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训练

2024-11-14

科学思维训练(精选12篇)

科学思维训练 篇1

近日, 听了一节《趣味联想识字》的低年级识字综合实践课, 感想颇多。

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1.出示课题, 检查预习。

教师出示本节课课题“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饼干”, 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搜集的各种饼干包装纸拿出来, 有的把实物也拿出来, 教师环视简单检查。

2.小组交流, 互帮互学。

同学们两人一组, 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讲给同伴听, 带领同伴读一读自己认识的字词, 教师巡视。同伴互助, 共同学习。

3.小组展示, 集体分享。

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 是学生们展示课前探索成果的舞台, 同学们踊跃上台做小老师, 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

首先, 学生们一个个上台, 展示自己搜集到的饼干包装纸盒, 带领其他同学一起认读纸盒上的文字, 特别是谈到各种口味时, 同学们兴致盎然、垂涎欲滴。

接着, 教师问:饼干的饼是什么偏旁?与什么有关?还能组成什么词?帮助同学们建立偏旁的概念, 进行归纳。

再接着, 教师问:是不是所有的饼都能吃呢?出示: ( ) 铁饼, 谁能在前面加上一个字?通过此环节, 帮助同学们建立正确的知识概念, 以免绝对化导致片面概念的建立。

然后, 教师进一步拓展, 为饼干找朋友, 同学们纷纷说出葡萄干、竹竿、心肝、栏杆等, 教师引导同学们说一说、摸一摸、尝一尝, 通过各种感官的直接感受, 帮助同学们认识这些事物, 建立正确的概念。

最后, 教师又就其中的心肝的“肝”深化认识, 介绍:“月”字旁在古代叫“月肉旁”和肉有关, 和人体有关, 那么人身上还有那些器官和部位是月字旁呢?进行“月字旁”和“干字旁”的开花识字, 同学们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说出了有的连教师都不认识的字, 并带领其他同学一道认读。

4.游戏巩固, 思维拓展。

此环节分为四个游戏, 分别是“识字大王”“发现大王”“联想大王”“头脑风暴”。“识字大王”是检查同学们的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比一比谁识的字多;“发现大王”是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大王”是让同学们用俗语、诗句、歌曲、动画、字谜、故事、成语的形式, 即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也把曾经的知识融会贯通;“头脑风暴”则是思维的彻底拓展。

本节课在同学们兴致盎然、依依不舍中结束了, 留给我许多启示:

1.识字教学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基础之上, 激发学生兴趣, 才能提高识字效率。

人们都说汉字难学、难记、难理解, 但这是建立在学单个汉字的基础之上, 而这样的课堂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 来源于学生们的生活经验, 来源于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 是学生们身边的知识, 是学生们信手拈来的素材, 学生们有兴趣, 怎能学得不快?

2.识字教学只有建立在科学用脑的基础之上, 才能保证学习效率。

脑科学研究成果指出:我们的思维与肉体不是分离的, 而是要和我们大脑中神经元组织、树突结构、突触的树突棘形态等有关, 学习能组织和改进大脑。人的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于人脑神经的活动机理、活动规律。人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进入大脑的每一道信息, 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球”表现出来, 从这个“中心球”可以反射出几十、几百、几千、几百万只钩子。每只钩子代表一个联想, 每个联想都有其自身无限多的连接及联想。以汉字为一个“中心球”的联想发射活动, 与神经活动的机理是相匹配的。因此, 经常进行这种“汉字开花”的活动, 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激活大脑神经细胞。所以, 有人把“汉字开花”比作是激活神经细胞, 开发大脑潜能的“体操”。这种识字教学建立在科学用脑的基础之上, 学习效率自然会高。

3.这种识字教学实践课, 不仅仅是教识字,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活动包括课前准备自始至终都是在完全自主、充分合作、积极探索的气氛、情趣中进行的, 这就成了有效地改变长期以来那种灌输式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演练、练习和实践。学生们在课前要搜集识字素材, 并通过剪贴、手绘、制作标本、先认识搜集到的字等形式, 并在小组和全班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展示, 通过学生们自主学习, 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搜集整理资料、课前预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生们的自信心被充分激发出来, 良好的学习方法逐渐养成。

4.这种识字教学实践课, 更宝贵的是进行思维的训练。

这样的课堂是激发联想思维、开发学生智力的“游戏”。心理学研究认为:联想, 按照它产生的内容一般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似联想, 还有关系联想等。识字, 只是第一个层面的、外显的活动。我们更要看到贯穿识字活动全过程的联想思维的活动, 联想思维的发散过程。这种活动看似无形胜有形, 看似平常却意义深远。在课堂最后的游戏环节, 更是把联想的思维训练发挥到了极致, 学生们通过成语、俗语、诗歌、歌曲等, 把课堂所学与以往所学融会贯通, 这种发散性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久而久之, 思维愈加开阔、发散。

科学认读、趣味识字, 彰显了汉字作为兼具符号与读音为一体的复脑文字的无限魅力, 建立在学生们生活之上, 采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 培养了学生们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锻炼了学生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们开阔发散的思维能力, 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为学生们的大量阅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是值得提倡的。

科学思维训练 篇2

叶圣陶先生强调,作文关键在于学会“想心思”,即学会思维,主张想清楚了再写,要想清楚怎么样写,做到思路顺达,语言有条理。可见得思维训练是训练作文的核心,发展思维是提高作文能力的关键。以下是我对发展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的几点想法:

一、结合阅读发展思维。阅读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是熟悉语言吸收语言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思维的准确性。文质兼美的文章,是阅读习作的范文。阅读教学中字、词、句的理解,分段,归纳中心等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条理性,进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懂得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选材组材,怎样选段成文,转化为作文能力。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可着重抓以下几项基本功的训练:

1、抓读的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读得好,理解得正确,并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一般来说,书读得好,阅读能力高的学生文章才写得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通过让学生多读,正确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人物说话时的神态、语气、心情,把作者的语言真正学到手;

其次,要让学生读得多。平时除了上好阅读课外,注意多给学生创造读的条件,如老师可利用自修课,阅读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选出一些优秀文章读给学生听;

同学之间比一比,课外书籍谁看得多,读得好;

开展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使学生多读。形成读书风气,日积月累,为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了条件,为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打下基础。

2、抓字、词、句的训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正确地写,正确地理解意义,句子写通顺。练习方式应多种多样,如词语归类,找反义词,选词填空、辨析、词语搭配,改错句,补充句子成份等,训练思维的正确性,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

3、抓说的训练。说话和写作两者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在训练思维方面,说话训练体现得更直接、更明显。首先,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能力,要求说得清楚、明白、连贯,对说得好的同学予以及时表扬;

其次,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要与口述结合起来,让学生从正确地说话,逐渐过渡到通顺、流利地写文章,向“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努力。

二、培养观察能力发展思维。观察是儿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训练学生思维,提高写作能力的必备条件。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儿童周围的生活是丰富的,但由于年龄小,缺乏观察习惯,即使一些常见的人和事,他们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写起文章来也就言之无物,所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没有任何确定的目标、任务,就不容易进行观察,因此,在集体活动前,我总是引导学生把观察的对象、范围要求弄清楚,把观察任务具体化。如写一次“野炊”活动,活动前,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观察范围、任务,多注意搭灶、烧菜时的情景,遇到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经过。

