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发展史

2024-05-19

中医发展史(共12篇)

中医发展史 篇1

一、继承与发展缺一不可

长期以来, 中医发展明显滞后于西医, 一些医院的中医科冷冷清清, 病人少, 效益上不去, 处于亏损或濒于亏损的边缘。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少中医大夫不得不改行, 弃中转西, 有的基层医院不得已取消了中医科。为什么博大精深的中医会沦落到如此地步?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是中医在发展进程中重继承、轻发扬, 习惯于“走老路”、守陈规, 习惯于“重复过去的故事”, 动辄《内经》《伤寒论》, 似乎不引经据典, 就不是原汁原味的中医了。至今还有许多所谓铁杆中医仍“执迷不悟”, 认为“能把过去的经典都读懂就不错了, 能把古人的经验都继承下来就万事大吉了。”继承传统固然不错, 但忽视发扬创新, 只会坐吃山空, 岂能长久。

振兴中医, 惟有发展创新。面对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一些中医人视而不见, “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论文不找最新研究成果去论证, 而是习惯找两千年前的理论去验证, 不落伍才怪。正如坊间所言:“西医向前看, 中医向后看”。思想不解放, 以为祖先遗产能解决一切问题, 中医如何发展进步?

二、坚持特色不是固步自封

有人看中医时, 希望看的是纯中医, 即不用听诊器、不开化验单、不用西药、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这种所谓纯中医, 是十分片面的。

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查手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并不一味姓“西”。比如脾胃学科常用的消化内镜技术, 其实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在没有内镜时, 医生只能通过望舌象、面色来分析研判病情, 现在有了内镜, 就可以看得更深一些, 能够看到消化道的内在变化, 得到更直观、更客观的资料, 对病情的把握更确切, 甚至还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微创治疗。

望、闻、问、切是先贤在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下, 尽其可能收集临床资料的一种方式。如今我们比先贤幸运多了, 有了这些现代化的检查手段, 在与疾病的斗争中便多了一个新武器。所以, 能否坚守中医领地, 较量的是中医的临床疗效, 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是有病看中医能否成为患者的首选, 而不是坚守所谓的纯中医以至固步自封。

三、不拘一格降人才

福建某地民间中医中不乏有口皆碑者, 慕名前往的患者还真不少。一位年近六十, 利用工作之余坚持义诊的刘医生, 用的药方都是廉价的中草药, 对于有的病人, 甚至不用药, 而是规劝其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改善健康状况。据说, 这位刘医生并未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但病人似乎并不介意, 只要能给他们解除病痛, 解决实际问题, 就是刘医生的“行医资格”, 在他们眼里, 疗效就是硬道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中医发展的基础。在当地还有一些像刘医生这样的中老年民间中医在行医, 且远近小有名气, 受到当地一些患有慢性病、特别是头疼脑热等常见病而不便上医院的中老年患者的欢迎。

“人命至重, 有贵千金”。发掘基层医疗资源, 挖掘民间“郎中”的潜力, 让百姓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是医改的目标之一。因此, 应对确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网开一面, 通过合理的考核给予合法身份, 颁发执业证书, 不拘一格降人才。建议各地系统管理当地愿意行医、确有能力的民间中医, 为他们搭建一个能够充分发挥特长的平台。同时安排年轻医生跟师学习, 使得百姓认可、确有疗效的民间医术得以传承。

中医发展史 篇2

学时安排:为2个学时。来源:

本章应重点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特别是唐代以后的伤科专著、作者及主要学术思想,以及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些技术和成就。

【基本概述】来源:

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伤科”或“正骨科”,是一门主要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等各种损伤性疾患的学科。中医伤科学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它是人类在长期与各种伤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曾称之谓折疡、金疡、接骨、正骨、正体等。

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周代,医疗分工上已有专人掌管骨科疾患的治疗。《周礼卷九》中把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其中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味调之”。这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分科的文献记载。

【基本概述·中医伤科学的发展】来源:

中医骨伤科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多彩,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和其他学科一样贯穿着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损伤作斗争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我国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不少治疗方法是世界最早的发明创造,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但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传统医学受到了排挤与摧残,几乎濒于被消灭的边缘,这一时期,伤科著作甚少,极其丰富的伤科经验散存于老一辈的中医师和民间中,未进行整理和提高。

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医学如枯木逢春,欣欣向荣,中医伤科学也有了很大进展,全国各省市先后建立了中医学校和中医学院,以至中医药大学,而且许多院校还成立了骨伤专业,伤科工作者们不仅编写伤科教材,培养伤科人才,还系统地整理了祖国医学的理伤手法,重视总结老中医的经验与民间方药如《刘寿山正骨经验》等,还开展了肾主骨和活血化瘀的理论研究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骨折,手法治疗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伤科治疗中强调“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外兼治和医患合作”的辨证关系,取得了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及合并症少的良好效果。近年来,骨折、软组织损伤和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屈曲型)采用垫枕练功法治疗,疗效好;陈旧性骨折畸形愈合采用手法折骨,然后按新鲜骨折处理获得满意的疗效;开放性损伤采用中药外敷创面,促使创面生长肉芽,愈合后瘢痕柔软,功能良好;骨折整复的器械和固定器械也有进一步的改进和创新,如抓髌器、外固定支架等;慢性骨髓炎采用中药局部治疗和全身应用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医伤科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和普通百姓的重视。

因此我们一定要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去整理、提高和发扬祖国医学优秀遗产,使其更好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

【基本概述·研究范围】来源:

目前中医伤科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四肢、脊柱骨与关节的各种损伤,如骨折、脱位,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肢体离断与再植、皮肤撕脱、缺损与修复,以及由于外伤所造成的合并症、并发症和后遗症。

【基本概述·骨伤科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

中医骨伤科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建立在解剖、生理、病理、生物力学和中医础理论之上的临床学科,在诊断中常要借助于x线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经过对受伤情况、伤后表现,以及临床检查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再根据损伤的体情况、伤后表现,以及临床检查的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诊断。再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分别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突出中医手法特点、夹板固定、功能锻炼,和必要的活血、消肿、接骨、续筋、补肝养肾的中药内服,以促进损伤的早日恢复。在损伤的治疗中有时还要手术,如对组织缺损的修补、骨折的内固定、

关节脱位的切开复位等等。

浅谈中医药的发展 篇3

【关键词】 中医药;发展

1 中国古代中医药发展

1.1 从周朝开始,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由于铁的发明和应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医药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迅速地发展起来。当时许多杰出的医学家,总结了历来的医学成就,著出了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内经》已明确了十二经脉、七经八脉,创造了中国医学重要学说之一——经络学说。在疾病诊治方面,已初步确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药性理论方面,提出了寒热温凉四气及酸苦甘辛咸五味的概念;并指出五味人五脏理论,也是后世归经学说的本源;方剂也有记载,全书共收载12个处方。

1.2 秦汉时代,医药进一步发展,这时《神农本草经》问世,简称《本经》。全书收载药物365种,不仅对药物疗效作了总结,而且对药物产地、采集、炮炙方法、剂型与疗效的关系,以及方剂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也都作了记述。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学著作,所收载的药物疗效确切。

1.3 唐代,孙思逸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编著了《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千金要方》共收载方剂5300余首。他重视单方,验方的收集,总结了劳动人民在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研究方剂的重要文献之一,由官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李箦,苏敬等22人在《神农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共载药844种,并绘有药物图谱。书成后,即颁行全国。后抄传至日本,列为医学生必修课之一。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颁布的药典早833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1.4 宋代,唐慎微所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唐氏把《嘉拓本草》和《图经本草》合二为一,并增药500余种,全书共收载药物1455种,每药项下附有图及单方。

1.5 金元时代,不少医学家认真探讨古代医书理论,结合各自的临证经验,提出了不同的学术见解,这就是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医家的学术争鸣。其中以四大学派最为突出,即刘完素重视“火热”为病,对运用寒凉药有独到的见解,强调泻火,故称他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人体生病,都是感受外邪,善于使用汗、吐。下三法攻逐邪气,故称 张氏为“攻下派”。李东垣重视脾胃的作用,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在治疗上善于温补脾胃,故称李氏为“温补派”。朱丹溪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 论点,并以此立论,常应用滋阴降火的药物治疗疾病,故称朱氏为“滋阴派”。诸家从不同角度总结了自己的临床经验,丰富了祖国医药学的理论和治疗经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在医学史上是做出了贡献的。但由于受到经验和认识上的局限性,所以说,他们的理论和经验都是不完善的。

1.6 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和中药方书的著作良多,其中最突出的当推李时珍和他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以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蓝本,参考医药书近500部,搜集历代诸家本草学说,再经亲自治病验证,或亲自到各地访问,采集和实地观察,加以辨认和论述,共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1096首,于1578年正式出版。《本草纲目》,全书约200万言,共52卷,它是我國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的总结,是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

