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2024-12-16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精选9篇)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1

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马拉松的举办地, 衡水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而公示语作为一个景区, 一个城市, 乃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大使”就自然而然地要得到我们足够的重视。因为公示语翻译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外国友人和游客对其的理解度和衡水对外宣传效果的强弱。

一、衡水湖旅游景区汉英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一) 公示语翻译缺失

衡水湖景区公示语翻译缺失现象较为严重, 诸如“水深危险”这类的公示语对于游客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但是翻译的缺失则有可能给外国游客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故应将缺失的翻译进行查漏补缺。

(二) 译名不统一

译名不统一现象在全国各个旅游景区都屡见不鲜, 衡水湖旅游景区也存在这一现象。如“景区”一词存在scenic zone, scenic area, scenic spot三个不同的版本;“当心触电”一词也有两个版本:Danger!Electric Shock和Danger!High Voltage。

(三) 拼写错误

投诉电话Complaint telephone, 正确的拼写应该是Complaints telephone。

衡水Heng Shui, 衡水是一个专有地名, 在做汉英翻译时, 应该按照汉语拼音方案处理, 也就是首字母大写, 两个字的拼音要连写, 且不需连接符或空格, 即Hengshui才是正确的拼写。

(四) 语法错误

燕赵最美湿地Most Beautiful Wetland in Hebei, 此处既然强调是“最美”, 当然要用形容词最高级形式来表达, 而有点儿英语基础的人都知道形容词最高级前通常都要加the, 故正确的译文应该是The Most Beautiful Wetland in Hebei。

衡水湖水域面积为75平方公里, 是华北单体最大的淡水湖泊, 具有独特自然景观和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芦苇、荷花等各种生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 构成了衡水湖景区观景、观鸟、赏花、游船、品鱼、享受天然氧吧的人间仙境, 鸟类天堂。 (Hengshui Lake covers a water area of 75 square kilometers and is th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Norther China.It has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s and natural wetland ecosystems consisting of meadows, marshes, beaches, water, woodland, reeds, lotuses and other habitats, which constitutes a fairyland on earth and paradise of birds in Hengshui Lake Scenic Spot including sceneries, birds, flowers, cruises, fish products and natural oxygen bars.) 此段的翻译中, 独特自然景观和天然湿地生态系统都是单数, 故正确译文应该是It has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and natural wetland ecosystem;而其后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 which指代的应该是独特自然景观和天然湿地生态系统这两样事物, 故谓语动词应该为constitute。

(五) 用词不当

衡水湖导游全景图Hengshui Lake Tour Panorama, 译文所表达的意思重点突出了“全景”二字, 而此处我们更应该注重的是“导游”二字, 故此处的翻译改为Tourist Map of Hengshui Lake更为合适。

景区内禁止烟火prohibit scenic fireworks, 此处将烟火译为了fireworks, 而fireworks的含义是“烟花爆竹”, 与“烟火”有本质的区别。其实, 在英语当中本身就有与“禁止烟火”相对应的表达, 即“No Smoking!”, 或者也可以用“Smoking and lighting fires strictly forbidden”一句来表述亦可。

当然, 笔者发现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还有译文语言累赘等问题。但篇章所限, 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 译者的问题。首先, 译者自身的水平有限, 这里的水平不仅仅是指译者的英语语言能力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 还有其汉语功底;其次, 译者的翻译态度不够严谨。第二,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公示语的翻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监管力度不够。例如, 对于公示语的翻译没有专门的部门进行规范管理;公示语标牌的制作过程缺乏专门人士指导, 导致不懂英语的人出现拼写方面的低级错误。

三、改进措施

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既要规范, 又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创新, 又要保证译文准确。我们应当让公示语的英译为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 而不是给它的脸上抹黑。因此, 课题组对衡水湖景区汉英公示语翻译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 提高译者的水平

要提高译者的水平, 首先要提高其英语语言能力;其次要提高其汉语功底, 因为汉语表达能力和对汉语的理解能力直接影响到翻译质量的好坏;最后, 要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要知道没有一定的常识, 译者的语言水平即使很高也是无法做好翻译工作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可组织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聘请专家来培养翻译人才, 培训合格者方可上岗从事翻译工作。如此一来, 不但能较好地提高译者的水平, 而且也可以使对翻译人员的管理朝向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二) 增强全民的外语素质和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全民的外语素质和水平, 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大家对英语这门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避免出现公示语制作方面的低级错误, 而且最主要的是公众对于公示语翻译的舆论监督能力的增强, 从而形成及时有效的反馈。全民监督、全民参与定能有效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

(三) 政府统一管理

政府可成立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或者机构, 例如翻译协会 (由拥有翻译资格证和各高校从事翻译教学多年的优秀教师组成) 来专门负责对包括旅游景点在内的公示语的翻译现状进行统一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避免出现管理混乱、互相推卸责任等不良现象。此外, 制作公示语标牌的单位或个人也应要求具有相应的资质。

参考文献

[1]林丽凤.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的错误分析——以福州左海公园公示语英译为例.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09 (4) .

[2]刘翠萍.九华山旅游景点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http://www.doc88.com/p-298580175098.html.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2

【摘要】河北省是旅游大省,近年来我省旅游的国外游客越来越多,景区英文公示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然而,目前我省景区公示语在英译方面普遍存在着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汉语化翻译等问题。本文以狼牙山景区为例,梳理了公示语英译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规范景区公示语英译的对策。

【关键词】公示语 翻译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景区公示语,也叫景区标识语,是指在旅游景区内展示给旅游者看的公示性文字语言。具体而言,指示牌、旅游指南、景点解说牌、路标、景区简介等均属于景区公示语。

近年来,随着河北省大力发展对外旅游业,加强对外文化宣传,景区英文公示语在建设良好的景区语言环境,促进对外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逐渐凸显。然而,目前我省的入境旅游语言环境不理想,景区英文公示语错误较多,这无形中影响了我省旅游业的发展,阻碍了我省文化的对外传播。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赶赴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狼牙山景区,通过系统的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景区公示语英译素材,梳理出了较为典型的问题。

二、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整理在狼牙山景区中搜集到的公示语英译素材,笔者梳理出了以下六种景区公示语英译的问题。

1.单词拼写错误。拼写错误是公示语翻译错误类型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广泛的。发生的原因有三:一是工作人员印刷错误,二是译者翻译功底不足,三是译者粗心大意。在狼牙山景区内,此类问题比比皆是,如“The price of entran”(索道价格)中的“entran”,应为“entrance”; “shoot the Japanes general” (击毙日军将领) 中的“Japanes”,应改为“Japanese”。

2.译文混乱,不统一。在旅游景区中,由于景区过大,翻译人员不统一等原因,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对同一公示语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译法,造成译文不统一。比如狼牙山景区内,对于“狼牙山”这一名字的英语表述就出现了 “Langya”、“Langyashan”、“langya mountain”、“Langya Mountain”等诸多版本,这容易使外国游客感到迷惑,应统一译为“LangYa Mountain”;景区内指示游客行动的词语“出口”有“Way Out”、“Exit”等多种译法,应该统一为一种翻译“Way Out” 或“Exit”。

3.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存在于景区公示语翻译中的又一突出问题。在狼牙山景区供游客搭乘的缆车中,有这样的公示语“In the cable car,smoking,play and throw waste items is forbidden”其中“play”与“throw”皆应为动名词形式,且由于此句话主语为复数,系动词不应该用“is”。而应用“are”。

4.译文与国际通用英语表达不一致。对于一些景区公示语,国际上有通用的、人们广为认可的英文表达,如果在翻译景区公示语时,不遵循国际表达惯例,生硬翻译,易使国外游客不知所云。在狼牙山景区中,此类公示语翻译问题比较突出。如将国际通用的“Non-Recyclable Materials”(不可回收物),表述为“cannot be recycled materials”; 将“Notice to Visitors”(游客须知),写为“Passenger Notice”。

5.逐词逐句死译。在景区公示语翻译中,不顾原文传达的意图,一味词对词、句对句翻译的问题较为普遍。在狼牙山景区公示语中有这样一句“Please do not climb. Pay attention to safety”(请勿翻越 注意安全)。这句英文公示语,完全按照中文原文的词序和结构汉英转换而来,表达繁冗,且中心意思不突出。可以将其改为“Caution! No climbing”,不仅句子简短,易于游客理解,且目的更为明确。

6.历史文化背景信息缺省。在景点介绍等景区公示语中蕴含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这对于国外游客来说是陌生的,甚至是缺省的,为国外游客完整理解公示语的意义设置了障碍。比如在狼牙山景区,“棋盘坨”景点的介绍中有这么一句话“It is said that this was the place where Wang Chan and Sun Bin played chess ”(相传这里曾是王禅和孙膑下棋的地方)虽然这段翻译和中文意思完全吻合,但是国外游客并不了解王禅和孙膑这两个中国历史人物的相关信息,看过译文后难以领会其中蕴含的信息。针对国外游客的特点,在翻译时,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相关背景信息进行补充注释。

