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治理与开发

2024-07-28

区域治理与开发(通用12篇)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1

1 概述

平煤股份十二矿己15煤层标高-720~-770m, 厚度3.2~3.9m, 平均3.6m, 煤层倾角17~25°, 平均22°, 煤层瓦斯压力1.6MPa, 瓦斯含量18m3/t。根据《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 (AQ1026-2006) 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规定, 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按瓦斯含量小于8m3/t实施控制, 大于8m3/t的区域须预抽消突。本文所述煤层属于单一开采突出危险煤层。

高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卸压增透, 加大瓦斯抽采量来消除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目前常用的煤层卸压消突技术措施:区域性瓦斯预抽、超前钻孔、深孔注水、水力冲孔、水力割缝、深孔松动爆破和深孔控制爆破等。由于目标煤层顶板直接顶为7.2~17m灰色细沙岩夹砂质泥岩, 老顶为灰白色中粒砂岩, 直接底为灰色砂质泥岩和砂、泥岩互层, 致密坚硬。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不利于瓦斯的排放, 无上保护层可采, 且亦无下保护层可选, 对煤层瓦斯赋存影响很大。因此该煤层区域性防突措施采用大面积预抽。

2 水力压裂增透措施

井下压裂的基本原理是将压裂液高压注入煤 (岩) 体中原有的和已被压裂出现的裂缝内, 克服最小主应力和煤岩体的破裂压力, 扩宽并伸展和沟通这些裂缝, 在煤中产生更多的人造裂缝与裂隙, 增加煤层的透气性。

2.1 定向水力压裂

水力压裂是一项区域瓦斯治理措施, 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实用价值。但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复杂, 压裂施工中应用高压技术, 将高压水压入煤体后, 因煤层在原始状态下内部层理切割裂隙与原生微裂隙孔隙的规模和尺度存在差异, 以及这些弱面所在平面与原岩应力场中主应力方向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不同, 导致压裂液在侵入其中的顺序和运动状态上也不一样, 在顺序上表现为先从张开度大联接能力弱的一级弱面开始, 然后到二级的弱面, 最后到分层中的原生微裂隙和孔隙中。根据能量最低原则, 如果不加以人为导向, 高压水在煤体里将出现沿最弱面的无序流向, 只能压裂扩展一级弱面裂缝, 导致部分卸压, 部分应力集中, 虽然瓦斯解吸面积增大, 抽采效果有所提高, 但是由于出现应力集中, 为安全回采埋下了隐患。因此, 必须实施定向压裂。

2.2 己15煤层区域瓦斯治理方案

己15煤层顺层钻孔抽采布置如图1所示。

根据工业性试验及效果分析, 即使采用水力压裂穿层定向卸压技术, 仍不能解决局部顺层抽采瓦斯效果不佳的现象。主要体现为:裂隙在水压的过程中发育较少, 极大影响了煤层透气性系数的提高。主要如下:

1) 煤层埋深大, 地应力过高, 瓦斯压力大;

2) 起裂压力相对较小;

3) 穿层压裂, 钻孔过长, 无自由面, 容易形成局部应力集中, 为回采埋下隐患;

4) 措施单一。

3 钻爆压抽一体化防突措施

3.1 增设控制孔措施

深孔压裂控制孔主要在两方面起作用:一方面, 控制了压裂能量作用的方向, 提高了压裂能量的利用率, 改善了压裂的效果, 使得布孔区间周围的煤体充分地利用了压裂水的能量, 产生了范围较大的裂隙圈;另一方面, 控制孔起到了补偿空间的作用, 补偿了产生裂隙区所需的自由面, 使压裂后的煤体破坏得比较均匀而不会被重新压实, 同时不断释放瓦斯和地应力。提高单孔有效卸压影响范围, 形成“点”“线”“面”“体”相结合的卸压模式, 达到局部区域整体卸压增透的效果, 为瓦斯排放和应力释放创造条件。图2是水力压裂控制孔作用示意图。

3.2 穿层卸压控制爆破与水力压裂时空配合措施

深孔控制爆破后, 在掘进工作面上方的煤岩体中产生了压缩粉碎圈和贯穿导向孔的爆破裂隙面, 形成一个类似卸压带。由于压缩粉碎圈和爆破裂隙面的存在, 当水力压裂扩展至裂隙面时, 裂纹尖端就会出现钝化现象, 导致应力减弱。由断裂力学理论可知, 这相当于降低了裂隙扩展力;此外, 该裂纹若要穿过裂隙面而继续扩展, 则必须获得更多的能量。由于裂隙面的产生, 使煤岩体内原有的大裂纹被分割为两条或多条小裂纹, 使地应力重新均匀分布并充分释放。两种措施有序的时空配合可有效提高煤层透气性, 防止煤体和瓦斯突出。

3.2.1 布孔方式

从己14煤层高位巷道设计下行孔, 下行孔经过己15-31010机巷至己16-17煤层底部, 进行深孔穿层卸压控制爆破和水力压裂试验。先进行爆破, 利用爆破的卸压范围再进行压裂, 使爆破产生的裂隙与压裂产生的裂隙互相贯穿, 形成较大的裂隙网, 即在己14高位巷与己15工作面上方沿走向形成卸压面, 以达到整体卸压增透的目的。如图4所示。

3.2.2 技术参数

经过现场试验结果, 采用控制孔与相邻压裂孔的间距为3.75m, 控制孔与相邻爆破孔的间距为3.75m, 控制孔与控制孔的间距为7.5m, 两个相邻压裂孔的间距为15m, 如图5所示。

4 工业性应用效果分析

4.1 控制孔浓度的变化

在现场爆破前后控制孔浓度的变化值可以定性的分析爆破效果, 并可以用来衡量爆破影响范围。即在实施爆破前测量控制孔稳定的瓦斯涌出浓度C1, 爆破后每隔半小时测量控制孔涌出瓦斯的浓度, 取其平均值C2。根据控制孔的各点浓度变化, 又可得出浓度变化与钻孔间距大小的一般性规律, 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看出, 爆破前后控制孔的瓦斯抽放浓度显著增大, 同时显示长距离穿层控制爆破影响范围为4.5m左右。现场测得的影响半径与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的结果相吻合。

4.2 瓦斯压力变化记录

煤层原始瓦斯压力为2.85MPa, 长距离穿层控制爆破后, 在压力稳定时对机巷NO.1孔、NO.2孔、NO.3孔进行了综合瓦斯压力测定, 其值分别为0.3MPa、0.2MPa、0.2MPa。

注:P0为实施爆破前煤层瓦斯压力;P1、P2为实施爆破后, 观测孔1#孔、2#孔煤层瓦斯压力。

从以上数据和变化图可以看出, 深孔控制爆破后煤层瓦斯压力大幅度下降。P1孔瓦斯压力变化说明:爆破20min后, P1孔瓦斯压力由2.85MPa/cm2下降为2.74 MPa/cm2, 40min后下降为2.61MPa/cm2, 10h后下降为0.95MPa/cm2, 30h后下降为0.3 MPa/cm2, 当掘进工作面接近P1孔时下降到零。

4.3 煤层透气性系数对比分析

煤层透气性系数是煤层瓦斯流动难易程度的标志, 透气性系数提高的幅度大小是衡量深孔控制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实验室相似模拟试验导出钻孔瓦斯流动计算公式, 将各钻孔实际测定的参数值输入计算程序, 计算出透气性系数。透气性系数对比见图8。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 普通平行钻孔抽放时, 煤层透气性系数平均为0.0707×10-2 (m2/MPa2·d) ;普通控制爆破 (无水) 后煤层透气性系数平均为0.51233×10-2 (m2/MPa2·d) , 提高了57.3倍;深孔水力压裂后煤层透气性系数平均为1.60325×10-2 (m2/MPa2·d) , 提高了122.7倍, 最大可提高236.2倍。这说明实施深孔水力压裂后, 煤体内裂隙增加并扩展, 形成了较大范围的裂隙网, 单孔有效影响范围提高50%以上。

5 结论

经过对平煤股份十二矿己15采区区域瓦斯治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钻爆压抽四位一体化防突措施可大幅度提高煤层透气性, 提高瓦斯抽采浓度, 显著降低瓦斯压力及瓦斯含量。

2) 钻爆压抽一体化防突措施可控制水力压裂方向, 避免无序压裂, 消除单纯水力压裂技术所造成的应力集中, 使煤岩体实现整体卸压, 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2

区域旅游策划开发将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增加当地就业人口,调整就业比例,旅游策划项目的收入来源为餐饮、住宿、文化娱乐、旅游、物业、房地产、旅游纪念品等。休闲旅游和房地产的紧密结合将产生很强的经济联带效应,逐步增加居民收入,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本区域旅游策划开发项目作为一个以时尚运动为主题的旅游综合项目,大幅度提高本地第三产业产值,特别是旅游纪念品生产、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通、建筑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餐饮、娱乐、体育、文化、酒店、环保等产业的发展,使本地的产业链全面升级,在很大程度上能吸纳大量的劳动力。

据初步估算,旅游策划项目将增加直接就业人员300人,据国际经验,按旅游业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全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则保守估计项目的间接增加就业人口为1500人以上,大安旅游项目的开发运营,将促成游客的激增,有效拉动旅游收入,推动旅游经济的全面腾飞,区域旅游策划项目开发对周边村镇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拉动。作为大型旅游项目,将增加当地的第三产业产值,由于休闲旅游业的高附加值,也将推动提高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产值,特别是交通、建筑建材、旅游纪念品生产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餐饮、娱乐、教育、体育、物业管理、文化、酒店、会展、物流、环保等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的相关产业发展。

