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归属感

2024-10-02

城市的归属感(精选6篇)

城市的归属感 篇1

一、城市设计与城市归属感

随着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这一概念逐渐得到很多城市的重视, 但常常被理解为“打造”城市形象, 美化亮化城市的途径, 城市中出现不少大广场、景观大道、豪华住区等等, 这是一种对城市设计的片面、表面的认识。关键在于, 城市设计是为人, 为广大公众而做的设计, 要把改善和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和公众生活的质量放在首位。既为设计, 必是人通过事先计划好的造物活动来提高人自身的生活品质, 所以归根结底, 城市设计为人服务。服务要讲究质量, 这样才能提高人的生活品质, 偏离了服务本质的城市设计, 不但降低了城市品位, 更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难以体会美好的城市生活所带来的归属感。

1. 城市设计

自人类开始“自觉”地建设自己的“栖息地”起, 就存在着“设计”的意识, 时间流逝, 经历世世代代, 从小小的居民点, 发展到村庄, 然后产生了城镇, 一直发展到现代大城市、巨型城市的出现。今天, 有超过70亿的人生活在我们唯一的家园中, 其中, 又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之中。全世界的城镇, 大约可分为两类, 有规划的城镇和无规划 (自发成长) 的城镇, 还有一些先是自发成长后又经规划的城镇。凡是规划形成的城镇, 都经过一定程度的设计, 只是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 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民族和地域, 设计的思想、理念、方法、技术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不同而已。

城市设计有着长远的历史, 但是现代意义的城市设计, 是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西方发达国家兴起, 并在20世纪末传入我国的。1960年代的西方国家, 工业社会城市的弊病充分暴露, 对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新的城市设计应运而生。同时, 工业化时期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制度, 跟随着城市面貌的更新已无法满足微观方向上的城市发展, 城市设计作为具有创造性, 更贴近人们日常生活的实践工作, 受到了公众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因而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作为具有创造性的工作之一, 城市设计必须对对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游憩以及随之受到大家关心和维护的场所——即空间进行全面的阐述, 在社会、经济、技术或政治条件变化时又必须对城市环境的形式和特征进行策划、改变和控制, 城市设计不仅仅是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有力桥梁, 更是把建筑和规划与城市的社会、政治、行政、经济和物质结构相联系的一个平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城市设计的概念逐步清晰, 透过清晰的城市设计理念, 城市的发展在其指导下更具活力, 反过来, 在指导城市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设计的思想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 为进一步指导城市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2. 归属感

归属感, 亦称隶属感, 是指个人自觉的被他人和团体认可与接受时的感受, 心理上达到安全感和落实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 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 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

归属感不仅仅是个体身份的机械归属, 而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过程。这是一种外部环境作用于人而产生的一种内部主观意识, 这种作用又进一步影响着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只有当个人归属于某个群体后, 参与群体活动, 才会产生社交欲望和对爱的需要。

3. 提高城市归属感的重要性

人类之所以互相称之为人, 是因为许许多多的人生活在一起, 产生了各种复杂的组织及关系, 最终, 这一切构成了社会这个大集体。人在社会中生活, 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 形成了不同的归属感, 这其中, 就包含了极为重要的城市归属感。

研究表明, 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 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 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 缺乏兴趣爱好。缺乏城市归属感, 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以前, 我国城市发展的进程, 走的是一条十分曲折、反复的道路。从十九世纪下半叶, 到二十世纪中叶, 由于受到世界列强的侵略, 以及受到军阀割据的困扰,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 有些地区, 比如上海, 城市迅速扩张, 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城市布局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划。但是, 自50年代中期以后建立了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 使得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更有甚者,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实行的是“反城市化”战略, 也就是说, 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 比较典型的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市民返乡, 干部下放等等。此种逆历史潮流的作法, 非但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人口聚集问题, 反而使我国的城市化问题积蓄、矛盾累积。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这样,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就呈现出一种突然爆发的局面。总之, 我国的城市化没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 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想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通过城市设计这一工具, 对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尤其是城市归属感问题进行合理、全面、得体的解答。

