过程中, 体验和培养艺术的敏感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的热情。艺术教育的目标并不仅在于学生通过学习艺术课程, 学到一些艺术知识, 而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情操, 通过艺术课程的学习, 积极灵活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 学会在竞争中生存, 学会释放自己。艺术教育的特点就是在施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给学生以快乐和艺术享受。

2、以学生为中心, 制定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

单一的课程设置, 是制约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艺术教育课程应丰富多彩, 不仅要有必要的艺术理论课, 如:艺术教育理论, 还要有一些艺术技能课程, 如:声乐、绘画、动画制作、舞蹈、钢琴、电子音乐等等, 这些专业的艺术理论课程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当今, 社会经济突飞猛进,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作为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 近几年, 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 应届毕业生要想在社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是要做好充分准备的。在学校正是为自己充电、完善自我的最佳时机。艺术教育具有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培养人的感知能力还有想象能力的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艺术素养, 培养适应我国当代社会需要的艺术教育专门人才和艺术从业人员, 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科技的进步, 艺术的发展也在加速, 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使艺术成为大众的消费品, 这种发展趋势的出现, 对艺术教育人才的社会需求逐渐凸显, 高校的艺术教育更是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单一的艺术教育课程, 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开创丰富多彩艺术课程, 迫在眉睫。所以说, 以学生为中心, 开辟艺术教育新纪元, 制定特色的艺术教育课程是非常必要的。

3、以理论为指导, 创建新颖的艺术教育模式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艺术教育传统, 艺术教育在每一个时代又肩负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等任务。所以, 促进艺术教育的大发展, 要以理论为指导, 创建新颖的艺术教育模式是新时代文化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客观要求的基础性工程。政府的学术组织应编写一套适合高校艺术教育的教材, 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应从学生的实际要求出发,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颖的艺术教育模式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节上, 如:影视欣赏课上, 不要总放那些学生们看过很多遍的老电影, 应该与时代接轨, 与潮流接轨, 给学生们选择一些最新的热门影片, 学生肯定喜欢, 从这些影片中要注意引导学生, 不一定所有的爱情电影都没有教育意义, 我们要发掘其中的奥秘。在音乐欣赏课程中, 在介绍民族音乐的基础上, 有选择的介绍一些流行音乐, 如周杰伦等当红歌星的歌曲,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教师或学校要放下传统教育理念的包袱, 让学生接受新事物, 注重引导。以理论为指导, 创建新颖的艺术教育模式。

4、以效率为目标, 配备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

高校艺术教育师资的缺乏是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配备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有音乐系、美术系的综合类院校, 艺术教育体系容易构建;但是一些理工类院校艺术师资很是缺乏, 构建艺术教育体系就必须引进专业的艺术类师资。除了配备专业的艺术教育师资外, 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水平尤为重要。各校的艺术教师大多数是普通类院校艺术系毕业, 对于高校艺术教育还比较陌生, 因此接受授课任务后, 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个人要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 要搜集大量的图片、影像、实物、文字等资料。作为艺术课教学的教师除了要熟练掌握一些必要的软件。比如:“Cool Edit Pro”是音乐教师应该掌握的音乐软件, 在上“音乐欣赏”课时离不开它;上“影视欣赏”课的要掌握“绘声绘影”;上“美术欣赏”课的要掌握“Adobe Photoshop”等。

三、结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艺术教育的效果如何, 很多成功人士都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证明。钱学森先生, 被誉为当代中国科学泰斗, 他为我国发展尖端空间科学技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91年, 他在接受国家最高褒奖时, 深情地提到了他的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他说:“她给我系统地介绍了德国的古典音乐艺术, 这些包含着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的音乐艺术, 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 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 或者说, 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 所以我才避免死心眼, 避免机械唯物论。”从这位“导弹之父”的话语中, 我们深切地体会到, 艺术能够开拓视野, 启迪心智, 更能够完善人格。

高校艺术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 同时, 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现阶段, 国家非常重视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思路应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否则将无法达到艺术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雪梅.谈艺术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 2009 (8) :33.

[2]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年—2010年) 》的通知[J].中国美术教育, 2003 (1) :2-5.

[3]刘慧.新形势下高等院校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思考—以甘肃省为例[J].大众文艺, 2009 (8) :4-5.

[4]吴海轮.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发展方向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1 (8) :120-121.

[5]郭必恒.试论新世纪我国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向[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19) :56-57.

