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2024-09-24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精选11篇)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篇1

医院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存在方式的总和, 主要包括以环境、建筑和医疗仪器等为主的物质文化;以医院及学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管理有效性为目的的制度文化;以医院价值追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狭义的医院文化是指医院组织系统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步形成, 并得到全体员工共同遵守和忠实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

一、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 公益性不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 加上国家财政补偿力度不足和监管体系不健全, 医院为了生存与发展, 很容易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 医务人员也容易单纯地追求物质待遇, 容易重经济轻质量, 甚至为了经济利益规避国家的医改政策, 忘记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 人文性缺乏

在现实的医疗实践过程中, 医患双方的社会地位往往因为医疗专业信息的不对称, 使得作为服务消费者的患方陷入被动的境地。同时, 随着各种高端先进诊疗设备的引进与广泛运用, 医疗活动的“物化”倾向日益明显, 医务人员开始更多地关注各种检测数据、影像资料和辅诊报告, 而对病人机体的直接关注减少, 服务意识淡薄, 缺乏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三) 管理制度滞后

在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背后, 是长期以来对内部管理的忽视, 大部分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工作仍停在粗放型管理阶段。如分配制度沿用档案工资制度, 薪酬结构和水平无法体现科学的按劳分配原则, 缺乏激励性和竞争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投入较少, 对人力资源能动性的调动和潜力发掘不足, 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流失。

二、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的特质

(一) 回归公益性

新医改方案强调:“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优化服务流程, 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与监管也同步增强, 医院从过度市场化逐步回归公益性。“回归公益性”强调的不仅是公立医院应更加注重医疗服务的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 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要从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转为以社会效益为出发点, 体现公益性。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 政府、公立医院和社会必须齐抓共管, 三管齐下。一是政府要建立合理的、导向明确的补偿机制和奖惩机制, 让医院无后顾之忧;二是医院管理者要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三是大力整治社会不良风气, 为营造健康的医院文化氛围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 重塑人文性

新医改方案的四大基本原则之一, 就是以人为本, 强调坚持以人为本, 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医院文化建设要围绕“人”这个主体, 以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注重发挥人的潜能为立足点。于患者而言,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合理的价格取信于患者;于职工而言, 就是要以良好的医疗人文环境为基础, 以激励机制为动力, 以团队合作为形式, 培养和引导职工的价值取向, 激发广大职工内在的潜能, 增强职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意识。

(三) 转变管理模式

在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下, 公立医院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和满足其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新医改方案提出要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2009年, 我院改革档案工资制度, 实施绩效工资分配制度, 实现“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制度”。2014年, 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 结合我院实际, 出台了《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和考核体系》。根据《方案》要求, 每月定期召开全面质量考评月度分析会, 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实现对医院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三、新医改形势下医院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 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 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医院在文化建设上, 要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 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三个环节, 以“引进急需的、用好现有的、培养未来的”人力资源策略为指导, 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以提高医院医疗技术水平, 增强医院竞争实力。

(二) 塑造以人为本的优质医疗品牌

品牌是医院的无形资产, 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优秀的品牌体现了医院的文化、管理、质量、服务、效率等要素, 是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医院文化在医疗实践中的凝结与体现。

1. 以技术品牌为核心。

医院只有具备了精湛的医疗技术, 才会得到群众认可, 全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我院在建立自身特色技术品牌的过程中, 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优化资源配置, 学科形成合力。在马鞍山市市立医疗集团内部资源整合的发展战略指导下, 我院的骨干学科技术力量得到更充分地发挥, 形成合力, 推动学科的发展。同时着力加强各层次重点专科建设, 按计划节点督促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二是转变诊疗模式, 规范诊疗行为。 (1)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通过规范疾病诊疗流程设计, 持续改进优化临床诊疗程序, 增强相关成本的可控性, 加速诊疗方式由粗放型经验诊疗模式向规范型科学诊疗模式的转变。 (2) 持续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全院34个病区全部已开展优质护理, 覆盖率达100%。采用“五常法”“流程再造”“PDCA循环”“品管圈”等科学管理方法, 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2. 以服务品牌为延伸。

一是服务态度热情周到。医院以四城同创为契机, 开展“优秀服务窗口”和“窗口优秀服务明星”活动, 并增加考评窗口, 加大考评力度, 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形象规范、语言规范、行为规范、医德规范, 努力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的服务, 树立医疗服务窗口良好的社会形象。二是服务流程科学合理。全面推行电话、现场、网络等多途径的门诊预约服务;门诊设有简易门诊、普通门诊、专科专病门诊、专家门诊供患者选择;实行无假日门诊, 方便患者就医;门诊大厅配有一站式自助服务机, 减少患者就医排队时间;大厅设立综合服务台, 提供导诊、咨询、投诉接待、打印化验单等服务, 指导患者方便就医。三是服务环境温馨舒适。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会减轻患者就医时的心理压力, 也是医院人性化医疗服务的体现。医院近几年投入大量资金, 改善患者就诊环境、住院环境和手术环境, 从就医流程设计到装修改造、色彩应用, 都注重从病人角度考虑问题, 体现方便、快捷、舒适、温馨、安全的原则。门诊设置单间诊室, 医患一对一接诊, 减少病人就诊过程中被干扰, 放射科、B超室为需要脱衣检查的患者准备专门的更衣室;心电图室、注射室等实现了男女分室;针灸室、理疗室、换药室、急诊室留观病房等, 每张病床周围都增加了隔帘, 使病人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四是服务信息公开透明。增加医院收费的透明度, 利用电子显示屏或公示栏等方式对外公开常规检查项目和常用药品价格, 从形式和感情上拉近医患间的距离。

四、结语

在新医改形势下,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已成为推动医院全面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近年来, 我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始终以群众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公益性和人文性为原则, 不断推进医院创新发展, 为落实国家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任务提供智力支持。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篇2

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着力解决各级党员干部“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了一项主要任务,要求我们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查、大扫除。为此,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在认真学习、反思的基础上,来一次再认识、再提高,借此机会谈谈我对作风问题的再认识。

一、作风的内涵关系

作风是一个人在思想、工作和生活方面表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可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思想作风是内在的,是一个人内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地位观、利益观在自身思维过程中对各种社会现象和形势得出的价值判断,形成取舍决定之后再行动,它凝含着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和政治立场,由此可见:思想作风是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是源头。

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是载体,是形象,是思想作风的外在表现,是人民群众观察感受和评价作风的直接唯一的载体。因为人民群众在观察评价一个人、一个团队时,他不可能看透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是只能以外在表现由表及里作出评价,其外在表现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就是形象。由此可见:一个人的作风是由一个人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凝结而成的形象综合体。小的方面看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大的方面看一个行业行风如何决定行业的兴衰,一个政党政风如何决定政党的兴亡。要推进一项事业发展必须是以人为主体,其成功在作风、失败也在作风;好在于作风,坏也在作风;人民群众敬佩的是作风,不满的也是作风,作风好产生凝聚力,作风好产生内动力,作风好增强竞争,作风好才有执行力,作风好才有创新力。只有一流的团队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一流的业绩需要强大的力量,强大的力量来自团队顽强的作风。

二、作风出现偏差的概况

总书记指出:“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充分说明我们党作风问题上出现了偏差。通过学习和思考,追其根源来看主要有两个方面:

1、党性修养弱化,使一些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的宗旨、信仰淡化。经不住外来的各种腐朽思潮的冲击和侵蚀,出现思想扭曲,价值判断失准,致使作风出现偏差。

比如四风问题的出现就是如此:

首先看形式主义,其表现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等,这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和作风,抹稀了内容对形式的决定性作风,丢弃了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

其次看官僚主义: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只知发号施令的坏作风。表现为: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独断专行,压制民主,以至专横跋扈,称王称霸等,官僚机构表现为:部门林立,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互相扯皮,人浮于事、虚职过多,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这是党的宗旨意识淡化,严重违背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再看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理论上讲,是把享受快乐作为人生最大幸福的观念,它把感官快乐、物质的繁华的快乐作为人生的目的和判断标准,用生物学和心理学的观点,把人看作自然生物,把人的多层次需求简单地归结为趋乐避苦的自然本性。归结为追求自然感官快乐,这是极端个人主义,是一种腐朽的人生观,如果享乐主义盛行必须形成奢靡之风。享乐主义表现为: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等。奢靡之风表现为: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这些严重背离了个人服从社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丢掉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2、机制引导和制度防护缺失。多年来对作风建设上有制度有要求,但太原则,在程序规范和标准制定上有缺失,机制引导重上级评判,在群众监督评价上有缺失,致使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钻制度空子,摆脱规章控制,助长了“四风”漫延。比如:在机制引导上,对社会效益高人和事表彰鼓励力度不够,激励效果不佳,对各类机关工作作风和绩效评价只重视了上级任务和检查验收,忽视了我们的权利是人民给的,我们在向上级党组织汇报的同时,还须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致使脱离群众的不良风气滋长,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必然产生。

在制度建设上,特别是一些具体操作性工作,由于太原则和笼统,自由裁量权过大,没有发挥出制度的防护作用,比如过去铺张浪费、大兴土木等问题,缺乏严肃严密的操作性、必然会使一些思想不健康的人得以生存的空间。