二、新环境下城市设计的对策

城市设计, 顾名思义就是“设计城市”, 具体的说, 就是设计城市的空间, 设计那些城市中建筑外部的空间。自从西方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兴起至今, 也有数十个年头。在这期间, 环境在改变, 新的变量在出现, 新的联系方式则完全改变了我们建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城市空间作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交流场所, 显然已经发生了改变。

如今, 城市空间不能再妄图保持千篇一律的特色, 即只适合老年人, 因为人们的观念已经转变。时代、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不仅与过去完全不同, 而且还在继续不断地变化着。另外, 我们生活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 如此地不可预测, 城市的建筑风格不能再忽视这一点了。新型城市空间应当具备一定的灵活性, 时刻准备着根据新的、临时不同的要求而变化。

1. 城市规划的应对策略

19世纪末开始萌发和逐渐形成的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与理念, 建立起保障规划实施的法则和管理制度, 探索城市开发建设和维护的机制, 在实践中使城市规划从学科意义上得到很大发展 (包括吸收多种学科知识结合到规划中来) 。但是城市规划并没有能够解决全部的城市问题, 特别是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的恢复重建以后, 城市遇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包括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许多新的问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自然和它的资源需要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也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城市的环境质量要提高, 要更好的面貌和形象, 要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 20世纪60年代以后, 现在意义的城市设计在国外得到重视, 并逐步发展与完善。

由城市规划演变成城市设计, 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必然, 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必要工具。

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待引起城市归属感危机的根源, 我们首先可以从宏观方向看城市的结构。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滞后, 沿海大城市优先发展势必导致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 这些大城市的容纳力、承载力趋近于极限, 破解这一难题的方法各路专家已经喊了不知多少年, 仍然挡不住汹涌的人流涌向大城市。这其中的原因, 除了利益链条无法断开, 社会资源没法均匀分配外, 还与实际情况有关。

以美国为例, 社会资源的分配是比较均匀的。著名大学, 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高等学府,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 (MIT) 、斯坦福大学等, 无一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等这样的超级大城市;著名的政府机构, 联邦调查局 (FBI) 和国家航天航空局 (NASA) 位于首都华盛顿特区, 中央情报局 (CIA) 位于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波托马克河边的兰利, 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位于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

显而易见,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资源分配的巨大问题, 与发达国家现有建设成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学, 清华、北大、复旦, 在北京、上海;我们常听到的重要国家政府机构, 都在北京;方便我们生活的交通设施, 最先在北上广开通;除此以外, 多如牛毛的大城市隐形福利政策, 不断刺激着我们的听觉神经, 由此而导致的城市结构发展失衡, 就远在预料之中了。

其次, 我们可以从微观方向看城市的功能

我们生活的城市中,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 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聚集, 从而形成各种功能区, 其功能分区早在政府规划部门进行规划之前就形成了, 城市历史背景复杂, 历史因素对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形成作用十分明显, 或者说政府部门早期的规划设计没有达到要求或者考虑欠周密, 形成了现有的城市外貌。城市中往往是工厂、住宅、商场、仓库等混杂相处, 生活、生产都不方便。以美国的“汽车之都”底特律为例, 由于其功能规划单一, 仅以汽车产业为支柱, 导致城市区划内的所有产业在汽车经济疲软的情况下如多米诺骨牌般逐一崩塌, 城市人口更是由1950年代的近200万人直降到如今的70多万, 城市财政入不敷出, 导致城市破产在即。在我国, 城市的功能分区问题开始引起重视后, 在政府部门主导下, 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提供的指导和框架下梳理了城市功能, 使其功能分布趋于合理, 让城市变得更适宜居住, 比如首钢集团大搬迁, 宝钢集团迁出上海市区等。

据此, 要解决城市发展瓶颈之一的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设计必须行动起来, 为城市创造空间, 美化城市形象。城市设计应成为城市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措施, 它包括以下几点。

(1) 打通开放空间系统

长时期无序的改建加建, 导致城市主经脉的拥堵及闭塞, 片区萎缩, 活力流失, 所以, 应该建立连续贯通的开放空间系统, 理顺区内各种流线, 形成城市客厅。

(2) 激活市民生活

改造、更新、新建最终以完善市区基础设施为目标, 利用城市客厅, 通过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 使各区的商业和文化活动达到活跃状态, 吸引人们走出家门, 参与社会生活。

