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2024-09-13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精选12篇)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1

自学考试教育是以自学考试作为检验和评估手段,以自学作为主要学习形式,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开放式社会化教育形式,自学是其基础,教育是其根本。它旨在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自学考试教育历经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目前,自学考试教育面临着若干问题,发展与压力同在,机会与威胁并存。

一、乐观的发展机会

(一)国家政策: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方向导引

1.党和国家高度关注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针对我国的现实国情与社会发展,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重要论断和“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并先后下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自学考试教育的相关任务、地位及作用。我国要强大和富强,只有大力兴办教育,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建立自学考试教育制度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要在今后长期坚持下去的一项重要国策。

2.我国正在根据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这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教育被置于重要的位置。全体人民只有享有良好的教育,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才能造就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才能构建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此奋斗过程中,各级各类教育形式包括自学考试教育都将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使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自学考试教育向农村延伸的政策壮大了自考队伍,寻求了新的发展方向。实施面向农村发展战略,是自学考试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继“九五”把自学考试教育向农村延伸定位为“重要发展方向”之后,国家又将其确定为“今后发展的重点”。自学考试教育从开考专业、报名方法、考试措施、助学辅导、成绩公布等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和全方位的服务,使得自考的队伍逐渐扩大。据统计,在部分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民报考人数已经接近总报名人数的15%~20%。

(二)教育改革: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背景支撑

1.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广阔而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

上至高等教育,下至幼儿教育,都在开展不同程度的变革,这无疑为自学考试教育提供了发展的契机。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提倡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做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进行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2.中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为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国家政策规定,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受过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将会成倍增长。受我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师资力量、资源利用等的限制,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进入不到普通高校学习,而选择依靠自学考试教育来圆其大学梦想。高中阶段教育的大发展将为自学考试教育的发展提供新鲜的血液。

3.普通高职学生成为自学考试的重要生源。

由于目前的就业压力较大,大部分高职毕业生受学历的限制难以找到工作,他们中的一部分将通过自学考试获取更高的学历或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质。

(三)社会发展: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时代演绎

1.知识经济时代为自学考试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速,科技知识总量不断增长。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掌握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社会成员必须通过自学考试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接受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另一方面,通过自学考试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学习高等知识,掌握高等本领,从而在社会中具备市场经济意识和职业开发能力,使自己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不至于落伍或被淘汰。

2.高教大众化为自学考试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接受高等教育不再是少数人享有的特权,而是逐步转变为多数人的权利。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中国目前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尽管高校扩招对于自学考试教育造成了竞争冲击,但仍有大量落榜生需要继续学习。

3.信息网络的普及为自学考试教育拓宽了新的天地。

在21世纪,传统的自学考试教育助学形式将被网络化、信息化的远程助学所取代,网络化学习将逐渐成为自学考试教育的主要自学手段。自学考试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有机结合,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助学辅导、测评考试、成绩管理中将得到充分运用,现代化开放式的自学考试教育自学服务与助学系统将逐渐建立起来,从而为各类人群、各种行业、各种领域插上知识获取与能力提升的时代化的飞翔翅膀。

(四)自身特色: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显著优势

1.自学考试教育具有开放教育的特征。

自学考试教育开创了我国高等教育面向社会的先河,建立了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式运转机制。表现为:入口开放,报考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学习过程开放,自主决定继续学习还是退出自考;考试课程开放,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报考课程门数;学习形式开放,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助学辅导开放,有关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可举办形式多样的社会助学活动。

2.自学考试教育具有继续教育的特征。

自学考试教育是实施继续教育、解决工学矛盾的最适当的教育形式之一,是强化继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其继续教育特征主要表现在:考试自学统一化,以考导学,以考促学,遵循国家考试标准;助学活动社会化,助学者不是单个老师,而是一个组织或专家系统;学习能力持续化,以自学为主要学习方式,更能增强自考生的继续学习能力与学习精神。

3.自学考试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特征。

我国自学考试教育延续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特点,表现在:它为在职人员和非在职人员开辟了一条广阔的学习渠道,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匹配,形式灵活多样;开放式、网络化和社会型的服务体系使人们随时随处都有机会学习。因此,对于自考学习者来说,只要保持学习的欲望,具有相对有效的时间和空间,自学考试教育都会为任何一个求学者提供学习的机会。

二、严峻的现实威胁

(一)教育压力: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1.自考生源逐渐减少。

随着我国高校连续扩招、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参加自学考试教育的人数出现下滑趋势,其中来自中等学校毕业生的那部分生源明显减少。如2002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高达320万,在校生数已达1 500多万。与之相应,自学考试教育来自中等学校毕业生的应考人数,2002年比1999年减少了60多万。据预测,今后几年,这部分考生数还将进一步减少。

2.其他教育形式竞争加剧。

自学考试教育尽管有着比较优越的发展历史,但越来越面临着开放教育领域中其他教育形式的竞争。首先是民办高等教育的盛行,它们规模庞大且在校学员数量众多,大多能够独立颁发国家认可的学历文凭。其次是以现代远程为基础的网络大学(学院)开始发展,其开放性特征能够吸纳社会上有志于求学深造的各类人士。另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的逐步开放、成人教育招生制度的改革等也对自学考试教育形成严峻的挑战。

3.自学考试教育助考资源短缺。

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学校的角色随之发生重大转变:由先前政府的附庸转变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自学考试教育调用学校教育资源的行政手段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受到限制。自学考试教育将不得不转变依靠主考高校制订和掌握考试标准和考试试卷,依靠中学组织考场等一系列行政做法。这无疑是对制度发育还不够完善、机制尚不够灵活的自学考试教育的重大挑战。

(二)社会形势: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客观瓶颈

1.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的牵制。

面临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的教育行业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渠道,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学考试教育能否顺应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时代需要,及时完善自己的运行体制,特别是强化管理手段的信息化,推动服务体系和助学体系的网络化建设,等等,这都是自学考试教育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中应该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2.国际教育因素的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达国家的各种教育机构纷纷打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使自学考试教育遭受一定的冲击。一方面,境外教育机构在通常采用合作合资等形式进行办学,直接与我国教育机构包括自学考试教育机构进行竞争。另一方面,境外考试认证机构纷纷进入我国,采用各种形式举办国际教育机构和跨国公司普遍认可的学业证书、职业或技术证书考试,使自学考试教育的学历和非学历证书考试承受一定的压力。

3.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动。

国家方针政策的调整使自学考试教育的定位方向和努力重点发生变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全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七大将优先发展教育、建立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列为改善民生的议事日程。因此,加快发展自学考试教育,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劲的人才资源优势,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先天缺陷:自学考试教育发展的致命因子

1.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日趋明显。首先,教考分离原则导致教育教学环节相对薄弱,师生当面交流、实践技能操作和校园文化熏陶比较欠缺。其次,自学考试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和考试规律,而按照普通教育的办法去维护管理,其自身特色与优势难以凸显。再次,标准与要求较高,过关率较低,毕业周期较长,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着自学考试教育的持续发展。

2.专业课程设置陈旧。

自学考试教育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因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而显陈旧。究其原因,一是专业课程设置脱离不了普通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窠臼,没有与时俱进的发展特色;二是没有进行大胆淘汰,某些专业和课程设置日趋老化。三是缺乏以质取胜的课程质量意识,专业课程重复设置较多且不均衡。以质量为生命线的自学考试教育正在经受其专业课程设置的严峻考验。

3.社会助学缺乏规范。

社会助学是弥补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体制的不足、提高自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自学考试教育的助学管理缺乏规范,表现为:第一,监督和教学评估机制不健全,助学活动中存在着助考不助学的情况。第二,片面强调课程学习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自考生的国家思想意识和社会道德信念薄弱。第三,助学师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收费标准、规模大小等参差不齐,逐步弱化自学考试教育的社会助学功能。

摘要:自学考试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下现实中,自学考试教育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和前所未有的现实威胁,但机会大于威胁。对此,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学考试教育,抓住机遇,正视威胁,不断探寻自学考试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之路,促进自学考试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自学考试教育,机会,威胁

参考文献

[1]郑绍玲.开拓创新抓住机遇迎接新世纪对自学考试的挑战[J].贵州教育,2005,(10)12-13.