三、规范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对策

针对上文列数的,存在于景区公示语翻译中的几个主要问题,可以生成和应用相应的对策,以规范景区公示语的英译。

1.针对公示语单词拼写和语法错误的对策。景区公示语单词拼写错误和语法错误一方面源于译者的粗心或翻译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则可能由印刷工作人员的大意引发。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译者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景区管理部门还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对译者进行培训,传授经验。同时景区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工作监督,及时检查景区公示牌的印刷情况,以便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针对译文混乱、不统一的对策。由于景区公示语翻译的工作常常由多个译者共同完成,因此针对同一公示语,常会出现多个不同版本的翻译。针对这一问题,景区公示语的译者之间应加强沟通交流。此外,为了景区的长期发展,旅游管理部门可聘请多个公示语翻译专家针对常用的英文景区公示语进行汇编。如此一来,后来的译者也可有章可循,并且大大减少了其工作量。

3.针对译文与国际通用英语表达不一致问题的对策。要解决景区公示语译文与国际通用英语表达不一致的问题,一方面要靠译者平时对于英文公示语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译者在翻译时,投入时间和精力,翻查书籍或运用电子设备确定较为权威的英文公示语表达。此外,译者还可以借鉴国内一些著名景点中的公示语译文。

4.针对逐词逐句死译、历史文化背景信息缺省的对策。针对逐词逐句死译,以及译文缺失历史文化背景补充信息的问题,译者可借助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指导公示语翻译。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复杂的交际行为,译者应当根据翻译的目的,着眼于原作者的交际意图与译文的预期功能,结合新交际环境和译文读者的社会背景知识、交际需要来决定处于特定译语文化环境中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而不必拘泥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在进行公示语翻译时可以根据翻译的需要,以及受众的特点,对所需翻译的内容进行增补、删减、改译,从而更为准确和有效地传递原文的信息,满足受众的需求。

四、结语

景区公示语是对外宣传景区文化的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之一。精准、规范的英文景区公示语不仅能准确地展示景区的特色,有效促成文化的对外传播,还能给国外游客提供清晰的指引,便于国外游客游览,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采。规范景区公示语翻译不能仅凭译者的一己之力,还需要政府以及旅游管理部门等通力合作,形成较为成熟的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杨自检.英汉比较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

*本文由河北金融学院马瑞贤老师指导完成。

本文系2015年河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1420018)。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3

对于一些共性的景区公示语翻译可以借鉴国内已有的成熟翻译模板。但是徐州市汉文化景区有着其自身独特性所在。首先是能借鉴的国内成熟的翻译经验不多。对于常见的公示语可以借鉴, 但是汉文化公示语的翻译在国内却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直接借鉴使用。其次是翻译内容文化色彩较强。较强的文化色彩也就直接导致了在另外一种语言当中并没有相对应的词来表示该意思。如楚王陵景区中的“封门塞石”指的是在封闭大门时用来阻塞的石头, 而这个在英文语体中并没有直接相对应的词来表达。翻译时则需要考虑两种文化差异的因素, 寻找恰当方式来传达意思。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帮助外国游客了解汉文化景区, 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我们需要对汉文化公示语汉英翻译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

1 汉文化景区汉英标志语翻译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徐州市龟山汉墓、楚王陵、彭祖园等几个主要的汉文化风景区的实际走访与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值得肯定之处, 但除此之外也存在着值得改进的地方。总的来说, 徐州市汉文化景区的汉英公示语翻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1 译文信息丢失与篡改[1]

在调查的景区当中我们经过仔细的对比研究发现, 不少公示语的翻译存在着信息的丢失与篡改。这样的丢失与篡改或者出于译者的无心, 但是其结果却是丢失的成分往往造成了主干意思的混淆, 让外来游客无法理解其中意思。

在对楚王陵的调查中, 我们找到了一块关于“楚王像”的介绍 (图1) , 介绍要表达的中文意思是“这座雕像是根据出土的楚王遗骨复原而成。”英文翻译则是“Using the remaining bones of the king, the experts preserved the statute of the king. ”若从翻译的译文来理解那么英文译文表达的则是“通过使用剩下来的楚王骨头, 专家们保护了楚王像。”与原本要表达的中文原意相差甚远, 让人摸不着头脑。

1.2 译文版本不统一

就目前国内对于中国文化翻译有着许多不同的翻译技巧, 使用不同的翻译方式就会有不同版本的翻译作品。但是在调查的徐州市汉文化景区中却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问题。以“女娲“这个名字的翻译为例子, 在景区的一处“女娲”被翻译成“Nu Wa”, 但是在同一景区的不远处却被翻成了“NüWa”. 这样不统一的翻译版本往往会让人在理解上感到疑惑。 (图2)

1.3 中式英语翻译

在汉文化景区中, 还有一类公示语的翻译并不能称之为错误, 但是让人理解起来总是感到奇怪。这些翻译的用词及搭配往往不同于日常的英语表达习惯, 而是一种中式的字对字的翻译。如在彭祖园的一处路标指示牌对“游乐场”翻译 (图3) 采用了字对字的方式, 翻译成了“Pleasure Ground”;但是这样的自创性的中式翻译往往容易给人造成意思上的误解, Eugene A·Ni-da曾在其书中写到“What is important is the extent to which re-ceptors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translated text.”[2]指出了功能对等应当是判断译文的标准;而在此处的“PleasureGround”的翻译往往容易让人误解为带有贬义的娱乐消遣之意思。而实际上对于“游乐场”的翻译早已有通用的译本那就是“Amusement Park”;

1.4 译文用词问题

徐州汉文化景区当中部分公示语也还存在着一个用词不当、用词错误的问题。在走访的楚王陵当中涉及一个“塞石” (图4) 的概念。“塞石指的是用来封堵地宫的大石头, 以防止盗墓者盗窃”, 在对于“塞石“的公示翻译用的是“Serbianrock”分别由Serbian和rock组成。但是Serbian在字典中的意思是指“塞尔维亚人或塞尔威亚语”与“塞石”并没有关系, 这里显然是一个词的误用。值得多说一句的是, 在室内的展示公示牌中却有着一个较好的“塞石”翻译用的是“the plug stone”, plug意思当中有“to fill a hole with a substance or piece of material that fitstightly into it”[3]也正好表达了“塞”的意思。

1.5 重要公示语翻译缺失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不少景区的重要公示语存在着一个翻译缺失问题:要么是公示语上的信息翻译不全, 要么就是根本没有翻译。

在龟山汉墓的调查中翻译缺失现象较多, 如在“龟山汉墓透视图” (图5) 当中只对标题进行了翻译, 剩下的图片中的内容却并没有。而在龟山汉墓这个景区的“塞石”公示语就只有中文没有英文的对称翻译。这样一种翻译的缺失往往会让外来游客感到遗憾。

1.6 其他问题

除了以上五个问题之外, 徐州市汉文化景区还存在着其他各种问题。如译本排版问题、字母大小写问题、翻译策略使用问题等。大小写问题, 如图6, 图中并没有遵循英文标题首字母大写、实词大写的原则;排版问题可见前面提及到的图1, 在中文文本中使用了两端对齐的格式, 而在英文译文中确是居中, 这样的对齐方式往往与正常的阅读习惯相反, 阅读起来会增加不必要的困扰、也影响美观;还有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彭祖园一处导游图 (图7) 的翻译, 译者直接把“导游图”翻译成了拼音的“DAO YOU TU”, 着实让人哭笑不得。事实上拼音翻译也是翻译的常用策略之一, 但是并非所有文本都适合这种翻译方法, 应当根据情况有所选择。

2 改进措施及建议

在对徐州市汉文化景区公示语翻译的调查之中我们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 对于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可以改正并做得更好的。为此我们针对调查中发现的公示语译本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及建议。

2.1 负责机构转变态度, 加强重视

景区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无疑与该景区的管理负责机构的重视程度有关。首先, 景区负责机构应当逐步重视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填补自身景区当中重要公示语汉英翻译空白、提升自身景区译文质量;其次, 景区机构也应加强管理, 一方面是对公示语标志牌的管理, 做好定期维护与维修, 更补脱落文字。与此同时倡导游客监督, 广纳建议, 调动起社会各界力量。另一方面是加强公示语标志制作过程的监督管理, 邀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制作相应的公示语标志, 避免因制作过程有误而造成的不必要的翻译问题。

2.2 遵循借译原则, 巧妙转换翻译

事实上我国景区公示语翻译研究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几年的研究发展, 国内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各种译文翻译版本。一些常见的公示语翻译完全可以借鉴现有的国内翻译语料库或者借鉴国外已有的较好的例子。

