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测评

2024-08-21

自主测评(共5篇)

自主测评 篇1

1 引言 (Introduction)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是本科院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其教学内容的优劣、教学模式的适宜、教学质量的高低等直接影响到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系到学生将来对所学专业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同时对广大学生的就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加快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 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对本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 形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测评”的教学模式, 达到了预期效果。

2 前期的调研准备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学院对30多家企事业单位各岗位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和全国40余家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由于生源地不同, 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差别很大。小学、中学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但更重视升学率, 因而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况且乡镇农村的办学条件有限, 有的根本不具备计算机教学能力和教学条件。通过对历届新生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发现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学过或初步了解相关的内容, 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 (Make plan of curriculum reform)

依据调研结果, 提出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试行) 》。即在保证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是岗位所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国家等级2级考试的必备知识) 的基础上, 实施自主学习、自我测试、期末考核。主要改革内容包括:

优化教学内容。充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接轨。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增加软件工程基础、数据结构基础、数据库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基础等新的教学内容。同时, 将理论课时由14学时提高到28学时, 以保证新增理论内容得以充分传授。

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实验分为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一部分实验改为学生自主学习, 为学生分配自主实践学时, 免费开放实验机房, 另一部分由教师指导进行实践, 主要进行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答疑解惑。实验教学的分解缓解了实践教学任务量大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实验任务上, 将旧有的上机验证式改为任务驱动式, 即事先布置大量实验任务, 学生自主实践时完成, 在教师指导实践课上,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革考核方法。引入无纸化考试系统全面覆盖理论与实践内容, 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能体现其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4 改革的实施情况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实施摸底测验。从摸底考试中可以看到学生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还停留在单纯机械的软件学习, 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的架构和整合不够完整和系统。同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有部分学生对于某些的知识点了解不多, 甚至从未接触过。

加大自主实践。引入的练习系统, 既可按照不同的模块和知识点进行分阶段教学, 也可根据专业进行模块组合, 单独设置考试时间, 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这一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行网上期末考试。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单独组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工作。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为3326人, 其中本科生2295人, 这次期末考试 (机考) 取得了圆满成功, 无一例违纪现象, 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5 改革效果 (The effect of the reform)

5.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自主学习平台很实用, 能让他们切实学到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方法, 能对平时碰到的Office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课堂表现来看, 大部分学生开始从“学院要我学”到“我要学好计算机”的状态逐步转变, 不再是一味等待老师解答, 而是开始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5.2 提高了教学质量

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可以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期末计算机成绩与入学时的计算机成绩的比较,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达到了课程大纲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另外, 对所有班级进行了试卷分析,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不及格率在6%以内。

5.3 考核更加公平有效

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可以公平有效的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试题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 学生的试卷是根据考试方案随机抽取, 每个学生的试卷都不相同, 这样使得考试更加公平有效。

5.4 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平台, 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式, 实现集体备课, 集体布置实践任务, 每个模块由专职老师负责, 精心设计实践任务, 发布到自主学习平台上, 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 学习, 完成实践任务, 并提交作业。

5.5 更具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

计算机自主学习平台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操作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校园内的不同时间和地点, 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的信息数据, 及时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这些信息,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策略, 着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导, 使教学和辅导做到“有的放矢”, 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5.6 节约了教学成本

在师资来源和硬件条件都相对来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自主学习平台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还可以节约纸张以及印刷、装订等教学成本, 大大减轻了学院的人力、物力成本。原来的传统性考试, 每学期期末教师仅评卷就需要4—5天时间, 而且差错率还很高, 实行了网上考试、自动阅卷, 考试结束就可以立即就可以得到成绩。

6 结论 (Conclusion)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 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认知工具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测评系统实现自主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绝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对本学科知识结构清晰明了, 并且有较宽的知识面, 同时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只有经过不断的试验、探索、总结、提高,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摘要: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紧跟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形式。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推进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实施网络评价,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加、充实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教学模式,本科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冯素梅.《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83-84.

[2]胡英, 廖瑞华, 陈积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 , 2010 (12) :41-42.

[3]周海芳, 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 (4) :75-78.

