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智育

2024-06-28

德育智育(精选11篇)

德育智育 篇1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既是党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青少年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因此,他们更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担负起家庭、社会、国家所赋予的重任。而健康的体质又是智育、德育和美育发展的基础,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德育、智育、美育的发展。

1、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区别

1.1、概念的不同

(1)体育:是指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2)德育。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3)智育: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

(4)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1.2、教育目的的不同

(1)体育教育的目的是锻炼人们的身体,增强人们的体质,使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2)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修养,包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互帮互助、友善待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

(3)智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技巧,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

(4)美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具有主动发现美得事物的能力。

1.3、各种教育地位的不同

体育是智育、德育、美育的基础,只有有了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谈智育、智育及美育;德育的关键,是学生发展的方向盘;智育是教育的核心部分;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联系

2.1、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在学校中体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体育比赛的公平性、体育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参赛规则的严格性、以及道德行为的一致性等都表明德育有助于体育,同时体育也有利于德育的发展。

(1)体育本身竞争性的特点,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体育比赛中,参赛人员凭借自己的真实实力进行竞争,当自己获胜时,往往会通过刻苦的训练来保持成绩;相反,如果自己落后,便会通过顽强的拼搏去战胜对手。这种竞争意识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提高竞争意识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体育合作性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体育比赛中许多项目需要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例如:接力赛、篮球赛、足球赛、球类的双打比赛等,只有所有人齐心协力,才能在比赛中更好的发挥。由此来看,体育有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生活中其实也一样,当有许多事情我们自己无法完成或者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体育与智育的关系

体育是体力和智力结合的身体活动。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又能增强神经系统,特别是使大脑得到充分地锻炼,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又对人们的智力活动产生直接的影响。

(1)坚持体育锻炼可以保证大脑能长时间有效地进行工作。

学习是一项体力与脑力结合的劳动,要求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基础。目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现身体素质下降的情况,这种脑力发达与身体素质低下的不对称情况,不利于青少年们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严重情况下,还会影响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若人们能够坚持从事适量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发展,而且还能使大脑处于有效工作的状态。

(2)体育锻炼能够提高心肺功能,充分满足大脑工作对氧气的需要,有利于提高记忆力。

(3)体育锻炼能够提高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保证大脑互动所学的血糖供应。

(4)体育锻炼还能为学习提供充沛的精力和体力,为智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3、体育与美育的关系

体育具有美育功能,但它与音乐、文学、美术等艺术形式却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

(1)人们可以从观看体育比赛、表演中欣赏到美,也能从自身练习中体会美。

(2)体育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手段去塑造更加完美的身体,通过矫健、富有力量与动感的动作,使人体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表现出动感的、健康的、力量的美。

(3)体育活动中常常伴随着审美的情感体验,体育中的美誉还表现在对人的内心世界的教育上,即人们所说的心理美。

摘要:探讨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区别与关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关系

参考文献

[1]攀临虎.体育教学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2]朱丽萍.浅议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001,(3).

[3]黄金玲.强化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J].青海教育,1997,(1).

德育智育 篇2

“成绩大于一切”的思想束缚着老师、学生的思想,是老师学生的精神枷锁。可见现在的教育近乎畸形,老师、家长只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

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德育比智育更为重要。伟大作家但丁说过:“道德往往可以弥补智慧的不足,智慧常常不能填补道德的空白。”可见,道德比智慧更为重要。因此,教育部提出“德育为先”、“智育为重”。

本人通过对新课改的深入学习和积极思考,也从中体会到了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已迫在眉睫。当然,传统的智育教育更不能放松。有人认为:讲德育就应该降低智育的标准。我不以为然。我更坚信:德育和智育定能同等发展。我们是能够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的。那些偏重一方面的说法我觉得不是理性的。我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很多老师抱怨新课改,认为德育与智育相互抵触,认为要搞好德育就应该降低智育标准。但是,反过来想想:我们把两方面都做好了,不是更好吗?因此,我建议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同仁们,及时转变思想,以新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德与智是能够同时做好的,在行动上要按步就骤,不可以心急,是不能一蹙而就的。必须制定计划,有学期计划,有学年计划,也有长期计划。

家长们对德育是重视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体育、心理教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家长们不约而同地把热点目标指向了学习。这是非常说明问题的。

据大量的调查,发现有些问题是家长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认识不清楚造成的。一些家长把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割裂开来,认为品德问题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什么大毛病就行,多抓学习才是最实际、最实惠的。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一个不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吗?一个没有毅力的孩子,能够刻苦攻读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按时认真学习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少给父母添麻烦吗?这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孩子品德如何,将决定他前进的方向,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他把学习搞好的重要保证。还有一些家长认为,知识学多了,道德品质就好了,这也是一种误解,这种误解的危害实际上是非常大的。知识掌握得多,的确有助于提高道德认识,但道德主要体现为一种行为方式,它是需要实践的,必须进行情感培养、意志培养和行为训练,否则就会知行脱节,说一套,做一套。在我们的高等学府里出现了不少非道德现象,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德育方面,不能单打一地光抓学习,要认清德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让孩子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走成才之路。

那么,抓德育抓什么呢?德育包含的内容很多,从家庭教育角度看,重点内容应该是: 勤劳节俭的教育。勤劳节俭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不勤劳的人是没出息的,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勤劳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珍惜劳动成果的人往往更勤劳。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当然不必像从前一样有好袜子也不穿,非要穿破袜子,这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节俭。真正的节俭是不浪费,比如出门关灯,关水龙头,这是非常基本的道德行为。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教育。这是传统美德。一个有孝心、尊长辈的孩子会更严格地要求自己,努力进步,让父母、长辈少操心,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温馨与幸福。遵纪、守法的教育。我们已进入法制社会,从小知法、守法,会运用法律武器的人,在社会上能更好地发展,开创事业。否则,可能在社会上摔跟头,甚至误入歧途。诚实、守信的教育。诚实、守信受人欢迎,受人尊敬,在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社会里,不论做什么工作,以诚实、守信获得发展才是最可靠的。弄虚作假、欺世害民的人终将被唾弃。理想、志气教育。没有理想就没有奋斗目标,也就缺乏干劲。个人的理想、志气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否则早晚要碰壁。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都必须从小培养。“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好习惯终生受益,坏习惯终生受累。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从小开始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培养交往能力,培养乐观的性格,培养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万万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

教育是以育人为善为目的的活动。我们现在认为,教育在最广义上讲的是指一切培养人和影响人的活动,无论其有无组织、有无系统。比如看电影、电视、旅游,参观都属于教育。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教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获得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技能。从这个层面上看教学从属于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性,对学生身心健康,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有影响的活动,当然属于教育活动。

德育和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首先,我们要先来明确二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目的上的相辅关系与形式和内容上的相融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德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而智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道德修养与知识技能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古话说:“既读孔孟之书,必达周公之理”,想来说的就是“书”与“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的道理。用现在最新的理念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就是“科技以人为本”。任何丧失了伦理道德的科技终将失去它“第一生产力”的光荣称号,而任何伦理道德的实施没有科技也如纸上谈兵。那么二者之间有着这样必然的联系,也就必然有着明显的切点,这切点就是健全的心理和人格。而一个人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要在不断扩展科学文化知识和不断完善思想品德的同时获得的。本着使中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目的,德育和智育工作走到了一起。因为,他们在目的上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他们都要经过同一座桥梁到达各自的彼岸。即通过建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达到获得知识技能,拥有崇高道德修养的目的。那么,二者共同为自己的目的搭建桥梁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在完成的是同一件工作。所以说他们在目的上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举例来说:德育工作要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助人为乐;智育(教学)中教师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建立学生间的互助关系,共同提高学习成绩。这就很明显的体现了德育与智育在目的上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比如说,智育工作中教师喜欢激发学生的潜力,搞探究式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学习的艰辛,体味战胜困难的乐趣;而这也正是德育工作中用故事,用事实,用理论想要达到的让学生树立勇敢拼搏,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的目的。教育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强调德育或智育中的某一者,而忽视甚至是不顾及另一者,则往往会两败俱伤,最终谁的目的也达不到。

