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测评(共12篇)
学习测评 篇1
1 引言 (Introduction)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是本科院校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育课程。其教学内容的优劣、教学模式的适宜、教学质量的高低等直接影响到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系到学生将来对所学专业中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水平, 同时对广大学生的就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加快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 全面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质量, 培养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对本课程进行了全面改革, 形成了“自主学习、自主测评”的教学模式, 达到了预期效果。
2 前期的调研准备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学院对30多家企事业单位各岗位应用计算机的情况和全国40余家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 由于生源地不同, 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差别很大。小学、中学虽然提倡素质教育, 但更重视升学率, 因而造成了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够, 况且乡镇农村的办学条件有限, 有的根本不具备计算机教学能力和教学条件。通过对历届新生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发现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学过或初步了解相关的内容, 百分之十左右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这给“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课程改革方案的制定 (Make plan of curriculum reform)
依据调研结果, 提出了《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方案 (试行) 》。即在保证学生可以获得足够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是岗位所需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国家等级2级考试的必备知识) 的基础上, 实施自主学习、自我测试、期末考核。主要改革内容包括:
优化教学内容。充分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二级接轨。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取舍, 增加软件工程基础、数据结构基础、数据库基础、算法和程序设计基础等新的教学内容。同时, 将理论课时由14学时提高到28学时, 以保证新增理论内容得以充分传授。
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实验分为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两部分。一部分实验改为学生自主学习, 为学生分配自主实践学时, 免费开放实验机房, 另一部分由教师指导进行实践, 主要进行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的答疑解惑。实验教学的分解缓解了实践教学任务量大的问题,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在实验任务上, 将旧有的上机验证式改为任务驱动式, 即事先布置大量实验任务, 学生自主实践时完成, 在教师指导实践课上,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改革考核方法。引入无纸化考试系统全面覆盖理论与实践内容, 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更能体现其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4 改革的实施情况 (The status of implementation)
实施摸底测验。从摸底考试中可以看到学生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还停留在单纯机械的软件学习, 对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的架构和整合不够完整和系统。同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参差不齐, 有部分学生对于某些的知识点了解不多, 甚至从未接触过。
加大自主实践。引入的练习系统, 既可按照不同的模块和知识点进行分阶段教学, 也可根据专业进行模块组合, 单独设置考试时间, 分别进行不同阶段的测试。这一改革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行网上期末考试。在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中单独组织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工作。参加考试的总人数为3326人, 其中本科生2295人, 这次期末考试 (机考) 取得了圆满成功, 无一例违纪现象, 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
5 改革效果 (The effect of the reform)
5.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普遍反映计算机自主学习平台很实用, 能让他们切实学到计算机基础的操作方法, 能对平时碰到的Office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课堂表现来看, 大部分学生开始从“学院要我学”到“我要学好计算机”的状态逐步转变, 不再是一味等待老师解答, 而是开始学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5.2 提高了教学质量
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可以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期末计算机成绩与入学时的计算机成绩的比较,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 计算机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达到了课程大纲要求及专业培养目标。另外, 对所有班级进行了试卷分析,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不及格率在6%以内。
5.3 考核更加公平有效
应用无纸化考试系统, 可以公平有效的考核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试题覆盖率达到100%, 同时, 学生的试卷是根据考试方案随机抽取, 每个学生的试卷都不相同, 这样使得考试更加公平有效。
5.4 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平台, 可以优化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式, 实现集体备课, 集体布置实践任务, 每个模块由专职老师负责, 精心设计实践任务, 发布到自主学习平台上, 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访问, 学习, 完成实践任务, 并提交作业。
5.5 更具开放性、交互性、多样性
计算机自主学习平台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操作练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在校园内的不同时间和地点, 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学习的信息数据, 及时地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这些信息,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调整教学策略, 着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辅导, 使教学和辅导做到“有的放矢”, 大大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5.6 节约了教学成本
在师资来源和硬件条件都相对来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自主学习平台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还可以节约纸张以及印刷、装订等教学成本, 大大减轻了学院的人力、物力成本。原来的传统性考试, 每学期期末教师仅评卷就需要4—5天时间, 而且差错率还很高, 实行了网上考试、自动阅卷, 考试结束就可以立即就可以得到成绩。
6 结论 (Conclusion)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学观念,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 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认知工具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调动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全面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为以后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利用计算机自主学习测评系统实现自主学习,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绝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对本学科知识结构清晰明了, 并且有较宽的知识面, 同时要掌握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只有经过不断的试验、探索、总结、提高, 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
摘要:本科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必须要紧跟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形式。辽宁对外经贸学院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推进自主学习、自主测评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实施网络评价,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增加、充实了教学内容,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为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教学模式,本科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冯素梅.《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83-84.
[2]胡英, 廖瑞华, 陈积宇.《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 (教学研究) , 2010 (12) :41-42.
[3]周海芳, 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1 (4) :75-78.