自主测评 篇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面向普通高中自主招生玩具设计与制

造专业面试大纲

1.面试内容包括知识问答题(40分)、与本专业相关的能力或特长展示(30分)和考生专业技能考核(30分)三大部分,总计100分;

2.面试考核顺序为知识问答题、与本专业相关的能力或特长展示和考生专业能力考核;

3.知识问答题由考生从问答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一份试题(包括两道题)(注:抽取过的考题不重复使用),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回答完二个问题,知识问答题主要测试考生日常综合知识、基本智力水平、思辨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知识问答题考核要求考生精神饱满,语言流畅,声音洪亮;回答问题紧扣主题,言简意赅;观点鲜明或答案正确;

4.与本专业相关的能力或特长展示由学生自行选择内容,要能充分展示考生本人与本专业相关的能力或特长(注:唱歌、舞蹈、朗诵、体育等不为专业特长),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展示。考核要求考生展示熟练并无明显差错;具有新意或具有一定水平;演、讲、做、表情配合情况及与观众的沟通;内容与专业相关,具有专业优势;

5.考生专业技能考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二项工作(1)玩具的装配与调试;(2)玩具识图。玩具的装配与调试要求考生仔细阅读所对应的玩具组装示意图,按照组装示意图选用零部件并组装玩具,要求组装正确并能实现预期功能,考核要求玩具装配与调试过程是完整、实现功能齐全;玩具装配过程操作熟练并无明显差错;布局美观、结构稳固可靠。玩具识图要求考生仔细阅读题中给定的三视图,将提供的玩具实物按照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位置进行摆放,考核要求玩具拼摆的方向和位置正确。

自主测评 篇3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减少了公共必修课的总学时,公共计算机课程课时数也相应减少。十年前,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的总课时普遍在200课时左右,近几年课时逐步减少,目前,有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总课时只有72课时。多年以来,我院在广东省计算机应用水平I级考试(以下简称I级统考)中成绩都是排名第一,为了保住荣誉,对于少课时的专业,我们将大部分课时用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这样统考成绩确实还是不错,然而我们的学生除了办公应用能力较强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偏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减少计算机基础的课时量,然而如何在课时量削减的同时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2 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目前,在广东省内有不少高校探讨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1,2]。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依托课程资源的开发。部分院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往往偏重于教与学,但有不少操作没有实现自动阅卷或者阅卷准确率不高[2],要了解这部分操作的学习质量,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如批改作业,但由于手工批改作业费时费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基本不进行批改,更谈不上及时反馈,而学生更是很难知道自己学的是好还是坏,往往自我感觉学得很好,但是在考试中遇到这类操作时却经常做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资源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自主学习模式能否顺利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处理问题能力,不管是自主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核心都是实验环节的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自然也应该是实验环节。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在微机室中开展,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也是围绕这一过程进行,只是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的地点、时间也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完成很少的一部分工作,如回答学生疑问等。

一个好的课程资源,应该能够完整的体现上述教学过程,其中发现错误操作、总结实验效果、批改实验作业三个过程是实现的难点,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三个过程,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前一知识点尚未掌握、甚至理解完全错误,就进入下一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整个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要建立一个好的课程资源,首先在设置资源格式时必须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其次要针对难点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其中关于阅卷技术的研究是实现三个难点过程的基础,能否实现所有操作的自动阅卷、能否有较高的阅卷准确率、能否快速录入阅卷信息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质量和开发的效率。

4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开发

测评资源是指带有自动阅卷信息的课程资源,包括用于多个不同软件系统的测评资源(以下简称多系统测评资源)和专门用于某个特殊软件系统的测评资源(以下简称单系统测评资源)。多个不同用途单系统测评资源关系如图2所示,显然开发多个不同用途的单系统测评资源,难免会出现重复劳动,而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可使开发出来的资源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我院经过两年的研究,开发出计算机基础多系统测评资源,该资源可用于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教学系统中。目前该资源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需要考虑不同开发模式的差异,B/S系统、C/S系统、单机版系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这是存储测评资源时必须考虑到的;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还需要考虑不同性质系统的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系统从性质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学习系统和考试系统,而其他系统可归属于这两个系统中的一种,如培训系统实质上就是学习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两种系统都要求具有显示题目,自动生成操作所需文件(以下简称操作文件)、操作环境,操作完成后实现自动阅卷的功能,学习系统系统还应要求具有查看操作步骤、操作视频、正确操作结果文件(以下简称样文)、操作知识点、自动阅卷后显示不同知识点答题情况的功能,考试系统则要求能够根据考核的知识点要求、难度要求、题量要求实现自动抽题,自动阅卷后实现成绩分析功能。

