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引导

2024-09-09

设计引导(共12篇)

设计引导 篇1

0 前言

麦金托什设计的高背椅是设计史上的经典,但若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去评价,却又乏善可陈,然而,人机关系上的缺陷并不能削弱其艺术风格上的成就。一个产品的价值,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包括艺术层面、功能层面、商业层面、使用层面和生态层面,对产品的评价,并非一定要面面俱到,好看的未必好用,好用的未必有趣。设计往往是从一个层面出发,兼顾其他层面,设计的出发点不同,设计的价值体现也不同。工业设计在其发展历程中产生了以艺术为中心、以功能为中心、以商业为中心、以人为中心、以及以自然为中心五种设计理念,不同的设计理念代表了不同的产品价值观,由此产生出丰富多彩的产品世界。

1 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

艺术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和经常的精神活动,也是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艺术促进人类文化的形成,同时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华。发展到今天,艺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

“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更多的强调产品的艺术风格和形式感。设计从美学出发,体现幽默、美感或者语义。美是人类的永恒追求,追求艺术价值的设计,会让人们走向艺术化的、充满诗意的生活。

设计对于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美学形式。传统的美学形式注重细部的装饰,追求精雕细琢(图1(a));现代设计则更强调形态对功能的反映,追求简洁的轮廓(图1(b));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波普风潮和后现代主义,则表现为通俗的趣味性(图1(c))和强调形态的隐喻(图1(d))。

2 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

功能是产品存在的基础,按满足人类不同需求层面,产品的功能分为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是指着重于满足人对产品物质功能需求而进行的设计,是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之一。现代主义是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以讲求设计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为特征的学派,其最为重要的理念便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就是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与实用功能无关的装饰被认为是多余的。

功能主义并非排斥艺术,它拒绝的只是表面的装饰,事实上它建立了新的崇尚简洁的美学观,追求“一种由适用性和简洁性而来的干干净净的有没和雅致”[1]。马歇·布劳耶(Marcel Breuer)设计的瓦西里钢管椅(图2(a))和保罗·汉宁森(Paul Henningsen)设计的PH灯(图2(b))是功能主义设计的典范,历经数十年,依然在生产销售。

基于功能主义美学观发展而来的极简主义是现今许多著名品牌产品所采用的设计风格,这种简单纯粹的审美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图3)。

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需要避免的两个误区,一是对装饰的绝对排斥,忽视产品的情感价值;二是让一个产品盲目挤进很多功能,导致产品的过度复杂化。

3 以商业为中心的设计

20世纪50年代,迅速上升的经济使美国进入了富裕社会,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和迎合不断求新求异的消费者的需求,通用汽车公司推出了“计划性废止制”(Planned obsolescence),即在设计新的汽车式样时,必须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使汽车最少每2年有一次小的变化,每3-4年有一次大的变化,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消费者追随新的潮流,放弃老的式样,促进市场销售额上升。这是“设计追随销售”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典型的“以商业为中心”的设计策略。

就其特征而言,所谓“计划性废止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二是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三是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总之,其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

“计划性废止制”的设计观念很快涉及到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巨大的影响。现代很多品牌的设计策略都贯穿这一设计原则,甚至成为设计界的潜规则。尽管这种观念导致了一种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与现代关注环境生态的设计思想相悖。但是,永远无法阻止设计和商业的相互依赖性,因此,以“商业为中心”的设计策略无法回避,但是可以更好的将对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考虑纳入其中,形成对企业有利、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以商业为中心”的设计。

4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就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进行设计。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的目的,就是设计出最适合人使用的产品或服务。好的设计,物品不但好用、有效率,还能给人带来愉快的体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有以下几个设计方向。

(1)可用性设计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241-11(Guide on Usability,1998)中对可用性作了如下定义:产品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下为特定用户用于特定用途时所具有的有效性、效率和用户主观满意度[2]。例如,设计产品按键需考虑合理的按键间距,以免造成误操作;按键操作需要某种形式的操作反馈,以便用户感知操作的进行。产品的可用性是由设计决定的,著名学者唐纳德·诺曼(Donald A.Norman)指出:“如果人们使用某些产品遇到困难,那不是他们的错,那是设计的错”[3]。可用性设计是人机工程学的延展,已成为当今信息产品设计最基本的指导原则。

(2)无障碍设计

无障碍设计理念起源于1950年代的北欧,主张身心障碍者应能参与到正常人的生活环境中。1974年联合国国际身心障碍者专门会议发表了无障碍设计报告书,“无障碍设计”这一名词得以正式被使用[4]。无障碍设计强调在公共空间环境以及工作、生活、娱乐中使用的各种器具,都必须充分考虑具有生理失能者的使用需求。数十年来,这一设计主张从关爱人类弱势群体的视点出发,以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推动着设计的发展与进步,使产品与环境更趋于人性化。

(3)通用设计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无障碍设计发展成为通用设计理念。通用设计是指对于产品的设计和环境的考虑是尽最大可能面向所有的使用者的一种创造设计活动。它所传达的意思是:如果物件能被失能者所使用,就更能被所有的人使用。通用设计较之无障碍设计,更强调产品的公平使用,以消除对正常人与弱势群体区别待遇的心理暗示。

(4)体验设计

体验设计以提升用户体验为目的,用户体验是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服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主要来自使用者与产品的交互过程。好的用户体验来自于合理而有趣的使用方式、人与产品的互动、产品对人创造性的激发以及产品与人的情感联系。在信息化的时代,社会正从一个基于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转向一个基于服务的经济性社会[5],工业设计的对象也从物质化的“产品”扩展到非物质化的“过程”。对“过程”的消费目的在于获得“体验”,对于一般消费品而言,产品的体验价值正逐渐超越功能价值,成为产品最重要的竞争要素。

5 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开始威胁人类的生活和工作,也对产品设计的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1]。“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价值观是对工业化时代以来设计理念及其行为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理性反思,它以关注环境生态及人类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理念,再次理念下产生了“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等概念。可持续发展需要通过设计加以落实。因为设计既是产业链的初始,也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的核心思想是“3R”原则:即Reduce(降低消耗)、Recycle(再循环)、Reuse(再利用),它要求不仅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的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通过设计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因此成为生态设计的一种重要方向。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三种思路,一是通过高品质和融入用户情感让用户不愿丢弃产品;二是以系统设计的思想规划产品生命周期的多个阶段(图6);三是对已废弃的产品进行再设计,通过赋予新的功能达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图7)。

6 结语

不同设计理念诞生于不同的时代,但都共存于当今的产品世界。它们并不相斥,而是以其多元化去满足不同的使用者需求:以艺术为中心的设计满足人们对艺术品位的追求,以功能为中心的设计满足人们对实用性的追求,以商业为中心的设计满足人们对时尚潮流的追求,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满足人们对舒适与体验的追求,以自然为中心的设计满足人们对生态可持续性的追求。另一方面,不同设计理念所代表的各种产品价值也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产品上:环境友好的产品可以是美的、好用的、商业利益高的。设计的智慧在于“和而不同”。

摘要:将工业设计的价值观念归纳为以艺术为中心、以功能为中心、以商业为中心、以人为中心和一自然为中心五种设计理念,阐述了这五种设计理念的基本思想和构成,并通过实例说明其特征。

关键词:工业设计,设计理念,产品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永毅,罗小未.产品设计现代生活——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http://www.usabilitynet.org/tools/r_international.htm[EB/OL].

[3]唐纳德.A.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曾思瑜.从「无障碍设计」到「通用设计」-美日两国无障碍环境理念变迁与发展过程[J].设计学报,2003,8(2):57-76.

