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行政部门

2024-09-25

卫生行政部门(精选12篇)

卫生行政部门 篇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下称《食品安全法》) 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按照法律规定, 卫生行政部门将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认真学习贯彻《食品安全法》, 履行法定职责, 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和监管制度建设, 提高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能力, 是当前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1 全面理解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定职责

1.1 六大职责

1.1.1 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 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当地政府领导下, 建立“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 实现协同配合, 强化信息沟通, 形成工作合力。一般来讲, 各级政府设立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应当设在卫生行政部门, 有利于协调、指导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过去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无法律层面的规定, 现在法律确立了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的作用和地位。

1.1.2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卫生行政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 主要是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作用, 及时确定食品安全隐患的性质、范围和严重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任务的主要来源是各监管部门, 实际操作中, 卫生行政部门更多的是需要依靠相关环节监管部门去核对和确认食品安全隐患, 在采取措施的同时, 如有必要应将情况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1.1.3 制 (修) 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 卫生部批准发布。据了解, 卫生部将用5年左右时间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 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从而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 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对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应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备案。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在标准的制 (修) 订、备案和宣贯等方面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

1.1.4 发布重大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法》要求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 规定了卫生部和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信息的范围和内容, 县级以上有关部门应当相互通报获得的食品安全信息。卫生行政部门应建立顺畅高效的食品安全信息报告机制, 按照法律规定和权限, 确保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权威地发布。

1.1.5 新产品的许可和检验资质条件的认定

《食品安全法》规定, 卫生部负责对新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行评估和许可, 批准尚未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进口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负责制定食品检验规范和资质认定条件, 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行为, 保证食品检验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省级以下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做一些指导服务性工作。

1.1.6 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

《食品安全法》规定,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调查。为有序有效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制 (修) 订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预警机制、报告机制、查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

1.2 卫生行政部门的法律地位

2004年9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 (下称《决定》) 规定,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三项职责, 简单看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将两个部门的职责对调了一下, 实际并不然。 (1) 这次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六项主要职责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 远远多于目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的三项职责。 (2) 就系统完整性而言, 有的职责是全新的, 如风险监测评估、检验资质条件的统一认定、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统一制 (修) 订、组织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调查等。 (3)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卫生行政部门六项主要职责, 纵观《食品安全法》104条, 与六大职责有关系的约有40条, 分量不轻。近5年内, 特别是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将有超大量的基础性工作要做, 如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事故处置体系等。这既是对卫生行政部门长期以来从事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成效的肯定, 也是人民群众对卫生行政部门寄予的高度信任和重托。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思路和方法, 增强综合协调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积极依法履行《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各项职责。

2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2.1 职能调整带来执法管理模式的转变

1995年10月30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8项食品卫生监督职责, 如监督检查、监测、卫生许可和食物中毒调查等, 2004年9月的《决定》规定卫生行政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其主要工作特点就是深入现场开展具体的卫生执法工作。相比之下, 《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部门的6大职责, 除组织查处食品安全事故有一定共性外, 可以说是全新的工作职责, 综合协调是其根本特点。因此, 执法管理模式必将带来根本性转变, 有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2.2 职能调整带来执法队伍的调整

《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务院批准的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 同时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 并相应对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进行整合。《食品安全法》以法律形式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就目前的执法现状而言,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共3人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组织查处重大事故三项职责;市疾控中心没有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的专业人员;市卫生监督所与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卫生执法有关的监督人员共20人左右 (按工作比例推算) , 市卫生局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处共3名监督员, 均没有系统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经验。各县 (市、区) 的情况也大致相当。从大部制改革角度看,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都归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因此职能调整基本上属于内部调整 (有些如食品安全标准制订、检验资质条件认定等还与质量监督等部门有关) , 由此带来的执法队伍调整也应当属于内部调整范围。因此, 要大幅度增加人员编制的可能性不大。现实的问题是, 省、市 (地) 、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与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是两个独立、平级的部门, 上级分管领导也不是一个, 执法队伍调整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是可以想象的, 因为职能的调整将不可避免涉及到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切身利益。

2.3 职能调整带来工作的衔接

《食品安全法》6月1日正式实施后, 卫生行政部门监管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将无法律依据, 工作的重心将转移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六大职责上来。目前, 省及省以下食品安全监管职责调整的工作方案尚未出台, 时间又非常紧迫, 调整过程中涉及的机构编制、人员安排和工作机制等具体内容比较复杂, 如果处理不当, 将给执法工作的依法履行和顺利衔接带来困难, 造成监管上的空白和混乱。期间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 政府将无法向百姓交代。

3 结合实际, 依法科学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3.1 尽心尽职做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3.1.1 统一思想, 保持卫生监督队伍的稳定性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 卫生行政部门不再承担具体的食品安全执法工作。卫生监督工作最初就是从食品卫生执法工作开始, 很多同志做了几十年, 对食品卫生工作很有感情, 社会、政府也给予了充分肯定。随着职能的调整, 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等职能。因此, 思想认识应随着形势的发展有所转变和提高, 要积极调动监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稳定监督员队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将愈加重视, 需要从事食品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3.1.2 立足当前, 确保卫生监督工作的连续性

《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日益临近, 当前卫生行政部门仍要依法履行好现在的职责, 继续做好“十小”和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整治等相关工作, 站好“最后一班岗”, 避免出现执法脱节, 造成真空。在监管职能未调整前, 特别要克服麻痹松懈思想, 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3.1.3 认真学习, 深刻理解食品安全法律精神

当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所和疾控中心要重点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学习和宣贯, 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法》的各种法律制度, 把握要点, 深刻领会法律的精神和相关要求, 做好职能调整的准备。

3.2 转变观念依法科学履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

3.2.1 转变观念, 适应新的监管模式

卫生行政部门和从事食品安全的卫生监督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统筹兼顾, 充分认识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肩负的职责, 改变原来餐饮业卫生执法的管理模式, 从监管食品安全的具体环节转变为加强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努力改革创新, 提高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从另一个视角履行好人民健康卫士的神圣职责。

3.2.2 整合资源, 建立新的运行机制

《食品安全法》赋予卫生行政等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已十分明确, 当前各部门应当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科学合理、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 整合相关资源, 建立上下一致、职责明晰、协调高效的新的运行机制。按照大部制改革精神, 突破部门和身份界限, 结合本地实际, 通盘考虑、整合分散于原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疾控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从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餐饮监管和卫生监测的专业技术资源。具体来说就是, 市、县卫生局成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处 (科) , 履行综合协调等职责, 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协助做好六大职责中的相关工作。从卫生监督所抽调部分专业人员到疾控中心协助卫生局开展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事综合协调, 卫生监督所从事餐饮服务监管的队伍可相互适当调整。真正建立起权责一致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3.2.3 明确职责, 制定新的工作体系

3.2.3.1 建立完善综合协调工作体系

对外来讲就是要建立健全协调议事规则和督办考核制度, 受地方政府 (食品安全委员会) 委托组织制定年度监督管理工作计划和检查考核制度, 细化、落实部门分段监管职责, 依法科学合理地协调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职能交叉和监管空白, 实现部门职责的无缝衔接, 有利于形成监管合力, 有效防止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对内而言, 可以明确疾控中心主要协助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卫生监督所主要协助开展综合协调、投诉举报、受理答复和企业标准备案等工作。

