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2024-11-04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共12篇)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培训可以说成为当前热门的培训课程之一。我们在大街小巷会看到很多社会英语培训中心和小的培训机构,培训项目适合各个层次、各个年龄段及不同起点的人。然而这么多良莠不齐的社会培训机构教育的教学水准和师资质量到底如何?培训机构的具体操作是否都符合相关的标准规范?目前鹰潭市社会英语培训师资管理的现状如何?本文拟对鹰潭市社会英语培训师资管理与学校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进行调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以推动鹰潭市的社会英语培训师资管理与学校英语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促进鹰潭市英语教育的和谐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1. 英语培训机构繁多而复杂

鹰潭市的英语培训市场,中小培训机构多。英语培训市场的主力军是以市场为导向的民营培训机构。他们在培训理念、产品创新、营销策略、管理机制上采用市场化运作,因而潜力大,发展快。如有青少年活动中心或总工会与个人合办的少儿英语培训班,有民办的外语培训中心,还有一些英语教师业余办的英语培训班。经过市场调查,目前鹰潭市有大大小小的英语培训机构近二十家,且名称叫法不一,规模大小不一,培训内容不一,有的是专业型英语培训机构,即专门对英语进行辅导和培训,比如华威剑桥英语辅导中心、昂立英语培训学校、小新星辅导中心;有的是混合型英语培训机构,即多门主要功课辅导中也夹带着对英语的辅导和培训,比如远洋辅导中心、新理念培训中心、天一辅导班、新起点辅导班、北大好孩子辅导班、英才辅导班、育杰辅导班、新立苑辅导班、黄笑辅导班、精英辅导班、一本王家教等;也有的完全是家庭型英语培训机构,即有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自家办的英语辅导培训班,主要的培训内容是小学英语培训。

2. 英语师资短缺而不正规

师资是决定培训效果的主要原因。许多培训学校为节约成本,绝大多数聘请兼职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师资队伍组成人员和水平参差不一。经过对鹰潭市英语培训机构的从事英语培训教师的学历情况、是否兼职、是否经过专业部门的培训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查,可将培训机构的教师分为以下几种:具有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具有培训资格认证的专职教师;兼职大中专学生等。虽大部分任课教师经过了岗前培训,但还是有一些培训学校仍聘用一些不合格的学生或教师,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由于兼职教师与学校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很多教师仅仅抱着赚外快的心态在校任课,教学难以全身心地投入。而在校大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教学训练,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和评估。

3. 英语培训内容层次不一

鹰潭市的英语培训市场的办学内容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有幼儿英语、中学生英语、大学生英语三级/四级/六级、职称英语、商务英语等各种层次,内容不一。鹰潭市大多英语培训机构开展的都是以低端的青少年为对象的初级培训项目,但面对高学历的托福、雅思、GRE的高端培训项目少,甚至缺乏,因此英语培训市场发展不够成熟。

三、思考与建议

1.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鹰潭市的英语培训市场有社会力量办学,也有很多家庭作坊式的英语培训机构。这表明,各类培训机构、培训班还没有较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英语培训市场准入的门槛还相当低。甚至还有不正规的甚至是非法的培训机构进入,鱼目混珠,造成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经调查,目前取得鹰潭市月湖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英语培训机构只有华威剑桥英语辅导中心、昂立英语培训学校、小新星辅导中心三家,其他英语培训机构(班)皆未取得任何的办班资质。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进一步提高对英语培训机构的市场进入资格,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硬件设施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考察,从而全面提升英语培训机构总体的办学水平,从组织和硬件上保证培训机构办学的质量。

2. 建立有效的行业自律

良好的行业自律,培养地方英语培训品牌是地方英语培训机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地方品牌,首先,英语培训机构必须采用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开设各类课程。无固定的时间表,根据报名的情况可随时开班,灵活性较大。根据学习者的要求和水平、需要开设和制定教学任务,根据学习者日后工作所需的专业英语进行重点培训。其次,发展地方品牌,就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英语培训机构通过锁定目标人群在主打课程、培训期限、价格和服务等方面办出自己鲜明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再次,要发展地方品牌,质量必须有保证提高服务质量,以质量求生存是培训学校赖以生存的基础。培训质量应注重师资质量,师资的质量是外语培训业的生命线,教师的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培训机构的经济利益和声誉。培训机构还应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专业的管理人才等其他过硬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最后,发展地方品牌,专兼职的教师队伍要合理搭配。许多培训学校为节约成本,绝大多数聘请兼职教师和大学生,而专职教师只占了一小部分甚至没有,这种搭配方式是不合理的。专职教师和培训学校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学校建设中去。而且,他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中去,能够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案。兼职教师的身份决定了自身的流动性比较大,与培训学校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因此部分兼职教师对教学并没有完全投入,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为避免上述问题,培训学校是要建立起一支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教师队伍。兼职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可以给培训学校带来一些新的元素和理念,有利于外语培训学校适应市场的需求。但培训学校对兼职教师要有所约束,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或直接采用“按劳分配”的原则,把他们培训的结果和收入挂钩,来调动兼职教师的积极性。

多媒体英语教学模式中的教师角色探析

(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盐城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尤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媒体投影式英语教学。本文试从《大学英语》(全新版)的教材编排和课堂教学来分析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教师并不是“鼠标点击者”,而应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关键词:多媒体教师角色主导者

1.引言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从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模式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即演示型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和远程教学(马俊波,2003)。在这样的班级以多媒体投影作为课堂教学手段,教师的角色显然与英语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有极大的不同。探讨多媒体投影环境下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将对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2.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学习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可见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教师的角色与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不是只管点击鼠标,学生自由活动,自行完成学习过程,而应是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过程。

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自我负责管理语言学习的能力,就是能够自己决定学习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监控习得过程及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近年来,自主学习论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极大的重视,然而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现状来看,实施完全的自主学习还是比较困难的,比较恰当的是实施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自主。

3. 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

目前的培训机构仅仅依靠自身的经营理念来进行培训的教学管理,整个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只是在机构的成立审批方面发挥作用,而对成立之后的培训管理则是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工商行政部门对培训机构的管理也只限于财务和税收方面,这样就形成了英语培训市场的监管盲区。在外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很多英语培训机构根本无法做到良好的自律。英语培训机构缺乏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因此,很多英语培训机构在外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良好的自律。为实现英语培训产业化,政府必须加强监管,形成完善的监管体系。首先,要制定和完善培训市场管理的相关法律和政策法规,明确政府相关部门对英语培训产业的监管地位、监管责任和监管方法。其次,发挥行业协会能够相对全面真实掌握监管对象相关信息的优势,完善英语培训行业的自律监管制度,通过监管纠

