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制教学改革

2024-09-23

项目制教学改革(通用12篇)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1

0 引言

目前, 我国包装行业市场发展前景无限广阔, 但是包装设计人才严重稀缺,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

1 包装设计课程的设置以及职业需求分析

1.1 加大教学设计的力度, 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

包装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满足职业发展的需要。首先,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包装印刷行业岗位的需求为主, 根据该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授课, 让学生们尽可能多地了解岗位知识, 为他们日后的实际工作储备知识。其次, 包装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因此, 要求学生扎实地掌握基本理论, 在此基础上, 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锻炼实践技巧, 增强实践能力。此外, 学校要为学生们提供便利的实训基地, 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的平台, 让他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1.2 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课程目标的设定

高职高专院校包装课程的教学需要和人才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 首先要求符合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各大院校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 彼此共同努力, 培养出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具的包装创意设计人才。除此之外, 教师作为领路人, 在授课的过程中, 应该有重点的讲授关于包装创意、结构以及材料工艺、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让同学们广泛了解多方面的知识, 力图培养出综合素质高, 综合能力强的包装设计人才, 满足社会需求。

1.3 教学成果要做到满足就业的需要

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数量非常多, 但是专业的狭窄性造成了学生们就业难度增大, 不利于社会的稳步发展。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将专业课教好, 另一方面则要努力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 让他们在就业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应用, 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的出现为包装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给本专业的学生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新技术、新材料等知识的渗透。

2“项目工作室制”教学与实训模式的分析

2.1 项目化的教学和实训

目前, 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包装行业面临巨大的人才缺口问题。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纷纷致力于该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 项目化的教学方式是目前的一大亮点, 即在老师的指导下, 通过完成老师精心布置的任务巩固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 不断提高学生们的职业技术能力。

2.2 项目化教学与实训的特点

包装设计项目化教学和实训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旨在提高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 增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 因此各大高职高专院校要高度重视项目化的教学, 为学生们创造模拟职场的环境, 为他们进入职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包装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和实训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 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变以往的被动为主动, 扎实地掌握好理论知识和关键性的技术, 以适应社会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

3 实施包装设计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与实训策略

3.1 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目前,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包装设计师资力量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包装设计这门课程的授课主要由企业设计师和高校的教师来完成, 这种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不仅具有超强的理论功底, 而且专业性的技能也非常强, 因此对包装设计专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双师队伍中建立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有效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己, 提高授课的技能。此外, 学校还应该加大培训的力度, 适当地外聘一些优秀的教师, 定期为师资队伍进行培训, 为培养出更加专业的包装设计人才而努力。

3.2 实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

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在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中普遍运用。在该教学模式下, 院校需要和多方进行合作, 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训基地, 创立一个创意性的工作室, 教师帮助学生加强技能的训练, 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该专业的重要意义。在工作室模式下, 学生们在专业的学习上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3.3 加强课程实训与大赛项目的对接

在各大院校进行实训是一种非常新颖的教学模式, 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鼓励高职高专院校的包装设计课程加强与校外大型赛事的合作, 引导学生们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 不断深化自己的专业素养。[3]比赛和教学的结合, 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潜能, 为社会输送大量人才, 还能够为学生们走入职场打下基础, 帮助他们很快适应职场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 “项目工作室制”下的包装设计课程改革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探索, 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需要理论和技能兼具的综合素质人才, 这种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通过引进真实的项目, 给学生们提供学习的平台, 为未来包装设计人才的储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秦燕妮.包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J].时代金融, 2013, (23) :173-175.

[2]张晗.以项目为载体的包装设计课程模式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02) :127-128.

[3]徐丽, 李大纲, 徐长妍, 潘彪, 徐朝阳.“环环相扣文理兼融”的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J].包装世界, 2013, (06) :53-57.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2

1.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工作,带领所属员工贯彻执行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本项目的各项操作程序,确保各岗位的工作标准达到要求。

2.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督导班组落实到各工作岗位,确保员工了解业主单位约定的工作要求。制定本项目的各项管理制度。

3.按时参加电厂例会,及时传达会议精神,并安排落实和检查。定期向公司汇报该项目的工作情况。组织召开本项目的各种会议,做好会议记录并存档。

4.在职权范围内审核批复所属员工的各类假期,审核员工的月考勤。对领班及以上员工每月做绩效考核。

5.做好该项目的成本预算,并确保该项目各项费用的开支在预算的范围。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项目制教学;应用型人才;双师型人才景观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方向之一,随着学科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他主要“以研究和设定建筑、绿化、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和设施诸要素关系为目标”。目前主要采用的教学模式有:(1)以基本技能培养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教师言传身教,传授给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基本软件操作技能等。(2)注重应用的实践性教学,如“项目制”教学。通过整合专业基础知识,完成真实的或虚拟的项目为目标,培养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的能力。两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为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提供了保证。

1景观设计所采用的“项目制”教学模式

(1)“项目制”教学模式。“项目制教学”是西方高职教育最成功的教学模式改革之一。它通过引进真实的项目为载体,组织学生深入地参加一个完整的项目,融合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经过教师共同参与、系统训练,由学生完成项目,最后根据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定教学成果。“项目制”教学改变了传统封闭的、被动的教学模式,打造出学生自主参与、协作、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此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目前在国内各高校设计教育中也得到了普遍推广。

(2)项目制教学模式的特点。“项目制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特点:1)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2)打破了传统沉闷的教学环境,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积极性、自主性。3)有利于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实践中透彻地理解书本中空洞的设计原理等。4)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项目制”教学在景观设计实际教学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多采用虚拟项目,脱离了项目制教学的真谛。“项目制”教学开展的首要条件是要有充足的项目以及项目储备,高校作为教育机构,项目来源不足;项目内容单一、滞后,不能与专业前沿同步;多数采用虚拟项目替代,假题假作,虚拟项目虽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往往因为各类数据来源凭空想象,学生只能坐在教室,纸上谈兵,多数想法不切实际,仅停留在设计构思、设计创意方面,而在施工内容和施工程序方面,如实地测量、勘察地形地貌和项目的管理、市场运作、与客户的沟通、服务以及项目的成本控制、资金的使用等知识与技能得不到锻炼。

(2)师资能力不平衡。目前,国内高校对专业教师有较高的学历要求,一般在硕士学历以上,景观设计专业教师均毕业于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教师学历高、理论能力强,但缺乏实践经验。“项目制”教学模式需教师对项目的流程有整体的把握,具备较强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高校急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双师型”景观设计课程教师。

(3)高校课程周期短,不利于跟进项目的整个过程。一般高校教学安排周期较短,课时较紧凑,教学任务重。例如,实习实践,考察采风等课程安排的时间在一周或两周以内,多数是到施工工地、企业内部、优秀的景观园区走马观花的参观,无法安排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或者由于时间的原因只了解了整个项目的小部分,无法跟进一个完整的项目设计及施工建设周期。

(4)高校基础设施达不到实践教学的条件。高校可通过设置实践基地或创建“工作室”等方式保障实践教学的完成。但多数高校对实践基地建设投入不够,设施设备陈旧,管理不到位,严重制约课程的教学效果。“工作室”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带头,确保项目的来源充足,项目覆盖范围广,项目深度符合教学大纲,能符合以上条件的较少,甚至以上条件都不达标。

3“项目制”教学应具备的条件

(1)项目来源。项目制教学得以正常的维系,必须有充足的项目储备,项目内容也要最大幅度地覆盖教学大纲,项目的完成周期要与教学周期相一致。一是校企合作,利用高校在专业上的优势吸引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企业引入的“项目”往往是设计一线的课题,代表了专业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最前沿的信息,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針对性,获得最实用的专业技能和应用知识。二是创建校办公司,高校不缺乏高素质人才,利用高校的优势培养自己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工程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也可采用符合学习深度、有社会价值的、过往已完成的项目,保证教学的项目资源。