3.2.3.2 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

为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 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 综合利用不同专业和技术能力的检验机构。卫生部决定在现有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监测网的基础上, 通过今、明两年的努力, 会同食品安全各相关部门, 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风险评估技术平台、信息共享和分析系统, 建立覆盖全国各省、市 (地) 、县级并逐步延伸到农村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 提高对食品中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新发现物质的食品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能力, 从而建立起能够“先发制人”的监测机制。

3.2.3.3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查询备案体系

供公众免费查询, 引导食品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和消费。

3.2.3.4 建立完善新产品许可与检验机构规范工作体系

建立联系上级审核认证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工作平台, 充分体现基层卫生行政部门的服务功能。

3.2.3.5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公布体系

明确规定信息收集公布的主体、内容和要求等, 同时建立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处理机制, 公布投诉举报受理电话, 依职做好与食品安全有关投诉举报案件的受理答复、核实处理工作。加强信息互通共享, 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力争食品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发现, 有效处置。

3.2.3.6 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体系

结合本地实际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明确规定食品安全事故范围级别、报告途径和部门职责等。充分依托和发挥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早期报告系统和疾控机构的技术支撑作用。

卫生行政部门 篇2

2. 负责部门文书管理工作,按时完成信函交换、传递等事项,并及时做好有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 立卷、归档工作

3. 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登记、保管和发放工作,并定期做好公司文具的统计结算及盘点工作

4. 按照公司各部门要求,执行公司各项工作制度

5. 按照公司各部门要求,执行公司各项工作制度,做好文职类及相应的登记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质量

6. 负责订购办公用品、饮用水、票务、酒店、员工餐,以及相关月结对帐工作

7.参与组织公司各项活动

卫生行政部门 篇3

一、凝聚各方资源,建立长效机制,构建大预防工作格局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必须融入检察全局、工作大局中才能发挥最大效用。我院党组高度重视预防工作,树立预防工作全院“一盘棋”的思路,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叶祥考亲自主导与卫生、环保等职务犯罪多发易发部门建立预防工作长效机制,为预防调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整合外部资源。预防部门必须紧密围绕工作大局,抓住影响发展稳定,容易引发和激化社会矛盾、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党委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与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共同预防长效机制,集中优势力量开展预防调查工作。叶祥考检察长结合中山实际,率队深入职务犯罪多发易发的卫生、环保等部门,建立共同开展预防工作长效机制,明确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共同开展预防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各自职责,为我院深入开展预防调查搭建平台。

二是整合内部资源。我院根据各部门执法办案职能和自身特点,制定《中山市检察机关侦防一体化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加强预防部门与反贪、反渎等8个内设部门的配合,形成“预防科协调组织,各部门发挥特长,预防资源共享,预防业务共担”的“8+1”预防模式。

二、深挖致罪因素,倒查制度漏洞,预防调查凸显新思路

我院及时转变预防工作思路,在预防的专业化上下工夫。根据个案、类案反映出来的问题,直切主题,准确查找犯罪得逞的制度因素,提出预防对策切中漏洞所在,通过预防调查直接解决實际问题。

一是对职务犯罪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重点领域的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职务犯罪案件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揭示职务犯罪的发展趋势。二是重新讯问职务犯罪人员,深入挖掘致罪因素。职务犯罪人员本身的犯罪行为就是对现有制度的有力拷问。自侦部门的讯问重视从正面证实犯罪方法、手段和结果,但少有从制度层面和实际操作方式上查找犯罪的原因。为此,我们组织预防干警对典型案件的职务犯罪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讯问,通过重点查明现行制度失灵的原因,及其如何规避制度实施犯罪等,深挖引发职务犯罪的制度因素。如我院组织预防干警到监狱、看守所讯问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人员,深入了解医药购销、医疗器械和耗材采购环节商业贿赂的作案手法,掌握医务人员与药商勾结通过“量身定做”投标条件、影响专家评审从而达到中标目的,及通过“二次定标”、新药开发等手段架空招投标制度等“潜规则”,为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对策打下基础。三是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专业特长服务预防调查。邀请专家与预防部门干警进行座谈,就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如何开展预防工作征询专家的看法和建议,为顺利开展预防调查厘清思路,指明方向。

三、创新制度审查,强化风险预测,以调查促整改效果好

预防调查目的是促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自身制度建设,在“完善制度、堵漏建制、监督执行”等层面防范职务犯罪。今年来,我院以制度预防为核心,充分发挥预防调查的作用,加大了在职务犯罪易发多发的行业、领域和部门开展预防监督、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的力度,通过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防对策,预防工作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审查规章制度提高防控能力初见成效。我院以开展预防调查的方式,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对市环保局等预防共建单位现行的及拟出台的新规章新制度进行审查,提示制度漏洞并发出预防建议,以达到源头防控的目的,从而提高该系统的职务犯罪防控能力。二是围绕预防调查开展职务犯罪风险预测深受好评。如在环保系统开展预防调查时,我院以建设项目管理科、污染源控制科、总量控制科、综合科等易发案的部门为重点,深入开展岗位职务犯罪风险源排查工作,通过座谈互动交流,从制度方面听取对方的预防需求,融合环保部门的专业工作和检察机关的专业预防共同对该系统发案风险进行评估,此举受到环保部门的积极回应和热烈欢迎。

卫生行政部门 篇4

想通过药品的招标来解决“以药养医”问题, 这是政策上的误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激励问题的解决, 其实要靠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多元化付费机制、谈判机制的建立。即使需要药品招标, 也应该是医和药的微观市场主体的一种自组织行为, 这个自组织行为可以是作为需求方的医院来团购, 也可以是药品的供应方、生产方来主导招标。比如说可以由制药企业协会进行招标, 也可以由医院协会来招标。建立第三方的交易平台, 这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药品招标的做法。即便要由政府来招标, 也应该是以社保部门为主来做这个事情。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余晖认为, 卫生行政部门应该把主要的工作放在医疗质量和药品质量的监管, 以及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的完善方面, 而不要去充当医疗机构的教练员, 甚至去当运动员, 一定要定位清晰, 制定出来的政策才能够真正有一个共识。

行政卫生系统 篇5

1.根据国家、北京市的法律、法规,负责组织对从事职业危害、有毒、有害作业人员的健康检查;负责组织对特种作业人员定期体检。

2.根据国家标准,定期监测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尘毒浓度,负责职业病预防工作和施工现场防暑降温工作。

3.监督劳动保护用品的有效使用,防止职业危害和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接受政府卫生监督部门检查。

4.针对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配备组建现场救护队,并组织救护队成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5.负责企业内部食堂(含施工现场临时食堂)管理工作,定期组织炊事员体检,搞好饮食卫生,预防疾病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6.对施工现场生活卫生设施,严格按照北京市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标准进行监督管理。

7.根据北京市政府有关规定,负责对施工现场外省市施工作业人员的卫生防疫工作和“健康凭证”的办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时做好对流行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完善防范措施。

签字:

签订日期:年月日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托普科技园一期(A地块)

卫生行政部门 篇6

关键词:城市;环境卫生;行政;设施建设

一、 城市环境卫生的行政管理

经济水平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又把目光投入到了环境卫生中。环境卫生折射出了人们的生活状况。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一个美丽的城市,是政府在管理中需要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政府的行政管理角度出发,去全面的阐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需要做事的重要工作,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一) 简述。搞好环境卫生工作是现在和未来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方面。同时环境卫生工作关系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落实。环境卫生是一面明镜,照亮了城市生活,体现着城市的人民素质,展现着政府的管理职能的落实状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如何更好的实现这一个目标,就要求政府结合人口、资源、发展、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进行环境管理的时候,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结合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要求,全面的进行环境卫生的整治。

