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象分析

2024-08-08

血象分析(精选7篇)

血象分析 篇1

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 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药物。当前儿科常用抗生素为头孢类和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经历了4 代更新, 对细菌选择性较强, 毒性低、抗菌效果好、抗菌谱广、半衰期长、耐酶、耐酸、生物利用度好、不良反应少, 但是过敏反应较多见[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窄,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军团菌、厌氧菌、支原体属、衣原体属, 不易过敏, 胃肠道反应较重[2]。两者均易造成菌群紊乱而腹泻。笔者收集近2 年儿童使用抗生素3~5 d后检测的420 例血常规, 发现两种抗生素均可使血红蛋白、红细胞体积、白细胞数下降, 与文献报道一致[1,2]。但血小板下降不明显, 与报道不同[1,2], 血小板增多40.0%, 与感染、抗生素、皮质激素、贫血易引起血小板增高报道一致[5]。以下是血常规各指标统计分析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2013-2014 年天津儿科患者使用3 d以上抗生素后检测血常规420 例, 年龄2 个月~14 岁, 中位年龄2 岁5 个月, 男性256 例, 女性164 例, 男女性别比为1.56∶1。

1.2 方法与指标对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 (HGB) 、红细胞压积 (HCT) 、红细胞计数 (RBC)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 、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 、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白细胞计数 (WBC) 、中性粒细胞数 (N) 、淋巴细胞数 (L) 、单核细胞数 (M) 及血小板计数 (PLT) 、血小板压积 (PCT)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C反应蛋白 (CRP) 等指标进行分析, 血常规采用静脉指血标本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儿童的诊断标准不同于成人。《诸福棠实用儿科学》[4]定义:中性粒细胞<1×109/L (2周~1岁) 、<1.5×109/L (1岁~成人) 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2 结果

2.1 儿童年龄、性别分布男性占61.0%, 6 岁以下占92.0%, 3 岁以下占64.0%, 1 岁以下占30.0%, 男性小婴儿居多。

2.2 贫血情况MCV小细胞性贫血例数占40.3%, MCH低的例数占48.4%, MCHC低的例数占22.1%, 其余正常。HGB低于110 g/L的85 例占20.2%, 其中1 岁以下占60.0%, 6 岁以下占93.0%;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占75.0%;轻度贫血占80.0%;经口服四维亚铁, 贫血均可改善。

2.3 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情况WBC升高121 例占28.8%, 2~6 岁88 例占72.7%, 其中L升高68 例占56.7% , N升高64 例占53.3% , 25 例同时升高占20.8%, 经头孢类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配合清热解毒中药治疗, 复查WBC均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420例中37 例占8.8% WBC减少, 1 岁以下23 例占62.2%, 经停用抗生素, 口服利可君, WBC均可恢复正常;37例中29 例占78.4%为N减少引起, 其中3 岁以下24例, 占82.8%。8 例占21.6% N与L等比例减少, 见表1。

2.4 血小板情况420 例仅2 例P减少占0.5% , 52×109/L的WBC高 (12×109/L) ;93×109/L的WBC低 (3.2×109/L) , 无明显出血。P升高的168 例占40.0%, 6 岁以下151 例占90.0%, 中位年龄2 岁半。MPV59.0%低于正常, PDW 14.8%高于正常。说明血小板数目多、个小且大小不等。

2.5 C反应蛋白查350 例CRP, 84 例占24.0%高于正常。WBC与CRP同时升高44 例占52.3%;WBC不高, CRP升高40 例占47.7%。年龄2 个月~11 岁, 中位年龄2 岁5 个月。

注:白细胞正常参考值: (4~10) ×109/L;中性粒细胞正常参考值: (2~7) ×109/L;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 (0.8~4.0) ×109/L;单核细胞正常参考值: (0.2~1.0) ×109/L。

3 结论

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效, 但是婴幼儿易产生不良反应, 如贫血、白细胞骤降、血小板增多、腹泻等, 应及时查血常规, 尤其是CRP, 及时停药, 对症处理。

4 讨论

4.1 贫血问题贫血原因考虑生理性贫血、感染及营养不良造成缺铁性贫血, 其中以后者居多[6]。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血液、黑木耳、香菇、海带、瘦肉等, 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4]。

4.2 感染问题细菌感染、肾上腺药物、应激、剧烈活动可使白细胞一过性升高[3], 细菌感染、组织损伤、自身免疫病如风湿病可使CRP升高[7], 支原体、病毒、非感染者或细菌感染初期白细胞和CRP均不高。确定感染应该结合白细胞计数和CRP测定。

4.3 出血问题420 例均无出血。血小板增多常继发于感染, 多无出血, 感染控制后可恢复正常[5]。

4.4中性粒细胞减少问题8.8% WBC减少中78.4%为N减少, 3 岁以下占82.8%, 与文献比例相似[6]。由于婴幼儿的骨髓更易受到免疫、药物、感染及理化等因素抑制或损伤而阻碍中性粒细胞的增殖或成熟;感染时病原体会附着在中性粒细胞的表面, 机体在清除病原体的时候会累及中性粒细胞;婴幼儿外周血白细胞的比例以淋巴细胞占优势;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加、分布异常, 最终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大大减少。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后天获得性居多, 病毒、细菌、支原体等感染是最为常见的原因, 病毒感染占80.0%。原发病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 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使用中西药抗病毒, 同时使用利可君、匹罗莫得、地榆升白片等可使白细胞恢复正常[6]。

