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育作用

2024-10-10

智育作用(精选10篇)

智育作用 篇1

1. 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广东省教育厅从2002年开始, 在广州、韶关、湛江等11个城市, 监测了7—18岁的汉族城乡男女学生50116人, 他们在经过长时间、详细的调查之后, 公布了一份体质健康监测报告。报告显示, 广东省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 学生的体能与肺活量不断下降, 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腰腹肌力量等运动素质也持续下降。广东省教育厅对中小学生健康调研的结果证明, 导致广东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与强度严重不足。

在2006年6月10日召开的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工作会议上, 北京市教委首次公布了北京市学生体质状况调查结果。2005年北京市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表明, 北京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 中学生血压偏高的比例超过了半数, 高中生超过了60%。北京学生肥胖率比5年前增长了50%。学生视力低下检出率为52%, 其中小学六年级超过40%, 初三接近70%, 高中生超过60%, 高三学生超过66%。专家们认为, 导致学生体质下降的第一个原因就是学生上课时间过长。

2. 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原因

国家统计局2005年的调查显示, 35%的校长、37%的老师、58%的中学生认为课业负担“比较重”或“过重”, 其中, 高三学生早上6点起床的有34%, 晚上11点半以后睡觉的超过40%。中学生周末上课时间平均超过6小时, 暑假补课平均超过21天。

显然, 这种作业多、补课多、考试多, 活动少、睡眠少的教育, 已经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积极性。甚至有部分学校领导、老师、家长认为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锻炼、参加各级各类学生运动会, 会分散精力, 影响文化成绩, 于是大加反对, 甚至制止学生参加各类体育锻炼。

我国学校与家长不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 从根本上都源于我国教育对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忽视,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再不引起重视, 我国学生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将很难彻底扭转。由此可见加深人们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对智育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就显得更加急迫了。

3. 篮球运动对学生智育的促进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体育、德育、智育相互联系, 智育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 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 从而得出了“德智皆寓于体”的结论。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说:“体者, 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篮球运动是一项十分普及的体育活动, 篮球课教学亦是学校主要的体育课程之一, 其丰富的单个技术动作与多变的技战术组合深受学生的喜爱。同时篮球运动的集体性、趣味性、对抗性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这些年来各种篮球联赛的开展, 如CUBA联赛、“三人制”篮球赛、学校的基层篮球赛的蓬勃开展, 掀起了篮球运动的热潮。篮球运动以其魅力和特点, 在学校体育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无论是从篮球运动的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竞争性, 还是从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等方面, 都可以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对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培养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1 篮球运动对思维系统的培育。

大脑的发育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 智育对大脑的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所谓“脑越用越聪明”就是这个意思。但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促进智力开发的必要条件, 因为脑的发育与体质的关系十分密切,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开发, 增强神经系统功能。篮球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的思维决策中, 一方面需要用已有的概念、原则、原理等理论知识去思维, 形成理论思维。另一方面, 篮球运动员意识活动时的思维决策又需要用从运动实践中获得的诸多经验知识去思维, 进而形成经验思维。篮球运动规律决定了比赛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 运动员的思维与决策行动必须与此相适应, 时刻意识到情况的变化。运动员在观察感知比赛情景的基础上, 善于在瞬间完成对情况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 通过思维对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 进而作出行动的决策。可见, 篮球运动可以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集中, 对外刺激的反应更加迅速、准确, 还可以提高人的视觉、听觉、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 促进神经系统功能的增强, 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行动敏捷。

3.2 篮球知识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缺乏体育知识的人, 很难在复杂多样的现代体育中找到恰当的运动项目并正确地进行锻炼;缺乏体育知识的人, 也难以正确地欣赏丰富的现代体育竞技和表演, 甚至会由于不理解而对美好的表演作出逆向的反应。在篮球运动中, 就有专项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理论、发展前沿和趋势、基本的技术和战术方法原理、技术和战术运用的规律、篮球规则和裁判知识等, 这些都是进行篮球运动的物质基础。所以, 体育知识的学习是不容忽视的, 知识面越宽, 人的智力水平就会越高, 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就越强。然而, 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和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不同的, 智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理论教育的方式, 而体育对体育知识的传授是直接的观察与实践。

3.3 篮球运动能有效训练人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判断力。

体育运动不仅是体力的较量, 而且是智力的较量。篮球比赛瞬间万变, 需要注意力绝对集中, 而且要全面观察全场情况的变化, 捕捉战机, 及时应变, 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 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 球的落点, 配合的路线, 攻守特点, 等等。即使运动员正确观察到了场上情况, 如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 篮球运动员要在理解技战术特点与运用变化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场上的具体情况进行预测和判断, 以准确地估计出双方行动的意图, 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的运动员必须对观察判断好的情况作出快速反应, 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抓住战机。从观察场上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到将分析判断的结果经过神经传导至肌肉产生相应的应变行动, 这是一个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 训练可以加速这一活动过程。在篮球比赛中, 运动员需要充分调动和运用自己的各种心智能力去预见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预测形势的发展, 并迅速准确地考虑对手、自己与全场的情况, 然后明确自己的战术意图、选择战术手段。

3.4 篮球运动可以恢复思维强度。

人在学习的过程中, 大脑皮层有关区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疲劳, 导致学习效率下降, 这时学生到篮球场上进行一场紧张激烈的篮球赛, 学生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运用复杂的技术动作、战术配合与对手强烈地争夺, 通过这种磨练可以培养良好健康的心态, 有较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在比赛中掌握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适应教学、训练和比赛, 把心理压力通过教学、训练和比赛来化解, 保持心理控制的最佳状态, 提高心理素质。由于体力活动和脑力活动的合理交替, 运动神经中枢兴奋, 使得与学习有关区域的脑细胞得到休息, 从而消除脑力劳动所产生的疲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 脑垂体会产生一种被称为内啡肽的物质, 这种物质能增加对疼痛的耐受性, 同时还能对抗紧张, 降低血压, 抑制食欲, 恢复思维强度, 提高学习效率。

4. 结语

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人, 其才能不仅表现在高智商和顽强拼搏、刻苦攻关、忘我献身的精神上, 而且表现在他们善于强身健体, 他们深刻懂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有相互关系。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有两句话:“厚自养炼多少妙, 养生有术文思涌。”以切身体验说明了健康与智力可以相互促进的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 用一点磨刀的时间就能提高砍柴的效率。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她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身体, 对子女也坚持严格的知识和体能训练。片面地强调智育或片面地强调体育都是有害的。学习感到疲劳了、眼睛感到疲劳了都应该休息, 休息应该是积极的休息, 最好的选择是参加体育活动。篮球是一项在学校开展广泛, 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 在体育教学中是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为使篮球运动在课余活动中成为学生喜欢参与的运动项目, 我们要重视引导学生, 不断研究篮球运动这一项目的特点和多功能性, 使学生热爱篮球运动, 主动学习和掌握篮球运动的技能, 在参与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培养竞争能力, 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和培养欣赏能力。学生把学习和体育运动合理安排在作息时间表里, 生活保持节奏, 日久养成习惯, 就既可强身健体, 又可最有效地保持精力, 搞好学习。

摘要: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广泛、最具群众基础和特殊社会影响的体育项目, 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之一。篮球运动本身的特点与多功能性, 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阐述了篮球运动对学生智育的促进作用, 以加强人们对篮球运动的重视。

关键词:篮球运动,智育,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湘溶.体育伦理:理论视域与价值范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8.

