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核算方法(共12篇)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篇1
一、物流成本及核算
我国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2006) 中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构成》中进一步说明“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由于物流成本具有隐匿性这个突出的特点, 也就意味着物流成本的核算难度大。这是目前存在于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中的主要问题。本文较系统全面的介绍并比较我国先后出现的四类六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以供不同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一)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会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按照操作模式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1、建立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指的是独立于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之外, 建立专属于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
即企业实行两套账管理。一套为会计账, 由记账会计人员负责;一套为专门的物流成本账, 由物流成本核算人员负责。这种方法能在不改变现行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和体系下, 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但实施起来存在重复记账、工作量大, 且没有统一的核算物流成本的财务规范, 对核算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该方法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充足, 设有物流成本核算专岗, 并在计算机软件的配合下运用。
2、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一级账户核算, 是在现行会计核算体系下, 把物流成本从原有与之相关的账户里分离出来, 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
该账户进一步按物流领域、功能分别设置明细账。借方登记平时发生的各种物流成本, 贷方登记月末还原分配转出至有关成本费用账户的物流成本, 月末一般无余额。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避免两套账的重复工作量, 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 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缺点是实施起来要改变和调整现有的产品成本计算体系和财务会计核算方法, 且分离物流成本的工作没有统一规范, 对核算人员的会计和物流知识水平要求极高。该方法要求企业在制定好本企业有关分离、归集、还原、分配转出物流成本的具体操作规范的前提下, 配备好同时具有会计和物流成本知识的核算人员的情况下运用。
3、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核算, 是在不影响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不纳入现行成本计算的情况下, 在相应的成本费用一级账户下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
以此对物流成本进行账外和辅助计算、记录, 月末只要归集各物流成本的二级账户即能得出总物流成本。这种方法能在不影响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核算体系下, 全面系统地提供物流成本信息, 且核算方法和工作量都较前两种方法更简单易行。但该方法所涉及的物流成本二级账户的设置、登记、计算没有统一规范, 对核算人员的物流知识水平要求较高。该方法要求企业在制定好本企业有关物流成本二级账户设置、登记、计算的具体操作规范, 及配备好同时具有会计和物流成本知识的核算人员的情况下运用。
(二)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统计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是在不改变但倚赖于财务会计核算的基础上, 期末 (月末、季末或年末) 运用统计原理, 通过对已有的会计核算资料进行分析, 找出物流成本, 再按物流管理的要求对其归类、分配、汇总出物流总成本。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改变现行财务会计核算, 同时不会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量。缺点是与其他方法相比核算不够全面系统、结果不够准确, 且分析、分离、分配物流成本的难度大, 对核算人员的会计和物流知识水平要求极高。该方法要求企业配备好同时具有会计和物流成本知识的核算人员, 并在对具体操作进行规范的情况下运用。
(三) 会计统计相结合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会计统计相结合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是在不影响现行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下, 运用统计原理分析会计核算资料, 通过增设“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来归集物流成本。国标《企业物流成本计算与构成》 (2006) 中对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进行了规范, 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核算方法。
1、对于“可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中予以分离的物流成本”核算的步骤为:先设“物流成本”辅助账户, 按物流成本项目、范围分设二、三级账户;再去分析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全部成本费用账户, 从中找出物流成本的内容, 并在期中或期末 (月末、季末、年末) 将其归集至“物流成本”账户;最后通过填制统一格式的物流成本表来汇总企业物流成本。
2、对于“无法从现行成本核算体系中予以分离的物流成本”要采用相应的公式计算得出。这种方法能在不影响会计核算下提供物流成本信息, 最关键是有国家标准规范的核算步骤, 操作性强。但其工作量也不小, 且涉及到分析、归集、重新分配和汇总, 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企业应配备具有会计和物流知识的核算人员, 在国标的指导下运用该方法。
(四) 作业成本方式的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作业成本核算, 是通过作业成本方式, 将物流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物流作业、运作过程、产品、服务及顾客中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的基础是“成本驱动因素”理论:产品生产消耗作业并导致作业的发生, 作业消耗资源并导致成本的发生。其本质是要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合理基础———作业, 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发生成本的原因———成本动因上, 改变管理人员仅关注成本本身的思想。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为最基本的核算对象, 进行成本分析时可以细化到作业, 有利于企业发现增值与不增值作业, 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它能够为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提供更精准、有效用的成本信息。但同时作业成本法所能带来的收益要在较长的时期才能显现, 而且没有一个客观的计量依据, 无法准确地计量。要实施这种方法, 必须配合较高的人力物力成本、工作量大, 计算结果还依赖于成本资料的精确性, 并在成本分摊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主观性因素。
目前, 国内外公认这种方法是最有前途的关于计算和控制物流成本的方法。通过南京大学课题组对中国企业管理会计创新实践问卷调查的资料分析表明:我国目前有近三成的企业在分配间接费用时一定程度上采用了ABC法, 且企业成本中间接费用的比例越高、企业规模越大及越是高新技术企业, ABC法的应用程度就越高, 同时成本信息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201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财政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中提到“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 还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 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我国政府第一次在制度上引入作业成本法的理念, 并有望在将来制定出各行业统一口径的作业成本法标准。这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此举必将促使作业成本法在各行各业全面推开、加速推进其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财政部会计司杨敏亦指出, 适时予以引入作业成本法, 将有助于引导企业将产品成本核算与成本信息的分析和应用结合起来, 促进企业降本增效。
三、各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比较
现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见表1。 (表1)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规模来选择或组合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付翠英.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 2008.
[2]苏文兵, 熊焰韧, 张朝宓.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现状与理论解释[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10.5.
[3]于跃.引入ABC[J].新理财, 2014.2.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篇2
关键词: 物流;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成本管理
所谓物流成本是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货币表现。从某种角度看,现代物流研究的核心是围绕着物流成本展开的,物流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少的物流成本,实现预期的物流服务水平,或以一定的物流成本实现最高的物流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与物流服务水平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对物流成本的研究更是贫乏。笔者通过对顺德顺特电器、顾地塑料公司进行调查、实验,将作业成本法引入物流成本管理,就教于业界同仁。
1.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必由之路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面临的物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自动化日趋普及,物流技术、物流管理观念不断更新。在这种环境下,直接人工费用下降,物流费用提高,传统的成本核算体系形成了所谓的“物流冰山说”,导致物流成本的低估或模糊,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利于相关利益者及企业进行科学的物流成本控制。
传统的会计方法中普遍采用与产量关联的分摊基础,这种计算方法使许多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处于失控状态,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物流服务水平下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不能满足物流一体化的要求。物流活动及其发生的许多费用常常是跨部门发生的,而传统的成本计算是将各种物流活动费用与其它费用混在一起,归集为诸如工资、租金、折旧等形态,这种归集方法不能确认运作的责任,不利生产经营业绩的考核评价。而作业成本法有效地弥补了以上不足。
它把物流看作是一个起始于企业供应商,经过企业内部,最后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由此及彼、由内到外的作业链。物流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作业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物流成本则是各项物流作业的消耗,是物流作业链环节所有成本之和。如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物流成本的核算,物流成本就可按物流作业进行分类,然后把企业物流活动消耗的资源按资源动因分配计入各项物流作业中。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其分配的标准更符合客观情况,从而可以提高物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汇集各项物流作业的成本,就能很容易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不需要在大量的会计账目中搜寻物流活动产生的费用。这大大简化了企业的核算工作。现代成本管理越来越深入到作业层次上,进行作业计算与管理。与此相应,要求物流成本管理也要深入到作业,进行作业成本管理。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个明细的信息系统,提供更客观、更及时、更准确的物流成本信息,为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提供依据。传统成本核算法主要适用于传统的标准成本制度,反映业绩计量信息,从总括的物流成本信息中不易发现具体问题,难以带动企业整体工作的改进和长期目标的实现。而作业成本法通过对物流作业的追踪及动态反映,尽可能消除非增值作业,对各个物流作业进行成本考核和绩效评估判断该项作业是否高效,从中寻求改进的机会,提高增值作业的效率,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和控制能力。