4.5CRP问题CRP是机体在炎症或组织损伤时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蛋白质, 病毒感染CRP基本正常或轻度增高, 细菌感染患儿CRP升高明显。CRP增高反应炎症程度重, 组织损伤大[7]。婴幼儿N比例低, 生理性WBC高, 有时骨髓受抑制WBC不升, 感染时白细胞变化不典型, CRP检测更有意义, 因此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庞永太.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因素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19) :196-197.

[2]张红果, 吕娟丽, 刘春梅.我院2010-201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3, 22 (7) :636-637, 640.

[3]林雅男.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4, 20 (2) :184-185.

[4]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38.

[5]文飞球, 刘四喜.儿童血小板增多症[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 (15) :1124-1125.

[6]陈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感染相关性粒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 (14) :1512-1514.

[7]陈巧彬, 陈琅.炎性指标对儿童发热性疾病诊断临床意义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28 (3) :224-225.

血象分析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本市乡镇箱包企业中2006 (155人) 、2007 (264人) 、2008 (312人) 年从事苯作业的工人为接触组, 其接触史在1年以上。同时随机选取不接触苯系物的同年体检的2006 (150人) 、2007 (250人) 、2008 (300人) 年工人作为对照组, 排除各种其他原因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贫血。

1.2 调查方法

作业现场苯、甲苯、二甲苯使用QC-1B大气采样仪进行采样,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2], 2006—2008年每年度测定1天, 每天测定3次[3]。对接触苯系物的作业工人及不接触的对照组人员, 做血常规检查, 用血球计数仪法。

2 结果

2.1 工作环境中苯系物测定结果

这些箱包企业2006—2008年苯系物平均浓度都在国家容许范围内, 但是由于泄露加上苯系物空间分布的不均衡等原因, 不排除局部区域短时间超标的可能。见表1。

2.2 苯作业工人白细胞检出情况

接触组白细胞下降率每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11.88, 22.87、17.49, 均P<0.01) , 但2006—2008年苯作业工人总体的白细胞下降率有减少的趋势。见表2。

注:PC-TWA苯浓度6 mg/m3, 甲苯、二甲苯浓厦50 mg/m3;PC-STEL苯浓度10 mg/m3, 甲苯、二甲苯浓度10 0 mg/m3[4]。

注:以白细胞计数小于4.0×109/L为阳性。

2.3 苯作业工人血小板检出情况

接触组血小板下降率高于对照组, 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4.72, 5.30, 6.42, 均P<0.05) , 但2006—2008年苯作业工人总体的血小板下降率有减少的趋势。见表3。

注:以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为阳性。

2.4 苯作业工人血红蛋白检出情况

接触组贫血率高于对照组, 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分别为0.41, 1.54, 1.6, P>0.05) 。见表4。

注:以血红蛋白小于110 g/L为阳性 (箱包企业多数为女性从业者) 。

3 讨论

通过对2006—2008年本市乡镇箱包企业的苯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工作可以发现:①长期接触苯系物对造血系统有明显的损害, 尤其是对白细胞的影响最为明显, 对血小板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于苯系物对血红蛋白的影响未能表现出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红系细胞本身对苯系物的耐受性要强于其他两系, 加上工人中多数接触时间不长还未出现相应的改变。②2006—2008年苯作业工人白细胞下降率和血小板下降率有下降的趋势, 这可能与职业监护工作逐步开展后, 企业对工作环境逐步改善, 工人自身防护意识的提高有一定的关系。

总之, 长期接触苯系物对人体造血系统有不利的影响, 但是通过加强健康监护工作, 提高工人自身防护意识, 企业改进生产工艺, 减少苯系物的使用和接触, 可以使苯系物对苯作业工人的危害有所下降。

参考文献

[1]张新华, 杨龙强.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6, 12 (3) :40-41.

[2]GBZ/T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芳香烃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3]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血象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6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内科就诊的170例AL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有AML患者130例, ALL患者40例。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化疗方案等资料进行分析, 对部分患者进行电话与实地随访, 对其生存资料进行分析。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空腹、情绪稳定状态下静脉抽取血液, 将血液放入真空管。进行血涂片制作, 按照骨髓及外周血涂片染色后的形态学以及细胞化学染色特点进行镜检分析, 按FAB标准进行确诊。使用我院全自动美康KX-21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及日本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BA-40FR对血常规及肝功能进行检测分析。

2 结果

2.1 血常规

(1) 比较AML与ALL组患者的血常规指标, 发现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两组WBC、PLT浓度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01) ; (2) 医学理论中, 定义贫血程度的标准:重度贫血Hb为30~60g/L, 中度贫血Hb为60~90g/L, 轻度贫血Hb>90g/L。所有AL患者中, 出现重度贫血的患者占总病例的27.5%, 中度贫血的占43.6%, 轻度贫血以及无贫血症状的患者占28.9%, AML患者与ALL患者的贫血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3) 在所有的AL患者中, 白细胞增多导致的白血病 (WBC>100×109/L) 患者占10.8%。见表1。