(2)师资能力。“项目制”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除具备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之外,还要拥有丰富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一是聘请企业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士到学校任教,或者聘请为客座教师,定期来校讲课,丰富学生实践知识。二是学校自主培养“双师型”人才,学校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要有所改变,既要培养理论水平高的高学历知识分子,也要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双师型”人才,优化教师队伍层次,提供相应的倾斜条件,鼓励教师去公司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出自己的项目制教学导师。

(3)课程安排。实行项目制教学要打破以往的教学计划,根据项目的完成时间制定课程时间。由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担任项目导师,聘请校外专业人士做教学顾问,由项目导师负责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实施,最后由教学院系、项目导师、教学顾问共同考核、评估教学成果。

(4)学校投入。项目制教学成功与否离不开学校的大力支持。企业化的办公环境、专业的设施设备能保障教学任务的顺利执行,规范高效的企业管理制度能保障优质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总结

景观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想得到市场的认可,需在教学中融入实践技能的训练,建立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融合是培养高水平景观设计人才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学校资金、设备、政策上的支持,以及企业的共同协作可以为项目制教学提供保障,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与传统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达成互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就业技能,增强自主创业能力。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应予以大力支持,积极有效地开展。参考文献:

[1] 张卫伟.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项目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4):150.

[2] 王钢.庭院景观项目制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大舞台,2013(7):189.

[3] 赵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教学法探索[J].美术大观,2012(02):179179.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4

一、原画设计课程引入项目制模式的可行性

项目制模式是一种在国外常被运用在设计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一个完整的项目为单元,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统的训练达到教学目标,它与国内大部分课采取的以课堂讲授和技能培养为主的课程制教学模式有较大的区别。我国传统的课程教学不利于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动画人才的。而项目制教学则是在课程时间内由教师引入某一动画公司的实际项目,或是设置高仿真的虚拟项目,由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提前熟悉了动画公司的工作强度和难度,又可以有机会将动作设计放置在整个动画流程之中进行把握,给了学生一个温故知新和掌握综合技能的机会。在原画设计课程中推行项目制教学时也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其特性,避免盲目照搬其他专业和某个学校的案例。

二、原画设计课程导入项目制模式的方式

1、将企业项目引入课程

如今各个省市都建立了许多动漫基地,而入驻动漫基地的公司往往与高校进行着一些业务联系,如果能够在实习实践周组织学生参观动画公司,并且将公司的部分制作以项目外包的方式引入学校,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那么将对学生专业成长起到重要作用。原画设计工作正是非常适合这样校企合作的项目,因为原画设计对专业大型设备和软件要求较低,更多的工作是依靠手绘完成,而且原画设计更多是一个人员各司其职的分工过程,不用过多地与其他部门人员交流,只需要企业提供相应的分镜头脚本和设计稿即可。同时,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原画创作也能保证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为今后的学习指明方向。除了引入企业项目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班中大部分学生的情况设置一些仿真的原画设计项目,让学生来完成,在参与仿真项目过程中亦可培养自身的原画绘制素养,提高综合水平。

2、鼓励学生参加动画比赛

参加各类动画比赛也是提高学生创作能力和实践水平的途径。这需要动画专业的各门课程教师协作,教师一方面可以搜集社会、高校组织的动画比赛的资料,从中挑选适合学生参与的比赛,并且由原画设计课的教师在课堂上辅导学生完成参赛作品中的动作设计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是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和本地区相关企业的具体项目主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动画比赛,这样自然对本校学生是一个好的引导,同时对提升本学校动画专业影响力也有推动作用。不必苛求比赛的规模,而是要适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例如,北京电影学院的主办的动画学院奖,就是由旨在鼓励动画专业学生进行独立创作的奖项,经过多年发展,成为一项在教育界和动画业界都颇具影响力的赛事。

三、更好发挥项目制模式优势的方法

既然项目制模式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将其引入《原画设计》课程时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并把握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在动画课程设置方面配合项目制的导入

项目制教学由于综合性比较强,最好的导入时间应该在大二下学期或大三上学期。学生需要经历了大一和大二的基础学习,掌握了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手绘能力趋于扎实,并且艺术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才能从个人素质上具备接受项目制课程的条件。原画设计课目前来看在大多数院校里都会设置在大二上或下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中间画绘制、剧本写作和分镜头设计等实践项目需要的基础课程,但是也有一些学校会把原画设计课设置在这些课程之前,这样就无法达到项目的预期效果。所以,如果想在原画设计课导入项目制模式,就需要动画专业在课程设置的时候注意开设本课程的时间节点。

2、注意项目的内容及切入点

首先,在项目的选择上,虽然引入实际的企业项目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并且能推动学生尽早接触未来工作内容,但是在稳定性上存在一定的隐患,容易出现时间上、内容上与教学计划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出现了上述的不一致情况,原画教师就应结合课程要求设置虚拟的课题项目,借此弥补无法引入与教学计划一致的项目的缺憾。在设置虚拟项目时,一定要控制好引入的切入点,传统的课程作业往往专注于“动作”,难免浮于从“学动作”到“画动作”,而引入项目制模式应深入到“情景”的层面为学生设定好适合的剧本和特定场景,针对本课程的训练要上升到从“学动作”到“用动作”的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四、总结

校本研训项目制工作总结 篇5

一、以"研训一体化"的模式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开展“幼儿园一日保教生活常规的组织策略”主体研训,合理优化幼儿一日生活

一是通过教师互相观摩、交流研讨、实践反思,促使老师相互学习他人经验,扬长补短,完善自己常规管理策略;

二是通过班子相关人员对各班进行幼儿午餐组织与管理、幼儿午睡起床整理等各环节的视导,进一步优化班级一日常规管理,有针对性的提出指导意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面临的困惑;

三是开展全园教师主题背景下主题墙和区域活动的创设活动。

通过一系列工作,孩子们在生活卫生习惯、行为习惯以及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在一日生活环节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实施过程中,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立足教学实践,课题组成员借助“课例”研讨,开展多样化的半日活动研究。通过本学期的继续实践和探索,半日活动观摩探讨已成为课题研究的一大亮点和特色,如今已形成一定的研究模式:“个性化设计半日活动——集体备课——环节实践——活动观摩教师反思——互助交流——再度半日研讨”。在研究过程中,学理论,谈体会,找亮点,明起点,深研讨,挖缺点等,活动后老师总结经验。

2.在11月份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半日活动互评活动。本园大班段、中班段及小班段的各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优秀半日活动。

本次活动中,各位教师创设了有趣的情境,运用了新颖的教具,让孩子在活动中身临其境,感受到自主环节创设,让孩子在各个环节中交流中增进感情,在游戏中感受快乐,从而得到体能的发展。

活动结束后,幼儿园班子领导针对每一节课例都进行了总结和评价,肯定了各课例的精彩之处,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听课的老师也感受到了孩子自主游戏的教育理念,深受启发。通过开展这次互听互评活动,我园的老师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热情,活动让幼儿得到了发展,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课程执行力度、专业素养在摸索、磨炼中不断提高,在剖析、反思与点评中茁壮成长。

3.学期末我们我们进行请专业指导张老师指导,并详细分析了我们一日生活常规中需要理清的思路,指出目前如何开展一日生活常规存在的一些问题。张老师针对如何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在指导过程中老师得到很多的启发。

4.每月定期开展教师读书沙龙分享,在分享中我们评选优秀的教师:

最后我们把相关材料的汇集整理等。

(三)开展教师区域评比:以班级为单位,开张了教师区域评比活动,并从中分奖项:一等奖:大二班、中三班班。二等奖:中二班、中一班、小一班。三等奖:小二班、大一班。

(四)开展教师广播操评比活动

(五)教师参加省平台选课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二、家长、幼儿活动工作方面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优质的保教质量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前提。本学期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为指导,做好幼儿园家长工作和大型活动的开展,活动中各班老师工作效率高,合作意识强,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小结:

(一)开学初全面电访

在开学初,各班老师对孩子进行全面家访,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以便针对性地教育,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快乐地成长,同时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爱。

(二)家长学校工作的创新,使活动更有实效

1.家长学校活动以专题讲座为主要形式,9月份我们邀请到6A亲子教育讲课黄方方老师,进行家园共育讲座。

2.继续利用网络做好家园沟通工作

利用班级微信群等,对班级新闻、开展的活动及时通过网络传递给每位家长,使网络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园所的窗口,架起了与老师、幼儿园沟通的桥梁。

3.开展丰富的家园互动活动,促进家长协作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课;“带项目走班制教学”

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充满了真、善、美,学生在获得社会常识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人文熏陶,促进精神成长。与其他学科相比,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有其特殊性。许多学生觉得学习内容比较“高”“远”“空”,与个人生活联系不紧密,不实用。学生们通常比较重视实用性较强的学科的学习,轻视政史科目,导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需求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将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中去,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悟到思想政治课对其今后的发展以及自身生命活动的意义,进而使个体经验与生命活动对接,生成教学意义,实现教学价值。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进行创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配套改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带项目走班制教学”,就是顺应这一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改革尝试。

一、“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范式

“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来源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做中教,做中学”的“项目教学”和以分层教学为特点的由学生自己选择上课内容、任课老师、上课地点的“走班制教学”。“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打破了学科、班级甚至年级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教学空间从教室向校园甚至校外拓展的特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处理教学项目的全过程,并在体验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体会学习的乐趣。

(一)“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含义

1.“项目教学”的基本含义

“项目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实施项目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分类,按照不同性质和类别,整合成一个一个的教学单元。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交由学生,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沟通探讨、分析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咨询引领的作用。“项目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学生参与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成为活动的主人,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问题。

2.“走班制教学”的渊源

“走班制教学”起源于美国。美国一些学校遵照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指导思想,理性看待学生客观存在的学习兴趣和条件的差异,打破班级壁垒,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每门课程的不同能力,选择走进不同程度的班级学习。我国新课程改革以后,一些学校引进了“走班制教学”。它固定教室与教师,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条件,打破原行政班,走进新组成的学科教学班。不同的教学班的作业和考试的难易程度不同,能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含义

“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是“项目教学”和 “走班制教学”在高中阶段的有机结合。它在行政教学班的基础上组建“项目教学班”,坚持从学生、学校的实际出发,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能力,着力思考、探索建构“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二)“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理论依据和价值取向

1.“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在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借助于学习资料,通过同化或顺应,丰富学生认知结构内的信息或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主动取舍获得的,而不是被动灌输得到的。

(2)多元智能理论。美国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个体都拥有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智能和存在智能等9种智能。

(3)生活教育理论。在陶行知看来,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社会这个大学校学习,通过观察、交流,通过动手、动脑,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生活原所有的”和“生活所必需的”教育。

(4)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英国赖丁和雷纳在《认知风格与学习策略》一书中认为,人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式是存在明显的个性的,并介绍了一种简单而有效地测评儿童和成人的认知风格工具——认知风格分析系统。

2.“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价值取向

(1)以人为本是教学的精髓与主线。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目标的确立,不只是着眼于知识与技能,更重视过程与方法,突出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依据社会发展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关注当下的升学需要,更关注学生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2)发现、建构是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在推崇“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教师们看来,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也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发现与建构的途径来使各种知识真正为自己所体验与掌握,并在以后完成类似项目任务中不断检验、修正和巩固。 “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实践化教学过程,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下,利用各种工具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伙伴相互协助,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发现与建构的途径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建构。

(3)坚持团队协作精神。不仅要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需要团队协作,还要求教师之间团结协作。“带项目走班制教学”实践是学校教学改革中的大事,它不是个人行为,必须以团队进行,要有齐心协力、团队合作精神,要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二、“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有利于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

在高中课程设置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文化基础课,相较于其他学科,它具有自身学科的特殊性。

1.课程特点: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既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政治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也有实用性很强的法律常识等内容。前者是来源于实践却又高于实践,与学生息息相关又不完全触手可及,后者是学生随时面临并且要掌握和应用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多种教学情境,选择合适的项目任务,分层次组织学生进入角色,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将间接经验转化为学生的直接经验,充分体悟高中思想政治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特点。

2.教学目标:知识性和思想性相并立。高中思想政治课将马克思主义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常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仅仅把它当成单纯的知识性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还有职业生涯规划这样实践性和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也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强大的德育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注重人文精神和主体意识的树立以及适应未来社会生活能力的锻炼,塑造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者。

3.教学策略:养成性和开放性相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必须具备养成性,无论是培养学生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看问题的能力,还是培养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思想道德意识,都不能单纯依靠说教,需要学生不断的锻炼和养成。同时,思想政治是高中课程当中涵盖范围最广的学科之一,从国际形势到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从历史到当代现实,都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因此,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应该多开设选修课,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选择机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政治教师在课堂教学和项目任务选择时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生活逻辑的引导,将生活、学习和实践中的教育资源与课本知识相融合,引发学生思维动机和思想政治课学习动力。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世界相对接,促进学生将来自开放社会的个性化经验与思想政治课知识进行顺应和同化,从而更好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育目标。

(二)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内容上,重知识轻能力与觉悟。许多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要求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忽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思想觉悟的提高,更忽视思想政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促进作用和未来生活的指导作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分章节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理想主义的简单化处理。在一定意义上讲对知识进行了归类,便于教师整理和学生记忆,但这分化了知识体系,其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只重视对概念、原理的识记,而忽视了理解,更不会去运用和检验,也不能自主探究和生成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把课本知识当成当然的结论,认为只需让学生通过考试,而忽视了探究和检验,僵化了知识,出现了三种偏向:(1)碎片化偏向,即将系统知识分割成条条块块,使各部分之间联系缺失;(2)分散化偏向,即把原本应该前后相连的过程简单地划分成一个个的阶段来进行;(3)同一化偏向,即对事物发展的广阔背景进行取舍隔离,而忽视考虑具体条件。

2.在教学方法上,重讲授轻协作与体验。教师“重教不重学”,只注重“教什么”,而忽视学生“需要什么”,喜欢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转,不愿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害怕被学生的问题纠缠。许多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用讲授法,一讲到底,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基本上没有学生的体验与生成,更没有同学之间协作互助。结果老师费力、学生讨厌,教学效果不佳。

3.在教学资源上,重书本轻课外与社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一个学期一本书,一个星期一两节课,教师照本宣科,教师教授书本,学生学习书本,考试也考书本。这种教学方法脱离了社会生活,也脱离了现行学生的生存状态。

(三)“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是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尝试

自2014年开始进行“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改革试点以来,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参与的热情度以及学习效果来看,“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是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的有益尝试。

1.能凸显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优势。“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结合了“走班制教学”和“项目教学”的优势,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一个真实的或是类似于真实的教学情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互相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生活的主题之中,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打破教材原有的章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探究知识,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和社会现实作为自己的强大支撑,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思想政治课的束缚,体现了思想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和开放性的特点。

2.能克服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由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美学等内容组成,各块内容互相独立又有机联系。“带项目走班制教学”赋予了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满堂灌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学,在做中学,让教师在做中教,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生成新知识的同时又能注意各种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那些理论知识对社会进步和自己成长成才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能顺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高中教学改革强调学生在“做中学”,注重学生生成性获取知识、个性化训练技能、体验式培养素质。“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正是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个人兴趣进行分层教学,同时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以项目任务的形式,立足学生现实生活需要创设情境和任务,使科学知识与生活现象、学习任务和生活任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相结合;不仅如此,“带项目走班制教学”还特别强调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建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带项目走班制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带项目走班制教学”构成

