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脂肪酸

2024-07-26

乳脂肪酸(精选7篇)

乳脂肪酸 篇1

摘要:为了研究脂肪酸的含量、种类及变化规律,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20头牦牛在哺乳期内(1~180 d)12个时间点的乳样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在牦牛乳样内共检测出30余种脂肪酸,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十六烷酸即软脂酸/棕榈酸,其次为十八碳烯酸,含量最低的是十三碳酸和全顺式-5,8,11,14-二十碳四烯酸即花生四烯酸。相对产犊后第15天而言,长链脂肪酸在整个哺乳期无显著差异;中链脂肪酸在产犊后3~7天及120天与其他时间点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则在产犊后第3,4天有显著差异,在5,6,7天有极显著差异(P<0.01);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仅在120天与其他时间点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牦牛乳样,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法,功能性脂肪酸

牦牛奶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等,且具有抗氧化、抗疲劳的生物功能,更涵盖了人体所需的 全部脂肪 酸。普通牛奶 中饱和脂 肪酸 ( SFA)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 PUFA) 的比值一般在70∶25∶5左右[1],而牦牛奶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主要是十六烷酸( 棕榈酸) 和十四烷酸( 豆蔻酸) ,其次是单不饱和脂肪酸,以9 - 十八碳烯酸为主[2]。当然,牦牛奶中还含有远高于普通牛奶的多不饱和脂肪酸[3],特别是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花生四烯酸。牦牛哺乳期较长,通常把产犊当天记为第1天,并将哺乳期划分为: 哺乳初期( 1 ~ 7 d) 、哺乳中期( 30 ~ 120 d) 、哺乳后期( 120 ~ 180 d) ,研究牦牛奶脂肪酸种类和哺乳期乳脂肪酸变化规律,有利于了解牦牛奶的独特特点,为了解牦牛的哺乳规律和调控乳成分打下基础。

1材料

1.1奶样

2012—2013年,在四川省红原县选择年龄在4 ~ 10岁之间、2 ~ 5胎的健康母牦牛20头,于牦牛产犊后的1,2,3,4,5,6,7,15,30,60,120,180天12个时间点采集乳样,共采集240份,于 - 20 ℃保存,备用。

1.2仪器与试剂

仪器: 气相色谱 - 质谱仪 ( 型号为7890A 5975C) ,购自美国安捷伦公司。

试剂: 氯仿、甲醇、氢氧化钠、甲烷、乙醚,均购自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三氟化硼,购自SIGMA ALDRICH公司。

2方法

2.1脂肪酸的提取

取2 m L牦牛奶样于50 m L离心管内,分3次 ( 10 m L、10 m L、5 m L) 加入CHCl3∶ CH3OH ( 2∶1) 溶剂25 m L,涡旋振荡3 min; 4 000 r / min离心5 min; 静置后吸取离心管内下层液体于玻璃试管内,加入20% Na Cl溶液2 m L,充分振荡,然后置于试管架上,用Folch2 ( CHCl3∶ CH3OH∶ H2O为3 ∶47 ∶48) 溶液冲洗试管壁; 静置至溶液分为明显上下层,然后将上层溶液吸出弃去[4]。

2.2脂肪酸的皂化和酯化

于上述玻璃试管内加入5 mol/L Na OH - CH3OH溶液5 m L,充分振荡,于65 ℃水浴皂化,同时持续通入氮气将溶液吹干,然后加入14% BF3- CH3OH溶液5 m L,于通风橱中80 ℃ 水浴5 min; 在通风处冷却,加入8 m L正己烷,充分振荡,再加入饱和Na Cl溶液至管口,静置分层,吸上层溶液于50 m L离心管中, 在4 000 r/min条件下离心10 min; 最后吸取2 m L澄清液体存放于特定小瓶中进行GC - MS分析。

2.3GC-MS分析

气相色谱程序设定: 升温至60 ℃ 后保持150 s; 然后以12 ℃ /min的速度升温到210 ℃ 保持60 s; 以10 ℃ / min的速度升温到240 ℃ 保持120 s; 以250 ℃ 的进样口温度分 流进样,分流比为60 ∶ 1; 载气为99. 999% 的高纯氦气,流速为1. 2 m L / min; GC - MS的接口温度为230 ℃[5]。

气相质谱程序设定: 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为70 e V,离子温度为250 ℃ ; 溶剂延迟为1. 8 min; 电子倍增电压为1 × 105k V; 全扫描方式,扫描速度为563次 / s。

2.4统计分析

运用生物统计学软件( SPSS16. 0) 对试验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采用F检验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处理数据,数据均以“平均值 ± 标准误”表示, P < 0. 05表示差异显著,P < 0. 01表示差异极显著。

3结果与分析

3.1牦牛乳样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见表1)

%

注: 与产犊后第 15 天( 即常乳期) 相比,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由表1可以看出: 牦牛奶样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随着牦牛哺乳阶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哺乳初期( 1 ~ 7 d) 饱和脂肪酸含量持续上升且达到整个哺乳期最高点,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哺乳初期( 1 ~ 7 d) 持续下降且达到整个哺乳期最低点,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在哺乳初期( 1 ~ 7 d) 缓慢上升且上升趋势不明显。从总体上看,在整个哺乳期内( 1 ~ 180 d) ,饱和脂肪酸呈现出随哺乳阶段的变化先急剧上升然后下降到最低点再缓缓恢复至正常含量的规律。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趋势则不明显,仅在初期( 1 ~ 7 d) 下降,随后恢复到正常的含量水平。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相对常乳期脂肪酸含量而言,中链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在3,4,5,6,7天分别都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 ,且中链脂肪酸在120天也有显著差异( P < 0. 05) ,但长链脂肪酸含量相对常乳期而言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多不饱和脂肪酸仅仅在120天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哺乳期中15天是特殊时间点,每种脂肪酸含量都在15天出现显著变化; 因此,选择15天这个时间点来进行显著性比较。

3.2脂肪酸含量比对(见表2)

