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思考

2024-07-26

比较与思考(共12篇)

比较与思考 篇1

一、两国经济发展的异同点

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个国家都是农业大国, 都拥有古老的文明和悠久的历史, 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以及经济快速崛起面临的相同挑战和国际环境。中印两国自实施改革政策以来, 由于两国选择的社会体制和发展道路不同, 因此两国的发展成果和潜力也有不少差异。从发展速度来看, 中国快于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 印度的实际GDP年均增长5.6%, 而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为9.3%;1991~2003印度年均增长5.8%, 1991年至2003年中国平均增长率为9.7%

在基础设施领域, 中国的发展也超越印度。中国具有3万公里的高速公路, 是印度的10倍。中国的移动电话数量是印度的6倍。印度的电力供应远远不如中国。在个人计算机领域, 尽管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很强, 有庞大的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但它对世界的渗透力十分微弱。两国都是农业大国。大约有70%的印度人居住在农村, 中国不到六成。据2002年的统计显示, 中国每公顷土地可生产6350千克水稻, 3823千克小麦, 而印度为2964千克水稻和2742千克小麦。

中印两国行政机构的效率。根据世界银行2004年11月的一份投资环境评估调查报告显示, 在印度, 平均至少需要89天办理好所有营业许可证明, 而在中国则需要41天。破产程序办理在印度需要长达10年, 中国是两年零4个月。印度土地准入是另一个障碍, 它限制了产业的发展。产权不清晰, 土地交易要收取非常高的印花税。

二、中印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的原因

近年来, 中国和印度在经济发展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印度仍在继续推行经济改革, 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但印度经济与中国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形成有多方面的根源:

(1) 中国的改革开放比印度要早10年, 人民思想比印度更加解放。印度的民族主义情绪强烈, 其相当保守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影响了对外开放。 (2) 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能集中权力办大事, 效率较高。就拿基础设施的建设来说, 2003年, 中国财政在电力、工程、交通、电信和房地产方面的支出高达2600亿美元, 印度只有310亿美元。 (3) 中国政局长期稳定, 而印度从80年代后期以来, 政府更迭频繁, 对印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不利影响。印度没有经过彻底的民主革命, 因而引发的土地问题、种姓制度、教派冲突都成为其前进的包袱。 (4) 在亚洲各地区经济中, 东亚经济发展最快。中国的地缘优势利于中国开展同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而印度受其地理位置离东亚有些偏远, 不太有利于开展同东亚国家的经济合作。

三、印度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尽管中印的社会体制以及发展轨迹不同,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 印度经济在很多方面值得中国研究和借鉴:

(1) 印度的软件业在世界名列前茅。印度目前拥有巨大的软件人才库, 专业人才有77万。印度软件产业产值2003年达124亿美元, 其中出口95亿美元, 占印度出口总额的20%。 (2) 印度的金融系统运行比较健全, 不良贷款比例较低。股票市场发展较成熟, 成为印度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场所。 (3) 印度的私人资本在运作方面经验丰富。印度独立后, 私营财团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而且产生了一大批新的私人财团。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后, 私营企业或私人财团迅速发展壮大, 并很快进入全球化经营。 (4) 印度的人才国际交流多于中国。由于印度英语普及率较高, 高等教育机构使用的教学语言都是英语, 因此印度高校学生能够获得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信息。印度大学教育比较重视创新教育, 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印度某些大学和专业学院有一定的国际知名度。

四、两国发展前景的思考

同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和印度, 崛起的经济基础都在不断增强。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 两国必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 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的国家, 各国都有亟待解决的难题和困扰。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是一国崛起的必要条件。从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来看, 中、印面临相似的优势和挑战:

首先, 劳动力是中、印最大的优势。未来几十年两国继续拥有全球最大的工作年龄人口。但中印也因此面临就业、教育和其他方面的巨大压力。印度需加快发展制造业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中国需通过优化产业结构,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这些均需要加大教育等人力资本投入。其次, 在资本方面, 中、印拥有市场和劳动力的优势, 投资回报高, 对国际资本有吸引力。但中国金融市场有待完善, 印政府负债和预算赤字居高不下。尽管表现不同, 但都是影响投资的结构性难题。第三, 生产率的提高, 除依靠技术进步, 更需要基础设施、制度环境和管理技能等保障。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领先于印度, 但在企业创新、法制、金融体系等“软的基础设施”方面印度有长期积累。

中印两国将是今后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一级力量。中国和印度的确面临着许许多多相似的挑战和机遇, 这需要两国的通力合作。目前边界谈判, 贸易保护以及意识形态的差异还影响着两国的友好发展, 这些问题需要被正视, 更需要被全面合理地解决。中国的稳定发展符合印度的利益, 印度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鼓励和支持。中印双方的稳定发展以及友好往来不仅符合双边利益, 更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两国应站在更高的历史角度去审视当下, 携手并进。

参考文献

[1]庞中英.关于“中印对比”的话语[J].世界知识, 2006, (05) .

[2]张海誉.对中印关系的现实性思考[J].人民论坛, 2011 (05) .

[3]Richard Herd, Sean Dougherty.Growth prospects in China and India compared[J].The Europe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7, (01) .

比较与思考 篇2

摘要:本文通过我国和国外增值税征收状况的比较分析,针对我国现行增值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在小规模纳税人、征税范围、增值税类型的选择、税款抵扣与发票管理四个方面,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先进办法,进一步对我国现行增值税税制加以改进和完善:我国对小规模纳税人设定的税率偏高,税率应在3%D4%为宜;为了使我国的增值税形成完整的课征体系,应把那些与货物交易密切相连的服务业纳入征税,并最终将农业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应尽快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对发票的管理可采用“以票管税、帐票结合”的方法,强化责任制,建立省级发票稽核中心,地、市建立分中心,实现本地区范围内的稽核工作。?

关键词:增值税;税率;征税范围;税收类型;发票管理

?基于价值的增值额而征税的税制设想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当时德国的卡尔?弗?冯西门子曾建议实行这样一种税以代替多阶段征税的营业税,西门子称他的建议是要推荐一个“精巧的销售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托马?斯???S??亚当斯则将他的建议看成是经过改造的“企业所得税”。虽然很早就有在生产流通领域开征增值税的.设想,但增值税的具体实践运用,却是近几十年的事,其发展极为迅速。自从1954年法国成功地把旧的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以后,其影响非常广泛。由于增值税是一个高效、中性的税种,因而倍受各国青睐,短短的40多年就风靡全球。截至,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增值税。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引进增值税,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改革。第一个阶段是1983年的增值税改革,它是增值税的过渡性阶段,是在产品税的基础上进行的,征税范围较窄,税率档次较多,计算方式复杂,残留产品税的痕迹,是“变性”的增值税。第二个阶段是1994年的增值税改革,它是我国增值税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增值税的规范阶段,参照国际上通常的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既扩大了征税范围,减并了税率,又规范了计算方法,使我国增值税开始进入国际通行的规范化行列。增值税作为我国最大税种,占税收收入的60%左右,在财政收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行增值税仍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可行办法,进一步对现行税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便使增值税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是指经营规模较小,不具备基本会计核算能力,流转税额在税法规定的限度以下的纳税人。我国是按照纳税人的年销售额和会计核算两个标准来划分,可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为了方便小规模经营者纳税,简化税收征管,国际上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采取了如下四种特殊办法予以处理:

1?对流转额低于某一数量的潜在纳税人实行免税。采用这种办法的国家主要有德国、希腊、葡萄牙、卢森堡、丹麦等。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采取全部免征增值税的办法。

2?对免税小公司的供应商额外征收平衡税。这一处理方法主要为比利时、西班牙等国采用。以比利时为例,该国对小型零售商采用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其商品销售免征增值税,为了弥补由此造成的损失,该国对小型零售商的供应厂商额外征收平衡税,这种平衡税对小型零售商进口商品时同样课征。?

3?估定输出税。估定输出税是对小业主的销售额实行估算征收的一种简化征收税制。采用这一办法的国家主要有爱尔兰、比利时等,这种办法也是我国惯常使用的征收方法之一。在我国对销售额的估算,一般是以前一年的销售实绩为基础,结合普遍影响经营活动的因素以及该业主的特殊情况,作出适当调整。?