适应与教育课 篇9

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既要担负起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 更要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部门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明确职能, 统筹规划, 对本地区范围内各类职业学校, 提供规划、指导服务, 实行农村职教资源的整合、统筹, 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全面均衡发展。既要发展面对农村的应用型的高等职业教育, 也重点办好中等职业教育。要更新农村职业教育观念, 充分发挥城市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 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支持和鼓励城市职业学校积极吸纳农村生源,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农村初级职业教育的实施, 可以依托乡镇现有中小学和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及其他教育资源, 与抓好农村实用技术的普及推广紧密结合, 以教学促普及, 以普及促教学。农村中级职业教育的发展, 县、市职业教育中心与高等院校可以从股份制的角度建立以产权为纽带的职教体系, 还可以探讨对职业学校实行兼并、租赁和托管的形式, 使一批农村职业学校的资源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克服高等职业教育“普通化”的错误倾向, 把它纳入整个职业教育体系, 拉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对象, 开通职高升高职的直通车, 扩大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 并且不限于专科层次。

二、明确目标, 调整方向, 创新农村成人教育体制

(一) 各级职业学校应发挥办学与资源优势, 明确目标, 创新思路, 与时俱进, 探索农村各级各类人才培养、培训及继续教育的新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如与地方市、县组织部合作举办农村党员干部脱产大专班, 招收农村党员、农村党支部成员、村委会成员、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 采取“培训+学历”的培养模式, 为农村培养“观念新、技能强”, “留得住, 用得上”的专科层次乡土人才, 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熟悉基层领导科学和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知识, 掌握农业实用技术, 具有开拓创新精神, 能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干部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提高农村干部的学历教育层次和管理水平,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证。

(二) 围绕培养目标, 坚持因地制宜, 按需施教, 灵活多样, 注重实效的原则, 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和机制。推行“定单式办学”, 做到“以需订培”, 农村需要什么专业就办什么专业, 农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 农民需要什么知识就传授什么知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联合”、“校村联合”、“校户结合”等办学模式。根据农时和农村经济实际设置教学阶段, 可以“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改革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学分制和学分银行制度, 允许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 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员取得规定学分后, 颁发学历证书。还可尝试取消招生的年龄、届别限制, 实行春秋两季, 一年多次招生, 主动适应农民和就业市场的需求, 兴办农民需要的职业教育。

(三) 在培养目标上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 增强农村劳动力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 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转移能力, 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力度, 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的要求, 改造和优化农业类专业, 积极开设适合农村经济和农民发展的二、三产业的相关专业。

三、调整办学结构, 拓展办学空间, 丰富农村成人教育办学形式

(一)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广大农民, 涵盖面相当广泛, 包括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 以及乡镇企业或龙头企业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等, 因此, 必须进一步拓宽培养对象范围, 将复员退伍军人、知识青年和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以及志愿到农村工作的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等纳入培养培训的范畴, 使农村各类人才逐步发展壮大, 共同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按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培训的类型、规格、层次, 根据各级各类教育对象的特点和需要制订招生培训计划与形式, 做到有的放矢, 按需施教。

(二) 面向社会、面向农村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工作。开展各种中、短期培训, 如农业科技推广培训、农村实用知识培训、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农民就业岗前培训等, 开展“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农民技术推广员培训”、“农民科技示范户培训”、“农民企业家创业培训”、“农村能工巧匠培训”、“农村各类干部培训”等。主要培训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培训、服务产业、创新机制, 注重针对性、带动性, 突出实效性。积极与各相关部门联系, 承办“绿色证书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工程”等培训, 培养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 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

(三) 举办校外课堂。一是开办“田间课堂”。学校根据农民的需要和农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 选派专人在农民方便的任何地点设置课堂, 甚至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现场示范, 让农民边干边学、边学边干。二是开办“流动课堂”。为了方便农民就近培训, 开通“科技培训直通车”, 以巡回课堂的形式, 进村入户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科学普及、技术推广、信息传播等服务。配备电视、多媒体等设备, 以及适合当地农民需要的图书、光碟等技术资料, 进行生动形象的视频培训, 配合培训教师的答疑, 使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技术。三是开办“咨询课堂”。为方便农民随时随地地咨询生产中的疑难问题, 利用农业科技服务咨询电话即时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 高效率地提供咨询服务。四是开办“空中课堂”。由专业教师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和科技发展情况, 开发培训课件, 特别是乡土课件,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开设农业教育培训频道, 以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农民的需要。同时利用互联网为农民提供远距离的教育培训。