2 中国近代中医药发展

2.1 明清以来,中医对温病(急性传染性疾病等)的认识和诊治,有了长足的发展。在 理论方面,创立了,“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纲领,形成了温病学派,这是清代医学 学术上的重要成就。反映这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温病论治》(叶天士著)、《温病条辨》(吴鞠通著)。《温热条辨》(薛生白著)。《温热经纬》(王孟英著)等。这些著作者 被后人推崇为温病四大名医,他们对温病的理论和诊断和治疗,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到了清代,有许多简明、实用的本草和方书陆续问世。如《本草备要》(汪昂著)、《本草从新》(吴仪洛著)。《本草求真》(黄宫绣著)。《成方便读》(张秉成著)、《医方集解》,《成方切用》(吴仪洛著)等。

2.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卫生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在我国存在着两个医药体系,即一个是有几千年历史,行之有效的中医药学体系,另一个是在世界(包括中国)发展了几百年现代医药学体系,两种医药体系共存在于同一块国土上,都在同疾病作斗争这一事实,有着不同认识和理解。是各自独立发展,互不往来,互不干预;是以谁为主;还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取长补短、中西结合。争论也是相当激烈的,相当尖锐的。我党的政策是采取坚持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明确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创造中西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的正确道路。”几十年来在正确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3 结论

21世纪中国的科学文教事业必将有更大的发展,科教兴国的决策也将把中医中药事业推向新的高潮。既往开来,任重道远,中医中药研究有若干重要课题要我们去探讨。目前我国医学发展形成中医、西医与中西医结合的三支并存的力量。中医学具有继承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文化与哲理基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这些都是我们祖先代代相传而积累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应当继承井弘扬广大。

参考文献

中医发展史 篇4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1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反映中医药学的本质, 具有本质性、全面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具体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的系统性学科, 不仅包括中医临床基本理论, 还包括基础学科基本理论与软科学基本理论, 涵盖外科、内科、妇科、五官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及科研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软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理论, 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作为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经络学阐释了人体机理现象与原理, 病因病机学主要对人体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说, 基于多元化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体运动、发展、完善等, 并进行能动研究。

1.2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与研究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 范畴多样, 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 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决策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作用。

1.2.1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 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 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 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 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 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2.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

近年来,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现阶段, 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 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 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 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 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 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 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 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 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 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 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 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

2.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 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 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 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发展更具有能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 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 由此看来,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 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 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 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 各种假说应运而生, 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 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 意义重大。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 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 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 规范性缺失, 且由于语言障碍, 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 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 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 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 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2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 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 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 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环节, 其创新与发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这对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应加大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医创新的核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6) :127.

[2]杨忻, 孟庆刚.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59-61.

[3]郭海, 龚婕宁.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3-44.

[4]陆付耳.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2) :59.

[5]司富春.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J].中医学报, 2010 (6) :36-38.

[6]乔明琦, 张惠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5) :63-66.

[7]张世平, 陈丹.谈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 2010 (15) :97.

[8]李海玉.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 2010.

[9]刘焕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9 (9) :109.

中医发展的哲学 篇5

开放就是从不拒绝到接纳、吸收,再到融合。

中医的病机、病理、病因、药理等现代研究,都还有相当艰巨的任务。

无论是现代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还是现代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基因组学,都可以为中医、中药的研究和发展所用。

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处理好“坚持中医理论的本体性”与“以现代科学和技术为工具”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又要不背弃中医理论的思想方法。

这也恰恰是发展过程中的难题所在。

现代医学应该、也需要给包括中医在内的所有传统医学以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使其本着科学的精神,向着为人民健康服务这一共同目标,循着科学的道路,继续在探索中发展。

中医的科学发展,还需要继续求索。

参考文献

国外中医药发展现状 篇6

【关键词】 中医药; 国外; 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R1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62-02

1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1.1 国外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情况

国外中医医疗机构主要分为中医、含针灸、诊所、中医门诊部,西医医院中医含针灸科、中医医院等。 这些中医医疗机构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或地区,在日本、朝鲜、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美国、加拿大、巴西、古巴等国家的部分医院均选择性设有针灸、推拿、中医科室或疼痛门诊,每年为数以千万计的各国患者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各地诊所数量差异较大,规模不一,科室设置迥异,在亚洲和欧美一些国家, 中医针灸诊所数量较多, 科室设置较全,通常配备中医诊疗常用的设施设备。 而在非洲、中医药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机构数量较少。德国大约每15 000人中就有1家中医或针灸诊所, 美国约有8 000多家针灸诊所,荷兰约有1 600家,法国约有2 800家,澳大利亚约有3 000多家中医诊所和近3 000家针灸诊所[1]。

国外的中医院数量较少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些国家 新加坡约有20家中医医院。 近几年,德国、法国也陆续建立3所中医医院,均设有病床。在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中药店内还开设坐堂医诊室[2]。

截止到2008年初,国外中医医疗机构有 5万多家 ,针灸师超过10万人 ,注册中医师超过2万名 ,每年约30%的当地人、超过70%的华人接受过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3]。从1987年到2005年, 我国为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4 700 余名来华学习中医药的人员。WHO在亚洲设立的 15 个“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有13个与中医药有关,其中7个设在中国[4]。

目前全澳有中医执业医生超过2500名 ,另有约3000名以中医为辅助医疗职业的从业人员。每年中医及针灸门诊人数最少280万人次。1985年法国的针灸师达7000-9000人,拥有近10个针灸专门学校,18个针灸、中医研究单位,6家针灸杂志,中医从业人员达 1万人[5]。西方人使用中医药的比例接近40%,5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80% 以上病人母语为英语[6]。目前国际上中医药从业人员大约有30-50 万人[7-9]

1.2 中药业市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2009年我国出口中药产品销售额达到了8.3亿美元, 中草药贸易超过200 亿美元[4]。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2008年中药对亚洲出口4.86亿美元,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对欧洲出口9 270万美元,对非洲出口1 049万美元,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法国对中草药研究的力度低于日、美、德等国,每年用掉中草药达35 000吨左右[6]。中药在法国是不能作为药品进口的,目前一小部分中草药制品只能作为食品、营养品、补充食品等进人法国。较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成药 ,以及针灸用品等均有销售。

目前 ,世界传统医学治疗市场每年达到 600亿美元 ,而且仍在不断增长。80%的非洲人求助于传统医学 ,而在中国、朝鲜、韩国和越南,传统医学已完全进入医疗健康体系。在发达国家,传统医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德国,77%的医疗单位建议病人用针灸治疗疼痛[3] 。中药产业规模小, 行业集中度低。中药研发能力严重不足。

1.3 国外中医药立法

世界各国政府现在日渐意识到中医药学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中医药学在本国的发展。2006年召的世界传统医学政府论坛上,WHO和东盟力促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医疗体系,1996年美国批准针灸作为治疗方法。截止到2007年,中医药在中国、澳大利亚、阿联酋、泰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南非等8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合法地位。世界上有54个国家制定了传统医学相关法案,92个国家颁布了草药相关法案。在朝鲜、 越南等国家已被纳入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美国有42 个州对针灸进行了立法, 意大利、 奥地利、 巴西、 哥伦比亚等国也对针灸进行了立法,承认针灸的合法地位[3,5,7,8,10,11]。

随着中医药为更多的人接受,各国保险业也陆续将中医、中药、针灸纳入保险覆盖范围。韩国国家卫生保险制度中包括传统医学,政府在1980年将在韩国的中医称为“韩医”,允许其存在并纳入医疗保险范畴。日本于1976年经厚生省通过,汉方正式列入健康保险,210个方剂、140种生药在全国范围内被列为医疗用药(处方药),自1991年1月起,部分针灸费用可从医疗保险中支付。 2003年 9月英国补充替代医学委员会通过了中医跨行业注册,西草药、中医、印度传统医学、针灸等行业平等地参与立法注册,从而保证了中医的整体性和应有的法律地位。新的法令法规于2011年4月正式施行,成为第一个进行中医药立法的欧盟国家[12]。

1.4 中医药治疗病种

目前国外中医临床上主要使用针灸方法,中药的应用也正在逐渐增多。中医药治疗的病种较多,中医对下列疾病具有较好疗效:(1)呼吸系统疾病:如流行性感冒、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2)循环系统疾病:如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3)消化系统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胃肠炎、药物性肝损伤等;(4)泌尿系统疾病:如慢性肾炎、非感染性尿频、尿失禁等;(5)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疾病、Ⅱ型糖尿病、肥胖症等;(6)免疫性疾病:如克隆病、多发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7)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神经痛、弥漫性神經性皮炎、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等;(8)生殖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不育症、阳痿、早泄、月经病等;(9)其他:;慢性疲劳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

1.5 中医药教育

法国是开设中医私立学校最多的欧洲国家,也是开设中医私立学校最多的欧洲国家,2005年达到了40所,学制2-4年不等,每年培养的毕业生在500人左右[6]。法国就在7所医学院设立了针灸文凭,凡是应用针灸的医生必须获得由医学院颁发的针灸文凭。德国有中医学校几十所[13,14]。

国外中医药教育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与中国合作办学,引入中国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中国中医药教育界的积极支持下,境外中医药教育发展较快。国外中医药教育现有1~5年各种学制,招生对象也包括一些医学专业人员,如医生、牙医、护士、治疗师、康复医学人员等;专业设置有中医专业、针灸专业、草药专业及养生康复保健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中国哲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医学史、证候学、中医诊断学、汉语、中药学、方剂学 、药用植物药、中医临床各学科、针灸学、推拿按摩、体育疗法、食疗与营养疗法等,总学时数约1800~5000h左右,主要为课堂教学,也有一定课时的临床见习和实习,全日制或业余。