%

注: 与产犊后第 15 天相比,数据肩标**表示差异极显著( P < 0. 01) ,* 表示差异显著( P < 0. 05) ,无肩标表示差异不显著( P > 0. 05) 。因表,造成表中相关数据相对简略,若需要具体数据可联系作者。

由表2可以看出: 在20头牦牛的乳样中均检测出相同的30种脂肪酸,各种脂肪酸含量及种类均明显高于普通奶牛[3]。其中,包括十烷酸( 癸酸) 、十二烷酸、十三烷酸等15种饱和脂肪酸,4 - 癸烯酸、十六碳烯酸、7 - 十六烯酸等8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9, 15 - 十八碳二烯酸、9,12,15 - 十八碳三烯酸、9,12反亚油酸等7种多不饱 和脂肪酸,其比例为34. 2∶15. 6∶1。同时可以看出,牦牛乳样相对于普通奶牛缺少了短链脂肪酸丁酸、己酸和辛酸,这三种酸的含量在牦牛乳样中几乎检测不到。在牦牛乳样中含量较大的是饱和酸十六烷酸( 软脂酸或棕榈酸) 和单不饱和酸9 - 十八碳烯酸,含量分别为31. 053% ~ 36. 399% 、18. 779% ~ 23. 448% 。本试验中,相对于哺乳15天而言,饱和脂肪酸中中链脂肪酸在3,4,5, 6,7天有极显著差异,而长链脂肪酸无显著差异( P > 0. 05) 。其中,十四烷酸、十八烷酸在整个哺乳初期有显著差异( P < 0. 05) ,十烷酸( 癸酸) 、十二烷酸、十六烷酸在哺乳期3,4,5,6,7天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其他饱和脂肪酸除十三烷酸外均在哺乳中后期60,120天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十三烷酸的含量在整个哺乳期无显著差异( P > 0. 05) 。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期第3,4,5,6,7天均有极显著差异 ( P < 0. 01) ,在120天有显著差异( P < 0. 05) ,其中, 8 - 十八碳烯酸除在30天和60天外都有极显著差异 ( P < 0. 01) ; 7 - 十六烯酸仅在1天有显著差异( P < 0. 05) ; 9 - 十六烯酸在4,5,6,180天均有显著差异 ( P < 0. 05) ,在60天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 8 - 十八烯酸在哺乳初期第1 ~ 7天和后期120天、180天均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 11 - 十八烯酸无显著差异( P > 0. 05) ; 13 - 十八烯酸在哺乳期2,3,4,120天均有显著差异( P < 0. 05) ,在60天有极显著差异 ( P < 0. 01) 。多不饱和脂肪酸仅在哺乳后期120天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其中,5,8,11,14 - 花生四烯酸在哺乳初期1,2,3天均有极显著差异 ( P < 0. 01) ,在4,5,6天均有显著差异( P < 0. 05) ; 9,12反亚油酸在哺乳初期1,2,3,4,5天均有极显著差异 ( P < 0. 01) ; 9,12 - 顺亚油酸在3天、120天有显著差异( P < 0. 05) ; 9,15 - 十八碳二烯酸无显著差异( P > 0. 05 ) ; 9,11 - 十八碳二烯酸在整个哺乳初期 ( 1 ~ 7 d) 均有极显著差异( P < 0. 01) ; 5,8,11,14,17 - 二十碳五烯酸仅在哺乳初期2,3天或哺乳后期120天时有显著差异( P < 0. 05) 。

4讨论

4.1哺乳周期对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牦牛乳样中脂肪酸的含量及种类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日粮组成、成长环境、哺乳周期等[6]。 本次试验从哺乳不同阶段的角度深入探究了牦牛乳样脂肪酸含量及种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普通牛奶相比,牦牛乳样饱和脂肪酸从总量来说确实较高,占脂肪酸总含量的66% 左右,但饱和脂肪酸种类牦牛乳样缺少了短链脂肪酸C4∶0、C6∶0、C8∶0[7],其中长链脂肪酸C14∶0、C16∶0及C18∶0含量明显高于普通牛奶[3],特别是在哺乳初期( 1 ~ 7 d) ,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常乳期。乳脂肪酸的来源可以分为两方面: 一方面是从头自身合成,多为短链脂肪酸。牦牛身处严寒的高原环境中,其体内的能量多半用来维持日常消耗,而用于从头合成脂肪酸的能量消耗则降低最低,因此在牦牛乳样中几乎检测不到短链脂肪酸的合成。另一方面,牦牛可以从日常摄入中吸收脂肪酸,经血液运输至乳腺成为乳脂肪酸,这种多为中长链脂肪酸,牦牛乳样中此种脂肪酸含量最多。饱和脂肪酸会提高人体内血液中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因此可以适当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8,9]。

4.2哺乳周期对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

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哺乳初期持续且缓慢下降,至哺乳中期才恢复常乳期含量并持续不变。其脂肪酸多为C16∶1与C18∶1,特别是顺式 - 9 - 十八碳烯酸, 占脂肪酸总量的20% 还多。单不饱和脂肪酸在降低胆固醇和血糖、调节血脂方面有着重要作用,适当增加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有益于人体健康。就牦牛哺乳期来看,初乳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中后期才上升,与饱和脂肪酸相反,故人体摄入常乳比初乳更有利于身体健康。

从多不饱和脂肪酸来看,在哺乳初期含量反而最低,进入常乳期后上升趋势才开始平缓。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多种生物功能,如维持细胞膜相对流动性、 降低胆固醇、促进血液循环流动、提高记忆力等。与普通牛奶相比,牦牛乳样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不仅含量更高,约占总脂肪酸的3% ,种类也更多[7],特别是5, 8,11,14 - 花生四烯酸和5,8,11,14,17 - 二十碳五烯酸对人体有莫大的好处。

4.3功能脂肪酸的作用

牦牛乳样在功能性脂肪酸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油酸、共轭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等总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0% 左右,而且这些脂肪酸多数不能在人体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提取[10,11]。油酸,即9 - 十八碳烯酸,通常可以在体内转化成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牦牛乳样中含量丰富,远超于其他牛乳。作为一种在20世纪后期新发现的营养素, 共轭亚油酸在治疗及预防现代病方面广受好评。由于从抗癌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和控制糖尿病,CLA几乎无所不能,目前牦牛乳脂中含有丰富的天然共轭亚油酸已引起国内生物学家高度注意。同样,花生四烯酸对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 并对人脑部和视觉神经发育有着重要作用。在婴幼儿时期,补充花生四烯酸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帮助幼儿体格发育。二十碳五烯酸主要功能有降低胆固醇、 降低血脂血糖等,并对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炎症例如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参考文献

[1]常玲玲,杨章平,吴海涛,等.奶牛正常乳与隐性乳房炎乳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J].畜牧兽医学报,2011,42(1):44-47.