四、改革教学体制, 突出办学特色, 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教学质量

(一) 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加强实践教学

围绕农村发展需要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统筹安排培养计划和专业设置, 做到有的放矢, 按需施教。课程设计兼顾理论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教学方式体现探究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1.课程设置:模块教学模式

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体现“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课程按模块教学模式安排, 如通识模块、专业培养模块、专题讲座模块。通识模块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内容, 专业培养模块为专业技术内容, 学员根据个人实际按专业方向打包选课, 除通识模块外, 再选择专业培养模块课程。同时建立健全能力本位教育评价体系, 鼓励学员参加相关职业技能鉴定, 获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2.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专业技术实践与社会实践。通过专业技术实践, 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 使学以致用, 进一步加深对专业技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尽量采用到实训基地现场教学, 使学员参与生产加工与基本操作, 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社会实践应强调深度与成效, 通过观察测量、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交流研讨、专家咨询、论文写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将学习的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密切联系起来, 以达到边学边用, 学而有用的目的。

(二) 活化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式

针对培养目标和学习特点, 采用灵活、高效、开放的教学方式。一是积极引导、指导,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重鼓励、启发诱导, 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学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答疑, 鼓励学员遇到难点和技术难题时, 主动找老师请教, 直到熟练掌握为止。二是以学科为依托, 采取问题式教学、专题性教学, 突出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 围绕问题组织教学内容, 积极引导学员利用所学的知识思考问题, 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着力解决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农村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把知识的传授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 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增强对学科知识的价值认识。

摘要: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我国农村成人教育面临机构调整、办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与方法脱离实际的现状, 严重影响与制约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因此, 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从教育观念、办学体制、培养方式等方面改革创新, 推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关键词:适应,改革,农村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1]王兰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的农村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35) .

适应与教育课 篇10

《辞海》中把“适应性”解释为“生物体随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自身的特性或生活方式的能力”。一方面强调生物体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自身能力的变化,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生物体自身发生改变的同时, 也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影响, 二者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得到发展。教育学意义上的“适应性”指教育主体根据未来的要求和发展趋势, 适时、主动地改变自身的特性和教育、教学方式, 以适合外部条件变化的能力。

高等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一个最高层次, 是从不成熟到比较成熟, 从学生角色到社会人角色的一个门槛, 是最接近于社会的一个教育层次。高等教育不得不直接面向社会, 培养社会需要的各行各业的高级人才, 因此, 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就更加具有实用价值。高等教育学界的泰斗潘懋元老先生提出的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是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 也就是教育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另一个是高等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 即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最简洁、最全面的表述, 教育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子系统制约的同时又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 从而对整个社会系统的发展产生影响。当教育的方针、政策、课程结构、评价体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时就会促进高等教育和社会双方面的共同发展, 否则就会抑制发展。另外, 社会系统中的其他的因素, 如人口、资源、地理位置、民族、宗教等因素也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影响。教育在与外部社会其他子系统发生关系的同时, 也与教育系统内部各个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对教育产生影响和制约的内部因素众多, 从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来看, 教育必须全面地协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使学生全面发展。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教育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重智育轻德育不行, 重德育轻智育不妥。

综合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可以表述为“教育内部关系规律的运行, 要受外部关系规律的制约;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必须通过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即教育的任务、方针、培养目标、课程与专业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及教师的培养与选拨, 都无一不以社会的需要为依据。另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 也就是培养“德才兼备, 身心健康”的人才, 这就需要教育处理好德、智、体、美各育之间的关系, 使各育之间协调发展。尽管大学提倡大学自治, 争取大学自身的独立, 但要知道这种独立是相对的, 大学作为社会的重要单元, 不可能完全摆脱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而独立存在。同时, 外部关系规律必须通过内部关系规律起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必须真正落实到教育制度, 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真正得到落实, 才能发挥教育外部关系的制约作用。

二社会的发展与大学职能的发展变化

从人类产生开始, 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 并最终将到达共产主义社会。在整个发展变化过程中, 生产力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必将引起各种生产关系的变化, 包括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演进。生产力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发展的体系和结构, 以及教学的内容和方法等。

