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反思

2024-09-09

比较与反思(精选12篇)

比较与反思 篇1

找“稍复杂数列的规律” (如1、3、6、10、15……) 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实践证明, 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存在一定难度。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有效促使学生参与数学教学活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呢?笔者试就两个教学案例进行比较, 以期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案例1】

1.教师出示例题:1、2、4、8、____、____, 并提出问题:这组数据的规律是怎样的?接着往下写应该是多少呢?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后, 得出结论:“这组数列从第二个数开始, 每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2倍。”接着学生运用规律, 得出紧接着往后的两个数分别是16、32。

2.出示习题:1、3、6、10、15、____、____, 并提出问题:这组数据的规律是怎样的?接着往下写应该是多少呢?

由于此题与例题的规律完全不同, 学生一开始难以发现其中的规律。

在接下来的时间内, 教师提醒学生观察每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多少。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得出本组数列的规律。

纵观本节课, 学生虽然顺利得出了两个数列的规律, 但他们的思维活动始终是在教师引导下完成的, 没能见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学, 虽然也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 但显然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方面显得不足。

【案例2】

教师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规律的图片 (如△▲◆☆△▲◆☆△▲) , 让学生找一找这些图片的规律, 并说一说接下来出现的应该是什么图片。

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 教师板书一个“1”, 提出问题:“老师准备按照一定的规律写一组数, 现在已经写了一个, 你们能猜出接下来老师会写出什么数吗?”

由于只有一个数, 学生不知道教师接下来会写什么数。教师接着在1的后面写了2, 让学生猜一猜接下来教师会写什么。

生:应该写3、4、5、6、7……后面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1。

师 (完成第一个数列的板书1、2、3、4、5、6、7) :说得有一定道理, 完全可能会是这样的, 但老师想写的却不是这样, 可能会是怎样呢?

生:4、8、16, 每个数是它前面数的2倍。

师 (完成第二个数列的板书1、2、4、8、16) :说得有一定道理, 完全可能会是这样的, 但老师想写的却不是这样, 可能会是怎样呢?

生:1、2、1、2、1、2……反复地写1、2。

……

学生每创造出一种规律, 教师都及时给予肯定。就这样, 学生猜教师想法的潜能被激发, 创造出了如下规律:

(1) 1、2、3、4、5、6、7、8、……

(2) 1、2、4、8、16、32、……

(3) 1、2、1、2、1、2、1、……

(4) 1、2、1、3、1、4、1、5、……

(5) 1、2、2、2、3、2、4、2、5、2……

(6) 1、2、4、7、11、16、22、……

(7) 1、2、3、5、8、13、21、34、……

(8) 1、2、3、6、12、24、48、……

在课后练习时, 学生不再感到找数列的规律是一件难事, 正确率达90%以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是真正意义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的教学, 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真正实现课标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

比较与反思 篇2

一、西方自然法

传统西方自然法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时代,斯多亚派认为人是有理性的,上帝也是有理性的,在人的本性和整个自然之间存在着一种基本的道德上的一致。自然法的前提是人在自然普遍规律面前的服从,德性就是遵从自然之理,德性不是努力创造,而是恢复、显明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世人的同一。根据自然法的概念,斯多亚派主张实现更加民主、平等、道德化的政治,由于理性是所有人的共同本性,因此对所有人来说只有一种法则以及一个祖国,人类自然而然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生存于社会中就是理性的命令;根据自然、理性生活不仅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法律,是世人必须服从以对抗感观上的欲望的法律。显然,相对应于自然哲学的兴盛,在古希腊罗马时期,自然法更多地代表了一种形而上的宇宙理性,或者说自然理性。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自然法理论虽然没有明确的论述,但就主流的经院哲学家来说,如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他们无疑将古希腊罗马的自然法理论更多地诠释为一种神学理性。阿奎那和奥古斯丁一样都力图将自然理性(包括人的理性和意志自由)与神学信仰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庞大而缜密的神学体系。

阿奎那的上帝存在的理性论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证明上帝的存在是通过理性而不是信仰来证明的:上帝是最终的推动者、最初的原因、最终的必然性、最高的等级、最终的目的。而且他将德性分为人学德性和神学德性:人的德性主要存在于灵魂的理智能力和欲望能力之中,理智的德性是人能够使他的思辨的或实在的理智趋于完美的德性,伦理的德性则是人的某种能够使他的欲望能力趋于完美的德性,伦理德性以理性为基础。而神学德性则依赖于上帝的神圣理性(天启),具体表现为信、望、爱三主德。可以说,中世纪自然法的本质是神学理性,正如当代新托马斯主义者马里坦所认为的:自然法就是人性基础上的人的本性所固有的法则,人人都有一种相同的本性,凭借人的本性自身便存在着一种秩序或气质并为理性所发现,而这种理性的最高指向是上帝。

二、中国伦理法

传统传统中国没有形成西方以理性为内在精神的法制社会,从先秦到近代,中国的法律更多的体现为一种道德情感。这种伦理法的特征首先体现在孔子的仁学之中,孔子的仁学表现为五个方面,即仁者爱人、忠恕之道、智仁勇的统一、孝悌为本、恭、宽、信、敏、惠五德目。在孔子看来,维护社会秩序依靠的是对礼的遵从,而仁是礼的内容。如《论语八佾》云: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颜渊》云: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提出了四德五伦的社会道德原则,四德指仁义礼智,五伦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的关系。《孟子尽心上》所谓居仁由义,是说仁是四德五伦的内涵,义是实现、推广仁的途径,其外在表现为对礼的遵守。两汉之际,《礼记》进一步认为礼本于天,并以礼为统治的根本。《礼记礼运》曰: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礼记乐记》曰: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人为之节。

这里,礼已经具有了法律的作用和特征,并进而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和指导人们的行为。如果说《礼记》是以礼、刑作为防人之失的手段的话,那么《孝经》就是强调内在的心悦诚服了,所谓孝顺天下,上下无怨。西汉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不仅作为一种根本的道德原则,更是作为一种根本的法律准则,他以阳尊阴卑说明三纲,然后以五常配以五行,以仁义礼智信对应木金水火土,贵阳而贱阴,在于使人民知贵贱逆顺所在。所以在中国宗法社会,礼制的力量比什么都重要。

翻看《唐律》就可以看出,凡是犯了法的人其实就是犯了伦的人,这就是中国独特的道德礼教型法律观,而这种人治的法律观显然具有极大的弹性,如《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权大于法、情重于法。又如东汉荀悦《申鉴政体》:礼教荣辱以加君子,化其情也;桎梏鞭朴以加小人,治其刑也。君子不犯辱,况于刑乎?小人不忌刑,况于辱乎?由此可以看出,传统中国人事实上过着遵循礼的生活而不是遵循法的生活,法仅仅被视为保障礼实现的手段,因此,任何违法的人同时就是违礼的人,违法本身首先是一个道德的评价,其次才是一个法律评价。

法律的问题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就是一个道德的问题,法律意识其实就是道德意识,对普通人而言,守德才能守法,对执政者而言,为政必须以德。显然这一切直接导致的是司法判决中的人为化,由此传统中国不可避免的走向人治这既是传统中国没有法治思想的根本原因,也是伦理法应当以自然法为基础的应然需要。

比较与反思 篇3

关键词:欧美国家;招考制度;素质教育

招考制度改革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中较为活跃和敏感的话题,不仅对高校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产生直接影响,而且对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引导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国务院于2014年9月3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我国新一轮招考制度改革的序幕。因此,考察欧美主要国家的招考制度,有益于为我国深化招考制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一、欧美主要国家招考制度比较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其高校拥有较大的招生自主权,招考方式与内容也更为灵活多样,构建了相对完善的配套措施和社会监督机制。

英国推行考、招、录分离的高校招生制度。英国既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也没有自主招生考试,高校在严格的社会监督下具有完全的招生自主权,依据学生获得的资格证书和综合考评成绩选拔人才。当前,英国高校招生制度正进行深入改革,入学资格证书考试走向多元化。2008年开始试点的大学先修课程(Cambridge Pre-U)进一步扩大了学生对考试科目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高校更加重视学生获得的资格证书,并将各类资格证书予以量化,对学生择优录取;近年来提出招收多元化学生的目标,重视弱势家庭的学生,以促进入学公平[1]。德国也没有全国统一的高校招生考试,高校招生采取入学资格认可制度,且每所大学都有独立的招考制度,不同高校对不同申请者具有不同的要求,但都重视学生的入学资格证书、平时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德国高校普遍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中途辍学的学生比较多。1970年以前,意大利高校招生由全国统一组织并实行计划名额;1970年以后,高校招生不再举行升学考试,凡是获得了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都有资格按照个人兴趣选择心仪的高校和专业注册就读。意大利高校具有完善的淘汰机制,学生淘汰率较高。法国推行全国会考制度,学生入读高校必须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并通过全国会考。根据现行高考制度,法国不同类型高校采用宽进严出式和筛选式两种方式。

美国设有大学录取委员会及辖区各类考试中心为考生服务,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高校要求,自主选择参加由教育考试机构组织的学术能力评估测试Ⅰ(SATⅠ)和学术能力评估测试Ⅱ(SATⅡ)。SATⅠ测试英语和数学,SATⅡ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还有美国大学入学考试(ACT),考查科目为语言、数学、阅读和科学推理。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美国推行社会化考试,考生就近选择考点报名参加考试,淡化高校与考生所在中学的联系,确保中学教育免受升学压力影响,避免有些高校只录取重点中学高材生而可能带来的不公平。同时,美国依据高校的不同类型推行竞争性招生、选择性招生、最低限度筛选、开放性招生等录取政策,许多社区学院和部分州立大学都采取开放性招生录取政策,保障人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2]。加拿大也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没有全国统一考试和全国统一的教育管理部门。加拿大各省中小学学制不同,各高校具体入学条件也不尽相同,一般都要求学生必须中学毕业、各科毕业成绩及格且主科成绩在65分或70分以上。加拿大绝大多数省份中小学学制为12年,学生毕业后获得高中毕业证书且符合高校具体要求即可入读大学。安大略省中小学学制为13年,该省的学生必须读完13年中小学并取得中学毕业证书后方可入读大学;魁北克省是加拿大唯一采用中小学11年学制的省份,该省的中学毕业生必须在普通或职业教育学院学习2年预科后才能进入大学学习[3]。有些专业,如法律、医科、牙科、经济管理等在招生时,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专门的水平考试,如法律专业招生要求学生必须参加法学院录取考试(LSAT)。

由此可见,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国情对高校招考制度改革的影响、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考试机会及考试形式多样化、录取标准综合化、注重相关配套机制与政策保障。[4]

二、中国招考制度现实与反思

早在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就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强调“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20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重要问题,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博弈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考制度改革不但对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的人才选拔与人才培养,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在一定程度上是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长期博弈的现实结果。我国高校招考制度改革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本国国情,借鉴世界各国成功经验,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建立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和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继《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之后,教育部于2014年12月10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为我国招考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配套措施。应试教育与考试共生共存、互为条件、互相诱导、互为促进,承载着莘莘学子的光荣与梦想。因此,应当辨证地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正确处理考试选才与学校育才的关系,为素质教育寻找到生长的基点,并逐步促进其全面而深入地实施[5]。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不在于是否存在考试,高考应当是素质教育之考试、利于学生健康发展之考试、合乎教育宗旨之考试。

朱小曼等学者指出,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核心和目标,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效性等鲜明的时代特征[6],构筑素质教育视野下的现代高考制度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的目标与方向。进一步完善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构筑素质教育视野下的现代高考体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尤其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现代高考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功能等检验素质教育质量、选拔合适人才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需要强调的是,素质教育的育才与素质高考的选才应具有协同性、衔接性和一致性。因此,现代高考的根本标准就是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和长效性。但是,高考的选拔性决定了现代高考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由高考制度改革引领素质教育实施的希望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我国招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但事实上,单凭招考制度的改革不可能彻底解决所有问题。近年来,许多人对高考改革的期望很高,希望通过高考改革破解教育难题,或者将高考改革视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然而,实际上,高考中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是社会矛盾和教育竞争的集中体现,毕竟招考制度改革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和重大民生议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复杂、最敏感的改革。[7]

综上所述,采取渐进的方式,立足我国国情,选择性地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是完善我国招考制度的现实诉求。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观应当是更新传统的考试观念,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组织考试,消减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作用。纵观欧美主要发达国家的招考制度,结合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发展不平衡以及传统文化的现实情况,坚持国家统考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推行多元化录取的招考机制,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与监督机制,是招考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大势所趋[8]。因此,树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观,推进社会化招考制度,进一步构建科学的教育运行质态,打造完善的诚信监督平台,赋予高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完善多元化招考机制,采行宽进严出、中期淘汰、允许留级的高校招生培养策略,是我国深化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努力方向,更是推动素质教育顺利实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应然选择。

参考文献:

[1][2][3]符华兴,王建武.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352,130,418.

[4]杨思帆.国外高考改革趋势:比较与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6(05):41-43,63.

