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控制

2024-11-25

盈余控制(共12篇)

盈余控制 篇1

1研究背景

21世纪初, 全球范围内的企业财务舞弊和企业倒闭浪潮使得人们意识到仅仅依靠外部审计力量并不足以完全有效的遏制企业的舞弊动机与机会, 自SOX法案颁布后,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0年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也拉开了中国内部控制全面性建设的大幕。人们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自身的控制与监督机制来降低企业舞弊风险, 其中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2理论分析

自SOX法案颁布后, 很多学者都致力于研究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是否真的有抑制作用, 基于实证性研究的成果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Chanetal (2008) 发现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与没有报告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相比, 盈余管理程度更高, Altamuro和Beatty (2010) 发现内部控制监管提高了信息质量, Gaoetal (2009) 发现SOX内部控制条款降低了小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国内学者基于实证性研究的结果并不是很多, 张龙平等 (2010) 发现内部控制鉴证提升了公司会计盈余质量, 张国清 (2008) 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7种指标度量的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均不显著。对于实证性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是由于采取的样本数据的代表性或者模型构建的合理性以及其他外部因素干扰等情况, 但是基于理论方面的探讨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基于报酬契约下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人们寻根溯源的理论依据, 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大背景中, 企业所有者考察代理人的业绩一般通过利润相关指标来分析, 而指标与代理人薪酬的挂钩使得代理人具有极强的动机通过“粉饰”企业业绩来实现自身利益价值最大化, 盈余管理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便是要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内部管理监控系统达成经营的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 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会对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代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这其中又包括盈余管理的行为程度和方式。

具体到企业内部, 可以通过对容易进行盈余操控的具体环节进行考量。Roychowdury (2006) 将盈余管理分为三个部分:生产成本操控、销售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其中生产成本操控是指在销售量并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为了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而大规模的扩大生产, 从短期来增加利润的手段, 销售操控则是放大信贷条件以及折扣销售来使得企业收入增加, 从而相应增加账面利润, 酌量性费用操控即减少当期的研发费用、广告投入等短期没有见效但能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的费用。因此, 高质量内部控制应能抑制公司通过销售操控、生产成本操控和酌量性费用操控方式进行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具体来看内部控制对于销售有着严格的流程控制, 并且后续的跟进也会持续的考核以防止企业损失的发生。所以良好地内部控制应该是相互管理的, 具有钳制作用。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另外一个重大关注方面就是企业的应计质量, 欧美学者基于SOX法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多方面的阐释了内部控制对应计质量的影响。Kam 等 (2008) 发现按SOX法案404条款披露内部控制重大漏洞的公司一定程度上比其他公司进行更多盈余管理。他们认为, 404条款有助于公司完善内部控制, 从而可以降低有意或无意的会计差错, 提高盈余质量。Ashbaugh-Skaife等 (2008) 则从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及其变动对应计质量的影响, 证实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较低的应计质量, 改进了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 其应计质量得到了提升。Altamuro和Beatty (2010) 对金融机构的研究也表明内部控制可以提高会计质量。国内来看, 自五部委联合发文后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后的市场反应方面, 董望等 (2010) 在实证性研究的结果之上发现公司应计质量与内部控制量正相关并且与盈余反应系数成正比, 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果。方红星 (2011) 也通过数据证实了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够抑制公司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具有更低的盈余管理程度, 尤其是获得合理保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 其盈余管理程度更低。

3结论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有效率的资本市场息息相关, 中国的资本市场要告别“圈钱时代”真正的取得投资者的信赖就必须加强管理, 无论是西方发达资本市场还是中国爆出的财务丑闻都在一步步要求加强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管, 盈余管理作为很多企业经营者操控利润的手段必须在内部控制建设中给予充分的重视, 说到底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才是投资者真正所需要的, 才是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

摘要:全球范围内财务舞弊对投资者信心产生了极大打击, 近几年来中国也着手积极进行内部信息质量建设工作, 希望通过企业内部自身的控制与监督机制来降低企业舞弊风险, 其中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研究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关键词: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望, 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J].审计研究, 2011, (4) .

[2]杨德明, 胡婷.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J].审计研究, 2010, (5) .

盈余控制 篇2

盈余分配制度

盈余分配是合作社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切身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专业合作社在沟通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合作社的盈余直接影响到合作社成员的切身利益和合作社组织的稳定性。因此,年终按要求规范盈余分配尤为重要。

一、盈余分配的要求及顺序

合作社经营所产生的剩余,称之为盈余。可分配盈余是在弥补亏损,可供当年分配的那部分盈余。《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弥补亏损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按成员与本社的入股(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合作社运营使用的流动资金。

合作社在进行盈余分配前,首先应编制盈余分配方案,方案应详细规定各分配项目及其分配比例。盈余分配方案必须经合作社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执行,必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其次,应做好分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清理有关财产,结清有关账目,以保证分配及时兑现,确保分配工作的顺利完成。

合作社的可供分配的盈余,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上年亏损。主要是弥补上年亏损额。(2)提取应付盈余返还。应付盈余返还是指合作社可分配盈余中应返还给成员的金额。可分配盈余是指合作社在弥补亏损后的当年盈余。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应付盈余返还按成员与本社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的金额,返还给成员的盈余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具体返还办法按照合作社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

(4)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作为合作社运营使用的流动资金。

二、实施方案

1、关于入股:①股份为1万元/股,农户以所占用土地入股,价格为4.2万元/亩计算所占股比,公司见收益后,农户土地价格按照当地镇政府当年土地征收最高价重新计算;②福农村村委按1万元/股入股,上不封顶;③村组外有意向入股人员最低入股金额限定10万元占股10股,且所入股份不得超过土地关组所有股东所占股份之和,不论公司是否见收益,不得退股。

2、以福农村村民委员会、顺平渔业公司所获得的项目资金,资金全部投入公司运转操作,福农村委占股份55%,土地关组占股45%;若项目资金需还付利息,则利息由福农村委承担,土地关组承担福农村全村在档贫困户按300元/户〃年的资金帮扶的责任,以项目款到账日期为准开始计算;若不需还付利息,则土地关组对福农村全村贫困户的资金帮扶责任自动取消。

3、公司至成立之日起3年内,公司以300元/亩〃年的价格付给所占用土地的农户作为生活补助款,3年后自动取消补助款的发放,农户以所占股比多少,按公司效益进行分配。

盈余控制 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要素;会计盈余;盈余信息含量

一、研究背景

Ball和Brown于1968年首次证实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至此盈余信息含量的研究陆续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国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股权结构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Warfield、Wild、Yeo等人,他们集中研究了管理者持股水平对公司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在国内夏新平、王丹以及朱松通过实证检验了存在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以及最终控制人特征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总体来看,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针对股权结构等与盈余信息含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相比之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信息含量关系的文献却鲜少出现。

本文扩大了研究的范围,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着手,更加全面的考察企业内部控制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关系,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内部环境要素与盈余信息含量。 对于内部环境要素来说,它包括许多方面,但董事会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的核心影响最大。

(二)风险评估要素与盈余信息含量。 影响企业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对于盈余信息含量来说,财务因素最为重要和直接。如果企业的盈余越多流动性越强,盈余管理也就越易于进行,从而降低盈余信息含量。

(三)控制活动和内部监督与盈余信息含量。企业要进行控制和监督活动就必须在人员培训、完善制度方面进行投入加大费用支出,企业用于这方面的管理费用率越高,相对来说企业的控制系统和监督机制会越完善,盈余管理实施的难度就越大,会计盈余信息含量就越高;反之,则会越低。

三、样本选择和变量设计

(一)样本选择。本文选择2010-2012年河南省65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过剔除和筛选,最后得到44家有效样本。

(二)定义变量。(1)年度累计超额报酬率(CAR):样本公司个股年度总回报率-同期深证综合指数回报率。(2)盈余: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会计盈余的代替变量。(3)独立董事比例(A1):公司独立董事人数/董事会总人数。(4)盈余现金保障倍数(A2):企业经营现金净流量/凈利润。(5)管理费用率(A3)。管理费用/企业总费用。同时本文以公司的规模和风险作为控制变量,规模采用期初资产账面值的自然对数(LnB),风险以公司资产负债率(C)表示。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 对所选的三年内44家公司的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各变量单位均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各内部控制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不高,最高的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仅为0.387,说明自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并不严重,因此这些变量可以同时进入回归模型。(2)回归分析。首先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因此在考察董事会特征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关系之前,首先对盈余与累计超额报酬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基本模型如下:CAR =α +βROE +ε (1)

其中, CAR、ROE如前所示,α为截距,ε为残差项。

进行回归后发现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为0.2%,模型整体显著;净资产收益率回归系数为0.131,在0.0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会计盈余具有信息含量。加入相关的内部控制变量之后,对基本模型进行了扩展,以下为扩展后的模型:CAR =α +β1ROE +β2 ROE ×A1+β3 ROE ×A2 +β4 ROE ×A3 +β5

ROE × lnB+β6 ROE×C+ε (2)

表1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与盈余信息含量的回归结果

表1显示,扩展后模型的整体解释能力有明显提高,从原来的0.2%提高到8.6%,并且回归方程的整体显著性仍保持在1%的水平上。从表1的回归结果来看,A1的回归系数为正,但并不显著,假设1未得到验证。A2的回归系数为负,与假设2的结论相一致,盈余的流动性会加大盈余管理的可能性,从而加大了企业风险,致使企业的会计盈余信息含量下降。A3的回归系数为负,同时也不显著,因此假设四完全未得到验证,说明费用开支比重大的,并不一定企业的内部控制就能得到改善,也并不表示能有效的抑制盈余管理行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企业的盈余现金保障倍数越大,企业的盈余信息含量就越低。因此,可将多余的现金用于投资或开发其他项目,以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高盈余信息含量。同时可以看出风险因素对盈余信息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对各种风险进行防范和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盈余信息含量。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2008.