学习测评 篇2
这个学期,和大家一起学习了“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和方法”这一门课程,既学习了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也在实际的实践操作中得到了体会,增长了经验。
人力资源,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能够得到出色的人力资源,无疑会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大幅的增加效益。而人员素质测评技术,无疑在选拔人才方面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具体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我觉得主要需要测评的是两方面,一是人员的素质高低,这些主要可以通过一些能力测试来测得,当然,在各种具体的评测技术过程中,被试者所得到的评价也是其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则是人才与组织空缺岗位或者说是企业的风格之间的匹配程度,我觉得这是组织在测评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地方,也是较难进行的一个环节。所以,不管我们要采取什么测量技术,确定测评的目的总归是需要最先进行的,是为了绩效考核,为了确定对员工的培训项目,或是招聘面试针对的是什么岗位。目的确定后,就需要确定测量的维度,主要考察的是哪些方面,每个方面的权重是如何分配的,都需要慎重地确定。而在定义这些维度的过程中,要尽量具体化,这也是为了保证每一位考官对被试者的评价都保持在一个相近的水平上。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这一个环节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测评所取得的最终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我的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人员测评其实是一个很讲究结构性的一种体系,其中涉及到的测评技术不止一种,需要面试官对它们进行一个有机的结合运用,比如角色扮演对于测试被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很好的效果,而案例分析测试则能更好地发掘出被试者的分析与决策能力。对于面试官来说,一个有机挑选并有序结合的测评体系,能够对被试者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考核。当然,运用评价中心技术虽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得出的结论质量较高,但与其它测评方法比较,评价中心需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且时间较长,操作难度大,不仅对测试者的要求很高,对于面试官也是具有很专业的要求。比如,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需要面试官充当其中的一些角色,在扮演进行的过程中为被试者设置任务和难题,以考察被试者的能力,必要时又有必要进行一些引导以免测评不能够顺利进行。但同时,面试官又不能对被试者刻意地刁难,这样就变成了刻意为难而不是测试能力了,所以面试官也不是很容易担任的,可以说,一个好的面试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面试官。
学习测评 篇3
关键词: 口语测评 传统方式 革新方式 与时俱进
英语口语测评的类型可分为形成性口语测评和终结性口语测评两大类。学生的口语成绩是形成性口语测评和终结性口语测评成绩的有机整合,形成性口语测评成绩占30%,终结性口语测评成绩占70%。
一、形成性口语测评
形成性口语测评是指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估,对学生的口语能力的提高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
(一)形成性口语测评传统方式
教师通过每节课始5分钟左右的值日生汇报来实施测试,由学生课前准备,课上表演。传统方式由于由学生做主选择内容,有时内容会重复,有时为了内容不重复,受能力的限制学生又不善表达,反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每节课都单独用五分钟实施测试,既浪费时间,又常常显得突兀,和当节课的内容不能融为一体,破坏了课的整体性。
(二)形成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每节英语课上一至两组对话表演和每单元复习课围绕单元话题进行表述等形式实施最常态最自然的口语测评。如:译林版六年级下册Unit8 “Our dreams”的第一课时课堂中,在细读story time 后,教师和一生配合示范后全班以pair work 形式展开如下的对话表演:
A:Do Miss Lis students have big dreams?
B:Yes, they do.
A:What does ...want to be?
B:He/She wants to be...
A:Why does he/she want to be...?
B:Because ...
教师指名两至三组表演,其他组点评,由此对这几组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定。第三课时全班可以展开如下小组对话表演:
A:Do /Does... have a big dream?
B:Yes, ...do/does.
A:What do/does ... want to be?
B:I/we/They/He/She want(s)to be...
A:Why do/does ... want to be...?
B:Because ...
A:To make your/his/her dream come true,what will ... do?
B:Ill/Well/Theyll/Hell/Shell...
A:Will ...?
B:Yes,I/we/they/he/she will./No, I/we/they/he/she wont.
教师指名另两至三组表演,其他组点评,教师由此对该几组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定。在本单元第五课时复习课中,学生可四人小组进行类似的话题表述:I have a big dream.I want to be a/an...To make my dream come true,I will...I should...I must...I also can ...I think my dream can come true.
教师指名另两至三组表演,其他组点评,再对该几组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评定。每节课有七到八个这样的对话或话题表述,所以一星期能对班里所有学生进行口语能力评定。由于学生知道每节课上小组对话的表现将占其口语成绩的一定比例,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积极性被高度调动,并及时通过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评、教师小结等形式给学生打分和指导,使学生参与评价的全过程,变被测为自测,使学生从被动的地位转向主动地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这种常态的融入每节课课堂的口语测试自然地确保了课堂的整体性,毫不突兀,由于学生对话和话题内容都紧扣本节课或本单元内容且有教师的当场引导,大部分学生能自如地表达,口语测试的心理负担减轻了,口语能力提高了,口语测试本身也变成了一种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和再学习的过程。
二、终结性口语测评
终结性口语测评是指在学期末或学年末对学生口语的综合评估。
(一)终结性口语测评实施方案
1.学校准备好候考室、准备室及若干个测试室。
2.口语考试时,参加考试的学生在考前30分钟集中在候考室。
3.准备室留2份学生试卷供考生准备时用,各测试室留1份学生试卷和2份教师用卷。
4.测试前5分钟考务人员按顺序呼叫考生姓名,让考生把个人物品放在门外后进入准备室准备,准备时间为3分钟,3分钟后领考生进入相应的测试室。
(二)终结性口语测评传统方式
终结性口语测评传统方式例卷如下:
A.朗读单词、词组(5分) B.朗读短文(5分)
C.日常会话(5分) D.专题表达(5分)
(三)终结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
终结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例卷如下:
A.课文朗读(5分)B.对话创编(5分)C.话题讲述(5分)
D.才艺展示(5分)
(四)终结性口语测评两种方式的对比
由以上试卷可以看出,终结性口语测评革新方式相比传统方式有以下优点:
1.省时。传统方式一个考场一次只能测评一位学生,而革新方式一次可以多个学生。
2.开放。传统方式的第四类题型中学生有选择权,而革新方式绝大多数题型中学生都有选择权,充分体现试卷的开放性。
3.交际。传统方式交际性不强,而革新方式是由两位或几位学生合作创编大段对话,交际性不言而喻就强多了。
4.整合。传统方式第一类和第二类题型都是朗读,而革新方式把这两类进行了整合。