4?减征增值税。减征增值税是对小业主实行一定的税收优惠,减征一定幅度的增值税金,这一办法主要为卢森堡等国所采用。从对小规模纳税人征收增值税的税率来看,韩国增值税基本税率为10%,对小经营者实行简易征收办

小学语文比较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篇3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不管学什么,都应该思考,只有去思考了,才能有所收获,否则,任何学习都是徒劳的。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会边读边思考,就不会有良好的阅读效果。实践也已经证明,如果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边读书边读边思考,不但会理解感悟课文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出他的创造性。因此,在学生阅读的开始,我便会设置几个有关这篇文章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文章,自然会让他们开动自己的大脑,去解决这些问题。有了这些问题,学生似乎有了读书的目标,有了目标,就能激发出学生的的潜力,有了潜力,不但会让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其它许多问题,而且还会激发出他们的创造能力。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每一篇文章,都像大海一样丰富,里面包藏着许多奇异的珍珠、贝壳……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能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到这些珍宝,那么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阅读时,我便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精彩描写,或者重点词语或者句子或者细节,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精彩描写的理解,达到进一步理解全文的目的。

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异常,许多课文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的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理解会有一定困难。但是,既然是文学作品,就一定是由“人”写出来的,因此一定包含着“人”的思想情感在里面,有时虽然有年龄的差距,但是,情感往往是相通的。所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阅读理解文章,不失为一种上乘的方法。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方面例子很多。如 :脂砚斋全评《石头记》,写出了自己对《石头记》这部书的独特感受;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笔在课本上圈一圈,勾一勾、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写出自己的共鸣,甚至由此引发自己思想的野马驰骋到广阔的“草原”。这样,就会让学生在读书时,调动自己所有的资源,一边读一边思,然后有所所感,有所感悟之后才会圈、勾、画、作批注,这难道不是一种很好的事吗?所以,每每在阅读之前,我都会提醒学生拿出自己的笔。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一篇文章读完了,总会有所感,有所悟,把这些点滴体会记录下来,便会成为我们以后写作的素材。如果不记录下来,时间久了,便会忘记得一干二净。所以,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两篇文章后必须要写出读书笔记。这样,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便会在心灵深处留下深深地印记,必将会熏陶他们的灵魂,让他们的灵魂变得更加高尚,更加纯洁。

其实,良好的素质来源于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素质只有变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源泉。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我国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中德职业教育比较与思考 篇4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代, 教育都是民族和国家命运发展的关键。一种教育制度的出现与其社会进步总是一脉相承的, 社会结构决定着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设计与制定。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设计, 必须是一个横向与纵向社会结构协调搭配的设计结果。反过来说, 一个民族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传统习俗、价值观念, 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设计、方针和政策。因而, 国家与国家间的教育布局没有先进与落后之说, 只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别。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并以国家政策作为保障进行广泛推广, 据统计, 到目前为止, 中国职业教育领域已累计派出赴德职业培训团体上百次, 培训总人数上千人。作为受训人员之一, 在德期间, 笔者不仅完成了具体的课程 (情景教学设计) 设计, 而且在德学习期间的亲身见闻, 使笔者对于中国职业教育, 从教育现状、教育保障制度与良性循环以及教育传统的连续性方面, 进行了分析与反思。

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 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笔者常常提醒自己, 作为一名教师, 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成功之“果”的同时, 更应该学习其成功的“因”。因为一种合理的教育制度或教育方式, 永远是和其社会制度与文化相结合的, 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因材施教”一样,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 不同的社会状况与文化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制度。因此, 在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时, 应该思考德国社会状况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因果关系。

职业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 它的出现是社会手工业发展的产物。我国在明朝洪武年间 (1395年) , 随着民营手工业规模化的发展, 在江南出现了手工技术人才的专门化培训, 这是我国规模化职业教育最早的雏形, 也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规模化职业教育萌芽。但我们的职业教育随着历史的变革, 与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一样被淹没在历代王朝更替的大潮中。

1 德国的职业教育

德国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得益于西方近代工业革命。1800年, 德国出现如我国明朝类似的职业培训, 随着产业生产的需要, 掌握一定技术的工人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凸显, 以师父带徒弟的传统职业教育方式, 被以行业为主的机构大量招收学员的职业培训机构所替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出现, 行业培训又无法完成大批量的人才培养, 培训机构开始寻求与学校合作, 进行联合培养, 加之政府统一的教育经费以及统一的教育制度, 形成了今天德国独特的职业教育模式:企业、学校、政府三者合作办学的职业人才培养机制。其中, 企业是甲方, 学校是委托方, 政府的职责是提供制度保障、经费支持与监督。这就形成了德国现在职业教育中赫赫有名的双元制度。其实, 除了双元制度, 德国的职业教育还有许多其他的形式与途径, 双元制度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一个社会的工业化程度越高, 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就会越高。因此, 职业教育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 社会工业化程度越高, 社会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也会越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职业化教育的社会需求显得非常急迫,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对于职业教育者而言, 机会与挑战并存。由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特征与社会特点, 中国的职业教育并不能够完全照搬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 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从经济、文化、习俗与价值观念的角度,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2 中德教育的差异

中国与德国职业教育的区别并不是手段、方法上的区别, 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也并不仅是手段、方法上的学习。学习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 有4个方面值得我们认真分析与思考: (1) 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 (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育制度本身的设计方向) ; (2) 社会背景与文化传承; (3) 教育保障制度的完善与教育体系的独立价值; (4) 教育理念的延续性与价值导向的独立性。

在我国古代, 社会化教育有2种重要的形式与途径: (1) 由国家行政机构设计, 面向全社会的科举教育 (精英教育) , 它有着现代意义上的学历教育精神, 每一个学习阶段都由权威部门颁发合法的文凭, 如状元、举人、秀才的等级证明, 这种教育 (精英教育) 是整个社会价值导向的唯一标杆, 孔子定义的“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第二》)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 导致了知识分子阶层崇尚“重道轻器”的传统习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金字塔教育结构深入每一个人的骨髓里; (2) 最为广泛、社会地位低下、不被人们重视的技术 (职业) 教育, 也是国家权利范畴之外的民间途径—“师徒”制度, 它的存在没有依赖国家法定的“学历”证明, 而是一种庞大的、没有成文的行业规则来维持, 凡是入行的人都需要自觉遵循该行业规则, 包括技术的学习与为人的准则, 这是一种最广泛的、普通意义上的技术 (职业) 教育形式, 被统称为“百工”。“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 (《考工记·总序》) , 这些“百工”就是意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奴, 有的兼指管理工奴的工官。可以想象, 在中国古代, 技术在人们观念中的社会地位何其低下。其实, 古典意义上的 (职业) 技术教育非常广泛, 潜藏于广泛的底层社会中, 师与徒、父与子、兄与弟之间, 随时存在着职业教育的传承, 其社会地位低下、收益微薄, 因此不被社会所崇尚, 但它实际上承载了中国最为广泛的职业传承。

这些特殊的传统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严格的社会分工制度导致了受训人的社会地位、收入与人生境遇。唐代的朝散大夫、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戒子绝艺”就是最好的例子。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市场经济结构的变革与社会分工形式的改变, 传统职业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的社会分工带来的职业需求。如是, 职业学校的出现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这是国家行政机构在教育设计上的出发点, 但教育的受众对于职业教育认识却还停留在过去的观念上。

3 中国教育的问题

今天, 中国大部分受教育者还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价值观念:求学是改变现实命运的重要途径, 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与个人发展命运、人格尊严等同。高考就像一扇“门”, 过不去就成为“坎”, 金字塔形的教育结构决定了教育受众高度统一的受教价值观, 与爬山一样, 越往上竞争越激烈, 受教的价值与成果也就越高。所以从受教育者角度来看, 选择大学是受训者社会地位、利益与价值尊严的综合选择, 而非个人的爱好、志趣与职业规划, 这种现实状况滋生了教育执行部门热衷于大学的等级排名也就并不奇怪了。对于中国大部分教育资源较贫乏的地区来说, 宁愿选择最差的大学也不愿意选择最好的职业学校,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中国传统观念使得大学 (常指非职业教育) 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包含着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之外的许多特定价值, 导致了中国特殊的受教土壤与教育形态。所以就有了如“久旱逢甘雨, 他乡见故知。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山沟里飞出金凤凰”等说法。对于受训者来说, 由于教育成本非常高, 以及人们普遍爱“面子”, 常常把自身职业与其社会地位甚至人格尊严的价值观等同起来, 所以人们普遍认为上最差的大学都比上职业学校好。这种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传统观念 (观念的潜在制度化影响自身的实际利益诉求) 的影响。而相对来说德国却没有这种观念的制约。

在德国, 教育执行部门对于教育的理解、教育结构的设计, 因没有中国高考这样的“同化器”, 让教育受众对于教育途径的认识就如渡河一样, 不同的教育机会与条件就像选择不同的渡口。所以德国教育就像一扇窗, 在教育受众的观念中, 从事技术职业与其他理工科职业就像从不同窗户里展望不同的风景一样, 只有专业选择与职业属性的不同, 而没有社会地位甚至牵扯到人格尊严的上下与优劣之别, 这与其整个社会的工业化程度、社会文化习俗与社会制度紧密相关。笔者在与德国职业学校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有的学生 (职业学校在校生) 在中学期间是非常优秀的, 他们没有选择大学而是先进入职业学校学习, 原因仅仅只是自己的爱好与人生理想, 他们认为职业学校与大学之间各有优劣, 只是专业类别、学习内容与社会分工不同而已。这在中国就不同了, 今天, 中国的职业学校实质上已成为各类大学的“差生收容所”。首先, 中国人普遍崇尚“办公室类”职业, 忽视“劳工类”的工作。这种观念导致中国职业教育行大学之职的教育现象在所难免。其次, 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教育“社会效益”的考虑以及职能鉴定体系的缺失与利益制度化, 使得教育执行单位必须考虑职业设置与招生的关系, 教育受众考虑的是受教育成本与受教育成果的关系, 这些因素都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中国职业教育的生态与发展。