[2]席斌,李维红,高雅琴.不同地区牦牛乳营养成分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045-1046.

[3]王海滨,刘拉平,单翠燕,等.不同胎次中国荷斯坦牛鲜乳脂肪酸组成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6,34(6):32-35.

[4]杨明,龙虎,文勇立,等.四川牦牛、黄牛不同品种肌肉脂肪酸组成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食品科学,2008,29(03):444-449.

[5]杨明,陈雪梅,文勇立,等.牦牛种间杂交后代乳脂肪酸含量比较[J].食品科学,2008,29(08):478-481.

[6]孙攀峰,肖杰,王荷香.粗饲料对乳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0):27-29.

[7]常玲玲,杨章平,陈仁金,等.南方集约化饲养条件下荷斯坦奶牛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1):43-47.

[8]KRATZ M,CULLEN P,WAHRBURG U.The impact of dietary mono-and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risk factors for atherosclerosis in humans[J].Eur J Lipid Sci Technol,2002,104(5):300-311.

[9]RUBBA P,LAUNUZZI A.n-3 to n-6 fatty acids for managing hyperlipidemia,diabetes,hypertension and atherosclerosis:is there evidence?[J].Eur J Lipid Sci Technol,2001,103(6):407-418.

[10]HENRY G E,MOMIN R A,NAIR M G,et al.Antioxidant and cyclooxygenase activities of fatty acids found in food[J].J Agric Food Chem,2002,50(8):2231-2234.

[11]崔海,王加启,李发弟,等.饲粮添加不同碳链长度脂肪酸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1,23(7):1116-1122.

乳脂肪酸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2011年5月在我院静脉输注脂肪乳所致静脉炎的80例病人, 男32例, 女48例;年龄47岁~78岁 (60.48岁±1.62岁)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协会 (INS) 的静脉治疗护理实践的判断标准[2], 将静脉炎分级, 其中Ⅰ级32例, Ⅱ级27例, Ⅲ级21例。随机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及静脉炎分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4层无菌纱布湿敷于病变部位, 面积大于红肿区, 外用保鲜膜包扎1h。治疗组将生姜切成直径2cm~3cm、厚约2mm的薄片数块, 中间扎数个小孔, 置于病变部位。将艾绒做成圆锥形艾炷, 锥尖朝上放置于姜片上, 大小视姜片大小而定。点燃艾炷, 使热力慢慢由上向下深入渗透, 皮肤有灼痛感时可用镊子稍提起, 稍后放下, 灸3次~5次。两组均每天治疗2次, 5d为1个疗程。

1.2.2 评价方法

每日观察病人局部皮肤的变化, 记录局部皮肤红肿消失时间。5d后按照下列疗效判断标准判定疗效[3]。局部疼痛、红肿、灼热症状消失, 静脉弹性恢复为治愈;局部红肿、疼痛消失, 但静脉血管硬化, 不可作为输液用血管为显效;局部红肿、疼痛减轻为有效;局部症状无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有效。

2 结果

治疗组红肿消退时间12.0h±3.5h, 对照组红肿消退时间24.0h±4.8h。两组静脉炎治疗总有效率经确切概率法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例 (%)

3 讨论

脂肪乳是一种由精制大豆和精制卵磷脂所组成的既均匀又稳定的脂肪乳剂, 它治疗的重要性在于非肠道营养下提供高能量和必需脂肪酸, 但由于对血管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引起血管的痉挛收缩及体内神经介质如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物质升高;还可以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炎性浸润甚至纤维组织增生, 静脉血管壁不同程度硬化甚至完全阻塞[4]。临床上由于50%硫酸镁价格低廉, 常采用硫酸镁湿敷, 主要利用其高渗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 局部血流加速, 减少细胞毒性作用, 减轻局部水肿, 同时Mg2+还可降低细胞的兴奋剂而起到镇痛作用, 但效果不太理想。

传统的中医学认为静脉炎属中医学“脉痹”范畴。病因有内外两种:外因包括外感六淫、毒邪、外伤;内因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脏腑功能失调、劳伤虚损等。病变过程中, 不论是内因所致还是外因, 均不同程度地出现血脉淤滞, 致局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5]。治疗当以清湿热、化淤血、散结脉为主[6]。

隔姜灸的作用机制:艾炷的主要成分是艾叶, 具有消淤止痛、温经活血、解毒散寒的作用;灸疗具有温通经络、通痹止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其还可产生红外辐射光谱, 控制炎症灶血管通透性的升高。生姜具有解毒杀菌、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故隔姜灸是将生姜之温性、灸火之热力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 促进了气血的运行[7]。现代医学的研究表明, 艾灸治疗的温热效应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隔姜灸治疗脂肪乳所致静脉炎的总有效率为95.0%, 对于缓解静脉炎的症状具有积极的作用, 且临床疗效显著, 无皮肤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432-445.

[2]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S].北京:中华护理学会, 2006:1-67.

[3]刘淑霞, 陈月琴, 王君华.马齿苋湿敷治疗留置针致静脉炎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 :52.

[4]刘月利.硫酸镁联合山莨菪碱低温湿敷减轻阿奇霉素所致疼痛及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21) :46-47.

[5]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297-302.