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开发了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管理系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培训、实训、考试、考证等所需测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具有的功能包括:知识点管理、题库管理、文件管理、阅卷信息管理、资源录入管理、外接资源管理。

4.1 知识点管理

知识点是测评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系统中实现自动抽题,学习系统中了解学生明细学习情况的基础。由于我院所有非计算机系学生都必须参加I级统考,所以设置知识点的主要依据是I级统考大纲,同时还结合其他类型的一些考证及实际操作技能扩展了部分知识点。为了便于对题库进行管理,在知识点的设置上,我们采用了如表1所示的格式,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编号。

4.2 题库管理

题库是测评资源的主体。题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课程试题的集合,是在教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本系统所指题库主要是指计算机基础操作题题库,基本要素包括:题号、题目、操作步骤、主要知识点、其他知识点、难度系数、操作量、操作文件、样文、操作视频文件、阅卷信息等。

题号是标识每一道题的关键字,本系统中,题号设置格式为知识点编号+序号,如30101001。

题目是题库最基本的要素,计算机基础题目最明显的特征是题目中往往附带操作的路径,其中的网络操作题部分还可能包括服务器的IP地址,例如有如下网络操作题题目:

请登录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地址是192.168.63.252:88/408/main.htm,……,结果保存到D:SHI⁃TIWIN,文件名为:info,格式为文本文件(*.txt)。

如果将该题目直接录入到系统中,则操作结果必须保存在D:SHITIWIN文件下,网站的IP地址也只能是192.168.63.252:88,由于不同系统的服务器端可能安装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不同系统中文件保存的位置也可能不一样,如果将上述题目直接录入到题库中,则不同系统在引用时必须手工进行修改,可重用性很差。因此在资源系统中,我们规定录入题目时,保存路径用{0}表示、IP地址用{1}表示,例如上述题目经过修改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请登录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地址是{1}/408/main.htm,……,结果保存到{0},文件名为:info,格式为文本文件(*.txt)。

经过这样的修改,不同系统中可以在读取题目时将{0}和{1}分别换成实际的保存位置和IP地址,可重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有些题目带有图片,对于有图片的题目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录入时在需要显示图片的地方用<img>表示,例如某道Ex⁃cel操作题录入结果如下所示:

请打开工作簿文件{0}40501001.XLS,请按下列要求完成有关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

<img>

系统读取题目时再将<img>所示位置用实际的图片代替(图片名称由另一字段指定,如果有多个图片则图片之间用逗号隔开)。

操作步骤与题目的处理类似。

在题库中选择知识点,也是题库管理的一部分。有些操作题可能涉及的知识点不只一个,例如在一道Word插入表格操作题,可能涉及其他的知识点,如设置字体格式,所以我们将知识点部分为主要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

难度系数和操作量的设置则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系统如考试系统的需要。难度系数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操作量以分钟作为单位,以学生操作该题平均操作时间为依据。

4.3 文件管理

操作文件、样文、视频文件及题目(或操作步骤)所附图片文件的管理是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样文、视频文件、图片文件以及Office、网络操作文件因为涉及的文件不多,直接在资源中分好类,然后将不同类型的文件存到相应的文件夹即可。文件管理的难点在于Windows操作文件管理,一道Windows操作题涉及的文件夹和文件有很多,如果将每一道题的文件夹和文件都直接保存起来,则在数据库中需要标识该道题的每一个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和位置[3];如果某个文件需要修改,则不仅要修改文件本身,还要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相应修改,这种操作相当的繁琐,也容易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为了便于对Windows操作文件进行管理,我们将每一道Windows操作题对应的文件、文件夹,包括文件内容、大小、属性等统一放在一个特殊文件(以下简称Win文件)当中,例如某道题对应的Win文件内容如下:

说明:在Win文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和文件夹,?前为文件夹,?后为文件,文件格式为:文件名|文件属性|修改日期|文件大小|文件内容。

4.4 阅卷信息管理

能否对阅卷信息进行管理是测评资源区分于普通题库资源的主要特征。每一道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涉及到的阅卷信息点很多,如果将这些阅卷信息点存放到不同的字段中,则数据库设计相当麻烦,也会给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开发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在设计测评资源时,只给阅卷信息保留一个字段,将结构复杂的阅卷点信息及阅卷点得分经过系列化后转换为单一字符串,然后将该字符串保存在阅卷信息字段中。