中国自“五四”运动以来, 民族传统的自信与价值观、传统的思维习惯、教育制度遭到了彻底的否定, 教育发展的主要参照与依据, 并不是纵向的社会、文化、行业传统, 而是横向的现实处境。到1949年以前, 中国近代教育的改革与起因是对传统的批判与对现实的思考。因此, 在教育上的所有改革、探索行为的内在性质是各种思潮的反映。1949年以后的60多年间, 改革开放前出于政治原因、改革开放后出于利益原因, 教育的改革其实是各种社会运动的表现。

中国与德国职业教育在制度层面上来说, 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观念、环境等方面, 而是教育精神的独立性、延续性与断层性之间的区别。德国的职业教育, 在教育精神、方向与设计上200年不变, 不管社会发生何种变化, 其教育的原始方向始终独立于社会变革与政治运动之外而延续和发展。而中国的职业教育却是三年一小变, 五年一大变, 在“创新”的幌子下, 教育改革变成为一种运动思维, 其实质还是20世纪以来的民族自卑心理与制度文化的影响与反映。德国虽然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主要参战国和战败国, 但其文化传统、社会价值导向并没发生根本改变, 其教育始终独立于政治制度之外独立发展。所以, 无论社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其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并没有发生变化。职业教育根本的价值观没有随着社会的变革而轻易被否定, 只是在结构制度上进行改良与完善。从这方面来分析, 德国的双元制度与德国社会的文化、经济、人文等发展是相协调的。

4 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

相比中国, 德国不仅是一个职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 而且在职业化的普及程度、职业教育的制度保障、社会文化与习俗方面保证并繁荣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德国社会对职业培训的投入、职业结构的设计、职业资格的认定与准入, 都有非常成熟的机制与完善的制度建设相配合。以建设一栋民房为例, 需要的职业分工主要有:Statiker (相当于中国的安全验收人) 设计师、木工、漆工、水泥工、制砖工、电工、瓦工、地板工、清洁工等。在这些职业分工中, 都需要有职业准入才能够从业, 否则就是“黑工”。“黑工”不仅待遇非常低, 而且是违法的。而在中国, 其中除了电工需要职业准入之外, 其他的都还是以民间师父带徒弟的方式在延续, 这样的好处是节约了受训者的教育成本, 同时也节约了国家的教育投入。但最致命的缺陷是:由于职业准入门槛低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导致了职业能力的低劣与效率的低下。在我国, 一个初中毕业的孩子跟着大人做一年半载的瓦工, 就可以独立从事瓦工工作了, 没有人说他是否合格, 他们也并不需要自己出钱去学校培训。所以, 在中国的职业学校里, 我们看到的大部分专业设置是“办公室”类的, 很少有“劳工类”的专业设置, 这是教育执行部门和受训者之间都非常清楚的社会现实, 也是教育执行部门与教育受众均不愿意看到和接受的教育现象。中国这种客观的社会因素, 导致了中国职业教育之路的特殊性, 无法与德国职业教育环境完全等同对待。

5 结束语

中国特殊的社会现状, 导致了今天中国的大学教育普及时间短;中国社会特殊的传统文化与观念情境, 导致了教育观念的特殊性。如近几十年广泛见于中国农村地区的“要想丢掉锄头柄, 就要上大学”等公共标语, 可以想见, 大学赋予人的职业期盼有多高。在中国, 特别是落后地区的职业受训者, 习惯统称职业院校为“大学”, 反映了受训者还无法重视与正视职业教育的真实心理。那么, 与德国的职业教育相比较, 我们该学什么?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拿来主义, 而应该是开阔眼界反观自我, 从根植于中国的现实社会情境之中, 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现行的教育制度来分析与反思。

参考文献

比较与思考 篇5

我国与欧美国家内河航运的比较及思考

水运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内河航运利用天然资源不占地、投资少、成本低、能耗低、运能大、污染少、平均运距长的优势,实现干支相通,江海直达运输.对于目前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日趋宝贵、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状况,水运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我国水运资源丰富,内河通航总里程达到10万多公里.但是,我国内河运输总体水平与航运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作 者:尹畅安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 刊 名:水运管理 英文刊名:SHIPPING MANAGEMENT 年,卷(期): “”(4) 分类号:F5 关键词: 

比较与思考 篇6

【关键词】英语课程标准 比较 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教育部,2001)(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2001》)已经走过了快15年的历程,它成为中学阶段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向标,指导英语课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目标的改进与实施。教育部于2003年,2012年对原有的《课标(实验稿)2001》进行了修订,力求能够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推进英语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文章通过对2001和2012版课程标准的比较,引发对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一、《课程标准(2012 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总体变化

《课标(2012 年版)》本着反复研讨,精心修订的原则,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理念、课程性质、思路设计和教育目标等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在具体内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调整,使之更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体现高中英语课程指挥棒的作用。

二、2001版和2012版课标相同点

1.依据相同。两个版本的英语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门以文件的形式规定高中英语学习者应该达到的英语语言能力目标。因此课标的制定都是大量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等在大量的实际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通过文字表述的形式制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高中学生在不同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以及形成相应的情感和态度等。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都依据当时高中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从国家发展的需要,社会对毕业生英语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实际的发展特点为依据,遵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制定相应的知识技能、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的总体目标。

2.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两个标准的制定都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从文字表述和理念上体现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了英语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运用英语学科的工具来实现教育目的和意义以及为地方社会服务的目的。两个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英语学科的规范和有序发展指明了方向,使得英语教学目的明确化,教学过程规范化的正确发展方向。标准的制定成为中学英语教学的“宪法”,使得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都能以标准为依据来规范自己的教学和学习过程,规范教学态度,努力达到课程中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科学性。同时两个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标准的制定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个体的实际需求,从而指导教师、学生和学校的教学活动。

三、《课标(2012 年版)》与《课标(实验稿)2001》的差异比较

1.课程性质的差异。《课标(实验稿)2001》明确强调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能够掌握一定语音、语法知识,能够看懂一定的英语阅读资料等都从语言的工具性出发,语言的人文性特点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但在《课标(2012 年版)》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也是第一次明确了英语学科需要利用它的工具性特点,理解和包容不同国家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自身良好的品德和长远发展。

2.分级标准的差异。两个标准都以有一定英语语言技能,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依据,但是《课标(2012版)》对个别的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进行了更为详尽具体的文字表述,如2001版的课标中规定“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在《课标(2012 年版)》中修改为“理解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以及其意义和用法”。这一修订对名词的单复数掌握更加具体,并且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类似的还有“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修订为“理解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等。所有的表述都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

四、基于两个标准的思考

两个标准均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标(实验稿)2001》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师角色,由原来课堂的主导者向“引领者”“促进者”转变,《课标(2012版)》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

首先,教师需要以教师自我效能感为源头,提升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其次,教师需积极转换教师角色,由原来的课堂“主导者”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再次,在大数据时代教师要合理整合各种资源,使其为教学服务。

总之,通过两个标准的比较,发现标准在制定时具有传承性,同时通过差异的分析发现标准的制定更加细化,更具有操作性,同时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标准为依据,适时调整和规范自身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黄伟明.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剖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4,(25).

[2]雷新勇,周群.从基于标准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视角审视课程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J].考试研究,2009,5(1).

【课题来源】咸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编号:XSYGG201612)。

中美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与思考 篇7

一、我国外语教学方法的现状

我国的外语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我国的政治经济息息相关的。同时,外国的政治和经济也影响着中国的外语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和对外交往的扩大,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21世纪又将是国际化的高科技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智力和人才竞争时,。因此外语教学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外语教学方法具有让人堪忧的一面:

教学方法依然陈旧。多年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普遍采用“重知识传播,轻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灌输式来实行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和机械地接受,不习惯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输出式的活动。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不会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本和应试技巧的讲解式教学仍是我国外语教学的主要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确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学生掌握了很多的词汇和语法,进而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却是不可低估的---许多同学最后学成了“哑巴英语”,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丢弃了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目的---实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促进和培养。

缺乏经验理论和经验总结。我国的外语教育包括正规英语教育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外语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经验,但这些理论和经验未能得到及时的总结、提高和传播,没有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

外语教师自身素质有待于提高。据调查,目前我国英语教师的素质、业务水平和教学投入并不乐观。特别是在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的情况下,师资素质差、梯队建设不足是外语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对外语教学的科学性缺乏认识。部分外语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科学性、复杂性、艺术性认识不足,忽视了结合我国外语教学实际开展充分的、实事求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作法,尚没有形成将外语教学作为一门学问进行认真的探讨和总结其规律性的理性认知与实践驱动力,对于外语教学经验的总结,对于外语教学的开拓进取的动力意识不足。