3.从《大学英语》(全新版)的教学看教师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模式的一种。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即Computer-aided Language Teaching,aid在韦氏大学词典第三版(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 Third Edition)中解释为to give help or relief to or to assist,即辅助。这个英文单词和中文所用的词让我们看出,计算机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应该是次要的,只是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这样一种模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则应该是主要的,是教学任务完成的主导者。

3.1从教材的编排看教师的角色

目前我校采用的是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系列教材,同时配有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个系列教材的编排体系与教学导向顺应了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既指导教师如何教,又突出学生主体参与。这套教材分综合教程、听说教程和快速阅读,以综合教程为主进行教学,从基础知识的习得和基本技能的操练入手,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每一册共八个单元,考虑到了大学英语授课时数的因素,因而既能保证每学期教学任务按计划完成,也为任务型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有利于学生多练;同时还留有余地供教师学生对所教所学进行复习检查,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巩固。

《综合教程·教师用书》的编写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教案编写规范,反映了包括pre-reading,whilereading and post-reading各个环节的教学计划和课堂活动,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达到教学目标。每一个单元的课文结构、语言要点、长难句的精讲示范和例句都可以在教学光盘中看到,每一个环节的展示都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控制。这样教师从板书中解脱出来,空出的时间用来调动学生参与各种有趣的课堂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无论从教材的编排还是从教学光盘的编排都可以发现,这个系列的教材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能做到主导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外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正市场缺陷,保证有效竞争。最后,监管组织应该采用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各培训机构的教师资格、教学质量等进行评估、复查并及时公布,对那些有严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培训质量低劣的培训机构采取取消培训资格或限期整改等方法,促进培训机构内部管理和服务制度的完善,确保消费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向彦.达州市英语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6,(24).

[2]崔瑞国,焦丽芳.规范国内英语培训市场的几点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8).

[3]张淑静.新乡市外语培训机构现状的调查及反思[J].平原大学学报,2005,(6).

[4]彭红兵,胡宜平.我国英语培训市场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咨询导报,2007,(5).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双语教育与英语学科教育

双语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英语的途径.本文分析了双语教育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如何构建双语教育环境下的英语学科教育,以及学校的英语教育不能被削弱更不能被替代的特征.

作 者:张献红 作者单位: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17)分类号:H3关键词:教育 英语学科 双语教育

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 篇3

【关键词】英语 英语教育 地位

英语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不仅如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更是极为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像是大学的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都表明英语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尽管英语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许多的家长、专家和大学生都对英语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和质疑。对于英语教育,我们有必要认真思考,英语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英语教育的培养方式和课程设置等问题,使英语教育对于我国的发展能够起着更大的作用。

一、英语教育所受的争议和批判

之前,曾经有网友在网上发布了一些批判教育部过于强调英语成绩的文章,认为教育部对英语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母语的重视程度,而且许多人由于英语的原因而失去了升学、晋升等资格和权利,将推广英语的政策视为一种文化上的渗透。虽然这样的观点过于不妥和偏颇,但是却在社会上引起了相当一部分人的支持。一些专家认为英语教育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许多人在工作后完全没有应用英语的机会,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一些专家在有关的国家会议上提出了有关的问题,希望国家能够改革英语教育政策,改变英语教育的强制性规定,给予学生更自由的选择,避免因为英语一门课程而阻碍了学生升学的可能。从中我们可知,社会上对于英语教育是有着激烈的争议的。为了正确认识英语教育这一项国家教育政策,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英语的性质和作用。

二、正确定位英语的性质

如何正确的定位英语的性质其实是一个不统一的问题,像是外语、国际通用语、第二语言等说法,不一而足。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谈论外语时的第一反应就是英语。但实际上,外语是外国语的简称,可以说一切非母语的语言都属于外语。因此,将英语替代外语的含义是不准确的,英语并非只是某些外国的语言而已。当前,我们所说的英语并不能够表明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在国际上,英语实际上根据国家的不同也分为了不同的种类的,比如英国英语、美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加拿大英语等。这些国家的语言都是英语,对我们来说都是外国语。如果我们不具体指某一个国家,单纯指英语这一种语言时,它代表的其实是一个语言的集合体,在世界上有着许多的变式。所以说,对英语的定位应当是国际通用语言。

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就已经进入了国际社会,与其他国家的交流更是不断的深入,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早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几乎每个人每天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接触到英语,像是sorry,bye,hello等英语单词早就屡见不鲜了。在我国的许多大中城市,公交车上还会进行英语播报站台,许多的路牌也会进行英语标示,英语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当然,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上,我们有着自身所特有的国情,与其他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国家有着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我国的官方文件和出版物并不需要使用英语。其次,在英语的日常使用和交流上还不够普遍,只有少数英语学习的师生和涉外的工作人员才会比较多的使用英语。不过,政府部门的重要新闻发布会通常都会使用汉英双语,法律和政府文件也会有英文版。因此,英语在我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说英语的人也必然越来越多。

三、英语在我国义务教育中的地位

正确定位英语的性质,将其定义为国际通用语而不是外国语,是因为外国语在义务教育中的功能和地位是与国际通用语所不同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原则就是所学的内容是每个人所必须学习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用的。以意大利语、西班牙语、韩语等外国语为例,这些语言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习的,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课程,只要外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就够了。而英语显然不能够仅将其视为外国语来对待,国家将其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就已经表明了英语的有用性。针对许多人对英语的有用性提出的质疑,我们有必要对英语的作用进行探讨。首先,英语是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直接交流的媒介。同时,英语也是我们阅读英文著作、观看英文电影等活动所需要的。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整个地球都成为了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人无论是在职业选择上还是在个人的生活上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益处。最后,对于那些因为英语不好而无法升学的学生,并不是英语剥夺了他们受教育权,而是他们自己没有努力学习英语。如果将英语排除出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才是真正的被剥夺了受教育权。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都需要重视英语教育,将英语教育列为国家教育体系必修课程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国华.重新认识英语和英语教育的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04:291-293.