(二) 意义。环境卫生是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一方面来讲,环境卫生的好坏关系到了城市的生活面貌、人们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环境卫生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而折射出了城市政府的执政能力。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反应城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M城市,在政府和全市人民的努力下,该市的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快的提升。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开始几年,人们都在享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年份的不断增长,工厂不断的增加,城市环境卫生愈演愈烈。以前的蓝天白云不见了,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扩散的小尘埃。M城市以前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居于前三,现在幸福指数不断的下降。

这个例子中,M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环境卫生,造成了人们的幸福感不断的下降。可见,环境卫生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政府应更好的发挥其行政管理职能。有效的管理工厂的生产和排放,还给人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 城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工作的进行

经济飞速发展,带来了有好处有坏处。更多的坏处体现在了环境卫生的破坏上面。近几年,一个调查栏目“穹顶之上”,更加深入的调查了这个事情,揭露了现在社会环境卫生的污染状况,值得人们深思。本文通过结合各省市的城市发展状况,针对政府在行政管理工作能面对的一些困难,进行分析筹划。

(一) 大多城市现今发展状况。可持续发展政策的不断落实,环境状况的改变,人们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环境卫生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政府环境卫生行政管理并不是有效的对城市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了改善。通过调查发现,现今的城市卫生发展状况如下:

A、 经济发展的速度太快,环境卫生改善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资源浪费情况严重。并且“工厂泛滥、烟雾肆意排放、资源浪费”这一现象也比较严重。

B、 分类清洁垃圾房不断的建起来了,但是间隔距离太长、垃圾的运输效率太低。对垃圾二次加工处理的能力低。许多高级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不能够及时的进行二次处理。

C、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出门不爱上厕所。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呢。在走访中,可以发现,人们对公共厕所有太大的抵触心理。折射出来的问题就是公共厕所管理水平较低,公共厕所整体规划及厕内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对粪便的清洗保洁状况不太良好。

D、这点主要针对环卫车辆。大多县级城市里面用到的依然是环卫工人骑着一辆普通的三轮车进行一段一清扫。这样的效率远远跟不上,垃圾平均产生的速率。在一些繁华的街道, 零星垃圾满地,路边的垃圾随处可见,这就需要使用多功能高效率的环卫作业车辆结合人员,提高环卫工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 城市环境卫生保障措施

政府在环境卫生行政管理的时候,会遇到多种问题,政府要针对上诉的状况,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不断改变由环境破坏带来的污染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例如:我国于2007年4月10日经建设部第123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并与同年7月1日实施。此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单位和个人垃圾的堆放问题。这个办法的实施对垃圾的堆放有了一个规定,使人们有了准则约束,进而步步改善了卫生环境问题。

究竟如何去落实城市环境卫生保障呢?下面几点措施可以进行参考。

首先,政府要不断的制定相关的政策,加大力度落实相关政策。第二,积极学习引进科学化的环卫技术如引进高级的环卫车辆、先进的技术,加快环境设施的建设,提高街道环境保护功能;第三,科學规范的进行管理,对污染严重的厂房,积极的寻访,鼓励人们引进先进的排污技术。最后,政府和人们要积极的配合起来,全民总动员,共同保护环境卫生。

四、 总结

城市环境卫生行政管理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了后代子孙的繁衍,因此政府要加大力度去保护环境卫生、提高城市的环卫水平。政府在不断的落实的时候,人们也要不断的支持,帮助政策的尽快落实。环境卫生和经济发展要统筹发展,对环卫工作提供更多更好的支持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晋堂.对祸害城市环境者总得有个办法[J]. 北京观察. 2006(08)

[2]2003年我国城市环境在改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4(02)

[3]纪晓岚.现代城市环境特征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05)

[4]孙钰.创建城市环境美好的未来[J]. 环境保护. 2006(09)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适用 篇7

1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适用的情形

1.1 法定中止申请情形

我国行政许可法第45条规定,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 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节规定的期限内。卫生部《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也作了相应规定和补充,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需要对申请行政许可事项进行检验、检测、检疫的, 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5日内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进行检验、检测、检疫, 检疫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卫生行政部门依法需要根据鉴定、专家评审结论作出卫生行政许可决定的, 鉴定、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公共场所申请获得卫生许可必须经审查监测确定主要卫生指标符合卫生要求方可取得“卫生许可证”, 对主要卫生指标的监测就可以成为中止申请的充分条件。

1.2 依申请而中止申请情形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申请人进行现场审查, 认为申请人不具备法定条件时, 通常的做法是提出意见由申请人自行整改, 但申请人整改的时间是卫生行政部门不能强制的过程, 整改时间一旦到达许可规定期限就必须作出行政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同时产生行政救济和重新申请的附加结果, 降低了卫生行政部门和申请人行政许可效率, 给双方都带来了一定制约。这种情况在预防性卫生监督过程中经常遇到, 如一个刚涉足餐饮行业的经营者不可能也不现实完全按照卫生许可条件来功能分区、场所布局、设备添置, 往往需要卫生监督员一次或数次的现场指导、纠正才会达到要求。在申请人不符合条件需要整改时, 卫生行政部门不宜或者不直接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 由申请人提出中止申请的申请, 中止许可程序, 将申请人进行自身整改所需时间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

1.3 其他情形

在卫生行政许可过程中, 如作为申请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 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因不可抗拒的事由, 卫生行政部门或申请人不能参加诉讼的;以另一申请的许可结果为前置条件的, 而另一申请尚未办结的。

2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程序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权的行使, 既可以由卫生行政部门依据职权自己启动, 也可以由申请人启动。至于中止申请的程序, 我国行政许可法并未作统一的规定,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缺憾。实践中, 应当结合其他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执行。

2.1 依据职权启动

出现法定情形的, 经主办处室书面申请, 经行政领导同意决定中止行政许可程序。

2.2 申请人申请启动

申请人不符合条件需要整改时, 申请人提出中止申请的书面申请, 经主办处室、行政领导同意决定中止行政许可程序。

2.3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告知

决定中止的,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作《行政许可程序中止通知书》, 送达行政许可申请人。《行政许可程序中止通知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决定中止的原因;中止的起始日期;申请人的权利;申请人为取得行政许可, 应当或者可以依法采取的措施、行动;其他应当告知或者认为可以告知的事项。通知书送达时即中止许可程序, 保留申请受理, 暂时不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

2.4 重新启动行政许可程序

中止情形消除的, 经主办处室或申请人书面申请, 经行政领导同意应当重新启动行政许可程序, 中止的起始日期不计算在卫生行政许可期限内。重新启动之日可以是明确表示准予许可或者不予许可, 或者完成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 或者确认许可条件已经满足的书面文件之日的次日。

3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概念和效力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作为行政许可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程序, 理应遵循行政许可实施的一般原则, 比如合法、便民、效能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等。特别是依申请人申请而中止许可程序的情形, 在现行行政许可法律法规中都未提及, 其合法性值得商榷, 但其体现的便民原则和效能原则在卫生许可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1]。综上, 笔者将中止申请下个定义, 是指在卫生许可过程中, 因出现法定事由或当事人申请而使行政许可活动难以继续进行, 由行政许可部门决定暂时停止行政许可程序的制度。中止申请的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一切属于本行政许可程序的活动一律停止, 中止许可程序的时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期限内, 中止申请的原因消除后, 恢复许可程序, 原来进行的一切行政许可行为继续有效, 并对申请人和行政许可部门均有约束力。