[5]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设计引导 篇2

第一版,是以logo为重心在其周围做装饰的效果。因为当时想到了北方过年贴窗花的习俗,所以就做了一版剪纸窗花的效果。并配上春天的百花齐放,和灯笼等元素来烘托过年的节日气氛,我兴致勃勃的交上去,结果被打了回来。理由是他们希望是那种整幅背景的效果。好吧,可能是我们之间的理解偏差了。

第二版,我着重在整幅背景上做效果,主体色选择了红色,以图形构成的方式来表现节日的欢快气氛,选用大面积的红色和星光的光效给用户眼前一亮的感觉。交上去,又打回来了,理由是需求变更了,要在原来新福安家的主题下增加元旦主题。

第三版,这个时候,背景已经不好改动了,和同事们讨论的最佳方式还是在logo上做再设计吧。这一版上,前前后后改了10多遍,遇到了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当2个主题并行时,我茫然了。

加上之前的设计总是被打回,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了,幸好静姐及时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和需求商定以新福安家为主,元旦主题为辅的解决办法。在设计上体现为元旦元素为点缀效果。

第二个难题是,当对现有logo进行再设计时,如何将创意融入进画面中。

一开始时我生搬硬套的加入了福和鲤鱼的元素,然而因为没有合理的考虑元素与其他周围环境的关系,所以显得很生硬,后来静姐给了很多有用的指点,我才有意识的去为这个logo的再设计结合上新福安家主题里的元素,就是用礼炮的形式喷射出上面的气泡,

第三个难题是,logo在画面中为何显得压抑。

因为受到原有logo的影响,即使是再设计时,我也不敢对logo的整体有太大的改动,而然,设计完的logo单独看,没有问题,可是放在整个引导页中,就显得特别小气和压抑,感觉像缩在中间似的。在静姐的再次提点下,我将元素海的图案延展至logo的两旁,并淡化,使得logo的整体视觉感拉长,立刻便有了突破出来的感觉。

这个元旦引导页的设计前前后后做了3版,改了10几遍,过程很痛苦,但是收获也不少。

1, 永远不变的就是“变”

需求经常会在你设计之中或之后不断的变动,对此虽然很无奈,但这是需要习惯的事情。而变动给设计带来的最麻烦的事就是时间会不够,所以及时的沟通,多沟通,可以减少这方面的麻烦。

2,关于主题

当只有一个主题的时候,自然没什么问题,可当需求提出,我要这样也要那样的时候,作为设计者不能被迷惑到,否则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会缺乏重点。即做不到这样,也做不到那样,应该找出所要表现主题的主次关系,才能不陷入混乱的之中。

3,关于logo的再设计

精心设计作业 引导主动探究 篇3

关键词:语文作业;动口动手;形式多样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0-051-1

语文知识、语文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学习。语文作业需精心设计。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设计动眼观察作业

“观察是智慧重要的源泉。”这句话指出了观察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开拓儿童的生活领域和精神世界,早日开封其智慧之门。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观察作业,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如学习《北大荒的秋天》一文后,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秋天、玉米、水稻等有什么变化。在学习《西湖》、《泉城》之后,引导学生观察一处景物。通过观察、比较,开拓学生视野,使他们在理解、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迁移运用。

二、设计动耳倾听作业

课堂的时间和知识面是有限的,而听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平时可鼓励学生收听广播、欣赏音乐,训练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如学了《二泉映月》、《月光曲》之后就让学生回去也找来曲子仔细听、反复听,看看你能听出什么来?能否听出主人的遭遇和心情等。平时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听故事,听朗诵,听讲座,听播音……听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的东西也就丰富全面。

三、设计动口读讲作业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续、补充和扩展,学生读书、讲述的过程是对信息的选择、分析过程,是由具体形像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过程。它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真、善、美的感染,而且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了他们阅读、语言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因此设计作业时,可设计如配乐、学唱、朗读、背诵、讲故事、复述、访问等作业。如配乐朗诵《鼎湖山听泉》、《二泉映月》、《西湖》等,学唱《我爱你,中国》、《让我们荡起双浆》等歌,复述或讲《孙中山破陋习》等故事,学习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设计访问身边的人,如工人、教师等,了解他们的工作。既可以巩固学习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与家长、老师间的感情。开个讨论会,讨论身边的现象及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等,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学,在愉快中成长,在欢笑中进步,在轻轻松松中发展,在潜移默化中探究。

四、设计动脑想像作业

想像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新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写作要“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因此,在布置作业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布置相应的想像写话的练习,以拓展其想像空间,增强和丰富其想象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如学习《这条小鱼在乎》后,布置学生想像小男孩把小鱼扔回大海时的动作、神态及鱼儿的反应等。这样的作业,学生常做常新,积极性高。

五、设计动手制作作业

有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尖上”。让学生动手画画、制作、实验,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更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探究精神的良方。如在教学《开国大典》、《天安门广场》时,让学生把天安门及四周建筑物的位置画得一目了然。在学习《读书要有计划》之后,让学生定一个学习计划。教授说话练习《水里的火山》前,让学生亲手做个实验。节日前后让孩子动手做主题手抄报等。亲手做一做,有利于发挥学生想像能力、绘画能力,提高创造性技能,增强探究欲望及能力。

六、设计综合行动作业

有些课文故事情节性强,可以让学生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亲自演一演,如《负荆请罪》;也可以结合节日活动进行综合活动训练,如教师节、母亲节或母亲生日时开展我给老师、妈妈做贺卡;新年快到了,开个“如何使用好压岁钱”的讨论会;为公共场所设计公益用语;开展班队、小队活动等等。让学生多感官齐动,综合运用、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七、自选作业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们非常愿意承担主体角色,愿意支配课余时间,做自已愿做的事。

首先,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让其在作业量方面自选。学生为了达到少写,甚至不写的目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有效地训练了记忆能力;为了能写会,必然会自觉采取更巧妙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如抄写生字词,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抄写一两遍,甚至看几眼就能记牢了。有的孩子接受能力较弱,需要三四遍,甚至五六遍,才能记得清楚。这样的作业,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已的能力练写课后的生字词。

其次,可根据学生自已的特长、兴趣、爱好的不同,让其在作业形式方面自选。这样的选择,可以激发他们对作业的兴趣,发挥其才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作业可这样设计:选择其中一至二项作业认真完成: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北大荒的《秋景图》;3.模仿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篇写景的习作;4.摘抄文中的优美词句;5.查找北大荒的相关资料;6.把你了解的北大荒讲给小朋友们听。这样的作业包含了“读、背、画、写、抄、查、讲”等多种形式,给记忆好的学生准备了背的内容;给爱画画、爱写作、爱探索的学生,提供了画、写、查的内容;给朗诵好、爱讲故事的学生准备了读讲的内容;还特意为一般的同学准备了摘抄的内容。一项作业使他们各尽所长,还照顾到无特长者。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懒人思维”引导设计行为 篇4

一、懒人与懒人思维

从设计方面来讲, “懒人”包括设计者和被设计者, 这里的懒人必须要加引号, 因为他们不是指游手好闲, 生活百无聊赖的懒汉, 而是那种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某方面偷懒, 是为了在另一些方面更加勤奋的“懒人”。“懒人思维”顾名思义, 就是懒人的思维方式, 包括被设计的懒人 (消费者) 的思维, 也包括设计者的一种设计方法和意识。

阿里巴巴兼淘宝网CEO马云曾经做过一段精彩的演讲, 题目叫做“爱迪生欺骗了世界”, 我们往往将其成功归功于“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句爱迪生的名言, 但是马云提出这句名言本身就是爱迪生懒得去解释成功的原因而提炼出的一句话。在设计行业还没出现的时候, 人人都是设计师, 设计的目的都是能怎样能使用最少的时间, 花费最小的力气, 走最近的路, 享受最好的生活, 因此有了马车, 杠杆, 武器, 座椅等, 其实就是偷懒行为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展。物质生活满足后又开始追求精神生活, 在此过程中又发明了电视、照相机, 手机等各种娱乐或者学习工具。可见懒人思维促进设计发展, 设计行为改善人类生活, 相生相长。

总之, 这里所说的懒人是一种聪明人的别称, 懒人思维就是想方设法的让生活更简单.让生活更舒服.让生活更方便!设计行为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的引导, 才不断创新, 人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才不断丰富, 科技才不断发展。曾经有人说过, 创新就是来源于深刻地认识到人懒惰的天性!偷懒已经不是后天的生存环境所迫, 而是成为了深入人们骨髓的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

二、懒人思维引导设计行为的方法探讨

能量守恒定律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 我们在一方面偷懒了, 其他方面必然要付出同等的代价。其实就像一座特殊的必须永远保持平衡的天平, 天平的两端分别象征着设计上的偷懒行为和付出的辛苦代价, 砝码的重量代表了生活质量。为了维持其平衡, 天平两端必须要加同样重量的砝码。那么怎样用懒人设计思维引导我们设计出能让众人享受偷懒的产品, 可以重且稳的加码呢?