[2]吴静.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功能定位反思[D].西南大学,2009.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4

关键词:教育科研,大学英语教育,脱节,师生关系,人文关怀

目前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蓬勃发展与大学英语教育“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之间的矛盾不仅令旁观者不解, 也令当事人———兼做英语教学与研究的大学英语教育者———感到尴尬。大学英语教育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本文结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讨论大学英语教育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办法。

1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的相关数据

以目前科研成果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中国知网平台的数据来分析, 运用跨库检索方法, 设定“自1979年至2011年”的数据范围,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笔者分别以“大学英语”为“主题”和“题名”进行检索, 检索结果分别为57260篇、33372篇文章, 其中以“学生”为“主题”和“题名”的检索结果分别为37893篇、1261篇文章, 分别占66.17%、3.78%。从以上数据来看, 一方面, 在短短的33年间,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科研成绩斐然。另一方面, 如果可以说“题名”包含“学生”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了直接的研究, 那么我们可以说, 3.78%的微小比列体现出大学英语教育科研缺乏对学生的直接关注和研究。教育科研应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帮助十分有限,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与大学生英语学习实践之间出现严重脱节。

2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关系, 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以下分别从四个角度探讨师生间的关系:

2.1 研究者的角度

刘美凤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总结了关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七种观点:“教师主体说”、“学生主体说”、“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说”、“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说”、“教学主体的滑移位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际交往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说”和“教师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 学生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和客体;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等观点。[1]p7-9

2.2 教师的角度

有的教师从教师职业特点出发, 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专业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 把师生关系与导游和游客、律师和当事人等之间的关系对应, 指出教师的工作就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并尽量使他们满意。有的教师从责任和义务关系出发, 认为教师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 决定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所应担当的教书育人和传递人类文化的责任。也有教师从个体生存需求出发, 认为教师是来谋取饭碗的, 学生是来获取知识技能的, 当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时, 也就意味着那一段师生关系的结束。

2.3 学生的角度

有的学生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作汽车和指示牌的关系, 认为教师为学生指导正确的方向, 但方向盘却始终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有的学生将教师比作可以引燃学生智慧火花的导航者。也有学生将老师比作父母, 因为教师拥有学生暂时没有掌握的知识和价值观, 而学生则要从教师那里汲取精华, 为自己所用;这种关系是只索取, 不回报的。还有学生将教师比作伴奏者, 认为舞台的中心应该属于学生。

2.4 医患关系对师生关系的启示

一位老医生说:“在成为病人前, 我行医已有50年了, 直到那时才弄清楚医生和病人所想的并非同一件事, 站在病床边和躺在病床上的看法是完全不同的。”荷兰裔美国哲学家图姆斯对医生与患者关系的思考也为我们体认教师与学生关系带来更多启示。图姆斯认为, 疾病是医患之间“共有”的事实, 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2]p17在医患关系中, 病患者 (主体) 鲜活、异常丰富的病患体验与医生 (客体) 通过逻辑实证及理性建构的对这类体验的科学说明之间存在着的根本性分歧, 两者之间存在一条巨大鸿沟, 它不仅带来医、患之间认识、情感、伦理判断及行为等方面的冲突, 也使得西方现代医学只配作为一堆“知识”、“信息”、“技术项目”, 而不能嵌入生命与情感世界。[3]经过认真思考和分析, 我们发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条巨大鸿沟, 师生关系中客观而冷酷的分歧往往使教育教学难以取得令师生双方都满意的效果。

3 大学英语教育的改进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 也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果的必要保证。大学英语教育的改进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 也离不开与学生学习紧密联系的大学英语教育科研。

3.1 鼓励学生参与到大学英语教师的教育科研当中

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没有学生参与的教育科研上, 教师都难以摆脱“客体”的身份, 无法与有着鲜活学习体验的学生“主体”达成深层的联结。脱离学生学习的教育科研不可能是有真正价值的教育科研;误读学生学习的教师, 更不可能作出优秀的教育科研成就来。

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要服务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就必须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研究对象, 动员和吸收学生积极参与到科研活动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并且研究课题应与教师所授课程相结合。这不仅能够使教育科研更好地服务于学生英语学习, 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对教学科研的兴趣, 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部分的大学英语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立足于英语教学, 而学生正是英语教学的受众, 学生的直接参与对科研项目的客观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有极大的提高作用。同时, 师生之间的精诚合作有助于加强师生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师生近距离相处, 有利于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专业知识之外的内容, 如教师为人处世的方法和道德原则等, 而教师则能了解在课堂上不易察觉到的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

3.2 教师自己重新当学生

既然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 那么教师就应该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人;而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 就必须先清楚地了解学生。教师的身份决定了教师看待学习与学生看待学习的根本区别。即使大学英语教师通过查看学生档案、与学生座谈、研究学生学习心理等, 也无法真正体验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遭遇和情感。对学生最直接、最真实的了解与认识, 就是教师自己重新当学生, 再次体验学习, 这样才可以真正、切实地感受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会与感受。

理论上, 每个人, 包括教师, 都应该保持终身学习。大学自身的教育环境也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了一定的学习空间。况且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里, 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络使得远程学习变得便利。大学英语教师也有参加国内外一些教学或学术研讨会议和短期学习、培训等的机会。但笔者强调, 除了以上的各种方式, 大学英语教师还应该努力进取, 积极争取在国内外大学脱产学习的机会, 重新体验学习生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学识、给学生树立榜样, 还能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贴近学生, 贴近学生学习, 从而有效提高大学英语教育水平。

3.3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

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的, 并为知识所引导。无论是大学英语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该用一颗心, 相互付出真诚和爱, 给英语教育融入人文关怀。大学英语教师都是从学生走过来的, 都能理解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障碍与困难。面对学生, 尤其是面对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学生、面对自卑、甚至憎恶英语学习的学生, 大学英语教师都应当用用心灵触动心灵, 以真诚和爱使学生走出困难、超越障碍, 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和勇气。帮助学生学好英语只是教师人生中的一小步, 但却是学生人生的一大步。良好的英语水平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语言文化基础, 将有力助推学生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刘美凤.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再认识——教师的素质和角色转变是未来教育的关键[J].电化教育研究, 2001 (12) :7-9.

[2]王一方.结识图姆斯——一位病中的女哲人与她的骇俗思考[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5 (12) :17.

英语教育与英语文学方向职称论文 篇5

一、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象征主义”(Symbolism)的名称来源于希腊文“象征”(Symbol)一词,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几经演变,现在则具有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的含义,凡能代表某种情绪、某种观念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具体来说,象征在文学作品中一般指用用具体的事物代指与其相关的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同理,比喻和象征在概念和用法上大同小异,都是将抽象费解的东西换成具体形象的事物以达到准确表达的作用,同时增加表达的丰富多样这一特征,但是两者的差别如下:

比喻这一表达方式在形式上是由喻体和本体两部分组成,如:

Oh,mylove’slikeared,redrose.(RobertBurns)

啊,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这句话是一个明喻,句中的rose是喻体,而love是本体。

又如这句话:

A11theworld’sastage,Andallthemenandwomenmerelyplayers.(Shakespeare)

整个世界是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过是演员而已。

这是莎翁著作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句中包括两个暗喻,其中stage和players分别是喻体,world和menandwomen分别是本体,从意思上分析可以得出,这句话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与之相对应的,象征则只有“本体”,即象征体,而对象征义则避而不言,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想象去猜测。