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探究 篇4

2008年,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其中, 内部控制被定义为“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内部控制有五个构成要素:

一是控制环境。控制环境, 是内部控制运行的基础。具体包括领导者的道德观、价值观、个人能力素质、管理风格, 企业文化以及人力资源政策, 公司治理结构, 内部审计机制等。

二是风险评估。具体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四个环节。

三是控制活动。是指企业采取的保证企业目标实现的一系列控制政策、文件和程序。

四是信息与沟通。包含内部沟通和对外沟通两个方面。

五是监督。是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

以上五个要素相互影响, 组成内部控制的基本框架。

二、盈余质量

所谓盈余质量, 简单的来说指企业盈余的优劣程度。根据现在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观点, 盈余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

(一) 可靠性

盈余的可靠性是指企业提供的盈余指标应是真实可靠的, 当企业提供的盈余数据信息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 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为决策依据。可靠性应是盈余质量最重要的属性特征。

(二) 持续性

盈余的可持续性越好, 质量越高。

(三) 可预测性

可预测性是指盈余预测自己的能力。可预测的盈余被准则制定者认为是高质量的, 同时也被分析师认为是进行价值评估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 价值相关性

盈余质量较好的公司, 应具有较高的盈余反映系数, 即在股票市场上价格会有正面的反映。

(五) 安全性

其实质是对企业面临的风险水平的评估。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不同组合导致企业面临不同的风险水平, 从而决定企业未来收益。

三、盈余质量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内部控制的本质是制衡、监督和激励。而盈余质量一个重要特征是恰恰企业内部各种利益博弈之下会计盈余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如果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 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实现了平衡, 管理者也丧失了动机进行财务造假, 因此盈余质量能得到更好的保证。

从内部控制目标来说, 报告目标是重要的目标之一。所谓报告目标, 主要是要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这显然也是会计盈余要追求的质量特征。如果企业很好地完成了内部控制的经营目标, 企业管理层也再无财务造假的必要。同时, 盈余的可持续性将会更好。

从内部控制的框架结构分析来说:

控制环境构成了企业的基本氛围, 而盈余信息的生成、传递和披露都离不开企业氛围的影响, 是保证盈余质量的基石。同时已有的研究还表明内部控制环境里的基本要素如治理结构对盈余质量会有显著影响。

有效的风险评估可科学的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并实施合理的风险应对策略。这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安全性方面有重大影响。

会计系统控制是重要的控制活动之一。会计系统控制要求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统一的规章制度, 选择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实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科学严密的会计系统控制与盈余质量息息相关。通过有效的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能够平衡信息的不对称, 让会计盈余信息的生产过程更加透明。

在实现监督的过程中, 企业通过对盈余信息的记录、处理、报告持续性的监督, 可以发现并纠正重大差异, 这对会计盈余的质量也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四、政策建议

盈余信息是报表使用者尤其关注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盈余的质量不高, 将会误导信息决策者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 从而导致资本市场上资源配置的扭曲。基于内部控制对盈余质量的重要作用, 企业要提高盈余质量, 降低其资本成本, 应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入手, 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建立有限的信息沟通机制, 实施强有力的监督。对于监管部门来说, 要加强宣传和内控业务培训力度, 加大违法处罚力度, 提高企业内控的违规成本, 强化企业内部控制。

参考文献

[1]董望, 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 2011

[2]方春生, 王立彦, 林小她, 林景艺, 冯博.SOX法案、内控制度与财务信息可靠性——基于中国石化第一手数据的调查研究[J].审计研究, 2008.

[3]张国清.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管理, 2008

写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篇5

有关写企业盈余管理论文

摘要:

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也是一些上市公司容易出现会计舞弊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将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内容入手,进而分析其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并对于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质量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审计意见

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分别在上海、深圳两个城市成立了证券交易所,开始了资本市场的尝试,对企业上市融通资金、促进上市公司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我国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上市公司各类投资者的利益,在《公司法》及《证券法》中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尤其是持续获利能力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出现经营业绩不佳、连续亏损的情形,且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最终将遭到退市的严厉处罚。少数经营前景堪忧的公司为了保住其上市资格,采取人为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以达到虚假盈利之目的。因此,国内上市公司因盈余管理而产生的会计舞弊问题时有发生,进而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及其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为国内证券市场的改革及发展增添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相关审计机构及人员,在其执业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加大审计力度,进而出具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以期达到对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负责的目的,并最终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架护航。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容

目前,盈余管理的理论问题国内乃至国际对其争论较多,其中有代表性的大致可以分为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的“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观点及凯瑟琳雪珀的“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观点。但笔者认为其本质都是会计主体利用一定手段来人为调节公司盈余,以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内涵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大体具备以下涵义:

1.盈余管理主体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一般是指经理执行层及董事会;

2.盈余管理的对象是上市公司向外披露的公司盈余;

3.盈余管理的方法及手段是GAAP即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在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

4.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使其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实现最大化,以满足某种需求。可见,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管理层或执行层在相关会计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其对外披露财务报告的公司盈余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公司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会计行为。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1.公司管理当局自身需要。在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日臻完善的今天,公司的所有权、经营权分离愈加清晰,公司经营效益好坏直接决定着管理当局的绩效考核及薪酬分配。因而,公司管理当局为其自身需要,进行盈余方面调整是极有可能的。

2.对外发行股票及上市的动机。根据我国《公司法》的相关规定,第一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必须是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内有盈利,而其预计的利润率要达到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对于这一条限制性规定,一部分公司是无法达到的,因而一些为了上市融资的公司运用盈余管理手段为自己进行所谓的上市包装,以取得公开发行股票及上市的资格。

3.避免公司被退市的动机。我国为了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相关法律规定了上市公司退市的条件。其中规定,如果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内连续出现亏损,证券监管部门将暂停其股票的上市交易资格,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削除亏损。如仍不能扭亏为盈,证监会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资格,也就是做退市处理。公司上市后又遭到退市将带来巨大的损失,一些“披星戴帽”的公司,为了保住上市资格,会想尽一切办法实现利润。因而,利用盈余管理的方式实现扭亏的做法,也就变得极为常见了。

4.出于节约纳税成本的动机。随着我国税收征管体制的日益健全,纳税成本问题已成为每个企业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直接关系到其所得税费用问题,进而影响到其留存收益。所以,一些公司为了节省所得税纳税成本,采用诸如尽量少列收入、多计成本的方法以达到减少应纳税额的目的,从而利用少支出一部分企业所得税的盈余管理方式,以实现其节约纳税成本的动机。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1.通过交易实施盈余管理。收入是实现企业盈余的一个重要条件,而收入是有赖于交易进行的,因而上市公司通过交易可以起到盈余管理的作用。上市公司为了达到其盈余目标,通过一些特殊交易诸如: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资产重组。另外一些公司通过改变交易方式及时间来操控盈余的实现,一些对外投资较多的上市公司经常根据被投资企业的盈亏状况来调节持股比例,以改变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2.利用会计政策变更实施盈余管理。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或是执行层,要求其财务人员采取会计政策变更的方式实施公司的盈余管理。大体包括以下几种方式:通过变更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式、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以及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确认、收入的确认原则、借款费用资本化或是费用化的问题等方式人为调节利润,以期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3.借助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因为公司上市的前提条件和要求较为苛刻,所以争取上市资格的难度较大。在过去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唯GDP论”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上市公司数量的多寡是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一项内容,因而地方政府对于辖区内上市公司所谓的“壳资源”相当地看重。一些经济效益不佳,甚至是濒临退市的上市公司,当地政府更是千方百计、想尽办法保住其上市资格。地方政府一般给予其一定的资金支持或是财政扶持,以帮助其渡过难关。可见,上市公司借助地方政府的相关支持也可以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标。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

(一)审计意见的内涵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标志。同时,二者的分离使得上市公司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关系造成了委托方与受托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出现,使得投资者对于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产生了一定的怀疑,由此也促进了审计行业的发展。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对企业的审计工作以后,就企业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所出具的相关意见。审计意见大体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2.带有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3.保留意见;

4.否定意见;

5.无法表示的意见。上述的第2~第5种类型,又被称作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也就是审计人员对于企业所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一定的异议。可见,审计意见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结果,是检验国内审计工作从业者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