1.首先要弄懂懒人为什么要偷懒, 进而设计出他们所需要的偷懒工具。偷懒行为可以分为心理上和身体上的偷懒。“懒人”偷懒大多时候是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 人不能像冰冷的机器那样可以长时间的高效率运转, 机械节约了劳动力也分配了劳动力。手工制品在如今的机械化和信息化时代成了一种奢侈品。机器似乎让我们越来越懒得动手, 但是我们仍然渴望更先进的机器发明出来解决所有我们能够动手甚至动脑的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在旧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 新的问题又产生了, 另一方面是高科技让我们的生活步伐更快了, 原本想偷懒的行为却使我们越来越不得不加快步伐适应当时的生产力。

2.我们可以懒得去做, 但是千万不要懒得去想, 也不要懒得去和别人分享, 说不定那些懒得去想的人能将你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呢。设计师想的越多, 才能尽可能的做到不让消费者去思考, 惧怕损失的本能, 让用户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喜欢权衡利弊, 从而花更多的时间在决策上。事实上, 用户喜欢无须思考的选择。

3.用最少的设计元素表达出最丰富的设计语言, 少即是多, 在设计中赋予意境。从现有的产品市场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的人特别是上班族的选择往往是一种极简主义, 结构可以简单, 但情调不能匮乏。如何营造这种情调呢?这就需要设计们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思想内涵和浪漫主义情调, 赋予产品一个个的小故事和趣味性。现有的“禅意”产品便很好的实现了这一点。

4.在玩中设计, 在设计中玩。能够将自己的事业玩出来, 才是真境界。堆积木是个有趣的游戏, 也是一个好玩的设计方法。拿来几种看起来毫无关系的材质, 或者几种功能似乎完全不搭边的材质, 甚至是把数字字母通过写写画画堆积拼接起来, 无数个设计小灵感就这样玩出来了。想玩下叛逆了, 就将粗犷的材质弄柔顺了, 硬的材质变软了, 圆的弄成方的扁的, 把完整的东西弄零碎了等等, 反之亦然。把想玩的东西和喜欢的、怀念的东西都带到设计中来, 和消费者一起分享快乐或者淡淡的忧伤。

三、并不是所有的懒人思维都能或者都需要付诸于实践的

虽然说懒人思维是想尽可能的逃离社会的复杂性, 但是从情感方面和现实方面来讲, 即便我们渴望简单的同时, 我们也需要复杂, 最简单的科技产品也能显露出隐藏着的复杂。人们因为复杂的思考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一些故意使使用方式变得复杂的设计其实是很被需要的, 比如针对年轻人设计的系列手机, 其功能往往比我们经常用到的要多的多, 为什么还要这样设计呢?因为这样才能让人们觉得物有所值, 有科技感和前卫感。去掉这些多余的功能, 便成了老年手机。在生产一件产品前, 我们要进行一系列的产品策划, 这种策划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研究的过程相当复杂。顾客只关心结果, 不关注过程, 而设计师, 每个细节的部署和落实都很重要。因此我们采用内容简洁, 图表丰富的PPT, 或者影片等方式让客户可以偷懒。在这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中我们再次验证了能量守恒定律。

四、结语

设计师总会说设计是一件很累人的事, 但这部分原因可能是你自找的。时间与设计出来的效果也并不一定成正比。要想从事设计工作, 保持对该工作的长久兴趣, 设计师们应该学会用懒人思维引导设计行为, 用最简单的方式完成最出色的的设计。毕竟, 简洁的设计往往也是最好的设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 无论多么小的整体都会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糟糕的偷懒思维一旦付诸实践, 会使一个整体的质量同时下降。因此设计前的思考行为尤其重要, 不是一个可以偷懒的过程, 否则往往会出现“设计过度”的现象。掌握懒人思维的思考方式, 便能玩转设计, 无论面对何种复杂设计, 都能够气定神闲, 以不变应万变, 谈笑间就能出色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1.

[2]诺曼.《设计心理学》.中信出版社, 2011-8.

[3]克鲁格.《Don’t make think》.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8.

网页设计师如何引导客户 篇5

所谓设计师,是那个站在时代前沿,必须具备敏锐洞察力的职业,他们应该具备鹰一般的眼睛,随时注视着周围环境的瞬息万变。

潜规则说得好,先一统人心,再集体办事。引导客户的终极目的也在于此,先拉其入帮,同化其思想,更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那么,人都是有思想的,因此你的介入性引导,也有可能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这都依靠你在引导过程中的经验和手法。这就像你去按摩一样,第一次总是觉得像被揍,以后越来越舒服,都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东西。

1.试图同客户站在同一战线

客户一定是有底线的,你的设计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坏,不能太贵,也不能太贱,这是一个拿捏的过程。如何了解客户的底线?去拜访客户,去到他的地盘看他的山头插的什么旗。

公司的规模,人员的素质,前台的相貌,会议室多大,客户的西装什么牌子,他们的市场在哪里,他们是否有专业的产品经理„这一切都在透露着客户的底线和心理价位,最重要的,还有对设计的认知程度。

甲方与你直接对接的人,是对方的一把手,还是只是经办人?如果只是经办人,他是什么样的职位?在甲方单位中占据多少重量?他经办该项目是身负重担势必圆满完成否则有身家性命的风险,还是只想敷衍了事应付他们boss?甚至,该经办人是否潜规则了一点回扣?

有时候你的客户并不是一手客户,他的背后还有人,因此你还要深入的观察和询问真正对设计有着决定和执行权的那层,或许他们的信息才是真正需要在设计中实践的部分— 所以我强调,对于设计合作的引导应该从最高层的领导开始,或者从对项目有着决定意义的单位开始。

这都是些什么?这与项目有关吗?这与设计师有关吗?答案是:有!而且这些问题应该是设计师在项目着手前应当去了解的事情。所谓设计师,是那个站在时代前沿,必须具备敏锐洞察力的职业,他们应该具备鹰一般的眼睛,随时注视着周围环境的瞬息万变。

某设计师曾经手过这样一个网站设计项目,经办人有着很多甲方那不可一世傲慢,丝毫不听取设计师的专业性建议,从项目一开始便对乙方有着敌对情绪,这样对项目的开展是很不利的。尔后设计师获取到这样的信息:对接人是甲方该项目的项目经理,曾说服其boss开展该项目,遂找到设计方进行项目开发。那这代表着什么?他属于什么类型?他希望得到什么,害怕发生什么?很显然,如果这项目搞砸了,他必当身败名裂,这就是他所害怕发生的。此时,本来设计师只用针对情况稍加引导便能水到渠成,可该客户极其主观,仍是一意孤行,他的很多决策甚至触犯了很多设计的大忌和原则。

此时,放在设计师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继续抗争,可这条路如果把握不当,轻者延误项目进度,加重双方的敌对情绪,重者遭到投诉甚至导致项目终止。二是逆来顺受,你爱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只要项目顺利验收,无非就是多搞出了个垃圾项目而已。

对,垃圾项目,相信每一个设计师都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此时他该如何去抗争,如何去扭转现状?

那日,设计师借双方闲聊的机会,推心置腹的说道:“我一年要经手很多的项目,搞砸一个,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更何况如果项目正常验收,理论上我也不算做砸,而你不一样,我也在和你类似的公司工作过,也负责过很多项目,我很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知道你也很想把项目做好,等等这些,是我结合多年的设计经验给你的针对性建议,很多都是有实际数据证明的,希望你能够听取„„”

尔后,双方成了朋友,项目也顺利完成,后来甲方借助该平台,业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当然这和甲方自身强大的实力与丰富的资源密不可分,这是后话。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生活中也有不少的例子,比如你去餐馆吃饭,无良的餐馆的服务生总是会推荐餐牌上的招牌菜多半是价格昂贵的,而有一点同理心的餐馆会从客户角度出发建议你点什么,点多少,甚至我还遇到过根据你的用餐目的来定制点菜和服务的。

同客户站在同一战线,是赢取客户信任的第一步,也是引导的第一个开端。

2.不要扮演商务人员的角色

有部分刚被一脚踢进社会的设计师,不小心误入了山寨的路线,认为“引导客户”就是和客户“搞关系”,有部分很不幸,真的搞出了关系。。。陪吃陪喝,风花雪月其实不是我们设计师的擅长,也不必要。

设计师必然是需要一些格调的,你和客户打成一片其实也未必就能让他对你的设计俯首称臣,设计需要交际,但是也需要挑客,你不能是个菜就捡进篮子里— 我这么说确实现实了点,但现实远比这还卑鄙。

如果你坚持要做设计行业的口碑,就绝对不要和山寨客户坐到一桌推杯换盏 — 但是我还是想赚他们的钱怎么办?请雇佣专业的商务人士出面解决你的尴尬。

3.强行引导会有反效果

什么叫强行引导呢?我相信客户方最有发言权,就是一个不怎么样的设计师和公司来推荐,或者不太成熟的内部团队做演示,设计出来的玩意外行看了都认为有点问题,他们自己还在说得眉飞色舞,什么“国际化风格”,“大气磅礴”,“精美绝伦”能用上的花言巧语全用上了,最后让人感觉像个小丑。