目的上的相辅相成不代表在教育过程中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和一致。事实是,德育和智育工作的教育内容与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在很多时候,德育工作要在特殊的场合以特殊的形式来完成,而智育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德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政治思想和意识形态,智育工作的内容则以知识技能为主。但这并不是说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完全脱离,其实,他们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相互融合的。

许多缺乏教育经验的青年教师经常把教学和德育工作割裂开来。这反映在教学上就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比如,在同学们当中宣扬爱国主义思想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多数学校都搞一些仪式,比如升旗仪式、旗前讲话等等活动来完成这项任务,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无变幻,从无新鲜感可言。也许,这些形式真的不错,但如果老是一成不变,恐怕天长日久也就失去了他的意义了。其实,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就会注意到,把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融合,效果会明显改善。比如,在进行古诗文的教学中提炼出名言佳句,让学生们欣赏,让他们对中国的灿烂文化,光辉的文明产生由衷的热爱,不正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手段吗?又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省去一些繁文缛节,给大家讲一个革命英雄的战斗故事既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又达到了教育目的,岂不是两全其美?可见,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

二、德育与智育工作在局部上可能是矛盾的,但在整体上是统一的

哲学上认为,两个事物之间往往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好比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对人民的民主与对敌人的专政的统一;又比如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而至孝无外乎对祖国和民族的忠诚,从这点上看忠与孝又是统一的。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今天探讨的是学校德育与教育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学校教育在很多方面,很大程度上还陷入在误区当中。比如说中高考,学生在进入初三和高三以后就会在学习方法、课时、作业量上承受巨大的压力。许多学生在这个时期调整不了自己的状态而出现心理上的一些波动,进而引发一些问题,比如因厌学而逃学、旷课;因厌恶某门学科而上课违反纪律,侮辱老师;因成绩差而欺骗家长和老师,误入歧途等等。这个时候,其实是很需要德育的。但往往这个时候却是教师们,甚至是学校领导们把德育排斥的最远的时候。因为是毕业班,所以学校停止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无谓”的活动。我就听到很多学校,取消了初、高三学生的“春游权”、“秋游权”、“运动会权”等等,总之一切可以放松心情,调整情绪,树立信心的机会都被剥夺了。学生们的失望、不满在学校老师的“一切为了中(高)考”的呼声中似乎成了“愚蠢”,“不识好人心”的错误想法。殊不知,就是这些错误的想法才是学生们的心声,而所谓的“正义之声”其实是在剥夺人权,践踏学生们仍然很天真,很单纯的心灵。在这些“正义之声”的背后难道就没藏着些自私的想法?在这些“正义之声”的背后难道就没藏着些冷酷与无情的影子吗?在中高考的压力下教师和学生间丧失了本应有的理解与宽容,而这个时候德育工作者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然而,班会也好校会也罢,都被用来考试讲题,班主任找不到时间教育学生,在这个阶段,学校的德育和智育出现了某程度上的分歧与矛盾。

某一时期的矛盾是难免的,限于现有的中国教育体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一对矛盾。但从整体上来看,德育与智育是统一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从他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德育和智育的双重教育,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于一个社会的公民来说,从他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他就同时接受着工作业绩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考验,二者同等重要,不分彼此。对于一个学校而言,教育与教学的脱离甚至是不合拍,就意味着她的教育是失败的,因为教育就是培养人才,任何培养不出人才的教育都是失败的教育。而人才既要有着高水平的知识又要有着崇高的品格。任何片面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的行为都是错误的。前面我们谈到了学校在中高考阶段重视教学而轻视教育的现象,而有的人片面的强调德育重要,总喊着“德育先行”的口号也并非正确。学生对于一种品格,一种精神的理解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为根基。就拿《张思德》这部影片来说吧。许多学校观看了这部电影,目的是让学生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与伟大。但同学们不了解张思德生活年代的历史背景,不了解他从事的工作,把教育影片当成故事片看。只重视影片的情节,不注意影片的思想性,以至于有了这样的对话:“他怎么还不烧窑啊?”,“他怎么还不死啊?”,“他终于死了”。如果学校在看影片之前多少在同学们中作一些关于影片的历史背景,人物背景的宣传,我想就不会有同学们这样的对话了。

我们并不反对在某些阶段,比如毕业年级,学校教育向智育方向有所偏重,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其改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们一定要强调,德育与智育在整体上的统一,不能永远的矛盾下去。在学生发展的不同时期都要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计划,让这个计划与智育工作相统一、相吻合,这样就可以使二者共同开展起来,互相促进。

三、德育和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并重的关系,而在家庭和社会上往往出现偏重的现象

家庭教育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为主要衡量标准,他们的教育会受到感情因素的强烈干扰。有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关心,但对他们在学校的表现,思想品德却不闻不问,甚至老师因此请家长他们还不理解。社会上这样的风气仍然很盛,考上高中似乎是一个初中生唯一合格的标准。这样重智育轻德育的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大相径庭,势必造成学生思想品质和人格上的缺陷,导致高分低能。

下面我在就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赘述几点:

一、智育放大胆子,德育放下架子

开门见山地说就是抓教学的别整天为着分数和名次不敢搞活动,胆子要放大一些。加强德育工作可能是会疏忽了教学,但这只是暂时的。真正的成绩,还得依靠良好的学风,而良好的学风来自学生们良好的校风,良好的校风来自正确的德育教育。

而抓德育的别老是站在讲台上,坐在广播室里,不接触学生,不深入班级。德育工作应该也像教学一样:有创新,有发展;有集体授课,有个别辅导;有新课,有复习,有作业。怎没讲呢?创新在于形式,多搞些活动;发展要跟上时代,洞悉社会发展和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集体授课就是宣讲、倡导、营造舆论导向,让绝大多数人明白真善美、假恶丑;个别辅导就是让好人好事发扬光大,让坏人坏事受到批评;新课就是不同时期的不同教育主题;复习就是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作业就是要对学生有要求,有检查,又评价,不能让德育教育就像一阵风,好像社会上说的“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德育和智育在各自的教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其实随处需要对方的支持与配合,二者的关系将更加融洽。

二、德育智育成一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二者的拼合,而是有机的整合,具体体现在: 1. 教育形式成一家

课堂上不再只有讲课、做题,多让学生谈体会,谈学习心得,这就是教学中融入了教育,教育走进了课堂。学生们可以从学习中体味到“勤奋”,“刻苦”的平直对学习有着多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还要让班校会不再是班主任一言堂,要结合实事,让学生们自己参与设计,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2、教育者成一家

这一点要求任课教师不能只是个授课的机器,“育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而作为办主任,再带好班的同时也要钻研业务,因为学生只有对一个有着高超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学科知识的教师才会产生信任与崇拜,才会信服她的教育。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承担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

三、德育智育相互协调,核心都是学生

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 篇3

关键词:体育 德育 智育 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D64

智育是指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人。德育是指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人。体育指的是培养一副健壮的身体,使学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为承担各种艰巨的学习、工作准备好身体条件。毛泽东主席向来给予学校体育很大的重视,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体育之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这提示体育与德育、智育存在辩证关系,在学校教育中应当重视体育与德育、智育和谐发展,共同促进,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下面就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辩证关系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一、体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

进行体育教学,既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还可以在体育锻炼中渗透德育,通过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荣誉感;(2)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一致、互相协作的好作风;(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敢于战斗的精神;(4)体育是技术性、竞赛性很强的活动,又是一种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它对青少年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把广大青少年引导到健康的活动中来,有力地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袭和影响 ,使青少年在健康风气下健康、茁壮成长。

可以说,体育与德育是有机联系、相互促进的。在学校教育中,应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具体来说,教师应当做到:(1)利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以集体为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3)多利用竞赛、评比等形式开展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

二、体育与智育的辩证关系

以往大家总认为体育与智育是相互对立的、相互排斥的,如果开展体育活动,就必然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智育的发展。实践提示,不能片面地看待体育与智育的关系,应当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两者的关系,应当在把握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的基础上,看待两者的关系。其实,大量的实践结果都告诉我们,开展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造成影响,反而会使智育发展得以促进,使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学习文化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成效有所增加。下面从理论上的角度分析体育从哪些方面可以促进智育的发展?