二、美国的外语教学方法

美国外语教学普遍采用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注重对学生进行目标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大量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运用目标语表达,解释和讨论以进行信息交换。其具体教学模式主要有4种:

传统模式。这种模式主要运用于小学。在这种模式下,外语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每周安排3-5节课,每节课20-50分钟。使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

探索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使学生对某种语言和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而不是着重培养其语言能力。

沉浸模式。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部分或全部用外语来学习。因而,其又可以分为完全沉浸和部分沉浸两种。完全模式要求学生用外语来学习所有的科目;部分模式则只是要求学生用外语学习部分科目。

双向沉浸模式。把英语作为母语的学生和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编在同一个班内(通常各占一半),以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两种语言各占50%的时间。

另外,美国外语教学大量运用试听设备、计算机辅助教学,广泛运用影视音像、国际互联网的资源。

三、启示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能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国外的一些做法,而应当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创城和发展有益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经验,丰富我们的教学。对比中美外语教学,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启示:

1、进一步认识学习外语的重要性

应当认识到,学习外语不仅仅是因为社会急需外语人才,满足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而且要认识到学习外语对一个人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要坚决克服学习外语是崇洋媚外的观念,要看到世界各国各个民族对于外语的学习都是很重视的大趋势,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在加强对外语的学习,我们现在学外语就是为了将来让更多的外国人学汉语。

2、提高效率,避免费时低效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学理论,或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或以内容为中心(content-centered)或用交际法等。但是传统的方法并不是都是落伍的,比如,阅读教学将仍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这一方面由于受财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校仍不能建立起能过满足学生需要的多媒体实验室,为学生营造语言学习的第二课堂。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设施上加大投入,大量建设多媒体语言实验室。

3、搞好师资培训,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

抓好大学外语教学,提高外语教师的素质,从根本上解决师资问题:抓好在职培训,使教师不断更新语言知识及教学理念。可借鉴美国的一些非正式形式:每周末或每月组织运用目标语言就时事和别的事情进行沉浸式讨论。同时对于这一切要进行记录、评估,使之切实落到实处。

对我国外语教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是有必要的。我们不同意有些同志对近几十年外语教学的成绩进行否定和抹杀。他们只看到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即听力、口语稍差,却忽略了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的进步。近年来,有人以“只要能交际就行”为口号对外语教学的语法和语音教学进行封杀。我认为外语教学还是应当听、说、读、写兼顾,不可偏废。借鉴外国经验的同时,我们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美外语教学方法的简单剖析,并结合其形成因素对中美外语教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明中国外语教学应该不再是单一地发展,而是朝着多元化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外语教学,美国教学法,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24-25

[2]谢之君.中国英语: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的干扰变体【J】.现代外语,1995(4):7-11

中外公益信托比较研究与法律思考 篇8

关键词:公益信托,比较分析,法律思考

公益信托是指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 为使社会公众或者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受益而设立的信托。它是委托人将信托财产委托给受托人, 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对信托财产进行管理、使用, 并按照信托文件的要求将信托财产及其受益用于实现信托文件所规定的社会公益目的。我国《信托法》对公益信托的定义是为救济贫困、救助灾民、扶助残疾人、发展教育、科技、文化、艺术、体育事业,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环境保护事业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而设立的信托。

公益信托不同于其他信托, 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一是目的的公益性。公益信托, 顾名思义, 是为公益目的设立的信托, 因此目的的公益性成为公益信托的基本条件。这一点, 在各国法律中都有明确规定。除我国法律规定外, 公益信托发展较为成熟的英国、美国、日本等法律中都有类似规定。如美国《公益信托法》第348条规定, 公益目的包括救济贫困、促进教育、倡导宗教、增进健康、政府或者市政目的, 以及其他有益于社会的目的等;日本《信托法》第66条规定公益信托须为祭祀、宗教、慈善、学术、技艺或其他公益目的;二是受益人的特殊性。与普通信托不同, 公益信托的受益对象不是某个或某些确定的或可确定的人, 而是整个社会或社会公众的一个足够大的部分, 不会因为受益对象不确定而无效。公益信托受益人的“不确定”是指信托的最终受益人不确定, 而受益人的范围根据信托的目的是可以确定的。比如:一个企业出资设立一个救助失学儿童的信托, 该信托的受益人范围———“失学儿童”是确定的, 而每年接受捐助的失学儿童的个体却是不确定的。

在英国, 法律意义上的公益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一是救济贫困的信托;二是促进教育的信托;三是倡导宗教的信托;四是其他有益于社会, 但又未列入前三类的信托。长期以来, 英国的公益信托一直享受重要的税收优惠:第一, 根据《1988年所得税和公司税法》规定, 公益组织的收入只要用于慈善目的, 通常会豁免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第二, 公益组织完全占有或者主要为慈善目的而占用的土地, 减半征收继承税。第三, 公益组织出售他人捐献的物品可以豁免增值税。第四, 任何人在生存期间或去世时将财产转移给公益组织的, 均免征继承税。个人向公益机构捐款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从纳税收入中扣除。第五, 根据《1992年公益收益税收法》规定, 公益信托原则上豁免征收资本增益税。此外, 将地产转移给公益组织的, 还可以免缴印花税。为了防止滥设公益信托, 英国根据《1960年公益法》成立了“公益事务署”, 作为公益信托统一的主管机关。除依法享有登记豁免权的公益事业外, 任何公益信托的设立、变更和终止都应由受托人向公益事务署办理登记。公益信托一经登记, 即确定具有公益性, 据此可享受法律和税收上的优惠。任何人都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 向设在伦敦的公益事务署和设在利物浦的公益事务署办事处请求阅览任意公益信托的登记事项。

美国的公益信托主要以基金会的形式存在, 组织形式既可以采用单纯信托 (公益信托) 的方式, 也可以采取公司的形式。在具体形式上, 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公众信托, 即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居民为了该范围内的人的利益而捐赠的款项进行管理和运用所产生的信托。二是公共机构信托, 即由学校、医院和慈善组织等公共机构在接受捐款以后, 将款项委托给信托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 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慈善性剩余信托, 即由捐款人设立的一种慈善性信托, 它允许捐款人获得一定比例的信托收益, 以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活, 而将剩余部分全部转给某个特定慈善性机构, 包括慈善性剩余年金信托、慈善性剩余单一信托和共同收入基金等。在美国, 公益信托的监督权主要由州检察长依据《统一公益信托受托人监督法》行使。公益信托的受托人在受让信托财产之日起6个月内, 向州检察长申请登记并附上信托文件的复印本。

日本有公益法人和公益信托两种制度。20世纪70年代以后, 日本居民财富增长迅速, 一些人开始不满足于仅捐献给现有的法人团体。特别是由于有些公益法人的事务费用太多, 经济上粗放, 信息不透明, 而受到诟病。在此背景下, 日本开始对公益信托进行深入研究, 认为公益信托虽不适合学校、图书馆、美术馆等拥有一定设备和专门人员管理的事业型公益活动, 但对为各种公益活动提供奖金、补助金的供给财产型公益活动是适合的。此后日本公布了统一的公益信托许可标准, 使得公益信托的受托业务有据可依。在1998年实施了《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以后的10年间, 日本以社会福利、城市环保等为目的的公益信托在逐步增加。在日本, 公益信托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业务仅限于扶助捐赠, 由信托银行负责向主管政府部门申请批准, 不需法人登记;二是信托银行作为善意的管理人, 对信托财产实现严格独立管理;三是通过设定信托管理人来保护不特定多数受益人的利益;四是公益信托的名称中可载入财产捐赠企业或个人的名称, 以赞颂其善意;五是对公益信托实行税收优惠。

我国《信托法》第62条规定:公益信托的设立和确定其受托人, 应当经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 (以下简称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批准。但是, 对于“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法律上没有明确的界定。从字面上看, 它可能具备两种含义:第一, 目标公益事业所属的管理部门, 如教育事业对应的是教育部门, 环保事业对应的是环保部门, 救济贫困的对应的是民政部门;第二, 参照国务院发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 国务院民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是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

但是无论是何种含义, 法律均没有明文规定。对于究竟以何程序申报, 如何监管, 信托公司如何配合等问题均只有原则性的模糊立法。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没有明确到位, 这使得公益信托管理中的很多事项无从批准, 公益信托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对“有关公益事业的管理机构”定义的缺失给公益信托的成立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主要体现在:第一, 当一个公益信托的目的超过一个公益事业领域时, 如既覆盖教育事业, 又覆盖医疗卫生事业, 同时又救济贫困, 由谁来审批?第二, 对于单一目的的公益信托, 法律没有规定具体的审批程序, 导致即使存在相应的公益事业管理机构, 但其在审批方面又不存在法律依据。

有鉴于此, 明确公益信托的审批机构已经成为发展公益信托一项迫在眉睫的前提条件。建议由国务院尽快协调有关部门, 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通过借鉴日本、美国和英国等公益信托较为发达国家的经验, 建立一套科学统一的公益信托审批制度。

