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田间管理

2024-12-02

当前小麦田间管理(共4篇)

当前小麦田间管理 篇1

2010年秋种以来, 由于前茬让茬较晚, 加之长达2个月之久的长期干旱, 土壤墒情差;各地虽积极抗旱播种小麦, 但由于各种因素和持续旱情的影响, 小麦二、三类苗仍有相当比例。目前小麦生长已进入越冬期, 如何促进苗情转化, 提高小麦单产, 是2010年冬和2011年春麦田管理的重点。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 提出以下管理要点, 只要适期适时管理到位, 可促使弱苗转壮苗、低产变高产。

1 管理要点

1.1 麦苗四叶期喷美洲星液肥

由于越冬期仍无有效降雨 (雪) , 气温较长年偏低, 但在春节前后很可能出现10℃以上阶段性温暖气候, 此时应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对二、三类麦苗 (四叶期以上) 进行叶面喷施美洲星液肥, 可促进有效分蘖和苗情转化。一般用美洲星900~1 350 m L/hm2+尿素4.5 kg/hm2, 对水375~450 kg (30喷雾器) 均匀喷施。

1.2 小麦返青起身期至拔节期喷施美洲星液肥

在小麦返青起身期至拔节初期, 2次叶面喷施美洲星 (间隔10 d左右) , 每次用美洲星900 m L/hm2+尿素4.5 kg/hm2, 对水450 kg均匀喷施。可有效地增加分蘖成穗率, 促使越冬期的动摇分蘖成为有效分蘖;并可促进小穗小花分化, 为穗大粒多垫定基础。

1.3 早施返青拔节肥

对二、三类麦苗要以促进生长为主;利用雨雪天气追施尿素150 kg/hm2左右, 此时追肥在温度回升时小麦生长即可得到肥效 (冬施春用) 。在小麦拔节期 (春生第2叶, 第1节间基本定长) , 再追施尿素225 kg/hm2左右。

2 小麦使用美洲星液肥抗灾夺高产案例分析

2.1 安徽农垦焦岗湖农场2003年案例

安徽农垦焦岗湖农场在2003年秋遭遇了特大洪涝灾害, 小麦播种过迟, 直到12月底才播种结束, 绝大部分麦田在2004年1月才出苗, 虽基本苗比较充足, 但叶片窄小苗情瘦弱, 全场职工心情十分着急。

在此情况下, 农场请了有关专家给农场职工开展1次针对当时小麦苗情的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讲座。在专家的现场指导下, 要求职工在适当增施氮肥的基础上, 在小麦四叶期后利用10℃以上晴好天气, 苗期2次喷施美洲星液肥 (根据天气情况间隔10 d左右) , 每次用美洲星1 500m L/hm2+尿素3.75 kg/hm2左右, 对水450 kg喷施。由于职工积极主动地加强了管理, 在喷施美洲星后, 苗情发生了质的变化, 叶色浓绿, 叶片宽厚, 有效地增强了光合作用,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此后, 在抽穗扬花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又喷施了1次。职工根据原先的苗情, 认为只能收到3 750 kg/hm2左右的产量, 后因推广应用了美洲星技术以及加强了相应的管理, 全场666.67 hm2以上小麦平均单产达6 000 kg/hm2以上。

2.2 安徽农垦东风湖农场2006年案例

安徽农垦东风湖农场在2006年小麦高产攻关活动中, 在小麦适播期统一播种量 (播量165 kg/hm2) , 统一播种期。由于当时天气干旱小麦播后不能及时出苗, 由农场统一提供水源抗旱;该场二分场一名职工当时未能按分场安排的统一时间及时抗旱, 待周边麦苗都已出齐后他才去抗旱, 但出苗期已明显推迟。当年12月初进行苗情调查时, 该户周边的麦苗苗情都达到6叶1心以上、2~3个分蘖, 而他的麦苗只有4叶1心, 平均少了2张叶片, 基本苗比周边田块也减少75万根/hm2以上。由于较差的苗情与周边麦田比较, 形成了明显的差距。该户心情非常着急, 到场里反映情况, 要求农场领导到现场去看。