三、加强作风建设的思考

党中央作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旨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在党内是一次整风,中央、省委和市委都有详细具体的安排和明确的要求,这里我只就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机制建设谈点想法。

1、针对“四风”问题,每一个党员干部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方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经受一次严格的党性锻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从思想深处解剖自己,并立下整改的军令状。

2、针对“四风”问题在制度防范方面缺失、逐项逐个问题建章立制,并着力在程序规范和标准控制方面下功夫,对防范形式主义中不求实效,文山会海,弄虚作假等完善具体操作规定:对官僚主义中脱离群众等问题要有具体规定;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上要有具体规定,为防范“四风”问题建一道坚定的防火墙。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篇3

杨平(以下简称杨):是什么原因触发你去思考中国国民文化的重建和企业家阶层的文化责任这一命题?这似乎不是企业界当下关注的重点。

陈琦伟(以下简称陈):主要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国外与商、学、政、民等各界人士有较多接触。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我强烈感觉到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中国价值?什么是中国人?我们原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外国人应该知道什么是中国人,但很遗憾,他们好像确实不那么清楚。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国的概念好像还是从好莱坞电影和西方主流媒体中得到的,那是我们看来的扭曲的中国映像。

为什么全世界会对中国产生上述关切?并形成某种焦虑?这当然首先与中国经济强劲增长有关,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但还不是全部。我们回溯一下历史,200年来,新兴经济体崛起并融入世界,有美国、德国、日本、亚洲四小龙等,这些新兴经济体与世界的整合有两个共同点,一是他们都是在同一种竞争模式下的最大得益者,二是他们在价值观上与现存国际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吻合(当然,德国、日本开始时冲突剧烈,但二战后已得到彻底改造)。就此观察,中国符合了第一点,但第二点却很困惑西方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是很矛盾的,一方面,这是一个共产党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中国又改革开放,极其务实。什么是中国?中国人是什么?对中国的接受是西方在二战后面临的最复杂挑战。

任何与外国人做生意的中国人都会在不同程度感到,西方人对中国人有较深的不信任感,怕上当受骗,怕你不讲实话。因此,中国公司雇用老外来与外国公司打交道,沟通起来就方便得多。事实上,我们必须承认,中国现有的商业文化中,诚信并非最重要的价值,甚至可能是(从潜规则的角度讲)最不重要的价值。在中国,作假还远远没有被社会认为是不容于人的。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经济还是成功了?!

30年前,我去国外,感觉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接受程度很高,当时他们抱持一种同情的态度看中国,希望中国摆脱封闭,走向开放。这与今天人们看待朝鲜的心态差不多,期待,宽容多于责备和苛求。但今天则完全不同,外国人认为你的经济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你赚的钱也不少,但你的行为举止,你的文化价值还不调整,那就让人紧张了。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西方对中国从普遍的文化价值方面提出的批评越来越多,这不是纯粹政客的批评,公众也是如此。西方社会普遍怀疑、不理解中国奉行的价值观,比如奥运火炬传递中爆发的冲突,这不是任何政府的动员,而是必须看到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基础。

在许多国际会议上,我个人的观感是,国际社会对日本企业和对日本文化的尊重要超过对中国的尊重。为什么?因为国际社会基本清楚日本的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清楚日本的文化特色,也清楚这种文化价值与国际经济体系间是种什么关系。但对中国文化却不清楚,换言之,中国目前还未形成为国际社会理解的商业文化。

亚商集团一直在做股权投资,近20年来在投资中国企业时一直有种期待,除了盈利能力外,我们希望合作的企业还应该是有品味有文化的企业。但很遗憾,这样的企业不多,长期以来,社会上对企业或企业家的批评很多,比如不讲诚信,做假账,破坏环境,官商勾结,为富不仁,奢侈性消费等等。这些现象说明,虽然中国企业在迅速发展,但企业界还远未形成良性的商业文化,企业的财富数量和企业应具备的文化价值差距甚大。

杨:你对企业的观察很准确。从这次汶川地震企业捐助中发生的种种风波看,中国企业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作用的认知,与中国老百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待之间,存在着相当的差距。

陈:其实我们企业家也很困惑。虽然赚了钱,但我是谁?我算什么?许多企业家并不清楚。

客观评价,虽然中国出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但总体看这个阶层的大多数并不是社会上最优秀的精英。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商业浪潮涌起之时,卷入的多为社会的边缘人群,他们聪明,有勇气,敢为天下先,当社会上法制尚不健全时,他们抓住机遇成了事。但这也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企业要成功就要打擦边球,走法律的边缘,敢冒险。被逮住算你狠,逮不着就算我狠。这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一种潜规则和潜文化。在这种潜文化中,社会不可能形成对企业家的真正尊重,而这种尊重又是这个社会绝对需要的。

中国今天已是利益上的多元社会,但价值观却仍然停在二元社会里,精英群体与社会大众的差别不大。官员、企业家,乃至其他精英人群,可以行贿受贿,可以包养情妇,可以买凶杀人,可以生活糜烂。回顾30年走过的道路,许多企业家发现,他们正面是西装领带,背面却是草根的裤子。企业家的底气其实很不足。

杨:讨论中国国民文化的重建,讨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文化价值重建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在你的论述中,多从西方人的中国焦虑入手。这就有个问题,中国人的文化与文明标准,是否仅以西方为标准?

陈:这个问题很尖锐,无法轻易回答。我的基本看法是,我们与世界在玩一个世界杯,首先应明确国际惯例是第一位的。中国今天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世界现存的经济体系,而不主要得益于自身的改善。没有当今世界的经济体系,关起门来搞,中国经济不会有这样的成绩,不会迅速崛起。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这一点我们有很深的体会。当然,这决不意味着不要中国特色,完全照西方的办。只要解决的是中国问题,就自然有中国特色存在。

杨:在讨论中国企业的文化品格和企业伦理时,很多人主张弘扬儒商传统。譬如清末的张謇,民国时的卢作孚等,这些近代商人以天下为己任,把商业当成报国救亡的武器。他们的文化品格至今都令人敬仰。

陈:这就涉及中国的主流文化问题了。您所提到的这些令人尊敬的中国最早的企业家,其实是有中国的主流文化脊梁的,比方说士大夫精神。但是今天呢?今天中国本土企业的成功有多少依赖于儒商文化?中国经济高速成长30年来,其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支撑到底是什么?是儒商文化?西方价值?还是其他东西?

我认为这一代企业家身上的儒家痕迹几乎没有。要说儒家文明影响,在日本韩国反而更明显,香港、台湾也能看到,恰恰中国大陆最薄弱。自五四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和中国革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已将传统伦理彻底切割,导致中国社会处于一个与昨天脱节,重新出发的相当年轻的状态。我曾参与的一个国际会议,主题是:“中国是什么?”有美国人说,中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十分神秘,它与现代社会充满着矛盾和紧张。我反驳说,美国人其实很不懂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其实是个很年轻的国家,它并不古老,没有什么传统的包袱。中国更像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他会经常犯错误,但他的成长也不可阻挡。比如代沟问题,美国的爷爷和孙子可以共同讨论一个球队的战绩,因为他们是看着这个球队长大的,但在中国就很难。别说爷爷和孙子,父子之间都谈不到一块儿去,没有共同的话题。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家里的大人发现与下一代是没有任何传承的,下一代的未来就会有更多未知。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社会动荡太厉害了,现代中国已经完全反叛过去的中国了。这样一个年轻的中国在充满了活力的同时难免有太多的未知数。

杨:如果儒家伦理不是30年增长的文化支撑,那么是什么呢?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长达30年的发展,其间充满了冲突、紧张和矛盾,不能想象,没有一种内在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伦理,它能稳定地走到这一天。

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儒家传统的影响?我不这么认为。西方文化的影响?它还只是外加的影响,不是最根本的。那么中国的因素在哪里,中国的特色在哪里?

我自己的看法,对这30年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文化传统其实还是中国共产党经过80年来形成的东西。共产党的制度框架,中央和地方的组织系统,反复摸索形成的人才选用方法,有效的执行力,以及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也包括由于权力缺乏制衡而带来的必不可免的潜规则和一些负面东西。这些东西在世界上是非常独特的。过去没有人把这套东西看成是一种文化价值,但是不从文化价值角度解释不了这30年的稳定发展,也解释不了现代中国所受到的最大的文化支配力。

杨: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观点。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一传统?这一传统又有怎样的文化特质?

