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安全

2024-07-24

地缘安全(通用12篇)

地缘安全 篇1

后冷战时代,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中亚五国以独立的政治姿态出现在国际舞台。“9.11”事件发生后, 美国以“反恐”为借口楔入中亚地区, 对中亚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局势产生重大影响。其他各种势力也不遗余力地渗透和争夺中亚地区, 使中亚地区的局势更为复杂化。中国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直接接壤, 中亚任何局势变化, 都会对中国政治、经济、能源、安全产生巨大影响。

一、中亚在中国地缘政治安全中的地位

中亚通常指亚洲中部亚细亚地区, 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国。这一地区北接俄罗斯, 东邻中国, 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 西濒里海, 并隔里海遥望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土耳其, 总面积近400万平方公里。在古代“丝绸之路”最鼎盛时期, 中亚曾有南、北等多条线路横贯东西, 沿线的城市因运送贵重商品的驼队云集而颇具规模。中亚五国独立之后, 中亚在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中地位更加重要, 成为世界大国权势角逐“新的地缘政治战场”。麦金德认为, 中亚的山地是海权势力很难到达的地区, 以此为中心, 控制东欧, 就可以排斥海权势力。他把亚欧大陆, 甚至包括非洲大陆称为“世界岛”, 从历史的经验出发, 认为陆权绝对胜于海权, 断言谁统治心脏地带, 谁就控制世界岛, 谁统治世界岛, 谁就控制世界。麦金德的理论虽然引起激烈的争论, 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欧大陆腹地中亚地区在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当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中国与中亚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自西汉起, 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西域地区就包括中亚地区和中国现在的新疆地区。如今, 中国西部一些省区, 与中亚还存在着民族和宗教上的密切联系, 如新疆、青海、甘肃、宁夏等, 尤其是新疆地区, 当地少数民族与中亚一些民族长期跨界而居, 联系密切。同源跨国民族的存在和地理上的毗邻而居, 使中国与中亚地区有一种天然的联系, 一方面为国家间的合作提供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 冷战结束后, 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向中亚的渗透, 也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很大压力。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同处亚欧大陆腹地, 其地理位置及其丰富的资源决定了它重要的地缘政治地位。由于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 中亚早就被地缘政治学家称为世界的枢纽地带。这一地区连接俄罗斯、中国和欧洲, 是大国战略交汇之地, 同时也是美国联盟网络的断接地带。加之多种民族、宗教、文化交错, 关系复杂, 它的波动将影响周围大片地区的稳定。

诚然, 冷战结束后, 随着两极世界格局的坍塌, 我国西北地区周边地缘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苏联的解体, 使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原苏联部署在中亚地区的庞大军事力量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而土崩瓦解, 使我国西北地区长期面临的巨大军事安全压力得以消除。中亚国家奉行对我友好政策, 尤其在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署关于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和在边境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协定, 特别是“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 中亚及俄罗斯与我国的双边军事政治关系进一步改善, 同时, 中亚国家与我国发展互利合作, 使我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逐步扩大, 中亚国家多种力量相互制衡的局面基本形成, 这一切都为我维护西北地区安全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但是, 也应看到, 西北地区是中国周边地缘政治环境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 周边邻国众多, 各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各异, 民族宗教问题错综复杂, 现实或潜在热点集中, 作为利益交集地带的中亚地区由于地缘政治格局的调整和各国因为民族、领土与边界争端、民族分立主义和教派冲突、水资源等问题, 成为各种力量纵横交错, 多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潜在热点地区。特别是近年来, 以国际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为代表的各种极端势力在中南亚及周边地区迅猛发展, 对本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而这些都与我国西北地区安全息息相关。

二、对中亚与中国地缘政治安全的新判断

在地缘上, 中亚与中国、俄罗斯这样的大国为邻, 又与印度、欧洲大国有联系, 同时还受到美国、日本等国的重视, 上已经成为许多大国和地区力量全球战略部署的交叉点。同时, 因中亚国家地缘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油气资源的丰饶高产等因素, 中亚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俄美中等大国和地区强国竞相拓展外交影响的舞台。

(一) 美国加紧对中亚的渗透和控制。

冷战结束后, 中亚成为美国关注的一个重要地区, 并将其作为全球战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早在1992年2月中亚各国独立不久, 时任美国国务卿的贝克就出访了中亚, 随后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加快对该地区的渗透。1997年美国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制定中亚战略的班子, 制定了一套新的中亚战略, 其核心内容是:趁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衰退在中亚形成力量真空之际, 积极介入中亚事务, 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的地位和影响, 将中亚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以达到如下战略企图:一是从南侧挤压俄罗斯的传统地缘政治空间, 进一步削弱俄罗斯的地位和影响, 遏制或延缓俄的重新崛起。二是通过控制中亚增大威慑和影响中国的筹码。三是控制中亚的油气资源, 减少对中东石油进口的依赖。四是防止具有强烈反西方色彩的伊斯兰“瘟疫”蔓延。正如布热津斯基所说, 美国“显然不仅对开发这个地区的资源感兴趣, 而且要阻止俄罗斯单独主导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空间。美国这样做不仅是在谋求它的欧亚地缘战略目标, 而且也通过争取毫不受限制地进入这个至今还封闭着的地区, 维护其本身日益增强的经济利益及欧洲和远东的利益。因此, 在这个难题中有利害关系的包括地缘政治力量、潜在的巨大财富的获取、民族和 (或) 宗教使命的完成以及安全利益”。正因为如此, 苏联解体之后, 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开始对中亚地区实行全面的渗透。尤其是“9.11”事件后, 美国借反恐契机, 以阿富汗塔利班为打击重点, “进军南亚, 稳坐西亚, 屯兵中亚, 楔入欧亚大陆腹地”, 在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投棋设子, 抢占先机, 加快北约东扩的界线, 以削弱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 最终实现对我国战略合围之企图。

(二) 俄罗斯在中亚有着重要利益和影响。

中亚地区历史上归属于沙俄和前苏联的势力范围。苏联的解体使原苏联部署在中亚地区的庞大军事力量随着中亚国家的独立而土崩瓦解。但继承了原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认为, 中亚五国在历史上就与俄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对俄的国家利益具有原则性、战略性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俄一些战略资源“传统而稳定的供应地”, 而且中亚作为一个“缓冲地带”, 可把俄与阿富汗, 以及“伊斯兰”世界的其他国家隔开, 有利于防止对其南部边疆可能出现的或潜在的威胁。首先, 中亚各国有大量的俄罗斯人, 中亚五国俄罗斯人占该地区总人口的20%, 占苏联解体后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境外俄罗斯人的40%;其次, 中亚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供应基地之一;其三, 该地区是俄南部国防的重要屏障和缓冲地带。因而俄将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亚的渗透和扩张看成是对自身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严重侵犯, 并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因此, 俄罗斯从未放弃对中亚的控制和与美国的争夺。在政治上, 俄罗斯加强外交攻势, 改善与中亚各国的关系, 遏制中亚国家对俄的离心倾向。在经济上, 俄罗斯大力促使中亚国家加入以俄为核心的独联体经济联盟, 增大中亚国家对俄的依赖, 强化相互间的经济安全关系。在军事上, 俄罗斯加强与中亚国家的双边与多边军事合作, 力图把中亚国家拉入由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集体安全体系之中。

(三) 中亚对中国西北地区安全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缘安全环境从来就是复杂的。“9.11”事件后, 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军事行动摧毁了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基地”恐怖组织在阿富汗的大部分恐怖训练营地, 中亚极端势力也因此遭受重创。但有迹象表明, 中亚极端势力的活动并没有停止, 而是正变换手法, 暗中积蓄力量, 加紧与包括我国境内外“东突”恐怖组织在内的国际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的勾结联合, 伺机进行新的恐怖暴力活动, 推翻当地现政权, 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统治;另一方面, 美国借反恐之名迅速将军事犄角插入中亚, 中亚地区再次成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争夺国际主导权的重点, 其顺势推进“管理”欧亚大陆的战略图谋日渐显露。虽然冷战后我国西北地区出现了没有陆地直接军事威胁的安全形势, 地缘安全环境一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局面, 但也有许多西方国家抱持着冷战思维不放, 将中国视为战争威胁, 散布“中国威胁论”, 采取一系列遏制包围中国的战略举措。西北地区周边一些国家也借口“中国威胁”而不断强化自己的军事实力, 加之“东突”恐怖势力的进一步增长, 我国西北边疆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与军备竞赛以及国际范围内民族宗教冲突的加剧, 使我国的地缘安全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挑战。首先, 美国在中亚、南亚地区的军事势力, 给我国西北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军事压力;其次, “东突”恐怖势力被西方敌对势力所利用, 已经成为企图分裂中国的“政治工具”, 直接威胁我国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再次, 西北地区还存在诸多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热点问题, 威胁着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三、新格局中的中亚与中国战略合作关系

中国和中亚五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多方面都存在重要的共同利益。近三十年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客观上为中国与中亚五国从战略高度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冷战后国际战略环境的发展变化与国际格局深刻而复杂的调整, 也对中亚五国与中国之间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创造了外部压力和内部动力。因此, 在经济、政治、安全等诸方面, 中亚五国与中国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与合作。

(一) 经济上产业结构与产品结构的互补。

中亚五国的总体产业结构特点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重工业内部重视采掘业。中亚地区是全世界工业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石油、天然气、煤、水力发电资源的储量都十分大, 还拥有极为丰富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资源。中亚各国虽然自然资源条件不甚相同, 工业结构也不尽相同, 但都处于矿产开采向工业原料生产发展的初期阶段。其中能源开采是各国工业生产的强项。然而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部门很不齐全, 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轻纺工业很落后。而我国西北地区虽然产业结构同中亚五国有些类似, 但是,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 相对于中亚五国而言, 具有以下优势; (1) 轻纺工业相当发达, 已经形成了以毛、棉、麻纺织品、针织品和服装为主体的纺织产品系列, 西安、咸阳是我国著名的棉纺织工业基地, 而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地则是毛纺织中心。其部分产品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可提供充足的出口货源, 有能力向中亚五国输出。 (2) 西北已形成了以石油机械、轴承、电机、机床以及家用电器为主的机电产品系列。 (3) 西北具有以食品、小五金、家俱、塑料、皮革为主的发达的轻工业, 可供向中亚五国大量出口。西北还可以从中亚五国进口自己所需要的产品, 例如作为轻纺工业原料的棉花、羊毛、生丝等农牧产品, 石油、矿物肥料、大型施工设备等工业产品, 这些农牧产品、能源和矿产品以及制成品, 均为西北地区发展轻纺工业及加工业所必需。