2.2 肝功能指标

在170例患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40U/L68例, 天冬氨酸氨转移酶 (AST) ≥40U/L35例。具体见表2。

3.3血型

17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血型构成并不影响AL发病的因素。

3讨论

随着AL患者的增多且该病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极大, 该病一度被医学界列为疑难病症之一, 对该病的研究亦在逐步加深, 而加强AL的血象与骨髓象的观察与分析对诊断该病以及探讨细胞形态学的改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对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康复均具有临床价值[2]。

鉴于此, 我院对170例AL患者血象与骨髓象进行研究分析, 可看出本地区AL发病一般情况以及实验室检查与国内有关该病的报道基本一致。ALL与AML患者更易发生器官、组织的浸蚀, 血型与AL的发病无直接的关系[3]。

引起骨髓性白血病的原因复杂, 但可以肯定的是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当电离辐射一次大剂量或多次小剂量地照射于机体时, 也有可能诱导白血病的发生;日常接触化学物质苯, 也可导致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主要诱发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遗传因素。经化验检查发现骨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液标本中, 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明显减少, WBC数量多少不一, 一般在 (20.0~50.0) ×109/L之间, 少数>100×109/L或<10.0×109/L。50%以上的患者周围血象中能见到大量 (有时数量高达90%) 异常原始WBC。运用血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可确定急性白血病的类型。有染色体异常的病例约占总病例的45%, 其中包括单倍体、超二倍体以及各种标记染色体, 骨髓增生活跃程度不同, 分为活跃、明显活跃、极度活跃。观察时以白血病细胞为主, 当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6%时为疑似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当原始白细胞比例≥30%时诊断可肯定, 当原始细胞与幼细胞的比例≥50%时即可确诊;在骨髓中, 红系及巨核细胞数量减少明显。当应用血象和骨髓象检查还不足以证实患者患有急性白血病时, 可对淋巴结穿刺液涂片进行实验室检查以及特异性皮损印片检查, 找到相应的白血病细胞然后结合病理印片辅助诊断。血液生化检查指标: (1) 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 (TDT) :在ALL时活性增高, 而在ANLL中无活性。 (2) 碱性磷酸酶 (AKP) :在ALL时明显, 而在AML时数量明显降低。 (2) 乳酸脱氢酶 (LDH) :ALL时明显增高。另外当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发生时血清尿酸浓度明显增高, 尿内尿酸排泄量相应增多, 这种情况在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现象更明显[4]。

肝脏是人体系统中较为活跃的一个代谢器官, 肝脏内的酶有数百种之多, 代谢功能繁多;在肝脏内还要进行分泌排泄以及生物转化等活动, 又是进行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 种种作用导致肝脏成为药物及药物降解物损伤迫害的主要器官。在本次病例分析中有多半AL患者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故对其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肝脏情况, 尤其是患者在做过化疗后出现了胃肠道症状, 病根极有可能为肝脏受损, 应及时定期检查肝功能, 对有肝受到损害的患者要积极实施保肝治疗, 必要时需适当调整化疗间歇期, 或选择一些毒副作用小的化疗药物, 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白血病一旦发生治疗将十分棘手, 故日常生活中, 应注重白血病的预防: (1) 进行日常劳作时注意自我保护。调查发现, 工作环境具有放射线性质的人群是白血病的高发人群, 如医院接触X射线、CT机、B超机等诊疗仪器的医师, 机场的安检人员, 接触有机化合物苯的人群如油漆粉刷工人, 以及接触化学放射性物质的人群如化学元素研究人员, 均比较容易发生AL。因此从事这些高危工作的人群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按规定穿戴防辐射服、鞋帽等。接触苯的粉刷工人应准备密封性较强的口罩以及手套, 此外, 每隔3个月还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检; (2) 选择药物应慎重。对于因患有某疾病必须服用氯霉素和磺胺类药的患者, 服药时要遵医嘱, 尽量避免大剂量服用, 并定期血检查看指标以了解症状变化, 一旦症状有所改善即及时停药, 以降低此类药物对造血系统造成的损害程度, 避免急性白血病的发生; (3) 注重饮食卫生。某些被污染过的水源, 如含高浓度化学元素镉的水源, 某些腐败食物如腐烂的肉类、发霉小麦等, 其成分中含有的致病菌及毒素均可作用于血液系统, 引发急性白血病。因此, 切记勿饮用污染水和食用腐败食物。而对于曾长期饮用过污染水和进食过腐败食物者以及早血检, 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4) 注意日常防护, 预防病毒感染。防止疲劳过度, 适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 避免接触感冒发烧患者以防被传染[5]。因为感冒主要由流感病毒引起, 病毒具有侵犯血液系统的能力, 引起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此外, 应注意劳逸结合, 锻炼身体, 注意饮食平衡, 多吃富含蛋白质的瘦肉和蛋类,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蔬菜水果肉类坚果类, 增强肌体免疫力, 防止病毒侵袭诱发急性白血病。

参考文献

[1]韦湘.急性白血病实验室检查分析[A].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3) :58-59.