1.课程

高中思想政治课隶属于文化基础课,兼有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性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上求全求精、要求过高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材处理上没有必要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内容和进度进行教学,而应该根据实际大胆取舍,在学生完成具体项目任务过程中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与技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完成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调查报告的任务中,让学生在了解现实社会生活中基层民主的运作状况的同时,了解中国基层民主自治的历史发展、现实和与之相关的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上网查资料、走访调查、阅读书报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探究、生成、检验这方面知识。

2.活动

高中注重于学生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育理念应该贯穿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丰富自身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情境

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教师帮助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支持学生收集信息、制定方案、小组合作、沟通交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4.结果

学生在完成项目、完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包括沟通能力和研究能力等。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带项目走班制教学”的实施程序

1.创设情境,确定项目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一个科学的、能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项目任务,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它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项目性质,为学生创设良好情景,确定项目任务。项目任务要切合学生实际,有一定难度,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完成,让学生有成就感。确定项目后,学生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试上课程,第二个星期正式选课,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指导老师,避免了选课的盲目性,让学生“乐于学,主动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成立小组,走班教学

选课结束后,根据实际选课的学生人数,打乱班级建制,进行分组教学,每个项目上课人数控制在10~15人,以2~3组为宜,以保证项目的高效性。每个大的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3.收集资料,制定方案

学生要进行课前预习,依据项目要求,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并试着研究学习问题,记录疑惑之处,围绕学习目标,制定可行方案。方案要确保小组成员人人参与。

4.小组合作,分步实施

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在课堂中尝试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自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案,并最终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学生自主发现新的问题或由老师提出新的研究问题,作为下一步研究性学习的任务和内容。

5.点拨引导,过程检查

在 “带项目走班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适时讲解,及时解答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疑难不解之处,使学习过程得以顺利推进;教师还要统揽全局,关注检查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参与情况,提示各小组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6.考核评价,拓展升华

在评价上,指导老师分别对每个小组的各个子项目进行考核打分,每个子项目都占一定分值,最后以总分作为小组学期或学年的总成绩。激励机制上,同一项目的各小组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要引领提升,一个项目学习结束之后,要及时归纳分析,要与整个思想政治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涯联系起来,激发兴趣,让学生满腔热忱地投入下一个项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EB/OL]. http://www.pep.com.cn / rjqk / sjtx / sxzz / pg2004_3z3 / 201101 / t20110106_1006355.htm.

[2]曹亦豪.基于“项目”走班教学的实践研究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1):110-111.

[3][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9-10.

[4]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744.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EB/OL].http://www.jxjyzy.com / ResourceHtml / 2008 / 12 / 10 / 751265.html.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7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项目制,实践应用

在设计类教学的实际的培养中, 国内各所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后期课程设置各有不同, 各有特点, 并导致最终的效果各不相同。在目前教学、实践、操作的模式都有所区别, 没有统一的模式与方法的情况下, 如果能采用或引用课程项目制的教学方式, 将设计类教学与设计项目进行结合, 通过项目带动教学, 通过项目的完成与否考核教学效果, 并保持教学效果与项目要求的一致性, 更多地将课堂上的设计教学成果通过项目制转化为实际的设计应用, 不仅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设计课程的实践意义, 也可为企业提供新鲜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课程项目制其实就是在设计课程中引入企业项目进行教学应用, 一门课程解决一个设计项目;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开发设计成本、创新力等问题, 还可很好地培养实用型设计人才。本文以小产品开发为依托将课程项目制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阶段:设计课题与课程项目制寻找阶段。

发掘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价值的项目是项目课程制的第一步。为了达到进一步提升与完善学生设计能力与水平的目的, 适度地引入设计项目的概念, 以设计项目作为课程的主导与教授流程, 也作为最后检验教学成果的手段。

1. 当前的设计学科课程与社会环境中的已有项目进行配对, 即所进行的设计课程的内容在学校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中能有等量的企业的项目进行对接。如果在当地没有, 在其他地区或企业中利用相关资源与通讯手段进行解决。

2.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要充分进行调动, 同时对于前期课程的掌握程度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 并且具有综合的团队合作的素质, 具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意识。

3.教师本身需要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与该设计领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独立或合作带领学生团队完成人员安排、项目指导等多方面具体工作;并得到企业与校方的共同认可, 可以分析哪些项目适合这一阶段的学生完成以及预期的困难与解决方案的设定。

项目课程的应用是一项很具体的工作, 它不同于局限于一般教学中讲完即走的教学模式, 也不同于企业只干不讲的工作模式, 而是需要边讲边干, 还要针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整, 对于课程内的项目制在时间的把控上要比正常的项目完成周期至少多出三分之一的时间。

第二阶段:项目制教学的开展阶段。

项目课程制的应用一方面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 另一方面也是将企业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所以企业设计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统一工作安排与考核, 我们需要在这个时期, 对课程与工作内容进行必要的细分;项目课程制的应用可分为这几个部分, 分别是策划期、设计期、生产期、调整期等几个部分, 其中调整期是不断贯穿始终的。

1. 项目策划期。项目策划期要对项目给出明确的指导方案、时间安排、预期效果设计, 如果是给定的明确的设计要求, 在项目策划期针对要求提出具体的实现方案, 但在学校课程中, 需要尽量将学生安排到尽可能的项目流程与环节中, 以便让他们尽可能地熟悉工作步骤与岗位特点。如果企业给出的是意向要求或主动性较大的项目要求, 还需要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 如对项目的可行性分期、市场调查、产品成本核算、竞品分析、项目周期制定等内容。

2. 项目开展期。 (1) 在完成前期设定工作后, 马上进入实际的操作阶段, 在这一阶段, 为使得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到锻炼与实际操作的训练, 可以分组提供设计方案, 对于小组人员的配置基本上可以按照企业开发团队角色设定, 3D操作一人、2D表现一人、逻辑分析一人;由不同的小组提出不同1~2个设计方案, 最终确定一个具有可执行性的方案, 并将方案提交校内与企业进行可行性与可操作性讨论。 (2) 在确定具有可执行性后, 进一步讨论方案对于教学过程中的可执行性;确定学校的设备是否可以生产加工, 确定生产成本是否合理, 确定基本制作周期是否符合企业开发要求;总结之后, 针对出现的细节问题, 进行局部调整。 (3) 进入打样阶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因为不同的设计方案所用到的材料、工艺、加工方法都有所区别, 而且不同学校与不同企业对于实际打样生产的支持力度也不尽相同;同时还要考虑到教师的因素,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不可能是对于每一种材质与工艺都非常精通, 这就要求打样阶段采取“校内+校外”的合作方法, 具体操作如下:在确保前期所有设计尽可能完善的前提下, 提供纸模、石膏模、蜡模等模型, 交由相关校外企业进行打样。但由于企业生产需要成本, 生产设备也有一定的复杂性、危险性与精密性, 不可能由学生作为主体去进行操作, 但是学生在缴纳基础打样费后, 可以直接到生产打样车间见习打样流程与作为助手参与打样过程, 如果由于距离等原因, 也可通过视频了解打样过程。

第三阶段:课程项目制的评判期。

在这一阶段, 针对已有的打样的具体产品, 由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进行共同评定与考核。

校内评判可以依据以下几个部分: (1) 产品的原创性与创新意识。 (2) 产品外观造型。 (3) 产品的完成周期是否合理。 (4) 团队合作情况。 (5) 最终设计是否与最初设计符合以及符合程度。 (6) 产品修改次数。企业专业人员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评判: (1) 样品的转化的可能性, 或修改后的可能性。 (2) 产品的生产成本与造价。 (3) 产品的实用功能。 (4) 产品的功能性与造型的结合。 (5) 产品的外观表现力。由此我们在分析课程项目制的成果的同时, 也可得出项目制课程的重大意义:1.提高设计类学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对于设计类学生掌握实际企业的生产流程与工作方法意义巨大, 打破实践学科的学习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2. 完善学校实践类课程毕业设计的实际操作性、社会性与价值性。