引导的过程中,从见面的第一刻起就回避客户的眼光,或者看得要把客户吃掉一样,客户一有意见就说“根据我们的成功经验,你的这个看法是。。。”,基本上这种作风的引导方式只会带来恶劣的反效果。自信应该表现在做人做事的细节和缜密,而不是行为和语言的攻击性上。

4.客户关注的也许是设计以外的事

也许你不相信,大多数传统行业客户在听你的设计提案的时候,根本搞不清你在干嘛,他们关注的是你的语言流畅程度,关注你用什么笔记本电脑,关注你的着装,关注你的自我介绍„„直到,对,直到你提及他们的产品名称,价格,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品牌影响程度和深度的时候,他们的耳朵才会竖起来。

设计师放了太多精力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了,其实客户更关心的是“你这个设计究竟是怎么得来的?”“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用了这个设计产品就能好卖么?”“你的设计为什么这么贵?”— 好了,这同你去旅游一样,如果景色不磅礴,路途不遥远,人烟不稀少,文化不异域,你会认为旅行的意义没有那么的厚重。

5.你的设计可能没有那么好

当然,你的客户未必都是不懂设计的,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如果你的客户花费了3个月,看尽了各种花俏的提案,参加了上百场的设计推荐会后,相信他的审美和设计理解也可以有一点改观和提升。那么,你在小处着眼的那些花花肠子不见得能起作用了,作为设计师,你至少应该保证自己的见识和作品是客户“意料以外”的,有时候引导客户的关键就在于作品创意和客户认知之间的落差。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 篇6

要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必须要清楚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指实验目的要明确,实验原理要正确,实验材料和实验手段的选择要恰当,整个设计思路和实验方法的确定都不能偏离所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

其次,可操作性原则。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到实验材料容易获得,实验装置比较简单,实验药品比较便宜,实验操作比较简便,实验步骤比较少,实验时间比较短。

第三,单一变量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是实验步骤设计中非常重要的原则。确保”单一变量”的实验观测,即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实验变量,都应做到一个实验变量对应一个反应变量;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变量,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做到前后一致。

第四,严谨性原则。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比实验,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通常,一个实验总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对实验假设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至于哪个作为实验组,哪个作为对照组,一般是随机决定的,这样,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二是平行重复同一实验,即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都必须能够重复,这是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上述随机性原则虽然要求随机抽取样本,这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抵消非处理因素所造成的偏差,但不能消除它的全部影响。平行重复的原则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提出的。

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设计。

首先要对实验原理进行探究。原理探究是指对实验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主要解决完成实验任务的理论问题。进行相关原理探究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通过一定的情景引发问题,展示实验设计任务,确定整堂课的学习方向。由于探究性实验本身往往有一定难度,问题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的问题恰当,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有助于探究;设计的问题不恰当,则会使探究式实验丧失应有的作用。适当设置情景问题,让学生不但知道怎样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真正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然后组织同学们展示讨论的成果并对各原理进行评价,判断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选择出可行的原理,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其次是探究出科学可行的实验方案。从课本知识入手,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养成探究习惯。人们求知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破旧立新的过程。正是怀疑推动人们去思考,去探求未知的领域。所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富有启发性的实施方案,并给予巧妙的设“疑”,是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也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思维。善于疑,敢于疑,是走向真理的必经的阶梯。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质疑,不可陷入怀疑主义的怪圈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步骤设计中隐含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思维过程,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根据实验可能的各種条件,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并作认真记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由结果推导出结论,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最终使学生形成:提出问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所以在学生选择出可行的实验原理之后,教师不能直接给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不必提示实验方案,应该由学生根据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将抽象的原理与实际的实验任务结合起来,设计实验方案。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择上一步中确定的可行原理进行设计,完成设计之后,每组选派代表将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同学提出疑问和指出缺漏,最后,大家选择出可行的方案。

第三是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前面两步是理论上的设计,该设计是否合理,还有待实验来验证,因此,探究性实验设计的教学必须有实验验证的阶段。在实验验证中,教师要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出现的实验方案,从而准备好可能需要的仪器、试剂和用品。每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不仅注意操作,更要做好记录,获得足够的信息,以便对实验设计进行评价。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对该方案的评价并提出解决和改进的办法。

最后通过交流讨论以达到知识与方法技能的升华。通过前面的探究与实验,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完成了任务,其实,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一种直观感受和零碎的认识上,所以我们要对任务本身从原理、试剂、仪器、步骤、操作等的全面回顾和归纳,还要根据本次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出解决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以达到知识与方法技能的统一,实现学与用的双赢。在组织探究实验时,教师首先要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下,从允许学生出错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及早完成实验设计,教师及时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给予指导评价,对合理或不合理的方面一一指出,使学生对知识进行重新认识,对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方案,设计出新的探究实验方案。为学生的创造性活动以及思维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实验探究教学真正具有伸展性和开放性。

探究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无章可循。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认真领会教材变动的目的,把握探究活动的目的。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可以进行指导,可以参与,可以组织,但决不能越俎代庖。实验能力是高中课程标准规定学生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应该体现在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依据一定的原理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并动手验证所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因此,实验教学应重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实验设计的指导,引导学生在了解实验设计方法、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一些相关的实验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简单实验设计的内容、方法与原则,学会科学的实验设计,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移动应用引导页设计研究 篇7

一、引导页解构分析

引导页是用户首先接触到的应用内容, 可谓是应用给予用户的“第一印象”, 尽管有时会被用户忽略甚至直接跳过, 但就其内容的信息曝光率而言较应用本身更高。因此, 依据不同的功能诉求, 引导页面的内容、形式可进行如下划分。

(一) 新功能提醒/操作提示

引导页面最基本的功能, 产品新版本的更新迭代及创新内容的呈现。

(二) 活动/节假日/广告推广

公司产品口碑宣传与品牌推广, 满足产品运营需求。此类引导页气氛渲染较为强烈, 易调起用户情绪。

(三) 需求解决类

引导页呈现内容直击用户痛点, 解决用户最关心的产品问题, 满足用户需求, 同时与同类竞品进行差异化区分。

(四) 体现品牌态度

依据产品定位及特色功能进行设计, 与产品核心功能或公司秉持的理念相一致, 树立品牌形象。

(五) 登录引导

页面中始终呈现登录/注册按钮, 将信息展示与引导操作结合在一起, 强化操作, 在社交类应用中应用较为普遍。

依据不同的功能诉求, 引导页呈现的内容各不相同, 而用户对于引导页面的需求和认知, 同样存在差异, 不同的引导页面其用户体验同样不同。

淘宝应用引导页面 (部分)

二、引导页面用户体验分析

(一) 用户认知

引导页面出现在应用启动之初, 需要用户操作或自动播放观看, 当用户沉浸在应用当中或非退出状态下, 引导页面是不会再次出现的。因此, 用户对于引导页面的认知具有以下特点:

1. 瞬时体验:

引导页面本身出现时间较短, 且当页面内的跳转按钮更加突出时, 用户往往会直接点击跳过。用户此时对于引导页面注意力停留时间较短, 信息加工程度是浅层的, 信息只是存储于感觉记忆当中。

2. 预期体验:

对于中间用户而言, 应用的使用数量很多, 对于当前的引导页面存在各自的认知。因此面对一个新的应用时, 用户会存在预期体验, 即对引导页面的内容、形式等进行了一个预期的判断, 这也是导致用户面对相似的引导页面时会选择直接跳过忽略的一个原因。

3. 隐性体验:

尽管引导页面与应用本身的操作使用不一致, 用户对其敏感度不高, 且同质化的体验也让用户易于忽略。但是引导页面带来的隐性体验依旧不可忽略。正如提起淘宝应用引导页面, 其各种活动促销推广功能是大家最先想到的一样。好的引导页面会在潜意识层面影响用户认知和体验。

(二) 交互方式

引导页面的操作方式较为简单, 主要包括滑动和点击操作两种。从设计成本和保证页面间跳转的流畅度和延续性来看, 滑动操作方式更为常见;点击操作对用户的提示强度过高, 一般仅在最后一个引导页面出现, 引导进入应用。