[6]徐玉花, 宋秋桂, 孙静.六位醇外用防治输液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 (7) :543.

乳脂肪酸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3年7月 -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根治性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确诊,所有入组患者及家属在了解研究过程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术后处理的对照组、接受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的观察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9~78岁,平均 (67.21±8.03)岁;对照组患者中,男22例,女16例; 年龄48~79岁,平均(67.05±7.3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根据患者体重进行等氮、等热量的全肠外营养支持10 d。对照组患者接受20%中长链脂肪乳1.2 g/(kg·d),观察组患者接受鱼油脂肪乳剂治疗,具体如下:鱼油脂肪乳剂0.2 g/(kg·d)+20%中长链脂肪乳1.0 g/(kg·d)。全肠外营养支持方案中其他成分相同,两组患者与肠外营养期间均禁食。

1.3观察指标

1.3.1炎症因子水平患者接受术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具体包括白介素 -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和C反应蛋白 (C-reaction protein,CRP)。

1.3.2免疫功能抽取术后即刻及治疗后第7天的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3 000 r/min 10 min后取上清,测定体液免疫指标Ig G、Ig A和Ig M浓度,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

1.3.3 SIRS发生情况患者接受术后治疗开始,记录其SIRS评分,观察指标包括心率 (heart rate, HR)、平均血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Sp O2)、t(体温)、白细胞水平(white blood count,WBC)、血糖 (blood glucose,GLU)、意识水平等方面,判断SIRS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炎症因子水平

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鱼油脂肪乳剂治疗后的CRP、IL-6和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1。

2.2免疫功能

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免疫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接受鱼油脂肪乳剂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2和3。

2.3SIRS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术后第7天共有7例发生SIRS(18.42%),观察组患者有2例发生SIRS(5.26%),SIRS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

(g/L,±s)

(±s)

3讨论

早中期胃癌的最佳治疗手段为根治性手术切除,但是胃癌患者的术后营养状况成为限制其术后恢复的一个瓶颈。胃癌疾病本身可以造成患者慢性贫血、肿瘤慢性消耗,加上患者因消化吸收功能异常导致的食欲减退、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是其成为营养不良的高发人群[3]。胃癌患者基础营养状况不佳,加上手术的打击,更容易造成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及机体营养物质高分解代谢,从而降低患者机体对手术创伤及术后一系列后续治疗的耐受能力,直接影响预后[4]。

鉴于胃癌患者的严重营养负担平衡的现状,术后早期恢复正常营养功能是逆转患者不良身体状况的有效方式。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一般需要3~5 d,术后较长的禁食时间可进一步加重营养不良及机体免疫抑制状态[5]。术后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是较为可行的一种营养方式,但是具体选择何种营养制剂,在为患者补充能量的同时又不增加机体负担,同时促进其术后恢复,仍然存在较大争议。鱼油脂肪乳剂提炼于深海鱼油,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ry docosahexaenoic acid,DHA),其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免疫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节控制机体炎症及免疫功能[6]。目前对于鱼油脂肪乳剂的研究多停留在分子层面,在患者中的具体应用效果研究仍开展较少。

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普遍存在一定全身炎症反应,若长时间营养负担平衡将加重炎症反应甚至引起脏器功能障碍。本次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及治疗后炎症因子水平,发现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接受鱼油脂肪乳剂治疗后的CRP、IL-6和TNF-α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机制可能与EPA及DHA可增加细胞膜磷脂成分,减少炎性二十烷类产生同时增加非炎性二十烷产生,竞争花生四烯酸至二十烷类合成的途径,增强淋巴细胞活性剂巨噬细胞吞噬活性,最终抑制促炎因子释放,抑制机体过度的炎症反应[7]。

肿瘤患者多伴有免疫抑制,在体液免疫方面主要有免疫球蛋白及抗体水平低,在细胞免疫方面外周血成熟T淋巴细胞CD3和CD4减少,CD4+/CD8+失衡,手术创伤更是会加重患者的免疫抑制[8]。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术后即刻免疫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接受鱼油脂肪乳剂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机制可能为脂肪酸通过改变膜脂肪微区的脂肪环境,使受体蛋白移位到非功能区域,从而产生免疫调节作用。

SIRS是肿瘤术后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是机体失控的自我持续放大和自我破坏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其一旦产生将给肿瘤患者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直接阻碍患者术后恢复,甚至可以引发多脏器功能障碍加重病情。本次研究统计了治疗后两组患者中SIRS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SIRS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与鱼油脂肪乳剂应用有抑制患者全身炎症反应并增强机体自主免疫功能具有密切关系,说明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应用鱼油脂肪乳剂治疗,在改善患者全身状态并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乳脂肪酸 篇4

1 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住院患儿静脉使用脂肪乳的100例, 年龄1~28岁, 平均14岁, 其中男58例, 女42例。体重1900~4000g, 其中80例未出现脂肪乳外渗现象, 12例发生局部红肿、胀痛、有硬结, 8例局部出现水疱、皮肤基底部苍白。

2 护理

2.1 控制滴速

静滴:第1日脂肪量每千克体重不应超过1g, 以后剂量可酌增但脂肪量每千克体重不得超过2.5g。静滴速度最初10min为每分钟20滴, 如无不良反应出现, 以后可逐渐增加, 30min后维持在每分钟40~60滴。

2.2 局部表现

因脂肪乳为高渗性液体故输入时穿刺部位可出现皮肤微红属正常现象, 如局部皮肤出现红肿、胀痛, 有硬结或水疱时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

2.3 护理措施

(1) 穿刺过程严格无菌操作, 要求护士穿刺技术熟练, 选择较粗、直的血管, 尽量采取四肢静脉滴注, 避免在头皮部穿刺, 以免渗出后局部毛囊损伤, 最好选用静脉留置针, 可以减少脂肪乳外渗的发生。 (2) 严格控制输入速度, 速度应缓慢、匀速, 最好是使用输液泵。 (3) 加强巡视, 做好交接班,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 肿胀。在输注过程中避免在刺激性强的液体后输入, 一般与能量组液体和氨基酸先后输入, 既保证了营养的吸收, 又减少了脂肪乳对血管的刺激。