在翻译具有相对浓厚文化特色的公示语言时提倡巧妙转换的办法。如对于“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样一句中国习语的翻译主要是借鉴转换了西方的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 翻译成了“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the Best”;除此之外深圳景区东部华侨城当中公示语翻译也有许多值得称赞之处;如其中的一个景区中文为“大侠谷”在英文当中则翻译成了“Knight Valley”。“Knight”的本意是“Originally a person o noble birth trained to arms and chivalry; today in Great Britain person honored by the sovereign for personal merit”指的是古罗马时代的“骑士”, 而Valley是指两山之间的峡谷。从字面上来说刚好暗中契合了并解释了“大侠谷”这样一个名词在中文里的两层意思, 一是大侠, 二是大峡谷;以上的两个翻译版本都是通过巧妙转换的方式使译文即忠实了原文又符合读者习惯, 不失为一个好的翻译典范。

2.3 注意文化差异, 注重功能对等

汉语与英语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 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常用的直译手法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公示语翻译。强求用直译翻译所有的公示语往往会造成部分翻译词不达意、事倍功半。为此, 我们在不同情况下也应采取一些适当的调整变化。

1) 适当调整语序

由于文化差异, 语言上“英语结构往往紧凑严密, 好比一棵参天大树;汉语结构常常简练明快, 犹如一根竹子”。[4]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对于汉语的句子可以通过适当调整语序的方式以谋求译文的自然, 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

2) 增添必要说明

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词, 在翻译转换中常常遇到词的空缺。在另一文化中并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 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考虑在译文中加入注视帮助读者理解。如对于中国朝代的翻译, 以清朝为例, 单纯地翻译为“Qing Dynasty”外国读者或许并不十分理解, 但若在翻译的时候能增添上国际通用的说明翻译成“Qing Dynasty (1636—1912) ”往往会让译文一目了然便于读者理解。

3) 巧用反译手法

常见的公示语翻译当中使用的大都是直译手法, 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翻译往往会显得语气不够委婉, 也不适用于所有译文。同样是在深圳东部华侨城景区, 景区里面对于“请勿停留”采用的译文是:“Please keep move”;这句话很好地体现了景区标示汉英翻译的非直译手法。“请勿停留”可能直译过来就是“Don‘t stay”, 语气往往较为强硬并不适合作为景区公示语, 而Please keep move翻译过来就是请保持走动, 不就是请勿停留吗?这样一种反译手法在语气委婉程度和句思表达上都体现了翻译的精准, 值得肯定。

3 总结

汉文化景区作为徐州向外的一张名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把汉文化推向世界也将是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汉文化景区公示语翻译体现着一个景区细致化管理的程度, 好的公示语翻译无疑将会为景区增光添彩。在本次对徐州市汉文化景区公示语调查当中我们发现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需要改进之处。本文注重于需要改进的公示语版本对其问题进行归纳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也希望能够对景区公示语翻译工作起到一个参考借鉴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徐州市汉文化景区形象并向国际化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的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3) .

[2]Eugene A·Nid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严久生, 译.内蒙古出版社, 2001.

[3]牛津高阶英汉字典[M].7版.牛津出版社, 2009.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4

【关键词】汉英公示语;翻译;交际翻译;策略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城市中常见的文字语言。但由于汉语的文字和语言习惯于英语有本质上的区别,很多城市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存在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给人以误导,无法发挥公示语应用的作用,还影响城市在外籍人士心中的形象。汉英公示语翻译与汉英翻译还有着一定的不同,公示语翻译更重视翻译语言的简洁性,以帮助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快速的得到帮助。因此,如何做好汉英公示语翻译,已经人们重点研究和关注的课题。

一、汉语公示语翻译现状

公示语的双语化是城市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随着我国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想要了解中国。外籍人士在中国语言不通,实现公示语的双语化,能够帮助外籍人士更好的了解和认识中国。虽然经过多年英语教育的普及和开展,国人的英语水平已经较好,但英语公示语的应用于日常沟通、交流和工作英语有极大不同,如何提高英语公示语的准确度,已经成为各大城市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对汉语公示语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汉语公示语翻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的篡改和丢失

信息的篡改和丢失是公示语翻译比较明显的问题,这些缺乏准确性的公示语,会给外籍人士带来极大的困扰,并影响城市乃至中国在外籍人士心中的印象。由于过去不重视双语公示语的作用,很多城市的双语公示语存在错误。例如,娱乐场所常用的宾客止步,很多直接翻译成Passengers,Stop here。当外籍友人参观游玩后,看到这种公示语,由于汉语不同,只能按照推测的意思来理解,自然而然的站在牌子下傻等,不仅影响了行程,还闹出很多笑话。除此之外,最容易闹笑话的公示语还有“小心落水”。小心落水一般用于公共水景观或私人池塘附近,来提示人们不要在池塘中嬉水游玩,让人们主义安全。但很多池塘管理单位由于英语能力不足,对英语公示语缺乏研究,竟然将小心落水的英语公示语翻译为Please Mind Faling Water,这句中国式英语按照正常的英语翻译,是小心掉落的水。还有的地方将小心落水翻译成Carefully Fall into River”小心落水变成了警告人们掉河里的时候要小心,闹成众多笑话。

(二)语言的失当与错误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国民的英语应用能力并不高。直接反应到社会生活中,就造成了公示语的失当和错误。正因为公民英语应用能力低下,很多简单的却极其重要的公示语错误百出,让人哭笑不得。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设施,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今天,公共场所的厕所甚至需要用五种不同的语言来标明。但很多旅游景区、商场的厕所公示语存在问题。有些地方的公共厕所直接被翻译成Public Toilet,其实只需要写Toilet就足够标明意思。除此之外,一些“禁止**”的公示语,在公共场所经常看到被翻译成为“Dont**”虽然我国对于禁止入内、禁止喧哗等标示见惯不怪,但在外籍人士眼中,公共场所用Dont,预期过重,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距离感。另外,在一些城市的出入口,经常会见到欢迎您下次再来的公示语。其英语翻译往往为“Welcome to…again.”。其实在英语中,“welcome to”等同于 “we invite you to”或者 “you are welcome to”,其意在于对某人表示欢迎,而很少用于欢送场合。在对客人表示欢送时,常用的习惯表达应是“Please come again”。

二、汉语公示语交际翻译策略

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喜欢来中国旅游休闲。英语公示语翻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共性问题,极大影响了外籍人士的旅游积极性,并带来一定的影响。正因如此,如何做好公示语的翻译,已经是值得所有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为了提高公示语翻译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第一位

不同国家的历史、气候养育了不同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其很大程度上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为了使英语公示语得体、准确,在公示语翻译时一定不能脱离以英语为母语国家人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只有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到第一位,才能避免出现中国式英语的公示语翻译,使得公示语在外籍人严重更为亲切、自然。对于一些具有我国特色的公示语翻译,也可以依托于西方文化和思维习惯来解决,以让外籍人士能够准确的理解其意义。例如,可以将富含历史元素的“红旗手”,翻译成为更为贴切的Advanced worker。以实现在完成公示语作用的同时,能够向外籍人士展示其历史意义和价值。

(二)做好语境分析

公示语作为一种特殊文体,其不同的使用场景有着不同的表达要求。英语公示语中,并不是任何词汇都能够随意应用,这是由于英语不同的词汇所携带的情感不同。在进行交际翻译时,翻译者一定要根据语言所处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不仅将字面意义翻译出来,还要向人们表达其在语境中所代表的含义。因此,翻译者在公示语翻译中,一定要避免直译,而是要灵活的运用和变通,最大化的提高公示语翻译合理性。

(三)把握住公示语翻译的特点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存在很大的区别,交际翻译关键是要传递信息促使读者去感受、思考,所以要想解决汉英公示语翻译问题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公示语的特点。而公示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公示语使用大量的名词、动词、动名词、缩略语以及短语,比如“禁止吸烟”被译成了“NOSMOKING”,这里就是用的动名词;第二,公示语不用生僻词汇,这是因为考虑到读者的文化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尽可能地避免使用术语、古语及生僻词语;第三,公示语的文字与通用标志公用,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获取信息,通常会将文字与通用标识一起使用。只有了解了公示语的这些特点,才能更好地解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四)公示语和通用标志共用

公共标志在公共场所十分常见,这些公共标志所表达的意义更为准确。公共场所所应用的公共标志,已经逐渐实现了世界通用化。为了提高公示语的表达力,提高公示语准确性,在公示语翻译中,可以与这些通用标志共同使用,从而提高公示语的表达准确性,避免给外籍人士带来不必要的困扰。

综上所述,想要推进国内各大城市的国际化发展,提升公示语翻译的质量势在必行。为了有效的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译者在公示语翻译时一定要重视其与其他语言场景翻译的区别,把握好公示语的特点和中英文化的区别,并做好语境的分析合理的选择词汇,提高公示语翻译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我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燕. 交际翻译策略研究——以其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的运用为视角[J]. 成功:教育版, 2011(23).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5

“公示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1]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指示、提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2]一个城市公示语的翻译和应用的规范程度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整体文化素养和国际化程度以及开放化程度。[3]公示语作为一个信息时代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标志, 承载着公开面对公众, 并且担负着给予公众行为需求的信息传递的功能。随着国际间政治, 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 在世界正在日益地球化的今天, 公示语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译语受众对于所到之处的感情和态度, 进而影响公示语所在城市的形象和发展。本文考察了曲江南湖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 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存在的问题