2、指导学生有序地观察。这可以训练思维的条理性。观察景物可按方位顺序、游览顺序观察物体、人物、动植物形态时可按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观察运动着的事物按先怎么样,然后怎么样结果怎么样的顺序。

3、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在观察时,我们要指导学生仔细看、认真听,用多种感官去认识事物的特点。例如观察物体就引导学生从位置、形状、色彩、质地、光亮、结构等方面去找差异;

观察人物就要从各人的语言、行动、外貌、神态、个性等到方面去抓特点,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三、启发想象联想发展思维。作文写得是否丰富,有创新性,启发想象联想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适当增加想象作文在整个作文中的比重。要让学生多写看图作文,多写描述性的续写、扩写、插写、改写,多写童话、寓言、故事、诗歌,还可以一题多写,大题小写等,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创造性思维。

2、加强在以真人真事为对象的写实作文中,怎样补充、生发的指导。如学写《我的课余生活》,看见题目,学生大脑中会浮现出许多活动。这时教师就要引导他们分析、筛选,哪项活动认识、感受最深,根据平时的经历,把有关材料恰当地组织起来,并作必要的补充、想象,成为一篇真实新颖的文章。这样做既训练了思维的流畅性、又训练了思维的独特性。

3、丰富课外活动,开阔视野。陶行知先生指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威力。”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广泛地进行作文实践活动,寓作文于游戏或趣味活动中,如有趣的剪内贴、创造绘画、组织竞赛等。

加强思维训练提升思维品质 篇3

关键词:思维动机;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思维品质

加里宁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智力的核心。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力求让课堂成为思维训练的力场。特级教师张齐华在《确定位置》一课的教学中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学生思维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必须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好胜等心理特点,给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有效情境,从而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进行思维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

课始,张老师以寻找最帅的儿子为切入点,在出示了一系列的照片后,学生哗然,无法确定哪一个是张老师的儿子。接着,教者给出一组数对(4,2),学生们在激烈探讨后,出现了不同的答案:有先从上到下,再从左至右数第4行第2列的;有先从上到下,再从右至左数第4行第2列的;有先从左至右,再从上到下数第4列第2行的;先从右至左,再从上到下数第4列第2行的。最终锁定4个头像,教者调侃:没有这么多儿子,这里只有一个是我的。质疑:到底哪一个是真的呢?问题出现在哪里?一语惊醒梦中人,生齐:老师,你没说清楚?(4,2)中哪个指的是行,哪个指的是列?是从哪边(即从什么方向)开始数的?

创设情境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真正的思维活动。巧妙恰当地提出问题,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能够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张齐华老师的有效有意导入,使得学生们兴趣盎然,快乐地踏上了思维之旅。

二、主动探索,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学生是否找出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创设情境后,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变教师的“教”为“导”、学生的“学”为“探”,从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1.沟通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集中表现在善于深入地思考问题,能从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和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因此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主要手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张老师对于学生的疑问,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说:“我儿子最铁的哥们的位置是(2,1)。”(在屏幕上圈出头像)此时学生思绪万千,想说的话特别多。张老师趁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恰到好处。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交流着自己的想法,张老师适时抛出:“现在你能找着我儿子了吗?”生齐:“能!”

“哪一个?”

“第4列第2行。”

“帅吗?”

“帅!”学生开心地大笑。

“说说你是怎么找着的?”

生1:那个最铁的哥们的位置(2,1),就是左数第2列最下面第1行。所以,(4,2)就是第4列第2行。

“还有不同意见吗?你们都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齐:“同意!” “恭喜你,答对了。”微笑示意其坐下。“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接着给出几个数对判断位置。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时,若遇到学生一筹莫展,不知从何下手的时候,张老师没有通过直接的传授,而是借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巧妙的疏导、殷勤的期待、热情的鼓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2.开拓思维空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的是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思路开阔,能灵活变换某种因素,调整思路,从一个思路到另一个思路,从新角度去思考,善于巧妙地转变思维方向,随机应变,产生适合时宜的办法。

照片中的数对迎刃而解之后,张老师联系实际:“你觉得你在教室里所处的位置,能用数对来表示吗?”

生点头大声应允:“可以。”

“第1列第1行在哪里?”(学生举手示意)

有两位学生同时举手。(师皱眉)

启发引导,师生明确:应站在讲台的角度来看,第1列第1行的位置。

请出班长、副班长、体育委员,分别说出其所处的位置。

跟同桌说说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记住自己的位置,进行听数对起立的游戏。

游戏步骤:

①师依次由慢渐快地报出:(3,1),(3,2),(3,3),(3,4),(3,5),(3,6),听到自己数对的学生一一起立,学生站成一列。

②请学生报数对,听到自己数对的同学起立。(学生依照教者的形式报出数对)

(1,1),(2,1),(3,1),(4,1),(5,1),…,学生站成一行;

(1,1),(2,2),(3,3),(4,4),(5,5),…,学生站成一斜排;

(1,6),(2,5),(3,4),(4,3),(5,2),…,学生又站成另一斜排。

③师:都这样说成一行一列,已没什么新鲜感,下面谁来挑战:报一个数对就能站一列或一行或斜排?

生1报(2,0),没人站。

nlc202309031137

生2报(1,1-7),师含笑:打包出售了。没人理。

生3报(1,),师:这是数对吗?众生摇头。

生4报(3,x),师相机板书。(3,1),(3,2),(3,3)…位置的学生,依次在其他学生提醒声中缓缓起立。

师面对他们一一询问:你是(3,x)吗?第一位学生摇头,师示意其坐下,继而整列学生都被这一问题一一轰坐下。紧接着,师又面向他们一一再询问:x可以代表1吗?可以代表2吗?……刚刚被轰坐下的学生又一一站起。整个课堂充溢着快乐的思辨,学生的思路逐渐开阔起来,从具体的数字到用字母来代替数字,这不正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体现吗?

3.提倡求异思维.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活动的独立创造水平。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即善于探求新的途径和寻找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在教学中要提倡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洁的解法,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用字母表示数,把学生的思维又推向了另一个高起点。

张老师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

①平面图中位置出格了,怎么办?

②给定三角形,你能用数对表示顶点的位置吗?为什么不能?