高等教育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一直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之中, 大学的职能紧紧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步伐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根据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 将会对社会生活中其他子系统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 高等教育的功能愈来愈契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和时代的发展, 大学以高等教育功能的社会化为基础, 逐步形成和孕育了我们所熟知的大学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知识和服务社会。

(一) 大学与生俱来的职能———培养人才

最早的大学产生于中世纪时期的西欧,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稳步上升, 社会逐渐稳定下来, 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促使上层的政治制度一步步走向完善, 形成了一批新兴的市民阶层, 他们不同于农业生产者, 他们没有田地, 大部分是自由的生产者, 于是在文化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追求学问开始成为时尚。同时, 十字军东征促使成千上万的基督教徒到东方, 加强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 这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世纪大学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以前, 大学开办的目的就在于传授高等学问, 大学中其他一切事务都是为教学服务, 这就决定了中世纪大学的职能是培养人才, 并且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文、法、神、医四大学科之中。

(二) 柏林洪堡大学的示范作用———发展知识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法国开始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 在思想、制度、经济、教育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普法战争中拿破仑的失利, 使得德意志民族开始重新审度自身、思索民族复兴之路, 意识到国家的富足强大需要大量的优秀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 只有智力上的成果才能够补偿国家在物质方面的损失。于是德意志民族把振兴的希望寄托给了大学。洪堡、费希特等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提出, 振兴民族事业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柏林洪堡大学就是以此理念为基础创办的第一所以发展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为己任的新型大学。在柏林洪堡大学中, 培养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知识的发展和应用, 提倡学术自由。柏林大学的教师也独具特色, 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知识如何求得的方法;并且, 除了正常的课业之外, 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教授的科研活动。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众多教育思想家们的共同努力下, 柏林大学日益展现出作为一所现代大学特有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至此, 大学的第二职能———发展知识产生。

(三) 美国大学的创举———服务社会

美国的高等教育先于美国而产生, 殖民地时期的美国大学无异于英国传统大学的翻版。1636年哈佛学院成立, 这是美州第一所大学, 教学内容仿照英国的模式, 阅读《圣经》和祈祷赎罪, 对于实用技术类的教育涉及不多;农业技术人才的严重短缺, 导致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生产率不高, 第一产业的畸形发展影响到第二产业的发展致使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引起了广大平民的强烈不满。1862年《莫雷尔法案》的颁布改变了这一现状, 为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础。根据《莫雷尔法案》的内容规定, 各州纷纷开办新的农业学院或者在原有大学中开设农业和机械学院, 这是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创举, 这些学院被称为“农工学院”或“赠地学院”。赠地学院的出现使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发生了改变, 美国的高等教育由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逐渐地向重实践过渡, 也为发展美国的职业技术, 尤其是农工业职业技术培养了不少人才。作为大学服务社会职能的发端, 美国大学开了大学面向经济社会、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先河, 以及联邦政府运用经费资助手段影响大学发展的先河。

此后大学服务社会职能在美国大学中逐步得到了完善。作为高等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维斯康星思想深刻地指出:威斯康星大学应该为实现本州的改革目标服务, 成为全州人的大学, 为州的发展和全维斯康星人民的需要服务。在“威斯康星思想”的指导下, 威斯康星大学充分发挥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 为维斯康星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创举使得众多州立大学竞相效仿。至此, 大学史上一种新职能———服务社会职能, 在美国大学开始发挥作用。

(四) 大学职能的现代超越———文化传承与创新

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新时期, 正朝着多元化、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 我们要立足本国国情, 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另一方面, 我们更要迎接挑战、攻坚克难发挥合力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国家的富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的高速发展, 经济的增长需要科技作为支撑, 科技的发展在于人才, 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在其一直以来的发展历程中都是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 创新才是教育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此时就要充分发挥教育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又一大新的职能, 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

2011年前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讲话时强调:“不断提高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胡锦涛主席的讲话, 明确了把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大学的第四职能, 这是领导人依据当前社会的发展现实, 根据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理论, 对大学发展规律做出的又一重要认识, 是我们今后发展高等教育、建设一流大学的政策依据。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反映了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中华五千年文明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大学来向当代青年人传播, 这就要求高等学府以文化创新为己任, 在传承的同时, 依据新时期的时代特点, 对文化进行创新, 大力发挥高等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 不断地纳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鲜血液, 使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能够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纵观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 不难看出大学职能的不断发展变化正是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 特别是受到教育外部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 大学职能作为教育内部发展规律的一个要素正是随着外部关系规律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同时, 外部规律的变化又要通过内部关系规律的变化而得到实现, 这正符合高等教育“适应论”的观点和此论点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展立新, 陈学飞.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

