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会计

2024-10-23

物流成本会计(精选11篇)

物流成本会计 篇1

1 物流及物流成本

物流就是对处于运动和静止过程中的存货的管理。物流成本是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装卸、储存、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财、物的总和。通常由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三部分构成。物流成本的分类方式大致有三种:(1)按物流活动可划分为:情报流通成本、物流环节成本、物流管理成本。(2)按物流范围可划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废弃物物流成本。(3)按费用支出形式可划分为:直接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成本。直接物流成本包括人工费、燃料动力费、管理费、折旧费、利息支出及其它。委托物流成本包括运输费、仓储费、保管费及其它。

2 物流成本研究的目的及现状

现代物流研究的核心围绕着物流成本展开,所有物流合理化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以最少的物流成本实现预期的物流服务水平,或者以一定的物流成本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对于企业而言,要实施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关键在于全面、正确地把握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因为物流成本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纵观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主要症结在于对物流成本的构成认识不清,以及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分散,缺乏相对权威的行业数据。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下,成本按照人工和产品来分摊,不设单独的物流成本会计科目,相关成本都列在费用栏中,所以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并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和分析。在财务预、决算表中,物流费用核算的是企业对外部运输业者所支付的运输费或向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等传统的物流管理费用,对于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人力资源成本、设备折旧费用、固定资产税费等包含在其它经营管理费用中,没有进行单独核算。

3 物流管理会计及其意义

国内外会计界已经发现,现有会计核算体系与物流成本管理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技术冲突:一方面是物流成本管理巨大潜力的诱人前景,另一方面是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框架内很难确认和分离,不利于企业发现物流问题和寻找合理的物流方案,进而难以进行积极、有效的物流管理。客观上需要有一种新的会计方法能够为企业决策机构提供详尽的物流信息、明确物流责任、考核物流业绩、控制物流成本,这就是物流管理会计。

物流管理会计是一个以物流成本为中心,通过对物流成本的分析,对物流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会计信息系统。它是管理会计在物流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其建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习性的研究、费用水平的推测及控制,以及不同物流方案的比较,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服务,以实现物流活动的最优化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物流管理会计是为企业物流管理服务的,它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部曲的统一,体现了一套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的管理模式”。由于我国长期沿用传统的会计制度,而物流概念接受比较晚,因此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物流管理会计。这个工作要全国统一规范,还需要一些时日,但是各个企业可自行实施,逐步探索,取得经验。

4 以物流管理会计为主导,寻求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高于发达国家8~10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高昂,同时也表明降低这一成本的潜力巨大。

根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于2004年的计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 000亿以上,可以增加1 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以上测算表明我国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并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降低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那么,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根据我国物流企业的总体情况,笔者认为物流企业一般可以采取下列基本途径降低成本。4.1适当扩大企业规模。很多企业存在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说明规模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个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就能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当然经营规模也不能过大,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规模不经济。

物流企业也存在着规模经济问题,因为物流业务规模的扩大可以使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来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合理、更专业化,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一定规模的业务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省成本。但是,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的调查表明,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1%左右,大部分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下,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拥有的车辆不多。企业规模过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因此,扩大规模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制订现代物流行业规范和制订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于规模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注册;二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整合等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

4.2 充分利用范围经济。

范围也存在经济性。物流企业也可利用范围经济。例如,从事仓储服务的物流企业可以兼营配送、流通加工、库存管理以及其他增值服务,从降低相关物流成本。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结合自己现有的业务,拓展相关的经营范围,可以使企业走出一条降低成本,扩展利润来源的新路径。

4.3 大力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我国物流人才非常奇缺。因此,物流企业自身更要注重员工学习。并且既要重视物流方面显性知识的学习,更应重视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隐性知识(经验或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对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服务成本的作用。

4.4 提升物流技术应用水平。

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此外,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 Code(条码)等等。适当地应用这些技术会显著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

4.5 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

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是在一定期间内对现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出分摊的有关固定成本就越低。在物流企业中,与物流设施设备相关的固定成本比重很大,因此提高它们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4.6 改善企业内外部联系。

物流企业的内部联系是指物流企业内部价值链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对于相互联系着的活动,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能降低两者的总成本。有意地提高一项活动成本,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也可能降低总成本。

物流企业的纵向联系包括与供货商需求方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三方物流是连接供货方和需求方的桥梁,通过加强与供货方、需求方的联系,可能发现降低各方物流成本的机会。另外,组建战略联盟是加强物流企业之间联系的基本策略。通过战略联盟,物流企业可以在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利用联盟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加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显然,通过战略联盟寻求发展相对于单个物流企业凭一己之力发展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发展之路。

4.7 调动职工参与积极性。

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程度高、责任心强,积极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职工成本意识,让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可谓恰逢其时,不仅利于企业发展,而且将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5 小结

以物流管理会计为主导,结合物流企业的总体情况提出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但具体到每个物流企业来讲,应结合具体情况探讨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菊池康也(日).物流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唐纳德(美).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杨广君.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4]杜培枫,韦福祥.物流企业的战略化转型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5(1):25-29.

[5]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我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4-2005)[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物流成本会计 篇2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成本 管理控制

1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概念及构成

1.1 制造业物流成本概念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指的是物流活动(如运输,包装,仓储,配送等)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如供应,生产,销售,回收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目前,对于物流成本的内涵,是很清晰的,但是在制造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实践中,对于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还缺乏很多实际经验。

1.2制造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要对制造业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以及有关账户的设置进行一个正确有效的选择,必须首先对制造行业的物流成本进行分类界定。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按成本范围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供应物流成本,将企业所需生产材料通过采购从供给方输送回企业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1.2.2生产物流成本,产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物流费用

1.2.3销售物流成本,从产成品包装一人库一销售网点一客户,及其反向的退货物流活动过程所发生的成本。

1.2.4回收物流成本,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1.2.5废弃物流成本,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2 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1制造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现状

现行的会计报表分类方法将物流成本与销售成本混在一起。到目前为止,我国制造企业成本仍分为生产成本、销售成本和管理费用等,物流成本是销售成本的一部分。制造企业物流活动贯穿从原材料采购到销售的整个过程,物流成本不仅发生在销售环节,还发生在供应、生产、售后等环节,物流成本的各个项目实际分散在企业成本核算的不同会计账户中。显然,这样简单的归并并不科学,直接导致难以了解和控制企业物流成本。现有会计报表中所能体现的“物流成本”并不全面。在我国大多企业财务报表中,物流成本为可视成本开支,属显性成本。但物流环节中实际还存在很多隐形成本,如库存积压降价处理、库存呆滞产品、回程空载缺货损失等。

由于制造企业财务报表都必须遵循现行会计准则的要求,直接导致物流成本的“被隐含”和“不完全”缺陷,因此难以按照其内涵完整地计算出来,使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无从下手。

2.2制造企业物流成本存在的问题

2.2.1企业重视度不够

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重生产轻流通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很多生产制造企业重视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生产设备的更新,但对与此相关的生产物流路线优化、供应链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商品与物料的库存控制等方面,却关注甚少,降低成本的视角很少落在物流环节,更不会投资建设与改进物流系统,导致生产中产生过多的车问物流费用、采购费用以及销售物流费用,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受舆论影响,当前虽然有一些大中型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也还处于摸索阶段,从企业领导到员工对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还不清楚,从而也影响了物流管理对生产总成本的降低作用。