公益信托监察人是公益信托外部监督的重要内容, 其目的在于代表公益信托不特定的受益人监督公益信托项目运行, 保证公益目的有效实现。《信托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公益信托应当设置信托监察人。信托监察人由信托文件规定。信托文件未规定的, 由公益事业管理机构指定。”

信托监察人对于受益人不特定的公益信托而言, 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委托人可以通过依照自己的意志选择信托监察人, 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无法涉足信托关系进行监督的不足;第二, 信托监察人可以作为受益人的“利益代言人”, 通过行使其监督权利, 防止受托人违反信托义务, 维护受益人的利益;第三, 在信托文件没有指定信托监察人时, 公益事业主管机关可以指定信托监察人, 从而增加了其对信托监督的方式和力度。然而, 我国现行公益信托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信托监察人的规定寥寥无几, 对于公益信托监察人的资格、监督权利等问题都没有作出明确的认定, 导致公益信托监察人制度的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的困难。

有鉴于此, 需要建立并完善公益信托的监察人制度,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规定:首先, 监察人的资格。监察人是应为个人还是法律实体, 还是二者兼可?对此笔者认为, 无论是个人还是法律实体, 除了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外, 其本身须处于良好的财务状况, 更须具备良好的有关信托、会计和法律的专业素养, 在实践中, 如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监察人将会是较为妥当的选择。

其次, 监察人的权利。监察人的权利应包括知情权、查阅权和诉讼权。在公益信托成立之初, 监察人可以查阅公益信托的审批、登记情况, 对资金是否全部到位进行监督;在公益信托的运行过程中, 监察人可以查阅账目和会计报表, 对违法违规行为行使撤销权、异议权, 对侵害受益人利益的行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等;在信托终止时, 审查受托人处理信托事务的清算报告, 并具有是否通过该报告的决定权。如果受托人无视监察人的监察意见, 监察人在受托人做出清算报告时就可以不予认可。由此让受托人对监察人负责。广义的监察权还应包括监察义务, 比如善良管理人义务, 监察人必须亲自履行监察职责, 恪守职责, 忠于信托目的, 接受委托人与公益事业管理机构等信托法律关系人的监管。

公益信托的目的在于扶助弱势群体、支持社会福利事业, 是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补充。因此, 公益信托理所应当需要得到政策上的支持, 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便是税收优惠。目前有关公益信托税收优惠的问题, 仅在《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鼓励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业务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中有泛泛规定, “信托公司开展公益信托业务, 可以争取公益事业、税收等管理部门的支持”。但即便是这一规定, 也没有明确开展公益信托可以获得哪些税收优惠, 还需要信托关系人在开展公益信托时自己与公益事业和税收等部门联系寻求支持, 这在实际中的操作难度很大。

公益信托在税收方面可以适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企业所得税法》第9条规定,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 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部分,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 个人将其所得通过中国境内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教育和其他社会公益事业以及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地区、贫困地区的捐赠, 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义务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30%以内的部分, 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但除此以外, 再无层级较高的相关规定, 其他如《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 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青少年活动场所电子游戏厅有关所得税和营业税政策问题的通知》等部门规章甚至均规定只有捐赠对象为特定事业或特定机构的方能享受税收扣除优惠, 对公益信托的开展造成了更大的限制。

因此, 国家宜制定相关政策, 推动我国公益信托活动的开展, 如规定个人、法人设立公益信托可以免征部分所得税, 并规定免征额占其年收入的比例等。同时, 也要防止人们利用公益信托逃避税收监管。加拿大在这方面有过教训, 如公司设立科研研究基金, 有的不属于免税的部分, 钱转一圈后又回到委托人手中。对此, 要加强监控, 如检查信托目的是否具有公益性、受益人是否存在, 以及受益人是否已从中受益等。我国台湾地区对设立公益信托给予免税鼓励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台湾地区, 设立公益信托与捐赠的意义相同, 因此设立公益信托享受免税待遇。将个人的财产设立公益信托, 或者将财产捐赠给公益信托, 该信托财产无须课征赠与税, 同时还可以将该赠与额列入所得税的扣除项目之内予以扣除。此外, 还有很多国家对公益信托也是完全免税的。

尽管我国《信托法》对于公益信托已经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与适用法律至今未出台, 使得公益信托仍然处于难以操作, 作用未能发挥的窘况。如公益信托的设立以及确定受托人必须经公益事业管理机关批准, 但对于相关主管部门职责、审核程序等并没有明确规定;其次公益信托产品的发行、监管也缺乏相关法规引导;再者与公益信托密切相关的税收减免政策不明确, 也不利于公益信托的有效运作。因此, 当务之急必须加快推动我国公益信托相关法律、税收等制度建设, 完善公益信托发展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宵.我国公益信托业现实困境及完善策略的法律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 (11)

[2].金立新 (金融时报记者) .借鉴海外经验发挥公益信托功能 (特邀嘉宾:许均华) .金融时报, 2008 (7)

[3].张军建.信托法基础理论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4].郝琳琳.我国公益信托发展中的税法缺失[J].河北法学, 2010 (12)

比较与思考 篇9

(一) 会计处理的比较分析

成本法与权益法由于计价基础、会计假设等方面的不同使得二者在会计处理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如表1所示。

(二) 财务结果的比较分析

首先, 成本法和权益法这两种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式, 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有不同影响。一是资产负债表。成本法下, 被合并方的净资产均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入账。在物价上涨等诸多情况下, 被合并企业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大于原账面价值, 因为成本法下, 其强调的是一种交易行为, 即合并方所获得的资产、负债都是以公允价值重新计价, 更改了原账面价值计量的基础。然而, 权益法则是强调股权的联合, 合并方所取得的资产和负债仍然以原来的账面价值来计量。所以, 成本法下合并方的合并资产的价值必然要高于权益法下的价值。而且, 成本法下会产生商誉 (即合并方企业的购买成本与其应该享有的被合并方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 该商誉都需要在合并方资产负债表及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相反, 权益法是权益的联合, 不存在什么购买成本, 自然也就不错在商誉了。在成本法与权益法下, 合并日前留存收益的不同处理, 对资产负债表也有不同影响。成本法下, 被合并企业在购买日之前的留存收益不并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而权益法下, 被合并企业在合并日之前的留存收益则并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这样, 前者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留存收益一般来说要小于后者。二是现金流量表。成本法认为企业合并就是一种交易行为, 既然是交易行为那么就会产生现金的收支, 从而影响现金流量表, 合并方支付给被合并方的合并对价会产生现金的流出量, 而合并方获得的净资产会产生现金的流入量;权益法认为企业合并是合并各方权益的联合, 不涉及现金的收付, 即不会影响现金流量表, 而合并现金流量表的数值就是参与合并各方现金流量的汇总。三是利润表。企业合并发生的时间虽然不定, 但是从以往来看一般发生在会计年度中间。所以, 合并前被合并方所产生的净利润及留存收益的归属会影响到利润表。在成本法下, 被合并方在购买日前实现的净利润及留存收益不可以并入到合并收益中;产生的商誉和购买日所确认获得的资产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部分会根据有关规定在合并年度以后进行摊销、折旧或者减值处理, 并计入当期损益。这样便会影响到利润表。在权益法下, 被合并方在合并日前的净利润会被并入到合并收益中, 所以如果被合并方的净利润为正值, 那么权益法下的合并收益大于成本法下的合并收益;权益法不存在商誉问题, 所以不会影响当期收益。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对当年或以后会计年度的利润有积极作用的是权益法, 而成本法正好相反会产生消极作用。

其次, 成本法和权益法这两种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式, 会对企业的部分财务指标有不同影响。一是流动比率。在成本法下, 由于合并方对所取得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即在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情况下, 流动资产的公允价值一般要高于其账面价值, 流动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并没有较大的差异, 所以在成本法下的流动比率要高于权益法。二是资产负债率。成本法下, 评估后的资产的公允价值略高于其账面价值, 而负债的公允价值基本不变, 也就是说, 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与负债的比值要大于以原账面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的比值。所以, 成本法下的资产负债率要高于资产及负债仍采用账面价值计量的权益法下的资产负债率。三是净资产收益率。在成本法下, 因为购入资产的价值以公允价值计量,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并入的所有者权益要高于权益法的。另外, 权益法下的合并利润包括被合并方全年的利润, 所以权益法下的合并利润总额高于成本法下的合并利润总额。利润较高, 所有者权益较低, 则净资产收益率较高, 所以权益法下的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成本法, 这同样也是一些企业采用权益法进行合并会计处理的动机所在。四是每股收益。由于权益法下企业合并当年的合并后利润总额要大于成本法的合并后利润总额, 而所有者权益又小于成本法, 所以成本法下的每股收益小于权益法下的每股收益。

