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2024-11-21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共12篇)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1

中海石油 (中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以下简称天津分公司) 负责渤海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渤海油田是中国海油国内业务量最大、发展规模最大的原油生产基地。由于海上油气开采的特点是高风险、高投入、高科技, 生活、作业环境的局限性, 加之渤海油田近年处于油气开发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 对职业健康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天津分公司在发展主营业务的同时, 领导对职业健康管理非常重视, 时刻保持持续高速推进。

建立职业健康管理机构

天津分公司为加强职业健康管理, 在2009年设置专职人员负责职业卫生及健康管理工作, 建立了自上而下的职业健康管理网络, 明确了各部门、各作业区、作业公司、合作油田、研究院、工程项目组对职业健康管理的职责和界面。

为保证职业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结合天津分公司的实际情况, 各作业区及所属海上设施设置专 (兼) 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由安全监督组织开展各种职业健康管理活动, 推进油田设施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有效的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对于控制和预防职业危害至关重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卫生部49、23号令、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3、27号令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相关规定, 为规范天津分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 在“公司管理体系”中建立了《出海人员健康证及健康申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出海人员动态管理》《办公室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作业HSE风险分析报告编制要求及审批程序》《HSE隐患跟踪管理》《健康安全环境检查》《健康安全环境奖惩》等管理体系文件。

与此同时, 天津分公司明确了各部门职责, 对新、改、扩建项目, 在生产作业场所 (平台、处理厂) 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年度检测、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培训、告知, 作业员工岗位合同告知, 职业健康体检 (包括岗前、岗中、离岗体检) 、职业健康档案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评价、检测和作业员工职业健康体检档案) 管理, 承包商职业健康管理等制定了具体规定, 并对其行为进行了规范。同时每年定期修改、完善、审核, 通过不断改进, 逐步完善天津分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各作业区、作业公司、在建工程项目组承包商根据公司职业健康管理相关规定, 结合自身实际管理情况, 制定了详细的职业健康管理实施细则、操作程序和各种应急预案。

开展职业病危害评价

自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 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学习, 并宣贯、实施。对渤海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 在可行性论证阶段 (即ODP方案编制阶段)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立即对该工程项目开展职业危害预评价, 设计阶段编制职业危害防治专篇, 并将职业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中。

天津分公司不断落实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控制效果评价费用, 并及时跟踪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进度, 及时向海洋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进行申报审核和验收, 获得批准文件, 在项目建设中督促项目组严格按职业危害预评价中“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原则进行施工。

在建设项目竣工试投产一年之内, 由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组织相关作业区, 按照有关规定,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进行项目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并跟踪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进度, 及时向海洋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申报竣工验收。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依法经验收合格, 取得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控效评价) 竣工验收批复文件后,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天津分公司在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管理中,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作。2002年6月, 在《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一个月, 中海石油 (中国) 有限公司在渤海海域与科麦奇中国石油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曹妃甸11-1/11-2油田, 该项目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进行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这是我国第一个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海上油田。

在2002年6月至2010年底, 共对24个新、改、扩建项目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对15个先后投入试生产的项目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效评价, 全部获得了海洋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批准文件, 按时投产。

油田投产时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都设有中英文说明书, 并在设备、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了警示标识, 对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用中英文予以警示说明。

2010年天津分公司健康安全环保部在公司领导的支持下, 在各相关部门配合下, 组织作业区一线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平台总监、作业区生产安全经理、安全主管和海洋石油总医院 (职业危害检测单位) 技师多次对渤海地区已投入生产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50座在生产平台、处理厂生产作业现场职业危害因素逐一摸底、排查。经过几个月的梳理, 对各平台、处理厂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有了清楚认识, 并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作业平台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了检测项目明细和检测标准。生产部门从操作费中挤出费用, 由天津分公司生产部与具有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资质的服务机构——海洋石油总医院签订了“分公司在生产平台职业危害因素年度检测协议”。根据各平台生产作业形式进行菜单式选取检测项目, 利用有限的费用, 使平台职业危害因素得到监测, 保证了天津分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

定期检测、评价结果由天津分公司向海洋石油作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办公室报告备案, 由专人进行管理, 存入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 并向从业人员公布。对日常的职业危害监测或者定期检测、评价过程中, 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将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确保油田符合职业健康环境和条件的要求。

推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一直以来, 各级领导本着坚持打造健康安全的企业文化, 贯彻“以人为本, 关爱员工”的理念, 并将“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健康管理方针落到实处, 切实维护员工健康权益。

在天津分公司NOTES首页专设《健康园地》栏目, 通过栏目浏览, 使员工及时了解国家职业健康相关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 及时获得职业健康保健、员工心理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维护、员工健康体检动态, 职业健康管理等相关知识和信息。

天津分公司建立了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每年根据员工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年龄、性别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体检项目。对所有海上员工做到了岗前 (入职) 、岗中 (每年) 、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和相关体检档案交接管理。充分合理使用体检费用, 使员工真正能在每年的体检中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尽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和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 及时调整生活、工作、饮食习惯, 并通过相关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同时与海洋石油总医院合作, 利用员工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职业健康体检, 了解和掌握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及时更新员工的体检和职业健康信息, 保证员工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健康信息。天津分公司2010年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到达了100%。

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员工建立了强制职业健康体检制度, 由海洋石油总医院和员工所属单位建立员工职业健康跟踪卡片, 对疑似受职业危害员工由海洋石油总医院和员工所属单位组织员工定期复查治疗, 并由健康安全环保部跟踪复查治疗处理结果。通过职业健康体检, 了解和掌握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 尽早发现职业禁忌症人员和危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 并通过调换岗位等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在职业工作过程中, 由于员工个体的差异以及职业史、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原因, 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反应也不同。例如已接害10年的员工与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在接触相同分贝的噪声时所产生的风险有可能会不同。因此根据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以及员工个体情况, 由海洋石油总医院专业医生对员工的职业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并给出合理的防护建议。同时由于历史原因, 有些员工存在职业禁忌症而还在相应的存在危害因素的岗位上工作, 在开展职业健康监护之后, 依据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并将人员调离接害岗位。

为了规范职业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天津分公司委托海洋石油总医院对职业健康档案进行管理, 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 规范了档案建立、保存、查阅、员工离职复印等相关程序。同时对海上平台的人力资源公司员工也按照同样的要求进行管理, 为每位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员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管理的内容还包括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情况等其他相关内容。

为了实现对作业场所员工职业健康的动态跟踪, 2005年, 天津分公司研制开发了“出海人员动态跟踪管理系统 (MTS) ”, 现已推广到整个海洋石油作业系统。将员工身份信息、培训信息、健康信息融入此卡, 达到了对出海人员从申请出海任务, 到离开海上设施实行流程网络化审批管理, 达到了出海员工健康实时动态监护管理。

重视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基础上, 各作业区依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010年初下发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指导书》, 根据所属油田的运行情况及工艺、设备特点, 对海上平台作业场所和作业活动开展了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参照专业机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数据, 各作业区根据作业人员的工种、作业类型、接触的方式、接触的频率、作业环境、危害因素的特性等方面综合考虑接触危害因素的程度、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于接近或大于接触限制的危害因素以及能够造成不可逆转职业损害的危害因素, 例如透平发电机的噪声, 首先要通过采取工程控制的方法来减小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 再采用个体防护等控制措施, 加强对作业场所和接害员工的管理。

在识别过程中, 发现存在经专业机构检测远远小于接触限值的危害因素, 并且在生产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含量突然增高, 这类危害因素可忽略, 不需要采取工程防护等特殊管理措施来控制, 为了保护员工, 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还有一类经专业机构检测, 虽然危害因素含量小于接触限值, 但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含量突然增高, 对这类危害因素加强应急管理, 强调对危害因素实时监测, 一旦高于允许浓度, 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加强职业病危害控制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减少员工接触危害因素的可能性或接触水平, 从而达到保护员工健康的目的。按照控制类型可以分为工程控制、工艺控制、监控报警、行政管理、个体保护等几个层次。

在工程设计上,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 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在化验室、机修间配备通风、排风设施, 在化学药剂区域设置洗眼器等工程防护控制措施。

工艺控制采用全封闭流程;注重应急管理, 安装各种监控报警设备, 对危害因素实时监控, 如硫化氢等。对现场设备、流程持续改进、优化, 降低危害因素对职业健康的影响, 如平台对生产排放点的改造, 减少了取样人员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时间, 达到了控制危害因素产生的目的。同时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和危害因素的定期检测工作, 定期对接害员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定期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 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行政管理是不可忽视的控制措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实施后, 公司通过各种形式对这部法律进行宣传和贯彻, 落实海洋石油员工健康促进计划, 提高员工的健康意识, 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在法律宣贯的同时, 海上各平台组织各种职业健康培训, 要求接触放射的员工必须持证上岗, 严格要求现场作业按操作规程进行, 完善现场职业健康警示标识, 对专业检测机构的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公示告知, 加强应急管理和演练。