(一)体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美国生理学家在对幼鼠的实验中证实,运动刺激可以有效地增加大脑的重量与皮质的厚度。苏联等国的生理学家对婴儿进行被动性运动试验发现,肢体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相应中枢部位的发育。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对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结果发现这些从小进行系统训练的青少年不管是在速度、灵敏上,还是智力商指数上,都优于没有进行过系统体育锻炼的学生。

(二)体育锻炼能为智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身体素质。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人脑的发展,而大脑是人体结构中的一部分,它的机能状态与整个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体强是脑健的物质基础。开展田径、球类、游泳、体操等项目的锻炼,可以促进全身各部分的平衡发展,使内脏器官和神经系统都得到锻炼,可以全面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耐力、协调、柔韧等身体的素质,为智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智育的发展。

(三)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的供氧状况得以改善。如果长时间用脑,大脑则需要很大的氧量。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增加大脑的需氧量,可以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使头脑清醒,精神焕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劳逸结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使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引起兴奋。同时可以使脑力劳动有关的区域被诱导而产生抑制的过程,从而使疲劳的神经细胞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调节,可以收到消除疲劳、振奋精神的效果,有助于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五)不少体育活动都以集体为单位,经常采用竞赛的形式,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记忆能力。

(六)大多数体育锻炼都需要在室外进行,学生需要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醋暑、严寒,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经常,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对于保障学习也是重要的条件。

(七)如果学生可以坚持长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活動,则学生的体质会有所增强,减少学生患病的可能性,使学生有更好的体力去完成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任务。

由此可知,体育与德育相互促进,紧密联系。安排好学生的体育锻炼活动,不仅不会对学生文化课的学习造成影响,还会使学生有充足的体力去完成文化学习任务,促进学生智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成绩。而随着学生智育的发展,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在体育活动中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要想将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就要重视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共同促进,促进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夏淑云. 浅谈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教育与职业,2008(30).

2.孔悦. 谈体育与德育并重是育人的有效途径[J]. 辽宁高职学报,2008(09).

3.翟文海.浅谈学校体育与德育及智育的关系[J].职业技术,2013(10).

4.孟宪忠. 浅谈体育与美育[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5.曲爱英. 论学校体育之真义[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05).

浅析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发展 篇4

体育与德育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 既是德育的任务, 也是体育的任务, 在整个全面教育中很难截然分开。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及完善个性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体育中, 应该注意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在实现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其独特的有利条件。

体育以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 吸引着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 特别是结合各种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 能较全面地实现对青少年品德和个性的培养。例如, 田径运动对培养勇敢顽强, 坚忍不拔的精神, 具有突出的教育作用;具有集体性质的球类项目, 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集体注意精神和机智、灵活的变变能力、活泼开朗、豁达合群的个性有显著的作用;体操、武术等项目。则更有利于培养沉着、机智、果断和自控能力等。

学校体育的基本活动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 (如班级代表队等) 这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青少年绝大多数都有上进心、好奇心, 活泼好动等心理特征, 因此, 他们都有参加集体活动的要求, 特别是体育整队报告人数, 练习时要按一定的秩序进行, 对场地器材要爱护, 对同学要进行保护帮助等。这些严格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 都蕴藏着生动的道德教育的因素, 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 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 自由与纪律性的关系, 形成团结互助、自自觉遵守纪律等思想品德。

学校体育活动多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 比如全校运动会, 班集体单项比赛、课间操评比等形式。这些形式本身对学生就具有教育意义。竞赛能激发青少年力争上游、奋发向上的精神;评比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或懈怠会影响集体的成败, 而集体的成败又会给集体荣誉感和为集体作贡献的义务感、责任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愉快, 激起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

学校体育作为一种进行教育和善度余暇的手段, 对于防止和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育犯有过失的学生都有积极的作用。造成学生品德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客观上有家庭的、环境的、社会的不良影响和教育工作不当等原因;从学生主观上来讲, 形成品德不良有种种思想和心理因素, 诸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 受错误的个人欲望和要求所驱使;意志薄弱, 道德观念不能战胜不合理的需要;不良行为的习惯作用;受反动的道德观或错误的道德逻辑支配等。学校体育在克服上述客观原因方面, 它能以各种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充实学生的余暇生活, 占领业余阵地, 防止社会上各种不良的残余道德观念对学生的影响, 抵制精神污染。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培养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自身的抵抗力。[2]所谓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受到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 在自尊心的基础上, 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爱国主义的要素, 是推动人们互相团结, 创立功勋的一种力量, 也是人们克服个人缺点和错误的内部动力。经常犯有严重过失的学生, 由于过多地受到指责和惩罚而缺乏自尊心, 因而也更缺乏集体荣誉感。然而, 大凡有各种过错的学生, 又往往我是经历充沛、活泼好动的, 把他们吸引到体育运动中来, 把他们的剩余精力用于发展运动才能, 把他们争强好胜的 (如喜欢打架斗殴等) 个性导入合理的、有一定约束的运动竞赛之中。体育竞赛都有一定的规则, 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 都有明文规定, 违反了就要受到教育和处罚,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约束自己行为的自制力, 培养自觉性有显著的效果。教育实践的经验证明:学生要用行动争取荣誉的过程中, 能具体体验到作为集体成员的一种尊严的感情, 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形成集体荣誉感, 很多学校里全校知名的“调皮大王”, 经过各种评比、教育, 甚至处分都不能使其转变, 然而在运动场上却找到他们受教育的课堂, 有的后来转变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

当然, 以上论述只是说明了体育在内容、形式、方法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方面提供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条件, 如果充分利用这些条件进行教育, 就能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同时也必须看到, 体育运动总是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和对抗, 要拼个你输我赢, 因此如果教育工作抓得不紧, 也会出现动作粗野、故意伤人、锦标主义、个人主义等毛病, 这是必须引起我们重视的。另外, 在体育运动中所培养的思想品德要迁移到日常生活中, 也需要作大量得引导和转化的教育工作。

体育与智育, 体育与智育的关系是互相联系、辨证统一的。再教育实践中, 往往容易直观地看到体育与智育矛盾的、对立的一面, 认为时间是个常数, 用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就会影响学习, 这正是重智育轻体育的“根据”。事实上, 体育与智育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 体育对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曾提出体育可以“增知识”, 并对此进行精辟的分析:“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其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 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其精神随之。夫知识之事, 认识时间事物而判断其理也, 于此有须于体者焉。直观则赖乎耳目, 思索则赖于脑筋, 耳目脑筋之谓体, 体会而知识之事以全, 故可谓间接从体育得知识。”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 是通过思考、观察、分析、推理以及批评性评论等方式实现的, 这就需要身心具健。要有充沛的精力, 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 这样才能发展积极的思维, 良好的记忆, 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 这些都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须的心理和生理素质。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低、学学习效果, 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发育及其反应的灵活性。运动生理证明, 从事体育运动, 由于局部肢体的运动, 能促使大脑皮层相应部位神经中枢的发育, 能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 特别是大脑皮层的工作能力, 使兴奋和抑制集中, 提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灵活性和大脑皮层的综合能力。如思维敏捷、判断能力强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脑力劳动的过程, 大脑皮层处于积极活泼状态, 需要大量的氧供给, 而体育活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 提高心脏功能, 改善大脑的工作效率, 如增强记忆等。[3]同时, 体育运动对学生的学习来讲, 还是一积极性休息的手段。人的大脑不像电子计算机那样可以无休止地储存信息, 大脑在工作一段时间后, 就会产生疲劳, 适当的消极性休息 (如睡眠、静坐等) 当然是必要的。但在某些情况下 (并非睡眠不足) , 采用体育活动的方式进行积极性休息 (如课间操等) 效果会更好。这是根据高级神经活动负诱导规律, 既在大脑皮层中, 每一个兴奋灶都会诱发其周围部分的抑制奋中心愈集中, 则邻近区域的抑制。据此, 在体育活动中, 运动中枢的兴奋会导致思维、记忆中枢的抑制获得完全的休息而很快消除疲劳, 恢复工作能力。还正是在集中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去从事一些体育活动, 会使人感到头脑清醒、精神焕发、记忆增强的生理机制。8—1>8这个富有哲理的公式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另外, 由于从事体育运动全面发展了人的身体素质, 提高了青少年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耐受性以及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和应变能力, 有助于他们掌握各种运动的技能技巧。研究资料和实践证明:学校代表队的运动员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 能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各种技术性动作, 工作的效率也比较高, 并且比不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更坚强, 更具有配合精神, 这是由于运动培养了他们豁达合群的个性特征所致。

参加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 能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思考的深度、综合的技术、动手的能力、视听记忆的能力、注意力集中以及感觉的敏捷、反应的迅速等, 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技术的掌握。

当然, 体育与智育也有其矛盾对立的一面, 要处理好体育与智育的关系有一个科学安排时间的问题, 如果安排得当, 能够使它们相得益彰;如果安排不当, 体育活动安排过多, 占用了过多的时间, 消耗了过多的体力, 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 因此, 必须作出适应的安排。

参考文献

[1]王治平.论大学体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武夷学院学报, 2010.