区域旅游策划项目开发与运营,将大大增加当地的税收,对当地的经济收入具有较大的带动作用,同时旅游策划项目有极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功能,作为有着鲜明特色的休闲旅游功能区,将增加整个周边地区的游客容量,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使得短线与长线相结合,增加游客来整个周边的次数。马术运动与旅游相结合的方式将增加固定游客数量,提升整个地区的人气,吸引大量游客停驻,从而辐射周边景区,提高周边景区的旅游收入,提升本地的旅游形象。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3

摘 要:在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的同时,雾霾、流域治理、污染物排放等区域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与单一城市的污染治理不同,城市群由于各城市距离较近,经济发展基础趋同,存在“毗邻效应”。通过制度类区域公共品供给可以实现城市群环境政策整合,其效果将远大于单一城市环境政策效果的加总。制度类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作为长效机制,将促进各城市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差异进行分工和合作,有利于解决城市群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市群;毗邻效应;制度类区域公共品;基础设施类区域公共品;区域公共品供给机制;产业结构;区位熵;污染治理;沈阳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061.5;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3007507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强调优化经济结构和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其中,优化空间发展格局成为新常态下的发展重点,区域合作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而区域资源环境合作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区域间竞争加剧的同时,区域间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也不断加深。流域治理、传染病防治、跨区域的公共建设、污染物排放等区域公共问题大量出现,使传统的地区“内部”问题变得更加“外溢化”和“无界化”,成为区域公共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区域相互合作,关于区域公共品的研究成为热点。相关研究表明,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区域公共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一种新的路径选择。因此,从区域公共品有效供给的研究视角出发,探索建立城市群资源环境整合治理机制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毗邻效应与区域公共品供给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深化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区域合作,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成为必然要求,也是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由于城市群各城市之间形成的毗邻效应会对区域资源环境问题造成重要影响,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其影响及应对策略。

以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为标志,经济学家开始深入探讨工业布局与区位条件的关系,劳动力、市场共享和服务、技术、知识外溢也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与重工业时期工业布局需接近主要能源原材料基地及主要消费市场不同,在新经济条件下,信息通讯技术、便捷的交通系统和商业环境的改善推动工业生产在相邻城市的集聚,由此产生了城市间的毗邻效应。毗邻效应主要描述由于城市功能和结构的变化,工业布局集聚状态下形成的区域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毗邻效应的存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城市间的地理位置相邻,二是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近。玛丽昂(Marion,2014)认为由城市群形成的集聚经济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会由于毗邻效应而增加环境风险。凯瑞(Currie,2009)的研究显示,由城市群形成的毗邻效应导致污染恶化将给居民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并降低劳动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瓦格纳(wagner,2009)认为,城市群毗邻效应造成的环境风险主要与城市间因竞争而放松环境管制有关;实证研究也证实在放松环境管制与吸引高污染产业投资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张华新,刘海莺:毗邻效应、区域公共品供给与城市群污染治理

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有利于解决由于城市群毗邻效应带来的环境污染恶化问题。区域公共品理论源于20世纪50年代萨缪尔森等学者关于公共品属性的理论研究,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国内外学者拓宽了其研究领域,开始探讨全球和区域公共品的理论范畴和政策含义。斯泰尔格林(Stalgren,2012)根据公共品的外溢范围大小,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区域公共品,存在于两个及以上相同或不同管理层级或部门之间,如在省区之间、地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区域公共品等,该范畴还包括跨越不同管理层级的自然地理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公共品。二是全球范畴上的公共品,利害关系和利益冲突涉及的范围在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或地区。桑德勒(Sandler,2013)的研究发现,不同行政区域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毗邻,较易产生对各地区都造成影响的带有共同利益的诸多问题,即毗邻效应,并因此需要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

城市群的性质符合区域公共品的研究范畴。国内外学者认为,城市群的形成是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群具有相同特点,比如:由不同等级规模与类型的城市依托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组成,城市群之间存在跨越边界具有外溢性的公共问题,需要借助综合运输网络和现代交通工具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毗邻效应明显,等等。从区域公共品的空间范围看,城市群区域公共品属于第二类区域公共品。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区域公共品对城市群的内部合作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优化空间布局的过程中,不但城市群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其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也有融为一体的趋势。区域内的公共问题成为城市群作为整体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各城市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制定相应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法规政策,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必定出现愈演愈烈之势,经济发展中形形色色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也必定严重破坏整个城市群在环境治理方面合作的基础。因此,城市群污染治理离不开区域公共品的有效支撑。

二、案例研究:沈阳经济区的毗邻效应与污染治理

1.沈阳经济区资源环境特征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范围覆盖周边七个主要城市(鞍山、本溪、营口、抚顺、辽阳、铁岭、阜新),是东北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面积最大的经济区,在辽宁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具有距离近、城市规模大、城镇化水平高的特点。八城市中沈阳、抚顺、鞍山的人口在百万以上,辽阳、营口、本溪的人口超过50万,铁岭、阜新也达中等城市水平;在这一城市群内,还有县级市7个、小城镇441个,城镇化水平超过54.2%,在全国居于前列。沈阳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辽宁省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61.2%(见表2),其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大都是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消耗,该发展方式带来了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弱化等诸多挑战。具体而言,沈阳经济区城市群的资源大多以煤和钢铁为主,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相对集中。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资源存在过度开采情况,部分城市如营口、本溪等,煤矿、菱镁矿、铁矿采易弃难、滥开滥采的现象较为严重,现有资源接近枯竭,环境整治和经济转型任务艰巨。而且由于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被粗放使用,经过不断累积还形成了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城市功能不健全等问题,整个城市群也因此发展后劲不足,崛起乏力。

其次,高耗能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大量废气、污水和固定废弃物,极大危害生态系统和生活环境。2013年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废物排放量中(见表3),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占全省的79.13%,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占全省的71.39%,这两种有害物质是高耗能产业的主要排放物。除此之外,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以及工业粉尘的排放量也都超过全省排放量的50%,工业废水排放量也接近全省排放量的半数。

最后,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大量增加造成诸多的矛盾,而这些矛盾又会加剧危害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城市群发展的恶性循环。沈阳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资源性缺水严重,水质重度污染,已导致城乡环境和群众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工业用水不足;大气污染十分严重,沈阳经济区城市群是典型的北方燃煤地区,燃煤集中度高,存在局部区域爆发酸雨甚至“烟雾事件”的可能性。沈阳经济区城市群内的重化工业比重偏大,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偏高和结构性污染较严重等问题,并超过了环境容量,所有这些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影响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由此,经济发展与资源、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并带来企业对资源的争夺和粗放使用。在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成本提高,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就会选择在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包括不使用环保设备或不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等,这样最终严重破坏了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除此之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城市的扩张,资源环境问题蔓延到农村。由于城市扩张需要土地等资源,导致农村土地问题严重,土地资源的承载不堪重负,耕地资源已经饱和。另外,农村的生态环境正在遭到严重破坏,除农业自身的畜禽养殖、污水灌溉以及施肥和使用农药等导致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外,城市工业生产和生活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向农村转移,如工厂搬迁到郊区生产等,加剧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并由局部性问题发展为普遍性问题。

2.毗邻效应对区域公共品供给的引致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经济区经过粗放发展的一段历史之后,发展后劲不足,许多城市面临着转型,经济发展几乎停滞,并产生了大量职工失业等一系列问题。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下,今后的发展需要高瞻远瞩,将可持续发展放到发展的首要位置上。由于区位、经济和历史等原因,沈阳经济区存在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且由于城市群的环境问题具有跨越界限的外溢性,产生了典型的毗邻效应。

沈阳经济区的主要城市之间距离很近,各市与沈阳市的距离在两小时车程以内。而且存储资源的类型接近,主要城市在产业结构上也非常相似。根据三次产业结构分类,沈阳经济区的三次产业比重如表4所示,主要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均大于第一、三产业比重,有些城市甚至远大于其他两个产业之和。由于现阶段第二产业多为重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势必会增加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压力。

具体而言,作为重要的机械加工、钢铁生产和原料采掘基地,沈阳、鞍山、抚顺、本溪等城市拥有大量的高耗能大型企业。由于多个城市均大规模发展高能耗产业,而且资源较少得到高效地开发和使用,形成大量资源深加工度不足、技术含量低的小铁矿、小煤矿,资源没有得到高价值使用,部分城市在长时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后出现资源保障能力降低或资源枯竭等问题。以铁、煤为例,沈阳经济区各城市过去大多富有铁、煤等矿藏,但由于产业结构相似,这些矿藏较少实现规模化开采和生产,浪费了大量资源。

区位熵代表专业化率,可以清晰表明某一地区特定产业与其他地区相比较的专业化水平以及该地区在更高级别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同时,区位熵也被广泛应用于产业结构分析,以确定地区主导产业。一个地区的某一产业区位熵大于1,表示该产业的产品多于本区域的需求量,即存在剩余,且该数值大小还决定着这一产业是否能成为主导产业。如表5显示,沈阳、抚顺、本溪、鞍山、辽阳制造业的区位熵值分别是1.040、1.471、2.278、1351、1.205,表明沈阳经济区的多数城市都在推进制造业发展,城市群之间的产业同构性较强,互补性差。本溪、铁岭、阜新、抚顺采矿业的区位熵值分别是2.765、3.507、5.57、3.793,表明这4个城市都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并且采矿业成为其主导产业。对资源的同时采掘极易造成资源的枯竭,使这些城市面临艰难转型,影响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后劲。从环境、水利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区位熵值来看,沈阳、抚顺、鞍山、本溪、营口、辽阳、阜新、铁岭八个城市均高于1,表明沈阳经济区的各个城市在污染防治和水利建设等领域均已进行较多投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其环境治理效率相对较低。