在工程控制和行政管理措施无法完全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时, 应当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天津分公司制定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管理》规定,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要求进行了规定, 明确了各种作业需配备的防护用品, 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保管和报废更换提出了具体要求, 同时要求各部门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进行培训。在作业过程中, 各部门借助“五想五不干”提示卡和“人员行为安全观察卡”等工具对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对不按要求使用的员工进行纠正和批评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天津分公司逐步认识到, 除了传统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外, 还有精神和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 即职业性紧张。职业性紧张可造成不良的心理行为效应和精神紧张效应, 以至诱发紧张等有关疾患。

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 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极大提高, 这种工作节奏的变化对员工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推动下, 天津分公司引入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压力管理和心理健康服务。针对渤海海上油田生产、生活特点, 研究中国海油北方片区出海作业人员心理压力的产生原因、发展途径及影响结果,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渤海油田生产特色的压力模型, 探讨出压力与安全生产、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工作绩效、企业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 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 为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制定提供依据, 通过基于压力管理的心理健康服务维护员工的身心健康。

天津分公司目前已在2个海上平台、2个FPSO (即浮式生产储油装置) 开展了相关工作, 海上平台共有400多人次员工接受了压力管理与心理健康服务、放松训练、心理行为训练, 获得了员工在压力源、压力反应、情绪稳定性、归因倾向、认知操作能等方面真实数据, 为组织压力模型构建后续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提升了员工对于压力管理与安全操作重要关系的认知, 激发员工参与服务的热情;通过开展半结构访谈和心理行为训练, 进一步加强了员工团队合作性和融洽性。

分享

1.进一步提高职业健康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并且需要对危害因素的毒性和医疗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这样才能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和分析提供有效帮助。因此, 需要对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并定期参加主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培训。

2.应充分发挥职业健康服务机构的作用。职业健康服务机构拥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设备, 具有丰富的职业健康管理经验, 应该在职业健康的防护措施和职业健康体检项目等方面为公司提供专业的分析和建议, 为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

3.进一步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认识, 提倡“我要健康”的健康文化, 发挥员工的自主健康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使公司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摘要:中海石油 (中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通过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的认识, 充分发挥职业健康服务机构的作用, 使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为职业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切实保障员工的健康权益。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2

——总经办

自2013年公司“精细化管理”活动开展以来,总经办遵照吴董对“精细化管理五项重点提升”的战略目标,以优化和改善“协作厂商、人力资源、流程管理、作业标准、细化目标、精益求精、绩效考核”为管理提升重点。着力管理规范,强化职责履行,优化运作流程,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总经办“综合协调、参谋助手、承上启下”作用的过程中,全面提高了公司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增强了公司各部门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公司各部门工作的协调和高效运转。

今年以来,随着“精细化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公司对各部门“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信息数据化” 的管理系统建设逐步规范和完善。但就整体而言,“精细化管理”的成效还不够显著,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引起各部门的注意和改善。

“精细化管理”推进改革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攻坚阶段,需公司全体管理干部对“精细化管理”的精神理念、管理要素,以及流程、制度、标准、岗责等各环节作业细节,向基层管理、操作层员工有效的传达、培训和推进。现对继续深化、推进“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活动要点总结如下:

一、各部门应加强“精细化管理”体系的改良和建设。修订和完善制度、程序、流程和工作标准,细化到具体操作岗位,全面提高执行效果。1

二、各部门负责人应根据阶段性工作要求,以短周期(每天或每周),多层级(由上而下,协助基层管理对职员、操作工)的各项工作执行效果进行全面的末端检查。对检查后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具体存在的原因,并制订纠正对策,深入基层和现场开展纠偏行动(改善辅导、培训),以达成预期的管理目标。

三、加强各部门专业操作技能的培训。采取激励措施,集思广益,部门

负责人应安排指定技能熟练的老员工点对点、一对一地对新员工进行帮带辅导。另通过组织培训、辅导、监督,结合考核体系的完善等手段,进一步强化员工技能达标的建设,以提高员工“精细化管理”的积极主动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提升全员执行力。

四、加强对问题点的查处及考核。对出现问题纠正不力的部门或个人,一定要严厉查处,决不“姑息养奸”,并对其工作技能、素质、知识以及工作的责任心进行全面考核,对“屡教不改”重复出现重大问题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岗位,进行调岗、降薪处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精”。天下的难事都是从精准要求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开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五、深化“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推进。当您在报怨“上游部门”的工作

质量、进度等影响到本部门的时候,您是继续等待他人先予改善,还

是积极主动“协同推动改善”?要时常检查本部门“精细化管理”体系、结构是否完善?对各项工作的计划目标、组织实施和指挥是否明确?是否细化责任到人?对各项工作标准是否清楚?对下属的工作执行状态是否了解?有没有按时检查部属的日常工作?部属对工作状态会主动反馈吗?每天花一些时间梳理、检查和指导部属的工作纠正和改善。坚持做好每一个阶段重点工作,一定会有较大的收获。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3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拉动效应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十分重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汽车市场从去年8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12月份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3.7%和11.6%。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国务院领导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摸清汽车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提出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的要求,11月27日,工信部向国务院专题汇报了汽车工业发展面,瞄的严峻形势和政策措施建议。此后,经过国务院反复讨论,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工业发展的政策,主要包括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购税减半、开展“汽车下;”、三年安排1 00亿元支持汽车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等等。工信部和发改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一起制定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今年1月1 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向社会发布。

在中央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下,今年以来,汽车产销市场形势有了好转。2月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80万辆,结束7去年7月份以来月度产销量连续下降趋势。3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10万辆和111万辆,创历史新高,4月份,产量达到115.7万辆,同比增长17.9%。

《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和目标任务进行了全面分析和部署,围绕培育汽车消费市场、推进汽车产业重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实施技术改造专项、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等重点工作和振兴目标,提出了12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和1 7项工作任务。工信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要求,抓紧研究制定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措施,目前已经出台了减征乘用车购置税、汽车摩托车下乡、加大老旧汽车报废更新、企业技术改造、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等政策。促进企业兼并重组、规范和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道路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等相关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正在抓紧推进。

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综观全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新形势,主要汽车生产国在掌握主流汽车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对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技术发展高度重视,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已经脱颖而出。必须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加大汽车节能环保安全新技术研发投入,完善技术标准法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新技术领域实现跨越,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加快汽车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积极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与此同时,交通堵塞、空气污染、能源危机、安全事故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出现。特别是燃油汽车的大量增加,使得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008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6467万辆,车用汽油、车用柴油消费量达1.2亿吨。2008年我国加工原油3.4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接近一半。汽车尾气已成为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全国安全事故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80%以上。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辆,年耗车用汽、柴油将超过2.5亿吨。因此,抓紧研发汽车节能环保新技术,加快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实现汽车产业持续发展,需要选好突破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去年我国汽车产量已经达到935万辆,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怎么样寻找突破口?一方面,要抓好传统汽车产业的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尤其是要将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到汽车制造业中来,大力推进汽车低油耗、低排放,达到国际先进标准。要从国情出发,鼓励低排量乘用车的消费,注重发展节能高效的商用车,提高整车研制水平,加快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化。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快,特别是电动车研究开发布局较早,已经拥有动力电池自主知识产权。生产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和生产永磁电机用的稀土主要分布在中国,我国在电动车领域具有较强的潜在竞争优势。但我们也应看到,我国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以及控制系统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整车集成匹配、汽车电子及控制技术落后的局面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使潜在竞争优势转换成市场竞争优势。要借助国内快速成长的汽车市场需求,加快形成具有较高性价比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规模化生产,力争在国内外市场占一定份额。

三、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抓好当前重点工作的落实,加快发展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一是统筹兼顾,加快研究制定促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和使用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坚持汽车产业发展与能源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发展和鼓励使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按照《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统一要求,加大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高度重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与配套条件及基础设施同步发展。充分利用已有产业基础和科研成果,在市场竞争中形成我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势。

二是突出重点,抓紧制定和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及实施计划。明确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汽车产业升级和改善能源结构、降低污染物排放中的战略地位。发挥行业的优势,协调和组织攻克共性技术、基础技术,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培育有竞争力的大型骨干企业,带动和形成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通过新能源汽车拉动其他产业发展。加快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由研发阶段向推广示范和产业化阶段转换。推动产学研用有机结合,支持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与技术联盟开展工作。