[2]刘刚, 程瑞辉.对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0.

心理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 篇5

内容摘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在由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现在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成绩的好坏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成绩好,便可一好代全好,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地存在智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误区,作为教师我们只有走出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明白其危害性,才有可能在以后的教育工作和教学实践中将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方针,让学生生活在一个温馨的环境中,从而真正做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德育

智育

误区

关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就不能形成良好的品格。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随着国际经济与科技竞争的日趋激烈,人才的竞争逐渐成为其核心。顺应这一潮流,我国也把素质教育提高到战略的地位。党和国家一再强调,“实施素质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这势必要求未来的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智育能力和德育能力,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适应未来竞争和素质教育的需要。但是由于在由应试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现在有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学生家长仍然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与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之一。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把学生成绩的好坏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都不重要,只要成绩好,便可一好代全好,从而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以下本人从几个方面谈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以及在教育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一)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1、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给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教育理念,这主要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教师不再是教育活动中的权威者、塑造者,而是教育活动中的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和不断发展,拓宽了思想品德教育所主要采用的理论灌输、说服、榜样示范、行为引导等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可以使思想品德教育的功效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基础。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些渠道是共同的

两者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外,班主任工作、校园环境、团体活动这些心理教育活动和德育是共同的。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管是传统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新近兴起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必须服务于这一总体的培养目标。如果说思想品德教育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那么心理健康教育则侧重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需在“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一总体目标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二)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理论基础不同

两者的理论依据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医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其主要理论依据。思想品德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具体目标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形成维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其目标就是使学生成为正常人,社会中每个正常的个体都是身和心的统一,每个个体要求身体和心理都得到健康发展。而思想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高尚之人。

3、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内容有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学生思维、情感、记忆和人格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和潜能的充分发展;是对学生的学习、人际关系、自我和社会生活适应等各方面的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正确思想道德观念社会所需求的政治思想观点,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在学校教育中长期地存在智育、德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的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一)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混淆化

我们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德育问题心理化或是将心理问题德育化的两种错误的现象。有的教育者在学生出现违纪的时候,特别是经常犯同一种错误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认为:该学生会不会有心理问题?由此而放松了对学生的纪律教育,甚至对他们特批,不对他们加以严格要求。还有一种情况更为普遍:当我们发现有的学生出现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出现厌学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也是从德育方面加以考虑原因,而从未思考过学生极有可能出现的是心理问题,将心理问题德育化,从而混淆了德育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

(二)重智育轻心理教育的现象

课程改革后原本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就很大,现在却要用半年的时间上原来一年的课程, 课程更显得紧张。很多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心理焦虑。但是教师只管赶进度, 管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许多授课教师不太愿意花时间去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他们只管上课,殊不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教师的本职工作。很多学校对每次的月考尤为关注, 特别是到快毕业的时候, 学生在一轮又一轮的模拟大战中苦苦挣扎着, 来自全国各地名校的试卷等待着他们去“品味”, 班主任、任课老师和领导两只眼睛只盯着学生的考试分数,哪里有时间去关注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25%-35%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在刚刚开办了心理咨询室的时候,老师本想没有多少学生能来,结果是门庭若市,每天都有很多学生前来咨询,这从反面说明了当前的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决不是个别现象。

(三)把德育问题孤立化

在目前的对中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很多学校习惯于德、智、体、美、劳的评价,找不到心理教育方面的评价。更有甚者,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将学生的德育问题孤立化。有的班主任老师把学生的违纪问题全部归结为德育问题,他们没有从心理上去寻找问题的根源和动机,单纯地从德育上来教育学生,其收效甚微。有的授课教师一旦发现学生不想听课了,就马上把这一问题归结为德育问题,就向学生的班主任打报告,而不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将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德育问题混淆了起来。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激化了师生矛盾。一旦出现了德育问题,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要思考: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是否学生因成绩长期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或是心理上出现了什么问题?就是说我们要联系智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加以考虑,而不能将德育问题孤立化。

三、上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的认识误区在现实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危害性

(一)混淆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将严重地影响解决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中学生出现的是心理问题,而我们却用正面德育教育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就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针对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只有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加快解决问题的进程。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对中学生教育的时候,即要将德育问题和心理问题区分开来,又要将它们联合起来来分析问题。如果将二者混淆起来,我们就难以对症下药,不能真正地教育好学生。

(二)重智育而对心理教育的忽视,将严重地影响着中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激烈的竞争难免让有些心理脆弱的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在将近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心理更加脆弱。我经常发现学生在考试前夕出现过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有的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就痛哭流涕,出现情绪波动过大的现象;有的学生长期睡不着觉,甚至出现头痛和神经衰弱;有的学生考试怯场,一遇到考试就想方设法逃避考试。如果我们教育者只重视智育教育,从不对学生加以心理上的关心和帮助,很多中学生的心理将变得更加脆弱和敏感,有的中学生会出现一种封闭心理,他们不愿意和外界沟通,甚至是我行我素。很显然,如果我们这样做就严重地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也影响着教育要让学生在教育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这一教学实质的实现。

(三)将德育问题孤立化不利于问题的快速解决。中学生出现德育问题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心理原因、智育原因、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如果仅仅对学生出现的德育问题以正面的德育教育来解决的话,很有可能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加快问题的迅速解决。

德育智育 篇6

【关键词】班主任 德育 智育 培养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209-02

从理论上来讲,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经营者,而且也是学生精神家园的总设计师,对于学生的终身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班主任工作问题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塑造中的作用

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班主任自身的思想品德与个人魅力,对学生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当在生活、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关爱,视如己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班主任在日常的教学管理过程中应当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实践中还要多给学生一些关注和肯定,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对于班主任而言,个人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应当忠于自己的职业,对学生多一份关心和责任感、乐于奉献;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多以情动人、寓爱于教,才能使学生愿意去学,在乐中学。

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对于班主任而言,应当以个人之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以身作则、言必行,尤其是日常的言谈举止会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起到示范作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此,班主任应当注重个人修养的提高,为学生做表率,并以此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乐观、进取以及奋发向上的思想观念。实践证明,心理健康与否是班主任能否胜任工作的关键,而当前的班主任、教师均把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教育教学以及知识的传授方面,孩子担负着重大的学习压力却难以感受到班主任带给他们的温暖和关爱,这既是难以培养学生道德思想情操的原因,同时也是班主任在学生德育塑造中的价值体现。

2.班主任在学生智育培养中的指导作用

在实际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无疑是最忙碌的人,他不仅要对班级日常的思想、纪律以及规范活动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而且还要完成既定的知识传授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应当以具体学科为基础,将重点内容放在实际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因为课堂才是学生的主场,这也是新课改内容的重要要求。同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在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在下课以后能够有效的对课上内容进行及时的复习、总结。