(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直接关系到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通过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及其手段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因盈余管理的存在,影响到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公允性。同时也制约着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于上市公司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最终有可能损害上市公司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从现实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实施盈余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注册会计师从事审计执业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注册会计师作为社会监督方,在其审计执业过程中对于上市公司披露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允性,具有审计和评价的重要作用。

(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着审计意见的独立性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涉及到市场经济中各方利益时,独立性原则被审计职业界视为审计的灵魂。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土壤”来看,一些公司大多围绕着上市资格或是配股资格等融资活动而展开盈余管理活动。注册会计师是上市公司投资者、债权人及证券监管部门的保护者及代言人,能否识别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且能否按照证券监管部门的制度、法规对于采用盈余管理较多的行为公正客观地对外披露、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同时将其体现在审计报告之中,已成为检验国内审计市场遵循独立审计原则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可以说,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已经直接地影响到相关从业人员出具的审计意见,是能否真实遵循独立性原则的重要标志。

四、总结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但可以保护其投资者及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这对于建立我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对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及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都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于审计意见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审计人员应很好地利用其职业判断力,并且遵循独立性原则对其执业过程中所发现的盈余管理问题作出公允性评价及披露,以便更好提高其审计意见的质量,并最终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国家的经济繁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焕娣,李璐宇.基于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J].财会通讯,.09

[2]安鹏,宋雪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8

[3]李小蒙,刘鹏飞.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6

企业盈余管理研究 篇6

章驰航(1985— ),男,福建省龙岩市人,会计学本科,毕业于重庆工学院2004级会计学专业,现为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员工。

摘 要:盈余管理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它关系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本文先概述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现状,然后从企业性质入手分析了國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差异,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盈余管理; 影响;企业性质; 动机

20世纪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界开始了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国外对盈余管理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规范和实证研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涌现出大批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一、盈余管理的定义

会计盈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权责发生制下确认但还没有真实现金流的应计盈余;另一方面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已经实现现金流入的真实盈余。在会计研究中,盈余管理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利润操纵,它主要是指企业管理层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针对不同的会计盈余,企业管理层所采取的盈余管理方式也不同。对于应计盈余的调节,管理层往往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推迟费用的确认时点来进行盈余管理;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调节,则采取关联交易、资产重组、获取补贴等真实交易。

二、盈余管理的影响

盈余管理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没有好坏之分,对于企业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它是一把双刃剑,能产生两面作用。

就其积极作用来说,采取适当的盈余管理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债务成本,保护企业和经营者自身的利益。从有效资本市场角度来说,企业可以通过盈余管理这种内部信息传递手段,充分披露公司财务信息,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加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就其消极作用来说,在当代社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激发了企业间的竞争,盈余管理行为干扰了市场的资本配置。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整等因素,管理层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操纵企业盈余。违背了财务管理的中立性原则,使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有所偏重、有所依靠,不能真实地反映公司财务健康状况,严重影响相关利益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滥用的盈余管理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导致投资者不能正确判断企业的收益质量,企业市场价值会因此而下降。

三、盈余管理的动机

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薪酬激励动机、筹资动机、政治成本动机和节税动机。然而,在我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享受着不同的国民待遇,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有着不同的偏向。

(一)薪酬激励动机

薪酬激励假说告诉我们,企业管理层为了达到激励标准,通常会选择调高企业收益的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但是,报告会计利润并不会管理层的唯一选择,在某些情况下,比如当管理层意识到当期经营成果已经超过或远不能达到奖酬标准时,他们就会通过提前确认成本费用推迟确认收益来平滑利润,以保障下期获得奖励。已有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薪酬激励显著正相关,但是就不同性质的企业而言,非国有企业的相关性更强。

(二)融资动机

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必然需要进行外部融资。企业的债权人主要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股东则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各利益相关者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者完全可能将债权人和股东的权益转移以增加自身的收益。为确保自身利益不受到损害,债权人会订立相应的债务契约约束管理者行为,股东或潜在投资者则可能因为企业不乐观的盈余状况而减少投资。管理层为了避免处于融资难的尴尬境地,选择一些有利的会计政策。就不同性质的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子”享受着天然的优良资源,在政府投资或控制下,融资相对简单,而非国有企业却会受到各种限制。因此,非国有企业更可能因融资需要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三)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活动是一种为转移财富而展开的竞争活动,它使得企业的部分财富被转移给经营者、股东以外的第三方,因该活动而带来的负担和损失就是政治成本,它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作为契约团体中的一员,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无偿、强制地分享着社会活动成果。政治家和官员的自利性决定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开展政治活动,他们可能会通过制定一些管制性的规章制度,来获取某些社会资源的控制权,而已有的会计数据则经常成为支撑政府施行政策或颁布新政策的证据。而对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来说,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投资者和坚强后盾而非第三人,其利益分享具有有偿性和市场调节性,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成本可能相对较小,基于政治成本动机进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较少。

(四)节税动机

企业所得税是调节国家与企业间利益分配,企业会在权衡税收规避成本和税收规避收益后决定是否进行避税行为。税收规避会给企业带来节税收益也给使管理者因节税而获得相应的奖励。

在现代管理制度中,理性的管理者会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开展各种管理行为。当然,在不同股权性质和结构下的控股股东以及管理者的行为动机并不相同。国有企业中,产权主体不明确、信息不对称、政府企业不分、“内部人控制”和其他问题显得更为严重,管理者不仅希望获得好的经济收益还会尽力维护自身的名誉,获得好的仕途升迁,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他们会受到更多非常因素的影响,往往追求的是账面利润最大化。非国有企业产权明确,利益关系清晰,公司治理机制相对健全,因而其在决策时可能更多的是倾向于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选择能节约税收成本带来的实实在在现金流的策略。因而,非国有企业更可能因节税动机而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四、政策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根据盈余管理的定义,我们可知,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选择有利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因此,会计准则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非经常性项目会计准则的建设,限制上市公司通过非经常性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综合考虑公司虚报利润、隐瞒利润和偷税漏税等行为,改变会计准则制定的立足点。加强准则制定机构与证监会等信息使用机构的合作,提高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审计工作是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提高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往往从时空上下功夫,注重选择合适的盈余管理区位和时点,更有公司改变了以往“单领域”方式,采取多种组合,使得盈余管理更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为此,我们应该完善审计准则,并要求审计人员应在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完善公平的资本市场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尚不完善,企业融资渠道比较单一,为了获得足够的资本,企业不得不进行盈余管理以迎合银行和证券市场的规定。为此,我们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建立多层次、多产品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的相关规定,加强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兼并市场的管理,以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需要。(作者单位: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处)

参考文献:

[1] 王昌锐,倪娟.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J].安徽大学学报,2012(1):141-150.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篇7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动因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凭借一定的职业判断, 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 对财务报告中有关盈余信息披露或与其相关辅助信息进行管理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 (Healy and Wahlen, 1999) 。盈余管理可以多种形式存在于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过程中, 其主要目的是获取私有利益, 其出发点是局部利益、部分利益或某些特殊群体的利益, 在现实中更多地表现为欺诈行为 (Brown, 1999) 或不道德行为 (Goel and Thakor, 2003) , 严重威胁着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 委托代理冲突

现代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所有者 (股东) 和经营者身份的截然分离, 所有者为企业提供资本并且承担了财务风险;而职业经理人为企业提供了专业知识和技能 (人力资本) 并负责企业的日常运营;但是公司的经营者却并不能保证按照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来行事, 他们常常会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由此便导致了委托代理冲突。根据“委托经济责任”理论, 会计信息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衡量经营者的业绩, 解除经营者的委托经济责任。为了激励和督促管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建立起了对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这种激励和考核机制, 也都是建立在利润目标考核上。因此, 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直接执行和参与的管理人员, 出于利益的驱使, 必然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及信息上的优势, 运用自身的职业判断, 在不违反会计原则的范围内, 选择对自身有利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 直接干预盈余信息的生成, 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我国上市公司委托代理冲突还表现为上市公司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漠视和侵占。中国资本市场中特有的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并存的结构性缺陷, 使得内部人与流通股股东利益关注点发生分歧, 上市公司大股东普遍只是把公司上市当作一个融资、圈钱的机会, 通过盈余管理, 粉饰业绩把公司包装上市, 实现融资、圈钱的目的之后, 上市公司的业绩往往会一落千丈, 导致流通股股东的投资遭受损失, 或者上市公司通过安排关联方交易等途径向大股东输送利益, 即所谓的隧道效应, 侵占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

(二) 信息不对称

在现代公司管理结构中,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管理者全面负责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管理者成为企业的真正控制者, 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 所有者不可能完全观察和监督管理者的行为, 因而管理者会拥有所有者人所不知道的有关企业经营运作的内部信息。而作为企业实际所有者的股东 (委托人) , 反而处于信息上的劣势。尤其是我国现有的国有上市公司, 存在着实际“所有者缺位”, 企业管理层就可能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获取利益的最大化, 通过盈余管理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上的不对称。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只能依靠经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报表及其他规定应披露的信息, 而对公司内部实际的盈利状况及经营状况, 证券监管机构很难得到完全的了解: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 向委托人、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虚假信息, 隐瞒其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 以期获得私利;操纵企业会计, 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 从而达到侵吞企业财物、掩盖非法经营、粉饰经营业绩等目的。