1. 书写错误

公示语的书写应该有统一的规范。随处可见的公示语大小写不一致, 例如XI’AN, 有的则是Xi’an;BANK OF COMMUNI-CATIONS, Bank of Communications;有的词与词之间没有间隔, 如曲江不夜城电影院门口的“Boxticket”;有的则拼写不全, 如“Staf only”。这些书写的混乱和错误, 有些是由译者的粗心造成的, 有些是因为标识制作者没有认真校对造成的。

2. 用词不当

译语用词不当。如:“文明观赏请勿乱画” (大唐不夜城) 翻译为Civilization view and admire please don’t describe。名词Civilization的解释: (1) becoming or making sb civilized, 开化, 教化; (2) (esp advanced) state of human social development; (尤指高级的) 文明, 文明阶段; (3) civilized condition or society, 文明的环境, 文明社会, 文明世界[13]“view”的解释为: (1) state of seeing or being seen from a particular place;field or vision, 观看, 看, 视野, 眼界; (3) can be seen from a particular place, esp from natural scenery, 从某处看到东西, (尤指) 自然美景, 风景。[4]操英语的游客怎么可能把“civilization view”理解为“文明观赏”呢?而且, “civilization view and admire”从语法上讲, 怎么能搭配在一起呢?还有“civilization view and admire please don’t describe”中的“describe”, 稍有英语常识的人都不会选用这个词, 而会考虑“doodle”或者别的什么词语。“大唐不夜城”译为“Great Tang All Day Mall”, 这个意思是“只在白天营业的商场”。“All day”在英文就指白天, 和“不夜”没有关系[5]。这样的翻译就只是考虑词汇的字面意义, 没有注意到“不夜城”的深层意义, 从而造成译语读者的误解。

除此之外, 公示语“严格禁用生僻词汇, 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 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术语”。[6]如“厕所”翻译成Toilet, 涉及性别时, 男厕译为Gents/Men, 女厕译为Ladies/Women, 但是南湖边的男女厕所却翻译成Male和Female, 就是不妥的, 因为“Male”和“Female”翻译是“雄性”和“雌性”, 一般常用于研究和医学领域, 带有一定的动物性, 不具备人文性质。

3.译文混乱

名称的译语混乱。纬二路上把大唐通易坊译成Tang Dynasty fair, 而曲江大多数地方都把冠以大唐为名称的称谓译为“Great Tang”。再如雁塔路赛格电脑城附近交通指示牌上“大雁塔”英文名称是:Da Yan Ta pagoda, 而在大雁塔北广场外小寨东路上交通指示牌上, “大雁塔南广场”的英文名称则成了:South square of The Giant Wild Goose Pagoda。“大雁塔广场管理处”的英文翻译是:Big wild-goose pagoda Square Management Department。同一名称的事物不同的译称就可能使译语受众搞不清楚“Tang Dynasty”和“Great Tang”是不是同一个朝代, 而同一地名的不同译语也会使译语受众一头雾水。

4.不符合惯例

许多译语不符合国际惯例。如南湖边“闲人莫入”, 译为Strangers are forbidden;“游客止步”为Tourists please stop;而“请勿戏水”, 隐含的是水深, 不要靠近水面戏水, 以防滑落水中, 造成危险, 国际上通用“danger!deep water”。不是我们字面玩水的意义:Please don’t play with water, 或者please keep away from water。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译语错误, 笔者提出一下相应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做到拼写和书写的规范化。译者应该认真细心的书写译语, 注意书写的规范;标识制作者严格按照译文制作, 认真校对。

2.公示语简洁明了, 因此选词至关重要。一个词不仅具有它本身的意义, 还有联想意义和结构意义;而且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词的外延和内涵在文化方面也有不同。因此, 在选词时不可避免的要考虑这些因素。在原语转化为译语的过程中, 重视信息内容, 选词首先考虑反映语言深层意义的功能对等, 而不是反映词汇表层意义的结构或者形式对等翻译意义上的对等, 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 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公示语的翻译就是要很好地将原语转换成译语, 在这过程中既要保持原语中的信息, 又要顾及文化差异, 使译语读者能正确地领会信息, 同时又使原语不失原来应有的功能, 更不能因文化差异导致意义上的误解和情感上的伤害。因此在翻译选词时一定要注意英汉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例如, 抛开字面意义, 运用功能对等的理论, 译者就不会把“大唐不夜城”译为Great Tang All Day Mall, 而可能会想到“sleepless”, 或者“ever-bright”等此类的词汇, 就不会犯下这样的词不达意的错误了。

英语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通用语言, 不同国家的游客对英语的掌握程度不同, 所掌握的词汇量有很大差异。旅游景区公示语翻译应该尽量采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词汇, 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 采用大众都能易于理解的译文。

3. 同一名称应该有统一的译语。

统一化就是同一事物具有约定俗成或者统一的译语, 避免同一事物不同的译语, 造成混淆不清。公示语的语义具有特定性和唯一性。“任何公示语标识的含义都不应产生歧义、误解, 否则会导致不良后果。同一个公示语出现在出版物、宣传品、路牌、交通标识等任何场合, 均是统一的。这和术语的单义性原则是一致的。”[7]因此, 标识管理部门非常有必要对同一名称采取统一的译语。

4. 对于实现公示语的国际化, 使其符合国际惯例的问题。最

实用而简洁的办法就是采用“拿来主义”。[8]有不少公示语在欧美国家也是普遍存在的, 对于这类公示语的翻译, 我们完全可以采取“拿来主义”, 直接借用即可, 比如说“请勿踩踏草坪”不是Don’t tread on grass!而是Keep off grass。而象“闲人莫入”, “游客止步”这样的公示语, 只要采用英美人在工作场所的简单提示语Employees/Staff only即可。

结语

公示语的翻译, 作为一种在公共场所使用的特殊的应用文体的翻译, 有它自身的要求和翻译标准, 以及由此而采用的翻译策略。只有充分而深刻的理解原语和译语两种文化和语言的内在含义和外在的表达形式的相同和差异, 才能要做到书写规范、选词准确、语法正确, 同一事物应具有约定俗成或者统一的译语, 并且要使公示语的翻译符合国际惯例。除此之外, 成功的公示语的翻译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尽快完善和提高旅游景区公示语的译语质量已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杨红全《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06 (43-46) .[1]杨红全《也谈汉英公示语的翻译》[J].中国翻译, 2005, 06 (43-46) .

[2]吕和发.公示语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5, 02: (21-23) .[2]吕和发.公示语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5, 02: (21-23) .

[3]北竹, 单爱民.谈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05.[3]北竹, 单爱民.谈英语公示语的语言特点与汉英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05.

[4]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第四版) , 商务印书馆, 2002.[4]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 (第四版) , 商务印书馆, 2002.

[5]http://bbs.xbus.cn/thread-68707-1-1.html.[5]http://bbs.xbus.cn/thread-68707-1-1.html.

[6]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01.[6]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 2004, 01.

[7]黄德先, 杜小军.《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J].2007, 04.[7]黄德先, 杜小军.《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J].2007, 04.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6

公示语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的具体体现。因此其翻译质量将会响到游客的旅游线路、兴致、感受及印象, 进而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 对旅游景区公示语的特点和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公示语就是公开和面对公众, 告示、指示、提示、显示、警示、标示与其生活、生产、生命、生态休戚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凡公示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 涉及衣、食、住、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都在公示语的研究范畴之内[1:2007]。该文主要围绕无锡市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展开研究, 旨在研究公示语文字信息内容, 主要包括导游图、票价、景点解说、景区设施说明等景区内公示语的翻译。

近几年来, 国内学术界逐渐开始关注旅游景区公示语, , 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在景区公示语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归纳出我国目前景区公示语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研究成果总量不多, 但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太少, 在公开发表的51篇相关论文中, 只有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愈来愈多的学者尝试借用相关翻译理论分析研究景区公示语翻译, 其中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做受欢迎;大多数研究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但研究样本总体偏小;研究方法大多以零星调查和个人主观感受为主, 缺少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于2008年建成的全国公示语翻译语料库让学术界看到了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在景区公示语研究方面的应用价值, 为国内相关研究开启了新的视角。但遗憾的是, 该语料库目前一直处于瘫痪状态, 未能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应用价值。而同样遗憾的是, 国内景区公示语研究方面的学者对语料库方法并不是很感兴趣, 在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中, 通过语料库语言学途径对景区公示语展开研究尚属凤毛麟角。有鉴于此, 该文试图在此方面进行一些尝试, 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无锡各大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展开研究。