[2]肖芳芳, 胡锴勋, 郭梅, 等.初诊急性白血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探讨[A].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13, 21 (2) :300-301.

[3]郑辉, 周春艳, 姜菊, 等.急性白血病患者肝脏损害临床分析[A].河北医药, 2011, 33 (15) :2309-2310.

[4]李双兴.5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骨髓象分析[J].吉林医学, 2012, 33 (8) :3955-3960.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改变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患者选择

随机选择110例未治疗的初诊IDA患者。全部患者骨髓穿刺取材良好,并均用含丰富骨髓小粒骨髓涂片进行铁染色检查,证实了缺铁。诊断参照文献[1]标准。

1.2 统计学方法

两样本均数比较用成组t检验或u检验,不符合参数检验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资料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则计算Pearson直线相关系数r,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则计算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rs。用PEMS 3.1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

110例IDA患者各年龄组及其性别构成比,计量资料的统计描述,三系各数值范围构成比,变量间的相关系数,见表1~5。14~50岁患者,男性百分率40.43%(19/47),女性百分率71.43%(45/63),χ2检验示χ2=10.6341,P=0.001 1;老年(≥60岁)患者,男性百分率25.53%(12/47),女性百分率6.35%(4/63),χ2检验示χ2=7.969,P=0.004 8。三系减少的HGB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67.90±26.48)g/L、57.5 g/L。57例患者年龄<40岁,其WBC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7.51±6.18)×109/L、5.3×109/L,53例患者年龄≥40岁,其WBC均数及中位数分别为(4.61±2.18)×109/L、4.0×109/L,两组WBC计量资料比较,经Wilcoxon秩和检验示uc=2.719 8,P=0.006 5; 17例患者HGB≤40 g/L,其PLT均数为(327.71±143.41)×109/L,18例患者HGB≥80 g/L,其PLT均数为(191.61±105.07)×109/L,两样本PLT均数比较t检验示t=3.215 7,P=0.002 9;58例患者PLT<300×109/L,其HGB均数为(63.10±21.75)g/L,52例患者PLT≥300×109/L,其HGB均数为(53.98±14.40)g/L,两样本HGB均数比较u检验示u=2.618,P=0.008 8。

3 讨论

男性构成比不明显低于女性,说明男性IDA并不少见。14~50岁女性构成比及百分率较高,说明IDA多见于生育年龄女性,与月经过多、妊娠及哺乳等有关。但老年男性百分率高于女性,说明IDA少见于绝经后女性。34.55%IDA患者WBC减少,与文献[2]的30.9%(59/191)接近,说明IDA合并WBC减少常见。WBC减少原因可能与缺铜有关;62%IDA患者有血铜减低[3];缺铜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部分IDA患者伴营养不良或B族维生素、叶酸及Vit B12的部分缺乏或隐性缺乏,引起WBC减少。也可能IDA降低了含铁酶活性,继而影响了中性粒细胞的成熟与分化[2]。也可能与年老体弱合并多种营养素缺乏有关。也可能患者原先就有WBC减少,IDA及营养不良加重了WBC减少。年龄<40岁患者WBC均数及中位数高于年龄≥40岁患者,年龄与WBC低度负相关,均部分支持这点。但13.64%患者伴WBC升高,可能与感染及出血等有关。本结果与IDA患者的白细胞正常[5]不相符。PLT均数很接近参考值上限,47.27%患者PLT高于正常,说明IDA较多伴有PLT增多,最高为677×109/L。可能与出血、IDA引起TPO升高等有关。HGB≤40 g/L患者PLT均数明显高于HGB≥80 g/L患者PLT均数,PLT<300×109/L患者HGB均数高于PLT≥300×109/L患者HGB均数,且HGB与PLT呈低度负相关,均部分支持贫血越重,PLT越高。确切机制有待阐明。但10.00%患者伴PLT减少,与文献[2]的12.0%(23/191)相符。可能与IDA严重影响了血小板蛋白质的合成[2],从而使PLT减少[2];也可能与叶酸及Vit B12等营养素的部分缺乏有关。10例患者同时伴WBC及PLT减少(三系减少),1例PLT减少患者,其WBC也低至4.0×109/L;WBC与PLT中度正相关,两者均支持PLT减少常伴WBC减少。三系减少的HGB均数及中位数高于110例IDA患者HGB均数及中位数,说明三系减少并不一定见于严重贫血的患者。HGB与WBC不相关,与文献[2]相符;HGB与PLT低度负相关,与文献[2]不相符。

总之,约1/3 IDA患者WBC减少,少数伴WBC增多;接近半数IDA患者PLT增多,1/10 PLT减少;WBC与PLT中度正相关,PLT减少常伴WBC减少。

参考文献

[1]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科学出版社,1998:10-20.

[2]刘忠民,封蔚莹.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的缺铁性贫血的临床分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3,2(4):254-255.