最后, 成本法和权益法这两种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式, 还会对企业的所得税有不同影响。以合并后企业实体的角度来看, 成本法下, 资产和负债要改变原来的会计计量基础。如果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 则差额部分将会被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承担纳税的义务;相反, 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将在以后会计年度中计提折旧或被摊销, 影响了企业的当期损益, 减少了企业的税务负担。相比之下, 权益法会增加企业所得税税赋。虽然, 权益法下资产和负债不改变原来的会计计量基础, 也就不存在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那部分差额对所得税的影响, 但是权益法下的合并收益较高, 而那部分较高的收益就会增加企业的所得税负担。从被合并方股东的角度来看, 成本法下如果被收购企业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则股东需要对那部分多出来的收益缴纳所得税。同样, 在权益法下只有当被合并方的股东转让在企业合并时所得股票获得的额外收入时, 才会产生纳税的义务, 也就是说, 被合并方的股东有可能延期纳税。

二、企业对合并方法的选择偏好

企业在选择合并方法时, 主要是考虑不同的方法对合并绩效的影响。采用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盈利的差异, 即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

第一, 在成本法下, 企业的合并绩效显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来说, 合并方和被合并方之间合并前并不存在关联关系, 其经营管理、企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合并后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整合, 这个过程的长短, 结果的好与坏都将会影响到企业的合并绩效。一般来说, 整合过程给企业的合并绩效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负面的;当整合完成以后, 能够产生协同效应之时, 才能改善企业的合并绩效, 这也就说明了成本法下企业的合并绩效显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第二, 在权益法下, 企业的合并绩效呈上升趋势。为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兼并的企业从资源整合的整体利益出发, 提高本集团的整体竞争力, 或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在权益法, 并没有发生, 其对转让业务和管理的控制也不断, 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对经济资源的控制, 仍然没有改变, 所以容易地创建, 合并后的协同作用。

第三, 权益法与成本法相比, 权益法可带来较优的合并绩效。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所产生的会计后果不同, 对企业合并的业绩评价指标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时, 可采用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 与采用成本法处理相比,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后可以获得较高的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 即与成本法相比权益法在财务指标上的表现优于成本法。所以, 作为衡量企业合并绩效的重要指标, 较优的财务指标必然将带来较优的合并绩效。相较于成本法, 权益法非常容易操纵利润。权益法下, 由于不需进行重新计价, 则合并后通过出售账面没有体现出来的已增值的资产, 即可实现瞬时收益同时也提高了合并绩效。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各方面监管力度不高, 权益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财务经营状况, 既而给企业带来更优的合并绩效。由于大多数企业偏向于较优的合并绩效, 即偏向于使用权益法进行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三、企业合并方法的发展趋势

(一) 成本法的改进措施

1.完善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由于我国的经济还不成熟, 使资产评估的方法受到很多的限制, 容易造成公允价值不公允。所以应借鉴FASB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 现实交易是反映计量日市场环境的有序交易, 不是强迫交易, 强调企业继续经营的状态;FASB认为, 形成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的价格是会计主体在市场中出售资产或转移债务的出手价格, 而不是获得资产或负债的获得价格;参考市场是会计主体在对资产或负债进行交易时的最有利市场。

大多数企业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选择并不是很恰当, 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由于我国市场的多样性和不均衡性, 可以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各项资产或负债所适用的最恰当方法并不一致。因此, 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各项具体准则可以对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选择做出更详细具体的说明。

2.完善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企业合并中存在合并时蓄意低估资产、高估负债, 合并后利用其公允价值获取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的现象, 新准则虽规定要披露合并成本和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在购买日的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及其确定方法, 但仍需完善的地方:一方面在披露资产和负债各项目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基础上, 对于二者之间相差过大的项目, 要特别说明引起企业资产和负债项目巨大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 并且说明项目价值增减变动是否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公允性;另一方面要求主并企业披露已处置的资产负债及对现有企业利润的影响, 以及剔除影响数后计算的企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财务指标, 同时披露准备要处置的资产负债在未来对企业的影响。

3.完善商誉的确认计量。笔者认为, 应该加强对商誉减值的特定测试, 即企业经营出现特殊情况时进行的测试。在以原则为基础, 目标为导向的准则体系中, 企业应该每年聘请专业评估师对其合并商誉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的结果对合并商誉进行调整, 如果有事项或环境的变化显示可能减值, 则应更频繁地进行测试。目前国际上关于商誉减值损失金额的计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 即直接测算商誉的内含公允价值, 然后与其账面价值比较, 得出减值损失金额;一种是间接法, 即先测算包含商誉的测试单元的整体减值损失, 然后与测试单元的可辨认资产的减值损失金额相比较确定商誉减值损失 (我国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 。我国可以参照直接法的处理对商誉减值计量方法进行改进。

(二) 权益法的改进措施

1.明确界定“同一控制”的适用范围。权益法适用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合并的性质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因此, “同一控制”成为判断该企业合并能否采用权益法的关键标准。这个概念其实是比较模糊的。例如, 同受国家控制的两家企业进行合并, 按定义即可归类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而这样归类并未关注到合并的经济实质。同受国家控制要区分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国家直接控制下的两家企业合并, 可以归类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而国家间接控制下的两家企业合并, 就要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关注国家或政府是否在合并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合并双方是否被动参与合并, 并无法区分购买方与被购买方等因素。

2.限制合并企业处置控股股权或被兼并企业资产权益法的另一个缺陷是, 企业通过出售增值资产实现利润操纵。一般情况下, 合并资产的公允价值会高于其账面价值。权益法不考虑资产的公允价值, 无视资产增值的存在, 一律采用账面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 合并企业可以通过出售已经增值的资产瞬间获得可观的利润。为了防止企业对权益法的滥用, 会计准则可针对性地做出相关规定, 限制合并企业处置控股股权或被兼并企业资产。可以从处置时间和处置规模两方面进行限制, 限制合并企业在若干年内不能处置控股股权或被兼并企业资产, 限制合并企业在若干年后每年处置被兼并企业资产的原账面价值不得超过原账面价值的一定比例等。

3.对高科技企业中的无形资产评估予以特殊考虑。高科技企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除实体资产外, 企业各种专利权、非专利权、商标权等无形资产在资产价值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而这些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往往严重低于其实际价值。如果兼并这样的高科技企业, 采用权益法进行处理, 主并方就会有很大的利润操纵空间。对于高科技企业中的无形资产,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权益法与成本法的折中, 资产按公允价值入账但不确认商誉, 这样可以解决无形资产被严重低估的问题, 缩小主并方的利润操纵空间。而这要求我国的资产评估市场能提供比较准确的公允价值信息。

摘要:做大、做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以企业合并中的会计处理方法成本法和权益法为主要分析对象, 从会计处理、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结果三个方面分析成本法与权益法的差异、对经济活动的不同影响, 分析公司对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偏好, 采用不同的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会导致盈利的差异, 即导致不同的会计后果和经济后果, 其结论是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 应完善公允价值的使用条件, 完善公允价值的信息披露, 完善商誉的确认计量;明确界定“同一控制”的适用范围, 对高科技企业中的无形资产评估予以特殊考虑。

关键词: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比较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吴浩忠.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处理及影响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 2011 (12) :42-43

[2]周芝燕.企业合并过程中会计处理方法选择的探讨[J].商业文化 (学术版) , 2009 (9) :11

[3]鞠秋云.试析我国合并会计处理方法的二元格局[J].会计师, 2010 (2) :42-43

中职校长培训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篇10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新思路、新理念, 深化中职学校内部管理, 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中职学校校长队伍, 推动职业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目前, 全国各省纷纷举办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班, 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培训。校长培训并不一定会使校长在领导学校时变得更加有效能, 只有正确的培训方式、适当的培训内容才会使校长培训更加有效。对于中职校长的培训, 仅仅通过短暂的大规模集中培训是难以解决所面临的许多问题的, 要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校长培训模式的选择很重要。

校长培训模式是在一定培训思想指导下, 为达到校长培训目标, 对培训过程的结构、程序和培训活动的方式、手段等各种因素进行优化组织、最佳设计所形成的相对稳定而又系统化、简约化的培训范型。目前, 关于中职校长培训模式的相关理论研究较多, 各地在实践中也发展了多种类型的培训方式。笔者对这些中职校长培训模式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 以便为中职校长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1]。

1 中职校长培训模式介绍

1.1 PBL培训模式

PBL培训模式即“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的模式。此模式近年来应用广泛,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培训模式主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 而不是课堂授课, 围绕问题设计的知识点展开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个体承担主要责任。PBL培训模式的特点是通过问题抓手, 将理论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多种学习途径相结合, 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 强调支持与引导等[1,2]。

1.2 案例教学培训模式

案例教学是适合中职校长培训的一种重要模式, 即通过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 利用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习者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分析、讨论。大致可分成案例的选取和引入、案例分析和互动、案例的总结三个基本环节。该模式在国外非常盛行, 教学效果好, 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培养创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培训模式具有客观真实性、明确的目的性、较强的实践性和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等优点。实施时需要注意案例只能借鉴、参照而不能照搬, 针对不同的群体需要注意案例的选取, 分类必须与中职校长的分类相对应等。