4 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为了对卫生行政许可中止申请的本质和特征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有必要与许可中止、终止许可等概念的主要特征加以比较, 以作泾渭之分。 (1) 行政许可的中止, 是指行政许可主体作出准许决定, 向申请人颁发了许可证之后, 因法定情形的出现, 暂时收回许可证, 从而暂停止被许可人从事所许可活动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许可中止不同于中止申请。许可中止是暂停止被许可人从事许可事项的活动, 发生在许可决定之后, 而中止申请是行政许可中的一个过程, 发生在许可决定之前。 (2) 终止许可, 是指在行政许可过程中因法定情形的出现, 许可行为继续进行已没有必要或不可能继续进行。法定情形包括申请人书面要求撤回行政许可申请的;行政许可部门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决定的等。终止许可指许可程序不再继续, 中止申请指原因消除后可以恢复许可程序。

浅议动物卫生行政复议 篇8

是指动物卫生行政管理相对人不服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认为该行政行为违法或不当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主管部门提出复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适当性审查认定,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一种法律制度。是行政机关内部自行解决行政争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简单地说,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是一项以侵权为由,请求审查和以申请按法定程序作出决定的制度。

2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范围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符合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条款,管理相对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2.1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有关动物卫生证照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2.2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封存留验、隔离、扣押、扑杀、销毁、无害化处理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2.3 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有关许可证、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2.4 认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2.5 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颁发许可证如《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审批、登记有关事项,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没有依法办理的。

2.6 认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2.7 不作为的行政行为也是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的范围。不作为是指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履行《动物防疫法》赋予的职责和义务的行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有依法进行动物卫生监行政管理的职责。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依法履行职责,是一种违法行为或失职行为。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不作为主要表现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拒绝履行法定职责。如:不予检疫、消毒、出具检疫证明、发生疫情不积极防控,对病死或死因不明的动物以及相关携带病原体的传播媒介物不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等。

管理相对人对上述动物卫生行政行为不服的,所引起的行政争议案件都可申请行政复议。

3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应当遵循的原则

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行政司法制度,也体现其它法律制度共同具有的一些基本准则。《行政复议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原则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贯穿于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活动,应当适合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基本特点的原则。

3.1 不诉不议原则

不诉不议原则是指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有管理相对人提起。如果具体的动物卫生行政行为侵犯了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管理相对人未提出复议申请,动物卫生行政主体不得主动进行行政复议。但这不包括内部的行政监督。

3.2 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复议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三条规定依照本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的行政机关是行政复议机关。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具体办理行政复议事项。

3.2.1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复议申请,复议机关不得拒绝受理。

3.2.2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活动不受非法干预,对于非法的干预,复议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予以抵制。

3.3 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和适当性审查的原则

3.3.1 合法性指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认定的实事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程序是否合法等。

3.3.2 适当性指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定范围内尊循的原则,在自由裁量权的范围内运用的是否适当,公证。

行政复议区别于人民法院只能对动物卫生行政诉讼案件进行合法性审查,而不对合理性进行审查。

3.4 一级复议制的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是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的除外。

3.4.1 管理相对人对动物卫生监督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在法定的期限内向行政复议主体提出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3.4.2 复议期间,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复议。

3.4.3 行政复议期间,被申请人不得再向申请人收集证据的原则。

3.5 合法、及时、准确的便民的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应当遵循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有错必纠,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3.5.1 合法原则是任何行政复议机关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时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在处理行政复议案件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一是履行复议职责时要依法办事;二是依法审查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三是审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是否合法。

3.5.2 在行政复议工作中遵循公正原则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用法律依据正确。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是对具体动物卫生行政行为是否违法与适当作出新的裁决,这一裁决要做到公正,必须适用法律依据正确。二是裁量适当。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决定对具体动物卫生行政行为的裁决,还应当从裁量适当中体现公正原则。三是解决矛盾和争议,不得回避,不得不作为。行政复议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受理;必要时,上级行政机关也可以直接受理。

3.5.3 公开原则是行政法合理性原则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民主原则的体现形式。

3.5.4 及时原则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机关必须按照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受理、审理、作出决定的期限执行,延长期限也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要有法律依据。

3.5.5 便民原则具体讲,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一切规定应尽量考虑便于管理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要尽量为行政相对人进行行政复议活动提供方便;同时,在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便利时,也照顾到动物行政复议机关的行政效率,这同样符合便民原则。

3.6 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原则

《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动物卫生复议机关在作出决定之前,申请人同意撤回复议申请,经复议机关同意,记录在案,可以撤回,但申请人撤回申请不得以同一实事和理由再行申请复议。

4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时效

4.1《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4.2 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处理的原则是:一是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5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应注意的几点

5.1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要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管理相对人对该行为发生争议为前提,两者缺一不可。

5.2 发生争议的一方必须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争议必须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具体行政行为。争议的中心问题是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性和适当性。

5.3 在动物卫生行政复议活动中,管理相对人为主动当事人—申请人;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为被动当事人—被申请人。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由管理相对人提出,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不能提出行政复议。

5.4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的主体必须有管辖权的行政复议机关,即:上一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同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是动物卫生行政主体特有的一种监督管理活动。

5.5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以复议机关作出复议决定为结果,复议裁决由法律效率。

5.6 动物卫生行政复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摘要:随着法制社会的发展, 要求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要求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和合理。也就是说, 所有国家行政机关, 都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行使管理职能。动物卫生行政复议主体是解决动物卫生行政争议的主要手段, 是沟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与管理相对人的纽带, 是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系统内部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

卫生行政部门 篇9

发展中国家的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会面临更多挑战,有如下原因: 资源供需差距,可信赖数据的缺乏,政策决策缺乏正式而系统化过程,执行过程障碍如缺乏成熟的社会部门,弱势民间机构以及显著的社会不平等[6]。有研究者认为,优先次序分配是一个富含伦理冲突和政治博弈的过程,在发展中国家的优先次序分配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缺乏可靠的信息,优先次序分配机构的低效,以及不明确的优先级设置过程。在发展中国家提高优先次序分配策略应包括熟悉当地的优先次序分配实践,提高决策实施机构的合法性和能力,以及建立优先次序分配的公平过程[7]。我国的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决策者往往缺乏对上述问题的清晰认知,也就无法在相关的操作层面制定更细致的实施策略去充分应对上述挑战。本次问卷调查分为2个阶段: 2013年2月 - 2013年5月对省级卫生行政人员展开调查,2013年6月 ~ 2014年2月对各地方卫生行政人员展开调查,以探究重庆市多部门各层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对于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的态度,考察被调查者对程序公平、决策水平、利益相关方、政策行政环境四个方面影响因素的认同情况,并分析比较省级和地方卫生行政管理( 决策) 人员的态度差别。

1 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问卷调查对象为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行政人员,包括直接参与资源决策制定的人员、和资源计划密切相关的人员以及执行上级资源规划命令并熟悉相关资源配置决策的人员。分为两大部分: ( 1) 重庆市卫生局公务员89人; ( 2) 重庆部分区县卫生行政人员。根据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一圈两翼规划,依照经济发达程度、医疗资源充裕程度、城乡统筹兼顾等原则,确定5个调查行政区,包括主城38人: 渝北北部新区人民医院9人、渝中区重医附二院20人、重医口腔医院9人; 渝东北39人: 万州社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人员11人、巫山县卫生局公务员3人、社区、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人员25人; 渝东南8人: 黔江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等管理人员8人) 。其中,调查对象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医院管理人员21. 8% ( 三甲医院占76. 3% ) ,省级和县级卫生局公务员56. 9% ,疾控妇幼卫生机构管理人员4. 6% 、社区、乡镇卫生院管理人员16. 7% 。