[3]卢兴国.现代血液形态学理论与实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58.

[4]王莹,蔡威,于黎华.铜缺乏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4,12(2):141-145.

血象分析 篇5

关键词: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反应,血象变化,免疫球蛋白

当前,现代集约化规模猪场多数采用21~28日龄断奶技术,其目的是提高母猪的生产力和栏舍利用率,降低饲养成本[1]。但断奶应激又是幼畜最大的应激[2],特别是早期断奶,由于仔猪提早离开母猪以及饲料突变等因素和应激原的刺激,易对仔猪产生各种不良影响[3],并对免疫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4]。所以如何解决早期断奶仔猪应激综合征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生产力,仍是当前养猪业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1,3]。笔者通过观察测定仔猪断奶前后血象指标以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变化,研究与了解了仔猪早期断奶应激对机体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有效防控断奶后仔猪腹泻综合征及营养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猪场与养殖条件

试验于2015年5月份(环境气温15~30℃,日均气温22.5℃)在某“国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进行。该场全部使用母猪保温产床、定位栏及高垫式仔猪保育栏,并配套建立自动送料系统、自动饮水系统、湿帘温控系统以及沼气发电粪污净化处理系统;产房内环境条件及母猪给料方法均按公司养殖技术规程采用自动控制系统执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养殖环境条件。日常管理由经验丰富的饲养员担任。

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选5窝临床检查健康、个体大小基本相近的21日龄早期断奶仔猪,每窝断奶仔猪11头,断奶窝重(75.18±0.75)kg。哺乳仔猪从5日龄开始诱食,7日龄正式补饲,每天添喂4~5次;断奶后仔猪在原产床饲养3 d后原窝(不并栏)转入保育栏饲养,自由采食、自由饮水;饲料为江西比利某营养饲料公司生产的教槽料和保育仔猪料。

1.3 血样采集和处理

分别于断奶时、断奶后第7天及第14天的9:00—10:00随机从每窝仔猪中选择2头仔猪,采用仰卧前腔静脉采血法,每次采血3~4 m L,加入EDTA抗凝,其中取1 m L于当天作血液项目检验用,剩余部分分离制备血清保存于4℃冰箱中,待第2天进行免疫球蛋白含量检验。

1.4 检测内容及方法

1.4.1 检测内容

共检测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数(WBC)、白细胞-小细胞群(主要为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白细胞-小细胞群百分率(W-SCR)、白细胞-大细胞群(主要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白细胞-大细胞群百分率(W-LCR)、血小板(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等16项血象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含量。

1.4.2 检测方法

16项血象指标均采用血液细胞自动分析仪检验;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则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免疫散射速率免疫比浊法测定。

1.5 数据处理

将测定的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的血象变化

早期断奶仔猪血象指标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数据可看出:断奶后第7天仔猪血液中的MCHC、MPV、PDW、W-LCR等4项指标显著高于断奶时水平(P<0.05);但RBC、HCT、MCV、WBC、W-SCC、W-SCR、W-LCC等7项指标显著低于断奶时水平(P<0.05);而HGB、MCH、RDWCV、PLT、PCT等5项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断奶后第14天除W-LCR指标显著高于(P<0.05)及HCT、MCV、W-SCR等3项指标显著低于(P<0.05)断奶时的水平外,其他12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Bessman贫血分类法中将MCV与RDW结合,认为MCV减少及RDW不变为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由于仔猪断奶后营养缺乏,新的RBC生成减少,引起RBC、HCT减少;而老龄RBC相对增多,所以MCV减小、MCHC增大,表明仔猪在断奶后一段时间处于营养缺乏性单纯小细胞性贫血状态[5]。而断奶后14 d仔猪的大部分血象指标已恢复到断奶前水平。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仔猪断奶后第7天血液中的WBC明显下降,尤其是W-SCR比例下降明显,表明仔猪在断奶阶段的应激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及W-SCC减少;断奶后第14 d WBC数恢复到断奶前水平,且WBC水平比率明显高于W-SCR比率,表明在断奶应激以后仔猪W-SCC数量下降,巨噬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增多,预示着断奶应激后仔猪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增强。

2.2 早期断奶应激引起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变化

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见表2。由表2数据可知:断奶后第7天的Ig G、Ig M、Ig A指标均显著低于断奶时和断奶后第14天的水平(P<0.05);而断奶后第14天除Ig G指标显著高于断奶时水平(P<0.05)外,Ig M和Ig A指标与断奶时水平并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仔猪断奶后第7天受断奶应激的影响较大,能造成Ig G、Ig M、Ig A指标的显著下降;但到了断奶后第14天,仔猪的断奶应激影响已经基本消除,并逐渐恢复甚至超过断奶前的水平。

g·L-1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3.1 断奶应激引起血象变化进而影响到仔猪的生长速度

早期断奶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力,增加产仔数,控制疾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6]。但早期断奶易引起仔猪应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食欲差、消化不良、生长慢、饲料利用率低、抗病率下降等[1]。根据本研究结果,早期断奶应激可造成断奶仔猪血象指标的明显变化,主要是引起红细胞减少而造成的贫血。这与断奶应激造成仔猪采食量减少、消化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从而导致仔猪体内铁等造血元素缺乏、引起营养性贫血有关,由此最终影响到仔猪的生长速度。