就上面提到的例句中所用比喻而言,比喻强调“替代”,即对两个意象的对调,这基于喻体与本体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而象征则看似“势单力薄”,通常象征体或象征义只出现一者,而且象征体所暗示的含义很广阔,它通常具有丰富的内涵,读者往往需要根据语境、作品的主题、象征体的文化特征等各种因素去猜测和分析。正因为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才使它所代表的概念和思想充满了无穷的含义。举个形象的例子,比喻好比一对谈婚论嫁的情侣,而象征则代表了一个有着众多追求者的待字闺中的含蓄美女,其意中人除了她自己外无人能准确猜到,而只能通过观察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来揣测,这就是象征用法的形象概括。

回到学术层面来,比喻属于修辞范畴,而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用法则属于艺术构思范畴。象征是在有限的符号化的语言层面上的无限构思与想象,使读者的思绪超越并游离于作品之上,充分调动自身内心世界的一切感觉,因而象征这一表现形式对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要求更高,是一种难度大、品位高的文学表达形式。

二、象征手法在文学中的作用

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不同,科学语言旨在客观描述与分析世界的本质,强调用概念、判断以及缜密的推理描述事实,因此科学语言是单义且明确的。而文学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强调作者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感知。现实世界是错综复杂且丰富多彩的,而人的思想与感受更是无穷尽,那些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的东西往往是文学语言的主旋律。象征正是为了协调语言局限性和思想感情无限复杂性这两者之间的交点。笔者以文学作品中的实例分析象征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及作用:

(一)寓义于物。文学艺术作品从来拒绝摆抽象的大道理和空虚的议论。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伟大的盖茨比》(TheGreatGatsby)中象征手法的运用,被公认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故事人物原型和所带给读者的遐想无限,象征跟情节、人物性格以及作品主题思想水乳交融,不露雕琢痕迹,象征手法在此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二)寓深邃于浅显之中,容无限于有限之中。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一部通过多层次象征手法的运用而获得独特的艺术成就的不朽巨著。利用象征手法达到了深化主题和深刻剖析人物心理的目的。

(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中国诗论家说的“景在情中,情在景中”、“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正是说的这个道理。文学作品中多景色描写,有的更是大篇幅的渲染故事的环境背景,如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对密西西比河的描写,又如《简爱》和《呼啸山庄》中对荒原的大篇幅刻画等,都是在给故事披上一层浓厚的色彩,使读者触景生情,更好的触摸作者的情感抒发。

三、结语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6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在人类历史上,语言的创造与发展是与文化息息相关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两者得到了同步的发展,它们也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在其中起到无与伦比的重要位置,它不仅反映着该民族文化的内容、特点,而且可以这样说:没有语言,人类文化的交流和传承就无从谈起。” (Brown,1994:170)而另一方面,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和约定,同时它又对文化和其发展产生反作用 (Wardhaugh,1956)。

总而言之,语言是一种文化对外传播该民族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内涵特点最基本的途径和工具。因此,在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注入大量相关的文化信息。

二、英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际中回避不了文化差异问题。在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交际。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中国人要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就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因此,英语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课堂语言的教学,更是对英语所承载的文化的整体教学。应把英语中的历史人文以及文化背景知识导入教学之中,改变原来的语言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或文话敏感性,使之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独立学院学生英语学习现状与不足

1、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大部分独立学院的学生由于高中阶段学习基础不牢,成绩不佳,高考失利,而产生了一定的厌学情绪。同时,由于自控能力的薄弱,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将大量的空余时间用在网络及休闲上。他们不知道要学什么,更不知道怎么去学和为什么而学。学习动机的缺乏,也使之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英语的学习恰恰需要恒心和毅力,尤其是英语口语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实践和学习,所以在这一点上无疑给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带来了困难。

2、英语学习认识不足,学习方法不合理

独立学院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被动学习的老套路。由于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局限性,使得他们更倾向于课堂以及书本的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学生课后选择的不是广泛阅读各种题材与各种体裁的英语文章,而是选择机械的记忆单词和文章。学习方法的不合理使得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语言学习上花了力气却没有收效,反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最终陷入了恶性循环。

3、迫于英语专业考试压力,死记硬背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其他高校学生一样,必须面对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的考试。由于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备考阶段学生只关注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语言技能的提高,更不用说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这就使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走入了一个英语学习的误区。

四、如何在独立学院进行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应建立四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主要是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这是语言能力发展的基础。(2)能力目标。这是在语言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文化目标。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当今生活,明白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的意识和国际理解力,最终使学生具有和平文化。这是中国由封闭走向开放之后,中国公民应具有的素质。(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能力,对英语文化有尊重、开明和容忍的态度。通过教学文化的对比,引导学生更加清楚地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增强爱国的热情。

就怎样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英语课程标准”向教师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化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意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意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意于培养世界意识。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在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初略的了解,教学中涉及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应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2001:25)。

针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现状,笔者有以下的建议:

1、增强教师英语语言知识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

语言源于社会,表现生活,社会发展了语言也在发展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英语每年都产生新的词汇,也逐渐淘汰一些旧的词汇。因此,语言材料要尽量贴近英语国家现实生活,学生所学语言要跟实际生活联系。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语言要反映社会的变化,反映英语国家的真实使用情况。

教师应增强文化的意识,以文化的角度分析课文,在对比汉语与英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选出课文中较为突出文化特质,尤其是容易引起交际上困难的文化特质为教学的目标。利用英语文化的具体事物和参考资料来丰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体验不同文化的差异。

2、创造英语文化的氛围

课堂教学是指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也要使学生了解造成语言差异的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心理因素、社会习俗和思维习惯)。在课堂上创造英语文化氛围,以培养学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课堂是学生接触、学习英语文化的主要渠道,要改变原來以语言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取跨文化教学。

3、选择更生动有效的教学方式

高校教师在课程方式的设定上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选择更为合适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方式进行授课。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可以更多的采用交际教学法及任务型教学法,调动学生参加课堂活动增加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输入。

五、结语

中外文化上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在语言上。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中外差异的敏感性,改变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现象,从而更有效的做好英语教学工作。

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也要帮助他们学习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教师也不能在教学中一刀切,对所有教授课程的班级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既要认识到学生特点的统一性又要认识到他们细微的差别,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满足他们的知识与文化的学习需求,也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动机及能力,更要意识到他们的情感需求。

Claire Kramsch,2000,Language and Cultur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邓炎昌、刘润清,1989,Language and Cultur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王登峰.中华经典诵读与学校教育[J].黄河文学,2010.5

加强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探讨 篇7

关键词:英语教育,英语学习,语言文化

近年来, 在英语教育方面, 我国已与英、美、加、澳、新等主要英语国家进行了日益广泛的交流。目前, 我国外语界对国外先进的英语教学方法和理论有了及时的、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但是, 在英语教育方面, 我们仍落后于英、美等西方国家。