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来开阔学生思路,引起思维变通,延伸思维。注重运用发散性思维方式提问,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模式。徐利治教授曾指出:创造能力=知识量×发散思维能力。在这一训练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培养。

三、总结深化,提升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发展,应指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向纵、横两个方面发展,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发展,以达到对事物全面的认识的水平。为此,教师应重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前问题趋于解决后,由此及彼,系统地研究相关的问题,揭示数学问题的实质,构建数学思维模型,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凝练能力。

张老师在小结提升环节引出:(1)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几个数?(2)真的都需要两个数吗?这两个问题将学生在确定位置时所要面临的一维线性空间、二维的平面空间、三维的立体空间、多维的无限空间进行巧妙的沟通、联系、梳理、铺垫。我们教育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确定教学目标的生长点与发展点,用心唱好“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懂得从孩子一生的经历来教学,开拓学生的思路,总结深化,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从张老师简明扼要的总结中,我们深深领会到:数学确实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学习数学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看到数学的有趣、有用、真实的另一面。从而能够做到使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迅速提升数学思维品质。

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应以学生思维的发展为核心,将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学生思维的起始点、转折点以及新的生长点、发展点,启发引导,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这样才能使绚丽的思维波澜飞溅起更高的思维浪花……

科学思维训练 篇4

关键词:科学化思维,创新训练,人才培养

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入, 高校的教育规模也呈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与此同时, 高校也面临着许多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学校或专业, 由于受到办学条件的制约, 教学处于只注重“教”不重“练”的状态, 出现了教师只管教学, 学生的动手实践教学不足、创新能力缺陷等问题[1]。由于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社会对毕业生的态度发生了偏离, 也就是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合社会的需要。而这种状况的改变靠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难以实现的。目前, 对于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大学生的话题, 已经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教育第一线的多年实践工作中, 深深体会到在大力提倡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的同时, 注重大学生的科学化思维习惯的培养也尤其重要, 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科学化思维的习惯养成和指导学生的创新训练相结合的培养方法, 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探索新的教改模式, 适应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动力,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振兴民族科技有着重大作用, 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担负建设祖国重任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教育部和财政部组织各高校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旨在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支持一部分优秀大学生进行创新性的实验, 用以来促进大学生自主的创新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计划。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在10所高等学校进行了“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试点工作[3]。这个计划给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给人才培养方式指出了新的方向。虽然在“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10所高等学校中, 因专业和实践环境的不同, 其模式和效果会有差异, 但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 即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增强, 也给探索教育改革模式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立足培养科学化思维, 开展创新能力训练

在创新过程中, 科学化的思维 (如逻辑思维) 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为任何发明创造的发现, 主要是科学思维在起作用。实际上, 在任何的创新实践活动中, 创新者往往都是在从旧的认识到新的认识之间上搭起“桥梁”。即使是最卓越的直觉和灵感, 其认识成果也必须经过科学的思维加工, 才能实现创新计划的。所以科学化思维的培养是创新者必备的素质。

弄清创新能力训练与科学化思维的养成和实践的关系, 很有必要。一方面, 科学思维的养成是创新之前提, 而实践又是创新之基础, “科学思维—实践—创新”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 因为只要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素质, 才能萌发创新意识, 再加上良好的实践环境, 最终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及创新能力, 这一切的达成又要求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换句话说科学化的理性思维是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众所周知, 有高度的科学化思维的人无论工作的能力和效率都很高。而科学化思维是能通过训练, 在实践中逐步养成的。所以说高等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科学化思维去思考问题, 这也是有效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此外,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训练实施不是孤立的环节, 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整体教学过程的某个环节上设计创新训练计划。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培养科学化思维习惯

学校开展创新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与训练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这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但是由于目前高等教育对课程的要求是少课时大容量, 要在较少的课时里, 如何尽可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化思维习惯呢?这要求教师科学地安排好教学内容, 同时还要求师生共同参与。即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的“学”, 在“学”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化思维。例如, 在《生物科学导论》课程中的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的这一章的课堂教学中, 渗透了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逻辑及研究方法, 用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在授课时, 首先讲述了在1909年时, “基因”只不过是一个未经证实的、仅靠逻辑推理得出的概念。此时科学家们必须要弄清基因究竟在细胞内的什么地方, 这是当时很多的生物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紧接着当摩尔根的研究确定了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后, 这时就引导学生思考, 接下来科学家的研究方向应该是什么?经过讨论学生们得出了接下来的研究方向是要了解基因的化学本质是什么?当此课题研究清楚之后, 学生们明白了此后的研究方向应该是:基因是如何决定遗传性状的?科学家又是如何证明这个命题的;当这些课题被解决后, 讲到在DNA被确认为遗传物质时, 又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家们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命题是:DNA应该有什么样的结构, 才能担当遗传的重任?如何建构一个DNA分子模型解释这些问题?而当沃森一克里克所提出的“半保留复制”这一模型时, 那么又应该如何被证明DNA不是其它的复制模式?再接下来又引导学生思考: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是怎么被完整地复制下去的?在细胞和整个生物体中DNA是如何发挥其遗传指令功能的?第一个密码子是如何被破译的?等等通过学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过程, 让学生们尽可能地接触生物科学的前沿, 了解科学家们的思维过程和研究的手段, 逐步使学生学会了科学地思考问题, 养成了科学的思考方法, 为开展好创新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注意经常请学生来思考问题, 如:某种结论推理的过程;得出的结论它能应用到那些方面?做实验时, 根据实验的内容写出最合理的实验流程图等等[4],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以教师作为主导和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得到了很好发挥, 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使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四、实施创新实验计划, 拓展教学改革的空间

“科学思维—实践—创新”中每个环节, 都是影响创新训练成果的重要因素。目前, 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质量、手段与方法是一个比较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在实践这个环节多下了功夫。具体的做法是:在创新训练实施前, 首先指导, 参加创新训练的学生, 要制定研究计划, 不仅要考虑其计划的可行性, 还要考虑研究条件、研究经费的可操作性。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 尽可能在有限的经费和时间里做更多的实践。如:学生进行的优化植物多糖提取工艺的创新训练项目。由于多糖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功能, 以及在功能食品和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使多糖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虽然迄今为止, 已有三百多种多糖类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 其中从植物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 但是多糖提取的得率普遍较低, 且不同植物的多糖特性又有所不同, 提取方法各异且一般较复杂。让学生寻找出一种既适合于本实验室应用、又基本适合于不同种植物种类的、较为通用的实验方法及提取得率较高的工艺流程。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科学研究的素质与能力, 感受创新的氛围, 充分地利用学校的现有的资源 (如:仪器设备等) , 使学生自己的创新思想付诸实践。

通过让学生自主训练的模式, 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科学化的思维, 使学生学会科学地思考问题。同时, 还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加实践活动, 开放实验室, 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的项目, 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潜质和专长。

五、结语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 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的日常工作中, 把培养学生的科学化思维与大学生创新训练相结合, 通过有计划地对学生创新训练, 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大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要注重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在学校内实验室基础上实现功能的提升, 为学生创新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扬帆, 朱晓冬.科研训练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4) .

[2]张立成.大学生创新培养的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11) .

[3]郭丽, 王函.探索“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的管理模式[J].现代教育技术, 2012, (6) .