(二) 政治上共同面对民族分裂势力的威胁。

由于历史的原因, 独立后的中亚各国都属于多民族国家, 哈萨克斯坦有131个民族, 乌兹别克斯坦有129个, 土库曼斯坦有105个, 就连人口最少的吉尔吉斯斯坦 (466.5万人) 也多达80个。因此, 独立后中亚国家主体民族化的构想在实践中与多民族的社会现实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 使各国在理论上标榜的“国内所有民族无论历史长短、无论人口多少一律平等”的原则成为一句空话, 造成各民族间关系的空前紧张。这种非主体民族大聚居的基本格局构成了中亚各国主体民族政体的重大隐患, 主体民族与非主体民族之间矛盾一旦引起事端, 极易在短时间内扩展成危及全国乃至波及周边各国的地区动荡。

近年来我国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有所加剧, 尤其是科索沃战争爆发后, 我境内外“东突独”民族分裂势力叫嚣要“以科索沃解放军为榜样”大搞恐怖暴力活动, 并企图与外部敌对势力联手推进“东突问题国际化”。新疆, 这块在史籍中被称为“西域”的地方,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 就已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然而, 在新疆一直存在着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 由于历史的原因,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潜藏的分裂暗流分为两支, 一支是伊犁“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分裂活动的继续;另一支是南疆“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分裂残余势力的挣扎。新疆又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主要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锡伯、满、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达斡尔、俄罗斯等13个民族。即使今天的新疆也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 乌鲁木齐“7.5”事件的发生就再次说明了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民族分裂主义是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各国社会稳定的主要危险和主要的不安定因素之一。

(三) 国际政治上的共同利益诉求。

中国和中亚各国, 由于国内外所面临的压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许多共同语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起步, 而中亚各国还需继续巩固政治经济主权。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边境地区都还存在不和谐因素, 同为发展中国家, 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有相似之处。冷战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 但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一直存在并干扰着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大国军备竞赛从未停止, 严重威胁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亚各国处在国家、民族、宗教矛盾的多发地带, 防止国际争端是中亚各国面临的严峻课题。中国西北边疆的环境同样不容乐观。中亚各国与中国在消除地区热点、民族冲突、南北发展失衡、生态环境恶化、人口问题等方面虽然存在差异和分歧, 也存在普遍共识。中亚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往往以政治利益为代价;中国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也要经历诸多考验。在国际关系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共同利益诉求, 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加强合作, 共同发挥积极的作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我国西北地缘政治安全面临着美国在中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中亚“三股恶势力”、境内外“东突”恐怖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活动, 使西北地区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和军事压力。中国必须把中亚放在中国全球战略中去考虑, 积极应对中亚地区带给中国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中国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与中亚地区的力量进行合作, 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的独特性和唯一性, 加强与中亚五国的共融发展和加强区域联动合作。区域联动合作不仅意味着获得把握发展机遇的外部条件, 也是有效应对当前全球化冲击的根本出路。上海合作组织在中亚安全和经济合作上的成效, 将为各成员国在国际社会共同发挥更重要作用奠定基础。

地缘安全 篇2

道路桥梁检测1603班白玉堂

11月12日晚上,青马第四讲我听了思政教研部主任、副教授丁继敏的《中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与周边外交》专题讲座,丁教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家周边安全形势进行了深入分析,详尽介绍了我国周边地缘安全环境的特征、我国政府的周边外交,并讲述了应冷静应对周边安全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还分享了关于中国周边安全战略的思考,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听完课之后有许多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总体说来,现在中国周边形势比建国以来任何时候都好,中国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具有实力。有人说,中国现在GDP 世界第二了,空军日益强大了,航母下水了,航天也能各种载人了。似乎到了“人若犯我,我必犯之”的时候,特别是近来日本、印度、越南等国的行为愈发的恶劣,且具有高“危险性”了,我们是不是该“出击”,打消这种“欺负到头上”的念头呢?不!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中国的强大、中国的实力让他们感到畏惧、感到恐慌、感到在经济、科技竞争上无法胜利的绝望。而且同时,日本、美国等国家绝对不希望和中国有战争,他们不会去尝试这头睡醒了的“雄狮”的威力、而其他小国更不敢和中国有战争,相对随时有可能爆发战争的建国初期来说,我们当今的周边安全形势虽错综复杂,但却比建国以来任何时候都好,现在的中国在国际上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有地位。

我国是当今世界陆海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并与周边相当一部分邻国存在着复杂的领土、领海争端,周边还分布着一系列当今世界的人点问题和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应该做到:

一、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主要指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及人民生命、财产不被外来势力威胁和侵犯;国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被颠覆;经济发展、民族和睦、社会安定不受威胁; 国家秘密不被窃取;国家工作人员不被策反; 国家机关不被渗透等。

二、加强国民国防意识教育。国民国防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 而国民的国防意识必须通过教育手段来实现,国防教育的重点在于推动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而国防教育正是对人的教育,它不仅可以培养公民为国献身的精神,而且有利于开阔人们的思路,通过国防教育,可以培养公民高度的组织观念、严格的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提高全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而作为共青团员的我们更应该具有国防意识,因为我们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党赋予共青团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时刻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三、维护主权,促进世界和平。国家与国家的发展如果想和平进行,首先这两个国家必须互相尊重,不用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土,争夺不属于自己的资源,而使用霸权主义进行军事威胁,或者扩大军事集团,强化军事同盟,就比如日本与我国的钓鱼岛问题。针对于我国的当前的国家安全形势,我国政府的策略是:沉着应对、加快发展、努力夺取战略主动权,确保我国国家安全;抓住机遇,促进发展,尽快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对台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加快国防的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国防实力。而综合利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坚决挫败台独、分裂祖国分裂图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两岸关系基本稳定,维护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FASHION TREND

面对这些来自各个方面的威胁和挑战,丁老师也给我们解读了他关于国家安全对策的不同角度的理解。其中,在战略上,我国要加强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古人曾说过,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就是强调要有全局观念。对于中国的国际战略,我们要立足亚太、稳定周边、制衡美国。我们要积极稳固后背,继续援助巴基斯坦等国,建立以中国关系为核心的欧亚大陆战略。在军事上,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同时也要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自立自强的原则,要始终相信制胜的法宝就是人民的力量。最重要的是我国军队要加快向现代化军事思想的转变,依托高科技,加快我军信息化建设,争取让我国这样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与其身份相匹配的一支军队,一支能打赢现代化战争的军队。

地缘安全 篇3

关键词:博弈;地缘经济;地缘政治

中图分类号:D03;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09.03.011

冷战结束以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与较量逐渐从对领土空间的控制与扩张转向以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地缘经济逐渐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主角。以往主要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传统地缘政治逐渐被地缘经济取代,但是传统的地缘政治并没有退出世界政治舞台,对于大国或者强国来说,传统的地缘政治依然是国家战略的核心部分。

一、国家间博弈的实质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原意是指二人在平等的对局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以达到取胜的目的。按照2005年因对博弈论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罗伯特·奥曼教授的说法,博弈论就是研究互动决策的理论。所谓互动决策,即各行动方(即局中人)的决策是相互影响的,每个人在决策的时候必须将他人的决策纳入自己的决策考虑之中,当然也需要把别人对于自己的考虑也要纳入考虑之中,在如此迭代考虑情形进行决策,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战略。根据博弈主体,可分为二人博弈和多人博弈。根据互动性质,可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其区别在于博弈者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如果达成协议就是合作博弈;如果没有达成协议就是非合作博弈。在日常运用中,最受关注的是两类博弈,一是博弈模型,应用最多的是囚徒困境、斗鸡博弈、猎鹿博弈;二是博弈的次数或进程,即简单(单轮)博弈与重复博弈。简单博弈假设博弈一次进行,重复博弈不是简单博弈的重复与连续,而是指具有同样结构的博弈重复多次进行,但各个博弈阶段彼此独立,其总体结果影响博弈者的长期收益预期。

与经济学对博弈论的运用相比,国际关系中的博弈论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现实中的国际关系异常复杂,将各类博弈模型运用到现实的国际关系情形中,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影响博弈论对国际关系的解释能力。二人博弈图示虽多达几十种,与现实较为贴切的只有少数几种,就是猎鹿博弈、斗鸡博弈和囚徒困境等常用模型也并不完全适合国际情形的模式。虽然在理论上处于研究的初始阶段,但是博弈在国家间的政治经济方面运用已经是非常广泛,不管是在战略层面还是在战术层面,国家间都处于一种博弈状态。

博弈的实质是对利益的追求,或者说是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社会中,个人是博弈的主体,在国际社会中,国家是博弈的主体。在这一点上,国际政治中的博弈和个人之间的博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同的是个人之间的博弈相对简单,国家间的博弈不论是博弈主体的内涵还是博弈的内容、范围以及博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都不是个人博弈所能比较的,这是国家间博弈的复杂性所在。特别是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家实力虽然是博弈中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在地缘经济日益崛起的时代,国家之间的博弈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对利益的追求不再单纯地表现为强权具有压倒性优势,实力相对较弱的国家如果能正确地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也能在博弈中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二、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

很多学者把地缘政治看作是地理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然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研究与纯粹的政治学和经济学的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地缘政治作为一门比较成熟的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它主要是以地理因素为基础,从经济、社会、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的。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势,分析和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因素。在地缘政治的经典学说中,除了空权论、海权论和陆地中心学说之外,还有二战后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分别提出的新的地缘政治思想,诸如“世界新秩序”、“失控世界”、“文明冲突”等理论。各种地缘政治理论的研究虽然都是以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但依据重点有所不同。过去多从历史、政治、军事方面考虑,近年来对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作用更为重视。