(3) 控制开发强度与居住密度

开发商主导的城市建设, 只可能是导致城市肌理被破坏殆尽, 封闭内向的住宅小区将社区生活分割得支离破碎, 所以城市应控制开发强度, 使住宅密度达到适宜水平。要从整体上把握城市各区域的开发建设, 不能以利益为首, 牺牲城市本有的色彩。

(4) 融入本土特色文化

善待本土原有特色建筑, 保留本土建筑文化, 政府多个部门通力合作, 进一步加强本土文化元素在以本土建筑为基础上的生根发芽, 通过富有特色的城市本土文化, 打造城市名片, 吸引更多人气。

(5) 延续城市文脉

以本土特色文化为依托, 展现地区城市文脉, 避免千篇一律的国际式、单调枯燥的城市生活, 使八方来客深深体味到该地区的城市脉络, 带动城市生活, 使其多姿多彩。

2. 建筑的应对策略

建筑应以人为本, 为人服务, 这是永不变的建筑目标。

建筑应以人为本, 这不是空谈, 我们应该先知晓建筑的本质:从最早穴居的出现, 建筑就担负着为人类遮风避雨的功能。历史演变, 建筑所承载的内容更加丰富, 从物理到精神, 从技术到艺术。建筑不再是简单的遮蔽机体, 但其中, 人始终是建筑物的创造者和使用者, 所有的内容曾经、正在并且还将以人类为中心展开。

在城市的物质形体环境中, 建筑是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建筑从功能上提供城市居民几乎所有户内的活动需要。这些活动在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社会中, 越来越复杂而多样。建筑在城市中又总是以较为集约的形式而分布, 而且按其使用功能集聚成组、成群。不同功能的建筑之间, 有需要分隔相离的, 也有可以相容相邻的。这种可兼容与不可兼容的特性往往决定着城市土地利用中关于地块单一使用性质与混合使用性质的区分。今天城市中的建筑, 类型之多样、形体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却往往被忽略, 空间被扭曲, 场所被遗忘, 形势已到了十分危急的边缘。

人总会看不到所拥有的, 直到失去才知道珍惜, 才懂得拥有的可贵。当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如迪耶·萨迪奇所宣称的那样, 已处于“混乱的边缘”, 并将随时激起我们内心深处“隐藏的焦躁”, 那么身为建筑师, 应为此担当直接的责任, 并为之付出更大的努力, 使我们的家园恢复平静与安宁。

如此, 城市设计呼之欲出。

城市设计与建筑的密切关系, 概括为:城市设计为建筑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建筑设计实现、完善和丰富城市设计。建筑师通过体现城市设计意图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为建筑物确定位置, 使建筑物与周围已有的建筑和今后可能建设的建筑之间, 建筑物与周围开敞空间之间有一个合理而协调的关系。城市空间的协调, 离不开容积率的确定。城市设计通盘考虑, 由控规确定地块容积率, 使其符合业主、开发商、政府部门以及建筑师的利益。城市空间的协调, 也有赖于对建筑物的定形和定调, 是该突出还是淡化, 取决于城市空间秩序的需要。

在这一点上, 世界四大金融中心之一的狮城——新加坡做得尤为到位。大家都说, 新加坡是个花园般的城市, 清新、自然、充满活力, 这与新加坡的建筑离不开关系。

在新加坡, 你看不到如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国际式城市景观, 这座城市的建筑所拥有的, 体现在:

(1) 丰富的建筑空间。大多采用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 结合当地的热带雨林气候特点, 预设空间引入绿色植被, 以调节空间气流, 减少日常建筑能耗;

(2) 活泼的建筑色彩, 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混凝土、钢、玻璃, 而是多种材料引入, 丰富了建筑外立面, 活跃了建筑空间, 温暖了城市环境;

(3) 多样的建筑型体。打破旧有的方盒状国际式体态, 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前提下, 多型体的建筑孕育而生, 使城市富有特色, 当人们走入狮城, 绝无似曾相见的城市记忆。

走进新加坡,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仍在生机勃勃地发展中的城市, 它多样化的发展策略, 已成为众多城市甚至国家发展的范本之一。