3.2 断奶应激引起免疫球蛋白含量减少导致仔猪免疫力降低

冷静等[7]研究认为:仔猪在21日龄时才开始建立自己的免疫系统,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所以早期断奶应激会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和免疫水平。本研究也发现仔猪在断奶后第7天红细胞、白细胞显著减少,且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含量更是处于最低水平,这与吴金节等[4]提出的仔猪在断奶后1周内受到的应激最大的结论相一致,同时也证明了此阶段仔猪的抵抗力相对最弱,最容易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发病;但断奶后第14天基本恢复到断奶前水平,表明仔猪在断奶后第14天基本上消除了断奶应激,适应了断奶后的生活,抵抗力也逐步提高。由于仔猪从断奶时到断奶后第14天的Ig G、Ig M、Ig A含量处于低水平状态,为了提高生产成绩,必须要特别加强对断奶后14 d内的保育猪的饲养与管理,这对于提高保育期仔猪的成活率及整个阶段生猪出栏率非常重要。

3.3 应用中草药复方制剂等可有效防止仔猪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

断奶仔猪往往受到环境、营养、心理等方面应激,常常导致机能紊乱、内分泌代谢异常,抗病力降低,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腹泻,甚至出现死亡[8]。为了解决仔猪断奶应激问题,国外主要是通过日粮组成的改变、温控以及其他小环境的控制来防治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但小环境控制需要高额的投入,这在国内养猪场特别是小型猪场和农村散养户很难办到[1,3]。所以有学者提出应用复方中草药制剂能够更加容易解决这一问题,如吴金节等[9]采用“神曲、麦芽、山楂、当归、炙黄芪、补骨脂、金银花”等组成的复方中草药制剂,刘莉等[10]利用“党参、炒白术、伏苓、甘草、黄芪”等四君子汤加味复方中草药制剂等,均能显著提高仔猪白细胞吞噬率、PHAT-淋巴细胞转化率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仔猪免疫力,减轻仔猪断奶应激。另外,还有研究在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锌源、不同剂量高锌日粮,使仔猪的体重、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腹泻率却极显著降低[6]。可见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和措施,都能有效防控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金节,王勇,刘有水,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的生长和发病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6(2):188-191.

[2]高艳霞,仁瑞清,李建国,等.断奶应激对犊牛血液生化、免疫和内分泌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4,34(8):1294-1299,1303.

[3]吴金节,龙彩虹,张德群,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0,20(3):261-263.

[4]吴金节,王希春,李义刚,等.高铜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动态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6,26(6):677-680.

[5]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6]吴金节,张德群,章孝荣,等.早期断奶应激对仔猪某些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1,21(2):170-173.

[7]冷静,朱仁俊.不同日龄断奶应激对仔猪血液生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3-1854,1880.

[8]汤继顺,吴金节,王希春,等.锌源和锌水平对断奶应激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07,27(6):927-930,934.

[9]吴金节,章孝荣,王勇,等.复方中药制剂防制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1,29(2):236-238.

血象分析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5例患者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2012年住院患者,均经确诊为AIDS,其中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56岁,平均年龄为(34.5±4.6)岁,所有患者治疗前均接受血常规与骨髓形态学等必要检查。

1.2 艾滋病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发热患者23例,时间最短8 d,最长1年左右;咳嗽者8例,时间最短5 d,最长1年左右;体型消瘦患者10例;腹泻患者7例,时间最短20 d, 最长5个月左右;4例患者见颈淋巴结肿大;3例患者出现皮疹,伴随的其他症状主要有:头痛、咽痛、视物模糊、盗汗、瘀斑、下肢浮肿、面色苍白等。此外,体征方面,发热者最高40.5℃;肿大淋巴结主要位于颈部、腹股沟等,直径最小2 cm,最大4 cm,平均直径为(3.2±0.5) cm;肝脾肿大患者5例,其中,肝脏最大者齐脐;口腔溃疡患者4例。

1.3实验室检查

本文55例艾滋病患者均接受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初筛,由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确认为艾滋病阳性。采用,分析患者外周血细胞(日本东亚SysmexF-800型全自动血细胞仪)。骨髓形态学检查内容:分析骨髓细胞200个以及外周血细胞100个。

1.4 并发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艾滋病标准,所有患者均处于艾滋病进展期,常见并发症:10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4例患者出现霉菌性肠炎,2例患者见组织胞浆菌,6例患者并发肺结核,3例患者并发胃溃疡,2例患者出现带状疱疹,1例患者出现肛周疱疹。

2 结果

2.1 外周血象

本文55例艾滋病患者中,9例患者经检查,发现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血红蛋白及白细胞二系减少的患者9例;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的患者10例;单纯血红蛋白减少患者4例;单纯白细胞减少患者15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5例;白细胞增高异常的患者3例。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大大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且小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稍向左偏移。