2.物流作业成本核算
物流作业成本管理包括物流作业成本计算和物流作业成本控制两方面,它是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物流作业成本计算通过物流资源动因将物流资源分配到各个物流作业,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再依据物流作业动因,建立物流作业与物流成本对象之间的因果
联系,把物流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将计算出的物流作业成本与总体目标成本分解的物流作业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找出低效率、高耗费的物流作业,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使之达到预定的目标成本,从而实施物流成本的控制[1]。
2.1物流作业成本构成(1)物流资源:表明物流作业所消耗的成本源泉。
(2)物流资源动因:物流作业引起资源的消耗。物流资源动因是将物流资源分配给各个物流作业,是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的依据。它在资源的耗费和作业成本库之间建立起一个因果联系。
(3)物流作业和物流作业成本库:物流作业是企业将投入转变为产出的一系列物流活动,它是一些紧密联系的业务的集合。依据物流资源动因将物流资源分配给作业后就形成了各个物流作业成本库。
(4)物流作业动因:物流作业动因是将物流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的依据,它在物流作业成本库和成本对象之间建立起了因果联系。
(5)物流成本对象:物流成本对象是物流作业成本分配的最佳归宿。常见的成本对象有产品、服务、批次、客户、推销渠道、销售地域等。
(6)物流直接成本:指那些易于追溯到成本对象上的成本。
2.2物流作业成本法的计算
(1)分析和确定资源。企业的资源一般有人工、材料、机器设备、厂房等。在分析和确定资源时,有时需要把一些账目和预算科目结合起来组成一个资源库,有时需要把一些被不同的作业消耗的账目或预算科目分解开来。
(2)分析和确定作业。在分析和确定作业的过程中,要分清服务和作业的各个环节,把组织的活动分解为一个个可理解的基本作业。在确认作业时,范围太大会影响作业成本计算的效果;作业划分太细,则加重作业成本计算的负担。并且,作业不一定与传统的职能部门一一对应,有时作业是跨部门的,有时一个部门可完成几项作业。因此,在确认作业时,有必要对作业进行整合和分解,还可利用作业流程图来描述组织的作业及其相互联系。
(3)建立作业成本库。物流资源动因把物流资源分配给不同的作业(第二阶段确定的)形成物流作业成本库[2]。例如,某生产性企业产销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上:A产品实行的是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4 000件。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10件。所涉及的作业主要有七项:定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传票管理;一般管理。某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共计20 000件;B产品140批,共计1 400件。本月耗用的各类资源价值为:工资23 400元;电力4 800元;折旧24 400元;办公费8 500元;一般管理7 170元,本月人员及设施等利用程度为75%。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5元,B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8元。
(4)分配成本至成本对象。一旦将物流资源价值分配给物流作业成本库后,就可以开始确定物流作业动因,物流作业动因是物流作业中的一个作业的产出。所有物流作业动因确定后,便可依据这些动因,给各成本计算对象分配其应得的作业成本。
3.物流作业管理
作业成本法虽然起源于成本计算的精确性动机,但其意义已完全超越了成本计算精确性要求这个层面,深入到企业作业链-价值链重构, 英国论文格式乃至企业组织机构设计问题。但是,作业成本法只是认识作业链-价值链的手段,作业管理才能改造和优化作业链-价值链。因此,从作业成本计算发展到作业管理就成为必然途径[3]。
3.1重构作业链
物流作业管理的目的之一在于企业物流经营过程的持续改善,而物流作业链的重构是其中的核心与关键。重构作业链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改善措施,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尽量消除非增值作业。消除非增值作业是改善物流经营过程的最重要的环节。企业应对所有不必要的作业予以消除,对于那些无法彻底消除的非增值作业,应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成本及所消耗的时间。
(2)合并被划分过细的相关作业。对于那些被划分得过细的,却又关系密切、属性基本相同的作业应予以合并,以便减少成本动因的数目,降低系统的复杂性和实行成本,提高作业过程的总体效率。例如,可将“出库计划”、“出库管理”“出库调度”等作业合并为“出库协调”作业。不同作业是否有必要进行合并应视拟合并的各项作业的复杂程度、相互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能否适应管理的要求。
(3)作业分解。如果某个作业包含了不同类的业务,而这些业务中的每一项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那么,就应将该作业按业务的性质进行拆分,以便能提高作业效率。例如,“材料采购作业”中包含了“购货”、“验货”和“收货”三种不同性质的业务,可以按上述三种不同业务类型,相应分解为三项不同的作业。
(4)改善作业流程。作业流程的改善即是从作业层次上重新设计组织的各项工作,由于作业是组织的基本活动,所以重构作业,也即重构了组织,重构了物流。如果说设计和开发作业成本系统的过程能揭示物流的现状的话,那么改善作业流程便能使物流向更佳状况发展,使物流从“现在是什么样”走向“该怎么样”。
在改善物流作业流程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其一,努力寻找引起成本的根源。有些时候,有的非增值作业,如移送原料不能完全消除,这时许多企业就会想方设法使这个非增值作业更有效率。然而,企业的注意力更应集中在移送原料作业成本产生的根源上,从而找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其二,保持简单性。简单性是改善物流作业流程的一个重要原则。一般说来,复杂性都会引起成本的增加。企业中通常有下列一些引起复杂性的因素,如过多的供应商,过多的购货单,过多的应付账款,过于频繁的计划改变,作业功能和附件过多等,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管理者找到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
3.2合理配置资源
在企业物流活动开展过程中,资源总体利用效果未能最优化的原因在于不同作业的产出水平相差较大,致使个别作业利用率接近饱和,而其余作业利用率却与达到饱和状态相距甚远,由此造成人员空闲、机器设备闲置等资源浪费现象。企业只有首先明确各项作业利用率,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资源总体利用效果。利用作业成本法,企业易于获得作业利用率的有关信息,进而找出“饱和”作业和“过剩”作业。例如,利用前例中的信息,很容易计算出各项作业的资源利用率。
通过对上表的分析,容易发现“包装”作业的资源利用率接近饱和状态,而其他作业则存在明显的闲置,特别是“质量检验”作业,有近一半能力未能利用。这表明,“包装”作业是“饱和”作业,而“质量检验”作业是“过剩”作业。包装作业成为充分利用整个经营能力的“瓶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1)改进物流服务方式,降低物流活动中需要消耗的包装作业;(2)提高包装效率;(3)增加包装设备。
3.3优化作业
优化作业的目的在于降低作业单位产出成本,缩短作业时间和提高作业质量。实行作业优化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选择优化潜力较大的作业。企业物流的经营过程包含许多作业,在对物流作业进行优化时,应重点选择那些潜力较大的作业实施优化。属于这类作业的主要有:①无法彻底消除的非增值作业;②成本较高的增值作业;③作业时间较长的增值作业;④对其他作业影响较大的作业。
第二,缩短作业周期,降低作业成本。作业周期的缩短有利于增加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可提高作业产出能力,有利于降低作业成本。缩短作业周期的途径主要有:①提高作业人员的熟练程度;②改善作业方式;③优化作业安排;④与其他相关作业相协调;⑤进行技术设备更新。第三,提高作业质量水平。作业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客户价值,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为此,企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①以人为本,树立质量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②提高作业人员的业务水平;③加强设备维护;④进行设备更新。
参考文献: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篇3
关键词:物流 成本 控制
近日,商务部流通发展司有关人士在商贸物流发展专题发布会上透露,去年国内物流费用总额为9.4万亿,占GDP比重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7倍,其中保管费用为2.2倍,管理费用则为6.9倍。高额的物流成本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一大障碍。因而笔者拟从成本会计核算的角度探讨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旨在增加物流运营利润,探索一条本国物流行业走向国际化的成功之路。
1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
1.1 物流成本核算范围。要研究物流成本会计核算,首先要准确定位物流成本核算的范围与对象。
剔除行业的差异性,企业物流成本的范围大致涵盖了物流信息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装卸搬运成本、运输成本、物流管理成本、仓储成本、隐性物流成本等内容。其中,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点在于隐性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这类成本是企业还未实际发生,未体现在会计核算内容中,却必须纳入决策与管理范畴的成本内容。具体来讲,隐性成本主要涉及产品损耗、缺货和退货损失、回程空载、存货风险成本以及存货所占用资金成本等内容。
1.2 物流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目前,业界通用的物流成本会计核算主要有单轨制、双轨制以及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三种模式。
1.2.1 单轨制模式。单轨制会计核算模式是将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财会核算体系有机整合,基于产品成本核算内容适当增设“物流成本”的会计科目、凭证、账册,同时可灵活增设二、三级明细账目。在费用发生后,借记“物流成本”和相关明细账。直至期末,再结合各项物流成本余额将各项成本消耗分门别类地结转至成本项目中。
1.2.2 双轨制模式。双轨制成本核算需要设置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区别开来。单独建立物流成本的凭证、账户、报表体系。每项业务记账一式两份,分别交由财务部和物流成本账户备案。
1.2.3 设置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基于成本费用开设二级“物流成本”辅助账户。汇集二级账户的相关物流成本,就得到最终的物流成本。
第三种模式既不改变现有的系统,成本投入少,因而是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普通推崇的会计核算方法。
2 物流成本控制
2.1 现状分析。中国的物流成本何以如此之高?目前主流的解释是中国物流行业运营粗放,流通设施不足矛盾突出,中国幅员辽阔和产业布局结构跨区域。
然而,这种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我国目前还处于重化工业阶段,产业布局特点是能源性、资源性产品大多在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加工业的市场大多在东部和南部地区,长距离、低货值的大宗商品大跨度的运输多,货运量和周转量必然高。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单位GDP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要高得多,这是基础性因素。
物流业门槛较低,组织化程度较弱,以及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是重要原因。目前中小公司占比达90%以上,我国前20家公路运输型企业市场份额不到2%。即使是发达的上海,公路货运汽车的空驶率也比发达国家高3倍。
此外,还有体制性成本偏高的问题,比如高速公路收费、乱罚款等。九三学社中央一项调研显示,全世界70%的收费公路在中国,收费标准最高也在中国;在中国,只要货车行驶在路上,就难免不被罚款,一家正规的运输企业,每年上缴税收1000余万元,盈利是300余万元,罚款就要开支200余万元。行政性高收费、乱收费、乱设卡,这类体制性成本是我国流通领域最突出、最亟待铲除的。
2.2 成本控制方法。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为解决“营改增”给物流企业带来的税负上升问题,财政部和税务总局正积极研究相关政策,争取把公路收费也能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还有,关于物流仓储大宗用地减半收取土地使用税、物流业水电同价等政策都会进一步推进落实。除此之外还将推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鼓励专业化、社会化物流的发展,继续开展城市物流配送示范工作等。
从企业的角度来分析,要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一方面需要利用数字互联技术、第三方物流等提高行业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商贸物流的市场化,以降低物流成本为主要出发点,重点发展城市物流;降低商贸物流税负,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压低行政成本等,而更重要的是要反思交运仓储等基建领域的超前建设投资,使其增长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否则,若继续把基建投资等作为拉动GDP增长的主导性力量,那么交运仓储等的“通达”便利带来的不是商贸物流成本的下降,而是经济社会流通和交易成本的上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2006.9:10.