[2]孙民治等.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10.

[3]丁雪芹等.体育运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 1998, (5) .

[4]钱宗梅.浅议篮球运动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6.

智育的真谛 篇2

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和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脑力劳动文明,养成一个人在整个一生中对丰富自己的智慧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

智育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但是不能简单地把智育归结为积累知识。在教养程度和智力训练程度之间,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分量和智力发展程度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虽然后者也有赖于知识的分量。智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世界观的形成、智慧的思想方向性和创造方向性的形成,与个性的劳动、社会积极性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个性的社会积极性又把学校内的教学教育工作跟社会生活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着智育的主要目的——发展智力。在共产主义建设时期,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愚蠢的人本身不可能成为幸福的人,而且会给别人带来危害。一个人离开校门的时候,也可能有些知识没有学到,但他必须是一个聪明的人。应当再三重申:智力训练程度并不等于所获得的知识分量;问题的全部实质就在于:在人的复杂的、多方面的活动中,知识的生命是怎样进行的。

阿·勃·平克维奇写道:“我们应当努力培养灵活的、生动的思维——即能反映自然界本身的运动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对个性的智育,只有当教师把自觉而牢固地掌握知识看做是发展认识力、创造力的思维(灵活的、生动的、好钻研的、探求的、永远不以已知为满足的思维)的手段时,它才得以实现。在这种教师那里,知识就是工具,学生借助这一工具而在认识周围世界和创造性的劳动中迈出自己的新步伐。因此,智育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生产劳动,研究,实验,独立研究生活现象和文献资料,文学创作尝试等。

智育对于人之必不可少,不仅是为了劳动,而且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无论是未来的数学家,还是未来的拖拉机手,都应当学会创造性地思考,都应当成为聪明的人。智慧应当给人以享受文化财富和审美财富的幸福。真正的智育指引人去认识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丰富性。如果智慧只是被训练去从事狭窄的职业劳动,那么生活就会变得贫乏、沉闷、远离共产主义的理想。

智育作用 篇3

第一, 冲破传统“以仁统智”, 提出“智高于仁”的智育观。智育观是严复整个智育论体系的基础, 也是其教育思想近代化的一个根本标志, 正是在“智高于仁”的智育观指导下, 严复展开了其整个智育思想体系的建构。他的智育观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智育思想的批判和对西方智育思想的宣扬展现的。首先, 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以仁统智”, 忽视智育, “谨庠序, 使民备其孝悌忠信, 毗乎徳事也。独至智育之事, 则寥寥尔。此吾国自古教育所以近于宗教, 而民生千世, 敦庞以为相生养有余。至于箫勺水火, 号召风雷, 取天地自然之利, 合以助民之耳目手足, 致劳半而功倍, 使人道日趋乐康, 则概乎未多及也。”[1]严复认为这种教育传统, 致使中国实业教育与专门教育严重匮乏, 存在很多弊端, “吾国从来教育即当其极盛, 大抵皆未完全。此若须鄙人将其流弊尽情发襮, 则不独今夕不及, 恐即再会三会, 亦难罄尽。则试为诸公举其大者:盖吾国教育, 自三育言, 则偏于德育, 而体智二育皆太少, 一也;自物理、美术二方面言, 则偏于艺事, 短于物理, 而物理未明, 故其艺事亦难言精进, 二也;自赫氏所云二大事, 则知求增长智识, 而不重开瀹心灵, 学者心能未尽发达, 三也;更自内外籀之分言, 则外籀甚多, 内籀绝少, 而因事前既无观察之术, 事后于古人所垂成例, 又无印证之勤, 故其公例多疏, 而外籀亦多漏, 四也。”[2]在这里, 严复不仅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泛道德主义, 还指出了中国的教育缺乏理论性研究, 致使实际应用不能得到发展, 而在知识接收和创新方面, 只重视知识的增长而忽视创造力的培养, 而近代科学研究所采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也不发达, 严复认为这些都是中国不发达的教育方面的原因。

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同时, 他也展开对西方重视智育的介绍, “宗教家曰:欧美所以有今日者, 以所奉之教之清真也。政法家曰:财富之所以日隆, 商贾之所以日通者, 以诸邦政法大改良也。此言诚皆不妄, 然皆不足以为近因。必有近因, 则惟格致之功胜耳。何者?交通之用必资舟车, 而轮船铁路, 非汽不行, 汽则力学之事也。地不爱宝, 必由农矿之学, 有地质、有动植, 有化学、有力学, 缺一则其事不成。他若织染治酿, 事事皆资化学。故人谓各国制造盛衰, 以所销强水之多寡为比例。惟是实业既精之后, 执工之子, 非经教育则耗折随之。而当事之人, 不经教育者, 无论矣。”[2]与中国的状况相反, 欧美国家重视力学、动植物学、地质学以及化学的研究和利用, 才使交通发达, 制造业兴盛。

中外对比, 严复很自然得出结论, 那就是中国教育必须要重视西学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的学习, 因此, 他提出“德育主于感情, 智育主于思想, 故德育多资美术, 而智育多用科学。顾学校所课, 智育常多。”[2]也就是在教育中要重视智育,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注重智育课程, 显而易见, 严复的智育论是智育高于德育的。这一思想对于批判封建教育重德育轻智育的传统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我们知道德智体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三者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不可偏颇任何一方, 这一点恐怕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严复很难认识到的。

第二, 重知识更重能力的智育培养目标。在其智育论指导下, 严复认为科学知识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中国前此智育之事, 未得其方, 是以民智不蒸, 而国亦因之贫弱。欲救此弊, 必假物理科学为之。”[2]而严复所讲物理, 并非我们现在所讲的物理学, 而是包括物理、化学、动植物、天文、地质、心理等学科的科学知识。因此, 科学知识的传授就是智育的一个任务或目标。然而, 严复的认识远远超出了知识的传授, 他指出“凡学之事, 不仅求知未知, 求能不能已也。学测算者, 不终身以窥天行也;学化学者, 不随在而验物质也;讲植物者, 不必耕桑;讲动物者, 不必牧畜。其绝大妙用, 在于有以练智虑而操心思, 使习于沈者不至于为浮, 习于诚者不能为妄。是故一理来前, 当机立剖, 昭昭白黑, 莫使听荧。”[3]也就是说, 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二者孰轻孰重呢?严复从近代知识无限广大的事实指出, 即使教师知识渊博, 学生记忆知识能力很强, 教师也不可能教授学生所有的知识, 如果不能掌握方法和能力, 而一旦离开老师, 学生便不能“自求知”“自求能”, 因此, “教育者, 将以瀹其天明, 使用之以资求知;将以练其天禀, 使用之以自求能”, 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 严复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 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复对于智育的教育目标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教育不独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而“开心智”即智力的发展 (方法和能力) 才是更重要的最终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能力呢?严复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科学之中, 凡学数学, 自几何以至微积, 其中内籀较少, 而外籀独多;至于理、化、动植诸科, 则内籀至多, 而外籀较少”, 因此, 学校的课程“必有数学、理、化、动植诸科者, 不但以其中所言, 为人生不可少之智识, 合赫胥黎所指之第二大事也。顾亦以治学之顷, 所由之术, 有练心之功, 后此治事所言, 可以见微知著, 闻因结果, 不致过差。”[2]也就是说, 严复主张通过具体科学的学习以掌握归纳和演绎的逻辑运用能力, 而后运用这种能力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见微知著”。