5.主体。传统方式测评的大部分内容学生没有决定权,而革新方式中每一类题型学生都有决定权,学生可以选擅长的内容,还能选自己中意的搭档,充分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测评 篇4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逐年增加。然而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减少了公共必修课的总学时,公共计算机课程课时数也相应减少。十年前,我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的总课时普遍在200课时左右,近几年课时逐步减少,目前,有部分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总课时只有72课时。多年以来,我院在广东省计算机应用水平I级考试(以下简称I级统考)中成绩都是排名第一,为了保住荣誉,对于少课时的专业,我们将大部分课时用于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这样统考成绩确实还是不错,然而我们的学生除了办公应用能力较强之外,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与专业结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偏弱。为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减少计算机基础的课时量,然而如何在课时量削减的同时保证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2 自主学习模式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目前,在广东省内有不少高校探讨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1,2]。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依托课程资源的开发。部分院校在开发课程资源时往往偏重于教与学,但有不少操作没有实现自动阅卷或者阅卷准确率不高[2],要了解这部分操作的学习质量,只能通过其他手段,如批改作业,但由于手工批改作业费时费力,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基本不进行批改,更谈不上及时反馈,而学生更是很难知道自己学的是好还是坏,往往自我感觉学得很好,但是在考试中遇到这类操作时却经常做错,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主学习模式的学习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程资源的不完善,已经成为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开发概述
自主学习是“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如果没有好的课程资源,自主学习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决定着自主学习模式能否顺利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处理问题能力,不管是自主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核心都是实验环节的教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点自然也应该是实验环节。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主要在微机室中开展,整个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自主学习模式的开展也是围绕这一过程进行,只是整个过程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的地点、时间也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只完成很少的一部分工作,如回答学生疑问等。
一个好的课程资源,应该能够完整的体现上述教学过程,其中发现错误操作、总结实验效果、批改实验作业三个过程是实现的难点,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三个过程,则可能会导致学生前一知识点尚未掌握、甚至理解完全错误,就进入下一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整个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要建立一个好的课程资源,首先在设置资源格式时必须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其次要针对难点过程进行科学的研究,其中关于阅卷技术的研究是实现三个难点过程的基础,能否实现所有操作的自动阅卷、能否有较高的阅卷准确率、能否快速录入阅卷信息直接影响到课程资源的质量和开发的效率。
4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开发
测评资源是指带有自动阅卷信息的课程资源,包括用于多个不同软件系统的测评资源(以下简称多系统测评资源)和专门用于某个特殊软件系统的测评资源(以下简称单系统测评资源)。多个不同用途单系统测评资源关系如图2所示,显然开发多个不同用途的单系统测评资源,难免会出现重复劳动,而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可使开发出来的资源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我院经过两年的研究,开发出计算机基础多系统测评资源,该资源可用于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教学系统中。目前该资源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当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需要考虑不同开发模式的差异,B/S系统、C/S系统、单机版系统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需要使用不同的数据库,这是存储测评资源时必须考虑到的;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还需要考虑不同性质系统的需要,计算机基础教学系统从性质上可归纳为两大类:学习系统和考试系统,而其他系统可归属于这两个系统中的一种,如培训系统实质上就是学习系统的一种特殊情况,这两种系统都要求具有显示题目,自动生成操作所需文件(以下简称操作文件)、操作环境,操作完成后实现自动阅卷的功能,学习系统系统还应要求具有查看操作步骤、操作视频、正确操作结果文件(以下简称样文)、操作知识点、自动阅卷后显示不同知识点答题情况的功能,考试系统则要求能够根据考核的知识点要求、难度要求、题量要求实现自动抽题,自动阅卷后实现成绩分析功能。
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为了便于管理,我们开发了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管理系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培训、实训、考试、考证等所需测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具有的功能包括:知识点管理、题库管理、文件管理、阅卷信息管理、资源录入管理、外接资源管理。
4.1 知识点管理
知识点是测评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系统中实现自动抽题,学习系统中了解学生明细学习情况的基础。由于我院所有非计算机系学生都必须参加I级统考,所以设置知识点的主要依据是I级统考大纲,同时还结合其他类型的一些考证及实际操作技能扩展了部分知识点。为了便于对题库进行管理,在知识点的设置上,我们采用了如表1所示的格式,其中括号内的数字为编号。
4.2 题库管理
题库是测评资源的主体。题库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课程试题的集合,是在教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本系统所指题库主要是指计算机基础操作题题库,基本要素包括:题号、题目、操作步骤、主要知识点、其他知识点、难度系数、操作量、操作文件、样文、操作视频文件、阅卷信息等。
题号是标识每一道题的关键字,本系统中,题号设置格式为知识点编号+序号,如30101001。
题目是题库最基本的要素,计算机基础题目最明显的特征是题目中往往附带操作的路径,其中的网络操作题部分还可能包括服务器的IP地址,例如有如下网络操作题题目:
请登录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地址是192.168.63.252:88/408/main.htm,……,结果保存到D:SHI⁃TIWIN,文件名为:info,格式为文本文件(*.txt)。
如果将该题目直接录入到系统中,则操作结果必须保存在D:SHITIWIN文件下,网站的IP地址也只能是192.168.63.252:88,由于不同系统的服务器端可能安装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不同系统中文件保存的位置也可能不一样,如果将上述题目直接录入到题库中,则不同系统在引用时必须手工进行修改,可重用性很差。因此在资源系统中,我们规定录入题目时,保存路径用{0}表示、IP地址用{1}表示,例如上述题目经过修改后的结果如下所示:
请登录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地址是{1}/408/main.htm,……,结果保存到{0},文件名为:info,格式为文本文件(*.txt)。
经过这样的修改,不同系统中可以在读取题目时将{0}和{1}分别换成实际的保存位置和IP地址,可重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
有些题目带有图片,对于有图片的题目我们的处理方法是,录入时在需要显示图片的地方用<img>表示,例如某道Ex⁃cel操作题录入结果如下所示:
请打开工作簿文件{0}40501001.XLS,请按下列要求完成有关操作:……,结果如下图所示:
<img>
系统读取题目时再将<img>所示位置用实际的图片代替(图片名称由另一字段指定,如果有多个图片则图片之间用逗号隔开)。
操作步骤与题目的处理类似。
在题库中选择知识点,也是题库管理的一部分。有些操作题可能涉及的知识点不只一个,例如在一道Word插入表格操作题,可能涉及其他的知识点,如设置字体格式,所以我们将知识点部分为主要知识点和其他知识点。