[2]赵亮宏.抓住机遇积极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J].中国考试,2003,(9)4-6.

[3]殷杰兰.新世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2,(4)56-57.

[4]李万昆.自学考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2,(9)11-12.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教师招聘 理论问题 现实问题

论文摘要:对于高校而言,教师始终是质量与品牌的保证。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师素质,是各高校长期关注的话题。在现有体制下,由于历史原因所致,高校当下尚未真正实现教师聘任制度,教师一旦引进,便很难将其分流出去。所以,严把”招聘关”,从源头上控制教师质量是各高校必须面对的课题。就此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教师招聘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的创造者及传播者,在高校运行机制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正如丁学良教授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一文中所述,评价一所大学是否一流,应当按照九项标准衡量,其中,大学教员的素质之标准列于首位[1]。

教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营造教师人才自由流动的良好局面,打破教师终身制以更好地激励教师,《高等教育法》第48条规定,“ 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但由于《高等教育法》的规定没有强制执行的依据,所谓“无强制,则无法律”,这样的法律规定只有在相关细则配合的实施下才有活力。而这样的细则要么缺失,要么层次太低,最终使得教师聘任制度有流于形式之嫌。

所以,在目前背景下,教师一旦引进就很难再让其分流出去。各高校只有严把“进口”关,科学、严谨地招聘将来之优秀教师,是保证和提升大学质量的关键一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做好教师招聘工作,以及在招聘工作中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一、教师需求与供给的预测

(一)教师需求预测

教师需求是指高校为了当下及将来发展需要所应具备的教师数量及其所应具备的各项素质的综合。作为教师招聘的第一步,引进什么的教师的需求是必须要首先掌握的消息。那么,如何确定引进人员的标准?总体而言,应当分析目前空缺岗位。一般来说,工作分析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7W:即Who(谁来完成)、What(工作内容)、When(工作时间)、Where(工作地点及环境)、Why(工作目的)、How(如何完成)、ForWhom(为谁服务)[2]。只有在科学地考虑上述问题之后,一项工作的内涵才能清晰,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完成这项工作才会有针对性。

由于高校的发展必须具有前瞻性,所以除了要完成当前空缺岗位的人才引进工作,高校管理者还应当预测未来教师的需求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财政预算的因素;由于个人辞职、中止合同、工作变动和退休等原因引起的教师更替;特定学科出现的新技术;要求提高所提供的教学质量的有关决定;学生的入学率及大学的发展规划等。

(二)教师供给预测

教师需求预测完成之后,并不意味着学校就能实现招聘计划,教师供给情况的排摸同样至关重要。现在大家几乎都达成的一致意见认为,高校教师应当由经历过系统学科训练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或者在该学科具有最高学位者来担任。同时,博士的招生并不如硕士那般扩招得厉害,所以,冷门专业与热门专业的师资招聘情况将大相径庭。作为学校招聘工作的管理人员,一方面应当收集全国范围内其他高校需招聘专业的博士建设情况,同时,还应当挖掘本校的相关人才,做到事半功倍。

二、招聘对象:不能近亲繁殖

一所优秀的大学一般是不留本校学生的。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出于下述两方面考虑。

(一)保障学术自由

科学研究需要思想的碰撞,如果只有一种思想的存在是不可能带来学术的快速发展的。可以说,思想越自由,碰撞的火花越激烈,学术进步会越快。

大学必须要有学术自由。但问题是,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很大的原因是来自于学术组织本身。试想,什么样的人会敢于在院系里表达自己的学术思想?如果一个有权威的人坐在那里,而你又认同他的权威,你就不会去挑战他的权威。而如果这个权威又是你的导师,你就更不可能去挑战他的权威。所以,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思想、敢于挑战权威的人,一定是那些与权威没有利害关系、没有思想隶属关系的人。所以,为了保证学术自由,应当尽量避免近亲繁殖。

但在现实中,人情世故很难避免。这就要求高校招聘管理人员思考如何制定相关制度,从制度上规避这些人情或者权势的压力,用制度作为盾牌,既保护自己,又维护学校的学术自由氛围。这是值得深入研究的现实问题。

(二)打破官本位   防止近亲繁殖,正可以有效解决官本位的问题。如果现在有一个岗位空缺,来应聘的十个人都是外校的,招聘管理人员首要的考虑因素是其自身的学术能力还是其导师在外校的职位高低?肯定是以其自身的学术能力为决定录用与否的标准。这样一来,学生在报考博士时会选择那些有学术能力的导师,而导师们肯定更愿意将其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学术水平和培养博士生上面,而非烦琐的行政工作。 "

三、大学自身定位及对教师的期望

对新聘任教师的期望如何,涉及到学校的定位及学校的理念问题。如北大教授张维迎认为,北大“招一个讲师的目的是期待其成为一个优秀的教授,优秀的学者。如果不行,就不必再留。这是一个大学的理念。” [3] 我想,几乎所有的大学校长都会同意这样的观点:谁不想招聘最优秀、最具潜力的教师?谁不期望引进的人员将来都可能成为大师级的人物?但这只是理论上的美好愿望罢了。又有几所大学是按照这样的标准进人并退人的?毕竟,在中国,北大只有一个,能和北大相抗衡的屈指可数。当在北大招聘人才的上述目标尚处于理念阶段的时候,很多高校估计连“理念”的.勇气还没有。所以,进什么样的人,不能光只停留在理念的美好期待,更应该对自己的定位有一个科学的评价。如果一所大学仅以职业技能为特长,又何必耗财、费力招聘的都是那些高端人才?真的招聘过来了,到时候人才会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并不是最好的就是最适合的,最现实的还是看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实际的岗位设置和岗位需要是确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标准。

四、招聘的前提和依据:岗位设置

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确定了当前和未来教师需求之后,接下去需开展的工作便是寻找、筛选及录用所需人才。

(一)岗位设置原则:因事设岗

工作岗位的设置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科学性。因此,首先要明确设岗的依据。从学校实际运作来看,岗位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教师配置适应工作需要,因此应该因事设岗,而非因人设岗。

在此,带来第一个问题:因事设岗的对象仅仅是针对新进教师提出来的,还是应当针对所有的教师,包括尚未引进的以及已经在岗的?答案应当是:针对所有教师而言。教师作为一个学科或者学院的组成人员,不能割裂开来,而应当统筹兼顾,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公平、有序的学术团体。但问题随之产生:这么多教师差异性很大,比如有些知名老教授可能只有本科学历,外语水平也达不到要求,如果按照当前的要求设定岗位,那么将置部分教师于尴尬的境地。难道不符合条件就不聘了,就让其下岗?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所以,岗位设置因“事”设岗只是理论上的完美的指导思想,因为必须考虑到因“人”设岗的现状。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在因事设岗与因人设岗之间有机协调,尽可能做到人尽其才,在保持团队的稳定性时逐步发展和完善团队。这就要求人事管理人员在因“人”设岗时,“人”的标准应当公开、透明、统一并具有说服力。唯有如此,因事设岗者才能体谅,因人设岗者才会信服。