2.2.2管理模式不当

物流管理模式直接影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效果。根据对物流设施的所有权,物流管理模式一般分为自营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制造企业在选择物流管理模式时,应该以物流总成本最小化为最终目标,从企业的战略定位、管理能力、资金实力、交易成本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权衡,选择合理物流模式。除此之外,还须慎重考虑不同物流模式的互补性,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合适的物流管理模式来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益和服务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很多制造企业对物流模式的选择存在问题,如过于相信自营物流,或物流模式过于单一,或选择的物流模式过于超前等,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2.2.3管理手段落后

物流成本会计 篇3

关键词:物流 成本 控制

近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人士在商贸物流发展专题发布会上透露,去年国内物流费用总额为9.4万亿,占GDP比重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其中保管费用为2.2倍,管理费用则为6.9倍。高额的物流成本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障碍。因而笔者拟从成本会计核算的角度探讨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旨在增加物流运营利润,探索一条本国物流行业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1.1 物流成本核算范围。要研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首先要准确定位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围与对象。

剔除行业的差异性,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大致涵盖了物流信息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运输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仓储成本、隐性物流成本等内容。其中,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点在于隐性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这类成本是企业还未实际发生,未体现在会计核算内容中,却必须纳入决策与管理范畴的成本内容。具体来讲,隐性成本主要涉及产品损耗、缺货和退货损失、回程空载、存货风险成本以及存货所占用资金成本等内容。

1.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目前,业界通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主要有单轨制、双轨制以及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三种模式。

1.2.1 单轨制模式。单轨制会计核算模式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财会核算体系有机整合,基于产品成本核算内容适当增设“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凭证、账册,同时可灵活增设二、三级明细账目。在费用发生后,借记“物流成本”和相关明细账。直至期末,再结合各项物流成本余额将各项成本消耗分门别类地结转至成本项目中。

1.2.2 双轨制模式。双轨制成本核算需要设置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区别开来。单独建立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每项业务记账一式两份,分别交由财务部和物流成本账户备案。

1.2.3 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基于成本费用开设二级“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汇集二级账户的相关物流成本,就得到最终的物流成本。

第三种模式既不改变现有的系统,成本投入少,因而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普通推崇的会计核算方法。

2 物流成本控制

2.1 现状分析。中国的物流成本何以如此之高?目前主流的解释是中国物流行业运营粗放,流通设施不足矛盾突出,中国幅员辽阔和产业布局结构跨区域。

然而,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我国目前还处于重化工业阶段,产业布局特点是能源性、资源性产品大多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加工业的市场大多在东部和南部地区,长距离、低货值的大宗商品大跨度的运输多,货运量和周转量必然高。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要高得多,这是基础性因素。

物流业门槛较低,组织化程度较弱,以及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重要原因。目前中小公司占比达90%以上,我国前20家公路运输型企业市场份额不到2%。即使是发达的上海,公路货运汽车的空驶率也比发达国家高3倍。

此外,还有体制性成本偏高的问题,比如高速公路收费、乱罚款等。九三学社中央一项调研显示,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收费标准最高也在中国;在中国,只要货车行驶在路上,就难免不被罚款,一家正规的运输企业,每年上缴税收1000余万元,盈利是300余万元,罚款就要开支200余万元。行政性高收费、乱收费、乱设卡,这类体制性成本是我国流通领域最突出、最亟待铲除的。

2.2 成本控制方法。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为解决“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上升问题,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正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争取把公路收费也能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还有,关于物流仓储大宗用地减半收取土地使用税、物流业水电同价等政策都会进一步推进落实。除此之外还将推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继续开展城市物流配送示范工作等。

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一方面需要利用数字互联技术、第三方物流等提高行业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商贸物流的市场化,以降低物流成本为主要出发点,重点发展城市物流;降低商贸物流税负,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压低行政成本等,而更重要的是要反思交运仓储等基建领域的超前建设投资,使其增长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若继续把基建投资等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力量,那么交运仓储等的“通达”便利带来的不是商贸物流成本的下降,而是经济社会流通和交易成本的上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9:10.

[2]杨萍,雷艳.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06).

[3]孙朝苑.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4]丁成芳.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9.

物流成本会计 篇4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作用

1. 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1) 按照物流成本构成形式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供货物流成本、企业运营物流成本、企业内部消耗物流成本、买卖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不可回收物流成本。这种划分形式可以让企业经营者全面的、大范围的了解各领域物流成本大致形式和情况。

(2) 按付款形式可以把物流成本划分为:货物流通费、货物保管费、货物包装费、货物配送费、企业内部分配费、人事费、产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等各种各样的付款形式。

(3) 按物流的作用可以把可获得的物流成本信息划分为:运送费、储存费、包装费、配货费、产品加工费、货物流通信息费和仓库管理费等。这种核算方式对于强化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 提高所有环节的运作水平, 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唯有对物流成本进行严谨的核算, 掌握并处理物流成本的实时、完整的信息, 才能灵活运用物流成本信息记录数据, 再加上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一定会使物流管理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有效减少物流成本。所以, 强化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 是设计和控制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成本管理系统的重要前提和基准。

二、我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不全面

企业日常经营和生产中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核心内容是物流集成以及物流买卖, 对其它环节的核算并不加以重视。很多企业就只是把经营活动中的运输费以及货物储存费作为企业的资金专项成本。企业内部系统中产生的流通费用因为总是和企业的运行费用、生产操作费用以及企业管理运营费用等参杂在一起难以区分和辨认, 所以经常容易被略去, 最终没有加入到成本核算中去。结果对物流成本进行过低估算, 最终影响了会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不利于获益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决策。

2. 分配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方法

随着物流产生的资金流动对企业运营及利益的影响不断提高, 以前过时的会计方法中, 间接费用主要依据企业日常运行和生产运行时的直接员工工作时长或者是设备机械运行时长不但掩盖了产品及活动实际成本, 增大了职工业绩考核和评定不合理性, 而且企业的决策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信息做的决定也不会是明智的、准确的。

3. 现行的会计技术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缺陷

首先物流成本和企业的未来发展及经营息息相关, 其次物流成本在目前的会计体系形式中难以区分确认和进一步抽离。尽管现行的企业会计技术普遍存在着对成本数据整理和处理有利的信息记录, 但是不能切实的联系物流超出边界领域这一特性, 没有达到对物流的成本以及供货链进行独立的核算的核算水平。

三、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运用及控制

1. 物流成本的横向控制体系

物流成本的横向控制体系是说包含整个企事业单位机械生产活动制造的运行过程和向关联企业及合作客户提供有获利保障的物流成本控制系统。依照过去那些物流成本控制形式, 可以将它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前馈信息控制形式、运行过程控制形式以及最终目标控制形式三个部分。前馈信息控制形式着重于使用价值估算和整理分析的方法, 同时实施全套的价值分析和评估方案估算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的竞争力强弱有时候在经营战略或者物流系统的安排和设计时期已经成形, 所以在该时期的成本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过程控制着重于项目成本控制法、最终目标成本控制法和活动操作运行成本控制法。通过全面的对产品实际价值信息、成本信息以及操作运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选出所有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一种, 也就是对各个时期的物流价值创造和使用能力进行合理全面的比对和分析, 使用价值分析的手段, 合理分配物流成本, 保证物流成本能够达到利润获取的顶峰。最终目标控制着重于强调限定控制法和标准控制法等, 创建企业标准成本体系定额成本体系, 同时保证成本控制体系的正常操作和运行。总之, 竞争市场的综合实力的提升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 减少企业成本资金使用是企业管理中的长期发展目标。通过建立以物流成本价值分析为前提、以物流优化成本发展为方向、以物流运作成本为主体和核心、以物流活动成本为动力的层次分明的物流成本估算和调控系统, 企业有权将物流活动资源层次、物流战略管理层次、物流作业层次的相关成本控制方法综合整理到同一个控制体系下运行和完成。这种方法可以使物流成本控制集中到一起, 便于操作进行, 从根本上遏制了系统脱节现象的产生, 同时也使企业从成本控制、宏观调控和围观运营的角度切实有效的减少物流成本的投入, 使企业产生特有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地位, 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2. 物流成本的纵向控制体系