严复的智育目标的培养实际是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关系处理的问题。对此, 严复的认识可谓高屋建瓴, 作为中国近代的一大翻译家, 他对西方关于知识和能力的争论是有所了解的, 同时对中国现实需要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力求在中国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中西结合,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既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又不忽视知识的积累, 从而实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这一智育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从形式到内容都焕然一新的智育目标”, [4]对于当时尚处于开创初期的中国近代教育具有无可置否的积极意义, 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努力要做到的也是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将能力运用于更多、更新、更深的知识的学习中。

第三, 从“全盘西化”到“西学为主兼顾中学”的课程结构。确立了“智高于仁”的智育论的核心, 教育的内容就是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兼顾社会科学和伦理道德。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来看, 严复在维新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在维新运动之际, 严复从社会发展需要对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给予了彻底的批判和否定, 大力宣扬西学, 他的课程设置包括玄学 (名学即逻辑学与数学) , 玄著学 (力学即水、火、音、光、电磁学等与质学即化学) , 著学 (天学、地学、人学、动植学、生理学、心理学、群学即包括政治、刑名、理财、史学等在内的社会学) , 以及专门之学 (农学、兵学、御舟学、机器学、医药学、矿务学) 。严复的这一课程设计是一个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课程设置, 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然而, 严复的这一课程体系也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全盘西化, 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在中国缺乏可行性, 而且此课程中缺少体育课程, 这与他提出的三育并举存在不一致。对此, 维新运动之后, 严复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作出了“以西学为主兼顾中学”的课程结构调整。在1903年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 列出了三十八门课程, 分为统挈科学 (名学与数学) 、间立科学 (力学和质学) 、及事科学 (天文、地理、人学、动植物学等) 和专门之学 (哲学、法学、理财、公法、美术、制造、司帐、卫生等) , 此时的课程设置值得特别提及的一是较前更加细致, 如力学包括动力、静力、气质力、流质力、热力、光学、声学、电磁等;二是明确加入了德育、教育术和体育术三门教科, [5]使他的德智体三育并举思想在课程上得以体现。而德育科目的设置则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内容, “中国旧学, 德育为多, 故其书为德育所必用。何况今日学子, 皆以更新中国自期。则譬如治病之医, 不细究病人性质、体力、习惯、病源, 便尔侈谈方药, 有是理乎?姑无论国粹、国文, 为吾人所当保守者矣。故不佞谓居今言学, 断无不先治旧学之理, 经史词章, 国律伦理, 皆不可废。惟教授旧法当改良。”[2]显然, 严复的课程体系从全盘西化, 转向了中西结合, 虽然仍是以西学的课程为中西, 但毕竟也兼及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从严复课程设计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 他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有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 在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中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有所认识, 但还存在明显的西化现象,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不破不立, 只有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体系才能建立新的体系, 从这一点上讲, 严复的贡献是很大的。

第四, 实验教学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严复对教育方法也是非常重视的, 他批判中国传统的读经注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 十足是“破坏人才”。“中土之学, 必求古训。古人之非, 既不能明, 即古人之是, 亦不知其所以是。记诵词章既已误, 训诂注疏又甚拘, 江河日下, 以致今日之经义八股, 则适足以破坏人才, 复何民智之开之与有耶?”[6]这种读经注经的教育内容限制了人的思维, 抹杀了人的创造力, 而且还演化出了一种至今影响颇深的教育弊端———死记硬背。对此, 严复感触很深, 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又何怪制科人十九鹘突于人情物理, 转不若农工商贾之有时而当也。”[6]应当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这与他的实证的教育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他认为, 实证学科的教授, “必用真物器械, 使学生自考察而试验之。且层层有法, 必谨必精, 至于见其诚然, 然后从其全通, 著为公例。”[2]也就是实验教学法, 即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 观察、试验, 得出结论, 每一个过程都必须谨慎、精确, 以此推论得出公理, 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

因此, 严复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实验教授法与言语教授法相结合, 重视实验教授法的体系,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可见严复对于教育方法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深刻的, 对于当今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复.<女子教育会章程>序, 严复集 (二) [M].中华书局, 1986:253.

[2]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 严复集 (二) [M].中华书局, 1986:280--285.

[3]严复.救亡决论, 《严复》 (一) [M].中华书局, 1986:45.

[4]崔运武.严复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144.

[5]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 严复集 (一) [M].中华书局, 1986:127—128.

德育与智育的相互渗透 篇4

一、组织课前交际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对于小学英语课程来讲,其实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包含的内容较为简单,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关联密切,所以,教职人员在进行课程讲解期间,应找准德育教学的结合点与切入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在课程讲解期间,通过教学期间发生的事情,衍生自然情境。例如:当学生上学迟到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叙述英语:“Im sorry ,Im late. Because……”假如教师发现有学生学习状态不好,就可以关切的利用英语询问:“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child?”。如果当发现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看漫画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英语询问:“Could you lend me your book?”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的注意力较为分散,如果教师对其进行严厉的职责或者约束,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对学习产生厌烦。这时,教师应学会尊重,拥有一个包容的心引导学生分辨是非,并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美德。另外,教师还需要为学生精心设定情境,让学生互相进行交流,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及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课堂的导入,激发积极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好似一部电影的优美篇章,假如安排及设定内容具有艺术性,就可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及效率。所以,教师人员应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环节,进行细致设定。例如:教师在讲解“My friends”课程时,文章主要介绍了几名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一些关于文章朋友的国家图片、短片,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生创建学习氛围。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学习:“同学们愿意与他们成为朋友吗?愿意了解他们国家的风土人情吗?下面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内容。”这样,利用新奇的事物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英语知识,并且树立学好英语知识的观念,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一)利用情境模拟的方法进行德育英语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表现欲望较强,教师利用情境模拟的方法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Meet my family”课程时,就可以选定一些同学进行表演,让学生练习“How do you do”、“Nice to meet you”等英语对话,帮助学生深入记忆知识点。再例如: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个购买东西的场景,互相通过礼貌的英语交谈进行买卖,从而练习“May I help you?”等对话。亦或是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看病的场景,表演医生的学生认真询问、检查,表演病人的学生进行配合,进而使学生在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同时,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并树立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德育英语教学

在英语知识学习期间,记忆单词是一个较为痛苦的事情,很多学生就因为背诵单词过于枯燥、乏味而丧失了学习英语的热情。而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英语单词,掌握英语知识点。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定一个单词竞赛的游戏,给定一些单词的字母,让学生进行组合,并读出读音,解释含义。将游戏比赛与单词背诵结合起来可以更高质量的帮助学生学习。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互相配合进行比赛,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竞赛的刺激,学生的好胜心被良好的带动起来,从而更积极、主动的背诵单词。利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思想,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及发展奠定基础。