[2]杨萍,雷艳.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9(06).
[3]孙朝苑.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4]丁成芳.企业物流成本核算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9.
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 篇4
一、物流企业和物流成本
(一) 物流企业
物流包括流通加工、配送、装卸、运输、仓库等, 通过各种计划及其实施对资源进行控制, 并有各种操控手段, 将高效高质的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提供给用户。因此物流企业要对一系列综合业务进行物流服务, 包括运输、咨询、订单处理、管理模式、电子数据交换、采购、策划、运费谈判、生产控制、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当前主要有3种物流的运作模式, , 包括非固定型物流、产品物流和项目物流。
(二) 物流成本
与传统物流企业相比, 现代物流企业总收入中的单向物流业务收入比例, 以及管理模式、运作模式、业务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宏观物流成本是以社会在生产中的总体角度对物流核算水平进行考察。微观物流成本则是企业的物流成本。也就是物流企业在其他物流支持活动、相关信息系统、生产计划、预测、客户服务、订单处理、库存管理、物料管理、仓储、运输、采购等典型物流环节中产生的费用, 并排除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 以及不与物流活动发生直接关系的费用。
二、我国物流企业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企业发展非常迅速, 但由于起步较晚, 尚未形成成本核算方面的基层理论和可参考模式, 各物流企业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就是物流企业会根据自身对物流理念的理解和公司的性质来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当前物流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统一费率型成本核算法的应用问题
大型连锁超市的商品配送、物料配送一般运用统一费率型成本核算法, 也就是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主要是将财务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3项的费用加起来, 参照上一年的运行情况, 该方法对大型货物运输的成本计算法比较适用。该方法比较适用于单向客户, 属于会计简洁计算, 并没有形成有效的成本核算对象。
(二) 运输型成本核算法的应用问题
运输型成本核算法是运输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被我国大部分为流企业所沿用, 这是由于货物的运送传输是物流企业的工作重点。该核算方法的成本计算参考运输业务, 也就是详细的划分成本费用, 将其划分为仓储成本费用、运输营运成本费用、管理成本费用, 并将其进行简单的累加, 作为企业的物流成本。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的弊端在于具有单一性, 不能使企业的整体成本预控标准得到准确的实现, 不同业务和不同客户之间成本的整合与对比也无法实现。
(三) 服务型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问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规模大、功能多的特点, 其不仅为客户提供运输服务, 还为客户提供其他方面的高品质服务, 因此大多应用服务型成本核算法。该成本核算方法以企业常用的品种法为依据进行划分, 各品种具有不同的比例, 这也造成统一成本核算时具有较低的准确性, 成本核算体系不够合理, 容易出现混乱和盲目的情况。
(四) 倒扣型成本核算法的应用问题
邮政物流企业的快递往往用倒扣型成本核算法, 也就是以单项业务成本计算为依据, 根据百分比, 从收入中扣除一定的利润之后, 剩余部分就作为成本。然而倒扣型成本核算法也具有一定的弊端, 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核算实际发生的费用总额和道口得到的成本总额, 造成成本核算的工作量过大, 当代成本核算的理念也无法得到体现。
三、现代成本核算方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物流企业应该认识到成本核算对于企业稳定运营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并认识到当前一些成本核算方法存在的不足, 积极应用现代成本核算方法, 提高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能力。
(一) 运营成本法及其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物流业务包括装卸、运输等生产经营业务,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相应的业务成本, 也就是营运成本。物流成本中的直接费用往往会被计入某一业务成本之中, 而间接费用则会用分配计入的方式计入某一成本。
必须对成本核算的对象进行明确才能进行成本核算, 物流企业的业务成本明细账为成本核算对象。以此为基础分配物流业务费用, 并对成本核算对象进行计算。也就是将物流业务经营过程中企业产生资源耗费的承担对象确定下来。物流企业要以此为依据, 选择订单法或品种法。以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为依据, 对物流业务的性质进行区分。在实际工作中, 要对物流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核算。在经营的过程中, 物流企业会产生物流业务费用和物流劳务费用, 二者关系到企业的具体运作模式, 因此在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的成本项目进行确定是应该参考物流业务的运作模式。
运营成本指的是与生产服务相关的所有费用, 运输是物流企业的主要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因此运营成本法比较适用于我国的物流企业。营运成本法对物流企业的重要作用及其位置已经在《交通运输企业成本费用管理核算办法》《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得到了明确。
通过分析物流企业物流业务发生的费用和成本项目能够进行营运成本法的核算, 营运成本法的核算是对物流成本进行间接和直接的分配。分析相关项目之后能够将物流成本制定出来, 包括经营物流业务中的所有费用:间接运营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仓储工程费用、运输共同费用。从营运、增值、装卸、仓储、运输5个方面对物流企业的成本进行核算, 比较准确地把握物流企业的成本。
(二) 作业成本法及其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由于我国的成本核算方法具有特色性和特殊性的特点, 难以全面构建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平台, 因此可以积极应用作业成本法这种新型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方法是对客户消耗与物流企业的作业消耗值进行整合, 以作业的形式结合客户价值和企业成本。以各自的作业量为依据进行成本的最终核算, 结合了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
与上述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 作业成本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差异化的成本核算对象。作业成本法不仅全面核算的物流企业的服务与产品, 而且能够系统地核算发展的状况与物流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成因。 (2) 差异化的费用约束力度。在系统的统计物流企业的制作费用、服务设施开销、产品制作等方面的费用的同时, 作业成本法也能够统一核算员工薪酬和企业相关的财政支出。 (3) 不同的分配理念。作业成本法对直接产生的费用和间接产生的费用具有不同的分配理念。作业成本法不仅能够核算物流企业中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耗资金、消耗人力会消耗时间, 还能以资源使用情况为依据, 合理的划分层次, 使客户的合理分类得以实现。在这个基础上, 将差异化的作业标间设置出来, 以资源消耗的多少来安排资金和人力, 使物流企业的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应用作业成本核算法时, 先要分析物流企业的服务活动、渠道和客户订单, 然后将基本层面的消费确定下来, 将相应的层次划分出来。整合服务渠道、服务方式、客户订单所损耗的资源, 并且删除和生产与服务无关的作业项目, 保障成本核算界面的合理性。完成上述操作之后, 就可以定制分层次的作业基本结构, 筛选和整合物流企业的各项作业, 并进行自然选择, 从而形成作业成本库。以作业库为依据, 综合考虑物流服务和业务的水平, 对作业成本分配率进行计算, 以各业务在物流服务中消耗的作业量多少为依据, 对作业成本进行分配, 从而将各业务应该承担的作业成本计算出来。
四、结语
物流能够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 构筑完整的企业供应链, 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物流业能够使物流活动中的商品数量和质量得以保障, 并将商品送到所需人的手中, 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物流企业要获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积极改进和优化成本核算方法, 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物流成本, 加强物流企业的内控能力。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 简要探讨了物流企业及物流成本, 对营运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并分析了当前物流企业在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运营成本法,核算方法,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陆勇.谈作业成本法下的物流成本优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14 (11)
[2]陈桂才.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 (03)
[3]范昊祎, 尹庆珍, 张立永.乳制品运输成本及效益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 (17)
[4]谢芬芬.基于ERP的成本管理在物流企业的应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 (22)
[5]李会萍.浅谈卷烟物流企业的标准成本管理[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09)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篇5
传统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或是以一定比例和标准从总成本中抽取,或只是部分的记录、核算物流成本,无法准确的计算企业物流真实成本。本文在借鉴、分析现有物流成本及其计算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进行深入剖析,并在揭示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后,试图在不改变现行财务制度的条件下,为企业提供适合自己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以便激励企业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从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1)物流成本的概念、企业物流成本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和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现状;
(2)企业物流成本分类及物流成本的构成和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
(3)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和几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和比较;
(4)用会计和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恩希爱有限公司的物流成本分析。
五、参考文献
[1] 易华.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XX.
[2] 高建兵、黄岩.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研究[j].企业物流,XX(3):l02-113.
[3] 王平心.作业成本计算理论与应用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XX:l3-88.
[4] 柳岳青,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XX年硕士论文.
[5] 邓凤祥.现代物流成本管理―消除“物流冰山”:获取利润之第三源泉[m].经济管理出版社,XX.
[6] 连桂兰.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北京:物资学院学报,XX.
[7] 傅桂林.物流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XX
[8] 现代企业物流成本管理课题组.物流成本管理[m].广东经济出版社,XX(9):3-9.
[9] 李建华,顾穗珊.物流成本及其管理模式的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XX(1):88-94.