在后工业时期, 社会发展迅猛的情况下, 我国新一代的建筑师必须登高望远, 放宽眼界, 自觉的运用城市物质形体环境的整体观和建筑、空间相互联系的环境观所形成的城市设计理念, 使建筑与城市结构相融合, 使空间打开人们幽闭的心灵, 使场所迸发出璀璨的活力。

三、结语——对未来中国人城市生活的展望

伴随着人类文明与进步发展起来的城市, 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对人类文明进程是如此的重要, 以至于人类自己对城市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状态。美国现代哲学家路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 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 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文明承载体, 各种各样科技成果的应用, 提高着城市中人们生活的质量, 各种各样理论方法的实践, 完善着城市的组织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进入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时期。城市的结构在不断调整, 人口在不断增加, 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趋势在沿海大城市和特区城市表现出来, 并且越发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 城市归属感问题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危机已经出现, 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受到阻挠。

可是, 城市不应当是让生活更美好的吗?我们的城市很繁荣, 但不应以市民精神世界的贫瘠为代价。这是通向文明社会的副产品, 不是文明社会的目标。我们应当思考, 未来除了我们自己, 还能由谁来创造?

明日的城市, 应让人们喜欢居住在其中。城市的空气、水质、绿化, 能吸引人们走出室内, 使城市充满活力;城市的公共配套设施, 能让人们体会到更便捷和更有乐趣的城市生活, 使城市光辉熠熠。

明日的城市生活, 应倡导低碳、节能、便利;倡导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使每位市民、每位来访者都充分享有现代文明带来的丰硕成果。

终有一天, 我们将生活在家一般温暖的城市中。

参考文献

[1]王锦.归属感探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

[2]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城市的归属感 篇2

初到一座城市,我们会异常兴奋,很容易寻觅到新奇的东西,在陌生中获得短暂的精神。久而久之,当习惯它的存在后,我们就会试图在其中寻找归属感,寻找自己故乡的影子。

走在城市的路上,看一街又一街的灯被染亮,是否在某个时刻突然想起自己的故乡,然后默默地在心底留一盏灯?或许归属感就是在那个时候产生的。有时候,归属感是一碗留有故乡味道的面条。有时候,是一个熟悉的人的背影,或是同样明朗的天空。最后的最后,或许自己也能给自己带来归属感。

如何在一座陌生的城市找到归属感?身在异乡的你,有什么故事要和我们一起分享的吗?

作者:周海怡

城市的归属感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居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6—0075—02

社区认同感就是社区成员自觉把自己归于社区,外在表现为一种归属感,其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思想意识。而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社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参与的心理感觉和行为,其主要体现是认同前提下的参与。因此,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两者关系极为紧密,认同是前提,归属是结果,归属感的增加将强化认同感的提升,而认同感的不断提升也将促进归属感的增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深入发展,以单位体制为基础的社会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型,城市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已由纵向整合为机制的单位体制转向以横向整合体制为特征的以“块”管理为主的社区,“单位人”正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要使

社区和谐,培育社区成员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城市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现状

我们调研中发现,当前很多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处于弱势状态。其表现为:

1.居民对社区知晓度偏低。我们在部分社区调研和统计发现:在每100人为一个单位中,有90%以上的人不知道社区的含义和来历,单位在职职工对社区知晓度更低,不到10%;有70%的人说不清社区的职责;主动了解社区情况的居民不到40%;除少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困难家庭、业主委员会委员、物管人员以及极少数学生和家长外,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社区在哪里;70%左右的人在了解信息、解决问题的渠道选择上仍然更倾向于相关职能部门;新建小区的居民与老小区居民相比,对社区的知晓度要更低。

2.居民邻里之间互助度不强。互助度不强也是社区居民对自己的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之一。统计数据显示,70%左右的邻里互不相识,互相都有一定的戒备性,“一墙之隔不了解”的现象呈普遍状态;80%左右的社区居民之间缺乏必要和正常的交往,相互之间交流联系方式的行为更是缺乏;90%以上的邻里纠纷的发生更倾向于互不相识的居民之间;85%~90%的人选择对社区困难居民的临时性帮助和紧急救助更依赖于相关部门而不是社区内居民;上述现象在新建小区中尤为严重。