引导页面以内容浏览为主要功能, 因此如何吸引用户注意力是交互主要考虑的问题, 而注意的行为映射便是对用户视觉焦点移动路径的合理引导。静态图片引导页面通过滑动操作实现页面间的转换, 但用户视觉焦点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 而采用矢量动画或视频形式的引导页面, 焦点会被画面中的图形或整个故事流程所吸引, 视觉焦点也会随之跳转, 带来短暂的沉浸体验。这种方式的引导形式差异化特征明显给用户带来较好的体验, 但是相对的其设计成本同样较高。

(三) 文案

尽管引导页面以图形化为主, 但精炼的文案内容同样必不可少。简短的文案, 能够对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图形的隐喻意义较强, 而文案则更容易用户理解。页面中的显著的文案能够保持用户注意力的高效聚焦。

三、引导页设计策略

基于以上对于移动应用引导页面用户体验分析, 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如下。

(一) 凸显品牌特征

引导页面不在仅仅提供新手引导操作的功能, 更多的属性被加入进去, 其中品牌特色便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特征属性, 而背后的开发公司同样秉持的自身的理念。从宏观战略的角度来看, 在细节之处凸显品牌特征, 与公司理念一脉相承, 无疑是最合理有效的推广手段。

(二) 交互多样化

采用多种交互形式, 保证引导页面的用户体验强度。故事叙述、场景动画跳转等动态形式等, 本质上属于一种强迫式体验, 带领用户进入故事或场景当中, 给予用户强烈的冲击力, 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提高引导页面的停留时长, 避免被忽略。

(三) 视觉焦点聚焦, 优化视觉路径

用户视觉焦点是用户注意力能够保持的关键, 而引导页面的视觉路径则是焦点移动的轨迹。合理优化视觉路径, 避免焦点静止带来的麻木与疲劳感。合理的视觉路径能够引导视觉焦点移动,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强化焦点图形, 让引导页面间的跳转富有节奏感。

(四) 文案简洁, 有感染力

引导页面文案应言简意赅, 突出核心内容, 避免啰嗦。同时, 语言风格要与应用本身设计风格相匹配, 避免程序员术语, 使用用户语言, 拉近与用户的心理距离。

四、结语

引导页面尽管出现呈现时间较短, 但是其体验的优劣对于应用本身同样具有影响。细节之处的设计业体现了一个产品本身对于用户的态度。好的引导页面不仅具备自身的引导功能, 满足用户需求, 同样可以影响到用户对于应用的认知, 将应用对于用户的“第一印象”做到最优。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了当前移动应用引导页面的设计模式, 围绕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解构分析引导页面设计, 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 用以指导设计实践。

设计引导 篇8

《机械设计》课程在机械类各专业教学中, 是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该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一般条件下, 普通参数的通用零件的设计、计算, 故以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和计算作为其基本教学内容。虽然课程的基本内容是通用零件的设计、计算, 但教学目标并不仅仅限于零件的设计, 即让学生只会设计零件就够了, 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这一目标还是不低的, 因为选课的在校学生, 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实践经验近乎为零, 从学校到学校, 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 是不容易的。首先需要他们有切合实际生产的设计理念。而在理念上如何引导学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在学生作业练习、课程设计等环节发现, 学生对设计存在不少不合实际的认识, 从中选取最常见的三个疑问, 以此为突破口分析, 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际生产设计, 有助于形成符合实际的设计理念, 并对该课程的教学同行或其他课程的教师或许一定的启发借鉴作用。

二、设计中的常见三个疑问

(一) 在产品设计中, 先进性应该是首要的吗

不少学生认为, 机器产品设计中, 技术的先进性应该是首要考虑的, 他们认为没有人喜欢落后的产品, 故先进性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首要条件。

但学生往往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 所有的设计都不能脱离实际。任何产品都是为用户设计的, 不管是企业根据市场调研研发新产品, 还是在已有机器基础上作局部改革, 都是针对用户需要设计的。当然还要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原材料供应情况等综合而定。而用户的需要, 是设计人员产品设计中要考虑的极其关键的一步, 不考虑用户实际需要的设计, 不可能是好的设计。因为设计是为了满足 (用户) 特定要求而进行的创造过程。若背离了此基本点, 再好的产品设计也没有意义。

一般情况下, 技术先进性是产品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之一。技术的先进性一些情况下很重要, 而一些情况也并不是最关键的, 需要分析具体情况而定。若用户需要技术先进性的产品, 则设计中应设法去实现, 否则若不需要而只凭自己的想法去做, 很可能导致设计失败。为便于理解此, 以案例说明。

有位在医疗技术部门工作的工程师, 为了帮助残肢人而设计了一种假臂。他非常看重产品的先进性, 于是构思了一种具有套叠伸缩和连续旋转功能的假臂。他满怀信心地告诉残肢人, 戴上他设计的假臂, 可以伸到几米高的地方, 还能以优越于天然手臂的方式使用螺丝刀。谁知不少残肢人看过他先进的多功能假臂方案后, 竟然苦笑一声扬长而去。工程师的设计为什么失误?因为他只是单方面自己思考后认定残肢人的希望的假臂, 以为需要“技术先进的假臂”, 就得在多功能和超人一筹方面下工夫, 殊不知残肢人内心的真正希望是过正常人的生活, 他们需要的是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的假肢。

上述案例中, 工程师自己认为产品 (假臂) 的先进性很重要, 于是产品设计侧重于“技术先进性”, 在多功能和超人一筹方面下工夫, 结果竟然是不少残肢人看过他先进的多功能假臂方案后, “苦笑一声扬长而去”。可见, 技术的先进性应该根据实际用户的需要情况而定, 单方面自己的看法未必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当然, 也不能说产品设计中, 技术先进性无关紧要, 不必考虑。对一些产品来说, 技术先进性很重要。例如, 在军事领域, 一些发达国家研发的高空高速侦察机, 针对此类战机实施跟踪监视拦截的战机必须具有极高的性能参数 (技术先进) , 否则无法实现跟踪监视拦截等高空作业。此种情况, 就应格外重视技术先进性。

(二) 设计中的零件的尺寸都是根据计算得出的吗

《机械设计》教材中, 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是这样描述的: (1) 拟定零件的计算简图。 (2) 确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3) 合理选材。 (4) 确定零件上的主要尺寸。 (5) 绘制零件工作图。因此, 不少学生误认为零件的尺寸应该都是根据计算得出的。这种观念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表现极为明显。

的确, 一些关键零件需要上述步骤来确定其尺寸, 如承载的轴、齿轮等。这两类计算主要针对承载等的关键零件。另外, 一些零件不可能用计算方法来确定零件尺寸, 这时需要由生产经验和设计经验来确定。这类零件, 一种情况可能是工作受载情况复杂, 没有成熟的计算方法;另一种可能就是不受载, 或受载较小, 一般不需要计算。故并不是所有零件都要经过计算才能确定尺寸的。参照图册或他人成功的经验确定零件的尺寸、结构等也是设计中常见的做法, 例如轴承端盖、机架等设计。

(三) 选择金属材料时, 务要选择材质优良, 力学性能高的材料

设计选材时, 如一般机械用的齿轮, 常用材料可选碳素结构钢如45钢, 也可以选用合金钢如20Cr, 40Cr等。不少学生毫不犹豫地选用后者 (即合金钢) , 问他们为什么, 他们回答合金钢力学性能高, 强度极限, 屈服极限高于普通碳素钢, 易保证零件的强度。这是显而易见的, 但只考虑此一项是否合适呢?实际上, 选出合适的材料, 是一项受多方面因素所制约的工作, 而只考虑某一方面的因素是远远不够的。

在选择金属材料 (以钢铁为例) 时, 除了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般还应考虑零件所受的载荷、应力的大小和性质, 零件的工作情况, 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及材料的加工可能性, 材料的经济性, 材料的供应状况等。

1. 载荷、应力的大小和性质。

这方面的因素主要是从强度观点来考虑的, 应在充分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来进行选择。脆性材料原则上只适用于制造在静载荷下工作的零件。在多少有些冲击的情况下, 应以塑性材料作为主要使用的材料。

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可通过热处理加以提高和改善, 因此, 要充分利用热处理的手段来发挥材料的潜力。对于最常用的调质钢, 由于其回火温度的不同, 可得到力学性能不同的毛坯。回火温度愈高, 材料的硬度和强度将愈低, 而塑性愈好。所以在选择材料的品种时, 应同时规定其热处理规范, 并在图纸上注明。