(三)及时进行训练,进行德育英语教学

对于英语科目来讲,其作为一种语言,需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并且不断进行训练,反复使用。常言道: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而想要使小学阶段的学生明白这一道理,十分困难。那么,就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教育。因此,在进行课程讲解期间,不管是英语的听、读、练等,都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内容,开展分层教学,从而使学生收获成就感,共同进步。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听力练习期间,如果是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听力练习,而如果是成绩一般的学生,就需要教师进行耐心的引导与启发,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需要注意的是,练习不可以拖欠,假如将全部的问题汇集到一起,不仅无法全面发挥练习的作用,同时还会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同样,背诵单词也需要日积月累,不可以偷懒耽搁,教师可以采取定期抽检的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单词背诵。教师在英语教学期间不应强调让学生的成绩统一,而需要为学生创建更多收获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事先制定相应目标,当完成目标后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与奖励,进而培养学生积极努力、合作奋进的德育素养,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好习惯,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夯实基础。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教职人员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也需要相应变化。作为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老师,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才能,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因此,对小学英语课堂德育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论体育与智育和智力发展 篇5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示了人类自身发展是片面向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 而且精辟地阐明了人们全面发展的真正含义和本质特征。马克思说:“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资本论》1卷190页) 这里是从政治经济学观点, 把人作为生产力因素的劳动力来论述的。也就是说, 这种全面发展的人,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 又能从事脑力劳动;既能从事直接的物质生产, 又能从事文化科学工作。他具有广泛志趣和才能, 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我爱好, 从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外一个生产部门。因此, 根据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实质的论述可以看出,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特征是多方面的, 但是最基本的方面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个体, 不论从事何种社会活动, 包括物质和精神活动在内, 都离不开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结合, 都是用手, 用脑, 手脑并用, 离开体力的脑力劳动, 或者离开脑力劳动的体力劳动, 实是不存存在的.只有两者结合, 并在此基础上,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 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体力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

2 体力与智力发展可以兼长并进

古往今来, 教育历来者是培养人才的事业, 对于开发智力资源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所谓智力, 就是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讲, 智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力和分析判断力等构成的统一体。人的智力物质的反映特性在人的心理、意识水平上的一种表现形态。而人的心理、意识则同任何心理形式反映一样, 处于一系列不同序列之中。也就是说, 智力不是孤零零、无依无靠的东西。智力的发展首先依靠它的物质承担者———大脑的发展成熟, 其次依靠人的各种实践活动深入进行。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弱不禁风, 病魔缠身而且逃避现实生活那种的人, 会有出众的智力。相反, 出现过许多, 体魄健壮, 并能在现实生活中战胜一切的伟大人物。在某些人的观念中, 一提到文人墨客, 比如作家, 科学家, 等一些专门家, 好像都是脸色苍白, 四肢无力的人, 似乎动脑必伤身, 文人墨客无长寿是必究的结果。反过来, 也有人认为, 搞体育, 虽然身体健壮, 却知识贫乏, 头脑简单, 在科学文化方面不可能有高深的才智和成就。这样就把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对立起来, 于是有人重文轻体, 有人重体轻文。为了日实现国富民强, 四个现代化, 急需培养大批有先进文化科学知识的优秀人才, 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当然是必要的, 难道重智轻体就是好办法吗?居里夫人早就说过:“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古今中外的许多具有非凡才能的人物, 其才能不仅表现在智慧和科研成果上, 也不仅表现在顽强拼搏上, 忘我献身的精神上, 而且还表现在他们善于积累健康这笔“财富”。

3 体育锻炼能促进智力发展

有人把体育运动看成是蹦蹦跳跳的体力活动, 这不是无知就是误解, 他们不懂得从事体育运动, 有着极其细微的, 复杂的智力活动。人的智力水平可以从记忆﹑思维﹑想象, 判断等心理过程的能力表现出来, 形成这些心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人的大脑。大脑怎样产生记忆﹑思维﹑想象和判断呢?这是现代生命科学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灵感”。那么是怎么造成这种状态的呢?运动锻炼是重要的手段, 清华大学的学生自己切身体会中总结了“8-1>8”的公式。说明每天从8小时学习的时间中抽出1小时进行体育锻炼后, 7小时的学习效益大于8小时。

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学习, 促进人的智力发展, 到底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3.1 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 促进大脑发育经常参加运动,

能增强人的体质, 而健全的精神来源于健全的身体, 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皮层的厚度, 有的科学家用老鼠进行过实验。一组老鼠从幼鼠就关在笼子中不让运动, 另一组将老鼠装入一特制笼子中让其经常跑动爬高, 到长大时杀掉后分称其大脑重量和测量皮层厚度, 结果是经常运动的老鼠大脑重, 皮层厚, 而且脑神经细胞的树突多。这充分证实了运动锻炼能为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为智力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2 体育锻炼可以使大脑获得营养和氧气, 有助于提高思维力、

记忆力人体惟一管理思考﹑管记忆的机器就是大脑, 它是人体总管家。人脑从直接祖先马古猿起, 经过了三四百万年漫长岁月才能完成了智人化。大脑像半块合着的大馒头, 表面发灰带皱。构成脑的主要单位是“大脑细胞”, 大脑中有140亿脑细胞, 其中92亿个集中在大脑的表面层内, 脑细胞有着接受刺激, 传递信息的机能, 每人细胞好像一个电子计算机部件。电子计算机虽然是个庞然大物, 但也只有几十万个电子元件和上百万元件, 而人脑的脑细胞要比大型电子计算元件多一万倍, 可见人脑的复杂程度。电子计算机工作要能源, 人脑的工作必须有充足的营养和氧气供给。而充足的氧气和营养供给又同人体健康状况有直接关系。

3.3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 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

人的智力, 特别是记忆力, 是与大脑皮层的各部所建立的暂时性联系的多寡及完备程度密切相关的。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 视觉, 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 大脑神经细胞反应速度较快, 大脑皮层的分析, 综合能力也较强, 国外学者指出:测定一个人脑细胞反应速度, 就可以看出他们思考速度和智力。大脑的功能就是对信息的接受和选择, 分析判断整理加工, 贮存传速等。从大脑的生理学来说, 左脑进行的合理的论理, 分析的思维。右脑是情感和意志的舞台, 思维的特征是支配直观综合性思维的一种活动, 在培养创造性思维时, 左脑活动是右脑活动的必要前提, 在左脑活动的基础上, 调动起右脑活动兴奋是把左右脑运用自如地使用, 这是两脑综合型。这种类型对培养创造性直观想象是有利的, 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 而且又是右脑。体育运动正是开发右脑的有力工具。