3. 在项目制课程中涌现的优秀的学生可直接为企业所聘用, 在进入企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进入工作角色。

4. 为企业提供新鲜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案与设计成果, 降低企业前期开发成本, 利用有效项目带动企业创新能力, 以增强校企合作落地能力, 同时还可为教师、工作室等增加资金与收入。

5. 改变现有设计教学的整体模式, 使设计教学整体变革为真正为企业服务, 真正成为企业设计中的一个补充部分。

对于项目制课程来说, 国外早已经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与成熟的运作方式, 但对于中国当前教育条件来说, 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但是长远来看, 从设计教育的根本意义上来分析, 这种模式是最为具有价值的培养体制之一, 这种极具实用价值的培养体系, 我们相信在得到校方、企业方与相关专业教师的共识之后, 很快就会真正发挥它为中国设计界培养真材实料设计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卫伟.设计教学中如何运用项目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10, (04) .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8

一、目前呼叫中心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一, 基于理论传授的内容太多, 学生难以通过真实的体验感知顾客的感受。学生在课堂当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在学习基本的沟通、表达, 但是真正的效果并不是很好。第二, 呼叫中心实训很多是基于仿真环境下的模拟, 学生的态度有时候不能保证足够的负责, 随意性比较强。对于操作和表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重视。当遇到问题的时候, 不在意就过去了, 很难起到一种职业的要求。第三, 呼叫中心对于企业来说重要性与日俱增, 要求也是不断提高, 但是目前的学生和员工的素质的提升还有差距。第四, 呼叫中心工作确实对于学生的发音、语言等有着一定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当中, 我们曾经对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进行培训发现, 学生的语言条件差异比较大, 在培养过程当中比较难以达到职业培养的要求。第五, 不同行业之间, 呼叫中心的内容的差异度比较大, 呼叫中心实训课的教学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如何来协调和平衡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内容也是存在比较大的问题。第六, 呼叫中心实训课的授课老师大部分并没有经过企业的呼叫中心工作人员的锻炼, 因此授课过程存在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的情况。由于企业的呼叫中心内容的变化是直接与市场相一致的, 因此如何能够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内容相一致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七, 通过调查发现, 大量的院校呼叫中心教师在3人左右, 师资力量偏弱, 难以应对呼叫中心课程的教学要求。师资力量的紧缺主要是由于呼叫中心岗位对员工学历要求不高, 门槛比较低, 大量的老师不愿意去或者有经验的人员无法满足教学的标准, 因此师资的困境也是目前呼叫中心实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瓶颈。

二、呼叫中心的工作流程分析

通过调研和实践了解到携程目前的呼叫中心的工作流程如下。

(一) 建立标准。

控制标准是对后续绩效进行比较时的一个目标。携程的标准是携程每名接听员处理每个电话平均不超过180秒, 即平均3分钟内下好一个订单。要把客人打给呼叫中心的电话等待时间控制在20秒内, 接听比例从80%提高到90%以上等等。

(二) 衡量绩效。

携程的呼入电话有分类的标准处理流程;每一张订单的回复都有记录并列入工作考核;通话录音储蓄在数据库中, 供考核和查询, 任何一个错误都被记录在案;每一个部门的考核指标都逐一分解到个人和每道工序。衡量绩效是企业要持续不断进行的活动, 恰当的绩效衡量对于维持有效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携程的交易都处在一种可监察、可复制、可提高的过程中,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让旅行者得到准确、周到、称心的服务。

(三) 对绩效和标准进行比较。

绩效可能高于、低于或者等于标准。如通过比较发现入职三个月的新员工容易犯错、每天3点、6点容易犯错。这些数据都是在有绩效统计和有标准的情况下得来的, 然后这些数据会对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

(四) 考虑采取纠正行动。

将绩效与标准进行对比后, 可以采取的行动有三种:维持现状、纠正偏差和改变标准。当携程每名接听员处理每个电话平均不超过180秒, 即平均3分钟内下好一个订单时, 最好的做法是维持现状。当新入职三个月的新员工容易犯错时, 要安排一个老员工随时辅导;原定的三个月可以出师改为四个月, 数据显示每天3点、6点容易犯错;就在3点前安排10分钟休息, 在6点把班次调一下, 这是纠正偏差。如果在开始的时候将标准制定得过高或者过低, 那么就需要对标准进行修改和调整。

三、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

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和学校的学习, 来分析和探索一种适合高职院校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方法———项目制教学。所谓的呼叫中心项目制教学就是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课堂, 通过企业的要求完成实训任务。我们曾经通过与Ipsos中国和大麦电商等企业合作进行了项目制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探索。比如说我们同Ipsos进行的是对顾客的满意度调查, 我们首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了解通信项目的基本信息, 通过制定访问的首要原则、语气控制、礼貌原则、意外断线的处理原则及挂机原则等, 使得学生能够掌握访问的基本要求。我们聘请了企业的教师作为学校高技能人才, 对呼叫中心实务实训课程进行全程指导, 不仅把真实项目在课堂当中作为案例, 同时作为电商专业的专家委员会的成员, 对课程的探讨、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上让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呼叫中心实训课程教学问题的处理

通过研究方法, 查找问题, 我们对项目制的呼叫中心实训方式认为是比较适合目前呼叫中心实务实训课程开展的方法。并且能够在以下方面解决目前该实训课程在具体教学方面的不足。

(一) 充分实现校企对接, 让学生能够零距离体验企业工作的流程和企业文化。

在同IPSOS中国的合作中, 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真正的企业要求的技能, 同时学生感受非常深刻的就是, 国际企业对他们的影响。在实训过程中, 采用国际化的培训要求, 开展不同的拓展活动, 加深合作者之间的信任等, 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热情, 教学效果明显。

(二) 解决实训教师的师资不足的问题。

真正能够适应该课程的教师比较少, 大部分对目前呼叫中心的实际操作流程并不是非常的熟悉, 并且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呼叫中心的要求和工作也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 因此让在校的教师紧跟企业需求, 难度非常大, 因此通过项目制的教学, 为此提过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三)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通过与企业项目式的合作, 我们把很多表现好的学生推荐给企业, 企业对发现的优秀的人才也会倍加重视, 在合作的过程中, 我们的很多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成功解决了就业问题。

(四) 为高职学生的培养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在高职层次的学生培养过程中, 我们一直紧跟社会、企业的需求, 但是如何能够培养出企业真正需求人才, 学校方面一直是不断探索。学校的电商教学一般是相对落后于企业的发展, 但是如何能够尽可能保障企业需求, 校企的深度融合不失一种好的方法。

五、结语

高校在呼叫中心实训课程的改革方面也做了很多其他的尝试, 但是发现项目制的呼叫中心实训理念是目前探索比较成功的模式, 不过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特别是如何能够长期维系这种关系, 我们也不断研究一些解决方式, 希望能够为高职学生该课程的教学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巧曼, 韩玉君.适应服务外包的呼叫中心实训模式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4, 8:163~164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9