2.2 骨髓象检查

本文55例艾滋病患者中,经骨髓检查,36例患者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12例见有核细胞明显活跃,7例见有核细胞增生降低。36例核细胞增生异常的患者中:25例患者出现反应性早幼粒细胞异常增多现象;该粒细胞主要表现为胞体增大,且呈不规则形状,其细胞内可见内外浆,浆量丰富,且颗粒变大;部分中、晚幼粒细胞细胞核膨胀,可见已经破碎的细胞以及细胞碎片。5例患者存在感染性骨髓象、4例真菌感染骨髓像(骨髓经培养,鉴定为马尔尼菲青霉菌)。2例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本文红细胞骨髓象中,巨幼改变较普遍。成熟的红细胞呈线状排列,片尾可见已被吞噬的成群桑葚状的病原体的网状细胞。

3 讨论

外周血象异常在HIV感染的艾滋病患者中非常常见,常见的如贫血、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等均为其血液异常的表现,对患者机体伤害较大。据报道,70%~80%的艾滋病患者会发生贫血,处于晚期是,一半左右的患者存在粒细胞减少现象,大约一半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4,5,6]。但是由本组患者检查结果可见,本组患者粒细胞减少以及血小板减少的比率均小于报道值,分析原因可能是本组患者的样本数较小,尚不具备代表性有关。

引起HIV感染患者贫血的原因较多,研究表明,其产生贫血的主要原因为,患者体内存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7],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从而导致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另外,有学者发现,HIV感染患者体内有针对于自身红细胞的抗体,进而造成溶血现象,同样导致贫血的发生。再者,AIDS患者体内叶酸、VB以及铁元素减少亦可引起大细胞性或者小细胞性贫血[8]。本文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象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且小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稍向左移。HIV感染机体后,通常是导致T淋巴细胞亚群中T4的衰竭,从而引起细胞免疫缺陷。

机体容易发生真菌、病毒等低毒性或者机会性感染因子所致的反复感染,从而引起机体多种器官组织被感染,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HIV感染患者,体液免疫以及B淋巴细胞功能均正常,所以被HIV感染后,机体会分泌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导致红细胞出现缗线状排列,使得血沉加快[9]。

无症状HIV感染者中,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大约为10%左右,处于晚期的患者,其发生率较高(50%)。患者血液中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为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成减少。据报道,经该病毒感染的正常细胞,可产生一种可溶性抑制物,其可抑制粒细胞生成,随着粒细胞的逐渐减少,患者血清G-CSF水平也随之下降[10]。同时,粒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者的感染几率,其感染的发生率大约为17%左右。另外,本文见部分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血小板的减少是因为血小板生成的减少、增加的破坏。艾滋病患者的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血小板产生降低。HIV结合巨核细胞的CD4受体,从而进一步感染并破坏巨核细胞,造成血小板减少的发生。

HIV可以侵犯骨髓,进而引起类似于血液病的骨髓异常改变[11]。本组55例患者中,大部分患者位骨髓中有核细胞增生活跃和明显活跃,极少部分见增生减低,感染性骨髓象及真菌感染骨髓像较少。有粒系在晚幼粒阶段有成熟障碍,多见于中性粒细胞核左移,单核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红系细胞大部分有增生现象,且可见成熟的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AIDS患者中,骨髓象异常具有共同的表现形式,例如,有核细胞增生程度增加或者减少、网状细胞和浆细胞增多并且病态造血、成熟红细胞呈缗线状排列。在骨髓涂片中,感染病原体以马尔尼菲青霉菌为高。马尔尼菲青霉菌主要侵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随着血液游走于组织间隙中,所以,骨髓更容易受到马尔尼菲青霉菌的侵犯。

总之,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异常在艾滋病患者中常见,也是主要的血液学改变,并且血液异常改变会伴随艾滋病病程和患者免疫状况的逐渐恶化而逐渐加重。因此,通过对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异常改变的分析,有利于指导相应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异常改变, 为临床对患者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组共55例艾滋病患者, 对其进行外周血细胞检查, 骨髓细胞形态检查, 并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例患者外周血细胞三系减少;血红蛋白及白细胞二系减少的患者9例;白细胞、血小板二系减少的患者10例;单纯血红蛋白减少患者4例;单纯白细胞减少患者15例;单纯血小板减少患者5例;白细胞增高异常的患者3例。血常规检查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大大降低, 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增高, 且小部分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核稍向左偏移。经骨髓检查, 36例患者见有核细胞增生活跃, 12例见有核细胞明显活跃, 7例见有核细胞增生降低。另外, 5例患者存在感染性骨髓象、4例真菌感染骨髓像, 2例患者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骨髓象中, 巨幼改变较普遍。结论:外周血细胞及核骨髓细胞的异常变化为艾滋病患者常见的血液学改变, 其与HIV及其基因产物扰乱辅助细胞的造血调节功能, 进而干扰造血干细胞的增值和分化相关, 同时还可能与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相关。