3 外渗处理措施

评估损伤程度:发生局部红肿、胀痛、有硬结24h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皮肤基底部苍白可用4、5号一次性头皮静脉针在已用安尔碘消毒后的外渗皮肤基底部, 用90°的角度垂直进针1~2mm, 用无菌棉签轻轻推挤周边皮肤挤出脂肪乳, 直至基底部由白转红。再用安尔碘消毒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本科发生的20例脂肪乳外渗, 发生后立即停止输液, 及时对症处理。给予25%硫酸镁间歇湿热敷至肿胀消退, 其中12例2~3d后患处皮肤由紫红、硬肿转为红润、有弹性, 8例5~10d后患处表皮结痂脱落后皮肤红润, 有弹性、无缺损。

4 预防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输脂肪乳过程中应加强巡回, 严密观察。能够掌握脂肪乳外渗的严重后果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早期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给予相应处理、尽力将损伤减到最低, 减少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殷秀琴, 曾艳, 陈爱荣.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脂肪乳的不良反应与使用注意事项[J].材料物理与化学 (专业) 博士论文, 2000.

[2]丁训杰.急诊抢救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2:500~502.

乳脂肪酸 篇5

关键词:脂肪乳,三氯乙烯,急性中毒,肝损伤

职业中毒是深圳市乃至广东省发病率最高的职业病。有机溶剂的职业中毒是排在首位的职业中毒。其中急性中毒以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最为多见。TCE急性中毒目前并无特效解毒药,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是急性致死的主要职业病。TCE为无色液体,气味似氯仿,几乎不溶于水,呈高度脂溶性。20世纪初在医学上曾作为麻醉剂等应用了半个多世纪,后因为肝损害而被弃用。TCE具有良好的脱脂性能,广泛用于金属部件的脱脂去污和冷清洗,油脂、石蜡的萃取,脂肪、橡胶、树脂和生物碱、蜡的溶剂,大量用于彩电、电冰箱、汽车、空调、精密机械、微电子等行业。急性TCE中毒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心、肝、肾等脏器。可有头晕、头痛、恶心、运动失调、心悸、胸闷、易激动、视力模糊、四肢麻木,甚至出现兴奋不安,重度中毒可出现意识障碍、幻觉、抽搐、呼吸抑制,乃至昏迷、死亡。TCE呈高度脂溶性。本实验拟观察脂肪乳对脂溶性的TCE急性中毒的解毒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5~6周龄清洁级SD雄性大鼠,由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许可证号SCXK(粤)2013-0002],体重(110±20)g。

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分析纯TCE,广东新宁化学试剂厂生产。20%脂肪乳注射液为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批号:F15032210-2)。大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酶联免疫试剂盒,血清丙氨酸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转移酶(AST)活力测定试剂盒均购自凡科维试剂公司。Bradford蛋白定量试剂盒购自上海生工。iM ark型全自动酶标仪为美国Bio-Rad公司产品。ST40台式离心机购自美国Thermo公司。

1.3 动物分组

动物按随机原则分为3组单纯TCE染毒组、脂肪乳抢救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实验动物为6只。

1.4 动物染毒

1.4.1 单纯TCE染毒组

将TCE按300 mg/100 g经口灌胃一次性染毒,染毒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100 g。

1.4.2 脂肪乳抢救组

将TCE按300 mg/100 g经口灌胃一次性染毒,染毒后尾静脉注射20%脂肪乳200μL/100 g。

1.4.3 空白对照组

给予花生油300 mg/100 g经口灌胃,之后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00μl/100 g。

1.5 动物处置及取材

染毒24 h后,按0.3 ml/100 g剂量给予大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仰卧固定在大鼠手术台上,腹主动脉穿刺,采集全血至血清管。打开大鼠腹腔,切除肝脏左外叶,经10%甲醛固定,石腊包埋,常规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病理检验委托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进行。

1.6 生物样本检测

血清管4℃静置2 h后,3 000 r/min,离心力500 g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检测血清ALT及AST水平。剩余肝脏组织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滤纸吸干水分后称重,加入9倍体积的预冷生理盐水,手动充分匀浆,肝匀浆经3 000 r/min,离心力500 g,离心10 min,取上清液进行蛋白质定量,并将上清待测液微调至蛋白浓度水平一致,按试剂盒说明应用双抗夹心法测定肝匀浆MDA、SOD及GSH-Px水平。

1.7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用±s表示,组内及组间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以SNK法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物一般情况

各组实验动物自由采食及饮水,单纯TCE染毒组及脂肪乳抢救组大鼠染毒24 h期间,无死亡,无明显异常情况及中毒迹象。

2.2 血清ALT及AST测定结果

血清ALT及AST测定结果见表1。各组血清ALT及AST测定结果比较,TCE染毒导致大鼠ALT及AST水平均显著升高,脂肪乳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氨基转移酶水平。脂肪乳抢救组ALT(20.5±1.97)U/L虽然仍然高于空白对照组ALT(14.85±11.09)U/L,但显著低于单纯TCE染毒组ALT(23.78±1.7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变化趋势与ALT类似,脂肪乳抢救组AST(68.47±4.70)U/L虽然仍然高于空白对照组AST(52.47±12.54 U/L),但显著低于单纯TCE染毒组AST(77.62±7.65 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a,b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脂肪乳抢救组和单纯TCE染毒组AL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相对于单纯TCE染毒,脂肪乳干预降低了ALT水平,P=0.02,d相对于单纯TCE染毒,脂肪乳干预降低了AST水平,P=0.01。ALT—丙氨酸转移酶;AST—天冬氨酸转移酶;TCE—三氯乙烯。