农场高级农艺师到现场察看后, 鼓励该户要加强管理促苗情转化:一是抓住晴好天气喷施美洲星液肥, 1 hm2喷施30桶水 (30喷雾器) , 每桶水配美洲星50 m L和尿素250g均匀喷雾;二是抓住降雨天气适当追施氮肥, 追施尿素75.0~112.5 kg/hm2。该户认真听取了专家意见, 于当天 (气温在10℃以上) 中午就进行喷施, 1周后又喷施了1次。15 d后去田间察看, 苗情开始发生变化, 叶色明显变深, 为葱绿色。到春节后再次察看 (由于当年冬季为暖冬天气, 越冬期麦苗继续生长) , 苗情发生了显著变化;叶片宽厚, 叶色浓绿, 有效分蘖明显增加, 田间一片壮苗景色, 远处看去与周边田块苗色形成鲜明的界线, 显著增强了植株光合作用,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增加了干物质积累, 为提高单产构建了非常理想的苗情。加之中后期管理到位 (抽穗扬花期结合防治病虫害再次喷施美洲星900 m L/hm2) , 在收获前田间调查, 虽有效穗数比周边田块略少, 但穗型大, 穗粒数明显增加, 而且穗层均匀整齐。理论测产达9 000 kg/hm2以上, 略高于周边田。收获后调查, 籽粒饱满光亮, 腹沟浅, 千粒重比周边麦粒高2 g。

2.3 2009年安徽省抗灾案例

2009年, 安徽遭遇50年一遇的旱灾。自2008年10月下旬以来, 全省降水偏少, 加之12月连续发生2次寒潮, 旱冻叠加, 小麦苗情发生逆转, 受灾小麦表现为黄苗死苗, 个体瘦弱。据不完全统计, 全省主产区小麦受旱面积近200万hm2, 严重干旱面积80万hm2以上。但凡是使用美洲星拌种及苗期喷施的小麦均没有受到干旱、冻害的影响, 表现为苗齐苗壮、叶色浓绿、茎粗、根白有弹性, 长势喜人。

3 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说明, 在小麦苗期 (分蘖期) 适时适量喷施美洲星, 对促进苗情转化, 促进分蘖, 提高分蘖成穗率, 增强光合效率, 提高光能利用率和小麦单产十分有利, 增产效果显著。

当前小麦田间管理 篇2

◆ 教学目标:了解小麦穗的分化过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理解小麦生长中期的苗情诊断;掌握小麦中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措施。◆ 教学重点:小麦中期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管理措施。◆ 教学难点:小麦穗的分化过程,小麦生长中期的苗情诊断。◆ 课时安排:2 ◆ 教学内容

冬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也叫春季生长阶段,指小麦返青后至挑旗,包括返青期、起身期、拔节期和挑旗(孕穗)期4个生育时期。

一、中期的生育特点

第一,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在此期已全部形成,长出全部茎生叶,分蘖由高峰逐渐走向两极分化。第二,进入营养器官与结实器官并盛期,生长中心由叶、蘖等营养器官转入以茎、穗为主,是决定成穗率和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第三,生长变化大,速度快,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反应也很敏感。

(一)小麦茎的生长

小麦的茎由节与节间组成。一般地上茎4~6节,多数5节。植株高度以80~90cm为宜。高产麦田的小麦茎秆粗壮,节间短,基部充实,机械组织发达,富有弹性,有较强的抗倒伏能力。影响茎秆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光照和水、肥。

(二)小麦穗的分化

1、穗的分化过程

根据形态特征与分化进程,小麦穗分化过程可依次划分为9个时期(图2-4)。

2.穗分化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小穗分化期,是决定小穗数的关键时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温度与养分。小穗分化至四分体形成期,正是拔节孕穗期,是实现花多、粒多的关键时期。此期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四分体形成期是需水临界期。