(二)岗位设置标准的指导思想

岗位设置标准的制定是很困难的,但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是明确的,即应当符合通例的人才标准,而不应过于考虑天才的个案。任何一项制度的制定,目的不是考虑个案,而是考虑通例。尤其是在规模比较大的社会,通例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个案[1]。就以是否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为岗位设置标准为例。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下,选择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具备很好的专业训练背景,这一点已为大家所公认。但同时,有人会提出,没有科班训练的也能成为一名好的教授。比如,钱穆就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一个小学教员,还有华罗庚,但却能成为一名大数学家。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概率和效率问题,非科班出身的人和科班出身的人,哪类人员更可能适应大学教师岗位的需要?在知识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样的通才人物很难再现。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一定在概率上远远高于非科班出身的人员胜任大学教师的岗位。另外,以科班出身为一般岗位条件,同样可以提高招聘过程的效率。最高学位本身就已对其学识进行了较好的认证,学校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考察其言语表达能力、学术潜力等其他综合素质的考量。否则,光就学识方面的考察将花费招聘管理人员大量的精力,结果可能仍不甚理想。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博士学位者应当一律拒之门外?显然不能这样看待。博士学位的作用在于证明其受过系统的训练,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但如果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人在专业知识方面已有过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水平已达到或者超越一般的科班出身的人,在其他方面也能符合该岗位的要求,当然是考虑将其招聘的。这里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来评价一个人的学识和学术水平是否能达到标准的问题。这个问题只能由专业内部的专业人员来衡量,而不能由外行人来评判。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67.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3

摘 要:本文梳理归纳了当前军队院校士官教育面临的教育观念、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研学术、教员能力、办学特色等六个方面重大现实问题,深入分析了存在的客观原因,研究提出了解决的思路举措。

关键词:士官教育;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第十六次全军院校会议后出台的《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和《关于改进和加强士官培训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军队院校士官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总体部署。当前,承担士官教育任务的军队院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指示精神,结合单位实际,采取积极措施,扎实推进士官教育的创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军队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中、关键环节的突破上,士官教育领域依然存在着诸多现实矛盾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士官教育的稳步发展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如何有效解决这些矛盾问题,是我们必须正确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现实课题。

一、教育观念更新问题

近年来,军队院校士官教育在军委总部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借鉴军内外、国内外高等院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在士官人才的教育培训上形成了一些共识,为士官队伍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士官教育的蓬勃发展。然而,受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影响与桎梏,目前依然存在一些旧的教育思想观念,严重制约着军队院校士官教育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

从外部看,对士官教育的历史方位和功能作用缺乏深刻认识。目前,士官队伍已经成为我军士兵的主体,士官在我军现代化建设历史进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教育培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但不可否认,无论从军队院校体系结构、教育类型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同时承担军官、士官培训任务院校的运行实际看,士官教育层次水平偏低、支撑部队建设作用偏弱等错误偏见依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导致士官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缺乏系统的宏观管理与具体指导。士官教育是以培养“动手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是强调“实践性”的教育,而非教育层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类定位不同。同时,科学本身不分高低,只论学科领域不同。士官教育涉及的学科领域,从科学的内在属性来讲,与高等学历教育所研究的属同一范畴,所不同的只是关注点不同而已,士官教育同样可在各个领域(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取得突出成绩、做出突出贡献,本质上不存在士官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因此,当前最首要的是要适应部队建设和人才发展需要,把军队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正使士官教育占有一席之地;适应军队体制编制和士官制度改革需要,宏观谋划、系统设计士官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士官人才培养质量。

从内部看,对士官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本质缺乏深刻认识。尽管近些年来各类士官教育院校加大了士官学员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增加了装备设备操作、保养、维修能力的教学训练比重,但是院校的教学仍未真正做到紧贴部队、紧贴装备、紧贴岗位,未能充分体现部队建设发展的新形势、士官队伍建设的新任务、武器装备建设的新发展,训用不一致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课程教学仍然以知识体系完整性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实践教学环节偏少,内容设置不够系统,应用性、针对性不强。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是要搞好教学顶层设计,充分认清士官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与规律,以部队需求为牵引,牢固确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提升士官岗位任职能力。

二、学科建设定位问题

士官教育需不需要搞学科建设?这一问题是军队院校士官教育长时间争论的重大问题,目前现实的做法是士官教育院校只搞专业建设,在军队和总部下达的院校教学重点建设工程中纳入学科专业建设范畴。一方面,学科建设包括的学科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队伍、学科环境等五大内容要素,基本涵盖了院校建设任务的主要方面,这反映出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全局性重要工作;另一方面,学科建设特别是重点学科建设,对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着牵引、支撑和辐射作用,一定的学科建设水平,体现一定的院校建设整体实力和学术声誉。因此,学科建设不是研究生教育的特定产物,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建设的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成果产出的保障和重要依托,在院校各项建设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这符合院校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军队院校士官教育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范畴,必须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科学确立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不断推进学科的创新发展,使之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把握学科定位。与学历教育院校不同,士官教育院校的学科建设应遵循实践体系的发展逻辑,侧重实践知识与技术的发现、创新与应用。要以技术技能型士官人才培养目标为牵引,把握学科内在属性和发展规律,保持学科建设基本要素完整性的同时,突出军事实践应用,体现自身发展实际。二是理清学科方向。既要构建与教育培训目标任务相一致的学科体系,明确主干学科和支撑学科,又要根据各学科的使命任务要求和学科队伍、科研水平、环境条件等方面现状,科学确立学科研究方向,力求发挥自身优势,体现学科特色。三是制定学科规划。紧贴职能使命,尽快研究制定院校学科建设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明确学科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建设举措和实施路线图,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四是建设学科项目。选取对学科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或重要支撑的核心项目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建设,特别是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方面给予重点关注和投入,从而催生教研成果、扩大学术影响、培育学科队伍、丰富学科资源,促进学科建设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启动重点学科建设,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以重点带一般。

三、教学改革深化问题

教学改革是院校教育永恒的主题。当前推进士官教育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是诸多现实问题的关键,必须下大力抓紧抓好。目前士官教育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设置沿袭学历教育模式,没有突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应用型特色;二是课程目标定位模糊,对技能培养的广度与深度把握不准;三是课程内容缺乏明确的专业指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四是课程实施手段单一,受教学场地、培训设备、师资力量等条件限制,教学中大班授课、观摩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一要重构课程体系。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以工作体系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逻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标准为依据,建立完善以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为主体,符合士官学员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的行动导向型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整合教学内容,建立“课程超市”。二要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动任务驱动式、项目牵引式、启发引导式、案例实例式、实作实训式教学,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课时比重,严格实践教学两个60%要求,增设操作指导教员,推广实行小班化授课。三要搞好配套建设。加强培训设备、器材、场地等硬件条件建设,鼓励教员进行课程开发、教材编写,改进院校条件保障不足;将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改革,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数字仿真实验、在线知识支持、在线教学监测等广泛应用;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四、科研学术创新问题

长期以来,推进科研学术创新一直是士官教育院校面临的瓶颈问题,科研条件缺,科研项目少,科研成果不多,学术水平有待提高。究其原因,既有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一是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开展科研创新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提高教员的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是院校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科研与教学,仿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两者缺一不可,教研一体应是高等院校的追求目标。因此,士官教育院校应该也必须把科研工作作为重要任务,统筹谋划、系统推进。二是缺乏科学的目标定位。只有正确确立符合士官教育特点要求、院校建设自身实际、教员能力素质水平的科研定位,才能逐步明确相应的科研方向,开拓科研渠道,院校科研才能真正做到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科研工作制度还不健全,教员科研工作积极性还未真正调动起来,科研成果转化机制还有待完善。

推动士官院校科研工作,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重要的是要找准科研定位、凝练科研方向。士官教育的根本属性和士官院校的职能使命,决定了士官院校的科研学术必须以军事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实战应用为重点,科研领域和科研项目要体现本院校、本学科专业的优势特色,服从并服务于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重技术革新和方法创新,积极融入以装备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应用性创新活动;面向部队需求,提升服务成效,科研项目来源于部队实践,科研成果服务于部队建设,转化为部队战斗力,努力把士官院校建设成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基地、科技服务基地。