难度系数和操作量的设置则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系统如考试系统的需要。难度系数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操作量以分钟作为单位,以学生操作该题平均操作时间为依据。
4.3 文件管理
操作文件、样文、视频文件及题目(或操作步骤)所附图片文件的管理是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样文、视频文件、图片文件以及Office、网络操作文件因为涉及的文件不多,直接在资源中分好类,然后将不同类型的文件存到相应的文件夹即可。文件管理的难点在于Windows操作文件管理,一道Windows操作题涉及的文件夹和文件有很多,如果将每一道题的文件夹和文件都直接保存起来,则在数据库中需要标识该道题的每一个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和位置[3];如果某个文件需要修改,则不仅要修改文件本身,还要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相应修改,这种操作相当的繁琐,也容易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为了便于对Windows操作文件进行管理,我们将每一道Windows操作题对应的文件、文件夹,包括文件内容、大小、属性等统一放在一个特殊文件(以下简称Win文件)当中,例如某道题对应的Win文件内容如下:
说明:在Win文件中,每一行代表一个文件和文件夹,?前为文件夹,?后为文件,文件格式为:文件名|文件属性|修改日期|文件大小|文件内容。
4.4 阅卷信息管理
能否对阅卷信息进行管理是测评资源区分于普通题库资源的主要特征。每一道计算机基础操作题涉及到的阅卷信息点很多,如果将这些阅卷信息点存放到不同的字段中,则数据库设计相当麻烦,也会给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开发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在设计测评资源时,只给阅卷信息保留一个字段,将结构复杂的阅卷点信息及阅卷点得分经过系列化后转换为单一字符串,然后将该字符串保存在阅卷信息字段中。
不同教学系统同一道题的得分可能不一样,为了使测评资源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我们将每一道题的所有阅卷点得分的总和设置为100分,不同教学系统使用测评资源时不需要对阅卷点得分进行修改,自动阅卷后通过公式“该题满分×该题阅卷得分÷100”可以得到该题的实际得分,例如某题满分为5分,而自动阅卷后返回的分数为75,则该题实际得分=5×75÷100,即3.75分。
4.5 资源录入管理
计算机类课程测评资源需要录入的信息很多,相关信息容易出现录入错误,为便于教师录入资源,我们开发了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录入子系统,主要录入流程如图3如示。
系统主要操作说明如下:
1)题目的录入附带验证功能,如果用户录入题库时未输入{0},或录入网络操作题时未输入{1},则给出相应提示,如果题目确实不需要{0}或{1},用户可选择“忽略”;如果用户录入时提供了图片,但题目中未输入<img>,或者输入<img>但未提供图片,给出提示且禁止用户“忽略”。
2)文件录入分为常规文件录入和Windows文件录入。常规文件录入采取用户选择文件后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文件名信息、并按知识点所属模块分类将文件存储到适当位置。而针对Windows文件录入,我们开发了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通过该组件的接口可以将Windows某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信息存储到Win文件中,并可依据Win文件自动在指定的文件夹生成相应的文件和文件夹。在录入系统中用户通过选择操作文件夹和该题题号可在数据库中生成Win文件名信息,并自动将Win文件存储到适当位置上。录入系统和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的关系如图4所示。
3)阅卷信息管理是资源录入系统的难点。针对阅卷信息处理困难,我们先后开发了Office操作题阅卷组件[4]、Windows和网络操作题阅卷组件,实现了计算机基础所有知识点的自动阅卷,同时在提高阅卷准确率[5]方面我们也进行了研究,目前,机器阅卷准确率已超过99%。利用阅卷组件实现自动阅卷的过程如下:出题教师提供样文(或Windows操作结果)、选择阅卷点数据并输入一些必要参数,即可从组件中获取阅卷信息并返回经系列化处理的阅卷字符串,而通过提供操作文件和阅卷字符串即可实现该操作文件的自动阅卷处理并返回相应阅卷结果。录入系统和阅卷组件关系如图4所示。
在不同的阅卷组件中,都提供了阅卷信息表,其中Word部分阅卷点格式如表2所示。
录入系统在设计时直接导入相应阅卷组件的阅卷信息表,用户在录入阅卷信息时,选择好阅卷分类名称,然后点击添加,则该阅卷分类的所有阅卷点都会显示出来,用户只需选择好样文,并输入阅卷点位置及必要的参数,设置不同阅卷点得分,再点生成即可生成该部分的阅卷数据,重复上述操作可得到该题全部阅卷数据。生成每部分的阅卷数据后,点击检验可对生成的阅卷数据进行检验,其中如果操作文件得分为0分、样文得分为该部分用户预设阅卷点得分总和即可判断该部分阅卷数据生成正确。某道题全部阅卷数据生成后,显示该题所有应得分总和,如果不为100分提示用户修改,如果为100分则用户可将结果转换为单一字符串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4.6 外接资源管理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为多系统测评资源,为了方便不同的教学系统从测评资源中获取数据,我们开发了题库资源选择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界面、根据不同的需要从测评资源中选择部分或全部资源作为教学系统资源,其中生成的数据库类型可由用户选择,文件资源保存路径也可由用户选择。此外,测评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Windows文件管理组件、阅卷组件均具有良好的接口,可以直接用于不同的教学系统中,充分利用这些组件可以大大提高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
5 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基础测评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B/S版计算机基础学习系统、C/S版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其中学习系统最主要的特色是所有例题和练习题全部提供自动阅卷功能,学生完成某道题的操作后,可以详细了解该题的完成情况,如果结果不正确可以重复操作,直到该题完全正确为止,而教师可以利用系统随时了解全部学生或某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没有将测评资源用于教学之前,我们在2012级中选择一个班作为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班,从实验的情况来看,学习效果不好,学完Word(授课课时为2,其余全部学生自学)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及格率还不到60%,和传统教学班级75%的平均及格率相比有非常大的差距,而在开发出测评资源之后,我们在本院2013级中同样选择一个班作为自主学习模式实验班,从实验情况来看,学习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样在学完Word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及格率已接近80%,虽然和传统教学班级85%的平均及格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从实验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将测评资源用于传统教学中同样也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
6 结束语
本文从计算机基础课程资源的角度对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分析,指出测评资源的不完善是影响自主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了单系统测评资源与多系统测评资源的关系,指出开发多系统测评资源具有更高的可重用性,并提出利用计算机基础资源管理系统对多系统测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的方案。对计算机基础资源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题目录入通过一些特殊符号使题目可以不加修改的就可被多个不同系统所使用;Windows文件管理时将多个文件和文件夹信息写成一个文件,方便了对Windows文件统一管理;阅卷信息录入通过读取样文结合录入必要信息生成单一阅卷字符串并保存在数据库的方法,简化了阅卷资源的管理;系统相关组件和外接资源选择子系统开发,不仅提高了测评资源的可重用性,而且提高了基于测评资源的教学系统的开发效率。实践证明,将测评资源应用到自主教学过程当中,确实达到了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钦太,杜炫杰,叶惠文,等.基于"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1(5):75-78.
[2]吴杰.网络自主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以《大学计算机基础》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12(9):138-140.