地缘经济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政治最明显的特征。对地缘经济概念的解释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这首先是因为地缘经济产生法阵的时间不是很长,其中很多因素具有不确定性,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相对于地缘政治来说,地缘经济中关于地缘的概念更具灵活性,地缘经济虽然是植根于地理因素,但是对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中地缘经济作用的地理位置并不相同,而一个国家在制定地缘经济政策的时候,往往更多的不是考虑某一特定的地域范围,而是围绕本国的经济利益来确定地缘位置。因此,对于地缘经济来说,地域因素更多地表现为变量。在地缘经济手段方面,则主要表现为经济手段,不同的是这种经济手段往往不仅仅是单纯地由具体经济体来承担,它的背后往往有国家行为的影子。当国家出面支持或者指导这些相同的经济行为时,他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而是地缘经济。

一般来说,地缘经济学者并不认为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能够相互作用,更是把二者看成继承发展或者互为补充,并且倾向于地缘经济取代地缘政治。的确,在当今世界上,基于和平发展的主流国际趋势以及战争的高昂代价,地缘经济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主要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地缘政治退出历史舞台,只是绝大部分国家没有实力来实行。例如美国,它除了拥有绝对的政治军事实力,同时也是第一经济强国。从其所占的比例来看,其传统的政治军事优势更为明显,是世界上唯一具备空权、海权及陆权控制的国家,其经济方面反而相对世界上其他经济体没有这样的绝对优势,因此,美国一直对全球化持保守态度。与其他国家相反,它是凭借自身无与伦比的传统地缘政治优势来推行和保护其地缘经济战略的。虽然经济制裁是美国常用的手段,但是对于主要的战略对手,政治和军事手段仍然是主要的方式,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为了维护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发动两次伊拉克战争,最终达到了控制该地区的目的。

对于地缘经济来说,其主要表现为手段的不同,各种经济要素成为地缘经济的主要手段和要素,国家的参与与全球化的背景使之成为地缘经济。所以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地缘概念是有区别的,地缘政治中的地缘概念更加倾向于地理

位置,所有地缘政治中的经典学说都是围绕这个概念来进行研究的,即谁占据了相应的地理位置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有利态势,这里面的特定地理位置有点像中国古代兵法里面的“兵家必争之地”的意思。因此在地缘政治里面,“地缘”是核心,政治是界定词。而在地缘经济里面,地缘的概念比较模糊,它的主要作用是来界定和限定“经济”的范围和性质,即经济是怎样作用于国际政治的,虽然也有地理成分在里面,但地理方位已经不是决定性的核心因素了。因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利益在不同空间内的实现情况是不同的,国家实力的延伸在不同空间内也是各不相同的。探讨各国实力延伸的空间及其变化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研究的一个新范式。

三、历史上国家地缘战略的选择

在以往的历史中,国家对于发展战略的选择主要是地缘政治。基辛格认为,每一个世纪都会出现一个国家,它具有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整个世界的力量。按照这种理论,其他的国家只能是或做一个地区性强国,或对现有的霸权国家提出挑战,实施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观点主要是为美国当代的霸权提供理论基础。他认为,当今世界既继续分化又走向全球化,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应该担负起领导整个世界的责任。而事实上,基辛格所说的这种现象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面,的确是有几个世界性的大国相继崛起,对世界发展影响也很大,但是这些国家中除了英国的确是以“日不落帝国”的身份改变了世界以外,其他的国家基本上都只是实现了自身强国的目标,而且这些国家也并不具备改变世界的实力。以荷兰与葡萄牙为例,虽然他们曾经一度是世界上最强的海上国家,但是由于本身国体狭小,实力有限,其综合实力甚至在欧洲大陆都不能算是最强。英国把海上实力发挥到极致,成为世界上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但是在欧洲大陆,英国却总是与一个欧洲大陆上的其他强国保持结盟关系,以此来维持其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法国虽然一直号称欧洲大陆第一强国,但实际上不但在海上落后于一些欧洲的其他国家,在欧洲大陆上也仅仅在路易十四和拿破仑时期有过短暂的辉煌,而后屡屡败于老对手普鲁士(德国),所以充其量也仅仅能称之为欧洲大陆强国。除此之外,中国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领先于世界,按实力来说当时有能力做一个能影响和改变世界的国家,但是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中国西边是山脉,东边临大海,是典型的封闭式环境)以及传统文化的禁锢,其影响力一直局限在东亚范围之内,并未成为像基辛格所说的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整个世界的国家。

相比这些传统的历史强国(或者说帝国),当时与这些国家同时存在的一些新兴强国则面临着另外一种选择:或者在当时现有的国际体系下做一个一般的地区性强国,或者打破当时的世界格局实现自身的崛起。一般来说,都选择了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在亚洲,日本就曾经发起战争,企图征服朝鲜和中国,从而称霸亚洲,从这一点上来看,二战中的日本不过是延续了当年的战略。在世界范围之内,主要是欧洲国家之间的争斗,两次世界大战都是首先在欧洲国家之间发生的,其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根源还是在于利益的分配问题,是国家现有利益要求和现存的国际体系发生矛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的手段即军事对抗成为双方最终的选择。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各国在战后对传统军事手段的运用进行了反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缘经济也是地缘政治的一种发展。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要想摆脱地缘经济因素的影响来扩大自己的实力都是不可能的。但是,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企图完全依靠地缘经济来实现,而忽视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将是幼稚可笑的。要摆脱这种困境,正确协调地缘经济因素和传统地缘政治手段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

四、当代国家的战略选择

当代世界政治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发展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任务,国际政治中的竞争虽然仍然比较明显,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竞争。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利益的实现并不是依靠战争,更多的是依靠经济手段,这也是地缘经济比较明显的特征。与此同时,传统的政治思维仍然影响着现有的世界格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阵营截然分明,南北对抗依然激烈,不同的是这种对抗的表现形式是发达国家不是靠武力而是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掌握世界经济规则的优势来对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进行经济掠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合法的掠夺带来的危害更甚于以往。在政治层面,大国和强国掌握和主导世界形势的局面并没有改变,而且日趋稳定。在地缘经济成为当今世界国家间主要竞争手段的同时,传统的地缘政治并没有因此消亡,在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情况下,借助于日益发达的科技,地缘政治反而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按照马汉的地缘政治学说,对于世界的控制不取决于其占有领土空间的多少,而在于对关键区域的控制,这种理论至今仍然适用。以往由于技术手段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二战前能够控制这些“关键区域”的国家几乎没有,而今,美国按照这种思维方式,控制和掌握着全球所有的关键航道,这种控制极大地保障了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所以,即使是在地缘经济日益盛行的今天,美国不但没有削减传统的军事力量,反而逐渐增强,海军仍然是美国的第一大军种,而其任务,并不是保卫本土安全,而是游弋在世界各战略要地,保证其对世界关键区域的有效控制。

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能力来实施地缘政治战略与地缘经济战略的,只有少部分实力较强的国家能够推行自身的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战略,而在这些国家中,按照实力的强弱与自身的条件,也会制定出不同的战略与策略来保证自身的国家利益。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当今有实力来推行地缘(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战略的国家日趋理性,对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也日益成熟。总的来说,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仍然是决定国家强弱大小的主要因素:历史上的世界性大国如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都曾试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决定性国家,日本和德国都因此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英国和法国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些国家都不具备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地理条件,也没有能力来推行全球性的地缘政治战略。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能够比较理性地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发展战略。

在传统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家间的竞争似乎相对简单,军事手段总是最终的选择。而今包括美国在内的国家,都慎重地选择和推行自身的地缘战略,而事实上,世界上只有美国能够有能力同时在全球实施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两种战略。伊拉克战争历时四年来,中东地缘政治格局以及欧亚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重要变化,其中有些变化直接源于伊拉克战争的冲击,有些变化虽有其自身固有的战略逻辑,但也与伊拉克战争不无关

系。因为能源对当代地缘经济的意义非同一般,而中东又是当今世界能源的核心,因此,伊拉克战争是用传统地缘政治手段来推行地缘经济战略的体现。现在有些人认为,地缘经济与地缘政治是矛盾关系或者说是取代关系,我们通过分析美国的战略思路和手段来看,同时推行两种战略并不矛盾,而且还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美国依靠传统的政治优势和军事优势为后盾,来保障地缘经济战略的实现。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和其他国家进行地缘经济的竞争和博弈的时候,总能发现它有一种无形的优势,这固然有其是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因素,更多的是传统的军事优势和政治优势在发挥作用。在这一层面的博弈当中,美国无疑占据更多的筹码,所以总能在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博弈中占据优势,取得胜利,这是美国独特的优势。因为在博弈中不但要考虑其他博弈主体的策略,同时也面临着战略手段的运用,不同国家运用不同的方式所得到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其他国家如果推行相同的策略,不但可能达不到相应的效果,甚至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美国之外,当今世界上的主要大国和强国,都会按照自身的实力和条件来制定相应战略。实际上,在国家间的博弈当中,其他国家都是博弈的对象,这里面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自己国家本身的总体战略目标与世界及主要对手的博弈,比如中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其总体战略会和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矛盾和利益冲突。而在地区层面,则需要面对日本、印度及俄罗斯这几个实力较强又和中国能够产生利益矛盾(潜在的和现实的)的国家,这几个国家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所以产生了日本、美国结盟,俄罗斯向中国靠拢,印度由于实力相对较弱则游离在各大国之间,利用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矛盾来制衡中国。二是在具体行为方面的博弈。在全球化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盟友并不是固定的,政治上的盟友可能是经济上的对手,经济上的合作对象可能不是政治方面的盟友,所以这就需要在具体的事情上权衡利益。中国与日本和美国是政治上的对手,但是在经济上却互为最主要的合作伙伴。日本、美国以及欧盟各国在政治上是盟友,但是在经济上却竞争激烈。所以从根本上讲,国家将按地缘经济的方式行事,以领土划界的行为体明确无误地要胜过世界舞台上的其他行为体。因此,在国家间的政治经济交往中,各国不但要处理好自身战略与战术之间的矛盾,还要处理好自身战略与他国战略的矛盾,否则就易走向极端,对自身和世界造成极大的危害。