[5]田建荣.科举教育的传统与变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3,238-239.

[6]田建荣.采行考试是历史的选择[J].湖北招生考试,2005(08):10-11.

[7]刘海峰.理性认识高考制度 稳步推进高考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07):14-16.

[8]尹达,田建荣.坚守与突围:中日韩对多元化招生机制的探索[J].重庆高教研究,2014(02):84-88.

比较与反思 篇4

一、在课前游戏中, 初悟“优化”思想

赛课前有3分钟的“起课”时间,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创设了“脑筋急转弯”。

【课前游戏, 激发兴趣】起课时, 我引入“煮鸡蛋”这样一个学生常见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蕴涵着数学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说煮熟4个鸡蛋用20分钟, 有的学生说用5分钟。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 恰好引发全班学生的思考, 对两种答案进行比较, 进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新知。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 却让学生明白, 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 这样省时省资源, 从而让他们在比较中初步感悟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

二、从简单问题入手, 初识“优化”思想

“烙饼”?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大多学生没有烙饼经验, 对课本“烙饼”要求也模糊不清, 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作适当理解, 转换成一个常规数学问题, 为后续的学习扫清认知上的障碍, 引导学生从简单问题入手。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今天吴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烙饼中的数学问题!烙过饼吗?知道怎么烙饼的吗?

师:是的, 小红家正在烙饼, 大家一起来看看她们家是怎样在烙饼的。

出示要求一:“每次只能烙2张饼, 两面都要烙, 每面3分钟。”

师: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生:一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 要烙2面, 每面要烙3分钟。

师:一次最多烙2张饼, 那烙3张可以吗? (不可以) 那烙1张饼可以吗? (可以的)

出示要求二:“爸爸、妈妈和小红每人1张, 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师:这句话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生1:就是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 一共要烙3张饼。

生2:也就是说, “烙3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

师:“那你知道, 烙3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思考一下, 有想法的请举手。

板书 (时间从多到小) :18分、15分、12分、9分、6分。

师:看来大家的意见不一致啊, “烙3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说明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我们将问题简单点, 先从最小的饼数开始研究吧。

师:我们一起先来研究1张和2张饼的烙法!

【从小入手, 体验感知】

师:如果只烙1张饼, 需要几分钟?

生:6分钟。

师:你是怎样想的?这里有口锅, 还有1个饼, 你是小厨师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学生模拟演示烙1张饼)

师:烙饼时会发出一种声音, 我们给他配点音吧!

众生:哧!哧!

师:“哧”代表烙一次, 3分钟时间, 能随意发出“哧”的声音吗?

生:不能, 多一次就是多3分钟。

师:烙1张饼, 需要6分钟, 如果要烙2张饼, 最少需要几分钟? (后半句语速加快, 误导出12分钟)

生1:烙2张饼, 需要12分钟。

生2:烙2张饼, 最少需要6分钟就可以了。

师:我们请12分钟和6分钟的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 你是怎样烙的?

师:观察了刚才两种烙法, 如果再次选择, 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第二种方法。

师:为什么选第二种烙法?

生:一次同时烙2张, 省时间。一次烙1张, 不省时间。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 烙2张饼充分利用锅的空间, 最少只要烙2次, 6分钟就可以了!

因为学生对烙饼并不熟悉, 所以这里通过对烙1张饼和2张饼的“慢”处理, 从1张饼需要的时间、2张饼需要的时间、2张饼不同时间的对比, 使学生获得了“一次烙2张饼才省时”的认识。这个认识不是告知, 不是硬灌, 而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后深入思考逐步获得的。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 为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提供了方法和认识上的支撑。同时, 也在观察、比较与思考中, 学生体会到只有“锅里每次都是满的”才会节省时间。

【烙1张和2张都要6分钟的比较】

师:我们把单独1张烙时, 叫单独烙;2张一起烙时, 叫同时烙。通过刚才的比较, 我们知道了烙饼时单独烙要浪费时间, 同时烙可以节省时间, 只有将锅底的面积充分利用了, 才能节省时间。

比较烙1张饼和烙2张饼为什么用时同样多, 使学生理解锅里最多能烙2张饼, 2张同时烙更省时间, 烙饼时单独烙要浪费时间。

三、在实践探究中, 感悟“优化”思想

3张饼最优烙法的探究是本堂课的核心。“烙饼问题”中的关键就是3张饼的烙法。烙不好3张饼, 下面的探究活动就会失去意义。为此, 笔者为学生留出充足的烙3张饼的时间, 让学生同桌合作烙饼, 充分体验烙3张饼的方法。

【实践探究, 择优烙法】通过自主操作初步得出烙3张饼所需要的时间12分和9分, 这是一次自我认识的优化,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其他的时间肯定是不准确的, 最后只剩下两个时间, 这是学生认知的一次跳跃。接下来对烙3张饼的12分钟和9分钟最优方案的比较探究, 学生升华了对烙饼省时方法的认识, 知道“要节省时间, 就不能单独烙1张饼”, 通过比较“如果单独烙一张饼, 就必须浪费锅的空间, 轮流烙能使锅充分地利用起来”;通过对问题“有没有可能找到比9分钟更少的时间了”的思考, 结合课件的直观演示, 学生真正理解了“9分钟烙法最省时”, 因为此时锅始终在满负荷工作, 不仅知其然, 也知其所以然。

在探究“9分钟最优烙法”时, 请第一组找到9分钟烙法的学生上台演示, 把观察思考的空间留给更多的同学。此环节人人都不闲着, 大家带着思考:“谁都不想让锅里空着, 先烙2张饼锅内满负荷, 可剩下1张饼怎么办呢?”大家从开始的好奇到灵犀一点即通的笑脸, 接着是跃跃欲试的冲动, 那么自然、和谐。

四、在不断比较中, 领悟“优化”精髓

在学生充分认识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之后, 我及时让学生体验烙4张饼的过程。由于刚刚烙完3张饼, 因此有很多学生采用轮流烙的方法,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采用2次同时烙饼。你们认为哪一种烙法比较好, 为什么?通过比较可以让学生再次感悟到:不管怎么换, 锅底都是满的, 所以我们轮流烙了也没有省时间。

【4张饼两种不同烙法的比较】因为烙3张饼的文章做得太足而产生了负迁移, 笔者在学生感悟4张饼的烙饼方法后, 同时呈现两种烙法的过程图, 让学生比较这两种烙饼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每次烙饼锅内都是两张饼, 没有浪费锅的利用空间;不同点是方法一两个正面或反面烙, 看起来很有秩序, 而方法二并不都是两个正面或反面, 有时是正面和反面掺杂在一起, 看起来好像有点杂乱。对此, 笔者是这样回答的:两种方法都是可行的烙饼方法, 同时烙饼的两个正面或两个反面, 就是同时烙饼法;有时正面和反面掺杂在一起, 就是轮流烙饼法。同样的烙饼时间, 有序烙饼更科学。

【4张饼和3张饼的烙法比较】在学生经历烙“3张饼需要轮流烙”和“4张饼轮流烙了也不能省时间”的经历之后, 对科学烙饼方法有了更深的感悟。只有在有可利用资源的情况下通过换饼轮流烙的方式能节省时间, 否则换了也没有用。此时学生对3张饼的最优烙法的理解更深入, 思维进一步清晰、准确和完整。

【5张、7张和9张饼的烙法比较】通过5张、7张和9张饼的烙法比较和归纳, 至此, 学生对烙单数饼的方法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学生清楚地发现前面部分是同时烙饼法, 后面部分是轮流烙饼法。烙5张饼的时候, 前面2张饼用的是同时烙饼法, 后面3张饼用的是轮流烙饼法;烙7张饼的时候, 前面4张饼是同时烙饼法, 后面3张饼用的是轮流烙饼法。特别是对9张饼的两种烙法 (3, 3, 3) 和 (2, 2, 2, 3) 的比较, 学生认为烙单数饼的时候, 最科学的方法是最后3张饼用轮流烙饼法, 前面的用同时烙饼法, 只要是单数都可以这样烙。

中美师范教育课程比较与反思论文 篇5

师范教育的质量关系到未来教师的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国家的人口素质和人才竞争力。师范教育课程的目标、结构和内容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以具体院校为实例,通过对中美两国师范教育课程的比较,认识各自课程的价值和特点,同时对我国师范教育课程进行反思,旨在借鉴美国优秀经验,通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师范特性和重视实践课程等方式完善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从而提高师范教育质量。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育的践行者,教师质量的优劣是关系到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不断发展和巩固,业已形成规模,为国家教育战线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样在美国,其走在世界前列的师范教育保障了国家的人才供给,对美国的绝对人才优势功不可没。而师范教育的课程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因此,通过中美两国师范类课程的比较,可为完善我国师范教育体制、提高教师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概念界定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词典》、《中国教育百科全书》等教育工具书的定义,“师范教育”是指“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培养和提高基础教育师资的专门教育”。由于美国19世纪“师范学校”(Normal School)主要提供职前教师的培养,因而“师范”的含义相对狭窄。随着美国教育机构的转型,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逐渐取代了师范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师范教育”的范畴,由此,“教师教育”作为“包含为培养未来教师的职前培训、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和在岗教师的在职培训三个层次,涵盖职前、入职和职后教育的综合概念”[1],开始被广泛认可和使用。在我国,“师范教育”作为一种习惯用法保留至今,但由于本文主要针对中美教师职前教育,即本科师范生的课程进行比较,并未涉及入职培训和在职培训层面,故使用“师范教育”的概念加以表述。

二、中美师范教育课程目标比较

(一)我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

1.培养爱国、尚德和社会主义觉悟的政治课程

在我国四年制本科师范教育中,社会主义价值观课程在通识教育阶段可谓浓墨重彩。师范大学一般设置政治理论类、中国近现代发展史类及国际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以及自愿投身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教育理想,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担负起国家人才培养的重任。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教师具备基本的法律意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在教育实践中以积极的态度、宽大的胸怀、崇高的师德以身作则,诲人不倦,并通过适当的、合法的手段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培养扎实理论与卓越技能的专业课程

受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本科阶段课程结构呈通识课程递减、专业课程递增式,且专业课程占总课程比例较大。这里所说的“专业课”应当包括学科基础课、教学技术课和教育理论课三部分。由于存在“学好英语便能教好英语,学好数学便能教好数学”的普遍认识,师范类专业课程更多地侧重专业基础。以海南师范大学师范英语专业为例,听、说、读、写、翻译此类专业技能性课程占绝对比例,旨在培养教师扎实的学科基础,熟练掌握学科理论和基本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全面、系统、深入地传授知识。

教学技能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教师具备在中小学独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我国教师技能类课程通常开设在专业基础课之后,包括学科教学法、教学技术、教师表达等课程,并通过微格教学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反复观摩、评价与改进,目的是使教师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技能,灵活自如地组织教学,生动活泼地传递知识,张弛有度地控制课堂。此外,师范教育要求每个未来教师具备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能力,并相应开设“班级管理”、“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类课程,使教师了解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提高控制和管理能力,结合班级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灵活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有序。

3.培养实践能力、适应能力的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是师范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通常包括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两部分。从观察学习、牛刀小试到独立实践教学与管理,体现了师范教育循序渐进地帮助教师实现理论向实际工作的转变,通过对具体学生发展状况和教学工作的直观认识,加强对教师职责的了解;同时,通过求教、反思和扬弃,汲取在职教师的优秀经验,提高对教学技术、方法、管理策略的认识,最终为己所用,掌握基础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科学执教。

(二)美国师范教育课程目标

依照美国“所有的儿童都能够并且应该学习”的教育信念,美国师范教育也以培养“帮助和促进儿童开展学习”的教师为根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质量的全方位要求,美国越来越重视儿童的性格塑造和个性发展,并且也一直在儿童教育中践行这一理念。虽然美国师范学院和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提供的课程类别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基本与我国一致,但课程目标已不单纯局限于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丰富多样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开阔的视野和知识储备,使之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拥有更多资源与学生交流,引导和帮助儿童学习和成长。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包括讨论、反思和设计等形式,要求未来教师除了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自由迁移,还应站在学科本身和儿童发展的角度研究和探索新的教法与模式,具备“对教育的理论基础、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教学过程开展反思和探究的`能力”[2]。此外,实习课程在美国师范教育中受到相当重视,通过实习课程,未来教师应当学会比较、质询、思考、判断和操作。教学与管理的质量要通过教师的具体应变能力来体现,教育的革新与发展也要依靠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探索和创见。因而,美国教育实践课程要培养教师在真实情景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判断、决策和评价能力。[2]

中美师范都将学识广博、专业基础扎实、教学技能熟练作为各类课程的基本目标,但研究型、创新型课程在我国师范教育中开设甚少,因而开发未来教师自身特质和创造力的目标并未得以体现。此外,我国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科目少,范围窄,相对于美国以学科链接和启发儿童智力为目的的博学教师目标,实施效果尚有明显差距。