1. 2 研究方法

通过发放自编likert五级测量问卷,测试各层级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关于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相关影响因素的态度。

Daniels( 2008) 提示决策者应重点关注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的4个核心问题: 公平和最优产出、优先人群和优先程度问题、聚合问题( aggregation) 以及民主问题[8]。问卷列出包含18个项目的影响因素态度测试集合,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问题设置( 见表2) 。其中,对程序公平的指标设计主要根据Daniels创立的合理问责框架即公开、关联、修正、执行四条件所设计;权力的差别可能会对决策公平产生严重障碍,应优化有效参与机会,重视“赋权”[9]。因此问卷程序设计融入赋权这一条件。对决策水平方面的指标设计,除了考察卫生管理者的基本知识、对相关决策的熟悉程度以外,也考察其对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决策实践的态度,以测试其对基于科学证据的改革的容忍程度。对利益相关方的指标设计主要囊括卫生资源的供需双方,也加入政府、民营医院、媒体,以考察被调查者关于市场力量介入的容忍度,对媒介力量的认知,以及对学术研究提升决策影响力的态度。对政策行政环境的指标设计围绕对卫生行政环境的感知,包括对上下级行政关系的感知、对政府职责范围理解、新医改和卫生新政的理解、遵守、执行等方面。

1. 3 统计学处理

定量资料采用excel 2013软件双人双录入,经逻辑检查无误后采取统计描述对态度量表的优先程度进行均值统计分析。

2 结 果

通过均值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的均值进行排序,以确定各项条目的优先强度、重要性和认同程度。



3 结 论

3. 1 程序公平方面被调查者对公众参与赋权仍有顾虑

被调查者对卫生资源优先级决策的程序公平的态度均值较高,有利于公平的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工作展开,但就公众赋权空间仍持相对保守态度。需要设计更多保障程序公平的渠道和方法,加强公众参与赋权。公众参与本身对治理起到监督和鞭策作用,戴维·伊斯顿认为,公众的支持对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有很大影响,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权威性决定的输出[10]。公众参与有助于增强卫生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有效性。目前并没形成各利益方均衡平等博弈的局面,通过对卫生资源进行优先次序分配规划,必然涉及利益再分配。建议探索多方共赢、制衡机制,实现利益共享。

3. 2 医疗供方影响较大,公众影响较低

关于政府是否能协调利益各方对卫生资源配置的诉求是国内研究普遍关注点,本次被调查对象也显示出对公众和媒体的作用的重视程度不够。公众参与是决策走向民主的重要基石,很多国家都采取各种方法保护公众参与,因为他们是天然的弱势群体。而媒体是扶持公众参与的重要渠道,发挥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使一些优先项目、民众关注点迅速推上政策议程,便利公众诉求得到解决。被调查者对“政府应加强对民营医院的扶持和监管力度”持肯定态度; 就“医疗供方对卫生资源的重点投向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区县显示出比省级的卫生行政人员更大的认同感。

3. 3 卫生行政人员的决策水平尚待提高

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决策的内在影响因素之一是决策水平。被调查者的决策相关的知识和管理技术水平仍有待提高,不少人对相关常识概念有所混淆,如不少被调查者认为“公平分配”等同于“平均分配”。为测试行政人员对重庆本土新政的理解,设置问题“在非主城区新建三甲医院有助于解决卫生资源集中分布问题”,在后续访谈调研中,部分被调查对象表示除了增量问题,也更应做好存量优化问题,显示了对上述问题的辩证思考。被调查者对学术研究支持度偏低,一部分调查者表示,当下的“象牙塔”式的学术与实际情境应用有一定距离。优先次序分配所面对的分配情境是复杂而难以抉择的,而决策者也需要具备一个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卫生决策的知识技能,以开放的态度合理借鉴并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

3. 4 卫生行政环境有利于卫生资源优先次序分配展开

数据显示,被调查卫生行政人员对政府资源管理的职责范围和权限较为明确,能够注意公平、扶弱的施政理念,认同度比较高的项目有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资源优先投入基本公共卫生,资源优先投入弱势和不发达地区,重视民众实际需求等,被调查者对公共政策和新医改方案等战略决策方针比较熟悉。对上下级关系和整体管理环境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很多卫生资源被旧有的管理模式所浪费”、“资源配置实践经常会因为满足上级指令而妥协”态度认同较高,特别是区县比市级卫生局有更大差距的态度均值,说明对于上级指令的执行力较强,而且对旧有的资源配置模式的不满,也为创新优先级资源配置提供革新条件。

卫生行政部门 篇10

在卫生行政执法中, 如何对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质进行认定, 首先应该要清楚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的分类。

1) 我国现行的卫生行政法规一般将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分为二类:

一是组织 (过去发布的一些法律法规中称单位) ;二是个人 (是指自然人或者是公民) 。

(1) 2009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 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 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2) 2007年7月25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规定的行为有权举报。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为举报人保密。举报经调查属实的, 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3) 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九条规定:“ 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 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防治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报告、志愿服务和捐赠活动”。

(4) 1994年2月26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 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 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 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第二十四条规定: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5) 2003年6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和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投诉、检举和控告”。

(6) 2002年1月22日卫生部发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经登记机关核准开展医疗美容诊疗科目, 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的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 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 并由行政机关依照本法规定的程序实施。据此可以将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分为三类:即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公民是指具有行政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和第二十六条的规定, 所谓具有行政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是指年满14周岁, 能够正确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自然人。对于未满14周岁的人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应当排除在外, 不能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此处有一个特例应当说明一下, 对于病理性醉酒者由于其已经醉酒不能正确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此时应当如何对待?通常法学界将醉酒的行为称之为自陷行为, 也就是说行为人在能够控制自己行为时放任自己醉酒状态的发生, 可以认定为是一种事前故意。对于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醉酒者, 我们应当认定其为具有行政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分为两类:一是企业法人;二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又称为非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依照民法通则第四十一条和其他法律的规定, 我国的企业法人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等。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 企业法人又主要被分为公司法人和非公司法人。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法人均指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 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法人, 如果该企业或是组织未经核准登记其依然不能称之为法人。

除了公民和法人以外的其他组织均称之为其他组织。如, 个体工商户、分公司、公司的分支机构、公司的派出机构等等。

2 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的认定

无论组织也好, 单位也好, 实施卫生行政处罚的程序是一样的。正确认定卫生行政相对人的主体性质, 必须结合执法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法律解释来综合考虑, 不能根据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表面主体性质就可以进行认定的。

2.1 公民及个人主体性质的认定

在卫生行政执法实践中,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一般认为对于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为公民或是个人的认定不会出现差错。其实是在卫生行政执法中最容易出现差错的就是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应当为公民或是个人主体性质的认定。在这一类别主体性质认定中, 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一般不会将行政相对人为自然人的认定为组织 (单位) 性质, 往往将应当认定为公民或个人主体性质的其他组织认定为组织或者是单位。以下几种情况应当认定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为公民或是个人。