陈:我们可以看看大的国际形势,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包括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都面临从斯大林模式的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但这些改革无一例外地都遭到重大挫折,唯有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这一成功的转捩点是1992年。在此之前中国改革的一切似乎还是可逆的,而到了1992年这一切成了不可逆转的。比如证券交易所、比如股份制改造、比如现代的企业制度,这些制度性合力所形成的力量,都不可能逆转掉头,停下来了。

杨:在这个巨变过程中,制度性的转变是最关键的,但文化传统的作用不容忽视,共产党文化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

陈: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从本质上看是非常务实的,从延安开始,它就与共产国际拉开了距离。它的特点是:1.实事求是;2.遍布全国的网络型组织系统;3.有效的干部任用系统和方法;4.较强的执行力;5.中央集权的控制力和地方政府的能动性的有效结合等等。

共产党的组织文化和制度文化保障了它的行动能力和控制能力。中国历史上封疆大吏闹事,层出不穷。世界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内部分裂,矛盾重重。但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就没有这个问题。

这样的文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能确保已制定政策的较有效执行;在执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可控的大动荡。面对转轨所带来的利益冲突,面对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分化,其他转轨和发展中国家难以避免社会动荡和国家分裂。但是中国就做到了。这次汶川大地震,共产党第一时间收拾民心,维护稳定,也充分说明了这种文化价值系统的生命力。

杨:中国共产党确实需要把它的这种文化给总结一番,这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陈:国外基本上还是把中国共产党当作一种意识形态,这其实非常误解。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中国共产党文化传统中有其不足的一面,但更有其非常务实有效的一面。对此应该加以总结梳理。这一文化传统显然是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中国的现在和未来至关重要,无以替代。所以虽然它还很年轻,很不完善,但经过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逐步完善,特别是能找准与中华5000年文明的结合点,那么中国的强大就会有真正坚实的基础,中国的企业界和商业文化也会真正成行了。

杨:可不可以这样概括,未来的新型的文化建设,应该是西方文化、传统文化、共产党文化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将共产党有生命力的文化加以总结、梳理,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所用,以支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陈: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个过程可能也就是中国特色的商业文化的形成过程吧。 ■

陈琦伟: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再认识 篇4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论证环节。

医院在购进医疗设备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时, 一般应在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进行详细的项目论证, 从而确定医院是否确需购进此医疗设备[1]。但是有不少医院存在盲目购进现象, 对设备购买事先未进行认真论证, 并且对购买的设备质量把关不严, 采购、验收、入库各环节管理较差, 使有的设备在未使用或仅使用一两次就无法运转, 固用率低下造成大量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和损失。

1.2 固定资产购入环节。

有的医院购置固定资产不及时登记固定资产账, 甚至不入固定资产账。有的购入固定资产未按制度规定记入支出的同时增加“固定资产”账, 而是不定期汇总结转, 不能及时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 也不能及时计提固定资产“修购基金”;有的则是在往来账中反映, 不计入固定资产账;有的购入或大修理固定资产不使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而是直接计入成本。按照医院会计制度, 购入或大修理固定资产应计入计提的“修购基金”, 不计入成本。但有的医院不使用“修购基金”核算, 而是直接从成本中列支, 加大了当期成本。

1.3 固定资产台账环节。

一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脱节, 未将全部固定资产登记台账。有的医院存在管理部门漏登台账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门没有及时与财务部门定期对账, 实物管理与账务管理脱节, 以至于出现部分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登入台账。二是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不健全。有的使用部门不设台账或卡片账, 未规定专人管理, 科室之间借入借出医疗设备时, 无论是财务部门还是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均未做记录, 造成了财务部门登记的情况与固定资产实际使用情况不一致, 难以核对清楚。对于多个科室交替使用的固定资产, 如电脑房等, 所需管理环节明显增多。然而, 有些医院管理人员缺少业务专长, 加之交替使用时缺少严密的查验交接手续, 往往新设备损坏后无法追究责任。

1.4 固定资产移交环节。

对离职调动人员所占用的公有财物应当如何办理移交手续, 如何转移使用等工作缺乏专人管理, 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 经常出现换一批人换一批办公设备的现象。而对离职人员经办的医疗设备登记移交制度的不完善, 则造成部分医疗设备提前报废折让, 新上任者再重新操办。有的医院虽有明确的移交制度, 但具体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使得制度流于形式, 同样也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1.5 固定资产盘点环节。

一是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未落到实处。盘点只是口头核对, 甚至财务部门把管理部门盘点结果直接登入财务固定资产明细账, 使得全院固定资产盘点工作流于表面, 财务部门、管理部门并未做到实地盘点、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和管理台账认真核对。二是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处理不恰当。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帐, 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帐, 其结果是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 也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实不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人为保管不善, 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 给医院造成了经济损失, 但是因缺乏明确的奖惩制度, 无法对保管人进行追偿或处罚。

1.6 固定资产报废环节。

一是报废的固定资产反映不真实。由于一些设备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对其性能和操作掌握和使用不当导致设备不同程度损坏, 尚达不到报废的人为报废, 呈报审批后转入帐外。如借资产核资之机, 随意报废, 报废后其固定资产又不如实上报反映, 结果为帐外资产[2]。二是对于报废设备残值的收回工作管理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没有一套手续监督设备残值收回的情况, 只是由经手人把残值收入交给财务部门, 至于残值是否足额、及时上交财务, 管理部门并未采取监督措施。有些设备报废后的残值不入医院帐, 而转入了“小金库”[3]。三是账务处理不规范。按照医院会计制度规定, 报废大型医疗设备取得的收入增加“专用基金———修购基金”, 不增加收入, 而不少单位报废大型设备的报废收入直接增加收入。

1.7 固定资产内审环节。

医院的内部审计尚未充分发挥作用[4]。由于目前医院从事专业审计人员普遍较少, 有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指定由行政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员担任, 有的将内部审计工作合并到财务部门或其他部门, 有的医院甚至没有内部审计人员, 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无从展开, 或者即使展开也只是走过场, 使得审计监督的质量失去保证。

2 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 不仅造成账实不符, 使账务真实性受到严重影响, 而且存在固定资产流失的隐患, 存在管理舞弊的可能。完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对保护医院资产的完整、保证医疗业务的顺利开展是非常必要的。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2.1 完善管理制度

首先医院领导要转变重钱不重物的思想, 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到与资金管理工作并重的要求上来。只有自上而下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 才能切实有效地管好固定资产[5]。其次是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医院“三级管理”的规定合理设置机构, 明确职能分工, 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及时入账, 严格盘点、对账工作, 通过对固定资产的购进、使用移交和处置各环节的全程监控, 把管理落到实处, 杜绝各级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流失隐患。

2.2 提高管理技能

经常组织在职业务及相关知识培训, 提高管理技能, 使经费报销与资产挂账相结合, 控制好资产购进、使用和处置各环节, 做到会计账与资产明细账、资产明细账与资产实物一致, 促进固定资产管理规范、有序。对于规模较大的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任务重、难度大, 可以尝试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技术, 如条形码技术, 因大型医院的计算机等先进办公设备齐全,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基本都具备计算机操作能力;条形码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数据收集, 并且可以通过建立相关数据库和相关软件实现对账和盘点工作, 速度快, 操作简单。

2.3 加强检查监督

在明确的奖惩激励机制的指导下, 严格控制医院固定资产的拥有量, 促进医院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拥有的资产。在购买固定资产特别是大型医疗设备前, 进行认真论证, 购进医院确实需要的设备, 从而切实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避免固定资产闲置、浪费和损失, 杜绝盲目购进。医院财务部门要每半年对医院固定资产进行一次全面清查, 对因使用或管理不善而发生丢失或人为损坏的, 除按规定批评教育外, 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管理者和使用者给予部分或全部经济赔偿的处罚[6]。而对管理和维护实物资产好的个人, 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进一步调动医院全体人员对实物资产维护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实物资产管理的水平, 从而有效杜绝报废环节舞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孟珠, 邱新力, 李艳芳.浅析军队固定资产投资中的财务管理问题[J].军队财务, 2006, (2) :51-53.

[2]刘春玲, 王兴玲, 史敬华.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 2004, (2) :32-33.

[3]张秋霞.国有资产管理“报废”环节应引起重视[J].军队财务, 2004, (6) :26-27.

[4]王涛.加强内部审计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 :35-36.

[5]董淑珍, 姜永胜, 徐召英.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几项举措[J].临床和试验医学杂志, 2006, (3) :41-42.

社区文化与物业管理关系的再认识 篇5

一、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是满足居民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物业管理一般的清洁、绿化、安全服务,而是希望工作、生活在一个更富有文化色彩、更关注个性发展的环境之中,从而得到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和精神上的满足。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正是创造这种环境、满足这种精神需求的重要手段。

二、社区文化是实施物业管理的润滑剂

物业管理公司只有同业主充分沟通,启发业主自律和参与意识,相互配合,才能使物业管理从“一人管百人”向“千百人管自己”转变,形成双向共管的局面,使物业管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社区文化正是建立这种沟通的润滑剂。

三、社区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应和物业管理相联系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篇6

摘 要:文章从英国中产阶级定义的历史发展出发,在肯定文化与阶级认同之间的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分析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的精神实质是一种开放有序的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的统一体。在进一步分析阿诺德文化认同的涵义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阐释阿诺德所推行的文化教育观的实质是为了通过文化形式建构其阶级地位,最终获得社会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中产阶级;教育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3)08-0174-5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3.03.044

1 . 英国中产阶级定义的历史发展

英国的等级制度由来已久。1688年的乔治王朝统治下的英国社会就有26种等级。直至18世纪的英国,森严壁垒的等级社会开始被商业化时代的新兴阶层所冲击,社会各层级之间不断分化整合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力量。按照《社会学词典》解释,“阶层”(Rank)是指从横的方面把社会划分为完全固定的和同等的许多层次,而“阶级”(Class)本身只是表示个人和其他无数人处于相同的或相似的利益状态的事实,甚至还包括他们对这些事实的认同(舒小昀,2003: 40)。“阶级”(Class)这一术语在工业革命兴起后才开始使用,带有社会意义的“阶级”一词的现代结构在18世纪末才开始确立。名词术语的出现是从“下层阶级”(Lower Classes)开始,到18世纪90年代的“高等阶级”(Higher Classes),而“中层阶级”(Middle Classes)出现最晚。

