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之道

2024-10-23

幼儿园管理之道(共3篇)

幼儿园管理之道 篇1

随着改革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同时, 我国也进入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 国企发展的形势、环境、对象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就群众工作而言, 面临着员工群众思想意识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化、矛盾纠纷复杂化、内部问题扩散化、心态表达情绪化等“五化”的新挑战。有些企业老总感到, 企业发展越来越好, 员工福利待遇越来越高, 但质疑和不满声越来越多;很多从事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部门人员抱怨, 员工群众素质越来越高, 也越来越不好管理。离心离德的企业, 不可能有凝聚力和竞争力。坚持群众路线, 探索中国特色的国企管理模式迫在眉睫。一方面, 群众路线是国企管理的根本方针;另一方面, 国企群众工作又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管理规律。

大树原理。树冠大是招风的力量, 树根扎得深才有支持的力量。如果扎不进去, 树冠再大也没用, 一股风吹来就倒了。现在国企一些管理者在思想感情、交流方式同员工群众疏远, 与青年员工说话说不上去, 与困难员工说话说不进去, 与老员工说话给顶了回去。要改变这种情况, 根本原则是融入员工、了解员工、服务员工。

心律原理。“法律”是外部的约束, “心律”是自我的约束。“心律”大于“法律”。外在的约束一定要转变成员工内心的遵守, 才能发挥作用。企业管理者要强化制度的威力, 但不要过分迷信制度, 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我们要结合我们的文明, 吸收西方文明, 既要强调制度执行, 更要强调“心律”训。

心态原理。心理学研究显示, 人们存在“向前看”和“向后看”的心理倾向。过去中国人习惯“向后看”, 心态总体上平和, 有时甚至过于保守;改革开放后, 老百姓开始懂得“向前看”了, 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 引起人们普遍的焦虑情绪。人与人之间常常会有“向上比”和“向下比”的动机。有的员工群众不切实际地同条件好的企业、地方相比, 不同群体攀政策、同一群体攀标准、同一问题攀最高。对于员工的这种焦虑、攀比、盲从等心态, 引导非常重要。

协商原理。员工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日益增多, 国企过去“一呼百应”“一个文件上下执行”的局面不复存在, 沟通、协商日益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形式。英文中爱是Love, 我们可以认为这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个意思, 即倾听、尊重、重视、包容。别人讲话认真倾听, 别人即使犯了错误也要尊重, 别人的态度观点要重视, 别人有什么说得不好要包容, 只要这么去做每个人都能传播正能量。

成像原理。管理者强调的一件工作, 如果在员工脑子里面形成图像, 工作就成功了。长篇大论, 不如漫画、故事印象深刻。一些网站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中国梦”以及核心价值观、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宣传内容, 一些企业把制度、标准、流程等规定转变成通俗易懂、员工易于接受的漫画、图册, 效果很好。每幅漫画下面几行字, 一看漫画就想到那些字, 而且漫画特别有趣, 不用讲大道理, 员工永远记在脑子里。

感染原理。有这么一个笑话:两个人去问牧师, 读圣经时能否吸烟。其中一个人想也未想便问道:“在看圣经时能吸烟吗?”牧师气愤地回答:“不可以!”而另一个人则这样问牧师道:“请问吸烟时可以看圣经吗?”牧师很高兴地回答:“当然可以!”这个笑话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对于一个本质相同的问题,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 得到的回答却会截然相反。通过哲趣、情趣和理趣融为一体的艺术力量感染群众, 说服教育就会鲜活起来、生动起来, 广大群众也就会乐于接受。

弹琴原理。为什么钢琴弹奏的旋律是那样优美动听, 节奏那样轻快而舒坦, 重要的是弹奏钢琴的人能够将十个指头灵活而又有机地运用, 表达各种不同的音乐情绪, 或刚或柔, 或急或缓, 均可恰到好处。高音清脆, 中音丰满, 低音雄厚。国企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也要用十指弹钢琴法, 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 从而也弹奏出和谐的曲子, 在员工中产生共鸣, 构建和谐的干群、劳资关系。