三、中美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比较

(一)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头脑从褊狭闭塞状态中得到解放,学会清晰的、合乎逻辑的思维习惯,良好的语言交往技能,以及获得了解文化、遵从道德、善于审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识课程在美国全面深入的开展,体现了对人性素养的追求。美国的通识课程包括语言、艺术、渊源、制度、自然、工作、认同等几大方面,学科种类繁多。未来教师可在大学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形成美学素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发展历史,认识不同体制下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掌握天文地理生态万物的发生原理和规律,确定行业价值尤其是作为教师的职业规划和发展,以及从心理学角度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增强自我认同感,对未来的职业充满信心。

美国通识课程所占的课程比重从1/3到1/2不等。例如,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中,四年制本科总学分128学分,第一学年共31学分,其中通识课程22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数学6分,基础物理3分,基础社会科学3分,体育4分。第二学年共33学分,通识课程18学分,具体为英语6分,历史3分,人文学科3分,生物学3分,艺术类3分。[3]通过数据得出,该校前两年通识课程占课程总量的63%,且科目涉及诸多领域,对学生掌握多学科知识,拓宽视野范围有很大帮助。

我国师范教育领域已认识到教师完善的人格、丰富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儿童身心发展大有裨益,通识课程在师范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与美国教育体制不同,我国作为教育集权制国家,对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开设有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其科目和所占课程比都与美国相去甚远。仍以海南师范大学为例,公共课即通识课程四年学分总和仅占应修总学分的23%。通识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公共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军事学和中国近现代史等,占总学分的19%;公共选修课共要求8学分,人文类2学分、自然类3学分、艺术和体育类各1学分,教育类1学分,仅占四年培养计划的4%;专业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共占总学分的67%;另有10%的实践课程学分。从上述比例可以看出,我国通识课程数量本已明显不足,而国家规定科目又占去通识课程的绝大部分,作为扩充未来教师知识储备的可选科目微乎其微,与通识教育所要体现的涉猎广,素养高,有思想的教育人才目标尚有距离。

(二)任教科目课程

任教科目课程是指未来教师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科目类别及准备任教的科目领域所对应的课程。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的中学教师专业,学生自选的专业类课程在第一学年6学分;第二学年15学分;第三学年24学分;第四学年28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2。[3]较之专业课程近70%的我国师范教育比重偏低。美国师范类毕业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与学科专业学生相比显得薄弱。这也是美国对师范教育专业性质疑和讨论的热点。

在我国,师范大学已通过建立不同院系划分了专业界限,从海南师范大学的课程比例分析,专业课虽然占到了课程总量的60%以上,但以专业基础和技能课为主,对于解决该学科“如何施教”问题的课程较少。比如体现英语师范专业特色的“英语教师技能”、“英语教学法”等课程仅开设1—2学期,“教师口语”作为选修课不做必然要求,英语板书等学科教学技能并未受到重视。可以说,我国培养教师的学术性要高于美国;但我国师范专业学生在主观上存在重专业知识轻学科教学技能的倾向[4],与我国教法类课程开设不足是有直接关系的。

(三)教育类课程

美国的教育类课程由教育基本原理和课程原理两部分组成。其中教育基本原理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原理等;课程原理包括课程观念、课程的组织设计与评价、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育测量与评价等,占总课时的1/4到1/3。如威斯康星大学的教育师范专业就开设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史、哲学、人际关系等众多教育理论类课程[3],帮助未来教师掌握教育科学原理、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科学开展教学和辅导。

(四)教育实习课程

美国教师普遍认为教育实习是他们所接受职前教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包括模拟实习、实地经验和教育实习三个阶段。模拟实习阶段是借助科技手段模拟中小学教育情境,师范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实地经验是让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与管理的实际情况,观摩和协助教师的教学与管理,并参与少量的实际教学。实习阶段在美国师范教育中为期18周,由师范生全面亲身实践,逐渐承担备课、授课及班级管理方面的责任,最终独立胜任教师工作。

在我国,实习同样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步骤、时间和效果都与美国有较大差别。如海南师范大学实践课程占培养计划总学分的10%,除见习、实习两部分外,毕业论文也算作实习课程学分。实习课程总学分18分,毕业论文8分,因而该校学生真正的实践经历仅占10分,为总课程的6%。见习为期一周,实习为期八周,且由于实习基地和条件的稀缺,分为顶岗支教、普通实习和自主实习三部分,不作统一管理,以缓解实习资源的压力。虽然我国师范院校并非普遍如此,但实习期少于美国且组织性相对较为薄弱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学生毕业前学以致用的机会并不多。

四、美国师范教育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一)增加课程知识面和实用性

随着我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生个性发展、综合素质和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中小学教师除了要教好本门功课之外,还肩负着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生活、初步形成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任。因此,包罗万象的通识课程不但使未来教师在传授科目时生动活泼,而且间接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开阔视野的窗口,通过师生的沟通交流向孩子传递知识,培养知识丰富又个性独特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应当看到美国通识教育对社会的巨大功绩。因此,我国的通识课程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基本前提下,放宽控制,增加课时,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同时,提高通识选修课在总学分中的比例,给未来教师更多空间和自由以充实自我。

此外,我国师范教育还应加强课程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和实用性。如美国师范学院开设的法律基础、特殊儿童教育、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课程,对于未来适应中小学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师范学院也应增设心理健康、公共安全、教具使用等实用性课程,以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更好地发挥教师作用,言传身教,科学务实,成为儿童少年成才的重要引路人。

(二)加强课程的师范特性

我国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视学科专业知识而忽视教育理论与教师技能训练的倾向,即过分强调学术性而忽视师范性[5]。大部分学校仅开设教育学、发展心理学、教学法等为数不多的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与美国种类齐全的教育课程差距较大。师范课程不足将导致教师工作缺乏理论依托。教师本身是一种职业,除了强调所授学科的扎实基本功之外,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儿童发展规律的方法与手段开展教学和班级管理才是教师职业特色之所在。因此,师范专业的课程应摆脱与综合大学其他专业课程大同小异的局面,加强师范特色课程以提高师教师职业水平与能力。

(三)提高实践课程比重与水平

比较与反思 篇6

教材分析:

《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中第三单元“聪明的消费者”中的一篇。相关的内容标准是:“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课文由“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白色污染的危害”和“生活中的工业品”三大部分组成。结合单元主题,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与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了解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同时也因为塑料废弃制品的处理不当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白色污染,从而让学生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塑料产品,寻找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争做环保小卫士。

学情分析:

塑料制品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几乎每天都能接触一些塑料制品。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他们对塑料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还不能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塑料等一些工业制品,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乱丢塑料废弃物现象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的意识还不是很强。教师应该正确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表象看本质,逐步养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的辨证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塑料的优缺点,在知道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了解正确使用塑料制品的方法。

2、情感与态度:学会辨证地看待塑料这一工业产品。

3、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树立消灭资源浪费恶习、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塑料的优缺点,在知道塑料给人类生活带来很大方便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随之而来的白色污染给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了危害。。

2、难点:培养环保意识,树立消灭资源浪费恶习、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观念。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 2、多媒体课件;3、有关白色污染的录像

教学过程:

一、走进生活,了解塑料的广泛应用。(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日常用品)

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调查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谁能说说你发现了生活中的哪些塑料制品呢?(并找找教室里的塑料用品)

老师也收集到了一些塑料制品的图片,大家请看,谁能把它们按要求分类?

一边出示课件,一边归纳,:通过刚才的学习,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塑料制品,小至玩具,学习用品,以及生活用品,大至像家电、汽车、飞机上都可以看到塑料的身影。

师:看来,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已密不可分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揭题)

【评析:在第一项活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老师加以拓展,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塑料制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讨论、交流,研究塑料的特性。

师:同学们,前两天老师去隔壁平行班上课,有几个同学为了一个难题争论不休,大家愿意为他们出谋划策吗?生高声回答:想。师:他们班的的洗手盆不见,大家决定自己掏钱再去买一个,可在商店里他们发现,有几种洗手盆:塑料盆、不锈钢盆、铁盆、陶瓷盆和木盆,大家意见都不统一,你们能帮帮他们吗?你觉得买什么盆好呢?为什么?师:同桌展开热烈讨论。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生:塑料盆比较的轻。生:塑料盆便宜。生:塑料盆冬天洗手时挨到盆沿不像铁的、不锈钢的那么冷。

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大家都建议他们买塑料盆,而且说出了塑料盆的许多优点,实际上这也是其他塑料制品的特点,便宜、弹性好、色彩鲜艳、坚固耐用、质轻、美观,除了这些,你知道塑料还有什么优点吗?绝缘、防锈、耐腐蚀……

是呀,塑料的优点真不少,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你能举个例子吗?塑钢,水管,插座,针筒等。正因为如此,所以塑料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板书:广泛应用)大家设想一下,如果现在世界上的塑料厂都停止生产塑料,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三、走进历史,感受塑料的兴起和发展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了解了这些后,你现在最想感谢谁?(塑料的发明者)课件:塑料王国的兴起和发展(生自读)

塑料的发明堪称20世纪人类的第一大杰作。它是由美国化学家贝克兰德于1909年发明,距今才短短的一百年,但塑料的技术是突飞猛进,日益完善,随着纳米塑料、抗菌塑料的出现,塑料制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工程、计算机、军事及农业、食品工业等各行各业,塑料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21世纪将是塑料的世纪!看了这段介绍,你了解了有关塑料的哪些知识?

【评析:这两项活动是本课的重点,活动中老师引发这样两个话题:(1)、隔壁平行班要选购洗手盆,大家一块儿出主意,木盆、搪瓷盆、不锈钢盆、铁盆、塑料盆,该挑哪一个? (2)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由于是塑料做的而便于使用?塑料的特性在话题的交流中得以明了,而这并不是教师告诉学生的,而是变告诉为学生自己的探究,在探究中一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自然而然的完成教学目标。

应该说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任何科技产品都是一把双刃剑,塑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危害,通过录像让孩子们立即对白色污染有了感性认识,也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加上相关的文字介绍丰富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感受。】

四、强化体验,感知“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师: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塑料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你能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塑料的缺点吗?

学生交流:耐热性差、时间久了容易变形、硬化、产生白色污染……

师: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盲目的丢弃塑料废弃品,影响我们的生存环境,就形成白色污染。学生谈谈生活中的白色污染。课件展示(有关白色污染的一段录像和文字介绍)。学生谈谈看了以后的感受,白色污染有哪些危害?怪不得:英国有家媒体评论说“人类最糟糕的发明就是塑料袋。”你觉得这样的评论对吗?

2、四人小组讨论。

生:我觉得这样的评论是错误的,因为塑料袋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师:在哪些地方我们要用塑料袋呢?

生1:妈妈买菜、我们买文具时;生2:我带东西时。生3:……

师:看来塑料袋还有很多作用呀,那这样的评论是没有道理的呀。

生:我认为有道理的,因为塑料袋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塑料袋乱飞,影响环境,塑料袋埋入土中,不会消失。

师:有谁认为“白色污染”是塑料造成的呢?认为这一观点是对的请举手。(有学生举手,但不多。)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塑料的心里话

小结塑料的心里话:白色污染不是我们塑料的错,而是你们人类使用不合理惹的祸。

可见那家英国媒体的评论是错误的。通过刚才的讨论不难发现,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学会通过表象看本质,逐步养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板书:正确看待)

【评析:第四项活动先出示英国媒体的一句话:“塑料袋是人类最糟糕的发明”,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了“塑料本身没有错,”是因为“人类使用不当,处理不当”而造成的“白色污染”。使学生明白要通过表象看本质,逐步养成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促使学生的辨证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五、拓展延伸,献计献策

1、既然白色污染是人类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错,那我们应该怎样合理使用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让塑料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又不破坏环境呢?(板书:合理利用)

四人小组讨论,把建议写在纸上,生交流:

给朋友提个醒,餐厅吃饭、外出旅游尽量少用一次性的塑料用品;给妈妈提个建议:买菜用竹篮子,或购物袋,扔掉塑料袋;及时、有效回收塑料废弃物;

创造发明新型塑料……

【评析:第五项活动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绿色环境作出贡献。教育学生要付诸行动,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最终教学目标。】

六、提出希望,注重实践。

同学们的建议真不错,相信这些办法一定能有效地减少白色污染。同学们,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他需要我们共同建设,共同保护。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抵制白色污染,让塑料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总评析:

在本课中,三位执教者共设计了五个活动。一是走进生活,了解塑料应用的广泛性;二是结合生活经验,探究塑料的特性;三是增强体验,感知“白色污染”的危害;四是展开辩论,反思人类的不当行为;五是“我的创意”,为减少“白色污染”尽心尽力。可以说这五项活动,每一项都是和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

两节习作指导课的比较与反思 篇7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 所以教材上安排的第一篇习作是让学生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情, 比如刷牙、起床、招待客人等。这样的习作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学生易于动笔, 但是要唤起学生的兴趣和记忆并不容易。于是, 我在“招待客人”这个选题上采取情境模拟的方法, 让某个学生和老师模拟主人和客人进行表演, 使学生在情境氛围的感染下进入习作状态。虽然两个班学生习作完成得都很顺利, 但由于我指导思想的不同, 两个班学生习作的呈现方式却是“千篇一律”和“百花齐放”两种状态。我回忆了两堂课的前前后后, 进行了一番反思和总结。