国内外研究指出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依靠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而沈阳经济区的区域公共品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作为“硬件”的基础设施类区域公共品供给不足。如城市间的通信、交通以及专业用途公共项目等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设施,该类公共品通常具有物质形态,作为主要服务于全区域的大型公共品,是整个区域统一、协调的硬件。沈阳经济区的基础设施类区域公共品的供给存在不足,表现在建成交通公路总里程不到全省的50%、环境监督和治理类区域公共设施缺乏以及统一的区域信息调度不足等方面,阻碍了区域的协调发展、资源的统一利用以及环境的整体治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实现清洁生产。由于各级政府机构难以统筹治理环境,城市群环境基础设施难以整合,造成资源的持续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

二是制度类区域公共品供给不足。如果把基础设施类区域公共品供给比作沈阳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硬环境,那么制度类区域公共品则是影响沈阳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更深层次的软环境因素,从根本上影响着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首先,作为城市群整体发展、环境成本统一补偿和资源统筹开发利用的制度基础,制度类区域公共品供给不足会导致各城市在产业发展上各自为政,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关系密切的产业同构性强,难以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造成区域产业结构整体不合理,成为城市群环境和资源问题加剧的主要原因。沈阳经济区城市分布相对密集,但由于行政壁垒导致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选择主导产业时仅限于本市范围,不能形成统一的规划,在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各地对区域内容易开发又有市场的自然资源争相利用。

其次,制度类区域性公共品供给的不足也极易造成治理资金投入不足且缺乏统筹使用。高耗能产业也常常是高污染产业,在消耗大量资源的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如废气、废水、废渣等。由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间距离较近,各城市在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产业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极易影响其他城市,造成本城市的环境保护成本外部化。由于统一防治、治理环境污染制度的缺乏,各城市污染排放与其成本极不匹配,相邻城市环境治理成本难以补偿,每个城市都在选择最大的污染排放量和最少的污染治理成本,因此环境保护的压力主要由省里承担,导致环境治理资金相对于环境的污染远远不足。资金投入不足降低了资源开采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产业化程度降低,技术水平滞后,部分在建工程不能按时交付使用,保护资源环境需要的部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无法取得明显进展。

最后,在治理污染时,各地各自安排自己有限的资金,资金的使用缺乏统筹,不能形成规模效益,导致资金的利用效率较低。例如主要城市均存在污水处理费收缴率偏低的问题(污水处理费收缴率低于50%)。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城市群环境治理制度,各地都不重视污水处理问题,而重视招商引资和财政收入。

总之,制度类区域公共品的供给不足,导致沈阳经济区尚未形成利益共享的完善的资源环境协调机制,城市群中的各城市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势必会牺牲城市群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利益。

三、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与城市群污染治理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势必要求对城市群的资源环境进行有效整合(高宜新,2014)。由于涉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就每个城市来说,单独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是非常困难的,需要从区域整体角度去思考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问题,诸如水流域污染治理、主要废弃物的排放和有效利用等问题都需要城市群制定统一解决方案(曹树青,2014)。可以通过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实现城市群资源环境的有效整合。

首先,区域公共品供给机制设计上必须符合区域协调和公平发展原则,坚持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若不依据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区域公共品供给,将产生两个潜在问题:一是一些利益方可以通过某些策略使有利于其自身的方案成功得到通过,即使该方案会不公平地剥夺其他利益方的利益或者会导致区域整体利益损失。二是很多区域公共品供给方案,虽然有损局部利益,会导致部分参与方的利益损失,但通过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改进,从而有助于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然而在实践中,根据公共投票机制的规则这类方案往往很难获得通过。所以,在城市群区域公共品供给机制设计上,需要引入区域协调和公平发展原则,以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陆铭 等,2013)。

其次,区域公共品服务机构应协同制定相关政策和编制资源环境发展规划,这些制度或规划构成城市群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制度类区域公共品的主体。从规划内容来看,包括更高效的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资金的统一协调和使用。城市群环境规划的制定应先确定基本战略和发展定位,再确定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重点和布局;在制定规划时,必须依据城市群的资源和环境保障能力,包括保障城市群发展的土地资源供给量、水资源供给量等,要充分考虑以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测算的城市群环境承载容量。为使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可采用资源环境影响评估来全面评价未来发展战略,以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长期协调发展的目标。区域公共品服务机构应加强对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的研究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采纳和应用,在监督和管理过程中,引进先进的评估设备和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监督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评估质量。上述制度类区域公共品也有利于资金的统一调配和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解决长期困扰政府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

再次,扩大城市群内各城市选择主导产业的边界,选择范围不应仅局限于该城市,而应将选择范围扩大到整个城市群。在主导产业选择上,应充分论证主导产业对资源环境的全面影响以及当主导产业对资源环境造成严重损害时如何补偿等重要问题。作为经济主体的各城市政府应保持适度竞争与合作(刘晓峰 等,2011),选择同一产业时,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比较哪个城市更具有竞争优势。毗邻城市间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增强产业协作关系,比如在以特种钢材制造为主的城市的周边城市发展特种钢材的加工产业和物流配送产业等。

最后,在组织形式上,赋予区域公共品服务机构独立于地方政府的职权。作为独立机构,区域公共品服务机构可以直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领导,由该独立机构审核各城市提出的发展规划。区域公共品服务机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促进城市群内各城市产业结构的协调,如果两个以上城市提出关于同一产业的发展规划,需根据该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整体影响以及发展必要性进行充分论证,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批准在环保节能方面有优势的城市的发展规划。研究显示,城市群中工业城市的经济增长中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较高,也存在相同产业间的竞争加剧等问题,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开采及利用效率低下。要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需要改变各个城市各自为政的状态,打破城市间的行政壁垒。因此,区域公共品服务机构必须具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各城市的产业发展规划要符合其有关规制的约束。

参考文献:

曹树青.2014.论区域环境治理及其体制机制构建[J].西部论坛(6):9095.

高宜新.2014.生态文明建设主体责任的几点思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8(12):158160.

刘晓峰,刘祖云. 2011.区域公共品供给中的地方政府合作:角色定位与制度安排[J].贵州社会科学(1):4347.

陆铭,陈钊. 2013.空间的力量:地理、政治与城市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72195.

Marion D. 2014. Correcting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How air pollution matters [J]. Hal Working Papers hal01007019:126.

Sandler T.2013. Public goods and regional cooperation for development: a new look [J]. Integration and Trade,36:1324.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4

1 川藏公路对沿线区域的重要性

川藏公路沿线区域包括成都市、雅安市、甘孜藏族自治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和拉萨市, 总面积43.57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超过1400万, 其中约3/4的人口在成都市, 经济总量则更加集中在成都市, 这决定了本文研究的重点是除成都外的其它区域。川藏线尽管它是一条平面几何曲线, 但是, 其起迄点和跨越地带表明, 它应当为途经之地域带来繁荣和文明。这就决定了它应当是多功能的, 既是川藏两省区的富民线, 又是川藏的经济线、国防线、文化线、旅游线、信息线、扩散线等。[2]川藏公路是沿线地区最重要的交通线路, 而且该线增长极分布相对密集, 除成都市和拉萨市两个省会城市外, 还有地 (州、市) 级政府驻地雅安、康定和林芝, 县级政府驻地名山、天全、泸定、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八宿、波密、工布江达、墨竹工卡、达孜等。

交通运输对区域资源开发、区域工业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区域内工业的聚集和城市的分布也有很大影响。国内外的经验都证明, 交通运输是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先驱。在国民经济发展中, 交通先行是一条应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经验都证明, 无论就全国来说, 还是就地区的开发和工业基地的建设来说, 都应认识这个规律, 按交通先行这个客观规律安排建设程序, 使交通运输超前发展。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经济迅速发展, 并促进生产布局更加均衡的发展。[3]恰恰相反, 川藏公路除拉萨和成都两个省会城市外, 其他沿线区域并没有实现交通先行, 而是严重滞后。

交通与经济之间的作用关系是双向的。经济活动的存在和发展刺激了对交通的需求, 从而产生了新的交通设施及原有交通设施的改造;离开交通运输的经济活动是自给自足或封闭的经济, 交通运输的发展可刺激经济的发展和地域间的联系和协作, 因此,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一条不畅通的川藏公路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也阻隔了内地, 尤其是成都和拉萨对沿线区域的经济辐射。有鉴于此, 加强灾害治理力度, 保证川藏公路畅通是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川藏公路沿线区域发展的模式选择

2.1 点轴开发模式

在川藏公路本身尚且不能保证畅通的情况下, 网络开发模式显然是过于超前了, 增长极开发模式一是落后, 二是即使采取, 没有畅通的交通, 其扩散效应也大打折扣。点轴开发理论不仅强调“点” (指城市或经济发展条件优越的区域) 的开发, 而且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交通动脉即“轴”的开发。优区位开发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也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对平衡布局原则进行反思时从西方引进的, 其理论渊源是增长极理论。我国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有选择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对外开放地区政策, 可以认为是优区位开发与点轴开发理论的应用。另外, 在80年代中期开始的至今仍呈现良好势头的地区发展战略研究、地区性国土规划中, 该理论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而笔者认为在川藏公路沿线区域实施点轴开发模式, 将增长极建设和川藏公路生长轴建设相结合。对该区域实施点轴开发模式符合其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 也有利于有限的投资集中在高增长能力带动区域发展的各类区域增长极和川藏公路灾害治理上。