三是加快制定技术标准法规,完善产品认证和监测体系。借鉴国际相对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实际,加快制定和完善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标准、试验规程和评价方法。加快新能源汽车认证检测机构的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认证,建立检测信息的公开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四是以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为契机,扎实推进产业化。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从开发样机到成熟产品必须经历生产和市场的考验,推广示范工程是节能和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走向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为提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工程采用的国产关键零部件产品质量,要加大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对动力电池、控制系统以及驱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以及配套材料发展的支持,提高产品设计制造水平和质量控制能力,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4

一、优化组织结构, 规范机构设置

在机构和岗位设置上, 邯钢以西区 (邯宝公司) 为标杆找差距, 可比机构和岗位设置向西区看齐, 不可比的向国内先进水平看齐。

1. 整合公司机关各部门内设机构。

职能交叉、重叠、相近的科室和岗位合并, 精简职能严重弱化或消失以及“空壳类”机构, 撤消各单位私设机构。

2. 二级单位机关原则上设置4个职能科室。

有特殊管理职能要求的, 如能源中心的煤气防护兼有公司管理职能, 可根据需要适当增设, 但要严格控制。

3. 车间设置实行专业化管理与区域化管理相结合, 同时要有利于生产组织和规模适度。

原则上100人以下的不设车间。凡是实行设备定修外委的单位, 一般不设维修车间, 由设备科直管。

4. 推行作业长制管理模式。

为提升基层管理水平, 科学规范基层组织和加强技术服务, 各二级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岗位整合优化的情况, 按区域和业务流程成立相应作业区。作业长的绩效评价与作业区的绩效管理相结合, 实行定期考核, 考核结果与作业长的评聘和待遇挂钩。

规范机构设置的有力推进, 彻底解决了二级单位机构设置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公司机关科级机构核减12个, 科级和主管定员核减55个。二级单位精简科级机构43个, 科级机构压缩28.48%, 管理人员压缩29.70%, 主管级以上定员减少135个。

二、确定定员标准, 优化编制定员

在编制定员上, 邯钢仍然以“东区学西区、西区学宝钢”为原则, 坚持“同类型岗位国内定员一流”, 坚持有效劳动时间不低于6.5小时/人·班, 坚持岗位作业最低不可缺少人数, 按职能、区域和业务核定编制。

1. 强化岗位管理, 核减空缺编制。

打破传统的岗位定员管理模式, 取消对原二级单位工资总额实行“增人不增资, 减人不减资”政策。对长期派出借用人员或长期空缺的岗位编制, 以及定员人数大于或等于现有人数的, 原则上以现有人数作为定员, 超过部分无条件核减。维护编制定员的严肃性, 消除按定员计奖造成的分配不合理性。

2. 开展工效测评, 深度剖析岗位。

在精简优化两级机关管理岗位的基础上, 由人力资源部牵头, 从公司抽调46名业务骨干组成工效测评队伍, 对公司所属单位1600多个操作岗位开展了为期4个多月的岗位分析。对测评结果显示现有人员大于编制定员的单位, 超编人员保留原单位管理, 仍执行原待遇, 并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邯钢公司将根据内部人力资源市场需求适时调剂、平衡和划拨。测评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 不仅深入优化了有效劳动时间, 全面提升了邯钢劳动定员管理水平, 而且满足了新技术装备条件下, 邯钢劳动组织管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需要。

3. 统筹兼顾, 远近结合, 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

按照河北钢铁集团对邯钢远期达到1000吨钢/人·年、2014年末主业700吨钢/人·年的目标要求, 我们结合2013年工效测评, 按照人员配置高效性、岗位设置必要性、流程优化可行性原则, 科学制定适应邯钢发展要求的新的人力资源规划, 2014年末总数控制在22500人, 其中主业人员17000人。同时, 紧紧围绕做强钢铁主业、发展非钢产业, 以学习宝钢管理理念, 积极借鉴民营企业经验为主导, 以活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为先导, 稳步推进人员结构的优化工作。

三、“瘦身”外协队伍, 取消协力人员

在线维护队伍和协力外工是历史体制和传统生产遗留下的一支庞大的队伍。长期以来, 各二级单位无论从劳动力还是技术上, 都对其产生了依赖性。按照河北钢铁集团“不讲客观, 克服困难”, 采取超常规的举措, 优化人员配置。结合现在市场传递的成本压力已不允许邯钢产生太高人力成本的客观实际, 公司上下突破传统观念束缚, 在基本不增加人力和其他费用的前提下, 出点子、想办法, 努力“瘦身”和核减协力岗位。

1. 整合“技术”和人力, 弥补在线岗位协力取消的缺口。

针对取消全部在线生产协力人员后出现的较大的“技术缺口”和“人力缺口”, 一是采用同类型就近岗位或上下工序岗位合并或兼管的方法, 优化岗位设置。二是根据工艺特点, 优化设备、技术和操作岗位职能设置, 提升在线岗位人员的管理效率;三是将现有人员、技术资源重新整合、分解, 集中力量补充到“急、难、险、重”的岗位上,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四是成立了顶岗保生产应急小组, 由二级单位机关科室的技管人员组成, 划分为甲、乙、丙3个应急班组, 盯守应急和关键岗位。每组设立一名组长, 负责人员机动调配和应急情况处理, 有效解决了取消协力的技术和人力缺口所带来的问题。

2. 优化设备点检维护方式, 实现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配置。针对维保外协取消, 维修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邯钢以“分工相对独立, 工作相互配合, 人员打通使用”的全员参与设备维保模式来保障设备的点检与定修。一是重新对现有维保作业区进行整合, 划分点检人员、运行维保人员和岗位操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界面, 增加岗位操作人员力所能及的维修工作, 采用岗位操作人员点检、专业点检、运行保障和定修相结合的新的设备运行保障流程和体系, 全厂统一协调, 共同参与设备的日修和定修。二是在点检人员工作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 对点检岗位再深度整合, 将部分点检人员划入维修岗位或者补充到其他岗位。并通过设备技术改造或增加设备的运行自动化监控水平, 减少其他辅助岗位的人员来充实维修队伍。三是在辅助生产单位, 实行设备点检工作的业主负责制, 点检工作直接由各车间岗位职工承担, 逐步实施“操检合一”模式。

3. 优化经济责任制, 提高职工积极性、实现平稳过渡。

强化成本预算管理。一是将原来的成本考核变为“成本+利润”考核, 针对由成本考核改为利润考核的重大改变, 利用班前班后时间对各单位科级、作业长和核算员进行业务培训, 尽快使员工了解人工成本、各项产品成本的构成、利润的计算方法以及提高利润和盈利水平的途径, 调动职工积极性, 实现平稳过渡。二是加大对科段级人员的考核力度, 将考核的奖惩比例增加。出台产品产量和质量专项考核制度, 将指标分解落实到人, 扩大责任辐射范围, 进一步转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 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经过科学“减肥”, 我们成功“瘦身”。不但完成了集团下达的硬性指标, 而且现在全厂上下拧成一股绳, 千方百计地想着怎么降本增效。2014年除部分项目处于过渡期外, 其他应清退项目已按计划基本完成。清退协力业务90余项, 协力单位18个, 协力人员3000余名。

四、加强制度建设, 规范员工行为

2014年以来, 我们成功移植邯宝公司的管理经验, 以加强制度建设为基础, 狠抓员工工作行为的规范。以开展对标挖潜为措施, 努力降低人工成本。强化了制度管理检查力度, 加强了工资总额管控, 在保持员工收入不降的前提下, 完成了主业吨钢人工成本的目标控制任务。

一是对现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 对不适应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修改, 结合当前管理实际制定并完善了《邯钢员工惩处管理办法》《员工下岗调离原岗位管理办法》和《人工成本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既规范了员工行为, 加强了作风建设, 又降低了人工成本, 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完善请销假管理办法, 实施疾病救济费制度, 促使部分“有病”员工结束长期病假返回工作岗位, 年减少工资支付约50.4万元。

三是加强门禁刷卡考勤和劳动纪律检查考核力度。查处各类违纪员工, 解除劳动合同61人。

四是针对“占编制、不上班、吃空饷”等妨碍企业公平就业的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 全面开展了“吃空饷”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加强领导、密切配合、注重实效和严肃纪律等工作措施, 完成了部署动员、单位自查、集中核查、清退处理和总结提高五个阶段的治理工作, 全面排查有“工作秩序涣散、纪律松弛”行为的员工, 共查出整治对象195人。

五是结合公司深化“质量稳定”大讨论活动, 人力资源部下发了《开展“质量稳定”大讨论实施方案》, 对违反公司“三大规程”, 给公司造成质量损失的职工严肃考核, 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待岗、下岗和调离原岗位等处罚。同时明确下岗人员目标, 即按照单位人数的千分之五分配。该制度严格落实执行, 共考核处理职工114人, 并作为管理制度长期执行, 全面提升了制度的执行力, 增强了广大职工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