为扭转当前士官院校科研实力欠缺的局面,建议各级主管部门和士官院校建立健全辅助支持与奖励制度。从士官院校长远建设发展需求出发,鼓励士官院校申请基础性、应用性科研项目并积极帮助士官院校完备申请条件,提供相关信息,在项目批准、资金投入、学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主动将士官院校科研力量纳入军队重大(或重点)科研团队,通过传帮带,拓宽他们的科研思路,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鼓励科研工作从“小”项目做起,对教员申请的小课题应给予大力支持,不能因科研开展初期项目研究成果不理想而全盘否定士官院校的科研努力。唯有如此,士官院校的科研力量才会逐步发展壮大,科研水平才会稳步提高,科研效益才会逐步显现。

五、教员能力培养问题

“双师双能型”教员是士官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的科学目标与努力方向。然而,当前士官教员队伍建设现状与院校建设需求、人才培养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为:一是与高水平学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理论思维、把握前沿、知识创新的能力略显不足;二是与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装备运用、技术创新的能力略显不足。

提升士官教员队伍整体实力和水平,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有力措施,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胜任新时期的士官教育工作。一是业务能力培训。通过到专业系、部队、工厂和科研院所调研,参加各类学术培训活动,聘请行业领域专家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参加学科竞赛和授课比赛等,提升教员的业务能力,实现任职岗位与课程的有效融合。二是岗位实践锻炼。鼓励教员进行岗位实训,有计划地选送教员到企业接受培训、到部队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组织建立专业教学团队等,进一步提升教员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通过教学评价、职称评任、岗位交流等制度改革,增强教员提高实践能力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科研学术推动。把握军事理论和装备技术发展前沿,以教学实践和岗位任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装备部队建设现实问题、军事训练实战化需求作为科学研究重点,有针对性开展联合攻关,提升教员科研学术能力。四是队伍结构优化。改革教员选调、引进制度和考评办法,调整教员队伍结构,积极引进行业公认专才,聘请部队、工厂、科研院所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员。

六、办学特色彰显问题

办学特色是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特有而稳定的传统和风貌。士官院校与其他军事院校相比,大部分因建校时间短、转隶转型频繁,缺乏历史沉淀,院校特色不够鲜明和稳固。与地方职业技术学校相比,缺乏优势学科、特色学科,或者部分学科优势未真正与办学特色、院校生存发展需求相统一,未建立院校自身的口碑和标志。部分士官院校的上级机关、校领导及教职员工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仅满足于“存在”状态,或为院校级别的提升盲目追求规模大、种类全,缺乏院校长远发展的思考和规划,特色自然不够突出。

办学特色是院校办学质量的体现,院校要建好就必须树立特色意识,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一是凝练办学理念。各院校应从自身历史传承、区域特点、学科优势、校园文化等方面细致分析,明确真正能反映学校特色的、广泛认同的、可努力实现的办学理念,据此制定战略、统一认识、鼓舞士气,使全校官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常抓不懈,特色必然日渐凸显。二是提升学科实力。保持和发展优势学科,使之成为士官院校的主干学科;加强主干学科建设的同时,注重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的建设,拓展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扶持新兴学科;抓住士官院校的学科优势和技术服务特色,主动联系部队,在实践岗位上搞发明、搞创新,提高影响力。三是培育合格人才。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有意识地选拔部分学员参与到科研项目、科技竞赛、练兵比武等活动中,配备优势师资,提供资源保障,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严格考核并着力推荐他们到对口工作岗位上,帮助他们在工位上做贡献出成绩,使他们成为士官院校的“活招牌”。四是对准薄弱用力。认真盘点院校办学规模、总体实力、专业建设、学术资源、教员队伍、校园环境、制度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以突出办学特色为标杆,通过挖掘或整合现有力量或申请资源、增加投入等方式,促使特色建设早入正轨、快见成效。

参考文献

现实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篇4

1. (2011年北京) 下列的估测, 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 cm

(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 m

(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

(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

答案: (C)

2. (2011年南沙) 小华是一名发育正常的九年级学生, 下面是与他有关的一些数据, 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他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5 m/s

(B) 他身体的平均密度约为1×103kg/m3

(C) 他的体重为100 N

(D) 他的手掌宽度为25 dm

答案: (B)

3. (2011年重庆) 下列数据中, 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B) 9年级课本书的质量约为3 kg

(C) 教室日光灯通过的电流约为10 A

(D) 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 m/s

答案: (A)

4. (2011泰州) 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来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 它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它所受重力的大小

(C) 因为它处于静止状态, 所以它没有惯性

(D) 它不会自动沿桌面滑动, 是因为受到摩擦力

答案: (B) (D)

5. (2011沈阳) (多选题) 学生的校园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现象,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冬季用暖气取暖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C) 看见校服呈蓝色, 是因为校服吸收了蓝色的光

(D) 饮水机上的指示灯是发光二极管, 它利用半导体材料制

答案: (B) (D)

6. (2011年莆田) 有些教师上课时使用便携扩音设备, 使声音更加宏亮, 这是为了增大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答案: (D)

7. (2011年宜宾) 小明学生准备有: (1) 铅笔芯; (2) 金属刀片; (3) 塑料三角尺; (4) 塑料笔袋; (5) 橡皮等物品, 以备考试之需, 其中属于绝缘体的有 ()

(A) (1) (3) (5) (B) (2) (4) (5)

(C) (3) (4) (5) (D) (1) (2) (4)

答案: (C)

8. (2011年南京) 下列数据中, 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

(B)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mm

(C) 教室里日光灯的额定功率约为40 W

(D) 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 s

答案: (C)

9. (2011年长春) 下列对教室中一些物理量的估测, 合理的是 ()

(A) 黑板擦受到的重力约为100 N

(B) 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

(C) 教室内空气的质量约为100 g

(D) 教室内的大气压强约为103 Pa

答案: (B)

1 0. (2011年遵义) 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 车上的人会向前倾, 如图1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向前倾说明人具有惯性

(B) 人向前倾不能说明人具有惯性

(C) 人向前倾说明车具有惯性

(D) 人向前倾说明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答案: (A)

1 1. (201 1年茂名) 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是_____. 质量为60 kg的航天员乘飞船到月球上, 他的质量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般教室门口的宽度约_____cm.

答案:天平;不变;80~100.

1 2. (2011年三明) 体育运动中涉及到许多的物理知识, 请完成下列各题: (1) 篮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 相对看台上的观众是_____ (选填“运动”或“静止”) 的_____;穿着鞋底刻有花纹的运动鞋打球, 是为了增大鞋与地面的, 防止滑倒;篮球打到篮板上被弹回来, 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

(2) 百米比赛冲刺刚过终点的运动员, 如果立刻停下来, 就容易向前摔倒.这是因为脚突然静止了, 但人的上身由于要继续保持状态.

(3) 体重相同的小明和小军进行爬竿比赛, 小明比小军先爬到竿顶, 则小明克服重力做的功W1与小军克服重力做的功W2相比, W1_____W2;小明爬竿的功率P1与小军爬竿的功率P2相比, 则P1_____P2. (选填“>”、“<”或“=”)

答案: (1) 运动;摩擦;运动状态 (2) 惯性;原来的运动; (3) =;>

1 3. (2011临沂) 白炽灯灯泡内的钨丝正常工作时温度高达2000℃左右 (钨的熔点是3410℃) , 长期使用后, 钨丝因升华变细, 导致灯丝电阻变, 升华后的钨又使灯泡内壁变黑.