一、习作指导应向生活化贴近

新课标要求三年级学生“观察周围世界,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两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习作, 并且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我觉得情境模拟功不可没。在情境的感染下, 学生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 生活化的场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当表演小主人的学生演到一个环节卡壳时, 下面就有学生着急地小声提醒:“倒茶给客人啊!”“削个苹果啊!”……表演结束后, 学生们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这些都说明教学生活化在两个班级都取得了初步成功。

二、提纲应和学生共同拟订

在A班上第一堂习作指导课时, 我担心学生无话可说, 表演进行不下去, 于是在黑板上列了个提纲, 设计了“请进—请坐—倒茶—联系父母”四个环节。而这几个环节是我从备课手册上照搬下来的。学生在提纲的指引下, 果然表演得超出想象, 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我总觉得缺点什么, 如学生表演时表情有点僵硬, 动作不够流畅, 好像是在背台词, 表演的痕迹重, 没有自由发挥的地方。

新课标提倡“在写作教学中, 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B班上课时, 我把权利下放, 让学生先说一说自己在家里是如何招待客人, 做一名称职的小主人的。我惊讶地发现, 学生不但在接待顺序上和教参上说的相差无几, 而且还你一言我一语增添了很多精彩的环节, 顺序为“问好—请进—请坐—倒茶、端水果—聊天—联系父母”。于是我让学生们根据讨论结果, 逐一把习作环节板书在黑板上。这样一来学生在表演中就自如和熟练多了, 平日的生活积累被完全激活了, 生成的精彩对话层出不穷。表演者在开门的时候, 都笑眯眯地问声好, 让表演客人的我心里暖洋洋的, 真有种做客的感觉。班长崔杰在联系父母这个环节表现得尤其突出, 诙谐的动作和语言让台下的学生笑倒一片。

三、“下水文”该不该放在黑板上

在第一节习作课上, 我在学生表演完后, 还是不放心, 于是迅速地在黑板上写了篇“下水文”。当然, 我在一些地方留了空白, 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令我始料不及的是, 由于参照了我的范文, 学生亦步亦趋, 严重束缚了他们的思维。大部分学生简直就是照搬, 抬头可见的范文让他们不想动脑筋了。考虑到这是三年级的起步作文, 符合“范文引导, 迁移联系”的原则, 我也就放任学生的做法了。看到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习作任务, 我的胸中刹那间涌起一股成就感。但是在批阅学生习作的时候, 我终于意识到自己一些指导思想的偏颇。学生千篇一律的开头、内容与结尾让我批改到第10篇时, 就有种崩溃的感觉了, 相同的模式、相同的内容让我的批语都没法写了。

为了让学生写出更多个性化的习作, 我吸取教训, 决定调整一些做法。在A班上课的时候, 我总是怕三年级的学生不会写作文, 包办的思想成分比较多。我想, 在B班教学同样内容时, 我要多放手, 看看效果如何。

在B班上课时, 我没有匆忙公布“下水文”, 而是在表演环节结束后发动学生各抒己见。我让学生们回忆刚才的表演,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互相说一说, 然后鼓励学生主动到讲台上来讲述。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 几轮下来, 每个学生都对接待客人的环节很熟悉了, 语言积累也丰富起来。我适当地小结一下, 鼓励一番, 然后举行30分钟小竞赛, 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并且我也参与。结果, B班的学生同样也完成了习作任务。虽然没有范文引导, 但是学生们也洋洋洒洒地写了很多内容。看来我的担忧是多余的,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你给他们的舞台有多大, 学生回报你的惊喜就有多大。

在批阅学生习作时, 我发现了很多精彩的语句, 如:“我和阿姨一边聊着天一边看电视, 不知不觉过了十几分钟。我看阿姨脸上有点焦急, 觉得这也不是办法, 于是, 便打了电话给爸爸。”还有的更热情, 写道:“爸爸妈妈回来后便招待客人, 留他吃饭, 吃完饭一起唱卡拉OK, 一直到晚上10点多, 叔叔才离开。”我想, 合理的想象是允许的。在A班上课时, 我的范文中的客人是“叔叔”, 于是学生作文中出现了清一色的“叔叔”。而B班学生习作中的称呼就丰富多了, 不但有阿姨, 还有奶奶、表叔等称呼。

四、相同的教法为何产生不同的效果

同样是采用情境教学法, 为什么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我觉得除了教法的不同, 还有教学理念的差异。我们在备教法的同时也应该备学生, 对学生的认知要有充分的了解。学生能做的事情, 教师不要去包办, 应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 自由地说, 自由地写。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细节, 都要考虑到。对于习作的一些格式, 还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例文来了解和掌握。

当然, 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写, 是要有一定基础的。比如, 学生已经完全调动了生活积累, 已经熟练地通过嘴巴叙述了, 这时便水到渠成, 教师稍加引导即可。“放手”是一个大的指导原则, 在具体实施中, 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形适时地调控。如果一味地完全“甩手”, 那也会造成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偏题、价值取向偏颇或者冷场等等。在学生动笔写的时候, 教师应该巡视, 观察学生的写作动态, 特别是学困生的表现, 要适当给予点拨, 让其有个好的开头或者简单的思路去往下写。

新课标提倡“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其实, 除了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说、去写, 课堂外更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广阔空间。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优秀的课外读物, 鼓励他们用日记写下自己的喜怒哀乐, 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表达自我。同时, 应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空间, 对于学生读物的选择多一点宽容。

最后我想说的是, 要真正做到让学生自由地表达, 教师就应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 不把自己树立成知识的权威, 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伙伴, 建立真正的师生平等关系, 让学生敢于去表现、敢于去表达。尽管新课程改革已推行多年, 但要真正从骨子里领会其精髓, 并践行到教学中去, 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要参照新课程理念, 时刻反省自己, 在反省中醒悟, 在反省中进步。

比较与反思 篇8

我们对中日两国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调查作文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旨在通过纵贯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比较研究, 了解新基础教育阶段母语教育中调查作文的教材安排体系, 以便总结经验, 促进调查作文教学的教材研究与教学实践理论研究, 进而窥探我国汉语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

二、研究方法

中国教材选择的是苏教版[1]、上海版[2]和人教版[3]。日本没有统编教材, 教材由各图书公司组织人力, 依照《学校学习指导纲要》编好后再由文部省审定, 合格者才被准予出版发行。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拥有教材选用权限不同, 日本高中教材的选用权在教师 (日本初中教材的选用权也在各个地区的教育委员会) 。在日本具有出版国语教科书资格的出版社有十多家, 为了增加销售量, 有的出版社会针对一个科目编出几种教科书并供学校选择[4]。因此, 鉴于日本高中教材“百校百样”的实际情况, 我们只能选择个别出版社的教材进行比较。

三、结果与分析

1.调查作文的类型

在日本, 作文主要被安排在了必修课的“国语表达”科目里。《学习指导要领》规定, 国语表达Ⅰ的目标在于“培养恰当地表现国语的能力。在提高交流能力的同时, 扩展思考能力、锻炼语言感受, 培养学生自愿提高国语能力, 并用以充实社会生活的态度”。为此《学习指导要领》规定须开展四个方面的语言活动, 如演说、发表、讨论等活动;根据观察和调查结果, 写成记录材料或归纳成书面报告;根据对象和目的, 扮演向导、介绍联络等角色, 进行会话或做文章;考察身边的各种现象, 进行有价值的思考等[5]。这些活动几乎都不同程度地涉及了调查研究和调查作文, 第二类活动就是名副其实的“调查”活动和调查作文, 其他三类活动也难脱“调查”的干系。如“考察身边的各种现象”就包含有调查的意味。概览日本“国语表达Ⅰ”科的教材, 可以发现, 高中国语中的调查作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学术性的调查——观察作文。这是初中调查作文的延续和深入, 强调利用初中掌握的调查研究方法就某一问题从学术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并且形成调查报告;二是特殊作文。如采访、编报纸或专集活动, 还有以报纸为媒介进行调查活动的写作等。这类特殊作文强调的是利用调查方式或调查结果来撰写文章, 所撰写的文章不必一定是调查报告的形式;三是小论文。这类作文其实是大学入学考试的应试作文, 由各个大学自主命题, 题目不统一。其评价要求倾向如何利用阅读材料、如何利用统计数据、图表、漫画等来表达 (或论述) 某一个论题。其中利用统计、图表等来论述论题的作文, 就属于调查作文的范畴。小论文指的是就指定的课题, 在限定的时间里、限定的字数内, 逻辑而有条理地写出有自己观点的文章来的作业或考试。因小论文是第二次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 因此志愿进入高等学校进行深造的高中毕业生就需要在高中阶段进行相应的训练和准备。小论文的写作有点类似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的图表作文, 强调“非连续文本信息”的阅读、分析与表达, 所依据的事实虽非本人调查所得, 但需要利用调查报告的撰写报告研究结果, 由此折射出大学对于高中毕业生国语运用能力的重视。我国2009年广东的语文高考试题中初次出现了统计图表的考题, 不过考题是通过让学生补全研究结果中空缺的话语, 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6], 而不是让学生根据图表撰写小论文。这类考题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调查作文, 调查作文与应试作文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在日本和中国都一样的。但它的出现毕竟预示了未来语文高考的一个走向, 给调查作文研究和普及带来了发展契机。以上三种类型的调查作文中, 学术性的调查——观察作文是初中类型的延续和深入;特殊作文拓宽了调查研究方法 (方式) 在作文中的运用渠道;小论文则将调查作文与高等教育的人才选拔机制联系起来, 显示了调查作文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国语教育中已然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完整的、成熟的教育体系。

中国的高中语文三版教材中的调查作文的类型有语言课题、人物访谈记录与报告以及社会调查 (见表1) , 此外还出现了类似于日本的“小论文” (见表2) 等四类。

2.调查作文的课题设计比较

日版教材中的调查作文是以人、社会、自然的事物与现象为对象的。吉川泰雄主编的《国语表达》教材中设计了这些课题:“挑选一样身边的动植物, 对其进行观察、记录, 整理出一份报告来”, “选择自己比较擅长的学科或比较喜欢的领域里的一个疑问或一个奇怪的现象, 对此进行调查, 整理出一份报告来”。小论文需要参考教材选文中的“统计数据/图表”, 从以下选题中“信息化社会中的人”“现代人的自画像”“未来的日本社会”“真正的富裕是什么?”中选择[7]。初看起来, 观察作文课题比小学和初中的课题都要笼统一些, 只是指出了研究的范围而没有规定具体的写作题目。如此设计并不是空穴来风, 通过对小学和初中的调查作文分析, 我们知道小学初中的国语教材已经建立起了一个逐步深入和复杂的调查作文写作体系。至初中毕业, 学生已经接受过扎实而有效的调查作文写作训练。而且, 高中生的语言能力, 无论是思考能力、感受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还是对信息的处理和操作能力较之初中生而言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因此, 高中教材的课题设计得更加开放, 更加接近社会现实状况, 从而使得高中生能够以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者”的身份介入到调查作文的学习中, 用自己的眼睛和所掌握的调查研究方法去研究现实中的问题。小论文的课题设计研究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的当代日本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凸显了课题在促进学生思考力、表达力等基础学力发展方面的价值。

我国高中教材中的课题类型比初中少了三种类型, 即自然科学调查报告、观察日记和参观记录, 而多了一个“小论文”。三版教材中所设计的课题依然延续了初中课题的特点, 即课题范围太广, 调查对象的指向模糊而宏观, 如“汉语世界地位、现状和特点的调查”, “考察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我们的课题围绕的是高中生的语文学习生活来设计的, 如“高中生阅读情况”的调查, “语文特长是如何形成的?”的调查;其次是高中生的实际生活, 如“幸福指数”的调查, “绿色食品”的调查。小论文题目的设计有些将研究视域扩展到了“经济、环境”等社会发展问题, 如苏教版时事评论题目的设计。但这些课题研究的力度和深度都未能与高中生这一“准社会人”的思维发展水平和能力相适应。如绿色食品调查和文化调查在初中教材中就出现过, 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水平较之初中生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这样重复设计课题不知教材编写者是出于何种考虑?这些课题也未能触及时代发展中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和青春时代高中生人生发展特殊阶段所遇到的成长问题。高中正是一个人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阶段,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的高中生们的视野和思想所关注的范围, 要远远超出个人语文学习生活和实际生活这个小圈子。可想而知, 这样的课题设计在促进学生“准社会人”人格、个性和能力发展方面的作用多少有些捉襟见肘。

日本高中调查作文的课题还可以从国语表达教材中提示的题目中去选择。日本高中国语表达科目教材提示学生写作的题目, 范围涉及思考自我、高中生活、放飞理想、青春无悔、自然畅想、文化与艺术以及探究社会问题等七类。其中包括:

文化与艺术:如何接受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方式;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之我见;双语时代;广告、传媒与我们的语言。