2. 零件的工作情况。

零件的工作情况是指零件所处的环境特点、工作温度、摩擦磨损的程度等。在湿热环境下工作的零件, 其材料应有良好的防锈和耐腐蚀的能力, 例如选用不锈钢合金等。

工作温度对材料选择的影响。—方面要考虑互相配合的两零件的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能相差过大, 以免在温度变化时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或者使配合松动;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随温度而改变的情况。零件在工作中有可能发生磨损之处, 要提高其表面硬度增强耐磨性。故应选择适于进行表面处理的淬火钢、渗碳钢、氮化钢等品种。

3. 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零件尺寸及质量的大小与材料的品种及毛坯制取方法有关。用铸造材料制造毛坯时, 可以不受尺寸及质量大小的限制;而用锻造材料制造毛坯时, 则须注意锻压机械及设备的生产能力。

4. 零件结构的复杂程度及材料的加工可能性。

结构复杂的零件宜选用铸造毛坯, 或用板材冲压出元件后再经焊接而成。结构简单的零件, 可用锻造法制取毛坯。

5. 材料的经济性。

如, 材料本身的相对价格。当用价格低廉的材料能满足使用要求时, 就不应选择价格高的材料。这对于大批量制造的零件尤为重要。材料的加工费用应考虑, 例如制造某些箱体类零件, 虽然铸铁比钢板价廉, 但在批量小时, 选用钢板焊接反较有利, 因其可以省掉铸模的生产费用。另外, 应考虑材料当时当地材料的供应状况。为了简化供应和贮存的材料品种, 对于小批量制造的零件, 应尽可能地减少同一部机器上使用的材料品种和规格。

总之, 在选择材料时, 不只是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就够了, 还应综合考虑零件所受的载荷、应力, 工作情况, 零件的尺寸及质量, 零件结构, 材料的经济性及材料的供应状况等。只考虑单一方面, 显然是不合适的。

三、结论

对于在校学生, 由于缺乏生产实践经验, 对设计的认识, 往往多偏于主观性。在选择抉择时, 往往考虑单一方面, 难以全盘权衡。这是可以理解的。符合实际生产的设计理念的建立, 需要正确的引导, 而破析他们常见的认识误区, 是一个可行的突破口, 以此趋入, 容易使他们认识到实际设计中的问题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一个问题涉及诸多方面而非想象的单方面。有此认识, 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 切合实际的设计理念会随着实际设计工作的进展容易渐次形成。

参考文献

[1]濮良贵, 纪名刚.机械设计 (第8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邱宣怀等.机械设计 (第4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教学设计 篇9

《引导层动画》是学生在学完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 (沿直线运动的动画) 的基础上, 学习内容的一个提升, 是Flash动画制作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动画效果。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引导层创建的方法和要点, 是第二章的一个重点, 也是难点。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 学生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并且前面已经学习了逐帧动画、运动渐变动画、元件的制作及图层的应用等知识, 有一定的制作基础, 所以本节内容是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交流、引导、探究、任务等方式, 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设计与创造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初步掌握Flash引导层的使用;在制作中掌握制作引导层动画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合作、探索操作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自主学习, 学会独立思考, 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合作学习, 学会与他人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感受动画制作的奇妙, 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层动画的基本原理;引导层的添加;引导线的绘制;引导层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难点:能够理解引导层中只绘制动画路径, 在被引导层中设置补间动画;能够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灵活运用引导层制作各种引导动画效果。

●教学准备

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1.对比导入、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欣赏两个动画, 并说出两个运动对象运动效果的异同。

(教师展示两个动画) 火花前进.fla:火花沿直线运动;火花沿导火索前进.fla:火花沿曲线运动。

生:运动轨迹不同 (运动路线不同) 。

师:使运动对象沿自绘平滑曲线运动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常见的动画形式吸引学生, 并进一步对动画场景及其源文件的图层 (如图1) 和属性窗口 (如图2) 观察分析后总结出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方法, 激发学生想动手一试的欲望, 继而进入课堂——引导层动画的制作。

2.新授知识、自主学习

师:通过观察对比两个Flash作品, 大家讨论一下, 要实现曲线运动动画, 需要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析讨论 (可借助导学案回看刚才的动画) , 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师:通过大家的提炼总结, 我们了解了Flash引导层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 (出示幻灯片, 如图3) 。

了解了制作步骤后, 同学们一定都很想试试,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火花沿导火索爆炸的动画效果。

任务:学生分组完成火花沿导火索向前移动的爆炸效果。

学生实践:打开教师给定的文件, 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 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参照导学案或学习网站, 也可以通过小组成员交流来解决。

学生展示作品, 与其他同学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尝试操作, 遇到的问题可能就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

3.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教师查看部分学生的练习, 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 启发指导并详细讲解。教师请制作成功的学生说出自己制作动画的简要过程, 强调制作成功的关键。

学生分析:1制作的火花图片一定是元件;2火花图片一定要吸附在导火线的起点和终点。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 主要是引导和激励学生的探索学习, 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等一系列学习活动, 归纳出引导层与引导线的用法, 加深对引导层和引导线知识的理解, 从而掌握曲线运动的本质。

在学生基本掌握引导层与引导线的用法后,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

任务一:完成任务“小鸟飞翔”动画的制作。 (素材已发到学生机)

步骤提示:1在第一帧中插入关键帧, 将小鸟元件拖放到舞台上并调整大小和位置;2在末帧中也插入关键帧, 合理调整首尾两帧中元件的大小、位置;3给小鸟层添加引导层;4给小鸟层添加动作补间;5测试影片。

任务二:尝试制作一个“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迹动画。

要点提示:1引导层与被引导层的关系:引导层一定要在被引导层的上方。2在引导层绘制引导线:强调引导线不能是封闭的, 要有起点和终点, 且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线条必须是连续的。3在被引导层创建动画:强调在被引导层中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 为能成功吸附, 可选择“对齐对象”工具, 指向元件的注册点拖动。

设计意图:设计两个不同层次的任务, 一个是引入新课时的动画效果, 另一个是类似椭圆轨迹运动的动画, 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操作, 进一步理解引导线动画的制作过程。

4.评价总结、拓展提高

师:刚才我们制作的是一只小鸟的飞翔, 谁能做出多只小鸟一起飞翔的效果呢?谁又能做出既有小鸟在高空飞翔, 又有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效果呢?

学生沉默。

师:这个问题就作为今天的作业, 下节课上课时我们再来一起欣赏大家的作品。

●教后反思

本课导入阶段采取的是展示一个引导层动画的实例 (火花的前进) , 让学生欣赏到了优美的动画,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展示Flash源文件, 可以让学生了解动画的设计思想和制作方法, 看到动画的本来面目——原来火花之所以沿着导火索轨道前进, 是因为事先画了一个轨迹, 为什么火花会按照绘制好的曲线前进呢?从而引导学生思考, 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笔者选取了难度不同的分层次的任务, 并分阶段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 掌握知识和技能, 既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也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 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事做, 都能体验到成功, 并且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

点评

基于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设计研究 篇10

一、课程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

课程设计是指根据一定的课程理念, 利用一定的课程资源, 在课程决策的基础上, 对各种课程要素进行计划、组织、编排, 从而形成课程的过程 (1) 。

作为一种课程实践活动, 课程参与主要是指教师通过重构课程、介入课程决策、参与课程开发与研制活动而表达课程权力的一种意识与行为, 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的教学模式 (2) 。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是国内外许多从事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一般可包括:四环节教学法、引导提示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情景展示法等。

引导文教学法是职业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教学方法。它要求学生借助引导文 (工作任务单) 独立完成工作任务。引导文是由教师制定的书面任务, 它包括了任务介绍、具体问题、工作计划和评估表等。通过引导文学生应独立完成以行动为导向的学习任务 (3) 。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品牌汽车销售服务为依托, 以涉及工作流程中各环节所需专业知识、能力及职业岗位素质、标准要求为核心, 以销售服务顾问岗位技能为目标, 融“教、学、做”为一体, 使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工作场所, 通过教师布置的工作任务, 在自主探究学习的基础之上,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实施工作任务, 分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养成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培养与人交流、团队合作的能力, 这就是引导文教学法的设计理念。

二、《汽车营销模拟实训》课程分析

(一) 课程概述

《汽车营销模拟实训》是将汽车知识与市场营销知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隶属于实训课程 (C类课) , 它源于实际汽车营销工作, 同时又指导学生今后的汽车营销实践。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 需要对汽车专业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学习任务书 (项目教学法) 、学生自学发现问题、教师讲授 (PPT、视频) 、相关教学软件的应用、小组实践等教学环节来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设计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设, 在教学过程中, 应在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安排教学内容, 利用生动、趣味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学习, 关注学生的心理, 鼓励和认可学生的表现, 在注重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注意教学纪律的控制。