由于实力较弱的国家不具备推行全球战略或者地区性战略,当今世界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发展环境,除了那些处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具有战略价值位置的国家,一般的国家的战略任务都致力于发展国家内部经济,并不与其他国家的战略产生根本性的冲突,因此除了一些有历史矛盾没有解决或者内部矛盾尖锐的国家,这类国家能够安心发展经济,为本国人民提供较好的生活环境。

博弈广泛地存在于国际政治中的各个领域,而当今世界上的国家战略主要是表现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这两个方面,国家间不但是实力的较量,也是战略的博弈,正确地把握自身的发展方向,才能制定适合自身的地缘战略。由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避免竞争中过激的行为则是世界上主要国家间博弈的底线。对于地缘

从地缘政治看南海争端 篇4

一、地缘政治理论概括

目前, 学术界对地缘政治的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 较权威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地缘政治的界定如下:“它根据各种地理要素和政治格局的地域形式, 分析、预测世界或地区范围的战略形势和有关国家的政治行为。它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一个基本要素, 这种观点为国际关系理论所吸收, 对国家的政治决策有相当的影响。”但无论怎么界定, 相同点都是从地理的视角探讨政治。

目前, 主流地缘政治理论包括马汉的“海权学说”与麦金德的“陆权学说”。马汉是“海权学说”的典型代表, 其核心论调是:“海上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与安全至关重要。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联盟要想控制世界贸易与财富, 夺取世界霸权, 必须控制公海。这就要求建设一支强大的有作战基地, 拥有庞大商船队辅助保障的海洋力量。”“陆权学说”的杰出代表, 英国地理学家麦金德提出“心脏地带”理论, 把欧亚大陆中心部位称为“世界的中心”, 外围是“新月地带”, 由此他提出著名的三段论:“谁统治东欧, 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 谁就能主宰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 谁就能主宰全世界。”

地理性和政治性是地缘政治的两大基本特征。所谓地理性是说, 国家行为发生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 其目的或为资源、战略位置或为生存空间等而相互行为。也正因如此, 地缘政治甚至可以理解为是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产物。所谓政治性是指国家间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发生相互行为的目的是国家利益。地缘政治的行为主体一定是主权国家或国家间结成的组织, 为了国家利益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竞争与合作、战争与和平等交往形式。

二、南海地缘政治环境分析

对地缘政治理论有一定了解后, 我们再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南海所处的环境, 以期更深入地认识南海问题。

(一) 南海是亚洲的“立交桥”

地处“十字架”的南海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的桥梁,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交通线。据估计, 每年有41000多艘船只通过南海, 世界上的超级油轮有一半以上要航经南海海域, 每年有一半多的世界商船队驶过南海。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油轮比航经苏伊士运河的多3倍, 比航经巴拿马运河的多5倍。另外, 对于中日两国, 南海有特殊地位。众所周知, 日本资源短缺, 据统计日本进口所需石油的80%, 铜的42%, 铁矿石的17%要经过南海, 每年仅进口总额的半数以上都离不开南海。因此, 日本称南海海域为“海上生命线”。同时, 南海是中国的“经济命脉线”。在我国通往外国的39条航线中, 有21条要经过南海海域, 60%以上的外贸运输要经过此海域, 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船只总量的60%是我国船只。

(二) 南海是亚洲的“聚宝盆”

南海石油资源十分丰富, 享有第二个“波斯湾”的美誉。根据中国地质部门调查, “据南海生聚油气的地质环境, 整个南海至少有250个油气田, 其中12个可能将成为大型油气田”。俄罗斯的《外国地理研究》认为南沙群岛储存着大约60亿桶石油。在能源紧张之际, 南海石油的发现无疑提升了此区域的地位。此外, 南海水产资源储量大种类多, 已知的鱼、贝、虾、鸟等资源就有数千种。仅鱼类就有2千多种, 是中国渔民传统的捕鱼场所。

(三) 南海是亚洲的“火药桶”

南海是众多国家较量的场所, 各个国家的南海政策与行为, 使这一地区成为亚洲的“巴尔干”。首先, 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南海争议国是主要责任方。由于南海自然资源丰富, 战略位置显著, 越、菲等国不顾历史事实, 利用地理优势大肆抢占南海岛礁, 甚至曾挑起中越西沙海战、南沙海战, 引发美济礁事件、黄岩岛事件及仁爱礁事件, 南海局势一度剑拔弩张。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随着海军实力的发展, 主权意识的增强, 越菲等国得寸进尺, 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行动越发频发, 态度更加坚决, 有力地回击了越菲等国的挑衅。另外, 美、日、印在南海的“利益”助长了南海局势的升温。美国的利益, 一方面体现在遏制中国的需要上;另一方面体现在维护南海航行自由与安全上, 但是美国的最终目的是显示其世界霸主地位。印度与日本的利益体现在南海的战略位置影响到他们的国家安全及与越菲等国共同开发南海资源的企业利益。因此, 美日印出于自己在南海的各种利益, 频频干预南海问题。

三、从地缘政治格局思考中国南海战略

南海是中国的战略屏障, 是战争期重要的缓冲区, 是和平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脉线”。同时, 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总之, 南海是中国的重要利益区。中国需要从地缘政治的视角重新思考我国南海战略。

(一) 同时兼顾维权与维稳

有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 无论何时的国际法都证明中国拥有南海主权。鉴于越菲等国对南海岛礁的不断侵蚀以及南海岛礁在我国国家利益层面上的地位, 中国应通过多种方式积极维护南海主权。同时, 我国还处在发展的关键期, 国内外矛盾突发期, 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因此, 我们应继续坚持“主权在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的原则, 处理南海问题应从大局出发, 在应对菲律宾等国强势姿态时应努力使局势降温, 尽量避免冲突, 维护我国周边环境的稳定。

(二) 同时兼顾区内外国家

南海争端不仅有各方, 还涉及美日印等区外国家。因此, 我们在思考南海战略时要同时兼顾区内外各国。对区内国家来说, 我们应从多个领域与层面主动和它们加强联系, 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 加强战略互信建设, 培养区域认同。湄公河开发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转便是典型的举措。此外, 我们应加强同区外国家特别是与美国的沟通协调, 建立战略互信。美国希望继续保持其地区主导性地位, 但也希望以低成本维护这种地位, 因此, 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美国的利益需求。这是中美双方在南海地区沟通协调的基础。对于印度和日本, 我们应通过多个领域与手段加强接触沟通, 表明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三) 同时兼顾软硬实力

南海局势的紧张与缓和主要由越菲等国决定。由于东南亚南海争议国家的经济发展对我国依赖性较大, 国际政治影响力小, 军事发展远不如我国, 因此, 我们在应对南海挑衅时要做到软硬兼施。面对他们无视我国底线而肆无忌惮地侵犯我国南海主权时, 我们应整合各种维权资源主动出击。同时, 我们也不忘记软实力的应用, 要依靠经济上的优势, 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 利用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及国际地位, 努力让区内外其他国家站在中国一方, 取得舆论制高点。

摘要:地缘政治理论的主题是在一定地理条件下研究一国的政治行为。利用地缘政治理论分析南海问题, 既可了解争议各方的行为动机, 也可从新的视角思考中国的南海战略。

湿地缘的散文 篇5

每天上下班绕路也要经过湿地公园,就在一个多月前,发现桃树发芽了,此后我每天减速慢行,看看桃树变化,像欣赏宝贝一样看着它一天一天绽蕊,一天一天娇艳。有一天实在忍不住,就停下车子,信步徜徉于幽径,听听鸟儿欢鸣,嗅嗅芬芳吐露。悠闲跨过九曲浮桥,眼前突然一亮,一大片不知名野花娇艳欲滴绽放着美丽。花簇里坐着一对卿卿我我小情人,对于我唐突拜访丝毫未知,那个男孩正拿着薯条执意喂女孩,女孩笑着躲闪,我无意去打扰一对花人,悄悄的转身向西。

西面一片树林,树林边上隔一段就有一张长椅,那是供游人歇脚的。树叶绿绿葱葱,树林深处也有好多不知名小花小草,我听见不远处笑声不断,还伴随着“慢点跑,慢点跑,当心摔跤”的声音。抬头望去,一对小夫妻带着一个三四岁大小孩在拍照,父亲拿着相机瞄准,母亲极力想抓住孩子摆姿势。可孩子却被五彩缤纷蝴蝶吸引,时不时挣脱母亲追逐蝴蝶,母亲不厌其烦去拉孩子拍照,父亲拿着相机光笑,也不帮忙。我眼睛突然朦胧,恍惚又回到儿子小的时候:我带他去地里摘野花,他在油菜田埂上飞跑,我担心的在后面追喊,嘴角不由自主上扬,眼睛却飘向不远处池塘。

去年初秋朋友说南园新建一个湿地公园,环境好得很。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到了湿地公园。那里真是鸟语花香,环境优雅。整个池塘被一层薄薄雾霭包围,郁郁葱葱荷叶托着洁白荷莲,信口吟几句诗不像诗,词不像词的——“薄雾漫漫水含烟,翠荷托莲露珠莹。鱼逐落叶涟漪起,花娇蕊香人痴迷。”正在遐想之时,听见弦乐袅袅,穿过密林看见凉亭边一块空地上一群晨练老人,有的跳舞,有的扭腰,有的`舞剑,有的慢跑。看老人们孩童般的脸,回来想想又写了“红衫绿裤互缠绕,轻甩袖,扭蛮腰。手握罗扇随乐摇,秀弯眉,印葡萄。秋霜染枫红叶笑,寒露重,银发飘。东泛鱼白霞光耀,秋风瑟,人未老。”这两首随笔无韵无律,只是随性所致。从那天以后我天天从那里过,只为呼吸呼吸那里空气,看看那些老人,听听那里鸟欢蛙鸣。