协作学徒制 (Collaborative Apprenticeship, CA) 是E.Glazer等[1]提出的一种以学校教学为本位基于情境的全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该模式通过引入、发展、熟练和精通四个阶段不同方式的训练让一个教师能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获得较快速和较大幅度的成长。朋辈引领的分组学习 (Peer-led Team Learning, PLTL) 是D.Gosser等[2]提出的一种应用于理工专业本科的一体化教学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 在课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将被聘任为朋辈组长 (peer-leaders) , 进行相应培训, 进而领导一个学习小组 (6~10人) 开展课程学习。不论是CA还是PLTL均符合Vygotsky的社会构建主义 (Social Constructivism) 理论[3], 但CA和PLTL的作用对象和目的均不相同, CA针对教师, 是一种通过资深教师和新教师之间互动协作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PLTL针对的是本科理工科专业学生, 是一种通过学生分组教学, 组内互动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的课程教学方法。

本文在综合CA和PLTL的基础上, 结合高等职业教学实际, 提出了一种项目导向的朋辈引导协作师徒制 (Project based Peer-led Collaborative Apprenticeship, PPCA) 高职教学模式。

二、教学设计

在本节中, 我们将以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外包专业为例, 通过教学角色和教学阶段两个方面对PPCA进行具体阐述。

(一) 教学角色

在PPCA中有四个主体, 分别论述。

1. 引领型教师。

引领型教师作为整个团队的核心, 是PPCA项目实施的关键主体, 引领型教师一般应为资深教师, 同时应有相称的企业生产第一线经验, 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并拥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科研资源和企业资源。

2. 学习型教师。

学习型教师作为整个团队的主干, 是PPCA项目实施的重要主体之一, 引领型教师一般应为新进教师, 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但没有或者只有较少的教学经验和企业生产第一线经验。

3. 带领型学生。

带领型学生 (学习小组组长) 作为学生团队的领导者, 是PPCA项目实施的另一个重要主体, 学习小组组长一般应通过初期磨合, 从学生中挑选学习进度较快、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

4. 跟随型学生。

跟随型学生作为学习小组的主干部分, 是PPCA项目实施的主要对象。

(二) 教学阶段

与CA相类似, PPCA也分为四个阶段, 我们分别称其为构建期、磨合期、发展期和检验期。本节将以某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外包专业 (6个学期) 为例, 展示PPCA四个教学阶段的主要任务。

在该学院的软件外包专业, PPCA的构建期进行专业基础课教学, 占用第1学期, 在此期间主要任务是组建教师团队和考察学生资质;磨合期进行专业平台课程教学, 占用第2学期, 在此期间主要任务是磨合教师团队和组建、训练学生团队, 使其适应PPCA教学方式;发展期进行专业课教学, 占用3-4学期, 在此期间主要任务是以师徒团队形式参与真实研发、生产项目和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检验期占用5~6学期, 在此期间, 学生脱离课堂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的知能向真实工作情境迁移, 同时获取企业对于学生的反馈。下面我们将4类教学角色在这4个教学阶段中的主要任务一一列出。

1. 引领型教师。

构建:根据个人意愿, 参选引领型教师 (由教学督导委员会择优评选;公布课程体系和项目, 招聘考察团队中的学习型教师;磨合:向学习型教师展示依据课程构建虚拟教学项目的方法, 同时向学习型教师展示开展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方法;指导团队中学习型教师参与实际项目;指导团队中的学习型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特点和进度组建学习小组。发展:向团队中的学习型教师分配教学和科研任务并定期指导和评价;指导团队中的学习型教师独立申请并完成科研课题或者承接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检验:推荐学生进入相关企业定岗实习;从学习型教师处获取企业对学生的反馈, 并据此对课程和教学进行完善和改进。

2. 学习型教师。

构建:根据个人意愿双向选择, 加入某个引领型教师的PPCA团队;在教学过程中考察学生, 挑选储备带领型学生。磨合:通过教授一门或者两门课程, 学习如何构建教学项目;通过参与引领型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和生产项目, 锻炼科研和教学技能;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 构建课程学习小组;督促指导带领型学生提前教学进度完成课程项目。发展:独立构建课程教学项目, 开展基于项目的课程教学;独立完成引领型教师分配的科研项目和生产项目中分解出来的任务;尝试独立申请科研课题或者承接横向课题;带领学生学习小组参与科研项目、生产项目和各类竞赛。检验:跟踪进入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并获取企业反馈;独立完成科研课题或者横向课题.。

3. 带领型学生。

构建:根据个人意愿, 参选某个PPCA团队的带领型学生 (由学习型教师推荐, 引领型教师考察挑选) 。磨合: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提前完成课程项目;尝试为小组中其他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学习并参与教学辅助工作;尝试参与教师的实际项目和各类竞赛。发展:进入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完成企业生产研发任务;担任顶岗实习学生组长, 为组内其他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并负责与教师联系。检验:跟踪进入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并获取企业反馈。

4. 跟随型学生。

构建:根据个人意愿, 加入某个PPCA团队 (由学习型教师考察挑选) 。磨合:根据教学要求, 在教师和带领型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课程项目。发展:根据教学要求, 能够脱离教师, 在带领型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课程项目。检验:进入相关企业顶岗实习, 完成企业生产研发任务。

三、结论

本文在综合CA和PLTL的基础上, 结合高等职业教学实际, 提出了一种项目导向的朋辈引导协作师徒制高职教学模式 (PPCA) 。PPCA以项目本位及朋辈自导性学习的方式, 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成长, 这种成长不仅包括实施主体内在与外在的成长, 还表现在课程教学、专业及学校层面的共同成长。相较CA或者PLTL的做法及措施, PPCA显然是一种较为全面的适用于高职的整体教学模式。下一步, 我们首先将针对PPCA进行实证性质的研究, 在实施PPCA的基础上开展进一步的实验, 对PPCA对教学的效应和影响进行更加细致和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Glazer, E.M., Hannafin.M.J.The collaborative apprenticeship model:Situat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ithin school setting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2 (2006) .

[2]Gosser, D.K., Roth, V.The Workshop Chemistry Project:Peer-led Team Learning[J].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75, 185.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10

一、模块化教学设计思路

模块化教学改革, 首先要明确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总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然后通过各个模块的教学, 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与结构的形成, 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 更加强调以学生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计如果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仍然是被动的学习, 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就无从谈起。那么, 就这门课来讲, 它所涉及的基本知识包括国际贸易法律常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商务单证制作、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使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对岗位进行了分析, 确定以进出口公司外销员和单证员岗位为主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训。针对不同岗位, 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 然后设计具体教学情境, 以工作任务为主导进行教学。

国际贸易活动包括进口和出口双向内容, 进口和出口流程又都包含三个流程:一是交易前的准备, 二是磋商与签约, 三是履约环节。要顺利完成一笔国际贸易业务, 买卖双方除了要与对方谈判, 签订贸易合同, 还要与国内供应商或销售商、海关、商检部门、银行等多方单位打交道才能实现。为了更好地实现这门课的学习目标,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 将教学内容根据业务方向分为出口单证和进口单证两大模块。在每个模块里又根据结算方式进行了划分, 出口单证模块细分为出口信用证业务、电汇业务、托收业务三个子模块;进口单证模块细分为进口信用证、电汇和托收业务三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设计不同的项目进行教学。通过多个典型项目“学做合一”的操作和演练, 使学生能够快速牢固掌握商务单证缮制技巧。

二、模块化教学实施安排

为了让学生熟悉不同行业的产品, 我们特意选取了几种代表性商品——服装、玩具、机电产品作为合同标的物, 例如出口信用证业务安排了两笔出口服装业务均采用CIF术语信用证结算方式。第一笔是跟学项目, 由教师先介绍项目内容, 项目目标, 以及完成项目必备的知识点——出口合同与国内购货合同的谈判与签订、信用证业务、商务单据和资金单据的制作等, 然后师生一起完成项目。第二笔是独立完成项目, 教师给定相关背景资料, 要求学生分组, 以小组合作形式独立完成。每个小组给定的原始资料都不相同。

1. 学生自主分析项目

学生首先小组讨论项目的基本情况, 了解该种服装商品的海关编码、退税率, 进货价格, 给定的贸易术语其出口流程如何, 适合的运输方式, 相关的贸易单据, 回顾这笔业务涉及到的知识点。