3.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度较低。社区参与度主要是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各项建设的行为表现。调查显示,70%以上的居民没有或极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在私事和参与社区活动发生碰撞时,60%的人更愿意选择前者;在参与社区建设是否需要建立一定的利益补偿机制上,60%以上的居民选择需要;70%以上的居民认为,在熟悉的居民、朋友等吸引或带领下,主观上更加愿意参与社区建设,而不是政府或社区代表组织社区居委会的通知或要求;在某些社区集体活动中,65%以上的居民认为不完全是自愿参加,一定程度上存在“面子”问题或预期利益问题;占社区居民总量很少的个体、私营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少数大学生等相对同样数量的“上班族”而言,参与社区建设的比例稍高。

二、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弱化的原因分析

1.社区管理模式难以快速进入社区居民的自主意识。长期以来,单位是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单位不仅是社会成员的职业场所,而且是职工的政治归属、福利载体,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单位无所不包。单位体制是一种纵向整合体制,每一个单位都隶属各自的上级单位,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归属并依附于自己的工作单位,与所在的社区没有紧密的隶属关系。同时,对我国的社区发展而言,社区是新生事物,刚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直处于单位负责制下的老居民——即使目前很多已有别传统单位制下的在职职工,在单位制意识的框架内和惯性驱动下,还没有或很难自觉产生或形成社区意识。从占社区1/2以上人口总量甚至更多的单位在职职工来看,单位意识较浓的反面就是社区意识薄弱,因此,对社区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就是正常现象了。

2.社区居民构成的异质化。社区居民构成的异质化,主要是指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同一社区内的居民构成日渐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社区内不同居民个体所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条件不同、社会地位不同、社会关系不同、定居时间长短不同、性格爱好不同、甚至户籍、语言、性别不同、是否定居等多种不同的存在,社区居民之间的求同存异性很难达成,阶层划分和“圈子”归类也在自觉不自觉的日益明显,个人对身份认同和阶层认同的程度大于对社区的认同。社区居民构成的异质化,导致了社区居民个体缺乏及时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整个社区则缺乏相对统一的社区理念和社区文化,也缺乏相对统一社区价值取向和社区生活圈的氛围。因此,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的选择就比较多的倾向封闭性和孤独性,而不是开放性或交融性。反映到社区层面,就是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体现不出主观性,不愿去主动关心邻里或参与社区邻里之间的互动互助,不愿去主动了解和参与社区建设。

3.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倾向缺乏对居民沟通的动力。社区居委会是社区自治的主要载体,是社区建设的主要组织,是沟通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枢纽。从法律角度讲,社区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由社区居民选举产生,对社区居民负责。但是,实际上,目前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招聘的方式产生;工作经费、工资福利等主要费用有街道和政府承担和保障;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承担了不少职能部门向下转移的的社会性事务,职责不够清晰,职权利配套不到位,社区有成为行政管理体制最末端任务承接者和执行者的趋势。在这种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下,社区自治明显不足,社区居委会直接面对的众多事务的对象是相关职能部门或街道政府,而不是社区居民,加之社区工作人员较少,经济待遇和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又身兼社区多项工作,时间精力及能力有限,从而使得社区与居民的沟通和交流机会直接打了折扣,弱化了建立沟通和交流机制的需要,对上负责的利益需求大于了对居民负责的职责需要,从而影响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同及归属。

4.社区缺乏和社区居民进行交流的有效载体。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社区居委会的基础实施建设有所改善,但是,总体上其基础实施建设还处于相对的低水平状态。政府对社区的投入相对不足且对各社区的投入量差异突出,很不均衡;社区驻地单位或共建单位与社区资源共享程度不高;社区自身缺乏提升基础实施建设的政策条件和财力保障机制,等等。种种原因都了造成社区服务资源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缺乏交流的载体,社区成员不得不向外寻求资源,满足自我需求,最终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一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容易缺乏。

