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2024-11-23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共11篇)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篇1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中医的传承现状, 从目前传统中医的传承重点、传承模式、西方医学模式等几个方面指出当前文化传承中的若干问题, 并对如何传承和发展当代中医文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统中医,文化传承,文化发展

传统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在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基础上发

展出来的对疾病、养生的独特理论体系, 是支持和促进整个传统医学发展的根源。该文通过对传统中医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 从而保持中医文化拥有持久而旺盛的生命力。

1 中医文化的传承现状及问题

1.1 中医文化的根源和发展

当今“文化”概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中国文化从炎帝始上下五千年, 中医文化从有文字记载至今, 已有二千多年历史, 可谓源远流长。中医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基础理论的传统医学, 是“致中和” (讲究阴阳气血平衡) 的医学, 是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医学, 是治未病的医学[1]。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源头, 中医的发展如果缺少了文化源头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2]。岐黄文化是现代中医的根和源。内容直接关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心灵、人与自然的和谐, 且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作为岐黄文化的核心巨著, 集中对天、地、人三者统一和谐的整体思想进行了阐述, 是中医学传承千古的不朽之作,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后世张仲景等各医家均以《黄帝内经》的治疗思想和时间养生为基础, 将中医文化充分融入到临床中去, 使中医药的治疗效果极大地提高了。

中医药传播的物质基础就本草学, 是运用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古人认为“五谷为养、五蔬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 几千年来, 这些原则一直指导着中华民族的膳食结构, 在全民族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的保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从老庄道家那里接受了养生思想, 养生文化继而迅速发展成为中医整体文化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神养、居养、气养、形养、药养、食养、术养等多种方法, 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 成为中国老百姓生活中自觉不自觉采用的保健手段。

饮食文化、养生文化和医药文化, 都是中医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至今还指导着中医临床。

1.2 中医文化的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中医生存的土壤和思想方法的源泉, 割裂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将不复存在。目前, 对于中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研究较多, 主要集中在中医文化的根源、中医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医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等领域;对中医古籍的整理和校勘工作也有较大的发展, 但这些研究大多是文、史、哲学者所做, 真正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临床工作者, 就中医文化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见, 造成了研究内容和临床实践相脱节, 无法使这些基础研究真正的推动和指导临床的发展。脱离中医临床谈中医文化、脱离现代文化发展谈中医文化、脱离时代发展、人类健康事业谈中医文化, 难免导致理论和实践的分离, 影响中医文化的系统化研究价值。

1.3 中医文化现代传承的几个问题

1.3.1 传承重点不明确

近20多年来的中医临床及科学研究, 使得中医学已被分解为中医、中药、针灸、养生保健、中医文化等各自传习运行的“体系”, 在中医、中药领域又细分为各个临床亚专业如中医妇科、中医外科等。大部分临床中医师注重的是各自专业的学习和研究, 争取实现专业上的突破, 对于专业以外的知识涉及极少。中医专业的不懂中药、针灸, 针灸专业的不懂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针灸都不甚了解中医文化, 业界早已司空见惯。整体观念是中医临床的思维基础, 对中医文化的分解直接造成了这个基础的丢失, 使得现代中医学的研究方向和方法更偏向于西方医学。

1.3.2 传承模式变化

目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已初步形成规模, 各大中医药院校招生人数大大增加, 中医药队伍不断壮大。但在这种教育模式中, 对于中医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从课程数量上看, 临床类课程比例大大超出中医经典教学;从课程安排上看, 与中医文化学习相关的古文基础、医史、医理等课程实质上已处于可有可无状态;从教学方式上看, 大班、大课的教学使中医经典的学习只停留在表面教学, 无法深入体悟。相比传统的师带徒模式, 这些现代教学模式使从未接触过中医的青年学生根本无法深入了解中医文化, 将中医文化融入自己的思维模式更无从谈起。

1.3.3 西方医学模式的影响

在中医文化普遍不被重视的过程中, 西方医学模式在国内发展迅猛, 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其规模已大大超出传统医学。在西方文化对国人的冲击下, 西医思维方法对中医院校学生的影响巨大。在中、西医知识同时学习的过程中, 由于现代教育模型的转化, 数理化模式的影响, 西方医学实证思维模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继而在学生中成为既定思维模式, 传统思维方式对初学者不容易掌握理解, 想要再成为中医药学生思维模式中主导模式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很多青年中医其临床思维其实是西方医学而非传统中医, 再谈什么中医文化传承对其无法形成共鸣, 文化对临床的推动也失去了实质意义。

2 新形势下如何传承中医文化

2.1 树立中医人的责任意识

当代中医人应以传承中医文化为己任, 把中医事业传承

发展下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医有过辉煌, 也有过挫折。新文化运动后, 中医作为“伪科学、旧文化”一度成为被批判的对象, 以西方医学为标尺对中医科学性的否定第一次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形成了中医药现代性、科学性以及存废之争和中西医结合展开论战的历史根源。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政府使打击消灭中医药的错误路线得到了纠正, 中医药事业有所恢复, 在有识之士的努力下, 使中医药文化从濒临灭亡的困境中走了出来。尤其是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之后, 民众再一次将目光投向中医药[4]。在历经沉浮之中, 传统中医的功绩是无法磨灭的, 中医药向前发展的脚步仍将继续, 但这个脚步如何走, 走的快慢都取决于当代中医人的努力。当代中医人是今后中医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因此, 在政府支持、人民认可、中医事业欣欣向荣的今天, 正确认清时代发展需要, 树立传承中医文化、发展中医事业的大志是中医人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2.2 中、西医学并重

中、西医学从理论、思想、检查、治疗、用药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不同, 而文化起源的差异是两者差异根源。清朝末年, 西方医学大量涌入中国, 传统中医承受巨大的挑战, 同时尝试中西医结合新思维也在国人中开始出现。西医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 基因工程、器官移植、生物医学材料和人工器官的研究与应用, 影像技术的发展等等, 已经创造出了无数医学奇迹。然而, 现代医学对传统中医的许多理论至今难以做出合理的阐释, 如药物配伍、经络理论等。两大医学体系至今还难以沟通和融合, 中西医汇通的路走过, 中西医结合的路走过, 甚至对中医采取“废医存药”的极端手法的事也干过, 中西医学至今未能统一, 而且两种医学在各自的理论体系里都表现出极大的活力和极强的生命力。因此、既不能用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排斥西医, 也不能用民族虚无主义去否定中医, 而要客观、全面、准确地从文化源头上认识两种医学的起源和发展, 不仅仅局限在技术上、方法上的研究, 而且要实现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和沟通结合, 前提是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研究, 找出两种医学的根本不同点[5], 从文化来源不同点中寻找真正能够有联系的东西。

3 传统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传统医学由于其自身的文化特点、社会制度、经济利益、文化观念等原因[4], 使其传承和发展成为目前棘手的问题。

3.1 深入理解中医文化和临床

世界上哪一个传统医学有2500年的历史, 哪一个传统医学能被30多个国家所运用?只有中医。因为她有博大精深的理论存在, 这个理论是什么?很简单, 气血阴阳, 阴阳气血。不需要西医的细胞、基因、蛋白、夸克、因子、粒子, 因为这就是我们的语言系统, 我们自身的理论架构[6]。作为当代中医人应该有这种自豪感, 对中医的自豪, 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自豪, 也只有这样才能自觉为中医事业做出贡献, 不为外界各种因素所干扰。临床是文化的发展, 文化是临床的基础。把握基础, 自觉学习中医经典, 汲取精华、实践创新、融合升华[7], 将中医文化吃透, 我们的临床、科研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

3.2 发掘中医特色提升服务能力

中医是而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临床体系的一门医学科学, 是完全独立于西方医学的。与西医比较, 可谓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中医的发展应基于自身的优势, 摒弃不足与短处, 充分发挥在诊治慢性病、疑难杂病等方面的优势, 使自己的生存空间得到拓展。如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扶正祛邪治疗肿瘤 (尤其是晚期肿瘤) , 以整体观治疗肝病等是西医不及的。中医的保健养生, 中医的针灸康复, 中医的骨伤科, 儿科、妇科诊疗都具有一定特色。只有从特色入手, 从小处做大, 才能使中医的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8]。

2.3结合现代科技, 发展中医事业

中医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的发展, 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是现代医学特有的借鉴手段, 中医一样可以拿来使用。现代科技可以解释或印证中医文化中一些未解的问题, 使中医药更容易被理解接受, 有利于在现代教育模式下传播中医文化;另外像经络作用机制等问题等还未解的难题亦需要通过科技的发展来进一步探索, 掌握这些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可以更好的推动中医文化和临床的发展。

3结语

中医文化是中医学的灵魂, 是中医人不可缺少的精神, 当代中医应该用新的思维、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自觉的去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 使之枝繁叶茂、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于学芬.论中医文化的概念内涵及其核心内容[J].江西中医药, 2012, 43 (6) :3-4.

[2]郑晓红.中医文化研究的时代思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1, 17 (10) :1152-1154.

[3]杨赦.论岐黄文化的继承与创新[J].中医学报, 2011, 11 (26) :1304-1305.

[4]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 2011, 9 (11) :529-531.

[5]冯泽永.中西医学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

[6]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的“五个度”[J].天津中医药, 2012, 29 (2) :109-111.

[7]杨鸣, 周亚夫.关于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医院文化结合的思考[J].江苏中医药, 2012, 44 (8) :65-67.

[8]陈樟平, 陈琼, 刘军城.弘扬中医文化的时代意义[J].中医药管理杂, 2012, 20 (7) :631-632.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篇2

近日,第六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论坛上对参会的行业人士进行了主题为“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243份。调查发现,国内中医药发展形势不容乐观,更多业内人士也在担心中医的未来之路。

中医“废除”是否成立?

如今尽管国家大力支持,宪法明文保护,但近年来,不少中医领军人物仍感到中医在“忧患”之中。随着互联网论坛的发展,反中医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还有不少人要求废止中医。中医该怎么发展,我们是不是应该废了中医呢?

带着这个疑问,对“50年后,中医还存在吗?”这个专题设置了网民PK台,让网民对50年后中医是否存在自由表达意见,目前已经有近4000人参加了这一投票。结果显示,近65%的网民相信中医会一直存在。但是,也有不少网民担心,面对中医日趋颓废的趋势,各地的一些中医院尽管牌子挂的是中医,但一些医疗设施和一些诊断治疗手段也基本全靠西医,否则很难维持下去,就是在大部分农村中医治病也基本上日渐消亡,而一些中医学子就业难也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次调查中,不少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服务领域、区域萎缩;老中医药专家许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频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机制调节差、人才匮乏等。也有一些学者表示,其实中医的消亡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今年中药退出欧盟市场,已经敲响了中医消亡的丧钟。

中医中药未来之路在何方?