血象分析 篇7

研究已渐渐证实,低氧训练要取得很理想的效果并不依赖于低氧刺激的持续性和低氧暴露的时间长短,其关键在于多次的由低到高、由高到低的转移,1~2h的低氧刺激比更长时间持续的处于低氧环境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机体耐缺氧的能力。因此,Hoppeler在传统高原训练法和高住低练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正式提出了低住高练训练模式。这是一种有效提高有氧耐力的新的模拟低氧训练模式。通常是指运动员在平原人工低氧环境中训练数小时,而在常氧条件下恢复,如此连续让运动员在低氧和平原环境下以一定运动强度和时间进行交替性训练,而晚上睡在平原环境。这种方法可以发挥高原缺氧和运动双重刺激对机体的有益影响,可以避免高原低氧不利于身体恢复的缺点,同时对心肺功能的刺激也非常强烈。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 1研究对象

现代五项国家队队员男子4名,女子1名(其中国际健将4人、国家健将1人)。

1 . 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 法

查阅近20年来关于高原训练和LoHi训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及专著,为归纳、概括LoHi训练的特征,并进而为科学制定LoHi训练计划建立进行理论准备。

1.2.2实验计划

5名运动员进行每周3次(为周一、三、五),每次2h的5周LoHi训练(氧浓度为15.4%~14.3%,模拟海拔高度2500~2800m)。训练内容包括跑台跑和拉伸。在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2011年12月12日至2012年1月30日)每周一清晨采血,对运动员的血象变化进行观察。在每次训练课中,采用心率表和血氧饱和仪对运动员训练负荷进行监控。

本次训练为冬训期间的体能训练内容,主要目的是发展运动员的一般有氧运动能力,提高心肺功能,提高爬坡能力。整个训练计划分为两种不同的负荷的递进:低氧负荷和训练负荷。低氧负荷:前3周为氧浓度15.4%;后2周氧浓度为13.4%。训练负荷主要以通气阈强度以下的生理负荷对应跑速为主,采用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

1.2.3数理统计 法

实验结果采用Excel 2010进行常规数据处理,数据结果采用M±SD(M为平均数,SD为标准差)表示。用SPSS 17软件统计包处理。血象指标采用重复性测量方差分析处理。显著性水平为P<0.05, 非常显著性水平为P<0.01。

2实验结果

5周LoHi训练,RBC、Hb、HCT变化在前三周并不明显。RBC和Hb在第一周升高(RBC+0.63%,Hb+0.67%),而后两周降低(RBC-0.38%、 +0.34%,Hb-1.75%、-1.08%),在第四周时出现上升 (RBC+3.04%, Hb+0.54%),并且在第五周出现最高峰(RBC+9.46%,Hb+8.49%),但是并没有显著性。HCT在第一、二周出现上升(+1.72%,+1.72%),在第三周时出现下降(+0.70%),但仍高于低氧暴露前,而后两周出现上升(+4.15%、+13.47%)。MCV在第一、二周时呈现上升趋势(+0.99%、2.11%),在第三周时下降 (+0.29%),在第四、五周时上升 (+1.08%、 +3.17%)。所有血象指标与暴露前没有显著性变化。(见表1)

3分析讨论

从血象变化看,前三周与正常训练时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在第四周后出现升高。这可能与低氧负荷的积累和低氧负荷的变化(第四、五周低氧负荷为13.4%氧浓度,模拟高原2800m)有关。

有关的报道中,血象的变化也是呈现不同的情况,高炳宏的实验中,Hb和RBC都是呈现先升后降,并且在训练中出现最高峰,出舱后变化并没有训练中数据高。陈燕萍的报道中,Hb的变化表现出于本次训练相似的情况,出现两次峰值(第5天和第16天)谷底为第10天。而曹艳霞的报道中,HCT、Hb是出现先升后降的现象。但是RBC变化成波浪形。沈倬的报道中,Hb在前两周中出现下降,在第19天时出现上升,但随后表现为下降。这些报道说明,LoHi训练中血象变化的复杂性,这主要是低氧暴露的时间不同,以及运动强度的不同。这些报道说明,LoHi训练中血象变化的复杂性,这主要是低氧暴露的时间不同,以及运动强度的不同。对比这几次训练的低氧负荷时间和Hb峰值出现(见表2)发现各个峰值的出现并不依靠低氧暴露时间,其主要是在第三周出现,但是通过低氧暴露的次数看,大体是相同的。这在一方面说明低氧暴露叠加的效果可能与低氧暴露的次数有关,但是低氧训练的暴露次数在这几次实验中并没有变化,所以并不判断是否还有别的影响因素。本次实验中峰值出现都集中在第五周时间。这主要与实验中提高模拟海拔有关 (第四周从模拟海拔2500m升为2800m)。

经过5周的LoHi训练后,优秀现代五项运动员的RBC、Hb、HCT分别增加了+9.46%、+8.49%、+3.17%,但是没有显著性变化。在通过组间不同运动员血象变化与训练负荷和低氧负荷的比较发现,在第一周血象指标可能更表明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能力, 但是在随后的时间中血象变化表现出很多的差异性,并且与训练负荷的关系也各不相同,所以对于负荷的控制更应该根据训练中运动员的表现和完成训练的情况而定。

4结语

上一篇:国际化外语人才论文下一篇:网运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