幼儿园管理之道 篇2

一、强化幼儿的学习目的

幼儿学习目的的教育是幼儿教师必须经常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该项思想工作,能不断启发幼儿的自觉学习,使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在强化幼儿学习目的的教育时,首先应该以人为本。针对每一个幼儿建立专门的档案,结合幼儿的生活背景开展。其次给予幼儿更多的呵护。幼儿正处于需要被照顾的年龄,一线幼儿教师只有赋予其更多的爱,才能使幼儿在爱的氛围中不断培养自觉学习的观念。最后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日常的生活是幼儿对自然界最为直观的认识,是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第一步。幼儿教师应该将学习目的的教育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形成寓教于乐的氛围。

二、培养幼儿的求知欲

培养幼儿的求知欲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采取提问的方式。针对某种十分简单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加引导的方式,使幼儿去理解这种自然现象。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提问不能超出幼儿的接收能力,否则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不利于其求知欲的培养。其次,引导其看课外书。教师引导幼儿看课外书,不但能扩展幼儿的知识面,使幼儿认识到学无止境,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探索未知世界的事物中。最后,组织参加课外活动。组织幼儿参加课外活动,能使幼儿在活动中承担一定的任务,使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积极学习。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课外实践活动的选择,不能超过幼儿的接受范围,否则会影响幼儿的自信心。

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一些抽象的事物通过直观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当前多媒体技术快速发展,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去展现许多新鲜的事物,不断开拓幼儿的知识面,从而达到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目的。其次,教师应该深刻了解幼儿的成长规律,按照幼儿的成长规律来实施科学的教学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胜利者奖励,帮助失败者找出原因。最后,有效利用实践课程教学。幼儿对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这一点,利用幼儿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转移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动力的源泉。幼儿教师应该适当采取转移学习动机的方法,将幼儿对于其他事情上的主动性、积极性转移到学习上来。首先,通过分析找出每一个幼儿自身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只有掌握了幼儿的优点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对症下药,将幼儿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产生对学习知识的需要。其次,应该注重创新教学模式的采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多媒体仿真技术,能使幼儿对于未知世界的了解更加便利化。最后,应该注重幼儿的学习规律。教师应按照幼儿学习的规律来进行教学指导。

五、重视榜样的示范作用

幼儿常常崇拜英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先进人物为幼儿树立榜样,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首先,应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特别是一些小英雄的先进事迹,这样可以使幼儿对自身的行为加强约束力,并积极向小英雄学习。其次,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英雄故事的元素,使幼儿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由被动地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学习,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大大提升。最后,在榜样人物的选择上应该选择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更具亲切感,如果选择的人物太过久远,那么往往无法起到很好的作用。

幼儿正确的学习观念对于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对幼儿正确的学习观念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应该肩负起培养幼儿正确学习观念的责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统一性和差异性,最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班级管理的“育心”之道 篇3

一、 育遵纪守规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责任感,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才会自觉地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承担起一个班级组织成员应该要承担的责任。

1.现场刺激,育生命责任

每年我国都会发生小学生因为作业压力、家庭压力、教师暴力等自杀的事件,这些事件在令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感到心痛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教书育人,不但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应该告诉学生珍惜生命, 保护自身安危。 作为班主任,更应该树立生命第一的意识。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开展谈心为主题的班会,针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小学生安全和自杀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有的学生在班会上递上来这样一个小纸条:“ 老师,那些死了的小朋友再也不用写做不完的作业,不是很好吗? ”小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认知,他们根本不知道失去生命意味着什么,为此,我特意为班会上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玻璃杯,并让学生传看,接着我拿过杯子,和学生进行交流:“ 你们觉得这个杯子漂不漂亮? ”学生们无一例外地表示杯子很漂亮。 我继续引导:“ 其实,杯子也是有生命的, 当它有生命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它喝水、喝酸奶、喝咖啡, 但是如果它没有了生命,它就什么都不是了。 ”在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杯子怎么可能没有生命的时候,我将杯子摔在了地上。 玻璃杯发出的清脆响声将议论纷纷的学生拉回了课堂,看着漂亮的玻璃杯转瞬变成了一堆碎片,学生们顿时鸦雀无声。 我接着诱导:“ 很多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他们本来活蹦乱跳,活在爸爸妈妈和老师的关爱中,但是因为他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因为一点小挫折、小矛盾就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和这个玻璃杯一样, 一眨眼就变成了碎片,不再美丽,也不能盛放东西,只能被丢掉, 你们想和玻璃杯一样吗? ”学生们渐渐缓过神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几分严肃,很多都摇起了头。 对小学生来说,大道理往往起不到好效果,而一个摔碎的玻璃杯更能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对学生进行生命责任的教育,能帮助他们正确对待身边的人和物,让他们更愿意听老师的话,能为班级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避免出现“ 老师一管, 学生就一哭二闹三自杀”的教育悲剧。