2.1.1 个体工商户

个体工商户是指具有经营能力, 依照法律规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从事工商业经营的, 为个体工商户。可以个人经营, 也可以家经营。从此定义上可以看出个体工商户是以其个人或家庭作为经营主体的, 在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当以公民或个人进行定性处罚。

既然个体工商户在《民法通则》中被放在了公民和自然人这一章中进行规范和调整, 那么可以肯定在民事法律中个体工商户是一个公民性质。对于行政法律来说并没有哪一个法律法规规定过个体工商户是单位还是个人, 因此依据法理学基本原理, 我们就应当依据其他法律来进行解释, 或者依据有权解释机关的解释进行认定。《民法通则》作为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其和《行政处罚法》处于同一位阶法律, 因此《民法通则》的规定当然适用于行政执法。依据《民法通则》的规定, 我们应当认定个体工商户的主体性质是公民或个人。

2.1.2 个人独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据1998年8月30日全国人大颁布, 2000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对个人独资企业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即自然人投资, 自然人自己享受权利承担无限责任的一个经营实体, 其所有经营活动的结果都最后归结为自然人来承担。然而, 个人独资企业又并不等同于新《公司法》中的一人有限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是由一个自然人投资的企业。它的特点表现在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上, 对投资主体的要求为必须是自然人。所谓自然人, 这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 在法律上, 将人分成两类, 一类是自然人, 是基于自然界中的人;另一类是法律人, 是法律拟制的人。自然人是有生命的人, 法人则是一种团体, 是法律赋予其人格的团体人。对自然人, 重要的分类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 正常人与精神病人。在中国的法律上, 将自然人称为公民。

一人有限公司是一个独立公司法人, 而个人独资企业并不是一个公司法人, 而是一个个人经营实体。同个体工商户一样, 个人独资企业在《民法通则》中也被放在了公民和自然人一章中进行规范和调整。因此, 在行政处罚中我们应当将个人独资企业也认定为公民或个人性质进行处罚, 而不应当将其定性为单位、法人或其他组织。

2.1.3 个人合伙企业

个人合伙企业是指两个以上公民按照协议, 各自提供资金、实物、技术等, 合伙经营、共同劳动。这里的合伙不同于企业合伙, 仅仅指公民个人合伙。《民法通则》将个人合伙企业也归入了公民和自然人一章进行规范和调整, 因此在行政处罚中应当将个人合伙企业同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一并定性为公民或个人性质。

综上所述, 在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的认定中, 对于公民或个人性质的认定不能仅仅依据其有无营业执照或是其表面主体性质进行定性, 还要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 从有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认定。对于自然人、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和农村承包经营户都应当将其主体性质认定为公民或是个人, 这样才能真正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立法本意, 切实依法行政。

2.2 法人主体性质的认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依据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 法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企业法人是依据《公司法》依法成立的, 我国的企业法人只承认2种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中包括了一人有限公司, 对于一人公司我们不能因为该公司是一人投资设立而将其认定为公民或个人性质, 应当严格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将其认定为企业法人, 直接定性为法人性质。

对于企业法人的认定, 只要核准行政相对人营业执照上的企业性质一栏进行认定就可以了。如果其营业执照上载明企业性质是有限责任公司或是股份有限公司就可以认定其为企业法人, 在行政处罚时按照法人或单位进行定性处罚。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三大类, 一类是独资企业, 又称之为业主企业;第二类是合伙形式, 又称之为合伙企业;第三类是公司形式。

在前面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属性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但是社会生活中仍然有人提到个人独资企业算不算企业, 这就涉及到了如何理解企业这个概念的问题。可以说, 在现今的社会经济生活中, 人们不断地接触到企业, 也承认企业的普遍存在, 但是企业是什么, 却是众说纷坛, 各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有人认为企业就是企求达成自己某种目的和同时满足他人需要的事业;有人认为企业是谋取利润的经济组织;有人认为企业是作为生产单位而设立的;有人认为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有人认为企业是一种代替市场来协调生产的组织, 此外, 还有若干不同的见解。由于对企业这个概念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 也由于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对企业这个概念的有限制地使用, 也会对人们的观念产生影响, 从而产生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可以称作企业的疑虑。并且这种疑虑在中国的相当一部分人中是存在的, 需要适当说明。

对于企业这个概念的理解, 一般地说, 应当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 它作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独立存在, 有自己的财产和独立的利益, 从事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营利, 它在市场中, 就是一个市场主体, 根据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登记设立, 内部管理有一定的规范。可以说, 这些都是企业的一般特征。而对于这个企业是由一个人投资还是由许多人投资;是规模比较大还是规模小;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还是承担无限责任;企业是属于什么所有制的;企业是从事生产的还是从事商业服务的或者兼而有之的, 等等, 这些都不是认定企业的标准, 也就是不属于企业的基本特征, 而属于是企业形式、企业规模、企业经济性质、企业经营范围的问题。根据这种理解和分析, 个人独资企业应当是一种企业, 它具有企业的特征, 并且作为一种企业形式还有自己的特点,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的基本特点或者说是它的主要特征, 在个人独资企业法的第二条中作出了规定, 就是依法设立的, 由一个自然人投资, 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 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这种特点也就是个人独资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形式的关键所在, 或称区别性。

另外, 我国法律规定的法人中除了企业法人外还有非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可以分为三类:

1) 机关法人。机关法人是指依法享有国家赋予的行政权力, 以国家预算作为独立的活动经费, 具有法人地位的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机关法人相当于西方国家所谓的公法人, 它们因行使职权的需要而享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因而也是一种民事主体。机关法人的基本特征是: (1) 主要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 (2) 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 有独立的经费。 (4) 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成立, 不需要进行核准登记程序, 即可取得机关法人资格。

2) 事业单位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各类法人, 如从事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公益事业的单位。

3) 社团法人。社团法人是指由自然人或法人自愿组成, 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学术研究、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社团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如人民群众团体、社会公益团体、学术研究团体、文学艺术团体、宗教团体等。

对于上述3种非企业法人, 行政执法机关在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时应当按照法人或单位进行定性处罚。

2.3 其他组织

对于个人, 人们都不难理解, 民法中称自然人或者是公民个人;然而什么是“组织”和“单位”, 他们之间的区别又如何。

2011年9月18日所查百度网对“单位”的解释是:单位有4种情形: (1) 机关、团体、法人、企业等非自然人的实体或其下属部门; (2) 工薪阶层上班的地方; (3)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 (4) “单位”原指佛教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组织: (1) 从广义上说, 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2) 从狭义上说, 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 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 运用于社会管理之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 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 组织不仅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基本单元, 而且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

2001年修订版《新华词典》 (商务印书馆出版) 第175页对“单位”的解释是: (1) 计算物体、数量的标准。如千克、米、升等; (2) 制机关、团体或其所隶属的分支机构。第1322页对“组织” 的解释是: (1) 使分散的人和事物具有一定的秩序和系统。 (2) 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系统组织起来的团体; (3) 组合、结合, 构成。

也有学者在一些教科书中这样认为和表述“组织”: (1) 静态一面, 是指一种实体;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 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2) 动态一面, 是指组织工作;通过分工合作把人、财、物和信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进行合理有效配合过程。笔者认为这一表述在现阶段的人文社会中是比较合理的解释。