2.1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对于班主任指导学生学习而言,学习方法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其积极性,同时还对学生个人的创新精神产生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正确的引导方法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反之亦然。正所谓“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正确引导学习方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精心指导与个人水平。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应用该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其转变成自己的。一般而言,知识更新与职业流动,要求人们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对于学生而言,如果在校期间没有主动的学习或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则就会被动接受知识,一旦离开学校需要自主学习时,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逐渐迷失自己。“未来的文盲已不是不能阅读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基于此,学法指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要比知识传授更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正是这个道理。

2.2 通过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谓学习动机,实际上就是指学生通过发动其内部学习动力,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培养中来,通过树立榜样,输入正能量,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一定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通过立志等方式来确立和实现学习目标。实践中,我们可通过沟通、交流以及分析研究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具体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可以有的放矢,促进学习,实现教育目标。

2.3 对学习方法以及技巧进行创新

班主任工作中,应当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技巧进行不断的创新,这是学生素养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效果、质量保证的核心要素。第一,通过专题辅导、讲座等形式,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具有实用性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第二,通过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的实践,来检验学习理论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第三,通过介绍学习经验,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学习,尤其要掌握自主、探究、合作以及实践的学习方法。

2.4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班主任工作的终极目标,同时学习能力也是学生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它主要包括学生的注意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班级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对于班主任而言,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一,应当加强重视与反思,即在每次教学活动之后,应当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引导;第二,积极发动班级学生,对理论、方法以及经验和技巧进行学习交流。实践中,可以通过与师生进行汇报和交流,积极学习有效的方法、技巧,全面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总结

总而言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系统的工作,在学生德育与智育培养过程中,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创新思路和管理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质量和水平,才能为学生的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宝英.论班主任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02).

[2]吴剑,丁宁宁.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

[3]林苍劲.班主任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快乐阅读,2012(10).

浅谈中小学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篇7

一、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德育与智育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 重智育轻德育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尚未完全摆脱纯应试教育的模式, 在升学的压力下, 重智育而轻德育的问题普遍存在。造成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只为了读书而读书, 缺乏民族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 直面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十分欠缺, 所学的科学技术知识最终也无法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我不能不认为是教育的一大败笔。另外, 教育行政部门在德育硬环境的投入、研究队伍的建设以及教学软件的开发等方面, 都远不如像智育那么重视。

(二) 德育与智育脱离

1. 学科内容上的脱离。

各学科智育和德育的任务和内容各不相同, 因而“载体”也就不同。如果学科智育和学科德育的内在联系不能得到充分揭示, 就往往容易强调自身特点, 各行其是, 难以形成合力。即使是面对同样的教育对象, 同一年级学科一般都在十门或十门以上, 如果不去研究学科之间德育横向的有机联系, 就很容易重复, 或有的过深, 有的过浅, 有的可能缺漏;同一门学科, 在不同年级面临着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 同样需要研究德育与智育之间纵向的有机联系。因为不同年级之间、不同学校之间、不同教师队伍之间, 学科德育与智育渗透与否, 成效如何, 差别是很大的, 尤其是毕业班, 学科德育的渗透是相对比较弱的, 必须根据教学特点进行学科的合理设置, 否则智育和德育的内在联系就难以体现。

2. 教育形式上的脱离。

前面我们也谈到, 德育与智育的教育形式是不完全一致的, 这也是很多时候智育和德育被误以为毫无关联而割裂开来的原因之一。在智育的教育过程中, 很多缺乏经验的做法是只重视知识本身的传授而忽视所授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 只重视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 而忽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培养;在德育的教育过程中, 则往往陷入了形式化、纯理论化、书面化的误区。如, 在宣扬爱国主义思想的德育工作中, 大多数学校都搞老一套的仪式, 比如以升旗仪式、旗前讲话等活动来完成这项任务, 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 从无变幻, 毫无新鲜感可言。德育与智育在教育形式上的不完全一致性并不能否定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人为地把两者割裂开来, 将会导致两者都难以发挥出好的效果, 甚至往坏的方面发展。

3. 教育管理上的脱离。

目前的中小学校基本都设有教学处和德育处, 分别负责学生智育和德育的管理。教学处下设各个学科教研组, 是一些显性的德育学科教研组 (如思想品德等学科) 。由于师资有限, 很多班主任都兼任学科教师, 因此本应承担大量德育任务的班主任常常因智育工作所累而减少了德育工作的投入。长此以往, “学校德育处—班主任—学生”这一德育工作模式将成为走形式。德育处的职能实际上已被架空, 沦为只负责学校安全保卫工作, 类似于保卫处的角色。这种职能的设置, 给学校智育与德育分离创造了条件。学校德育处在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时, 时常会碰到各种障碍, 德育工作分配到各班主任后, 大多是走个形式应付了事 (主要也是重智育轻德育的观念影响) , 教育活动难以取得实效。

(三) 德育与智育相互渗透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全确立

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尚未彻底摆脱单纯应试教育的模式,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体系尚未完整地确立, 学校德育与智育在一定程度上割裂, 突出表现在考试评价和招生的机制上, 尤其是学科德育评价滞后, 缺乏制约机制。由于德育工作成效需要远期逐步地实现, 所以目前应用于学科知识的评价手段很难直接用于评价学科德育的状况。广大教育者和社会各界都比较习惯用传统的评价方法测量和评价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学科德育的评价既缺乏可实用的评价方法, 更缺乏这方面的观念;学校领导往往仅关注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科知识的教学状况, 而对学科德育落实状况缺乏刚性管理;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评语, 与学科德育教和学之间, 呈现着的是松散无序的联系;学生毕业、升学、就业依据的是学科知识考试的分数。显然, 这种评价体系, 严重制约了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二、对中小学德育与智育的几点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认为, 德育与智育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许在不同阶段, 不同侧面, 两者体现出对立的关系, 但从本质上看, 两者却是统一的。因此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现笔者结合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提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 转变观念, 从中华民族成败兴衰的高度上进一步认清学校德育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成败兴衰的关键在人, 我国开展社会主义事业迫切需要人才, 但需要的是品学兼优、有健全的人格、能转化成生产力的人才。反观当今社会, 高分低能、书呆子式的学生不断涌现, 大学毕业生失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这些沉痛的教训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重要阶段,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加强德育工作尤为重要。因此, 我们开展德育工作, 必须要转变观念, 摒弃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 树立“教书育人, 德育先行”的理念, 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上升至中华民族成败兴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 不但要进一步理顺德育与智育、体育等教育工作的关系, 统筹兼顾, 合理部署, 形成合力, 共同促进, 而且还要深入了解德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内容、途径以及评价, 围绕民族精神、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守法意识、心理健康等方面, 引导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和国家荣誉感、自豪感, 以饱满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

(二) 加强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渗透

1. 学科内容上的渗透。

要根据各学科特点以及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 实施学科内容上德育与智育不同程度的自然、有机地渗透。比如思想品德学科, 具有显性的德育特征, 可以在该学科的内容上直接渗透德育的内容, 全面、系统地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的教育。而如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 与德育的内容衔接紧密, 既有显性也有隐性的德育特征, 在这些学科的内容上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德育渗透, 以知识为载体强化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使学生在接受各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再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没有显性的德育特征, 比较适合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 结合自然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 这样更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更有利于学生吸纳。当然, 还要充分挖掘各学科之间横向的有机联系, 避免在处理德育与智育融合渗透的问题上出现重复或遗漏的情况。

2. 教育形式上的渗透。

在教育形式上德育与智育是不完全一致的, 但也应该成为一个整体,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需要强调的是,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二者的拼合, 而是有机的整合。抓教学的别整天为着分数和名次不敢搞活动, 胆子要放大一些。加强德育工作可能会占用了智育教学的时间, 但这只是暂时的, 从长远来看, 真正的成绩, 还得依靠良好的学风, 而良好的学风主要来自正确的、系统的德育教育。因此课堂上不能只有讲课、做题、搞授课老师一言堂, 而应多让学生参与其中, 谈体会, 谈学习心得, 融知识与思想为一体, 通过思想教育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样, 抓德育的别老是站在讲台上, 坐在广播室里, 不深入班级, 不接触学生, 应该创造条件, 让德育走进课堂, 并尽可能地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德育工作应像智育工作一样可持续发展, 有创新, 有发展, 有检查, 有评价。总的来说, 智育要放大胆子, 德育要放下架子, 只有在各自的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强化支持与配合, 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加融洽。