一、英语教育现状

近年来, 我国的英语教育发展很快。但是, 不能否认, 我们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哑巴英语”“费时多, 收效低”等问题普遍存在。因为英语教学作为广义的教育的一部分, 与整个教育体制和中国多年以来的教育传统密切相关。学生接受传统的教育时间太久, 已经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 学习中被动接受, 而不主动地去学习。在他们看来, 老师讲、学生记才是真正的学习, 讲的越细致越受到欢迎, 因为那样他们就不用再动脑子思考了, 因此产生了对任何教学刨新的排斥心理。另外, 外语教学与专业学习脱节, 语言被当成了教学的目的, 而不是学习的媒介, 语言从本质上讲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如果教学中削弱了语言的这项功能, 把语言本身作为教学目标, 结果学习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国英语教育所面临的任务非常艰巨, 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础上, 加大英语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和规划。英语的学习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但是学习要真正有教育意义。必须对学习者生活具有更广泛的价值和意义, 必须与整个人的教育密切相关。

二、加强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 注重教与学的关系

尽管英语教学越来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是, 不可否认, 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阐道在先, 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受过专门的英语教育训练。因此, 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质量等方面都需要由教师来决定。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教师讲学生听, 英语的学习是一个实践学习的过程, 无论是语言知识还是语言技巧, 都要靠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学去练, 这样才能有长进。因此, 英语教学过程必须成为学生主动学习, 逐步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得快, 用得活。

1.教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师也是一名社会成员, 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必然会在教学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阐述, 而且他的言行和形象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教师以其渊博的知识、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教学态度,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育一直被赋予三大功能:一是传授给学生们知识;二是训练学生的社会学习能力;三是培养学生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其中, 后面两大功能包含的就是道德品质方面的内容。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这条规律, 做到寓教育与教学活动中。

2.学生的循序渐进规律

外语学习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一样。在外语学习中, 学生需要有大量知识积累, 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习要有阶段性, 千万不可跳跃。开始阶段, 要打好语言的基础, 如语音、单词、句法等;中间阶段, 要巩固、提高和熟练运用所学的语言基础知识;后阶段, 单靠教师的教学肯定是跟不上学生的知识需求量。因此, 英语学习的过程就需要从以教师的“教”为主过渡到有指导的“自学”为主, 学生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学习优势进行自主学习。

3.教与学相辅相成的规律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必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 学生不断学习并反馈给教师, 这样组成一个教与学的有机整体。如果英语教育学习过程中只是单方面的或者根本就没有信息传递, 那么英语学习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甚至可能导致失败。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对矛盾,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的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教师为主导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加以制约;学生为主体也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因此, 在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过程中处理好教与学这个基本的规律是至关重要的。

三、了解英语文化, 加强英语语言教育与英语学习

大多数中国人学习英语是为了适应英语全球化的趋势, 掌握一门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工具。那么, 英语语言的教育与英语学习我们必须重视英语文化, 了解英语文化。受汉文化熏陶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 无论他水平有多高, 其语言终究摆脱不了汉式痕迹。在现实的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过程中, 使学生熟悉文化差异、帮助学生跨越自己的文化, 以目标文化成员的方式看待事物, 通过各种课堂练习, 理解语言和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文化和交流相生相伴, 文化一旦产生, 交流就是必然的, 作为跨国语言——英语的教育与英语学习也是一样。交流才有发展, 当然这种交流必须是平等的。熟悉文化差异。培养学生掌握外国人的认知方式和习惯,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 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 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英语语言教育与英语学习往往伴随着中国根深蒂固的文化。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一种中国式英语, 因此, 英语语言的教育与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的掌握, 更是文化的学习与熏陶。

总之, 英语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 加强我国英语教育与英语学习不仅需要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 学生应该自主地去学习和了解, 了解英语文化, 从而加强自己的英语文化, 掌握这门语言。

参考文献

[1]卢曼丽.英语教学中的中式英语产生原因分析及对策[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9, (11) .

[2]钱锐锋.英语教育中的文化背景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05) .

[3]商丽雅.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浅探[J].科技资讯, 2011, (18) .

[4]郭家铨.中国英语教育简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02) .

英语教育管理论文 篇8

关键词:英语教育,改革,校外教育

人类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我们熟练掌握一种完善的沟通技能———语言。学语言,听说一定先于读写。对于母语我们如是之。然而在面对英语学习时,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在没有英语语境中,用汉语习得方式学习英语,已经让读写走的太远,听说望尘莫及。随着已然国际化的世界氛围,使英语教育改革成为关注热点,但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也确实迫在眉睫。

一、英语教育的发展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因外语人才紧缺,不仅在高考中加入英语,也兴起了一批校外英语教育培训机构。从最初培养专业翻译人才促进交流,到如今英语已成为全民皆会的语种。正值此时,国家教育政策颁布英语高考“降分”用意何在,我们不妨从校外教育的何去何从来探讨一下。

我国英语教育从兴起之日起,便存在诸多弊端,这些年国家一再探索中国英语教育之路,但培养出的英语学习者依然被冠以“中国式英语”。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英语教育该如何改,何时改。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育奉行“双基”教育,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主的应试教育。以此为基础产生一个类“流水线”英语教育。呈献给教育者的就是要求所有学习者必需以同样的时间、方式为前提,经历相同的模板课程,最终取得相同的结果。然而这其中忽略了许多不定因素,比如学生自身素质,全国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等等。

而校外教育,正以辅助学生应试教育为目的应运而生。然而,在这次英语教育“降分”改革中,校外英语教育应如何转身,不再成为应试教育之附属品,开拓出适合的英语教育方式,巩固自身核心竞争力。

提到英语校外教育,新东方英语教育可谓占据中国英语教育机构市场的半壁江山。

他首先提供的是雅思托福GRE的应试办法,另外一些培训机构如上海昂立、巧口等则主要侧重于青少年口语听力的培训研究。无论这些已经或还未成规模的校外英语教育,都应重新审视和规划自身教育结构布局。

二、“降分”改革是机遇

或许,此次英语“降分”改革,对于英语校外教育是一次有利的“放生”。

1. 对于学生而言,降分意味着能重新规划自己对于英语学习的目的,重新思考对英语学习的着力点,从而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了效率,还把学生从捆绑式的应试中解救出来。化应试模式英语转为趣味模式英语,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负担。

2. 对于教学而言,摆脱以往英语只被当做一种纯知识学习,而非语言习得的“哑巴英语”。显然,这次“降分”改革的潜在要求之一,也是对教育工作者能力的重新认识提升,打破原有的单一语法教育,还原语言运用的本位。