不同教学系统同一道题的得分可能不一样,为了使测评资源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我们将每一道题的所有阅卷点得分的总和设置为100分,不同教学系统使用测评资源时不需要对阅卷点得分进行修改,自动阅卷后通过公式“该题满分×该题阅卷得分÷100”可以得到该题的实际得分,例如某题满分为5分,而自动阅卷后返回的分数为75,则该题实际得分=5×75÷100,即3.75分。

4.5 资源录入管理

计算机类课程测评资源需要录入的信息很多,相关信息容易出现录入错误,为便于教师录入资源,我们开发了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录入子系统,主要录入流程如图3如示。

系统主要操作说明如下:

1)题目的录入附带验证功能,如果用户录入题库时未输入{0},或录入网络操作题时未输入{1},则给出相应提示,如果题目确实不需要{0}或{1},用户可选择“忽略”;如果用户录入时提供了图片,但题目中未输入<img>,或者输入<img>但未提供图片,给出提示且禁止用户“忽略”。

2)文件录入分为常规文件录入和Windows文件录入。常规文件录入采取用户选择文件后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文件名信息、并按知识点所属模块分类将文件存储到适当位置。而针对Windows文件录入,我们开发了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通过该组件的接口可以将Windows某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信息存储到Win文件中,并可依据Win文件自动在指定的文件夹生成相应的文件和文件夹。在录入系统中用户通过选择操作文件夹和该题题号可在数据库中生成Win文件名信息,并自动将Win文件存储到适当位置上。录入系统和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的关系如图4所示。

3)阅卷信息管理是资源录入系统的难点。针对阅卷信息处理困难,我们先后开发了Office操作题阅卷组件[4]、Windows和网络操作题阅卷组件,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所有知识点的自动阅卷,同时在提高阅卷准确率[5]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研究,目前,机器阅卷准确率已超过99%。利用阅卷组件实现自动阅卷的过程如下:出题教师提供样文(或Windows操作结果)、选择阅卷点数据并输入一些必要参数,即可从组件中获取阅卷信息并返回经系列化处理的阅卷字符串,而通过提供操作文件和阅卷字符串即可实现该操作文件的自动阅卷处理并返回相应阅卷结果。录入系统和阅卷组件关系如图4所示。

在不同的阅卷组件中,都提供了阅卷信息表,其中Word部分阅卷点格式如表2所示。

录入系统在设计时直接导入相应阅卷组件的阅卷信息表,用户在录入阅卷信息时,选择好阅卷分类名称,然后点击添加,则该阅卷分类的所有阅卷点都会显示出来,用户只需选择好样文,并输入阅卷点位置及必要的参数,设置不同阅卷点得分,再点生成即可生成该部分的阅卷数据,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该题全部阅卷数据。生成每部分的阅卷数据后,点击检验可对生成的阅卷数据进行检验,其中如果操作文件得分为0分、样文得分为该部分用户预设阅卷点得分总和即可判断该部分阅卷数据生成正确。某道题全部阅卷数据生成后,显示该题所有应得分总和,如果不为100分提示用户修改,如果为100分则用户可将结果转换为单一字符串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4.6 外接资源管理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为多系统测评资源,为了方便不同的教学系统从测评资源中获取数据,我们开发了题库资源选择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根据不同的需要从测评资源中选择部分或全部资源作为教学系统资源,其中生成的数据库类型可由用户选择,文件资源保存路径也可由用户选择。此外,测评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阅卷组件均具有良好的接口,可以直接用于不同的教学系统中,充分利用这些组件可以大大提高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

5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B/S版计算机基础学习系统、C/S版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其中学习系统最主要的特色是所有例题和练习题全部提供自动阅卷功能,学生完成某道题的操作后,可以详细了解该题的完成情况,如果结果不正确可以重复操作,直到该题完全正确为止,而教师可以利用系统随时了解全部学生或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没有将测评资源用于教学之前,我们在2012级中选择一个班作为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班,从实验的情况来看,学习效果不好,学完Word(授课课时为2,其余全部学生自学)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及格率还不到60%,和传统教学班级75%的平均及格率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在开发出测评资源之后,我们在本院2013级中同样选择一个班作为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班,从实验情况来看,学习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样在学完Word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及格率已接近80%,虽然和传统教学班级85%的平均及格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实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将测评资源用于传统教学中同样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6 结束语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的角度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指出测评资源的不完善是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单系统测评资源与多系统测评资源的关系,指出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具有更高的可重用性,并提出利用计算机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对多系统测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方案。对计算机基础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题目录入通过一些特殊符号使题目可以不加修改的就可被多个不同系统所使用;Windows文件管理时将多个文件和文件夹信息写成一个文件,方便了对Windows文件统一管理;阅卷信息录入通过读取样文结合录入必要信息生成单一阅卷字符串并保存在数据库的方法,简化了阅卷资源的管理;系统相关组件和外接资源选择子系统开发,不仅提高了测评资源的可重用性,而且提高了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实践证明,将测评资源应用到自主教学过程当中,确实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等.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5):75-78.