[10] 杨萍,雷艳.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商品储运与养护,XX(6):25-27
[11] 袁丽娟.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武汉理工大学, XX
[12] 陈小龙,朱文贵,张显东.abc成本法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和管理中的应用闭[j].物流技术,XX(6):14-15.
[13] 崔南方,钟秀丽.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增刊):52-5.
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及改进策略 篇6
【关键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改进措施
一、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物流管理作为中小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对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显得意义重大,这是因为企业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给予科学的管理。加上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利润更加透明化,为此中小企业应不断降低物流管理的成本。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劣势,若是想要在众多的中小企业当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做出一番努力。强化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完善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二、当前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意识落后、行动迟缓
1、物流成本核算意识不高。很多企业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未能够意识到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而是一味地提高企业的实际效益,但是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格外重要的。由此可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意识的薄弱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不仅如此落后的物流成本核算意识也导致了物流成本核算缺乏创新,沿用传统的核算方法导致物流企业核算工作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核算是财务部门的主要任务,与其他部门和人员毫无联系,这也是企业核算工作得不到进步的原因之一。
2、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后。在企业核算的工作指导中仍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和理论,例如部分企业仍是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作为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但是核算成本中不仅包含了生产制造成本、研发和营销成本,也包含相应的物流成本。其次很多企业忽略了物流的成本核算。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不全面
其次部分企业在物流成本核算工作上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例如企业对物流成本核算没有一个固定的内容和模式,另外企业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时,主要针对的是货物生产物流、销售运输物流、采购物流这三方面进行核算,但是却忽视了内部所形成的物流成本。一些環节没有加到现实物流成本核算当中,因此导致物流核算成本的相关信息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
(三)将物流成本核算与其他成本核算相混淆
除此之外企业在核算物流成本时容易出现混淆的问题,将其他成本与物流成本弄混是企业核算常见的问题。使得核算信息出现了混乱。例如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要素,会被核算人员分配到生产成本当中。其次会将物流管理人员的劳动资金纳入行政管理当中进行核。这种混淆的情况会导致企业成本核算出现错误,所获取的成本信息失真。
(四)物流成本核算程序缺乏科学性
最后在物流成本的核算上还缺乏一定的程序来遵循,例如容易产生将物流成本列入企业成本当中的错误,这种现象正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系统,加上核算人员的物流成本意识不足。不仅如此物流成本包含了较多方面,除了人工费用、运输费用之外,还包含了材料耗损、路线改变所产生的各类费用。企业既要承担物流成本核算工作,还要管理企业运营,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三、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的改进措施
(一)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工作不仅是当前企业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的重点,也是提高企业实际竞争力的真正需要,企业在不断创造效益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其中物流成本作为成本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企业全体成员应该积极地参与到企业核算工作当中,对于核算部门不合理的做法和行为可以提出批评与指正。其次企业应加强对专业核算人员的引进和培训,从而为实现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提高指明方向。企业成本管理需要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完善物流成本控制体系
企业要逐渐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这也是因为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在企业成本核算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企业却没有意识到自身在企业物流成本管理上的不足。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设计要紧密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以实现企业核算目标为构建基准不断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同时企业也可以积极吸取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成本核算工作经验,在今后的企业核算工作当中不断实践与尝试。
(三)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
企业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来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管控,从而保障物流成本能够得到单独的核算和管理。设立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账目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针对企业物流成本的差异设置二级分支账目。最后可以根据企业的自身需求,设置相应的物流成本会计凭证。
(四)其他
首先企业应做到明确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对象,随着物流成本的不断增长企业也应当做好信息披露工作。科学的核算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的完成,同时也能够保障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目前单轨制模式、双轨制模式、物流成本二级账户模式,这三种是当前企业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模式,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选出作为恰当的模式。
四、结束语
当前部分企业在成本核算工作上忽略了物流成本,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而言是不利的。为此本文针对企业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当中的不足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我国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有所指导和帮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能看出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内减少浪费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篇7
一、国外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1. 以总成本思想为核心的物流成本核算理论。
1956年, 霍华德·D.莱维斯、詹姆斯·W.克里顿和杰克·D.斯蒂勒撰写了《航空运输货物在物流中的作用》一书, 他们指出运费最高的运输方式要数航空运输, 但是航空运输又有着其他相对便宜的运输方式所不可超越的优势, 即可以快速直接地向顾客进行商品配送, 不需要中途转运等仓储环节以及由于时间过长导致的商品损伤, 从而节约了仓储费和维修费。因此, 应当结合运输费用的增加以及仓储费和维修费的减少来综合计算总体物流成本。霍华德等学者的研究开创了物流总成本概念的先河, 使物流活动分析的内容得到进一步深化。
美国的物流专家罗伯特先生认为, 对存货进行系统的管理就是物流, 这里的存货不光指处于仓库或车间里面的静止的存货, 它还包括处于采购途中或是销售途中等运动过程中的存货。因此罗伯特先生指出, 物流总成本等于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以及物流行政管理成本的总和。
总体来说, 在美国物流总成本核算研究一般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派别注重物流战略研究, 很多倾向物流战略研究的学者把物流创造价值与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Richardson (1995) 以及Gilmore (2002) 都认为物流控制着大量资源, 对现金流、盈亏数字有直接影响, 并且能通过连续生产和提高服务来增加价值, 与一个公司的顾客服务水平和财务收入有很强的关联。Fagan指出全球采购业务的迅速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商业战略, 在全球供应链中核算得到物流成本显得更加重要和具有战略意义。另一个派别注重物流成本效益优化研究, 一般分析物流成本的方法有回归分析法、以作业为基础的方法、优选法等。Fera (1998) 在对某公司全球外包战略可行性的研究中就有关成本的因素进行了确认和分类。Zoroya提出用回归分析模型来计算运输费用, 其中有三个变量用来测定哪些因素影响了运输线路的价格。van Dalnlne与vander Zon (1999) 提出利用作业成本法来计算物流成本, 帮助高层管理者分析财务信息以做出物流决策。还有一些学者应用优选法来分析物流成本, 试从整体上控制物流成本, 其中还包括了运输、采购与库存决策方案。
2. 以任务为目标的物流成本核算理论。
Martine Christopher于1971年率先提出了任务成本的概念, 任务成本, 实际上就是总成本。他认为在物流成本管理中应有总成本理念。在任务总成本理念下他又引申出了PPBS观点, 即任务总成本是由各部分功能构建的。与传统以项目为单位的成本结构相比, 主要表现在前者是纵向的成本结构, 而后者侧重于从横向考察成本结构。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任务成本的内涵。1982年Barrett试图建立一个框架体系来进行任务成本的实际应用, 他认为这个框架体系的目标是给企业提供一个物流过程的分析工具。
3. 以物流作业思想为核心的物流成本核算理论。
Pohien和Lalonde是物流领域使用作业成本法的拥护者, 他们认为, 物流过程是制造领域的衍生物, 同样存在耗费多种资源、生产多种产品、资源与产品缺乏相关性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的分配手段是以产品数量为基准, 当资源与产品过多时, 这种传统手段将造成成本的严重失真。作业成本法在制造领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在物流领域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利用作业成本法可以精确地分析物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耗费与成果, 对比其投入产出值, 可以找出存在的缺陷和漏洞, 从而改善物流过程、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Ray Mundy (2002) 给出了一个基于ABC管理原理的物流总成本计算公式:物流总成本=物流费用+所动用的物流服务资产的总价值×资产占用费率。这一方法为我们研究物流总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 但它们的实际应用离物流成本管理的实践要求还存在相当的距离。
4. 引入时间因素的作业成本法理论。
作业成本法虽然先进, 但是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技术含量高导致操作程序太过复杂、花费的人工工时太多。基于此, 卡普兰将时间因素与作业成本法相结合提出了新的时间作业成本法。这种方法不再估测资源分割系数, 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测定单位作业耗时, 并且将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这两个关键环节融合起来集中考察。这种方法相对灵活简便, 当一个作业中心增加或减少或变动作业时, 只需要对变动的单位作业耗时做补充测定即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由于未充分利用有效工时而造成的成本, 这些成本只是资源的耗费而不增加任何价值。由于时间作业成本法以单位作业耗时为分配基准, 故其能有效核算生产过程中的不增值成本。
5. 以类别为基础的物流成本核算理论。
日本在物流成本核算方面起步晚于美国, 但其后来居上, 无论是在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应用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日本运输省在反复论证后于1997年颁布国家级的规范性文件《物流成本计算统一标准》, 提出三种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1) 按照物流范围来划分的成本核算方法。企业的生产经营一般包括原材料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退货以及废弃物回收等。每个经营范围都有与之对应的物流成本, 这些物流成本数据的简单相加就是企业的物流成本数据。 (2) 按照货币的支付形式来划分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与物流成本相关的日常支出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公益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别经费和委托物流费, 这些费用的总和就是物流成本。 (3) 按照物流功能划分来核算物流成本。用在运输、保管、包装、装卸、信息、管理等物流功能上的支出总和就是物流成本。