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出,面对此次改革,校外英语教育可以抓住校内英语教育硬环境的缺失和软环境的不足,来因地制宜发展英语教育。

三、因时、因地发展英语校外教育

首先,“大班上课”是校内英语教育无法改变的事实。语言要有语言环境,在缺少语言环境的前提下,英语仅是书面文字永远无法进行流利交流。因此,校外英语教育应变大班授课制为小班授课制。

其次,家长态度。“降分”是国家教育政策规定,但这并不意味所有家长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停止学习英语。在国际大环境形式下,英语永远是一门必不可少的工具。国家“降分”,完善的是国家教育体制,而不是降低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从这方面看,国家正在实施推动英语教育从应试化到能力化的巨大转变。

再次,汉语并不会因为学习英语而受到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时刻与母语相连,英语校外教育未来要做的就是完善融合中西方文化,从而帮助英语学习者减缓学习阻力,增加英语可实用范围。

最后,英语分值变化仅是高考制度改革的一小步,以国内现有语言习得状况,想要走出一条英语教育的路还很长。

四、明确英语校外市场目标,正确实施自我规划

英语校外教育市场机制关键在于“不可去除,完善解决,必须具备”三点。

1. 明确应试教育若存在,对应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就不会去除。国家只将英语“降分”而并非在高考中去除。因此,短时间内“双基”为主的英语教育不会动摇,并且仍然是校外教育的主流支柱。

2. 做好完善自身的解决措施,未来英语教育将越来越奉行实用性推行,语言以交流为本质服务于生活,培训机构应从自身领域中总结完善出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和适应英语学习的教学方法。

3. 校外教育也必须具备改革创新精神,为适应市场需求机制,不断对自身进行改革完善,建立自身核心力量。让英语学习者在“双基”前提下,激发出自己对英语学习的潜能,达到真正掌握一门语言的目的。

教学核心是教材,通过对比研究,曾经的教材偏重结构主义,如教材中曾出现这样的句型: “It’s a book. Is it a book? Yes,it is. ”明显这种句型属于明知故问型,根本达不到让学生理解并表达的教学目的。再纵观如今新东方POP少儿英语,上海昂立的少儿英语教材,这些教材的统一亮点就是贴近孩子的生活,以寓教于乐为出发点,让学生在生活中知道“What’sthis?”如何运用,而不是在课堂上与老师一对一的沉闷对话。

自“降分”改革出台之日起,不仅校外英语教育有很多小学英语教师也不知道未来将会如何。其实,只要抓住国家教育改革的初衷,这些担心是完全无必要的。参与我国英语教材撰写研究的刘道义教授说过: “语言是有连续性的,小学开外语具有优越性,因为小学生记忆力好模仿力强,是语言学习最佳时期。”这并不是说英语教育还将一成不变,而是要重点提升英文老师自身能力素质。瑞典开设英文教育30年,如今瑞典人英文水平与英国人一样,这不得不得让我国英语教育者反思。我遇到过这样一位老师,她曾经从事数学教学,却在两年内改做英文老师,而且任教高三,我与她谈论时她很轻松地对我说: “高三,不用讲课文,单纯地做题讲语法点就行了。”我深深感叹,中国英语教育未来之路如果继续维持现状,只能自欺欺人。

可见,对于校外英语教育,所抓住的重点则是小学或者适龄儿童对英语兴趣的启发和培养,让学生在最适合语言学习的年龄为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让英语融入国人的生活。

五、结语

英语入门教育 篇9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就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这里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 有什么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给新生上第一课, 不能急着教什么课本知识, 让学生应该首先了解英语, 和新生一起探讨什么是英语, 我们通过对英语的学习以后可以干什么。让学生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 他们以后想干什么, 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是否想去环游世界, 想去了解这个硕大的世界, 那么首先要学好英语。或许很多人会说他们想去环游全球, 那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 使学生会对英语产生极大的好奇心, 使自己的内心产生一种对英语学习的欲望。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加以正确引导,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价值的认识, 真正意识到英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地位。

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教师一个默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分量由衷的赞许, 都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心、赏识和可敬。这些都促进学生的上进心‘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增加他们的勇气和信心。达到以情促知、以情促教的目的。

三、从基础知识入门, 把握好英语的入门教学

1. 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初一英语教学重要和首要的任务之一, 是入门阶段教学的关键。通过音标教学, 学生掌握正确发音, 学会拼读单词, 为以后的英语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扫平英语学习的最大障碍。从入门阶段的字母、单词、日常用语, 到初级阶段的课文、句子、对话, 教师应随着教材的变化, 随时把它们分散地教给学生, 采取听、模仿、讲解、练习、校正等方式使学生随时随处感受到正确、规范的语音的影响和熏陶。

2. 词汇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 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记忆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教给他们便于记忆、巩固的方法。如拼读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对比记忆法、为了把好单词关, 更要及时地进行单词听写检测, 做到单词“课课清”, 让学生养成每天记单词的习惯。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 就能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在英语技能中,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 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 才能促进读写能力的发展。因此从初一开始, 英语教师应把握好课堂教学中听说训练的渗透与融入, 设法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强化学生听说英语的意识, 让他们在运用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的习惯, 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1. 用英语组织教学。

大部分学生平时所听、所说、所读、所写的全是汉语, 缺少英语语言环境, 通常只有在英语课上才能接触英语。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尽量用英语进行教学, 创造浓厚的英语课堂气氛, 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跟着教师的思路用英语去思维。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听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语感。

2. free talk。

通过每天free talk, 给每个学生均等的机会来训练口语, 在这项训练中, 学生有权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并可以提前准备。课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英语, 内容可以是校园生活, 英语学习, 个人轶事, 班级活动和小故事等。此项活动使学生们敢于开口讲英语, 增长见识和扩大了词汇量。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起到引导、督促的作用, 使学生的口语得到锻炼。

3. Role play。

根据课文对话或短文的内容进行角色表演, 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 进行真实、生动、有趣的模仿。把课文的语言材料转化为流畅的英语口语, 达到交际和运用语言的目的。

4. 朗读和背诵。

教师利用早读、课堂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促使学生大声朗读, 积极背诵范文, 习惯用语和精彩语段。通过朗读和背诵, 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 形成语感, 逐步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习惯, 提高英语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五、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 只饱一天, 授人以渔, 终生受益。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学生学会学习, 进而善于学习, 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 课前预习:

学习新的单元前, 建议初一新生按以下步骤预习:首先, 拼读新单词, 大声朗读新单词, 然后听录音带, 大声模仿跟读, 直到听熟、会读为止。

2. 听课:

在课堂上, 学生应做到“五动”, 即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动耳, 其中关键的是动口。即:抓住机会积极答问, 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背诵, 敢于参加表演活动, 不要怕犯错误。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 能自主地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 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 作为英语教师, 应根据学生特点, 因材施教, 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把知识点分散学习、教授,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适当启发, 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发挥其自由想象和美好愿望的空间, 在通过语音关、词汇关、句型关、课文关的过程中, 感受学习的乐趣和运用、驾驭语言的成功感受, 为今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心理适应能力。

摘要:让学生迈好英语学习的第一步, 对他们今后能否学好英语至关重要。所以英语入门教育非常重要, 是英语教学的奠基石。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篇10

一、转变教育观念, 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转变教育观念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 它有着具体的内涵。广大教师不仅要接受新的教育观念, 还需要进一步地感悟, 把它转化为教学行为。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看, 应包括以下几点:1、学生学习的性质应由接受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造性。2、传统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教育追求的目的, 而在创新教育中知识由目的因素变为过程因素或手段因素, 知识不再是教育追求的目的, 而是实现创新的手段。3、在教学内容上, 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语言, 又学文化科技知识, 培养人文精神。4、在教法上, 不仅要研究教法, 而且要研究学法,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出发点, 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二、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 是创新教育的保证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着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觉、智慧过程, 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 后者是情感过程, 二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 而忽视了后者, 因此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 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到课堂上就是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 经常采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如:你读得非常流利, 回答地很准确, 别紧张, 再想想等。同时, 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发展中的人, 学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 应引导学生正视不足, 由错误走向正确, 从而不断进步。

三、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过程, 又是情感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伴相随, 相辅相成。积极参与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充分体现了活动、民主、自由的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 不断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为其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第二, 要加强课堂讨论, 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Book Three Make ou world more beautiful.时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环境污染的图画或影视片段, 然后问学生:How do you like the pictures?征求学生们对环境污染录像的看法。多数学生回答:Terrible!We should care for our environment.也有的学生说:“中国人口太多, 应该控制人口来保护环境。”有的学生则说:“我们居住的环境太差了, 人类应该寻求新的家园。”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 尽管有的看法不是很客观, 也是值得肯定的。紧接着我又提出问题:What we should do to improve our environmen让学生们先阅读课文, 再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十来分钟, 做出回答。学生们积极动脑, 平等地交流讨论,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畅所欲言, 有所收获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设疑布阵, 激发求知欲, 是创新教育的良好方法

问题是教学活动的核心, 没有问题的存在, 教学就无法进行, 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什么样的思考和行为。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 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 激发求知欲, 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经验。如教学What’s the weather like?教师用图片呈现三组词:sun—sunny, wind—windy, cloud—cloudy后, 提问“Can you make a rule out of the three words?”引发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寻找规律。学生发现规律后又呈现新词snowy

foggy, rainy, 问“Can you guess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them?”促

使学生运用自己总结到的够词规律来学习新的单词, 体现了“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五、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 新时代要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 更要会学, 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定的自学的能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 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我认为教学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对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的。1、能根据读音规则拼读、拼写单词和朗读课文。2、能回答教师根据课文提出的问题。3、能独立完成预习和复习的作业。4、能独立运用视听手段听懂英语课文并操练英语。5、能阅读与所学课文水平相当的课外读物。6、具有在预习课文时找出难点, 并向老师质疑问难的能力。7、善于归纳总结, 学以致用。只有充分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 学生才能唤起潜在的创造智能, 为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英语创新教育初探 篇11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有科学性。一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二要具体,即要提出课堂教学结束后应达到从已知到未知、从低水平发展到高一级水平的具体要求;三要恰当,要保证教学大纲、教材基本要求内容的掌握,同时要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达到目标。四要完整,既要有认知目标,又要有智能目标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等,并进行整体优化,融为一体。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科学,而目标的落实要讲策略。一是以认知目标为主线——分层落实。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把最基本的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课堂教学应以认知目标为主线,也就是以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为线索,逐步揭示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分层落实,就是针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

课堂上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参与机会和成就感。二是以智能目标为核心——主动发展。创新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发展。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智能目标在整个目标体系中的核心作用,立足知识,培养能力,把教师的主动培养和学生的主动提高结合起来。对此,教师必须坚持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三是以情感目标为动力——和谐渗透。课堂教学除了知识交流这一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交流的主线。教学活动是在知识与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中完成的。情感目标的和谐渗透对认知及智能目标的实现起着催化作用。教师要捧出爱心,倾注爱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喜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智能、情感和谐提高。

二、课堂结构的创新

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课堂教学结构要在创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把握以下几点:

1.复习铺垫

在进行新知教学之前,一般都安排一定时问来做复习铺垫T作,为学习新知搭桥铺路,这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但是,复习的内容不宜过多,时间也不宜过长,要精选那些学习新知识必备的以及和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作为复习内容,做到短时高效,快速反馈,迅速接触新知。

2.导入新课

新课的导语要牢牢地吸引学生的认知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学习主动发展。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利用图片、幻灯、实物、录音、背景材料等创设情景,精心设计启发性问题,问题要有的放矢,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进行新课学习。

3.传授新知

传授新知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从而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提高。师生间、学生间多向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是课堂教学的高潮,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一环。

4.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设计练习应有“质”与“量”两方面的要求,既要切中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又要从不同角度组织形式多样的练习。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去听、说、读、写,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5.下课前的短短几分钟内,教师对整堂课的主要内容要浓缩,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能起到锻练思维、加深理解、巩固记忆的作用并对下一堂课进行辅助铺垫,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余音绕梁的感觉。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为此,“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只有这样,才能把提高学生素质落实到实处。

1.变“苦学”为“乐学”的创新之路一诱导

诱导,就是指诱以学生强烈的的求知欲和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探求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学生的心理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

2.变“死学”为“活学”的创新高招——引导

引导,就是指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恰当地把教材划分为层层递进的若干部分,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总结规律,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变“死学”为“活学”。

3.变“难学”为“易学”的创新法宝——疏导

疏导,就是指学生思维受阻或思维出现偏差时,教师及时指点迷津,拔开疑云,疏通障碍,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变“难学”为“易学”。

4.“学会”为“会学”的创新诀窍——指导

英语教育渗透情感教育方法研究 篇12

所谓情感, 就是指兴趣、态度、动机、自信心、自主性和意志等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观或客观因素, 即非智力因素, 情感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觉, 即使控制力, 也是巨大的动力。在现代英语教学中, 老师应充分考虑利用情感教育, 并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完成英语教学, 提高学习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 老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 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人格的尊严, 同时仔细研究学生的心理因素, 多沟通, 在锻炼学生意志的同时, 提高他们的情操和道德操守。