探究社会问题:世界中的日本;资源与环境保护;今后的日本农业;关于垃圾问题;城市化问题之我见;让社区文化活跃起来;大众传媒的责任;关于男女平等问题的评论;谈谈女性与职业;游戏的变迁[7]。

从教材选题的思路来说意图是很明确的, 范围也比较确定, 基本是围绕人生思考、核心价值观形成和社会发展问题探究等高中时代世界青年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研究。这些课题深受自明治维新时期开始、日本本土发展起来的“生活作文”教育理论的深刻影响, 他们既非常贴切高中生的“生活”, 又体现了现代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 日本以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其研究视域的广阔和深入, 以及研究问题的现实性、复杂性都要比我们的教材中设计的作文题目略胜一筹。

3.调查作文的方法或程序的教材安排

日版教材安排了详细的调查作文的方法或程序, 如以调查·观察为基础的报告的写作方法[7]:阐述经验过的事情和事实;提出与上述事情、事实关联的问题, 确定自己的假说;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假说进行调查·观察 (实验) , 客观地阐述掌握的事实;整理、提出关于前面提出的问题、假说的考察、观点。如果产生了新的课题, 也可以说明归纳出的新的课题。

该教材还安排了小论文的注意事项:

(1) 写作的顺序。准确把握出题的意图、主旨, 正确理解所提供的文章、资料;要使文章写得有说服力, 需要大量收集自己的体验、书本知识等材料;对材料进行适当的取舍, 以明确突现主题;构想文章适当的结构, 以有效地展现主题;参照教材, 写出文章提纲;写完后认真重读, 修改不适当的地方。

(2) 写作需要注意的地方。平时要关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媒上传播的各种事件、问题, 培养问题意识。写论文时观点明确、鲜明, 问题探讨有深度的基础;可以自己寻找题材, 决定题目, 在字数、时间限制下, 不断地尝试写作。写好的文章要让老师、家里人、朋友来阅读、评价。

(3) 小论文评价的要点。是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问题意识是否明确, 表达是否新颖;阐述是否依据具体的事实, 客观、有说服力;结构是否完整, 阐述是否前后一贯;语句、文字书写是否正确, 表达是否符合论文规范。

关于特殊作文的写作, 尤其是以社会采访为起点的调查写作活动的基本方法, 教材对此也有详细的介绍。如梅田卓夫等编写的《表达》一书中详细地陈述了以社会采访为起点写作活动的基本方法, 包括:采访活动的前期准备 (向学生说明“倾听”的重要性, 组织小组, 进行共同作业, 决定采访对象) 、采访时的注意事项与记录 (采访时的注意事项、采访笔记) 、完成作品与展开表达交流 (归纳谈话内容、进行作品编辑、发表与互相评论) 等。决定采访对象是采访类调查作文中最重要的事项, 该教材是这样陈述的[8]:

我们要获得从事某种职业的人的人生体验, 一般来说, 总会想到自己熟悉的人, 例如经常去吃饭的餐馆的老板、学校的老师、父母的同事、朋友等, 特别是一些健谈的人, 采访起来就很方便。但要注意, 不能只图方便, 有时从不太会讲话的人那里, 可能会发掘出隐藏的宝贵的人生体验, 因此, 要确定自己的有个性的想法, 要有探索、发现人生体验的“冒险”精神。

此外, 由于社会科 (历史、地理、政治与经济等) 比国语更容易搞调查, 因此, 日本高中阶段的社会科教材里也有系统的调查方法的介绍[9]。与国语教材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起到了相得益彰的作用。

我们的高中教材延续了小学、初中教材缺少相关调查方法或程序的学习安排的特点。三版教材中只有苏教版教材在《语文·必修3》的“积累与应用”板块中安排了一个“问卷调查方法简介”的附录。这是对调查方法或程序的整块介绍, 此外在相应的作文作业时, 其他教材也有零星的介绍。但这些方法或程序的介绍既不详细也不全面, 未能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系统的方法体系。“人物访谈记录与报告”这一课题类型, 纵贯小学到高中的三个不同阶段, 却很少类似日本教材那样详细、系统的方法介绍。而且方法或程序的介绍也停留于方法层面的介绍, 未能与调查作文的写作联系起来, 如果单纯依靠教材的指导, 恐怕很难撰写出高水平的调查作文。

4.调查作文任务呈现的比较

日版教材中是这样呈现调查作文任务的[8]:

本单元我们选了两篇调查报告性质的文章。“江户时代的男女比率”一文阐述了作者从调查江户时代的人口状况出发, 开始对男女比率的变化产生了兴趣, 然后, 利用了具体的资料客观地阐述了已经掌握的情况。即从采访当中得到了新的认识, 然后从这个新的认识出发加深了对问题的考察。如果我们对一个不起眼的疑问很重视, 通过调查把握了问题相关的一些事实, 我们就能很好地认识事物的一个真实的侧面, 并加深对整个事实和问题的认识。

“从宇宙中看到的地球”一文向读者描述了最初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 从太空里所看到的景色。文章描述了从宇宙飞船的小窗里观察到的地球的景色, 非常令人感动。这是一个我们平时很少能够体验到的太空里的视角, 仅就这一点就提示了我们, 现代人以地球规模的视野和观念思考问题的必要性。

上面两篇调查报告性质的文章都是以调查、观察的结果为基本材料, 向读者正确、具体地传达了事实和体验。这样调查性质的文章, 不仅客观地阐述了调查、观察得到的内容, 也在这当中寻求自己对问题的考察、思考和判断。

这里有一个问题要提醒大家注意, 同样的事实和体验, 视角和立场不同, 传递和表达后得到感觉就会很不相同。因此, 在写调查报告性质的文章时, 需要注重事实的客观表述, 注意不要陷入某种特定的观念里去。

继初中教材强调调查的要素之后, 日版高中教材强调了调查作文的关键特征:需要通过调查把握与问题相关的事实, 需要依赖于事实认识事物的真实面目以及在写作的过程中寻求自己对问题进行独立的, 不拘泥于某种特定观念的考察、思考和判断。这段文字言简意赅地向高中生提示了调查作文区别于其他作文的核心要素——基于事实而又要超越事实。

而我们的高中教材则延续了初中教材调查方法或程序叙述的概念化和笼统化的特点, 在指导调查作文的写作上, 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相对要薄弱。如人教版第4册“表达交流”板块中设计了一个调查作文性质的网络作文, 教材提出以下的流程可供参考:

小组分工合作, 课前完成下列活动:在校园网上发布“幸福指数”调查问卷, 面向同学和老师展开问卷调查;课外进行其他人群的调查, 统计调查数据;在校园网上发布调查结果, 同时张贴有关短评, 吸引同学参与讨论;以小组为单位, 写一篇调查报告;针对调查结果, 参考网上讨论, 写一篇评论文章;以小组为单位, 编辑电子版的“‘幸福指数调查’汇总”。包括:调查说明、调查数据统计、调查报告、网上讨论、评论文章等;通过电子信箱向有关媒体发送“‘幸福指数调查’汇总”。

这样的流程非常普遍地存在于我们的三版教材中关于调查作文的任务呈现的引导语或文本陈述中, 这种陈述隐藏着一种将调查活动视为“发问卷—统计数据—报告结果”的认识, 而研究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调查作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表达特征是什么, 如什么是“幸福指数”, 调查“幸福指数”的问卷如何设计, 统计结果如何呈现等“学术性”和“技术性”的事项在教材中均未能予以明确的说明。两者比较可以发现日方的教材设计者唯恐学习者忘却了调查作文的要素, 而借用范文在布置作文时不断地谆谆教导调查作文的核心要素和注意事项, 而我们的教材设计者则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调查方法、调查作文的要素和调查作文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而把学生看做了经验丰富而又不会出差错的“研究者”, 不管什么调查, 只要一接触题目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写出报告来。这种认识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语文教材再不加强调查作文的指导力度, 增加撰写调查作文的“学术性”和“技术性”注意事项, 调查作文势必会流于形式, 形同虚设。

5.调查作文教材呈现结构的特点

研究发现, 日版初中教材的呈现结构是由指导语、学生习作和课后练习三部分组成, 其中学生习作充当了作文教学和学习时的范文, 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较弱的文学欣赏性[10]。高中国语表达教材延续了这一特点, 如“江户时代的男女比率”就是一篇从小处着眼对日本社会变迁进行深入研究的调查作文佳作。为了满足高中毕业生升学要求, 教材还安排了与小论文相关的范文 (选文) [8]:

(1) Chimaira的宿命;

(2) 统计数据/图表的阅读。

包括各国的GDP与人均GDP;主要国家的社会保障费用;劳动时间、住宅、社会资本的国际比较;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 (1990年, 2025年, 2090年) 。

这些选文起到了示范调查作文的目的。我们的教材, 只有上海版的教材在高二第二学期第四单元选学课文中安排了“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范文, 该文运用了大量的柱状图、饼状图来报告调查结果, 但由于该文由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和撰写, 其作者的学历背景至少应该是大学本科, 所以范文示范的并不是高中生应有的思维和认识水平。

三、总结与反思

研究显示, 中日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存在明显差异, 与日版教材相比, 我们的教材在调查作文的类型、课题设计、教材安排、任务呈现及结构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如果说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调查作文还是母语学习课程中的一个内容的话, 到高中, 调查以及调查作文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学习和实践国语、研究社会和自然现象、达到“发展思维能力、丰富心灵体验”等国语教育目标的教育手段和策略。通过“小论文”, 调查作文又成功地渗入了高校人才选拔机制, 显示了调查作文教育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而我们的语文课程, 依然固守“积累、感受、思考、领悟、鉴赏”等传统的, 基于内隐式学习的母语教育理念和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未能在拓展通过“调查与研究”和“交际” (相互交流) 等实践途径学习母语上迈的步子更大一些, 走得更远一些。今年广东高考的语文试题中率先出现了与日本高考类似的“小论文”, 显露了调查作文正在引起语文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也预示出未来调查作文很有可能进入高考行列。但是考题设计的导向性却与调查作文的本来教育目标大相径庭。这些偏差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以避免将“小论文”的写作脱离调查研究和调查作文的应然轨道, 而沦落为“应试”的一种新“八股文”。

纵观国际高中母语教育改革状况, 表现出三个倾向, 一是密切高中母语课程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联系, 将高中课程视为初中母语课程的延续和深入而广泛的拓展;二是突出高中教育的特殊性, 力求课程设置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既要满足准备升入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学生, 即所谓的“精英教育”的需要, 也要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的需要, 还要满足以技术、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学生的需要;三是加强母语教育对“公民”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高新科技大发展时代的人格、个性和能力的培养。那么, 我们的母语教育改革是否跟上了世界改革潮流呢?就调查作文而言, 通过我们对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 不同课程开发者所开发的将近70册语文教材的比较研究还发现:

1.高中与中小学语文课程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彼此间尚未建立起来一个系统的联系

我们的高中调查作文虽然延续了中小学的很多特点, 但是我们很难从三个阶段调查作文的设计上, 找出一个类似于日本的“生活作文”教育理论那种一脉相承的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2.我们的语文课程更适合“文科”的学生学习, 更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

日版教材中所形成的由小学、经初中到高中的系统的调查作文教育体系, 将需要在自然科学课程中学习的自然科学方法和基于事实的研究理念成功地融入母语教育中, 弘扬了母语教育在培养国民科学素养方面的巨大功能。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目标还倡导“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高中阶段的课程目标却回避了语文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问题而转向了强调“语文素养”。至今, 关于“语文素养是什么”的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国家课程标准也尚未予以详细说明。教材现有的关于调查作文的课程设计, 并不能满足那些对社会和自然现象具有强烈探究欲望和研究意识的学生们的需要, 也不能满足那些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们的需要。试想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进入某家公司就业, 以他在学校所学的这些东西是否能够顺利完成公司交给他的市场调查的任务呢?教材在调查作文设计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教材所设计的课题笼统而不具体, 缺乏学习调查方法或程序的安排等特点, 致使调查作文的教学与“科学的”抑或“正确的”调查研究相比, 存在较大的差距。

3.普通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成败关乎国家命运和民族兴衰

面对21世纪的挑战,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寻求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之道, 着力瞄准“面向全球”的“全球性教育目标” (global education goals) (钟启泉, 2003) 和高素质的“公民”:培养“具有剔除民族劣根性的合格现代国民” (英国) 、“具有世界公民的意识与形态” (韩国) 、“现代社会警醒的公民” (法国) 、“具有生存能力的国际人” (日本) 。虽然对高素质“公民”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世界各国都一致强调“公民”国际性和民族性的统一、现代性与基础性的统一以及高中学习与个人未来发展的统一。日本高中母语课程中的调查作文, 强调用国际视野和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现代社会和自然中的问题, 强调在应用母语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 提高母语应用能力, 培养尊重母语的态度, 最大程度地上彰显了母语教育对“公民”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和高新科技大发展时代的人格、个性和能力的培养功能。那么我们的高中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和“中国人”呢?只有弄明白了我们的培养目标抑或“理想课程”, 才能够据此在母语课程中设计、构建和完善纵观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设计和完善调查作文的教育体系。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民族语言既是民族文化中最基础又最核心的部分, 又是民族文化创新的基石和思维工具。历史上中华民族就是一个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的民族。多年来的汉语母语教育又继续弘扬着“感性”, 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或者淡化母语与“理性”“科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对于科学技术发展所引起的深刻的社会变革、汉语与多民族语言变迁以及技术进步, 我们的母语教育仅仅止步于课文学习、材料阅读等方面, 而忽视了母语之于研究与解决现代科技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研究功能, 以及母语之于学生科学的、理性的思维的“塑形”功能。在这方面, 日本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日本的经验提醒我们, 调查作文开辟了一条从民族文化最基础和最核心的民族语言教育, 即从母语教育入手, 在进行母语教育的同时, 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这些都启示着我们, 在现代科技社会, 科学教育要想有深入发展, 再也不能忽视母语教育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巨大影响。而汉语母语教育若要与高新技术时代接轨, 就再也不能漠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继续固守汉语教育的传统模式和特点。因此, 必须加强调查作文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探索。

摘要:我们对中日高中语文课程和教材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 中日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制存在明显差异, 与日版教材相比, 我们的教材在调查作文的类型、课题设计、教材安排、任务呈现及结构特点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距。教材的问题折射出课程开发和教育理念的差异, 在现代科技社会, 母语教育若要与高新技术时代接轨, 必须对汉语母语教育的传统模式和特点予以革新。

关键词:高中语文,调查作文,课程比较,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帆, 杨九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铁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试用本)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必修)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青野英美.日本高中国语课程设置情况和背景及教材情况[J].语文建设, 2005 (11) :42.