二、中期的主攻目标

秆壮不倒,穗大粒多,搭好丰产架子。

三、中期的管理技术

(一)诊断苗情,分类管理

春季麦苗返青后,要及时诊断苗情,根据苗情,做到区别对待,对症下药,因

苗管理。

1、壮苗 壮苗春季返青早,叶色青绿,叶大不披,长相健壮,次生根在20条以上,群体适宜,越冬前3叶以上的大蘖数已接近或达到计划成穗指标。管理上应控制春生分蘖,做到保蘖增穗,促花增粒,于起身期或起身后的小花分化期再运用肥水进行管理。

2、旺苗 旺苗生长猛,群体大,根系弱,各器官之间发育不协调,春蘖多,叶色墨绿,拔节速度快,叶片下披,封垄早,通风透光不良,越冬前3叶以上大蘖数明显高于计划成穗指标。管理上应以控为主,不施返青肥,不浇返青水,深中耕断根、散墒。或拔节前喷施矮壮素、镇压,加速两极分化。施肥浇水可放到拔节后第2节长度固定时进行。

3、弱苗 弱苗分蘖大小不齐,叶片数较少,叶片窄小,叶色淡,生长慢,群体小,越冬前3叶以上大蘖数明显低于计划成穗指标,或播种过早,分蘖过多,年前较旺,返青后叶片发黄,有脱肥现象。对这类麦田中期管理应以促为主,同时,对不同情况下形成的弱苗应区别对待。(二)浇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

小麦孕穗期对水分很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浇好孕穗水,浇水时间应在拔节后15天左右。但对肥力较高、长势偏旺、墒情较好的麦田,应推迟浇水,不需追肥;对地力差、苗色黄、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每667m2施纯氮3~5kg。

(三)预防晚霜冻害

应根据气象预报,在霜前1~2天浇水,以增加田间湿度,缓和低温变幅,有预防和减轻霜冻危害的效果。对已受霜害较重的麦苗,不宜毁掉,只要及早追施速效肥料,结合浇水,仍能促使未被冻死的分蘖或新生分蘖抽穗结实,从而获得一定收成。

(四)防治病虫害

该时期主要的害虫有麦蚜、小麦螨等。

该时期主要的病害是白粉病、锈病、纹枯病等。◆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小麦中期生长阶段

二、简答题

1.对冬小麦来讲,“春寒穗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为什么“麦怕胎里旱”? 3.简述小麦壮苗标准。

春季小麦田间管理技术 篇3

我国小麦种植分布广,土质、气候等条件复杂,春季麦苗生长差异很大,春季麦苗返青后,要及时诊断苗情,根据苗情,做到因苗分类管理。

1.壮苗管理 管理上应控制春生分,做到保蘖增穗,促花增粒,于起身期或起身后再运用肥水进行管理。如果麦苗偏旺,可通过深中耕断根或镇压控制,促进麦苗两极分化。对壮苗追肥浇水,不应过早,也不能过晚,以免引起田间郁闭,贪青晚熟,导致减产。

2.旺苗管理 管理上应以控为主,不施返青肥,不浇返青水,深中耕断根,散墒,或拔节前喷施矮壮素、镇压,加速两极分化。

施肥浇水可放到拔节后第二节长度固定时进行。对播种早、播量大、施肥多、冬前旺、冻害严重的麦田,可提早追肥浇水,并中耕增温。拔节后酌情浇水追肥,促花增粒。

3.弱苗管理 这类麦田中期管理应以促为主,同时,对不同情况下形成的弱苗应区别对待。如对薄地、未施肥、墒情差的麦田,下部叶片枯黄的弱苗,应早用水肥。

对肥地、冬前已追过肥、墒情好、苗龄小的晚播弱苗,应早中耕促早发,追肥浇水推迟在起身后进行。对肥力高、播种早、播量大、群体大、个体弱的假旺苗,应尽早疏苗,而后追肥中耕。对盐碱地麦苗,当叶尖发紫时,及时浇水压盐,防止死苗。各种类型的弱苗,一般均应把握不同情况,追肥浇水,促蘖增穗,提高产量。拔节时,各类弱苗一把都要追肥浇水。