学习测评 篇5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自我建构过程,评价必须适应和促进这种学习模式的形成。运用测评工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 多样的开放式的评价方法,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多种测评工具,想方设法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评价,并自觉设立目标,争取进步。
一、结合实际,设计出个性化的测评工具。
评价表的设计要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全面评价学生。评价标准要根据多元智慧理论,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学生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使评价体现学生发展 的独特性,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学习的信心。
二、评价要侧重改进与激励,学会赞扬学生。
《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批评学生的错误,在特定环境下,赞扬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从某种角度讲,孩子怕的不是训斥和抱怨,而是赏识和感动。
三、评价内容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深入学生心灵。
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属于诊断性评价的范畴。通过这种预测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准备状况,以判断他们是否具备实现当前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条件,为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相对而言,形成性评价的范围广、机会多,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随时可以进行问答和检查,教师可能随进根据课堂出现的情况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在教学中,我们应重点研究哪些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应该怎样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发展。
学习测评 篇6
《征求意见稿》指出,上海将建立全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以高中学校为记录主体,采用客观数据导入、高中学校和社会机构统一录入,学生提交实证材料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记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参加公益劳动、体育锻炼习惯、调查研究能力等学习成长经历。
在组织管理保障上,上海将实行市、区(县)、高中学校三级管理制度,共同负责、协调、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实施和管理,并成立上海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将建立信誉等级制度,对综合素质评价涉及的高中学校、社会机构等主体,由相关部门评定信誉等级;同时建立公示与举报投诉制度,高中学校需在全校公示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学校统一录入信息管理系统的学生信息,除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外都要公示。
学习测评 篇7
1.汉 语 国 际 的 网 络 化 教学
网络教学平台是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上创造的一个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发展基于网络的现代教育,如美国把因特网作为未来教育的总体构架,每年投入100多亿美元用于网络教育研发。英国各级学校都建立了基于网络平台的网上学校。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都大力研发本国网络教育,并致力于将本国教育扩展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多所院校和教育机构已经或正在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汉语教学。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与中国信息大学合作开发的基于网络的国际汉语教学, 目前正在进行中。
21世纪是网络 化时代 ,开展网络 国际汉语 教学已势在必行。 目前从互联网上搜索的有代表性的涉及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的网站:全球孔子文化资源库;国际汉语教学资源网;北京汉语网 ;世界汉语 教学学会 ;网络孔子 学院 ;中国华文 教育网。这些网站资源的可利用程度:(1)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视频资料不可以下载。 (2)网络孔子学院:基本允许下载,一部分视频有限制。 (3)中国华文教育网:一部分视频资料不可以下载,但可以下载多本教材。在这些网站中下载大多数资源是没有限制的,只有少部分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的资源无法下载。
2.HSK网 络 考 试 的 展望
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为母语非汉语者设计的,与英语“托福”考试相类似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言测试。HSK面向国际社会开考,对汉语言文化向世界传播和国与国之间文化交流,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目前HSK已具有完整的体系,初步达到命题、预测、阅卷评分及分数解释的标准化和预测统计分析、试题等值、考试报名、阅卷、成绩报告等的计算机化。毋庸讳言,题库规模还很有限,远不能满足考生适应性考试的需要。而且,新版HSK考试并没有实现无纸化考试,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网络化计算机考试可以说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参考其他国际性考试,如“GRE”、“TOFEL”等 ,都采用计 算机化考 试。以后HSK考试不仅可以实现网络化的计算机考试, 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为平台办成全年持续性考试。如果真能实现“随到随考”和“即时 成绩”, 那么对扩大HSK考试的市场 份额肯定是 非常有益的。
3.汉 语 国 际 素 材 库 及 建设现状
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素材库建设问题。按照我们的观点,凡是与汉语国际教学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多媒体素材都可以纳入其中。“素材库”应不仅包括普通文本、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类型素材还包括以上类型的组合形态即超文本素材。素材库应当既反映汉语静态的知识结构,如包括汉字、词汇、语法、句型、情景等知识性素材,又包含动态的汉语教学过程的内容,如经典示范、讲解视频录像等。
汉语国际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广大汉语国际教师, 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跟课型或课程设置相一致的资源版块设置进行分门别类的细化。比如:(1)语言知识资源库:语音、词汇、语法、汉字。 (2)语言技能资源库:听、说、读、写、译。 (3)文化资源库。(4)情景话题 资源库 (可以参考 大量情景 话题书籍 )。 (5)多媒体资源库:图像、音频、视频、动画、游戏。 (6)语料库 (http:/www.chineselinks.cn/corpus.html): 现代汉语语 料库、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现代汉语标记语料库、国家语委语料库。 (7)软件下载资源库:拼音汉字转换、录音软件、词卡制作、在线词典。(8) 其他 :HSK考试资源库、 教案资源库 、课件资源 库、示范 课资源库、练习题资源库。
二、HSK分级测评及网络自主学习素材库构建
基于中国 国家汉办 于2009年颁布的 新汉语水 平考试(HSK) 考试大纲 , 以新汉语 水平考试题型 (3-6级 ) 为蓝本 , 结合我校留学生汉语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 依托网络丰富的汉语教学资源, 设计和开发与其配套的HSK网络分级测评及自主学习素材库。此项HSK分级测评及 网络自主 学习素材 库是借助先进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大量HSK模拟考试试题 (套题)和分项练习的听力、阅读及书写训练素材以软件形式安装在语言学习平台上,实现人机互动。素材库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
1.HSK在线模拟考 试题 :我们依据国家汉 办颁布的 《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HSK1-6级),在认真听取专家建议、充分研究考试样题及命题思路的基础上,编写HSK模拟考试题,满足学生考前强化训练及自我测评需要, 使考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的考试,了解考试内容,明确考试重点,熟悉新题型,把握答题技巧,同时查缺补漏。这种学习模式符合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2.HSK听力分级训 练模块 :听力考试在HSK考试中占有 重要地位,留学生听力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HSK成绩的高低,如何提高学生听力成绩是关键性问题。我们特别设计听力强化版块,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点拨讲解。
3.HSK阅读训练模块 :词汇量直接 影响学生阅读 成绩 ,如何让学生快速记忆词汇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本板块中我们按照不同级别设计阅读题型,方便学生记忆学习、测评。同时,同义词、近义词是学生学习中的头疼问题,所以在这个模块里面可以设置一个同义词、近义词辨析资源库。
4.HSK书写训练 模块 :书写练习包括连词 成句和作文 。连词成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汉语基础语法。汉语语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软肋,他们的汉语语法基础参差不齐,为满足他们对汉语语法学习的需求, 安排此模块包括所有基础阶段的语法讲解及练习,方便学生自学。作文练习主要从写作技巧和构思方法上给予学生点拨,提供可供参考的范文。
三、拟实现的目标及意义
研发留学生汉语水平考试分层模拟训练及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旨在融网络、课件制作、素材库建设、网络教学管理为一体,充分发挥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留学生HSK考试通过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网络环境,同时实现教学资源和教师智慧的网络化, 为更多汉语国际教师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营造教与学互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推动学校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环境的建立,与汉语国际网络教育接轨。
摘要:本文主要思考的是HSK网络分级测评及自主学习素材库建设的问题。汉语水平考试(HSK)是专为母语非汉语者设计的,与英语“托福”考试相类似的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测试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语言测试。21世纪是网络化时代,是大办教育和办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开展网络国际汉语教学已势在必行。