川藏公路作为重点轴线的建设可以改善沿线区域的可进入性。增加各地区、部门、企业的原料、市场、信息、人员交流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各地区人的流动, 教育条件改善、文化多元和不同意识形态的进入, 可以使相对保守的社会结构变为灵活性和进取的社会结构;由于可进入性的变化引致生产集聚和闲置资源的开发, 可以提高生产力和优化产业结构。收入、经济权益、人口流动和集聚可以把停滞的政治结构变为较为敏感性的机动性的政治结构及政策。我们从目前川藏公路沿线区域人均GDP差异可以看出, 可进入性最强的成都市是人均GDP最高的, 其次是拉萨, 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 拉萨和其他相对落后区域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扩大;而可进入性最差的昌都地区人均GDP最低, 其次是甘孜州。

2.2 川藏公路沿线区域点轴开发模式的实施要点

(1) 在区域范围内, 确定有利发展条件的川藏省区间的川藏公路线状基础设施轴线, 对轴线地带的3个地 (州、市) 级政府驻地城镇及13个县级政府驻地城镇予以重点发展, 对位于轴线上和轴线的直接吸引范围内的资源予以优先开发。

(2) 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经济开发的注意力应愈来愈多的放在较低级别的发展轴和发展轴线上。与此同时, 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 (包括发达地区的距发展轴和发展中心较远的地区) , 将以外不作为发展中心的点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 规定新的发展中心。

2.3 点轴模式的扩散与区域的平衡发展

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 开发和发展水平、实力总是不平衡的。随着开发进程的延伸和地区经济技术实力的增强, 区内不平衡程度逐渐缩小, 以至大致出现相对均衡状态。

点轴渐进式扩散导致区域间相对均衡的发展, 主要是由于: (1) 新的集聚点, 即增长极对周围较不发达地区起扩散作用。 (2) 线状基础设施可提高区域的可进入性, 增加区域的机动性。而可进入性、机动性的增加, 必然使地区发展机会的增加。这里需要提出:线状基础设施一旦延伸到某一地区, 该地区与其周围没有线状基础设施束的地区的发展差距会进一步扩大。但是, 这是缩小区际差异的必经过程。[4]随着经济的发展, 次级轴线的成长, 将为网络开发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

2.4 建设川藏发展轴线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和谐社会就必须处理好效益目标和公平目标的关系。对于国家与区域制定发展总目标来说, 就是必须正确处理经济高速发展与贫富区域两极分化的矛盾。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经济高速发展作为总目标, 就必然尽可能地增大而不是抑制极化效应的作用。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 把更多的投资引向那些经济发达、城市基础设施具备、交通发达、信息灵通、资金充足、科技水平高的地区, 为它们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 以取得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促成地区经济高速度发展。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 区域经济差异悬殊的情况下, 继续这样做将造成更大的社会不公平。表现在:落后地区得不到政府的重点支持与发达地区的帮助, 而且面临着发达地区的强大竞争, 产业结构得不到调整、改善, 在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中愈陷愈深。落后地区广大的土地、丰富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贫困等社会问题长时间得不到缓和, 甚至还会愈演愈烈。

建设川藏发展轴线就是在以效益目标为主的情况下, 兼顾社会公平, 也就是兼顾区域协调发展。国家和区域政策就要考虑尽可能增大川藏发展轴线的扩展效应的作用, 运用政府掌握的资金与政策手段来帮助改变该区域的产业结构。为该区域创造一个有利的投资环境, 使其能摆脱恶性循环, 达到经济起飞, 走上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道路。[5]

3 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区域灾害治理对策

川藏公路运行半个世纪以来, 几乎全线行程皆险段, 其中尤以然乌——波密——林芝之间最为险要, 历来为著名的天险, 被视为鬼门关路段, 几乎每年雨季, 都会发生山崩、滑坡、雪崩、泥石流等重大山地灾害, 导致一年中有数月不能通畅的时段, 直接因受灾或因修路而牺牲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恐怕已是难以计数。周边区域灾害也不逊色, 比如进墨脱通边防的交通一直难以解决, 墨脱成为高原地区有名的“孤岛”, 至今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波 (密) 墨 (脱) 公路每修每垮, 每年大量投资皆付之东流, 墨脱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和发展以及边防的建设等皆处于极端落后困难的状态。[6]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灾害对策已经刻不容缓。

3.1 开展山地灾害敏感性评价、制定减灾规划

川藏公路沿线及其周边地区山地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特点, 突出的表现在山地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和敏感性。山地灾害敏感性评价是把容易发生灾害并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构成危害的区域识别出来, 并对其敏感性程度加以分类和评价, 并根据山地灾害对建设工程的危害, 进行危险性分区, 避免和禁止在危险性大的区域进行建设。同时, 根据山地灾害的分布、类型、危险度、发展趋势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准, 制定区域性和整个川藏公路沿线及其周边地区的减灾规划, 为经济建设和山地灾害控制提供指导。

3.2 强化灾害预警和预报

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的山地灾害减灾办法, 灾害预警预报已经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得到成功的运用。在一些危险性大的重点灾害点和区域, 必须建立区域性的与国家减灾中心等部门联网的预警预报系统, 及时通报灾害天气和灾害、灾情等讯息, 为川藏公路沿线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和邻国提供灾害资讯交流平台。

3.3 加强法制建设和健全灾害管理体制

山地灾害的发生及其危害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 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山地灾害敏感性程度不了解, 对不该开挖的地方开挖, 不该布局工程设施的地方进行了布局, 不该建房的地方建了房, 其结果必然带来灾害的发生和危害。因此, 必须建立和完善建设用地特别是重点建设工程的灾害敏感性评价制度, 并制定禁止建设没有做敏感性评估的工程的法律条例, 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诱发山地灾害带来的损失。在管理层面, 建立和健全灾害管理体制、灾害群防群测体系、减灾预案、减灾指挥调度体系, 形成从灾害预警预报、减灾预案等高效运转的减灾支持和管理体系。

3.4 建立川藏公路山地灾害防治专项基金

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地区, 尤其是藏区山地灾害面广量大, 对国防安全和社会安定有重要的影响。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将面临着山地灾害的威胁和危害。鉴于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地区山地灾害防治的基础工作较差和防灾减灾的能力较弱, 由国家支持设立川藏公路及其周边地区山地灾害防治专项基金非常必要。该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山地灾害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山地灾害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 突发性山地灾害 (如泥石流、滑坡、山洪、地震等) 应急反应能力的建设以及对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进行快速的处理。[7]基金毕竟是有限的, 治理灾害时应选择一些灾害损失比较严重的灾害点, 尤其是城镇附近和交通沿线的灾害点, 实施工程和综合防治措施治理灾害。[8]

3.5 发展生态旅游与防灾减灾相结合

旅游业作为川藏公路沿线及其周边地区的支柱产业, 又是极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区域的可进入性差也使得许多旅游资源保持原始状态, 这为开展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生态旅游的核心是保护大自然、保护地方文化, 而保护大自然的核心又是保护生态、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始风貌, 维护、控制生态又取决于合理的环境容量。发展生态旅游和防灾减灾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可以共同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人与自然和谐文化的建设, 包括培养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导游队伍, 在导游过程中, 能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宣传一些相应的生态学知识和防灾技能, 提高旅游者的生态环保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从而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和人为的环境破坏;合理设计旅游线路, 实现旅游线路的多样性, 让游客有更多的选择;灵活运用价格策略, 减轻环境承载力;在景区周边地区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 这不仅能满足旅游者的心愿, 给旅游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和满足, 还能够最低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 既可以增加当地居民收入、强化当地民俗文化传统, 又起到了直接的生态示范作用, 而且也可以适当分流调节游客流量。

摘要:川藏公路的运行一直受到以山地灾害为主的各种不利条件的制约。本文尝试从确保川藏公路通畅运行出发, 提出建设川藏发展轴线的意义和必要性。以川藏公路为依托建设川藏发展轴线和有效的灾害治理, 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还将对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加速藏区经济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保证作用。

关键词:川藏公路,经济发展,灾害治理

参考文献

[1].康继铭.文明川藏线的建设和系统工程[J].昌都科技, 1989, (1) :1~8

[2].杨吾扬, 张国伍.交通运输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444

[3].张文忠.经济区位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0:240

[4].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139, 164

[5].周起业, 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259~260

[6].杨逸畴.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特大山地灾害的形成与预防对策[A].钟祥浩.青藏高原东缘环境与生态[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199~205

[7].钟祥浩, 刘淑珍等.西藏山地灾害特点及其防治对策[A].钟祥浩.青藏高原东缘环境与生态[C].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206~211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5

根据得到东北地区区域经理张明的工作汇报,结合我们当前各区域代理、经销、加盟商的一些实际情况,为确保我们的产品在各地区的市场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保障我们公司的企业与产品形象得到更多商家的支持与维护。从而使得我们能立足同行业产品首位,为此,我提出一下建议供同仁及总经理参考:

一、区域市场的拓展及发展规划

1、公司在人、财、物等投入的限制决定了其不可能在全部作战区域进行大面积

推广,而要合理的平衡收支,有效区域拓展的目的性和准确性,也要求我们在区域的拓展过程中,要从局部入手以“点”的成功辐射和带动全局销售,以此达到先占领山头后攻陷全区的目的。因此明确重点区域市场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其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1)从市场环境层面进行分析

区域重点市场的选择意味着我们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运作的方向和资源投入力度。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区域重点市场实际上是带着战略考虑的。在这个环节中区域市场的经济状况、人口分布、收入水平、信息流通情况、人文环境、地理位置、消费习惯、艺术欣赏、文化背景等,都是我们在进行重点市场选择时必须要考虑的基本因素,这里的特有的表现是我们有争对性的进行市场活动时所要注意的因素。