2 语料库的创建

2.1 语料收集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无锡市4A级和5A级旅游景区的导游图、票价、景点解说、景区设施说明等景区内公示语的翻译, 所以语料的收集过程比较繁琐。作者首先深入到各大景区拍摄了近200张相关公示语翻译的图片, 然后通过汉王OCR图片识别软件将图片信息转换成Word文档, 辅助以人工校对, 再转换为文本文档, 从而构成无锡旅游景区公示语英汉平行语料库 (以下简称为WXTEC) 的语料来源, 该库共包含680个句对。

2.2 语料的整理、标注和对齐

在语料文本的整理过程中, 作者使用了一款叫做“文本整理器”的免费软件, 该软件作者署名为“风林”。界面友好直观, 操作简单。可单个处理文本, 也可批量处理文本[2:33-34]。

本研究的标注首先采用词性赋码。通过CLAWS词性赋码器, 我们对英文文本进行了词性标注, 该软件是兰卡斯特大学计算机语料库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 赋码准确率一直维持在96%~97%之间。另外, 为了便于对公示语英译策略展开研究, 我们在句子层面上对无锡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语料库中的680个句对进行了翻译策略标注。

鉴于研究目的, 本研究要求英汉语料实现句子层面上的对齐, 但由于语料本身的特点, 中英语料实现自动句子对齐错误太多, 所以本语料库的语料对齐主要采用人工对齐方式。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基本数据统计与分析

以普通英语语料库FLOB作为参照语料库, 通过语料库软件Wordsmith 5.0,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关于两个语料库的基本数据。

类符/形符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本用词的变化性。但是当文本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 两者的比率无法反映用词的变化性。因此我们需要采用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来反映用词的变化性。从表1的标准化类符/形符比来看:WXTEC的用词变化性大于FLOB;平均词长稍长与FLOB;平均句长和平均句长标准差均大于FLOB。这说明和普通英语相比, 无锡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文本的用词更为丰富、难度更大, 句子更长、句式变化更大。

借助Antconc软件我们分别检索了WXTEC和Flob中名词和动词的比重, 名词的比重分别为39.03%和33.73%;动词的比重分别为12.43%和17.78。这说明了无锡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文本中名词使用比重较大, 而动词偏少。

3.2 翻译策略统计分析

借助于多语种语料处理软件 (HyConc) v3.9.6, 我们对经过翻译策略标注的WXTEC的680个句对进行了检索, 从而得出了各个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

如图1所示, 无锡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采用的翻译策略依次为直译、分译、音译加直译、音译、漏译、省译、合译和死译。我们通过软件 (HyConc) v3.9.6, 对采用相应策略的英汉平行语料进行了检索分析, 结果显示各大景区在公示语英译时首先考虑的便是直译;在翻译较长的中文源文本时, 最常用的策略便是把源文先进行拆分, 然后翻译成多个英文句子, 极少数景点采用合译的策略;在翻译景点名称时几乎毫无例外的采用音译加直译的策略, 有些景区竟然全用拼音拼出, 甚至出现死译硬译现象;在牵涉到历史典故或者历史事件介绍时, 大部分景点都选择了漏译或者不译, 少数景区采用了省译;在涉及中国特色文化时, 部分景点采用了直译加注解的增译策略, 而大部分景点只是采用音译策略。

4 结论和不足之处

本文首先以Flob为参照语料库, 通过语料库软件Word-smith 5.0和Antconc统计分析了无锡市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文本的主要语言特征:大量使用名词;动词使用偏少;用词更为丰富;词汇难度更大;句子更长, 存在明显的句式扩张现象。在此基础上, 结合无锡市旅游景区翻译策略的使用情况, 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直译是各个景点最常用的翻译策略, 但要注意, 在英汉句子结构差别较大时适当采取分译、合译等其它策略, 否则便可能出现死译硬译或者句式扩张的现象;

第二, 在景点名称的翻译方面, 可以参照《江苏省旅游景点景区名称英文译写规范》:以历史事件命名的景点, 应将专名意义译出;以历史建筑命名的景点, 专名可用汉语拼音拼写, 也可用英文将其意义译出;以传说、典故、特定文化命名的景点景区, 应将专名意义译出;以独具特色的本地特产命名的景点, 应将专名意义译出。决不能一刀切地采用“音译加直译”的策略, 更不能采用全用拼音拼写的做法, 从而使翻译的文化传递功能遗失殆尽;

第三, 在历史典故、历史故事以及中国特色文化的翻译方面, 我们应该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期待, 尽量满足游客的文化猎奇心理, 采用直译加注解的策略, 而不能一味漏译或者回避不译。

无锡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提出要全力打造国际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该文试图采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展开研究, 有助于规范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 从而有效维护无锡市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在寻求新的景区公示语研究方法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 但语料的规模太小, 目前仅限于无锡境内;平行语料的翻译策略标注是否具有说服力, 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验证。期待今后的研究能在这些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王颖, 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13-14.

[2]梁茂成, 李文中, 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33-34.

[3]刘笑歌, 钟庆伦.开封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失误分析及规范[J].海外英语, 2012 (1) :155-158.

[4]吴敏.顺应论视角下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原则分析[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53-56.

三亚景区公示语现状调查分析 篇7

据三亚市旅游局官方统计, 春节期间大东海, 亚龙湾等休闲热门景区游客如织。景区公示语向外籍游客提示人身安全及展示本地文化的历史时起了重要作用, 如果其汉英翻译不正确, 就会给予旅客误导。

1 跨文化语用失误

Jenny Thomas (1983) 提出了跨文化语用失误的概念, 将其归为两类: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语用语言失误在于说话人说话方式的不恰当或不准确, 导致说的话不被人正确理解, 原因在于非英语为母语的说话人赋予话语的意义不等同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者赋予该话语的意义或者把母语言语行为策略不恰当地运用到英语上。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语言语用失误更多体现在词汇, 语法, 语体翻译的失误上。

社交语用失误指跨文化交际中, 说话者和听话人由于大意忽视了文化背景, 风俗习惯和思维观念的不同的而导致的交际失误。中西方国家间的文化背景相差悬殊, 在社会价值和文化不能很好得到诠释的情况下, 有时不可避免会产生误解。在公示语汉英翻译中社交语用失误更多体现在文化解读的失误上。

1.1 语用语言失误

1.1.1 词汇的误用

Leech在《语义学》 (1983) 一书中把语义分为7种, 而其中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 是首要的, 但有时翻译要做到词意概念意义的对等并不容易。亚龙湾海底世界里的潜水和海上特种旅游项目价格告示牌译为Tariff of Diving and Special entertainments on the sea, 但是tariff指对进出口物品征收的关税, 应把Tariff改为Price board.同样, 南山景区里游览车补票点被译为Supply ticket for tour bus.这里改为Ticket booth更好一些, 因为补票点就是小型的售票点, 而booth正有此意。补票点处还标有测量儿童身高的刻度, 身高超出1.2米的儿童要买票。刻度旁挂着一个牌子:标高尺The Rod for high.估计外国人看了会不知所云。翻译成Child height indicator更符合英美语言的习惯。南山长寿谷景点内的一家商店标出的雨伞&雨衣价目表中也存在词汇误用现象。商品“三折伞” (Three Folding umbrella) 应该译为triple folding umbrella/trifolding umbrella。一次性雨衣 (One time raincoat) 应译为disposable raincoat, 套装雨衣 (Raincoat (set) ) 的“set”应译为suit, 应为suit raincoat.

1.1.2 语法的误用

汉英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英语属于屈折语, 汉语属于孤立语。汉语以字为意, 但英语以字群为意。汉语含蓄婉转, 重点置后, 英语明确直接, 重点置前, 不注意这些, 译者会误用语法, 逐字翻译。

南山景区中有一家商店的服务承诺如下:游客之上, 优质服务 (Make tourist first&provide service of quality) ;买卖公平, 童叟无欺 (Do business fairly&no cheating) ;遵纪守法, 依法经营 (Run the business&obey the law) ;明码标价, 质价相符 (Marked the prices&priced by quality) ;售后服务, 实行三包 (Provide after-sale service) 。

第一句的译文不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应为:serve tourists first and provide first-rate service。“买卖公平, 童叟无欺”中, 英语语法中do和no不能并列, 建议改为:do business fairly with no cheating。“遵纪守法, 依法经营”中守法应为经营之前, 应为:obey the laws to conduct business。“明码标价, 质价相符”中只译标价, 没译明码, 只译以质量标价, 没译质价相符, 改为:mark the price clearly and match it with quality。“售后服务, 实行三包”中具体哪三包没有讲清楚, 应为:provide after-sale service for repair, replace and refund。

南山景区里关于防火的公示语, 如:“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 请注意森林防火” (“For others and your safety,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forestfire prevention”) 。这句将“注意”置前, “防火”置后, 应该颠倒重点, 建议改为For others and your safety, prevent forest fire.又如, “手拉手维护消防安全, 心连心构筑和谐平安。南山消防” (“Defend safety hand by hand, Build harmony and safety heart by heart.Nanshan Fire Services”) , 和“关注消防消除火患, 珍惜生命减灾避难” (“Pay close attention to fire control to remove fire trouble, Cherish life reduce disaster and avoid the danger.”) 原译很罗嗦, 只需突出重点, 译成Defending fire prevention is to secure safe and happy life.和Eliminating fire hazard is to Cherish life and avoid disaster。