二、国内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主要是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研究文献可以将国内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归纳为以下几种:
1. 营运成本法。
营运成本法来自于我国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 所以又称为传统成本核算方法, 即把物流费用按照是否能够对象化划分为直接物流成本和间接物流费用。张国庆 (2007) 在《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综述》中指出, 营运成本法就是在传统成本核算法的基础上, 将现有会计报表的成本资料,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主要是按人工工时、机器工时) 分离出涉及物流经营的费用单独进行成本核算。高想清 (2007) 在《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索》中指出营运成本法的思路是:对于能直接计入某一项物流业务的直接费用直接计入该项物流成本, 对于不能直接计入某一项物流业务的间接费用则选择单一的分配标准分配。
2. 任务成本法。
任务成本法认为物流各子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并根据客户重要性的不同提供不同水平的客户服务。该方法改变了传统成本法没有考虑物流系统各环节的具体运作过程以及横向的以部门为单位的成本结构, 变为纵向的以功能为单位的成本结构。任务成本法既能从总成本角度来强调物流系统内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性, 又能从系统的角度来提供对不同客户服务的成本信息, 强调的是整个物流系统的输出并确定与这些输出相关的成本。朱玉广等 (2003) 认为, 运用任务成本法分析客户赢利水平时, 应使用“可归因性原则”, 即共担成本不划拨到客户头上, 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 因为流程的快慢即效率的高低对共担成本的分摊是不一样的。周敏等 (2005) 运用了任务成本法的基本思想, 将企业物流服务分为若干种, 然后根据顾客特点与服务种类建立成本计量模型, 只要计算出企业对顾客服务所产生的作业集合, 即可算出成本。然而该方法核算过程繁杂, 在分配某项作业成本时往往存在人为因素, 导致结果不准确, 特别是公共作业领域, 如仓储成本的分摊等。
3. 作业成本法 (ABC) 。
作业成本法突破了产品的界限, 把成本核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它以作业为单位按照资源动因将企业所消耗的资源分配到作业, 形成作业成本, 然后把作业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成本对象, 形成成本对象的成本, 从而将企业间接成本和辅助资源更准确地分配到作业、生产过程、产品、服务以及顾客。它被认为是确定和控制物流费用最有效的方法。
4. M-A模型法。
M-A模型法是将任务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结合来对企业的物流成本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帅斌等 (2006) 在分析和比较任务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 将任务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构建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M-A模型框架。徐小函 (2008) 在《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一文中对基于M-A模型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用实际案例进行了具体的核算应用。但该方法没有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或仿真, 也没有考虑到时间成本以及一般管理费用的分配。
5. T-A模型法。
T-A模型法是基于作业与时间相结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董雅丽、李长坤等 (2008) 在《基于时间与作业成本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与方法》一文提出了一个新思路, 即在物流作业成本法的基础上加进了基于物流时间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构建了物流成本核算的T-A模型。其通过基于时间与作业相结合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型与方法, 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管理, 以进一步挖掘物流隐性成本, 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提供了新的途径。
6. Q-TA核算模型法。
覃爱琼 (2009) 在《基于QFD与作业成本法的Q-TA核算模型》一文中以不合格品和物料配送延时是否应纳入物流成本及拉动先进制造理论为出发点, 以满足下道工序为基准, 尝试对作业成本法延伸导入QFD (质量功能展开) , 提出Q-TA物流成本核算模型, 注意克服物流管理的薄弱环节, 进一步挖掘物流隐性成本。
三、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文献评述
通过上述文献综述发现, 诸多研究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对于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其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深化、推进物流成本核算和物流成本管理等都具有重大意义。但不管是传统的营运成本法、任务成本法还是以作业成本法为核心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综合来说其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 研究对象不够明确。
现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企业, 而企业包括很多类型, 不同类型的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也不尽相同, 所以不同类型的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也应根据物流成本构成的不同而不同。但“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搜集到的25篇文献只有一篇是把研究对象明确定位于铁路物资供应物流。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明确研究对象, 针对不同的对象来研究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使得同类型的企业核算方法一致, 从而使其物流成本具有可比性。
2. 研究内容不够全面。
现行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内容不全面, 只涉及部分物流费用, 大多核算的都是显性物流成本, 而没有真正核算占物流费用很大比例的隐性物流成本, 并且对于间接的物流费用分配不合理, 这都导致物流成本核算结果不够准确。比如:由于现行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会计科目来核算物流费用, 只将运输、仓储等对外支付的物流费用单列, 而整个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许多物流环节的费用被划入制造费用, 致使企业难以正确把握实际的物流成本, 从而企业间无法进行物流成本的分析比较, 也无法得出产业物流平均成本值, 因而无法真正衡量各企业相对的物流绩效。另外, 传统物流成本核算停留在物流成本的财务性指标的计算上, 以至于企业物流成本上升的责任不明, 物流成本管理无法为促进物流环节的优化决策发挥应有的作用。企业要想做好物流成本管理, 全面真实地把握物流成本, 必须站在战略管理的角度, 从战略物流成本出发, 既考虑财务性指标, 又考虑物流质量因素、时间因素等非财务性指标, 全面准确地核算物流成本, 为物流战略管理作出贡献。
3. 研究方法缺乏定量和实证分析。
现有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定性分析, 在以“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为题名搜索到的25篇文献中, 只有两篇文献运用实际案例对其进行了定量和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另外, 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一些有关物流成本研究的专著和论文中, 其表达的意思主要是促进研究的深化, 而对实际运用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很缺乏, 至于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则更少。所以, 今后应该较多地对物流成本管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并用实际案例指导实践运用。
参考文献
[1].Rain Kleber.Dynamic Inwentory Management in Revers Logistcs.Spring 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2006
[2].Gilmore, D..Achieving transportation excellence.Worl Trade, 2002;15
[3].杨萍等.试论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商品储运与养护, 2001;6
[4].张国庆等.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综述.物流技术, 2007;
[5].高想清.对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索.当代经济2007;9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篇8
一、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营运成本法主要是指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运营管理形式, 以计划、发展、调控、协调为主要方式, 对物流企业中的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流程和信息进行系统的统计和整合, 最终确定资金使用最少、设备流程最安全、服务质量最高的物流方向, 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式物流服务体系。作业成本主要是指通过对物流企业各个环节中的各种使用费用、人工损耗、设备损耗、材料使用等间接费用的整合, 通过作业模式练习到一起, 从而进行作业成本核算。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主要流程见图1和图2。
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比较
1. 比较两种物流成本核算模式。
对营运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模式进行比较, 可以通过对二者之间的核算适用范围、成本之间的内涵、核算对象等具体方面进行比较, 具体差异如下:第一, 营运成本适用于间接费用等小额物流企业中, 作业成本适用于间接费用较高的物流企业中;第二, 营运成本是对成本经济实质的一种总结, 以企业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进行核算, 作业成本是从管理学角度进行成本认识, 将物流物业成本定义为物流资源的消耗;第三, 营运成本只包括物流业务的直接费用, 对于企业的管理、组织费用等并未进行成本核算, 作业成本是对整个物流企业的管理、运行等过程的成本进行估算, 且不会增加劳务产品中各种价值的支出;第四, 营运成本是以一企业内部物流业务成本为最终劳务产品, 作业成本还包括物流成本形成的过程和形成的原因, 将资源、作业、制造作为成本核算对象;第五, 营运成本是将直接费用计入成本核算中, 间接费用根据标准进行分配, 作业成本是将物流业务发生的过程中资源的使用进行统计, 根据资源损耗情况进行每项业务的成本核算。
2. 比较两种物流成本核算管理。
营运核算管理成本的主要范围是对物流营运过程中的实际成本进行管理核算, 不包括研究成本、顾客成本等。营运成本是拥有明确管理核算对象的对象化核算方式。而且在营运管理中对成本信息的确定不准确。营运成本核算主要是对非固定成本进行管理核算, 忽略了企业内部固定成本。作业核算成本管理主要包括物流业务成本的整个过程, 是以作业为管理中心的一种管理。作业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企业内部不同作业部分运营时所消耗的成本和资源, 通过对不同作业进行统计分析, 达到降低作业成本的目的。因此作业成本是一种溯本求源、与经济统一的资源管理。
三、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选择
如何选择合理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主要可以通过物流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物流企业业务成本和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三方面进行选择。通过对物流企业自身战略目标的分析得出,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物流企业中, 大部分的物流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开始逐渐改变, 形成以营利为战略目标。在此目标中对于物流企业起步阶段的亏损与长期发展盈利之间的弥补尤为重要。该阶段的物流企业更加重视在物流发展过程中的作业成本问题, 因此以盈利为战略目标的物流企业应选择作业成本法更为有效, 反之选择营运成本法;通过对物流企业业务成本进行比较如果物流企业选择的是全程外包装的运作模式, 那么这种模式下的物流企业所使用的费用大部分属于间接费用, 因此更适合营运成本核算方法。而对于选择自营模式的物流企业, 此时物流企业划分出多种业务流程, 每项业务流程的费用属于直接费用, 因此更适合作业核算法;通过分析物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得出, 由于作业成本法是对间接费用的核算, 因此如果企业在物流业务成本核算过程中信息量较大, 就需引进大量的现代信息化系统。在业务涉及、运行、调配上使用完整的物流电子系统, 才能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
企业物流发展过程中, 物流企业本身拥有的管理团队和业务团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较高, 并且物流企业自身是以盈利为发展目标, 可以通过引进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进行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方式, 会取得更好的核算效果。但如果物流企业不具备上述的基本条件, 那么可以选择营运成本法进行物流企业成本核算, 效果更好。
摘要: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 电子商受到大家广泛的的关注, 随之而来的是对物流企业的关注。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良好运营和发展的基础, 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物流企业成本合算的作业成本法与营运成本法进行分析和比较。依据企业成本核算的模式、流程和管理进行差异对比, 进一步提出未来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方式。
关键词:物流企业,企业成本,成本核算方法
参考文献
[1]廖丽琴.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研究[J].经营管理者, 2014, 34 (03) :236.