五、创新培训模式, 提升培训效果

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技术人员的攻关能力、操作人员的驾驭设备和工艺能力为主, 按照“干什么学什么, 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探索实行个性化培训、“菜单式”选学培训模式, 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全年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565个, 培训员工40467人次, 人均培训达42课时。

1. 全面推行菜单式、个性化、实用性培训模式, 构建依需定学, 按需施教的培训新机制。

一是开发培训模块。从2013年7月开始启动试点工作, 共开发完成37个工种和设备管理知识模块1294个, 培训实施效果明显。二是结合公司开展的“质量稳定”大讨论活动, 强化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质量培训, 组织培训班482个, 培训7401人次, 有力促进了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提升。三是举办职工创新大讲堂, 聘请国内知名岗位创新人物授课, 增强职工岗位创新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公司创新工作室, 施展职工个性舞台, 共举办74个培训班, 培训了1000余名现场型综合高技能人才。

2.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 在广大专业技术人才中开展技术创新教育, 实施以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学习。举办了周五大讲堂25期, 1档技术主管授课21期, 培训内容涉及专业技术和理论、前沿技术和事故案例分析等多方面内容, 有效促进了专业技术骨干技能的拓宽和提高。

3. 以处级干部的主动需求为导向, 实行“订单式”、个性化、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模式, 适当安排与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相关的培训课程, 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不断丰富适应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工作需要的知识库。加强培训主体与参训处级干部的双向互动, 举办处级干部轮训班四期, 全面提升了处级干部的管理水平。组织1期党委书记、3期党支部书记轮训班, 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5

2013年是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八林精神,进一步推进XXXX转型跨越的关键之年,XXXX人必须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抓手,锤炼XXXX优良作风,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着重在“六个注重”上下功夫:

注重领会意义,增强锤炼意识。要深刻领会加强邮政作风建设,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密切党群干群联系的根本途径,组织和带动员工推动XXXX转型跨越的力量源泉,是加强干部管理、提高组织效能的重要保证。全体党员特别是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增强锤炼优良作风的意识,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求真务实的作风为楷模,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自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员工做出好样子,推进企业作风建设。

注重强筋健骨,提升队伍素质。要勤奋学习政治、业务、金融、法律、科技和管理知识,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管理者。要自觉遵守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执行廉洁从业要求,做到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要认真践行牢记职责使命、心在岗位;学习做表率、业务当行家、工作是强将;用心想事、用心悟事、用心做事的“三在”要求。要强化创新意识,用新的思路、方式、机制推进作风建设。

注重心系基层,强化务实调研。要强化人本理念,坚持员工为重、心系基层,认真践行“关爱基层、关爱一线、关爱员工”的要求,深入基层与员工交朋友,了解工作实情、掌握思想动态,为确定计划、制订政策夯实群众基础,多办顺民意、解民忧、谋民利的实事。要改进调查研究和挂钩工作,特别要突破“我懂”“我熟”的自我束缚,要“蹲得住,听得见,受得了”,与员工保持零距离接触和不间断的联系,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基层取得实效。

注重发扬民主,推进局务公开。民主凝聚党心,团结成就伟业。要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更要畅通发扬民主、听取诉求的渠道,充分发挥局长E-Mail和信访接待日的作用、安排职工代

表参与招投标、人才选用等重大事项的监督。要深化局务公开,注重抓好局务公开向二级单位及支局、班组推进工作,发挥局务公开栏、OA网公示窗作用。要提高管理者的闭环管理能力,对缺失的管理环节及时补充,对偏差环节及时纠正,提高跟进、补环、闭环管理水平。

注重精简公务,提增工作效能。要科学筹划、精心安排研究问题、统一认识、制定举措、总结经验、推广做法等必要的会议,改善会议方式,力求效率最大化,实现少、精、短会。要重视培育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短、实、新”的文风,大兴说真话、说短话、说管用话之风。要树立“浪费就是腐败”的节约理念,落实好从简实惠接待等降本增效的各类举措。要增强“三服务”意识,对基层和员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到不拖沓、不推诿、不扯皮,提高办事效率。

注重服务提效,打造优质品牌。要继续放大“爱心X路”效应,践行“爱心”精神,推进投递、营业窗口服务规范落实,提高邮政服务质量。要深化“普法X路”、“助老X路”、“社区服务”、“江海志愿者”等服务品牌创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履行社会责任,擦亮邮政服务品牌。要在管理人员中大力开展“管理团队品牌”创建活动,以“爱心邮路”为楷模,努力建设“三宽四有”的管理团队,在作风建设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XX转型跨越。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6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要求,立足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市场稳定,着力于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在不断加大支农投入力度的同时,完善政策,突出重点,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支农工作成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下一阶段财政支农工作的重点,要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促进现代农业组织创新。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一步,要积极促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大力支持合作组织发展。目前合作组织发展,整体上仍面临着规模小、资产少、能力弱、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将支农项目交给符合条件的合作组织来实施,把项目资产移交合作组织、推动建立资产管护机制等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一步,应进一步推广有效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同时因地制宜,进一步研究其他扶持合作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大力支持健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些地方农机合作社、农技推广中心、农资服务公司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迅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专业化、标准化、全程化的“保姆式”或“套餐式”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农业生产关系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是,无论从服务范围、服务类型,还是从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还比较低,需要加快发展,特别是以统防统治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亟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下一步,中央财政将在部分地区支持开展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安排补助奖励资金,选择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较为健全、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经营水平较高的粮食主产省,支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与服务全程社会化试点示范。

(二)完善现代农业支持政策,促进粮食和大宗农产品生产。要加快完善政策,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健康发展,努力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屏障。下一步,要进一步整合资金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支持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规模化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政策措施。

二是积极支持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对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意义重大。下一步,要用足用好现有的支持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创新支持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继续加大对主产区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促进地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创新流通方式,不断拓展产业链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支持主产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强联结、组织和服务功能,引导产业化经营主体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龙头企业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的组织模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是支持种业做大做强。种子是生命之源,是农业之本。支持种业做大做强,是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基础。2011年,国务院专门下发了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对支持种业做大做强又作了专门强调,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发展现代种业的重视。要继续将支持种业发展这篇文章做实、做大、做好。今年3月28日,由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中化集团联合出资设立的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正式宣告成立。下一步,要运用好种业基金政策,坚持以国家投入为引导,带动种业龙头企业及相关金融机构等其他社会资本投入种业领域,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衔接的多元化种业投入平台,为促进种业发展增添更多活力。

四是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两个积极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要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两个积极性”。下一步,要研究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比如,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奖励力度。综合考虑财力、农民物化生产成本等因素,进一步提高财政补贴水平。合理运用价格政策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促进规模经营,稳定和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三)完善林业扶持政策,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抓紧完善财政支持林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一些长期困扰林业、林区改革发展的难点、焦点问题。比如,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和林业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造林补贴试点规模,探索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四)完善财政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政策。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一是牢固树立综合扶贫的理念,不断完善针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综合扶持政策。加强与扶贫开发相关的各项财政政策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扶贫效应。二是运用好专项扶贫政策。进一步突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重点,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三是进一步创新财政扶贫机制。筹备设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探索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通过市场化机制扶持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五)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推动涉农资金整合统筹是财政支农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但是,由于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资金整合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下一步,要加强探索和创新,建立健全涉农资金有效使用、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首先,要从理论上研究整合,进一步明确整合的内涵、口径、目标和任务。其次,要从预算编制、执行环节进行整合,逐步合并一些专项和科目,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第三,中央层面要带头推进整合统筹。目前,财政部门内部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下一步进一步完善制度,改进审批和管理模式,为地方整合创造条件。第四,地方也要在推动整合统筹方面下更大的功夫。今后一个时期,涉农资金整合统筹的主战场仍然是地方,省级财政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大整合力度。在布置年度专项工作时,要在管理制度和政策框架内,加强相关专项的衔接和配合,以规划为基础,以效益为目标,集中资金投向,扩大资金投入规模,提高项目建设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在中央推动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的基础上,省级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推动审批权限下放,赋予市、县确定项目的自主权,便于市、县层面根据农业农村发展需要,统一规划项目,统筹安排资金。

nlc202309012354

(六)加强支农资金管理。这些年来,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力度不断增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效很明显。但在近年审计检查以及我们调研时都发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支农项目的组织实施、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当前着重要研究审批权限下放后的管理问题,比如,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管理责任如何划分、如何落实,管理模式如何完善,管理手段如何改进等。积极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将绩效观念和绩效要求,渗透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结果评价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部门和预算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共同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要加强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规范资金项目管理程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不断提高支农资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水平。