天涯海角景区里也有一处逐字翻译的例子:限坐3人, 请勿剧烈摇晃 (No more than 3, please do not shake violently) 原译没有翻译清楚, 应增译为:limit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to 3, do not shake violently on the rattan hanging chair。

1.1.3 语体的误用

语体强调在特定语境中使用带有特定色彩的语言风格。公示语有指示性的特点 (吕和发, 2005) , 但把提示性公示语不分语境都译成祈使句, 语气会过于强硬刻板, 造成语体误用。

南山游览车补票点的告示牌上有句话:谢谢, 请排队购票 (Thank you.Please buy the ticket in a line) 原译文读起来很生硬, 如改为It will be appreciated if you queue for ticket.会更委婉得体。南山景区内有大片的绿草坪, 几乎每处草坪有标上公示语:用于喷灌的“中水”请勿饮用 (Dealed water for irrigation, Please don’t drink) 。“Please don”t drink’这一祈使句会经常用于高速公路或马路旁劝告人们不要酒后驾驶的公示语中, 其完整的表达是Please don’t drink and drive.显然这里不适合这个语体。所以这里建议改为Recycled water for irrigation is undrinkable.

1.1.4 惯用语的误用

在跨文化翻译中, 非英语为母语的人们无意识会误认为他们的话语的意义于以英语为母语的本族者的相等, 而忽略惯用语的存在。南山景区花架长廊处有一湖池, 立一公示语:水深危险, 严禁下水 (Deep Water, Don’t get into the water) 这里的祈使句Don’t get应该改为Don’t go, 因为英语中惯例的用法是Don’t go into the water.还有南山游览车补票点的告示牌上清楚写着:余款请当面点清 (Please check all your change and your ticket) 。英语中在柜台把零钱找回给顾客时, 口头会说:Here’s your change, sir.但在公示语中地道的说法是count your money and check your ticket.天涯海角景区里因为海上浪高风大, 提醒在沙滩岩石上拍照玩耍的游人们:水况复杂, 请勿游泳 (Danger for swimming) 。建议改为西方国家通用的公示语:Danger:No swimming即可达到警示的效果。

1.2 社交语用失误

1.2.1 文化的漏译

在汉英翻译中, 往往因为对原文的信息处理不当而造成对原文历史文化内涵的漏译。其后果是会对原文历史文化造成一定误解。以天涯海角景区里海判南天石刻 (Inscription“Southern Sea and Sky”) 的刻文为例:

“海判南天”石前面这块像屋顶的石头, 它的棱角非常分明, 光滑平整, 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跟景区里的其他石头的自然天成不一样。据考证发现, “海判南天”题刻是在清代康熙年间进行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地图测绘活动中, 留下的测量纬度的标志。当时, 主持测绘的苗受, 绰尔代, 汤尚贤三位钦差于康熙五十三年 (即1714年) 在此剖石镌书“海判南天”四个大字。

(译文) Inscription“Southern Sea and Sky”is the earliest stone inscription in Tianya-Haijiao Scenic Zone.According to Annals of Yazhou (ancient name of Sanya) , it was inscribed in 1714 during the Qing Dynastry by imperial commissioners Miao, Cao and Tang, when they made an inspection tour to Sanya, thereby initiating the scenic zone.Someresearchersconsiderthattheinscriptionrepresentsa commemorative geographical mark as the intersection of southern sea and sky in their mapping operation.

“海判南天”是在第一次全国地图测绘活动中留下的测量纬度的标志, 由主持测绘的苗受, 绰尔代, 汤尚贤三位钦差所刻, 可英文译文里却变成了苗受, 绰尔代, 汤尚贤三位钦差视察三亚时所刻, 只字不提第一次全国地图测绘活动。这不是给外国游客错误讲解这块石刻的历史吗?笔者建议改译为:

Stone inscription“Southern Sea and Sky”, unlike other natural stones, is an angular smooth stone with the trace of artificial carving.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it was the mark of surveying latitude in the first National mapping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At that time, the map maker, imperial commissioners Miao, Cao and Tang, inscribed“Southern Sea and Sky”on it.

鹿回头公园内也有类似情况, 公园石壁上“天涯无尽情聚首, 山海传奇鹿回头”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道出了鹿回头爱情传说的灵魂:沧海茫茫的人世间中, 爱情至真至深排在首位, 演绎山灵传奇的当属鹿

回头。译文 (Luhuitou represents the legend of mountain and sea also gathers endless love) 虽是完整的句子, 但欠生动和感染力, 建议改译为the most touching love of the world, the natural legend of the beautiful Lu Huitou.

1.2.2 文化的误读

王佐良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 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王佐良, 1984) 中西方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宗教信仰佛教道教, 西方国家信仰基督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 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人可能会对佛教中的观音感到陌生。如果再加上翻译不当, 文化误读会很容易产生。

南山佛教金玉观音庙中“请票” (Please vote) 应该是请买票的意思, 但是vote在英语中是选举投票的意思, 这两种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不空羂索观世音是一个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菩萨, 面对民生的恳求, 从不忍心让其心愿落空。所以, 谁向它捐助了信物, 烧了香火, 许了心愿, 它会帮助许愿人完成其心愿。而‘不空羂索有求必应’中的译文“Be ready to help others” (随时准备帮助别人) , 在西方人看来是不求馈赠的无偿帮助, 显然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解。

2 小结

文化交际和传播无小事。任何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外国友人对国际旅游岛的印象和评价。景区汉英翻译面对的读者是各行各业的外国游客, 对汉语不是很熟练的他们, 英语是他们借助了解景区及景区文化的重要工具。希望译者能多从跨文化语用的角度, 设身处地的多为外国游客的语言表达习惯着想, 译出地道的公示语英文, 减轻游客思考负担, 同时也让他们多多了解海南三亚的本土文化, 增加国际地区的交流。

摘要:论题通过实地对三亚景区内的公示语汉英翻译现状进行调查, 根据跨文化语用失误理论对其词汇、语法、语体、惯用语及文化层面翻译出现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

关键词:公示语,汉英翻译,跨文化语用失误理论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 1983.

[2]Thomas, 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1983:91-112.

[3]胡红云.跨文化交际与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浙江省公共场所公示语汉英翻译实例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8 (7) :121-129.

[4]刘绍忠, 钟国仕.Thomas语用失误“二分法”质疑[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4) :47-50.

[5]吕和发.公示语的功能特点与汉英翻译研究[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 2005 (2) :21-35.

[6]刘燕飞, 邱天河.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0 (10) :206-207.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8

一、国际化视域下公示语及其中英文翻译

公示语是指公共场所使用的语言信息, 已成为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从语言特征上看, 公示语翻译有着简约性、互文性、归约性等特征, 简约性是指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复杂而深刻的含义, 归约性是指用约定俗成的语言翻译公示语中特定的场所和地名, 互文性是指一种文本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他文本内容。从应用功能上看, 公示语可分为指示性、限制性、强制性等多种形式。指示性公示语是指公示语体现了没有强制意义的信息服务或提示服务, 如enquiry information (问询处) 、car rental (租车服务) 等。限制性公示语是指对公众行为提出约束性、限制性要求的公示语, 如keep right (靠右站立) 、handicapped only (残疾人通道) 等。强制性公示语是指公众必须遵守的、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公示语, 如no entry (禁止入内) 、no minors allowed (儿童禁止入内) 等。

从国际化视野看, 公示语有着较强的社会价值与语言功能, 是旅游目的地和国际化景区的“名片”, 科学恰当的景区公示语翻译有利于国际游客实现旅游目的, 也有利于游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旅游景区中公示语翻译不合理, 就可能会给国外游客带来不便, 甚至会影响旅游景区的国际化进程。所以, 应从国际化视角出发审视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问题, 分析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的基本特征。[1]从总体上看, 景区公示语翻译有以下特征:译文要包含充足的信息量, 能够为游客提供警示、告知、提示等语言信息;译文内容要简洁醒目、直接了当, 最好使用单词、短语或简短的祈使句。可见, 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不仅要遵循“信”、“达”、“雅”的基本原则, 还应当兼顾公示语的特殊性, 突出译文的规范性与准确性, 这样才能尽可能减少译文给国外游客带来的困惑与误解。此外, 在公示语翻译中译者应从目的语读者的语言背景、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出发, 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语篇形式、语法表达等。

二、国际化视域下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的问题

从国际化视域看, 公示语中英文翻译的用语失误不仅会影响语言交流和沟通, 导致跨文化交际失败, 还会影响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和国际知名度。在对河南景区进行考察后, 发现河南景区公示语翻译中存在许多不规范问题, 如跨文化翻译意识较差, 忽视英语和汉语的文化差异, 忽视公示语翻译的目的与作用等等。[2]