[2]沈健.以文化创新引领高教强省建设[A].高等教育现代化: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2012年江苏高等教育学会年会论文集

[3]佘远富, 刘超.论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1)

适应与教育课 篇11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模式;中学班主任;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5.1

随着我们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体制不断改革不断进步,素质教育成了备受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关于教育的模式方面应该有所创新,对于以往传统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好的继续传承,对于应该改进的管理模式应该进行相应的革新,应该遵循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发展之中实际需要的情况,用全面的角度去培养中学生的基本素质,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发挥好教师的引导这一主体的地位和相关作用,注重学生个性的开发,引导学生潜能的激发,进而形成健全的个性为理念的班主任教育模式,这就需要班主任结合素质教育模式下做好中学生的们领航者和带头人。

一立足现状,掌握学生在思想方面的波动情况

(一)我们所说的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主体是人,无论是施教者还是受教者,纳闷以人为本是教育的大前提,想要对人进行教育,首先要懂得思想方面的建设,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所依,因此,加强学生们的思想建设对于中学班主任施行素质教育来说尤为重要,作为中学生的班主任,应该仔细观察学生们在思想方面的起伏以及波动,仔细研究每个学生在心理上的相关动态,掌握学生在社会发展之中的个性变化以及规律问题,这是需要教师有一个审时度势的教学态度才能够进行的,因为中学生在心理上的变化比较多样化,因为行为以及情绪方面都会出现不知怎样的问题变化,比如说厌学、叛逆、焦躁、抑郁等现象,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应该通过对学生们的额观察,掌握学生的信息后,找出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学生们的病态心理;

(二)班主任对于学生们沉迷网络的现象应该正确引导,很多班主任多余学生花费大把时间迷恋网络,要么是告诉家长,家长直接对孩子进行殴打教育,要么班主任打学生,名为教育,要么对这个学生不管不问,或者让别的学生远离这个上网的孩子;

这样的管理方式只会让学生在心理排斥反感班主任的同时也会和这个班级脱轨,慢慢的形成一种内向自闭的心理,班主任一定要注意方式的选取,面对学生这样的情况,班主任应该和家长进行素质沟通,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讲清网络的利与弊,应该对学生循循善诱,对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加强学生们的自强能力,很多学生因为压力大,寻找不同方式解压,教师可以抓住这样的心理丰富一下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们参加一些主题活动,或者教师组织一些主题活动,多做一些思想上的工作,帮助学生疏导压力的同时更能让学生放松自己的心态,回归正轨,也能一定程度上的拉近师生关系;

二班主任在对待学生的方式上应该一视同仁,秉承民主与平等的原则

(一)在我们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之中,教师一直都只占有主导地位的,学生们都是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说的内容,久而久之都变成了模具化的群体,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发展,在后期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学习优异的没有学习差的适应环境快,我们新形势下所说的素质教育就是对以往传统观念的一次颠覆,它不在坚持教师是唯一的主体部分,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予以尊重,学生们不是奴化心理强,是被这种模具的教学弄得不懂思考,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以及理解学生,班主任不是一个威高权限的压迫者,班主任应该把自己的角色适当时候适当转换;

例如当学生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班主任就应该是学生们的朋友,这样的身份能够更好的拉近师生关系的前提下,班主学生解决心中的郁结,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和学生将心比心,让学生们自己去做这个班级的小主人,让学生有一种被尊重以及能够和教师站在一个高度一同研究学习的感觉,这对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去打理自己的生活,让学生懂得什么叫做自律,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教师在进行民主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这个度的把握,教师在进行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应该抛弃曾经的“师尊”概念,应该让学生从心底里产生“师尊”的感觉,而不是靠自己是教师利用这个身份去压迫管束学生,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当好学生们的领路者,而不是对学生思想进行强加的干涉,比如说班级之中的一些事物或者是去哪里出游之类的意见性活动,教师应该让学生们一起参与进来,争取大家的意见,进行合理的采纳和整合,或者班级在选举什么事物的时候进行投票的方式;

教师在担任中学班主任的时候,一定要改变以往传统的班主任思想,对于孩子们人格和思想上的培养一定要注意平等性,毕竟每个学生在家庭状况方面是不一样的,在学习成绩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一定不要因成绩去判断孩子的能力,也不要带有个人的私人观念去对待孩子的教育,应该一视同仁,秉承民主与平等的原则去教育学生;