二、浇好孕穗水,酌施孕穗肥

小麦孕穗期对水分很敏感,是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浇好孕穗水,浇水时间应在拔节后15天左右。孕穗肥,可减少小穗和小花的退化、败育,增加粒数和粒重。但对肥力较高、长势偏旺、墒情较好的麦田,应推迟浇水,不需追肥;对地力差、苗色黄、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施纯氮3~5千克/667平方米。此期,防止小花退化,提高结实粒数。应当指出,孕穗肥不可过晚过多,以免贪青晚熟,降低粒重。

三、防晚霜冻害和渍害

小麦拔节以后,各部器官迅速生长,对低温的抵抗能力明显降低,而我国北方春季常有寒流、晚霜的发生,而造成冻害。应根据气象预报,在霜前1~2天浇水,以水缓和温度剧变,减轻霜冻危害。

对已受霜害的麦苗,只要及早追施速效肥料,结合浇水,仍能促使未被冻死的分1或新生分抽穗结实,从而降低危害程度。在南方麦区,春季雨水多,要做好清沟,散墒工作,控制麦田地下水位,以养根、保叶,防渍、防病。

四、预防倒伏

倒伏使小麦粒重降低,穗粒数减少,且不便于收割,造成严重减产。倒伏发生越早,减产越大。

倒伏有根倒与茎倒两种。根倒主要由于土壤耕层浅薄,结构不良,播种太浅或露根麦,或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发育差等原因造成;茎倒是由于氮肥过多,氮、磷、钾比例失调,追肥时期不当,或基本苗过多,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以致基部节间过长,机械组织发育不良等因素所致。

当前小麦田间管理 篇4

叶面追肥使作物通过根外吸收, 吸收快, 针对性强, 利用率高, 能够避免作物因根系和茎秆生长不良造成对养分吸收阻碍, 能起到更好的补肥效果。前段时间小麦、油菜不同程度地受到旱灾和冻害的影响, 普遍出现叶片发黄、点片死苗现象。而美洲星、庄福星不仅能补充小麦、油菜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它还含有黄腐酸、氨基酸, 特别是含有从麦饭石、海沸石中提取的神奇物质———KOM, 它们对提高小麦、油菜抗旱、抗冻、抗涝、耐渍、抗病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如涡阳县农技推广中心试验:喷施美洲星对修复冻害对小麦造成的伤害, 挽回损失具有明显的效果。喷施美洲星的小麦产量达7 389kg/hm2, 对照只有6 550.5kg/hm2, 增产率达14.6%。

2009年2月26日和2009年3月5日, 由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组织的全省小麦、油菜春季田管会议分别在阜阳和全椒召开。会上安徽省农科院夏桂平副研究员详细阐述了美洲星、庄福星在当前小麦、油菜上应用。具体使用方法和使用效果如下。

小麦拔节期用美洲星、庄福星900~1 350m L/hm2对水450~675kg均匀喷于小麦叶面, 可迅速补充小麦生长所需营养, 增加有效分蘖数, 抗倒春寒, 尤其对前期冻旱造成的弱苗黄苗田块可适当增加美洲星施用量, 效果显著。

此外, 在小麦孕穗期和扬花至灌浆初期均可叶面喷施。小麦孕穗期用美洲星900~1 350m L/hm2对水450~675kg喷施叶面, 可增加小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 加快小麦生长速度, 且对小麦病害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增强小麦抗逆能力。

在小麦扬花10%~90%时结合防治赤霉病用美洲星900m L/hm2对水450kg叶面喷施, 可增加防治赤霉病的效果, 有效抵抗干热风, 加快小麦灌浆速度, 可以提前4~5d成熟, 并能防治小麦后期早衰, 增加千粒重。使用后的小麦籽粒饱满, 晶莹透亮, 腹沟浅, 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对于高产新品种, 可有效协调小麦源、库、流配套, 增产效果尤其显著。此次施用亦可延至小麦灌浆初期。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控下一篇:电影片名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