3. 教育管理上的渗透。

加强德育与智育的渗透, 还要处理好教育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的问题。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校管理机构都要加强联系和沟通, 形成合力, 这样才能促使德育与智育在学科内容的传授以及教育形式和手段上更好地融合和渗透。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 因此, 每一位任课教师都不能只是个授课的机器, 而每一名班主任, 在带好班的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另外, 学校的教育管理机构也要加强配合, 找准结合点和着力点, 确保德育工作始终按照智育教学的进度深入开展并贯穿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学校德育处与教学处在学科内容、课时安排以及师资管理调配上要协调一致, 统筹兼顾。同时, 学校与家庭对学生德育与智育的合理搭配上也要达成一致, 形成良性互补, 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评价机制

浅谈学校体育与德育及智育的关系 篇8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的关系

学校体育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技巧, 养成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 发展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按一定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加影响, 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上好体育课不仅仅是个人健康成长所必需的, 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 将来更好地完成党、国家和人民赋予的任务, 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而积极锻炼身体就是自己的社会责任。

进行集体主义和纪律性的教育。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使学生树立群体意识, 进行热爱集体、关心同伴、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 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组织纪律。

二、体育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文化科学知识的技能, 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体育为智力的开发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手段。坚持经常的体育锻炼, 以保证大脑的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 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 有利于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 均衡性和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 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

1.提高大脑的功能;

2.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3.提高人的观察能力;

4.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古今中外, 许多卓有成效的人深刻懂得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相互关系。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句名言“: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我国古代文学家苏轼有两句话“:厚自养炼多少妙, 养生有术文思涌。”以切身体验说明了健康与智力可以相互促进的道理。

德育智育 篇9

关键词:德育与智育,英语教学,以人为本

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德育教育在教学中占有首要地位。

1 德育现状

多年来,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后,中考、高考结束后,都能听到某地区某某学生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的消息,还有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复旦研究生遭室友投毒去世”等事件。这些现象虽然是个案,但已足够引起我们深思。

再来看一份某省一项全省范围内的中小学德育实施基本情况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中小学德育教师中,小学专职教师占8.8%,兼职教师占91.2%;初中专职教师占51.2%,兼职教师占48.8%;高中专职教师占86.2%,兼职教师占13.8%。调查还显示,43%的小学生、82.1%的初中生、81.7%的高中生对学校的德育课程不抱喜爱态度,认为学校德育课程与自己不合节拍。通过上面两组数据不难看出,无论是从学校德育教师的配备还是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效果,都不令人乐观。

邓黎莉归纳了我国德育的现状:第一是德育内容偏离实际,德育只是讲大道理,按德育教材“照本宣科”,使道德教育表面化、形式化,结果导致学生知行分离,书上的大道理人人皆知,但做起来却显得力不从心;第二是德育方法单一,在德育的评价上,采用考分制,学生的品德转化成分数,形成考分越高者品德越好的荒谬逻辑;第三是应试教育冲击德育;第四是社会影响冲击学校德育[1]。这些归纳,我认为是基本符合教育界现状的,当然,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德智体美”的分离,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出现了偏差,应试教育对德育的冲击,实际上是对教育本质的叛逆。应试教育并没激发学生对人生正确目标的追求,一些在应试中“名落孙山”的家长,纷纷把学生送入“兴趣班”,结果是德育既失,智育也徒有虚名。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素质教育受到的扭曲必须纠正,使素质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

2 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

现代教育观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和人本主义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人本主义者认为“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一个健康的人必须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真正的健康。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教育还存在着以分数至上来评价学生,不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学生的学业、升学压力较重,以暂时的学业成败论英雄。这样不仅有悖素质教育的育人宗旨,而且无益于学生身心、学业与人格的关系,妨碍了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将来学生走向社会后会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不能吃苦耐劳、没有合作精神、不守信用、没有创新精神等等。

《三字经》开篇即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生下来的本性都是相同的,孔子说“有教无类”即基于“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的客观实际,习性、习惯、习俗等等,都是“德”的反映,《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都是把“德”摆在第一位。德育在我国千年文明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在世界上即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就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孝敬父母,尊老爱幼,互相帮助等等家庭伦理教育一直列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重点,“修身、治国、齐天下”,修身是第一位的,什么是修身?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道德修养。

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德智体美,在德智体美中,德育是第一位的,“育人第一,以德为先”,德育的核心地位是要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图1表示德育的核心地位与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关系。

为什么德育能够带动智育、体育、美育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德育能解决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性相近,习相远”,只有通过德育才能使学生树立大志,达到勤奋学习,锻炼身体,热爱美好的事物。

德育是学校的责任,但学生的健康成长又与家庭、社会相关,家长与学校重点在沟通德育,中学生有理想、有道德是进入高校接受专业教育的根本条件。“中学德育主要是思想道德教育(初中)和一定的思想政治常识教育(高中),而大学德育主要是在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提升中学阶段的思想道德教育。两类“教育”虽都属于广义的“德育”范畴,却不是两种统一的教育,而是各有侧重。[2]”德育有三个层级,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其中最重要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学生良好的品行是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因此,全社会都要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引起足够地重视。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内部协作,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渠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小学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领导的事,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不仅仅是政治老师的事,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事。在各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光荣使命!作为国际官方通用语言的英语在当今社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世界各国家联系与沟通的重要纽带。因此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而不是单单教授英语知识。

3 英语教学实现德育融合的途径

3.1 挖掘教育素材,进行素质教育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教育性因素,注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新目标英语中安排了大量的文明礼貌用语。如“Thank you.(谢谢)”、“I’m sorry.(很抱歉)”、“Excuse me.(劳驾)”、“Would you mind doing...?(你介意做……吗?)”“Could you please do...?(请你做……好吗?)”等等。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这些有用的表达方式,并在合适的场合加以运用。鼓励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使用文明用语、以礼待人、对别人有爱心、了解、尊重、学习异国文化等等。在遇到外国人时能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他们打招呼、及时地帮助他们,向他们介绍中国的文化礼仪,把中华民族的精髓传播出去,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效果,展现中国学生的风采!

3.2 加强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道德伦理说教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德育途径就是实践。在英语教学环节,不要对学生讲大话、讲空话,更不要不切实际的喊空口号,这样只会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既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趣味性,又要注重上课内容的思想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会使学生接受更好地品德教育。

3.2.1 运用激励教育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内在动机,朝着期望目标运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德育教育同样需要激励功能的参与,教师要善于运用提升兴趣、注入情感以及树立榜样等手段激励学生。

例如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册中,在学习第九单元“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你曾经去过游乐园吗?)”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想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并让他们把拍过的照片、买的纪念品带到学校里让大家欣赏并加以讨论。学生们的热情很高,很配合老师。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谈谈旅游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学生说:“We should take care of ourselves.Don’t go to dangerous places.(我们应保护好自己。不要去危险的地方。)”有的学生说:“We shou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don’t throw litter(我们应该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还有的同学说:“I love England,it’s very beautiful”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英语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意识,让他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地球母亲,增进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了解和友谊。

3.2.2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国际化、高效率的社会需要合作型人才。所以,我们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让所有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英语教学活动中来,给所有学生以充分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互助共学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你怎样去上学?)”时,主要学习谈论交通工具。老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小组四、五个人,课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各项交通工具的历史背景,课上汇报小组调查结果并汇总信息。课后学生制作成文件夹展出。老师和学生一起商讨,评出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并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谁发明了蒸汽火车,哪一年发明了自行车,轿车的发展历程等等。让他们纯洁的心灵也受到鼓舞,了解伟大人物的背后付出了多少的艰辛,我们要学习他们善于思考、不怕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人人争做小小发明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珍爱生命、主动帮助老人过马路等优秀品德。