学习测评 篇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就会自觉地以学习为乐事, 既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更加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然而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一直是我们外语教学改革关注的焦点, 传统英语课堂重读写轻听说、缺乏课堂互动、教学注重应试考试成绩、忽视应用能力的考核培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应积极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科考试测评, 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期待性。
一、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现状分析
(一)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的现状
当前社会竞争激烈,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更需要大学生刻苦学习, 挖掘潜能, 拓展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 为毕业后立足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 对学习不够投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理论课堂不认真听讲;实践课堂不够投入;课后作业和实验报告抄袭;自主时间安排不合理;逃课现象明显。
(二) 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缺失原因的科学性评价
对于大学英语学习中存在的兴趣缺失问题的成因, 要从主观方面即学生本身和客观方面即学校课程设置、教师授课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来分析。
1. 主观原因
首先, 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英语学习困难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学习能力偏低的群体, 当这部分学生长期努力地学习英语而收获与付出不成比例或收获甚微的时候, 自然会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 产生失望乃至产生自卑畏惧心理。
其次, 英语学习者预存的英语知识越多, 学起来就越轻松, 效率就越高。因此, 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比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再次, 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效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较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 学习效果更好, 因而更能保持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 客观原因
首先, 目前大学英语课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英语是一项综合语言技能,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 学生最想学到的是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目前的大学英语更注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而很少开设听说课, 以至于学生的听说技能较为落后,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是学生的兴趣点所在。
其次, 目前所使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内容及教学内容不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所感兴趣的是实用、有时代感的学习内容, 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运用英语进行自如的交流。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工作量往往拘泥于教材, 照本宣科往往不能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使他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再次, 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式可能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普遍存在的大学英语主要的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解教材为主, 同时演示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 教师很少组织各种课堂活动,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改变, 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未得到充分实现。因此, 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能或不能使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
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对策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受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内外活动形式和学生本人的影响。教师是教学内容的传授者, 是教学方式的应用者, 是课内外活动的组织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 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专业能力
作为英语教师, 首先必须认识到英语学科的特殊性。英语是一门记忆与应用紧密结合的语言学科, 又是一门包罗万象、与时俱进的知识学科, 学习英语既能让我们掌握一种新的沟通工具, 又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 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因此, 教师在传授英语词汇、语法等基本知识时, 应当尽可能地把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贯穿其中, 文化的相异激发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 文化的相通又能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接纳, 这样不仅使枯燥的词汇、语法记忆变得生动, 也能利用其他知识的输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巩固语言的学习。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不断扩充自己对异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的了解, 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从丰富的内容上提高课堂的吸引力。
(二) 注重情感交流, 营造轻松氛围
教育既需要知识的交流, 也需要情感的沟通与交流, 学生如果在情感上接受教师, 则更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情感的流露最明显的就表现在脸上, 教师开朗、和蔼的表情能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心理, 教师信任、期望、鼓励、关心等眼神的变化, 能够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老师的积极关注, 更乐于接受课堂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方式上切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 长时间的被动接受只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 增加学生的抵触情绪。课堂互动必不可少, 适宜提问是增加互动、调动兴趣的有效形式。提问要把握好难易程度, 过难或过易都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外要做足功课, 巧妙机智地设计问题才能够引发积极的思考, 此外尽量使提问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高自己知识内涵的同时, 多关注学生, 了解学生的喜好, 寓学于乐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三)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组织多样的课内外活动
除了传统的讲授问答教学形式, 英语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从学生的喜好出发,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融入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电影或歌曲, 并且保证选择的影片或歌曲的语法正规、语言优美、贴近生活, 内容积极健康, 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启发性。小组辩论也是很好的英语课堂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这样的活动, 可以拉近师生关系, 使学生语言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也得到提升。
难易适中的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但是, 课外活动不等于娱乐活动,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精心安排好活动的准备工作, 使得听说读写等英语基本技能真正融入这些活动当中, 在活动完毕之后要及时总结, 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意义和效果所在。
(四)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 树立学习的长远目标
志趣是学生兴趣发展的更高水平, 它具有稳定和持久的激励效果, 培养学生的志趣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因此, 教师在吸引学生对英语产生“乐趣”的同时, 在了解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兴趣的基础上, 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 应适当融入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语言应用实例, 引导学生了解语言学习的有用性, 而不仅仅是应付各类考试,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 把英语学习与自己的未来职业发展结合起来, 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
(五) 积极鼓励, 多方式巩固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是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的, 适时公正的鼓励和评价总是能使学生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肯定、表扬和鼓励会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 教师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 特别对于差生, 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 耐心启发, 使他们改变英语无趣的看法,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实践证明, 学生得到的鼓励越多, 越是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学习兴趣就越浓厚。
参考文献
[1]段庭婷.激发英语学习兴趣的实效性策略[J].科技信息, 2009, (1) .
[2]沈琼.浅谈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分化与培养[J].外语翻译, 2013, (5) .
[3]周红.2011大学公共英语兴趣教学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2 (10) .