2.故事说理,育学习责任

很多班主任都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上课说话、吃东西、玩手机,下课打游戏、玩电脑,对学习没有丝毫热情,于是禁止学生上课说话、禁止学生带手机进课堂、给学生布置大量课外作业以压缩学生玩乐时间。 然而这些管理办法往往是“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们依然玩得不亦乐乎。 究其根源是学生缺乏学习的责任心,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为了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我经常给学生讲故事。“ 黄猫和黑猫从小生活在一起,黄猫勤奋好学,每天除了吃主人准备的食物之外,还会努力去捕老鼠,会外出寻食,而黑猫每天都只知道张嘴将主人弄好的食物填进腹中。 有一天他们年迈的主人去世了,黄猫和黑猫变成了两只流浪猫,黄猫每天寻食、捉老鼠,黑猫却依然懒洋洋地等待着送到嘴边的食物。 日子一天天过去,黄猫越来越健硕,而黑猫越来越瘦了,终于有一天,黑猫饿死了。 ”当学生们还沉浸在故事中时,我适时诱导:“ 在我们班集体中,有很多像黄猫一样热爱学习的小朋友,也有一部分像黑猫一样每天只晓得吃喝玩乐的小朋友,只有像黄猫一样有一技之长,将来才能更好地生活,才能去你们想去的地方实现自己的梦想。 ”学生们对童话故事的好奇心往往会促使他们听完故事,在自编的童话故事中渗透学习的道理,更生动,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除了童话故事,笔者也经常引用一些成语故事和名人故事,如“ 匡衡凿壁借光、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古人为了学习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这样的故事往往能对学生产生影响,学生在有感于现在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会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对自己学习负责的意识。 有了这种责任感,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才会积极响应, 并规避各种不好的行为,成为班级管理的拥护者。

3.案例警示,育集体责任

在班级管理中常会发现这样的小学生, 他们视校规班纪为无物, 将自己凌驾于班级管理之上。针对缺乏集体责任感的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 警示”。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带领学生学习各种社会上的违法案例, 在这些案例中,我对学生讲的最多的就是规则,很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由于不遵守“ 规则”导致的。 笔者经常向学生渗透“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很多规则制约的结果,如果没有规则,今天小偷偷了东西没人管,不受惩罚,明天杀了人的犯罪分子逍遥法外,社会就会乱套。 就比如现在你们不遵守班纪校规,养成不良的习惯,将来也会挑战社会规则,会成为危害社会的人……”很多学生都不把违反班纪校规当回事,但是这样由鲜活的案例引申的规则意识往往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他们会产生防微杜渐的主观意识,会想以后自己是不是真的会变成这样子,我如果养成遵守班规校纪的习惯,也许就不会变成那种可怕的人,这就是一种启迪和渗透, 能够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再通过制定奖惩分明的激励制度,通过奖和罚让学生进一步明确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形成集体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班级管理,听从教师安排,与其他学生和平共处。

二、 育自觉争上游的进取心

墨子有言:“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人若没有进取心,就无法成功,就不可能有所作为。 一群没有进取心的学生是最难管理的,会让整个班级呈现出懒散的精神面貌。

1.名人效应,育进取之思想

进取是一种态度,没有这种基本的情感态度,就无法做出相应的进取行动。 学生的进取态度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外界刺激来实现,特别是小学生,由于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他们对进取心还没有充分的认知,教师巧妙的刺激能够让学生产生正确的主观态度。 小学生对名人怀有崇拜心理,利用这种崇拜心理对学生进行进取心引导,有助于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进取思想。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经常用学校、教室和学生能接触到的各个角落里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鼓励学生,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大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故事,鼓励他们学习。 如政治家孙敬悬梁读书的故事、苏秦刺股的故事、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还给他们讲姚明练投篮、孙杨苦练体力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所取得的成绩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并要求他们写听后感,树立自己的志向。 这些名人故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听得很认真,听完之后有的学生甚至摘抄了一些名言警句贴在课桌上,以勉励自己。 有了进取思想,学生上课的小动作明显减少,对待老师的提问也更积极,班级学习氛围得到了明显改善。