(七)加强财政支农干部队伍建设。当前,在干部队伍建设工作中,要把学习贯彻新党章摆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四个更加”:一是更加注重学习。既要重视学习,又要善于学习,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经常性地总结学习成果。学习贵在坚持、重在运用,要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科学运用学习成果指导实践工作。二是更加注重调研。调研是谋事之基、干事之需、成事之道,对财政支农工作尤为重要。我们要切实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农情民意,听取基层意见建议,真实地反映到政策建议中去。三是更加注重创新。要在实际工作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敢闯敢试。更加注重尊重农民的创新精神,更加注重总结和挖掘基层的经验,不断完善财政支农的新思路。四是更加注重作风建设。要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积极查找不足,研究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主动为农民服务、主动为部门服务;要把反腐倡廉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逐步形成拒腐防变的长效机制,时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二、积极转变职能,推动财政支农体制改革取得新突破

农业农村发展的需求是多元的,财政支农政策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近年来,中央“三农”投入力度逐年加大,资金种类越来越多,专项转移支付数量也越来越大,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中有些支农政策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对于政策目标、支持方式方法、运行机制等深入研究不够。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认真研究明确政府的主要职责,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大前提下,加强对财政支农政策的顶层设计和通盘考虑。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过去的1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但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差距较大局面仍未根本改变,“四化同步”中农业现代化依然是一块短板。3月18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上,要求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新一届国务院工作开局的关键。3月26日汪洋副总理在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当前我国正在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在经济社会深刻转型、农业农村急剧变化新形势下,“三农”领域需要应对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农村改革,继续释放农业农村改革红利。

财政部门更是要加快转变职能、加快推进改革。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重点是厘清政府与市场、农民、农村社会组织的权责界限,把政府不该管的彻底放出去,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效运用价格、补贴、收储等经济手段,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积极性。尤其要进一步理顺中央地方之间的关系,形成分工配合、相互协作的机制,提高行政效能。下一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切实发挥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长期以来,财政支农的事权模糊。有的政策,是中央代替地方决策,出现了“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有的政策,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或中央地方共同承担的事务,由中央政府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对地方政府的投入形成了“挤出”效应。建立中央与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这项改革的关键,是对事权进行合理划分。中央财政不能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应重点支持提供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全局性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建设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事务。对于具有区域特性的产品和服务,应以地方支持为主。比如,选择一些重大支农事务或项目,探索建立责任明确的分级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支农事权,摸索经验,打好基础。

二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在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中,有的政策具有较强的行政推动色彩,超出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政府承担了本应该由市场主体承担的事务。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应该进一步增强市场的理念,既要充分认识农业基础地位和弱质特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对市场可以发挥调节作用的,财政要尽快地退出或尽量少干。进一步强化财政政策的引导功能和杠杆作用,更多地运用市场和价格手段,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三农”。比如,政府重点支持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对于生猪、蔬菜等产业,侧重于提供信息、技术、质量安全监管等服务,避免过度干预。同时,积极采取“贷款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税收调节”的手段,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三是要处理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从花钱安排项目向花钱建机制转变。当前,我们的一些财政支农资金侧重于花钱安排项目,政策手段和实施方式比较单一,对政策实施效果也缺乏全面客观评估。结果往往是钱花了,人养了,事情没有办好,还造成涉农补贴种类多、程序繁琐、投入分散等各种问题。下一步,各级财政部门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采取政府订购、定向委托、奖励补助、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服务公司和技术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业公共服务,从花钱安排项目积极向花钱买机制、花钱建机制转变,让机制发挥作用,增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nlc202309012354

(二)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原则,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按照中央领导的指示精神,目前财政部门也在对支农政策进行梳理和研究,下一步财政支农政策改革的核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要求,主要考虑以下方面:

一是要立足当前,坚决守住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这个“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13亿人口,如果粮食出了问题,谁也救不了我们,只有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能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汪洋副总理也指出,“保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求平衡,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松懈”。我们要清醒看到,尽管粮食生产取得了“九连增”,但农产品供求呈现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态势,部分品种需要进口弥补缺口。从需求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口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未来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对农产品的需求仍将呈刚性增长。从供给看,现在各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已到极限,加上农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不断上涨,农业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粮食生产能否延续稳定发展势头,对我们是一个重大考验。

二是要着眼长远,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大量进城,农村自身的生产方式、经济结构、群体分层、思想观念都在急剧变化。“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在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条件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已经得到了充分发挥,已出台的农业支持政策开始出现效益递减,在新形势下要稳住农业这个大局,就必须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特别是要支持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注重发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优势,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

三是更要考虑到未来,努力保持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在连续9年增产增收之后,农业发展的各种支撑力量已经绷得很紧,在高基数、高起点上实现生产稳定已属不易,继续增产更为困难,保证粮食供给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后劲不足、生物性状差、污染加重等问题越来越普遍,资源枯竭、农业面源污染、水土流失已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我们,今后必须在切实抓好当期农业生产的同时,要更多地关注农业生产的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农业资源相对稀缺的国家,在继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的同时,不能死盯国内有限的资源条件,要放开眼界,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鼓励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实现自身有效供给。实践表明适当进口部分农产品是有利于保持国内供求平衡的,是必要的,但是需要把握好农产品贸易的总量和结构,防范外贸依存度过高风险。

同志们,回首过去,十年辉煌成就来之不易。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四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已经明确,各级财政部门一定要更加积极做好财政支农各项工作,为全面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作者单位:财政部农业司)

责任编辑:宗宇翔

浅谈如何持续推进企业管理创新 篇7

一、管理创新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笔者认为我们当前的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在先进企业文化引领下, 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 在企业制度, 管理理念, 管理组织、方法和手段以及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提出的, 对企业管理具有创造性的改进、改革, 符合企业实际, 能够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证明确实有明显作用和效果的实践过程。经过实践过程后总结、提炼、形成的成果就是管理创新成果。管理创新及其成果必须具有创新性、实践性、效益性、完整性的基本特性。对具体创新实践而言, 创新性体现在:创新的目的明确, 思想超前, 方法先进, 原理可靠。创新的依据充分可行, 符合政策法规, 符合单位需要, 符合工作实际。创新的成果具有引领和指导性。

二、管理创新的要素及内容

管理创新基本要素:是指针对管理课题, 进行专题调研和论证后, 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新的管理理念和先进企业文化引导下, 通过实践进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等要素的创新。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在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管理、国际化经营管理、自主品牌管理、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流程再造与管理变革、企业软实力和人文管理、和谐企业和和谐矿区建设、投资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全面绩效管理、信用管理、QHSE管理、信息化管理、基层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管理方法;还包括企业在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创新成果, 取得明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其它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建立切合实际的管理流程

管理创新是一种知识性的创造过程。管理流程主要有五个阶段:立项阶段、实施阶段、实践阶段、评估阶段、总结阶段。

一是立项阶段。立项必须从调研入手组织结合单位实际、岗位实际、管理业务实际, 调研分析管理现状, 解剖存在的问题或薄弱环节, 归纳出需要改进的课题, 研究所具备的工作条件, 对能够创新的课题进行创新性论证, 对具有创新点的项目, 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项目负责人、主要参加人, 明确主要解决的问题, 还要进行效益效果的预测。在此基础上, 按照管理创的要素研究确定立项名称, 进行立项, 并按公司的要求完成立项程序。这个阶段要求是:课题明确、创新点清楚、创新思路清晰、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实施阶段。对已经立项的项目, 组织进一步完善实施方案, 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细化明确具体的实施进度, 明确每个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和所采取的具体办法, 建立该项目管理创新的台帐, 实施全过程的的记载, 对所有的原始资料要求备案、备查。管理创新工作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对立项项目的实施过程全部逐个检查、咨询、和考核, 考核结果得分占总分的40%。对实施不力、存在问题多的项目实施中止。这个阶段是管理创新的核心, 要求有具体的阶段性工作计划、进度、参加人员、完成的情况, 存在的问题, 采取的措施等记录必须完整, 依次证实创新过程的真实性。

三是实践阶段。通过实施阶段完成的项目, 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实践应用或运行。在时间运行阶段, 要求及时分析存在的缺陷, 制定实施改进的措施, 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实施中止列入下年度立项, 对达到预期效果的项目, 进入效益效果评估阶段。

四是评估阶段。创新成果的效果评估直接体现实施项目的宗旨和目的。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效能的提升必须有依据。除采用单位评价意见外, 根据创新的项目、创新的要素等采取有效、实用的方法对所取得效果进行评估, 以此证实效果的真实性。取得经济效益的成果, 要有效益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并有财务部门的认定。