2. 确定项目目标

总目标是完成这一笔服装出口业务, 然后确定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所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第一项任务是进行出口交易磋商和谈判, 签订销售合同;第二项任务是信用证的审核和修改;接下来是租船订舱和缮制相关单据, 申请原产地证书, 办理货物的报检、报关和投保手续并缮制相关单据, 最后是制单结汇、办理核销退税手续。

3. 确定项目实施方案

目标确定后, 学生需要自主分配角色, 确定完成的时间和实际操作步骤。例如交易磋商环节, 角色主要是进口商和进口商, 经过口头谈判签订出口销售合同。在信用证的审核和修改环节, 除了原有的买卖双方, 还需要分配新的角色——开证行和通知行。开证行开来的信用证由出口商和通知行共同审核, 就其中的必改项目由出口商向进口商写改证函, 进口商同意后向开证行写改证申请书, 开证行开出信用证修改通知书交通知行转递给出口商。在这个项目环节学生要完成所有英文函件和业务。而在制单结汇环节, 学生要按角色完成不同单证。在这些环节中, 角色都要经过轮换, 以保证每个同学可以实际操作不同角色的业务。

4. 项目实际操作过程

学生在任务驱动下, 在单证实训室、ERP机房利用实训软件、仿真单证、图书馆资料、课程学习网站、互联网资料等, 按照项目流程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 小组成员边讨论边学习, 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咨询, 完成一个项目后要制作PPT向班级其他同学汇报小组项目成果, 并把成果资料以纸质单证或以电子制单形式向老师提交。老师在所有小组汇报后进行点评, 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每个组的优点缺点和疏漏都会给别的小组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而这个项目的成绩是小组自评占30%, 其他组评分占30%, 教师评分占40%组成的。

当出口单证和进口单证的模块学习结束后, 学期末还会给学生安排一个综合实训项目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这一次, 学生依然是自由分组完成项目, 但是这次老师不给定任何背景资料, 一切由学生自主设定。学生选定商品后, 自己查询海关编码, 退税率, 了解国内价格, 自己核算进口或出口报价, 选定磋商方式自主磋商谈判签订国际贸易合同;根据贸易术语选择运输方式, 确定整个合同履行环节, 在履行每个环节的任务中完成所有涉及到的单证。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学生遇到困难向老师咨询时, 老师并不给出答案, 而是提供相关资料和网站由学生自己查询解决。整个综合项目的成绩依然是小组自评占30%, 其他组评分占30%, 教师评分占40%, 而最终学生的考核成绩是平时成绩20%, 包括考勤, 作业、课堂提问和案例讨论表现;各模块项目操作成绩30%, 期末综合项目操作30%, 期末理论考试20%。这个考评标准在学期初就告知学生, 避免了学生平时不学习, 考试前临时突击, 考试后全盘忘记的弊端。

三、模块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1. 项目的选取

基于项目制的模块化教学, 首先要关注项目的来源。无论是跟学项目还是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 教师所选取的项目必须是来源于真实的国际贸易业务, 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取本地区有代表性的企业和贸易产品来设定项目的背景资料。而期末综合实训项目也要求学生在自己调研的基础上选定项目商品和具体业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 项目的实用性也很重要。教学项目要包含课程的主要知识点, 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从易到难进行设计。先出口单证, 后进口单证。例如出口单证中, 可先进行出口电汇FOB术语海运业务, 然后进行出口托收CFR术语海运业务, 最后进行出口信用证CIP术语空运业务。综合业务则鼓励学生用T/T与D/P结合, T/T与L/C结合等多种结算方式。这样既有难度梯度, 又给了学生一个个挑战, 使学生的创造力不断被激发出来, 极大地提高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2. 双语教学的开展

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总体情况不是很好, 但是要完成这门课程的各个项目, 就必须使用英语, 因为国际商务单证绝大多数都是英文书写的, 国际贸易磋商也是与外商进行谈判, 国际贸易惯例和法规原文也是英文的。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 如果一开始就全英文授课, 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必然会使学生知难而退, 所以双语教学最好循序渐进。课程开始以中文为主, 专业术语和重要名词列出英文, 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浅显的内容慢慢用英文讲解, 复杂的内容先用中文再用英文讲解, 课堂PPT讲义逐渐转为以英文为主。案例讨论和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 最后学生自主完成项目时, 不但要用英语谈判, 制单, 还要用英语记录操作全程, 项目结束时用英语汇报PPT。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 双师队伍的建设

任务教学法和双语教学的要求给老师提出了极大挑战, 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 还要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进行项目设计和指导, 并切实组织好教学内容。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不具备双师资格, 一直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缺乏外贸实践经验, 无法进行项目制课程的指导;一直从事企业工作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新教师又无法全面把握教学重点, 在项目制教学中往往产生很多疏漏。所以, 一方面学校要重视引进具有企业经验的教师, 并进行专业教学的师资培训, 特别是双语教学的培训;另一方面, 缺乏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要组织他们去企业调研, 挂职锻炼, 为企业开展横向项目服务, 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请企业经理到学校兼职, 为学生开展专业讲座, 让他们了解国际贸易最新动态和实际业务操作技巧。

4. 教材的开发

目前适合任务教学法的教材国内已经初步增多, 但适合任务教学法的双语教材还寥寥无几。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 很多教材注重了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但是项目涉及不到的知识点被忽略了, 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被破坏。学生使用这样的教材, 常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做过的项目非常熟悉, 而完全陌生的项目却不会自主去学习。这与企业对学生具有创造性学习能力的要求又拉开了距离。所以, 在没有合适教材的情况下, 教师最好能够自己开发校本教材, 按照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 学习难度循序渐进, 结合当今实际的案例不断更新, 教学效果不好的项目逐步淘汰, 形成适合本专业需要的双语项目制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和案例题库, 并把相关学习资料上传到学校的教学网站, 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和与老师互动交流。

项目制教学改革在高职院校开展以来,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也不是万能的, 我们还要在实践中结合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取长补短, 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晓晶.项目教学法在外贸单证实务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1) :32-33.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11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师傅的共同传授,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形成产学融合、协同育人、共同发展,是校企合作的理想教育模式。其显著特点是“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去,能够有效提高技能培养的效率,让学生和企业实现“零距离”接触。

二、现代学徒制下的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将学生变成学徒,让他们直接投身于工作一线,采用项目教学法,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工作项目,由师傅带领他们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并且对学生完成的工作任务进行考核与评价,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1.应用环境与情境。

现代学徒制下的项目教学法要求学生必须到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去,完成既定的实际工作项目。在这种模式下,学校和企业必须深度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培训的场所,学校为企业提供稳定合格的人力资源。现在很多学校的实训场所或基地,都能够按照企业的要求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因此,學校的实训场所或基地,应当严格地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相关的设备和设施也应当是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正在使用的,而不是模拟或仿真的。当然,学校的实训场所或基地,也可以直接搬到企业,成为企业的车间或服务场所。

2.应用主体与对象。

现代学徒制下的项目教学法应当有三个主体,分别是学生、教师和师傅。现代学徒制下的项目教学法中的学生,既要在课堂上学习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到实训场所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操作,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他们是项目教学法的主角,他们按照教师和师傅制订的工作项目去实施和完成工作任务。现代学徒制下的项目教学法中的教师,既要在课堂上传授一些基本理论知识,又要到实训场所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具有教师和师傅的双重身份。他们是项目教学法的导演,他们按照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务。当然师傅也可能是企业的工程师或高级技师,这样教师和师傅就要组成一个教学团队来共同完成项目教学任务。因此,在这种模式下,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学生而言,必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模仿适应能力。对教师和师傅而言,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精湛的技术操控能力、清晰缜密的答疑解惑能力和雷厉风行的组织协调能力。