由此可见, 委托代理冲突是经营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根源所在, 而信息不对称是盈余管理生存的土壤。

二、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一) 控制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COSO报告认为, 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 具体包括员工的诚实性和道德观、人员胜任能力、管理当局的理念和经营风格、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组织结构、权责划分、人力资源政策及实施等。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 控制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 也会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例如, 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 是防止故意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的保证。即使设立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再如,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通病。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 流于形式, 对管理层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 “内部人控制”严重。“内部人控制”加重了委托代理冲突, 管理层凌驾于内控之上进行盈余管理操纵财务信息, 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 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因此, 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关键所在。

(二) 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 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 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 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 是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通常企业的管理者关注的是与企业“公允表达”的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风险、5个财务报表认定等, 确认和分析与目标的实现相关的风险, 并且采取必要的行动和控制措施以使企业员工了解这些风险。企业如果没有必要的风险意识, 内部控制制定的定位不准确, 其运行肯定不好, 内部控制运行不好, 就会给盈余管理留下空间。

(三) 控制活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有效的控制活动分为5类:充分的职责分离、交易和活动的适当授权、充分的凭证和记录控制、对资产和记录的实物控制、对业绩的独立核查。由于在会计政策、规范和制度上存在一定的可选择性及缺陷, 即使依据合法真实的原始凭证, 并且依据合法合规的会计方法处理, 也同样会产生不同的报告, 从而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企业必须制定关于财务报告信息生成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 并严格执行。对财务报告生成的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 避免差错和舞弊的发生, 从而从根本上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四) 信息沟通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信息与沟通是整个内部控制的生命线, 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和在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提供了保证。一个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明确地将相关职责分配给执行特定控制程序的员工。每一个与此有关的员工都应清楚是如何进行控制的, 以及他们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担任何种角色和责任, 加强了会计报表的各个认定的可靠性。信息沟通强调会计信息的流动性, 并为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提供了平台。如果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不相互沟通的话, 在某些环节会造成疏忽或不知情, 这样就会增加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因此, 信息沟通是抑制盈余管理的基本要素。

(五) 监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 它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论是制度的制定执行还是最终的评判, 均需要恰当且不可缺少的监督, 以使内部控制程序更加完善, 更加有效。对财务信息的监控是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监控为主的监控体系。监事会是公司中专门从事监督的机构, 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 防止其损害公司的利益。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职责在于就控制系统的风险和操作情况向管理层提供独立保证并帮助管理层有效地履行责任。因此, 内部控制监督体系是抑制盈余管理的重要保证因素。然而,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普遍人员缺乏, 加之专业知识缺乏, 业务不规范, 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监督只流于形式, 监督机构形同虚设。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篇8

(一) 内部控制概述

自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曝光后, 人们开始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美国SEC于2002 年颁布了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 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内部控制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财政部在2010 年出台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信息。内部控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机制之一, 是企业管理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阶段公认的最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概念是1992 年由美国COSO委员会提出的, 即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当局设计、董事会核准, 由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他人员共同实现的过程, 其目的是确保财务报告的质量、防范经营风险、控制公司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或疏漏, 从而保证企业正常运行。

(二) 盈余管理概述

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企业股东及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盈余管理, 操纵企业的内部收益。盈余管理主要包括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前者是指管理者主要利用会计准则来进行盈余管理, 后者是指管理者主要通过操纵企业的真实交易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 具体包括销售操控、产品成本操控、酌量性费用操控。由于国家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 选择会计准则进行盈余管理风险很大, 企业管理层开始选择风险小、隐蔽性强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二、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自萨班斯- 奥克斯利法案颁布之后,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国外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以内部控制缺陷为研究视角:Doyle等 (2007) 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与不能作为现金流实现的低质量应计利润正相关。Skaife等 (2008) 通过研究内控缺陷及其缺陷修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结果表明披露内控缺陷的公司其应计盈余质量较低, 而对其内控缺陷进行修正后, 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会相应地提高。另一方面是以内部控制质量为研究视角:Gong等 (2009) 对美国本土和跨国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对比, 发现美国本土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质量正相关, 而跨国上市公司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地相关性。

三、国内关于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的研究

由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 国内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起步较晚, 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种观点是两者之间有相关性:张龙平等 (2010) 从内部控制鉴证角度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内部控制鉴证能提高盈余质量。方红星和金玉娜 (2011) 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盈余管理。另一种观点是两者之间不相关:张国清 (2008) 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没有相关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保证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信息, 能够减少企业股东及外部投资者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抑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因此, 企业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健全内部控制: (1) 加强风险管理, 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一个企业要想意识到其内控存在的不足, 必须准确地认识到在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因此, 企业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 及时地发现风险信息, 针对存在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 (2) 加强内部监督, 建立自我评估体系;对于企业来说, 监督系统行之有效。让企业员工对企业进行评价, 充分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 主动发现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3) 强化内部控制, 完善企业管理结构。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强化内部控制, 完善管理结构, 才能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

参考文献

[1]Doyle, J, Ge, W., Mc Vay, S.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 (1-2) :193-223.

[2]Ashbaugh-Skaife, H., Collins, D., Kinney, W., La Fond, R.The Effect of SOX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ies and Their Remediation on Accrual Quality[J].Accounting Review, 2008, 83 (1) :217-250.

[3]方红星, 金玉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08) :53-60.

[4]张龙平, 张军, 张军只.内部控制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 2010, (02) :83-90.

盈余控制 篇9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近年来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重点转向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 (王军, 2010) , 出台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2006年,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 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关信息;2008年,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被喻为“中国版SOX”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以下简称“《基本规范》”) 要求上市公司在2009年7月1日开始执行, 随后财政部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并针对内部控制的有关法规开展了大量的培训活动。《基本规范》指出,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盈余管理是经营者运用会计手段或者安排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 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企业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合约的结果 (Healy and Wahlen, 1999)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两类:应计盈余管理以及真实盈余管理, 前者针对应计项目进行了操纵, 降低了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而后者则扭曲了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 不利于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也有碍于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施。因此, 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直接与内部控制的目标相悖。我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状况是否可以对其盈余管理进行有效抑制, 以达到保障财务报告真实可靠并促进经营效率和战略实施的目标呢?另外, 作为全球最大的转型经济体, 我国资本市场上近三分之二的企业由各级政府和国资委控股, 一方面, 这类企业受到政府干预严重, 其经营目标, 日常活动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异化 (青木昌彦等, 1994;雎国余等, 2004) 。但是另一方面, 作为政府控股的企业, 国企在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方面有先天的义务和优势。我国内部控制建设政策由政府各个部门推动, 对于国企而言, 其内部控制建设状况如何?是流于形式还是对其盈余管理行为起到了应有的抑制作用呢?这些, 都是本文感兴趣的问题。目前, 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文献已经不再罕见, 但大部分文献均只关注了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 只有方红星和金玉娜 (2011) 等寥寥几位学者关注了真实盈余管理。而且, 前期研究结论也不尽一致, 有学者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抑制其应计盈余管理 (Doyle等, 2007;张龙平等, 2010) , 而有的研究却发现内部控制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Gao等, 2009) , 更有一些研究发现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将会促进其应计盈余管理 (张国清, 2008;王美英和张伟华, 2010) 。研究结论不一致, 主要是由于难以全面衡量企业内控质量。以往研究或者是以上市企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或者是通过自行或者一些机构开发的相关指数来衡量企业内控质量 (董望和陈汉文, 2011;李万福等, 2010) 。然而, 这些指标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有效性也无法得到验证。

本文以财政部中国上市企业内部控制指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 (以下简称“财政部内控指数”) 来衡量上市企业的内控质量, 该指数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客观性、可比性等特点 (课题组, 2011) , 因而能够较好地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质量。本研究从应计和真实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企业内控质量与其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选用全新的方式衡量企业内控质量, 并全面关注了应计和真实两类盈余管理行为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 对以往相关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对未来的研究也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契约规定了各个订约人的行为集合以及对其的激励机制。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中, 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管理者, 其效用最大化目标不可避免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产生分离, 行为不再与所有者利益一致, 而且现代企业的管理者通常拥有对企业剩余的控制权, 却没有与之匹配的索取权, 在这种产权缺失的情况下, 管理者利用其拥有的剩余控制权为自身谋利的动机将异常强烈, 代理问题不可避免 (Jensen and Meckling, 1976;青木昌彦等, 1994;费方域, 2009) 。受到信息不完全和自身计算能力的限制, 企业所有者不可能预见未来期间发生的所有事件, 也不可能将每种情况写入契约, 故而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所订立的契约是不完全的, 不完全契约无法对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完全约束, 盈余管理的存在将是必然。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以及促进战略的顺利实施, 因此, 抑制有损于财务信息质量的应计盈余管理, 以及降低经营效率、不利于战略实施的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尽到的义务。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起到抑制企业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的作用。首先,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一般具有良好的内控环境, 其中良好的治理结构、恰当的机构设置和权责分配以及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有助于缓解各类代理问题,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冲突。其次, 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一般都具有完善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准确而及时的信息沟通可减小企业各订约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使得契约的不完全性减少 (李万福等, 2011) 。再次,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贯穿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能够有效保障企业日常经营的顺利进行, 从而对扭曲经营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 (Kam等, 2008) 。最后, 内部控制中的监督活动能够有效监督经理人积极履职, 减少经理人的自由裁量权, 促使经理人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并按照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对企业进行经营。由此, 提出本文假设:

H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内部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

产权性质会对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理财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La Porta等, 1997, 1998;Claessens, 2000) 。长期以来, 国有企业由于“所有者缺位”, 导致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 面临着远较非国有企业更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 (青木昌彦等, 1994;陈信元等, 2009) 。许多研究显示, 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和经营效率等方面均远落后于非国有企业 (李增泉等, 2009;陈信元等, 2009;卢锐等, 2011) , 内部控制机制, 可能只是国有企业的一项“形象工程”, 流于形式。但同时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政策执行的窗口和资本市场上的主体, 其在执行政府政策时更会不遗余力, 突显其表率作用 (雎国余等, 2004) 。不同于其他国家,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由政府部门制定, 并且在推行上具有行政上的强制性 (缪艳娟, 2010) , 可以预计, 较非国有企业而言, 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上可能会更有积极性, 更愿意尽心尽力, 其内部控制机制更能得到实质上的加强。综合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对国有企业而言,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内部控制质量与企业内部盈余管理程度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显著

(二)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9年我国所有在沪深两市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按照以下步骤对样本进行筛选处理:1.剔除ST、*ST的样本企业;2.剔除金融保险类的样本企业;3.剔除计算相关指标所需数据缺失的样本企业;4.剔除分行业后数量不足10个的样本。经以上顺序处理后, 最终得到717个研究样本。本文所需数据, 除财政部内部控制指数外, 均来自于CSMAR数据库, 并与巨潮咨询网 (www.cninfo.com.cn) 公布的企业年报数据进行交叉印证, 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此外, 为了控制极端值带来的影响, 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Winsorize缩尾处理。最后, 本文所使用计量软件为STATA 10.0版本。

(三) 变量定义

本文变量的含义和计算方式如下表 (1) 所示。

(四) 模型建立

本文以截面修正的Jones模型估计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强度。Kothari (2005) 的研究发现, 企业的非正常应计利润在当期会计业绩的上下极端值出现异化, 故建议使用经业绩匹配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非正常应计利润。因此, 本文在Dechow等 (1995) 修正的截面Jones模型中加入企业当期总资产净利率 (ROA) 以控制会计业绩的影响。具体的估计模型如下:

上式中, 下标t和i分别代表第t期的第i个观测值, 其余变量定义如下:GAi, t代表企业当期的总体应计利润, 以去除非经常损益后的净利润减去经营性现金流量计算得出, SALESi, t是企业本期与上期的销售收入之差, PPEi, t和ROAi, t分别为企业当期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总资产净利率, 分母Ai, t-1代表企业上期的总资产, ε是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将样本数据带入上式进行分行业回归后求得残差, 再取残差的绝对值就得到了企业当期非正常应计利润的估计值ABS_DAi, t。

注:所有连续变量均经过winsorize 1%处理, 均值为T检验, 中位数为Wilcoxon秩和检验。括号内为P值, *, **, ***分别代表在10%, 5%和1%的水平上显著, 双尾检验

为估计企业内部真实盈余管理的强度, 本文采用Roychowdhury (2006) 所开发的计量模型。Roychowdhury (2006) 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分为三种:第一种为扩大销售;第二种为过度生产;第三种为削减正常支出。对应于三种方式的真实盈余管理, Roychowdhury (2006) 构建了三个计量模型:

以上三式中。变量CFO代表企业经营创造的现金流量, 选用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量项目数值替代。PROD为企业当期企业生产产品的总成本, 用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与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前后两期的变化量之和替代。EXP代表企业可以操纵的费用, 因为我国财务报表中没有具体披露研发费用, 所以用利润表中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项目数值之和替代。其余变量如 (1) 式所介绍。

注:表所有连续变量均经过winsorize 1%处理, 第一列为全样本回归结果, 第二和第三列为国企组和非国企组分样本回归结果, 最后一列为分样本回归系数之差的Chi2检验结果。在最后一列中, 括号内为Chi2值, 其余各列括号内为T值, *, **, ***分别代表在10%, 5%和1%的水平上显著, 双尾检验

使用上面三个计量模型, 对样本企业分年度, 分行业进行OLS回归分析, 估计出样本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所创造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所生产产品的总成本以及所发生的期间费用。各个模型经回归后的残差分别代表了企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所导致的非正常经营现金流量R_CFO, 非正常总成本R_PROD以及非正常期间费用R_EXP。

如果企业管理者实施真实盈余管理, 企业在当前年底会呈现出以下的一个或者多个特征: (1) 较低的经营性现金流量, 即R_CFO<0; (2) 较高的生产成本, 即R_PROD>0; (3) 较低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即R_EXP<0。为了方便模型比较, 本文将R_CFO和R_EXP各乘, 转化为正值, 然后和R_PROD相加, 得出衡量企业真实盈余管理总体强度的变量RM, 具体计算如下式:

为研究企业内控质量与其盈余管理强度的相关关系, 检验本文的假设, 构建如下模型:

其中, α0为截距项, α1~αj为回归系数, ε为随机误差项。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

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 (2) 所示。从表 (2) 可以看到, 内控质量高组企业和内控质量低组企业只有在真实盈余管理的中位数检验上显著 (P值为0.021) , 而在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两项检验指标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均值检验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单纯从结果而言, 并不支持本文假设1, 但此结果并未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 故结论并不可靠。另外, 企业规模、盈利状况、成长率和国际“四大”都与内控质量显著正相关, 说明规模越大、盈利状况越好以及成长率越高的企业, 越有可能对内控建设投入更多资源, 而且, 内控质量越高的样本企业, 更倾向于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 这也和以往的研究一致 (Doyle等, 2007;Ashbaugh-Skaife等, 2008) 。最后, 在内控质量高组的样本企业中, 其独董比例显著小于内控质量低组, 而控股股东持股率显著大于内控质量低组。

(二) 回归分析

模型 (6) 和模型 (7) 的回归结果如表 (3) 所示。表 (3) 的Panel A和Panel B分别为内控质量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回归结果, 从左至右第一列为全样本回归结果, 第二和第三列分别为国企和非国企样本组的回归结果, 第四列则为两组分样本间回归系数之差的Chi2检验。从表 (3) 中可以看到, 在Panel A的回归结果中, 内控质量 (IC) 的回归系数为-0.015, 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 表明了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Panel B的回归结果中, 内控质量 (IC) 的系数为-0.032, 同样在1%水平显著, 从而本文假设得到验证。在Panel A的分样本回归结果中, 国企组的内部控制质量 (IC) 的回归系数为-0.026, 并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非国企组的内部控制质量 (IC) 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呈正相关 (回归系数为0.002) , 但是不显著 (T值为0.27) , 从最后一列也可以看到, 国企组与非国企组内控质量 (IC) 的回归系数之差显著为负 (值为-0.028, Chi2值为3.74) 。同样, 在Panel B的分样本回归结果中, 虽然内控质量 (IC) 的系数在国企和非国企组中都显著为负 (国企组系数为-0.062, 1%水平显著;非国企组系数为-0.012, 10%水平显著) , 但在系数之差的检验结果中, 国企组系数显著大于非国企 (系数之差为-0.050, 5%水平显著) 。以上的结果表明了在国有企业中, 内部控制更能够显著抑制其盈余管理行为, 验证了本文的假设2。此外, 国企组和非国企组在变量企业规模SIZE和成长率GROWTH的回归系数上存在显著区别, 结合以上变量在分样本中回归系数的符号, 仍然表明了我国国企依然存在理财目标异化、公司治理薄弱等问题。总而言之, 本文的假设1和假设2通过了检验。

四、结论

盈余控制 篇10

关键词:内部控制,应计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一、引言

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目前处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状态, 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冲突越来越严重, 这种委托代理问题不仅包括经理人和股东的冲突, 也包括大股东和中小股东的冲突。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 经理人往往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股东也无法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的监督, 大股东也会用其对公司的控制权对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侵占, 使公司决策的公正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所要研究的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内部控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质量, 即保证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和真实性。财务报告有效地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代理人会进行盈余管理, 这便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 而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这种冲突主要通过内部控制的制度性安排来消除。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更加引人关注, 能否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来抑制盈余管理成为了一个兼具理论与实际意义的话题。

二、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 相关理论

1.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的制度安排, 贯穿于公司经营的各个流程, 它的主要目标是经营性目标、报告性目标与合规性目标。由于全球范围内的舞弊行为的发生, 各国对内部控制逐渐重视起来, 率先起步的是美国, 安然公司的破产使美国的立法机构加快了步伐, 在2002年首先推出了萨班斯法案 (简称SOX法案) , 该法案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做出了强制性的要求, 这使美国的内部控制处于严格的监督之下, 规范了内部控制制度。我国的内部控制发展起步较晚, 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颁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而财政部在2010年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鉴证信息进行披露, 到2014年上市公司发布的财务报告为止, 所有公司都已经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但有部分公司并没有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由此可见, 内部控制的法律政策在我国贯彻实施的并不彻底, 这也对抑制盈余管理有一定的阻碍。