[2]吴杰.网络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9):138-140.

自主测评 篇4

1.汉 语 国 际 的 网 络 化 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上创造的一个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如美国把因特网作为未来教育的总体构架,每年投入100多亿美元用于网络教育研发。英国各级学校都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网上学校。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都大力研发本国网络教育,并致力于将本国教育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多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已经或正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汉语教学。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与中国信息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国际汉语教学, 目前正在进行中。

21世纪是网络 化时代 ,开展网络 国际汉语 教学已势在必行。 目前从互联网上搜索的有代表性的涉及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网站:全球孔子文化资源库;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网;北京汉语网 ;世界汉语 教学学会 ;网络孔子 学院 ;中国华文 教育网。这些网站资源的可利用程度:(1)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视频资料不可以下载。 (2)网络孔子学院:基本允许下载,一部分视频有限制。 (3)中国华文教育网:一部分视频资料不可以下载,但可以下载多本教材。在这些网站中下载大多数资源是没有限制的,只有少部分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的资源无法下载。

2.HSK网 络 考 试 的 展望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为母语非汉语者设计的,与英语“托福”考试相类似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言测试。HSK面向国际社会开考,对汉语言文化向世界传播和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目前HSK已具有完整的体系,初步达到命题、预测、阅卷评分及分数解释的标准化和预测统计分析、试题等值、考试报名、阅卷、成绩报告等的计算机化。毋庸讳言,题库规模还很有限,远不能满足考生适应性考试的需要。而且,新版HSK考试并没有实现无纸化考试,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网络化计算机考试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参考其他国际性考试,如“GRE”、“TOFEL”等 ,都采用计 算机化考 试。以后HSK考试不仅可以实现网络化的计算机考试, 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为平台办成全年持续性考试。如果真能实现“随到随考”和“即时 成绩”, 那么对扩大HSK考试的市场 份额肯定是 非常有益的。

3.汉 语 国 际 素 材 库 及 建设现状

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素材库建设问题。按照我们的观点,凡是与汉语国际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多媒体素材都可以纳入其中。“素材库”应不仅包括普通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类型素材还包括以上类型的组合形态即超文本素材。素材库应当既反映汉语静态的知识结构,如包括汉字、词汇、语法、句型、情景等知识性素材,又包含动态的汉语教学过程的内容,如经典示范、讲解视频录像等。

汉语国际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广大汉语国际教师, 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跟课型或课程设置相一致的资源版块设置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化。比如:(1)语言知识资源库: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2)语言技能资源库:听、说、读、写、译。 (3)文化资源库。(4)情景话题 资源库 (可以参考 大量情景 话题书籍 )。 (5)多媒体资源库: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游戏。 (6)语料库 (http:/www.chineselinks.cn/corpus.html): 现代汉语语 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现代汉语标记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 (7)软件下载资源库:拼音汉字转换、录音软件、词卡制作、在线词典。(8) 其他 :HSK考试资源库、 教案资源库 、课件资源 库、示范 课资源库、练习题资源库。

二、HSK分级测评及网络自主学习素材库构建

基于中国 国家汉办 于2009年颁布的 新汉语水 平考试(HSK) 考试大纲 , 以新汉语 水平考试题型 (3-6级 ) 为蓝本 , 结合我校留学生汉语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 依托网络丰富的汉语教学资源, 设计和开发与其配套的HSK网络分级测评及自主学习素材库。此项HSK分级测评及 网络自主 学习素材 库是借助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大量HSK模拟考试试题 (套题)和分项练习的听力、阅读及书写训练素材以软件形式安装在语言学习平台上,实现人机互动。素材库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1.HSK在线模拟考 试题 :我们依据国家汉 办颁布的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1-6级),在认真听取专家建议、充分研究考试样题及命题思路的基础上,编写HSK模拟考试题,满足学生考前强化训练及自我测评需要, 使考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考试,了解考试内容,明确考试重点,熟悉新题型,把握答题技巧,同时查缺补漏。这种学习模式符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2.HSK听力分级训 练模块 :听力考试在HSK考试中占有 重要地位,留学生听力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HSK成绩的高低,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成绩是关键性问题。我们特别设计听力强化版块,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点拨讲解。