(二) 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程采用反映先进职业教育特色的、基于行动导向的引导文微观教学法, 突出了组织者的思想, 强调微观 (细分) 地、多样化地运用课堂组织方法, 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强调一切教学环节均以学生为主体, 所有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展开, 教师仅担任组织者和咨询者的“裁判”角色, 项目任务明晰具体, 落实到人, 设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 积极投入到项目任务的实施中。倡导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 突出团队表现, 淡化个体概念, 维护个体自尊。

以其中一个模块为例, 说明如何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开展课程学习。本模块涉及一个完整的新车推介过程, 教学中应该包括三个大部分, 一是知识学习, 二是技能与方法的学习, 三是实训掌握和素质的培养。将模块分为七大板块开展学习, 教学流程 (见图) 。

传统项目教学在发放任务工作单之后, 直接进入理论学习与实训部分, 而运用引导文教学法则在理论学习 (教师讲述) 之前, 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使学生在此环节发现问题, 以便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提高效率。例如:新车推介过程中, 涉及到车辆的技术信息 (EPS、TSI等) 、顾客心理信息、保险信息等, 那么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 会提高对这些内容的注意力, 能够更好地解决问题, 同时加深记忆。

如图所示, 在步骤1课程引入中, 可提问或讲述汽车销售流程:售前准备—顾客接待—需求分析—新车介绍—试乘试驾—签约成交—交车结算—售后跟踪;步骤2工作任务分析中, 将整个实训课程分为不同部分, 运用项目教学法完成;步骤3学生自学环节中, 如前所述, 学生发现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步骤4基础理论学习中, 学习销售基本理论:AIDA理论、NFABI理论等;步骤5新车推介中, 包括顾客接待 (接待礼仪等内容, 让学生对整个接待流程有一个理性认识, 充分认识到在接待中顾客第一理念, 让顾客舒适放松, 对销售人员建立信任感) 、需求分析 (明确不同顾客群体的真正需求, 并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 、商品说明 (介绍新车信息、竞争产品的信息, 其中新车介绍运用六方位环车介绍法) ;步骤6实训部分, 采取实景演练方式, 即前面所讲的模拟场景演练法的实施。演练时, 将学生分组, 每组学生分别扮演顾客、销售顾问及其他店内工作人员进行练习, 教师进行现场指导;步骤7课程评价部分, 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 组间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教师点评, 教师评价学生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同时, 学生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方法、内容等, 反馈给教师学习完成情况, 形成闭环控制。

工作执行过程中, 告知各工作小组实训演练内容, 各工作小组确定每人扮演的角色, 进行工作任务分配。演练时, 除参加演练的学生外, 其他学生 (包括工作组剩余组员) 一律在场外做点评记录。扮演销售顾问的学生应灵活应用销售流程的理论知识, 切忌工作程式化。一切以顾客为先, 灵活机动地应对顾客, 巧妙地推出目标车型。扮演销售顾问的学生应针对顾客需求介绍商品, 努力创造轻松的谈话环境, 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时处理顾客要求。课程结束后, 进行“5S”安全作业, 将学习环境复原,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培养职业素养。

(三) 课程设计与教师的关系

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角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使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体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在课程选择、教材选取、课堂设计等诸多方面提高任课教师参与程度, 给予他们话语权。因为任课教师走在教学一线, 直接面对学生, 能够得到一手的教学资料, 鉴于不同地区、不同院校, 学校的办学能力、师资水平、设备配置、乃至学生的水平的差异, 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学生的兴趣需要设计出适合的课程 (4) 。总之, 教师参与课程设计不仅填补了理想课程与实际课程之间的鸿沟, 而且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 同时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 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教学法的研究, 课程设计的运用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支持, 在一些职业院校中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 课程评价与成绩的相互关系

引导文教学法的课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为评价环节, 此环节包括: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 此环节意在使学生取长补短, 但学生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 往往在自评和互评中给予相当高的分数。因此, 教师可在此环节中将评价所得分数不与最终成绩关联, 但将评价细目的知识点与考试关联。课程结束之后, 所有的细目知识点即为复习要点, 这样,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侧重, 提高学习效率。

2. 课程设计如何面对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尽相同, 意味着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本文介绍的课程设计方法运用于实践课中, 那么理论课如何使用引导文教学法, 引导文教学法的精髓是以工作任务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主导课堂, 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尽可能让学生参与, 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还可以建立完善的课堂反馈机制, 促进师生间关系的密切 (5) 。

3. 较高的教学成本阻碍教学新模式的推广

毫无疑问, 这种新的课程模式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提升职业教育课堂的教学效果。但是, 此课堂教学方式对师资配备及教学设备的要求也是相对较高的。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学成本 (6) 。那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应用此种方法, 提高新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是下一阶段将要解决的问题。

三、结束语

引导文教学法是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一部分, 是一个面向实际操作、面向整体的教学方法。其实施过程就是理论指导实践, 实践修正理论的一个循环。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及实际经验 (7) 。基于此种教学法进行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中包含了一门甚至几门课程的知识, 包括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 是一个综合的实践教学环节。此种方法对于活泼好动但理论基础较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 能够在提高技能方面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 国家提倡各行各业深化改革, 职业教育亦是如此。我国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任重而道远,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这需要从事职业教育的广大工作者不断深化学习、积累实践经验, 逐步完善教学工作, 使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掌握技能, 积累经验,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培养优秀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摘要:课程设计是针对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重新排列组合的过程, 本课程设计运用引导文教学法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习效率与主动性。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汽车营销模拟实训》课程为例, 系统地分析了将引导文教学法与高职教育课程相结合的条件、方法以及前景, 并展开研究, 旨在促进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关键词:课程设计,引导文教学法,汽车营销,实训

注释

1代建军:《课程设计机制:界域、原理与趋向》, 载于《山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 第146-150页。

2霍加·托和塔森:《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探索》, 载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年第1期, 第72-73页。

3冷晶:《德国职业教育行动导向教学法探讨》, 载于《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第18期, 第114-115页。

4康玮:《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探析》, 载于《统计与管理》, 2013年第1期, 第23-25页。

5张晓涛:《学生参与课程设计的教学策略研究》, 载于《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年第2期, 第148-150页。

6吕忠民:《基于学习情景的课程设计在〈网络销售推广〉课程中的实践运用》, 载于《科技信息》, 2009年第4期, 第326-327页。

跨界科技:以设计引导技术 篇11

跨界,来源于英文中的CROSS OVER,意指跨越行业界限,跨越技术和艺术的界限,以嫁接和整合等创新的手法赋予技术以人性化的体验,并致力于先进的人机交互和界面技术的研发和服务咨询。这是跨界科技对于“跨界”一词的理解。正如罗兰·巴特在《神话》一书中表达的观点那样,设计是技术与神话世界之间的连接点,是通过技术将神话变成现实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UI设计是跨界科技的主攻方向。这一设计领域在国内兴起源于手机行业的蓬勃发展。起初,UI在手机设计当中只占附属位置,所有关注点都聚焦在硬件技术层面。就跟别的行业一样,技术是先行者,技术成熟之后,设计必然会成为占领市场新的制高点。UI设计也在一夜之间变成全世界设计师和IT从业人员心目中的“新宠”,尤其是在划时代的智能手机iPhone推出之后,UI设计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互联网方面,新浪、百度等公司的出现将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大大提升,在其UI设计当中强调整个人机界面给人的操纵感、互动性和使用乐趣。前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公司HUMAN FACTOR部门设计总监张劲松,看好UI设计的未来发展,在2007年,几个设计师的朋友一道成立了以UI设计服务为核心的设计工作室,此即两年之后的跨界科技前身。

跨界科技,一直以来强调设计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以设计引导技术。与别的设计服务机构相比,注重技术方面的积累是他们的一大特点。从知识构建和职业特点来考虑,要求设计师在技术方面有所建树难免有些强人所难,甚至理想主义。为了解决技术问题,这家设计机构吸纳了专业技术人员。他们参与设计流程前端的开发讨论,评估技术开发可行性,并且将设计构想最终付诸实现变成可商用的软件产品。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发现不同学科的碰撞能够开拓设计思路,为设计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虽然公司名字中包含“科技”二字,这仍然是一家设计为主导的公司。“一切以用户体验为优先”,跨界科技为了帮助技术人员转换工程化思维,融入设计团队而提出的要求。这一要求显然也适用于团队中的设计师。不管是走专业技术路线还是强调创新,跨界科技设计的目的很简单——以用户体验为本。