物流成本的纵向控制体系简单来说就是整个企业物流管理运作层次、企业资源层次、和企业产品生产层次的综合性创建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企业资源层次的成本控制具有很强的方向性, 另外两个层次都是由它掌舵的。企业物流运营管理层次的成本控制则在所有层次中具有核心控制地位, 它是连接另外两个层次的重点层次, 企业物流运营管理层次不但要努力实施企业物流战略化的建设, 使其更为具体化和现实化, 而且又对企业产品生产层次有着调控作用。企业产品生产层次的成本控制是重中之中, 它对最终的物流成本产生情况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对企业物流战略资源层次和运营管理层次的决定和计划实施起着对比和评价作用, 同时和客户价值相联系。例如, 在保证客户利益的前提下有效的减少资金成本, 物流现代化技术应用、信息体系的研发和创建、客户的需要、客户利润、客户的物流成本调控、质量的确保工作等。客户价值会经常变幻莫测, 例如客户要求的系统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规律、变化要素以及变化趋势等等。

参考文献

[1]张亚萍.浅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J].商场现代化, 2011, (48) .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篇5

物流成本的组成

美国将物流成本划分为库存费用、运输成本和物流管理费用。

库存费用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除包括仓储、残损,人力费用及保险和税收外,还包括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把库存占压资金的利息加入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费用计算的最大区别,它把降低物流成本与加速资金周转统一起来。

运输成本包括公路运输和其他运输费用和货主费用,公路运输包括城市内运输与区域间卡车运输;其他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国际国内运输、油气管道运输等;货主费用包括运输部门运作及装卸费用。

物流管理费用在美国是按照美国的历史情况由专家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库存费用和运输费用的总和得出来的。

中国物流企业运营成本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在所统计的国家中最高,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0.1%、10.5%、11.4%、13.9%,我国大陆地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为16.9%,香港为13.7%,台湾为13.1%。

物流库存、运输成本高,主要是由于我国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宏观上,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不够,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交通运输矛盾日益突出,物流产业一直缺乏现代运输及物流配送的网络技术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货运的空载率高达60%,仓储量则是美国的5倍;现行国家增值税税收政策不允许企业抵扣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制约了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更新需求,加大了物流企业税负;同时,物流基础建设布局不合理,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这也是物流运输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微观上,我国物流行业内部设施落后,大多数是20世纪60、70年代兴建或配置的,大部分已陈旧或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水平低,难以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多数企业是从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调剂社会物资部门转型而来,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企业效益,自身扩大再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无法进行技术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物流企业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物流行业运输效率低下,企业运输和仓储现代化水平不高,专业操作程度低。目前,我国多数物流企业的购货、运输、制单主要由人工完成,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存货成本高。

物流管理成本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管理水平落后。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造成我国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以仓储业为例,我国物流行业中仓储业大都始建于20世纪50、60年代,土地、仓库资源丰富,有长期从事物流业的基础和客户群;但仓库的平均吞吐次数仅为3-4次,利用率极低。

其次,信息技术落后。我国传统物流经营模式是以仓储、运输、装卸、养护为重点,不重视对商品配送、流通加工、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改造、物流技术的引进、物流信息的搜集、处理及发布。目前,大部分物流企业电子化水平低,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落后,信息处理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1%。物流环节成本居高不下,进一步加剧了该环节的高成本压力,降低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主要的问题

加快设施建设,提高物流效率。国家应把物流作为扶持产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对物流产业、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增加对物流企业技术改造的资金投入;财政部门应根据当前企业实际运营能力,给以减免税优惠,减少企业遗留债务负担;在税收政策上,将交通也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对物流企业购进运输设备和设施实行进项税额抵扣等,降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统一管理物流资源,合理布局物流网络,将物流企业纳入网络范围,合理运筹物流过程。而物流行业也应利用"入世"契机,吸引国外投资者向国内物流领域投资,加紧改造年代较久的物流仓储设施。重点发展现代仓储,保管、运输等各个环节并实现电子化智能管理,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下大力气实现企业设备现代化。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广泛用于物流业,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互联网技术,条形码及识读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射频识别技术,自控技术,机器人及高速、灵活的运输工具。这些技术的广泛使用,能够推动物流企业的反应快速化、操作规范化,有效地降低库存和交货不及时的现象,从而大大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准确率。

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物流企业人才建设。美国为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在高等院校中专门开设物流专业,在部分高校还设有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同时,由美国物流协会组织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为物流产业培养了大批产业性人才。我国应尽快完善教育体系,建立我国物流专业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和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同时对物流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加强素质培训,大力普及和宣传物流知识,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的专业人才和综合性物流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实现物流企业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即要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企业运营的网络化。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其核心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特征进行不断的改造和优化,打破目前的部门独立、信息分散的管理状况。其关键是利用企业自己的In-tranet,将其内部各个部门连接起来,使原来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成为全企业的共同资源;同时,企业内部的Intranet和Inter-net骨干网相连,加强与企业处于不同地点的分支机构的信息沟通,加大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再利用,从而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极大地降低设备和人力的重复性投入,减少企业运营成本。

基于物流职能的物流成本核算 篇6

1.1 物流成本的内涵。

按照我国2001年制定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准确地计算出来,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

1.2 物流成本的分类和构成。

传统的物流职能共有七项,分别是“运输、存储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相应地,物流成本可以细分为运输费、存储保管费、配送费、包装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和信息处理费。

2 现有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现有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有三个计算维度:第一维度是物流成本的支付形态,以物流成本在企业会计分录中的细项为内容,如“材料费、人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折旧费、企业利息”等;第二维度是按传统的物流七项基本职能分类,即“运输费、保管存储费、配送费、包装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信息处理费”;第三维度是按物流范围进行分类,即“供应物流费、企业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退货回收物流费及废弃物流费”等。

将这物流成本的三个计算维度,进行两两组合便形成了现有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即(1)按照物流的支付形态和职能形态进行核算;(2)按照物流的支付形态和物流范围进行核算;(3)按照物流的职能形态和物流范围进行核算。

3 对现有物流成本核算的评价

3.1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上的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叠。

上述三种核算方法中,第一种和第三种都是建立在传统的物流职能基础上,而传统的物流职能中有两项与其他项目有相互重叠的内容,它们分别是“配送”和“流通加工”。

关于“配送”和“流通加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分别这样定义: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流通加工是指“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检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从上述两项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配送的内容中包含有物流的加工、包装和运输职能。流通加工中包含物流的包装和加工职能。那么如果按照物流的传统职能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的话,必然造成部分内容重复计算,从而影响了物流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2 从支付形态上说,传统物流成本核算项目涵盖内容宽泛,界限不明。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中关于支付形态中的项目,大多是沿用企业会计分录中的一些项目,对于物流成本核算而言这些项目所涵盖的内容往往超过物流成本的范围,比如维护费所包含的不仅是物流设备的维护费用,还有非物流设备维护费用,而在传统会计中并没有对属于物流的项目进行细分。