一、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1、让学生体验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美感源自于它的文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在跟读时让他们模仿抑扬顿挫的语调;在会话时要求他们用清晰准确的语音发音;在朗读时注意轻重缓急的节奏, 要让学生体会到说一口地道流利英语口语的趣味性与重要性。例如我在教课时, 我会让学生将课文中的内容加以改编, 希望他们加入自己的理解。学生在改编的过程中, 不断创新想象, 发挥自己的潜能, 同时也能对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科学的运用, 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了尤其, 无疑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2、让学生接受文化的熏陶

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中, 结合教材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 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一些英美文化常识, 如就餐礼仪、接受礼物的习惯或节日活动等, 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让他们学会透析社会现象洞察文化底蕴, 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使一些语言习惯在潜移默化中被接受和运用。

3、让学生感受英语学科中的艺术美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较贴近时代, 并具有学科的交叉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不同语言内容的兴趣进行语言形式的训练, 并利用图片、音乐、录音、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较长时间地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上课时, 为了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我播放了贝多芬名曲《月光奏鸣曲》, 我将这首名曲做成一个课件, 先让学生感受一下英语, 然后我又播放了贝多芬的《命运》将学生带进教学情境, 再让学生听英语的同学, 我就间接贝多芬的生平, 然同学生们了解到, 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如果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时, 我便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美妙的月光奏鸣曲, 在音乐渲染的愉悦氛围中, 让学生感受到了英语课堂中蕴涵的艺术美。

4、情感教育要求在课堂活动中实践

教师的教学设计, 即教案的具体实施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所以, 好的教学设计还需要有效的课堂组织活动来加以实践, 就活动形式而言, 教学上互动的活动形式比个体独自的活动形式更能有效地进行情感教育, 例如, 对子活动可以增加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小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统筹安排能力;师生互动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 综合课堂管理的各种学说, 不管是强化理论, 目标导向理论, 行为矫正理论还是斯莱文的四步反应理论等, 都强调了在课程开始前和学生共同制定课堂公约, 教师以严格而持久的行为有效保证了课堂的纪律性;在此基础上, 教师要注意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哪怕是一个温和的微笑, 一个鼓励性的动作, 如轻轻地拍一拍肩膀, 摸一摸头, 或是由衷地竖起你的大拇指, 这样, 既肯定了这位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 又点出了他的答案中还有不准确的地方, 同时也照顾了他的自尊心, 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自信心的一种满足。

二、如何落实情感教育

1、用平等的师生关系沟通

研究表明, 人在满足生存需求后, 都很喜欢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归属, 同时在这个群体中获得认可。因此, 我们的英语老师除了要关心学生, 还要学会尊重、赏识学生, 热爱自己的教育职业, 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中学习。而老师的赏识主要体现在教学之中, 例如良好的师生沟通、相互交流等。在教学中, 老师要端正心态, 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沟通桥梁, 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信任感。教师可轻松愉快地通过英语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趣味性揭示英语教材本身的魅力, 因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例如, 担任初中英语教学的老师, 可以在课堂开始前教学生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 如见面、道别、致谢、道歉、家庭成员的称谓、时间、年龄、性别等, 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一下这些语言, 当学生半中文、半英语夹杂着说话时, 也不要觉得不耐烦, 一定要耐心的指导他们的发音, 打消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和学习顾虑, 让学生觉得我们是学习的伙伴, 而不是不同等级的教育者与学习者, 更不是高高在上的老师,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渐渐喜欢上英语, 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创设情景, 以情激情

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十分重要, 创设一定的情景,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英语交际离不开情景, 老师要为学生营造各种情感, 寓教于乐, 将显示场景搬进英语课堂中, 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英语就近在咫尺。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英语渲染气氛, 在讲授诗歌时, 就可以加入音乐伴奏, 烘托情景。在朗诵和学习诗歌时, 就能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浓厚的情感。另外, 一定要积极的利用多媒体, 多媒体已经是现代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工具, 它声情并茂的情景, 足以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情感。

3、积极评价, 升华情感

老师的评价必须客观, 主要集中在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能力上, 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学生, 将评价的目的定位在鼓励学生进步的基础上。同时要重视过程评价与最终评价的结合, 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不管是哪种鼓励, 都应让学生感觉到自信心的存在, 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4、在教学之外扩展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矛盾和困难, 师生之间必须采取一种积极、宽容的态度对待和处理。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个性, 但老师都应积极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潜力。教师对学生的赞赏若能与学生的意愿、兴趣及心理特征相吻合, 就能将学生本身优秀的一部分作为主导, 更很重要的是, 一些不良的习惯和想法将会渐渐淡化。因此, 英语老师应了解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心理表现和特点, 这是十分重要的, 它可以让教师在“移情”之中懂得欣赏不同学生的特点, 对他们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绝对权威”的作风必须得到改变, 如要真正观察到学生的内在真实情感, 就应该允许学生说“不”, 甚至鼓励他们说“不”, 让他们展现自我, 并以此为契机, 激发他们的“灵感”挖掘其潜能, 促使个性自由地发展, 这就是我们培养现代个性人才, 独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5、寓教于乐, 让学生怀着快乐的情绪学习

这是情感教育原则体系中的一条核心原则, 这条原则的基本涵义是教师要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 使学生怀着快乐-兴趣的情绪进行学习。情感心理学实验证明, 当一个人处在快乐兴趣情绪状态中时, 最能发挥其智能操作水平, 因而快乐---兴趣是个体进行智能活动的最佳情绪背景 (孟昭兰) 。我们要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 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挂图、实物, 随时随地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 并尽量多地使用。比如他们喜爱做游戏, 我就把游戏引进课堂, 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训练听力以及表达能力, 轻松愉快的同时学到了新知识。

由此可见, 情感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很大, 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和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解决情感问题有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 注重情感教育, 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为学生终身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总结

综上所述, 英语老师要合理的运用情感教育, 带动学生的情感体系, 真正学好英语。老师在教学意识方面的改变是重点,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变也要有突破, 必须积极主动的融入感情, 引发学生的情感燃烧, 将学生思维独立的个体, 他们都有自己的个性, 发展以人为本的观念, 并将其融入到教学中, 就能让学生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的审美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黎丽:《以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1]王黎丽:《以情感教育促进英语教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2]安卫华:《英语课堂情感教育研究学》, 《知报.教学论坛》, 2010, 3。[2]安卫华:《英语课堂情感教育研究学》, 《知报.教学论坛》, 2010, 3。

[3]金新华:《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大庆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1年。[3]金新华:《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大庆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1年。

[4]何淑琴:《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尝试》, 《素质教育新探》, 2007年。[4]何淑琴:《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尝试》, 《素质教育新探》, 2007年。

上一篇:评课效果下一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