1.3 游学式培训模式

游学式培训是指中职校长培训机构根据培训主题需要, 在培训的某一时间段内组织参训校长异地听取专家讲学、赴相关学校调研、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的培训组织形式, 它是游学与培训两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包括探访、体验、互动、理解等在内。其特点是能突出培训主题、开拓校长视野, 克服师资瓶颈等, 需要注意游学主题设计、游学活动安排、经费保障和安全保证等。

1.4 E-Learning培训模式

E-Learning即电子学习, 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 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化媒介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该模式具有及时、迅速、省时省事、交互式合作学习等特点。目前, 辽宁教育研究院职业学校校长培训中心运用了E-Learning培训模式, 效果非常不错。该机构是一家专门从事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工作的研究机构, 早在2002年就开始开展运用E-Learning手段, 培训职业学校校长”的科研开发工作, 借助于德国西门子职业学院的VCAT远程教育平台, 已经举办了多期职业学校校长电子学习课程班。该模式缺点是情境学习的程度不够, 培训的协作和互动性还需加大。

1.5“专题讲座-考察”培训模式

该模式是目前中职校长培训中较为普遍采用的模式, 通过组织校长学员, 少则一周, 多则几个月, 进行旨在增长校长理论知识的专题讲座和提高校长实践能力的考察学习。主要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的讲授方式以灌输为主, 忽视了各类校长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需求。

1.6 校长工作室培训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组建校长工作室, 搭建平台, 每个工作室以一位经验丰富的校长为核心, 定期进行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有的校长工作室由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深刻, 前瞻性强, 且有突出成绩的专家型人才来担任“导师”, 吸纳相关领域中职校长学员, 一起学习探讨。如河南省郑州市自2011年底至今已成立了6个中等职业学校名校长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一名主持人, 8名来自不同中职学校的成员。大家通过工作室这个平台相互交流、共享、借鉴, 极大地推动了郑州职业学校的发展。

1.7“三段式”培训模式

该模式主要运用于中职学校副职校长培训, 即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 第二阶段的自学与辅导, 第三阶段的集中研讨和交流等。

除上述几种培训模式外, 其它培训模式还有许多, 如主题 (或竞聘职务) 演讲模式, 学校参观考察会诊模式, 领导报告 (以会代训) 模式等。

2 中职校长培训模式比较[1,2,3,4]

为了更为清楚地了解上述培训模式的信息点, 笔者对这些培训模式的优缺点及效果评价方面的信息做了比较分析, 具体见表1。

通过对中职校长培训模式的论述与比较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 目前中职校长培训模式共同的特征是均强调主体学习、启发学习、注重能力本位、素质本位等。笔者认为, 其中PBL培训融合了这些模式的优点, 非常值得在中职校长培训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3 中职校长培训模式思考[1,2,3]

随着中职校长培训模式理论研究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与深入, 培训模式将会不断发展和创新, 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将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目前, 有些多元化的校长培训模式已运用在实践中, 并取得了理想的培训效果。在实施过程中, 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职校长培训过程中, 要遵循成人学习的规律, 建立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培训与工作情境相结合, 课堂教学和远程教学相结合, 集中面授和自学辅导相结合, 理论学习与考察学习相结合, 讲座研讨与参观访问相结合等,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二是要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通过共享知识进行反思, 然后对知识技能进行传递和强化, 保证新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 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重视解决学校内部出现的实际问题, 重视校长对自身行为以及有关问题的反思。

三是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进行培训过程中, 除了突出时代的网络特征, 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背景和经历, 从而满足不同校长的学习风格、偏好和需要, 有效激发学习者学习主动性、热情和反思的能力。

四是在培训模式上注重学习、实践、反思和提高, 针对不同层次的校长培训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模式, 如在校长不同的成长过程 (起步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 举办的不同培训班 (任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 , 采取不同的或有侧重的培训方式。

五是可以参考中学校长培训模式, 如“导、学、议、访、研”培训模式、基于网络的“专家问诊式”培训模式、“‘菜单’式、导师制、双向选择”培训模式, 将效果显著的培训模式引入到中职校长培训中来。

六是在对培训效果的评价方面, 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 也要有过程评价, 如对校长的学习态度、发言的深度与广度等的评价, 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评价理念, 同时, 这也是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 有效地保障了培训效果。

总之, 中职校长培训模式的运用应考虑时代的发展需要、当地的教育状况、校长的实际情况等, 同时, 要不断优化模式结构, 才能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香玲.新时期中小学校长培训模式的比较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3) :74-75.

[2]林宇.“基于问题的学习”之“十二五”中职校长培训[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1) :104-106.

[3]蔡亮光.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培训有效性研究[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 :69-71.

Z理论与中国:比较管理学的思考 篇11

按照大内自己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美国企业无法模仿的。但是,大内自己认为,美国企业完全可以把日本企业的精神层面学过去,这就是他的Z理论的由来。

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内对J型组织向Z型组织的过渡缺乏清晰地论证;而且,同大前研一相比,他对日本企业的缺点认识不足;同麦格雷戈相比,他对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颇有微辞。所以,他一方面认为Z型组织是美国土生土长的,另一方面又认为美国的A型组织可以学习日本发展为Z型组织,这就缺乏说服力。

80年代初期,中国正值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中国的现代化道路究竟是什么,在当时并不清晰。“摸着石头过河”是当时改革思想最准确的写照,市场经济之路是90年代才逐步明确的。这样,在打开国门之后,我们急于向国外学习,但谁是我们的榜样,成为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这种无解的问题并非没有意义,学术上的真正突破,实际上就是从无解到有解的过程。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我们经过了一个榜样的快速转换时代。先是学习南斯拉夫,很快转向学习欧美,但欧美经验严重水土不服,于是转向新加坡,转向亚洲“四小龙”。但是,这些都不足以构成一个大国快速现代化的典范。日本与中国,号称“一衣带水”,尤其是文化上有许多相似和接近的地方,于是,探究日本起飞的奥秘,借鉴日本的经验,就成为十分自然的选择。大内的《Z理论》初版问世,立即吸引了中国人的注意力。这本书译介到中国的速度之快(1984年就有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译本),就是一个寻求学习榜样的旁证。

然而,日本文化同中国文化的相似与接近,需要具体分析。文化存在不同的层面。在器用层面上,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甚至雷同。在日本的京都和奈良,可以看到纯正的唐式建筑;在日本人的和服衣装上,可以看到比中国还明显的唐代色彩;日本的文字不仅用汉字,而且字母也同汉字偏旁紧密相关。但是,在制度层次上,日本就同中国有了较大区别。历史上的日本,在明治以前从来没有形成过像中国汉唐明清式的大一统帝国,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那种领主大名制度,反而同欧洲的庄园领主制十分相似。所以,对中国影响至深的科举制,日本就没有学过去。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层次,日本同中国的区别是十分明显的。在明治维新时期倡导的“和魂汉才”,正如中国的“中体西用”一样,骨子里必须是“和魂”,工具层面才需要“汉才”。即便是中日都推崇的“士”,在中国是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的“文士”,而在日本则是“辅翼皇威”的“武士”。所以,中国学习日本的文化障碍,不比学习欧美的障碍小。中国能否移植日本的管理模式,难度同能否移植欧美管理模式是大体相当的,即便具有一定的方便因素,也不足以迅速开花结果。后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得益于日本榜样,值得推敲。简单的移植,难免淮南橘而淮北枳。

然而,即使不能移植日本管理模式,不等于不能学习Z理论。Z理论的核心,不在于号召美国向日本学习,也不在于能否引申为中国向日本学习,而在于从文化角度提出了如何处理工业体制和传统社群、个人自由和团队协作之间的关系等命题。不同国家在解决这一命题上走了不同道路,但道路的差异最终殊途同归,都是通过组织与个人的融合、效率追求和人本主义的融合来完成的。因此,学习Z理论,可以使我们在文化与管理的关系上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由此推论,比较管理学的研究,不在于找出可以引进或者模仿的楷模,而在于通过比较,认识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形成机制,提供引进或者模仿的可能性论证。学术研究从来都是解释性的,而不是对策性的。由比较研究直接进入对策研究,很可能不是比较管理学的真正出路。但是,对策研究往往具有现实的吸引力,这值得学界警惕。大内也未能免俗,由于他没有从学理上论证由J到Z的转变机制,所以,他的《Z理论》后半部分关于由A到Z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学术支撑力不足。

比较管理学应当注意什么?