(一) 公示语翻译拼写错误。

在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中, 混淆相似字母、颠倒字母顺序等拼写错误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龙门石窟的游客须知中“果皮”被翻译成了“shins of fruit”, 将“shins”中的“k”错写为“h”。此外, 在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中, 大小写拼写错误也是常见的翻译问题, 这些往往会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 还可能会引起阅读歧义, 如丽景门景区的工艺店有这样的招牌“The Art Luo Yang Black Pottery” (洛阳黑陶) , 在这里“洛阳”作为地名是无法分开的, “Yang”的首个字母是不用大写的, 所应将“洛阳”改为“Luoyang”。

(二) 公示语翻译语言失误。

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中常常出现句法错误、形式错误、词性混淆、介词错误、用词不当等问题, 这些语法错误多见于较长的句子中, 往往会影响国外游客的理解和认知。比如, 邙山国花园中有着的碑释, “In order to tell the story, therefore, it was built a tablet in March, 1998”, 显然该翻译有句法矛盾, 应将后边的“therefore”去掉。

(三) 公示语翻译不规范。

在河南景区中还经常出现各个地点的英文译名不一致的问题, 如洛阳丽景门景区被翻译为“lijingmen scenic area”, 然而丽景门宾馆却被翻译为“Li Jing doors Hotels”, 这种同一地点翻译为不同英文名称的情况让游客迷惑不解, 影响了河南景区的国际形象。此外, 在公示语翻译中还经常出现语言表达不符合国际习惯、套用汉语表达的问题, 如将开水间翻译为“Open Water Room”, 将小心地滑翻译为“Slip Carefully”等, 这些翻译都不符合英语文化的语言习惯, 令国外游客啼笑皆非。

(四) 公示语翻译的社交语用失误。

在公示语英文翻译中, 由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差异, 常会出现交际语用翻译失误问题。[3]比如云台山景区中公示语“龙蛇潭”就被翻译成了“Dragon and Snake Pond”。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权威、权力、尊严、吉祥的象征, 有“真龙天子”、“望子成龙”、“龙颜凤姿”等成语, 这些充分说明“龙”在中国人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但是在西方文化中, 龙是残暴、邪恶、凶猛的怪兽, 也是西方文化中的不祥之物。

三、国际化视域下提升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质量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 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一直是不被人们所重视, 公示语翻译错误问题屡见不鲜, 这些不仅影响了国外旅游者的理解和认知, 也影响了河南旅游业的国际形象。为此, 应从国际化视域出发, 考查河南景区公示语翻译的主要问题, 探索优化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的方法措施。

(一) 树立跨文化翻译意识。

在景区公示语翻译中, 译者应树立国际化思维和跨文化翻译意识, 从国外游客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文化背景等出发进行公示语中英文翻译, 让翻译者更好地了解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中的文化信息。同时,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考虑国外游客的语言理解能力, 不能用纯中式英语进行翻译, 这样会令国外游客感到反感。比如在翻译郑州景区中的“郑州是我家, 清洁靠大家”时, 就不能逐字逐句地翻译为“Zhengzhou is my home, its cleanness…all of us”, 而应当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翻译为“keep our city clean”。此外, 在公示语翻译中应以标准性、规范性、合理性为基本原则, 从特定的语言情境出发对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中英文对译, 为国外游客提供准确的文化信息。比如, “请勿将头伸向窗外”就可以翻译为“Keep head inside vehicle”, 这样更符合国外游客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

(二) 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公示语是为了满足受众心理期待的外宣文本, 它往往从特定的社会文化与表达方式出发进行交际活动, 以实现两种思维方式和语言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因而, 在景区公示语翻译中, 译者应不仅要掌握基本的中英文翻译技巧, 还应当分析公示语翻译语境, 充分考虑读者的译文接受能力, 在必要时可以对译文进行增减、加注、删减等, 尽可能将译文翻译得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这样能够更好地表达公示语所传递的文化信息。[4]

1.通过借用、套译、韵文等方式进行公示语中英文翻译。在景区公示语翻译中, 可以借用英文中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进行翻译, 这样可以使译文更加接近国外游客的语言习惯。比如, 在翻译公示语“小心轻放”时, 可以将其译为“Handle with Care”, 这样更接近国外游客的思维方式与语言表达。在景区公示语中经常会出现“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闲人免进”等强制性公示语, 在翻译这些公示语时可以采用英语的某些固定框架进行表达, 如“No Smoking”、“No Climbing”、“No Admittance”、“Staff Only”等。

2.通过拼音直译的方式进行公示语中英文翻译。在河南景区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耳熟能详的公示语, 如功夫、太极、少林寺、殷墟博物馆等, 这时可以用拼音直译法译为“Tai chi”、“Kong fu”、“Shao Lin Temple”、“Museum on Yin Ruins”等。

(三) 避免公示语翻译歧义。

当前, 应从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中的现实问题出发, 采用切实合理的翻译策略, 以提高公示语中英文翻译的准确性。一是多运用动态公示语。在河南景区中经常出现类似“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请注意安全) 的英文翻译, 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运用动态公示语进行表达, 将这些内容翻译为“Caution”。二是应统一公示语的译名。在河南景区中, 许多公示语被翻译为多种英文形式, 这些既不规范, 也不便于外国游客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应将“清末民初”翻译为“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将洗手间翻译为“WC”, 将男人翻译为“man”, 将“请勿攀爬”翻译为“Noclimbing”。[5]

(四) 减少公示语翻译笔误。

在河南景区调查中发现, 许多公示语中英文翻译错误都是翻译人员粗心大意、翻译不负责的结果。因而, 在公示语翻译中, 景区应加强公示语翻译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提高公示语翻译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以减少景区公示语翻译中的种种笔误。此外, 翻译人员应通过听英语广播、看英文报纸等方式了解英语文化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社会制度等, 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翻译能力, 尽量减少各种翻译错误的发生。

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是景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影响旅游景区社会形象的重要问题。因而, 应从国际化视域出发审视公示语中英文翻译问题, 分析河南景区公示语中英文翻译中的各种错误, 以更好地推进河南景区公示语的中英文翻译工作。

参考文献

[1]韩小聪.河南旅游宣传材料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分析[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2, 6:14

[2]朱建祥, 马文波.河南省重点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1, 3:20

[3]王庆国.郑州市公示语英译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12, 2

[4]孙晓.洛阳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年文学家, 2009, 12

景区公示语翻译现状 篇9

世界地质公园作为人类文化旅游遗产, 肩负着向国内外游客科普地学知识的重任。景区内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是地质遗迹保护的组成部分, 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众多的“国家地质公园”中遴选“世界地质公园”时所考察的重要指标。作为向国内外游客普及地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中英文公示语在地质公园内起着重要作用;而五大连池景区的部分汉语公示语及其英文译文欠缺专业性, 错译、漏译现象较为普遍, 直接影响了译文的可读性, 使其没能起到必要的沟通、交流作用。虽然相关部门已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 但在具体操作时误认为只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即可胜任公示语的翻译工作, 忽视了译者应该具备地学学科背景知识, 导致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

本文从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角度出发, 参照前人对英语公示语的研究成果, 对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做了梳理, 将刻在标牌上的“问题公示语”的错误类型分为“语言失误”和“语用错误”两大类。

一、语言失误

1.拼写错误

拼写错误属于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 表现为字母混淆、字母漏写、字母顺序颠倒等方面, 主要由于译者缺乏谨慎的态度, 或者公示语标牌的刻制人员工作不够细致。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始译文:The People’s Republioof China

修订建议:The People’s Republicof China

问题分析:单词的拼写错误虽小, 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国际形象, 同时也反映出对于公示语翻译校对工作的缺失。

2.大小写错误例1:洗手间

原始译文:Washing room

修订建议:Washing Room

例2:黑龙江省

原始译文:HeiLongjiang Province

修订建议:Heilongjiang Province

例3:岩浆溢出口

原始译文:Magma Overflow port

修订建议:Magma Overflow Port

问题分析:大小写错误同样属于低级错误。看似无伤大雅, 但从翻译规范性角度来看, 会给游客留下不严谨的印象。

3.前后不一致

一个景点本应只有一个译名, 但调研发现五大连池景区存在同一个译名在不同地点出现时名称不一致的问题, 这给外国游客的游览造成了较大的困扰。因此, 应该根据习惯性用法, 将其统一为同一种译文。

例1:世界地质公园

原始译文:Global Geoparks Network (入口处图标)

World Geological Park (入口处标牌)

Global Geopark (博物馆“前言”)

修订建议:Global Geopark (s)

问题分析:“世界地质公园”的翻译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 故应采用国际通用的翻译方法。