3.3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中缺少库存维持成本。

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关注于“包装费用、装卸费用、仓储租赁费用、流通加工费用”等这些显性成本的把握,而对于库存持有成本等隐性成本并没有在企业的会计账面上得到反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在库存成本中不要求确认及分配有关库存维持的费用,诸如保险、积压物降价处理、呆滞产品成本等未在会计报表中体现的隐性库存成本部分,导致了物流成本的模糊和低估。这样的计算使得大量的物流成本没有得以揭露。

4 本文针对传统物流成本核算所做的改进

4.1 重新梳理传统物流基本职能,避免内容交叉重叠

首先,笔者将“流通加工”职能中具有加工性质的作业,如“分割、分装、加热冷却、组配”等作业内容归入“加工”职能,并将原职能中的“计量、分拣、盘点、验收及检验”等简单作业归入一个新建的职能,笔者称之为“盘整”职能。

其次,进行具体作业归属的重新划分:(1)将配送中的“拣选”作业归为“盘整”职能的范畴;(2)将配送中的“运输”、“加工”和“包装”作业分别归为新的“运输”、“加工”和“包装”职能范畴;(3)将配送中的“分割、组配”作业归为“加工”职能的范畴;(4)将“流通加工”中的“包装”作业归为“包装”职能范畴;(5)将“流通加工”中的“分割、组装”作业归为“加工”职能范畴;(6)将“流通加工”中的“计量、分拣”作业归为“盘整”职能范畴;(7)将“流通加工”中的“刷标志、检标签及价格帖附”等作业归为“包装”职能的范畴。

这样新的物流七大职能就形成了,它们分别是“运输”、“装卸搬运”、“存储保管”、“盘整”、“加工”、“包装”和“信息处理”。如图1所示。

相应地,物流成本可以依次分为:“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存储保管成本”、“盘整成本”、“加工成本”、“包装成本”和“信息处理成本”。

4.2 对物流成本的支付形态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进行重新划分,注重事前事中采集物流数据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从时间上属于“事后”从企业会计信息中提取数据,但由于时间上的滞后性和依赖传统会计分录分类而形成物流成本支付形态细项之间界限不明,都对实际物流成本的核算造成困难。

笔者所建立的新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在时间上强调“事先”或“事中”采集数据,在支付形态上脱离了对传统会计分录的依赖,按物流各项作业的所需资源建立项目管理式的支付形态框架体系,目的是使现实物流作业的各项成本数据都能归入到这一体系中来。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的支付形态主要沿用了企业会计中的会计分录项目,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厂内运输成本记入生产成本,订单处理成本包含在销售费用中等。为此,笔者从物流成本的定义出发“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将物流成本的支付形态重新划分为三个大类: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财力成本。各类成本定义如下:

(1)人力成本:指人在物流活动中的劳动成本。这里的人既包括一般作业人员也包括管理人员,这里的劳动既包括物流作业过程中的体力劳动也包括脑力劳动。而所有人员的劳动成本统称为人员费用。

(2)物力成本:指在物流活动中所花费在场地、设备、物料上的所有费用。并细分为场地使用费、场地动力费、设备使用费、设备动力费、支持场地设备物料费和支持物流活动物料费。

(3)财力成本:指在物流活动过程中需要以现金直接进行支付的费用,如手续费用,公路管理费,公路收费站费用,税费,保险费,损失赔偿费以及企业向外支付的其他各种费用,统称为现金费用。

人力成本,以人员费用计算,可以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固定部分是指该人员费用是不随着劳动量的改变而改变的,而变动部分则相反。固定部分包括人员工资与福利;而变动部分包括人员的奖金、津贴、劳动保护费、差旅费、补贴等。

物力成本中,场地费用、设备费用均包括两部分:使用费和动力费。使用费是指获得物流活动所需场地或设备的使用权的花费,以按期折旧费或按期摊销费进行计算,包括购买、自建、租赁等几种情况;动力费是指在获得使用权后维持场地或设备正常运转所花费的水、电、煤气和燃料费用等。物料费用可以分为支持场地设备物料费和支持物流活动物料费,这两个细类区别仅在于所支持的对象不一样,前者是支持相对静止的场地和设备,后者支持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各种物流活动。

财力成本即现金费用中,可以细分为自身物流活动支付费用和自身物流活动支付费用。其中自身物流活动支付费用又可以细分为手续费、养路费、运输保险费、事故损失赔偿费、技术转让费、公关接待费、相关税金等;外包物流业务支付费用可以细分为外包运输费、外包存储保管费、外包加工费、外包包装费及外包物流方案设计费等。

重新划分的结果示意图如图2。

4.3 建立新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

首先,以重新整理的新的物流职能为物流成本核算的第一维;其次,以重新划分的物流成本支付形态细分项目作为物流成本核算的第二维。所形成的物流核算二维模型如下:

假设总物流成本为TC,Xij为上述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二维表)中第i行第j列的数据值,即代表了第i项物流职能中第j项支付形态的成本多少,比如X23代表了执行“装卸”职能所需要的相关“场地费”。则根据本模型得:

假设第i项物流职能活动的总成本为FCi,第j项物流支付形态项目的总成本为PCj,则F,j=1,2,…,7;,j=1,2,…,7。

这样,不仅可以按行来统计物流活动中每一项物流职能的总成本各是多少,分别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而且可以按列来统计人力物力财力中每一个细项的各自的数量及在总体中的比重。

4.4 对库存维持成本的初步完善

库存持有成本一般包括:库存投资资金成本、库存服务成本、仓储空间成本和库存风险成本四部分。

(1)库存投资资金成本,是指库存商品占用了可以用于其他投资的资金,应以使用资金的机会成本来计算库存持有成本中的资金成本。

(2)库存服务成本由按价计的税金以及为维持库存而产生的火灾和盗窃保险组成。

(3)仓储空间成本,是指随库存数量变动的成本,一般指租用仓库的成本。

(4)库存风险成本一般包括如下几项:废弃成本、调价损坏成本、损耗成本。

而在本文新建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中,“保管”功能中的“现金费用”项包括了库存服务水平中的税金和保险费用和库存风险成本所指的各种损失耗费;“保管”功能中的“场所费”项包括了库存持有成本中的仓储空间成本。

那么所剩下的就是库存投资资金成本的计算。因为它是一种机会成本,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按照会计学中的稳健原则,笔者将“库存在库期间的价值总量的期望折现值”作为库存投资资金成本。所谓期望折现值是指按期望的投资回报率为折现率计算出来的折现值。假定库存总价值为V,以企业近三年或近五年的实际投资回报率(以一个经营周期T为基准)的平均值作为期望投资回报率设为r(r以一个经营周期T为基准),设资金成本为CC,库存积压时间为t,积压经营周期数为n,则有n=t/T,在第n个经营周期内库存占用价值为V*r*(1+r)n-1,n=1,2,3…,所以得:。

因为库存投资资金成本最终是以货币进行直接进行计量的,所以仍然归入“保管”功能中的“现金费用”项,新建物流成本核算模型的计算公式(1)仍然成立。

参考文献

[1]黄中鼎.现代物流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89,118,119,155,186-187,232-255,247,290.

[2]连桂兰.如何进行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孙元欣.供应链管理原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222-247.