学习测评 篇9
一、转变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内容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自己从传统的“教育管理者”转变为“启发引导者”, 把授课重点放到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本领上来, 把难点放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手动操作水平的提高上来。不能照本宣科地满堂灌, 而应把学生带到计算机服务于社会实践的缤纷世界中, 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翁。我校在引进百科园的“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后,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 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把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紧密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的使用, 能够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比如在讲解Word的时候, 通过教师的适当导入, 让学生自己设计新年派对邀请函, 既学会了邮件合并、图文混排等操作技能, 又提高了他们运用计算机自主解决生活关联问题的信心。当一张张漂亮的邀请函打印出来后,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出来,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材运用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教材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新教材, 大多是针对全国普通高校编写的, 虽然样式繁多, 但其内容的编排以及教学用例的设计并不完全适合民办院校。我们都知道, 选用教材应该照顾基础不同的学生, 既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规定, 又要满足学生考取计算机资格证书的要求, 同时还要满足学生就业技能的需求。我校教师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 积极编写和完善补充各种形式的教材, 同时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实际应用, 结合百科园的“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 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与形式, 建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材系统, 面向基础不同、需求不同的学生, 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相互渗透, 多元化教育的教学资源库。
1、纸质教材。
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结合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编写。以学生熟悉的项目, 引出各章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 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比如, 为了方便学生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我校基础部的教师结合多年二级考试辅导班的经验总结, 针对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中的相关测试题, 组织编写了《公共基础知识》讲义, 获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深受学生的好评。
2、网络在线教材。
为了满足学生课外学习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学习需求, 为了引导学生在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上自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我校在校园网上提供了各种计算机精品课课件、教案、作业答疑, 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 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网络在线学习氛围。
3、光盘辅助教材。
学校图书馆为学生配备了各种计算机学习辅助光盘, 结合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中的各个模块, 把各章节知识点、重点以及难点的演示、学习扩展等浓缩在一张小小的光盘中, 相当于纸质教材和网络在线教材的外延与拓展, 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便利的辅助工具。
三、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的运用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 我校引入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这个平台系统上, 教师着重讲解与演示计算机“能做什么”, 启发并引导学生应该“学做什么”, 学生通过上机操作练习来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实践内容, 同时可自行进行现场测试, 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及时纠正错误, 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 特别适合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需求。期末考核也放在此平台上进行, 从规范化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组卷, 真正实现教考分离, 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期末考试充分认识到自己真实的计算机水平。这种方式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还考察了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 激发了学生持久学习的能动性, 主动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同时, 百科园平台系统的运用, 大大节约了学校的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真正实现了低碳环保的无纸化作业和网络考试的普及。
四、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授课过程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自身所具有的图、文、声并茂并且带有活动影象的特点, 优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摒弃单纯枯燥的归纳或讲解, 综合运用情景假设、主动探究和协作学习等形式, 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内容。学校基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普及运用, 基本达到了以下效果:1、用电子课件进行讲解, 发挥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优势;2、直接操作各种应用软件进行实时演示, 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学会软件的操作要领;3、实时演示程序的调试与运行过程, 有效地突破计算机课程的难点与重点, 真正实现了“用计算机教计算机”, 使教学过程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 大大节省了授课时间, 为后续的问题讨论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制作丰富多彩的情景材料, 通过动画、图像、声音的直观演示, 加上教师深入浅出的启发式引导, 学生会在各种感官的刺激下掌握知识要点。多媒体课件要设计学生的反思过程, 设计学生的表述过程, 更要结合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中的具体测试题, 以提高多媒体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 要把握好使用时机, 正确处理多媒体设备和黑板、粉笔以及语言讲授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别要把握好时间节点, 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课堂讲授、板书、互动、思考等时间的相互关系。
五、实践教学的改革是重中之重
实践教学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计算机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实际操作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 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理论素养的同时, 还培养了学生运用计算机这个工具去解决其他各专业问题的能力。通过百科园“自主学习, 自主测评”平台系统上实践课, 非常容易发现学生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有利于随时随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利用好百科园平台系统上实践课, 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在计算机实践课中, 教师在课前应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与操作要领, 准备好本节课的相关案例。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案例的选择要与专业紧密结合。比如, 在Word的教学过程中, 英语系的学生用英文打字与排版, 日语系的学生用日文打字与排版, 这样做, 既学会了Word的一些基本功能, 又运用了本专业的外国语, 效果非常好。在Excel的教学过程中, 可以为会计系的学生布置诸如“会计账务管理表格”、“员工工资管理表格”等任务, 一方面学习了会计专业常用的公式与函数, 另一方面与会计专业的基础课有了更紧密的结合,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机在本专业领域中的实际运用。