[2]薛伟.完善企业成本核算体系推进企业科学管理与决策[J].科技视界, 2015, 06 (01) :182.
浅析企业物流成本核算 篇9
(一) 企业物流成本结构
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 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 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存储所进行的计划、自行和控制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就是物流成本。根据物流主要作业内容, 物流成本可以分为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仓储成本、订单处理和信息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可见物流成本是企业生产与销售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国际一体化的加强, 物流成本占企业经营成本的比例还会增加。然而, 很多企业却不能准确核算物流成本。如何将混入其他会计科目的物流成本全部抽取出来, 使企业的决策层能够清楚的认识物流成本发生的原因以及需要改进的方向是物流成本控制的关键。
(二) 物流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无法准确核算物流成本是原因有很多,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核算方法的选择。目前国内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方式来自成本会计核算, 而传统会计核算方法通常强调的是成本归类, 而不是成本发生的具体作业。反映在会计科目中就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物流作业记录在一个会计科目当中, 相同类型的物流作业可能又不在一个会计科目。例如企业在销售产品时, 由本企业承担的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等都计入销售费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用等又计入制造费用等。由于将物流费用分别计入不同的会计科目当中, 且各项费用几乎不能够以产量为基础, 分摊到各项产品当中, 在计算物流成本时, 会计不能够通过叠加或者增减直接得到。因此这种计算的不但结果准确度较差, 而且不能真实反映物流成本发生的原因和影响, 根本不能为企业优化物流作业流程, 提高决策效率提供参考。
二、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一) 作业成本法是核算物流成本的有效方法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 (Activity-Based Costing) 法, 即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家埃里克.科勒 (Eric Kohler) 教授于1941年提出的, 旨在解决复杂的制造环境下产品成品核算的问题。事实上, 这种以作业为核心计算成本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产品制造成本的核算问题, 同时也能够有效核算物流成本。这是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特征决定的。 (1)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理论认为, 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业组成的, 企业每进行一项作业都要耗用一定的资源。而物流成本是对不同的、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物流作业发生成本的统称, 每一项物流作业都会耗用企业一定的资源。因此作业成本法的思想可以应用在物流成本核算。 (2) 以作业为核心核算成本的作业成本法强调成本的追溯, 而尽量避免分摊方式。这种成本的可追溯性不仅能够解决企业物流成本跨度大, 分散广的问题, 同时因为分摊成本相对较少, 可以更精确的计算物流成本。 (3) 作业成本法在核算成本时重点强调的是成本发生的效用, 即成本的发生时候有利于价值的增值, 而不管成本是直接发生还是间接发生。这是因为作业成本认为并非所有的资源消耗都是有效的资源耗费, 也并非所有的作业都可以增加或转移给顾客的价值。利用这一特征核算物流成本, 不但可以精确核算每种产品的物流成本, 同时还可以明确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无效资源耗费或非增值作业, 从而明确企业优化物流作业的方向。
(二) 作业成本法核算物流成本的步骤
首先要选择或确定物流主要作业。物流主要作业通常可以分为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 (主要是订单处理) 、配送等, 但是这些作业并不是每个企业都会发生, 或者都是主要作业, 所以企业要根据自身特征选择或确定主要作业作为物流成本计算的基础。其次, 将各种资源耗费归集到同质成本库。成本库通常都是通过货币化来反应。这样各项资源的耗费就可以从企业会计的总分类帐中得到。再次, 选择成本动因, 并根据成本库分配率, 计算产品某成本动因物流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选择成本动因时, 一方面要注意其是否易于获得, 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成本动因与资源消耗的关联程度。否则将为计算过程带来困难, 并且会扭曲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最后, 计算物流成本。产品的最终物流成本是直接物流成本和各项成本动因物流成本之和。同时, 企业还可以根据计算结果确认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例]某工厂主要从事小型家电的生产, 其物流主要作业包括订单处理、采购活动、原材料和成品的装卸搬运及库存等。某月企业物流活动主要参数及衡量参数分别见表1和表2, 其中人员工资费用为42000元, 电费为1330元。因为本文主要探讨物流成本计算, 故在计算过程中不考虑其他成本。
(1) 计算物流成本。由于资料中直接给出了主要物流活动, 因此可以直接进行第二步, 确认各种物流活动的耗费, 并统一到同质成本库。具体见表3。
单位:元
在明确各项物流活动资源消耗后, 就可以选择成本动因。对各种产品的各项物流活动的成本,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作业衡量参数作为成本动因。这是因为衡量参数与物流活动成本密切相关, 且易于获得。然后将各项物流作业费用分配到各种产品当中。如订单处理成本计算如下:
订单处理作业的作业动因是订单份数, 本月订单处理20份, 则每一份订单的取得成本为:
每份订单处理成本=11140÷20=557 (元/份)
A产品订单处理成本=557×8=4456 (元)
B产品订单处理成本=557×6=3342 (元)
采购、仓储、装卸搬运作业均可参考订单处理作业成本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物流作业费用的分配, 由于这部分作业的成本动因复杂, 可以简化为按物流主要作业成本比例进行分摊, 从而确定费用的分配率。如:
主要物流作业成本=A产品主要物流作业成本+B产品主要物流作业成本+其他产品主要作业成本+期间费用
=25106.5+11253.5+3342+11288=50990元
其他物流作业成本分配率=17140÷50990=0.336
A产品其他物流作业成本=25106.5×0.336=8435.78元
其他计算类推。该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结果见表4:
单位:元
(2) 计算结果对企业物流管理情况的反应。通过表4可以清楚的认识到企业物流成本结构和分布, 同时还反应了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物流资源浪费较为严重, 反应在物流成本中为期间费用占用物流总成本的比例较高, 达到总成本的22% (15088.13/68120) , 具体表现为仓库利用率较低, 装卸搬运能力闲置较为严重。另一方面是非主要作业比例较大, 达到物流总成本的25% (17140/68130) , 这说明其他物流作业管理不但分散, 而且作业效率也较低。因此, 企业一方面应该将多余的库存和装卸搬运能力出租或出售, 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对其他物流作业进行优化重组, 提高作业效率, 降低运行成本。
参考文献
[1]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管理会计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研究 篇10
1.1 采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采购供应链管理是当今ERP领域的热门话题, 几乎所有企业都无一例外地是采购供应链上的一环。通过良好的采购供应链管理运作获得巨大收益的大公司越来越多, 如沃尔马、家乐福、宝洁、HP、Dell等著名企业, 经过采购供应链管理技术的集成, 在减少成本、降低库存、提高服务响应速度等方面, 已节省了数亿美元, 同时还改进了经营效率和顾客满意水平。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 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快和领域的拓宽,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关注和重视采购供应链管理, 尝试实施采购供应链管理战略。
第三方物流 (简称3PL) 将成为中国企业开展采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支撑。第三方物流的充分发展, 是支持中国采购供应链管理走向成熟的重要条件。
过去, 中小企业往往难以承担其昂贵的采购供应链管理系统实施成本。但随着采购供应链管理软件市场的逐步成熟, 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实施成本已大大降低。中小企业比以前更方便地得到信息技术的支持, 顺利地实施采购供应链管理战略。
1.2 传统成本管理的缺陷
1.2.1 企业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
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企业, 成本管理的动力也应来自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但是有些企业并未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成本管理仅限于对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中有关成本条例的遵守和执行, 而忽略成本管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
1.2.2 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综合体现, 是企业内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关系。低成本意味着以较少的资源投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获得高效率, 但这未必就是高效益。
1.2.3 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内容僵化、手段老化
许多企业只注意生产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忽视供应过程和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产后的成本管理, 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以及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管理。一些企业的事前成本管理薄弱, 成本预测和成本决策缺乏规范性、制度性, 可有可无;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严肃性, 可增可减。因此造成事中、事后成本管理的盲目性。
2 采购供应链管理下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
2.1 全面成本法
采购供应链管理过程中, 为了实现客户满意度, 有效进行采购供应链物流管理, 可以建立采购供应链的全面成本模型, 以突现其中的物流成本, 同时了解全面成本的形成过程。采购供应链的全面成本构成模型, 它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渠道成员的成本因素以及相关的价值因素。全面成本管理的思想基础是全面质量管理, 即强调企业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
2.2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基本原理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是沟通企业资源与最终产品之间的桥梁。
2.3 目标成本法
目标成本, 顾名思义, 它既是一个目标概念, 又是一个成本概念。因此, 关于目标成本的特点, 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从目标的角度来看, 即除了具有一般目标、管理目标和企业目标的普通特点外, 还具有成本属性, 即这种目标的内容实体是成本。从成本的角度来看, 它除了具有一般成本的特点外, 还是一种表示未来发展方向、对象化成本, 是一种具有管理目标特性和企业目标特性的成本。
3 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运用
3.1 把职能性费用降到最低水平
例如, 在采购的时候,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条件, 能压低购买货物的进货价格和有关服务费用。在运输货物方面, 则要压低货物的运输费用。在处理存货的时候, 要把存货保持在最合理的低水平上。在操作货物仓储的时候, 必须把仓储预算经费降低到最低水平。在生产过程中, 则必须把每一件产品的附加值成本尽量降低。然而包装方面, 则必须坚持最低限度的包装成本, 达到产品质量, 市场价和包装的三者合理统一。据统计, 大约50%, 甚至更多的公司企业和生产厂商承认, 只要他们的职工在其职能责任范围内加倍努力, 成本的降低必然是大有空间的。同时, 也必须看到, 当某业务系统内的一部分职工通过优化操作, 达到降低成本新水平的优异成绩的时候, 给同样业务系统内的另外一部分职工所带来的可能是经济性惩罚。