2)从实操层面进行分析

因公司进入区域市场的时间、时机、以及对区域市场的把握程度不做前期的考察,对客户等情况不甚了解,而一旦进入实操阶段,可能被影响的因素很多,导致管理制度不完善,客户维护不到位,造成管理脱节,导致客户的市场发展不良,甚至倒闭。所以在重点市场甄选时一定要将各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了解和分析。这中间包括对各级渠道商家的分析。比如,现有的客户合作的意愿、对我们的忠诚度有多高(或者是对公司市场运作方式的理解性强不强)、选折企业产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产品好、我们给予的价格利润高、品牌好、服务到位、还是获利高等)、加盟商等分销的实力和掌控能力、经营意识等,考虑这些因素是为了让代理商的意愿能得到有效的执行;区域内的商家的业态结构和影响力,比如各类业态的分布、数量、经营的情况、有效的消费区域、在区域内的影响力、经营的意识、和我们公司的配合情况,目前商家的经营的产品情况、趋势潜力等;竞争对手的活动情况,包括在该区域的销售表现、渠道情况、促销投入、与我们产品的销售差异因素等。这些情况的分析在于我们将该市场作为重点市场在实际运作中的阻力和可行程度。除了对以上的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外,我们还需对各区域自身的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这中间有各区域销售的产品结构、各类产品的销量比重(在企业的总体销量中的占比、与主竞对手的销量比等)、人员配置情况、执行水平等等。

3)重点市场确立的几个基本条件

a.有较大的销量提升的空间

b.现有销量在总体销售中的占比较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较大的销

量)

c.有相对较好的渠道资源(或能较快找到合适的经销商或加盟商)d.经销商有一定的配合意愿

e.本品或同类产品在终端有较好的销售表现

f.客情关系良好

g.要对该区域信息了解清楚

h.有能够适应以上的计划的,能适合实施的人员

i.经过运作能够形成样板市场力量

二、寻找机会

重点市场的确立是我们实施区域拓展的第一步骤,其合理性很重要。重点确定以后,接下来是要准确找到突破的关键点,也就是我们常讲的“机会”,这是我们能否达到区域销售目标的重要一环,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于产品的可行性增长分析

现有产品的结构,通过对以往销售数据的整理分析调整好适销对路的产品结构,比如数画大师产品,将针对一些比较大的城市,有实力的、有销售能力、有经营管理经验的老板或小企业主、店长等。他能一次多量的购进我们的产品,有实力,对产品充满激情与看好未来的市场发展。如数话师选择一些中端的客户群体,有产品客户,从事过此类产品的销售,那我们选择一些县或小的城市。这两种产品在区域内的调整对于销售的提升有着很长远的意义。同样在一个省份或者一个区域其销售的产品结构也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在北京,容易注重艺术,而在南方一些城市则可能不容易被接受。通过对现有品项结构进行分析,经过针对现有客户群体调整可以预见的增长率有多少?通过不同区域和客户新增可以预见多少的增长?

2)终端陈列的可行性增长分析

终端的陈列表现是在目前现代零售终端大行其道,如,商超、书城、画廊等。许多企业在大量同质产品下,得以争取游离消费群体青睐的有效手段。所以才有了很大的销量,才有了很多行业不惜巨资动用数万甚至几十万的市场投入,来抢夺终端位置,打造终端形象的竞争局面。通过改善终端陈列无疑是有效提升销量的手段之一。那么企业在进行区域拓展分析时,可以针对不同的区域和系统门店具体分析陈列的改善可行性,比如将卖场内的位置从较差的位置调整到好的位置,主销产品从差排位、排序调到好排位;将零散的陈列调为集中垂直陈列,由此可以预见增长多少销量等。

3)局部市场跟进的可行性增长分析

不同的区域内企业完成覆盖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且受着一定的条件制约,因此不论任何企业,在局部的市场布局和调整都意味着又一轮的销售提升的机会到来。比如非常可乐就是在发现广大的农村市场还未被两乐染指的巨大机会从而成功的规避了与行业霸主直面竞争的危险,并且迅速崛起成就了国内碳酸饮料行业第三的市场地位。在这个环节中企业应针对各区域市场的现状和运作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找到局部市场的增长机会点,迅速引爆。比如,已经进入的区域,目前的销售占比是多少,通过以往的销售数据分析,其自然增长的比率是多少,由此可以提升的销量是多少?;未进的区域尚有多少终端门店,有条件进入的门店有多少家,同类产品平均月销量约是多少,如果进入可能带来多少的销量增长?是否还存在其他或者更多的销售实现可能等。

4)有效促销活动开展的可行性增长分析

通过促销拉动是很多企业最为熟悉不过的销量提升常规手段之一。促销活动提升销量的关键在于“未雨绸缪”,在于完整的计划和有效的执行,并对促销效果予以量化,包括量化预期,量化目标,和量化结果。从区域拓展的角度来看,促销活动的实施首先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计划开展的,多以

3个月,半年或者一年的周期为多。而在这样的周期中能够开展的方式是相对一定的,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地点开展的最为合适的活动方式需要了解和把握,在此基础上需要对于活动频次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估。由此得来较为实际得销售提升的空间多少。比如我们可以配合商家做一定的促销活动,产品由我们来提供,针对人流比较旺的地区,做现场绘画表演等活动,对于终端客户好的,意向客户比较大的区域,用促销活动手段来发展新的店面或吸引其他更多的商家来加盟或订购或代理新品。并在年节等销售关键时节,通过促销活动以节约的物流费用专门针对主竞对手的重点终端实施拦截等战术的有效结合,达到在1年内不断蚕食对手份额的战略目的。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区域管理人员对于该区域的市场操作较为了解和熟悉,并对竞争对手和门店销售情况有较为准确的分析和把握,敏感性显的尤为重要。否则,活动就会流于形式,就会为了活动而活动,即无法达成销售目标又浪费公司资源。

5)基于渠道的可行性增长分析

以上是我对于产品和终端销售提升的基本分析,在公司的销售链中还有一个基本的运作环节-渠道。作为公司实施销售的一条腿,其合理的科学的布局与发展运作可带来的增长速度和销量可能较其他方式更为直接和有效。在这个环节中主要考虑阶段性的渠道政策设计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方便性,并能跟现有渠道和区域市场现状形成有效的匹配。比如炒货行业中瓜子在新区域启动时以高额的随货搭赠激励渠道成员快速实施铺货,并启用高刮高中的奖卡对消费者重复购买的拉动,夯实区域销售基础。某种程度上这种渠道和终端双重的引导诱惑,往往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快速启动区域市场或者较快提升销量的目的;再比如,奥普浴霸就是在区别与其它企业将浴霸产品习惯性的放在建材渠道,而另辟当时全新的现代渠道而迅速崛起成就行业霸主地位的;另外一方面则是对现有的渠道状况分析,通过对目标市场一定周期内的纵深分销达到短期拉量和完成网络覆盖的目的。比如区域内现有C、D类终端总量下,能够继续跟进的网点有多少家,可以实现的销售增长是多少?;学校网点能够进入的增长有多少?画廊,书城等特通渠道能够实现多少增长等。常规分销的关键在于快速的实施占位和快速持续的补货,时效性较强。

三、实现的途径

通过对销售链中各环节的分析,我们就能够找到市场拓展及销售提升的机会,能够做到心中有底。但是机会的把握和实现需要切实可行的途径。否则我们就会和机会失之交臂,坐看对手将市场销量收归囊中。因此建议公司在区域分析时将每个各个区域的环节能够有增长机会的点列出,再具体分析要达到这些增长可以通过那些方法实现。每种方法的效果高低,可能被有效执行的程度,便利性等。然后,挑选出较好的方法和组合使用。切忌做只说不练的形式,使得计划效果得不到保证。

四、合理资源配置

上面我主要是从市场角度分析了市场拓展与销售实施战术,接下来就要进入到区域规划的关键环节,就是资源配置。在销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花多少钱,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是我们最为关心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市场人员方案提报能否通过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方案形成时,我们一定要清晰、细致,可以将销量提升的每一种方式,实现的途径有哪些,每个途径需要哪些资源,各需要多少费用支持等以表格形式一一列出,配合我们各环节的详

细分析和结果评估,那么这种方案的通过率就很高了。在资源配置时我们重点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超出费用核销率范围

2、费用投入的合理性,需要结合每阶段活动的目的,重点是终端还是渠道,是提升形象、拉动销售还是拦截竞品等需要有清晰的界定

3、是否有固定费用需要单列申请预算,比如交通费、物料费、人员费用等

4、费用核销及返还的方式是否有特殊要求,比如有些商家代垫费用需要

以产品形式的返还等。特殊情况需要有专门的说明附件供总经理了解。

五、形成完整的规划方案

有了目标、途径和资源要求后就需要将这些思考形成区域规划方案,一套完整的区域规划方案,需要包括做什么?怎么做?需要什么资源?什么时间完成?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谁来做?怎么监控?谁来管?激励措施等具体内容。这样的方案不仅具有了极强的说服力,而且实操性较强,并在计划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具有了指导和监督的双重功能。规划方案的形成除了本身要具备较强的阶段性目的之外,还应该跟公司整体的区域战略相适应。这样相互结合,起到不断强化区域市场基础,逐步拓展区域市场,完善区域管理和提升团队执行力水平的目的。

六、方案跟进

要保证一套好的方案能够被有效执行,达到企业预期目的。还需要高效的联动、协作的配合。这中间包括:对区域规划方案在实施之前进行系统的培训,要让区域的销售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充分的理解方案的内容,明确的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采取什么步骤、要注意什么问题、复命渠道是怎么样的等;再者就是各部门之间的事务衔接秩序,到什么时候需要哪些部门配合,边际如何界定等都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立,防止踢皮球现象发生;另外,需要建立阶段性方案沟通、讨论会议制度,对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纠偏,并形成严谨、高效的工作氛围,以防方案”流产”。