渐渐秋暮到了,池塘里荷叶凋零枯萎,各种树叶纷纷落地。那天车骑一半路时候,忽然听见寒蝉嘶叫,凄惨哀婉,回来后陡觉感伤,随笔写到:“清风抚柳飘轻絮,不期归来,零落何处。寒露叶上望月空,嫦娥玉兔,倦倚桂树。花叶相错永无语,一季守望,两处离愁。荷衰翠残朱颜瘦,一缕余香,依稀旧梦。”以后风越来越冷,池塘里荷叶基本上凋零,雕塑孤零零独立其中,塘边柳树全部枯黄憔悴。晚上风冷飕飕朝衣服里钻,人渺鸟无,不由感慨——“夜凉如水,穿透薄裘,月如勾,星几处。凝视大地皆萧瑟,仰望苍穹仙何处,半生天涯,半生漂泊,一事无成犹追梦。几时登堂笑王候,醉也忧愁,醒也忧愁。”写完发现眼角湿了。

整个冬天虽然晨练老人从不间断,但也没有夏天热闹,尤其晚上,没一个人。每天骑车路过看到的是一片荒凉,江南这里雪也盼不到,有一个活动写誓言现代诗,我冥思苦想也没灵感。那天骑车路过池塘无意瞟了一眼雕塑,回来就写出:“四九江南/终究等不到/雪光顾/依稀/还在秋暮/那代表誓言的雕塑/裸露河中/冷漠眼眸/像锋利匕首/斩去情丝千缕/飘零枯叶/还在轻叩你窗户/借问/你是否/忆起/昔日话语/”年末,有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一直在家休息。那天上班本来想抄近路,但想想还是从那里走,期待能发现奇迹。欣喜发现红梅点点,那时候也正好母亲让我回家过年,婆婆让我这里过年,于是就写出:“时光的机器,催着岁月前行,犹如落寞的晚霞,将那残存的余晖,洒向皑皑白雪。枝头的梅花,此时也格外娇艳,只是呼啸的狂风,吹乱了满头银丝,那浑浊的双眼,望着满天繁星,细数归期。”可是最终我还是没有回去陪母亲过年。

美国地缘政经死结难解 篇6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实行基于自由贸易理论的经济政策,实行开放贸易和投资,使世界经济不断走向互联互通,高效利用来自世界各地的生产要素,形成不断扩张、互利共赢的全球市场,以保障全球经济均衡、可持续的增长,避免上世纪30年代贸易保护主义导致的经济危机,以及为争夺资源和殖民地而发生的世界大战。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初衷。美英是这一过程的主导者和积极推动者。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世界经济秩序。

全球化为工业发达国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富和资源,不断扩张的市场机会,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使工业发达国家可以不再需要殖民时代那样的“炮舰政策”就可以实现上述目标。全球化也帮助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使数亿人口脱离了贫困。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已经找到了一条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共享全球经济繁荣红利的道路。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美国对其当初积极倡导的多边经济秩序及其所促成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已经不再热心。目前美国最关心的是利用其地缘政治战略维持美元的霸主地位,全球化成为了美国政坛争议的焦点。虽然全球化使美国富甲天下,但美国却没有用其财富来改善民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和美国进行年度磋商,指出美元被高估10%-20%,劳动力参与率下降,生产力下降,收入分配进一步两极分化,更高比例人口生活在贫困中。由于舆论的误导,美国普通民众把国内政策缺失造成的恶果归咎于全球化,这成为美国政客鼓吹民粹主义的借口。这或许会把美国引向贸易保护主义的深渊。

何谓地缘政治?就是美国笼络一批盟友,结成政治同盟,共同对付美国认定的竞争对手,实行歧视措施,削弱竞争对手,胁迫盟国不得同其竞争对手开展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美国要求其盟友不得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就是典型案例。近年来,美国实行重返亚太战略,渲染中国威胁论,把60%军力部署在亚太地区,大有回归“炮舰政策”、封锁贸易航道的气势。

美中两国是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关键性作用,但美国的地缘政治战略扭曲了中美之间应有的合作关系,使美国两大政党都无法制定出具有建设性的对华政策。实际上,美国在中国有巨大的商业利益,搞乱中国经济将损害中美双方的利益。

正确利用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篇7

正确利用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对于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空间区域相对较小的县级地区来说, 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对于一些可以进行新闻报道的事件, 已经众人皆知, 如果将这些新闻事件报道出来, 不仅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 也没有传播的价值和意义。除非是涉及范围较大的一些民生新闻, 需要通过媒体来反映和报道, 但是这类新闻事件在县级电视新闻中报道的几率较小, 一般都会在省级电视台或者央视报道。

由此可见, 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优势要得到发挥, 就需要将新闻采集和新闻报道对象的范围缩小, 可以从县级区域内的各行业中发现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 并且所报道的新闻事件能够映射出一定的观点或观念, 这样才会有一定的说服力, 才能让地缘性优势突出。同时, 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要及时报道, 避免新闻报道延迟而失去价值。这就需要新闻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以及对新闻信息点的关注和认识能力, 使其在第一时间判断和掌握某一事件信息的可利用性和价值性。针对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优势, 县级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有忧患意识、创新意识, 在社会生活中发现新闻, 要学会思考和善于发现, 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 这样才能为县级电视新闻地缘性优势的挖掘和发展奠定基础。

通俗点来说, 由于县级区域的信息传播速度较快, 很难挖掘第一手新闻事件, 从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地缘性的优势。但是, 从另外的角度来看, 应该充分利用地缘狭窄的优势, 做出更多贴近实际、切合基层发展的新闻, 只有勤动手、勤思考、多沟通, 才能真正挖掘到好的新闻素材, 更好地满足受众需要。

要想正确利用好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就需要掌握和深入挖掘地缘性的优越面, 采取有效的宣传途径, 实现宣传效益的最大化。可以举例来分析, 例如, 在餐桌上一些领导干部谈论办事处的事情, 某领导说:“办事处那点事”, 从这一句话中可以发现信息点, 譬如“那点事”, 到底指的是什么事, 新闻工作者可以从中挖掘出有一定价值的新闻。

如果这个新闻事件是一个反面事件的话, 县级电视台就会发挥其为当地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建设服务的能力, 通过电视新闻将反面和正面的新闻报道出来, 其主流方向主要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地区经济发展为目的, 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挖掘具有“乡土气息”的特色新闻

对于县级电视台来说, 若想做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新闻节目, 必须做到创新。

首先, 围绕具有特色的“乡土气息”, 以县城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切实为受众提供需要的服务。以荣昌电视台为例, 该县是全国的生猪大县、夏布之乡, 折扇之乡, 四大陶都之一, 因此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了“生猪”的专栏, 将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推广到全县, 激励观众关注地方特色、做出地方优势, 受众反响非常好。

其次, 教育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县级电视台可以与当地学校、教育部门等加强合作, 在新闻节目中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实际、教学问题等开设专栏, 提高观众的教育意识, 在提高收视率的同时, 也可促进县城教育的良性发展。

再有, 针对农民群众对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等专业性内容的需求, 县级电视台可以开设农业节目, 传授专业的农业知识, 指导农民的发展。通过各种专栏节目, 体现了县城的地方特色, 同时也具有创新性、个性化特征, 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 增强收视率, 发挥“地缘性”在县级电视新闻中的优势。

结语

总之, 要正确利用县级电视新闻的地缘性, 发挥地缘性的优势, 就需要围绕县级政府工作和战略发展目标为中心来展开, 创新发展县级电视新闻节目, 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台、报道或播报有地方特色的电视新闻, 充分反映县级地区的资源特点、人文地理、社会风尚等特色, 从而使县级电视台办的更有意义和价值, 使县级电视新闻节目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东盟对中国的地缘战略意义分析 篇8

一、东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海洋战略点

从地缘战略上考虑, 海洋战略点是指一个国家发展海军实力, 走向世界的战略跳跃点。这一战略跳跃点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征:⑴该地区或国家必须有至关重要的海峡或海道;⑵该地区或国家必须处在“十字路口”具有通往五海三洲的地缘优势;⑶该地区或国家必须拥有丰富的战略能源。

中国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张文木先生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一文中指出:海权是历史上决定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 没有海权的大国, 其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从某种程度上说, 我国东北、北部、西北和西南边疆的安全环境是建国以后相对较好的时期, 这就为中国相对集中力量发展海权提供了一个较好战略机遇期。就中国目前的的国际国内环境而言, 台湾问题依旧存在, 这就使我们必须重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从地缘上看, 东盟处在及其优越的战略位置上, 向北既有东北亚重要的军事及经济大国, 向东链接太平洋, 向西链接世界“海洋心脏”之称的印度洋, “石油心脏”之称的中东地区, 向南是澳大利亚, 并拥有“东方直布罗陀”美誉的马六甲海峡。如果利用这一跳跃点, 就可以保护我国能源运输的海上通道, 缓解我国能源运输的海上压力。从东盟突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

2、东盟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保障点

未来威胁中国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源短缺, 自从1993年开始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明显增强。而影响中国能源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⑴能源海上运输的安全;⑵能源来源的单一化;⑶能源合作的可靠性。

能源运输的海上安全主要在马六甲海峡, 中东和非洲的原油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 亚太地区的一部分也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每天通过马六甲的船只有60%是为中国运输货物, 80%是油轮, 只要控制了马六甲, 就等于控制住了中国的咽喉。而且这一地区海盗频发, 据统计全球60%的海盗袭击都发生在这里。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加强同这一地区的国家合作, 维护中国只有运输的海上安全, 保持马六甲海峡的稳定。

中国的石油进口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中东波斯湾地区, 二是独联体国家, 三是东盟国家.从中东波斯湾地区进口的石油约占我国进口石油总量的60%以上。从伊拉克战争开始, 美国开始在中东波斯湾地区部署军力, 推行其大中东民主计划, 美国的做法无非是看中了这一地区丰富的战略资源。如果美国在这一地区真正落实了民主计划, 肯定会对该地区石油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在能源合作的可靠性方面会产生对中国不利的影响。作为正在崛起的中国, 美国视中国为潜在的对手, 如果限制对中国的石油出口, 这对石油净进口的中国来说, 无疑缺少经济发展的动能。