4 勤奋用脑、促进健康

经常从事运动可以促进智力发展, 但并不是说只要运动就可以发展智力, 也不能说在体力发展与智力发展两者没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在具体安排上, 体育与文化科学知识学习有一个争时间, 争体力的矛盾。如果安排得当, 能使它们相得益彰, 不但可以使运动锻炼促进智力发展, 而且也发展智力有益于健康。运动员的脑子比一般人灵。可是好钢放久了也生锈。脑子灵不去勤奋用脑。那也会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体育运动促进人的身体健康, 进而能促进智力发展, 但不是说运动就等于智力发展。大脑的健康发育属于动物范畴, 而智力发展乃是属思维运动范围。两者有本质的区别。大脑良好发展只为智力发展提供可能性, 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还需有一发展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勇于实践, 勤奋用脑, 就是这一转化过程的重要条件。脑子好比刀, 思考动脑子像磨刀, 刀子愈磨愈锋利, 头脑愈用愈伶俐。科学家曾得出的结论:劳动———其中包括智力劳动———只能锻炼神经系统, 而游手好闲却对神经系统有害。实际上人整天无所事事, 得过且过, 日子久了会变的精神不振, 反应迟钝。甚至晚年易患“老年性痴呆”症。

摘要:体育与智育是辨证的统一, 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科学的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通过合理的体育锻炼、勤奋用脑来促进健康, 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智力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体育,智育,体力,智力,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浅析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发展 篇6

体育与德育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既是德育的任务, 也是体育的任务, 在整个全面教育中很难截然分开。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及完善个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体育中, 应该注意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在实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有利条件。

体育以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吸引着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 特别是结合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能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少年品德和个性的培养。例如, 田径运动对培养勇敢顽强, 坚忍不拔的精神, 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具有集体性质的球类项目, 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集体注意精神和机智、灵活的变变能力、活泼开朗、豁达合群的个性有显著的作用;体操、武术等项目。则更有利于培养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等。

学校体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 (如班级代表队等) 这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有上进心、好奇心, 活泼好动等心理特征, 因此, 他们都有参加集体活动的要求, 特别是体育整队报告人数, 练习时要按一定的秩序进行, 对场地器材要爱护, 对同学要进行保护帮助等。这些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 都蕴藏着生动的道德教育的因素, 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 自由与纪律性的关系, 形成团结互助、自自觉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

学校体育活动多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 比如全校运动会, 班集体单项比赛、课间操评比等形式。这些形式本身对学生就具有教育意义。竞赛能激发青少年力争上游、奋发向上的精神;评比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或懈怠会影响集体的成败, 而集体的成败又会给集体荣誉感和为集体作贡献的义务感、责任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愉快, 激起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进行教育和善度余暇的手段, 对于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育犯有过失的学生都有积极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客观上有家庭的、环境的、社会的不良影响和教育工作不当等原因;从学生主观上来讲, 形成品德不良有种种思想和心理因素, 诸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受错误的个人欲望和要求所驱使;意志薄弱, 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不良行为的习惯作用;受反动的道德观或错误的道德逻辑支配等。学校体育在克服上述客观原因方面, 它能以各种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充实学生的余暇生活, 占领业余阵地, 防止社会上各种不良的残余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影响, 抵制精神污染。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培养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身的抵抗力。[2]所谓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受到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在自尊心的基础上, 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爱国主义的要素, 是推动人们互相团结, 创立功勋的一种力量, 也是人们克服个人缺点和错误的内部动力。经常犯有严重过失的学生, 由于过多地受到指责和惩罚而缺乏自尊心, 因而也更缺乏集体荣誉感。然而, 大凡有各种过错的学生, 又往往我是经历充沛、活泼好动的, 把他们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 把他们的剩余精力用于发展运动才能, 把他们争强好胜的 (如喜欢打架斗殴等) 个性导入合理的、有一定约束的运动竞赛之中。体育竞赛都有一定的规则, 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都有明文规定, 违反了就要受到教育和处罚,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约束自己行为的自制力, 培养自觉性有显著的效果。教育实践的经验证明:学生要用行动争取荣誉的过程中, 能具体体验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感情, 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形成集体荣誉感, 很多学校里全校知名的“调皮大王”, 经过各种评比、教育, 甚至处分都不能使其转变, 然而在运动场上却找到他们受教育的课堂, 有的后来转变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当然, 以上论述只是说明了体育在内容、形式、方法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方面提供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条件, 如果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教育, 就能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同时也必须看到, 体育运动总是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要拼个你输我赢, 因此如果教育工作抓得不紧, 也会出现动作粗野、故意伤人、锦标主义、个人主义等毛病, 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另外, 在体育运动中所培养的思想品德要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也需要作大量得引导和转化的教育工作。

体育与智育, 体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互相联系、辨证统一的。再教育实践中, 往往容易直观地看到体育与智育矛盾的、对立的一面, 认为时间是个常数, 用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就会影响学习, 这正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根据”。事实上, 体育与智育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曾提出体育可以“增知识”, 并对此进行精辟的分析:“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其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 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其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 认识时间事物而判断其理也, 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 思索则赖于脑筋, 耳目脑筋之谓体, 体会而知识之事以全, 故可谓间接从体育得知识。”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是通过思考、观察、分析、推理以及批评性评论等方式实现的, 这就需要身心具健。要有充沛的精力, 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 这样才能发展积极的思维, 良好的记忆, 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 这些都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须的心理和生理素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学学习效果, 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发育及其反应的灵活性。运动生理证明, 从事体育运动, 由于局部肢体的运动, 能促使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神经中枢的发育, 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 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 使兴奋和抑制集中, 提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灵活性和大脑皮层的综合能力。如思维敏捷、判断能力强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脑力劳动的过程, 大脑皮层处于积极活泼状态, 需要大量的氧供给, 而体育活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 提高心脏功能, 改善大脑的工作效率, 如增强记忆等。[3]同时, 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学习来讲, 还是一积极性休息的手段。人的大脑不像电子计算机那样可以无休止地储存信息, 大脑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就会产生疲劳, 适当的消极性休息 (如睡眠、静坐等) 当然是必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 (并非睡眠不足) , 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进行积极性休息 (如课间操等) 效果会更好。这是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负诱导规律, 既在大脑皮层中, 每一个兴奋灶都会诱发其周围部分的抑制奋中心愈集中, 则邻近区域的抑制。据此, 在体育活动中, 运动中枢的兴奋会导致思维、记忆中枢的抑制获得完全的休息而很快消除疲劳, 恢复工作能力。还正是在集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去从事一些体育活动, 会使人感到头脑清醒、精神焕发、记忆增强的生理机制。8—1>8这个富有哲理的公式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另外, 由于从事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了人的身体素质, 提高了青少年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耐受性以及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和应变能力, 有助于他们掌握各种运动的技能技巧。研究资料和实践证明:学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 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各种技术性动作, 工作的效率也比较高, 并且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坚强, 更具有配合精神, 这是由于运动培养了他们豁达合群的个性特征所致。

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思考的深度、综合的技术、动手的能力、视听记忆的能力、注意力集中以及感觉的敏捷、反应的迅速等, 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技术的掌握。

当然, 体育与智育也有其矛盾对立的一面, 要处理好体育与智育的关系有一个科学安排时间的问题, 如果安排得当, 能够使它们相得益彰;如果安排不当, 体育活动安排过多, 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消耗了过多的体力, 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因此, 必须作出适应的安排。

参考文献

[1]王治平.论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武夷学院学报, 2010.