2.设置目标,育进取之渴望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会发现,越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进取心越强,反之亦然,最终形成了“ 强者强,弱者弱”的两极分化局面。 作为班主任,要特别注意对缺乏进取心的学生的管理,要想办法培养他们的进取渴望。 目标理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种先进理论,它认为人的动机源于需要,目标的完成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班级管理中,笔者尝试引入这一理论来培养学生的进取渴望。 笔者给每个学生写了一张任务卡,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不同科目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任务,每当学生完成任务卡上的一项任务后,笔者都在任务卡后面给学生写上赞扬和鼓励的评语,一个学期结束之后,几乎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任务卡上的任务。 不论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体会到了完成任务的喜悦,并表现出了征服下一个任务的强烈渴望。 在完成任务卡设置目标之后的一个学期内,班级里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出现了问问题、比任务完成情况的学习高潮。

3.寻找对手,育进取之拼劲

进取思想决定进取动机,进取渴望决定进取行为,而进取拼劲决定最终的进取结果。 有了拼劲,学生才会有不甘人后的精气神,才能更加主动地学习。 班级中学生间既是亲密的伙伴,也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为学生树立对手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好胜心,让他们表现出拼劲。 为此,笔者组织了“ 寻找对手”主题班会,让学生以成绩、日常课堂表现等为综合因素为参照物寻找对手, 写在小纸条上交上来,通过读学生的小纸条,我发现有的学生选择了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作为对手,有的选择了成绩比自己好很多的对手。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给学生做了点评,指出要选择比自己成绩好但是不能好太多的对手,名次差距应该控制在3- 5 名内,并让学生重新选择对手。 通过适度干预, 每个学生都选择了适合的对手,学生的好胜心也得到了极大激发。 在确立了对手之后,每个学生都表现出战胜对手的渴望。 在每次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之后,笔者都对超过对手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让其寻找更高水平的对手。 通过寻找对手的活动,每个学生都开始重视对手,开始努力学习战胜对手,整个班级表现出了昂扬向上的斗志, 班级成绩得到显著提高,班级管理也更轻松。

三、 育乐观向上的健康心

在班级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遗憾的是,很多班主任都将其作为一种形式和理论教育,没有深入到学生内心。 真正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从培育一颗健康的心开始。

1.谈心找问题

小学生情绪易波动,容易出现焦躁、易怒、悲观、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但是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有的表现为有暴力倾向,有的则表现得相对安静。 要想发现这些安静学生的心理问题,就需要主动与这些学生谈心,要从交谈中发现蛛丝马迹。 班里的学生A一段时间内经常迟到, 而且上课打瞌睡,为了弄清她异常表现背后的真实原因,笔者在她的课桌上放了一张小纸条:“ 老师觉得你有心事,如果你愿意, 老师下课后在操场等你,老师可以陪你聊聊天”。 下课后,笔者见到了她, 聊过天之后才明白,原来她的父母要离婚了, 每天吵架。 知道这一情况之后,笔者经常找她聊天,引导她正确对待父母感情问题, 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并经常给她讲一些小故事,鼓励她走出心理阴影,乐观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困难。 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能够营造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可以让学生正确对待种种不如意的事,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疏导学调节

小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之后要及时地进行调节和疏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心理调适方法,让他们能够正确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的各种挫折、困难。 音乐疗法、悄悄话疗法和咨询疗法是笔者教给学生的几种有效的方法,我鼓励学生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要听一些轻音乐,通过音乐舒缓的旋律调整自己的情绪;有心事的时候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或老师说悄悄话,主动接受老师和朋友的心理帮助;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心里苦闷的时候可以找老师或心理专家咨询,获得专业的意见, 主动纠正自己的行为。 通过帮助学生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自我调节,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学习上;可以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能为学生学好、发展好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级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而育人应该从育心开始。 培育学生的责任心、进取心和健康心,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养成自觉遵守班规班纪的良好习惯。 不但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发展,还能够减轻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压力,有利于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陈善梅.读心·育心·启心——谈高中班级管理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

[2]郭晓艳.育人先育心——浅析初三班级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上一篇:移动协同下一篇:教材设计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