[5]赵亚夫译.日本高中最新国语学习指导要领[J].中学语文教学, 2000 (6) :35.

[6]王爱娣.广东卷试题分析[J].语文学习, 2009 (增刊) :152.

[7]〔日〕吉川泰雄, 等.高中国语学科用《国语表达》[M].筑摩书房, 1996:61-75.

[8]〔日〕梅田卓夫, 等.高中国语学科用《表达》[M].筑摩书房, 1998:92-107.

[9]李稚勇, 方明生.社会科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78-497.

比较与反思 篇9

一、对比较教育学概念反思的必要性

比较教育学作为现代教育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 其概念界定的模糊性越来越受到质疑。首先, 从比较教育学的提出到发展至今, 从学术专业视角来看, 其学术研究成果非常丰富, 且在教育研究实践中应用较多, 也催生了教育理论的繁荣, 推动了各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发展。然而, 从其功能、意义、作用上来看, 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合理性问题颇为关注, 一方面比较教育学研究对象广泛, 涵盖几乎整个教育领域, 似乎难以洞晓自身的边界;另一方面, 比较教育学作为一种研究方法, 不仅局限于教育学领域, 在其他学科领域同样需要, 从而使其失去了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再者, 随着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深入和拓展, 对于其概念认知的多样性理解, 必然影响基础理论研究方向。其次, 比较教育学在认识论上缺乏相对统一, 就其概念归属来看, 多数学者认为比较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对于比较教育学作为单纯的方法类学科, 仅仅是作为比较类学科交流的工具之一, 并非依赖于教育领域, 这样的依存关系, 无疑是比较教育学概念重构的基础。从研究维度来看, 比较教育学可以是某一具体学科的具体研究领域, 也可以是若干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比较教育学方法作为研究问题的维度去探讨。因此, 从学科维度上来探究比较教育学, 更应该从教育学科群视角来进行定位, 从比较教育学的关键性问题及指向模糊性上来进行诠释和明确, 对于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比较教育学概念重构的关键性问题

1. 从本体论上来审视。

本体论是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 也是明确研究对象的关键。对于比较教育学的本体论, 主要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及其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阐释。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从近年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 比较教育学作为高等教育重要课程之一, 多从世界教育及教育新理论的研究中, 来探讨新的方法、新的思想, 如对不同地域下不同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的对照研究、对不同国家教育规律的探讨、对不同时空下教育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不同民族教育实践的研究等等。从世界范围来看, 比较教育学最初以借鉴国外教育制度及理论为主, 随之从宏观、微观视角来深化研究领域, 以反思和改善本国教育政策为导向。对于比较教育学在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两点, 一是倾向于从微观问题向国际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回归, 立足于教育领域, 从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中, 来探讨教育问题, 从不同教育学科视角来探究微观问题, 特别是随着教育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上来探讨教育政策、教育制度等;二是注重对教育领域的拓展, 特别是对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坚持, 从借鉴教育思维范式到以发达国家教育传统, 逐步形成国际化教育发展背景下的多种教育实践的比较与研究。

2. 从方法论上来审视。

比较教育学的发展究竟是遵循怎样的方法论?从当前学科发展的基本趋势来看, 交叉、融合也是比较教育学学科发展的总体趋向, 而在方法论上, 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自身差异性和特殊性, 对于比较教育学学科方法论的研究, 朱利安早在1817年的《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中提出“比较解剖学的研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 同样, 比较教育的研究应当成为教育科学发展的新方法”。比较教育学在近两百年的发展中, 其研究方法和建构学科的体系, 促进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 如19世纪描述研究法、20世纪上半叶因素分析法等, 都从多种社会思潮中渗透人类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理论, 以拓宽研究方法的范围。尽管比较教育学多采用比较研究法, 但对于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统计研究法、个案分析法等也经常使用, 从而促进了比较教育学在研究方法中的多样化。

3. 从目的论上来审视。

对于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 朱利安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计划与初步意见》中提出, 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有两点, 一是对外国教育的比较研究为本国教育提供借鉴;二是通过构建国际化教育机构来促进国际间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康德尔在研究目的探讨中指出比较教育研究重在探究影响教育差异的动力及因素。综合来看, 对于比较教育学的目的论, 归结为三点:一是对理论取向的研究, 主要表现在各国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学术研究活动;二是对实用取向的研究, 旨在从比较教育研究中来借鉴先进经验, 改善教育实践;三是综合取向的研究, 既要突显教育理论和反思理论的价值, 又要从比较教育研究中, 为教育实践提出指导。

三、比较教育学概念的意旨趋向

比较教育学的概念探讨与重构, 从国际教育发展的多元化和相互影响中把握整体取向, 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平衡。一是对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进行界定, 明确其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 也是构成教育科学的重要组成, 不能脱离教育学;二是比较教育学呈现国际化教育发展的特色, 主要从世界范围内来探讨本国教育与国际教育整体性发展关系;如通过对不同国家教育发展规律及特点的研究来形成比较教育研究的基础, 利用跨国教育发展研究来拓宽比较教育研究的学术领域等;三是比较教育学具有跨界性, 是建立在世界教育整体发展体系下, 基于不同教育背景下的跨文化发展类型的多重融合与交流, 在研究方法上, 不仅体现在教育技术层面上, 还要体现教育整体实际,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Roger Dale, 高战荣, 高晚晚.全球化、知识经济和比较教育学[J].教育参考, 2015 (06) .

比较与反思 篇10

为让比较更直观也更深刻, 我们特地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以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学生为对象, 随机抽取1000名同学, 发放样卷1000份, 回收有效问卷988份, 回收率为98.8%, 接近理想高效样本。

通过以上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可以将当代大学生与革命先贤求学品格做以下方面比较。

一、爱劳动、善吃苦与好安逸、贪享乐的比较

革命先贤求学的第一品格, 是对劳动的热爱和不怕吃苦的精神, 他们视劳动和吃苦为培养自己完美品格的有效手段。毛泽东同志后来回忆他的父亲时曾说:“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 看不得我闲着, 如果没有账要记, 就叫我去做农活。……他的严厉态度大概对我也有好处, 这使我干活非常勤快, 使我仔细记账。”而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都生活在一种比较宽松的生活条件下, 长期悠闲的生活也让他们意志不断消磨, 所以高校有句流行很广的灰色笑话:一年土, 二年洋, 三年忘了爹和娘。这无疑是当代大学生好安逸、贪享乐的真实写照。

纵观革命先贤对劳动的热爱和尊重, 我们觉得劳动对塑造人的完美品格具有以下功能。第一, 惟有吃得苦, 才能真正达到“野蛮其体魄”的目的。强健的体魄是从事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的必要条件。毛泽东在他人生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体育之研究》里面就提出:“欲文明其精神, 先自野蛮其体魄。”现在的大学生身体素质十分低下, 去年学校新生开学典礼, 列队十分钟, 有七位同学因体力不支而倒下, 这样的身体素质怎么能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任?第二, 唯有吃得苦, 才懂得尊重劳动。劳动, 是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根本不懂得美好生活来之不易, 当他们有需要的时候, 不是自己去努力争取而是不停向家人索取, 有一点要求得不到满足就怨天尤人, 甚至做出丧失人格的事。最近报道一位赴日留学的青年汪某, 只因母亲将学费寄晚了, 在机场与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 竟向母亲连刺9刀。如此违背人伦的行为, 究其根源无非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劳动的艰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只有自己付出了, 才会懂得感恩。第三, 唯有吃得苦, 才能锤炼其意志。人只有经受住身体和精神上的考验, 才会既具有钢筋铁骨又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毛泽东同志非常喜欢通过吃苦来锤炼自己意志, 他回忆同学们在湘江游泳时说:“那时初学, 盛夏水涨, 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 直到隆冬, 犹在江中。”在《体育之研究》里更提出“意志也者, 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就是因为有了这样坚强的意志, 他才克服了重重险阻, 最终实现了人生的辉煌。现在很多大学生遇见一点小挫折就对生活失去信心, 很多专家都认为这应该归结为心理问题, 笔者却认为这更多的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相对于那些遭受了巨大不幸却依然坚强面对生活的人来说, 这不能不说是无病呻吟。

二、多读书、读好书与不读书、读闲书的比较

成熟而正确理论、思想的形成, 本就是一个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的过程。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读书, 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七十七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 说“苟有志于学问, 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据学者研究, 毛泽东同志早年受母亲影响, 曾深信佛学, 一度也曾觉得自己最适合做一名教员, 后不断读书, 思想才发生了质的飞跃。毛泽东的同窗好友周世钊就曾经说过, 毛泽东读了《新青年》后, “读韩文杜诗的兴趣降低了”。毛泽东后来也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 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一时成了我的楷模。”可见革命先贤的进步思想也不是自打娘胎里带来的, 书读得多了, 见识多了, 自然就有了新思想。现在很多同学的知识都仅仅拘泥于本专业, 很少进行大量的阅读, 有的同学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一些没有价值的书籍上, 甚至花在玩游戏上, 自然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思想了。

三、树理想、志远大与无理想、无志向的比较

没有鸿鹄之志, 就只能注定做一只庸碌无为的燕雀。树立美好的理想, 有远大的志向, 才有可能成就非凡的事业。毛泽东少年离开家乡到东山小学读书, 临行前, 他改写了一首诗, 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孩儿立志出乡关, 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 人生无处不青山。”后来读书过程中, 更显示出他心国家命运、人民疾苦的高远之志, 袁世凯签订卖国“二十一条”时, 他愤然疾书:“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这时与毛泽东过从甚密的易永畦同学因病去世了。毛泽东在挽诗中写道:“我怀郁如焚, 放歌倚列嶂。……荡涤谁氏子, 安得辞浮贱!”这是首长达四十行的五言古风, 也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留下手迹的最早诗作。它表达了青年毛泽东对民族危艰的沉重忧虑和以雪耻救亡为己任的学子抱负。

反观我们现在的大学生, 他们也在读书, 但他们要么是在读闲书, 要么认为读书最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安逸的工作, 过安稳的生活, 他们不再把轰轰烈烈、有所作为当作人生目标, 在无所作为中, 平平庸庸开始被当作幸福、被当成了美德。在某些地方甚至流行“我平庸, 我快乐”, 他们对创造、对成就失去了热情, 害怕冒险、竞争。这恰恰是个人主义, 错误幸福观的表现 。

四、勤实践、施抱负与尚空谈、无所为的比较

勤实践, 才能出真知;勤实践, 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马克思主义非常注重实践活动, 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所有知识如果不能用于实践, 都只能是空谈。革命先贤在求学期间特别重视实践活动。一九一七年暑期, 毛泽东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的萧子升, 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 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 外出“游学”。他们没带分文, 历时一个多月, 走了九百多里路, 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途中结交各色人, 写了许多笔记。回到一师, 读过毛泽东游学笔记的同学说他是“身无分文, 心忧天下”。同年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办起了工人夜校, 毛泽东亲自写了一则《夜学招学广告》, 用语是一般工人能懂得的大白话, 倾吐出为失学工人分忧解难的拳拳之心。最难得的是护法战争期间, 毛泽东以超人的胆识和异乎寻常的智慧, 仅靠几百个手拿木棍的学生军和几个警察, 就让一支三千多人的北洋军阀溃军缴了械, 让长沙免去了一场兵灾。事后, 人们称毛泽东“浑身是胆”。同班同学邹蕴真问他:“万一当时败军开枪还击, 岂不甚危?”毛泽东回答说:“败军若有意劫城, 当夜必将发动, 否则, 必是疲惫胆虚, 不敢通过长沙城关北旧, 只得闭守于此, 故知一呼必从, 情势然也。”现在的高校也鼓励大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尤其是寒暑假期间, 但事实上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都是“盖公章式”实践, 并没有落到实处, 这既不能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更不能改造现实世界。

因此若想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完美求学品格,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付出切实的努力。

第一, 构建健康生活, 培养学生勤于劳动的精神。

要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爱劳动, 敢吃苦的精神, 一改大学生颓废之面貌, 不仅锻炼他们强健的体魄, 更要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 唯有这样才可能成为自强、自立之人。

第二, 构建和谐生活, 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的精神。

和谐的校园生活, 是阅读书籍的天堂, 而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多读书, 读好书, 才能明辨是非, 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

第三, 构建人文生活, 培养学生乐于奉献的精神。

马斯洛 (Maslow) 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学生生活在一种人文环境里, 他们的内在需要就会不断受到激发, 从而自发的树立理想, 奉献社会。

第四, 构建创新生活, 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

创新是现代社会最具价值的个人品质, 而创新离不开丰富的实践活动, 创新也只有与实践结合, 才能创造社会价值。

也只有这样, 当代大学生才是健康的、实践的、创新的和奉献的, 才能像革命先贤一样做有志之人, 努力建设好这个新世界。

参考文献

[1]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西行漫记[M].三联书店, 1979.106~107.