[2]刘刚, 程瑞辉.对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德育与智育相互渗透的实践及思考 篇7

1 德育渗透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说:“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 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可见,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符合国家的教育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完成这一历史使命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但主体无疑是各级各类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提出, 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方法及途径。学校必须依靠广大教育工作者, 特别是教学一线的教师, 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做好思想品德教育, 他们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1.2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德育的重要渠道

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育素质”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获得的, 课堂教学中渗透性德育是最丰富的道德教育, 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因此,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伴随着学生求学历程的始终,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3 德育和智育的渗透有利于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专业教学工作分成两套人马、两个系统的现象一直存在, 加上主观认识上的误区,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教授学生专业知识, 德育与其无关。这导致了学生管理及德育工作人员的工作很难开展, 并且效果不理想。必须明确, 加强德育工作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 教师是否在专业教学中把德育贯穿和渗透进去是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 而且配合了学生管理及德育工作人员的德育工作, 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2 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

2.1 教师认识不统一

一些教师对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教学过程中缺乏渗透德育的意识, 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甚至错误地认为思想品德教育与己无关。为此, 我们有责任对所从事的教学实践重新进行审视, 努力寻找教学中的盲点, 避免专业课教学中对渗透性德育不够重视的误区, 要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 把全面开展课堂德育工作的目标落到实处。

2.2 教师自身素质发展不平衡

教师育人的意识强, 才能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发掘其德育因素, 在教学中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相反, 教师育人意识淡薄, 即使课程标准有明确的德育要求, 教材有很好的德育因素, 也会视而不见。同一所学校不同学科教师之间, 甚至同一学科不同教师之间, 学科德育渗透与否、成效如何, 差别都很大。审视专业课教师对学科德育渗透重视并积极实践和研究的程度, 从总体来看尚未达到我们的要求。

2.3 缺乏德育渗透的保障机制

很多学校在评价教学效果时, 只是单纯追求专业知识评价结果。特别是在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和职称评聘中, 对专业和学术水平强调较多, 并作为硬指标提出量化要求, 而对育人工作的要求仅仅是原则性的, 显得软弱无力, 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这方面要求, 即使有这方面的要求, 在实际操作中也基本不予考虑。

3 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

3.1 教师自身要具有表率作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主要是对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规范。所有教师都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既当传授知识的“学术之师”, 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为人之师”, 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既注重言教, 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 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并升华自身的人生价值。

3.2 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

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空有满腹经纶, 缺少道德, 何谈教育的成功?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灵活、适度地进行德育。比如“佛山死婴存活事件”发生后, 我们将其引入专业课教学中, 通过讨论和学习该事例, 帮助学生详细了解事件, 引导学生围绕事件中的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等问题, 结合自己未来职业特点展开讨论。学生普遍认识到职业道德低下的行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明确了职业道德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师要是非分明, 对学生中的不良现象, 除了批评, 更要分析和讨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 在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都要诚实守信, 遵纪守法, 讲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服务大众, 奉献社会, 自觉成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成为社会的合格建设者。

3.3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

专业教学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教育形式。在专业课上, 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品质和合作精神, 使他们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观念。比如在正常人体学教学活动中, 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人体结构的印象之外, 还要引导学生对人的尊严和人的社会性进行深入挖掘, 在挖掘过程中, 提示要点, 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有些学生看到人体标本, 常感到好奇、好玩、可怕。通过人体尊严教育和专业态度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人体标本提供者的伟大, 医务工作者职业的崇高, 将热爱专业的情感与职业道德、职业奉献精神相结合, 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专业学习活动的同时得到道德教育, 从而促进学生在德育和智育两方面水平的提高。

4 德育中进行专业渗透

4.1 德育课与专业的联系

中职学校在德育课程的安排上, 尽量结合专业特点, 同时要求德育教师在讲授时联系学生的专业, 避免德育课空洞乏味, 使学生意识到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水平的同时, 加强思想理论知识的学习, 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素养, 从而在社会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坐标, 确定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发展观。

要让学生体会到德育课的意义, 体会到思想品德代表人的素质, 能够反映人的生活本领。一个完善的人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学生只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 并将其付诸实践, 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4.2 班会课与专业的联系

我校将班会课列为正式课程, 有计划、有教案, 计算课时工作量。班会课内容要与学生专业有机结合, 如开展职业道德、择业观、护理礼仪等教育。

学生合格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要求具有高尚的理想信念, 这是卫生事业对学生首要的要求。树立理想信念, 人生发展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有理想”就是树立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的共同理想。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4.3 第二课堂与专业的联系

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机会, 能够提供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特长的舞台。通过第二课堂活动, 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 是一项有效的、潜移默化的教育途径。

我校的课外活动很丰富, 如组织国情小论文演讲、专题讲座、国情新闻发布和评论、影视观看、出黑板报等活动, 还可以把优秀小论文送广播站、学生报社, 进行国情宣传。学校的学生社团也很多, 包括英语、球类、演讲、舞蹈、歌咏、健身、护理技能等方面的学生社团, 通过开展各种与语文、英语、德育、护理、心理等学科相关的活动, 促使学生在能力素质与德育素质方面共同发展。

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 既要靠教师的指导, 也要靠学生自身的学习, 课外活动和第二课堂是重要的德育阵地。

4.4 心理健康教育与专业的联系

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 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要靠教师的指导和学生实践中的自觉磨炼。

我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现在心理咨询室已经发展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该中心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为学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的心理动态, 进行心理讲座和大型心理辅导, 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和监察员等, 根据专业结合职业道德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

浅谈中小学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篇8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 重智育轻德育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尚未完全摆脱纯应试教育的模式, 在升学的压力下, 重智育而轻德育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只为了读书而读书, 缺乏民族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直面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十分欠缺, 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最终也无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我不能不认为是教育的一大败笔。另外, 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硬环境的投入、研究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软件的开发等方面, 都远不如像智育那么重视。

(二) 德育与智育脱离

1. 学科内容上的脱离。

各学科智育和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 因而“载体”也就不同。如果学科智育和学科德育的内在联系不能得到充分揭示, 就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 各行其是, 难以形成合力。即使是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 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 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 就很容易重复, 或有的过深, 有的过浅, 有的可能缺漏;同一门学科, 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 同样需要研究德育与智育之间纵向的有机联系。因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不同教师队伍之间, 学科德育与智育渗透与否, 成效如何, 差别是很大的, 尤其是毕业班, 学科德育的渗透是相对比较弱的, 必须根据教学特点进行学科的合理设置, 否则智育和德育的内在联系就难以体现。

2. 教育形式上的脱离。

前面我们也谈到, 德育与智育的教育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 这也是很多时候智育和德育被误以为毫无关联而割裂开来的原因之一。在智育的教育过程中, 很多缺乏经验的做法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 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 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 则往往陷入了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的误区。如, 在宣扬爱国主义思想的德育工作中, 大多数学校都搞老一套的仪式, 比如以升旗仪式、旗前讲话等活动来完成这项任务,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从无变幻, 毫无新鲜感可言。德育与智育在教育形式上的不完全一致性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 将会导致两者都难以发挥出好的效果, 甚至往坏的方面发展。