答案:大 凝华

1 4. (2011年株洲) 一包A4型号复印纸共500张, 小吴用刻度尺测出这包复印纸的厚度为5 cm, 那么一张这样的复印纸的厚度为_____mm。这种复印纸的质量规格是70 g/m2, 则该复印纸的密度为_____kg/m3.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5

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解读历史,评判历史,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本文试图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分析中,揭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和现实联接教学的几个问题,进一步地以科学的、现实的态度去感悟历史,让学生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启迪。

关键词:高中、历史、现实、教学、民主、权利

历史是什么?历史学的社会功用是什么?乃至,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我们应该赋予历史学什么样的使命和责任?诸如此类的问题,自古以来,众多哲学家、思想家、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和研究,可谓众说纷纭、纷繁复杂。比如就有一些学者认为,历史是当代人的思想史;历史是人类社会演进、发展的轨迹和历程; 历史是一种客观存在,它只有一个任务或目的,那就是实用,如此等等。

从我们高中历史教学的任务来讲,根据《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之规定,总结起来,大体要求学生会学历史,体验历史,既有坚实的文化底蕴,又能识古鉴今;从高考文科综合的角度看,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和学科能力来解决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以适应高素质人才选拔的要求。因此,从历史学的学术范畴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之精神来看,高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取向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解读历史,评判历史,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下面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学习体会,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将历史和现实联接教学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教学目标的认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既是本节知识点的重点,也是难点。由于内容主题是“民主”“国体”“政体”“公民权利”“宪法”等等,同时,在我们现今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的国民来说,在历史上并没有受过民主思想和实践的洗礼,在现实中也没有相应的训练和教育,这样一来,在授课过程中,大多数人既无理论的熏陶,也无感性的认识,难免会感觉到模糊和枯燥,相比现实,也会遇到些许尴尬。但是,作为历史学在传授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同时,我们还必须适时地承担起宏大的历史使命,将历史的智慧和教训更好地指导实践和改造现实世界。

二、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分析

首先,从原始材料本身入手,让学生能够切实体验真实历史的面目,而非人为地、改造地、甚至加工过的“历史”,从而养成一种“论从史出”、“客观公正”的历史思维观。在大屏幕上打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原材料(在此省略),请同学结合课本叙述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之要点。

其次,在落实基本知识点中,进一步诠释相关问题。

1、指导学生掌握《临时约法》基本概况:(1)时间:1912年3月11日;(2)颁布者: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国会);(3)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4)目的: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5)背景: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后,孙中山即将卸任,将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与袁世凯。

2、剖析《临时约法》之内容及其实质:

(1)国体之规定。原文中“国家主权归属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国体的含义是什么?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社会性质。其次,与封建社会相对比,国家的主权归属君主或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虽然描写的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但是,对于理解国家的主权问题,这句是恰当不过的。)在《临时约法》中,按照资产阶级民主理论,特别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观点来看,国家主权是归属全体国民的,国家是按照一定的社会契约建立起来的,而 1

且是人人平等。

再次,历史意义上来看,这个规定实质上否定了“君权神授”的观点,揭穿了封建统治者虚伪的道统。最后,在现实意义上,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问题,让青年学生树立国家主人精神、平等意识、公民意识。

(2)公民自由和权利之规定。原文中“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拥有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对于此条之规定,我们可以结合《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公民意识教育来授课,使学生了解奴隶、臣民和公民的本质不同,树立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

(3)国家政体之规定。原文中“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由议会多数党产生,内阁总理对议会负责任,总统颁布的命令必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总理对总统颁布的命令可以行使否决权。”

首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和重要意义,着重指出,三权分立学说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里提出来的资产阶级政治观,核心是权力制约与平衡,对于防止暴政和独裁的出现有一定的作用。其次,可以结合我们国家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最近以李金华为首的“审计风暴”以及最近几年的反腐倡廉的党风建设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从而树立权力制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科学的法制观念都是不无裨益的。

三、以科学的、现实的态度去感悟历史,从历史教育中获得启迪

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案例的分析来看,高中历史教学的初始目标和终极目标必须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必须让学生能够让历史学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例如,在学到科技类知识点时,就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展开“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现实思考”: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科技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所在。②每个民族要有科技意识、创新意识。③科技竞争是人才竞争,要重视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及时转化优秀科技成果。④科技进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类也面临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强化全民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又例如“怎样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的理论,是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②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处于不断完善丰富的发展过程中。要把马克思主义与具体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③对于马克思主义要勇于批判地继承而不是教条主义地生搬硬套,也不能武断地否定马克思主义。④当今我们仍然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弄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赋于新的时代内容。⑤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职业教育面临的现状:

一、生源危机

1.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随着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本就逐年减少,而在这种形势下,“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的趋势。而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依然会持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2.学生状态处于弱势。由于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教的思想。人才价值观严重错位,使得家长普遍不愿意让唯一的孩子到技校、中专、职高去学一技之长。许多家长宁愿缴纳高额的费用削尖了脑袋也要把孩子硬塞进高中的队伍,而丝毫不管不顾孩子是否适合普通高中的学习。这也充分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应用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整个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而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所谓的“二科生”(中考只用勉强考语文、数学),甚至头脑有残疾,根本不适合普通教育方式的学生等,统统都被职校“收编”;“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而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生源质量下降”是职教人的又一感叹。

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尚不完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够太清晰。

1.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对于大众来说是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尽管现在有些中职学校也开办了高职,也还在探索高职教育。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一旦进入中职,基本就断了孩子们继续深造的可能性,除了成教。

2.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当然目前教育系统已经在大力推行综合高中,但其思维观念的普及尚需一段时间。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3.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应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1.办学功能单一。几乎所有的职教都离不开学历教育、正规教育。而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仅仅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2.办学体制单一。我们研究发现现有的职业教育由于走学历教育的路线,因此仅有少量是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有些民办教育不得不挂靠公办教育。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3.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近几年虽也有“校企合作”的提法,但依然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带来的是资源和投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供给不足的矛盾。中等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条件和基础普遍较差,加上这几年招生规模持续扩大,办学压力加重,办学投资力度远远跟不上职校规模的发展速度,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没有从本质上得到改善,很多职业学校不仅教学设备奇缺,就连实训基地也大多名存实亡。一面是高额的经费投入所引起的世界银行专家的质疑,一面又是依旧不足的经费投入导致职业教育质量效益的难以提高。

4.教学制度单一。学校系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是长学制,或是三年制,或是四年制。一些经济和企业界人士认为,若单纯从职业能力和岗前培训的角度看,许多岗位职业(工种)根本不需要3、4年的培养;而为了一味的满足技能高考的需求,本地教育系统近两年居然“一刀切”的将中职教育模式单方面强行制定成2.5+0.5(即在校的理论学习时间为二年半,实习时间为半年)。另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面向企业行业,固定而不灵活的教学制度也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四、管理多头

在管理体制上,多头分散的管理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表现为:

1.部门分权。职业教育分属于教育部门、劳动部门、各行业部门多头领导。同是职业教育还分普通中职,成人中职,技校等各种纷繁复杂的提法,让人眼花缭乱,却实在看不出其中有何种本质区别。

2.证书分管。教育部门发学历证书,劳动部门发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不同行业又有执业证、专业技术等级证,等等。—个中等职业学校或一位职校生要面对多种证书考试。

3.中职与高职分统。同是一类教育,同归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却按层次分割开来:中等职教归职成教司(或处),高等职教歸高教司(处)。

4.职前与职后分离。职前教育主要是教育部门的事,职后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多是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各行业、社会和个人的事。

总之,尽管职业教育很复杂,但多头的、分散的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形成交叉、争权、推委、扯皮、门户之见等弊端。

五、质量遭非议

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人、财、物、办学思想等)和后天的不利因素(社会认识、用工政策、政府导向、自身条件)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据调查显示:公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满意度状况,中等职教的分值最低,质量评价不仅低于学前、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甚至不如民办、私立学校及继续教育。这种状况需要客观地分析,至少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增加了职业学校教育的难度。

第一,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及实习的双重要求,在有限的学时下很难把握比重适当(尽管教育部门有指导性的比例分配,但其中的科学性有待考证),二者的关系始终困扰着职校,各种说法此起彼伏,畸轻畸重在所难免。

第二,升学与就业两个目标两种标准,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如何兼顾,难免此消彼长。

第三,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孰轻孰重?道理上好说,实践中谈何容易!

