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创新论

2024-10-19

剪纸艺术创新论(共8篇)

剪纸艺术创新论 篇1

摘要:创新是剪纸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本文从主题的创新、题材的创新、形式的创新、风格的创新为四大理论层面, 对剪纸艺术创新这一重要命题, 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论述。对于剪纸艺术的创新, 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 又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剪纸,创新,主题,题材,形式,风格

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剪纸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装饰工艺品之一, 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 也必须不断超越, 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繁荣与发展。一言以蔽之:创新也是剪纸艺术的生命与灵魂。

当然, 剪纸艺术的创新, 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四大层面。

一、主题的创新

主题是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故又叫“主题思想”。在我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 主题又叫“立意”, 简称“意”。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主题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创意的创新。

因此, 剪纸艺术的创新, 首先要以主题的创新为灵魂。可以认为, 主题的创新, 乃是剪纸创新灵魂的灵魂、关键的关键、核心的核心、重点的重点。

也就是说, 剪纸艺术要强化当代意识、生命意识、文化意识, 向着更加人性化、人文化的方向开拓, 走向更深、更高的思想境界。

二、题材的创新

题材是文艺作品的构成要素之一, 是作品所描写和体现的一定创作意图的社会或历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是作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过程中, 经过选择、集中、加工与发展而确定的。

题材的创新, 对于整个文艺作品的创新, 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伟大的诗人歌德曾经明确地指出:“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如果题材不适合, 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 (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

因此, 剪纸艺术在题材上, 要在继承民族性传统题材诸如花草、虫鱼、动物 (龙、凤、麒麟、牛、马、猪、狗、兔等) 、梅、兰、竹、菊等等的范围外u, 努力开拓反映现代与当代的重大题材, 例如宇宙飞船、网络世界、科幻题材乃至改革开放的重大题材等等, 使传统的民间艺术开拓崭新而又广阔的题材领域。

形式是文艺作品的形态方式, 与内容相对, 构成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内容是作品内部诸要素的总和, 形式则是内容的存在方式, 也是内容的结构和组织, 主要指作品的组织方式与表现手段。如体裁、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等等。形式与内容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统一、完整结合。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的创新, 应当与内容的创新 (主题的创新、意境的创新) 同步一体、优势互补、共利双赢。

剪纸艺术形式的创新, 同样有着广阔的艺术空间与美好的艺术前景。例如在装饰化、图案化、写意化、单色化的基础上, 开创写实化、象征化、多色化的新形式, 都应大胆尝试, 并力求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

四、风格的创新

风格是艺术风格的简称, 而所谓“艺术风格”, 则是“指艺术家的创作在总体上表现显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

风格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它与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有关, 又与题材的客观方面的特点有关, 它涉及到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各个层面, 是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呈现出来的。风格既具有多样性特点, 又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理、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文化修养、艺术追求以及才华、禀赋等, 并离不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与受众审美需求。

本文所强调的, 是剪纸艺术地域风格的创新。地域风格是民族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所言:“有地方色彩的, 倒容易成为世界的, 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 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 (《致陈烟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剪纸艺术地域风格的创新上, 我们已经用成功的艺术实践作出了有力的回答。例如黑龙江省两大著名的“剪纸之乡”———“海伦剪纸”与“方正剪纸”, 就分别以土色土香的海伦地域风格与粗犷豪放的方正地域风格取胜, 令人瞩目。

价值创新论(上) 篇2

价值是什么?国内习惯由以下3个层次定义:第一,向市场、为用户推出全新的产品和服务;第二,在现有产品和服务基础上,提供更切合需求,具有更强大功效的新产品和新服务;第三,用更低的成本,向市场提供价格明显低于现有产品和服务的同类产品和服务。这3个层次实际上就提供了3个创新的入口。第一种情形,如马斯克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最近在佛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实现了升空的“猎鹰9”第一节火箭软着陆,令“可回收火箭”成为现实。第二种情况,我们可以关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进展。与Google始终坚持无人驾驶的研发不同,其他车厂大多都采用“迭代”方法(即通过持续的创新和创意,令产品的技术指标、功效和品质逐步逼近设计目标和用户需求), 由人工驾驶到局部自动驾驶, 再到半自动驾驶,最终实现自动驾驶。例如,为车辆配备新的硬件,实现某个系统的智能化。第三种情况是那些“从厂家直接进货销售,删除大量中间的流通环节,替消费者省却了一部分中间商利润”的电商了。企业以创造价值为终极目标的逻辑是只有当你为消费者提供全新产品、全新功效,或者为用户省钱时,你就创造了价值,市场才会给你回报。

未来的价值不仅于此,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益于环境。先看一个反例,美国市场上一个卖3美元的汉堡。有关环境专家研究表明,它真正的价格应当接近30美元。企业之所以得以生存,是因为政府为草地、牛、河流、土地、牧民补贴了近20美元。换句话说,汉堡店的获利建立在其他纳税人的莫名损失基础上。另外10美元的成本透过环境污染、损害健康等方式,让社会上貌似和汉堡无关的人们,与尚未来到这个星球的孩子们承担了。

最近,苹果公司网站的首页上提出了“我们的星球, 值得我们尽心思量”的理念,由此出发在环保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事实上,我们可以建设更多太阳能设施,以减少企业的碳排放量;改用更环保的材料,采用更安全的工艺,令使用和生产的过程更加万无一失;参与保护生态林,并确保它们能够可持续地发展。经研究发现,如果以5年为一个统计周期,那么,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经济不景气程度与环境恶化的速率大体呈正相关关系。