3.应用程序与步骤。

现代学徒制下的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施,必须由教师和师傅根据学生实际能力和实训要求制订出一套科学、规范、合理的计划和规程,包括项目实施的具体目标,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规范,项目实施的安全注意事项,项目实施所需的设备设施,项目实施中学生的权利与义务,项目实施中教师和师傅的权利与义务,项目实施成果的评价与考核,项目实施过程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作为教师或师傅,应当统筹规划好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操作不熟练,一个小失误就可能铸成大错。因此,安全是应用这种教学模式的第一要务,一般要求一名教师或师傅所带学生不能超过5名。作为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听从教师或师傅指挥,多听多看多想多问,谨慎操作;要注意和其他同学协作操作,共同完成。

4.应用效果与评价。

项目制教学改革 篇12

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历来是教学改革的热点。如今, 教学手段已从“粉笔+黑板”转为“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等模式;教学方法也从单一的讲述法增加了交互式、讨论式、案例法等;同时, 合作式、主体参与式、项目驱动式、CDIO等方法也被引入实践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综合应用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从日常课堂教学活动看, 师生的角色并没有改变, 仍是教师侃侃而谈, 学生被动接受。能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组织形式?能否改变学生考前突击、考完忘完, 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到的应试学习模式?能否改变一张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模式?能否系统与融合性地改革教、学、考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新课题。

二、教学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1. 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

在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浪潮中, 欧美各国都以探究式教学作为教学方式改革的主要方向, 并将其纳入了国家课程标准中。其中以项目制为核心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美国教育界已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而多元协同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是在教师间协同、师生协同、学生间协同、团队间协同、课内外协同、知识与能力协同等多元协同背景下, 以项目为单位, 以学习者为中心, 从真实问题出发, 通过团队合作及相关资源的利用, 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既让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 又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知识查新能力及创新能力。

2. 社会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能力强, 会办事, 动作快, 效率高。特别是民营企业没有上岗培训时间, 讲究的是上岗就上手, 即招即用。而我们目前培养的是“背书型”的学生, 他们往往适应性差, 独立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差。因此, 必须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引进多元协同式的项目制教学的新模式, 以项目串起整个课程, 顺应当前社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3. 课程性质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财务分析课程大部分学校在第七学期开设, 此时学生面临各种升学与就业压力, 对最后几门课不再积极参与, 普遍抱有混完学分就毕业的想法。怎样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是个难题。另外, 与其他专业课程不同, 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讲授和传输专业理论知识, 不在于背诵几个公式、会做几道题, 而应让分析过程贯穿课堂始终, 学生应是分析的主体。因此《财务分析》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对财务报表综合分析及判断, 透过报表发现企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从《财务分析》教学实际看, 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我喂你吃”的教学方法, 一味地将书本现有的概念、方法介绍给学生, 而不是引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往往考前临时背概念、背公式, 考完就忘完。而要达到《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进行改革。

三、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的特点

1. 强调多元协同。

课程全过程始终突出协同合作。课程由课题组教师共同参与, 教师根据要求制定出相应的项目要求, 每个项目由两位指导教师参与并和学生共同完成。突出教师间协同、学生间协同、师生间协同、课内外协同、组内外协同等。

2. 创新思维方式, 激发创新力。

学生在做项目中探讨问题及开展合作, 在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精神。学生收集资料、知识查新为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 在做项目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创新过程。此外, 撰写分析报告将提升创新能力, 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表现。在《财务分析》课程中, 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报表中的问题, 通过“透视”报表, 发现企业深层次的经营管理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学生不仅获得了对财务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财务分析技能, 同时能够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激发创新力。

3. 加强互动, 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成若干系列项目, 以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项目为教学目标。针对项目, 教师首先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 分析完成项目的思路、方法和技巧, 然后引导学生边想边学边做, 把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完成项目的过程之中。具体而言, 将《财务分析》课程以项目设计为起点, 整个课程由四大报表分析、四大能力分析及一项综合分析共9个项目串联起来, 以项目驱动开展课程的教学, 学生在做项目中探讨问题及开展合作, 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

4.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下, 项目与团队挂钩, 团队一般4~6人一组, 学生通过项目开展研究, 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从课下准备、查阅资料、项目分工及课堂讲解都由团队共同完成, 团队成员之间就分析内容需要互相交流学习。在课堂宣讲时, 团队成员间讲解内容必须连续, 讲解时间自由分配。项目完成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力。

四、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

从已有的实践来看, 主要集中于两个研究角度, 一是协同教学, 二是项目制教学。如何把协同式教学与项目制教学结合起来,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财务分析》课堂上结合课程特点采用创新的协同式与项目制二合一教学模式,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值得我们研究。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创新是以现有教学资源为基础, 在多元协同下, 以项目串联课程内容,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目的。这种模式下, 需要在教学流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方面都进行系统的改革。

1. 项目串联的教学流程创新。

教师首先以课程的起点依照教学内容分解项目与设计项目, 对《财务分析》课程而言, 我们以中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 整个课程由4大报表分析、4大能力分析及1项综合分析9个项目串联起来, 以9个项目驱动开展课程教学。在项目驱动下学生在做项目中探讨问题及开展合作, 学生将财务分析方法应用于上市公司的分析实践, 促使其在提高分析能力的同时, 加深对中国国情、企业经营环境以及现实经济现象的理解程度。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财务分析报告。

2. 教学模式以项目驱动为主导开展全面训练。

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融合了协同式教学和项目制教学两种方式, 特别是项目制教学在理工科运用较多, 在商科运用较少。《财务分析》课程通过项目下的多元协同, 学生利用网络与所学的方法和程序分析研究, 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训练了Word、Excel、PPT等软件的应用能力, 提升表达能力, 增强合作意识与成就感。以财务分析课程而言, 就是跳出财务报表看企业, 既要立足于财务报表但又超越财务报表, 发挥财务报表的“透视功能”, 从而探究企业面临的财务问题及背后的经营问题。

3. 全过程与全方位的考核模式。

在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下, 考核不再是用一张试卷来衡量, 而是全过程、全方位的衡量。首先团队成员的互动情况及努力程度由各组长考核, 作为每个同学本课程的平时分, 占比为10%。整个团队的成绩由教师和学生评委共同评分组成, 占课程总分比例分别为60%与30%。团队考核主要从财务分析报告和报告宣讲两部分评定成绩。

五、多元协同项目制教学模式创新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学生对“标准答案”的依赖。

学生在做项目时, 往往寻找标准答案。此时教师不能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 只需对项目讨论并进行有效控制和正确引导, 适当地为学生提供分析思路, 避免约束学生思想活力和效率。

2. 如何应对学生的敷衍。

做项目时可能会出现学生在网上拷贝陈旧案例应付老师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要提前介入, 要求三组都做同一家公司, 并且要求学生在开学初就把目标企业上报, 这样教师就可对学生上报公司的情况先做分析, 以防止学生敷衍。

3. 如何评价教学双方的工作量及其教学效果。

项目制下教学主体双方的工作量均大量增加。因此, 需要采用目标管理考核法对《财务分析》课程教学管理方式与评价模式创新, 以此确保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实践的可持续性。

六、结论

多元协同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是我校近年开展的教学实践。在财务分析课程中我们在教学流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课程考核方式上都进行了系统改革, 在课程评价方面, 本校教学督导与学生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与教学评分。经过近年的探索, 我们发现多元协同下的项目制教学模式对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均有积极的意义, 符合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乔海曙, 李远航.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1) :21-22.

[2]余陈乙.项目制教学模式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 (5) .34-35.吴希艳.协同式课堂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2) .11-12.

[3]陈福松.案例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9, (5) :44-45.

上一篇:促进与提高下一篇:存在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