“阶级”的产生源于社会成员对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均等。然而,如果由于社会成员在各种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只是程度的差别,并非有与无的绝然对立,那么就很难区分出界限分明的阶层来。在这点上,比较注重客观分层的传统社会分层方法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社会的主观分层提供了另一种分析社会各阶层的思路。

本文所指的主观分层主要是从阶级意识的角度展开的。马克思的阶级意识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阶级意识指的是一个阶级作为一个集体对自己的阶级地位和利益的觉悟;另一方面,阶级意识指的是一个阶级的成员所具有的相似的情感、幻想、思想方法等(刘欣,2004: 209)。马克思认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阶级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一个阶级的成员会通过传统和教育不自觉地承袭和接受这些情感和观点(马克思,1972: 629)。而承袭和接受这些情感和观点的过程,也就是社会成员认同的形成过程。由此可见,人们的阶级认同是社会主观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认同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将情感、态度、认识等不断进行“内化”,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最终促进了阶级的形成。

2 . 文化与阶级认同

文化是指某一特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综合,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周晓红,1997: 132)。工业革命的大潮推动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大发展,改变了英国的社会和文化。英国中产阶级通过自我奋斗来寻求比较理想的社会地位,成为英国最富创造性、最有生命力、最能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作为不同于传统等级制社会中的新型力量,中产阶级日益朝着自我阶级和文化认同迈进。中产阶级的那种“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自我奋斗精神深深影响着社会其他阶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贵族精神和绅士文化注入了活力。中产阶级精英认为理想社会应是个人才能充分发挥的社会,对此中产阶级对自己的使命十分自信,宣称“在阳光普照下的国度,没有哪一个阶层的人比英国社会的中等阶层更有价值、更值得尊重和赞扬”(钱乘旦、陈晓律,2006)。“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idem(即相同,the same)。认同一词具有两个方面含义:第一,同一性,即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第二,独特性,它表现在时间跨度上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Jenkins, 1996)。“认同”揭示了“相似”与“差别”的关系。一个人的前后同一特性或一个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同时也构成与其他人的差别。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人们的认同是由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所构成的连续统一。所谓自我认同,指的是“个人对自己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据的位置的感知”(Jackman, Mary & Robert, 1973)。而社会认同则是指有关某个群体的共同认知。它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及群体成员对他们之间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的共同感知。某一群体的相似性总是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异性相伴而存在的。只有通过界定这种差别,相似性才能被识别。英国中产阶级通过文化形式来建构阶级地位,来获得阶级认同。

3 . 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精神

文化理论批评家阿诺德身处在工业化大革命的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迅速转型时期,他的文化理论和策略自然离不开这个大的时代背景: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于1831年发现:“人类进步得太快了,以致旧体制和旧学说遭到了废弃,可是人类又还没有来得及掌握新体制和新学说”(Houghton & Walter, 1957: 1)。

社会转型期新旧社会衔接难免会出现问题。不同的社会必然有不同的运行历史法则,从而产生特有的文化观念。处在社会里的诸多人物“如同力量场中的粒子,其轨迹由场的力量和自身的惯性决定。这个惯性一方面存在于出身和轨迹得来的配置中,配置则包含了一种存在方式中保存可能轨迹的趋向,惯性又存在于所继承的资本中,资本有助于确定场分派给他们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布迪厄,2001: 6)。

阿诺德的文化理论雏形于《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文化的定义由于其精神属性的内在而决定了丰富的内涵,即文化总是与思想中最光明、最美好、最善的相结合,没有功利的追逐。文化总是带有很强的理想主义色彩,追求新知、完善人格、赢得大同是文化的主要功用。文化被推上了类似于宗教圣殿与政治论坛的地位:

文化即对完美的追求(韩敏中,2002: 8)。

文化在寻求完美的内涵时,要参考人类经验就这个问题所发表的全部见解,不仅倾听宗教的声音,还要听艺术、科学、诗歌、哲学和历史的声音,如此才能使结论更充实、更明确。宗教说:神的天国就在你们心里;同样,文化认为人的完美是一种内在的状态,是指区别于我们的动物性的严格意义上的人性得到了发扬光大。人具有思索和感情的天赋,文化认为人的完美就是这些天赋秉性得以更加有效、更加和谐地发展,如此人性才获得特有的尊严、丰富和愉悦。“人类精神的理想在于不断地扩充自身、扩展能力、增长智慧、使自己变得更美好。要实现这一理想,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帮手,这就是文化的真正价值”(韩敏中,2002:10)。文化所构想的完美不只是拥有,原地踏步,而是不断成长、不断转化,而这一点它也同宗教不谋而合。

阿诺德的中产阶级文化精神实质为一种开放有序的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的统一体。

在希腊和希伯来观念的背后都是人生就有的追随天道和神的意旨、追求普遍秩序的欲望,总之,是对上帝的热爱。但不同的是,希伯来精神一旦抓住了某些有关普遍秩序的朴素的、基本的默示,便以无比的认真和十足的干劲去领悟并遵循其中的道理,而希腊精神的特点则是以灵活的方式密切关注普遍秩序的整体运行,生怕疏漏了任何局部,生怕为了某一局部而不顾另一局部,它不会在有关普遍秩序的某种默示上驻足不前,哪怕是根本性的默示。澄澈的头脑,自由的思维,这便是希腊式的追求。希腊精神的主导思想是意识的自发性,希伯来精神的主导则是严正的良知。(韩敏中,2002: 113)

因这两种精神都是人性所需要的,两种精神的互补性使得人类的理想臻于完美。

希腊精神追求纯朴而迷人的理想。其朴素和魅力,使希腊文化精神及其影响下的人生获得了一种飘逸、澄澈和光彩,使之充满了我们所说的美好与光明。困难被排除在视线之外,理想之美与合理性占据了我们的全部思想(韩敏中,2002: 115)。

希伯来精神完全浸透在严厉的思虑中,始终存在着一种令人生畏的意识,即在锡安山不可能感到安逸无虑;始终感知到阻碍人们去追求或达到苏格拉底所说的完美境界的重重困难。(韩敏中,2002: 115-116)

希腊精神倡导自由思想和快乐,而希伯来精神所提倡的伟大基业,则是对罪恶的清醒意识,是觉悟到人皆有罪。(韩敏中,2002: 116)

4 . 阿诺德中产阶级文化认同的涵义与功能

在伊格尔顿眼里,阿诺德的“文化”是“中产阶级意识形态这一药剂的文学糖衣”(Eagleton & Terry, 1983: 26-27)。“中产阶级自己无法炮制出一套丰富而精致的意识形态,以此巩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因此在阿诺德看来,社会的当务之急是用‘希腊精神来教化粗俗的中产阶级,而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只需要向后者灌输带有贵族传统风格的东西就行”(韩敏中,2002: 24)。程巍从文化领导权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谈不上是资产阶级征用了没落贵族阶级的意识库存来统治工人阶级,而是没落贵族以自己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来夺取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文化指导权”(程巍,2006: 191)。文化成为了阶级认同的一个重要手段。阿诺德的文化认同,就是建立一个完美的普世英国中产阶级体系。

文化心目中的完美,不可能是独善其身。个人必须携带他人共同走向完美,必须坚持不懈,竭尽所能,使奔向完美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如若不这样做,他自身必将发育不良,疲软无力。(韩敏中,2002: 10)

完美是这种文化的基本特点,并且最终以完善人性为自己的最终目的。

完美最终应是构成人性之美和价值的所有能力的和谐发展,这是文化以完全不带偏见的态度研究人性和人类经验后所构想的完美;某一种能力过度发展,而其他能力则停滞不前的状况,不符合文化所构想的完美。在这一点上,文化超越了人们通常所认识的宗教。(韩敏中,2002: 11)

只有当这种完美的人性获得全民性的生命,整个民族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好与光明。

当一个国家出现全民性的生命和思想的闪光时,当整个社会充分浸润在思想之中,具有感受美的能力,聪明智慧,富有活力——这便是人类最幸运的时刻,是一个民族生命中的标志性时代,是文学艺术繁荣发达、天才的创造力流光溢彩的时代。只是必须有真正的思想,真正的美,真正的美好与光明。(韩敏中,2002: 31)

这种完美光明的文化只能在希腊主义与希伯来主义的统一体中存在。因为这两种文化正是基于“天道和神的意旨的行动,是有益而持久的”。它们都以人类的完美或救赎为目标,追求思维灵活性的同时不忘追随一定的秩序。国家的和谐发展依赖于希腊主义和希伯来主义的平衡。文化在一个需要权威的世界里承担起它应有的作用。因为“我们需要权威”,“文化则提出了国家的概念”(韩敏中,2002: 62)。阿诺德认为国家在维护稳定的公共秩序的至高无上性,文化为维护这种至上性保驾护航。阿诺德的文化观念从本质上来说是以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为基石的道德乌托邦,让少数精英文化分子统领大众,让少数人担当振兴文化的大任,而对这少数精英如何组织起来却没有拿出一个方案。他的少数知识阶级代表的并不是普遍的人类精神,而是他作为一个中产的经世治国之策。