2. 盈余管理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 会计信息成为了管理层向股东及外部投资者传递的中介, 而盈余管理自然成为了一种可选择的会计机制, 管理层为了追求薪酬激励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有动机地进行盈余管理这种机会主义行为, 而盈余管理也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盈余管理主要分为会计选择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计选择盈余管理主要通过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主要通过影响企业的真实交易活动来进行, 又分为销售操控、生产成本操控、酌量性费用操控, 他们改变了企业的真实交易活动的收入额、销售成本以及各种的酌量性费用支出。由于法律政策地不断完善, 利用会计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风险较高, 企业管理层越来越多地选择风险较小、隐蔽性较强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但这种盈余管理方式损害了企业的未来利益, 销售操控会使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受到影响, 生产成本操控会减少企业的未来现金流, 而酌量性费用操控会损害企业的未来经营业绩。但是, 管理层不以企业的未来发展为重, 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了他们最主要的选择。

(二)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文献综述

1. 国外研究综述

自从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之后, 关于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Doyle等学者 (2007) 考察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弱点后, 得到了内部控制缺陷与应计盈余的质量呈反向关系, 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的弱点往往会降低公司的应计盈余质量。Chan等人 (2008) 通过研究发现, 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较高。在此基础上, Ashbaugh (2008) 发现, 将内部控制的缺陷进行改正后, 盈余管理的程度明显降低。由此可见, 国外的大部分学者认为, 内部控制的质量高低与盈余管理的程度呈反向的关系。

2.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看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认为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程小可、郑立东 (2013) 认为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更低。杨七中、马蓓丽 (2014) 认为, 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盈余管理, 但却促进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这可能是因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隐蔽性较强, 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操控利润。另一种观点则是认为,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并不明显。张国清 (2008) 以2007年A类非金融上市公司为主体, 研究得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随高质量的盈余。我国的学者在研究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关系时, 关于内部控制的度量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根据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 第二种为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审计意见, 相比较上一种, 来自外部的报告更加客观, 也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一种则是根据迪博公司发布的内部控制指数。目前, 采取前两种度量方法的研究更多, 主要是因为前两种的上市公司数据更容易获得。

三、政策建议

(一) 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础, 只有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才能保证内部控制发挥应有的作用, 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研究表明, 高管的薪酬越多,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 我们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减少高管盈余管理的行为。

(二) 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性

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执业过程中的独立性, 保证出具客观公正的鉴证报告, 使投资者能根据鉴证报告作出正确的决策, 加强内部控制的审计质量还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从而抑制盈余管理。

(三) 完善相关的法律政策

财政部自从2010年颁布了《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后, 正在逐步加强对内控信息披露的要求, 但是仍有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披露不够完善, 尤其是内部控制的鉴证信息, 相较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来说, 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更加独立客观, 更能反映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真实情况。所以, 法律的监管部门应努力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加强对上市公司执行法律的监督。

参考文献

[1]方红星, 金玉娜.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抑制盈余管理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 2011, (08) :53-60.

[2]张国清.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数据[J].经济管理, 2008, (23) :112-119.

[3]张龙平, 张军, 张军只.内部控制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 2010, (02) :83-90.

[4]叶建芳, 李丹蒙, 章斌颖.内部控制缺陷及其修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J].审计研究, 2012, (06) :50-59.

[5]Doyle, J, Ge, W., Mc Vay, S.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 44 (1-2) :193-223.

浅议真实盈余管理 篇11

关键词:盈余管理;真实经济活动;操纵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22-02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是股票市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实证会计研究的重要领域。Healy 和 Wahlen(1999)认为为了影响股票市场对公司价值的理解、提高经营者的报酬、降低违背贷款合约的可能性以及避免监管部门的干预,上市公司经营者往往运用应计项目和构造真实的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大量证据显示管理层有充分的动机进行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主要可分为应计性盈余管理与真实性盈余管理。相较于应计性盈余管理,管理层更倾向于采用真实盈余管理以实现盈余目标。

那么,什么是真实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的实现手段有哪些?是否会影响后续期以及未来的经营管理?本文主要就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真实盈余管理的内涵及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偏好

Roychowdhury(2006)指出真实盈余管理是偏离正常经营活动的盈余管理行为,旨在误导公司利益相关者认为某种财务目标已经通过正常经营活动实现。而真实盈余管理的实现手段,例如销售折扣、削减可操纵性费用,在特定的经济情形下属于正常的经营管理手段。只有管理层为了达到既定的盈余预期而过分地使用这些手段时,我们才可以认定管理层进行真实盈余管理。

与应计性盈余管理不同,真实盈余管理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现金流量,这种利润操纵行为虽然短期内会实现既定的盈余目标,但从长远来看,真实盈余管理会增加公司未来的成本,降低后续期的经营现金流量。但是相较于应计性盈余管理,公司管理层倾向于操纵真实经济活动进行盈余管理以实现既定的盈余预期。原因有二:第一,应计性盈余管理比真实盈余管理更易被审计人员或监管者察觉,管理层通过调整真实经济活动的时间和规模来调节报告盈余更具隐蔽性;第二,仅仅依靠应计性盈余管理来实现盈余预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因为在年底未被操纵的盈余与盈余预期之间的差额可能会超过应计性盈余管理所能操纵的数额,而此时真实盈余管理无法操作,就会出现本期报告盈余低于既定盈余预期的情形。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手段

Bens,Nagar and Wong(2002)发现,管理层通过股票回购提高每股盈余方式来抵消员工股票期权对每股盈余的稀释,并且指出其通过削减研发支出来支付股票收购。大量研究表明,管理层通过操纵多种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来操纵盈余以实现特定的盈余管理目标。

(一)经营和投资活动操纵

经营和投资活动操纵主要包括提供销售折扣或宽松信贷政策、削减可操纵性支出、过量生产、长期资产销售。

1、提供销售折扣或宽松信贷政策

管理层采取销售折扣或宽松信用政策从而使本年销售暂时提高。增加销售的途径之一是提供限时的价格折扣,将下一个会计期间的销售额转移到本期,但这种暂时性的销售增加会随着价格的回升而消失。但价格折扣成本会相应增加产品成本,导致扣除价格后的单位销售带来的现金流入低于折扣之前的数额,致使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另一个途径是放宽信用政策(如延长付款期等)。例如,零售商与汽车制造商往往在年底会提供较低的利率。宽松的信用政策本质上也是一种销售折扣,同样会导致公司经营现金流量降低。

2、削减可操纵性支出

可操纵性支出主要包括广告开支、研发支出、销售费用、一般开支与管理费用。此类费用的开支水平由管理层决定,且在发生时要以现金支付,不能立即为公司带来收益。因此管理层有动机通过选件可操纵性支出来实现特定的盈余管理目标。如果管理当局减少可操纵性开支,相应地,当期现金流出量会减少,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但是后续期甚至未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会降低。

3、过量生产

制造业管理当局可以通过超过正常需要的生产来调增盈余。当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固定成本被分摊到每个产品,则产品单位固定成本下降。只要单位边际成本的增加无法抵消单位固定成本的减少,单位总成本就会下降,从而公司对外报告的产品总成本下降,报告盈余增加。但是,额外产品的制造及持有成本不能通过同期的产品销售得到弥补,使得同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低于正常生产情况下的数额。在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过量生产带来的边际成本的增加导致总制造成本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水平。

4、长期资产销售

大量研究表明公司利用销售长期资产的收入来平滑盈余和达到管理层的盈余预期,并且这类长期资产销售一般集中在第四季度。公司出售长期资产确认其收入或损失的时点是出售资产当期,这就为管理当局利用资产处置时点的选择进行盈余管理提供可能。当经营活动产生的盈余低于管理当局的盈余预期时,资产销售带来的收入会更高。研究资料显示,我国上市公司有通过长期资产出售提高公司利润,以达到配股或增发条件的行为。并且,发生控制权转移的公司一般会通过资产处置扭亏为盈或者避免业绩下降。

(二)融资活动操纵

融资活动操纵主要包括股票回购、股票期权以及发行可转换债券。

1、通过股票回购的盈余管理

股票回购是现代公司融资策略的重要一环,管理层进行股票回购的重要动机之一即是提高每股盈余,而市场经济师们声称股票回购是公司管理层机会主义或缓解代理问题的体现。Bens at al.(2003)指出股票回购是为了弥补员工期票期权行权对每股盈余的稀释,当员工股票期权对每股盈余的稀释增加,实际盈余低于盈余预期时,股票回购就会相应增加。公司有权决定公开市场股份回购项目的时间与规模并且没有被要求披露回购交易的细节,这就为公司利用股票回购提高盈余提供了可能。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公司一般有可能在季度初回购部分股份。而以真实盈余管理为目标实施股份回购的公司比以其他目的而实施股份回购的公司,从平均意义上来讲,会支付高于公司股票内在价值的回购价格。在我国,以前不允许公司回购股票,但2006年修订后的《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规定上市公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回购股份。