3. 教育管理上的脱离。

目前的中小学校基本都设有教学处和德育处, 分别负责学生智育和德育的管理。教学处下设各个学科教研组, 是一些显性的德育学科教研组 (如思想品德等学科) 。由于师资有限, 很多班主任都兼任学科教师, 因此本应承担大量德育任务的班主任常常因智育工作所累而减少了德育工作的投入。长此以往, “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学生”这一德育工作模式将成为走形式。德育处的职能实际上已被架空, 沦为只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类似于保卫处的角色。这种职能的设置, 给学校智育与德育分离创造了条件。学校德育处在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时, 时常会碰到各种障碍, 德育工作分配到各班主任后, 大多是走个形式应付了事 (主要也是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影响) , 教育活动难以取得实效。

(三) 德育与智育相互渗透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 学校德育与智育在一定程度上割裂, 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和招生的机制上, 尤其是学科德育评价滞后, 缺乏制约机制。由于德育工作成效需要远期逐步地实现, 所以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界都比较习惯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法, 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 而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 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 呈现着的是松散无序的联系;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的分数。显然, 这种评价体系, 严重制约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对中小学德育与智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认为, 德育与智育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许在不同阶段, 不同侧面, 两者体现出对立的关系, 但从本质上看, 两者却是统一的。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现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提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 转变观念, 从中华民族成败兴衰的高度上进一步认清学校德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成败兴衰的关键在人, 我国开展社会主义事业迫切需要人才, 但需要的是品学兼优、有健全的人格、能转化成生产力的人才。反观当今社会, 高分低能、书呆子式的学生不断涌现, 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些沉痛的教训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阶段,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加强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开展德育工作, 必须要转变观念, 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 树立“教书育人, 德育先行”的理念, 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上升至中华民族成败兴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 不但要进一步理顺德育与智育、体育等教育工作的关系, 统筹兼顾, 合理部署, 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 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内容、途径以及评价, 围绕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守法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 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国家荣誉感、自豪感, 以饱满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 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

1. 学科内容上的渗透。

要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及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 实施学科内容上德育与智育不同程度的自然、有机地渗透。比如思想品德学科, 具有显性的德育特征, 可以在该学科的内容上直接渗透德育的内容, 全面、系统地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的教育。而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 与德育的内容衔接紧密, 既有显性也有隐性的德育特征, 在这些学科的内容上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德育渗透, 以知识为载体强化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再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没有显性的德育特征, 比较适合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 结合自然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这样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更有利于学生吸纳。当然, 还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之间横向的有机联系, 避免在处理德育与智育融合渗透的问题上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2. 教育形式上的渗透。

在教育形式上德育与智育是不完全一致的, 但也应该成为一个整体,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需要强调的是,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二者的拼合, 而是有机的整合。抓教学的别整天为着分数和名次不敢搞活动, 胆子要放大一些。加强德育工作可能会占用了智育教学的时间, 但这只是暂时的, 从长远来看, 真正的成绩, 还得依靠良好的学风, 而良好的学风主要来自正确的、系统的德育教育。因此课堂上不能只有讲课、做题、搞授课老师一言堂, 而应多让学生参与其中, 谈体会, 谈学习心得, 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 通过思想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样, 抓德育的别老是站在讲台上, 坐在广播室里, 不深入班级, 不接触学生, 应该创造条件, 让德育走进课堂, 并尽可能地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德育工作应像智育工作一样可持续发展, 有创新, 有发展, 有检查, 有评价。总的来说, 智育要放大胆子, 德育要放下架子, 只有在各自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强化支持与配合, 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

3. 教育管理上的渗透。

加强德育与智育的渗透, 还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校管理机构都要加强联系和沟通, 形成合力, 这样才能促使德育与智育在学科内容的传授以及教育形式和手段上更好地融合和渗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 因此, 每一位任课教师都不能只是个授课的机器, 而每一名班主任, 在带好班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另外, 学校的教育管理机构也要加强配合, 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 确保德育工作始终按照智育教学的进度深入开展并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学校德育处与教学处在学科内容、课时安排以及师资管理调配上要协调一致, 统筹兼顾。同时, 学校与家庭对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合理搭配上也要达成一致, 形成良性互补,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

美术教学与智育关系浅谈 篇9

一、美术教学本身不只是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是相当重要的

正确运用美术教学的特性和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社会及事物的感性及理性的认识,把创作设计的潜能释放出来,这正是在美术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目标。智力是智慧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感受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等。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注重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

1.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人的智力的开发与其感受力的高低密切相关,美术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学生通过艺术认识世界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以艺术的魅力唤起人们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以愉悦的心态去获取有关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的种种认识。这样的感知愈深刻愈有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提高。

2.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力是通过观察、感觉和知觉来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学生通过良好的观察力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美术学科是训练视觉、增强观察力的必要科目。绘画过程中,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描绘,使学生全面、准确地了解其状态、结构、色彩等特征,掌握比例、明暗和空间等关系,形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和逼真效果,能够更加直接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培养马克思所说的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

3.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指把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从事过的活动在头脑中贮存起来并再现出来的能力。没有记忆,感知觉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智力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美术学科产生的记忆更加直接、形象,因而更加深刻,难以忘怀,对学生的记忆能力的提高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二、美术教学还可以在教学中“以美育人,以美启智”

“美”时时伴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你不留心很不易发现,但你若用心去观察,便会觉得美随处可见。美术课程传授给学生的就是认知与感受。教会学生懂得了美,才能使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美,发现美,如何去做一个“美好”的人。只有懂得了美,方能将学生内心深处的美挖掘出来。只有通过美的情感体验、美的觀察积累,才可能让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得以提高。通过美的感知,也教会我们做人的“感悟”,“感悟”了的思想才会溢于我们宏伟的画卷。我们的学生是由一个个个体所组成的,我们每个学生在茫茫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世界影响了我们,但我们同样可以去创造美丽的世界,这就是人类的伟大。人的思想从无知到成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思想上长期的思考、积累,才可能表达出每个人真挚的情感,这些思想的形成,离不开我们教师的长期教导。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树立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可以启迪学生树立良好的思品观念,可以引导学生树立高雅的审美意识和建立正确的人生轨迹,帮助学生明辨丑恶、知晓荣辱,养成良好的品质内涵,让学生们用稚嫩的双手去描绘人生的蓝图,让他们心中美好的事物呈现在自己色彩纷呈的图画之上。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如手工制作、贺卡设计、吊饰拼贴、创想绘画等手法,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美、重友情、会互动合作”的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以美启智”,开发学生潜在的绘画兴趣,调动其创作灵感和热情,因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了教育过程中最微妙,也最有意义的因素”。

例如在“贺卡设计”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开发智力,大胆构思巧妙的贺卡形式,自己动手、动脑制作完成,并写上情真意切的寄语,赠送给他们的老师、长辈、父母、同学,以此激励他们开展相互间的情感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去体会制作的喜悦,去感受别人的友谊,激发自身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废旧物品的再次利用的方法,养成勤俭、创造的精神,并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陶冶心灵,培养上进、进取的美好品质。

综上所述,美术教学在学校智育中是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的,同时,它对学生的品德培养、情感熏陶等方面也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其实这不正是美术学科历来一直都是各学段必修课程的原因之一吗?重视美术教学,让美术教学发挥出其应有的功用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所应努力实现的目标。