古方中医疑难病研究所中医专家表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累积发展起来的一门医学的科学。而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举足轻重。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56.80%表示中医应该坚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5.93%表示发展中医现代化,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17.28%受访者认为可以考虑重点做保健养生领域。与此同时,绝大部分受访者也表示,中医需要传承下去,可是长期以来,中医药院学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面存在着缺陷,中西医的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学生迷失在中医、西医之间。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篇3

【关键词】施老;中医;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87-02

施今墨,施老(1881~1969年),是近代著名的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施老师承李可亭先生,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糖尿病(消渴症)治疗理论[2]。本文现研究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施老治疗糖尿病的方法和特色。

1 病因病机

施老认为消渴症的根本原因是阴虚燥热。施老曾指出,消渴症患者均由于阴亏于夏、火炎于上,水火不相济引起的[3]。阴虚可能是由于先天或后天不足,引起阴津分泌不足。先天责于肾,后天责于脾。消渴症患者渴饮无度、津液亏竭、肌肤消瘦、精气亏虚、尿量频多、消谷善饥。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肾阴、胃阴、肺阴损耗加重的情况。

施老认为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易劳累、无力、虚胖、神疲气短、正气不足、日渐消瘦等症状[4]。糖尿病患者出现气虚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精气不足,脾失健运,运化水谷之气不足,而脾者恶湿喜燥,如果仅用苦寒、甘寒物降火,可会损伤脾胃,加重气虚之症,从而使病情加重[5]。糖尿病患者的脾气虚,进入体内的食物并没有被有效利用,饮食运化异常,使得血糖生成失常,脾失健运则可能导致阴津不足,血糖无法为体内脏腑、四肢所用,血糖积累过多后则随小便排出体外。糖尿病患者使用大量的寒凉药物后,容易出现阳虚阴寒的症状。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均是气虚阴虚,但是患者长期使用苦寒物后,疾病累及肾脏,阳气外泄,内生寒气,从而出现阳虚阴寒症。

现代医学理论中,胰腺分泌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等物质,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糖等物质均需要经这些分泌物的作用后才能为人体所用。如果胰腺功能减弱,其分泌物水平逐渐降低,食物的营养物质转化障碍,机体无法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出现脾虚、气血不足的症状。由此可见,脾气虚损、脾功能障碍是产生糖尿病的主要原因。

2 辨证思路

施老对糖尿病的辨证非常重视,通常联用多种辨证方法分析糖尿病。施老认为辨证糖尿病时,应以虚实寒热为纲、以三焦为目的辨证思路进行辨证。糖尿病临床症状多为热证、虚证,其中常见类型是虚热证,少数为寒证、实症。进行糖尿病辨证时,应先辨明阳虚、气虚、阴虚的区别,分清虚热、实热。实证有肝风、阳亢、痰浊、瘀血等症状,通常由热邪、脏腑功能失调引起。施老诊治糖尿病时,通常兼顾实证、热症、虚证用药。

糖尿病有典型的三证,即上消、中消和下消,辨证时应从三焦方面进行辨证。从分属三焦脏腑角度辨证糖尿病时,该病并不局限于三焦,因此,可根据三焦脏腑的实际情况用药。施老认为,上消主要表现为渴饮无度、口干思饮,中消表现为多食善饥、形体消瘦,下消表现为尿量频多、夜间尤甚。

3 治疗方法

3.1治疗方法

养阴生津法:肺阴虚、上焦病变者,可用天门冬、百合、石斛、天花粉、麦门冬、玄参、生地黄。

清热解毒法:胃经实热、中焦病变者,可用薏苡仁、绿豆衣、牡丹皮、栀子、知母、黄柏、黄芩、黄连、石膏。

益气健脾法:脾气虚弱者,可用苍术、白术、党参、山药、黄芪治疗。山药30g~60g,黄芪30g。

滋阴养血法:肝肾精血不足、下焦病变者,可用女贞子、白芍、当归、何首乌、鹿胎、鹿角胶、肉苁蓉、枸杞子、紫河车、山茱萸、熟地黄等。

敛精固涩法:该法一般与滋阴养血合用,可用沙苑子、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白果、乌梅。

润肠通便法:便秘肠燥者,可用瓜蒌仁、火麻仁、皂角子、晚蚕砂、玉竹、郁李仁等。

芳化醒脾法:食滞湿盛者,可用木瓜、玫瑰花、苍术、佩兰叶、谷芽、鸡内金、扁豆花、厚朴花。

平肝熄风法:失眠、高血压者,可用决明子、谷精草、远志、酸枣仁、菊花、夏枯草、白薇、茯神、白蒺藜、牡蛎、龙骨、朱砂、磁石。

温阳固脱法:阴寒阳虚者,可用炙甘草、芡实、山药、白术、金樱子、覆盆子、补骨脂、巴戟天、人参、山茱萸、桑螵蛸、鹿茸粉、肉桂。

活血化瘀法:血瘀者,可用玫瑰花、桑寄生、牛膝、泽兰叶、茺蔚子、当归、川芎、丹参。

3.2联合治疗

滋养肝肾补益心脾法:肾受损而精亏者用此法进行治疗。肾主藏精,肾损而阴精不足,使得津液生成不足,内生虚热,且开阖封藏异常,水谷精微不化而下泄,营养供应不足,机体阴虚气虚。因此,应用滋养肝肾补益心脾法进行治疗,尤其是脾气虚弱者,该法可健脾养肾,促水谷精微运化,使机体得以充养。

补中生津兼助消化法:脾气虚,机体脏腑四肢血糖吸收不足,血糖蓄积,内生虚热,可用补中生津兼助消化法治疗,可促血糖输布脏腑四肢。

滋阴清热活血化瘀法:本法治疗肾亏脾虚,肾亏而阴精泻,血瘀阴虚者。

滋养肝肾交通心肾法:本法治疗肾亏阴虚,心肾失交,相火妄炎,气虚阴虚者。

滋阴清热健脾补气法:本法治疗脾虚气虚,亢盛燥热,阴精不足,精微输布四肢百骸不足而下泄。该法主要补气,辅以止渴、生津、清热,补气补阴,消燥热。

补中益气养阴生津法:本法治疗脾虚气虚,肾亏阴损,脏腑失养,精微下泄,阴津不足者。

补心强肾健运脾胃法:本法治疗肾亏阴损,气虚血虚,阴阳不调,心神不宁者。

滋阴养血生津降火法:本法治疗肾虚阴虚,内生燥热,阴血受损,血中伏火者。

壮火补虚固脱填髓法:本法治疗中气不足,命门火衰,固摄封藏失职者

滋肾养肝平潜虚阳法:本法治疗肝肾亏阴虚,患病日久,血压高而虚阳亢于上者。

3.3用药特点

施老通常用的两对药为苍术伍玄参和黄芪配山药。山药甘平,其有补脾益肾益气的功效;黄芪甘温,其有止渴益气健脾的功效,二者结合可兼补气阴健脾。玄参甘苦咸、微寒,具有清热解毒、降火滋阴的功效;苍术温苦辛,具有止漏浊、健脾敛精、燥湿的功效,二者结合,苍术之燥受制于玄参之润,玄参之腻滞受制于苍术之燥,从而达到滋阴健脾的目的。施老常用薏苡仁伍绿豆衣治疗结热蕴毒盛者。绿豆清热解毒,有益肠胃,薏苡仁祛湿健脾,二者合用可达清热、解毒、健脾的目的。

3.4小结

以上是施老诊治糖尿病的思想和经验,其包括施老的辨证和用药特点。施老常综合应用各药,注重兼顾各证,笔者从中获益良多。临床治疗糖尿病时,需深入认识糖尿病病机,合理辨证用药。

参考文献:

[1]庞博.施老学派名老中医诊治糖尿病学术思想与经验传承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

[2]李智,齐铮.从施老药对浅析消渴病病机[J].北京中医药,2012,16(01):28-29+72.

[3]张志玲,李艳秋.浅析施老对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应用[J].新中医,2012,21(05):149-150.

[4]周玉莲.运用施老药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4,18(05):574-576.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篇4

1中医教育的特点

1.1传统中医教育的特点

“师传”和“家传” 是古代中医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征, 直到近代, 也始终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古代的中医一般是医药不分家的, 他们需要亲自种植、炮制药材, 所以对药材很熟悉。在接收徒弟时都要经过十分精心的挑选, 要求徒弟聪慧、勤奋、诚信, 并且有良好的品德。这些徒弟必须经历认药抓药、学习经典、抄写处方、临床实习四个阶段, 从学习药材的炮制、识别等技术, 同时背诵经典的医学教材, 到跟从自己的老师接诊, 了解老师处方用药的特点, 从而学习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再到在老师的掌握、控制之下尝试独立地为患者进行诊治,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9~10年的时间, 最后才能毕业出师, 得以自立门户。传统的中医教育虽然有扎实的基本功, 但也存在如专业理论不够系统、完善等局限性。

1.2现代中医教育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 国家建立了中医研究院和一批研究所, 建立了21所中医学院和一批中医药学校, 由过去以师承教育为主的培养模式转变为包括高、中等专业教育、继续教育、函授教育、自学考试及师承培养的多种教育模式, 从最基本的理论学习 (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相关知识) , 掌握中医的阴阳五行、望闻问切等基本内容, 以及西医学中解剖、生理、病理、生化的相关知识。然后, 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进行见习、实习, 理论联系实际, 逐步形成系统全面的医学理念。现代中医教育实现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规模化、规范化和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 通过融入西医的内容, 丰富了知识面。但培养人才的时间太过仓促, 填鸭式的教育必然导致了基本功的匮乏。

2目前中医院校对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医是我们的国粹, 是我们中国医学的优势和特色。但就目前中医的教育来看, 矛盾仍然存在。经过十年余的中医临床教学, 笔者发现目前中医教育存在如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2.1课程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医学院校从专业课程设置到课时安排体现的都是大而全的理念, 导致了现在的学生西医学不通、中医学不精的恶果。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方式只能是“水过地皮湿”而后又迅速“蒸发”。

2.2临床实践经验不足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经验性学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大多数中医院校都是重基础、轻临床, 重理论、轻技能的教育方式, 导致现在的中医教学中学生的临床实践明显不足。

2.3中医理论的创新不足

现行的课程体系多以横向知识为主, 学生学业负担较重, 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其他现代科学等相关课程及选修课, 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也就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3目前中医教育方法改革的探索