例2:老黑山

原始译文:Laoheishan / Laoheishan Mountain

修订建议:Laoheishan Mountain

问题分析:指引性公示语的翻译要求简洁、达意, 与原语在语音上有联系, 使外国游客能迅速把握对象, 同时在游客心中创造新奇的感觉, 并激发其探究异域文化的兴趣。

将“老黑山”翻译为“Laoheishan Mountain”, 使得外国游客能立刻得知参观对象是座“山” (Mountain) , 另外能意识到这座山的名字用汉语拼音表示为“Laoheishan”;然而, 对于不懂汉语拼音的外国游客, 用单纯的拼音作为译文则失去了公示语的意义。至于到底何谓“Laoheishan Mountain”, 游客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游览获知。

例3:岩浆溢出口

原始译文:Magma Overflow Port / Overflow Exit

修订建议:Magma Overflow Port

问题分析:“Exit”的英文意思为“an opening that permits escape or release”, 一般是指用于“逃生”的通道。而此处并非指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路径, 统一用常规名词“Port”表示更为合适。

例4:北药泉、药泉湖

原始译文:Beityao Spring/ Yaoquan Lake

修订建议:North Medical Spring / Medical Spring Lake

问题分析:这里指的是含有多种矿物成分的泉水或者湖泊, 用“Medical”较为合适;若只是用汉语拼音表示, 则体现不出景点的特别之处即“理疗效果”。

二、语用失误

1.生硬翻译

死译、硬译的问题在五大连池景区公示语的翻译中普遍存在。这种逐字、逐句生搬硬套的翻译方式在表面上达到了与原文的机械对等, 但实质上背离了“明晰、真实”的翻译原则, 不能反映原文的意图, 甚至产生严重的跨文化交际失误。

译名翻译得不准确常常是由于生硬翻译汉语原文造成的, 结果导致译文的“词不达意”。

例1:翻花熔岩

原始译文:Fanhua lava

修订建议:Flower–like Lava

问题分析:据“百度百科”介绍, 翻花熔岩即中国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火山区以形态命名的熔岩, 属于渣块熔岩的一种。因熔岩流在流动翻花熔岩过程中, 先固结的表层发生脆性或半塑性破碎成碎块, 后因近火山口处的岩浆再次活动, 碎块继续流动, 再次破碎、翻滚、粘结并卷进一部分“外来”固体成分。若用拼音表示, 则没学过汉语的外国游客很难体验到熔岩的“翻花状”, 此处的英文公示语便不能起到科普地学知识的作用。

例2:水帘洞

原始译文:Shuilian Cave

修订建议:Water Curtain Cave

问题分析:同样, 对于不懂得汉语拼音的外国游客, 原始译文没有表达出“水流成帘”的意境, 失去了公示语所承载的信息交流意义。

例3:石棒绣线菊

原始译文:Spiraea media Schmidt spiraea

修订建议:Spiraea media

问题分析:原始译文中的Schmidt spiraea让人不知所云;而且, 第二次出现的“spiraea”一词有重复之嫌, 故应将两词删除。

2.译文赘述

译文赘述是中式英语的常见问题之一, 主要由于译者的语言功底不扎实或者母语的负面迁徙造成。

例1:不要在树木、岩石及标示牌上刻文字及图形

原始译文:Please do not carve letters and figures on the trees, rocks and signs.

修订建议:No Carving

问题分析:随手刻划是部分游客的陋习。该公示语在翻译上过分“忠实”于中文, 造成译文明显累赘, 违反了公示语、尤其是“警示性”公示语翻译应当一目了然的原则。

例2:切勿随地抛弃废物

原始译文:Don’t abandon rubbish freely.

修订建议:No littering

问题分析:原始译文为“字面式”翻译, 在公示语翻译中显得过于“归化”。汉语公示语中有关“禁止”之类的命令式祈使句很常见, 特点是凝练简洁、醒目易懂, 从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出发, 并无不妥;然而一旦将其翻译成英语, 则需要考虑外国游客是否能够接受这种强硬、直白的命令。根据英语国家强调“消极面子”的语用原则, 得体性往往产生于间接、含蓄的表达, 强加性的否定句式是很不受欢迎的。因此, 在英语公示语中经常可见被动句式、无人称主语句式和动名词短语的大量使用。

此外, 对freely一词的理解, 中西方文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用于此处不合适。

例3:不喧哗吵闹, 不在公共场所高声交谈。

原始译文:Keep quiet in public place.

修订建议:Keep quiet

问题分析:不言而喻, 游客正在处于公共场合, 没有必要在译文中强调出来;此处只需使用国际通用的固定搭配即可。

3.信息失真

景区公示语的翻译还存在语义模糊、译文刻板、漏译等现象, 直接导致交际信息在转化过程中的失真。

例1:针阔混交林

原始译文:…the mixed forest…

修订建议:…forests mixed with conifer and broadleaves…

问题分析:“针阔叶混交林”, 顾名思义即“针状叶”树木与“阔叶林”相互交混生长而成的森林或者树林, 而原始译文显然没有清晰、全面地展示这一点。

例2:先锋树种

原始译文:…the representative of…

修订建议:…the pioneertree species…

分析:据“百度百科”, 先锋树种是指常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一般为更新能力强, 竞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阳性树种, 如樱桃、马尾松、刺槐、火炬、白桦等。由于不耐蔽荫, 往往在成林后被其他树种逐渐替代。据《中国林业辞典》, 相应的英文名称应该为“the pioneertree species”。

例3:注意安全

原始译文:Pay Attention to Safety / Cautious, please.

修订建议:WATCH YOUR STEP!

问题分析:对于不熟悉中国国情的外国游客来说, 原始译文含义模糊而且生硬, 会令其对人身安全产生疑虑。其实, 原文是指“注意脚下安全”。在北美地区, 此类提示有固定用法, 且多用大写字母, 简洁、醒目, 值得我们借鉴。

例4:老年人优先候车

原始译文:Old People Waiting and Getting on First

修订建议:Senior Citizens First

问题分析:在中国常见“请为老、弱、病、残和孕妇让座”等字样;在西方, 老年人往往不愿别人说自己老, 更不愿意别人用“老”字来称呼自己, 因此应以委婉语“senior”来替代。而且, 原有句式显得拖沓, 套用Lady First的组合方式更为合适。

例5:石棒绣线菊。蔷薇科, 绣线菊属, 直立灌木, 耐干旱及瘠薄土壤, 适应性强;花较大, 白色, 甚美艳。

原始译文:Spiraea media is a member of the genus spiraea of the rose family.

修订建议:It is a kind of erect shrubs, which is highly adaptable because of its drought and poor soils tolerance. The petals are very beautiful, relatively big and white.

问题分析:漏译问题虽然属于个别现象, 但直接影响到相关信息的等量交流。

三、汉语问题

本次调研还发现, 景区有些汉语公示语存在语体不得当、内容过时、语境不符等问题, 集中表现在“中外游客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其译文往往使外国游客难以接受。

例1:不强行和外宾合影 (内容过时) 。

例2:不对着别人打喷嚏 (语体不当) 。

例3:提倡健康娱乐, 抵制封建迷信活动, 拒绝黄、赌、毒 (语境不符) 。

问题分析:如果汉语公示语本身就存在问题, 则相应的英语译文质量也难以保证。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 要具备汉语和英语的双重语言功底, 才能满足翻译的实际需要。

四、结语

地质公园景区内的部分公示语带有较强专业背景的同时肩负“科普”重任, 需要运用通俗的语言呈现出严谨的内容, 受限于篇幅又要充分展示地质现象。随着地质旅游的不断发展, 相关管理部门已认识到地质公园公示语翻译的特殊性, 但条件所限导致地质公园公示语的翻译比其他类型的旅游公示语翻译存在更多的问题。境外游客的增多对景区内的英文公示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示语的翻译欠缺专业性和规范性, 将影响地质公园所在区域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发展。因此, 在矫正汉语公示语、校对英语公示语的基础之上制定公示语的汉英翻译标准, 将有利于缓解地质公园公示语翻译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 全国有近三十家世界地质公园, 另有部分国家级地质公园正在积极筹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景区内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不仅是地质遗迹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地质公园是否能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尽管公示语翻译的“国标”已经出台, 仍然有必要结合地质旅游带有地学色彩这一特殊性, 采用“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处理地质公园公示语的英语译文, 进一步制定相应的翻译标准, 促进地球科学和英语语言两个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 为完善公示语语料库提供高质量的语料、为今后研究基于公示语语料库的机器翻译系统奠定基础。

摘要:本文立足于功能翻译理论, 对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的中英文公示语文本进行收集、整理, 对出现问题的汉语公示语及英语译文校译并分析, 为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文章选择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内的中英文公示语为研究对象, 一方面扩大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维度, 利于发现我国其他世界地质公园公示语存在的普遍问题, 另一方面增加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深度, 利于相关学科更好渗透到公示语的汉英翻译研究之中, 对维护地质公园所在地的国际形象和影响力、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重要意义, 也为基于公示语语料库的机器翻译提供高质量的语料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公示语,翻译

参考文献

[1]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中国科技翻译, 2004, (1) .

[2]张翼翼等.我国部分世界地质公园的旅游现状和发展建议.地质论评, 2013.

上一篇:我国水产品下一篇:企业网络安全架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