阿诺德本人也不回避自己的中产阶级的身份。“我的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我所归属的中产阶级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我同中产阶级休戚相关,此外,它也是当今的伟大力量,始终受到所有的演讲和报纸的盛赞”(ibid., 2002: 77)。而中产阶级的普遍心态就是力求维护和加强现存的社会秩序,要求稳定,这是中产阶级的一种普遍心态。“中产阶级视为在适中和过分的特点之间摇摆的整体,而且从人性构成来说,它大体上更倾向于无度而非适中”(ibid., 2002:58)。他们只是要求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的某些领域进行改革,强调建设与发展。他们不是一股极端势力,而是一种多元的、颇具建设性的群体。中产阶级希望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而不是去激化社会矛盾,强调社会理性发展,防止社会走向极端。

雷蒙·威廉斯指出“阿诺德明确地提出了‘文化是作为‘无政府之外的另一条途径”(雷蒙,1991: 14)。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状态》这本书中创作的简单背景。1867年英国议会的议会选举法修正法案,时隔两年《文化与无政府状态》出版了。社会公民选举权是否应当普及到工人阶级成为了当时大家议论的焦点。1866年海德公园事件,“阿诺德目睹此情此景,心中升起的却不是他的最佳自我。当然,他害怕全面崩溃会造成暴力与无政府。”(ibid., 1991: 173)

阿诺德认为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社会,“我们需要权威”(韩敏中,2002: 62)。“国家最能代表国民健全理智的力量,因而也最具统治资格,在形式需要时,最能当之无愧地对我们全体行使权威。(ibid., 2002: 51)”阿诺德的“权威中心”观念就具有新的色彩:

我们认为,社会的基础架构是上演人类走向完美之壮举的大舞台,因而是神圣的。不论是谁在治理这个社会,不论我们多想赶走他们,不让他们继续治理下去,但只要他们继续治理下去,但只要他们还在任期内,我们就要坚定地、一心不二地支持他们、制止他们无政府状态的蔓延和混乱的局面。这是因为没有秩序就没有社会,没有社会也就谈不上人类的完美。无政府状态不能容忍……(韩敏中,2002: 195)

“阿诺德把国家设想为‘光明与权威的中心或者‘最佳自我的器官。(雷蒙,1991: 167)”“文化因教育我们对国家抱着美好的希望、为国家企划美好的未来,而成为无政府主义的死敌。我们信仰健全理智,对人类走向完美抱有信念,并为此目标而不辞劳苦。”(韩敏中,2002: 196)阿诺德认为:“文化,超越利害考虑,公正无私地追求完美,执着于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以期攫取精华,使之发扬光大。”(ibid., 2002: 511)文化被视作一种共同的情感,它把整个社会团结在一起,把各种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文化本身就等同于多样性,各种文化情感来自于社会多样化的现实。“文化则提出了国家的概念”(ibid., 2002: 62)。“文化成为机构的最终批评者,成为取代和改善的过程,然而在根本上又超乎机构之外”(雷蒙,1991: 176)。“文化也不再只是关系个人的活动,也不只是关系社会某一层面或部分的活动,而且必须在根本上是‘普遍的活动”(ibid,1991: 161)。

5 . 阿诺德的文化教育观

为了推行他实为小众的“大众”文化,阿诺德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中产阶级的公共教育制度,原因是工人阶级如果真的可以上升,却苦于没有一个更加文明开化的中产阶级作为上升的目标”(Arnold, 1912: 234)。教育可以成为各阶层衔接的一个重要渠道。他还倡导义务教育,希望通过普遍的大众教育消除工人阶级内部的大众通俗文化的消极影响,形成和谐完美的社会氛围,从而抵制无政府状态。这也是那个时代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针。改革的突出特征是把受教育权从特权等级和少数富人那里向全社会普及,在国民中确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以英国为例,1870年政府通过了初等教育法案,开始建立强制初等教育制度。1891年索尔兹伯里内阁时,在全国实行强制免费义务初等教育,从而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大大提高了国民素质。除了普及初等教育之外,在高等教育方面也有很大变化。大多数高校逐步克服了传统古典学科的守旧主张,大胆采用自然科学方面的突出成就。还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学术上积极采取唯物主义的和世俗的态度,使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更加密切联系在一起,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教育的发展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更为中产阶级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阿诺德在《法国的伊顿》中明确自己就是要“把一个心胸狭窄、不够友善的中产阶级”转化为“一个有教养、思想自由、高尚尊贵、改头换面的中产阶级”。他的文化观就是为经济上处于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披上一件合适的意识形态外衣,开辟一条将“大众文化置于文化的综合场域中考察的特殊方式”,一种独特的阿诺德式视角。对此,雷蒙·威廉斯肯定了马修·阿诺德在上世纪60年代的文化运动中的突出地位,并将其拔擢为人文价值的捍卫者,体现了阿诺德的人文主义精神:

阿诺德对文化的强调,虽然是用他自己的强调方式,是对他那个时代社会危机的直接反映。他视之为文化对立面的“无政府状态”,某种意义上颇为相似。几年来公共描述中层出不穷的示威抗议运动,他没有将自己表述为一个反对派,而是自视为优雅和人文价值的护卫人。这便是他的魅力所在,过去是这样,今天也是这样。(Williams, 2005: 3)

“教育,一般共同词义上的教育,在贫穷尚未在一个民族的人民中酿成大乱之前,在文明使它初次爆发,而且巨大的商业活动伴随而来的紧要关头,人民需要它。”①教育成了国家管理功能的代名词。“教育将以‘世人的思想和文字的精华为基础,通过扩大并沟通人类‘最佳自我这种记载”(雷蒙,1991: 168-169)。对阿诺德来说,人生的首要任务在于尽力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完美,其次是设法在世界上创造出一群具有才能和完美个性的人。而教育在他看来时是推行这一理念的最佳途径。

然而,“完美”、“文化”以及“健全理智”等观点本身缺乏一个具体的衡量标准,也增加了实际操作中的难度。雷蒙·威廉斯总结阿诺德“文化”观念,提出阿诺德的文化是“一种正确的理解和正确的行为(right knowing and right doing);是一个过程(process),而不是一个绝对(absolute)。……但是他太多强调理解的重要而太少强调行为的重要,因而文化有时显得极像持异议者灵魂的拯救……完美是一种‘渐变(becoming),文化是一个过程”(ibid, 1991: 173)。他的文化观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后来学者的争论与批驳。然而,这也是他学理的真知灼见所在,因为他理论的常青就在于总是留有对话和思考的余地,阿诺德通过文化这个窗口,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事务的自然趋势,以及引向这种趋势持续不断的作用;它使我们不但看到人类好的一面,而且也看到他有多少必然的局限性和短暂性。而这都为后来的学者提供了一个认识文化的基本视野,为后来的阐释对话提供了一个舞台。

参考文献

Arnold, M. Thoughts on Education: Chosen from the Writings of Marthew Arnold[M]. London: John Murray, 1912.

Eagleton, Terry. Literary Theory: An Introduction[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3.

Houghton & Walter E. The Victorian Frame of Mind: 1830-1870[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7.

Jackman, Mary R. & Robert J.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social status[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3(38).

Jenkins R. Social Identity[M]. London: Routledge, 1996: 3-4.

Williams, R.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Selected Essays[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2005.

程巍. 中产阶级的孩子们—60年代与文化领导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韩敏中.文化与无政府状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1780-1950[M].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刘欣.转型期中国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A].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舒小昀.分化与整合:1688-1783年英国社会结构分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智慧城市建设的再认识 篇7

建设中的智慧城市正面临着建立有效的、高效的、开放的和参与性所需的共享平台以满足本国人民需要前所未有的创新和挑战, 虽然每个智慧城市对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战略规划的角度不同, 但智慧城市建设对于城市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却有着显著的贡献。

智慧城市是城市原有基础的延续与特征的再发掘

Belissent认为智慧城市必须是基于“城市”不“智慧”, 强调以一个城市的原有基础背景下发展延续。这一观点尊重了每个城市已有的传统和个性特征, 城市涵盖了劳动力市场及其社会经济特征的组成部分 (商业、学术、科技、娱乐、物流园区、工业、住宅) , 市政当局管理的市政、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及百姓和社区创造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是城市的构成单元, 这些都是智慧城市功能拓展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

通常的情况下, 对于所有的城市, 一个城市朝着“智慧”统筹建设、系统规划和城市运营将面临着诸如具体规划和基础设施布局是否利于智慧城市战略实施等方面的一系列挑战。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该城市是否将智慧城市项目建设优先, 是否具有与智慧城市规划与创新相匹配的能力, 以及是否实施了一些绿色环保和可循环再生项目, 公民和社区之间创建智慧城市的自觉社会创新行动愿景计划是否达成一致, 等等。

智慧城市与绿色城市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绿色城市源自Greenburg所提出的新城市化主义和L E E D倡导的能源利用和环境发展协调理论的研究。智慧城市是一座城市可持续发展观与城市智能化建设的结合, 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正是智慧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在城市基础设施——宽带网络、传感器和智能电网绿色化的建设将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欧盟倡导欧洲智慧城市规划]建议中, 欧洲的智慧城市到2020年通过可循环再生技术和能源利用技术的提高实现减少40%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些城市所面临挑战是绿色城市发展的绿色治理项目、政策一体化和财政资源分配与发展一个绿色城市生态系统的适度创新与适当结合, 以及城市管理决策者面临能源替代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关联性的挑战, 同时, 还必须严格设置绿色交通管理规范和绿色建筑规范等政策。