综上论述, 中医教育的特点与目前中医教育存在的一些明显的问题, 我们能清晰地看到目前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继承先人中医经验方面的不足。继承是创新的前提, 这就迫使我们去考虑如何采用最合理的教育方式使新时代的中医师能理论知识扎实、全面, 与临床实践融汇贯通, 需要我们广大从事中医教育的学者去思考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与思路。

3.1精研中医经典著作

尊崇经典、重视经典, 是中医教育的一贯传统。中医四大经典、古代中医文献以及古代哲学也见证了历代名医的成长。因此, 中医药学校应积极宣扬学习金典课程的重要性, 如《黄帝内经》、《伤寒论》、《方剂学》、《金匮要略》、《医宗金鉴》等医学文化精髓, 建立以中医经典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从根本上学习中医, 深入经典, 吸收古人的智慧成果, 发展中医理论, 也为更好的中医临床服务做好铺垫。

3.2重视临床实践

中医学是具有鲜明实践特点的医学体系, 历代名医的成长也都离不开实践, 他们都具有优秀的临床实践能力。因此临床实践在中医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中医药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 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才能保证对高等中医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多途径、多手段构建临床训练体系,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理论教学进行到一定阶段, 即可组织学生开展阶段性临床实习, 及时巩固、消化吸收所学理论知识, 大大提高学生对各门课程的“悟性”。

3.3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在现代中医教育中, 也应该科学地减弱老师的主导作用,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习惯性地去思考, 并且往深度去思考, 然后带着自学成果参与课堂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3.4丰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必然会受其它传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 再者, 中医本身是文化性与科技性的融合, 例如, 繁体字、阅读古文、了解古代文史常识等。要想真正深入认识与了解古代中医教育思想的内涵, 对古代医书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就必须对古代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有一总体上的把握, 这是学中医最起码的要求。

3.5加强英语学习

让中医走向世界是所有国人为之努力的梦想。然而, 中医要走向世界, 语言很关键。纵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医院校, 其英语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学生大都不能用英语准确自如地表述。因此, 培养出一批精通英语的中医专业人才, 对推进中医药国际化无疑将大有俾益。

3.6加强中医科技情报信息课程的教学

在知识经济化的今天, 中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加强中医科技情报信息课程的设置。只有使学生熟练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 才能密切关注其它国家对中医的最新研究成果, 为我所用, 才能使我国的中医研究得以不断地开拓和创新。

总之, 中医教育要遵循中医传统教育规律, 从有利于中医自身“继承、发展、创新”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中医的需求去考虑, 使学生具备雄厚的中医理论基础, 扎实的临床技能, 掌握必要的西医知识, 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摘要:中医药是祖国文化的瑰宝。结合中医临床教学经验, 分析中医教育的特点, 以及中医教育传承中存在的利与弊, 并对新时期的中医教育方式提出一些思路, 希望能与广大中医工作者共同探讨, 为推动中医教育传承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中医教育,教育模式,中医传承

参考文献

[1]李海波, 李斌, 林大勇.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10 (7) :2183-2184.

[2]庄琴.顾继昌.中医教育的古往今来[N].中国中医药报, 2008-07-14.

[3]梁润英.刘晓峰.薛敏.中医教育方法的探索——引入中西医比较中医思维学课程[J].中医教育, 2007, 1 (8) :26.

海派紫砂的传承与发展 篇5

上海处于东亚大陆海岸线中点,由此抵北美和西欧的距离大致相等,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最有条件成为各种文化交流的枢纽。1843年11月上海开埠后,中西文化剧烈碰撞、南北文化频繁交汇,最终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融合。这种融合,即为海派文化产生的基础。晚清年代,当时大批艺术家(包括紫砂艺术家)为谋生或避乱纷纷携艺来到上海,申城成为艺术活动中心,形成融古今土洋为一体的海派文化。近年来,国际文化交流也成为上海“海派文化”的一个亮点。上海举办各种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海艺术博览会等等。

海派文化与生俱来有着博采众长、锐意进取、创新独特的特点。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更使上海城市文化产生了勃发的创造力,城市经济获得了强劲的推动力。

早在明代,宜兴紫砂就在上海立足。清朝后期,制陶业在上海、杭州、天津等近海城市发展起来,涌现了一批经营紫砂的商号和鉴赏紫砂艺术的收藏家。他们雇用技艺出色的宜兴艺人,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渗透到紫砂艺术中,专门制作水准较高的紫砂器皿。从19世纪末紫砂工艺逐步形成规模,并终于在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里达到高峰,几乎所有宜兴顶尖艺人象后来蜚声中外的王寅春、蒋蓉、顾景舟、裴石民等都在上海,根据艺术家、收藏家的设计从事紫砂艺术工作。一些大师制壶技艺在传统工艺上进行了改进,创作水平大幅提升,达到了极致。

历史有着渊源,如今,上海成为紫砂艺术家聚集的地方,其中,领衔人物张红华、范洪泉、许四海、葛军等。工艺师们用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影响或改变了紫砂艺术的制作理念,强调了创意设计在紫砂制作中的重要作用,并吸取其他门类艺术,整合紫砂光货、花货、筋囊货等各类紫砂门派的创作形式,形成紫砂艺术新的美学设计品位,拓展了紫砂艺术的审美领域,形成海派紫砂的风格。他们用各种艺术的形式影响了紫砂设计的语汇,衍生了新的创作手法,使紫砂艺术焕发特有的魅力。他们受到上海文化界、艺术界人士的文化艺术熏陶,其文化素质、艺术素养得到了很大提高。作品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在形式和内容上大胆突破,创作出了许多珍品,并且逐渐让紫砂走向了国际市场,从而形成了上海紫砂创作与宜兴紫砂制作间的良性互动。

清末民国初期在上海制壶的紫砂名家

瞿应绍,字子冶,初号月壶,后改瞿甫,又号老冶、陛春,清嘉庆至道光年间上海人。工诗词、尺牍、书画、篆刻、鉴古,善兰竹,有“诗书画三绝”之称。常制紫砂壶,或请精者制后自作铭文,或绘竹梅锓于壶上,时人称为“三绝壶”。瞿自号“壶公”,宜壶之盛,陈曼生后瞿实为第一人(见《前尘梦影录》)。

俞国良(1874—1939年),1915年俞国良在上海为葛德和陶器公司制壶。所作四方传炉壶,作为中国送展紫砂产品之一,获1932年美国芝加哥博览会优秀奖。(上海葛德和陶器公司为中华老字号,目前仍在经营)

范大生(1874—1942年),长期在上海为铁画轩陶器公司制壶。(“铁画轩”为中华老字号,目前仍在经营)

赵乾泰(1889—1953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上海订销出口南洋朱泥水平壶、洋桶壶,深受南洋人欢迎。

冯桂林(1907—1945年),近代制壶名家,一代英才,长期在上海为汪裕泰茶行制壶。

蒋彦亭(1890—1943年),在民国17年曾创制牧童骑牛壶、东坡玩砚壶、陆羽茶经壶等人物雕塑壶式,成为“上海铁画轩”畅销的经典之作。他在上海为古董商行仿制古董壶时达五年之久。

另有卢元璋、陈光明、李宝珍、胡耀庭、汪宝根、邵云儒等名家在上海为铁画轩陶器公司制壶。

现代在上海制壶的紫砂名家

吴云根(1892—1969年),长期为上海铁画轩陶器公司提供紫砂坯件。

裴石民(1892—1976年),在上海长住十余年,练就了驾驭各种型款的紫砂器的能力,博得了“陈鸣远第二”的雅号。

王寅春(1897—1977年),1935年起在上海为上海古董商龚怀希仿制紫砂名器,成功复制了时大彬、陈鸣远、徐友泉、陈子畦等名师佳作。

顾景舟(1915—1996年),30年代应上海古董商郎玉书之聘,仿制历代名作,有机会反复揣摩传世精品,研究其制作方法,分析其精髓。在上海的多年磨练,使他在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充实和提高。

蒋蓉(1919—2008年),别号林凤,11岁跟父蒋鸿泉学艺,1940年由伯父蒋燕庭携上海制作仿古紫砂器,曾为虞家花园设计制作花盆,任上海标准公司技术辅导,1947年回到宜兴。

当代在上海的紫砂艺人

王石耕、张红华、范洪泉、许四海、葛军、蒋国兴等。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篇6

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实行的专业化教育也迫切需要融入通识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多年形成的以学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以及应试教育模式, 使其在人文、心灵和智慧等方面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弱化, 培养的学生缺乏思辨性、创造性思维。作为颇具特色的中医传承教育, 为了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而目前教学安排紧凑, 课业负担繁重, 加之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使得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通识教育难以实行。慕课 (MOOCs) 的出现让二者的融合成为现实, 慕课正以其开放性、透明性、易获得性推动着高校课程改革。本文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为例, 探讨慕课在中医传承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中的优势。

1 慕课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慕课最早起源于美国, 意为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由具有分享和合作精神的个人组织发布的、散布于互联网上的开放课程。其中, “M”代表Massive (大规模) , 指的是课程学习人数多;“O”代表Open (开放) , 即课程内容对所有有求知欲望的人开放;第二个“O”为Online (在线) , 学习者可以灵活安排学习的时间;“C”则代表Course (课程) [1]。

自2008年第一门慕课开设起, 慕课在短短几年内经历了从“悄然无声”到“井喷”的发展过程。其与传统的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函授等形式进行的远程教育不同, 也不完全等同于当下流行的网络公开课, 慕课依赖信息技术和网络, 以丰富的课程内容和符合人类注意力规律的授课形式吸引目标人群, 通过满足学习人员的需要、兴趣, 完整、系统地实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师生互动等过程[2]。

目前, 国际上几个著名的慕课平台, 如Udacity、Coursera、ed X等向全世界免费提供各大知名院校的优质课程, 国内一些知名高校, 如清华、北大、复旦也已经开始着手打造国内专业慕课。

2 中医传承教育改革与探索

中医药类院校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认识的转变, 社会对中医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当前中医药院校对中医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3]。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校构建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班级制与导师制相互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设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 (以下称为“仲景班”) , 以期推动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 推动仲景学术思想传承, 促进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

我校以“强化中医经典, 突出仲景学术, 强调中医思维, 突出临床实践”为思路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新设置。首先, 对公共选修课所有课程予以保留, 但总课时由970学时降至852学时, 为专业教育做出让步;其次, 将中医经典课程作为重点予以强调, 与普通中医学专业相比, 仲景班的经典科目由5门增加至9门, 总学分由20学分增至40学分。而且, 专业必修课与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并没有减少, 与普通中医专业的118学分相比, 仲景班的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总学分增至130学分, 其意图显而易见, 就是想要保证在强化中医经典课程的同时不忽视其他课程。另外, 为突出中医特色, 培养中医思维, 学校为每名仲景班学生配备一位资深教师作为导师, 带领学生在中医门诊实践, 每周不少于半天 (至少4学时) , 整个学期共计80学时。