第四,由于职校最近几年盲目扩张,一哄而上热门专业,并且出现了“无所不办,无所不能办,无所不敢办”的可笑局面,造成了对口专业教师奇缺,于是赶鸭子上架,东“聘”西“借”,由于教育毕竟有自身的规律,教师培训也有一定时间及过程,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教师队伍中的“人才”型教师流失,还造成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中还出现了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对口,使得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第五,“双师型”教师的需求与匮乏的矛盾。在职教形势迷茫,理论和技能人才奇缺,人事制度、教师培训机制和流动机制没有健全的形势下,如何扩充“双师型”师资?

问题很多,但是不得不说,仅上述矛盾有些就是学校难以摆平的,需要靠外力来缓解。

针对上述客观存在的问题,本人归纳出以下相应建议,以供参考:

1.要有效的整合资源,治理无序竞争。目前职业学校生源竞争非常激烈,本就生源有限,一些职业学校还在招生宣传上夸大其词,利用中介、回扣等其它手段拉生源,有些学校甚至借助国家助学金直接打出零学费的旗号,严重影响职业学校的正常招生秩序。因此,中等职业教育要振兴,要发展,必须整合所有的职教资源,不分公办的还是民办的,无论是招生就业,还是升学,都要进行全部整合,组建职教集团,从招生、教学管理、就业分配等全方位进行资源整治,对不符合办学条件的学校坚决实行关、停、并、转,对现有的专业进行实用性的考察,包括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对不应由中等职业学校现有能力开办的专业应及时下令停止该专业的招生,避免其误导学生家长,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对相同的专业也应进行资源重组,避免学校间因利益驱使重复大量开办相同的专业。造成每个学校都有这些专业,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却都吃不饱的现象。提高综合实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办学模式要转变,并突出实用性。 职教资源整合后,要对这一地区的所有职业学校实行统筹管理,对待民办职校也要一视同仁,并建立职业教育专项基金,帮助职校改善办学设施,培训职校教师。职业教育学校要走校企联合的路子,推行企业订单,学校下单,政府买单的人才订单模式,增强学校的自身活力,职业教育还要从用人单位的立场出发,不能惟考试论,而应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求,在教育中突出职业性、专业性、实用性,才能实现技能人才的合理利用和顺畅流通。职业教育才会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3.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社会认知度。 严格务实的管理,为学生创造优良的学习环境,也为学生的就业、升学提供良好的条件,要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学校自身特点,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企业直接参与学校招生,培养全过程,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知识技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以就业为导向,采取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可试行“学分制”,为不同学习水平者、半工半读者、工学交替者分段完成学业创造条件。只要实现了“管理有方、教学有法、升学有门、就业有路”的办学目标,就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和肯定,就会改变学校上门求生源的尴尬局面。

另外要树立职教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主干地位,特别是其重要的经济地位,创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必须改变职教是“二流教育”的看法和做法。就业与再就业工程、促进农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其实都离不开职业教育和培训。要加强和引导舆论宣传,要创造一个“重技术,重技艺”的社会氛围,国外“博士可能失业,师傅永久吃香”的现象值得深思。就是我国也自古就有“荒年饿不死手艺人”的提法,但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中职教育的教学体系,切切实实把学生培养成“手艺人”。只有把正确的认识与政策和制度一致起来,职教才能真正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4.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和提高教师的待遇。职业教育硬件建设经费必须保证逐年增长,但其来源不仅仅依靠政府不断提高的财政投入。校企合作的另外一个层面就是切实利用企业现有的设施设备,这不失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在有助于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也避免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提高教师待遇,有利于这支本来就不稳定的队伍的持续发展。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健康稳步的发展。

5.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大力实现一体化教学实践,尽快改变现有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的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方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培训力度(包括班主任队伍培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良性发展与劳动就业的有机衔接。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7

在120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骗车”, 在我国没有追究这种浪费公共资源的相应法律, 一些紧急的患者有时会这种行为所耽误。

其次在地区急救中心结构上, 无论是北京模式也好, 还是上海模式也罢, 结构上都不尽合理, 大家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收入支出, 机构运作收支成本等问题才是决定结构的根本, 这样势必造成我们的院前急救工作不全是为了患者, 目前急救中心车辆分急救车和非急救车两种, 急救车辆远超过非急救车辆数量, 但就笔者多年的经验, 实际120工作中心脑血管及大出血性外伤等仅占1/3左右, 其余大部分则是喝酒、打架、纠纷、出入院等非急救任务, 急救的患者却叫不到车需要排队等候。

再次120调度中心这个环节被急救工作所忽略, 调度中心第一时间接触患者或家属, 有时他们正确的指导常比救护车赶到现场更有效, 笔者从业时曾获120调度成功解救儿童吸入异物窒息的病例。

然后就是医护人员, 技术上不过硬, 我们知道抢救1位猝死患者最关键的就是心肺复苏 (CPR) , 及早除颤和气管插管是成功的关键, 但是插管术熟练掌握和经常应用的人应在少数, 插管术和吸痰器的配合使用有多少人在救护车和现场使用。

最后就是患者和家属的问题, 120现在是有偿服务, 虽然老百姓已经接受了这一事实, 但他们对此服务业缺乏理解, 骗车、拒付费用、酒后滋事殴打120人员的事比比皆是。

综上所述, 针对我国院前急救工作, 提出以下建议, 希望能改善我国的急救事业。 (1) 国家颁布具体法令, 严格惩处占用绿色通道的车辆和个人, 对骗车的公民追究法律责任。 (2) 加大非急救车辆的投入, 由调度分诊辅助患者和家属选择不同类型的车辆。 (3) 调度中心的人员接受特殊病例的院前急救辅导指导一些患者的自救。 (4) 把插管术和吸引术作为重要的培训项目, 作为上车的重要考核项目。 (5) 提高120工作人员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才能为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 提供更多的法律保护才能有安全感。

摘要:国际上目前有两种院前急救模式, 一种是英美国家的先送后救, 一种是法国的先救后送的欧洲模式, 我国则是边治边送的中间型模式, 表面上看我国的模式比较合理, 但在实际中却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院前急救,问题解决

参考文献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8

一、英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门语言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学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纵观英语教学,我发现在幼儿园时期,老师们还是比较注重这一点的,把英语教学融入游戏中,和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很多孩子在这个时期能够掌握大量的单词和短句,基本的日常对话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小学甚至到中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学生对学校开设的英语课丧失兴趣,问题出在哪呢? 细究一下,就是学校和教师都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英语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和语文、数学一样作为考试科目,衡量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最终都是由考试的分数说了算。在这样的情况下, 教师不太可能向幼儿园那样带着孩子边玩边学,这样的英语教学就带着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应付考试,如此功利性的学习,学生自然就丧失兴趣。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后,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后认为,学习不能没有兴趣,失去兴趣的学习必然是痛苦的、是没有快乐的,不快乐的学习效果自然是相当弱的。于是,我试着在自己的工作中重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当然,我还面临学校对我的教学成绩的考核,因此,我必须找到一种平衡成绩和兴趣的方法,既让学生在学习中充满兴趣,又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事实上,这两点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学生对学习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后,成绩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而对英语失去兴趣的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不会好到哪里。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只会促进英语学科的学习并使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兴趣与成绩之间是和谐统一的,二者不矛盾。

二、英语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英语的意义

如果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从感性入手,还需要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学好英语有什么重要意义。那么,学好英语到底有哪些重要的意义呢? 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好英语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来越敞开。作为一门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英语是与世界交往与交流的必要工具。只有学好英语,才能适应这样的形势需要。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走出国门,到世界旅游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统计,2014年,我国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一亿人次。试想,如果我们学好了英语,外出游玩时,会减少多少麻烦,会给我们的旅游带来多么愉悦的享受。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到跨国公司工作成为一种趋势,如果掌握好了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对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一种优势呢?