总结:

通过对以上明确重点-寻找机会-途径甄选-资源配置-方案形成-跟踪捡核等步骤的分析,围绕客户和公司本身的资源配合程度持续稳健的展开计划的运作落实,区域的销售状况相信会渐渐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企业收获的季节也就随之来临。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6

会议一如既往地重视与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的合作。经常务理事会讨论,下届会议将由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承办。

一、论文主题与主要观点综述

本次会议提交论文主要涉及区域旅游开发理论与方法、区域旅游经济整合、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案例、区域旅游竞争与合作、区域旅游规划与市场开发、区域旅游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多个方面。

(1)区域旅游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理论与方法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基石,本次会议此类论文数量较少,但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李悦铮、李时以辽宁省为对象,按照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运用调查法、竞争力模拟法等对其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多层面的评价,并把辽宁与国内11个沿海省市进行对比,明确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邓屏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全面引入民营资本案例为切入点,以产权国有化和产权民营化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经营目标为分析框架,建立了“投入一产出”内生机制模型,并运用模型比较昆明、沈阳世博会和杭州休博会,认为产权民营化能够实现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的首选策略。此外,陈文君对乡村旅游、王忠丽对休闲产业、孙诗靓对社区旅游等进行了探讨。

(2)区域旅游经济整合研究。此类论文数量较多,主要是针对某一区域旅游经济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王三北从打造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角度,提出西北五省区区域旅游产品框架结构的构建,必须遵循先进的理念、认真研究旅游市场需求趋势的变化、综合考虑资源空间结构特点,树立大区域观念,形成区域聚集优势,把各省区纳入到大区、全国、国际旅游环线中,共同推出各具特色的综合旅游产品。徐德宽、康海钧研究了武汉实现“资源市场化、产业集团化、运营资本化和品牌多元化”的途径方法和影响;谢春山等讨论了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特征,并提出了区域整合的路径;王明星以广东省肇庆市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资源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王伟伟认为整合沈阳世博会自身资源,与棋盘山旅游开发区联动发展,构建沈阳大旅游圈是增强沈阳世博会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

(3)国内外区域旅游开发案例研究。程道品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恭城县红岩村为例,详细介绍了其乡村旅游发展历程,总结了乡村旅游开发的四大特色和三条举措,并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旅游循环经济、旅游扶贫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的三大效应,并提出了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利益协调机制、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加强旅游管理、打造红岩品牌等5点建议。陆景武剖析了关岛区域旅游开发的国际经验;肖星等分析了海南省琼海市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产业基础、战略思路等,认为其可以作为海滨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范例;王跃伟等则以舟山为例,探讨了海岛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4)区域旅游合作与竞争研究。马波认为旅游业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持续转型的特点,中国主要的旅游城市或地区已开始进入目的地发展和区域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探讨了区域旅游合作的市场互换、市场共享、要素协同和一体化发展4种基本模式,认为一体化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和最终目标,并提出中日韩3国具有构建旅游合作体的基本条件,三方当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这个巨大工程;张文建、徐露农对国内外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作了系统综述和比较,指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的发展变化;杨振之分析了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在竞争与合作中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等重大问题对两地在旅游开发、投资等方面的影响;乌兰则提出在协调发展理念下实现区域旅游合作,就必须建立区域旅游合作的协调机制,其中加强区域旅游规划、实现政府间合作、组建合作协调机构和构建信息网络平台是关键环节。此外,郑耀星对海峡合作背景下的福州旅游发展、李平生对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蒋长对行政边界地区的旅游整合等提出了新的见解。

(5)区域旅游规划与市场开发研究。德村志成通过对访中日本游客多年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从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而言,实际到访的人数和市场的潜在及显在实力相比,不如预期的大,进而剖析原因、提出建议;罗浩结合江苏沿江旅游规划,提出了该项目的融资原则、渠道以及具体的融资政策建议;陈敬堂以广东怀集县为例,探讨了县域旅游规划如何进一步深化的问题;师守祥提出了西藏旅游产业定位与开发的新思路;何雨基于客源市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上海城郊旅游的发展;张立生比较了旅游客源市场等级划分理论,对其应用提出了新看法。

(6)区域旅游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研究。肖升设计和阐述了旅游产业驱动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动力机制整合模型,并对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同企业的作用机制分类加以阐释;尹德涛则依据辽宁省自身的特点,提出其应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和设施,并指出在城市规划方面兼顾旅游景观布局,避免产业布局与建设对旅游景观的负面影响。

此外,吴必虎就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隋鑫对近年来国外有关区域气候变化及特殊天气事件对游客个体行为及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新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梳理;郑建瑜就世博会大型文化娱乐活动的策划与管理方面做了初步研究;陈广万就赣州、汀洲、梅州客家文化的差异,提出了闽粤赣边区大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二、会议特点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展望

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较之历次会议,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正在逐步走向细化、深化,二是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实践导向明显。就前者而言,首先表现在对区域旅游产业经济整合的研究上,如对辽宁旅游产业的区域特征与区域整合的研究、基于系统理论对行政边界地区旅游整合探索、对沈阳后世博会区域资源整合的研究等;其次,表现在对模式模型等理论与方法的总结上,如对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旅游业驱动机制模型的研究、对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研究与发展模式的述评、对区域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等;再次,也表现在研究内容的宽泛上,如对辽宁旅游网站发展模式与策略的研究、对区域气候变迁与特殊天气事件对目的地旅游需求影响研究新进展等。

本次研讨会提交论文的另一大特点实践导向明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应用案例研究方法的论文占有相当数量,如以关岛为例对国际区域旅游开发的个案研究、对恭城县红岩村乡村旅游的评析、对海南琼海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范例的分析、对浙江舟山市海岛旅游开发的案例研究等。其二,重视对实践中热点问题和特种现象的研究,如对最佳旅游城市标准及其对城市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对我国现代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讨的研究、从沈阳休闲旅游城市定位问题出发对休闲时代区域旅游开发的探讨、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为例对区域旅游开发产权民营化的研究等。

总体而言,本次会议提交的论文研究内容广,角度宽,涉及诸多学科,为今后区域旅游开发的研究提供了多种思路,也反映了当前我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的新动向。同时,一大批具有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人类学以及历史等学科背景的青年学者的加入,为区域旅游开发研究注入了新的学术空气,并在研究视角、研究深度、研究方法等方面引起了一系列变化。随着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趋势,区域旅游开发实践也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加之学科自身发展的新要求,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必须相应地发生转变,未来区域旅游开发研究应逐步走向深化、转化和国际化。

近代苏北名人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 篇7

一、名人与区域旅游发展的关系

名人旅游资源开发和区域旅游发展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 名人资源其本身的价值可以影响区域旅游发展, 而区域的发展状况也影响了名人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和保护状况。

(一) 名人内涵影响区域旅游发展。

影响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来说, 名人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名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内涵是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核心资源。一位名人旅游资源拥有的内涵越深, 所展现出来的谜团越多, 历史越神秘, 对游客的吸引力就越强, 就越值得开发, 其所产生的名人效应就越强, 当地就越能够“大做文章”, 旅游业发展也能更加快速, 那么对当地的社会经济产生的推动作用也越大[4]

(二) 名人遗存影响区域旅游发展。

名人旅游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展示其内涵, 这样的媒介可以是一座老房子、一座博物馆, 也可以是一条河、一面墙甚至是一幅画。名人旅游开发需要以实体的形式出现, 只有这样, 旅游者才能够通过这些实体来了解名人背后的价值, 才能满足游客猎奇的心理, 与游客的内心产生共鸣。一个好的名人景区开发也得看旅游资源的可整合程度。如果该旅游景区只是如上所述拥有一座老房子或是一面墙, 就难以开发成一个景区了, 只能称之为一个景点。而通常情况下, 一片区域里面如果只有一个景点, 那么这个景点就不会有生命, 很快就会被人忽视, 遭到破坏。这些实体的展现形式越多, 其能展示的内涵就越丰富, 越值得开发, 其所产生的经济文化价值就越大, 越有利于区域各方面的发展。

(三) 区域发展影响名人资源开发。

一个地区的名人旅游发展程度与该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其中最直接的是经济发展。一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代表着这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准。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准没有提高, 收入水平没有提升, 就没有经济能力发展名人旅游。所以一个地区的名人旅游发展到什么程度是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二是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水平对这个地区的民众有着极深邃的影响。一个地区所传承的文化底蕴越深厚, 则这个地区的人民文明程度越高, 就如孔子故里, 现在的曲阜依然保留了孔子的儒雅之风, 对于外来的旅游者持一种欢迎和包容的心态, 促进当地的旅游发展。三是对旅游业影响最广泛的是社会发展。很多时候一个地区即使有非常丰富且值得开发的旅游资源, 但是如果当地的居民思想没有进步, 社会的发展没有与时俱进, 就会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尤其对于名人旅游而言, 这些东西对民众是一些虚无的事物, 也不会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所以名人旅游发展更加依赖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5]。

(四) 区域发展影响名人资源保护。

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 便拥有了发展旅游业的能力。但现实是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后其历史遗存也被破坏了。很多城市为了经济发展, 拓宽城市范围, 进行大面积修建新城、引进工业, 促进现代化发展。但同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多古建筑、古城墙、名人遗迹都在城市发展中被遗忘、被强拆、被改头换貌。当人们再回首想要找到这些名人遗迹的时候, 只能看到写着XXX故居的碑刻。区域发展要求人们有意识地去保护名人资源, 发展名人旅游, 进而带动区域的发展。