总结:中学的班主任工作对于中学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因为班主任不仅仅是这个班级的带领着,更是整个班级思想方面的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以及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管理作用,更是中学生在人格和品德方面的塑造者,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心理的形成以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与调节作用,中学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桥梁沟通者,对于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班主任这个社会角色地位就显得极为重要,他不再是传统模式的管理者,应该懂得尊重学生们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发挥好自己的主体引导地位,创新工作的模式,提高管理方面的水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于亮;与素质教育模式相适应的中学班主任工作探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10期

[2]王燕;赵超;我国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综述[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3期

适应与教育课 篇12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到37中,面对学校当时的种种复杂困境,陈校长没有冒进,他决定先深入访谈,全面了解学校情况。走访一圈下来,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几乎全校所有教师都对学校不抱希望,不仅不抱希望,还很好心地劝他:咱们学校没法办,生源实在是太差了,所以不管我们怎么努力,最后都是徒劳无功,干脆就不要抱希望了。

这样的结果,让陈校长极为震惊和心酸,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改变这所学校面貌的信念。建章立制、改变课堂、改革课程,就这样,秉承着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理念,他带领济南37中,走上了艰难的蜕变之路。

一、从懒散到勤奋有序

采访期间,正好赶上学生的午后大课间活动。下课铃声一响,学生们纷纷从教室中走出,迅速而有序地排队下楼,向操场走去,快速整理完队伍,学生们列队整齐地开始围着操场跑步。仅仅400米跑道宽的操场上,容纳了全校18个班、近800名学生,所有学生都小步幅慢跑,井然有序。陈校长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大课间活动,看似简单,实际包括了两门德育课程—安全课程和大课间课程。

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从教室走出来,向操场走去,安全课程就开始了。每层楼梯口,都有教师督导打分,组织学生快速有序地通过,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当全体学生迅速在指定时间内达到指定位置时,大课间课程才算正式开始。现在是冬天,气温较低,大课间的活动变成了集体跑步。其他季节,37中的大课间活动极其丰富,先是集体慢跑,然后是打太极拳,再然后是各个班级的特色体育运动,跳绳、踢毽子、踢藤球,等等。在并不宽敞的操场的每个角落,都有学生跳动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

简短的大课间活动,包含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深入思考。见过太多因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而备受责备、从此自暴自弃的学生,陈校长坚持认为完整而健全的教育不应当只是知识教育,而应当是一种包括知识在内的文化教育。尤其是在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的薄弱学校,面对的是一批基础薄弱、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的学生,唤醒学生生命中的灵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给他们最合适的教育,比只盯着学生的学业学习、提高学生的成绩,显得更紧迫,也更重要。

基于37中的实际校情,基于为每一个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学校确立了阳光文明、健康自信、厚德善良、责任担当的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规范条例的形式,明确学生的行为与规范。同时,学校也清楚地认识到,与其教师每天耳提面命地督促学生改正不良习惯、规范行为,不如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将德育教育悄无声息地融入学生每天的实际生活学习当中,在具体的行为操作当中,逐渐培养学生。于是,配合着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学校构建了一系列德育课程,既有基于学科的教育课程、班本课程,又有基于活动的共青团课程、班会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

这些课程的构建实施,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经历,一种体验。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过、体验过,才会有所思考,有所收获,进而形成行为,养成习惯。经过近三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的状态有了明显改观,行为习惯得到明显改善、文明意识显著增强、责任担当意识扎根、规则意识有了很大提升、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所以,才有了上文提到大课间活动井然有序的一幕。

二、从“满堂灌”到小组合作

记者旁听了这样一节课:全班36个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围坐在一起,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对应的数字编号。一上课,授课的陈老师拿出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将本节课的难点重点指出来,学生们纷纷埋头复习研究。几分钟后,陈老师让每个小组的6号同学到讲台上背诵、5号同学默写、4号同学查漏补缺……一节课下来,所有学生都得到了到讲台上展示的机会,大家积极踊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这是一节九年级的历史复习课,也是他们的日常上课形式。实际上,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模式每天都在37中上演,这也是37中的基本教学模式。学校将这种以小组合作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导学案为抓手的课堂形式称为“3532”教学范式。所谓“3532”,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包括三大步骤、五个环节、三个问题清单和两个反思。三个步骤是指自主导学、合作探究、差异拓展;五个环节是指课前热身、自主导学、精练展示、精讲点拨、课堂检测;三个问题清单是指自主导学前的问题清单一、自主学习后的问题清单二和本节课结束前的问题清单三;两个反思就是课堂结束后教师与学生的反思。在这种模式下,一节课,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其余都是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交流展示的时间。