2.学好英语是升入更高一级学府深造的需要。在目前的形势下,高中毕业继续升学是大多数人的选择,随着高校的扩招,上大学的人数越来越多,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都在递增,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必须尽量考入相对好的学府才能为毕业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需要我们各科全面、综合发展,英语作为一门高考测试科目,成绩在总分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不能学好英语,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前途,毕竟有些高校的院系和专业,都对英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学好了英语,就比别人多了一份砝码。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9

关键词:学前教育,公共政策,特征,新模式

一、贵州省学前教育公共政策发展特征

我省学前教育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建国初期。这个时期的学前教育, 突出的是福利性。二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时期的学前教育, 突出了教育性。三是跨入21世纪以来。这时期的学前教育, 突出了保障每个儿童享有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权利。

(一) 从无位变有为

受现行教育体制与诸多条件的制约, 我省当前学前教育既不属于义务教育, 又不属于学历教育, 结果长期处于被边缘的位置, 其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条件都得不到保障, 成为各类教育中最薄弱的一环。《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将学前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分离出来, 单独纳入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给了学前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位置, 体现了政府的有为取向。

(二) 政府是否承担责任成为我省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核心

我省学前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建立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县级地方政府会更加重视责任的落实, 让地方党政重要领导分管, 与他们的政绩挂钩。

(三) 全覆盖, 是未来我省学前教育的基本走向

过去不是把学前教育当做一种公共服务进行财政拨款。今后将明确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尤其是财政投入要落实到位。要按照当地财政收入的比例投入到当地的学前教育。

二、贵州学前教育公共政策实施中的缺陷性分析

一是基层学前教育规划滞后。省政府方面虽然制定了框架性的发展目标, 但大部分县 (市、区) 也未编制专项规划, 乡镇对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安排更是模糊。二是目前确定的建设目标与现实不符, 出现资源匮乏和闲置的现实弊端。三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四是目前的建设标准难以落实到位。就我省的发展态势, 要同步达到2020年标准的发展目标, 难度较大。

三、贵州前教育政策主体的职能角色

目前我省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大背景下,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面临重构, 幼儿园办园体制、投入体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明显存在着各政府职能部门职责划分不明晰、职能发挥不充分、协调合作不到位等问题。其在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往往不是一个教育部门或其他某个政府部门所能够应对和解决的。这就需要包括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社会福利、卫生等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分工与协作, 需要省、地、县、乡各级组织形成联动的合力。

四、贵州学前教育公共政策未来新模式设想

(一) 强化政府责任, 将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方面, 将学前教育纳入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和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公办为主、社会参与的办学体制, 教育行政部门宏观指导和统筹管理学前教育, 其他相关部门履行各自职责,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发展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将学前教育逐步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 坚持实行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理顺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一律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归口审批、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学前教育的职责, 并明确职能机构。选配有一定政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懂业务的专职干部和教研、督导人员充实到区县学前教育管理队伍中, 加大对本辖区学前教育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 建立起学前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体系, 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二) 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 加强规范管理

1、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 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形成“以政府办园为骨干, 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的办园格局。

2、将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管理、师资培训和督导评估纳入教育

局统一管理, 加大民办幼儿园规范化管理, 扶持民办幼儿园扩大规模、完善硬件设施, 引进先进教学方法, 更新教育理念, 形成并发展办园特色, 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明确学前教育办园体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 加大政府投入, 加快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 鼓励支持街道、农村集体举办幼儿园, 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举办分园或合作办园, 大力扶持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 形成多元化办园良好格局。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学前教育需求。

参考文献

[1]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张国庆.现代公共政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3]金浩.学前儿童教学教育概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10

一、“家”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是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无价瑰宝。我国传统文化中, 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分支文化多种多样, “家”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家”文化, 是我国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的典型代表, “家”文化之所以经久不息流传于今, 与其自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家”文化特点有三:其一为固定性, 家文化就其整体性而言, 对文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 不同的生产方式为不同的文化奠定了发展基础,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其生产方式相适应, 逐渐形成形态各异的文化和文明。由于地理环境因素, 我国早期人民依恋土地, 世世代代在土地上耕作繁衍, 形成我国传统“家”文化特有的固定性。其二为包容性, 家,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栖息的地方, 对于家的情节是十分稳定的, 对于家庭成员的包容, 也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中所少见的, 文化形成的包容注定了家文化自身的包容性特点。其三为依存性, 众所周知, 我国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以黄河流域的文化为主体, 逐渐与其他地域文化相融合, 其他地域文化渗入黄河流域文化的历史过程。在相互融合过程中, 形成完整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文化, 集成各区域文化共同点, 形成独特的依存性, 使其他各区域、各类型传统文化得以共同生长。

二、台湾地域文化特点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台湾研究25年精粹》中, 有一段这样写:“明末莆田周婴撰写的《东番记》是台湾早期历史, 特别是台湾原住民历史的最重要文献之一。” (2) 台湾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特点并与大陆文化共同。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其一:同根同源, 这一特点的出现主要源于台湾文化的发祥渊源。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以及外来侵略文化的浸染, 台湾文化显现出其特有形态。但是, 中国传统文化对台湾区域文化的影响始终是主要方面。其二:多元补充, 这与台湾被日本割据时期具有极大关系。“日本割占台湾50年, 推行同化政策, 在思想文化方面影响甚为深远。日据时期, 殖民当局在思想文化方面最激烈的举措当推‘皇民化’政策。” (3) 这一特点, 对如今的两岸关系来说, 也不无“后遗症”。

三、“家”文化在解决台湾问题中的作用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台湾地域文化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才使得家文化在解决台湾问题中能够发挥作用。那么,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 传统“家”文化是两岸文化认同的桥梁和纽带。“乡愁诗人”余光中在他的诗中多次表达对于家乡的眷恋、对于祖国母亲的思念, 文人墨客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感情, 正是“家”的传承和发展。其二, “家”文化扩宽两岸沟通交流路径。由于同根同源的文化脉络, 两岸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得以开阔, 文化上的交流属于软性沟通的方式方法, 更易于两岸人民在精神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其三, 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快速推进。台湾问题, 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通过“家”文化的融合与作用, 和平统一的进程必将加快。

两岸之间存在天然的文化渊源, 台湾地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拥有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强大的民族精神, 这是两岸人民密不可分的重要原因。在促进祖国统一、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 文化认同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另外, 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只是统一时间上早晚的问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势所趋, 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个趋势。” (4) 在这一形势下, 两岸关系一定会更加融洽和谐。

参考文献

[1]徐学主编.台湾研究新跨越·文学探索[M].九州出版社, 2010年6月.[1]徐学主编.台湾研究新跨越·文学探索[M].九州出版社, 2010年6月.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实验 VRML 计算机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计算机更新速度非常快的特点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习的需要。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新的技术,它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将为教育

提供新的活力。

一、虚拟现实造型语言VRML

VRML(Virtual Reality Modeling Language1即虚拟现实建模语言,是一项和多媒体通讯、因特网、虚拟现实等领域相关的,在Intemet上营造虚拟环境的技术。它用来在网络上创建可导航的、超链接的三维虚拟场景。

VRML的基本工作原理可概括为:文本描述、远程传输和本地计算生成。所谓文本描述,是指VRML并不是用三维坐标点的数据来描述三维物体的,因为这样会有很大的数据量.在Intemet上传输会遇到很多困难.VRML是用类似HTML的标记文本语言来描述三维场景.就像我们的编程语言。比如,一个立方体的描述文本是:Box(size 3.0 3.0 3.0)。VRML就是一种描述语言标准,规定了用来描述三维场景的文本描述语言。远程传输是指用户浏览VRML描述的虚拟场景时,需要通过Intemet将描述场景的文本传送到本地。

二、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专业教育中的应用

1.虚拟现实技术在辅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实践性很强,在书本上体现难免会给人们的理解带来困难。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的课件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介绍计算机中各个组件的结构和讲解计算机组装的过程时,书本的文字难以让学习者了解组件结构和组装的过程。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几种媒体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设计出生动活泼的界面。制作出一些三维的、交式的、具有沉浸感的内容,满足学习者从各个角度观察和学习,仿佛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