1.6 中药研究

近年来,西方国家一些医药学术机构已开始重视中药的研究,以植物药为例,西方有40家植物药研究机构,500多个研究项目。在日本,许多汉方药企业建立的汉方研究机构从事汉方药物研究,建立了药材生产基地。在英国,Phynova公司以中草药为基础,开展抗感染和抗肿瘤研究。在意大利开展中医药治疗肿瘤、糖尿病的研究。估计有170多家大型国际制药公司在从事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药物的研究开发工作。美国NIH和艾滋病防治中心分别对300余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从植物药中寻找抗癌活性成分,取得了较多成果。俄罗斯在中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对中医药特别是中药开展了不同程度的临床科研工作。国际上申请中药与其他植物药的专利数量亦在迅速上升。在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芬兰、新加坡、巴西、俄罗斯等积极开展中医药科研方法之研究、中医临床研究、疾病的中医疗法研究、中西医比较研究、中药药理及毒理研究等。

2 国外中医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医药学在绝大多数国家中属于非正规医学范畴,在西方发达国家仍然被归类为补充替代医学的一种, 在医学教育体制中均无合法地位。目前国内中医系统的杂志还没有一种进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医药学,虽然有许多国家建立了中医药、针灸学院,但课程设置多不完善,无统一教材及考试标准,教育水平不高。

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尚未被国际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中医药也未进入国际医保主流市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缺乏,具中医药特点的国际标准规范尚未形成,中医药产品和企业国际竞争力弱,对中医药的基础性研究大都属民间机构活动,自然难以形成系统的研究体系。国外针灸研究基本停留在临床疗效客观性,机理研究不够。

中药材饮片和制剂质量不稳定,影响临床效果[15]。中医药学在临床、科研、教育、中药等领域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我国中药产业规模小,行业集中度低。我国中医药工业1300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 以上,排名前10的企业销售额之和仅占整个中医药市场的23.7%, 而世界排名前20 的医药企业占据欧美市场的比重则达90%,占世界医药市场的比重达60%。我国对中药作用机理、 物质基础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标准,与国外“洋中药”在技术含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差距明显。我国药用资源丰富,药用植物约有5000余种,但作过化学或药学研究的不过20%,600多种中药中不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药物,不能跻身国际市场。中药出口混乱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中药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16]。

3 建议

3.1 加强国际中医药动态研究

应该建立一支研究“世界传统医学及中医药在国外”动态信息的专业队伍,系统收集、研究上述信息,作为领导决策的耳目、参谋与助手;成为中医药医、教、研、产、经、销机构的良友与顾问。

3.2 不断提高中药材及中成药质量、疗效

推出适合国际医药市场的中医药重点产品,如治疗疑难病症的中成药、养生保健营养型中药产品以及适合国外不同层次、不同科别的中医药人员学习需要的中医药学教材等。

3.3 拓宽与国外中医药交流渠道

在国外推广中医治疗,还需注意结合具体情况,比如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工作节奏等 ,来考虑疗程、中药剂型、中药品种等具体问题,与各国政府与机构合作举办国际或国外中医药大学,开展正规的中医药教育。

3.4 加强中医药涉外人员的培养 中医药走向世界需要一大批既懂中医中药,又熟悉外语及外贸业务的各种专业人才,包括市场调查人员、科研协作人员、合资管理人员、医疗教学人员、翻译写作人员、跨国经营人员等。因此,除中医学院原有专业外,有条件的科研、教学、医疗机构应注意开设涉外人员的培训班及专业。从而加速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

3.5 制订中药标国际标准

要成立专门机构, 组织专家制订符合中药特点的中医药标准,包括中药疗效和安全性評价与再评价标准, 中药材、中药饮片、提取物及制剂的质量标准,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中药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等主要技术标准等,以形成以中国为主的国际认可的中药标准体系、中医药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审查标准和组织。

参考文献

[1] 王波.澳大利亚中医针灸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针灸,2008,32(6):226-230.

[2] 任硕兰,刘晓明,包文虎.国外中医医疗机构发展现状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5): 460-462。

[3] 刘德红,施永兴,陈继根,等.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贡献率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8):1752-1754

[4] 李泽庚. 段志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J]. 推动中医可持续发展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7(3):1-3,41

[5] 刘玉英, 靳全友. 中医药在法国发展概述[J]. 环球中医药, 2009,2(3): 237-238

[6] 张京红.. 澳大利亚的中医药市场与法规概览[J]..环球中医药,2009,2(1): 80-81

[7] 李红.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的特点和启示[ 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6, 21( 6): 359-361.

[8] 左言富.中医药在国外[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19( 3): 184- 187.

[9] 许小芬,胡正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 18(3):198-200,232

[10] 许中伟..西方国家中医药立法比较浅谈—在立法上针灸与中医药的分与合[J]..法制与社会,2007,.5: 366-367

[11] 李红 国外中医药发展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6:7-8

[12] 邢冲. 英国中医立法回顾与思考[J]. 环球中医药,2009,2(2):155-156

[13] 简柳军. 中医药在法国的现状与展望[J]. 新中医,2008,40 (12):107-108。

[14] 理查德•傅莱.. 中医药在德国的市场现状[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 7(2)::13-17

[15] 汤岳龙, 吕志平.. 当前中医药在日本面临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 7(9): 83 

中医美容发展概况 篇7

1 中国古代美容发展史

1.1 先秦至两汉—中医美容的萌发

早在甲骨文中对于“癣”、“疥”、“疣”等损美性疾病便早有记载[1]。诸如粉黛、胭脂、兰膏、眉墨等美容用品在秦汉时期便颇为盛行。战国时期所著《韩非子集·显学》即有记载“脂以染唇, 泽以染发, 粉以敷面, 黛以画眉”。我国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其中与美容有关如颜面五官、人体形态、皮肤毛发等论述在各篇中皆有记载, 奠定了中医美容学的理论基础。东汉华佗创立了五禽戏, 乃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的理论, 推动了日后健身美容的发展, 后其弟子所著《华佗神医秘传》也记载美容内服、外用方共38首[2]。东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为目前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其中共载有365种中草药。关于美容的药物约有100种, 如白僵蚕能“灭黑斑, 令人面色好”;葳蕤能“去黑斑, 好颜色, 润泽轻身不老”;白芷能“长肌肤, 润泽颜色, 可作面脂”;柏子仁“久服, 令人润泽美色, 耳目聪明”等等[3]。可见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草药已成为药学类专著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书中所列之方药, 史称“经方”, 如麻子仁丸治疗燥热所引起的皮肤粗糙, 当归芍药散可用于治疗肝血瘀滞引起的肝斑, 猪肤汤能润肤悦颜去皱等, 许多经方沿用至今。

1.2 两晋至隋唐—中医美容的奠基

晋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和医学发展, 中医美容也产生了许多新的思维, 可谓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有中医美容第一书之称的《肘后备急方》, 为西晋葛洪所著, 其中包含66条美容方药, 其中第五十六篇的“治面疱黑发秃身臭方”包含了治白癜风、粉刺、酒糟鼻等方法, 乃是最早的美容专篇。另有张贵妃面膏以新生鸡蛋作为原材料, 在当代甚为风行, 流传于世[4]。隋代开始对损容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研究, 如巢元方所著病理学专书《诸病源候论》, 书中虽未记载方药, 却阐明了损容性疾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因病机, 为后世研究奠下基础[5]。唐代进入了美容蓬勃发展的时代, 此时期集中医美容之大成著作如王焘的《外台秘要》与孙思邈的《千金方》相继现世。孙思邈在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 设有“面药”和“妇人面药”专篇。分别载有81首和39首美容方剂, 另外美容内服、外用方与保健方药也可散见在其他篇章, 各有50首和4首, 其内容丰富, 如治“面黑不净”的澡豆洗手面方;治“治唇焦枯无润”的润脾膏;“令面光悦, 却老去皱的面膏方”等许多美容治疗方剂[6]。

1.3 宋元明清—中医美容的兴盛

宋至明清时期, 为中医美容学的兴盛时期。宋代王怀隐等编著的《太平圣惠方》中记载了验方上千首, 其中罗列五代至宋初的美容相关方剂。书中和美容有关的内容有三卷, 尤其以第40卷为主, 列有美容相关疾病21种, 记载方剂336首。如在中医洗面膏的基础上发展的美肤方, 其中以“永和公主澡豆方”最为著名, 取鹿角胶、桃仁、白及、沉香、白芷、皂荚、杏仁等共制成膏, 香气芬芳, 兼有去污、润肤之效[7]。元代尚有《御院药方》、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龚廷贤《鲁府禁方》、朱棣的《普济方》、清代的《医方集解》、《医宗金鉴》、《张氏医通》等也记载了丰富的美容方药。清末慈禧专政, 对美白的方法尤为重视, 常请宫廷御医根据自身情况辩证拟方,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便可见“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初五日老佛爷香发散, 发有油腻, 勿用水洗, 将药掺上一蓖即净, 久用发落重生, 至老不白”等记载, 可见其对于美容之重视程度[8]。