有的国外学者专门为以上提及的“另外10美元的成本”,因制度失当而造成的当下及未来困境,提出“深层债务”的概念。真实的意义是今天的企业向未来的人借出10美元利润或者今天的企业将10美元成本转嫁给未来的人们,他们欠下未来人们10美元债务。问题在于,深层债务并未记录在册,不仅不易觉察,也少有清偿。由于这种债务大多只借不还,日积月累终将成为经济崩塌、社会迟滞的致命因子。

也就是说,当商业的架构发生了由利润向价值转变的转型时,需要企业和企业家的自觉,需要市场的自动调节,更需要政府和政策的介入。

舞蹈艺术创新论 篇3

一、舞蹈艺术创新的主要内容

舞蹈艺术创新的内容, 是其创新意义的体现和依托。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题材的创新

题材是舞蹈作品的基本材料, 关于题材对文艺作品的重要性, 德国诗人歌德有一段十分明确的话:“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 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1]我国许多文艺家也认为:“题材选准选对, 就成功了一半。”虽然这些说法并不一定精准, “题材决定论”甚至引起过争议, 但是有一点却不能不承认:题材对于文艺作品的基础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 题材的创新便自然成为舞蹈艺术内容创新的支点与力点。在这方面, 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中国现代舞之父”吴晓邦创作并主演的舞蹈《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 都首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新题材作为整体创新的基础与前提, 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2.主题的创新

主题是舞蹈作品蕴含的基本思想, 是作品中所有要素的辐射中心和创造虚构的制约点, 主题的创新, 是舞蹈艺术内容创新的闪光点。在这方面, 同样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民族舞剧《丝路花雨》, 就表现出“世界上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民创造的”思想和“友好交往, 通商互助, 和睦相处, 国泰民安”的富有文化含量和人文精神的新主题, 使古老的题材具有了全新的立意, 充满了现代意识。

3.形象的创新

形象是舞蹈艺术的主体,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 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 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2]舞蹈艺术中的形象, 包括人物形象和拟人化了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等等, 都以创新为整个舞蹈艺术内容创新的主要之点。在这方面, 同样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著名舞蹈家贾作光创作的男子独舞《海浪》, 就塑造出海燕与大海融为一体的新的舞蹈形象, 用大写意与比兴的手法, 展示了朝气蓬勃的青春之力与奋进之美。又如房进激、黄玉淑创作的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 也塑造出小溪、江河、大海的新的舞蹈形象, 反映出“小溪汇成江河、江河汇成大海”的深意, 令人联想到树木与森林、小草与草原、个体与群体等种种哲学内涵与文化内蕴。

4.情感的创新

舞蹈是抒情性艺术, 无论是情感舞或情节舞, 都以抒情为主。因此, 舞蹈情感的创新自然成为整个舞蹈艺术内容创新的着力点与动情点。“舞蹈艺术是由内在的心动、情动去驾驭外部的‘形’动的。舞蹈中的高难动作, 也是为了表现一定的情绪, 一定的思绪, 或营造某种环境氛围而存在的。舞蹈的人体, 是由心灵驾驭的人体;舞蹈的心灵, 是由人体外化的心灵。身心一致, 表里透明, 身体与心灵一起飞翔, 这便是舞蹈这种人体艺术所具备的特殊品格。”[3]144在这方面, 更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山西省歌舞剧院推出的民俗系列舞蹈“黄河三部曲”——《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 就表现出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质朴纯真的思想感情和热烈执著的爱情, 展示出黄河儿女的情感新潮与心路历程。

二、舞蹈艺术创新的必要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 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为内容服务, 但又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 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相辅相成, 才能相得益彰。因此, 舞蹈形式的创新, 就成为整个舞蹈艺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与必要手段。具体而言, 舞蹈形式的创新, 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裁的创新

体裁指文艺作品的样式和类别, 我国舞蹈艺术, 在体裁上不断创新, 并取得显著的艺术成就。例如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之后, 1987年创作出《中国革命之歌》;2009年又创作出《复兴之路》。这三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作为中国革命历史的“三部曲”, 在体裁上是融我国各民族舞蹈的精华与西方芭蕾舞的精髓为一炉的全新创造, 它集舞蹈的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一体, 更使舞蹈、音乐、诗歌“三合一”, 开拓出舞蹈艺术新的体裁领域。又如舞蹈史诗《长城》, 也创造出舞蹈与诗歌合二而一的新体裁, 既具有诗的悲壮之势、深沉之思, 又具有舞的浓烈之情、震撼之力。“它通过‘思兮长城’、‘人兮长城’、‘情兮长城’、‘魂兮长城’四个构段及众多舞段的交织流动, 别出心裁地拆去长城表层厚重冷漠的砖石, 把脚手架上的血与肉、情与思裸现出来, 着重表现人的献身、人的奴役、人的真情及人的变态。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表现人, 而人的状态又来自修筑长城的过程之中, 给人以气势凛然, 重锤敲击之感。”[3]150这种新体裁, 既是诗的舞蹈, 又是舞蹈的诗, 可称为“诗舞”或“舞诗”, 堪为舞蹈与诗歌新的交叉体裁或边缘体裁。