科学思维训练 篇5

思维训练到底能带给孩子什么呢?这也许是您最关心的问题,孩子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训练之后,您会惊喜的发现孩子的很多变化:

孩子更快乐:

思维训练课程是通过孩子操作游戏化教学材料进行的,孩子到这里只需要玩,而且越来越会玩,智慧从玩中产生,有快乐才有进步。

注意力更集中:

孩子对游戏的喜爱,使他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指令、和对游戏材料的操作上。而成功操作的喜悦才是他集中注意力的动力。

孩子听指令的能力变强了:

思维训练中语义认知的部分,让孩子听指令的能力逐渐加强,从会听关键词到接受多重指令,再到理解复杂语句,让听课和沟通从此轻松、简单。

优势思维更加卓越,弱势思维快速提高:

思维能力课程的种类较多,一定会涉及到幼儿的优势思维部分,这时,孩子是最有自信,乐于表现的,思维训练会使孩子的优势更加突出,而弱项得以提高,让思维能力发展得更加均衡。

孩子有了更多奇思妙想: 您会发现,玩过思维训练中创造性游戏后,孩子想问题的思路变宽、变广,您会惊叹:“宝宝,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学习常规在不经意间形成了:

游戏过程中,孩子会对游戏材料按次序取放、归类和管理,很好的训练了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学习的前提保证。有一天孩子在家里把玩具管理的井井有条时,您千万不用吃惊。

孩子更善于思考:

孩子会将思维训练的效果在生活中延伸,爱提问爱思考。您惊喜的发现,孩子不再说“妈妈我不会”,而说“妈妈,让我自己想!”

孩子更喜欢合作:

思维训练课程中,游戏任务的竞赛制和合作制,让孩子体会竞争,乐于合作。

孩子更乐于与人交往:

思维训练中,游戏项目的成功体验,带给孩子自信与快乐,让孩子更喜欢分享,更爱交往。

思维训练比文笔训练更根本 篇6

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

我想,这是一个大命题,我不可能完成这本巨著,但我可以抛砖引玉。

2014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里的作文训练系列,有一部分是思维训练。如七年级上册“从生活中学习写作”“说真话 抒真情”“条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七年级下册“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八年级下册“说明要抓住特征”“学会说点道理”等。我们要好好利用,做好训练。

只有这些估计还不够。

温儒敏先生说:“阅读不一定指向写作,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只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得多了,语感和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上去了,写作能力自然也会提高。”“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是人文教育,不是‘文人教育。”

王大绩老师说:“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提高他的人品和生活品位。他水到渠成获得高的成绩,这是我们希望的。”“在生活里,通过每节课,一个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以育人为主。”

温先生,王老师,高屋建瓴,英雄所见略同。

我想说的是,是否可以从审题开始训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思维的深度。

中招考试写作文,第一步是审题。

先讲命题作文。各省的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2014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这里也有乐趣”。关键是一个“也”字,它的言外之意:一般人认为这里没有乐趣,或者我以前认为这里没有乐趣,但后来或现在,我发现,这里也有乐趣。有一个学生写小河边也有乐趣。这行不行呢?我认为不太好,小河边,流水潺潺,芳草鲜美,小鱼游泳,蝴蝶翩翩,多有趣啊。这是公认的。与题目中的“也”不符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后院的荒草园,多数人认为没乐趣,但少年鲁迅却可以在这里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可以按斑蝥,其乐无穷。三味书屋,更是枯燥无味的地方,但少年鲁迅可以找蝉蜕,描绣像,也有一点乐趣。审题时,要发散思维,不要思维定式。

审题之后就要选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素材,走一步,再走一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只是走一步,选材雷同,百分之五的学生再走一步,选出新颖的素材,有意义的素材。例如,月考作文题“珍惜你所拥有的——”,多数学生内容一般,认识不深刻。只有个别学生写得较好。有一个学生写珍惜拥有的幸福,大意是:“以前妈妈好好的,为自己洗衣做饭,自己习以为常。后来妈妈突然病了,要瘫痪,我们看了几家医院,效果不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同学的妈妈也是这种病,在某家医院看好了。我忙去问清楚,去了那家医院给妈妈治病。效果不错,在家治疗时我天天给妈妈按摩。后来妈妈康复,又可以为我洗衣做饭了,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幸福,我要珍惜这种幸福。”这位同学的思想认识深刻,他的思维有深度。

再讲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在中考中占半壁江山。2014年高考,全国十八份语文试题,全部采用给材料的写作题目。温儒敏先生说:“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大概有90%的作文命题都侧重考察理性思维能力。”上周五,我给学生出示了河南省2011-2012年中考材料作文试题,让学生先拟一个作文题目,结果只有少数学生的题目符合要求,多数学生的题目不恰当。估计部分学生没有读明白材料,更不知道材料的寓意是什么。说到底,还是思维能力不行。

这让我惊醒,从9月1日开学,到现在,我进行了多次作文训练,可结果竟是这样。其原因是我侧重文笔训练,侧重写作雕虫小技的训练,而忽略了思维训练。浇树要浇根。根深方能叶茂。

思维训练,任重而道远。

科学思维训练 篇7

一、导疑, 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 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小学生由于受水平、能力的限制, 思路往往比较窄、程度比较浅, 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质疑入手, 挖掘教材的联系之处, 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古语有“学贵知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自我发现问题, 掌握质疑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怎样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 培养深刻的思维能力呢?首先要让学生敢于质疑, 这就要求教师培养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气氛, 留给学生质疑的时空, 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 其次是教学生善于质疑, 教给学生从生字词、句子关键处、课题、结构等方面质疑的方法。第三, 使学生乐于质疑, 多表扬, 开展竞赛, 树立榜样等。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瀑布》一文时, 一位学生提出:这般景象没法比喻, 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这里为什么用“衬”而不用“挂”呢?为什么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对此, 教师当场给予肯定、表扬。接着, 刚才不爱发言的同学也跟着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师顺势组织学生对刚才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 大家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孩子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当然, 学生也在疑问中求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合情合理地推想, 训练了思维的深刻性。

二、导思, 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指思维活动的智力灵活程度。小学生思维起点低, 思维过程僵硬, 概括迁移能力低, 组合分析能力差, 造成思维结果单一。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 变换角度思考。

如一位老师让学生用“爱”字口头造句, 开始时, 学生思维只局限于接触频繁的学习生活用品, 这时老师启发:“我们可以从人、动物、植物等其他方面思考, 进行造句。”学生有造出“我爱爸爸。”“爷爷爱抽烟。”等句子。此时, 教师先肯定同学们爱动脑筋, 并进一步启发, 学生又造出:“小猫爱吃鱼。”“小鸟爱春天。”等句子。由于这位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灵活性, 从而使课堂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

2. 多题选择。

作文教学中可采用此法, 设计一些灵活的作文题, 如树枝上有个破巢, 一只老喜鹊在旁边悲伤地叫着。 (1) 如果她是因为孩子失踪了, 那么小喜鹊是怎样失踪的? (2) 如果她是因为巢被破坏, 是谁破坏了鸟巢?怎样破坏的? (3) 如果她是因为看到人类在破坏森林或捕猎保护动物……要求学生分别假想事情经过并写下来。这是一种分析性假想思维, 具有思维的选择性、灵活性。