2 近代中医美容的发展

中医美容学发展至今, 以“人体形神之美”为研究目标, 并以防治损容性疾病与矫正损容性生理缺陷, 实现“形神”的改善和维护, 增进生命活力及提高生命质量以实现生命美感。中医美容的方法种类繁多, 其中包括有中药美容、针灸美容、推拿拔罐美容、刮痧美容、药食美容等方法。与现代西医美容方法例如整形美容相较, 中医美容具有效果显著、整体观强、方法简便、副作用小和无痛苦等特点, 以下将分别论述。

2.1 中药美容

美容中草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的调养和外在容貌的美化上有独特的优势。中药美容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中草药改善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 美化人体, 保持青春美貌的一种方法[9]。其最大特点是在辨证论治理论与中医整体观念指导下, 因不同人的体质而选用不同的调养方法, 充分发挥中药美容的作用, 目前为临床上运用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药物一般选用补血益气、解毒凉血、化瘀行血、消肿散结、强筋健骨等药物, 以平衡脏腑阴阳及调和经络气血, 达到整体美容的目的[10]。中药美容可分为内服和外用, 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及整体观为原则, 以内养外, 达到美容的目的, 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各种剂型采取相应外用方法来针对不同症状施治, 以达到局部治疗效果, 体现治标的思想。两种方法合用, 可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的美容药物如黄芪、人参、何首乌、灵芝、地黄、茯苓、麦冬、枸杞子、山药、桑葚子等。其中黄芪补气驻颜;人参抗衰美容, 驻颜去皱;地黄养血悦容;茯苓、麦冬悦泽润肤, 淡斑抗衰等等, 这些补气血的药品与合成的化学药品相比, 较为天然, 毒副作用相对较少, 美容效果显著[11]。

2.2 针灸美容

针灸美容的治疗手段在于刺激, 加强经络的调整作用,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从整体观念出发, 针对不同的体质, 依质施针, 以调理内在来解决局部病灶的问题。此法安全可靠, 不仅不会对人体功能造成破坏, 副作用小, 且对机体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指出, 适当的针刺来刺激皮肤, 能促使皮肤进行良性调节, 不仅可增加血液、淋巴液与组织间液的流动循环, 还可迅速改善缺氧的局部组织, 使病灶得到充足的氧气及营养, 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 进而达到活血化瘀的美容效果, 尤其是因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痘印、色斑、面色枯黄或晦暗等问题。另外还能被动锻炼皮肤肌肉, 使皮肤肌肉的弹性增强, 改善干燥松弛的皮肤, 变得弹性、红润、有光泽, 起到消除皱纹的效果[12]。如治疗黄褐斑可采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攒竹、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长强、百会、神庭、命门、风府、大椎等穴位进行针刺, 以心俞、膈俞、肝俞、肾俞为主穴针用补法, 随症加减, 配穴针则采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20min, 隔日1次, 1个疗程10d, 共治疗5个疗程[13]。

2.3 推拿拔罐美容

推拿美容的特色是疏通经络, 调理脏腑, 畅行气血, 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是一种纯天然的, 顺应机体生理, 发掘人们自身潜能的美容方法, 具有确切的疗效。推拿对人体全身起着关键的联系及沟通作用, 运用中医的整体观念, 达到中医美容内病外治、内调外美的成效[11]。拔罐疗法是一种温热的物理刺激, 通过罐的边缘吸吮、刮熨皮肤、挤压牵拉表层肌肉, 刺激经络腧穴, 循经感传, 进而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和营卫、平衡阴阳的效果[14]。现代医学认为拔罐具有机械刺激和温热治疗作用, 罐内形成瘀血促使红细胞溶解后产生一种类组织胺物质进入血液, 可增强局部器官组织的抵抗力, 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 物理性的机械刺激和温热刺激可使得皮肤组织代谢旺盛, 促进机体恢复原有功能而使疾病痊愈。此外拔罐疗法还具有促进排毒、加快新陈代谢等作用[15]。如治疗面部单发的白癜风, 处于局限型、稳定期的皮损, 在皮损处施用刺络拔罐法, 隔日1次, 可收到明显疗效[16]。

2.4 刮痧美容

刮痧疗法是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的一种内病外治方法。中医经络学说中皮肤与脏腑、四肢、五官、九窍都有一定的相关联系, 皮肤同时也反映出内在脏腑功能的状态, 刮痧能使局部良性改变, 藉由体内的传导通路宣泄病气, 进而调整相连或相应的脏腑器官, 使之发生良性反应[17]。刮痧可经由经络系统达到全身各脏腑器官, 并疏通经络, 通畅气机, 活血化瘀, 加强新陈代谢。此外经常刮痧, 可增强体内的排异能力, 使体内病理产物有效、快速的清除。现代医学报道显示, 在清除机体有害毒素的过程中, 可激发免疫系统的功能, 增加机体的应激能力和创伤组织的修复能力。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刮痧板边缘在面部顺着肌肉走行向一个方向轻柔的刮拭, 直到皮肤微微发热或轻微发红即可, 不可大力刮拭出痧, 每天一次。若面部皮肤干燥, 可先用温水洗面, 使面部湿润, 再用刮痧板刮拭, 若加上刮痧油则更加能增强其美容效果[18]。

2.5 药食美容

《内经》中有云“上古之人, 知其道者,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 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而去”。在诸多与养生美容有关的论述中, 有很多关于如何调节饮食, 保养脾胃的论述, 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药食美容依据中医“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 选用具有药食两用的中药添加到食物当中。药食可以取之药性, 用食物性味和中药的疗效相结合, 调节人体脏腑功能, 改善机体气血生化, 使面部红润光泽, 从而达到美容和保健双重的功效。具有方便易行, 无副作用等特点, 因此在中医美容中是一种被受推崇的美容方法[19]。如将大枣、五味子、莲子及桂圆等加入大米中同煮成粥, 具有养血安神, 润肤唤颜的功效;将大枣、薏苡仁、山药、山楂等中药与粳米共煮成粥, 可健脾开胃, 且可使皮肤充盈细腻;常吃银耳、百合、米仁、白萝卜、麦冬、杏仁等润肺生津之品, 可以改善皮肤干涩, 细致毛孔;将玫瑰花、菊花、女贞子及枸杞子等泡茶饮, 可以解郁疏肝, 调畅情志[20]。近代实验研究报告指出, 丹参与川芎可降低老年大鼠血清中MDA的含量, 可增强老化机体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21];补肾益精方 (仙灵草、何首乌、骨碎补、肉苁蓉等) 可使得高龄大鼠的脑部衰老时间明显延缓, 增加M受体的结合容量, 并抑制脑中胆碱酯酶的活性, 证实该方通过增加脑中枢神经递质与受体的数量以达到抗氧化、延缓衰老的目的[22]。

3 结语

当前中医发展之忧思 篇8

1 中医发展存废问题

随着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蓬勃兴起和西学东渐思潮的泛溢横行, 中医发展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存废浪潮。第一次提出废止中医始于俞樾, 他在1879年撰写的《俞楼杂纂》中专列《废医论》, 痛斥医道不可不废, 晚年又提出“余固不信医也, 然余不信医而信药”之废医不废药的矛盾结论, 令人愕然, 成为近代废除中医思想的滥觞, 亦开非医论医的先河;第二次中医废止浪潮始于1912年北洋军阀时期, 教育总长汪大燮公开提出废除中医中药, 声称“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 不用中药”, 随后, 1914年, 余云岫发表《灵素商兑》、《医学革命论》, 对中医药学的科学性提出根本性质疑, 拉开纷争序幕, 1930年汪精卫言“中医全无分析, 治病效能渺茫”, 百般阻挠《中医条例》的制定, 激起中医界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 终得条例颁布, 标志着中医得到法律上的承认, 而使中医免于屠戮;第三次废止浪潮起于2006年4月, 张功耀鼓吹告别中医中药、方舟子叫嚣中医传统陋习, 反中医之流一石激起千层浪, 中医存废论甚嚣尘上。笔者寄望中医存废浪潮的冲击能催醒沉睡的国人, 令当今有识之士沉潜思量, 痛悟弊病, 重振中华瑰宝, 使其在人类健康长河中再次夺目争辉。

2 中医发展文化问题

自晚清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短短一二百年间, 中国传统文化频遭荼毒, 影响中国两千年的儒道文化根基自此动摇, 大有欲坠崩盘之势, 中国传统思想几近断续。新中国成立后又受文革践踏, 改革开放后, 对文化采取开放态度, 众多仁人志士力挽狂澜, 拯救中国传统文化于水深火热之中, 尤难接续。中医医理、中医临床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中医药的繁荣始终以传统文化的昌盛为固有前提, 若传统文化教育缺位、地位过低, 中医发展难免唇亡齿寒。中医理论体系自建立之日起, 就不断被各家观点阐述、解释、引申, 并在不同时期揉入哲学、美学、文学、考古学、神学等内容, 故要学好中医, 做真正的精诚大医, 就必须博览群书, 通晓中国传统文化, 参悟儒、道、佛三教之内旨, 而后遍览中医典籍,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中医领域建树也绝非毕其一朝一夕之功而成。中医古籍多深奥难懂, 中医学子多急功近利, 不愿安贫乐道沉潜求学。随着近代东西方文明的交融, 以及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 我们从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惨痛教训反思传统文化, 发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度泛滥, 致使部分中医人产生片面认识, 错误地贬低、怀疑甚至否定中医。通晓中国传统文化犹如学好中医之舟楫, 古人云“欲诣扶桑非舟莫适”, 传统文化的荒芜, 给中医学子登堂入室以窥萧墙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3 中医发展体制问题