[4]夏春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64-218,203.

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 篇7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通过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可以提供全面、系统和连续的物流成本信息,准确把握物流成本大小和它在生产成本中所占的地位,从而提高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并通过物流成本的分布构成,及时发现企业物流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2)利用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所提供的资料,可以为预测物流成本、制定物流计划提供依据,从而为调整物流活动、评价物流效果,并通过统一管理和系统优化,降低物流费用服务。(3)根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结果,可以明确物流活动中不合理环节的主要责任,为评价物流工作者的工作业绩,落实相关的经济责任提供依据。总之,只有正确的核算物流成本,提供物流成本的准确、完整的信息,才能运用物流成本数据,配之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大大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是计算、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2 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企业物流成本是全面反映企业物流活动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物流成本的高低是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研究物流成本的构成,才能正确地核算物流成本,进行物流成本分析与管理。

(1)按照物流范围成本划分将物流成本分为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企业内部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这种划分方法可使企业经营者一目了然地了解各范围物流成本的全貌。

(2)按支付形式划分把物流成本分别按运费、保管费、包装材料费、自家配送费(企业内部配送费)、人事费、物流管理费、物流利息等支付形态记账。

(3)按物流的功能划分可以得到的物流成本信息包括运输费、库存费、包装费、装卸费、流通加工费、物流信息费和物流管理费等。这种核算方式对于加强每个环节的管理,提高每个环节的作业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3 我国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核算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不全面,只涉及部分物流费用。企业日常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范围着重于采购物流,销售物流环节,忽视了其它物流环节的核算。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把支付给外部运输,仓储企业的费用列入专项成本。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费用,由于常和企业的生产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混在一起,容易被忽视,甚至没被列入成本核算。结果导致物流成本的低估,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相关利益者及企业内部管理者的决策。

(2)物流成本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其他成本费用的披露混杂。由于物流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始终,对相关物流费用的核算基本上并入产品成本核算中,与其他成本费用混合计入相关科目。对于因取得存货而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仓储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等,作为存货的实际成本核算,进而作为销售成本的一部分从总销售收入中扣除以得到总利润。这种物流成本会计信息与其他信息的混杂,使有关物流的数据信息需从相关会计信息中归纳,过程复杂且数据的时效性差,不利于物流管理和绩效的评价。

(3)部分物流费用是企业间接费用的一部分,其分配方法依然沿用传统的会计方法。随着物流费用对企业利润贡献的加大,传统会计方法中,间接费用依据生产过程中的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的分配不仅歪曲了产品、服务成本,不利于生产业绩的考核、评价,而且高级管理人员基于这些数据所做的决策也是不正确的。

(4)现行的会计技术在物流成本核算上存在缺陷。一方面物流成本影响企业总体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物流成本在现行会计制度的框架下很难确认和分离。尽管现行的企业会计技术确实拥有对成本分析有用的数据,但不能适应物流跨边界性这一特点,不能对物流和供应链上的物流成本单独进行核算。

4 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为了清晰、全面地反映企业物流成本,企业应改变目前的会计核算模式,根据企业管理的不同模式,选择不同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1)单轨制也就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物流成本核算与产品成本核算结合进行。建立一套能够提供多种成本信息的共同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其特点是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共同使用现行的财务体系,对现有的账务、报表体系进行调整,单独设置“物流成本”一级科目,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各项物流费用,贷方登记经分配转入或直接转入有关账户的物流成本,期末无余额。同时按物流支付形态(或者功能、适用对象)在“物流成本”一级科目下设置“采购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退货物流成本”、“废弃物流成本”等二级科目,进行运输费、仓储费、包装费、工资福利、管理费、折旧费及其他物流费用的明细核算。如此核算,在向管理层提供财务信息时就能够根据“物流成本”科目所属明细资料提供全面、准确、清晰的物流成本信息,企业物流成本明细报表的编制也可以更加准确,企业也因此可以获得加强物流成本管理所必需的依据。采用作业成本法和会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可以选用单轨制核算办法。

(2)双轨制也就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双轨制适用于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和会计电算化水平不高的企业。

5 结束语

物流成本的核算是企业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和控制的基础,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正确核算,能有效地把握物流活动的投入和产出,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益。

摘要:物流领域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三个利润源,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重视物流管理。考虑到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根据物流成本的构成和企业管理模式,结合现行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提出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

关键词: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张亚萍.浅议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J].商场现代化,2006,(48).

[2]张梅琳.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2).

[3]刘冬梅.物流成本核算模式的选择[J].商业经济,2005.

物流成本视角下物流地产发展研究 篇8

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20%,而发达国家一般才占10%左右。如果物流成本降低1至2个百分点,将带来大约2000亿元的社会效益。全国政协委员、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指出,服务于区域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相对缺乏是导致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物流地产就是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点,建成相关物流设施后,再转租给客户,比如制造商、零售商、物流公司等。现代物流地产的范畴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仓库、配送中心、分拨中心等物流业务的不动产载体。

我国已成为世界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制造环节的成本控制已经达到极限,为了提升利润,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提高物流效率提升整体效益。在这个大前提下,区域经济的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为物流的产业化和专业化带来了契机。物流需求的增加,必然导致对符合国际标准的物流设施需求的增加。

2 物流地产在降低物流成本中的作用

中国仓储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45.3%的企业面临物流成本过高的压力,这是由于物流企业多数是由传统的仓储企业转变而来。服务方式和手段的原始和单一,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落后等原因,导致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物流地产的快速发展,对现代物流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2.1 提高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成本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公司,物流设施占企业固定成本比例高。如果依托物流地产商,企业选择租赁物流设施,可以满足企业快速增长的需求。相反,如果企业自己投资物流设施,固定资产成本增加,可能因为对长期市场的发展缺乏预期而增加资本的压力。企业如果有资金,应投放在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上。作为物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升他们的物流管理能力,降低物流成本。

2.2 提供高效的物流设施,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指出,71%的企业认为现有的仓储设施存在数量不足、不符合客户的特定要求、技术装置落后、运行成本过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现有物流设施急需引入新的物流地产商对其进行整合和改造,如增加立体仓、保温仓等,满足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开发出基于商品出入库的库房管理系统,对商品数量的出入库及库存状态进行有效管理,使客户产品仓储的残损率控制在极小范围之内,从而减少企业的物流运营成本。

2.3 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物流用地成本

据统计,物流园区空置率已经高达60%左右,势必导致土地利用率降低,增加物流用地成本。这是因为当地没有客户需求,如果政府与地产商联合开发物流园区,那么一定可以按照当地主要产业特征,制定相关的物流园区规划,使得物流园区的利用率达到最大,从而降低物流用地成本。

2.4 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物流管理成本

物流地产能将地产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通过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汇集,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为了帮助客户实现不断增加的财务目标,物流地产商一般采用收购的方式,把客户拥有的物流设施购买回来,将其重新改造后,根据长期业务关系签订租约。专业的设计、专业的客户资源、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模式,既保证了物流地产设施的先进性、使用和管理的统一性,又有效地保证了物流企业的利益,提高了物流企业的管理效率。

3 物流地产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物流地产模式的价值就在于更有效地帮助客户(物流企业)管理资金、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虽然,物流地产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的优势已经凸现,但仍面临不少问题。