2.结构的创新

结构是文艺作品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作者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需要, 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 把一系列人物、事件或意象、旋律等分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安排和组织, 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没有合适的结构, 就不会有明确的形式, 作品就显得缺乏章法”。[4]因此, 结构的创新, 是舞蹈艺术形式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在这方面, 成功的典范也比比皆是。例如舞剧《无字碑》的结构, 就借鉴了西方交响乐的结构方式, 全剧四场——“不屈命运”、“母爱升华”、“治世之争”、“女皇超尘”, 组成四个“乐章”, 每个“乐章”, 既可独立成章, 均塑造一个人物的不同形象, 四个“乐章”合起来又完成统一, 塑造出丰富复杂的武则天的舞蹈形象。这种结构样式, 是典型的“块状结构”, 对中国传统的舞蹈艺术与其他艺术的“线型结构”样式, 显然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

3.语言的创新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 语言作为舞蹈艺术的工具与手段, 是其形式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舞蹈艺术语言, 主要是有韵律的动作语言, 称作“舞蹈语汇”。舞蹈语言的创新, 成功的典范也俯拾皆是。例如《丝路花雨》中“S”形动作的基本韵律, 既活化了敦煌壁画“飞天”的优美动感, 又吸收了芭蕾舞的快速旋转技巧, 被誉为“复活了的敦煌壁画”, 成为闻名全球的舞蹈艺术精品。

可见, 舞蹈艺术的创新, 既是舞蹈艺术的生命和灵魂, 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需要高度重视, 又需要全面具体地落实。

参考文献

[1][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11.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77.

[3]杨辛, 谢孟.艺术赏析概要[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4.

钢琴教学创新论 篇4

然而,钢琴教学创新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 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为了对这一重要命题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解读,可以将其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分层次进行,即通过细化和深化,实现系统化研究。

一、教学思想的创新

钢琴教学的创新,首先是教学思想的创新,这是一个智力支撑系统和动力之源系统。

所谓“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 亦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正确的思想一旦为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1]P2027虽然“政治挂帅, 思想先行”已成为历史口号,但是如同倒脏水不能连同婴儿一起倒掉一样,我们不能因此就从根本上彻底否定思想对于行为的指导作用与决定作用。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等思想,都是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我国的改革开放,同样首先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作为先导与基础。因此,钢琴教学的创新,也必须首先以教学思想的创新作为先导与基础,这是勿庸置疑的。

钢琴教学思想的创新,具体又包括三个要素:

其一是对培养目标的新理解。不可否认,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钢琴艺术人才,尤其是钢琴演奏人才。但是, 这一培养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而是包含德智体美四大要素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P225对于钢琴专业的学生而言,虽然“不想当钢琴家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但是又不能只顾当“钢琴家”而不顾其他,更不能忽视乃至取消思想品德的修炼。要以钢琴艺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人民币服务”。所以, 钢琴教学中必须在培养学生过硬的、全面的钢琴演奏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使其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钢琴人才。

其二是对创新理念的新解读。21世纪是一个创新时代, 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家、各领域的一个大主题,我国也将创新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早在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中就明确地指出:“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3] P19钢琴演奏艺术是一种艺术创造工程,必须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所以,钢琴教学要培养创新型钢琴人才,而不是培养只会模仿的“钢琴匠”。必须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 并不断地超越自己。

其三是对教学改革的新解读。钢琴教学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创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经确立,钢琴教学就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对新型钢琴人才的需要,实行与市场无缝对接的全面改革,着力培养实用新型的钢琴艺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钢琴教学的创新,要以教学内容的创新为载体和依托, 这是一个核心系统与主体系统。

“教学内容是构成教学内部诸要素的总和。……一般而言,内容起决定性作用,事物的发展变化,也首先从内容开始。”[2]P240钢琴教学内容的创新,既是钢琴教学创新的抓手,又是实现教学目的、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原则的具体凭借。

钢琴教学内容的创新,具体也包括三个要素:

其一是教学大纲的创新。教学大纲是按学科以纲要形式规定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内容的统领。它包括钢琴教学的目的、任务、知识与技能的范围、深度与结构,教学进度及讲授、练习、实习和教学时数的分配等。它是整个钢琴教学活动的纲领。教学大纲的创新,要求其制定者以创新思想、创新思维为指导,具体体现出整个钢琴教学内容的创新,形成一个教学内容的“创新链”。

其二是课程设置的创新。课程设置是教学内容的核心, 也是体现教学大纲的物质载体,它是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所设定的。它主要包括所开设的学科及其课时分配。具体而言,钢琴教学的课程设置主要有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基础课。包括《马列主义基础》、《毛泽东思想基础》、《邓小平理论》、《政治思想教育》、《普通心理学》、《美学概论》、《艺术学概论》、《外语》等课程;第二大类是专业基础课。包括《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欣赏》等课程; 第三大类是专业课。包括《钢琴理论》、《中国钢琴史》、 《外国钢琴史》、《钢琴作品欣赏》、《钢琴作品分析》、 《钢琴视奏》、《钢琴练奏》、《钢琴伴奏》、《钢琴演奏》 等课程。

而课程设置的创新,一方面要凸显重中之重,即《钢琴演奏》课;另一方面又要强化“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即突出中国钢琴作品的演奏训练。