五是总结阶段。项目完成以上四个阶段后, 项目组负责人要组织该项目成员对全过程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 选定成果报告的撰写人员完成成果报告。成果报告总的要求是体现创新性、实践性、效益 (效果) 性、完整性。一般应包括要素是成果名称、项目负责人、项目开发单位、项目采用单位;立项背景或选题理由;针对确立的课题, 创建、采用或进行的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创新和主要创新点;项目的实施情况, 重点论述实施的简要过程、遇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 (包括公司检查考核小组提出的问题整改情况) ;项目实施后取得主要效果, 采取的评估方法。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采用单位的综合评价意见等。报告还应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措施作简单论述。7月份完成报告, 8月份正式申报成果。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按照“用标准引导、为执行标准服务、按标准评价”的管理模式, 根据管理创新工作的特性和项目评审的要求, 结合企业实际制订评价标准。评价要素主要包括:一是创新性, 按照创新点清晰、创新依据正确、创新原理科学、创新内容完整评价;二是实践性, 按照实施方案可行、实施措施落实、实施过程完整、实施时间合规评价;三是效益 (效果) 性, 不能计算效益的成果, 效果显著20-25分;效果较显著15-20分;效果一般10-15分;效果不明显不得分;可以计算效益的成果, 计算方法正确、数据真实。100万元以上20—25分;50万-99万元15-20分;2万-49万元10-15分。效益不明显不得分;四是难易程度, 按照创新难度大、创新难度较大、创新难度一般三个等级评价;五是成果报告:按照撰写水平高、撰写水平较高、撰写水平一般三个等级评价。这个体系比较切合公司的实际, 饱含了管理创新主要要素, 与工作管理流程项配套, 使管理创新工作目标更具体, 主题更突出, 效果更实在。

五、成立专业化评审小组

根据年初立项、年终过程检查咨询、考核、次年申报的过程和项目申报实际情况以及评价要素体系, 管理创新工作应企业主管领导、总经理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 (干部处) 、人事处、计划处、财务处、安全处、技术处、生产处、公司工会、企业文化处、体系办公室、质量管理部、物资采购部、销售公司、培训中心、企管法规处等主要领导或专家组成的专业评审小组和管理创新办公室相关人实施过程咨询小组, 根据评价标准和规章制度制度, 坚持综合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集中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客观准确、公平公正评价。

六、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体系

在推动管理创新的过程中, 应注重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建立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 增强职工追求精神和物质利益的内在活力。在物质层面, 加大管理创新贡献奖的奖励力度, 让广大干部、员工在坚持推进管理创新的实践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得到更多的实惠。对获得管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的项目奖励3—6万元;二等奖奖励1.5—3万元;三等奖奖励7500—15000元;对获得集团公司获省部级的成果一等奖奖励6.5—8万元;二等奖奖励5—6.5万元;三等奖奖励3.5—5万元;获得全国一等奖奖励10万元;二等奖奖励9万元;三等奖奖励8万元。同时, 对获奖成果纳入技术职称加分条件。有力地激发广大干部、员工参与管理创新工作, 推进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七、设立管理业务持续改进奖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8

塑料制品行业是我国轻工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塑料薄膜、板片型材、塑料管材、泡沫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包装箱及容器、日用制品等子行业。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国内塑料制品业年均发展速度超过10%, 2008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6万家, 产量已达到3713万吨, 实现工业总产值9638亿元, 约占轻工行业总产值的10%, 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9%左右,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塑料行业的快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 产品品种和产量不断增多, 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再生利用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由于其化学成分结构稳定, 很难自然分解消失,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面对当前环境、能源、安全以及人类健康等问题的日益严峻, 绿色塑料越来越受到重视。倡导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开发新型的生态环境材料、制定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规范生产厂商及消费者行为、健全回收体系、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废塑料资源利用水平, 成为发展绿色塑料产业的内容。笔者认为, 健全塑料回收体系、提高塑料资源再利用水平、研发新型生态环境材料 (即生物降解塑料) 是发展的重点。

一、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发展现状

1、国外情况

据世界观察研究所公布的数字显示, 全世界每年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率不到10%。欧洲回收率相对较高, 《欧洲塑料》发布的年度报告披露, 2006年欧洲包括材料循环利用和能量回收在内的塑料回收利用率超过50%, 比2005年提高3%。其中, 循环利用约占19%, 能量回收约占31%。欧洲的7个国家 (瑞士、丹麦、德国、瑞典、奥地利、荷兰和比利时) 2006年的废旧塑料回收率达到80%, 但欧盟成员国中还有一半的回收率仍低于30%。日本的塑料回收利用率也达到了26%。

上述国家不仅塑料回收利用水平相对较高, 而且提出了绿色设计的要求, 可回收、易回收成为产品原料的首选和产品设计的前提。如最近欧盟实施的EuP指令, 要求对进口电子电器产品进行从生产到报废全过程的环保监控, 这是继RoHS指令和WEEE指令之后, 欧盟发布的第三道针对电子电器产品的环保指令, 监控范围更加广泛。EuP指令要求电子电器产品选用无毒、低能耗、无污染或微量少污染的原材料, 选用可再生及可回收材料, 提高资源利用率, 规定电子电器产品只有取得认证后才能进入欧洲市场。EuP指令把“绿色制造”引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包含“绿色原材料、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包装和使用、绿色回收与处理”等各个环节, 其中“绿色原材料”及“绿色包装和使用”将对塑料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对此, 塑料产业界专家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国内外环保法规, 国内塑料企业应积极应对, 提高塑料原材料及制品的环保标准, 抓紧开发新型环保塑料助剂, 并加快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进程。

2、国内情况

我国塑料原料十分短缺, 进口量大, 还有大量的废旧塑料进口。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旧塑料市场和再生利用国, 同时也是全球废旧塑料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 国内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率很低, 废弃塑料及其包装物回收利用率还不到10%, 发展前景广阔。国内除塑料包装制品外, 塑料制品的报废高峰期还未到来, 但是随着多年消费后塑料的累积, 国内废弃塑料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保守估计, 2004年废弃塑料产生量约为787万吨, 2005年约为960万吨, 2006年达到1384万吨。2007年达到约1720万吨, 再加上每年进口560~600万吨, 2007年产生量约2300万吨, 市场潜力巨大。

塑料回收再利用产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塑料再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投资活跃, 正发展成为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场经营专业化的新型环保型产业。塑料回收、再生行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前景。塑料再生既可节约资源, 缓解塑料原料供需矛盾, 又保护环境, 是塑料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绿色塑料发展路径和当前应解决的问题

大力发展塑料回收产业和开发新型生态环境材料 (生物降解塑料) , 是发展绿色塑料产业的两种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塑料回收产业, 是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开发新型生态环境材料是生态循环模式。

目前, 我国塑料再生企业1万多家, 回收网点遍布全国各地, 已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河北、辽宁等塑料加工业发达省份。再生塑料回收、加工、经营市场规模越来越大, 年交易额大都在数亿到几十亿元。同时, 也应该看到, 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回收利用技术落后, 粗放型的回收利用方式, 不仅容易形成二次污染, 而且回收利用产生的价值低, 严重阻碍了产业的发展。

塑料回收利用需要产业政策的扶持和推进。塑料回收利用率高的发达国家在推进塑料回收利用产业化过程中也得到了来自政府的资金、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要做好产业规划, 发展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 加强产业基地建设, 变分散经营为集中经营, 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集中污染处理。二是开展再生塑料利用技 (转下页) (接上页) 术的研究, 实现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高级化, 通过扩大回收利用应用领域和提高产品档次, 提高塑料回收利用效果, 实现经济上的良性循环。三是有计划地组织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改变目前的产业成份构成, 发挥国有大型企业的主力军的作用, 对集中回收利用政策性亏损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 保证正常运行。四是开展塑料回收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建设, 优化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和技术路线, 推广成功经验。五是协调各生产部门的关系, 打破产业垄断造成的封锁, 开放下游产品市场。六是大力推广绿色设计、绿色产品, 在制定相关标准时明确塑料回收利用指标, 开展回收利用率考核评定工作。七是建立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行业准入制度, 提高准入门槛, 规范行业管理, 淘汰家庭作坊的回收和加工方式, 避免对环境形成二次污染。八是健全塑料回收分类等级制度, 完善标准, 提高塑料回收利用效果。

在积极开发塑料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同时, 研究开发生物降解塑料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塑料加工业的研究热点。目标是开发出一种能在微生物环境中降解, 完全进入生态循环的塑料。减少地膜、包装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 这种塑料的生产成本较低, 具有相应的经济性, 在使用后就可与普通生物垃圾一起堆肥, 而不必花费很大代价进行收集、分类和再生处理。在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方面, 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财力和人力, 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塑料加工业普遍认为, 生物降解塑料是21世纪的新技术材料课题。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9