3.2.3 通过课外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德育教育光靠说教是达不到目的的,应该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赛、课本剧、读英语小文章写读后感等。学生利用课外活动,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身体力行,即提高了认识,磨练了意志、自觉地规范了行为,又多层次、多角度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例如,现在的中小学生接触的“洋节日”比较多:圣诞节、愚人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在母亲节或父亲节到来之际,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的加以引导,在主题班会中给学生讲解洋节日的由来,学习外国的传统文化及习俗。教师可以发动学生不花钱而为父母送上一份真挚的祝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尊敬之情。同学们发挥各自的特长:有的同学动手制作一张卡片,上面画上精美的图画,并写上祝福的话语,如“Happy Mothers’Day!”(母亲节快乐!)、“Best wishes for you!”(向你致以最美好的祝愿!)、”Thank you for everything over the years,Dad.”(爸爸,谢谢您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等等。有的同学书法很漂亮,就给父母送上一首英文小诗。还有的同学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帮父母洗脚,捶背,甚至是下厨炒一两个小菜。老师在课堂上用英语问:“What did you do on Mother’s Day?”学生回答:“I helped my mother wash her feet.I cooked for my parents.”这些教学方式即培养了学生们“节俭”的传统美德,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和家长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3.2.4 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可以恰如其分地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视频,并配以娓娓动听的语言描述,为学生创设一个与课文内容相一致的情景。如在学习外研出版社初一英语What did Zhan Tianyou do?(詹天佑做过什么?)这个对话之前,教师可以先放一段关于詹天佑的电影视频,让学生对这位民族英雄、我国著名铁路工程师形成深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意义非常重大!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他的强烈爱国之心,对现在的中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育与激励!如在学习The life of William Shakespeare(威廉·莎士比亚的生平)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这位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他的生平、他的众多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文化,而受到熏陶,进而增强对外国文学的喜爱!

可喜的是,国家教育部门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每年必须利用暑假进行师德培训,过后认真反思总结,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从2008年开始,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每年举办一次《开学第一课》,从守护生命、我爱你中国、我的中国梦、幸福在哪里、美在你身边、到今年的“乘着梦想的翅膀”,每一年的主题都让老师、学生、家长受益匪浅,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一次洗礼。“教育过程是一个从低到高、从浅人深、循序

渐进、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教育内容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行为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道德的要求要有层次性:不妨碍别人一应该助人一乐于助人一助人为乐。要充分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功能,即对人生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存质量的提升[3]”

把德育融入智育,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道德生活与丰富人生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发展的过程,培养出健康的、对家庭和社会有责任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邓黎莉.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5):5.

[2]胡昂.大学与中学德育衔接性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9(7):42.

德育智育 篇10

一、中学生心育的概念及其特点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地位十分重要, 在中学的教育体系里, 其更具基础性、多面性、系统性和复杂性, 所以, 我们必须从其理论建构及其学科特点来认识这个学科的重要意义, 从而厘清其与德育、智育的交叉关系。

(一) 中学生心育的概念。

所谓心育, 即指教育者采用一定的途径和方法, 根据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 进而开发自身潜能, 培养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其心理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 中学生心育的特点。

根据心理教育的定义, 我们结合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 总结出中学生心理教育有如下特点:一是整体性。心理教育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 应做全面考察和系统分析。二是保密性。教育者有责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等予以保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建立相互信任的心理基础, 同时对学生人格及隐私权予以最大尊重。三是启发性。心理教育中, 教育者要以和蔼的口气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沟通, 通过启发和积极的心理暗示, 逐步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 最后顺利解决问题。四是协调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协调一致、相互促进、共同开展, 共同采取措施,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中学生心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心理素质。通过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双向培养, 使得他们在道德、智力、情感等多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 把好心育与德育的关系。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 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影响, 然后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实践, 以形成一定的品德教育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 良好的沟通将形成融洽的氛围和关系, 进而通过教育者自身的言传影响到受教育者的心理,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因此, 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 以及心理教育的效率直接影响着德育的效果。

(二) 重视心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与否不明确, 有时处于随意和盲目的状态。这样, 我们就有必要告诉他们健康的心理标准。健康的心理标准为: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统一的人格、适度的情绪、充分的理智等。由于社会、环境和经历等因素, 学生有时会产生不良的心理, 这些心理影响良好品德的形成。所以, 学生要明确自己所处的状态, 选择自己所行的行为。

三、中学生心育在智育中的的启示

心理教育强调在人个性心理差异基础上的心理发展。发展中学生个性是心理教育的本义所在, 作为教师, 应引导学生们向自发的、以我为主的探索式学习发展, 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竞争意识、探索精神和创新的良好心理素质, 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一) 加强心育辅智育的对策。

我国中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并不乐观, 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多种因素影响, 中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和生活多方面的压力。教师要以身作则, 以身示范, 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学校应不定期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 做到紧跟时代步伐, 尤其是要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目的性地开展专题研究, 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这样就可以不断增强中学生心理素质, 即理想的个性品质, 造就他们以自信力、突破力、创新力相结合的个性化特点。

(二) 注重心育促智育的启示。

自古以来, 许多教育家和学者曾提出了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 如赏识教育、挫折教育、生命教育。这些教育方式与措施对开展中学生德育、智育提供了有效帮助, 如可以转变课堂教育方式。以往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课堂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式的, 我们现在要改变成以学生“以我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方式。还有可以改革传统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将开展合作式学习, 每个人都可以自由相互联系。新的师生关系将从根本上结束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总之, 中学生心育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我们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连续实施,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其德育和智育的整体水平。因为, 当今中学生的德育和智育的教育过程, 已经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唯有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战略高度, 使受教育者形成一个日趋健全、日益完善的人格坐标, 这样才能有效建构起一种完整而健全的心理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班华.心育再议[J].教育研究, 2001 (12) .

德育智育 篇11

第一, 冲破传统“以仁统智”, 提出“智高于仁”的智育观。智育观是严复整个智育论体系的基础, 也是其教育思想近代化的一个根本标志, 正是在“智高于仁”的智育观指导下, 严复展开了其整个智育思想体系的建构。他的智育观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智育思想的批判和对西方智育思想的宣扬展现的。首先, 他指出中国传统教育“以仁统智”, 忽视智育, “谨庠序, 使民备其孝悌忠信, 毗乎徳事也。独至智育之事, 则寥寥尔。此吾国自古教育所以近于宗教, 而民生千世, 敦庞以为相生养有余。至于箫勺水火, 号召风雷, 取天地自然之利, 合以助民之耳目手足, 致劳半而功倍, 使人道日趋乐康, 则概乎未多及也。”[1]严复认为这种教育传统, 致使中国实业教育与专门教育严重匮乏, 存在很多弊端, “吾国从来教育即当其极盛, 大抵皆未完全。此若须鄙人将其流弊尽情发襮, 则不独今夕不及, 恐即再会三会, 亦难罄尽。则试为诸公举其大者:盖吾国教育, 自三育言, 则偏于德育, 而体智二育皆太少, 一也;自物理、美术二方面言, 则偏于艺事, 短于物理, 而物理未明, 故其艺事亦难言精进, 二也;自赫氏所云二大事, 则知求增长智识, 而不重开瀹心灵, 学者心能未尽发达, 三也;更自内外籀之分言, 则外籀甚多, 内籀绝少, 而因事前既无观察之术, 事后于古人所垂成例, 又无印证之勤, 故其公例多疏, 而外籀亦多漏, 四也。”[2]在这里, 严复不仅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泛道德主义, 还指出了中国的教育缺乏理论性研究, 致使实际应用不能得到发展, 而在知识接收和创新方面, 只重视知识的增长而忽视创造力的培养, 而近代科学研究所采用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方法也不发达, 严复认为这些都是中国不发达的教育方面的原因。

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同时, 他也展开对西方重视智育的介绍, “宗教家曰:欧美所以有今日者, 以所奉之教之清真也。政法家曰:财富之所以日隆, 商贾之所以日通者, 以诸邦政法大改良也。此言诚皆不妄, 然皆不足以为近因。必有近因, 则惟格致之功胜耳。何者?交通之用必资舟车, 而轮船铁路, 非汽不行, 汽则力学之事也。地不爱宝, 必由农矿之学, 有地质、有动植, 有化学、有力学, 缺一则其事不成。他若织染治酿, 事事皆资化学。故人谓各国制造盛衰, 以所销强水之多寡为比例。惟是实业既精之后, 执工之子, 非经教育则耗折随之。而当事之人, 不经教育者, 无论矣。”[2]与中国的状况相反, 欧美国家重视力学、动植物学、地质学以及化学的研究和利用, 才使交通发达, 制造业兴盛。