其三是教材选用的创新。教材是与课程相匹配的,有的教材本身就是课程内容。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编选的供教师使用和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材料。钢琴的教材多如牛毛,其载体与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文字教材(如教科书、讲义、 讲授提纲、练习曲谱等),又有视听教材(如挂图、投影、 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磁盘等),还有电子教材(如电脑软件、数据库、电子课件、数码教材、网络教材等)。以往的钢琴教材,多选用中外现成的知名教材,例如外国拜厄的 《钢琴基本教程》(简称“拜厄”)、汤普森的《现代钢琴教程》(简称“大汤普森”)、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简称“车尔尼”)、哈农的《钢琴练指法》(简称“哈农”)、 小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简称“小巴赫”)、赫尔契伯格的《趣味钢琴技巧》、巴尔托克的《小宇宙》、布格缪勤的《钢琴进阶25曲》、尼古拉耶夫的《钢琴初步教程》、 柴科夫斯基的《少年钢琴曲选》,中国魏廷格的《钢琴学指南》、吴铁英和孙明珠的《简明钢琴教学法》、赵晓生的《钢琴演奏之道》、李嘉禄的《钢琴表演艺术》、周铭孙的《钢琴考级与钢琴教学》等。

钢琴教学中教材选用的创新,一方面要凸显现代性与实用性,以中国当代的钢琴名曲作为曲目;另一方面要求钢琴教师自己动手,编写出有的放矢的实用新型的钢琴新教材。 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为了钢琴教学创新的需要,为了我国钢琴教学取得真正的实效,所有的钢琴教师都应当知难而上,责无旁贷。

三、教学形式的创新

钢琴教学的创新,同时要以教学形式的创新为保证与路径,这是一个配套系统。

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但又反作用于内容。既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所以,钢琴教学形式的创新,是与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步一体的。

具体来说,钢琴教学形式的创新,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其一是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课程的式样,又分课型(讲授课、问答课、观摩课、讨论课、练习课、 实习课等)与课形(集体课——大课、小组课——中课、个别课——小课)两种。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重点应当定位在强化练习课、实习课,即“精讲多练”与强化个别课—— 小课上面。现在的问题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很难实现教师与学生真正“一对一”的授课。这就要求钢琴教师更加辛苦, 争取更多的时间与更多的空间实行”单兵教练”。只有如此,才能防止“放群羊”、“大帮哄”的“走过场”式的教学, 也才能确保钢琴教学收到实效。

其二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法虽然是办法、方式、路径, 但对于实现目的具有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就是认识论与方法论。钢琴教学方法的创新,有许多空间。例如亲情关爱法。这是21世纪新的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其要点是真正落实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教师要与学生手牵手、心连心,在亲情关怀的氛围中实现良性互动,在情感交流中完成知识传递与能力传授的教学任务。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全力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所有学生要“一碗水端平”, 真正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尤其是对特困生与“问题生”, 更要投入更多的关爱,真正做到“没有后进的学生,只有后进的老师”。又如游戏娱乐法。这也是现代先进的“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使学生在游戏娱乐中尽享钢琴艺术的快乐,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钢琴教学任务。“在钢琴教学中,把‘击鼓传花’的游戏改为‘弹琴传花’:让一名学生蒙上双眼弹奏钢琴曲,众多学生围坐一圈传花,曲停花止,持花者算是‘失败者’,由这位‘失败者’去弹钢琴, 继续传花,如此往复,直到游戏结束。这就在游戏娱乐中, 不知不觉地锻炼了学生闭眼弹奏的过硬基本功。又如组织学生唱卡拉OK、互相歌唱和钢琴伴奏、跳舞和钢琴伴奏等等, 都会在游戏娱乐中丰富知识,提高琴艺。”[2]P257还有模拟教学法,这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改革开放以后传入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并收到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其要点是根据教学需要,仿照真实情境, 创设人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某种角色,从事指定的活动,并通过活动实现教学目标,就像军事上的“实战训练” 和体育上的“模拟比赛”一样。在钢琴教学中,也可以搞“模拟钢琴独奏会”、“模拟钢琴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分别扮演钢琴演奏者、参赛者、评委、观众等等,同样可以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其三是教学评估的创新。教学评估也是西方先进的教学理论之一,改革开放以后传入我国。它是通过系统地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对教学成果和价值所作出的分析与判断,是一种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测评的理论与方法,其研究范围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对教师教学水平与效果的评估、 对专业的评估、对课程的评估、对教学管理的评估、对办学水平的评估等等。钢琴教学评估的创新,重点是一改过去教师“一言堂”、“一锤定音”的评估办法,变为由教师、学生、教学管理者、专家共同组成的评估委员会实行公平公开、 公正的民主评估。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的创新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只以其中的三大重点——教学思想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为中心,提纲契领地进行研究与论述,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恳望专家与同行予以批评指正。

摘要:创新是钢琴教学的生命与灵魂,也是钢琴教学改革的核心与关键。而钢琴教学创新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从教学思想的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三大理论层面,对钢琴教学创新这一重要命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对于钢琴教学的创新,可以提供理性思辨与教学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舞台音响创新论 篇5

具体来说,舞台音响创新这一系统工程,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来进行解析。

一、舞台观念的统一

在有了“统一”的表现形式、理解了剧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后,音响创作者还需通过对剧本的深入理解,确定每场戏需要发挥音响作用表现剧情的位置,形成有独到之处的设想。音响创作者在戏剧呈现中对展现舞台形象要有整体把握和整体调整的能力,具备了这些能力,在导演的带领下,在“统一”的创作过程中按照戏剧的需要,就能取得准确完美的创作结果,实现同戏剧的有机结合,使其获得完整的艺术创作效果,其次, 因想要与剧情紧密结合,在戏剧创作中,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去体现剧中的主题,写实性、非写实性、还是二者兼而有之,这是在戏剧音响创作中首先要考和确定的问题。这个表现形式是由剧本的内容决定的,应当选择最能揭示剧本内涵的表现形式。