一、工程项目管理的变革,解放和发展了建筑行业的生产力

鲁布革变革最根本的意义在于促使我国建筑行业走上市场化的发展之路,25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和作用日愈突出,201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了万亿元的两位数,达到11.7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6%。

鲁布革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我国建筑业管理体制、机制及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的显著变化:一方面基本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项目法人和工程监理,使工程建设管理走上市场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施工企业以项目为单位进行管理、实行工程管理层和劳务层的两层分离、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施工企业按专业划分为总承包企业、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使施工企业面向市场,在市场分工中定位,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2002年原建设部推出的特级资质的就位,是施工企业市场化改革到位的显著标志。

武汉建工集团作为原建设部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试点企业,亲身体会和充分受益于这一改革。集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武汉市建工局,是一家老的国有企业,集团近30年坚持走改革创新发展之路,从最初的行政局转变为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从“小而全”的作坊式生产向以项目管理为目标的转身;从“拖家带口”的社会化经营到资产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可以说武汉建工集团作为传统国企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方向改革改制,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国有施工总承包企业,其转型是比较成功的。集团全面改革改制的效果逐步显现,形成了包括体制、管理、人才、技术、资金等在内的新的整体优势和机制活力,为集团近几年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全面深化工程项目管理的改革,创造更有利于工程建设的市场环境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和方式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转向主要依靠内需,而内需主要是投资和消费,投资的基本建设和城镇化建设、消费的住房建设这些都给建筑行业带来发展机遇,如何加快推进建筑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真正转移到依靠管理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是工程项目管理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工程项目管理25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工程建设的质量、速度、技术都进入世界水平。但从工程项目管理与建筑市场关系的角度看,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建筑市场的制约。

一是目前规范、统一、有序的建筑市场尚未完全形成,造成工程项目管理的先天不足,某些形式主义的东西阻碍工程项目管理向纵深发展。如项目经理招投标期间锁定,招投标时间又常拖延,同一项目不同标段投标也因锁定而不能由同一项目经理担任;招投标电子文本格式化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二是建筑市场改革明显滞后于工程项目管理改革,使得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果未能落到实处。近年来,随着招投标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全社会依法招标的意识显著增强,且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市场秩序已基本形成,但是招投标领域依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如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招标人和投标人规避招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代理机构操作不规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等。特别是监督管理尚未形成合力,存在监管缺位、错位和不到位的情况。

三是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层次的改革和监管仍有许多不到位的情况:施工总承包的权责不对应,工程项目管理要施工总承包全面负责,但因权利不对应而难以做到,同时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发展,则更有利于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的全面统筹管理;专业承包企业许多采取项目承包方式,弱化公司层面的管理体系,使得工程专业施工的质量水平下降,同时专业承包队伍不是由总包市场选择,总包管理专业承包显得力不从心;劳务分包则是工程项目管理改革成效最弱的层次,劳务分包层层分解,劳务队伍流动性大,技术培训得不到有效落实,人工单价与市场价格严重脱节,劳务分包队伍的素质得不到良好保证。

四是民营施工企业大多采取以项目经理为承包人的形式承接和管理工程,已不是本来意义上的工程项目管理了,虽然在工程建设上发挥了作用,但穿靴戴帽,弊大于利。

五是建筑市场出现新的情况,农民工问题有所好转,建筑材料成本、人工工资上涨和资金财务的压力继续加大,技术工人和劳务人员的紧缺日益突出,大量重大工程项目采用BT形式,而大多施工企业受制资本金等条件融资困难,使得施工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进一步弱化。

另外,工程监理未能成为真正的第三方进行工程监理,往往听命于甲方,监理费用过低,监理队伍素质不适应工程监理要求,难以真正履行监理职责。

三、适应发展方式转变新要求,深化工程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下行的压力,建筑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道路,是科学发展观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

工程项目管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必须加快实现从单一质量工期效益型向节能环保人文型的转变。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既要讲质量、速度和效益,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坚持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当代社会提出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从建筑经济、社会、人文、建筑功能、环保、节能等诸多因素考虑,在项目管理上实现从传统质量工期型向现代节能环保人文型的创新和跨越。

转变建筑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项目管理的创新和跨越任重而道远。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正处于起飞阶段,面临诸多矛盾,在建筑领域表现非常突出:一是资源冲突。建筑物建造和使用的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建筑钢材、水泥等占到能源消耗的46%,建筑采暖能耗比发达国家高2至3倍,耗电量也高出30%以上。二是利益冲突。在利益驱动下,许多损害持续社会发展的污染、高耗能、不宜人居的建筑问题不断发生。三是人文冲突。从工程项目规划设计到施工使用都存在大量与人文关怀相悖的现象。这些都要求我们在项目管理中去探索改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项目管理创新和跨越,建筑企业肩负着重大责任。企业必须讲求经济效益,但具有社会责任和人文精神的企业才能行走得更远更持久。我们建筑企业,尤其是骨干企业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积极应用建筑节能科技成果,把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以大型工程项目为平台进行综合攻关,形成企业自身的企业标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体系,使企业获得持续创新的能力,奠定创新项目管理的基础。

近年来,集团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坚持围绕主业,探索集团发展的新路子,初步形成集团发展新的模式:一是围绕建筑主业大力延伸产业链,积极打造路桥、钢结构、机电安装和智能集成四大专业公司。二是在业态发展方式上调整,充分发挥现有房地产开发资源,积极谨慎推进房地产项目开发。三是在主营业务结构上调整,探索以投融资方式带动主营业务发展的路子,集团在BT项目的投资开发上迈出坚实步伐。四是在外地市场拓展上调整布局,有进有退,开拓新的地区。

转变发展方式使集团生产经营实现了新跨越:经营规模连续突破,新签合同额2010年同比增长30.43%,2011年同比增长58.9%;一大批重点工程施工规模和速度再创新纪录,70万方工程造价10亿元的襄阳万达项目仅用15个月完成,辛亥革命博物馆如期竣工,武汉二环线和三环线高架桥施工创多项第一;公司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11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95%,人均劳动生产率达700万元,公司多年列湖北省百强企业和武汉市百强企业。2011年一举夺得鲁班奖、国优奖、詹天佑奖、全国用户满意工程、国家市政工程金奖和中国钢结构工程金奖等六项国家级建设工程大奖,公司特级资质一次性通过审核就位。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10

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内容研究

1、人力资源储备建设

人力储备事项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 在进行全面的建设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将企业的人力资源引入、调查、分管等事项进行有效的关注, 真正将全民的整合力度进行提升, 帮助企业内部建设过程中, 能够有更多的资源可以进行贯彻实施。

对人才的储备、引进过程中, 一定要对综合性、全面性、专业性的人才重视起来, 使更多的相应人才能够出现在企业中, 在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过程中, 利用不同的人才进行不同的生产建设, 并且将其整体的素质与技术的提升事项重视起来, 真正将创新的管理力度进行有效提升, 使整合性的建设标准能够呈现出来, 为将来的人力资源使用打好坚实的基础。

2、人力资源全面运用

对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运用, 就要将各级人员的优点与缺点认识清楚, 真正将自身的建设标准进行提升, 对于人才实施战略过程中, 将相应的人才分组进行运用, 将他们的综合能力发挥出来, 并且进行周期性的培训与监督;使他们在能力的发挥过程中, 能够真正培养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 积极进行相应的开拓创新, 使人才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真正将自己的技术与综合能力提升上来, 并且为相应的创新科研实施做出相应的提升, 将关键性的建设报告落实到实处, 并且使自己的各项能力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3、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人力资源开发, 就是将全新的建设标准进行呈现, 真正将创新的思想融合进去, 在竞争发展过程中, 能够将自身的潜力发挥出来, 并且按照建设实施的相应步骤的调整, 将实际工作中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进行分派, 在进行全面考核过程中, 管理者就要善于发现各级人才的能力, 真正将充分建设的各项基础内容进行渗透提升, 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并且将全新的建设能力完善建立起来, 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使员工在全面创新的环境中, 能够使自己的进步思想得到有效渗透, 为人才的各项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二、人力资源创新延伸办法的实施

1、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

在人力资源全面管理过程中, 找到各级人才的能力标准, 并且将全新的思路打开, 从小事入手, 真正将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在带动性的建设实施状况下, 就要将人才不怕吃苦、勇于奋斗、不断创新的建设理念渗透进去, 对全新的建设环节进行有力呈现, 对每个人员都要有较好的建设标准, 使他们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一边建设, 一边总结, 真正将身的各项能力发挥出来, 使更加新颖的思路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对全新理念的灌输, 使各级人员能够感受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并且按照相应的标准, 真正将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将自己创新的意见与建议进行表述, 使内部各级人员的建设力度进行提升, 并且对自己的信心提升上来, 领导要善于总结各级人员在进行工作过程中的表现, 使自己的管理事项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积极引导员工取得进步, 使他们能够将自己的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保证每个环节都有创新的进步, 使自己的工作能够带动企业的综合性的进步。