三、导议, 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独立思考创造出有社会 (或个人) 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学生在深入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展开议论, 能有效地训练学生主动思维、独立思维, 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1. 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在语文导学中, 发散与集中思维是紧密结合交叉进行的, 以促使创造意识萌芽。例如, 在听《詹天佑》一课的公开教学中, 执教者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用什么方法克服这些不足?”“那么詹天佑当时为什么选择‘人’字形线路呢?”这位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美中不足,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然后又回到“人”字形路线, 集中体会它的好处。由此, 通过“发散”和“集中”, 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相结合。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对创造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学中, 鼓励学生在议论中敢于并善于突破人们的同一观点、同一认识, 使思维具有标新立异的特点。如在《月光曲》的教学中, 教师抓住“贝多芬为什么没有回答盲姑娘的话?”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中达到了变通, 从变通中开拓了新意。

求异固然是创新, 但求同也是创新, 求异应以求同为基础。我们从《蝙蝠和雷达》一课中知道,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的。科学家模仿蝙蝠夜间探路, 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的发明就是由于认识了“事物之间所共通的相似规律”, 其思维过程恰恰是“求同”, 这不是创新吗?一位老师教学《琥珀》一课时, 就让学生同以前学过的《黄河象》来比较, 学生在讨论中, 既有“求同”, 也有“求异”, 思维异常活跃。

四、导评, 训练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进程的智力品质。顺应思维、从众心理使学生不敢评价、不会评价, 因而不具备批判的思想。语文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优缺点以及学生问题的正误进行评价, 训练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如“武松能骑到虎背上打虎吗?月光能说从海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吗?”再如, 教学《乌鸦喝水》的过程中, 学生提出种种可以喝到水的方法:放倒瓶子、找一根吸管、找个杯子……教师肯定这些都是喝到水的方法, 但不是最好的方法, 让学生从方便、省时、省力、更实际等方面进行评价, 从而坚持文章中提出的叼石子的方法, 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五、导听导读, 训练思维的延展性

在教学中, 教师应常把视觉语言转化为听觉语言, 让学生听出话中有音, 把学生思维的触角导向话内与言外, 使之向作品的深层发掘, 从而体会文章中一些只可意会的含蓄的意思。

因此, 在课堂上, 教师引导学生听范读,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变得很有意义。在教学《大禹治水》一文第四自然段中, 教师范读整段时, 故意把句子中的几个重点词“才、仅仅、就、却”漏读, 学生们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 指出教师朗读的错误, 教师顺势请学生读该段。这样, 孩子们朗读时就会特别用心地读好这几个词,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听、品读揣摩, 体会“才”、“仅仅”、“就”、“却”的表达语气及其作用。这样, 他们的思维就如同春风过江南, 漫天铺地地延展开去。

六、导写, 训练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指遵照逻辑的规律顺序和根据使思考的问题更有条理、有层次, 前后连贯有序。导学中, 可以引导学生编拟提纲, 抓住联系, 理解文路, 并按提纲复述或写作, 以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如学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后, 编写“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提纲, 这样, 在今后写风、雪、雨、日出等文章时, 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运用这种逻辑规律, 按“前中后”的顺序来写。学生在了解范文布局谋篇的方法后, 便能仿照文路而写作, 从而有效地训练了思维的逻辑性。此外, 在理解文路时, 还要引导学生弄清句、段、篇三者的关系, 以切实提高写作水平及逻辑思维能力。

论弹性思维与思维训练 篇8

我和大脑

大脑是什么?我又是谁?在我思考的时候, 大脑是如何运转的?我该如何将大脑和我的设计行为进行结合?我又该如何开发我自己的大脑呢?我的灵感在哪里?怎么创意?什么样的设计才是独特的?这些问题是创意设计之初我们常常会问自己的问题, 是学生们在设计时最困惑的问题, 也是专业院校学生们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更是让我们运用个人自身特质进行艺术创新的根本来源。找到自己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找到了开启灵感大门的金钥匙。

当前, 在创意方面, 我们面对以下三大障碍:

⑴我是谁?我和别人有何区别?什么样的艺术设计能刺激我的灵感、与我的心灵沟通?这些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最为关键的自我认知核心问题, 却由于10多年来对“标准答案”的惟命是从, 几乎被彻底泯灭。从小积累而成的这种学习习惯更使学生个人的创作力、对机遇的把握力以及对新知识的开发解决力等有了巨大限制, 这也是创新思维的最大障碍。

⑵跟风设计在艺术设计的学生作品中随处可见, 这便是个性缺乏后产生的结果。现有的创意思维课程往往立足于多看资料, 多做练习;而对本性的开发和个性的挖掘却没有到位。这使学生无法真正的让思维变得活跃而有弹性, 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⑶放弃原创和抄袭是近年来在大学教育中严令禁止的学术关键问题, 然而却迟迟不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很多学生面对一个新课题没有灵感来源和切入点, 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原创。

大脑是人在创意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已通过各种手段对其进行了分析了解, 比如头脑地图等, 用及其专业的理性分析方法向人们阐述了大脑的重要性和其各个部分的功能划分。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不仅仅是了解大脑, 更需要将大脑与手结合, 将大脑中的想法描绘出来, 这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 也是我们在设计之处必须经历的阶段。令我们愉悦的是, 虽然它有困难存在, 但现代心理学者已经帮我们发现了很多方法, 如果我们能多多尝试、实践这些方法, 灵活运用的话, 就能发现适合自己的创意激发点, 而灵感也就随之呼之欲出了。

自我认知是创作的关键出发点。运用原型、投射、性格分析等心理学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个性分析, 认清各人所长、各人所短, 对自我进行肯定是本部分的中心内容。已有研究证明, 通过实际训练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实践和开发。我们生来便需要知道, 我们是谁, 我们在哪里, 我们该往何处而走, 我们的观点由何改变等, 即使已经成年, 这些问题也都可以通过心理学导入而获知。同时, 每个人的肢体语言都能体现其不同于他人之处, 而这些则可以通过吟诗、作画、冥想、舞蹈、歌唱、表演等方式发掘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原则, 更能运用于现代生活, 将每个人的原型本我、宇宙发展观, 以及艺术创作紧密结合, 有效地提高自我认知, 并为创新设计奠定基础。

个性寻找和弹性思维

思维的本源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关键影响。在思维训练时, 我们可以尝试运用认知、梦境、潜意识、无意识等分析方法对各人的成长环境、性格特征、爱好特长的发展过程进行整理, 并结合各人的生活体验和思维方式, 以创作为最终目标, 运用绘画、雕塑、设计等创作手法, 提出创新思维所需的心理加工方式和弹性思维的运用方法, 并分析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先提供几种自我测试方法:比如MBTI, 这是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它通过一种强迫性选择手段, 描述人们对获得信息的机会、作出决策、处理与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能力, 并通过自我报告的方式衡量性格类型, 并完成人格评估测试。