中医发展离不开中医人才、教育与医疗三个方面, 人才是中医发展的内在灵魂, 教育是中医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动力, 医疗是中医理论创新和临床疗效发挥的载体平台。首先, 中医传承存在固步自封的问题, 中医药曾经的辉煌使部分中医人骨子里有一种唯我独尊的观念, 从而墨守成规, 将中医发展装在“套子”里, 不思创新, 难与时俱进, 终致落伍, 为人非议;另一方面, 中医向来观念保守, 使其中很多理论精髓、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很好的传承和发扬, 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濒临失传, 极大地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其次, 中医教育是中医发展之本, 而目前却日渐偏离传统中医发展的内在轨道, 一味加强西医理论技术培养, 无形中弱化了中医教学内涵, 甚至许多高等中医药院校把医古文、经典医著作为选修课, 以致学生对中医古籍一知半解, 对中医精华内容理解有限。目前, 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的科研经费支持多受体制束缚, 研究内容不是严重西化, 就是用西医的方式或标准研究中医, 最后惨淡经营, 中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阵地正日益被蚕食。再次, 医疗体制及发展模式等一系列复杂因素, 致使纯中医发展举步维艰, 因而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医疗市场, 绝大多数中医院中西医发展方向定位偏差, 挂中医之名行西医之实, 盲目追求盈利回报, 逐步丧失了中医的优势, 而西医实力又远不及西医院, 长此以往, 进不能登西医之堂, 退不能守中医之妙, 为中医的长足发展埋下了倾颓之笔。尽管我们现在成立了各级中医管理部门, 却一直在西医主流管理之下, 中医管理部门和中医院多以西医模式引导中医发展和管理中医医院, 使中医特色残存无几。

4 中医发展与西医发展关系问题

西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先进科学技术, 在当代医学领域形成了强势文化, 对中医发展有很大压力, 使其处于生存发展的危机与困惑之中, 以致中医西化突出, 主要体现在中医理论、诊疗、中药、科研西医化等。邓铁涛曾言:“用西医的观念、标准、方法对中医进行改造的做法, 在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方面仍然根深蒂固, 积重难返”。基于中医特有的文化背景、理论体系、认知方法, 其理论与经验有相当一部分是西医无法解释的, 呈现不相融性, 故用西医标准来评估中医难以得出客观结论。在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 中医发展无不受“西医科学”枷锁的束缚, 业内都难厘清中医的科学性之所在。在这样的背景下, 中医发展无异于负重远行, 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正如李致重所言, “应该敏锐地看到, 不彻底改变中医学术与事业管理上从属于西医的状况, 中医的生存与发展的危机将随时存在。”

5 结语

台湾中医药发展概况 篇9

台湾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从巫医到民间医药, 再到中医药, 及至今日的中、西医药共同发展的历程。明代以前台湾被称为“瘴疫之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 加之受到“万物有灵”思想的影响人们常把治病救人的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 特别是当传染病大规模流行之际。然而,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原住民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医疗保健知识, 但总体上是水准较低, 巫医并存。

中医药从大陆传入台湾, 文献记载最早是明末清初年间。随着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发展, 明清以后台湾有了越来越多的大陆移民, 他们带去了中原文化, 办学堂兼习医施药, 还发掘了不少当地的中草药。

20世纪50年代, 台湾出现了第一所也是目前全台湾唯一一所中医药专科院校——私立台湾中国医药学院, 但那时中医药受到西医的冲击, 处在相对被动发展滞后的局面。伴随70年代开始的全球“中医热”, 天然药物、自然疗法、中医针灸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台湾中医药选择了中西医一元化的发展道路, 融汇中西医药, 培养兼通中西医学的优秀医师, 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创造世界最新医学。中医药事业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 一直持续到今日。

2 台湾中医药现状

2008年, 台湾中医药专业管理部门——“台湾中医药委员会”对台湾中医药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制定了中长期规划, 内容包括:

(1) 持续推动构建中医整体临床教学体系计划;

(2) 成立专业管理机构负责中医师的任职资格评选和管理;

(3) 制定中医师短期及长期培训计划;

(4) 建立安全的中药用药环境, 推动中药产业的提升;

(5) 建立健全中药临床试验标准;

(6) 积极促进中医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7) 推进中医药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1 中医医政管理

2.1.1 中医师执业资格的获得

台湾中医师的产生有两条途径:一是私立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培养的正规本科毕业生, 二是通过中医师特种考试合格而获得行医执照。目前, 台湾地区已基本形成了老、中、青三代, 中西医一元化的格局。老一代的中医师多是国民党迁台前后赴台的行医人员, 中青代中医师是目前中医舞台的主要力量, 多受到良好的中西医教育,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毕业后赴美国、日本留学, 带回了许多新思路。

台湾的中医师执业考试分三类。一是“中医师检定考试” (简称“检考”) , 第二种是“特种考试中医师考试” (简称“特考”) , 第三种是“中医检核考试”。检考是特考的前期, 参考人员基本不受条件限制, 只要年满22岁, 按照公布的必读书籍自修即可参加 (不限学历, 男女均可) 。通过检考者即可在台湾参加中医业务, 但没有行医执照, 检考合格者可进一步参加特考笔试, 特考非常严格, 近两年通过率不足2%。特考笔试合格后, 还要经过1年半的临床医学训练, 成绩优良方可领到中医师考试及合格证书。检核考试的报考资格是医学院中医学系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 或医学系毕业并修习中医一定学分, 或华侨在侨居地执行中医师业务达到一定年限、声望卓著者, 考试通过即发给中医师执业证书。伴随这三类考试, 产生了一系列中医辅考机构, 遍及全台湾, 它们定期出版刊物, 提供相关信息及各考试科目准备要领。辅导形式有面授、书面函授、录音函授等。

近年来, 台湾与大陆的中医药文化交流不断深入, 有越来越多的台湾留学生在大陆获得中医药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后回台从事中医药工作, 他们为台湾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同时也为海峡两岸在中医药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1.2 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在职教育

中医师在职教育始于1977年, 由当时的台湾“卫生署”与私立台湾中国医药学院及中国文化大学合办中医师现代医学进修班, 截至2012年底共举办了36期, 受训人员近万名。主要是通过3~5个月的学习, 接受现代基础医学教育, 了解现代医药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 使用现代医学仪器提高医疗技术。1987年颁布的“中医师进修法案”对在职中医师的培训进行了规定, 要求60岁以下的执业中医师需利用双休日进修, 累计430学时, 其中, 现代基础医学课程220学时, 中医药课程210学时。

药师在职培训始于1981年, 目前台湾领有执照的中药商已有7000多人, 他们的进修课程有中药概论、本草、中药方剂学、中药炮制、生药学等。

2.1.3 台湾“中国医药学院”

作为台湾历史最悠久并且也是目前唯一一所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 中国医药学院是一所中西医合璧的学院, 坐落于台中市北区, 1988年建立第二校区 (云林县北港妈祖纪念医院毗连30公顷土地) 。设有日间部10个系, 夜间部1个系。分别是医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学系、牙医学系、医事技术学系、学士后中医学系、营养学系、护理学系、复健学系、药学系 (夜间部) 。拥有硕士点5个 (1975年开办硕士班) , 博士点4个 (1988年开办博士班) 。大学师生比例1:17。该院创办最早的系是中医系, 1972年起, 学制由原来的6年改为7年, 必修学分359分, 其特点是中西医教育并重, 注重基础。在校学习5年后, 还要临床训练2年, 除学习相当数量的中医科目外, 还要学习全部西医课程。学生毕业后获取中医师执照后还可参加西医检核考试。目前, 75%的毕业生取得双执照。中医学系本科学制5年, 毕业后只能报考中医师执照。药学系学制5年, 必修学分184分。研究所硕士班学制2~4年, 博士班2年。学院附属医院2所。

2.2 中药药政管理

(1) 成立“食品药物管理局”。2008年11月20日, 台湾当局设立“食品药物管理局”, 作为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食品和药品的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该局由原“卫生署”的“食品卫生处”、“药政处”、“药物食品检验局”及“管制药品管理局”等几个部门合并而成。该局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医药特别是新药研发的管理, 有益于促进台湾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2) 进一步完善中药法律法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如“药品查验登记审查准则”、“中药新药临床试验基准”等, 从法制上对中药, 特别是新药, 在包括草药、饮片、成药的功效、安全性 (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 等方面做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

(3) 健全中药临床试验环境。在中药新药临床试验方面全面建立“优良临床实验规范 (GCP) ”。

(4) 落实中药材外包装标识。台湾中医药主管部门对于中药的外包装标识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5) 提升外销原料药审查效率。