1) 对于行政相对人为其他组织的定性就比较复杂, 在《民法通则》和《行政处罚法》上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这也是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中容易将其他组织的定性与公民或个人的定性发生混淆的原因。那么其他组织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有无解释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条作了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 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 包括: (1)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组织; (2) 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 (3) 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 (4) 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 (5) 中国人民银行、各专业银行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6)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设在各地的分支机构; (7) 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 (8) 符合本条规定条件的其他组织。在这个《意见》中最高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中的其他组织进行了解释。因此, 笔者认为在行政处罚中对于其他组织的认定也应当参考该《意见》的解释, 综合行政相对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认定, 但是不是完全按照该《意见》的解释进行定性, 否则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人合伙企业的主体性质定性将出现偏差。但是我们要从中看到其他组织是具有如下法律特征的:

一是合法成立。“其他组织”必须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成立, 法律予以认可的组织。这是某一组织的设立是否获得社会肯定的前提。

二是具有一定的组织机构, 即有能够保证该组织正常活动的机构设置。

三是有一定的财产。“其他组织”必须具有能够单独支配, 与其经营规模和业务活动的内容、范围相适应的财产。

四是不具有法人资格, 在法律上没有取得人格地位。因此, 在行政执法中对于其他组织可以采用排除法进行认定。即行政相对人除自然人、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合伙企业、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团法人以外, 合法成立有一定组织机构和财产,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比如:律师协会、徽商协会、佛教协会等等。

2) 关于我国合作社的法人类型问题。合作社具有法人地位, 是学界的共识, 也是中外立法的一致规定。但对合作社是否为企业法人, 我国立法上似乎有不尽相同的规定。我国多数立法规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1992年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第2条规定, 农村信用社是独立的企业法人, 以其全部资产对农村信用社的债务承担责任, 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承担民事责任。1997年9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 本办法所称城市信用社是指依照本办法在城市市区内由城市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法人出资设立的, 主要为社员提供服务, 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合作金融组织。

但有的法规并没有规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1992年2月14日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建设部、国家税务局联合发布的《城镇住宅合作社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 本办法所称住宅合作社, 是指经市 (县) 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由城市居民、职工为改善自身住房条件而自愿参加, 不以盈利为目的公益性合作经济组织, 具有法人资格。2006年最新制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没有规定合作社是企业法人, 其第二条规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 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为什么在这里我们要把合作社的法人的问题单独提出来讨论呢, 原因是有关这些方面以往人们讨论的很少, 例如, 某信用合作社为了方便周围民众, 开设了一个理发馆, 雇了一名理发师, 但这名理发师只会理发, 没有经过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 对于给皮肤病人应准备的理发工具他一概不知, 于是在给一名皮肤病人理发后引发了4名顾客理发感染了头癣的事件。这就需要对业主进行主体资格认定。

综上所述, 通过对卫生行政执法中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的阐述, 对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以及个人、单位主体对象的定性和认定分析。希望能够使卫生行政执法机关和卫生监督员正确认定行政相对人主体性质, 合法、合理地处理行政案件, 更好地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Z].1986.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Z].1999.

[3]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Z].2006.

[4]中国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管理规定[Z].1992.

卫生行政部门 篇11

【关键词】卫生监督 信息化 权限分配 之我见

随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信息化高速公路行走,卫监人同样与时代脉搏共存亡,为信息化建设正在努力工作,努力向前发展与探索,作为为卫监人,首先是基层卫生监督人员在网上工作信息录入实施时,就存在一个权限设置与权限分配的问题,有的单位分配的科学合理性强,工作起来就成效明显,操作顺当,不会走弯路,领导群众十分满意。然而,也有个别单位在权限分配上存在不同的做法与要求,在权限分配上基层卫监系统内部未能形成一个统一标准与模式。为此,笔者从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网上信息化建设权限分配问题作些探讨,旨在更好地对网上信息权限分配的问题更加适合实际需求、适应基层发展,更加有利于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推进与完善。

一、等级权限

等级权限是指在网上进行不同职务进行权力安排分配过程。通常情况下在网下有什么权利网上就有什么权利,网下是什么职务网上就有什么职务,这种权利和职务是对应的,无论是享有权利和职务,风险是对等的,在网下分配什么工作就在网上享受什么权力,正常情况下所有计划与安排的都是原先设定好的;通常情况下网上权限的安排往往与网下权力是一致性的,这样才不会出现意外情况和其他问题的发生;这实际上也是落实网上网下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这为政府办公公开政务活动,增加公信力与透明度是十分有效的。在这里面主要区分执法员的权限、科主任(科长)、主管所领导、所长、局长的权限等。应该说由低层执法人员向中级、高层领导分级授权,从而达到责权利的真正目的与效果。

二、平级权限

平级权限是指在网上网下的权力分配是没有等级区别的,任何卫生监督工作人员都可以进行任何步骤的网上系统操作,这种做法当然要首先在网下是否有领导授权与否,如果已进行了授权,交给了你的密码,那么,你就有与授权人的平等权力进行操作。每当授权人授权给另方时,必须要了解对方的能力、水平,工作经验等等。当交往相关人员替代自己人去帮助自己网上操作时,大多数人能够替代本人,才会授权,这种情况往往发生在个人出差、正常休假、病休、调动、离职、离岗等现象,平级平等授权是二个概念上的问题,平等是平平等,平级是平级,理解上是不一样的。如果用平级人员来替代自己,这样能起到很好的相互补充的作用,作为授权人一定要负起责任来,接的替人更要有很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千万不能用“随便”来对付工作,更不能认为非本人之工作,随便对付就行了。作为领导管理者而言,要做到“放手不放眼”千万不能放任自流,以免引起法律责任,或行政倒查追究的现象发生。平级权利是指网上的变化,而网下操作行为依旧不变,再就是对所有权限的放开,全部由一线人员去落实,没有等级区分,所有的权限都给了一线人员,这就是所谓“放权”;如果真是这样主管领导者的事少了,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上,这样给领导减少了一定工作量,但未必是件好事;因为,这中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很容易出现失控,或者监督不到位出现的某些失误,也是常有的事,为此,作为领导者或者委托人,千万不能上不懂这方面知识的人来替代自己,其次是要真正做到“丢手不丢眼”,经常查看网上网下信息是否一致,是否合法合规?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杜绝责任事故和其他问题的发生。

三、无限权限

无限权限有二种理解,通常情况下在网上网下是难看到的这种情形的出现,因为制度和规定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一旦出现是要受到批评或者是特别部门领导受权后才能这样做,这是因为无限权的出现,要么是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要么是个人行为偷偷进行,前者是有一定的合法性,后者是没有法律保证的,且个人行为可能会受到伤害,这种伤害有二种可能一是自伤,心理上总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总是担心会出事,出问题;二是被上级发现,自己没有经过领导而是釆取的非正规渠道所为,后果若被领导发现,而会受到责任追究,伤害的是自己或者被开除。其實,后一种情形是不可取的。另外一种理解,无限权分配是指没有任何权限的权限,也称无限权限,你的权利不受任何限制,也的确是无权的那种,当今社会上这种情形比较少见。

四、结论

笔者认为,在以上三种权限分配方法上,我个人认为,“等级权限”方法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且是管理家们信任工具。因此,“等级权限”方法现时运用最多,具有代表性,实用性,无论你处于什么位子,总会有你的相关部分权利,他就象军人站岗一样,每个岗位不同,但意义和作用基本相同,人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无论权限有与否,大与小,都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且一定要坚守原则,坚守岗位, 行职责一定负起责任,用讲政治的语言来说,无论你权力大小都是为人民服务,都是人民勤务员,无论是那种情况,都要努力工作,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权与法,权与利、权与己的认识上来,要用好权保护自己,要用好法限制自己的权力过大,要用个人的声誉保护自己的应有权利和义务。总之,笔者认为,在现行的这个年代里要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按照等级权限要求,做好个人权限内的事情,在没有得到上级允许的情况下,切不要越权,以免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或捆扰。把握好等级权限的力量,做好自己的事,用实际行动和行为得到领导和老百姓的信任。