2.3 肝匀浆MDA、SOD及GSH-Px测定结果

各组肝匀浆MDA、SOD及GSH-Px测定结果见表2。脂肪乳抢救组MDA水平(6.19±0.69)nmol/L虽然仍高于空白对照组MDA水平(4.83±1.12)nmol/L,但也显著低于单纯TCE染毒组MDA水平(8.13±1.96)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乳抢救组SOD水平(103.63±14.9)U/ml虽然仍然高于空白对照组SOD水平(69.23±12.66)U/ml,但也显著低于单纯TCE染毒组SOD水平(123.27±19.62)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染毒对GSH-Px水平无明显影响,空白对照组(52.54±5.87)nmol/L、单纯TCE染毒组(55.30±6.92)nmol/L及脂肪乳抢救组(56.43±3.50)nmol/L,3组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a,b相对于空白对照组,脂肪乳抢救组和单纯TCE染毒组MDA、SOD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相对于单纯TCE染毒,脂肪乳干预降低了MDA水平,P=0.01;d相对于单纯TCE染毒,脂肪乳干预降低了SOD水平,P=0.00;3组相比较,GSH-Px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TCE—三氯乙烯。

3 讨论

布比卡因是临床上常用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具有脂溶性,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感觉和运动阻滞分离明显。其系统毒性少见但极其致命,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和心血管毒性,复苏十分困难。脂肪乳一般作为静脉营养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自1998年至今,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都证实静脉输注脂肪乳对布比卡因等脂溶性局部麻醉药中毒具有解毒功能,可以逆转其中枢及心脏毒性反应[1,2],效果确实而显著,已经被多个国家多个组织在临床指南中推荐为脂溶性局麻药中毒抢救的常规常备急救药物[3,4,5]。因为脂肪乳在脂溶性局麻药中毒急救中的成功应用,其用于非局麻药中毒急救的研究也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病例表明脂肪乳对多种脂溶性药物的中毒急救有良好效果。这些药物包括毒品可卡因[6],抗精神病药如西酞普兰、奥氮平等[7],抗癫痫药氯丙嗪[8],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9]、维拉帕米[10],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11],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12]、丙米嗪[13]、阿密替林[14]等,非三环类抗抑郁药安非他酮[15]、舍曲林[16]等,苯二氮卓类药物安定[17]、艾司唑仑[18]等,有机磷农药[19,20,21],抗寄生虫药伊佛霉素、莫西菌素,骨骼肌松弛药氯苯氨丁酸等等。其中关于对钙通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中毒解毒作用研究最多,也已经被某些国家写入了临床指南作为常规急救药物[10]。因此,脂肪乳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脂溶性药物中毒解毒剂。

脂肪乳解毒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比较公认的有两种假说:一是“脂肪池机制lipid sink”[1,2]。这种理论推测输注脂肪乳可提供一种脂质吸附介质,通过迅速大量结合亲脂性毒物,形成一个“隔离池”,使得亲脂性毒物不能进入组织,并使已经进入组织细胞的亲脂性毒物迅速解离、返回循环池中,组织器官功能得以迅速恢复。另一种是代谢机制,即输入的脂肪乳剂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的游离脂肪酸浓度减轻亲脂性毒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药理性抑制或通过提高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恢复心肌细胞通过脂肪酸氧化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的能力而发挥作用[1,2]。也有研究指出脂肪乳能减轻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增强心肌机械功能,而且可减轻其他重要脏器的再灌注损伤[22]。

以上公认的脂肪乳解毒机制均为非特异性,有鉴于此,我们有理由推测,静脉输注脂肪乳也可能吸附高度亲脂性的TCE形成“脂肪池”,阻止TCE进入组织,并促使已经进入组织细胞的TCE与组织分离、返回循环池中。同时可推测静脉输注脂肪乳也同样可以增加组织细胞内的游离脂肪酸浓度,减轻线粒体的抑制或通过提高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恢复心肌细胞通过脂肪酸氧化产生ATP的能力,增强心肌功能。

本实验研究结果证实了上述预期和推测。脂肪乳抢救组在TCE急性中毒后静脉给予脂肪乳,减轻了肝损伤,转氨酶AST、ALT和肝脏主要脂质过氧化指标MDA、SOD均较单纯TCE染毒组显著降低,病理分析也表明脂肪乳抢救组肝脏损伤水平减轻。

脂肪乳临床作为静脉营养药被长期广泛应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容易获得,价格低廉,储存方便。静脉输注用于脂溶性局麻药中毒抢救,方法简单,效果确实而显著,已经成为各国局麻药中毒抢救的常规常备急救药物。脂肪乳在许多脂溶性的非局麻药物的中毒急救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均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或临床效果。如静脉输注脂肪乳对TCE急性中毒有解毒作用,则可应用至临床,用于急性TCE职业中毒的急救,甚至推广应用于其它脂溶性有机溶剂的职业性急性中毒的抢救,或将大幅降低TCE等有机溶剂的急性职业中毒的死亡率、致残率,提高生存率、治愈率,对于职业病治疗将是一项重大突破,可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声明

乳脂肪酸 篇6

关键词:渗漏,脂肪乳,仙人掌,乙醇,湿敷

脂肪乳是以大豆油为基础组成的水包油型注射液, 内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能量, 可维持细胞结构与脂肪组织的恒定, 临床常用于肿瘤及其他恶性病和各种因不能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病人, 提供肠外营养支持。脂肪乳又是高渗碱性液体, 在外周静脉输入, 由于颗粒大, 输注时间长, 尤其肿瘤病人使用化疗药物毒性刺激, 损害血管内皮细胞, 造成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 难免发生渗漏现象。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皮肤温度升高、渗漏肢体疼痛难忍、烦躁不安, 如果处理不及时会导致皮下组织变性坏死、溃烂等[1]。早期可表现为渗漏部位皮肤发白。病人将经历精神上痛苦和肉体上的创伤, 延长住院时间, 增加经济负担, 严重甚至造成残疾, 引发医疗护理纠纷。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脂肪乳渗漏病人, 其中观察组采用仙人掌去刺捣烂, 加入95%乙醇调匀外敷有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62例脂肪乳渗漏的病人, 男39例, 女23例;年龄42岁~81岁 (62.5岁±5.4岁) ;食管癌27例, 胃癌19例, 直肠癌10例, 结肠癌6例。