3.1 用地过程中的违规现象

物流地产项目大多位于中心城市的郊区和边缘地带,土地价格原本就比中心区便宜,而且房地产大幅圈地,地价自然更加便宜,这就使得一些地产商利用对物流项目的优惠政策钻空子。如打着物流的名义跑马圈地、炒卖物流土地资源,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河南郑州香江物流园,承办该项目的香江集团打着发展物流业的旗号,以每亩不足10万元、低于同等地价两倍的优惠价格得到了一块物流用地,但第一期工程并没有建为物流园区,而是建成了小商品市场,第二期工程还未开工,该集团就拿着出卖一期工程房产的钱款走人了。

3.2 盲目开发的现象普遍

各类主体受廉价土地吸引,纷纷进入物流地产业。潜在的巨大利益驱动了各地物流地产项目的快速上马,以中国物流园区空置率高达60%来说,缺乏对物流地产的前期策划和论证,导致了物流地产战略定位不准确、规划不充分,造成了物流地产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对如前期客源压力、运作模式压力、回收期比较长以及市场风险等风险估计不足。

3.3 国内的物流地产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中国物流市场高度分散,地区和行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存在,从而导致较高的物流成本。与普洛斯相比,国内物流地产开发呈现点状布局,远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物流地产网络。物流地产是一个利润率比较低的行业,只有不断布点,形成一定规模的仓储网络后,才能维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收益率。

4 促进物流地产健康发展的建议

物流地产将地产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因此,物流地产成为城市物流体系的强力辅助,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物流效率。

4.1 国家要有统一规划

物流产业发展的合理布局,是发达国家早已高度重视的问题。25年来日本在全国22个城市中建设了24个流通基地,将运输、集散、中转、储存、配送、租赁、定货、销售、售后服务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物流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物流运营成本。德国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枢纽规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在全国范围内规划物流基地(园区)的空间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我国的物流地产建设与发展可以借鉴欧美、日本等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区域产业集群特色,制定出符合区域特征的物流地产规划。

4.2 各地政府引导招商与物流地产相匹配

许多(地方)政府还没有意识到物流其实也涉及到一个房地产开发的问题。由此造成的情况是,虽然政府也在开发物流园,却并没有能够很好地与工业区、工业园的发展配合,创造协同效应。因此,政府在引进物流地产时,要于当地生产力布局、交通条件、用地规模等相适应。同时相对城区住宅及商业用地而言,物流地产投资周期长、风险大、利润率低,因此各地政府为了吸引有实力的资金进入该领域,应给予足够的政策倾斜。

4.3 监管物流地产土地的使用环节

由于土地价格便宜,一些地产开发商开始涌向位于交通要道的物流用地。因此,政府一定要合理把握土地的出让环节,监管土地的使用效率,避免地产商让仓库变身商业或者住宅项目,空置用地等待价格上涨后再倒手转让获利这些不正常的现象出现。

4.4 提高房地产商进入物流地产的风险意识

一些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物流基地或物流园区,他们片面追求政绩,以低地价来吸引开发商,有一些开发商简单地认为低地价是大馅饼,而强吞下去,最终消化不了。也有的想先占领土地后变土地的“性质”(就是由工业用地变为物流用地,再由物流用地变为建筑用地或其它用地)。这些多是企业的一厢情愿或投机行为,其投资风险之大不言而喻。

4.5 以“客户需求”为目的,进行物流地产开发

物流地产和商业、住宅地产不一样,这里没有暴利,追求的是一种缓慢而稳定的利润回报。而这其中,需要承担很大的空置率风险。因此必须拥有强大的客户资源才能保持物流地产赢利。

4.6 加强物流地产商的管理能力

物流地产经营除租金收入外,还有营运收入。物流地产的开发商不仅仅是建几栋标准化厂房,更重要的是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为进驻企业提供横跨整个生产供应链的全套服务,包括设计研发、物流运输、生产制造、人才培训、信息技术等全方位的管理服务。

5 结论与展望

物流成本会计 篇9

1 物流成本的分类构成及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的物流成本由很多费用构成, 这些费用的种类因企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生产企业、制造业、零售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涉及的物流成本各不相同。比如说生产企业可划分为原材料的采购成本、生产及相关成本、逆向成本、销售成本。而作业成本法一般按成本的项目把物流成本划分为物流的功能成本和存货的相关成本两类。物流的功能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仓储保管成本、加工成本等等, 这种划分方法可以优化每一个物流职能, 降低企业各阶段的成本。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中, 企业把物流费用分配到各种会计科目中, 并不相应的设立单独的物流科目。为完成运输货物这个作业的运输费用, 包括运输人员的工资、运输工具的燃料费用、养路费等等, 一般计入“采购费用”或“制造费用”。货物的保管, 仓储仓库的折旧费, 库存商品的毁损, 存货占用的资金等仓储成本一般计入了“管理费用”或“财务费用”。产品在物流环节涉及的加工费一般计入“制造费用”。为完成货物的包装产生的费用, 比如说包装的技术设计费用, 耗用的包装材料成本等, 一般计入了“制造费用”或者“管理费用”。

我们可以发现物流成本的传统会计处理方法忽略了隐形的成本, 只考虑了显性成本, 从而导致了核算的物流成本范围不全。企业支付给外部的物流费用很容易计算, 而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隐藏在不同的会计科目里, 不容易计算, 这些隐性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实施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引用了成本动因、作业动因率、作业成本库等新概念, 能把这些隐性成本归类到具体的产品或者作业里, 因而能准确的核算物流成本。

2 物流企业应用ABC法的原理及流程

ABC法是根据不同的可量化的成本动因 (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分别设置成本库, 分别把作业中心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出的消耗作业数量分配到成本库里, 再汇总每个成本对象总共耗用的成本。它能把间接费用和资源准确的分配到各个生产环节、各个生产要素, 来尽可能的消除不产生经济增加值的作业, 提高产生增加值作业的工作效率, 促使资源的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状态。

物流企业应用ABC法核算成本的流程如图1所示:

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 通过总分类帐确认企业内、外部可以计量的资源。一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 作业环节没有关系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成本费用应该直接去掉。ABC方法不改变所有作业消耗的资源的成本总额, 只是依据资源的动因率及资源的动因量改变了总成本在各个成本对象的分配比例。物流企业可以先将所有的花费重新分类, 再归类到直接成本或者间接成本。

第二步, 分析业务的流程, 确认相关的作业活动, 并划分出作业中心。物流企业要确定作业各个环节的名称及数量, 再把同性质的作业归类到一个作业中心。如果公司的作业链清晰, 作业构成简单, 一般可以把每个部门当做一个作业中心。综合性的物流企业可划出承揽业务、处理合同、运输和货物的配送、物流信息、仓储、加工、包装、行政管理、装卸搬运、报关报检、售后服务等若干作业中心。

第三步, 确认作业动因, 把成本确定到每一个作业活动。确定作业动因是ABC的关键环节。企业在确定作业动因时要考虑到变量的性质要相同和数量要确定, 成本及效益要有明确的投入产出关系, 作业动因和消耗的资源要有密切的关系等等。比如说准备生产的费用和生产总量没有直接关系, 但和准备的次数相关。表1是一些物流作业及其可能的作业动因。

第四步, 分配作业中心成本池 (成本库) 的成本到具体的成本对象, 例如某个产品、某个区域等。在确定了每个成本库的作业发生的原因之后, 用每个中心成本库的总成本除以这个成本库的作业动因数量, 得到作业分配率。企业再把每个成本库的作业分配率和这个成本对象所耗用的作业动因的数量相乘得出这个成本对象分配得到的总间接费用。