三、提高社区吸引力与影响力的建议对策

1.完善社区自治体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社区自治和参与是社区认同和归属的核心价值。完善社区自治,关键是要落实《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社区自治章程》、《居规民约》,成立社区代表大会,由社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社区居委会以及其他社区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范围内的业主代表大会、物管以及其他中介组织都要对社区代表大会负责,进而跳出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运作模式,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真正使社区居民在社区中当家作主。目前,这种社区自治体制已经北京、深圳、上海很多社区实行。通过这种社区自治模式,社区重大事项按民主程序决定,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意识,不断提升社区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以服务群众为主题,积极提升社区服务水平。社区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居民,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综合生活质量。首先,加强社会支援网络对社区的支持力度。围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在硬件上为社区提供传统意义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努力提高社区环境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使居民团体性活动和交流有良好的平台。要进一步完善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政策措施,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社区单位内部甚至外部设施对外开放,使社区居民拥有交往沟通和互动互助的空间;在软件上,积极为社区发展、社区重建、社区服务提供全方位的理论支援、法律支撑、工作方法支援等,如以人为本、整体关怀、自治参与等社区发展的价值理念、义工制度等等,使社区居民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社会环境不断优化,以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的作用。其次,加强各类民间服务组织和社区内团体组织建设,为满足社区居民为生活文化需求,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组织途径。再次,强化社区文化建设。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体育、科普、教育、娱乐、互助等活动,为居民创造互相沟通、互相交往、互相了解的机会,激发他们“热爱社区、建设社区”的热情,培育社区居民共同的价值体系、伦理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社区自主建设水平。社区建设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更无法脱离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而独立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社区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宏观政策环境,促使微观环境下的社区能够努力提升自主建设水平。一是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社区直接提供必要的财力或资产支持,从而使社区的自我发展有了起始的资本和载体。二是从经济政策层面和社会稳定层面为社区发展提供间接支持。如,政府可以制定政策,将社区内的企业年度税收提取一定的比例返还社区;强化社会性事务“费随事转”的执行力度,使这种“费”真正落实到社区使用。三是建立和健全社区自主发展政策,允许和支持社区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制定鼓励性政策,推动有关单位和组织与社区合作共建。四是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还原社区自治,弱化作为社区具体事务执行组织—社区居委会的行政化效应,促进非社区事务回归相应的职能部门,从政治层面提高社区自主建设水平。

没有归属感的句子 篇4

2,有一个梦想,至少有一个理由坚强;心若没有归宿,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3,死就是归宿活着的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快乐但其实快乐就是活着。

4,一个忘了初心,丢了自己,没有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人,该怎样昂首阔步大步向前,去勇敢的走向未来。

5,既然我一只被人所否定,没有说话的权利,不可任性,我不属于这里,对于国家,我从未有过安全感和归属感。

6,没有人会喜欢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的去漂泊,所有的颠沛流离只是为了找寻一种归属感。

7,即使追求虚无,我们也要有所追求。否则,做一个没有精神寄托、没有心灵归宿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在流浪!

8,你说心若没有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但我心有所属,她却也不属于我。

9,连立身安命之所都没有,连衣食住行都保障不了,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像一颗稻草,随风飞舞。

10,若心灵没有归宿,到哪里都是在流浪。可我不怕流浪,只怕没有尽头的放逐。

11,少年无奈错过了爱情,在日后漫长的岁月里不知到哪安放自己没有归宿的内心......

12,人们对于随时可以买来新的替换的东西是没有归属感的,不会将这样的东西称为故乡。。

13,天很淡,云很厚,空气那么浓,可我没有一点的归属感。只有薄凉的心情在身体里抽来抽去的,疼。

14,我很喜欢忧伤的感觉,因为很符合我的漂泊感。心若没有归宿,到哪里都是流浪。

15,我没有归属感,也很难发自肺腑地去相信一个人,但人活一生总得去相信点什么,我只好相信钱。

16,那份爱,曾经那么深沈,一旦抽离,生命都少了重量,轻飘飘的没有归属感。

17,我不知道什么是安全感,什么是归宿感,我只知道你没有给我这些感觉。

18,寂寞并不是因为孤单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归属感一颗触目伤怀的心不知向谁寄托。

19,我之所以流浪,只是你不在身旁,心没有归宿,所以到哪也都一样了。

20,一个城能不能让你产生归属,取决于这个城市有没有地方容下你的心。

21,夕阳穿过了街道,那女孩走过没有归属感的人群,不重要了,她自言自语。

22,一个人,如果对于家都没有了归属感,想来他的人生一定很精彩吧!