仲景班重经典的精英化教育方案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 教育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 纵观整个教育历史, 除了教育质量是困扰我国教育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一个问题, 学生人文素养以及创造力欠缺也是严重的问题[4]。有人曾说, 大凡有成就的杰出人才, 都不是仅仅在某一专业领域杰出的人才, 而是在人文素质方面也有突出表现的人才。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教育缺失, 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力也不佳, 容易被限制在狭小的专业圈子里。

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更深层次智能和技能的发展, 我们应当探索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通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在思想上、技能上、身体上符合社会要求, 现代大学教育应该建立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5]。因此, 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成为我们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3 将慕课作为连接中医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桥梁的优势

仲景班的教学改革是中医药专业教育改革的一次成功实践。为更好地继承祖国传统医学, 不断创新, 使之发扬光大, 需要走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道路。但是从目前仲景班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出, 大量的课堂时间被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等占用, 加上临床实践, 已经很难再开设通识教育相关课程。慕课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

3.1 慕课可解决课堂时间严重缺乏和通识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依托于各大知名高校而构建的慕课平台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既有专业教育内容, 又有素质教育的公共课。任何专业学生都可以从中找到与自己相关的拓展课程进行学习。仲景班除了课堂学习专业知识外, 可将公共课或素质拓展课的内容转移到慕课上来, 既为专业课留出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和精力, 又能弥补素质教育的缺失, 还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相对薄弱的问题。

3.2 慕课形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慕课针对人们最佳注意力时长一般为10分钟左右的生物规律, 将教学内容锤炼切割成1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 方便学生利用学习间隙灵活安排学习, 从形式到内容上都能吸引目标人群, 更能调动学习者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者完全拥有学习的控制权, 自己选择学习内容, 安排学习进度[1]。

3.3 慕课能够最大程度集合优质教育资源

中医教育是一门师承教育, 为最大程度保证中医精粹薪火相传,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采用“以师带徒”“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然而, 随着教学规模的扩大, 教师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一对一、甚至一对多的传承要求, 优秀的资深教师更是缺乏, 其他公共基础课同样如此。慕课集合全世界著名高校优质课程资源, 通过共同话题或主题, 将分布于世界各地有意愿的授课者和学习者联系起来。无论身处何方, 只要有网络和客户端, 就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便捷地学习多种课程。随着慕课的发展, 中医药专业课程学习也可以变得多样化。

另据国内外报道, 一些高校已经对部分慕课提供学分认证, 如在学习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相关规定, 最终可以得到该课程的学分。

3.4 慕课能够实现网上师生互动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效果一般通过期末考试进行评价, 具有偶然性和滞后性, 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学习动态和成绩。因此, 建立适当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慕课通过自动化的网络学习评价系统, 课前课后与学生及时互动, 赋予学生自主学习与讨论的权力, 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 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 呈现未来教育的曙光。这种突破了时间与空间束缚的教学方式,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高等教育机构的关注。目前慕课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其显著的优势, 已为中医传承教育与通识教育有机融合提供了契机。如何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 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摘要:作为颇具特色的中医传承教育, 为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中医人才, 需要在专业教育过程中融入通识教育。目前教学安排紧凑, 课业负担繁重, 加之中医药院校通识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使得利用传统教学方法开展通识教育很难实施。本文以我校中医学专业仲景学术传承班为例, 阐述慕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通识教育的优势, 探索以慕课形式开展通识教育之路。

关键词:中医传承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慕课

参考文献

[1]李青, 王涛.MOOC:一种基于连通主义的巨型开放课程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 2012, 30 (7) :30-36.

[2]张鸷远.“慕课”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4, 16 (2) :116-121.

[3]郑玉玲, 詹向红, 呼海涛, 等.中医传承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中医教育ECM, 2013, 30 (1) :8-10.

[4]王姝, 陈志芳, 童慕兰.通识教育视域下我国大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 5 (6) :57-59.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篇7

关键词:中医传承,名老中医,治则治法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基于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将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笔者通过探索与对前期工作的总结,认为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绝非是一方一药的传承,而在于方药背后临床思辨体系的传承,在于临床思维的传承,即治则治法的传承。因此中医传承应以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为核心。

1中医传承的是名老中医临床思维

中医人才培养周期较长,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历经数十年的临床磨砺,从临床实践中总结经验,继而方能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方成为名老中医。因此名老中医是最能体现中医临床疗效的一批人,名老中医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宝贵的,而需要后学者传承的恰恰是名老中医的宝贵临床思维。临床思维是决定临床疗效的关键,而创新的临床思维又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基础[1]。中医临床思维贯穿于整个诊疗过程中,分为临床诊断、辨证思维、临床治疗(处方用药)思维,可以概括为理法方药。

中医传承的并不仅仅是名老中医的具体临床经验,而是临床经验、一方一药背后所蕴含的辨证论治体系,即临床思维。在临床过程中,需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确定不同的治则治法。法随证立,因此通过治则治法可以反推出证。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通过清热法可以反推出是实热证,从温阳法可以反推出是虚寒证。辨证是基础,而最终落实到处方上的是具体的方、药。治则治法承前启后最为关键,因此治则治法在中医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辨证以确定治则治法,下统方药以指导遣方用药。在正确辨证的前提下,治则治法确定的恰当与否,直接关乎处方用药的方向,关乎临床疗效的优劣。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临床上治则治法直接决定着临床思路、决定着临床疗效的高低、有无。

方药灵活加减的基础在于对治则治法的充分理解,名老中医、流派名家的著述、医案也无一例外地体现出治则治法的临证指导作用,因此传承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治则治法的归纳总结,承者若不能充分理解治则治法而仅专攻具体一方一药,缺乏治则治法的“圆机活法”指导下的处方用药,只能成为“下工、医匠”,也谈不上对学术的传承与发展。

2临床思维体现在治则治法上

治则治法是建立在整体观和辨证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和判断,从而确定不同的临床治疗原则和治疗思路,所以治则治法的确立体现了临床思维。治则治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正如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认为: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历代名家独特的学术思想,多来源于独特而创新的临床思维,具体表现在特色的治则治法理论体系中。同时这些创新的治则治法又都引发中医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如张仲景的《伤寒论》确立的六经辨治体系,其中太阳麻黄汤证的辛温解表,桂枝汤证的调和营卫,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的表里双解,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等,都是以治则治法开创新的治疗法门,从而被誉为“医圣”。而后世张景岳的“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更是被后人在补益阴阳时所遵从。而温病学派叶天士提出的“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则治法,直接指导了卫气营血的辨证治疗。

因此,中医传承的是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并取得显著疗效的临床思维。治则治法上承诊断、下启处方,是最具有中医思维的核心理论知识。特色治则治法是从名老中医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而来,源自于对病因病机独到的认识,源自于对一般治则治法的升华,故而特色治则治法的传承为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名老中医经验传承首先传承治则治法,通过治则治法,上可推及其病因病机认识,下可指导其具体方药的临床加减应用。如此方可最大程度地传承其学术理论体系。

3治则治法有理论源流

中医治则治法学源远流长,肇始于内难。《素问·移精变气论》称治则为:“治之大则”。《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以“至真要大论”为代表,提出了诸多的治则治法,己经渗透在整个中医学治疗体系中[2]。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为医家所重视,被放在了整个中医治则的最高层次,概括为“平调阴阳,以平为期”,即调理阴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论述,归纳为“因时制宜”,后世发展为“三因制宜”。因此有学者认为治则治法理论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是同步的。

如当今所论的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等治则,皆可在《黄帝内经》中找到原貌。治则治法理论是由《内经》、《难经》奠基的,为其形成的标志[3]。自《黄帝内经》起,历代医家已经对其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使其成为体系。

4治则治法自成体系

从中医发展史来看,治则治法一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治则,是治疗原则的简称。《辞海》称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原则”。治则是整个中医治疗学的根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具有适用于治疗任何疾病和任何治疗手段的普遍意义[4]。可以说凡是涉及中医相关的临床决策、治疗等,皆受到中医治则治法的指导。治法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或手段,方、药、针、灸、取穴等则是具体的手段[5]。

治则、治法是建立在中医发病观基础上的,常合称治则治法,也泛称为法。如“方随法出,法随证立”的法,即指治则治法。二者虽统称为法,但前者为原则性,后者为具体体现,故不可混淆。对于治法,临床中多加以分层,法当有大、中、小之分。又或称之为:治疗大法、基本治法、具体治法。尽管某些治法带有法则性的指导作用,可以适用于多种疾病,但是仍缺乏普遍性意义。

大法或治疗大法首推“八法”。八法的内涵在《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书已有论述,历代均有所发挥,使之成为系统则出现在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将其归纳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因八法为治法的高度概括,故属于治疗大法。中法或基本治法为针对某一类具有相同病机或病性的疾病或病证而确立的治疗方法,如“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等。小法或具体治法指针对具体病证而设立的具体的治疗方法。如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基本治法指导下,具体而言又有温阳化饮、行气化饮、芳香化饮、淡渗利饮等不同,即是针对临床具体病证的具体治法。具体举例而言,如汗法当属大法;而汗法又可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基本治法,为法中之法,属中法;具体而言,辛温解表中又有麻黄汤的直接辛温发汗解表、桂枝汤的调和营卫解表的具体治法,即小法;辛凉解表则可细分为辛凉平剂的银翘散法、辛凉轻剂的桑菊饮法等。

从治则到治法,从大法到中法、小法的过程,是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在治则治法的指导下完成方药的选择,也是中医临床思维的过程。

5治则治法源自于病证、病机的独特把握

“法随证立”,只有证的确定,方能提出法来。故特色治则治法的提出源自于对核心病机的把握,源自于对病机关键环节的认识,如此才具备提炼特色治则治法的背景。如王永炎院士的化痰通腑法源自于中风病急性期的常见证候痰热腑实证[6],抓住中风急性期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故而针对性地提出化痰通腑法,从而显著提高中风病的治疗效果[7];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寒凝证临床广泛存在,通过把握寒凝证的指征(痉脉、疼痛、恶寒),从而创新性地提出汗法可用于里证、虚实相兼证、阳虚阴凝证等,也拓展了既往汗法只适用于表证的认知[8];国医大师夏桂成教授的调周法源自于临床,认为月经规律性来潮与阴阳消长转化的周期节律有关,与整个自然界包括体内的圆运动生物钟节律有关[9],并将之拓展到女性不孕症、痛经病证、功能性子宫出血病证的治疗。周平安教授运用表里和解法治疗流行性感冒,认为北方外感的特点是表寒里热,从而提出表里和解法治疗流感,将和法拓展到外感疾病的治疗上。