2、通过股票期权的盈余管理

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其管理者在一定的期限内按照某个既定的价格购买一定公司股票的权利。公司给予其管理者的既不是现金报酬,也不是股票本身,而是一种权利。因此,和现金薪酬相比,股票期权是一种低成本的薪酬形式,而且不会增加公司当期成本费用。由于股票期权是员工薪酬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公司可以提前制定关于某个期间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当公司的盈余低于,既定的预期或者当公司采用收入增长型会计政策时,管理当局会发行更多的员工取票股份。所以,股票期权的发行是公司盈余管理策略的一部分,公司可以通过调整股票期权的发行时间与数量来实现特定的盈余管理目标。

3、通过债转股的盈余管理

公司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股权资金与债务资金。而公司在计算每年会计利润时,债务利息可以扣除,而股息不能扣除,即债务利息具有抵税的作用。公司在经营业绩比较差的季度,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将债券转换为股权,可以减少公司当期财务费用与现金支出,从而抵消季度盈余的暂时性下降。

三、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Gunny(2005)指出真实盈余管理对于公司未来有着潜在的负面影响并可能降低公司价值,公司通过操纵真实经济活动来进行盈余管理时,他们消耗了资源并且偏离了正常经济运作。这是因为真实盈余管理虽能提高近期的报告盈余,却会导致未来期间现金流量的下降。例如,过分的销售折扣提高销售量,增加报告期盈余,却会给消费者一个虚假信号,即这种降价会持续到未来。如果维持折扣销售策略,未来销售利润会大幅下降;而将销售价格调到原来水平,销售量会受到影响,未来销售利润仍旧会下价格。而超过正常所需的生产则导致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存货持有成本上升,给公司未来销售带来压力。

盈余控制 篇12

关键词:终极控制股东,公司治理,盈余质量

引言

财务报告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手段, 而会计盈余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披露的最重要信息之一。众所周知, 投资过程创造企业价值。而投资者之所以决定向企业投资, 看重的就是企业的盈利前景。也就是说, 投资者向企业投资, 依据的就是企业会计信息, 尤其是盈余信息。因此, 盈余信息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 而盈余质量 (Earnings Quality) 也就影响投资者将来的投资收益。Francis etc (2004) 的研究也发现信息使用者 (包括投资者和监管机构) 对盈余的依赖确实比其他综合业绩指标 (比如股利、现金流量、EBITDA等) 更多。因此对盈余质量的研究至关重要。

在美国, 盈余质量是目前会计理论界研究重点之一, 是因为经验证据证明会计盈余与投资决策变得越来越不相关, 进而引发了理论界对会计信息的怀疑。为此, 美国会计学会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简称AAA) 在2001年把盈余质量立项进行研究并得到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的支持, 这也引发了美国理论界对盈余质量研究的热潮。而美国证券市场上爆发的安然、世通、朗讯、施乐等一系列会计欺诈行为也使得实务界和监管部门日益关注盈余质量, 2002年7月25日, 美国国会通过了《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法案》 (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 , 并在当年7月30日由时任总统布什签署后正式生效。在欧洲, 也发生了一些财务舞弊事件, 比如比利时的Lernout&Hauspie事件和意大利的帕玛卡特事件。

我国目前不管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也都日益关注盈余质量。理论界已经有一部分学者对盈余质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比如王化成、柳木华等。与美国相比, 我国的证券市场远不够成熟, 从成立之后不久就相继爆发了一系列会计舞弊事件, 比如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等事件, 这些舞弊事件大部分都是进行的盈余操纵行为, 这大大影响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 开始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产生怀疑。为此, 我国在2004年8月28日发布了新修订的《证券法》, 增设了对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信息披露的义务以及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但之后还是爆发了一些财务舞弊事件, 比如2005年的科龙电器。因此在我国对盈余质量进一步进行研究仍然非常必要。

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很多, 比如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审计意见的类型、公司治理结构等, 而公司治理结构中又有许多因素影响会计盈余质量, 比如董事会构成、独立董事、股权结构等, 而目前有关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构成方面。国外对股权结构研究最早的是Berle和Means (1932) , 他们认为股权是高度分散的, 在这种情况下,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是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而且二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但后来的研究 (Holderness & Sheehan 1988;La Porta etc.1999等) 发现, 股权往往是集中而不是分散的。在股权集中到使得一个所有者能有效控制公司的程度时 (Shleifer & Vishny, 1997) ,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就从第一类代理问题 (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冲突) 转移为第二类代理问题 (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会计盈余信息是由公司经营管理当局生成提供的, 经营管理当局的行为影响会计盈余信息质量, 而经营管理当局的行为又受到公司既定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权利行使方式的影响。因此, 控股股东的行为影响会计盈余质量。但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并不一定是直接控股的股东, 目前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存在着金字塔式或交叉持股等形式的股权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 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不一定是实际控制人, 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往往是处在金字塔股权结构的最顶端的股东, 通常称之为终极控制股东。

La Porta Lopez-de-Silanes and Shleifer (1999) 首先开始对终极股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 由于终极股东的存在, 产生了新的两权分离 (通常所说的两权分离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 即控制权 (投票权) 超过了所有权 (现金流权) , 在这种情况下, 终极股东可以用较少的股权实际控制公司。作为“经济人”的终极股东由于拥有较多的投票权, 可以对公司的资源配置及其经营决策进行控制, 同时由于自利主义的动机, 终极股东会为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这就使得终极股东有能力也有动机影响会计盈余信息的披露, 进而影响会计盈余质量。2004年12月13日中国证监会下达了关于修订《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的通知, 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情况, 并以方框图的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和控制关系。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控股股东为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

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上市公司中终极控制股东及其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 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1 终极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率

本文研究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 有必要先对终极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率的文献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在其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认为, “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 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 并且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股权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股权的构成以及集中程度, 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水平。Berle and Means (1932) 首次提出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论断, 他们认为股权是分散的, 并由此而导致对管理者的监督困难, 使得经营者可能不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 而股权一定程度的集中则有利于激励股东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因此他们认为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业绩正相关。之后许多人的研究都受其影响, 认为股权是分散的, 因而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企业股权分散情况下的主要代理问题 (第一类代理问题) , 而且许多人的研究都证明了Berle and Means的结论 (Jensen&Mecking, 1976;Shleifer & Vishny, 1986) 。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对Berle and Means的研究提出了质疑。大量研究证实,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并不是高度分散而是相当集中的, 股权集中情况下控制性股东的存在和金字塔式股权结构的广泛应用加剧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这是LLSV对公司治理研究的基本范式。Demsetz (1985) 和La Porta etc. (1999) 认为, 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 大股东可能以牺牲中小股东的利益为代价来追求自身利益。因此股权集中情况下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转变为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第二类代理问题) , 在投资者保护不健全的国家或地区, 这种利益冲突尤其严重。

Grossman & Hart (1980) 和Shleifer & Vishny (1986) 认为, 大股东的存在较好地解决了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造成的委托代理问题进而提高了公司业绩。Kang & Sorensen (1999) 认为, 大股东在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Edwards & Weichenrieder (2004) 认为, 大股东股权比例的上升带给小股东的收益至少等于或大于大股东更高的控制权所导致的控制权私有收益剥夺带来的损害效应。而Zingales (1995) 等人认为, 大股东可以通过其控制权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也同样可以掏空上市公司, 进而降低公司价值。Bebchuk (1998) 认为, 由于最终控制人对上市公司拥有超强的控制力, 控制权市场对其约束作用也较弱, 其可能通过投资项目选择等途径造成企业价值的损失。Claessens (1998) 对东亚地区2658家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广泛地存在大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现象。

LLS (1999) 首次研究了公司的的最终控制权问题, 他们通过层层追溯所有权的关系链找出终极控制股东。最终控制股东主要是通过金字塔式或交叉持股来获得超过现金流权的控制权, 并借以谋取私利 (Claessens、Djankov & Lang, 2000) 。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是指终极控制股东通过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而对公司拥有的实际控制权, 终极股东的所有权是指终极控制股东通过往公司投入资本而获得的分配公司收益的权利, 也即现金流权。控股股东通过金字塔型结构持股加强了控股股东对于公司的控制, 也引发了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 (Faccio & Lang, 2002) , 这是因为金字塔型股权结构使得控股股东可以利用较少的资本投入控制公司较多的股权而引起的 (Bebchuk, Kraakman & Triantis, 2000) 。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矛盾主要是源于控股股东获取控制权私利的行为 (Dyck & Zingales, 2004) , 控制权私利是企业控股股东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 挪用公司的资源或者独占其他股东不能共享的公司利益 (Barclay & Holderness, 1989) , 控制权私利源于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的侵占行为 (Tunneling) (Johnson, La Porta, Lopez-de-Slianes Shleifer, 2000) 。金字塔股权结构导致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相分离。由于终极控制股东拥有的现金流权较少, 因此承担企业损失的比重较少, 因此其有可能采用关联交易、转移利润、直接占有公司资产等方式侵占其他股东的利益, 而且终极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越大, 终极股东获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越大, 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终极控制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矛盾。