23,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24,内心没有归宿和寄托的人是空虚的,就像一块烂铜烂铁,孤独的久了,就慢慢地开始自己吃掉了自己。

25,当一个人失去了寄托和归属,强大的失落冲击感只是一在碰撞那颗粉碎的心,没有人能插手修补。

26,就像等在在偏僻小镇的废弃站台,再也没有归属感,也不再期待谁会来。

27,今生,即便我们无法寻觅彼此,没有归宿,那么来世,我依旧会在天之涯、海之角等你的渔舟唱晚!

28,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在哪里都是在流浪我心何时能有归宿。

29,如果牵着手走人生却依然感到孤独,到底是心灵没有找到好的归宿还是承诺背叛了寂寞?

30,力量使你有安全感,智慧使你有归属感。没有力量,智慧日夜不安。没有智慧,力量茫然不前。

31,总是半夜想起他们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生命总有尽头你我这辈子总有个尽头。

32,喜欢一个人上路,没有方向和归宿,只想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地方停留。

一场关于归属感的透视 篇5

该展览将把日常物件,包括1600余米长的红线、近400多只鞋子以及手写的便签及纸条,转换成极具戏剧色彩和情绪化的装置作品,从而承载艺术家个人的记忆脉络。“这里的每一只鞋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盐田千春说。她将牵住所有鞋子的红线的终点视为家,象征着每个人不管走出多远,最终都要回到最牵挂的地方。而这个家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归根结底,就是“归属感”。

Exhibition at a Glance

整个城市都动员起来,1914-1918/9月12日—11月12日/法国维特里-勒-弗朗索瓦大学/这个展览是法国城市维特里-勒-弗朗索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纪念展出,主要侧重于医疗救助方面的话题。展出的形式包括文字、故事、照片和图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地教堂接待了无数的伤员,医疗人员也逐步摸索出了一套现代医疗体系的流程。

马克·康纳:纽约生活/2014年9月10日—2015年1月11日/纽约市市立博物馆/马克·康纳原名麦考利·康纳,是美剧《广告狂人》的原型之一。该展览介绍了康纳为广告宣传及《红皮书》《麦考尔斯》等女性杂志创作的手绘插图。这些作品的创作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商业艺术家帮助重新定义美式风格和文化的历史时期。

社区网,不可替代的归属感 篇6

专业、真实的网友

在社区网上,网友往往就不再只是一个I D,而是大家都认识的一个活生生的人,他就生活在你身边,可能刚刚和你擦肩而过。而且有不少人愿意在社区网里贡献自己的专业力量,他也许是社区医院的儿科医生,也许是一位老师,也许是教育专家……这使得社区网为父母提供的帮助更加专业,让不少父母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来此求助,对自己的社区便有了强烈的归属感。观网亲子频道的负责人梦瑾加入社区网其实也是结缘于自己的育儿经历。当时,她的宝宝9个多月了还没有长牙,就到社区论坛咨询是不是要给孩子补钙,结果得到了热心网友也是社区医生xushi的专业回复,心里很是感激。之后虽然还是习惯“潜水”,但有什么事都已习惯去社区的亲子论坛询问了。在一次为“观里”白血病患儿募捐的活动中,她亲眼看到了慕名已久的网上领袖,也深切地感受到了社区网能够带给大家的爱和帮助,便也投身其中,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多做一些事去回报大家。

丰富的线下亲子活动

这恐怕是每个社区网都最聚人气的部分。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十分孤单。丰富多彩的线下亲子活动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提供交往的平台,也提供孩子展示自己的舞台。梦瑾负责的观网亲子频道自2012年6月开通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活动,动辄数百人参加,大型的亲子嘉年华更是有两千多人参与。说起社区网组织的亲子活动,梦瑾颇为得意。这些活动不仅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目前由于人气极盛也备受商家的青睐。其中既有每月一期的系列活动,如亲子跳蚤市场、参观幼儿园等系列活动,也根据不同节日举办活动,如六一、端午节小野猪风采展示,中秋节亲子做月饼,感恩节亲子游戏,圣诞节亲子狂欢,元宵节亲子猜灯谜品元宵等;既有同多家机构合作的亲子嘉年华、入园咨询会等大型活动,也有和个别机构或单位单独合作的亲子半日游、亲子幸福秀、亲子阅读会、亲子动手(如做会动的气球小车,体验无线电动手做发报机)等小型亲子类活动。另外还和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鸟巢儿童体验中心、索尼探梦科技馆、中科院行政管理局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合作了不少免费参观和体验活动。各种亲子活动,让居住其中的妈妈找到了归属感:这是我自己的家,我的家可以为我的孩子做那么多的事!