从上述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的形成过程来看,特色治则治法源自于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源自于对疾病病因病机的独特把握,通过临床对其深化、凝练,最终形成特色治则治法,并对临床治则治法体系有所补充,也是临床客观发展的需要。

6治则治法构建了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临床思维即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随证而逐层确定治则治法,继之确定具体处方用药的过程,犹如方剂有单方、复方之分,而法亦有单法、复法之分。由于临床症情千差万别,证候不一,所以临床上辨证处方用药的过程蕴含的往往不是单一的治则治法,而是二法或数法合用。在单一治则治法的基础上,合法方能合方,以此解决复杂临床疑难问题。以《伤寒论》为例,六经辨证的体系中,解太阳表、清阳明热各为单一治法,合起来就是表里双解法的复法;而表里双解法又可分为解表清热的大青龙汤法、解表利饮的小青龙汤法等。而猪苓汤可谓一方三法,将育阴、清热、利水三法融为一体。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医者临床中根据复杂证候,需要合理搭配选择不同的治则治法,法与法的联合应用,更为恰当地适应了复杂的临床病证变化。在逐层深入确定的治则治法指导下,将法与法配伍组合,从而构建了整个中医临床治疗体系。

7结语

王永炎院士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临床必读丛书》序言中谈到:“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韩愈《师说》曰:“古之学者必有师。”数千年来的中医发展离不开中医传承,传承是数千年来推动中医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历史上璀璨如星河的中医经典著作承载着传承,又在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流派,可以说传承与创新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前行的动力,传承也是中医发展的关键。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的基本特点,疗效是中医存在的基石,而在辨证论治中,“方随法出、法随证立”是关键,治则治法上承辨证,下启处方用药,处于关键核心环节。

如何把名老中医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也是目前中医传承的关键。在前期课题研究基础上,笔者认为名老中医临床中凝练形成的特色治则治法传承是中医传承的核心,特色治则治法是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关键,也是课题研究方向。原因有四:(1)中医传承的是名老中医临床思维;(2)临床思维具体体现在治则治法中;(3)治则治法有理论源流及体系;(4)治则治法源自于独特的病因病机认识;(5)特色治则治法对临床实践有重大指导价值,并能够被后人传承发展。今后将在名老中医特色治则治法传承中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推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

参考文献

[1]颜乾麟.关于中医临床思维的思考[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5):1-2.

[2]张立平.《素问》“运气七篇”治则治法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12.

[3]张登本,孙理军.治则治法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中医药学刊,2005,23(1):17-19.

[4]王雪华.《金匮要略》治则治法辨析[J].河南中医,2006,(2):15-18.

[5]张浩良.治则治法新论(纲要)[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8,12(4):43-46.

[6]王永炎,刘炳林.中风病研究进展述评[J].湖南中医药导报,1998,4(1):9.

[7]刘岑,高颖,邹忆怀.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痰热证之临床应用与理论创新[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89-91.

[8]李士懋,田淑霄.汗法临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2-30.

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篇8

一、岭南舞蹈概述

1. 岭南舞蹈的历史

岭南舞蹈作为我国传统舞蹈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中华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一样,有着极其深远的发展历史。从我国古代的南北朝时期,就有了岭南舞蹈的早期雏形。最初岭南舞蹈是以“狮子舞”为主,主要在我国的广东佛山一代盛行,到了明朝时期,出现了与“狮子舞”相应和的其他舞蹈,诸如“舞龙”,舞龙舞狮等舞蹈的发展,逐渐带动其他的传统岭南舞蹈开始发展起来,成为岭南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在发展过程中纳入到岭南文化中去。

2. 岭南舞蹈的类型

岭南舞蹈有着多种多样的舞蹈类型,除了最先发展起来的,也是岭南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龙舞狮舞蹈类型外,还有岭南地区各民族之间所盛传的舞蹈类型,诸如潮汕“钱鼓舞”、海南黎族“打柴舞”、汉族的“八音舞”以及苗族的“招龙舞”等。另外根据民族节气及地域生产特征所创作出的劳动人民的舞蹈,还有粤北的“闹花灯”“采茶舞”以及“春牛舞”等等。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岭南舞蹈的类型是建立在岭南地区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与岭南地区的各民族及地域的传统特色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 岭南舞蹈的特点

岭南舞蹈有着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多元性特点,而是融合性特点。多元化特点主要是由博大精深的岭南传统文化和多种多样的民族特色及地域特点所决定的。岭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有所差异,这就直接决定了岭南舞蹈有着千奇百态各异的特色,因此岭南舞蹈的多元性特点非常显著。而融合性特点则是由于岭南地区靠海多山,多民族的现状长期以来使得民族之间在文化上与生活习惯上相互借鉴相互影响,表现在舞蹈上就形成了具有融合性的舞蹈特点。

4. 岭南舞蹈的历史地位

众所周知岭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舞蹈更是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岭南舞蹈由于具有岭南地区多民族文化的原始特色,又因为兼具多民族的文化魅力,因此不仅是我国舞蹈艺术的伟大组成部分,更在世界民族舞蹈艺术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就岭南舞蹈中延续至今的“舞龙舞狮”来讲,不仅至今在我国深受各地人民的喜爱,在世界舞台上更是得到了国外民众的喜爱与赞誉。岭南舞蹈传承至今已然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将它更好的传承下去,对我国舞蹈艺术及中华文化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意义

1. 保护与传承岭南文化

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系出一脉。岭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建立在岭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基础上的。研究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提高对岭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强化对多元化的岭南文化的理解与发扬。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一定意义上对岭南文化的发掘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意义。应该说,岭南舞蹈与岭南文化两者是相互促进与影响的,对岭南舞蹈艺术的弘扬与发展,对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岭南文化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2. 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艺术

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艺术,有助于加深对岭南舞蹈的认知与了解,从而提高对岭南舞蹈这种地方性色彩极强的地方舞蹈艺术的研究水平,对提高地方舞蹈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理论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最重要的是,通过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艺术,在极大的保护了岭南舞蹈艺术的传统特色的同时,又融合了新时代舞蹈元素和舞蹈特色,为岭南舞蹈艺术在当今舞蹈艺术领域中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三、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1.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专项制度急需健全

在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着专项制度不健全与不完善的问题,众所周知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依靠一己之力就能进行下去的,只有建立起全面负责的专项制度,才能让相关领域的相关人员意识到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此才能保证岭南舞蹈传承的顺利进行。但是目前来说,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专项制度却急需健全,这种现状必须及时得到重视与解决。

2.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运作机制有待完善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不仅存在专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保障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运作机制更是有待完善。岭南舞蹈作为岭南文化的一部分,在传承与发展上必须拥有一套可行的运作机制,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岭南舞蹈不可能依靠口头表决心以及相关制度的存在就能传承与发展下去,关于岭南舞蹈艺术,相关的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必须要完善,这是岭南舞蹈发展中存在的一大问题。

3. 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人才队伍有待充实

专项制度与运作机制对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必须要有对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大热情的专业人才队伍。岭南舞蹈大多是原始且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缺乏对岭南舞蹈全面掌握与了解的舞蹈相关人才与

浅谈少儿舞蹈的创作与发展

肖潇(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石家庄050000)

舞蹈以人体为表现工具,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表达情意。它是一种表情性的时空艺术。由于舞蹈是千姿百态的舞蹈动作为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借以抒发感情,因而,舞蹈被人们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近些年来,少儿舞蹈绽放出了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花朵,但是很多舞蹈是否符合这些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少儿舞蹈的风格,是否染上了本不该有的专业团体的成人舞蹈的色彩,这些都是少儿舞蹈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少儿舞蹈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舞蹈作品和成人舞蹈作品一样,也要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编导在创作上必须准确把握少儿舞蹈的特性,充分体现少年儿童的活泼、单纯、快乐,积极向上的特征。但目前就少儿舞蹈的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主要是有很多作品的舞蹈语汇或是太过缺乏,或是语汇表现的太多缺乏主题性,同时也缺乏少年儿童所特有的“稚嫩气息”。怎样才能把少儿舞蹈表现的“童真童趣”呢?这是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要充分发挥少儿这个年龄阶段表演的优势。舞蹈,能表现大自然中的各种事物。少儿舞蹈所能表现的范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具体到,山川、河流,晴天、阴天、雷雨天,各种的动物……这些都可以称为少儿演员们模仿表演的对象。通过很简单的故事情节,可以模仿各种事物,让他们对真善美,邪恶、丑陋的事物有一个真确的认识。少儿舞蹈《猫鼠之夜》中,通过模仿猫和老鼠的基本形态,来深入表达深夜的老鼠出来偷油,聪明的猫偷偷把缸里的油换成了酒。老鼠们偷喝了缸里的酒后,被猫一网打尽。这是一个趣味性很强的舞蹈,其中加入了爵士、现代、

传承人才,岭南舞蹈就不可能有好的发展前途。因此当前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人才数量紧缺、人才队伍有待充实的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四、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建议

1. 建设制度体系,完善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制度规定

在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过程中,必须要建设起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完善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相关制度规定,才能保证传承与发展的顺利进行。这要求岭南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及单位,要真正重视这项制度建设工作,要组织专门人员,通过对岭南地区各种岭南舞蹈类型的调查与研究,从而制定与完善相关的专项制度,为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2. 强化运作管理,打造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运作机制

强化运作管理,要求岭南各地区政府及文化管理部门,展开关于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专项工作规划,通过综合各地对岭南舞蹈传承的建议与做法,找到更好的运作机制,并在试运行的基础之上,不断改善与强化运作管理,使建立的运作机制真正起到保护岭南舞蹈、传承岭南舞蹈及发展岭南舞蹈的作用。另外,关于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运作机制,有关部门亦可通过借鉴我国对于中华文化或者岭南文化等的运作机制,更好的优化已经建立起的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运作机制。

3. 开展主题工作,成立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工作小组

为了更好的充实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人才队伍,必须要开展有关岭南舞蹈的主题工作,对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进行大力宣传,可以利用报纸报刊以及网络媒体进行宣传,加强宣传力度,拉丁的元素,猫抓老鼠则用了双人舞的形式展现。既不失童真,又有了童趣。