比较方法是学术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管理学上,倡导比较方法,可以使我们视野更为开阔,也可以使我们

思维更为缜密。但是,到底比较什么?比较和模仿、比较和移植是什么关系?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社会科学各领域,比较研究似乎表现出一种共性,即解释性研究,而非应用性研究。凡是比较,而且能够在学术上有所创见者,笔者所见的基本上都没超出解释性这一范围。比如,在政治学领域享有盛名的亨廷顿,他的比较研究著作,如《变化社会的政治秩序》及其文明冲突论,在全世界都有较大反响。在历史学领域以比较方法铸就学术重镇的汤因比,更是以其12卷本皇皇巨著《历史研究》对全人类的21种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人们从整体上掌握人类历史进程功不可没。这种研究,很值得管理学界借鉴。如果再做考察,我们会发现,这种比较基本上都属于认知和解释。在应用层面,比较研究是否能够取得好的成果,尚需存疑。

之所以把比较研究的范畴限定在解释性上,是因为应用范畴会涉及到多种变量。应用研究必须进行具体的变量分析,即使采用比较方式,也是用来作为变量选择和确定的参照系。这种以比较为参照手段的方法,目的不在比较而在适用,所以,不宜称为比较方法。

然而,管理学又是一门追求实用性的学科,所以,多数研究往往涉及到应用问题。包括大内自己也不能免俗,在他的《Z理论》一书中,大约用了一半篇幅讲述从A到Z的应用问题。不过,大内自己很谨慎,对于从A到Z的十三个步骤,他声明:“我不能向读者保证这些按本书中所提到的顺序排列的步骤可以成功地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管理更多的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成分少得多,因此不会像描述的那样具有规律性。”(P74~ P 75)“这些步骤是大致的指南和供人们讨论的焦点,而不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食谱。”(P98)相对于我们有些信誓旦旦开列管理“食谱”的文章和著作,那种声称只要“学习”了什么什么,就一定能“实现”什么什么的文章,大内无疑是提出一种警示——此路可能不通。比较研究,正是要进行这种不同路径的测量和比照,而不是把东京的地图拿到纽约来使用。中国有不少文章,恰恰是试图把Z理论拿到大陆来使用的。这种文章,往往失之于比附式论证的肤浅。

但是,比较研究确实可以大大增进我们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可以使我们在相同中看出不同,在不同中看出相同。比如,就拿大内进行的日美比较来说,很明显,J型组织和A型组织都有对业务技能的重视,然而,同样是钻研业务技能,美国人可能是为了快速取得业绩,乃至为了彰显个人的自我实现;而日本人更有可能是为了在同事面前赢得赞誉,乃至为了彰显出自己对集体的价值所在。任何组织都要追求目标的实现,然而,大内举例说,在日本某银行的美国总部中,美裔副行长抱怨“这些日本人完全不懂得目标”,而日裔行长也会抱怨“这些美国人似乎完全不懂得目标”。同样是目标,美裔副行长要求的是清晰明确的具体业务指标,而日裔行长要求的是理解银行的哲学观和价值观(P29~ P30)。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都有人事部,然而,不管书面的职责如何规定,日本公司的人事部往往最重要,而美国公司的其他业务部门则凌驾于人事部之上。这种区别,正好反映了日本公司和美国公司在经营哲学上的不同。由此深入讨论,就可以对现实的管理问题进行思辨式的跨文化比较。大内尽管也讲实用,但他处处强调的是管理哲学,正是这一用意。

比较与思考 篇12

一、发达国家的预算编制周期

1. 美国的预算编制是在白宫的行政管理与预算局、财政部之间展开的, 即在行政系统内运作的。

美国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预算编制, 即预算支出和预算收入分别由政府不同的部门编制, 这是美国预算制度的特色。美国的预算编制过程程序相当严格, 并体现了国会与总统的权力制衡, 即国会审批后总统仍有权对预算编制进行部分否决;若国会仍坚持自己的审议方案, 就必须重新审批预算草案。美国的国家预算年度实行跨年制, 即每年的10月1日到次年的9月30日为一个预算年度。预算编制一般始于预算年度开始之前的19个月。2~5月编制、提交初步概算;7~9月编制—审核详细概算;10或11月举行听证会;次年1月20日左右, 总统将预算提交至国会;次年3~5月国会通过初步的预算建议;次年5~9月, 国会通过具有约束力的第二个预算建议;次年10月1日, 预算开始执行。

2. 法国国家预算的编制由总理负责, 由经济和财政部具体组织编制, 参与工作的还有预算司、国库司和税务总署等机构。

国家预算审核批准由议会负责, 预算的实施由各级行政首脑负责, 但具体的执行工作由财政部门或财务部门负责。法国预算实行历年制, 从每年的1月1日到12月31日为一个预算年度。法国预算编制时间长, 项目细, 每年预算从12月份着手编制, 到次年的12月份议会才能通过, 历时约一年。其预算编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上年12月至次年4月, 提出概算;次年5~6月, 编制各部门预算草案;次年7~9月, 由财政部编制国家预算草案;次年10~12月, 审查和批准预算。

3. 日本参与预算编制的机构有内阁、大藏省、经济企划厅及其他大约30个省厅和机构。

日本宪法规定, 内阁负责准备预算, 并提交国会审议;大藏省负责预算草案的编制;经济企划厅对下一年度经济情况进行详细估测, 并提出今后5年经济情况的大致预测, 为预算编制提供可靠基础;其他省厅和机构各自审核其预计要进行的活动, 并向大藏省提出预算要求。日本的预算实行跨年制, 本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为一个预算年度。预算的准备工作大约开始于上年的夏季, 结束于预算年度开始之前, 历时大约10个月。具体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上年6~8月, 内阁制定“预算指导方针”;上年9~12月底, 大藏省制定预算草案, 并提交各部。大藏省同各部门完成最终讨论预算草案后, 形成定稿, 并获得内阁批准, 这一程序于12月底前完成;本年1~3月末, 内阁于1月底前向国会提交预算草案, 国会一般于4月1日前通过预算草案。

二、预算编制的国际借鉴及思考

美国、法国、日本的预算编制时间都较为充裕, 从而有效地保证了预算编制的质量。美国19个月, 法国12个月, 日本也有10个多月。他们分别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立法机构召开会议的时间等来选择实行跨年制或者历年制, 而不仅仅拘泥于历年制。

我国目前执行的是历年制的预算编制制度。我国部门预算从8月份开始, 国家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始于预算年度上年的11月份。事实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预算年度当年3月份召开会议, 审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草案。当审议通过的草案逐级下达时, 预算真正开始执行已是当年的5月份了。而国家预算执行结果草案一般结于11月底。显而易见, 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国家预算, 难以真正起到指导、约束国家财政收支活动的作用。因为就国家预算的一个预算年度来说, 在其执行的12个月中, 就有1月、2月、3月和12月共四个月份的政府收支活动不能真正控制在国家预算的约束之下。而且, 预算年度的起始日期限于人大审批日期, 造成预算审批通过以前就已经执行的局面。每年的1-3月成了预算审批的法律真空期。

作为国家预算管理的一种手段的预算年度究竟采取哪种形式, 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预算的监督和管理。美、日等国家实行的是跨年制, 法国采取的是历年制。各国具体采取哪一种形式, 往往取决于立法机构召开会议的时间、收入的旺季及各国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笔者认为, 实行跨年制预算, 即从当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为一周期, 更符合中国国情。这种选择主要是基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便于预算的审议、批准和下达执行。而且,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年度实行的也是这种跨年制, 即当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大陆与香港在财政年度上保持一致, 也有利于统一核算和相互比较。

此外, 从预算编制的周期来看, 我国近年的预算编制时间虽较以前有所调整, 整体提前到每年的7、8月份, 但是对于细致的部门预算来说仍略显不足。经过预算改革, 基本预算即人员与公用预算已经趋于成熟。而专项预算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不确定性强。实际上, 目前很多财政专项经费是在每年度的下半年下达的, 有的甚至在年末才拨款到位。专项预算难以在本年度执行, 不但导致巨大的资金结余, 而且使本年度专项预算出现真空。虽然目前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但在很多情况下, 经费层层下拨到具体单位, 脱离了国库集中支付体系, 使得财政性结余资金使用效率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 建议专项预算编制周期应从传统的3~4个月延长至12个月, 以保证我国预算编制有足够充裕的时间, 从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在我国, 预算编制机构即预算编制主体为财政部门。由于政府预算是一个规模庞大而内容复杂的体系, 因此, 仅靠财政部门一己之力, 其编制预算的效率是可想而知的。另外, 我国财政部门既管编制又管执行, 无形中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约束和监管。因此, 有必要增加预算编制机构, 将预算编制权从财政部门中剥离出来, 以提高财政预算编制的效率及效力。

预算编制是整个政府预算体制最基本、最关键的环节。构建一个科学合理、规范透明、严谨严密、公平公正的预算编制制度对推动政府的预算改革至关重要。笔者希望, 这里对预算编制模式中预算编制时间的两点思考和建议, 能够对促进我国的财政预算编制工作的改革和完善有所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志勇.2007-2008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地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2]袁星侯.中西预算编制方法的比较与启迪[J].财政与税收, 2002, (4) .

[3]楼继伟.法国的预算管理[J].中国财政, 1999, (3) .

[4]于立.美国财政制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5][日]井手文雄.日本现代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

上一篇:应用说明下一篇:情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