二、近代苏北名人旅游发展的问题

(一) 争抢名人旅游资源。

名人故居作为珍贵的人文资源, 是城市的历史文脉和灵魂, 是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名人旅游资源所拥有的价值深远, 其能够延续历史文脉, 提高历史文化价值, 传播历史文化, 通过人文景观的欣赏, 增强旅游吸引力, 同时具有教育意义和纪念意义。名人旅游资源还可以带来社会经济发展, 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等等。正因为此, 于是就出现了“抢名人”旅游资源的现象, 如“扬州八怪”的扬州、泰州、南通之论。抢名人就是抢名人效应, 抢到这些名人资源, 就能够以此打造相应的旅游项目, 带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很多地方拥有了名人旅游资源后却不能进行好的开发。

(二) 名人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 苏北关于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景区都大同小异, 基本以名人故居、博物馆和名人主题公园为主, 没有特别突出的景区。造成这样尴尬状况的原因, 一是关于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不够广泛, 导致在开发上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和创新不足等问题;二是名人旅游资源局限于某一些固定的物产上难以开发;三是进行创新开发的成本高, 风险也大, 投资商对投资回报有较高的要求。

(三) 旅游专用设施落后。

苏北地区经济较发达, 然而本该充分开发的名人旅游资源却因为旅游设施的限制无法生动地向游客展示, 其文化内涵得不到体现, 如展馆里的灯光、色彩, 活动的参与体验等。另外, 由于名人旅游资源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深远, 对于很多普通民众来说算是晦涩难懂的, 所以有很好的讲解可以帮助旅游者提高旅游的兴致, 增加见闻, 提高满意度, 提高旅客回头率, 有利于形成旅游品牌。但是在很多的名人故居和纪念馆里, 缺少义务导游员, 也缺乏先进设施设备来给游客讲解。所以很多旅游者就像走马观花一般“闲逛”了一圈, 最后也不知道自己看的是什么, 觉得很无趣。

(四) 名人效应利用率低。

各地名人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 只是按照一般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缺乏文化内涵挖掘, 缺少文化创意开发, 旅游者体验不足, 这不仅浪费名人旅游资源, 也无法真正带动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 如南通的张謇博物馆及张謇故居。张謇及其有关的事物可挖掘的东西很多, 然而南通的旅游产品里很难体现张謇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形成城市独有的旅游品牌[6]。

三、近代苏北名人旅游开发对策

基于对苏北地区名人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 并结合具体的案例, 关于发展苏北名人旅游提出以下策略。

(一) 合理利用名人资源。

名人旅游资源若利用开发得好, 可以传播历史文化、教育人民群众、增强旅游吸引力, 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 更可以体现名人的纪念意义。各地在名人旅游开发过程中, 可以着重开发某一方面或领域, 然后与名人在其他区域的贡献相联系, 让人们能更全面地认识名人的一生及其精神。

(二) 丰富名人旅游产品。

名人旅游产品不仅要以故居、博物馆来展示, 还要在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 更要让其亲身体验, 加深其印象, 引起游客的共鸣, 也可以通过印刷一些纸质资料、记录游客参与的音像制品等, 让游客把名人“带”回家。开展名人文化创意产品、增强游客参与体验, 丰富名人旅游产品。

(三) 完善旅游相关设施。

苏北地区名人旅游开发要逐渐完善旅游设施, 要配备电子讲解器和多媒体设施, 要注重名人形象标识的营造, 要让旅游者深层次地了解名人以提升其自身的精神世界。

(四) 充分利用名人效应。

名人效应带来的好处是不可估量的, 其可以打造成一个城市的名片, 让人们提到某个城市就想到某个人, 或提到某个人就想到某座城市。如南通的张謇、淮安的周恩来、泰州的梅兰芳、徐州的李可染等。苏北地区应选取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名人来进行旅游开发, 通过名人效应来拉动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五) 开发保护同时进行。

名人旅游是要通过一些载体来体现的, 比如老宅、旧书籍、书信等等, 我们在挖掘这些载体的时候也要保护好, 让其保存的时间尽可能长。可以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控制参观的人数;可以适当收取旅游者的参观费用。对于博物馆, 可以建立副馆来减轻主馆的压力;建立游客体验场所来分散主体建筑的客流量等等, 这些都是对名人旅游资源的保护, 同时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开发名人旅游资源可以将有形资源如故居故里等和无形资源如故事传说等结合将当地的和外地的同一名人旅游资源相整合, 避免重复, 各地可以各自着重开发某一方面, 然后再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在开发名人旅游资源上, 不仅要重视资源本身的特色, 还要考虑其对游客的吸引力, 要结合游客的需求来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彩琴.河南名人文化与旅游开发[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3:80~82

[2] .秦春林, 谢雨萍.对历史文化名人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以李宗仁故居为例[J].商场现代化, 2007, 9:32~35

[3] .杨海红.名人故里旅游开发的策略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3, 4:16~17

[4] .宿爱云.常州名人故居保护开发的意义及对策[J].商业经济, 2010, 11:107~108

[5] .王辉, 陈光.刍议名人效应对旅游地开发的影响、问题及思考[J].商业研究, 2007, 1:172~174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8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个能量释放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首先是能量的积聚, 这个能量包括瓦斯、地应力等。煤层内的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地应力随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的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地质构造带存在着一定的构造应力, 所以, 在构造带储存有较高的煤岩弹性应变能, 突出危险性较大;并且在这些区域, 煤层裂隙较为发育, 瓦斯含量和压力往往较高, 所以瓦斯内能较大, 突出危险性较大。同时, 在地质构造带, 由于煤岩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煤层的坚固性系数往往较低, 软分层较为发育, 相对而言抵抗突出破坏的能力较差, 所以成为突出的多发区域。祁东煤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 3246煤层为高瓦斯威胁煤层, 3246工作面属于地质构造复杂区域, 所以在该区域中的防突工作包括防突技术和防突管理, 将是矿井安全掘进的重要保障。

1 试验区域情况

祁东煤矿3246工作面位于井田西翼一水平四采区, 标高-532.46~-616.3 m, 工作面全长934 m, 倾向宽186 m, 沿走向布置。东以四采区中部运输上山为界, 西 (3246切眼) 靠近F22矿井边界断层, 风巷与设计3244工作面为界, 机巷靠近3248采空区。工作面煤厚0.7~3.0 m, 平均煤厚2.2 m,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 靠近断层处煤层有拉薄现象, 变异系数20%;煤层结构较复杂, 含1~2层夹矸, 夹矸为灰黑色泥岩, 平均厚度0.1 m。本工作面构造较复杂。煤层产状局部有起伏, 受区域构造力作用, 小断层较为发育。3246工作面煤层瓦斯含量为9 m3/min。煤层含有多层软分层。

2 防突技术

祁东煤矿3246煤层为高瓦斯突出威胁煤层,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相关规定, 并结合矿井施工区域的特殊性在3246煤层掘进及回采期间, 采用“超前钻孔预排瓦斯+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1]。

2.1 突出预测及效检

突出预测及效检技术以《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的规范为基础, 结合望峰岗井煤层的实际情况, 以钻屑量S和瓦斯解吸指标K1为主要预测及效检指标;辅助指标为各种动力现象、地质构造发育及变化程度、构造煤变异程度、瓦斯涌出异常现象等。当上述主要指标超限时, 即认为工作面具有突出危险性;当辅助指标异常时, 需要分析其异常的原因, 在确认为与突出危险性无关时, 方可排除辅助指标预测突出危险的结论。

在3246煤层掘进工作面进行防突预测时, 布置3个预测孔, 钻孔的深度为巷高的3倍左右, 一般为8~10 m。钻孔尽量布置在软分层, 中间一个钻孔位于巷道中部与掘进方向一致, 另外两个钻孔开孔于工作面两侧巷帮内0.5 m处, 终孔于巷道前方预计轮廓线外2~4 m。采煤工作面进行防突预测时, 每隔10 m布置一个防突预测钻孔。钻屑量的测定从钻孔第1 m开始, 每施工1 m用专用容器收集孔口钻屑, 并用弹簧秤称量, 钻屑量的临界值采用《细则》规定的S0=6 kg/m;K1值的测定在钻孔每2 m、4 m、6 m、8 m时用WTC防突测定仪进行测定, K1值的临界值K1=0.5 m L/gmin1/2;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的测定从钻孔第2 m开始用TWY防突测定仪测定, q的临界值q0=4 L/min。

掘进过程遇到下列情况时, 均视为有突出危险:地质构造破坏带, 如断层、褶曲等构造;煤层倾角、厚度、走向或倾向等赋存条件急剧变化以及软分层增厚地带 (软分层厚度≥0.3 m) ;打钻过程出现喷孔、卡钻、顶钻、吸钻等动力现象;工作面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顶板来压、支架断裂、煤壁片帮、掉渣与外鼓, 煤壁光泽暗淡、层理紊乱, 瓦斯涌出忽大忽小、工作面温度降低, 煤壁前方附近出现煤炮声等;采掘应力迭加区域。

2.2 预测及效检工艺要求

为了提高预测及校检数据的可靠性, 对打钻工艺及防突仪器的操作做了以下要求: (1) 钻孔施工、指标测定由专人负责, 以消除由于施工与测定技术差异引起的操作误差; (2) 施工钻孔前要仔细观察巷帮支护情况、顶板受力情况、煤壁特征等, 并作详细记录; (3) 在测定K1值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时, 应当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测量造成的误差; (4) 测量钻屑量时, 尽可能多的收集到钻屑, 以提高钻屑量的准确度; (5) 预测效检测过程中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详细记录预测及校检过程中的各种动力现象, 不能敷衍了事。