[2]毛泽东.1958年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主席诗词十九首》书眉的批语.

“伪”比较与“真”比较 篇11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知道了小兰家栽了2行桃树,每行6棵。

生2:我知道了小芳家栽了2行桃树,一行6棵,一行4棵。

师:要知道哪家栽的桃树多?必须知道什么?

生3:要我们比较谁家栽的桃树多?多几棵?

生4:必须知道小兰家栽了多少棵,小芳家栽了多少棵。

师:小朋友们很爱动脑筋,那你们会列式求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桃树吗?

生(齐):会。

师:下面同桌的两位同学左边的求出小兰家栽的桃树棵数,右边的求出小芳家栽的桃树棵数。(同时让两位小朋友板演)

师:为什么求两家栽的桃树棵数一个用乘法计算,另一个用加法计算呢?

生:因为小兰家栽了2行,每行栽的棵数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小芳家虽然也栽了2行,但每行栽的棵数不相同,所以用加法计算。

师:还有谁来说一说?

……

师:那你们认为解答这道题目要注意什么呢?

生:当每行棵数相同时,我们要用乘法计算,当每行棵数不同时,要用加法计算。

师:不错,回答得很好,现在你知道哪家栽的棵数多吗?像这样的题目我们以后要认真观察、分析、比较,真正理解乘法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应用。

【案例2】

师: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上我们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略)

师:要知道哪家栽的桃树多?你认为要求出什么?

生:必须求出小兰家栽了多少棵,小芳家栽了多少棵。

师:那你们会列式求出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桃树吗?

师:下面请同学们列式解答,分别求出小兰家和小芳家各栽了多少棵桃树。同时请一位小朋友上黑板来列式计算。

师:为什么求小兰家栽的桃树棵数用乘法计算,而求小芳家栽的桃树棵数用加法计算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生:因为小兰家栽了2行,每行栽的棵数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小芳家虽然栽了2行,但每行栽的棵数不相同,所以用加法计算。

……

师:那你们认为解答这道题目要注意什么呢?

生:当每行棵数相同时,我们要用乘法计算,当每行棵数不相同时,要用加法计算。

师:同学们以后解答像这样的题目时,可要更加细心啊。

这道题是6的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是小学阶段常见的图画实际问题,图文并茂,但由于信息量大,学生理解时有一定的困难。

不难看出,案例1中教师是按照“引导读图—理解题意—列式解答—比较异同”这样的步骤进行的,过程清楚,结构明晰。教师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先引导学生收集梳理相关数学信息,通过分析比较,寻找问题、条件之间的联系,为顺利解决问题降低学习难度。教学过程中,教者还注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巩固了乘法的意义。但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整体把握教材编排意图,把一个完整的问题肢解成两个“互不相干”的小问题。学生列式计算时,只能围绕其中一个问题,也就是自己的任务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忽略另外一个问题,更不会去主动比较。尽管后来教师也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条件以及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不过这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不会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学生在预设的套路中,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根本不会对题目进行整体上的分析与比较。这种比较不是学生在自主解题中产生的,所以这种比较是浅层次的、是无效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是一种“伪”比较。

案例2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后,是直接让学生独立列式完整解答的。这样学生在列式的过程中,就会主动地从整个图画中收集整理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列式中不由自主地体会到求“小兰家栽的桃树棵数”与求“小芳家栽的桃树棵数”条件不同,方法也不同,应该说这种比较是自然的,是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自主产生的。最后,教师通过温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比较,升华提高,这样学生的理解是深刻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比较,是一种“真”比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感受学习乘法的价值。

“真”与“伪”的比较,实质是两种教学观的冲突。案例1中教师仍以自我为中心,以“知”为本位,无视学生的自我体验;案例2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经历了学习的过程,强化了认知体验,能力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学中我们应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相信学生,唤醒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比较与反思 篇12

太原工业学院(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TIT)与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简称CNA)的合作办学项目始于2006年,是山西省第一个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该合作项目属于专科学历教育,学制两年。目前设有会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等三个专业。其中,会计专业是从2006年即开始招生并延续至今的唯一专业。经过八年的合作办学实践,该项目已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国际合作办学(包括中加合作办学)的理论研究文章,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鲜见,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外合作办学的生存环境与应对措施;(2)如何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3) 介绍某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成功经验;(4)国际合作办学的模式研究。总体而论,国内外学者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办学的研究主要为宏观性研究,针对性不强,虽然对进一步提升太原工业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的质量有一定参考意义,但总体操作性较差。

2014年9月,作为中加合作项目互派教师交流的一名太原工业学院中方教师,笔者来到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开始了为期四个月的访问学习。期间,选修了北大西洋学院会计专业的三门会计课程,直接以学生的身份进入课堂仔细观察了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在教学管理模式、教育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特点、学生学习状态、成绩考核模式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对加拿大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有了更为清楚的认知,发现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内容。

二、太原工业学院中加合作项目会计专业现状

太原工业学院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合作项目始于2006年,第一个合作专业就是三年制会计专业,当时笔者参与了合作的全过程,并负责了第一个培养方案的制定。该专业在建成初期,在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中国项目部负责人的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下,起步水平较高,不论是教学理念、教学资料选用、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资料汇集还是考核方式等,都与未合作之前的会计专业相比有了质的飞跃,让笔者感触颇深。随着合作项目逐渐走入正轨,中加班也得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2010年,为适应形势需要,太原工业学院合作项目会计专业由三年制改为了两年制,也同样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加拿大北大西洋学院没有设置独立的会计专业,而是在business administration和business management两个专业下分别设置了一个会计方向。 前者(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ccounting ))学制两年,在Prince Philip Drive等6个校区开设课程;后者(Business Management (Accounting))学制三年,仅在Grand Falls-Windsor和Prince Philip Drive校区提供教学服务。 但实际上,这两个专业方向完全可以看作是一个。因为business administration(accounting) 两年制的教学计划与business management (accounting) 三年制教学计划中的前两年内容完全相同。通俗地讲,business management (accounting) 就是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ccounting)的进阶版。当学生完成两年的专业学习后,可以选择毕业,同时获得business administration的毕业证;也可以选择继续学习第三年的专业课程,待三年课程全部修完时毕业,同时获得business management的毕业证。不论是business administration还是business management的毕业生,都有机会将其学分转入其他多所大学进一步深造,也可以接受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职业机构提供的专业课程培训并在通过了相关的考试后获得执业资格证书。

三、两校在会计专业建设方面的比较

(一)培养目标的差异

从两校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文字表述上,可以发现如下差异:

1.太原工业学院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中会强调学生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及未来运用时要遵循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会计准则及财经制度,这是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句表达,也为今后学生要学习大量枯燥的准则条文埋下了伏笔。看似简单的一句表达, 其实恰恰暗含了当前中国会计人才教育中存在着的一个显著问题:过分注重学生在会计操作中的合规性训练。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在不停强调如何做是对的,如何做是错的,而对学生如何分析企业所发生的经济活动的本质,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会计理论为企业赢得最大价值,以及如何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等不容易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则通常会一笔带过,训练深度明显不足。 观察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没有发现类似的语句表达,这并不是说在加拿大从事会计工作就不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而是制定该培养目标的人员认为按准则从事会计工作只不过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已,没必要加以强调。

2. 太原工业学院的专业培养目标中多次提到会计“理论知识”这一字眼,而在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培养目标中则更多地提到“工作能力”。这两种措辞非常明显地表达出了两校在会计教学理念上的差异。“理论知识”是可以通过教师“讲”、学生“听”来获得的,而“工作能力”则必须通过学生亲手“做”才可以获得。所以,在太原工业学院,即使是应用性极强的会计专业, 课堂组织也脱离不了“teacher-center”模式,而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课堂,则基本上都是“student-center”模式。培养目标的差异,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差异,又会进而转化为课程设置的差异、教材内容的差异、课时安排的差异等一系列问题。

3. 太原工业学院的培养目标中虽然也提到了要让学生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但具体而言到底是什么样的能力则完全没有提及,只是一个笼统的“能力”就都概括了。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培养目标中则非常具体地指出了毕业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会计工作能力,这样的表达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课程学完后他们能做什么,用人单位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们要雇用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做什么工作的能力。能力的标示越清楚,则后续的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实践训练计划等就会更加“有的放矢”,不会偏离既定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设置的差异

由于太原工业学院中加合作项目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最初就是根据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来制定的,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两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无论如何,太原工业学院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毕竟是两个不同国度的公立学校,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还是会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

1.课程设置内容上的差异。目前,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两年制会计专业开设有30门理论与实践课程,而同样学制的太原工业学院会计专业则开设了48门课程,比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多了18门课程,是其课程门数的160%,差异巨大。在两校所开设课程中,相同的课程有30门,就是说所有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两年制会计专业所开设的课程在太原工业学院均有开设,因为太原工业学院中加合作项目会计专业的培养方案本身就是根据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培养方案来制定的。除了这些相同的课程之外,太原工业学院还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开设了一些特色课程,具体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军事理论、军训、毕业教育、大学体育1、 大学体育2(以上8门课程可以将其统称为思想政治及身体素质训练课,这些课程明显与学生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几乎所有的中国高校都要开设这几门课程,属于“全国必修课”);大学英语1、大学英语2、口语交流2(前两门课程是全国统开课,对于中加合作项目的学生来讲也是必须要保证的课程;口语交流开设目的也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会计原理实训、手工账务处理流程、电算化会计实践、财务会计实训(上述4门课程均为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是为弥补这些专业课程理论讲解过多而实际操作过少的缺陷而专门开设的。而在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这几门课程就完全没有必要单独开设了,因为该院的上述会计专业课程均已配备了非常大课时的lab hours,学生已经得到了充足的操作训练);职场技能(让学生就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环境)、 财务会计专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为学生参加会计执业资格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专门设置的特色课程)。

2. 课程课时安排上的差异。从两校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门数上来看,似乎太原工业学院提供的课程更多、更丰富,但如果从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保证情况来看,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明显占优。太原工业学院两年制会计专业直接去掉以周数来表达的实践课时以外,共有1506课时的校内授课时数,其中理论课时数为1436,实验课时数为70,平均每门课程的总授课时数为36.7。而同为两年制的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会计专业则有1737个校内授课时数,其中理论课时数为1206,实验课时数为531,平均每门课程的总授课时数为59.9。从上述数据可以很明显地看到,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只开设了必要的与专业能力培养有关的课程,从而使所有开设的课程均达到了必要的授课时数,确保了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太原工业学院由于开设课程门数过多,总课时数又受到限制,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都得不到有效保证。在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也就怪不得授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而选择“满堂灌”了。

如果不以所有课程的平均课时数来进行比较,而改用专业核心主干课程来比较,则两校的差异更为明显。会计专业核心主干课程共有三门: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太原工业学院配备的课时数分别为78、128、96,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配备的课时数则为210、240、150,分别是太原工业学院对应课程的2.69倍、1.88倍和1.56倍,差距极大。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会计课程并不是一门简单易学的课程,如果没有充足的课时保证,教学效果很难达到预期水平。

在比较两校的课程设置时还可以发现一个明显差异,就是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为很多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验课时, 有些课程的实验课时数甚至超过了理论课时数,如中级财务会计Ⅰ,理论课时数为45,而实验课时数就达到了70。反观太原工业学院的课程设置,发现只有极少数课程安排了实验课时,因为这些课程是需要到计算机房去进行操作的。这种课程设置,反映了太原工业学院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对“实验课”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在太原工业学院,实验课就是指要到实验室去上的课,而在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实验课就是指需要学生动手练习的课,在实验室可以,在教室也可以。练习也不仅指操作设备或电脑,做课后习题也是一种“练习”。