(6) 建立首座药物资料库。台湾“农林委员会”林业所建立了台湾本土首座药用植物资料库, 有1000多种药用植物入库, 并利用GPS技术对植物的原产地进行定位。

(7) 建立药品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3 海峡两岸中医药合作与交流

从中医药贸易的角度, 在ECFA框架下, 两岸多家企业已经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台湾市场的很多中药材来自大陆, 对于药材的供给和质控, 两岸建立了合作机制, 中药贸易方兴未艾。在中医药教育领域, 两岸每年都有不少数量的中医药专业的学生到对方学习、进修, 将当地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带回本地为本土服务。两岸还就中医药不定期召开研讨会, 从学术层面促进了交流与合作。当前, 两岸已经形成“一年交流、二年洽商、三年合作”的合作模式和效率。

作为大陆科技主管部门, 科技部一向重视对台的科技合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 已经搭建了两岸固定的科技交流平台, 建立了与台湾科技产业界交流与合作的渠道, 并且陆续在沈阳、南京、成都和武汉建立了“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 特别是积极推动台湾科技产业界与天津滨海“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合作。中医药作为科技产业的一部分, 在两岸的合作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传统中医夹板的研究发展 篇10

小夹板局限性

小夹板固定在发挥其独特的固定作用外, 有其本身的缺陷和并发症[3,4]:1夹板使用扎带固定, 松紧难以控制, 过松固定无效, 过紧则有引起血运障碍危险, 甚至引起还会引起骨筋膜室综合征;2腕关节骨隆起部位, 容易受压出现压疮及坏死;3长期使用夹板, 会导致肌肉萎缩;4夹板固定后, 一般取、戴、调节都需要医生操作;5对皮肤进行清洗也很不方便;4肢体固定后肿胀减轻, 小夹板容易松动而影响治疗效果;5压垫使用不当, 可造成外固定达不到预期疗效或压疮、缺血性肌挛缩等。鉴于小夹板固定本身的局限性, 我国学者一直致力于小夹板的改良, 力求扬长避短。故各种新式改良夹板层出不穷, 在各自发挥了小夹板优势的同时, 从一定角度填补了传统小夹板的缺陷。

新材料的冲击

20世纪50年代开始, 国外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开始在医学领域应用, 逐步应用到骨科固定材料, 随后在国内悄然盛行。新型高分子夹板迅速崛起, 市面常见的有低温热塑板、树脂绷带、聚氨酯夹板。这些高分子材料不再像传统小夹板一样依赖杠杆作用固定骨块, 骨折外固定变得方面、清洁、轻便、透气,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 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固定的缺陷, 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体验, 也备受很多医师青睐。传统夹板在外固定领域受到一定冲击。

层出不穷的改良夹板

面对传统小夹板的缺陷和新材料的崛起, 传统中医小夹板并未因受到冲击而泯灭, 却在新材料的潮流中不断取长补短, 改良材料, 创新理念。这些改良体现了小夹板强大的生命力和中医学的博大性。

1979年胡永兴等将木质小夹板的毛毡衬垫改用聚氨酯泡沫塑料海绵制成泡沫塑料衬垫夹板[5], 测定了其抗压强度, 临床疗效满意。这种夹板将改良了传统夹板的压垫系统, 用富有弹性的泡沫塑料海绵作为压垫, 不仅可持续维持复位的对位, 又可克服肢体肿胀消退后的松动, 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小夹板压垫可能造成的压疮、缺血性肌挛缩。对于近关节的骨折, 肿胀较剧, 早期复位和固定均感困难, 使用这种小夹板后, 在不断加压过程中可达到慢性复位。

1995年, 一种由纸质黏膏筒纵切制成的“L”状瓦形纸壳夹板被用于外固定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 最大特点是利用了废弃的圆柱形纸筒的外形, 制成的夹板也是半圆柱型, 与肢体贴附性好, 兼备弹性和韧性, 对血运影响少。李中强等人通过临床应用[6], 效果满意。

1996年, 梁振兴等人用塑形纸壳与杉木皮夹板结合治疗COLLES'S骨折[7], 使用时以杉皮夹板置掌侧, 下端平齐腕横纹, 长瓦形纸壳置背侧, 远端缺口处平尺骨小头, 以三道扎带捆绑, 在手背和纸壳的间隙填塞1.5~2.0 cm厚的药棉限制腕的背伸活动。最大优点是能有效地控制腕的挠偏背伸活动和有利于腕和手在掌屈尺偏位活动手腕处在自然屈曲状态, 不影响血运, 不会出现筋肉挛缩, 这种改良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传统夹板固定中易移位、功能不良的缺陷。

1997年徐飞鸿等报告了塑形弹力夹板的生物力学性能[8], 这种夹板由四边刨光、棱角修圆的杉树皮, 用以缠绕周边的金属丝, 接触皮肤的毡毛垫和绷带组成。这种夹板周边的金属丝不仅能使夹板具有合适的弹性、提供足够的强度实现“定位”功能。2005年谢延华将这种夹板治疗肱骨干骨折[9], 其所使用的后方夹板便是利用了塑形夹板良好的塑形功能, 早期固定时将上臂后方夹板塑成“L”型用以固定肘关节, 并与传统小夹板固定进行随机对照试验, 发现在愈合方面、功能方面、疼痛方面, 塑形夹板组优于传统夹板治疗组。

1999年高万玉报告了一种卷式夹板[10], 由两层泡沫塑料与软铝板、无毒黏合剂黏合而成, 其规格为长920 mm、宽110 mm。优点是体积小, 重量轻, 可卷曲携带, 有良好的X光通透性;可任意塑形和裁剪;可重复使用;温度适应性为在-40~70℃环境下, 其使用性能不受影响;耐水性好;拉伸强度大。使用时先展开卷式夹板后, 按骨折部位需要将夹板沿长度方向进行调整;将卷式夹板骨折部位固定附体后, 可使用胶布、绷带或卷式夹板。这种夹板改良了传统夹板的可塑性, 并且可维持一定的刚度, 可随肢体肿胀逐渐消退不断进行塑形, 附体性好, 治疗效果满意。

200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者对黄伯灵和周福贻教授研发的可塑性磁疗夹板和普通柳木夹板治疗COLLES'S骨折效果做了临床对比研究[11], 在治疗后消肿、止痛和愈合方面, 磁疗夹板比普通夹板更有优势。这种可塑性磁疗夹板创造性地将小夹板技术与电磁技术结合起来, 将磁片镶嵌在金属丝骨架上, 在其上下黏合多层泡沫塑料, 外面包有棉布, 具有磁疗、可塑形、轻便、吸汗透气等特点。在固定的基础上加以磁疗, 克服了以往植入式电极有创、易感染和价格高的缺陷。患者普遍反映其具有较高的舒适性。

2007年福建省人民医院使用的钢丝弹力小夹板的力学参数及临床疗效被报告[12], 这种钢丝弹力夹板以钢丝为主要材料, 加之棉花、棉垫、绷带等辅助材料组成局部外固定力学系统, 它是利用金属的可塑性和高弹性优点、设计制造的夹板, 利用粗钢丝自身的强度, 设计成框架结构, 利用细钢丝的易塑形特点制成内网结构, 对骨折起外固定作用。同时又利用钢丝自身的弹性和可塑性, 使其与肢体软组织的适应性更好。但是钢丝对X线的吸收会影响成像质量, 这是这种夹板无法避免的缺陷。但是其利用随手可得的钢丝作为固定材料, 造诣值得肯定。

2007年闵晓松报告了热磁性外固定夹板治疗胫腓骨闭合性骨折[13], 这种热磁性外固定夹板将四肢管状骨外固定夹板和热磁治疗结合起来, 在固定骨折的基础上促进血液循环。使用时用热疗仪控制小夹板内的温度。治疗过程中可以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 毛细血管扩张,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供氧状态, 促进代谢, 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 降低末梢神经的兴奋性, 解除肌肉痉挛, 起到消肿和镇痛的作用。

2008年周正新等人报告了竹塑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收效满意[14]。竹塑夹板系统由生竹片和聚乙烯组合而成的夹板、弹性贴束带及发泡压垫组成, 使用方法与传统夹板类似。这种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夹板系统最大的特色是增强弹性固定作用, 这种弹力由弹性发泡垫片、夹板的弹性变形和弹性贴束带的共同作用产生。这种弹力适宜的固定方式能够顺应肢体肿胀变化, 既保证有效固定不滑移, 又避免肿胀后引起血运障碍, 还可避免消肿后引起固定失效, 允许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贯彻了中医骨伤科“动静结合”的理论。但这种弹性固定系统应该注意弹性扎带的松紧度, 避免过紧造成筋膜间室综合征。

2009-2013年何艳红等多名学者对孙永强教授研制的塑性弹力夹板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做了临床分析[15,16,17,18,19], 结果显示塑性弹力夹板疗效优于传统夹板及石膏。这种夹板掌侧选用聚酯塑胶夹板1块, 背侧板选用尼龙板1块, 结构独特, 呈联体圆弧形设计, 向桡侧突出对桡骨远端进行环形包绕;周围为弹力固定带, 形状不规则。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最大特色是中立位固定, 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屈腕尺偏位固定造成的腕管综合征等并发症。这一优点也在随后的临床报告中得到印证。