在当前情况下, 最重要的就是推动中国能源来源的多元化, 加大在独联体国家和东盟国家在能源上的合作。在推动石油进口的同时, 要提升替代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天然气是清洁能源, 东盟国家在天然气储存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东盟各国油气发展还有较大潜力。该区是90年代世界重大油气田发现的集中区之一, 特别是在西印尼的海域。目前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发现大型油田最多的地区, 储量大于500万桶油当量的分别有13个和14个。如果扩大对石油天然气的合作开发, 无疑会提高中国能源的安全系数。【1】

三、东盟是中国增强软实力的国际生长点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 中国的软实力有所增强。中国在东盟施展软实力, 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首先, 自古以来中国同东盟国家基本上保持着和平共处的和睦关系, 这位中国在东盟扩展其影响力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历史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 而自汉武帝以来, 朝贡关系就已经存在, 这种关系并不是宣扬武力侵略, 热衷于领土征服, 而是以维护中国得到的权威为目标, 因而在这种体系下的大国都能和平相处, 这使得东盟国家得以长期享受和平的国际环境。其次, 优秀的中华文化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在东盟国家到处可见经过翻译的中国历史故事、文学作品等。第三, 作为中国的近邻, 东盟国家同中国有上千年的友好交往史, 而在东盟国家中人数众多的华人将是传播中华文化的天然力量。

四、东盟是中国拓展对边外交的国际利用点

借助东盟一手创建的多种合作机制, 中国可以更为有效的推进其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多边外交, 是中国融入国家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 可以使中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冷战结束以来, 东盟是中国国际舞台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组织, 创办了多种多变合作机制, 中国式这些国际机制的主要参与者, 这些机制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多边外交舞台。目前通过“10+1”机制, 中国与东盟建立起全方位的合作关系, 彼此间信赖显著增强, 在国际和地区重大国际问题上, 合作成果显著;借助“10+3”机制, 中国与东盟、日本和韩国开启了东亚区域合作的进程, 有力的维护了东亚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借助东盟地区论坛, 中国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进行了定期的安全对话, 这位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与稳定做出重要贡献;借助亚欧会议, 中国开拓出一个同欧洲进行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借助东亚-拉美合作论坛, 中国与远隔万里的拉美国家建立起制度化的对话关系。中国队这些国际机制的参与, 对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东盟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未来关注点

由于受历史积怨和冷战思维的影响, 东盟国家对中国的崛起还抱有一定程度的戒心和疑虑, 其中, 部分国家与我国仍然存在南海主权与战略资源权益的争端。尽管我国政府提出“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主张, 以低姿态处理与有关国家的争议, 但是有关国家仍然不时挑起事端, 并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值得关注的是, 部分东盟成员一方面要求东盟国家联合起来在南海问题上以一个声音说话, 立柱在多变国际场合讨论南海问题, 不断对中国施加压力。另一方面, 他们积极邀请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插手南海事物。南海问题国际化符合美国、日本、印度等域外大国的利益, 他们趁机插手南海争端, 从中渔利。这样就更加剧了我国在处理与东盟国家间南海问题争端上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东盟国家以集体谈判方式并且借助外部势力的介入同中国解决南海问题上的纠纷, 提升此问题的国际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

在顾及南海问题的同时, 还要防止台湾当局在经济上的“南进政策”, 在政治上把东盟当作“实质外交”的突破口, 企图实现通过经济来促成政治的战略图谋。部分东盟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利用台湾牵制中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稳健的外交战略举措, 积极发展中国与东盟的睦邻互信和双边战略伙伴关系, 努力消解东盟国家内存在的“中国威胁论”, 有效牵制和打压台湾与东盟过发展实质外交的战略图谋。

21世纪, 亚太在全球的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将有可能会发展成为亚太地缘政治格局中的主导国家,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 这不仅关系到中国战略能源通道的安全, 而且还关系到中国突破美国的战略围堵的大问题。从另一方面讲, 中国作为海陆复合型国家, 在兼顾“心脏地带”的前提下要适度向“边缘地带”国家倾斜, 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家安全, 更重要的是“边缘地带”国家是这种海陆复合型国家走向世界必须依靠的地缘政治力量。所以处理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从近期来看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战略意义;从长远来看, 东盟是中国事关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关键地区。

摘要:冷战结束以后, 东盟在一体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随着其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实施, 其独特的地缘战略意义开始凸现出来。作为海陆复合型的中国, 要想成为世界大国, 不仅在经济上有所发展, 还要在海权的发展及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增长方面有所突破, 同时积极推动多边外交, 全方位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形成稳定的周边环境。东盟在这些方面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

关键词:东盟,中国,地缘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效应 篇9

乌克兰危机在前期表现为俄罗斯与西方对待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的态度上:俄罗斯力挺亚努科维奇并承诺向亚努科维厅政府提供150亿美元援助贷款。西方则公开支持乌克兰的激进反对派进行“广场革命”, 最终把亚努科维奇赶下台, 反对派上台执政。在中期, 表现为普京与奥巴马的激烈斗法:普京策动克里米亚地区举行独立和入俄公投, 以和平方式兵不血刃把克里米亚和塞瓦斯托波尔纳入囊中。奥马巴则以“侵略”、“违反国际法”和“破坏乌克兰主权与领土完整”为由, 率领包括欧盟在内的三十多个伙伴国展开了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施压的围剿行动。第三阶段是西方武装和支持乌克兰新政府对东南部起义进行军事镇压, 而俄罗斯则支持东南部起义民兵进行抵抗, 在死亡四千七百多人后仍不分胜负。目前, 西方不断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 促使其对东南部已宣布独立的两个所谓共和国施加影响, 与乌克兰政府进行停火谈判, 以最终达成和平解决方案。上述过程表现为俄罗斯与西方争夺乌克兰、乌克兰与俄罗斯的矛盾和斗争及奥巴马与普京之间的博弈, 与乌克兰危机的实质则是美国与俄罗斯战略利益的激烈冲突。美国为了确保“绝对安全”、“世界霸权”和“海外利益最大化”, 冷战结束后很快就背弃了“北约绝不向东前进一步”的郑重承诺, 驱动北约不停顿地向东扩张。首先, 轻而易举地把几乎所有东欧国家都纳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只在前南地区的科索沃遭到了叶利钦的坚决反对和米洛舍维奇的顽强抵抗, 但在北约55天的狂轰烂炸之后, 塞尔维亚军队溃逃, 叶利钦最后也无奈地放手了, 前南地区“整建制”地收编到西方阵营。紧接着, 西方又以“颜色革命”方式向以俄罗斯为核心的独联体国家进军, 格鲁吉亚、乌克兰、吉尔吉斯等亲西方反对派上台执政。在此期间,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支持车臣武装搞独立和恐怖分裂活动, 支持俄国内的亲西方民主派反对普京政府, 坚持在俄周边部署反导系统等。美国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 就是要遏制、削弱甚至肢解俄罗斯, 彻底消除俄罗斯的战略威胁, 正如普京所作的形象比喻:拨掉熊的爪子和牙齿, 给熊戴上锁链, 让它在森林里静静的吃草。在当今世界上, 只有俄罗斯的战略核力量与美国势均力敌, 能够互相毁灭, 所以, 一个强大、统一、独立的俄罗斯始终是美国的心头之患, 无法使美国感到“绝对安全”。然而, 北约东扩和部署反导系统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乌克兰与俄罗斯有1500公里边界线, 有俄罗斯的黑海舰队基地 (租借) , 俄乌在经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方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深远的渊源, 因此, 西方要强拉乌克兰入北约, 是对俄罗斯战略利益的严重挑战, 因此引发了普京政府的强力反击。美俄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较力还远未结束, 乌克兰危机未来将如何演绎呢?笔者认为, 乌克兰危机不是一种意外事件和偶然冲突, 而是一种战略博弈, 美国和西方要把乌克兰拉入欧盟和北约, 而俄罗斯不肯轻易放手。目前, 美国等西方国家企图通过一轮紧似一轮的经济制裁和全面的外交孤立压制俄罗斯放弃对乌克兰东南部顿巴斯地区起义民兵的支持并促其与乌克兰政府达成长期停火协议与和平解决方案。普京已明确表示, 没有任何人能孤立、恐吓得了俄罗斯, 但俄方正积极推动顿巴斯地区起义民兵与乌克兰当局进行停火谈判, 然而俄方不会放弃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俄罗斯意图是:双方先停火, 形成一个和平局面, 一方面缓解与西方的关系, 另一方面为起义民兵和顿巴斯地区赢得时间, 加强军事力量、恢复政治和社会秩序, 为长期对抗作好准备。俄罗斯不想军事占领乌克兰东南部地区, 暂时也不想让该地区并入俄罗斯, 但主张该地区实行全面自治和乌克兰实行联邦制, 想以此拖住乌克兰加入北约。乌克兰当局同意实现持续停火, 但不会接受联邦制, 只能在东南部地区实现多大程度自治问题上与起义民兵 (实际上是与俄罗斯) 进行和平谈判。波罗申科总统不会急于举行加入北约的全民公投, 但以总理亚采纽克为首的激进派会极力推进这一进程, 在他们认为条件具备时, 仍会主张用武力解决顿巴斯地区的分裂问题, 但俄罗斯不会让激进派的武力解决方案得手。俄罗斯要确对乌克兰东南部地区的实际操控, 如果乌克兰要加入北约, 俄罗斯就会挑战起义民兵与乌当局的武力冲突, 从而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目前, 冲突双方交换战俘已经完成, 下一步可强能是先谈判长期停火协议, 然后再谈判最终和平方案。长期停火协议有可能谈成, 但最终和平方案可能会变成“马拉松式”谈判。