学会学习,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面对这群学习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够的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相互合作,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原来学生被动听讲、机械训练的现象,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自主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品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中启发、调动学科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也改变了课堂结构,由原来的45分钟教师独霸课堂,改为“15+25+5”的结构,即教师讲课15分钟,25分钟交给学生,最后5分钟完成课堂检测。这种时间结构的调整,也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主体要求。看似普通的学生分组,其实大有学问。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男女、居住地、成绩等进行科学分组,让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得到不同水平的提升,大家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发展与进步。

小组中还是有学生偷懒、不主动怎么办?捆绑评价机制。每个小组的学生作为一个小集体捆绑在一起进行整体评价。上台展示时,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为小组挣得更高的分数,每周、每月、每学期,学校和班级都会进行整理统计,给予学生有效的奖励。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加入到学习的队伍当中,组内和小组之间的学生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有小组内的“小老师”,也有抢着上讲台的后进生,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争着为集体荣誉奋斗。

在新的学习方式下,自主、合作、探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的个人修养、团队协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自我发展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质疑反思的能力都明显增强。谈到这一点,地理组的邢老师特别自豪:“外出去其他学校参观学习,没错,也许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学校的学生好,但是我们的学生都非常有礼貌,我们的学生站起来的时候比他们自信,我们的学生回答问题声音比他们大!”

如今,曾经不爱学习、一上课就犯困的学生变得积极主动,争着抢着发言,想为自己小组挣得加分、赢得荣誉。九年级3班的学生李月如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她喜欢帮助同学,也享受上台展示的成就感。她说:“每个人的意见就是一个音符,你提供一个音符,我提供了一个音符,然后大家的音符凝聚在一起,就会谱成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

三、从被推着走到主动走

小组合作学习的推进,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态,也给教师的教学生态,带来巨大变化。教师教学的改变,改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为关键的是教育观念、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的改变。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但是,在改革之初,要求学校的教师推翻已经沿用多年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重头再来,着实不易。所有教师都经历了这个从迷茫困惑、痛苦折磨、徘徊不前,到勇敢面对、逐渐适应、欣然接受的阵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教师“被折磨得”几乎要崩溃。

慢慢地,教师掌握了课改的路径和环节,课堂上学生开始进步、教师的个人专业水平开始提升。由备课组群策群力制定导学案,这要求教师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进行集体备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个人备课可能出现的方法随意、内容随意、地点随意的现象。经过三轮讨论研究的导学案,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实现了备课的最优化,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

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时间由45分钟缩减至15分钟左右。这就要求,教师的精讲点拨,一定要“点”到位置上,真正起到引领、点拨、提升、拓展的作用。表面上看,留给教师的时间少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却更高了。

导学案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反思。每节课结束,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教师也会写下自己这堂课的得失,备课内容量的设置,难易程度的设置,对教材的把握,课堂上的有效之处和失误的地方,等等。每学期结束,学校还会要求教师写课改反思,并且集结成册印刷出来。通过认真反思,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这种经常性地反思,对教师的能力也有极大的提升

教学改变了,教师进步了,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教师们不断获得各种区级、市级、省级的奖励和荣誉。语文组的李老师表示,获得肯定固然高兴,但对他们而言,切身感到自身专业的发展、真正看到学生们不断进步、健康快乐地成长,才是最高兴、最欣慰的事情。

陈校长坦言,改革确实是一个无比艰难的过程。在这样一所生源结构复杂、教育基础较差的薄弱学校,如果只抓学业成绩、升学率,恐怕绝大部分学生都会掉队,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学校可能依旧是一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的薄弱校”。有十余年校长经验的陈树洪坚持认为,教育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所以,在37中,教育就是要适应37中学生的天性,以37中学生的发展为本,正确认识学生、引导学生,不仅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能力,还要培养他们思想品德、学习品质、责任担当等素养,为下一个学段的学习或者生活奠定一个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铺好路、奠好基。

上一篇:倾听管理下一篇:人牙髓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