智慧城市是一个互通互联一体化网络

绿色城市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不仅是指“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不可或缺的部分, 还成为城市由此扩散的绿色经济。光纤宽带联网加强城市经济能力, 城市通过百姓个体、社区如工作、学习和娱乐整体信息覆盖增强社会包容度, 这是智能化绿色城市走向宽带经济城市的初级阶段。I B M提出“互联、共通和智能化”的智慧城市, 所有家庭、单位、学校、医院、商业、企业、旅游及政府的服务目标是对生活质量的改善。这一层次明确提到以互联的个体、节点、工作站、和其他嵌入设备, 并提供对全市范围的高速网络访问的电信创新对于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 智慧城市规划者必须解决来自于 (包括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宽带覆盖范围和自由进入网络空间的挑战。

智能化硬件设备是智慧城市建设基础

智慧城市要求实时响应的系统设施设备, 包括射频发射仪器, 实时连接零售商信息数据、智能电表、市政街道基础设施的传感器, 和交通运输机器的传感设备。无线射频识别、无线传感器和无线路由器网络等设备, 与网络化嵌入式设备结合在一起能够将真实世界的数据和资源提供给高级别的网络访问, 下一代互联网技术也将能够做到几乎所有用户对象与设备连接到沟通需要的最大的IPv6地址空间。所有这些设备连接到城市物联网, 使用者通过智能应用程序调用集成和维护后的实时数据, 而智慧城市规划师必须能够做到实时数据源到城市视觉程度的“真正对接”。事实上, 实现实时数据连接物质世界与信息世界的数据可用性是智慧城市的构成元素和特色, 也即是物联网作为一种实现虚拟世界到现实世界的应用技术将为解决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中的困境和挑战作出极大贡献。

开放式集成技术推动了智慧城市发展的进程

智慧城市的应用程序应该能够包容性, 与他人自由分享数据、信息和服务。智能环境的一个关键成功因素是通过感知层和网络层为应用层所有人提供可开放的、分布式、和可嵌入式信息存储的技术平台。通过地理空间数据库、嵌入信息的搜索技术, 智能监控程序, 智能能源网络、城市运行系统平台实现智慧城市城市空间全覆盖、可视化。

未来互联网发展通过w eb服务可操作性实现数据链接对智慧城市进程起到了催化作用和发展机遇。与此同时, 弥补互联网的信任和安全的缺陷是新兴的研究领域, 另一个方面通过云计算应用平台帮助Web浏览器能够完成计算机数据访问开放、集成和储存的功能。

城市所具备的提供适度整合的公开智能数字资源的能力是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监控过程。例如, 在一个光纤网络平台上, 有水管与传感器提供了自来水实时数据与优化水应用程序相链接, Santander市已经完成了通过智慧城市平台与20000多个传感器到应用程序的设置连接。但我们也在探讨智慧城市的应用程序和数据资源“开放性”到何种程度为适度的。

智慧城市是一项系统性集成工程

智慧城市利用系统来实时反映、监控城市系统运行状况, 城市强化了对技术上依赖性, 作为仪器设备和核心系统互相连接节点, 并做到智能化启动、响应与操作。该系统采用了除了各种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联网、智能电网和基于分布式网络等基础设施构建的新式分布式网络系统, 该系统包括互联和仪器上运行的实时操作实时和历史数据和提供通过一些形式的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情报, 如智能电网, 智能交通, 交通千里眼, 电子支付, 和电子政务。

智慧城市的概念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革命性的视角。智慧城市的运营应用智能化新技术, 将社会和环境纳入到资本范畴, 对改善生活质量进行前所未有地思考, 以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城市可持续发展、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在实际解决方案上, 城市基于几个核心系统、资源、绿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组成不同的网络, 城市基础建设主要是在服务、百姓生计、商业活动、运输、通讯、水和能源等城市关键功能上为相互关联的人和传感装置电源而专门设计的城市资源管理应用程序, 基于w e b网络解决方案的资源监控方案, 优化、创建智慧城市资产使用、处理实时数据流的检测系统, 智慧城市规划师还必须制定兼顾到市中心、区、街道和家庭的相应的政策和各项措施。

智慧城市是对商业环境的提升与创新

智慧城市, 通过具有广泛的社会交往能力的知识劳动者加工和利用信息进行经济价值再创造过程, 形成一个紧密型的新生态社会系统。智慧城市通过对社会网络和社区, 法律和文化系统, 基础设施的信息联接, 通过智慧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各种形式社会包容性原则的体现, 以城市发展成功的经验推动智慧城市更迅速地发展。

军营网络文化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军营文化,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 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服务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同时也给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军营网络文化,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逐渐进入军队政治工作视野。

一.军营网络文化内涵的再认识

军营网络文化的内涵可以表述为, 在互联网网络文化影响下, 在军营网络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军营文化形态。军营网络文化应包括与网络直接相关的所有军营文化表现形式。按此视角军营网络文化可划分为由内向外辐射的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前面所说的、狭义的军营网络所特有的文化部分, 第二层则是传统军营文化的“网络化”部分。如网络教育、网络图书馆、网络影视和音乐等等。这些在内容上属于传统型军营文化, 形式上却利用了网络, 因此既可作为传统军营文化在网络上的延伸, 也可看成物态意义上的军营网络文化。第三层则是军营文化通过网络向外部的辐射部分。如军营各局域网向军营广域网的辐射部分, 最突出、最明显的是各部队工作动态、官兵思想反映、各种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等。需要注意的是, 军营网络文化因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特定的价值取向和特定的服务对象而区别于互联网网络文化。

军营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兴文化, 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军营网络文化载体的开放性。军网作为军营网络文化的载体, 是由许多网络组成的网际网, 各个网络互连互通。开放的网络为军营网络文化提供了崭新的载体和空间。同时, 网络的开放性特点使它不能为任何机关和官兵个人所独有, 也就不可能对其进行集中式的管理。二是军营网络文化主体的自由性。广大涉网官兵作为军营网络文化主体, 可以在任何一台电脑上创作发布自己的文化成果, 尤其是在军网上可以虚拟身份, 不像现实中那样受到各种身份的限制和约束。三是军营网络文化内容的共享性。军网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共享的, 信息不会因为有人用过而减少。军营网络文化的内容在网上可以自由传播, 而且传播面广、速度快。

军营网络文化的载体是网络, 它的结构开放性、影响广泛性、资源共享性、交往互动性、形式虚拟性等特征, 吸引着官兵, 影响着官兵。作为军营文化的组成部分, 军营网络文化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的军营文化中显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和生命力, 占据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通过比较我们发现, 军营网络建设和使用比较好的单位, 其军营文化的整体发展水平也比较高, 官兵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境界也明显不同。这就说明, 军营网络文化在整个军营文化中地位的重要性。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 作为军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营网络文化可能成为整个军营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主要形式。

二.军营网络文化功能的再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社会化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依据与基础, 也是其本质的外在体现和集中表露。军营网络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其功能的发挥是直接关系到军队政治工作整体效能发挥及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概括地讲,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其他传统类型思想政治教育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主要包括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

(一) 导向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主要是指以网络为传输介质, 充分利用军营网络信息资源, 通过采取网络新闻、时事动态、热点评析等形式, 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法, 把官兵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方向上来, 也称导航功能, 主要有理想信念导向、奋斗目标导向、行为规范导向。它是军营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目的性、超越性的本质体现。导向的核心是引而导之, 而不是制而导之, 重在启发自觉。从根本上讲,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进取心是人的共同特征, 利用人的这种进取心引而导之, 就能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开阔官兵视野, 有效发挥引导吸引官兵主动参与学习的作用,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果。

(二) 保证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保证功能主要是指通过对党的新理论新政策讲解、先进事迹的宣传、热点问题的解答、网络论坛等形式, 进一步坚定牢固的理想信念、培养顽强的战斗作风、营造和谐的内部关系, 使广大官兵在政治方向、政治原则上达成共识, 消除政治上的分歧与偏向;在思想上达成一致, 克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偏执性;在行动上达成统一, 防止行为越轨和行为异常, 为部队全面建设、官兵自身素质提高创建良好的政治思想条件。它表现在官兵的思想、行为层面, 而不是在物质、制度层面, 这是军营网络文化的一项重要功能。

(三) 育人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主要是指利用网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所独具的隐蔽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特点, 以培养新时期“四有”军人为目标, 培育官兵思想素质为立足点, 提高官兵智力、心理素质为基本点, 通过采取网络远程教育、网络图书馆、网络文学等形式, 全面提高官兵思想、文化、道德、心理素质。军营网络文化的知识聚集能使官兵在能力的开发上有了知识源, 在能力的提升上有了信息源。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新生形式———博客和维客在知识的汇总方面做得更为出色, 有人甚至把博客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和工具, 提出要“用Blog化学习笔记”, “用Blog拓展个人学习兴趣”, “用Blog进行学术项目研究”, 这些都强化了军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通过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 军营网络文化不仅拓宽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渠道, 也为青年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了帮助。