2009年熊学华等人创造性地将中药喷涂于传统小夹板上制成中药小夹板[20], 对COLLES'S骨折疗效满意, 治疗后腕部功能优良率可达77%。这种药物性具有药物促进骨折愈合及局部外固定骨折的双重作用。中药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增强组织代谢, 促进肿胀消退, 避免或尽最大可能减少肌腱、关节内外组织粘连及肌肉萎缩, 加速骨折愈合。这种药板结合的理念, 如果能够借鉴载药系统形状记忆复合物的优点, 进一步改良材料, 使药物释放稳定、持续、高效是可能的。

2010年无锡市中医院报告了其自行研制的塑性铅丝纸质夹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1], 这种夹板也可于使用前以臂中立位固定, 总优良率可达81.9%。这种夹板外部主体由四层马粪纸黏合而成, 内部以铅丝由骨架, 有良好的韧性及塑性, 舒适度较高, 并发症较少。但这种夹板内部的铅丝必然影响X线通过率, 对患者复查拍片造成影响。

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1999年章道胜等设计自动调压夹板, 将充气绑带束于夹板之上[22], 通过充气对夹板及肢体有一定的约束力。当绑带的气囊达到规定的压力 (绑带可上下移动1 cm, 约7 kg) 时, 自动调压器自动停止充气;当压力低于规定标准时, 自动调压器启动充气, 至压力达到标准后停止。2014年南京中医药大学学者报告的智能气囊小夹板[23], 除自动调压绑带外又加入了带有压力传感器的气囊压垫和外接可视压力显示屏。这样以夹板固定后骨折断肿胀引起的压力变化便可被方便读取, 并且可根据患者的感觉及病情适时调整气囊压力。后者的智能压力系统已经类似于AIR CAST生产的智能支具。2015年万培培、成玲报告的智能医用夹板的开发与应用中介绍了类似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智能夹板的开发[24], 并且介绍了一款由Interlink Electronics公司生产的FSR402型轻便精确的力敏传感器。2008年王爱国等人通过实验证明应用电测法对布带约束力的测定较之早期的气囊法强度测定, 在客观性、精确性、灵敏度等诸多方面都有大进步。国外Air Cast生产的腕部专用支具—Stabil Air Wrist Support Brace可有效地固定和保护患者的手臂[25], 方便、实用;维多利亚大学毕业生Jake Evill和土耳其设计师丹尼·卡拉萨欣分别在2013年和2014年采用3D打印技术设计出多孔结构的骨折外固定支具Cortex Cast和Osteoid Cast以取代现有的外固定器具[26], 具备稳定、轻便、通风、耐水、舒适美观的特点, 201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学者采用以聚乳酸为原料的3D打印计算机辅助设计小夹板外骨骼系统[27], 为实现中医正骨小夹板操作的客观量化、科学化、现代化开辟了新的道路。这些都给我们指出了小夹板的前进方向。

小结

当前3D打印技术日渐成熟和普及、医用智能材料、形状记忆材料日新月异指引着小夹板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传统小夹板固定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 以电学传感器配合高分子材料和3D打印技术或许能让未来的智能小夹板体积更小, 更方便、实用。

摘要:小夹板固定对骨折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 传统小夹板在新材料的潮流中不断取长补短, 改良材料, 使得传统小夹板能够历久弥新。本文对传统夹板的研究发展进行综述, 为临床医师选择夹板提供有效信息。

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现状 篇11

在部分国家已获得法律地位

2000年5月9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议会通过了一项法案——2000年维多利亚州中医注册法。16日,维州总督正式签署文件,宣布中医在维州立法。这表明中医在澳大利亚维州被正式承认为一门科学,这是中医首次在西方国家得到法律认可,享有与西医同等的法律地位。

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19世纪末中国人移居澳洲之始,就将中医药带到了那里。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人大批留学移民澳洲,那些学过中医的人纷纷在澳洲设立中医诊所。但当地人对中医缺乏了解,将之视为“缺乏科学依据”的巫术。

1991年,时任维多利亚州中医药学会会长的林子强教授发起成立了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把全澳洲的中医统一于一个行业组织,制定行医道德规范和治病规章,为中医在澳取得合法地位奠定了基础。

林子强教授又在墨尔本理工大学开设了中医系。这是国外综合性高等学府设立的第一个五年制中医专业。

为了使中医取得法律上的地位,澳全国中医药针灸联合会邀请中国著名中医专家到澳讲学、示范,组织澳联邦政府有关官员到中国参观等,做了大量工作。

中医在维多利亚州的立法得到了澳全国卫生厅长会议的认同,并决定将它作为蓝本向其它州推广。

同样在2000年,加拿大卑诗省政府宣布正式立法确认传统中医的医学法律地位,并将立法管制中医师的执业资格。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注册总监指出,卑诗省是北美第一个肯定中医师资格的地方,同时也是第一个实施中医配方制度,让某些有危险的中草药,必须经由注册中医师开处方才能买到。

2001年4月,南非政府批准了有关承认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疗法的法案。这表明中医药在南非也有了合法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华人中医不断向政府提出申请,希望得到政府的合法承认。几十年后,他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像南非等一些国家承认中医的合法地位,为中医药在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东南亚有市场但未被完全接受

东南亚是华人聚居的地区,按常理推测,中医药在那里的发展应该比较顺利,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国情不同,中医药在那里虽容易被人们认可一些,但仍是障碍重重。

以马来西亚为例来看这一问题。

马来西亚全国人口约2300万,华人占25%左右。中药在当地华人社会中被认可不存在什么障碍。北京同仁堂集团在那里开店成功即可印证这个问题。

2002年8月,北京同仁堂集团吉隆坡分店开张,并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中药中心,同仁堂的中成药、药酒、保健品、药材等源源不断地从中国运来。2004年6月,同仁堂槟城分店又开张。

在马来西亚,同仁堂将开店与中医坐诊与售药相结合,为患者提供专业指导,并提供针灸、推拿按摩、中药配方调剂等医疗服务,很受患者欢迎。由于与当地海鸥集团合作,同仁堂的“北京特制白凤丸”甚至打入当地马来族市场,成为马来西亚各族群女士争相购买的保健与美容产品。

不过,中医药在马来西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由于中国尚未加入国际穆斯林协会,中国的中药制品尚无适合穆斯林消费的标志。马来西亚信奉穆斯林教的民众最多,因此当地多数消费者对中国中药制品心存疑虑。

中医药没有得到马来西亚政府医院及私立医院的完全接受。全国只有很少几家华人经营的私立医院开设中医门诊并经营中药,绝大多数中药是通过中药店与消费者见面。

马来西亚正规医院及很多医院不引入中药,最主要的原因与世界很多国家的情况相同,即中国对传统的中成药不能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报告书。

同仁堂在马来西亚与当地企业采取合资控股的方式经营,并将此看成拓展海外市场很重要的一环,仅白凤丸的年销售量就达到4000箱左右,并且常常供不应求。尽管如此,也不能不看到,若想让中药在当地无障碍地被人们接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医药在欧洲出现良好发展势头

中医药在海外的传播,欧美是最重要的地区,也是发展最难的地区。欧洲国家长期排斥中医药。近年,许多欧洲国家开始允许销售中药制品。有的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欧洲有中医师和针灸师12万多人,每年就诊患者超过500万人次,患者除华裔之外还有欧裔,中药的批发销售量每年达1.5亿美元。欧洲还有中医教学机构300多所,每年向各国输送5000多名中医药专业人员。

欧洲人在接受中医药方面有了相当的进展。这一点从英国即可反映出来。

英国政府及社会曾一度对中医药持歧视和限制的态度,后来,随着民众的需要而适当放开,近几年又因中药疗效显著而改为默许甚至重视。目前,英国政府正在酝酿对中医药立法,当地中医师盼望借立法之机取得与西医平等的地位。但是,通过一次立法就取得与西医完全相同的地位,恐怕也很难。

目前,英国政府放松了对开设中医诊所的限制,使中医药获得了一定的生存发展空间,中医诊所已达到3000多家,更多的英国人了解并接受了中医药。

欧洲中医药的发展,除当地人士的努力,也有其他力量的推动。如有意经营中药产业的李嘉诚,其旗下的和黄集团从2001年开始在欧洲建立零售药店“和黄药业大药房”,收购和开设了1000多家连锁店,在英国就有700家,兼营中西药。2003年,和黄又在英国伦敦推出专业中药店——“森(SEN)”。

中医药在英国乃至欧洲有所发展,但其仍然缺乏法律地位。

在英国,中药目前还只能以食品或健康补充剂的形式出售。它作为英国国家保健体系之外的一种辅助医疗方式,其患者覆盖率仅有3%。英国卫生部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曾告诫民众在选择中医药治疗时要慎重,称“即使持最乐观的态度,中药的安全性也是没有保证的”,可见由于没有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处在一个怎样的地位上。