因此,舞台音响的创新,也必须以观念的创新为指导和基础,没有观念的创新,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而观念的创新,又集中体现在创造性思维上面,其中主要包括发散性思维、跳跃式思维、逆向思维、灵感思维等等。 总的特点是突破常规和传统性,富有独特性、灵活性、 开拓性、有效性。

二、功能的创新

舞台音响创新的第二个层面,是功能的创新。这是一个核心系统与实体系统。

传统的舞台音响,称作“音响效果”,其内涵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创作手段之一。即在舞台演出时运用多种专用器具和技法,模拟或再现各种动物及其他物体造成的响声,如风雨雷声、鸡鸣狗叫声、启闭门窗声、 枪炮声等,并常常结合其他舞台美术手段(如布景装置、 灯光效果等),增加和造就舞台环境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以烘托舞台气氛,加强演出的艺术感染力……”

但是当下的舞台音响,其艺术功能早已极大的拓宽, 几乎达到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高度。除了营造舞台环境、 强化舞台气氛、制造音响效果以外,还具有强化动感效应、 美化声音形象、拓宽声音的时空感、审美感等新的艺术功能。

三、手段的创新

舞台音响创新的第三个层面,是手段的创新。这是一个保证系统和配套工程。

手段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属于方法论范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大支柱便是认识论与方法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发展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学说;方法论则是关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的学说。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相连、 互相配套的。

舞台音响的创新,在认识论上解决了观念创新的问题,就要在方法论上解决采取何种手段来具体实现创新的问题。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数字化、电子化等各种全新的技术与手段,得到广泛应用。舞台音响、 灯光的运用原则要与舞台美术设计构成和谐的一体,音响、灯光和色彩是塑造舞美艺术的主要“语言”,一个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舞台设计必须是简单的、鲜明的, 设计师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保证减少复杂的舞台琐碎感,以最为强烈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展现优秀的舞台设计效果。舞台设计手段的创新,影响了各个领域的全方位创新。如今舞台灯光、音响手段的创新,可谓有目共睹、 有口皆碑。

例如:麦克风扩音器(耳麦、手麦)的广泛应用, 其艺术效果令人惊叹,不仅仅起到扩音作用和,而且起到声音美化的重要作用。

又如,电子调音台,具有多种艺术功能。

再如,录音机的应用,使舞台音响彻底与传统的人工手段(如晃动洋铁皮制造雷声、敲击木板制造马蹄声等) 告别……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总之,手段的创新有着广阔的艺术空间,亟等有心人去努力开发。

摘要:创新是一切艺术的生命,也是舞台音响的生命,然而舞台音响的创新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从观念的创新、功能的创新、手段的创新三大理论层面,对舞台音响的创新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舞台音响,创新观念,功能手段

参考文献

[1]夏征农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剪纸艺术创新论 篇6

关键词:政府,管理创新,电子政务

引言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充分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跨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中国自2002年国办[17号]文件颁布以来,政府电子政务已与并正在与民众日常生活越来越密切。就全国整体情况看,电子政务硬件设施建设非常迅速,但在管理理念、资源建设、体制标准、服务意识和技术人才等方面仍需对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关系加以深入认识。

一、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的关系

首先,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创新的目标。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的过程,也是新世纪国际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和衡量国家竞争力的显著标志之一[1]。从某种意义上讲,电子政务的特质就在于它是电子化的服务型政府,即通过电子通讯技术创新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电子政务就是以改进政府管理职能为核心,加强了政府与公民的信息交互,增加了政府处理政务的透明度,改善了政府对公民的服务,提升了政府的社会形象。

其次,电子政务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条件,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电子政务通过先进信息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转变政府传统的集中管理和分层结构运行模式,直接构建政府与民众的交互平台,密切政府和公众的联系,使公众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享受到政府的服务,成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如,近几年“网络民意”对促进政府部门决策优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再次,电子政务对政府共享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政务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绩工程,而是与公民利益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以“十二金”为基础的政府共享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特别是涉及医疗、社保、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信息资源的共享建设是未来发展电子政务的重点要求[2]。

二、电子政务实现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一)好的管理理念不能有效实行的现象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好的管理理念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指导基础,只有认识提高了才可以促进实践。中国电子政务实施过程中,常常呼声很高,投入很大,效果却往往难以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好的管理理念不能得到有效实行。由于中国信息化建设基本属于“一把手”工程,这样的领导组织体系在信息化推进阶段虽能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信息化从建设期向应用期的转变,实现电子政务则主要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推动,这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各级各部门领导的管理理念。作为推动电子政务实行的主要领导,必须认识电子信息只是手段,政务才是关键,好的管理理念才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根本推动力[3]。