每个人对各自性格的深入认知则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基础心理学认为, “‘性格’是一种个体内部的行为倾向, 它具有整体性, 结构性, 持久稳定性等特点, 是每个人特有的, 可以对个人外显的行为、态度提供统一的、内在的解释。”性格对人生具有极重要的特性, 而其中的有关感知 (分析罗列型或概括型) 、记忆、想象 (大胆形象型、抑制想象型、广阔思维型, 或狭窄思维型) 、思维 (独创型、守旧型、灵活型, 或呆板型) 方面的特征则被概括为性格的理智特征, 也被称为性格的认知特征。性格反映的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因此具有稳定性。也正因为如此, 只有真正了解个体的性格特征后, 才能预测自我在艺术创作这个特殊的事物处理时最适合自我的方法、态度和行为。

“性恪型态学”学科是由“九型人格理论”发展而来的, 乔治·伊万诺维奇·葛杰夫是19世纪将九型人格发扬光大的先驱。他认识到人类在思维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而这些痛苦都是我们的性格缺陷造成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主导的性格特征, 这是我们性格的轴心, 如果我们能知道这种主导特征是什么, 就能更好的理解和超越那些虚幻的, 由童年时代被迫形成的性格。当我们通过九型人格测试, 了解自己, 并尝试超越自我后, 还必须时刻认识到, 任何一种性格测试方式, 任何的思维训练的建议, 都仅仅传达了对自我当前现实的想法, 而远非真正的现实。就想禅宗里的一句古老谚语所说:“用手指着的月亮, 并不是真正的月亮。”

个性与思维密不可分。每个人的思考方法, 其灵活程度, 皆和其生活环境、语言、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特色有密切的关系。丰富的艺术作品揭示我们古代祖先日常生活的场景, 并使用魔法、传奇、神话故事演绎古文明历史, 为我们寻找自我的民族根源、个性特征, 并在今后进行深层的自我挖掘、灵活运用弹性思维设计创作了形象的分析和意念指导。弹性思维是艺术思维和随机选择心理加工方式的交融。MOMA运用此语言, 将设计和近十年来发展的科学技术用创新的语言结合在一起, 解除了人和技术, 古典和现代之间的隔阂, 将空间尺度的变化发挥到了极致。从此出发, 我们则可以用自己本国的文化和语言, 将我们的历史与弹性思维结合应用, 使中国设计师立足于未来的全球设计之林。

灵感和思维训练

弹性创作思维与训练的交叉结合, 也是思维创意的研究核心。首先, 运用灵感、直觉、想象力等心理加工方式, 并结合学生个性特长进行理论分析;其次, 进行平面、空间、超平面、装置、综合材料创作的多次多维训练和培养;同时设计不同的课题, 以实际产品为目标进行创意联想和作品制作;最后随着课题的深入, 使学生对自我进行反复深入的认识, 并随机选择心理加工方式, 将每个时期的不同认识和灵感应用于创新设计, 并形成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弹性思维模式。这应该是我们可以尝试的最为简单而有效的思维训练方法。

灵感和原创力是在了解自我的情况下, 长期训练创作的积累。它可以通过大量的无意识或特定设计的训练创作, 以及理性的介绍了被神话的直觉、迷离、顿悟与创作练习过程的重要关系, 来解释自我强化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 并说明审美、冥想、以及解放思想, 发明创造对无意识创作的巨大影响力。

思维训练比文笔训练更根本 篇9

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

我想,这是一个大命题,我不可能完成这本巨著,但我可以抛砖引玉。

2014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里的作文训练系列,有一部分是思维训练。如七年级上 册“从生 活中学习 写作”“说 真话抒真 情”“条 理清楚”“发挥联想和想象”,七年级下册“写人要抓住特点”“表达自己的看法”,八年级下册“说明要抓住特征”“学会说点道理”等。我们要好好利用,做好训练。

只有这些估计还不够。

温儒敏先生说:“阅读不一定指向写作,处处扣着写作来阅读是很累的。只要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得多了,语感和思维能力都有所提升,语文综合素质上去了,写作能力自然也会提高。”“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是人文教育,不是‘文人’教育。”

王大绩老师说:“通过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水平,提高他的人品和生活品位。他水到渠成获得高 的成绩 , 这是我们 希望的。”“在生活里,通过每节课,一个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以育人为主。”

温先生,王老师,高屋建瓴,英雄所见略同。

我想说的是,是否可以从审题开始训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及思维的深度。

中招考试写作文 ,第一步是审题。

先讲命题作文。各省的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难度。例如2014年上海中考作文题“这里也有乐趣”。关键是一个“也”字,它的言外之意:一般人认为这里没有乐趣,或者我以前认为这里没有乐趣,但后来或现在,我发现,这里也有乐趣。有一个学生写小河边也有乐趣。这行不行呢?我认为不太好,小河边,流水潺潺,芳草鲜美,小鱼游泳,蝴蝶翩翩,多有趣啊。这 是公认的 。与题目 中的“也”不符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后院的荒草园,多数人认为没乐趣,但少年鲁迅却可以在这里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可以按斑蝥,其乐无穷。三味书屋,更是枯燥无味的地方,但少年鲁迅可以找蝉蜕,描绣像,也有一点乐趣。审题时,要发散思维,不要思维定式。

审题之后就要选材,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选出符合题意的素材,走一步,再走一步。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只是走一步,选材雷同,百分之五的学生再走一步,选出新颖的素材,有意义的素材。例如,月考作文题“珍惜你所拥有的———”,多数学生内容一般,认识不深刻。只有个别学生写得较好。有一个学生写珍惜拥有的幸福,大意是:“以前妈妈好好的,为自己洗衣做饭,自己习以为常。后来妈妈突然病了,要瘫痪,我们看了几家医院,效果不好。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同学的妈妈也是这种病,在某家医院看好了。我忙去问清楚,去了那家医院给妈妈治病。效果不错,在家治疗时我天天给妈妈按摩。后来妈妈康复,又可以为我洗衣做饭了,我突然明白这就是幸福,我要珍惜这种幸福。”这位同学的思想认识深刻,他的思维有深度。

再讲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在中考中占半壁江山。2014年高考,全国十八份语文试题,全部采用给材料的写作题目。温儒敏先生说:“突出的一点,是回归理性,看重思辨。大概有90%的作文命题都侧重考察理性思维能力。”上周五 , 我给学生 出示了河 南省2011-2012年中考材料作文试题,让学生先拟一个作文题目,结果只有少数学生的题目符合要求,多数学生的题目不恰当。估计部分学生没有读明白材料,更不知道材料的寓意是什么。说到底,还是思维能力不行。

这让我惊醒,从9月1日开学,到现在,我进行了多次作文训练,可结果竟是这样。其原因是我侧重文笔训练,侧重写作雕虫小技的训练,而忽略了思维训练。浇树要浇根。根深方能叶茂。

在口语训练中融入思维训练 篇10

一、学话——训练学生的观察力

儿童处于感性思维阶段,对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而语言学习正是从模仿起步的。当然,小学低学段的学生已不再满足于学前教育时期简单的语言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教会学生怎样从生活中挖掘语言元素,并迅速提炼,完成知识的内化,达到“其言皆出吾口”的程度。

在“学会转述”教学的课前互动环节中,执教者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一些熟悉的情境,并模仿某一对象的口吻、语调和语言,以逐步学会观察人物,达到深层次的学话。

师:各位同学,爸爸妈妈是最疼爱我们的。每天上学途中,爸爸妈妈会跟你讲些什么呀?