回龙观社区网的业主们都自称是“野猪”,孩子们当然也就成了“小野猪”,网站的标识就是这种可爱的小动物。也许正是凑巧,如果孩子们在各种线下活动中练就得如小野猪一样身强体壮、生存能力强大而且十分合群,那也当真不错!

多元化需求被满足

不同的人使用网络,有不同的需求。有些妈妈可能更关注活动,只要有亲子活动,就愿意带孩子参加。有些妈妈则更关注团购和购物,所以观网亲子频道目前的购物板块更加火爆。而且购物的类别不限于母婴用品,而是包含了各类生活用品、家电等,只要是好东西或性价比高的,妈妈们都乐“购”不疲,相互分享信息,相互介绍使用体验。还有些妈妈热衷于分享育儿信息,交流育儿经验,晒自家小美女、小帅哥的靓照、才艺,或者是自己的厨艺、手工作品、摄影作品等。在社区网交流,还有一大好处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如在网上看到谁烤的蛋糕好吃,可以马上问了门牌号码登门学艺;想向儿童摄影高手请教拍照,当即就可约好,带上孩子出门“操练”;看到谁在晒宝宝的新玩具,第二天自己的孩子也许就能在楼下一起玩。这样的交流,让社区里妈妈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越来越高,这也是很多妈妈非常忠实于自己的社区网的原因。

爱和正能量的传播

为患病幼儿募捐,转发寻找丢失孩子的启事,分享对婚姻的感悟……社区网也在传播着爱与正能量。梦瑾作为亲子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就深刻地体验着苦并幸福。她和我们讲述了组织两千人亲子嘉年华活动时的一个故事。活动当天,天气炎热,场面混乱,人手也不足,情急又委屈之下的她说了句“再也不组织这样的活动了”的气话。结果当天活动后,就在网站上看到了一个网友发出的“向组织者们致敬,呼吁大盆友们自觉配合组织者们的工作!”的帖子,并在帖子里表达了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的愿望。她明白这可能是自己在说气话时被旁边一位妈妈听到了,于是发了这样的帖子来宽慰她。这件小事让她感动良久,早已觉得那天怀着3个月身孕忙碌的辛苦算不得什么了。如此的理解和感动,估计也是很多社区网管理者和亲子活动组织者坚持不懈的动力吧!

回龙观社区网从2006年起自发建立起亲子小屋图书馆,如今在网友自发捐赠、回龙观体育公园免费提供场地、网友义务值班的纯公益形式下坚持已近7年,藏书近2万册,会员500多人。虽然条件还很简陋,开放时间也很有限,也没有进行很好的宣传,但依然以公益的形式让很多大小读者受益其中。谈及此处,梦瑾特别希望在社区网的公益建设中,政府能给出一定的支持,这样才能让公益项目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社区网上,网名就等于是一个人的真实姓名;网上的交流,就像是邻里之间面对面在聊天。线上线下的紧密结合度,是大网站所不能比拟的。大网站的育儿频道注重的是广度、宽度,而社区网亲子频道注重的则是对父母更便捷、实际的帮助。对一些网友来说,社区网的亲子频道早已成为自己育儿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社区网,每一位居民也都对自己的社区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那也是综合性网站无法替代和实现的。

如何找到社区网

有很多妈妈所住的社区可能还没有成熟的社区网,那么其实也有以下几个办法可以享受到来自社区网的一些服务和互动。

看看所住地区周边是否有成熟的商业楼盘,一般楼盘的业主论坛就会发展成社区网。像回龙观社区网,就是一个开放的资源平台,非社区的妈妈也可以在网上咨询孩子的问题,也被欢迎来参加各种亲子活动。

到大网站的论坛中查找自己地区的分论坛。没有的话,可以和版主商量自己创办一个。

育儿网站一般都会帮一些线下亲子活动做启事和招募,选择自家附近的一些活动去参加,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可以看看是否能找到所住周边的社区亲子网的信息。

上一篇:中国人民大学下一篇:农村基层民主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