作者简介1:申国祥,研究生 出生年月:1958.12 性别:男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一级执法员 研究方向:卫生监督、行政执法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红荔西路8043号卫生监督疾控大楼 邮编:518040

作者简介2:杜宝强,本科生 出生年月:1981.11 性别:男 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工程师 研究方向:行政执法 网络信息

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问题探讨 篇12

1 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法理依据问题

1.1 听证范围过于狭小, 认识各有不同

关于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适用范围, 《行政处罚法》和《卫生行政处罚程序》均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等”适用听证程序, 此处的“等”为“等内等”还是“等外等”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存在争议, 有些地方如江苏在制定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时将“等”字去掉了, 仅限于列举的三类行政处罚。有观点认为, 适用听证程序的处罚种类难以完全列举, 立法的本意是将所有严厉的行政处罚纳入听证范围, 因此, 此处的“等”为“等外等”, “一些地方条件如果具备, 适当扩大听证的适用范围, 比如将没收较大数额的非法所得或非法财物的行政处罚纳入听证范围, 是可以的, 是符合行政处罚精神的”。笔者也认同该观点, 另外, 最高人民法院也对该条作了扩大性司法解释, 即适用听证的罚种不应限于列举的3种, 其“答复”也符合《行政处罚法》的立法本意。因此,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听证适用范围应扩大, 且须考虑法院的判决、批复和司法解释, 应尽量不与其发生抵触, 以免被变更甚至撤销。

1.2 听证参与对象规定不明

《行政处罚法》在听证程序中对第三人未作规定, 《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 (试行) 》虽有规定, 但过于简化, 实际操作有难度, 在事实上, 与案件处理可能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 (如职业卫生案件中的职业危害直接受害者) 很少能参加卫生行政执法听证, 无法发表他们的看法, 其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应进一步完善第三人申请和参加听证权利的有关制度。

1.3 听证主持人制度尚有缺陷

听证主持人是整个听证程序的灵魂和核心, 其负责听证程序的具体运作、调节与控制, 他的素质、权力和职责直接影响卫生行政执法听证的质量和公正。

实际操作中, 听证主持人一般由卫生行政机关中法制机构的人员或专职法制人员担任, 与执法人员均属卫生系统内部人员, 有熟人关系, 不可避免地出现单方面接触行为, 有先入为主之嫌, 从而影响公正。笔者认为, 《江苏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规则 (试行) 》虽对听证主持人的人选、职责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 遵循了职能分离原则和回避原则, 对其独立性的保障起了一定作用, 但还不够, 且缺乏对听证主持人的监督机制, 其制度还有待完善, 可参照西方国家, 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稳定、具备较高专业知识和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听证主持人队伍, 并由政府法制部门负责资格准入、日常管理和定期考核。

2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证据要求问题

有学者认为, 行政证据是在行政程序中, 由行政主体、相对人、代理人等依照法定程序收集或提供的具有法定形式、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并经行政主体查证属实的一切事实。该定义从主体、程序、形式、用途等方面阐述了行政证据的基本涵义, 卫生行政处罚听证是行政程序的一种, 其证据标准是一致的。证据是行政行为合法的基础, 其必须具有关联性、合法性和真实性。在现实操作中, 还存在较多的证据不充分, 违法事实认定不清的问题, 极易导致在行政听证、复议或诉讼中处罚决定被撤销或变更。目前尚没有完备的行政证据制度, 笔者认为, 可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则及司法解释等来规范行政证据。

2.1 证据的关联性不够

主要在卫生行政处罚的证据中, 除现场笔录外, 过多依赖询问笔录, 而往往缺少鉴定结论、视听资料或其他行政部门出具的证明 (多见于外调材料) 等证明力更强的证据。证据的多样性及能够相互佐证, 可防止当事人通过不正当途径出具伪证, 以完善整个证据链, 充分证明案件的待证事实。

2.2 证据缺乏合法性

行政机关未按法定的步骤、顺序、方式、时限进行收集, 如行政机关在检查时未出示证件、证据先行保存不当、或笔录有差错、遗漏时随意更改, 无相对人补充签名等问题, 另外在实际中, 行政机关采取偷拍、偷录、利诱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证据材料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上述行为取得的证据依法都不能作为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

2.3 证据的真实性不强

从广义上讲, 行政证据是否客观、真实, 是否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同样也是判断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重要标准之一。《行政诉讼证据规定》第56条规定的审查证据的真实性有几个方面, 即审查证据形成的原因, 发现证据时的客观环境, 证据是否为原件、原物, 复制件、复制品与原件、原物是否相符, 提供证据的人或者证人与当事人是否有利害关系等, 明确了保障证据真实的若干要求, 对行政证据也同样适用。实际中, 也确实存在上述问题, 我们应认真进行审查。

2.4 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中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问题还有待明确

目前, 《行政处罚法》中尚未明确案卷排他性规则即以听证记录在卷的证据为唯一事实根据, 行政认知除外, 由于行政权过强, 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 往往听证程序的功能和效果得不到实现, 可能还会出现行政主体事后补证的情况。

3 人的因素也影响着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实施

行政处罚听证的价值体现不仅需要其内在因素, 即整个听证制度理论的完善, 也需要其外在因素, 即外部运行环境的优化包括行政体制的深化改革、行政人员的素质提高以及公民参与意识、维权能力的增强等多方面。

3.1 卫生行政机关程序法治观念和行政人员依法办事水平亟待提高

(1) 行政机关长期以往形成了重实体、轻程序的陋习, 在行政行为过程中只重结果, 不重程序的现象比较普遍, 有时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对程序极其漠视。 (2) 由于行政权的行使主张主要依靠行政人员去实现, 行政人员的执法水平高低直接决定行政行为的效果。 (3) 根据对苏州市2007年至2009年卫生行政处罚听证情况的调查来看, 行政相对人听证申请和参与度很低, 多数对听证结果没有多大信心[5]。笔者认为要改变行政机关的现状, 关键在于提高卫生行政人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执法水平, 同时, 还要加强对卫生行政机关程序违法的打击力度。

3.2 公民参与意识和维权能力有待增强

行政听证是公民参与行政的典型制度, 但如果公民没有很强的参与意识和维权能力, 那么在听证过程中也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权利, 与行政机关之间根本不可能形成真正地交锋, 自己的利益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笔者认为, 公民参与意识和维权能力的增强, 需要我们加强宣传教育, 进一步强化和发挥社会团体及律师代理的作用[5]。

摘要: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价值目标是公正和效率。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实施, 正体现了这一目标, 它起到了监督行政执法行为的效果, 保护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具有普法教育功能。本文从卫生行政处罚听证的法理依据、证据要求及人的因素等三方面进行问题探讨, 以求能在卫生行政处罚中更好地适用听证程序。

关键词:卫生行政处罚,听证

参考文献

[1]杨惠基.听证程序概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1998:19.

[2]马怀德.论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J].中外法学, 1998, 2:14.

[3]胡建淼.行政违法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0:310.

[4]沈福俊.论行政证据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商研究, 2004, 1.

上一篇:手术室感染控制对策下一篇:高血脂与饮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