其次,舞蹈的普及。对校园舞蹈的重视程度加大了,从而对舞蹈老师的编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各个大中城市都重视了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少儿舞蹈教育事业。普及舞蹈课程,随没有太好的完善,但优秀的教师也逐渐从成人舞蹈向少儿舞蹈转型。很多幼儿教师积累了多年的经验,也编创除了很多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比如:舞蹈《油城酷娃》《姥姥与小狗》《兔气扬眉》等等。

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是:舞蹈《下雪了,真滑》《宝宝会走了》都是少儿舞蹈作品中的经典。简单的舞蹈语汇,展现给我们的是真实的生活,童年的生活。舞蹈《下雪了,真滑》通过简单的一个主题动作,小朋友们雪天玩耍,不小心滑倒引来孩子的欢笑,并把它当成一种游戏……舞蹈《宝宝会走了》充分表现了,宝宝经过了“三翻六坐八爬爬”之后慢慢要走路,又跌跌撞撞的。编导的编创源于生活,把宝宝学走路的主题,用舞蹈表现的即生活化又淋漓尽致。两个作品的舞蹈语汇很少,舞蹈动作也相当简单,和我们平时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说明了,少儿舞蹈的编创与发展,还要简单,单纯。过于复杂的舞蹈动作不一定展现好的舞蹈作品。

总之,好的舞蹈作品与编创者好的构思是分不开的。少儿舞蹈应远离“照搬”成人作品,抓住少年儿童的特点,把“童”完美的展现出来。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应该多搜集一些好的舞蹈作品,从中加以研究,思考。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把好的少儿舞蹈作品开发出来。

让人们意识到保护岭南舞蹈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之上,要选拔优秀的人才组成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工作小组,着力进行岭南舞蹈的挖掘、保护与创新传承工作。

结合我们岭南舞蹈晚会专场的感受,岭南舞蹈是舞蹈与武术的完美结合。晚安会专场的作品是集歌、舞、乐、诗、武术与民间艺术与一台,用诗意的舞台语言和节目的铺排,把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完美结合,吟咏出对岭南大地的深情歌咏,岭南舞蹈作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精粹,长期以来岭南舞蹈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丰富了中国传统舞蹈艺术的发展。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的舞蹈艺术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是基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工作现状开展的有关于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的深度研究,既有对岭南舞蹈的历史与发展的研究,也有对当前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的探索。相信随着对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必然推动岭南舞蹈走向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崔英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J].南方论刊.2011(06)

[2]胡家方.岭南舞蹈的审美文化[J].活力.2010(10)

[3]刘波.岭南舞蹈的历史发展与思考[J].大众文艺.2009(18)

[4]朴红梅.岭南经典舞蹈作品的特点与发展[J].艺海.2010(01)

浅析秦腔的传承与发展 篇9

关键词:秦腔,秦腔之声,秦腔发展,秦腔现状

秦腔, 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 是两地一带的民间艺术形式, 长安生是当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秦腔便是在那里生长切壮大起来的。自周代以来, 关中地区便被称作“秦”, 秦腔由此得名, 是较为古老的一种剧种。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也叫做“桄桄子”, 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 又称“梆子腔”。秦腔演绎着中华民族血液里流淌了几干年的忠、孝、礼、义。其深厚的文化气息, 唱腔的工稳舒朗, 韵味的饱满悠长, 都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它把崇高的内容和伟大的艺术品格变幻成了平凡的、近乎原始的艺术形式。秦腔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 堪称最早戏剧起源之一, 在明末清初时已经达到鼎盛时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秦腔在戏曲中的地位日趋下降, 与昔日并驾齐驱的其他剧种拉开了距离, 如被广大听众接受并喜爱的京剧、评剧、豫剧等……陕西是秦腔的发源地, 自产生后便很快就向东流传直至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江南各地带也随之被影响。乾隆二十七年广州魁巷梨园馆碑记中, 就有关于演唱秦腔的“太和班”的记载, 由此说明秦腔很早便在湖北、湖南等地进行过演出。在清朝年间广泛传播于整个中国西北以及南部地区。李斯在《谏逐客书》中也曾说过:“击瓮扣击, 弹筝博牌, 而歌呜呜快人耳目者, 真秦之声也。”由此也可稍知秦腔之原始大气和粗犷。无论是后来的弄玉之箫、秦王之击、高渐离之筑, 还是楚国优孟, 开伶人扮演之先河, 无不体现着秦风秦韵的昂扬大气。在《诗经》“秦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 古时候的诗是必须唱出来的, 这也就得出秦腔最早戏曲的元祖, “自秦襄公收复丰镐, 创建秦国以来, 变温柔儒弱之气, 成刚劲激昂之风, 车磷驯铁, 遗响犹存。”由此可见秦风之始。清代是秦腔的繁盛时期, 追溯到康熙四十四年间, 在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的《秦腔论》中便可得知秦腔在当时已进入成熟期。

秦腔之所以在这一时期走向成熟,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已经有了比较正规的演出形式, 其中有当时戏剧名家的家班, 有为了生计而登台的江湖班社。秦腔的发扬光大, 不得不提起魏长生, 他将秦腔传播到京城,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形式, 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和融合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时扬州盐商, 著名的戏剧组织者江鹤亭对他十分赏识, 曾“演剧一出, 赠以千金”。后来携秦腔入京, 受到极大欢迎。此后, 秦腔不仅全国风靡, 清朝末年, 还到发展到海外。秦腔保留的剧目甚多, 但是题材多取材于古代英雄或传奇故事。从纲常朝臣到市井村民, 从神怪传说到生活小品均有取材,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其善恶分明又忠义感人, 充分显示出西北特有的朴实情感, 敢爱敢恨, 处处打动观众。所到之处, 观者如潮, 深受人们喜爱。形成了比较适宜于表现各种情绪变化的板腔体音乐体制并为中国的戏曲融合和发展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辛亥革命后, 许多仁人志士移风易俗, 与时俱进, 在他们的筹措下, 一个个新派的演出社团建立了。比较有名的是当时西安的易俗社。易俗社建立时的最初地址是西安城内西南盐店街的顺、直、热、察、绥五省会馆。创办人为同盟会成员与当地社会名流, 如杨西堂、李桐轩等。杨西堂为易俗社首任社长。其初创时期的宗旨为“移风易俗, 辅助社会教育, 改良戏曲, 救济贫寒兄弟”, 因此规定不上演传统剧目。为此社员新编了大量新戏, 如《山河破碎》《一字狱》和《人月圆》等。

1912年, 易俗社对秦腔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导演、舞台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革新, 并大量编演阶级民主革命的新剧目。在此影响下, 山东、河北、天津、甘肃、宁夏、陕西等地, 都相继成立了仿类似建制的戏曲团体。

易俗社的建立, 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第一次建立了教练制度, 形成了科学的培训方法, 对秦腔的传承和提高,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易俗社建立本身, 就脱离了原来“戏班子”的传承模式。让很多艺术名家能够真正的投身到艺术创作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来, 形式了研究发展的良好势头。易俗社的领导人, 都是民主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对于以前戏剧表演者社会地位低下, 没有人权尊严的现状积极改善, 让秦腔表演家在平等尊重的条件下充分施展了自己, 是艺术发展的一次极大进步。这些进步, 在当时戏曲表演者还是“下九流”的社会背景下, 不得不说是一个难得的突破。

抗日战争期间, 在陕甘宁边区的秦腔艺术事业, 在动荡的年代里却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各地都建立了自己的秦腔剧团, 同时也创作了大量反映阶级斗争题材的新剧如《好男儿》《中国魂》《血泪仇》都成了边区脍炙人口的唱段。

新中国成立后, 文化艺术工作得到了蓬勃发展。由于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关怀下尤其是西安市的戏曲工作, 在陕甘宁文协的指导下, 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化大革命”中, 秦腔又陷入低谷, 西安易俗社、三意社等戏曲表演团体均遭到严重破坏,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于1979年6月恢复建制。

进入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 秦腔在西安有了新发展, 出现了繁荣的景象。1981年10月, 西安市秦腔访日演出团受邀参加日本京都文化节演出, 受到极高的评价。

甘肃秦腔的中心在兰州, 在兰州有两个秦腔团, 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秦剧团和兰州市秦剧团, 这两个团都曾拥有辉煌的历史, 20世纪80年代, 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为撰写《戏曲志》对秦腔展开了深入调查, 这为秦腔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20世纪80、90年代以来, 随着对秦腔调查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涌现出了很多关于秦腔研究的文章和论著, 可称为秦腔研究的密集期。这一阶段的文献主要针对秦腔的起源与形成, 秦腔的流传与分布, 秦腔的声腔、音乐及艺术特色, 秦腔的艺人、剧目、剧团, 秦腔的传承、保护与发展等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从古至今秦腔保留了甚多的剧目, 其题材很多来源于古代英雄或传奇故事, 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又充分显示出西北特有的朴实情感, 敢爱敢恨, 处处打动观众。其中深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赵氏孤儿》《窦娥冤》《铡美案》《白蛇传》《四进士》《法门寺》《烈火扬州》等。剧目超过1万本, 剧目之丰富, 居我国三百多剧种之首。因历史久远, 据今统计, 现仅存约2748多本, 我们要认识到这些珍贵的剧目目前还正以惊人的速度继续流失, 如果有关部门不能及时挽救, 历代人民用心血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将付诸东流。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秦腔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成熟。同时也见证着历史的发展。但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秦腔, 就连西北本土的年轻人也是那样, 秦腔现在已经成了老一辈人的代表。秦腔现在面临的巨大危险, 好多剧目的流失造成了秦腔越来越不完整, 表演剧目停滞不前, 演员待遇较低, 专业人才匮乏, 已经很难看见昔日秦腔的辉煌, 加之秦腔演唱方言化较重, 不易上口, 而且难懂难学, 年轻人对于继承这项文化又兴趣寡然, 传承断线, 都让秦腔的发展受到抑制性的恶性循环。脱离了群众的温室, 秦腔又路在何方?

当今社会, 展现的舞台太多。相比秦腔, 流行歌曲, MTV更符合当今人们的审美习惯, 秦腔这种传统戏剧的魅力正在逐渐丧失。除了京剧还在借国粹之名还依然发扬光大,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喜欢这种没有学习环境曾经名扬一时的“大戏”了。现在的问题是, 在关注传授者的同时, 对继承人相对漠视。因此, 首先要后继有人, 促使一代秦腔新人迅速成长。其次, 要对新剧的推陈出新下大气力。创作出适合时代潮流和“接地气”的作品。秦腔艺术也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要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与时俱进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观众。

曾几何时, 回乡返镇之间, 秦腔之声不绝于耳, 同样的唱段, 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唱, 三五岁的幼童在唱, 如今回首, 当年的历史舞台上的瑰丽国宝, 只剩下几句耳畔的余声, 秦腔作为一门艺术, 随着岁月的侵蚀和打磨, 已经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但是作为历史和先辈留给我们的艺术宝库, 我们应当重视这种艺术形式的保护和传承。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的宝贵遗产, 更是西北民风的真实再现, 让我们珍视古老的遗产, 让它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让历史文化的辉煌, 崛起在我们的手中。

参考文献

[1]白文康.《秦腔艺术未来发展的反思与探究》.