1.2 方法

1.2.1 分组

将62例脂肪乳渗漏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 观察组采用仙人掌去刺捣烂, 加入95%乙醇调匀外敷局部, 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用纱布浸湿敷于局部。两组病人在年龄、脂肪乳使用剂量、用法、外渗程度等方面无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2 处理方法

观察组首先观察液体渗漏范围, 输液头皮针未拔出时, 立即连接一次性注射器多方向回抽脂肪渗液, 减少药液在局部的渗出量, 降低渗液对组织的损害;输液结束, 用棉签将皮下渗出的脂肪乳尽量挤出, 再取新鲜仙人掌100g去刺、洗净、捣烂, 加入95%乙醇50mL调匀外敷患处, 厚度1 mm~2 mm, 面积超过外渗边缘2cm~3cm, 用保鲜膜覆盖, 每日3次, 每次30min~60min。对照组同样先回抽脂肪渗液再采用50%硫酸镁用纱布浸湿敷于局部, 保鲜膜覆盖, 每次40min, 每日3次或4次。

1.2.3 效果判断

局部组织肿胀消退, 静脉血管变软, 红肿热痛消失为治愈;局部组织肿胀减轻, 无灼热, 仍有触痛为好转;局部红肿热痛无好转甚至坏死为无效。治愈加好转为总有效。

1.2.4 评价方法

分别于干预72h后进行疗效评价。

1.2.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脂肪乳外渗, 形成脂肪小滴, 在输注部位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或组织阻塞, 毛细血管中可见脂肪栓子, 引起皮肤出血。在应激状态下出现高凝现象[2]。脂肪栓子及脂肪球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甘油和游离的脂肪酸, 此类脂肪酸具有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等化学毒性作用, 造成血管损伤, 而创伤的组织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 加重血管痉挛, 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引起静脉炎等, 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热、红肿、胀痛、淤血、发黑甚至坏死等[3]。

祁静等[4]进行的动物实验显示, 硫酸镁外敷早期不能解除刺激性药物的组织毒性作用, 在硫酸镁湿敷下施以常温、热敷、冰敷和等渗盐水湿敷进行对照观察, 发现外渗组织均在4d~5d出现病理性溃疡, 因此, 建议早期结合使用其他解毒药物处理。硫酸镁主要是通过阻断神经肌肉的传导, 松弛周围平滑肌, 扩张血管,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起效时间慢, 对组织修复功能弱。仙人掌在我国作为药用首载于我国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据该书记载, 仙人掌味淡性寒, 功能行气活血, 清热解毒, 消肿止痛, 可内服外用治疗多种疾病。《中国药植图鉴》:外皮捣烂可敷火伤、急性乳腺炎, 抑菌抗炎并且还有激素样抗炎作用。成分:仙人掌茎、叶含三萜、苹果酸、琥珀酸, 灰分中含24%碳酸钾。现代医学证明:仙人掌中含有的三萜皂甙, 具有调节人体内脂肪酶的活性, 溶解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血管中血栓, 促进多余脂肪分解。苹果酸等有机酸在人体内氧化, 提高了血液的缓冲作用, 加速新陈代谢, 促进机体组织、受损细胞复活。从仙人掌中发现的以芦丁、皮素为主的黄酮类物质, 可维持毛细血管抵抗力, 降低通透性和脆性。

乙醇可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 而减轻疼痛, 降低细菌活力, 制止局部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起到了保护血管, 减少因药物刺激所致静脉炎作用[5]。同时乙醇可以扩张局部血管, 抑制血中脂肪栓水解为游离脂肪酸, 解除局部组织血管痉挛,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能吸附皮肤组织水分, 加速皮肤水肿消退。

综上所述, 仙人掌联合乙醇湿敷, 具有扩张血管、加快血流、消炎、镇痛、修复组织、消肿解毒、溶解脂肪栓子的作用。对静脉输注脂肪乳发生渗漏的病人, 快速抽出局部脂肪渗液并及时外敷患处, 疗效确切。本研究结果表明, 观察组局部肿胀完全消退率及疼痛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从而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且仙人掌、乙醇取材方便, 经济实惠, 使用安全。

参考文献

[1]李苏燕, 季德胜.蛇药加硫酸镁外敷用于脂肪乳外渗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10) :263.

[2]丁训杰.急诊抢救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 1992:500-502.

[3]杨春凤, 张宁, 黄天娟.新生儿静脉输注脂肪乳渗漏的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 2010, 24 (11) :306.

[4]祁静, 朱莉, 卢梅英, 等.不同方法处理化疗药物外渗伤口的实验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3 (2) :184-186.

乳脂肪酸 篇7

随着我国育种技术的提高以及高产奶牛的引入, 中国荷斯坦牛单产量显著提高, 但奶牛高产潜力与日粮能量浓度不足的矛盾在我国奶牛业日益突出。针对这一问题, 国内许多学者对奶牛脂肪代谢特点, 饲喂过瘤胃脂肪粉的效果, 产品的选择, 应用时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不少阐述 (李建国等, 1998;李军, 2000;莫放等, 2001;张晓明, 2003, 2004;穆玉云, 2004a) 。百事美脂肪粉T300是一纯植物性瘤胃稳定性脂肪。据Mu Yuyun (2002) 和穆玉云 (2004b) 报道无论是德国, 以色列和北京的高产奶牛, 还是福建的中产奶牛, 甚至巴基斯坦的低产奶牛日粮中, 补充该稳定性脂肪产品均显著地改善奶牛的生产性能。本试验旨在评价在芜湖典型奶牛日粮中补充百事美脂肪粉T300 (以下简称为T300) 对奶牛产奶性能和乳成分的影响, 及其经济效益。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地点为芜湖市某奶牧场。于2015年3月20日~2015年5月24日, 预试期10d, 正试期54d。