2、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管理

合理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配置的设置, 就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 认识到更加出色的创新理念, 真正将各级人员的综合技术进行提升, 并且将不同的人才给予相应的工作, 加大对内部人才的合理分配力度, 使其能够真正在正确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技术水平, 使更加创新的设计原则与建设力度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才能使企业的整体进步得到有效提升。

加强对全面标准的建设力度, 使综合性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并且按照企业发展的方向及发展力度的调整, 真正将人力资源中有较好技术的人才进行运用, 加大建设力度,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给各级人才提供更加优良的施工环境, 使他们能够将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来, 为将来的技术的创新研发、建设思路的有效转变提供较为优良的建设基础。

3、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

首先, 要将各级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引导, 真正将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出来, 帮助我们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 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建设制度, 使自己的各项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内容, 将人力资源管理中较好的环节呈现出来, 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完善的管理标准, 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充分发挥出来, 在创新过程中, 能够理清思路, 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 使更加优良的建设环节能够呈现出来, 为积极的发展理论的建设打好基础。

其次, 要站在全局来看, 加强对经济大环境中各种有利信息的运用, 着手建立更加稳固的管理环境, 真正将自身的能力提升上来, 使全面的建设理念能够得到有效的渗透, 加强竞争力度, 提升道德建设规范, 不论是对全面的经济建设, 还是项目的发展研究, 都应该有齐全的道德促进事项在里面呈现, 使更多的人才的能力发挥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与完善。

三、总结

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 站在全局角度来看, 使全面的管理标准能够建立起来, 并且抓住机遇, 拓宽道路, 使自己的内部管理能够有更好的创新理念出现;把握重点, 不断进取, 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能够有更好提升进度, 放眼未来, 打好基础, 利用更加规范的建设标准, 使其中的各项建设力度提升上来, 为其中的综合素质提升、创新能力的培养打好坚实的基础。

摘要:对于电力设计企业来说, 应该站在全新的角度, 真正将创新的技术进行有效渗透, 捕捉较好的建设标准,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加强人员调整科学方法的应用, 捕捉到更加有效的办法, 为全面的创新建设事项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电力设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创新

参考文献

[1]高丽、杨海洪:《现代建筑业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源问题浅析》, 《技术与市场》, 2011 (7) 。

[2]王思、赵小嫚:《中国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的探究》, 《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7) 。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11

提高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效率,监测、发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并进行决策、协调、反馈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作为一家国际化的矿业公司,为了进一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管理走向专精化、智能化和国际化,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五矿”)将“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简称信息系统)作为公司2014年社会责任管理创新工作的内容之一。经过将近两年的调研、论证与筹备,信息系统的建设于2014年8月15日正式启动。中国五矿组成了包括办公厅社会责任工作部、信息管理部、各职能部门和业务中心社会责任联络专员以及外部专家在内的项目组,承担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信息化渐成可持续发展管理新抓手

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为公司提供社会责任领域的决策参考,使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全面提升员工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公司可持续发展,助力打造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以可持续发展维度建立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建设成果,将指标的收集、汇总与分析和现有信息系统对接,提高数据获取的实效性、便利性和准确性。信息系统的建设以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的实际业务为出发点,基于目前在可持续发展上取得的成就,优化可持续发展业务流程,健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接国际社会责任规范与标准,建设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全方位实现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搭建。

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业务和技术上均具有创新性,通过充分利用公司现有信息化成果,在建设过程中力求使系统具备先进性、完整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信息系统将大大提升中国五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管理水平、基础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将“可持续”“信息化”“大数据”三大概念高度整合,助力集团公司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持续发展。

加强信息化建设,创新可持续发展管理

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支撑

在经过了对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梳理和总结、指标体系论证、对标世界先进矿业公司指标、外部专家沟通评估,中国五矿办公厅社会责任工作部于9月初完成一份兼具准确性、完整性、可行性、专业性的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简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指标体系是依据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通用指标(GRI G4)、矿业和金属行业补充指标(GRI MMSS)、《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 3.0)等社会责任相关指导文件,结合《中央企业“十二五”和谐发展战略实施纲要》等相关要求、中国五矿战略规划以及公司社会责任现状,同时借鉴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力拓等国际先进矿业企业。既包括反映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般指标,也包括反映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特点的特色指标,符合战略治理需求以及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要求。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以期全面、真实地反映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绩效。

指标体系为中国五矿全面加强可持续发展指标报送管理、提高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水平和效率、系统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能力、开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自我评估等提供基础支撑。同时,科学的指标体系,也为信息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全面、详细的指标基础。

为了保证指标体系更加客观、全面融入业务运营,项目组与中国五矿各职能部门、业务中心社会责任工作联络员充分沟通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情况、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优化思路等内容,并根据相关意见与建议进行调整。

信息系统建设的推进保障

中国五矿在信息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并非是一帆风顺。因可持续发展业务涉及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项目的建设覆盖面广且涉及部门多,沟通协调是最大的难点。

建设工作开始前,中国五矿副总经理张元荣及项目相关负责人听取了项目工作思路汇报,并向项目组和所有相关部门提出要高度重视和支持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张元荣在汇报会上表示:“可持续发展关乎集团公司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无论从涉及的部门、人员的数量,还是系统的定位、功能都有别于集团公司其他信息系统,所以在系统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需要各部门领导的重视和各级社会责任主管领导、联络员的全力配合,确保系统顺利建设,高效使用,助力集团公司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系统建设期间,各部门社会责任联络员起到了重要的沟通协调作用。项目组在不同阶段与各联络员积极沟通,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实际工作。与此同时,为提升广大员工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信息系统建设的认识与理解,项目组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及项目建设的宣传活动。

信息系统建设的进程

指标体系建设

经过对可持续发展工作的梳理和总结、指标体系论证、对标世界先进矿业公司可持续发展指标、外部专家沟通评估、内部沟通调整,完成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系统功能设计

在信息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为确保系统具备先进性、完整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充分利用了中国五矿现有信息化成果实现数据“一次存贮,多次使用”,减少各类数据的重复填报。信息系统包括指标管理模块、报告草稿模块、公司优秀案例模块等8大模块。以服务于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社会责任案例评选、利益相关方管理、可持续发展绩效监测等相关工作。

目前已完成功能设计并开始各模块开发工作。下一阶段项目组将根据确认的系统功能设计,完成系统功能的开发,并完成相应的单元测试。

实施变革管理

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需要公司领导及基层员工全员贯彻并落实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并将其转化为行为准则,贯穿到日常工作和运营中。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中国五矿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在五矿”的系列变革宣传,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知识培训及专题活动等方式进行推广,对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模式、实践、发展历程及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和其价值进行宣传,深化员工对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培养各级员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意识。

收集行业领先实践

行业领先实践能够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提供借鉴和指导。项目组依据中国五矿实际发展需要,对相关行业的领先实践进行收集和整理,以供参考借鉴。未来会不断更新并将成为信息系统数据库的重要内容。

上线运行

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将于年底正式上线运行。届时,信息系统将助力中国五矿更加全面有效地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累和传播公司内部的优秀责任实践,持续打造“责任五矿”。

通过研究社会责任,传播社会责任,开创性地开展社会责任工作,对中国五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五矿可持续发展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五矿运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可持续发展管理的全新尝试,将有助于提升全员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责能力,助力公司持续发展。

持续推进职业健康管理 篇12

11月25日上午, 国土资源部在广东东莞召开全国国土资源依法行政工作会议,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胡存智强调, 要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 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 运用法治思维持续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改革。

胡存智指出, 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 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是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群众权益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 这些是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具体要求, 也是推进全面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与其他各项改革目标息息相关, 我们要将法治理念、依法行政制度贯穿于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胡存智要求着眼全局、逐步落实, 全面提升国土资源管理依法行政工作水平。一是强化法治理念, 持续提升全系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依法行政意识能力;二是推进重点立法, 不断完善国土资源法规制度体系;三是以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核心, 深入推进改革;四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完善行政复议体制。胡存智指出, 要用好用足法律允许的空间, 但是改革的落脚点仍然是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的政策研究, 对看得准的, 可以直接用立法推动改革。对部分领域法律滞后的, 可以遵循一定程序实行重点突破, 成熟后及时上升为法律;不能将随意性、权力自授看作改革创新。

上一篇:有限导流能力下一篇:职业价值观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