3.2 把交货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必须指出, 把包括交货成本在内的各项职能性成本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仅仅是一个经营管理原则,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业务经营守则, 更不是交货价越低越好。凡事都有一个限度在采购 (purchasing) 的过程中, 必须看到, 运输模式、包装要求和产品资源地理位置的选择对于交货成本的降低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仓储和生产基地的远近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交货成本。对于生产厂商和客户自己的货物搬运也可以用同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必须指出, 有些生产厂商从供应商进货 (原材料) 和向客户送货两个流通上做了大量的管理工作, 却没有跟踪和分析他们自己内部流通渠道的管理过程中必然发生的成本, 其实这种成本的充分认识将有助于降低交货成本。据估计, 这种不认真核算产品在企业内部之间流通过程中所发生成本的生产厂商在全球总数中大约占25%, 既然认识都没有, 当然更谈不上节约成本。
3.3 进一步降低企业销售增值成本
依照欧洲和国际经济标准模式。所谓“公司企业增值”成本的概念是属于第二阶段的成本。那么什么是公司企业贡献给采购供应链的增值成本?这种增值成本实际上是在物资所有权总成本以外的附加客户价值。现在的企业正在开始致力于降低与市场营销、销售、工程技术支持、场地服务支持、信息技术费用, 通用和行政费用有关联的成本。
3.4 减低与最接近的贸易伙伴有关的企业内部附加值成本
到目前为止, 不少企业和公司没有对企业内部之间的成本交换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研究集中在个别公司企业或者企业财务分析上。而第五阶段要求处理的是对“直接供应人, 客户和中间商”的成本分析。分析的重点迄今已经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的, 例如包括企业的客户、供应人, 也包括中间人, 如物流服务供应方和信息技术供应方。
去除中问环节和加入中间环节在解决那一种方式的功能最佳的时候都必须要予以考虑。例如应该由谁, 通过何种方式提供关系到以下内容的服务:客户要求的预告和时间安排, 存货的管理和补充、运输、仓储、组合、货物储存跟踪和存货出入、工程和技术支持、产品失败分析、市场营销和产品销售。
4 结论
我们需要大力推广和普及物流成本管理理论, 特别是物流成本核算理论, 让企业管理人员了解先进的物流成本理论并将之不断应用到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只要在这种前提下, 企业才能强化对物流成本的管理, 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提出更好的物流成本管理理论。企业需要设计合理的管理会计系统, 同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 引进适合企业的信息处理系统, 并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掌握这些系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提高对物流成本的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篇11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物流企业;物流收入;物流成本
会计界关于如何核算物流企业成本以满足财务会计需要的理论研究和实务探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物流收入的探讨相对较少。纵观研究结果,大多仅局限于如何为物流成本管理提供成本信息的研究层面,并且希望有一套能指导物流企业会计核算的制度或规定,不能为物流企业对外进行财务报告的成本核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务指南。以下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了物流企业收入和费用核算中的一些实用性的想法。
一、物流及物流企业概述
物流是指运用现代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将信息、运输、库存、仓库、搬运以及包装等活动综合起来,从生产地到消费地之间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集成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优化库存结构、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实现时间和空间的效益,满足企业经营的需求。
物流企业是集联运、仓储、装卸、转关、分送、加工、通讯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经济组织。物流业务环节多,服务方式多样,各个业务环节既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互相组合形成业务链。物流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可能经营单项服务,也可能经营多项业务连环组合综合服务,因此物流营运收入应按物流经营的环节和服务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提供物流单项环节的单一劳务和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劳务。物流成本则可以按照提供的劳务种类进行分类。
二、物流收入的核算
1.物流收入的确认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收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结合物流企业的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物流收入进行确认。
收入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了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对于一般企业,营业活动很容易界定。而物流企业为社会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和其他相关劳务,其营业活动相对多样化,但这些活动都是直接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关联的,都属于物流企业的日常活动,故源于这些活动的经济利益的流入都应确认为企业的营业收入,而其他非营业活动所产生的利得则不能确认为收入。
收入应当是最终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应当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且该经济利益流入必须是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含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根据物流的流转环节多、协作群体多的特点,企业会将物流服务的一部分业务分包给其他物流服务供应商,同时支付相应的物流劳务费用。因此,物流劳务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只能是企业收到的所有劳务款项在扣除支付给其他合作群体的分包业务费之后的金额,即收入应确认的金额。
收入属于劳务合同收入。物流企业所提供的劳务一般应通过劳务合同进行体现,且在提供劳务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可能引起合同变更,所以,物流收入应包括初始合同规定的初始收入以及因合同的变更、索赔及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2.物流收入的计量
对于单一合同劳务,企业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中对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方法进行计量。企业应按照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否可靠估计分别对物流劳务收入进行计量。能够可靠估计劳务交易结果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计量,按照提供的物流劳务交易的完成进度确认相应的收入。不能可靠估计劳务交易结果的采用可补偿劳务成本法计量,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劳务收入;部分得到补偿的,按照得到补偿部分确认收入;不能得到补偿的,不确认劳务收入。
对于综合合同劳务,企业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进行计量,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企业可以把一项综合合同劳务分立成多个单一合同劳务进行计量:
(1)每项单一劳务均有独立的劳务提供计划;
(2)每项劳务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单独确认;
(3)与客户就某项单独劳务进行谈判时双方均能够接受相应的条款。
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而无法分离,则视同为劳务交易的结果无法估计而采用补偿劳务成本法计量,按照已完成某一单一劳务的实耗成本计量收入。
3.物流收入的记录
由于物流收入具有多元化和分散性的特征,其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其他行业相比有一定的差别。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来核算企业的收入,并按照业务种类来进行明细核算。由于物流企业的合同(尤其是综合合同)间均有相同的劳务,故不能按照具体的劳务种类来进行明细核算,代之以业务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为了全面反映每一合同的收入构成情况,企业可在每个二级科目下再按照收入的种类来设置相应的三级明细科目。具体的会计科目体系如表1。
三、物流成本的核算
1.物流成本的确认
根据物流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结合其提供服务相关的费用属性,物流成本应包括以下内容:
运输成本,与提供物流劳务直接相关的运输费用,包括人工费用、营运费用及其他与运输相关的费用。
仓储成本,与提供物流劳务直接相关的仓储费用,包括人工费用、营运费用、仓储合理损耗费及其他与仓储相关的费用
装卸成本,与提供物流劳务直接相关的装卸费用,主要包括人工费用、营运费用、装卸合理损耗费及其他与装卸相关的费用。
包装成本,与提供物流劳务直接相关的包装费用,主要包括包装材料费用、包装机械费用、包装技术费用、包装辅助费用、包装的人工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配送成本,与提供物流劳务直接相关的配送费用,主要包括配送运输费、分拣费用、配装费用及其他与配送相关的费用。
流通加工成本,与提供物流劳务直接相关的流通加工费用,主要包括流通加工设备费用、流通加工材料使用、流通加工人工费用及其他与加工相关的费用。
信息系统成本,与提供物流服务直接相关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费用,主要包括信息处理费、信息设备费、通信费等。
其他成本。
2.物流成本的计量
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物流企业只有单个劳务合同,企业所有的物流耗费都是为提供该合同劳务发生的,应将起全部计入该合同成本。但如果物流企业提供多个合同劳务,则应分别按各劳务合同归集费用核算成本,凡是能直接属于某一合同劳务的直接费用,应直接计入该合同劳务成本;凡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合同劳务的间接费用,应采用合理的基础分配计入各合同劳务成本。在分配过程中,企业应根据间接费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分配标准,可以选用的标准有重量、体积、劳务量等。
根据收入与费用配比的要求,企业在确认收入或会计期末,应结转相应的劳务成本,计入企业的营业成本。对于单一合同劳务,企业可以按照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否可靠估计分别对物流成本进行计量。能够可靠估计劳务交易结果的采用完工百分比法计量,按照提供的物流劳务交易的完成进度确认相应的营业成本。不能可靠估计劳务交易结果的,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结转劳务成本。
对于综合合同劳务,企业可以参照物流收入分立的条件分立成多个单一合同劳务进行计量。如果不符合分立条件而无法分离,则视同为劳务交易的结果无法估计而按照已完成具体某一劳务的实耗成本结转劳务成本。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是在分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的基础上,顺应时代特征会计发展趋势而制定出来的,它是适用于各种类型企业的通用准则,不可能针对某些具体行业作出特别的规定。尽管物流企业有其特殊性,但只要灵活运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按原则进行确认与计量,按需要设置会计科目,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会计管理是会得到完善和提高的。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宁哲,陈梅花.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支出与物流业务成本[J].会计之友,2006 ,7:86.