[2]贠宗翰.《我的秦腔艺术之路》.

客家山歌的发展与传承 篇10

然而,随着社会的高度繁荣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审美观念、欣赏习惯等都发生了变化,客家山歌似乎从家家放歌到逐渐“式微”。现阶段该如何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我们应当重视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创新,积极将客家山歌“新唱”,使之由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源。

一、客家山歌的发展与式微

客家山歌出自岭南汉族客家民系,又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传统的客家山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西晋末年,中国动乱,中原成为胡人的天下,汉人被迫从山西、河南等省逃亡到大江南北”,又历经五次辗转迁徙,而在福建、江西、广东等地形成客家人主要聚集区,他们带来喜闻乐见的唐诗与民歌,后经与当地土著文化相融合,受当地语言、语音、习惯用语的影响,形成现在的客家山歌,代代相传。

客家山歌是客家下层民众在山野间用方言即兴唱出的民歌,它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下来。早年,客家人男女老少都能在出门耕作、上山砍柴或者一些盛大的喜庆场合,以拉唱、对唱的形式,唱出独特有趣、质朴婉转的山歌,其内容丰富多彩,包括情歌、民俗歌、劝世歌、家庭山歌等等。原汁原味的吟唱,使得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成为客家文化的明珠。

但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外来文化及流行风文化的影响下,现在在客家人一些传统节日中,如春节、元宵节等,人们的娱乐庆祝方式已经比较丰富便捷,如购物、逛花市、旅游等等,加之客家山歌表现手法和载体等过于单一,唱法深奥,会唱的多是老年人,因此推广起来,不容易见到效果,影响学习兴趣。

二、客家山歌的传承

客家山歌作为一种古老、土著的艺术,也面临着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正如著名作曲家徐沛东所说,客家山歌流传了千百年,保留了很多古语的成分,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也应该与时俱进,要在原来山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用今天的眼光和时代的特征来审视山歌,以此为灵感,把客家风情融入到歌曲的创作中去。客家山歌传承最好方法就是将客家山歌进行“新唱”,使其内容、演唱方式、传播方式不断丰富,焕发出夺目的新光彩。

(一)创新丰富山歌歌词内容。山歌是种鲜活的文化,它不可能像文物一样就此固封于某个时空,而是在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着新的创造、传承的重构。过去,客家山歌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有怀古歌、劝世歌、时政歌、情歌、刀花歌、女红歌、开锁歌等,从各个侧面反映了旧社会客家人的生活,其中不少抒发了当时的苦难生活,包括贫困、爱情、婚姻的不幸与悲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幸福感逐渐增加,像这类的苦歌以及其他类似仪式上消灾祈福的歌,因再也没有对应的社会生活,年轻听众对其内容缺乏共鸣,自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客家山歌要具有时代气息,容易为群众所接受和欣赏,就必须在保持其“山”和“情”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色,创作出贴近新生活的作品,反映新时期的社会形态、社会风情以及思想观念等。例如,被誉为“客家山歌王”的张振坤,他在客家音乐创作中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采用蕉岭长潭山歌的原腔,创作出客家山歌《世代铭记毛主席恩情》,让人耳目一新且易于传唱。

(二)原生态腔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些传统文化能否被保护和传承下去。民歌讲究“原汁原味”,但实际上部分艺术趣味并不高,很多小曲小调内容流于苍白和雷同,曲调也比较简单粗糙。客家山歌也不例外,它绝大多数是老山歌,从听者的角度来说,俚语化的感觉很浓,旋律线条没有明显起伏,这样就不能形成足够的高潮,容易使人觉得乏味。加上如今随着电话、手机和电视的逐渐普及,劲歌热舞的诱惑不言而喻,当前年轻的客家人大多不会也不愿学这种山歌。

要解决这一危机,必须在保护山歌“原汁原味”的同时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勾勒出一缕时代气息,让年轻人愿唱、喜唱山歌。有了爱听、爱唱的人,山歌才会形成它生存和发展的“大气候”。例如,对客家山歌原腔曲调以及风格,可以尝试结合民族音调、运用通俗的手法和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新。现今,有歌手把山歌改用通俗唱法的演唱,又有作曲家根据山歌素材创作的通俗歌曲,如《月光光》是一首流传已久的客家山歌,台湾客家女歌手邱幸仪将其进行再创作,却唱出了流行歌曲的风味,好评如潮其中也包括网络人气。

梅州山歌向来闻名,客家山歌剧是一种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于一体的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现在已经茁壮成长日臻成熟,在注入新鲜的音乐元素同时完善山歌剧,这也应该是提高客家山歌艺术境界的必经之径。在梅州市举行的“山歌旅游节”上,曾推出了“千人山歌大对唱”,并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证书。可见,在“原生态”腔的民间音乐加入流行音乐元素,这样不仅能以新的方式保留一部分原生态的民族音乐,还能让民族音乐流传得更广、更远。

(三)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传播。客家人爱唱山歌,称唱山歌为“打”山歌,从根本上说,山歌的传播,是通过口头传唱的方式实现的,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家庭传播。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熟唱山歌的人老去,年轻人多数不会唱山歌,且由于客家方言的局限性,酒香也怕巷子深,客家山歌的传播自然不会广泛。

实际上,民間文化的传播像其他事物的传播一样,也依赖于一定的生产技术,特别是现代传播媒介,即以机械化、电子化的大众媒介即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为手段的传播方式。现代传播媒介的发展在客家山歌的传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使山歌得到“远地散布”,必须克服山歌口头传播和歌书传播的局限性。随着客家地区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电视机、影碟机,借助报刊、电视、光盘的优势,用光、声、电子技术将山歌表现提升,积极主动去传播客家山歌。可以说,大众传媒的竞相报道和大量山歌光碟的日渐流行,能够把最便捷最快速地客家山歌推销给最广大的人群,帮助人们去了解山歌文化,甚至促进山歌的艺术创作和再生产。

三、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的转变

作为客家民系重要文化遗产的客家山歌,它既是客家先民离乡背井、辗转南迁的忠实伙伴,又是客家人含辛茹苦创立家业的历史见证,众多流传于人们口头的客家山歌,成了研究客家民系形成和发展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过,客家山歌如果仅仅被当成文化遗产,成为少数专业工作者研究的事情,实质上并不利于其传承和发展,反而有可能加剧这一客家民间传统文化的示微没落。但若文化的传承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将文化遗产转变为文化资源,不仅能够有效保障客家山歌的传承和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客家地区经济发展。

文化可以说是旅游的灵魂。特别是在全球大力提倡“文化旅游”、“文化兴旅”的形势下,客家山歌作为客家地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代表着客家地域特色,无论是从宣传抑或认识客家文化来说,都是一张很好的“名片”,从简单的山歌欣赏到山歌参与,再到山歌工艺品的开发,使客家山歌从一种文化形态演变为一种旅游经济形态,充分迎合了广大客家山歌旅游者的审美旨趣。

近年来梅州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推出《客家文丛》系列书籍,整理编辑和出版了《客家山歌集》等一批客家文化旅游书籍,并把两年一届的"客家山歌旅游节"打造成为梅州旅游的特色节庆品牌之一,弘扬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向游客充分展示客家人的山歌情结。事实证明,梅州将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使其转变成文化资源,全面展示了"世界客都·文化梅州"和"世界客都·休闲梅州"的无穷魅力,也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客家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结语

客家山歌,这样一种独具特色却又行将消逝的客家文化,要改变日渐式微的现状,要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我们要主动自觉地维护,还要懂得认知、理解和诠释客家山歌的文化内涵。当前要振兴和繁荣客家山歌文化,应当走双管齐下的路子:既要整理和保存原腔原板的山歌资料,又要鼓励创作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山歌。把传统和时代的东西糅在一起,使传统客家山歌焕发出时代的艺术魅力,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从而带动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武汉曲艺的发展与传承 篇11

新世纪以来, 全国的曲艺发展陷入了低谷, 武汉曲艺也面临着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曲种锐减、人才稀缺、创作乏力等困境。如曾经流行一时的单弦、音韵大鼓上世纪就已消失, 湖北渔鼓、方言单口相声等明显衰落。湖北善书第一传人、84岁的蔡甸区索河镇民间曲艺家袁大昌一直为善书后继无人多方奔波。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张明智虽然仍活跃在舞台上, 但湖北大鼓始终面临接班人匮乏的问题。相比湖北大鼓的凋敝, 湖北其它三大特色曲种在今天更为沉寂。目前, 湖北曲艺界只有一个武汉市说唱团, 像道情、渔鼓、小曲、评书这些湖北传统曲艺, 说唱团都已经不再演出。越来越多的武汉传统曲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但是这种方法留下的只是影像资料和历史记录, 要让武汉传统曲艺真正生存和传承下去需要寻找更积极的应对之策。

一、武汉曲艺的市场化生存之路

从农村进入城市以后, 曲艺的演出场所日渐固定化, 多种曲艺形式在固定的演出场所行艺, 促进了艺人的竞争与曲种的发展成熟, 这是曲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特点。武汉曲艺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汉口为中心的商业水运物流有着悠久的传统, 由此带来的码头文化的兴盛是武汉曲艺繁荣的重要背景。晚清汉口不但商业发达, 而且茶馆、戏院、游乐场林立, 这些场所不但是商人、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休息、交易和帮会活动的平台, 也是形成戏曲、曲艺等表演经常性和规模性的重要阵地。以茶馆为例, 1909年武汉三镇的茶馆一共有411家, 到1933年的鼎盛期竟发展到1373家。解放初期, 武汉200多家茶馆里活跃着100余位说书艺人。旧汉口的茶馆、戏院、游乐场与曲艺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 对汉口城市文化的养成有着显著的影响。曲艺艺术的平民性, 决定了茶馆等场是它最适宜的活动阵地。但是伴随着这些场所的一蹶不振, 曲艺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大本营”。