(二)“官本位”服务思想痼疾为何难去

信息时代,民众对电子政务的含义普遍比较了解,更对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服务寄予了深深厚望。但电子政务实行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往往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改进和政务处理流程,却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原因在于公务员“官本位”思想仍然痼疾难去。如,有的政府部门人员在工作期间进行网络聊天、“偷菜”等娱乐活动,面对办事对象提出查询电子记录的要求,或置之不理或百般推却。许多政府网站提供咨询或投诉意见的栏目常常是空有摆设,问题提交后就石沉大海,没有了回复。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政务人员“官本位”思想仍根深蒂固,没有认识到电子政务不仅是技术的应用,更是政务管理的完善和对民服务作风的转变。电子政务表面上是民众更多面对网络和技术,但实质仍是与政务人员的信息交互,是政务人员提供政务服务的过程。所以,电子政务的实现绝对不能忽略良好服务意识的培养,这也是评价电子政务质量和树立政务口碑的标识之一。

(三)如何完善相关标准、制度和体制

解决体制问题,就要从体制完善做起。相对于美国信息技术理事会(GITB)、爱尔兰政府信息社会委员会(ISC)等国外专职负责电子政务的研究、规划和实施的部门,中国政府的职能交叉和权责不对称使电子政务难以推广应用,常常是信息化领导小组有决策权,但信息办和信息中心却没有足够的权力资源,头重脚轻的组织权力架构导致没有一个部门能够有足够能力将领导小组的决策很好地执行下去[4]。在电子政务建设飞速发展的近十年内,政府在电子政务方面的资金投入有目共睹,但由于政府机构本身在不断改革中,许多规章制度、业务规范、工作流程本身也处在变化中,致使电子政务系统构建的需求存在不确定性,加之各政府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水平参差不齐,对信息化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也相差很大,直接影响到了IT界对电子政务系统设计时统一性和标准化的实现。

“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很多内容是具有共性的。对于有共性的内容,应当采取统一建设的办法,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平台,真正做到集约化、低成本”,电子政务建设应关注顶层设计[5]。“顶层设计”就是一个整体的规划,通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管理制度,尽快出台电子政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统一的技术标准,整合现有信息资源,打破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垄断,加强信息交换,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避免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现象。同时,政府应尽快制定信息发布、数据保护信息等安全法规以及信息采集和关系协调的程序性法律法规,完善信息监管体制,尽快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系统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结构)构建中的标准化。

(四)政府公务员电子政务技术基础薄弱

作为电子政务的具体实践者,信息化人才技能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电子政务的发展。从实际情况看,中国政府部门日常管理职能中仍主要沿用传统方式进行作业,电子政务使用的低普及度与电子政务的高投入成反比。究其根源,政府公务员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根基薄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特别在基层政府部门中,公务员信息技能知识更是贫乏。政府部门可以依托高校或IT职业培训部门,加强对基层公务员电子政务技术的培训。一方面加强技术观念的革新,使其认识运用电子政务技术对政府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加强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实际操作技术培训,为构建5A(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人anyone,任何系统anysysterm,任何应用anyapplication)级电子政务服务网络打好坚实基础,使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均可通过任何系统实现其任何应用。

结语

从全局看,中国电子政务的实现依然任重道远。在各类问题中,信息技术的完善、电子服务平台的构建、有关制度和标准的制定等属于硬性问题,要依靠对有关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对于其他问题,尤其是转变管理思想和理念、提升政务人员服务意识、贯彻执行制度和标准等则属于软性问题,这不仅要依赖各级各部门公务员对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更需要在其实际工作中切实履行和实施。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常朝稳,司志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程系列教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汪玉凯.2010年电子政务:桥接“十二五”[J].信息化建设,2010,(1):6-7.

[3]汪玉凯.中国电子政务的十年回顾与发展展望(1)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J].中国信息界,2009,(12):11-13.

[4]刘纯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EB/OL].www.china.com.cn/revie.

剪纸艺术创新论 篇7

关键词:教育者,受教育者,新媒介,教育方法,创新

近年来,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已大大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 特别是对于已进入社会, 大部分业余时间在网络上度过的企业员工影响最为明显。新媒介就是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好的代表。新媒介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以及信息量。但是海量媒介下的信息却是良莠不济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也在影响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网络信息对人们的影响我们可以称为“网络新媒介再教育”。

利用好网络新媒介再教育可以促进我们的员工教育迈上一个新的阶梯。因此, 面对新环境, 为了趋利避害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展, 我们需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顺势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热门话题。

一、认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概念

任小波在韩玉芳等主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里定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创新, 则指的是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 创造体现时代精神的新鲜经验和做法, 以便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指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任务、内容及对象发生的新变化, 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新途径、新渠道和新载体。”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组织编写的《思想政治工作概论》内解释:“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在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 努力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手段、新途径、和新载体。”祖嘉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里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 主要是指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 创造出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合的新做法,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虽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概念具有不同的认识, 但是都离不开“创新”二字, 以及教育者的参与。

二、教育方法创新的主体是教育者

教育实践活动主要由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构成。并由教育主体作为主导。从一定意义上说,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围绕教育对象, 以教育者为实践核心的教育活动。教育主体自身的素质决定了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教育主体设定某次特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 并依据教育目的设置教育内容, 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主体也应是教育者。新媒介下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也就是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部门领导或者人事的教育方法的创新。要做到新媒介下教育方法的创新, 教育者需要从观念重新认识新媒介, 做到观念上的革新。在教育方法上积极引入新媒介, 实现教育方法的创新。