最后, 计算成本对象的能直接归类到成本对象的直接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对象的成本。成本对象的直接成本分为直接材料的成本费用、支付给外部的包括报关报检费保险费等能直接归集到某个项目的费用、人工费用三类分别进行核算。直接成本和分摊到成本对象的间接费用之和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的总成本。因为作业成本法是完全成本的计算方法, 物流企业的所有服务项目的总成本可以计算得到。用每个成本对象的总成本除以这个成本对象的单位数量就能得出单位成本对象的成本。比如, 按货物的吨数作为单位数量, 就可以得到成本对象的单位吨成本。

3 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 对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会计处理问题具体阐述:在确保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的健全性的情况下, 企业可依据作业成本法设置对应的物流科目二、三级账户,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设置四级账户, 先把分别记在各个会计科目中的物流费用按作业动因提取再设置相应的物流费用会计科目。企业可以将涉及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设置为一级科目, 在原有的会计科目下设置“物流财务费用、物流管理费用、物流直接费用”等二级会计科目, 依据作业链设置三级会计科目, 再依据具体的物流作业的形态设置四级会计科目。企业可根据内部的成本会计的核算情况和财务管理状况来设置具体的物流会计的一级、二级、三级科目, 来保证物流费用核算的准确性。

4 对物流作业的效率和增加价值的幅度进行实时控制, 打造集约化的物流企业。

2009年对我国物流行业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这一年物流的发展波荡起伏, 在2009年上半年十分萧条, 下半年开始回暖。市场的激烈竞争促使着物流企业向着集约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物流现代化、规模化的集约操作将替代小型物流企业的作坊式的操作。随着全球低碳经济的到来, 物流企业需要精细的过程和信息化的管理来节省成本减少浪费。物流的信息数据化已成为现代物流企业的主要标志之一。2010年相对粗放的物流企业的市场利润在逐步减少, 向集约化方向转变的趋势愈来愈明显。通过本文第二部分的阐述, 我们可以看出物流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能使企业实现集约化。

4.1 举例分析作业活动的效率

A省物流公司主营仓储、货物的运输、配送等物流作业。生产上以机械作业为主, 用电脑进行统计和控制货物的品种和流量。根据公司的业务特点, 我们可以设立卸车、内驳、保管员的验收校队、货物的堆放这四个作业。这四个作业活动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但进货和货物出库的时间是不确定的, 因此作业在每个时间段里的工作量分布的很不均匀, 工人在忙的时侯忙不过来, 清闲的时侯没有事情可以做。企业可尽力提高货物到达的时间及数量的准确性以减少作业的成本。

4.2 分析作业的增值

作业成本计算的方法最早是在设备先进的大型企业出现的, 它的具体运用, 即派遣专门的人员观察企业的全部作业活动, 然后通过专业的计算方法对所观察的企业作业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总结。把分析结果上报给企业管理者后, 他们就能清楚的知道在公司的全部作业活动中, 哪些作业是对公司起重要作用的作业, 哪些是对公司起基本作用的企业。通过这样的认识, 公司的管理层就能快速、准确的作出对公司有利的决策, 尽可能的去掉对公司运作不起作用甚至降低公司运作效率的作业, 提高有可能会为公司的运作做出贡献的那些作业, 对于那些对公司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作业, 要想办法保持它们的优势。通过对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的运算, 不仅能使公司的管理层提高他们作出计划、控制成本和统筹全局的能力, 通过在公司内部科学精确的实施作业成本计算, 让公司的运作更加有序高效, 使公司以高水平的管理和强硬的实力来对抗同行业的竞争者。很多企业都在运用对企业内部的作业进行分析的方法, 这对企业有多方面的好处, 一方面, 可以满足甚至超过企业客户对企业的期望;另一方面, 它可以使企业获得应得的利润。要想成功的使企业达到这样的目标, 就必须在分析作业在公司内部运作的每一个步骤都非常的谨慎。以下是公司内部运作分析作业方法所要注意的事项:

一方面, 企业管理层在观察确定企业内部各个作业的应发挥得作用时, 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分析作业所需的费用降到最低。每个公司内部都有很多种作业, 在大型的公司内部作业的种类更是复杂多样。如果对公司的所有作业进行专业观察、确定结果, 就会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这其实是对公司资源的一种浪费。在分析过程中, 公司只需要对那些在公司运作中起关键作用的作业进行确认, 否则会对公司造成一定的财务损失。

另一方面, 通过公司内部各个作业之间的联系进行作业分析的运作, 来提高公司内部各个作业之间的合作效率。每个公司内部的各个作业之间都有着或强或弱的关系, 通过这些作业之间的合作才能使企业高效率的运作。所以在进行一项作业分析时, 要想到与这项作业紧密联系的其他作业, 使它们能更有效率的合作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集约化的物流是为了提高效益, 整合企业的组织形式, 以便协调社会整体的资源, 避免资源的浪费,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现代的管理思想, 对物流、运输、配送、信息、仓储等环节高效率的整合资源, 降低作业的成本。在物流企业全面实施ABC, 建立具体的成本考核系统, 可以将成本和消耗成本的原因一一对应起来, 理清每个环节的成本, 提高财务核算的信息和经营成果的真实度, 进而为公司的决策提供数据可靠的支持, 做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物流成本的分类构成, 详细分析了物流企业运用作业成本法的过程。应用了作业成本法的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可设置相关的物流会计科目以保证核算的准确性。此外, 本文对物流企业作业的效率和增加价值的幅度进行了分析。作业成本法使物流企业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物流企业,集约型

参考文献

[1]诊断师物流研究会.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胡佳佳.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

[3]吕靖, 李桂萍, 赵洪初等.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 (8) :47~49.

[4]王华.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物流成本控制研究 篇10

关键词:物流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物流成本(LogisticsCost)是指物品发生空间移位或处于储存状态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物流成本控制是物流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所谓的“第三利润源”也主要是通过降低物流成本来实现的。因此,加强物流成本的控制已成为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物流成本的现状

我国的物流成本明显高于发达国家,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基本上呈逐年递减之势,但2007年上半年仍为18.3%,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通常不到10%。与美国相比,从1991年来,我国年均约10.58%的GDP被白白浪费掉了。

二、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

物流成本主要包括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三大类,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对我国物流成本过高的成因进行分析。

1、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是指花费在保存货物上的费用,包括保管员薪金、营运费用等。库存成本偏高主要是存货量过大引起的,由于企业对订货、交货情况估计不准确或对生产状况把握不对造成储存过多的原材料、半成品,资金周转缓慢,成本过高。另外,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滞销商品太多,也会造成存货积压,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

2、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在物流成本中占了较大的比重,我国运输成本偏高的原因主要有:

不合理运输。不合理运输主要是指在运输中存在对流运输、重复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等现象。不合理运输引起了多余的行驶进程,浪费了动力,增加了运输费用,同时延长了运输时间,积压了在途物资,延缓资金周转、加大机会成本。沃尔沃卡车公司亚洲区常务副总裁吴瑜章在2006年上海物流高峰论坛上列举了一个数据:在中国,从原材料运输到产品运输,最终到用户手里,这个过程中的倒手运输次数高达27次。这表明当前我国的运输效率极低。

各种运输方式不能有效转换衔接。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在不同距离、不同货物、不同时间要求的运输中各有利弊。把它们有效地结合起来,实行联合运输能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但目前由于体制问题等原因,物流基础平台分割开来,各种运输方式没有形成高效的运输网络,增加了运输的转换成本。