(四) 开发功能

军营网络文化具有开发功能主要指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调动官兵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限度地挖掘官兵的内在潜能。在知识的传播上, 军营网络文化起着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的作用, 无论是网络论坛、博客、维客的“知识轰炸”, 还是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的“空前盛行”, 都体现了军营网络文化在使知识从隐性向显性过渡的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如:某位政工干部需要网上“如何开展谈心活动”的视频录像, 如果他不会下载, 就要学习如何下载;如果不会播放, 就要学习如何播放等等, 这无形中调动了学习的自主性, 挖掘了内在潜能。军事训练综合信息网中有许多类似“百度知道”的问答类网站便是这一功能的体现, 它并非直接查询那些已经存在于网上的内容, 而是用户自己根据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通过积分奖励机制发动其他用户, 来创造该问题的答案, 让用户所拥有的隐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知识, 用户既是问答类网站内容的使用者, 同时又是问答类网站内容的创造者。开发功能是军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延伸, 也是自主学习功能的新发展。

三.军营网络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军营网络文化体现了前沿的价值观念和时代追求, 既是一种崭新的文化, 同时是崭新文化的载体, 是传统教育方式的一种有益补充。因而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既有技术上的, 也有观念上的;既有理论上的, 也有实践上的;既有手段方法上的, 也有教育内容上的;既有对教育者的影响, 也有对被教育者的影响。

(一) 有利于实现主体与客体融合

网络中每个主体在浏览网页、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中都是受影响者、受教育者;由于每个主体都可以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思想、观点、看法及了解到的信息、知识及时传播出去, 并影响其他人, 同时也就变成了教育者。这种主客体的双重性既对主体的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又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提供了心理基础, 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性、平等性、有效性和及时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 有利于实现教育过程互动

网络传播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双向交流沟通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官兵可以平等、自主、自由、及时地把自己的感受、想法、体验和看法向其他人倾诉, 也能及时得到其他人的及时回应。不良情绪由于有了倾诉对象而得到了排遣, 快乐情绪由于有了分享对象而得到了强化。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 使感情得到了交流, 心灵得到了沟通, 知识得到了传播。这种及时的互动能够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三) 有利于实现施教范围跨越

通过网络, 主客体之间失去了时间隔阂, 空间距离缩短了, 空间概念消失了, 网络社会中的每个人仿佛生活在一起。它消除了主客体间的民族、性别、年龄等界限, 也拉近了主客体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超时空性, 使主体能够及时了解各地的情况和客体的感受,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性。

(四) 有利于实现教育地位平等

对校本课程建设的再认识与新推进 篇9

根据国际办学理念和新型“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建设进行了反思。学校在课程建设与实施中,不能只考虑教师是否有某专长,而不顾及学生兴趣和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不能背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和本质。学校要将学生需求与教师专长有机结合,真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虑。这是我们在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时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为此,我们确定了学校推进校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以学生发展为本,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结合社会需要和教师的专业特长,科学而稳妥地推进校本课程建设。为此,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了再设置和再开发。

一、校本课程的再设置

在反思校本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课程内容必须融合“课本世界”“生活世界”的设计思想,将“小公民楼”“创设为“未来公民素养实习场”。同时,以“社会文史类课程群”“科学生活类课程群”“动手创新类课程群”“艺术体育类课程群”等作为课程结构,组建了由115名学生组成的讲解队与由64名家长组成的讲师团,为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的课程不仅关注知识、能力方面的拓展和延伸,更给予学生人文关怀。

二、校本课程的再开发

1. 社会学习系列

(1)人类与自然课程

学生在生活中,除了文字,还经常会接触到图示。会看图示是一项社会生活的必备能力。因此,我们在校本课程中加入相关的教学环节与练习环节,培养这一能力。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地将相关资源提供给学生,一方面进行视图的能力训练,另一方面丰富学生知识。如教师在教学生学看地图的同时,在模拟地图上标出地震带、火灾区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从地壳运动、大陆板块的角度明了地震、火山的原理,并引导学生就相关的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实验等方式进行探究。

(2)生活与礼仪课程

我们专门开设生活和礼仪课程,教给学生烹饪的基本技能,如在“小厨房”“小餐厅”里,学生在“厨师”的指导下,学会操作厨房电器,学会掌勺拿锅,切洗烹饪。通过小餐厅里图文并茂的宣传画,学习用餐礼仪,通过在小餐厅里的实践演练,学会规范用餐,培养优雅的举止。同时,学生还从中学习服务礼仪,我们把它归纳为三句话,即进厨房——学学家庭生活小技能;进餐厅——品品自主生活快乐多;走出去——练练为人服务小礼仪。

(3)创新实验课程

我校创新实验室里面摆放的工具、材料都是开架式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由选择。他们在教师的组织下自己独立设计或合作制作,还可以比比实验质量的高低,分析其中的原因,进行跟进修改……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悟出科学道理。显然,这样的教学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既非仿作性的手工课,也非单纯的劳动技能拓展课,而是在设计、制作、测试、分析与比较的过程中,融拓展与探究为一体的新型校本课程。

2. 生活学习系列

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学生在生活中的经历往往是书本中没有的,如能将其进行筛选、整合,这些都将是宝贵的校本课程资源。我们让学生们成为“学习共同体”,以互动、融合等多种形式,将这些内容融进校本课程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1)整合生活资源

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应能及时依据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活动。比如,每年每季都会出现流感、腮腺炎等传染病流行的情况,学生们都有亲身的体验与经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生病的感受,找找生病的原因,说说医治的经历。教师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讲解疾病的传播方式、病菌的种类、基本的卫生习惯……这样既能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明白简单常用的医学知识,又能有效促使学生养成卫生习惯,增强防病意识。

(2)衍生科研课题

我们结合市级课题“从饮食、体锻入手改善学生单纯性肥胖的研究”,从学生最本质需要出发,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午餐食品厂,去学校“小公民楼”内自制小点心,结合品德与社会课自己制订营养食谱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学习食品营养的相关知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这样由教育科研课题衍生出来的课程学习,令他们受益一生。

我们还结合课题调查,了解一般小学生营养需求,同时,选取个案,了解个别家庭膳食情况、食蔬果的习惯,并邀请上海市儿童医院的营养师参与此课题的研究,帮助指导课题组的成员分析学生三餐饮食对单纯性肥胖的影响,提出食用相应的蔬菜水果的建议,为干预或防治儿童单纯性肥胖,提供科学性的建议和指导。课题组还为需要帮助的学生开出有针对性的“锻炼处方”等。

(3)拓宽学生眼界

对于生活在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小学生的培养,我们的目光不能仅局限于本土,应该面向全世界。所以,校本课程从拓宽学生眼界的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了解学校之外的广阔世界。

我校处在上海市中心城区静安区,这里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许多人文印迹,我们在校本课程中融入了相关内容。

比如,了解“静安寺”,熟悉静安的街道、名人故居;画画、拍拍“我眼中的静安”,让每一位学生拍摄下自己学习、生活过的地方,记录他们在静安区度过的五年小学生涯,在脑海中留下“静安”印记。也许,对于他们一生中经历的其他城市、其他地方,他们都会以同样的方式去了解,去记忆。

又如,未来汽车课程。科技的迅猛发展牵动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文化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汽车作为一件融科技、文化为一体的“艺术品”,集中了许多科学领域里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将这一内容引进校本课程中,能增强课程的时代性和实用性。未来汽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科综合发展的平台,让现代生活走进了课堂,学生用各类学科知识解释不断发展的社会文化现象,学科互利共荣,更是“学与用”的统一。该课程以主题系列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汽车的世界,帮助学生通过鉴赏汽车的外型美,学会品味现代商品的时尚美;通过自制四轮小车,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科学小实验,初步了解汽车设计的科学原理;通过对车辆行驶安全的认识,明确遵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通过绘制未来的概念车,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4)继承弘扬传统

我校自1930年由陈鹤琴先生创办以来,一直有着鲜明的培养目标,尤其在技能方面强调“三个一”: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篇好文章。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人才观的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我们传承发扬这一精神,进一步落实学生“八会”技能指标,即“会写一手好字”“会说日常英语”“会读、说、写、算”“会常用的计算机操作”“会一项美术技能”“会一项音乐技能”“会一项健身技能”“会一项劳动技能”。我校按年级分段强化,将教学内容及训练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贯穿在学生学校学习的五年时间里,并排入课表,利用全校俱乐部及社团活动训练巩固。

(5)融入生命科学

我们所指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本身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认识。我们是通过开展生命活动进行教育的,如每学期的消防演习,“小公民楼”的自救自护体验,“心灵港湾”探访活动等都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高生命质量、认识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篇10

1 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 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这是我党总结执政60多年来加强自身建设历史经验, 准确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再一次重申的重大论断, 对于引起全党警醒,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来, 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 对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 特别是长期执政后党内可能出现腐败问题的现实危险性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和清醒认识。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党越是长期执政, 反腐倡廉的任务就越艰巨, 就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 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随着这个重要论述的不断深化, 我党已经确立了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 惩防并举, 注重预防的方针,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同时, 我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腐败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不断更新反腐理念, 调整反腐策略, 改进反腐方式,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既是一部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强盛和中国人民自由、民主、幸福的奋斗史, 也是一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坚持反腐倡廉、加强自身建设的发展史。