我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个级别的网页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 来搞活实践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安排部分基础良好的学生到实验室学习电脑的维修与维护知识, 协助教师建设实验室, 参与计算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我校还组织学生跨出校门, 到附近的电脑市场了解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最新动态, 返校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组装一台电脑。这些课外实践活动, 都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
结语
学习测评 篇10
如何建立适合网络平台运行的德育素质和发展素质测评体系。
1.1 关于德育素质测评。
德育素质主要针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纪律性表现,具体地说应包含政治表现、德育素质,主要分为有形行为和无形行为。有形行为是指能够用实践,空间,数量等描述的行为,而且能够看到并记录下来的具体行为,如出勤,劳动等;无形行为指的是无法看到并记录的,只能从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大学生的交流中获得。因此,对无形行为只能采取定性测评,通过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进一步了解或猜测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标准给其打出测评成绩。
定性测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也可以称定性测评为模糊评价。量测评的内容包括:(1)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行为;(2)学校提倡、鼓励学生做到的行为;(3)学校反对并予以纪律处分的行为;(4)学生在宿舍的表现。根据确定的具体内容和评分标准,制定出大学生素质定量测评细则,依据细则计算出素质测评成绩。定量测评成绩可根据需要分阶段进行总评。
1.2 关于发展性素质的测评。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培养出的人才要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而在综合性素质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发展性素质,这主要是学生在校期间培养成的素质,和学校的教育有密切关系。和德育素质的测评一样,发展性素质的测评同样有两种,具体分为有形和无形,只是它们的具体内容不同。
发展性素质定量测评以学生实际参与的活动数量、质量,获奖情况,获得的荣誉、工作成绩等作为测评的指标,制定出具体的测评赋分标准。包括:
1.2.1 组织管理能力。
主要考核在校院班级任职的学生干部、各级学生社团负责人、有关部门的学生负责人等。
1.2.2 创新能力。
主要考核学生在学术研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包括科技竞赛、科技成果、学术论文等。
1.2.3 职业技能。
主要考核与求职就业有关的公共技能以及与学生自身专业相关的特定技能。职业技能的测评中也可以包括学生参加职业培训方面的情况。
1.2.4 社会实践。
主要考核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实践等方面的情况。通常包含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
1.2.5 文体艺术。
主要考核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等活动的表现。
1.3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
我们将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发展性素质四项,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5,0.15,0.15,综合素质总分=德育素质分×20%+智育素质分×50%+体育素质得分×15%+发展性素质×15%。
2 以测评体系为基础,开发科学系统的综合测评软件和网络运行平台
在测评体系中,虽然涉及到德育、智育、体育、发展四个方面的素质测评,但是智育和体育是参考教学部门的成绩,在软件测评开发中,把开发的重点放在了德育和发展性素质的测评上,智育和体育成绩可直接参与测评信息的管理。
采用网络化管理进行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管理,给每一位学生呢个创建电子信息档案,很据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多次的研究开发,建立系统科学的测评软件。
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实现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
测评信息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定的创新,也是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3.1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使教育主客体实现统一。
学生以前是被测评的对象,而现在的网络数字化测评学生也成为了主体,学生参与测评的过程,就是一次自我学习、自我进步的过程,使自己更加明确自身的缺点,以便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改正。
3.2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测评系统凭借网络平台的优势,充分发挥网络的快速性,便捷性,能够最快地了解学生信息,便于对学生信息的增加、修改、删除、统计和分析,有利于长期地保存,并随时查阅学生的信息,增强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及时性。
3.3 通过对测评信息的管理,保证了评价工作的透明度,维护了评价的公正性。
传统的综合素质测评系统中,大学生往往只知道自己的总体评价结果,而对具体细节和其他同学的评价结果无从所知。但是网络数字化的投入使信息的透明度大大增加,更加公平公正。
素质教育网络数字化是素质教育在大学实施的一次探索,使科学发展观在大学教育中落实,促进大学教学的改革进程,,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诸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与内涵[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8月第八卷第六期.
[2]陶钦科.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4):36-38.
[3]王立民,韩俊彦.大学生素质测评体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3,(5):132-134.
网络团购测评 篇11
红榜
糖豆网近日推出中国首家“Group Store”概念开放式免费团购平台,消费者可以持“糖豆储值卡”到其加盟商户低价享受优质服务。实际上,早在2010年,糖豆网已经在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深圳等重点城市的数千家餐饮、娱乐、休闲业商户建立合作关系,商户可以通过糖豆网自主平台进行“储值卡”团购。业内专家指出,糖豆网所推崇的“Group Store”模式,具有典型的创新元素,是对现有本地化服务电子商务概念的重度深化。
评价:糖豆网利用打折储值卡作为团购凭证,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容易得到中国消费者和商家的认可。这种具备客户关系维护功能的“储值卡”,拓展了商家的视野,同时为消费者赢得更多实惠,对其他团购网站来说,具有很典型的借鉴意义。
黑榜
上海的郑小姐在“团拼网”上花200元购买了一个学车培训,得到1200元的驾校抵用券一张。凭此券,学车只需要再支付给驾校2500元即可。但驾校在郑小姐缴费后,几个月来一直无法安排其上车。虽然“团拼网”退了200元团购费,但驾校方却迟迟不退款。当郑小姐日前要求“团拼网”履行先行赔付的承诺时,“团拼网”竟然删除了郑小姐的团购订单。据“团拼网”当时的页面显示,这个团购总共销售出396份。
四大手机语音功能测评 篇12
语音输入法 (3星)
相比PC, 手机有着更便捷的语音输入条件, 不需要外置设备即可录入语音。而且手机在输入上仍然无法达到PC的水平, 通过语音输入可以提升文字录入的速度。目前国内已经有多款语音输入法, 比如, 讯飞语音输入法、谷歌输入法和QQ拼音的语音功能, 但是目前识别率仍然不高, 还无法完全替代键盘或虚拟键盘的输入方式, 所以语音输入法的实用性上我们给3星。
语音搜索 (4星)
语音搜索作为一种新颖的搜索技术, 给广大互联网用户带来全新的搜索体验, 代替原来的键盘或者手写输入, 用户可以使用语音进行检索和查询。比起传统的搜索实现, 语音搜索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和快捷。特别是对于那些不会打字的手机用户来说, 语音搜索更是提供了便捷性。目前, 百度、谷歌、搜搜都支持语音搜索, 而且在Android系统、许多手机浏览器上也加入了语音搜索模块, 比如S60V5版手机QQ浏览器2.7率先支持语音搜索功能。虽然语音搜索的识别率有待提高, 但实用性仍然很强, 值得推荐, 给4星。
类Siri应用 (2星)
Siri是苹果公司在其产品iphone 4S上应用的一项语音控制功能。Siri可以令i Phone4S变身为一台智能化机器人。而siri目前仍不支持中文, 国内也诞生出许多类Siri的应用。但是目前这些类siri应用只是供用户娱乐的小工具, 并无真正的实用性, 与siri控制手机相比差距太大, 因此只给2星。
语音手机浏览器 (4星)
这里所讲的语音浏览器并非是带有语音插件和语音搜索功能的手机浏览器, 而是指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控制的手机浏览器, 可以通过语音直接打开页面、获取搜索结果、调出“书签”、“历史”、“添加书签”、“夜间模式”、“关闭夜间”、“设置”、“退出”等等。春节前腾讯首发了语音版浏览器———手机QQ浏览器Android2.9.1语音版, 已经可以支持手机浏览器的各种语音操控, 识别率较高。通过语音控制手机浏览器, 可以让手机上网更加便捷, 使用场合更加广泛, 因此其实用性可以得4星。
【学习测评】推荐阅读:
学习能力测评系统06-29
学习实践活动群众满意度测评情况报告08-26
资旅系综合测评测评程序07-18
测评软件10-24
测评框架07-17
安全测评10-18
英语测评05-23
体育测评06-24
自主测评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