项目名称:CPHONE移动通信终端界面设计

项目服务时间:2008年

产品独特性或先进性:这个项目是国内继OPHONE之后完全创新的一款andruid手机,设计理念上以“涂鸦板”概念突破了旧有屏幕布局刻板的局面,突出体现了widget的开放灵活,这一设计在2009年北京国际通讯展亮相。

客户方获益:产品在2009年北京国际通讯展中展出;美国七大艺术博物馆之一的波特兰艺术博物馆内举办的2009创意中国之China DesignNow双年展中,收藏了该设计。

项目名称:MOTOROLA EPG DESIGN

项目服务时间:2010年4月

产品独特性或先进性:突破常规的EPG设计思路,将星光璀璨主题和界面视觉效果完美融合。

客户方获益:尝试全新概念的EPG设计方式,提升产品价值。

项目评估:打破EPG常规的设计风格,将主界面中七个功能模块图标一个个自由的浮动在画面中,来回游弋在绚丽多彩的背景下,如梦如幻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

项目名称:Arcsoft Galaxy(图片浏览器设计)

项目服务时间:2009年8月

产品独特性或先进性:绚丽的3D UI界面,带来新的手机视觉体验。

客户方获益:提升用户体验,强化产品个性特征。此项目参加2010年巴塞罗那国际通讯展。

项目评估:将3D UI界面效果融入概念设计中,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DESIGN vs.张劲松

DESIGN:请你简单介绍跨界科技创立时社会背景、公司和个人状况!

张劲松:跨界2007年以工作室的方式成立,小团队的方式运作。2009年正式成立公司。我之前先后在多家公司的用户体验部门担任设计部门负责人,管理过包括工业设计和人机界面设计在内的设计团队,那时候就有幸接触到客户给我们做包括智能手机和网络电视的界面设计。虽然那时UI设计团队人数相对于工业设计来说还比较少,但也还是开始受到企业重视了。后来,看准了UI设计发展的大趋势,我就跟朋友一起开了工作室。刚开始成立工作室的时候只有四个人,我们都是UI设计师。

DESIGN:跨界科技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张劲松:2007年到2009年是工作室的模式。这个阶段我们的大量设计委托还是关于纯视觉的,就是怎么样把界面做得好看、怎么样让人觉得赏心悦目。2009年之后,客户们越来越关注整体的流程体验,不能只是好看,也要操作方便,符合产品的可用性,要考虑跟技术的结合,体现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现在我们能够借助技术的引擎做一些未来3D UI设计,还有裸眼3D的UI设计,这是比较超前的也是最近国际主流大厂追逐的新热点。

DESIGN:请介绍一下跨界科技的人员构成和主要设计方向。

张劲松:我们的员工将近二十人,设计师有十四、五个人,另外有两、三个技术人员。设计师分为三个项目组和一个公共组。公共组提供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三个项目组会针对三种不同的项目类型,我们通常会说我们能处理小、中、大三个屏的人机界面设计。小屏是智能手机,中屏是平板电脑,上网本和PC等,大屏就是网络电视。

DESIGN:你如何看待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张劲松:在行业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一定是技术在驱动产品开发,比如说手机,一定是技术的发展带动行业的发展。如果不是多点触摸技术的出现,现在手机行业也不会突然变成触摸屏手机的天下。所以技术是先行者,但是一旦技术逐渐成熟,用户体验以及设计创新,也就变得很重要了。也就是说,大家都掌握了技术的时候,用户体验和设计创新就会起到更大的驱动作用。目前,设计还是行业里面的一个非核心技术。联想曾经提出一个概念,说设计在工业里面是一次核心技术,我认为他们说的很到位。中国在某些领域如果没有技术积累的话,永远只能做跟随者。目前,国家有很多的政策是在扶持核心技术的发展,比如TD-CDMA、TD制式的出现,就是国家在3G技术上的一个布局,希望能够在3G乃至未来的4G技术方面跟国外站在同一条起跑线。包括一些芯片的开发,也在想办法跟国外

站到同一个起跑线上。虽然目前中国大陆的芯片开发的技术上还比较弱,但是你看MTK,他们在做手机芯片这一块现在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先者,而之前他们被诟病成黑手机的鼻祖。中国的市场需求实在是太大了,技术会有被市场推着前进的动力。我们可以预见,未来在核心技术方面中国自主开发是会有成果的。工业设计要做的就是去迎接这种变化。而在迎接这种变化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只是把视野局限在国内,应该多跟国外交流。我觉得我们现在已经走出这一步了,设计公司跟国外的设计公司和国外的设计师交流也越来越多,可以在第一时间就接触到最新的信息。现在我们跟国外公司的交流主要还是停留在交流层面,但是在人员招聘方面我们也在考虑招聘一些国外的设计师或者是实习生。

DESIGN:跨界科技在发展过程中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是如何解决的?

张劲松:企业界对设计委托的认知不是太良性。这也和设计行业没有形成成熟的行业规范有关系。比如说建筑行业,会有资质认证,哪些项目能接哪些项目不能接,设计费用能到什么水平,都有一个行业指导。但是对于设计机构来说,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客户评估设计公司都是需要先做几个项目,他觉得跟你磨合的不错,才会下次继续找你。这种磨合有很多的随机性,甚至包括信任关系,因为没有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辅助。再比如像广告公司,也有4A的资质认定,没有这种资质的认定让企业在最初与设计公司合作的时候缺乏一个认知基础。所以设计机构在每发展一个新的客户的时候都要花上100%的力气才可能通过,还要面对行业的竞争,比如价格的竞争,价格要有优势,设计质量还得要好,压力非常大。我们现在的解决方案也是培养长期客户,而不是不停换客户。换客户的成本很高。如果政府真正意识到了工业设计的价值,那么就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扶持这个行业的规范发展,让行业竞争更加良性一点。

DESIGN:跨界科技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规划以及长远目标是怎么样的

张劲松:目前整个行业还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大家还在开拓,我们希望未来能够在国内的UI设计领域居于前三。另外,和工业设计一样,设计创新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这个需要我们大家努力。我们希望跨界科技作为一个创新孵化器,能够自己或者跟合作伙伴一道孵化出一些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出来。这样也能提高我们在行业当中的话语权。让客户知道原来设计公司能做的不只是优化视觉,他们的创新是能够真正创造价值的。

DESIGN:在行业中,谁是您的行业目标或者榜样?

设计引导 篇12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气氛中, 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 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 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 处于“心求通而不得, 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 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 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把握提问的明确指向, 引导学生准确回答

提问的问题应当具体、明确, 学生听后能找到思维的方向和目标, 从而使学生快速地组织思维, 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如:教学“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一课, 在推导关系式这部分, 要求学生观察“ (1) 90-30=60, (2) 90-60=30, (3) 30+60=90”, 并比较它们的异同时, 如果这样问:“这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显然不够明确, 学生不知道怎样比较:以谁为标准?谁和谁比?比什么?我在教学这一部分时是这样设计提问的: (1) 第一个算式中有哪三个数? (2) 第二个算式中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有什么区别? (3) 第三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 第二个算式与第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 (5) 怎样求被减数、减数?……这样不断递进提问,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就能有条理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三、重视提问的启发引导,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具有启发性, 能引导学生多方面地进行思考, 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 把问题引向纵深, 并最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提问不能基于简单的判断, 要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 要具有思考价值。通过巧妙的问题, 指引思维的方向, 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归纳中受到启迪。例如, 教学正、反比例的对比练习时, 我出示例7的表1、表2并设计以下问题来引导学生: (1) 在表1中, 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 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3) 你以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4) 同样在表2中你发现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5) 你发现它们是怎样变化的? (6) 你认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7) 在表1和表2中, 你能发现正、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通过一系列的提问, 揭示题意, 找出重点, 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使学生在思考理解的过程中, 既学习了知识, 又掌握了矛盾转化的方法。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 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课堂提问的难度应适中, 不宜过难, 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 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 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 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 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 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这一个个小问题围绕着同一个知识点, 由浅入深, 相互联系, 使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从而对新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正确的认识。

另外教师在实施有效的课堂提问时, 还应具有机敏的应变能力, 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意外”, 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课前预设, 不断调控教学程序, 灵活恰当地进行追问, 使问题问得明白, 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地参与数学学习。

总之, 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 又要讲究艺术性。好的提问, 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 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 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 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关键词:设计,课堂提问,引导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黄爱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比较与反思下一篇:单独招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