1.2 顺利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保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在经济社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 腐败现象如病毒一样侵入党和国家健康肌体, 严重威胁着正在迅速崛起的中国经济。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搞不好会垮台。经济搞上去了, 如果腐败现象泛滥, 贪污贿赂横行, 严重脱离群众, 也会垮台。” 很难想像, 由于腐败现象滋生而导致国民两极分化, 群体性事件频发, 国内局势动荡不安,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还能有序进行。实践证明, 反对腐败、加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是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 也是集中力量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的重要保证。那种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同反对腐败对立起来, 认为反对腐败会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抓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不能反对腐败的观点, 是完全错误和极其有害的。因此, 只有坚决惩治和预防腐败, 才能够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进步。

1.3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核心要求

我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和成长的, 是在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奋斗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血脉在人民, 党的根基在人民, 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一切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 心连心, 这是我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 也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同时, 我党是执政党,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源泉。党风廉政建设的核心就是保持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始终不脱离群众,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是对党执政地位最根本的考验。消极腐败现象给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及党和政府形象造成直接损害, 一些大案要案激化社会矛盾, 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我党赢得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重要保证。只有消除党内的消极腐败现象, 我党才能取信于民, 凝聚人心,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 用全方位的举措构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针对党内发生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所表现出的不同特点, 我党适时采取相应对策, 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 在充分认识当前反腐倡廉形势的基础上, 明确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 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 更有效地预防腐败, 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至此, 我党反腐倡廉体系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

2.1 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加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 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根本, 也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开展廉洁从政教育和自查自纠, 建立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体系。通过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 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和基金会任职行为, 推进公务消费和公务接待制度改革等, 引导领导干部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从根本上解决党的干部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 这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基础。同时, 要通过不断探索, 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完善教育机制、提高教育实效。

2.2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尤其是坚决查办大案要案, 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前提, 也是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 更是密切党与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和当前案件的特点, 严厉惩处既是治标的重要内容, 也有治本的作用, 对于有效预防腐败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 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只有抓好从严惩治,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才能使教育更有说服力、制度更有约束力、监督更有威慑力, 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的蔓延, 为预防和治本创造条件, 因此, 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工作力度, 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任何抛开惩治搞预防的思想是不切实际和十分有害的。

2.3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 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环节, 是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监督为重点, 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反腐败斗争实践表明, 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全会上指出, 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 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从查处的大案要案看, 涉案单位都存在监督缺位或监督流于形式的问题。一些地方和部门“带病提拔”、“跑官要官”的问题, 也反映了在监督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加强上级党委和纪委、同级党委和纪委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 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 依然是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的难点, 也是有效预防腐败的重要课题。

2.4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完善防治腐败体制机制, 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办法, 解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的深层次问题, 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 逐步铲除腐败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完善体制机制制度, 是我党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败斗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 必须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力度, 进一步发挥制度在防治腐败方面的保证作用。从近几年查办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来看, 大多案件都涉及权、钱、人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 在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严重问题, 腐败的成因和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复杂, 牵涉到体制、机制、法制等不同层面。因此, 惩治和预防腐败必须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改革发展进行到哪里, 防治腐败就延伸到哪里, 解决腐败滋生蔓延深层次问题的制度创新就推进到哪里, 为各项改革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摘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始终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 并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腐败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不断更新反腐理念, 调整反腐策略, 改进反腐方式, 加强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

关键词:新时期,反腐倡廉,体系建设,廉洁自律,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C].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 2009.

医院文化建设的再认识 篇11

(一) 人为因素

1.政策失误

草畜双承包实际上是畜的承包在先, 草的承包在后, 其实际实施时间相差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 个人的牲畜在集体的草场上放牧引起了对草场的掠夺式利用, 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2.在出现沙化、退化时, 没有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草原开始退化、沙化, 但在此期间, 没有认真、客观、实事求是地去总结经验, 没有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行政和技术的措施。

3.重视管理层意见, 轻视专业人员的建议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 国内外、区内外的有关专家已经提出了关于草原的生态问题。但由于当时的建设要求等多种原因, 没有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在建设中失去了最佳调整时期和机会。管理层的人事安排中也不同程度地存着重视感觉、不重视专业的现象。

4.政绩观作怪, 乱开垦

历史上内蒙古草原有三次大的开垦。其中两次发生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而最后一次是在改革开放的90年代, 加速了草原的退化沙化。

5.对草地的掠夺式的利用加快了其退化

由于对草地资源的过度、掠夺式的利用, 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使部分草原生态出现了恶性循环, 威胁着地区生态环境。

6.资金使用的效率低

草原建设的投资主体是中央资金和农牧民, 而自治区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等原因多年来投入很少。国家投入资金利用中, 由于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影响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7.对农、林、草的认识不完善

没有科学地认识林草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地球生态安全、人类生存安全、草原生产安全的客观原理。

(二) 气候因素

1.连年的干旱及异常气候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气候的异常变化, 如干旱年的比例加大、风沙发生次数变多、危害性天气增加等, 都加快了草原生态的恶化。

2.降水的不均衡

降水的量和单次降水量的变化, 尤其是植物生长期单次有效降水量的减少也加快了草原的退化。

经过40多年的发展, 内蒙古草业已从单纯的草原畜牧业, 逐步发展成为涵盖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草原畜牧业、草地农业、城乡绿化业、草业科技教育以及草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等多领域的新兴产业, 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草业在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但应该看到, 长期以来人们对草业的认识很不够, 草业发展还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当前, 我国正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分认识草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不失时机地加快草业发展, 是适应新形势需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原13亿亩, 是中国可利用草原面积最多的地区, 拥有呼伦贝尔、锡林郭勒等世界原始草原。2001-2003年, 内蒙古草原勘察设计院利用遥感并结合地面调查方法对内蒙古草地资源现状及变化进行了监测分析。调查显示, 内蒙古草地面积目前为7491.85万公顷, 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1003.43万公顷, 普遍出现了退化、沙化现象, 牧草产量减低数倍。50年来草原在其经济、生态、景观三大功能方面对内蒙古的建设乃至于国家及地球村做出了无私的奉献。而这50年中恰恰也出现了严重的沙化退化现象。其具体表现为生产力下降、气候变恶、沙化退化加速、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化。

(三) 草原质地的变化, 加速了草原的退化沙化

由于多年来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草原熟土层土壤养分的损失, 草原土壤质地变贫瘠, 影响了草原植被的生长。

二、对策

发展草业防止沙化、退化, 合理开发利用, 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今后10年, 是我区草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必须用积极的政策支持草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草业, 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草业, 用良好的物质条件装备草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提升草业, 用培养新型农牧民推进草业。

(一) 实施大生态战略, 强化草业的生态主体地位

当前, 我国正在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生态建设中实施怎样的战略措施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关键。从草原的分布来看, 草原面积大于森林、农田、湿地的总面积, 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 是我国国土和生态系统的主体。实施大生态战略, 要求我们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影响生态安全的各个要素, 统筹考虑草原、森林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施大生态战略, 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草原在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像重视粮食安全一样重视生态安全, 像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一样重视草原生态建设, 像重视农田、森林、湿地资源的保护一样重视草原资源的保护。要树立草原的三大功能中生态是首位的指导思想。在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原地区, 加大移民工程力度, 从养草场、养牲畜改为养人, 减少资金效益在生物链各个环节中的自然抵消效应。

(二) 实施大农业战略, 统筹草业与农业发展

草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世界上农业发达国家无一不是草业发展先进国家。实施大农业战略就是要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赋予草业应有的地位。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 不仅要考虑种植业, 也要统筹兼顾草业, 尤其要重视以草促农;在农业结构调整中, 不仅要在粮食作物品种内部调整, 还要注意“引草入田”, 积极推行“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在促进农民增收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草业产业链条长、劳动力密集的特点, 鼓励和支持农牧民发展牧草生产、加工、运输、营销, 发展种草养畜;既要重视农区发展, 也要重视牧区发展, 在对农区种粮农民给予补贴的同时, 还要结合生态建设的需要, 在广大草原地区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实施草畜平衡补贴、牧草种子补贴、种草补贴、草业机械补贴等一系列政策, 促进农区和牧区的协调发展。

(三) 实施大食物战略, 发挥草业对保障食物安全的重要作用

从消费趋势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营养健康的需要, 牛肉、羊肉、奶制品等草食家畜产品在食物中的比重将持续增加, 而发展草业则是保证草食家畜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大食物战略, 就是要充分发挥草业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向草要粮、寓粮于草。

(四) 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 促进草业跨越式发展

草业是具有明显公益性的基础性产业。长期以来, 我国在草业及草原保护建设方面欠账太多, 鉴于目前草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以及加快草业发展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必须采取有力措施, 狠下决心, 以大投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当前, 要加快实施退牧还草、退化沙化草原的治理、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沙漠化草地植被恢复、草业良种、草原防灾减灾、农区草地开发利用、牧区水利、牧民人草畜三配套、草业支持保障体系等工程项目建设。

(五) 加强草业投资的管理, 提高使用效率

目前国家、地方对草原沙化退化的治理、草原生态保护投资在逐年增加, 各级主管部门一定要有效地控制和管理好经费的使用, 克服中间环节的损失, 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三、结论

上一篇:高档公寓下一篇:现代启发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