LLSV (1999) 分析了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控制权私有收益和企业价值的影响后认为, 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国家, 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害会越小;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越高, 对小股东的掠夺越小;一个国家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越完善, 公司价值越高;控股股东是现金流权越高, 公司价值越高;有较高投资机会的公司, 公司价值越高。LLSV (2002) 的实证研究证明了上述结论。但LLSV (2002) 没有发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对公司价值的显著影响。Claessens et al. (1999) 通过实证研究认为, 终极股东的现金流权与公司价值正相关;控制权的集中与公司价值负相关;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与公司价值负相关。Claessens et al. (2002) 通过实证研究表明, 当公司被家族控制时,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国家控股的企业则存在某种相关;如果大股东是一个股权分散公司或金融机构, 两者就不显著。Yeh (2005) 发现在台湾当控股股东以交叉持股、担任高级管理职位或者控制董事会等方式来提高其控制权, 造成投票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时, 公司价值会下降。Johnson等 (2000) 指出, 股权的过度集中极易导致大股东与管理者勾结, 侵占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并将此称为“掏空” (tunneling) 行为。Ghosh & Sirmans (2005) 认为, 外部大股东的存在和公司业绩 (ROA) 正相关。

在中国也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股权结构问题, 普遍认为大股东和小股东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冲突, 而且大都关注股权的性质和类别。何浚 (1998) 初步揭示了股权结构和大股东侵害的关联性。许小年和王燕 (1998) 认为, 股权集中度与企业市值——账面价值之比显著正相关。张红军 (2000) 认为, 国家股股东和法人股股东持股的股权集中度与托宾Q值显著正相关。陈小悦和徐晓东 (2001) 认为国有股和法人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不显著, 流通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之间负相关, 在非保护性行业,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正相关。刘芍佳等 (2003) 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股东是政府或国家占主导地位, 中国84%的上市公司最终仍由政府控制, 且与公司绩效显著相关。赖建清 (2004)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在董事会中占据的席位比例远高于他们控制的表决权比例, 同时最终控制人的性质不同, 采用金字塔式控股结构的比例不同。苏启林 (2004) 发现民营上市公司最根本的代理冲突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割裂导致的控制性个人或家族股东与外部股东的代理冲突。白崇恩 (2005) 发现, 第一大股东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而且两者呈U形关系, 同时股权制衡对公司价值有正向影响。万俊毅 (2005) 认为, 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 其中法律手段更为有效。赖建清 (2006) 通过对沪深股市2002年853家国有上市公司和235家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认为, 政府直接控制上市公司将降低企业绩效;国有最终控制人持有的所有权并不能产生“汇聚效应”, 反而可能成为内部人或关键人谋取私利或非经济利益的工具, 从而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国有上市公司的两权分离程度并不影响公司绩效;非国有最终控制人持有的所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隧道挖掘”行为, 起到了“利益汇聚效应”, 随着其所有权的上升, 公司绩效随之提高;非国有最终控制人通过采用复杂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 以便于谋取控制权私利, 两权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绩效, 但是所有权产生的“利益汇聚效应”和两权分离产生的“隧道效应”都较微弱, 几乎都不能通过10%上网显著性水平。谷祺等 (2006) 发现家族上市公司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越大时, 公司的控股股东越有动力去扩大公司规模以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 同时他们发现, 现金流权越大, 公司价值越小。王鹏和周黎安 (2006) 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和公司绩效负相关, 现金流权和公司绩效正相关, 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水平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唐跃军 (2008) 通过构建基于股东行为的多主体互动的博弈均衡模型发现, 大股东存在侵害中小股东的动机, 多个大股东之间可能选择制衡和监督, 也有可能存在联盟与勾结行为, 而且其受到不同控制权结构的影响;在处于转轨中的中国市场, 控制性股东有利于掩盖上市公司存在的各种问题。王淅勤 (2008) 认为, 终极控制股东为自然人的公司更容易发生隧道行为, 也更容易发生终极控制人的资金占用行为, 而终极控制人为非自然人的公司更容易发生直接股东的侵占, 也就是说, 终极控制人产权性质的差异导致利益转移方式上存在差异。许永斌 (2008)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随控制权的增加公司绩效呈“侵害——协同——掘壕”的非线性关系, 同时发现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产生源于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的利益不一致, 而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则放大了这种不一致。

2 终极控制股东与盈余质量

林钟高、吴利娟 (2004) 认为,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公司治理的基石, 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高质量会计信息的环境保证。

国外已经对盈余质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Ball & Brown (1968) 首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Warfield et al. (1995) 发现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与盈余信息含量显著正相关。La Porta etc. (1998) 发现股权集中度和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 大股东在一定程度上会通过失真的会计信息披露达到控制或掠夺小股东财富的目的。Yeo et al. (2002) 认为盈余信息含量与管理层持股之间不是线性关系。Fan & Wong (2002) 提出了股权集中度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之间关系的3种有待检验的假说:壕沟效应 (entrenchment effect) 假说、信息效应 (information effect) 假说和激励效应 (incentive effect) 假说, 并分别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实;他们还认为财务报告监管的重大缺陷是盈利信息质量普遍较低的主要原因。Haw等 (2004) 认为, 在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弱的国家, 管理者和控股股东会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盈余, 进而影响盈余质量。Park & Shin (2004) 认为, 大股东通过披露错误的盈余信息, 欺骗投资者对企业的判断, 导致外部股东财富和企业价值的大幅下降。

近年来, 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盈余质量问题。刘立国和杜莹 (2003) 认为, 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信息质量有重大影响, 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比例越高, 流通股比例越低, 公司越有可能发生财务舞弊行为。此时会计信息质量包括盈余质量当然也就越低。王化成和佟岩 (2006) 认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负相关;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股东时盈余质量更低;股权制衡越强, 盈余质量越高。朱松 (2006) 认为, 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比例与盈余质量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所有权分离程度与盈余质量负相关。游家兴和罗胜强 (2006) 通过研究发现,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低时, 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负相关;持股比例高时, 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国有控股股东比非国有控股股东盈余质量低。杜兴强和温日光 (2007) 发现, 股权集中度越高, 会计信息质量越好;国家控股公司的会计信息好于非国家控股公司。张继袖、陆宇建 (2007) 发现, 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股东时盈余质量更高。

在终极所有权结构下关于所有权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侧面的支持。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误导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经营业绩的理解, 在编制财务报告和“构造”交易事件以改变财务报告时作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 (魏明海, 2000) 。盈余管理的误导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低下, 其结果就是产生了与事实不符的会计信息, 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造成了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张祥建, 2007) 。盈余管理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委托代理的结果。很多学者通过研究盈余管理间接说明了盈余质量问题。国外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我国也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Burgstahler & Dichev (1997) 研究发现, 企业盈余管理是为了迎合分析师的预期, 目的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声誉和避免法律纠纷。Teoh et al. (1998a) 认为, 盈余管理能够提高首次发行价格。Degeorge et al. (1999) 认为, 企业控制者具有盈余管理的强烈动机。Kasznik (1999) 发现了无法达到盈余预期的财务危机公司通过调整操纵性应计项目提高报告盈余的证据。蒋义宏和魏刚 (1998) 发现, 上市公司存在为了达到配股资格线而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陈晓和陈静 (2001) 发现, 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盈余管理, 扭曲了会计信息。陆宇建 (2002) 证明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随着配股政策的改变而改变。潘克勤 (2003) 通过对2002年A股商业企业2002年度数据实证研究发现, 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没有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李爽和吴溪 (2003) 未发现公司所有权结构与盈余管理有强相关关系。Liu & Lu (2004) 则认为盈余管理是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一种手段。张祥建和郭岚 (2006) 认为金字塔结构下, 终极控制股东为了通过获取权益融资资格而获取控制权私利, 因而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的动机。大量研究都证实, 在企业首次发行和再发行过程中, 盈余管理现象广泛存在。

3 结语

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 股权集中是各国公司股权结构的一个普遍现象, 股权集中度和终极控制股东的性质、控制权、现金流权以及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都影响公司治理的作用和效率。研究人员大部分都认为股权结构影响公司治理的作用和效率, 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权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控制权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且有一点是所有研究人员所公认的, 就是股权集中公司中控股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是其公司治理的核心。

终极控制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和效率, 目前成为一些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大量学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主要是基于企业绩效或价值。该研究内容非常丰富, 但研究结论并不完全一致。而对于终极控制股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尤其是盈余质量的影响的研究, 目前已经引起一些人的关注, 但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对于股权结构的研究, 大部分文献都是从股权集中度和控制股东的股权性质两方面进行的, 而且把控制股东理解为第一大股东。但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拥有控制权, 仅研究第一大股东很难找到问题的根源, 因此有必要对终极控制人的行为进行研究, 以进一步完善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研究, 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上一篇:井下救援下一篇:个人绿色消费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