制作VRML课件的基本思路是:

制作一系列空间形体的三维造型和动画.并且为这些造型指定所需要的颜色、大小等。

引入VRML的相关节点,建立虚拟运动空间。实现课件多媒体功能。

优化VRML场景,即在构建场景的过程中,利用VRML提供的高级造型技术适当优化程序。

VRML文件的输出,将已创建的空间场景输出为.wrl形式的文件。

例如,设计VRML课件来实现网上虚拟计算机组件结构和组装的辅助教学。

首先,在介绍计算机组件选择知识同时。可以在网上从各个角度来观察VRML制作的计算机组件的造型.增强感性认识,并使学习者对怎样组装计算机有个初步的了解。利用VRML的造型设计和VRML Script的动画链接.虚拟出组装计算机过程中所需的主要硬件,再通过把VRML文件嵌入到网页的方法,使学习者既能在网页中看到二维不同型号硬件的图片和一些描述硬件的文字,又能看到三维的虚拟制作出来的硬件模型。

2.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实验中的应用

由虚拟现实技术生成的适用于进行虚拟实验的实验系统,包括相应的实验室环境、有关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对象。以及实验信息资源等。虚拟实验室可以是某一现实实验室的真实再现。也可以是虚拟构想的实验室。例如,在城域网和广域网的网络建设过程中,不必真正把网络构建起来就可以亲身体验,犹如进行现场的操作。在数字电路的课程实验中,可以通过虚拟的电路器件来达到电路设计的目的,而没有购买器件问题所带来的麻烦。在电子商务课程实验中,可以虚拟商务环境,让学生进入这个虚拟环境。身临其境地体验现场交易的气氛和参与交易的过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是比较基础但又是难做好的一个实验。由于在计算机上安装新的操作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原有的操作系统产生影响。

使用虚拟计算机来进行操作系统的安装试验就十分的方便了。代写工作总结使用虚拟机的软件VMware可以创建与真实计算机一模一样的虚拟机。创建的虚拟机有自己的CPU、内存、硬盘、光驱,在这个虚拟机上,可以安装Windows、Linux等真实的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程序。通过在虚拟的操作系统环境中进行操作,熟悉操作和新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VMware只是一个软件。可以帮助你在一个操作系统的环境下安装另一个操作系统,而不会对当前的操作系统产生影响。

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各种假设模型进行虚拟.通过虚拟系统便可以直接地观察到这一假设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利用虚拟技术。学生还可以进行网络设备设计、电路设计等方面的学习探索,设计出新型的网络设备和电子器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结束语

虚拟现实技术在计算机教育领域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只有亲身去经历、亲身去体验去感受,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主动地去交互与被动地观看有质的不同。虚拟现实技术能形象、生动、逼真地表现教学内容,有效地营造一个发展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和积极性,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从而解决传统教学方式无法解决的问题。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EB的虚拟现实远程教育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流。

【参考文献】

[1]刘凤田,刘玉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1).

[2]余胜泉,车皓阳,姚顾波.教育中的虚拟现实[J].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00.

英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论文 篇12

教育体制改革所存在的严重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中, 教育行业是否应该市场化发展, 教育资源配置尤其是城乡配置和区域配置应该是什么模式, 教育管理模式如何创新等问题, 已经成为限制教育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对此, 学者们做了诸多深入研究。此外, 学者和专家也注意到了增进教育资源流动性的必要性和价值。但这些研究没有标明中国教育变革是经济社会整体转型中的系统性、整体性变革, 是实现教育行业整体转型的过程, 需要通过教育各环节和领域的全面变革, 才能整体性推进教育行业发展。

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的结构体系

一个富有竞争性的稳态的教育组织结构应该是公办组织和民办组织优化融合的结构体系。由于教育政策及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民办教育长期处在一种艰难而尴尬的境地。民办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有助于形成竞争性教育发展格局, 有助于增强教育整体质量和服务能力, 有助于教育行业实现整体性变革。因此, 从长远来说, 民办教育在总体上超过公办教育尤其是在质量上超过公办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以, 国家应该鼓励民办院校通过联合与提升等方式来增进竞争能力, 并对公办教育的垄断地位形成挑战和压力, 从而促进公办教育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管理创新水平。对此, 目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 给民办教育机构以平等办学主体地位。在办学自主权、办学经费筹集、招生等环节, 予以和公办教育平等的地位和机会, 这是实现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良性互动的逻辑起点。第二, 适度增加对民办教育机构的资金支持或者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的机会。第三, 制定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竞争的政策。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础上, 继续出台有关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 尤其是促进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竞争的政策, 这有助于民办教育主体避免恶性竞争, 实现良性发展。第四, 创新民办教育管理模式。民办教育管理应该和公办教育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具体来说就是更加灵活、自由而高效的管理模式, 这有助于发挥民办教育的教育价值。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对民办教育的管理主要应转变为引导和监督上来。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通识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教育改革的服务对象和终极目标, 也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人力资源的必然途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内容是:要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转变为对学生的身心和谐培养, 将自然人的培养转化为社会公民的培养, 将对专业化劳动者的培养转化为对个体生命及自由发展的培养。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主要途径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可以理解为最大限度增强个体生命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以及通过个体能力实现创造力涌流和自由发展的能力。通识教育需要通过具体的内容体系加以支撑, 主要是多元文化符号教育、东西方人文通识教育、自然科学基础教育、知识迁移、转化及创造力培养和身心和谐及生命价值的培养, 等等。

四、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去行政化的内涵及价值

1. 形成教育管理者的良性市场结构, 即形成一个能够容纳全球教育人才的校长市场。

换句话说, 校长及学校主要管理人员应该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及社会各方面进行公选或者推荐, 而不是由组织部门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任命。公选校长是实现学校自治化管理的重要步骤。学校管理者的市场化选择将会逐步打破党派、学历、背景及复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 有利于让真正具有教育管理水平的人才主办教育, 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渠道选择适宜的教育管理人才。目前, 最为要紧的是形成中国基础教育管理者市场, 而高等教育管理者需要逐步从国际市场中进行筛选。

2. 形成服务学校发展的市场化组织结构。

学校日常管理及运行中的事务, 很多都可以通过市场组织和市场行为来进行, 尤其是诸如后勤服务等辅助性事务, 可以实现彻底的市场化运作, 从而为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保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不应直接介入后勤等事务的日常运营, 应该通过竞争化程序实现学校日常事务的市场化, 并高效率保障教学与学术研究工作。包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在内的服务模式改革应该继续彻底推进市场化进程。

3. 形成制衡与监督体系的良性运作机制。

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又相对独立于教育主管部门的各类专业委员会, 或者人大常委会的各委员会尤其是教育委员会, 是实行教育权利制衡及监督体系的主要组织。在此基础上, 还可以探索创立新的组织形式, 如家长委员会、社会各界组成的教育监督委员会等等。这些组织应该对校长及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类教育改革及教学和学术活动行为进行监督, 并对学校管理者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决策具有一定的实质性影响。

4. 形成多元结构的办学经费来源及管理机制。

去行政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鼓励民间资金办教育, 同时国家资金也需要相对均衡地在民办教育和公办教育之间进行配置。对于管理机制, 可以尝试在民办大学设立董事会等形式进行资金、人事等重大事项的管理, 尝试在公办大学设立校务委员会等形式来推进重大事项的管理。此外, 还可以鼓励各类基金会、慈善机构和校友会等对大学进行资助并接受社会监督。

5. 形成学校相对自主办学的机制。

高等学校在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招生等方面应该拥有适度自主权, 适度减轻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等对高校或学校自主办学的干预和影响。同时, 在基础教育环节, 也需要探索学校自主权等问题。最近, 教育部批准创办南方科技大学, 这是一个积极的政策信号。

五、教学及研究模式的变革:教育资源的流动性及科研评价体系的创新

上一篇:幼儿教育的改革下一篇:大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