(一) 教育者对待新媒介的观念需要革新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首先需要教育者教育观念的革新。“陈旧、落后的思维方式有碍于教育者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育内容、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教育对象, 有碍于教育者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形成创新的意识、产生创新的冲动、设计创新的内容”在新媒介环境下, 教育者需要全面系统的认识新媒介对于员工的影响力、导向力, 企业员工对从新媒介获取信息的认同度。教育者还需对新媒介在促进教育方法革新方面有个科学的认识。在一个广受新媒介影响的社会环境下, 单纯地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受新媒介影响的员工进行思想道德说教, 要想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效果是很难的。教育者不能孤立地把新媒介当作信息传递、和朋友交流的平台, 还应该把这种功能和自己的思想教育工作联系起来。

只有对待新媒介的观念实现革新, 才能激励教育者去重新认识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善于发掘新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中可能的结合点, 并创新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渠道。

(二) 教育者利用新媒介探索教育方法创新的主要途径

1. 利用新媒介帮助教育者了解受教育者的情况。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教育者在进行正式教育引导之前, 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受教育者的情况, 越全面越深入越有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在当下, 新媒介深受广大员工喜爱。自己不愿和同事谈论的心事可以在网上写下自己的心情日志。同时喜欢通过网络媒介来获取自己所愿关注的信息。这种“表达”和“获取”都会在自己的网络行程中留下足迹。教育者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了解受教育者心里所想的, 知道受教育者关注的是什么。这就是“知彼”的策略。通过新媒介获取受教育者的信息相比通过同事谈话、同事影响所获得的信息更具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还具有隐蔽性功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受教育者的网络日志、心情签名等情感表达的内容来了解受教者近期的情况, 他的困惑或期望是什么。通过转发的微博、分享的日志等内容来了解受教育者所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2. 教育者利用新媒介拓展具体教育途径。

教育者利用新媒介提供的交流平台可以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单纯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局限, 实现教育途径多样化。教育者充分融入社区网站 (例如人人网、QQ、空间) 、微博私信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MSN) 等信息及交流平台, 然后利用这些平台提供的交流渠道, 通过发私信、参评日志、添加关注、分享日志、照片等来实现和受教育者的网上交流。

教育者可以通过评论受教育者的日志, 来表达自己的认识。进一步传递自己的教育思想进而达到教育受教育者的目的。通过转载受教育者好的分享, 给受教育者传递一种“共同爱好”的感觉, 以此加强交流, 进行思想观念的交流, 向着教育目的走下去, 以达到教育目的。

三、积极引入新媒介创新教育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耀灿先生认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互动的关系。”但是在我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下,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很难实现的。传统文化中“身先示范”的观念致使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的施教者是父长辈和老师, 并且是以说教为主要方法。“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以及“尊师重道”等这一系列的观念至今也深深影响着国人。同时, 受某些不良信息的影响, 时下部分学生不尊师长, 叛离之心盛焉。这种背景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平等, 更有几分对峙之势。因此, 在一种不平等关系下进行的谈话或教育,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受到自身因素的限制, 很难实现真诚互动。情感交流也就难以实现。因为没有情感上的真诚交流, 受教育者认可教育者的程度很难提高, 教育实效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们不能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平等, 我们只能缩小这种差距, 弱化二者之间的隔阂。

教育者利用新媒介在网络中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 以一般“网友”的身份与受教育者进行交流。对于教育者来说, 少了师长在面谈时应有的威严。能淡化自己“师尊”的意识, 遇到问题时更能较平和理智地分析和处理问题。对于受教育者来说, 少了一些“尊师”的义务, 心情可以更放松些, 在交流中更能坦诚些。同时, 因为不是直面说教的老师, 其叛离情绪也会少许多。如此,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隔阂就少了许多, 交流更真诚顺畅许多, 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 那么教育效果也会随之提升的。

参考文献

[1]韩玉芳, 林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教程[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2]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M].学习出版社, 2005.

剪纸艺术创新论 篇8

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在校学生数量急剧增加, 管理难度逐渐加大。抓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不仅关系到民办高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而且关系到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对此,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 在学生管理模式上更倾向于严格管理。我院针对学生管理工作大胆创新, 实施“对口协议教育”, 取得良好效果。西京学院“为了学校的发展, 为了学校的稳定,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实现‘平原建高原, 高原建高楼’的宏伟目标, 在全院形成一个改革校风、学风的巨大声势, 重视管理水平, 提高教育质量已时不我待。”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属于最后批次录取院校, 因此, 较公办高等学校学生而言, 分数线普遍较低, 学生综合素质起点也低于公办院校, 民办高校生源竞争激烈, 生源背景复杂, 生源素质参差不齐, 管理难度大。民办高校学生大致有以下特点:

1. 学习素养的欠缺。

应该说, 进入到高等学校的学生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直接受益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后端群体, 他们的学习素养一直未得到有效的培养。进入大学阶段后, 随着教学方式的变化, 一些学生无法适应, 上大学的目的不够明确。有的对专业培养目标不清, 找不到努力方向, 学习缺乏动力;有的掌握不了大学的学习方法, 抓不住学习重点, 影响学习积极性。

2. 学习自信心的缺失。

学生认为是高考失意才进入到民办大学, 他们认为以高考为主要标志的学习挫折是他们经历过的最大挫折。自我希望与客观现实形成反差后, 心理上出现严重的挫折感。

3. 学习动力的不足。

部分同学填报志愿主要是考虑个人爱好。上大学后, 一旦发现所在的学校或所学的专业并不如自己所愿, 就会产生失落感甚至怨恨心理, 有的学生不能正视这一现实, 迅速调整人生航向与学习目标, 而是强调客观因素, 推卸主观责任, 这是导致日后缺乏学习动力的思想根源。