2004年4月30日,欧盟公布了《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中医药界有人认为,欧盟对植物药的市场准入条件已大大降低,对中药进入欧洲极为有利。原国家药审中心资深药品审评专家叶祖光研究员对“指令”的解读则是:欧盟将对中药制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

“中医不算医”及其所处的法律怪圈

王守东的案子可以清楚地表明中医药在美国的地位问题。2000年8月,美国华人王守东因涉嫌无照行医遭到逮捕。这个轰动一时的案件却于2003年1月13日悄然结案,王守东除了需对雇佣没有职业资格的人承担一定责任外,没有被判其它罪名。

王守东1995年来美后,在纽约办了一家经营中草药的公司北京中医院。因生意红火,1997年他找几名从中国退休来美的老中医坐堂号脉、开方,1999年增开骨科、妇科、内科等专科门诊,结果王守东因所雇佣的中医师没有行医执照而被捕。

案件开庭后,人们发现中医已陷入了法律怪圈。在美国,中医无法可依,何来行医执照?如果因为用中医方法对病人进行治疗属于无照行医,就等于承认中医与西医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王守东无罪获释,案件悄然落幕。

在美国,中医看病只能叫咨询,开处方也是把中草药当作营养补品,建议病人服用。“中药不是药,中医不是医”,就是中医药目前在美国的状态。

1994年,美国通过的法律把草药和维他命归类为饮食补充品之后,中药开始在美国可以自由买卖。目前,中医药虽然没有取得明确的地位,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华人社区的不断扩大,中药进入美国呈增多之势。中成药只要符合中国的卫生标准,不含有毒成份,不含濒危野生动植物体,不含重金属,即可不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作为营养品或健康食品进行销售。

实际上,中医药在美国等很多发达国家没有取得法律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尚无质量标准体系。

1996年,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以中药国际化为理念的中药现代化口号。8年时间过去,没有一个中药品种进入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医药市场,因此有关中药现代化方向争论的声音愈来愈强。有的专家强调:中医药不同于现代医学和现代药学,实践证明不能再将国际上现成的标准规范体系套用到中医药上,中医药需要自己的评价体系。

从华夏民族发展看中医 篇12

华夏民族的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融合。从炎、黄二帝的各部落互相冲突、融合, 是华夏民族发展的基础。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开始的民族大融合, 随后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秦国统一, 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 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其后, 东北、西北的游牧民族和汉族互相冲突、消长、融合。有的游牧民族曾在军事上十分强大, 如匈奴、蒙古、契丹等。但游牧民族一旦入主中原, 便被汉化。辽、金、元、清等朝代建立的结果, 都使汉族融合进了更多的其他民族成分, 也使农业地区向外扩大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的融合, 其突显的阶段是战争。而每次战争、征服后, 各民族间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优长, 克服自己的短处, 则是为下一次更大的融合进行量的积累。正是这种一张一弛的波浪式推进, 形成几千年的连续链条。

民族融合、发展的过程也是伴随着文化融合、发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 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 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汉民族服饰文化的背后, 包含着原创、融合与冲突, 变化很多种款式, 但宽袍大袖的特点, 虽经风雨也未改变。汉族服饰的主流款式溯源可以追溯到黄帝, 其服饰历经演变, 吸收了其他族的各种领制服饰, 唐朝, 圆领的长衫引入, 女装上也引入鲜卑胡风, 基本脱离了单一服制;清军入关, 要求男子采用满族服制, 经过清代的发展, 汉族服饰长衫虽然是半交领, 但在民间保持了汉族一贯的主流服饰特点, 由于多民族国家的原因, 服饰种类增多, 甚至脱离了汉民族原有的特点, 如马褂, 旗袍等, 但这些服装的广为传播, 成为汉民族的又一服饰形象。

秦朝征服越族后, 中原的铁器和先进生产技术传入珠江流域。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东汉为恢复与西域各国的交往, 派班超出使西域。南北朝时期, 南方各民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隋炀帝曾派人去西域, 不少西域商人到长安和洛阳。唐代, 渤海派人到长安学习, 汉族工匠把精巧的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回鹘族经常用马匹和皮毛换取汉族的丝和茶;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促进了汉藏交流, 加强了唐蕃联系。北魏时, 契丹族就同汉族交易。耶律阿保机任用汉族文人制定各项典章制度。澶渊之盟后, 宋辽开展贸易往来和技术文化交流。北宋在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西夏元吴仿照宋制, 任用汉族人担任重要官职。宋夏议和后在边境进行贸易。元朝时, 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从黎族人民那里学到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鞑靼俺答汗主动与明朝和好, 明政府在边境开设互市, 俺答汗修建了呼和浩特城。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建立北魏政权后, 为了巩固统治, 发展经济, 增强国力, 他顺应民族融合的发展趋势, 模仿汉政权建立了封建政治制度, 实行了三长制、均田制, 改胡姓为汉姓, 改胡服为汉服, 提倡胡汉联姻。

2 中医文化的发展

2.1 中医中药的发展

从《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开始, 到《伤寒杂病论》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 采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法进行辩证论治, 再到金元四大家个人学说进一步发展, 再到后期的温病学说等。中医特别是在方药方面在不同时期因不同的需要而作出了一定的变革和发展。现时, 在中医药现代化的号召下, 中医方剂方面发展极为缓慢, 而中药利用现代管理和技术发展却极为迅速。例如:GAP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 是中药材生产质量规范的简称, 是为确保中药材的质量而定。从生态环境、种质到栽培、采收到运输、包装, 每一个环节都要处在严格的控制之下。GMP (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中药指纹图谱是指某些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经适当处理后, 采用一定的分析手段, 得到的能够标示其化学特征的色谱图或光谱图。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将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中药及其制剂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种类与数量, 进而对药品质量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价。

2.2 经络与针刺的发展

现时比较公认的经络是从黄帝内经得出的十二经络理论。而从马王堆出土了《十一脉灸经》, 它包括《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 反映了当时经脉的概念很原始、很简单, 还没有形成上下纵横联络成网的经络系统的概念, 但是《十一脉灸经》这些记载与《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的理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为我们了解在《黄帝内经》成书以前的经络形态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在现代的一些研究中认为:穴位其实就是周围神经系统中感觉神经纤维即传入神经纤维的病理表现[1]。穴位上起主要作用的感受器大致有游离神经末梢、肌梭、环层小体等几种[2]。

在特定的病理生理条件下, 每根感觉神经纤维都可能产生若干穴位[3]。对于穴位的刺激上, 针刺疗法有可能定量化, 即针刺疗法可以科学化[4]。Kano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 对穴位进行电刺激, 可以产生局部麻醉的效果, 其程度与电刺激量成正比[5]。针灸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地利用触剖学、神经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相关的学科进行深入的研究。

3 总结

从历史资料看, 中国海禁的开端是元朝, 海禁是贯穿整个元朝的始终, 海外贸易衍生许多问题, 令官府无法掌控, 加上海防的顾虑等因素使元朝实施了海禁。明代海禁始于明初, 终于隆庆, 其目的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的侵扰。清朝出于防汉制夷的政治考量, 同时为了打击毁灭反清复明实力。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中国。由于海禁与包围和封锁而使华夏与海外的沟通中断了。相对地日本德川幕府的锁国令与中国不同, 更加变本加厉, 造成了日本的落伍, 但是也保障了日本两个世纪的安宁和稳定。

中医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在医学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中医的地位在西医的"入侵"下显得及及可危。出现这种现象是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一方面是政治上的闭关锁国和被西方国家的包围和封锁;另一方面是文化上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 提倡新文化, 使旧文化失去了一定的支持, 而现今过分地尊经崇古也会使中医文化的革新和发展受到制约。"世界上没有两种医学", 更准确地说, 应是指"世界上, 不可能有两种同时符合科学真理却又互相矛盾的医学"。人类的医疗文化尽管可以多元, 科学真理却只能有一个[6]。中医与西医 (或者说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 本不是对立的, 双方各有可互相学习的地方。

要发展中医就要以史为鉴, 与华夏文化的发展一样, 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学习, 从民族融合中学习, 每次民族的融合都常伴随着战争、征服后, 各民族间互相消化、吸收彼此的优长, 克服自己的短处。如果只是盲目地尊经崇古, 只会在得到一定时期内"安定", 而后使中医更落后。对现代的先进技术, 本着实事求是和包容的态度, 才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并为我所用。选择适合当今的中医技术来发展, 并广泛地应用推广, 才能使中医得到更好、更现代化的发展。

摘要:以华夏文化的发展历程作回顾, 同时以此历史的角度看华夏文明下的医学发展, 以及现今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的发展现状。以史为鉴的看中医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并解放思想, 以实是求是的态度发展传统医学。

关键词:民族融合,文化融合,技术文化交流,中医传统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厚吉, 马云涛.科学性针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9, 26.

[2] (美) 金观源, 相嘉嘉, 金雷.临床针灸反射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5, 13.

[3]董厚吉, 马云涛.科学性针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9, 26.

[4]董厚吉, 马云涛.科学性针刺疗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9, 70.

[5]Kano, T.et al.An Electriacl Probe for the Location of Superficial Sensory Nerves.Am.J.Chinese Med.2:75, 1974.

上一篇:企业扁平化的条件下一篇:单位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