智育作用 篇10

高职生智育的基本情况

就自身而言, 到高职院校上学的学生, 一般都是高考没有考好或者高中时成绩偏差的学生, 多数高职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学习目标模糊, 学习动力不足, 迟到旷课时有发生。就家长而言, 多数高职生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 社会阶层不高, 对子女的文化要求也不高。就学校而言, 虽然对高职生寄予期望, 但是高职生总体质量偏低, 这让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爱莫能助。就社会而言, 由于人力资源富足, 大众观念依然聚焦在高学历、高学位和名校上, 而对高职生认同度不高, 这些外因更加加重了高职生的消极状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扩散, 知识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而来, 高职生面对如何用中国先进文化武装自己的问题, 高职生的智育工作既迎来了机遇又面临挑战, 做好高职生的智育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高职院校智育工作的内容和意义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讲道:“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指出:“智育叫人研究学问, 求知识, 寻真理”。高职生是高职院校智育工作的重点, 智育工作群体的建设是关键。要接地气, 用科学的方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走近学生, 贴近学生, 从而作用于学生, 解决“怎样培养高职生、培养什么样的高职生”的问题。引导高职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智育观, 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为社会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智育是社会文明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的催化剂, 是促进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可以培养高职生的智慧水平, 使其智力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同时智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目前高职院校兼课辅导员群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教学一重一轻。一个人的脑子, 容量总是有限的, 这方面想得多, 那方面就想得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 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从现实情况来看, 兼课辅导员对高职生的日常管理比较重视, 如在思想、生活等方面力度较大, 但未协调好管理和教学的关系, 轻视了在教学中对高职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平时事务性工作较多, 疲于奔命, 忽视了教学的作用, 智育工作效果欠佳。

2.对兼课辅导员重视不够。《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在实际中处境很尴尬, 兼课辅导员在高职院校中地位、收入比较低, 国家给予辅导员的许多政策待遇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并未得到落实, 上班时间长、工作强度和压力大, 被称为“保姆”、“勤杂工”等。这种待遇影响到了兼课辅导员智育工作的热情。

3.兼课辅导员人手不足, 群体不够稳定。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总体上为1∶200, 而由于高职院校扩招和辅导员配备不足的影响, 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达不到这个要求。部分辅导员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兼课, 所以兼课辅导员和学生的比例更是达不到要求了。还有, 兼课辅导员群体本身流动性较大, 如转行和辞职等,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智育工作的质量。

兼课辅导员群体建设的对策分析

1.提高兼课辅导员的科学文化水平, 营造互动的智育工作环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说过:“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 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兼课辅导员工作在智育工作的第一线, 承担着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责任。通过课堂将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 有目的地改变学生消极的、落后的思想观念, 使其建立正确的学习观。根据中共教育部党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 (2013-2017年) 》, 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博士学位, 要求到2017年专职辅导员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由目前的40%增长到60%, 具有博士学位比例有明显提高。目前兼课辅导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 有专科、本科、研究生,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文化程度不同对学生的教育熏陶显然会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兼课辅导员继续进修充电, 优化师资队伍, 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在讲课中, 结合实际组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授给学生, 并授之以渔, 形成互动的智育工作环境。

2.完善专兼职互补的智育工作群体网络。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带课教师, 有兼课和专任之分, 都对高职生智育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兼课辅导员带课较少, 管理事务较多, 这一少一多对深入学生群体进行个别辅导形成了一定的难度。而专任教师恰好相反, 带课较多, 管理事务较少, 有深入学生进行辅导的便利条件, 所以, 二者要配合好, 形成合力, 构建专兼互补的智育工作群体网络。

3.建立师生共建的智育工作群体平台。哲学上讲, 内因是根据, 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校园里, 智育工作要全面发挥作用需要三个互动:教师与教师的互动,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三者缺一不可, 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牵牛要牵牛鼻子, 兼课辅导员要重点抓好若干学习标兵,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以点带面, 通过他们的凝聚力和示范作用带动全班乃至全院的学习热潮, 搭建起师生共建的智育工作群体平台。

4.提高兼课辅导员精神待遇, 为其开展智育工作创造良好的思想条件。“两眼一睁, 忙到熄灯, 整天劳累, 身心疲惫”, 这个说法是对兼课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写照。各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央有关辅导员制度的文件精神, 关心、支持兼课辅导员工作。各高职院校都是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标准, 把德才兼备、潜心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政教育事业的人员选聘到兼课辅导员群体中来的, 要认识到兼课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看到其工作的繁重性, 尊重兼课辅导员, 以调动其智育工作的积极性。

5.一切从实际出发, 加强兼课辅导员群体建设。鉴于兼课辅导员群体的特殊性, 必须建立起一个专门体系, 对他们进行日常管理。一是校内培训, 包括常规培训和专题培训。常规培训是, 对兼课辅导员进行政策法规、职业道德、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培训, 帮助他们理解教学规律, 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专题培训是邀请专家以各学科课堂教学为主题的培训, 专业性更高, 互动性更强。要逐步构建起形式多样、内容完善、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 在培训规模、培训质量、培训基础能力建设和兼课辅导员整体素质上下工夫, 为提高兼课辅导员群体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高职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奠定基础。二是外出学习, 开阔眼界, 增长见识。通过与兄弟院校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提高兼课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同时可以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驻军部队、城市社区、农村乡镇、工矿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 了解国情、民情、社情, 增强对国家、人民、社会的感性认识, 提高授课的现实性和感染力。

6.推动兼课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化、专家化建设。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鼓励和支持辅导员长期从事该项工作, 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高职院校要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 树立兼课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理念, 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 踏踏实实地做好高职生的智育工作。兼课辅导员工作在智育最前线, 对高职生智育工作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兼课辅导员群体的职业化、专家化建设,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新时期高职生智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按照职业化和专家化的标准来推动智育工作, 有利于兼课辅导员群体的稳定性, 有利于兼课辅导员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兼课辅导员总结经验、升华理论。高职院校兼课辅导员的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筹备和规划:一是兼课辅导员要有职业化、专家化的学科背景和技能。目前有教育部和省级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 满足兼课辅导员接受高层次培训的需要。高职院校要实事求是, 看到兼课辅导员智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树立兼课辅导员职业化、专家化的思想。二是设立兼课辅导员专项基金, 并鼓励科研。要有专门的资金用于对兼课辅导员训练设施的投入, 并鼓励他们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开展科学研究, 鼓励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形成一批具有决策价值和推广意义的研究成果, 并予以奖励。三是推动兼课辅导员课程和教材建设。积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组织编写教材, 制作教案和课件, 逐步建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兼课辅导员课程体系和培训教材。四是兼课辅导员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吃苦奉献, 拼搏争先, 提高智育服务水平。五是奖优罚劣, 实行考核淘汰制。为了提高智育工作的质量, 要定期对兼课辅导员进行量化考核, 有进有出, 对考核优秀的要予以奖励, 对考核合格的要继续留任, 对考核不合格的要淘汰出局。

小结

在高职院校, 辅导员兼课现象较为普遍。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突破辅导员兼课的困境, 解决好兼课辅导员的自身发展问题, 对于促进高职生的智育发展, 维护兼课辅导员群体的稳定和职业化、专家化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小红.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林红.论怀特海的智育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上一篇:北大青鸟下一篇:汽轮机组突发振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