二、乌克兰危机的地缘政治效应分析

乌克兰危机虽然发生在欧洲, 但却产生了世界性的地缘政治效应。主要体现以以下几个方面。

(一) 美俄对抗拉开了“21版冷战”的序幕

乌克兰危机实质上是由于美俄的战略冲突和战略对抗引起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加入欧盟为诱饵最终要把乌克兰拉进自己的军事集团。俄罗斯反对北约东扩, 尤其不能容忍西方集团把与自己有1500公里边界线的乌克兰拉进北约, 因为那意味着对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形成重大威胁。所以, 乌克兰危机是俄美之间、俄罗斯与北约之间、俄罗斯与西方集团之间的一种战略冲突, 不是偶然事件。以前, 俄罗斯对北约东扩和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叙利亚内战和“颜色革命”等, 还主要限于批评、抨击和在安理会的否决, 而这次在乌克兰危机中俄美进行了正面对抗。美国明确提出了遏制、孤立俄罗斯的战略, 带领西方盟国对俄实施了多轮经济裁制, 奥巴马总统更把俄罗斯、IS和埃博拉疫情并称为世界三大威胁。遏制、孤立、制裁是冷战的典型方式, 而俄罗斯也在新军事学说中把北约确定为主要威胁, 首次提出把高精度常规武器作为战略威慑手段之一, 通过了7000亿美元的军事现代化计划。美俄之间已不存在战略互信, 双方之间的博弈将继续下去。“21版冷战”的出现将会使美国的全球战略发生重要变化。即美国如何同时实行遏制俄罗斯战略、“亚太再平衡战略” (主要是针对中国的) 和打击IS为代表的宗教极端势力战略。预计2016年美国新总统上任后, 肯定会重新评估和确定其全球重点和主要方向, 这会直接影响大国关系和战略格局。

(二) 俄罗斯与欧洲关系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此次乌克兰危机中, 美国虽是主角, 但欧洲却扮演了“马前卒”的角色, 无论是“广场革命”推翻亚努科维奇, 还是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 欧盟国家都起了很重要作用。通过乌克兰危机, 尤其是“克里米亚事件”, 俄罗斯更加看清了欧洲的战略意图和政策取向, 而欧洲则失去了对俄罗斯的战略信任, 同时也产生了某种恐惧和对自身安全的忧虑。俄欧之间将很难再重建信任, 只要俄罗斯不交出克里米亚, 就不会得到欧洲的原谅。然而, 欧洲的一些精英已经认识到, 没有俄罗斯的合作, 欧洲将永远没有安全可言, 触怒俄罗斯或把俄罗斯逼到墙角, 对欧洲的安全最危险。所以, 在德国以两位前总理为首的64名政治精英联名上书, 呼吁与俄罗斯建立正常、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俄罗斯非但不会寻求与欧洲对抗, 还会尽一切可能修复与德法等主要经济体的合作关系。未来一段时期, 美欧对俄罗斯的政策会出现差别, 而欧洲内部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将有所不同, 欧俄关系将会出现错综复杂的局面。

(三) 俄罗斯得到了克里米亚, 但却失去了乌克兰

在乌克兰危机中西方通过策划和支持“广场革命”赶走了亚努科维奇, 激进反对派夺得政权。俄罗斯预判乌克兰肯定要投奔欧盟和北约, 黑海舰队基地要丢失, 北约士兵将会部署到战略要地———克里米亚, 但却给俄乌之间划了一道永远不会消失的民族情感与国家利益的鸿沟。只要俄罗斯不交出克里米亚, 乌俄之间就难以真正的和解。“克里米亚事件”也将使其他中亚国家在与俄罗斯相处时保持警惕和距离, “克里亚米阴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会在这一地区散去, 这会引发对俄罗斯的离心倾向, 从而使俄罗斯要全力打造的“欧亚联盟”受到影响。

(四) 乌克兰危机使俄罗斯更加坚定、更加明确地转向东方、转向亚太

早在2007年普京就明确提出要融入亚太的战略意向, 但在实践中并没有采取实质性政策措施, 对外经贸合作的重心仍然放在欧洲。乌克兰危机使欧洲跟从美国对俄罗斯实行一轮紧似一轮的经济制裁, 迫使俄罗斯更坚定、更明确地转向东方、转向亚太。2014年普京除二度访问中国外, 还访问了印度、土耳其和埃及, 利用EPEC会议和G20会议主动拉近与亚太国家的关系。俄罗斯转向亚太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中俄全方位的经贸合作关系。同时, 俄罗斯还将努力建立和扩大与印度、越南、土耳其、埃及、韩国、朝鲜、蒙古、日本、伊朗等亚太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和战略合作关系。俄罗斯转向亚太, 一方面将为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经贸合作注入活力;另一方面, 也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产生显著而重要的影响。因为世界上的“三大玩家” (中国、美国、俄罗斯) 齐聚亚太, 相互间的合作、角力、互动将如何展开和变化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摘要:乌克兰危机仍在继续, 但它所产生的地缘政治效应已渐露雏形:此次危机拉开了美俄“21版冷战”的序幕;欧俄之间失去了战略互信;俄乌之间划出了一道难以弥合的政治鸿沟;俄转向亚太将扩展与深化俄与中国及其他传统伙伴的经贸合作与战略关系, 同时也使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关键词:乌克兰,俄罗斯,地缘政治效应

参考文献

[1][俄]阿列克桑德尔·莫罗佐夫.2014年及以后对内政策, 网上杂志“大象”, 2014.1.22.

[2][俄]纳塔利亚·梅坚.德国人的普京政策, 网上杂志“战略文化基金”, 2014.4.13.

[3]谷棣, 胥文琦.俄不需要中国援助, 需要支持[N].环球时报, 2014-12-30.

地缘安全 篇10

蒙草抗旱公司近二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利用本土植物应用于环境生态建设, 专注于草原生态修复、节水园林绿化、牧草种业、生态牧场运营等几大领域。为落实自治区党委“8337”发展思路, 未来的蒙草牧场将以“蒙草生态牧场”品牌以及“草原生态产业平台”为主要发展模式,致力于北方生态屏障建设, 推动绿色产品加工输出基地建设,为现代牧业提供范本。

习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特别强调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草产业的龙头企业,蒙草抗旱一定认真学习落实习总书记来内蒙古考察的讲话精神,抓住机遇、苦练内功、不断创新,全力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在今后一个时期, 重点推进企业五大战略的实施。

继续完成北方草原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项目

布局建设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赤峰、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甘肃、宁夏10个地区的种质资源库,同时注重加快扩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旱耐寒、耐盐碱的地方优良种子,提升我区人工优质牧草基地建设的水平和整体效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大草原生态修复力度

分别启动阴山南北部可修复草原集成技术、科尔沁草原修复项目、阿拉善沙地治理项目、锡林郭勒草原修复项目,建设北方绿色屏障,做好三北地区的治沙、抗沙和绿化工作。

继续加大节水园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示范力度

制定节水园林技术标准,创新节水灌溉措施,倡导不使用高成本的奇花异草进行城市绿化,走出符合国情、地情的生态建设之路。

继续推动草原生态产业联盟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充分整合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相关企业的资源优势,搭建技术平台,形成草原生态修复——绿色养殖——绿色农畜产品加工——新能源技术应用 为一体的草原生态产业链条,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平台、手段。

谈谈会展圈的“地缘”现象 篇11

博鳌亚洲论坛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正式成立。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发展目标。博鳌论坛的迅速崛起,得益于亚洲国家的推动。而论坛的成功又反过来促进了我国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与双边关系的发展。正是基于这一点,在我国版图的不同区域中,各自形成了一批具有地缘特点的国际博览会。比如在东北地区,有吉林省主办的。这些博览会所针对的国际市场,从东北亚到中亚、南亚,再到东南亚,基本囊括了我国地缘政治中所有的邻国,姑且称之为“地缘博览会”。纵观这些博览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以及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局势,笔者以为,“地缘博览会”在未来会展业的发展中将大放异彩。

先说东北亚博览会,该展会由吉林省政府与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共同主办,原名“中国吉林·东北亚投资贸易博览会”,自2012年9月第八届展会开始更名升格为“中国一东北亚博览会”。这次更名背后其实正是国家对于该展会功能重新定位及对东北亚地区战略发展重新布局的考虑。据吉林省副省长陈伟根介绍,更名后的东北亚博览会与往届相比将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升、办会规格进一步提高、对话交流领域进一步拓宽、展览展示内容进一步丰富、经贸实效进一步加强。东北亚地区总人口近17亿,GDP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外汇储备占世界的一半以上,发展潜力巨大。然而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朝核问题的不断升级,半岛局势剑拔弩张,战争阴云密布,东北亚局势的发展备受各界关注。不久前,第九届中国一东北亚博览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出席了发布会,就业界关心的朝鲜半岛局势是否会影响东北亚博览会的举办问题,陈健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认为博览会不会受半岛局势影响,发展形势依然看好。从陈健坚定的话语里可以看出,政府对东北亚博览会抱有厚望。

再谈一下亚欧博览会。该展会的前身是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自2011年起更名为“中国一亚欧博览会”。由乌洽会到亚欧博览会的“变身”,体现的是新形势下国家着眼于进一步扩大我国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步伐,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举措。5600公里边境线、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这些独特的区位优势,决定了新疆作为我国西部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举办亚欧博览会,发挥新疆东引西出、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将其打造成区域的国际交流平台,对拓展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各国全方位、多领域的经贸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我国“陆上开放”和“沿海开放”并进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新疆在向西开放过程中的桥头堡和枢纽作用。

再把目光移向东南沿海的东盟博览会。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也称“南博会”,是由温家宝总理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

在西南边陲,今年又将诞生一个立足亚洲国家的区域性国际博览会——中国-南亚博览会。该展会的前身是已经举办了五届的南亚国家商品展,经国务院批准,将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一南亚博览会,从2013年起每年在中国昆明举办一届。首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将于6月6-10日与第21届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同期举办。首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一南亚全面合作与发展”为宗旨,以“相互开放、务实合作、互利共赢、和谐发展”为主题,力争打造集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旅游合作和文化交流等为一体的高水平综合性展会,成为中国与南亚国家互利合作的重要桥梁,成为中国和南亚国家扩大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

纵观这四大博览会,刚好分布于我国版图的四角,这充分显示了其立足“地缘”的特点。通过对这四大博览会的梳理,会发现他们有着以下几个共同点:其一,举办地皆是边疆省份,立足边贸优势渐成气候后更名升级(东盟博览会例外);其二,规格高、起点高,如同博鳌论坛一样,这些博览会在开幕时都会有国家领导人与会致辞,且不乏国际政界、商界要员的参与;其三,除东盟博览会之外,其他展会都是在其他已有展会基础上更名而成,且更名时间都在2011年之后。这反映了我国边贸的发展尤其是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发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区域性国际博览会的发展。其四,从主办机构看,皆为省部

综上所述,“地缘博览会”无疑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天时——近年来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深化、扩大对外开放,地利——诞生在边地,靠近周边国家,容易汇集国际政商名流;人和——来自国家最高领导的重视不仅使博览会声名大噪,更为博览会带来了可遇不可求的各种资源。所以,笔者大胆预言,类似这样的博览会(论坛)将会越来越多,并且将摆脱“地缘”的限制,诸如中国与非洲国家、拉美国家、金砖国家等相关的博览会(论坛)必将在不久之后出现!