1.2试验动物

选用泌乳时间为60d内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30头, 产奶天数46.9±5.3d, 胎次2.42±0.3, 平均日产奶量26.3±2.1kg, 平均乳脂率3.63%±0.06, 平均乳蛋白率3.11%±0.04, 按年龄、胎次、泌乳时间及生理状态大致相近的原则, 随机分为3组, 每组10头, 分别设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 其基本情况如表1。

1.3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1.3.1试验日粮三组试验牛基础日粮成分和营养水平参照中国奶牛饲养标准NY-T34-2004 (中国农业部2004) 配制。试验期每头奶牛饲喂11kg自配的混合精料和20kg玉米青贮, 3kg苜蓿干草和12kg啤酒糟。试验基础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详见表2。对照组奶牛饲喂上述基础日粮, 试验A组和B组奶牛在基础日粮上每天每头分别额外添加250g和500g脂肪粉。

1.3.2奶牛饲养管理试验期间供试牛集中在同舍, 完全按照奶牛场现有生产规程进行管理, 由专人饲养。奶牛定位饲养, 定时定量饲喂精粗饲料, 每天饲喂3次 (8:00, 14:00, 2000) 。试验A组和B组所添加的T300分早晚两次人工投给, 并与精料混合。供试牛自由饮水。试验期每天3次 (8:30, 1430, 20:30) 用手推式挤奶机挤奶。

1.4试验测试指标

1.4.1饲料采食量每周连续两天测定饲料采食量 (精料按每头计, 粗料按每组计) 。饲料样品烘干后测定干物质含量。

1.4.2产奶量每天记录每头供试牛的产奶量, 计算试验期每周平均日产奶量, 并按下列公式计算3.5%标准乳产量。3.5%标准乳产量 (kg) = (0.432+16.216×乳脂率) ×产奶量

1.4.3乳成分测定每周连续两天分别收集各头牛的乳样, 充分混匀后用快速乳脂测定仪测定乳脂率。混匀样品贮存在冰箱中以备在食品分析实验室测定乳蛋白、乳糖和无脂固形物含量等 (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国标GB/T5009.46-2003) 。

1.5统计分析

所收集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均采用SAS软件ANOVA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是否显著及其显著性水平 (P<0.05) 。

2结果与讨论

2.1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

试验期对照组平均干物质日采食量17.7kg, 稍大于试验A组和B组的 (17.5, 17.2kg) , 采食量均低于计算值, 但无显著性差异 (表3) 。与未添加的对照组奶牛相比, 每日添加250g或500g T300试验组奶牛的日产奶量分别增加6.75%和10.06% (p<0.05) , 3.5%标准乳产量分别提高8.56% (p<0.05) 和14.06% (p<0.05) (表3) ;高剂量添加T300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平均日产奶量 (29.85与28.95kg) 和3.5%标准乳产量 (30.19与31.72 kg) (表3) 。

这些结果说明本地区泌乳前期奶牛典型日粮中每天补充250~500g T300产品, 不影响干物质采食量, 但能显著地提高产奶量。

注:同一行标有不同上标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p<0.05) 。

2.2乳成分含量

试验期各组奶牛乳成分含量如表4。奶牛日粮分别补充250g和500g T300, 能显著提高乳脂率 (p<0.05) , 可能是因为奶牛采食T300增加了乳腺血液中脂肪酸的供应, 用于乳脂的合成。但乳蛋白含量似乎稍有下降, 差异不显著, 其可能因素是由于补充T300, 增加料产奶净能的供应, 导致产奶量较大幅度的增加 (表3) , 但饲料中蛋白质摄入量和小肠代谢蛋白和氨基酸供应量并未增加, 结果引起乳蛋白含量存在下降的可能。类似的报道也见于奶牛额外补充脂肪酸钙的结果 (Chilliard, 1993;Wu和Huber, 1994;Weiss和Wyatt, 2004) 。补充T300对奶牛的乳糖, 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物的含量均无影响。

表5列出试验期各组奶牛乳成分产量的计算值。补充T300可能由于增加产奶量, 有助于增加乳成分产量, 但差异均不显著。

2.3补充T300的经济效益

泌乳前期奶牛每天补充补充饲喂250g和500g T300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6。按典型基础日粮配方计算的饲料干物质成本, T300的市场销售价格和3.5%标准乳在芜湖的收购价计算, 奶牛每天补充250g和500g T300, 增加当日的纯收入分别为3.39元和5.14元人民币。该估算类似与穆玉云 (2004b) 的报道。若考虑到补充过瘤胃脂肪能够有助与改善奶牛体况, 缩短产犊间隔天数, 提高受胎率等因素 (穆玉云, 2004a) , 对1000头成母牛的奶牛场的年经济效益将十分可观。

3小结及建议

本试验通过在芜湖地区中国荷斯坦牛典型基础日粮配方上, 每头每天补充250~500g过瘤胃脂肪粉T300, 证明可提高泌乳早期奶牛日产奶量达6.7%~10.0%, 改善3.5%标准乳产量达8.5%~14.0%, 并能显著提高乳脂率达0.13%~023%。泌乳早期奶牛饲喂T300能直接增加产奶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奶牛养殖业具有推广价值。

摘要:选择平均胎次2.42胎, 泌乳第46.9天, 平均日产奶26.3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牛30头, 随机分成三组 (对照组, 试验A组和试验B组) , 分别饲喂基础日粮, 基础日粮加250g/d/头百事美脂肪粉T300 (T300) 和基础日粮加500g/d/头T300, 试验期64d, 测定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 与未添加对照组比, 试验A组和B组的平均日产奶量增加1.83kg和2.73kg, 差异均为显著 (p<0.05) ;3.5%标准乳产奶量试验B组、试验A组分别高于对照组3.91kg (p<0.05) 、2.38 kg (p<0.05) ;乳脂率分别提高0.13和0.23百分点 (p<0.05) , 乳蛋白含量有降低的趋势, 但对乳糖, 无脂固形物和总固形含量的影响不显著。补充T300有助于提高奶牛场的产奶经济效益。

上一篇:监管创新下一篇:造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