生:我爸爸说,要好好听讲,有不会的问题多向老师请教。

生:我妈妈一般会说,路上小心,少吃零食。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生活片断,并通过复述父母的叮嘱,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转述的过程。但这一教学环节仅完成了课前互动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触发学生的切身感受。

师:看来爸爸妈妈都给同学们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同学们听到爸爸妈妈的叮嘱时,当时心里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爸每次跟我谈学习成绩的事,我就不开心。他总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超过爸爸才行。

生:我妈妈经常不让我吃零食,她总说,零食吃多了,影响长个子。但是我不以为意。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爸爸妈妈的叮嘱是不是有道理呀?

通过课前互动环节的教学,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而从复述父母的叮嘱,到思考父母的话,既训练了学生的学话能力,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学会观察生活、观察人物。

二、听话——训练学生的记忆力

“学话”仅仅完成了语言训练的第一步。在学生学会挖掘生活中的语言元素后,接下来是训练学生记忆力的“听话”环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如上述的“学会转述”口语练习,就很好地抓取了生活元素,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活用教材,与美术教师合作,在班级范围内组织了一次树叶贴画大赛,并以布置赛前准备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如何听话。

师:同学们,最近语文课和美术课准备共同组织一次班级范围的树叶贴画大赛,每位同学都可以参加。下面老师把参加比赛的工具和材料等告诉大家,同学们要认真听,课下抓紧时间准备:本次树叶贴画大赛定于本周五下午两点钟在教室举行,请同学们自带胶水、水彩笔、树叶、剪刀和白纸。

师: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你听到了什么?

……

生:老师,我听到了,我们周五下午两点钟举办树叶贴画大赛,要带胶水、水彩笔、树叶、剪刀和白纸。

师:这位同学听得最完整。同学们,听话时要抓住时间、地点、内容和要求这些主要内容,才能准确领会对方的意思。

教师运用布置作业的方式,使学生领会到听话的基本要领,这样能够使学生具体地理解并掌握听话技巧,较之单纯地讲授技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话并记忆的习惯。

三、问话——训练学生的思考力

倾听是表达与交流的基础。在“听话”环节,不仅要训练学生完整复述说话人的语言,还要训练学生能在倾听中抓住重点。从知识内化与外显的角度来看,“转述”教学活动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训练学生在听话的过程中加以思考。

在“学会转述”的教学中,教师在提出“听话要完整”这一要领后,接下来便引导学生在听话的基础上学会提问,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师:同学们觉得老师刚才布置准备工作具体吗?你们准备起来存在哪些困难?

……

生:老师,这次比赛是不是要用胶水把树叶粘在白纸上啊,那用剪刀做什么呢?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非常好,说明大家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尤其是最后这位同学,不仅提出了问题,还认真思考了咱们比赛时制作贴画的过程,说明他考虑问题比较全面。

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运用激励性评价策略,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当然,要提高学生的思考力,还需要对学生的思考方向给予点拨、引导。

师:根据大家提出的问题,咱们一条一条地梳理一下要准备的物品。首先是彩笔,大家觉得要带什么颜色的呢?可以想象一下树叶的颜色。

生:绿色的。

生:还要带橙色的。秋天的叶子是橙色的。

师:非常好,大家都在认真思考。下面老师再重复一遍作业内容,同学们展开想象,一边梳理贴画的过程,一边思考自己要准备的参赛用具,把这个作业内容再细化一下,并且记到本子上,课后按照记录来准备参赛用具。

可以看出,教师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思考,由简单记忆向思考性记忆转变。教师运用提问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话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完成转述目标奠定了基础。

四、说话——训练学生的创造力

从“听话”到“说话”并非一个简单的传话过程,而是学生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准确地转述说话人意图的过程。这其中既体现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会转述”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实践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自己创设角色完成一次转述任务。有个小组表演了通过电话向同学的爷爷转述比赛要求的情境。

女:您好!请问是李军家吗?

男:对,我是李军的爷爷。小朋友,你是谁呀?

女:爷爷好!我是李军的同学。李军在家吗?

男:他病了。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女:爷爷,老师说这个周五下午,我们班要举行树叶贴画大赛,每位同学需要自带彩笔、剪刀、白纸、胶水,还要自己去采集一些树叶。

男:小朋友啊,你再说慢点。爷爷年纪大,记性不好,我一条一条记下来。

女:好的,爷爷。比赛需要带剪刀、白纸、彩笔、胶水,还要提前采集好几片树叶。

男:好,爷爷都记好了。谢谢你啊,小朋友。

女:不用谢。爷爷再见!

电话通知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颇为常见的一种转述形式,通常是同学之间进行电话沟通,上述学生创设的情境在生活中并不多见。它既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还考察了学生与长辈之间沟通的说话技巧,是非常好的创意。对此,教师在点评中予以高度赞赏,同时还借此机会,激发学生捕捉生活中其他用到转述的情境,并在课堂上表演出来,通过生活模拟来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培养兴趣 训练思维 篇11

一、新课伊始,引趣揭题

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就充满趣味,让学生兴趣盎然,创造一个欢乐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愉快地迈进知识的殿堂。课的开始可以通过读儿歌,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导入新课。使学生由对事物好奇而产生直接兴趣,转化成一种内在需要和间接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求。

二、探求新知,以趣促学

对新知识产生兴趣,仅仅是迈出了课堂教学的一小步,教学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如何让学生在中心环节这个求知过程中保持旺盛的兴趣,就需要老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内在的“趣”,以“趣”促学,培养创新思维。如:在讲“鸡兔同笼”这个问题时,先从顺口溜引入,“今有鸡兔同笼,上面三十五头,下面九十四足,问鸡兔几何?”该题是一个古代的用假设法解的数学问题,学生较难理解,可以变用儿童语言,挖掘其中的“趣”,让学生乐学。如:让体育委员下口令“全体兔子起立”,结果条件发生了变化,鸡兔都成了两条腿,共有35×2=70条腿。而实际上有94条腿,其中多出来了94-70=24条腿,为什么会多出这24条腿呢?因为体育委员下令让兔子起立,每只兔子少了(4-2)条腿,所以兔子的只数是24÷(4-2)=12(只),鸡的只数是35-12=23(只)。这个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学生有兴趣,也有信心进一步学好新知,训练自己的思维。

三、强化练习,动中显趣

在强化练习中,学生操作学具,能调动多种器官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有兴趣地进行学习。如:在讲“平面图形的对称性”之后,开始做练习,可以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印有各种平面图形的纸,然后让学生用剪刀剪下各种图形,让每种图形左右部分重合,最后同桌相互讨论,验证结论。通过有兴趣的动手操作不但巩固了平面图形的对称性,而且也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巧妙结尾,回味延趣