地缘政治视阈下的中巴经济走廊 篇12

有外国媒体声称“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宋国友教授在接受《观察者》采访时则否认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并撰文阐明“一带一路”战略与马歇尔计划有着本质的区别。“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除了转移中国国内过剩产能,为中国国内的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之外,还能让两洋地区的其他国家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是一个实现双赢的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在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运用市场经济规则,统筹区域合作的全局推进,即一种区域协调发展观。它作为连接两洋地区的重要经济走廊,是我国“十二五”即将结束时的外交理念和实践原则的丰富和创新,是中国与两洋地区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和文化包容命运共同体,是促进中国与两洋地区各国优势互补、机遇共享、共同发展,推动两洋地区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的重要平台。

在“一带一路”战略出台实施之前,中巴两国政府高层及智库机构就对中巴经济走廊开展前期研究。这个战略规划首先是由中国的决策机构提出的,其目的是为新疆南疆地区寻找出海口,进一步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增强中巴两国的战略协作能力。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5月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时,就与巴基斯坦领导人协商这一战略构想。这一构想的内容最初涵盖交通、能源与海洋等领域。这一构想有助于两国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繁荣。一个月后,两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建设经济走廊的框架协议。2014年3月5日,经济走廊建设被列入中国第十二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2015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3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政策性文件中明确提到,把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紧密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走廊为依托,推动与周边中亚、西亚国家的全方位合作,使中国与这些国家、地区在经济交流、政治互信、人文交流等方面上一个新的台阶。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中巴互联互通,促进两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增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效能性。中国通过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共同规划和扩展新的开放发展空间,以“创造性转移”的方式,拉动我国的设备、基础产业和技术出口,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与提升提供新的空间。中巴经济走廊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地方,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新发展理念。

2 中巴经济走廊的地缘战略价值

2.1 发挥战略通道作用,为中国“一带一路”提供一个战略支点

经济走廊是一条标志着中巴两国关系达到高水平阶段的象征。它以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喀什为起点,以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作为终点。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斯坦省,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一个重要战略支点。它东距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卡拉奇有约460公里远的距离,西边靠近巴基斯坦—伊朗边界,南边濒临阿拉伯海、霍尔木兹海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战略要地。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某种程度上,瓜达尔港建设的好坏,关乎着整个整个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成败。

在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计划因南海问题、中日战略不信任、斯里兰卡政权更迭、“珍珠链”之说将中国经济活动“政治化”而受阻的情况下,瓜达尔港项目就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海丝”计划的实施起着引领示范性作用。中国利用巴基斯坦的海洋优势,在瓜达尔港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出口拉动,推动俾路支斯坦省经济的快速增长。瓜达尔港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把中国发展沿海的经验和集聚的力量向外拓展,扩大与巴基斯坦的经济合作,构建与巴基斯坦的港口经济带,以及由沿海延伸到更大范围的交通设施网络与发展区,把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建成扩大开放与合作的平台。中巴经济走廊建成后,对巴基斯坦的经济稳定发展、持续繁荣发挥巨大促进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巴基斯坦政府自身的国家治理能力,而且还为中国在印度洋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一个桥头堡。这个战略支点将在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发挥重要性作用。

2.2 打造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屏障,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有着很深的国内外背景。从国内背景来讲,这是中国深化经济改革,提高新疆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地位的重大举措。在目前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把东部地区的产业向西北地区进行转移,不但可以盘活东部地区过剩的资产,还能带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稳定中国敏感、遥远的西北边疆地区,增强新疆当地政府对西北边疆地区的边疆治理能力。另外,与中国的东部邻国相比,中国与除印度外的西部邻国的关系较好,不存在重大利益冲突,与这些国家发生对抗或冲突的几率很低,这就使中国在地缘政治博弈、区域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地位。

2013年,谢里夫赢得大选后,希望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对接。谢里夫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时表示,希望抓住中国“向西开放”的机遇,中巴两国加强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一提出,就受到巴基斯坦国内各界的热烈欢迎。因此,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中国政府为了在南亚地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还有推动巴基斯坦经济繁荣,构建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屏障的需要。

2.3 中巴经济走廊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其成果将为中国其他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从目前所获知的国内外新闻媒体信息来看,中巴经济走廊是目前中国“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推进速度最快的一条经济走廊。根据中巴经济走廊框架协议相关内容,走廊早期项目将于2017年完成,中期项目将于2025年前完成,长期项目将在2030年前完成。2013年以前,中巴经济走廊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2014年一年之内,中巴经济走廊就有30多个具体项目得到落实,其中27个项目在2020年之前完成。其他五条经济走廊由于穿越国家较多,并且中国与周边地区大国存在地缘战略冲突,而进展缓慢。中国过去与中国和巴基斯坦在政治领域和军事领域长期的合作关系,巴基斯坦会是其能够快速实施投资项目的理想之地,中国也希望这些项目在巴基斯坦的成功能够对亚洲其余项目的开展起到示范作用。其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管理经验与发展战略,将为其他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2.4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实现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意义

中巴经济走廊战略能有效推进,与中巴未来战略规划彼此契合有很大的关联性。经济走廊的项目设置与巴基斯坦“2025年远景规划”高度一致,将直接着眼于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繁荣和助力巴基斯坦政府实现“到2025年成为中高收入国家”的远景目标。即经济走廊是中国把“一带一路”战略落到实处和巴基斯坦繁荣和发展国内经济的重要抓手。

在中国的边疆省份中,新疆是接壤国家最多的一个。新疆在其5600多公里的漫长边界线上,与8个国家接壤。而此次“经济走廊”的东部起点,正是新疆西部重镇喀什。喀什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被誉为新疆南疆地区的战略咽喉要地。但是,优良的地理位置并没有为新疆带来经济繁荣。新疆没有出海海港,经济发展极为受限。由于没有出海口,新疆的商品要出口到国外,必须经过陆路长途跋涉,然后通过东部沿海港口运往世界各地,费时费力。长期以来,新疆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无法突破地理瓶颈,而多年的中国经济发达省份对于新疆经济的对口支援也成果有限。因此,新疆只能依托其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能源产业,以及依靠其中亚国家相邻的优越地理位置,借向中国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的便利收取一些管道维护费。中巴经济走廊项目若顺利完成,新疆的商品出口就获得一个“出海口”,发挥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地理优势,拓展新疆地区在南亚、中亚、中东地区的地缘经济影响力,以繁荣经济促进政治和谐,从而维护整个新疆地区的和平与安定。

借助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中巴能够实现全方位的互联互通、多元化的互利共赢。从巴基斯坦方面来看,经济走廊建设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沿线当地民众将成为这个项目的直接受益者,使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有所改观,带动巴基斯坦渔业、农业、纺织业、能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困境中的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从中国方面看,中巴经济走廊带动了沿线一大批能源、电力、公路、铁路等基建重大项目,这些大项目自然成为中国企业关注的重点;中巴商贸、物流、教育等方面迎来良好的合作机遇。

中巴经济走廊是一个具有针对性的“双赢”战略,其项目在巴基斯坦有序推进,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主旨意义是相吻合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的启动,一方面可以带动材料、水泥、钢铁、基建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两国之间的商品贸易,扩大双方人员往来,增强巴基斯坦经济的“造血”能力,提高巴基斯坦人民生活水平,助力巴基斯坦政府实现其发展目标;另一方面,经济走廊项目的完成,将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商品运输路线多元化,强化中国西北边疆地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提高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繁荣中国西北边疆地区的经济,维护中国西北边疆领土主权完整。

作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发展走向与中巴两国目前的发展战略相符,有助于两国打造地区命运共同体。双方应共同努力,积极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一带一路”战略有序推进,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推动中国西北边疆地区和巴基斯坦经济繁荣,增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活力。

摘要:中巴经济走廊是两国发展战略吻合而构建的一项战略,它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排头兵。中巴经济走廊对于中巴两国来说,战略意义重大。这项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为中国“一带一路”提供战略支点,打造中国西北边疆安全屏障,为中国其他经济走廊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地缘政治,中巴,经济走廊

参考文献

[1]宋国友.马歇尔计划?不,一带一路[J].观察者,2014.

[2]娄勤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陕西持续健康发展[J].求是,2016.

[3]常胜.《李克强出访四国新总理首次外访引国际关注》,中国新闻网,2013.

[4]安吉特·潘达:《习近平访巴基斯坦:“我感觉就像到自己兄弟家探访一样”》,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2015.

[5]C.拉贾.莫汉.大陆中国[J].印度观察研究基金会,2013.

[6]德夫·刘易斯.《巴基斯坦和“一带一路”》,印度全球关系委员会,2015.

上一篇:企业思想政治劳动关系下一篇:婴幼儿喘息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