中外对比, 严复很自然得出结论, 那就是中国教育必须要重视西学尤其是对科学技术的学习, 因此, 他提出“德育主于感情, 智育主于思想, 故德育多资美术, 而智育多用科学。顾学校所课, 智育常多。”[2]也就是在教育中要重视智育, 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注重智育课程, 显而易见, 严复的智育论是智育高于德育的。这一思想对于批判封建教育重德育轻智育的传统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我们知道德智体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三者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不可偏颇任何一方, 这一点恐怕是那个特定时代的严复很难认识到的。

第二, 重知识更重能力的智育培养目标。在其智育论指导下, 严复认为科学知识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中国前此智育之事, 未得其方, 是以民智不蒸, 而国亦因之贫弱。欲救此弊, 必假物理科学为之。”[2]而严复所讲物理, 并非我们现在所讲的物理学, 而是包括物理、化学、动植物、天文、地质、心理等学科的科学知识。因此, 科学知识的传授就是智育的一个任务或目标。然而, 严复的认识远远超出了知识的传授, 他指出“凡学之事, 不仅求知未知, 求能不能已也。学测算者, 不终身以窥天行也;学化学者, 不随在而验物质也;讲植物者, 不必耕桑;讲动物者, 不必牧畜。其绝大妙用, 在于有以练智虑而操心思, 使习于沈者不至于为浮, 习于诚者不能为妄。是故一理来前, 当机立剖, 昭昭白黑, 莫使听荧。”[3]也就是说, 教育不仅在于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二者孰轻孰重呢?严复从近代知识无限广大的事实指出, 即使教师知识渊博, 学生记忆知识能力很强, 教师也不可能教授学生所有的知识, 如果不能掌握方法和能力, 而一旦离开老师, 学生便不能“自求知”“自求能”, 因此, “教育者, 将以瀹其天明, 使用之以资求知;将以练其天禀, 使用之以自求能”, 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 严复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 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复对于智育的教育目标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教育不独以传授知识为目的, 而“开心智”即智力的发展 (方法和能力) 才是更重要的最终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能力呢?严复对此也有详细的论述:“科学之中, 凡学数学, 自几何以至微积, 其中内籀较少, 而外籀独多;至于理、化、动植诸科, 则内籀至多, 而外籀较少”, 因此, 学校的课程“必有数学、理、化、动植诸科者, 不但以其中所言, 为人生不可少之智识, 合赫胥黎所指之第二大事也。顾亦以治学之顷, 所由之术, 有练心之功, 后此治事所言, 可以见微知著, 闻因结果, 不致过差。”[2]也就是说, 严复主张通过具体科学的学习以掌握归纳和演绎的逻辑运用能力, 而后运用这种能力去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见微知著”。

严复的智育目标的培养实际是关于学生知识与能力关系处理的问题。对此, 严复的认识可谓高屋建瓴, 作为中国近代的一大翻译家, 他对西方关于知识和能力的争论是有所了解的, 同时对中国现实需要有着清醒的认识, 他力求在中国现实的基点上实现中西结合,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 既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又不忽视知识的积累, 从而实现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目标。“这一智育目标是中国教育史上从未有过的从形式到内容都焕然一新的智育目标”, [4]对于当时尚处于开创初期的中国近代教育具有无可置否的积极意义, 即便是百年后的今天, 我们努力要做到的也是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提高能力, 将能力运用于更多、更新、更深的知识的学习中。

第三, 从“全盘西化”到“西学为主兼顾中学”的课程结构。确立了“智高于仁”的智育论的核心, 教育的内容就是重视自然科学知识, 兼顾社会科学和伦理道德。从具体的课程设置来看, 严复在维新运动前后是有变化的。在维新运动之际, 严复从社会发展需要对中国传统的教育内容给予了彻底的批判和否定, 大力宣扬西学, 他的课程设置包括玄学 (名学即逻辑学与数学) , 玄著学 (力学即水、火、音、光、电磁学等与质学即化学) , 著学 (天学、地学、人学、动植学、生理学、心理学、群学即包括政治、刑名、理财、史学等在内的社会学) , 以及专门之学 (农学、兵学、御舟学、机器学、医药学、矿务学) 。严复的这一课程设计是一个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课程设置, 它对中国近代教育中的课程设置起到重要的启蒙作用。然而, 严复的这一课程体系也具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全盘西化, 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在中国缺乏可行性, 而且此课程中缺少体育课程, 这与他提出的三育并举存在不一致。对此, 维新运动之后, 严复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作出了“以西学为主兼顾中学”的课程结构调整。在1903年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 列出了三十八门课程, 分为统挈科学 (名学与数学) 、间立科学 (力学和质学) 、及事科学 (天文、地理、人学、动植物学等) 和专门之学 (哲学、法学、理财、公法、美术、制造、司帐、卫生等) , 此时的课程设置值得特别提及的一是较前更加细致, 如力学包括动力、静力、气质力、流质力、热力、光学、声学、电磁等;二是明确加入了德育、教育术和体育术三门教科, [5]使他的德智体三育并举思想在课程上得以体现。而德育科目的设置则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内容, “中国旧学, 德育为多, 故其书为德育所必用。何况今日学子, 皆以更新中国自期。则譬如治病之医, 不细究病人性质、体力、习惯、病源, 便尔侈谈方药, 有是理乎?姑无论国粹、国文, 为吾人所当保守者矣。故不佞谓居今言学, 断无不先治旧学之理, 经史词章, 国律伦理, 皆不可废。惟教授旧法当改良。”[2]显然, 严复的课程体系从全盘西化, 转向了中西结合, 虽然仍是以西学的课程为中西, 但毕竟也兼及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文化。从严复课程设计的发展变化中可以看出, 他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有一个认识变化的过程, 在进一步的认识和实践中对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有所认识, 但还存在明显的西化现象,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是有重大影响的, 不破不立, 只有打破了传统的教育体系才能建立新的体系, 从这一点上讲, 严复的贡献是很大的。

第四, 实验教学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严复对教育方法也是非常重视的, 他批判中国传统的读经注经和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 十足是“破坏人才”。“中土之学, 必求古训。古人之非, 既不能明, 即古人之是, 亦不知其所以是。记诵词章既已误, 训诂注疏又甚拘, 江河日下, 以致今日之经义八股, 则适足以破坏人才, 复何民智之开之与有耶?”[6]这种读经注经的教育内容限制了人的思维, 抹杀了人的创造力, 而且还演化出了一种至今影响颇深的教育弊端———死记硬背。对此, 严复感触很深, 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人“又何怪制科人十九鹘突于人情物理, 转不若农工商贾之有时而当也。”[6]应当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呢?这与他的实证的教育内容是密切相关的, 他认为, 实证学科的教授, “必用真物器械, 使学生自考察而试验之。且层层有法, 必谨必精, 至于见其诚然, 然后从其全通, 著为公例。”[2]也就是实验教学法, 即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 观察、试验, 得出结论, 每一个过程都必须谨慎、精确, 以此推论得出公理, 使学生的归纳能力得到锻炼。

因此, 严复的教学方法体系是实验教授法与言语教授法相结合, 重视实验教授法的体系,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可见严复对于教育方法问题的研究是非常深刻的, 对于当今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严复.<女子教育会章程>序, 严复集 (二) [M].中华书局, 1986:253.

[2]严复.论今日教育应以物理科学为当务之急, 严复集 (二) [M].中华书局, 1986:280--285.

[3]严复.救亡决论, 《严复》 (一) [M].中华书局, 1986:45.

[4]崔运武.严复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3:144.

[5]严复.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 严复集 (一) [M].中华书局, 1986:127—128.

上一篇:种植原则下一篇:企业新闻策划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