一堂好课能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若能设计富有趣味性的结尾,更能给学生回味无穷,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这一课结束时,可以让学生做一个智力判断游戏。这时,我让全体学生起立,大家判断自己的座号和老师出示的卡片间是不是约数和倍数的关系。我班共有30名学生,第一次我出示了卡片“2”,所有是偶数座号的学生坐下(有15人),然后我又出示卡片“3”,结果有约数3的又坐下5名同学,接着又出示卡片“5”,是5的倍数的又坐下两名。这时只剩下8名同学(1、7、11、13、17、19、23、29),老师又问:“再出示一个卡片几?大家都是它的倍数,都可以坐下了”。学生一齐说:“1”。这时下课铃响了,老师说:“全是1的倍数的下课!”同学们都高兴地走出课堂。这样,在课尾不仅复习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也对数的公约数都有“1”做了突出强调,同时也让学生带着回味无穷的乐趣走出课堂,思维也得到了训练。

五、课外活动,趣中促思

培养兴趣,课堂教学是关键。但在课后通过各项活动进一步发展兴趣,也是不容忽视的。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处处都有,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发展其创新思维。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只要有兴趣锻炼,思维定会越来越敏捷。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多角度、多方位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此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训练 篇12

1.创设思维情境, 激发思维动机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 即所谓“把知识融在问题中, 把问题融于情境中”, 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更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 并尝试自主、主动地解决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内容形式来说, 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 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 有以回顾所学知识为目的的知识性问题, 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例如,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三节《功》的教学中, 教材通过一段文本阅读, 直接给出功的定义。学生会觉得很突然, 无法和前面力学知识联系起来。如果结合八年级物理中“能”的概念, 并创设下面的生活情境, 学生还会觉得枯燥乏味吗?

情境:搬砖比赛:课堂上老师带来砖块, 给两位同学布置不同的任务, 一位同学要把3 块重60N的砖搬到1.2m高的讲台上。另一位同学要将4 块重80N的砖搬到了0.8m高的课桌上。

师问:这两件事你愿意选择哪一件事来做?你的依据是什么?你认为两位同学在完成各自任务的过程中谁损失的能量比较大?说出你判断的依据?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认为甲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搬的高度较高。有的认为乙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用的力较大。有的认为乙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用的力与高度的比值较大。有的认为甲同学损失的能量大, 因为他用的力与高度的乘积较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深度锤炼, 大多数学生都能感受到“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意义的物理量。接着让学生回忆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定义方法, 告诉学生物理学中定义物理量有的用“比值”的方法, 也有的用“乘积”的方法, 速度、密度、压强是用“比值法”定义, 功就是一个用“乘积”的方法来定义的物理量。

以上教学环节围绕直观、具体的“搬砖块”活动展开, 贴近生活实际, 学生很感兴趣, 创设了良好的思维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通过这样的互动, 师生间、生生间分享彼此的想法, 交流彼此的经验、观点, 从而达成共识, 实现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目的。

2.精心设计问题, 添设思维阶梯

问题串是问题导学理念下一种有效的设计方式。问题串中的问题不仅是思维训练的良好载体, 还是思维链条中的路标和思维方向的指引者, 也是教学中实现“小步前进”的重要阶梯。问题的有机串联, 有效克服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琐碎、离散和随意, 不仅能简洁有效地驱动教学进程, 还能让学生在解决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提炼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力与运动的关系》一节新课教学中, 围绕教学目标可以设置以下六个问题:

问题1:根据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会处于哪两种运动状态?

问题2:现实生活中, 物体除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外, 还会处于哪些运动状态?

问题3: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会说 “是受到力的作用”)

问题4: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一定会变吗?

(此处要留足时间, 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并互相交流, 暴露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问题, 使学生自己去领悟、总结, 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迫使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

问题5: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学生自己完善 “是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问题6:你会用力与运动的关系解决下列问题吗? (判断正误和简单应用型的填空题)

以上问题串, 从学生具备的“牛顿第一定律”知识出发, 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 逐步深入地探讨力和运动的关系, 问题层层递进、梯度合理, 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主动参与。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当然,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出发, 设法暴露出学生原有思维中的错误, 引发思维冲突, 再因势利导, 引领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鼓励一题多思, 培养发散思维

尝试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或把某个封闭性的问题转变为有新意的问题, 让学生获得一题多思、一题多练的机会,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在学完“力”这一章的内容后, 复习课上不妨出示一瓶矿泉水, 问:你能利用这瓶矿泉水设计一个与“力”的知识相关的小实验吗?说出你的实验步骤、现象与结论。

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想到多种答案, 如:用手挤压瓶身, 发现瓶子变瘪, 得出结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将瓶子放在桌面上, 用手推, 需要用力, 原因:瓶子受到摩擦力;将瓶子举到空中, 松手后瓶子竖直下落, 原理:瓶子受到重力, 且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等等。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发, 都将起到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4 诱导多题归一, 建立思维模型

很多物理习题虽然题型各异, 风格不同, 但实质一致。教师如能引导学生对这些“型异质同”的问题归类分析, 抓住共同的本质特征, 建立某种“物理模型”, 就能“弄懂一题, 旁通一类”, 从而使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学生常做常错的几个与摩擦力有关问题:①某同学用力推讲台 (或推桌子、木箱等) , 但没推动, 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吗?②磁性黑板擦能粘在竖直的黑板表面而不掉落, 是因为受到黑板的吸引力吗?③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表面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速度越大, 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越小吗?速度大时所需推力也较大吗?等等。

此类问题属于同一类题, 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一个与“摩擦力”相关的物理思维模型。该模型往往涉及到两个物理知识:“二力平衡”知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知识。上例中的问①和②用二力平衡知识解决, 问③则两个知识要融合起来运用。这类题目题型、研究对象、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但只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就能应付自如。建立物理模型, 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有章可循, 同时也有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提升。

5 利用思维导图, 展现思维过程

思维导图应用到物理教学中, 有利于学生及时记录学习笔记, 使思维过程可视化。采用思维导图做笔记, 用简单的短语记下重点, 顺应大脑的思维方式把它们连接起来, 在记的同时再加上了自己的创意。这样, 学生不仅能轻松跟上老师的节奏, 而且解放的大脑还可以顺着老师的思路展开联想。课后, 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涂上颜色, 加上图画, 加深记忆。当过一段时间后再看到这张图时, 与此相关的内容就会立刻浮现在眼前。

“思维导图”还可以很方便地建立准确的物理知识网络。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画出物理概念、规律的思维导图。学完一章或一个单元后, 学生可以共同总结、完善思维导图。下图是某学生在学完光学单元后制作的光学部分的思维导图。

经过长期实践, 笔者发现, 尤其在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思维导图引入到物理复习课中以来, 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生自己在完成了一章知识模块的思维导图后, 每个同学都能从中找出自己的点滴回忆, 经历整个知识网络的重新建构过程, 使已掌握的知识更结构化、体系化, 真正实现了复习课中的知识重组, 使复习课呈现出新意;同时, 学生也不再认为复习课是枯燥的, 而认为是有趣的、有效的。总之, 思维导图不仅实现了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将“看不见的转化为看得见”、“抽象的转化为具体的”, 还真正体现出物理学科的简洁美。

上一篇:老年肺炎患者的护理下一篇:参数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