3.HSK阅读训练模块 :词汇量直接 影响学生阅读 成绩 ,如何让学生快速记忆词汇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本板块中我们按照不同级别设计阅读题型,方便学生记忆学习、测评。同时,同义词、近义词是学生学习中的头疼问题,所以在这个模块里面可以设置一个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资源库。

4.HSK书写训练 模块 :书写练习包括连词 成句和作文 。连词成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汉语基础语法。汉语语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软肋,他们的汉语语法基础参差不齐,为满足他们对汉语语法学习的需求, 安排此模块包括所有基础阶段的语法讲解及练习,方便学生自学。作文练习主要从写作技巧和构思方法上给予学生点拨,提供可供参考的范文。

三、拟实现的目标及意义

研发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分层模拟训练及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旨在融网络、课件制作、素材库建设、网络教学管理为一体,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留学生HSK考试通过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网络环境,同时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师智慧的网络化, 为更多汉语国际教师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营造教与学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推动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环境的建立,与汉语国际网络教育接轨。

摘要:本文主要思考的是HSK网络分级测评及自主学习素材库建设的问题。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为母语非汉语者设计的,与英语“托福”考试相类似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言测试。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是大办教育和办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开展网络国际汉语教学已势在必行。

自主测评 篇5

随着国内外产业环境的巨大变迁, 工程师的绩效评估已成为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绩效水平的衡量是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和人力资源师最热衷的重要经营理念之一, 任何一个优秀的组织结构都极为注重绩效评估和考核, 通过绩效考核和评估以加强各级的执行力, 从而实现组织的业务目标和战略计划。绩效考核和评估可以说是一个公司或一个组织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任何企业遇到的各种绩效问题, 其桎梏在于它的业绩评价和考核体系不健全, 不能正确地把握和了解组织绩效评估和考核的科学性和完善性。只有科学地运用到管理、市场和社会领域等学科的信息来源, 全面落实绩效考核和评估考核制度, 实现员工发展、绩效工资与团队绩效三者结合, 才能有效解决企业发展瓶颈问题。与此同时, 在中国的一些企业对内部员工团队的绩效评价自身缺乏实践经验, 从而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有效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是行业整体潜力的客观评估。

平衡计分卡是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效果显著的理论应用模型之一, 它突破了旧式的测评方法, 不仅涵盖了财务方面的各项指标, 而且还融入了一系列动力要素, 如客户、流程和发展等因素。本文所要研究的是平衡计分卡BSC技术如何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文化相结合, 针对汽车工业中的工程师进行绩效测评与考核, 如何让绩效测评与考核体系为国内汽车工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文献梳理

在上世纪90年代, 哈佛商学院的Robot·S和世界复兴集团首席执行官David·P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2) 上刊登了著名论著, 即《BSC——New method of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and drive》, 创造性的发明了Balanced Scorecard法则, 也就是现今为管理学界熟知的平衡计分卡BSC绩效管理思想, 其实质为把有关组织浅层次和深层次的状态、近期和远期各项成果预期、内部和外部权变因素划割成多个维度, 从这些角度出发系统、全面地服务企业[1]。图1为平衡计分卡BSC的系统构图。

绩效考核的思想有其悠久的历史, 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有官方绩效考核的奖励制度, 而国外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西部就开始实施公务员制度改革, 建立了员工的表现与能力评价体系[3]。绩效考核的法则是多元化的, 主要且认可度高的绩效考核方法有配对比较法、强制分布法、关键事件法、行为锚等级评定法、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平衡计分卡等, 其目标都是通过测度员工绩效水平来反映企业的管理水平[4,5]。然而, 由于在行业背景和个体的差异性, 加之研究角度的不同, 所以绩效评价指标、方法和过程将有很大的差异。本文认为, 仍有必要根据一些显性问题如创新工程师相关绩效考核研究内容少、指标全面性不高、评价体系可持续性低等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3 以BSC为核心的工程师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考虑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体系与传统财务指标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国资委在2009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议平衡计分卡成为一种更具创新性和普适性的绩效考核方法, 但《意见》中并没有提及实际的平衡积分卡的建立方法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工程师绩效考核的关键绩效指标的提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汽车行业的战略目标, 二是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在本文中, 我们将使用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思路, 在中国汽车产业领域建立一个平衡计分卡模型, 以此作为工程师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在这个测评系统中, 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分别设置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体系。相应的分级指标设定如下:

3.1 财务维度的测评指标设定

3.1.1 收入增长相关指标

工程师收入增加指标是评价工作能力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它主要反映工程师在研发活动中本期收入较上期的增长幅度[6]。本文选取工资增加率反映收入增加情况。

3.1.2 生产率相关指标

工程师生产率也是评价自身能力和财务绩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本文选取成本费用率、劳动生产率反映成本控制和生产率情况。

各财务指标的定义及功能如表1所示。

3.2 客户维度的测评指标设定

3.2.1 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是反映客户满意战略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 只有客户满意度不断提高, 才能使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

3.2.2 上下级满意度

上下级满意度是反映工程师为同事的认可程度[7]。

各个客户指标的定义及功能如表2所示。

3.3 内部流程维度的测评指标设定

3.3.1 创新能力

这一指标评价反映的是企业工程师的创新能力, 可设置研究开发费用率、研究开发成功率等具体指标。

3.3.2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贯穿始终, 与学习能力方面相关的主要指标有18个, 它们分别是:专业知识、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书写与资料管理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领导和授权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激励艺术、计划与时间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讲解传授知识的能力、控制能力、实践经验、监督能力、现场指导能力、应变能力、处理复杂情况和事故的能力, 主要可以通过部门领导和同事的客观反映得到结论。具体的内部流程指标设置如表3。

3.4 学习与发展维度的测评指标设定

创新工程师要对自身进行新技术、新知识的培训学习, 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使企业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可从工作态度 (包括出错情况、保守机密情况、工作及时率) 、信息系统能力、激励机制三方面来评价工程师的学习与发展能力。具体指标如表4所示。

综上所述, 平衡计分卡作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运用的核心, 有助于帮助国内汽车行业企业建立相对完备的绩效测评指标数据库, 进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 使企业对内部员工的绩效评价趋于科学、理性和客观。

4 以BSC为核心的工程师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建议

平衡计分卡可以说是一种功能多元、保障有力的测评法则, 可以科学、全面地告诉汽车行业内管理者有关工程师的绩效水平和价值高低。换言之, 平衡计分卡的使用也能够符合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发展需要。针对于此, 提出如下建议。

4.1 BSC与MBO相结合

使用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的基础是战略导向, 在着手建立平衡计分卡之前, 从规划参与的所有人员、应采取的时间到梳理职业工程师的战略目标, 从管理到专业部门都要做充分的讨论和沟通, 并取得共识。MBO目标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它可以与平衡计分卡进行性能评价上的互补, 创造更多的针对企业绩效完成情况的对比情形。

4.2 BSC与关键指标法相结合

在整个过程中, 平衡计分卡衡量与关键指标法紧紧相依, 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绩效评分。为了测量和分析一批价值目标的指标值, 验证了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 指标值可以是也应当是更真实地反映目标和策略的指标, 先进的绩效措施和信息系统及相关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通过使用ABC规则, 公司可以更好地衡量和管理成本;利用经济价值增加值EVA衡量股东利润目标, 能够更好地实现股东的利益;使用BI系统分析功能, 可以做一些假设检验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预测;使用BPM系统建模和其他功能, 可以有效地跟踪和监控各项指标和项目的实施进度。

4.3 指标之间要平衡

平衡计分卡是为实现目标而从四个维度形成平衡机制的绩效测评工具, 科学地运用这项工具可以帮助汽车公司实现管理水平的完善和提升, 但其内部指标之间的平衡并不能自动实现。因此, 企业应继续探索平衡计分卡的使用, 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 以达到指标配比上的平衡, 从而真正助推我国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和产业腾飞。

参考文献

[1]Kaplan&Norton.The balanced scorecard[M].Boston:HBSPress, 1996.

[2]姜定维, 蔡巍.“平衡计分卡”保证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3]向显湖, 彭韶兵, 江涛.企业业绩评价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4]于泳泓, 陈一苹.平衡计分卡导入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5]罗伯特·卡普兰, 戴维·诺顿.平衡计分卡战略实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6]张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医药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

上一篇:汽车氧传感器故障下一篇:安全技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