3、物流管理成本

造成我国物流管理成本过高的原因首先是管理人员水平相对太低,物流人才需求缺口大。其次,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观念比较淡薄,往往只看重仓储和运输成本,而对物流管理成本则基本不予考虑。另外,传统的成本核算体制也没有单独反映物流成本,物流费用被夹杂在各项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中,无法直观全面地提供给管理当局,也给物流成本的控制带来困难。最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现代化物流是建立在先进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而我国目前有不少企业还没有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对物流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加工手段很落后,甚至靠人工完成。信息处理水平低下,物流管理成本很高。

三、对策

1、合理库存降低库存成本

库存成本的降低主要是保持一个合理的库存量,就采购环节而言是要计算好一个经济订货量,简单的计算方法如下:

公式中,Q为经济订货批量;A为每次订货的固定成本;D为存货的年需要量;C为单位存货存储成本。

在生产环节要安排好生产进度,规划好经济生产批量。而在销售环节则要注意市场的变化,随时掌握库存结构,及时发现滞销商品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小损失,降低成本。另外,还可采用ABC分类管理,对存货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管理方法,以降低存货管理成本。

2、有效控制运输成本

运输成本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一是选择正确的运输路线,防止出现相同的或可以互相替代的货物在同一线路或同一流向上相向运输;当地或附近有某种物品,却要从超过合理货流图规定范围以外的远距离地区输入产品等现象发生。二是注意货物的有效配置。如在单个用户配送的货物不能达到车辆的有效载运负荷时,应考虑集中不同用户的配送货物,进行搭配装载以充分利用运能运力、尽可能地创造效益。另外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和组织货源,合理配载,尽量避免返空现象,以降低运输成本。三要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运输方式进行有机地整合,以实现运输成本的整体降低。

3、建立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首先要推行物流标准化。物流标准化包括商品包装的规格化、系列化,物流信息的条码化,装卸、运输、储存作业的集装单元化等。应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装备,对行业物流实行规范的物流用语、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要进行行业物流系统整合,通过改造、优化行业物流系统,建立行业物流中心或综合物流中心,使行业物流向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获得物流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5]

其次要将GPS、数据挖掘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中,帮助正确选定物流中心位置、编制配送计划、设计最优配送路线、合理安排货品的存储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控制物流成本,促进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利用网络化、信息化的优势,通过对整个物流系统资源的优化整合,发挥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资源优势,以降低整个物流过程的总体成本。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发. “十一五”我国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协调发展轨道[J].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员通讯,2006,5:45-47.

[2]张鹏,李聪.论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及其现实意义[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12:16-18.

[3]丁俊发.2005年美国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考察报告[EB].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5-11-25.

[4]寒金?.美国物流成本增长的推手是谁?[EB].中国联合物流网, 2007-7-31.

[5]邓风样.现代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45-248.

Study on Logistics Cost Control

Ye Qing

(College of 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Since logistics cost control makes up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in logistics, how to lower?logistics cost has become the critical means in increasing economic profits.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logistics cost in China,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reasons why the logistics cost remains high in China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研究 篇11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很多企业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越来越受到企业所重视,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备体系作为支撑。就目前而言我国在这方面跟国外比起来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我国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才刚刚建立不久,普遍缺乏适应性的过程,有些企业还在沿用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许多隐藏的物流成本得不到如实的体现,让企业管理者无法实行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信息的不透明也让使用者感到困惑。所以,降低物流成本该从哪方面进行,如何有效利用会计核算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按照物流的结构来进行分类,物流是包含多种成本结构的营运模式,首先是要以节约成本为主要目的,在节约成本前提之下要保证物流中流通的商品不被损坏。中间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成本,不管怎么说,企业领导者就是要将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使自身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物流其实不是单单的运输过程才叫物流,其中包括人工的费用、装卸的费用、保管的费用、分拣的费用等。它牵涉到一系列的问题,要降低物流的成本,首先要清楚物流的营运环节,然后再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

2)从物流成本的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成本:人工的成本、保管的成本、营运的成本、信息的成本和其它的成本。不管是从物流的性质还是结构来说,成本还是包括那几个方面,最终的目的要节约物流的成本还是要从这些方面去入手。

2 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1)很大一部分企业的物流成本在会计核算中范围不明确,现在对物流成本的核算还没有统一的规范,很多企业还没有真正掌握物流成本的概念,关系到企业内部的物流成本就更不清楚或者干脆是不知道其中的成本。有太多的企业物流会计核算只重于物品买卖中物流产生的环节,不注重除了物流以外其它方面的核算。从核算的内容上来说,很多的企业只把外在的运输和仓储管理的费用列为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但是在企业内部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就容易被忽视,或者是干脆不列入核算中,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企业根本就没有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还有是缺乏真实性,会计核算对成本产生的费用就不明确,相关的人员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2)会计核算对物流成本的表达不明确。物流应该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设立单独的项目,物流成本如果不能实行单独的核算,就会跟其他核算数据相互混淆,各成本之间就互不明确,项目之间就显得十分混乱。不仅仅是物流成本的费用不明确,也造成很多费用成本的不明确,对企业来说经济上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物流的管理和绩效的考核产生了阻碍。

3)会计科目关于费用分配率的问题。企业中的间接费用也是物流费用的一部分,分配的原则是物流费用从其他成本费用中单独隔离出来,在物流成本的分配中存在许多的问题。而相应的从业人员根据这些数据所产生的决定也是错误的。

3 会计核算在企业物流中的方法

在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中,一般不会局限于其中某一成本核算对象,可以通过会计科目和账户细化的设定,对物流成本进行多角度的归类,满足企业的多方面需要。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需求制度适合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一般分为单轨制和双轨制。

1)根据财务会计对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称作单轨制。单轨制是把物流成本和财务会计中的成本结合起来进行核算的一种模式,在企业现有的成本核算基础上建立物流方面相关的科目。单轨制与物流成本中不相关的一部分直接化为企业其它费用账户中。是把现有的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其它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

2)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为双轨制。双轨制的关键是要把物流的成本与财务会计的核算体系分开进行,单独建立关于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而又独立的两套账户体系,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彼此之间又不会相互影响,为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

4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办法

4.1 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要树立好

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对象要明确,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企业范围内宣传物流成本是“第三利润泉”的观念,加强对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视。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应围绕货物运输费用、行政管理费用与存货持有费用三个部分来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4.2 建立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相关制度

相关制度的建立是物流成本管理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建立相应的物流核算机构,完善成本会计的核算制度。(1)各单位企业要建立相关的核算办法、核算程序、审批程序等环节的制度,促进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正确性和严肃性。(2)明确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工作岗位的责任,使其各司其职。(3)强化对物流成本核算的监管,对物流费用开支的审计、审批手续的监督工作要严肃的监督,完善对会计信息的披露,防止浪费与贪污现象的出现。(4)建立统一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标准,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之所以比较低,是缺乏清晰的认识、统一的核算标准,个别的从业人员对会计核算工作不严谨造成的。企业管理对物流成本管理的不同造成会计核算的不同,缺乏一种统一的核算标准,造成了这个行业的混乱。

4.3 对物流成本的核算应该单独设立

5 结语

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是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是否最大化的重要工作,任何企业都不应该忽视,我国的物流成本应用还处于研究发展的阶段,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能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益与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荣.关于现代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9(14):122.

上一篇:保险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下一篇:厄贝沙坦/治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