[2] 刘国武,贾银芳.关于物流成本会计核算基本框架构想[J].财会通讯,2004,4:10.
[3] 杨吉贵,严李浩.关于物流企业营运收入核算及营业税相关问题的探讨 [J].财务与会计,2005,10:67-69.
[4] 王镜.物流企业收人核算凭单设计与管理浅议 [J].管理现代化,2001,4:26-28.
Live with accounting guidelines to address the logistics business income and cost accounting problems
Hu Wei
(West China College of Management)
Abstract : modern logistics in China is an emerging industry, the accounting problems have not yet been satisfactorily resolved. But according to my amendment introduced the "Corporate Accounting Standards" system, the logistics business of the many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ased on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Business Enterprises" in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n the logistics of income and cost accounting problems were properly discussed. solve the logistics of income and cost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problems.
Keywords : enterprise accounting principles; Logistics; Logistics revenue; Logistics costs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探讨 篇12
一、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分析
目前, 不同企业计算物流成本的范围和标准不同, 导致企业间的物流数据不具有横向可比性。因此, 有必要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我国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 (GB/T20523—2006) 对物流成本的定义是, “物流成本指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即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下面对物流成本按照三种标准进行分类。
(一) 按成本项目分类
按成本项目分类, 企业物流成本由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构成。其中, 物流功能成本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 存货相关成本包括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1. 运输成本是指企业货物运输业务发生的费用, 包括货物运输业务人员费用、运输工具的燃料费、折旧费、维修保养费、租赁费、养路费、过路费、年检费、事故损失费、保险费和相关税金等。
2. 装卸搬运成本是指企业为完成装卸搬运业务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人工费用、营运费用、事故损失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3. 仓储成本指企业为完成货物储存业务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仓储场地费用、仓储的人工费用、燃料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折旧费、维修费和其他费用等。
4. 包装成本指企业完成货物包装业务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包装人员费用、包装材料费用、包装机械费用、包装技术设计与实施费用、包装辅助费用等。
5. 流通加工成本指企业为完成货物流通加工业务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流通加工业务人员费用、流通加工材料费用、流通加工机械费用和其他费用等。
6. 物流信息成本指企业为采集、传输、处理物流信息而发生的费用, 包括人员费、软硬件折旧费、系统维护费、通讯费等。
7. 物流管理成本指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及物流作业现场所发生的管理费用, 包括管理人员费用、差旅费、办公费、会议费等。
8. 资金占用成本指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负债融资所发生的利息支出 (显性成本) 和占用内部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 。
9. 物品损耗成本指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品跌价、损耗、毁损、盘亏等损失。
1 0. 保险和税收成本指企业支付的与存货相关的财产保险费以及因购进和销售物品应交纳的税金支出。
(二) 按物流成本产生的范围分类
按物流成本产生的范围分类, 企业物流成本分为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和废弃物流成本等五部分。
1. 供应物流成本指企业在采购活动过程中, 将企业所需原材料 (生产资料) 从供给者的仓库运回企业仓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企业内物流成本指从原材料进入企业仓库开始, 经过出库、制造形成产品以及产品进入成品库, 直到产品从成品库出库为止的物流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2. 销售物流成本指为了进行销售, 产品从成品仓库运动开始, 经过流通环节的加工制造, 直到运输至中间商的仓库或消费者手中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3. 回收物流成本指退货、返修物品和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等从需方返回供方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4. 废弃物流成本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 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的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流费用。
(三) 按支付形态分类
按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分类, 企业物流成本由委托物流成本和内部物流成本构成。其中内部物流成本按支付形态分为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
1. 材料费是指物流活动中发生的材料费、工具费、器具费等。
2. 人工费是指物流活动中消耗的人力劳务所支付的费用, 包括工资、福利、奖金、津贴、补贴、住房公积金等。
3. 维护费是指物流活动中因土地、建筑物、机械设备、车辆、船舶、装卸搬运设备、器具备件等固定资产的使用、运行、维护和保养而产生的折旧费、维护维修费、租赁费、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保险费、燃料与动力消耗费等。
4. 一般经费指因物流活动发生的差旅费、会议费、通讯费、交际费、交通费、办公费、水电费、煤气费、取暖费等。
5. 特别经费是指存货资金占用费、物品损耗费、存货保险费和税费。
二、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设计
(一)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
目前, 理论界提出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主要有三种, 即会计方式、统计方式、会计与统计相结合的方式。
1. 会计方式。就是通过凭证、账户、报表对物流费用予以连续、系统、全面的记录、计算和报告的方法。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把物流成本计算与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 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账户和报表体系, 物流成本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两套体系同步展开, 物流成本的内容在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正常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得到双重反映, 因此叫双轨制。二是把物流成本的内容与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和正常的会计核算相结合, 增设“物流成本”科目, 对于发生的各项成本费用, 若与物流成本无关, 直接计入会计核算相关的成本费用科目, 若与物流成本相关, 则先记入“物流成本”科目, 因此叫单轨制。
2. 统计方式。就是通过剖析企业现行成本核算资料, 找出物流成本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汇总, 从而得到所需的物流成本信息的方法。
3. 会计方式与统计方式相结合。就是部分物流费用通过会计方式予以核算、部分物流费用通过统计方式予以核算的方法。这种方法也需要设置一些物流成本账户, 但不像会计方式那么全面、系统, 这些物流成本账户有辅助账户记录的性质, 不纳入现行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笔者认同会计方式与统计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核算物流成本, 显性物流成本运用会计方式下的单轨制核算方法, 隐性物流成本采用统计方式进行计算。
(二) 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的确定
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以物流成本项目、物流范围和物流成本支付形态作为物流成本计算对象。目前大多数企业实施了会计电算化, 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大大减轻, 为企业从多个维度计算物流成本提供了可能。笔者认为, 企业可以按照物流成本项目、物流范围、物流成本支付形态三个维度计算物流成本。
(三) 企业物流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1. 显性物流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燃料及动力费用、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的摊销、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等, 辨别发生的原因, 属于为物流活动发生的耗费, 符合物流成本定义的, 应确认为物流成本。企业发生的直接用于某个成本对象的物流费用, 属于直接计入费用, 不需要分配, 可直接计入物流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企业为多个成本对象发生的物流费用, 属于间接计入费用, 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多个成本对象之间进行分配, 分配之后才能计入物流成本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在传统的成本核算中, 往往采用产品产量、直接材料、直接工时、机器小时、材料消耗定额、工时定额等多种标准分配间接计入费用。现代生产特点是生产经营活动复杂, 产品品种结构多样, 产品生产工艺多变, 经常发生调整准备, 使过去费用较少的订货作业、物料搬运、物流信息系统的维护等与产量无关的物流费用大大增加, 如果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的费用分配标准分配间接计入费用往往使费用的负担不合理, 导致物流成本信息失真, 不利于区分物流成本的责任归属, 不利于进行科学的物流控制。因此, 笔者建议采用作业成本法分配间接计入费用。
2. 隐性物流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隐性物流成本指现行会计核算中没有反映, 需要企业在会计核算体系之外单独核算的那部分物流成本。隐性物流成本主要指存货占用自有资金所发生的机会成本。存货占用自有资金成本需要在期末根据本月平均存货价值乘以行业基准收益率计算。其中, 本月平均存货价值根据月初结存存货账面价值、月末结存存货账面价值以及当月存货的变动情况来确定。如果企业无法取得有关行业基准收益率的数值, 也可采用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或企业内部收益率计算。
(四) 企业物流成本账户的设置
为了归集物流费用, 企业应增设“物流成本”一级账户, 该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 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物流费用, 期末, 将物流成本借方发生额从贷方转到“原材料”、“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结转后, 该账户没有期末余额。
实行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可以使用项目核算的功能核算物流成本。在“物流成本”一级账户下, 按照物流范围设置“供应物流成本”、“生产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和“废弃物物流成本”等二级账户;在每个二级账户下分别设置“自营物流成本”和“委托物流成本”等三级账户;在“自营物流成本”三级账户下设置“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等四级账户;将二级账户、三级账户和四级账户设置为项目核算, 设置“运输成本”、“装卸搬运成本”、“仓储成本”、“包装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物流管理成本”“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等十个项目目录。
(五) 企业物流成本报表的填报
国家标准《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中, 物流成本表按照三个维度反映物流成本信息, 物流成本表分为主表《企业物流成本报表》和附表《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报表》。
1. 主表的填列方法。通过项目多栏明细账得到主表《企业物流成本报表》所需数据。例如, 项目大类选择“物流成本”, 科目选择“供应物流成本”, 项目选择十个项目目录中的任何一个项目, 可以得到主表中“供应物流成本”这一列的数据, 同样方法得到主表中其他四列的数据。
2. 附表的填列方法。通过项目统计得到附表《企业内部物流成本报表》所需数据。例如, 项目大类选择“物流成本”, 项目选择为空, 选择统计科目为“材料费”, 可以得到附表中“材料费”这一列的数据, 同样方法得到附表中其他四列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易华, 张文杰.企业物流成本的内含界定与构成分析[J].物流技术, 2010, (9) .
[2].郑成宏, 聂淼.浅析企业物流成本的会计核算模式[J].商业会计, 2009, (11) .
[3].杜赵伟.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