4. 个性突出, 各有所长。

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于公办高校, 但其张扬的个性和突出的专长却不亚于公办高校。

二、“对口协议教育”的意义及创新思路, 探索出一套适合民办高校特点的学生管理方法即“对口协议教育”

教育要改革、要创新, 作为学生工作的教育者和管理者, 更要不断开拓、研究, 总结出一套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对口协议教育”就是辅导员与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一对一”、“面对面”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谈话、交流、沟通, 在对学生基本情况全面掌握的基础上, 针对学生的特长、兴趣、优势、弱势,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 对大学生涯做出切合实际、富有个性的规划和措施, 双方形成共识, 作出承诺, 形成书面协议。然后分学年、分学期执行。它集中体现了“六个一”的特征:“一个”依据———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一个”转变———辅导员要转变思想观念, 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一个”基础———全面了解学生的性格、特长、爱好、家庭情况、学生成绩等个性信息;“一个”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辅导员与学生要平等交流、达成共识, 双方共同履约;“一个”特色———体现教学改革精神, 因材施教, 因人施管;“一个”目标———使学生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变被动为主动;二是有明确的成人成才目标。“目标成就未来”, 有了努力方向, 就有了前进的动力, 学生在大学期间就不会感到茫然。

三、实施办法与措施

针对西京学院学生自身的特点, 设计了统一的“对口协议书”。同时, 鼓励辅导员从实际出发, 灵活执行, 大胆创新。其中, 以任水旺主任为组长的“对口协议教育”课题研究组, 经过认真交流与讨论, 制定了供本系学生使用的协议书。较好地体现了对口协议教育的总体思路。辅导员的协议书主要是围绕落实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提高培养质量, 督促学生成人成才这个中心问题, 设计了六项内容:第一项是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第二项是学生大学生涯规划表, 包括总体目标规划, 分学年目标规划, 分学期目标与实施情况表等。第三项是就业辅导谈话表。第四项是辅导员与家长谈话记录登记表。第五项是学生成长进步及受奖励登记表。第六项是学生违纪处分登记表。其中, 第一项在新生入学开课两周内, 由辅导员统一组织学生填写;第二项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完成, 辅导员应结合学生的特点, 采取“一对一”的原则, 指导学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大学总体生涯规划, 然后分学期实施填写;第三项应在学生毕业该年度的第一学期有专人指导学生填写;第四、五、六项应根据工作情况如实填写。

四、“对口协议教育”在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1.建立对口协议长效机制。学生的思想工作必须抓反复, 反复抓。“对口协议教育”作为一项育人工程必须坚持下去。

2.签订对口协议应做到因材施教, 分层教育。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签订不同的协议内容。

3.“对口协议教育”必须与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因为, “仅凭一纸协议”, 就想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习惯和观念是不实现的。但是每位学生签订协议后, 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需要辅导员们细心观察, 正确引导, 不断地加以肯定, 在增加协议执行效果的长久性上下功夫。

4.各院系对口协议教育发展不够平衡, 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认识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深化。

5.对口协议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规范, 逐步形成制度。

6.对口协议教育工作主要靠辅导员来做, 辅导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逐步优化, 提高质量。

7.对口协议教育是一项深入细致、持之以恒、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做好的工作。要优化管理环境, 使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来做好这项工作。为此, 拟从学校宏观管理层面上进一步理清管理工作思路, 从制度协调配套上处理好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对口协议教育与其他学生管理工作的关系。

五、对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建议

我国民办高校的起步较晚, 相关制度法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在制度安排上还是在社会认同度上都存在有碍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系统内公平发展的因素, 并引发了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均衡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 其中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体制与机制创新、方法创新等需要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出发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传统的做法就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 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 这就容易脱离学生实际, 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2.树立突出主体、开发潜能、激发创造的工作方法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常常是管而不导, 堵而不疏。这种治标不治本、浮在面上的学生工作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和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新形势下的学生工作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与优化。创新“对口协议教育”体系, 就是要根据民办学校学生的自身特点, 因材施教, 因人施管。

3.树立体现互动性、层次性、整合性的工作体制观, 这是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的理念问题。传统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体制重心的错位, 造成协调、服务部门忙于应付具体事物性的工作, 而无暇对整个学生管理工作进行协调与把握;二是体制基层的虚位, 学生工作基层组织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使整个学生工作活力欠缺, 创造力不够;三是体制的整体创造力的空位, 造成领导机构、协调部门、基层组织的脱节。

新世纪的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 进行体制理念的创新, 其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体制的互动性, 有利于上层和基层相互激发工作活力与创造力;二是体制的结构层次性, 有利于工作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三是体制的整合性, 有利于局部服务于整体, 全局指导、协调局部, 发挥整个体制的凝聚力和资源整合力。“对口协议教育”体系就体现了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结构层次性及各部门的协调性。

根据西京学院学生特点, 深入开展对口协议教育, 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生目标, 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做好这一系统工程, 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出适合学生本人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并加以督促、监督, 促进学生更好的成人成才。西京学院首创的“对口协议教育”必将载入中国高等教育史册。

参考文献

[1]刘爱玲.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及机制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任水旺.提高对口协议谈话质量, 增强协议教育效果[D].陕西西京学院, 2005.

[3]任水旺.狠抓协议条款, 增强对口协议教育效果[D].陕西西京学院, 2005.

上一篇:青年思想政治工作下一篇:教育技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