以上分析的是两校授课时数的比较。下面再来观察一下两校在实践课程安排方面的差异。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只安排了一门实习课程,类似于太原工业学院的毕业实习,总长为6周;太原工业学院则安排了7门课程共计10周的实习与实践。 在10周的实习中,军训2周、毕业教育1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1周,真正与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有关的实习6周,看似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水平相当,但是由于太原工业学院是将6周时间分散在三个学期分别以不同的实习主题来完成的, 故而每个实习都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还给学生带来了要反复寻找实习单位去实习的困扰。

(三)师资的差异

1. 师资构成。比较太原工业学院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可以发现最突出的差异就是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由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专职专业教师都要求具备5年以上的企业行业工作经验,而兼职教师又都是直接来自于企业行业的业务骨干,所以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是“双师型”教师。而太原工业学院的会计教师普遍学历较高,硕士占绝大多数,但75%的教师都是从学校读完学位后直接进入太原工业学院教学的,会计实际工作经验基本上为零,专业动手能力差“,双师型”教师少。

2.教师管理模式。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教师均采用聘任制,学院还要定期对受聘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考评。通常的考评方法也是查看教案、听课等(但在笔者进修期间,完全未见到教师被听课的情况)。当然,除此以外,更重要的考评是要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来完成的。学生如果对授课教师不满意,也可以向学院提出联名意见。笔者在本次进修过程中,就听到所在班级的学生要联名举报某位教师,原因是该名教师经常迟到。虽然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对教师会有相应的考评,但是这种考评主要是看其教学效果,而不会过分关注于一些细枝末节,如是否上课迟到、是否提前下课、上课时是否坐着讲课、是否上课时接了电话、考试试卷是否出现了瑕疵、是否带了教案来上课等等。教师们只要认真讲课,上课时尽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相关知识、获得相关技能就可以了。学院其实对教师的管理是相当灵活的,教师在教学活动方面往往具有很多的自主权。

太原工业学院的教师虽然名义上也是聘任制,但教师在被聘后基本上就不会被解聘了,工作的稳定性比较高。但是,学院对教师的日常管理却是非常严格的,制定了学校督导、学生评价、系内检查三合一的教师考评体系:一是教学督导制。由学院评建处聘请部分富有教学经验的离退休教师、副教授以上的在职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等组成教学督导组,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随机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会被听课两次, 时间完全随机,不提前通知教师),以及时发现教师上课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帮助教师采取整改对策;二是学生教学质量评议制。每学期末要求学生登陆网上评教系统,对任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价,发现问题较严重的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三是系内考核评估制。由系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教师考核小组,在学期末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打分,然后根据评价结果给教师出具考核意见并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在教师考评中如果被发现存在上课迟到、早退、打手机、不带教案、试卷出错等现象,会直接将该教师认定为出了“教学事故”,年度考核为“不合格”。总之,在太原工业学院,不管是学院还是系部,对教师的教学过程都规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随时进行检查。

(四)其他教学内容的差异

1. 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源比较。太原工业学院会计专业目前选用的教材都是国内学者编著的中文教材,如果有本校教师参与了某教材的编著,则会优先使用该种教材。这类教材的主要特点是理论性强,内容概况性好,价格相对便宜,但案例和解释较少,习题不够丰富,不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此外,这些教材往往都不配备对应的其他教学资源,如教师手册、习题答案、教学内容PPT等。使用这样的教材,教师就需要在上课时对教材内容进行大量讲解,还要为学生补充课后练习题,寻找教学案例,自己做习题答案,开发PPT教学课件等,工作量极大,使用极不方便。加之这些教材的持续性不够,要么更新速度极慢,要么只出一版后就停版,导致教师要经常性地更换教材,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会计专业则选用了美国及加拿大学者编著的英文教材,该类教材的特点较多。这里只介绍笔者在使用这些教材时感受较深的两点:

第一,这类教材在每章内容之后都给出了数量极大的练习题供学生使用,题型也很丰富,包括Quick study、exercise、 problem等。这样的安排,会确保教材正文中所讲到的重要知识点能够被学生反复应用,直至完全掌握。众所周知,会计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让学生动手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而笔者在国内教学时,最头疼的也是这个环节。因为中文教材中给出的练习题实在是太少了,习题的内容也缺乏设计感,完全达不到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动手能力的要求。每次讲完课,笔者还要给学生补充一些习题,让学生复印后使用,这样做不但会耗费教师的大量精力,也无法确保练习题的质量,学生复习时也极不方便。第二,这类教材都配备了极为丰富的补充教学资源供教师使用,具体包括教师手册(纸质版), PPT教学课件,练习题答案,考试用题库等。这些资源都是教师上课时最需要的东西,也是笔者平时在国内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自己去准备的东西。如果国内的教材也能够有这么好的配套资源,无疑是每位教师的福音了。

2.实验室比较。从目前两校会计实验室的条件来看,太原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有最新建成的一个大型综合实训中心,还购买了一些较新的会计教学软件,从而使会计实验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条件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没有独立的会计实验室,能够完成会计实验的计算机机房也比较小,硬件条件明显不如太原工业学院。

3.实习模式比较。由于每年招生人数较多,又没有稳定的企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目前太原工业学院会计专业实习都采用了分散实习的模式,就是由学生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完成相关实习,学校和教师只在实习过程中进行抽查,以督促学生在岗实习。实习完毕后,由学生提交一系列实习文件和实习成果,再由实习负责教师根据这些资料给学生打分,确定该门实习课程的成绩。这种实习模式下,学校的实习负责教师根本没有条件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而实习单位的会计专家由于对学生的实习任务不清楚,实习指导中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也不明确,自然没有积极性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这样的失控状态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习流于过场,实习效果较差。

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实习并不多,只在第六学期安排了一门为期6周的有偿实习课程, 该课程的学分不与毕业挂钩,学生可以自由决定是否选择这门课程。一旦学生选了这门课,学生就有义务缴纳相应的费用,学校收了费,也就有义务在某个企业或某个环境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必需的实习指导。这种实习模式下,由于学生是交费实习,实习就不再是被动的要求而变成了学生的主动需求,当然就不会出现学生“假实习”的问题了。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收了实习费,就会有足够的资金来聘请专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实习指导,也可以补偿接纳实习学生的实习单位所发生的一些成本,从而提高企业接纳并指导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实习可以认为是一种可持续的实习模式。

四、两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差异

(一)教学方法

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主要分为讲授(Lecture)、实验(lab)、辅导(Tutorial)、研讨(Workshop) 四种形式。一般每门课程总学时中只有1/3的课时用于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剩余的时间主要用于实验课。笔者本学期选修的三门课程都有实验课,更准确地说应该叫做练习课。教师讲授时不会深入挖掘书本上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重点讲解操作性强的部分内容,同时结合章后练习,以练带讲。由于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涵盖教材中的全部知识点,学生要想充分掌握该专题的知识,就要在课下自己阅读课本,同时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这种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太原工业学院的教师虽然也会采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启发式教学方式,但比重较小,由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由于教师基本上已经在课堂上将知识点讲解得很细致,相关书籍阅读方面也没有硬性要求, 所以学生只需要在课下完成作业即可。这种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结果导致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不足,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组织

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由于是职业教育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组织上基本都是小班教学,每个班级的班容量不超过30人,一般是20人左右。这种课堂规模的优势非常明显:第一,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比如,Dennis在讲授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时,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会问班级里的同学“good?”,甚至逐个点名来问。如果有学生没有听懂,就会马上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也会很耐心地再讲一遍。如果大家都点头并回答“good!”,他才会开始继续下一个主题。第二,便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北美学生已经非常习惯于师生平等的理念,所以上课时师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多的,在Dennis的课堂上,每节课都会有1/3左右的学生与他进行较长时间的深度对话与沟通,而这种对话并没有严重影响教师的讲课进度。但如果课堂规模过大,这种大范围的师生沟通就会变得极不现实。

太原工业学院虽然是本科院校,但强调的也是“应用型”院校,同样也是应该非常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的。但是由于近几年的急速扩招,导致学生数量激增,各种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课堂组织也由原来的30~60人的中小班教学改为了120人以上甚至是160人的大班教学。由于课堂内的学生人数过多,自然无法开展分组讨论及小组展示等教学活动,也不利于师生的无障碍交流,更不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中心”的授课方式自然成为了一种无奈的选择。

(三)成绩评估

太原工业学院中加班学生的每门课程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所占比重是30%至50%,教师可以自由调整(非中加班的本科生是不能享受这一待遇的,他们的平时成绩只能占到20%,期末考试成绩要占到80%)。平时成绩的构成主要包括出勤、作业、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四部分。出勤主要是由授课教师上课点名来完成;作业由学生在课下完成后集中提交,但是抄袭现象较为严重,致使教师无法通过作业情况来有效区分学生的平时学习状态;单元测试会在课堂上集中完成,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又没有足够的教师监考,所以抄袭现象也较为严重,只是略比作业情况好点儿而已;期中考试会由任课教师邀请其他教师来监督学生考试,以确保成绩的真实性。通过期中考试可以在教学中期及时检查教学效果,便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式,也促使学生反省学习中的问题。期末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50%至70%,通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期末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考场,30人为一个标准考场,安排两名教师监考,管理十分严格。

学生的最终成绩就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组合。如果没有达到60分的及格线,就需要在下学期开学时进行补考,如果补考仍然不及格,进入重修。假如重修考试仍然没有合格,毕业前会再给学生一次补考机会,通过后即可以毕业。从上述流程可以看出, 学校是非常希望能够让学生都顺利毕业的,一次机会不行,就再给一次机会,直至送出校门为止。

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学生的成绩评价方法也是由平时的出勤、上课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组成的,与上述太原工业学院中加班的基本一致,因为中加班学生的评价方法本身就是借鉴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经验所设计的,只不过是在执行时有了一些差异而已。虽然形式上两校学生成绩评定方法相似,但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实行的效果较好。原因有三点:第一,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都是小班上课,每个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老师都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哪些学生学得好,哪些学生跟不上,老师心里都比较有数,所以上课表现、出勤、作业等环节教师都会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比较合理的分数。而太原工业学院因为班级过大,老师无法实现经常性地点名,学生作业又抄袭严重,学生上课表现也无法衡量,导致平时成绩失真现象较为严重;第二,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学生在考试时的作弊现象不严重。由于班级人数少,使得学生在平时老师随堂进行的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时,很少作弊,这样得到的成绩也较为真实。而太原工业学院中加班的学生作弊现象较为严重,除了最为严格的期末考试之外,平时的小测验、期中考试不能完全达到考评的效果;第三, 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对成绩不合格学生的处理是比较严格规范的,如果学生的学分绩点达不到毕业要求,是坚决不会给学生发放毕业证书的,所以学生很清楚如果不好好学习将面临什么样的结果。这与太原工业学院的尽量让学生都毕业的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五、总结与展望

太原工业学院与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合作已经进行了八年。期间,得益于中方院领导对合作项目的高度重视,加方负责人的认真推进和严格要求,中加双方授课教师的通力合作与辛勤耕耘,使得该合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通过互派教师交流学习这个平台,也使双方教师能够更深入细致地了解两校在教学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差异,总结经验,推动合作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完成了本篇交流学习总结报告。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以写实性描述为主,通过详细介绍和比较两校两年制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特色、 教材选用、实习模式、实验条件、教学方法、课堂组织、成绩评估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发现差异,分析原因,希望通过借鉴加方经验,进一步提升太原工业学院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

通过分析,发现太原工业学院中加合作办学会计专业目前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确定的培养目标过于突出理论知识的掌握; 二是开设的课程过多过杂,核心专业课的课时不足,实践课安排不合理;三是教师严重缺乏专业工作经验,且学院对教师的管理过于琐细;四是选用的教材不太符合中加合作办学的需要;五是没有稳定的实习基地,分散实习存在弊端;六是教学理念落后, 仍然采用“教师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七是班级规模过大,不利于课堂互动以及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八是学生抄袭及作弊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平时成绩失真;九是在考核方面过于迁就学生,不敢或不愿严格处理成绩差的学生。

借鉴College of the North Atlantic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在培养目标中淡化理论知识的掌握,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 细化专业能力的具体内容;其次,删减不必要的课程,增大核心专业课的课时用于安排实验,取消单独设立的短期(1-2周)实践课程;第三,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中兼职,增大有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的聘请比例;第四,学院对教师要采用粗线条管理,给予教师一定的教学自主权;第五,尽量选用高质量的配有翻译版的英文影印版教材;第六,制定鼓励政策,增加校企合作的力度, 与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逐步减少分散实习的比例;第七,探索有偿实习的可能性,尽力杜绝虚假实习;第八,缩小班级规模,细化管理平时成绩,强化过程评估,严格考核;第九,督促、 鼓励教师转换教学思路,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切实将教学中心由教师转为学生。

上一篇:创新内容下一篇:设计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