近年来, 为振兴传统曲艺, 武汉曲艺界人士和爱好者也试图开办曲艺茶馆, 从民间挖掘潜力。比如武汉于2007年诞生了首家曲艺茶馆天乐社, 由郭德纲的师兄、天津人徐永刚勉力支撑, 因为资金投入等原因几年中辗转多处。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了固定演出场所, 老演员就有示范场所, 青年演员就有实践场所, 曲艺票友就有自娱自乐的场所, 外地游客有想看就看的场所。北京的“德云社”、周末相声俱乐部如火如荼, 作为曲艺之乡的天津有名流茶馆等多家曲艺社团, 东北赵本山以“刘老根大舞台”为据点, 掀起全国观众对“二人转”的关注热潮, 而在曲艺籍籍无名的无锡, 阿福吉祥幽默俱乐部凭借在滑稽戏小剧场对边缘艺术的小众坚守赢得受众, 迎来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这些社团的成功都依赖于固定的演出场所里坚定的专业团队始终如一的努力与投入。

由武汉说唱团开办的“都市茶座曲艺剧场”于2014年5月隆重开业, 这个以方言喜剧和宣传本土非遗艺术表演为主的小剧场为振兴武汉曲艺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以容纳170位观众的剧场配备了先进的灯光音响、化装间、录音棚等设施, 不仅可供日常演出, 也是武汉说唱团的排练场地之一。这个由专业团队打造的曲艺剧场, 不但可以通过“张明智湖北大鼓师徒专场”、“评书大师何祚欢专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观众, 进行湖北地方曲艺的展示, 还能锻炼演员, 促进创作, 打造出能走向全国的精品舞台喜剧, 是进行曲艺演出市场化探索的有益尝试。新时期曲艺表演艺术团体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地创作和表演, 还担负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语境下重新确立其作为传承曲艺血脉和保护曲艺文化核心机构全新地位的职能, 但首先是要建立能够培养观众形成观赏惯性的舞台阵地。都市曲艺最终还是要回归剧场, 以剧场演出为主, 通过面对面的传播, 通过亲身欣赏、体验和参与 , 使观众获得最为直接和真实的审美, 只有这样曲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作依托, 今天曲艺的剧场演出也显然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演出模式, 其投资、运营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 , 都应遵循着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 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以武汉说唱团为例, 演绎武汉麻将文化的方言喜剧《杠上开花》融相声、大鼓和独角戏等武汉曲艺于一体, 深受观众喜爱。这部作品的成功依赖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 也离不开大胆的营销策略。为宣传这部喜剧, 团队将目标观众定位为最有经济实力的中年群体, 通过街头搭台、和行人互动打造影响, 投入大量成本做公交车身广告、武汉出租车后灯广告及街头LED大屏广告, 领导和成员们还利用个人影响力通过微博、微信、短信、QQ等自媒体对这部剧进行宣传, 最终使这部作品创下武汉市演出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录, 在短短两个月内, 连演60多场, 收入300多万元。而对贺岁剧《海底捞月》的营销, 团队又出奇招, 不但拍卖《海底捞月》的首演权, 还和武汉剧院 (演出场所) 、武汉晚报 (宣传媒体) 联合, 创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三家联手、票房分账”, 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 武汉曲艺也要顺应文化潮流, 借助现代的传媒手段, 通过上电视、下社区、进网络, 多管齐下进行传播。比如在电视台设置栏目, 播放武汉地方曲艺节目;在互联网上建立武汉民间曲艺文化保护网站, 对名家曲艺进行展示, 吸引曲艺爱好者提供个人表演视频等, 都能一定程度引起观众对曲艺的关注和兴趣。但是电视是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导致了曲艺的大面积传播, 一方面也让曲艺失去了更多的剧场舞台和观众, 所以电视媒体对曲艺的传播需要真正的创新, 要提取曲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的精华, 结合电视创作中视听语言、拍摄技巧以及编排包装的优势, 让曲艺艺术呈现新的面貌。

二、武汉曲艺内容打造之策

曲艺要扎根本土文化。曲艺的大多数曲种起源于民间, 地域性是曲艺的重要特征, 本土文化与曲艺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每个曲艺艺种都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 因为适应一方水土人们的娱乐需求而获得成长与发展。以曲艺的方言特征为例, 作为一方民俗和传统的体现, 受众总是对与自已比较熟悉或接近的语言更有认同心理和接近性心理, 这种心理还可以上升到一种文化或历史的认同。这也导致不同的曲艺艺种在不同地方的传播效果大相径庭。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融合, 曲艺赖以生存的方言载体是否还要坚守一度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

对此, 武汉说唱团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每年岁末, 快活里、武汉话、麻将等一系列武汉人熟悉的元素一定会汇聚在年底的方言喜剧大戏里, 从《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枪拍案惊奇》到《海底捞月》, 年年上演, 年年成为江城老百姓“必须”看的方言剧。但是当方言剧《海底捞月》赴上海演出时, 剧团专门推出普通话版, 聘请上海导演修改剧本, 加入许多上海方言的戏剧元素。城市的不断扩张造成了接受习惯多元的受众群, 为此曲艺创作需要进行调整, 在保持特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欣赏态势进行创作, 要坚守乡音, 但又不能够死守方言。

曲艺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土化, 并不是否定曲艺的改革创新, 立足于当下, 用现代“包袱”和现代形式征服观众, 是武汉曲艺创作“升级”的必由之路。当湖北评书中加入流行歌曲, 独角戏中添加网络笑话, 湖北大鼓结合电声乐的形式全新演绎武汉老民谣时, 也能获得很好的反响。骆玉笙在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上演唱时利用了电影银幕和LED现代设备, 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苏州评弹博物馆对传统的“评弹书场”演出进行“包装加工”, 探索出“时尚评弹”的演出方式, 拓宽了发展的渠道, 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听众。现代的曲艺表演者追求表演方式、演唱技巧、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的综合效果, 都是曲艺创演的宝贵尝试。

曲艺历来被称作“文艺轻骑兵”, 以其善于快速活泼地以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唱腔旋律从不同层面反映现实题材, 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但是, 随着时代的变迁, 优秀的曲艺作品越来越少, 情节雷同、人物模式化和格调低俗化的作品层出不穷, 这些通过增加时尙元素、网络笑料和另类嫁接等方式进行拼凑的作品最终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反感。一部优秀的曲艺作品首先需要有艺术品位和思想性的文本, 在此基础上经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完美体现。传统的曲艺节目主要根据民间故事和传说、古典传奇小说以及民间戏曲等改编而来, 通过借古喻今, 阐发微言大义。当下的现实生活中, 有诸多的社会矛盾、世态人情可以通过曲艺作品去展示, 但是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的底层去发现和积累, 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开掘和提炼, 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去创作和打磨, 才能最终生产出打动人心、赢得观众的作品。

三、武汉曲艺的人才培养之道

曲艺事业的繁荣, 人才至关重要。据不完全统计, 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但是在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 曲艺演出频率逐渐降低, 一些曲艺品种也随着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过世而消失。“北京曲艺抢救性保护工程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活动于2014年9月启动, 这次参演曲目有不少是濒危曲种, 演员中有不少“90后”。但是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曲艺事业来说, 专业人才的普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里所指的专业人才既包括曲艺创作人才、说唱表演人才、音乐伴奏人才, 也包括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等, 这些都是支撑曲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的人才。

曲艺创作人员的培养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成长路径, 其培养不仅需要普适性综合知识的建构, 还要结合曲艺行业自身特点系统学习相关的曲艺知识, 包括历史与理论, 各自曲种的表演形式与审美特点等。具体到曲艺作品的创作, 不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 鲜活丰满的人物, 还要有独特的视角、精微的感悟和隽永风趣的语言魅力, 因而在进行创作训练和实践的基本功锻造时除了需要特殊的训练, 创作人员的天赋悟性也是优秀人才打造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 一部曲艺作品诞生后即便有人赏识, 创作者往往也要接受高付出与低经济效益的悖论性存在, 其探索奋斗的动力不断被冲击与消解。因此在艺术文化生态逐渐恶化的环境下, 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曲艺创作人才是难之又难的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曲艺创作人才匮乏的问题,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的改革入手, 给曲艺创作人才的培养以相应的政策通道, 提高编剧地位 , 重奖好剧本 , 这样才能不断涌现真正致力于曲艺创作的人才。

表面看, 传统的曲艺作品往往倚靠拜师学艺, 口口相传, 得以延续, 而事实上, 一部优秀的传统作品, 往往经历若干代艺人的努力, 不同风格流派的艺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再创作。真正好的曲艺文学是集体创作与个人创作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创作。新时代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 好的曲艺作品的创作也需要倚赖个人和集体创作的双轮驱动。武汉说唱团近10年排演了7部戏, 在武汉市场一炮而火的《活到就要活快活》基本是老一辈艺术家夏雨田的小品片段拼接, 之后的作品全部出自御用编剧李冰之手, 但李冰写戏, 一两年才拿出一部, 每一部戏都经历千锤百炼。这些戏不单单将武汉本土明星一网打尽, 还先后请来了4位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导演:武汉本地的李铁, 省里的余笑予, 北京的娄迺鸣, 台湾来的陈立华, 团队主创人员全部上阵, 封闭创作, 一起谈构思、说细节、讲故事, 之后又多次集中修改、几易其稿, 这样创作才能出一部成一部。

曲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 要面向市场, 打通与文化市场的联系, 才能真正赢得“一席之地”, 而不是逐渐沦为“非物质保护遗产”。曲艺团体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 迫切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才。当前曲艺团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经营管理和营销人才的数量少, 而且在于专业化程度低。有的管理人员由专业岗位转行而来 ,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难以对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等问题做出长远的统筹;有的营销人员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 只能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演出推销, 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策划、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这些都极大制约着曲艺团体做强做大和曲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曲艺人才的培养不单单要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 通过文艺大赛挖掘人才, 通过从娃娃抓起孕育人才, 还需要从其它行业积极引进人才, 共同打造曲艺事业。

四、结语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武汉曲艺的许多种类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在曲艺艺术普遍面临发展困境的当下, 武汉曲艺也在曲折中摸索前行。武汉曲艺团体顺应社会潮流, 依托大众媒介进行市场化运作, 立足本土化和当下现实生活进行内容革新, 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视角培养选拔人才, 最终走出一条宽阔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没有曲艺之家难成大家谁来为湖北曲艺安家?http://hb.qq.com/a/20090331/0.

[2]刘衍青:论城市演出场所与曲艺发展的关系,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旧汉口的茶馆, http://www.whfz.gov.cn/mcjg/201107/t20110708_39445.shtml.

[4]没有曲艺之家难成大家谁来为湖北曲艺安家?http://hb.qq.com/a/20090331/0.

[5]王能宪:曲艺的传承与我们的责任, q.com/a/20090331/000141.htm.

[6]洪霞.四川曲艺的根失状态与对策思考[M].四川戏剧, 2006.

上一篇:房地产法教学改革问题下一篇:反思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