2.3 工作面消突措施

当预测及校检有突出危险时, 应该及时采取消突措施, 不能盲目进尺。根据矿井瓦斯自然排放半径0.5 m的经验数据和3246煤层的实际厚度, 采取的主要防突措施是在工作面施工9个18~19 m深, φ91 mm大直径瓦斯排放及卸压钻孔。钻孔的布置综合考虑煤体状况, 主要布置在分层及构造煤层中, 同时, 通过观察煤层延伸方向, 从三维空间的角度设计最少的钻孔达到最好的消突目的。在消突钻孔施工过程中, 要详细记录动力现象, 如喷孔、卡钻、响煤炮等, 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当掘进工作面遇褶曲构造, 即煤层弯曲变形的构成形式, 除掘进方向沿煤层走向不变, 加强转弯巷道处的支护外, 防突在保留5 m安全屏障的工作面, 尽可能利用小型煤电钻向前方煤层多打孔, 然后用大型液压钻机打部分岩孔进入褶曲转折端煤层并过全煤层, 再对转折端煤层排放孔检验, 有效后方可掘进。

当掘进工作面遇压薄带与增厚带的伴生构造形式, 如由煤层增厚带进入压薄带, 防突措施可以适当减少钻孔;如由煤层压薄带进入增厚带, 防突措施可以适当增加钻孔, 加强排放孔工作, 在效检有效后方可进入厚煤带掘进。

3 采煤工作面瓦斯治理

根据3246工作面煤层赋存条件和瓦斯涌出来源分析, 在回采期间采用抽采巷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尾巷抽采及风巷边孔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3246工作面瓦斯治理设计如图2所示。

4 防突管理

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高瓦斯煤层的防突与瓦斯治理工作中, 首先是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 组织管理要全面, 技术措施要严密, 防突职责要落实, 现场严格执行“有疑必探, 预防为先”的原则, 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 完成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高瓦斯突出煤层的采掘工作。

防突及瓦斯治理管理上在吸取了本矿及其他若干煤矿突出事故教训后, 矿井领导加强管理, 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防突管理规范。由于在严格落实综合防突技术及瓦斯综合治理措施过程中涉及的部门较多 (包括通风、抽排、掘进、生产等) , 为了协调这种复杂的工作环节, 建立了以总工程师为直接领导、调度所为核心的指挥网络管理体系, 各单位领导负技术责任, 工作责任落实到人。这种管理体系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强了信息沟通及反馈, 而且避免了管理脱节现象、工作推委现象、施工延误现象等, 为矿井的防突及瓦斯治理工作顺利开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5 结语

在深井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采取“超前钻孔预排瓦斯+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技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即根据3246煤层厚度和预测效检情况, 施工掘进循环超前预排瓦斯钻孔和防突措施孔。通过预排瓦斯钻孔或防突措施孔, 降低地应力、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 相应增加构造煤强度, 同时提高巷道支护强度, 保证发生突出的阻力大于动力,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故事。工作面回采期间采取的抽采巷高位钻孔抽采、采空区埋管抽采、尾巷抽采及风巷边孔抽采的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有效的解决了回采工作面的瓦斯超限等事故。

在3246煤层采掘中采取综合防突技术、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以来未发生动力现象和瓦斯超限事故, 保证了采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实现了安全生产。

摘要:祁东煤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 通过介绍该矿在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高瓦斯煤层3246突出威胁工作面采掘过程中采取的防突技术、瓦斯治理措施、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总结了其中的技术创新和操作标准化, 为地质构造复杂区域高瓦斯突出煤层掘进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地质构造,采掘,煤与瓦斯突出

参考文献

[1]于不凡.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及利用技术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9

南太行旅游资源开发概况河南省境内的太行山绵延于豫西北部, 西与山西交界, 为太行山系的南段, 因而通常称之为“南太行”。南太行山旅游区就是随着南太行山及其边缘区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发展而形成的旅游区域。行政区划涉及河南省安阳、鹤壁、新乡和焦作四市, 包括19个县 (市、区) 的94个乡 (镇) 。该区位于中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带上, 因而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在漫长的地质历程中, 受构造断裂作用影响, 本地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呈梯级下降, 绝壁林立, 山势陡峭, 重峦叠嶂。南北走向的太行断块山崖经东西走向的水系切割, 形成串珠状的峡谷、悬崖、名泉、瀑布, 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和生态旅游资源。南太行旅游区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 省级风景名胜区7处,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 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 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6处, 世界级地质公园1处, 国家级、省级地质公园3处。其他景观类资源还有黄龙洞、五龙洞、水峪溶洞, 水域风光类还有丹河、沁河、淇河、宝泉湖以及数不清的泉潭溪瀑, 生物景观类还有太行山国家级猕猴、神农山白皮松等。

该区地处历史悠久、人类活动最频繁的中原大地, 人文景观资源也相当丰富。这里不仅有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小南海原始人洞穴, 还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 以及新乡的周武王庙、比干庙、白云寺、百泉、潞王陵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南太行风光古朴、原始、天然、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有植物种类1700余种, 年平均气温14℃, 大气中负离子含量5000~10000/立方厘米, 是原始的天然氧吧, 现代的旅游休闲圣地。

南太行山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 但在全省加快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指导下,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南太行旅游已经成为河南旅游的一个佼佼者, 在全省旅游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河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对旅游业的认识不足, 南太行旅游区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资源雷同, 缺乏市场导向的理念, 旅游要素市场建设严重不足, 适合国际和全国市场的好的旅游产品很少。在景点建设上缺少专业的创意策划。大多是单一的观光型景点。体制不顺, 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掣肘严重, 使旅游开发难以统一规划, 南太行山旅游区整体上还处于各自为政、相互封闭、联系较弱的分散状态, 尚未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机制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这对该区整合优势的发挥和实现旅游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十分不利, 也影响着它在全省乃至全国旅游网络体系中的地位。

二、南太行旅游区区域联合的必要性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南太行旅游资源以山水旅游为主线, 辅之以文化旅游, 在整体上具有统一性, 这就为整个南太行旅游区的区域旅游联合创造了可能, 加上各个辖市也有意实现区域联合, 所以走区域联合、共同开发的道路具有可行性。而南太行旅游要形成品牌, 实现旅游产业的规模化, 构建合理的空间组织形态和高效的旅游地域系统, 则必须要走区域联合、共同开发的道路。

走区域联合共同开发的道路, 要求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和处理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各辖市要统一思想, 切实认识到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做强做大。

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围绕现代旅游理念, 在旅游资源开发、宣传促销、管理服务上创新思维, 从产业的角度、用经营的理念谋划旅游、发展旅游。否则, 只能是造成区域性资源的浪费。

2. 集中精力, 创造旅游品牌, 打造旅游精品。

以景区上档晋级为载体, 对太行山水进行新一轮规划与开发, 提升和积聚本区旅游业的名气、人气和财气。实施名牌推进, 进行统筹策划, 精心包装, 拓展宣传层面, 加大宣传造势力度, 做好山水文章, 在全国打响“中国南太行”旅游品牌。

3. 要坚持“保护中开发, 开发中保护”的发展理念。

自然和人文资源是旅游的载体, 只有加强保护。才能维持旅游活动的进行,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开发多层次旅游产品, 开展各种特色旅游, 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的需求。

南太行蕴涵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能打造出不同的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如生态旅游观光走廊 (济源———焦作———辉县———林州) , 寻根拜祖源游 (卫辉———温县———安阳) , 红色旅游 (林州红旗渠———新乡七里营、刘庄、京华村、回龙村) , 山水休闲游 (新乡八里沟———焦作云台山———沁阳神农山———鹤壁云梦山———济源王屋山) , 古文化游 (新乡百泉、潞王陵———博爱月山、寺寨卜吕明清民居———安阳殷墟) 等等。

5. 树立整合营销观念。

现代旅游市场的竞争, 已是旅游业整体实力的竞争, 实施整合营销战略是当前我国旅游目的地的必须选择。南太行山要扩大旅游市场, 必须对各类营销资源进行整合。一是整合旅游产品, 利用该区雄秀的太行风光、震撼心灵的太行精神和纯朴清新的民风民俗, 建成融自然山水、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一体, 具有生态旅游、休闲观光、科考科普、寻根朝觐、体育健身、爱国教育、探险猎奇等功能多样、内容丰富、品位较高的南太行山旅游区。二是城市、景区与区域旅游的整合。构筑地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成为当今时代旅游竞争的根本性策略, 地域联合不但可以避免无谓的“牺牲”和自相残杀, 而且可以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并可在国际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南太行旅游区与周边地区资源整合的重点是其与沿黄旅游带、濮阳、鲁西地区、晋东南、冀南等地区相等品位资源整合, 建立旅游协作区。南太行区域内资源整合重点是安阳、鹤壁、焦作、新乡、济源五市资源整合和企业之间的资源整合, 走优势互利、共荣共赢的发展道路。

三、南太行旅游资源个性突出, 自然景观品位上等, 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极高的观赏价值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10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又一个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期。据统计,2000年年底,全国仅有4个城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拥有7条运营线路,总里程146 km。但截至2012年10月,全国已有15座城市,拥有62条建成已通车并正式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运营里程达1 777 km,投资以每年100多亿元的速度在持续推进。轨道交通不仅仅作为一种大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更多的则是起到越来越重要的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功能。

1 高架车站对城市的“割裂”作用及其对策

高架的线路敷设方式(包括地面的敷设方式)以其造价低、工期短、风险小等突出特点成为许多城市线路的重要组成形式,更是郊区线路、新城线路的首选形式。已运营的62条城市轨道交通线中,高架形式的轨道交通里程达到约241 km,占14%。尽管连接着城市,但高架车站对城市街道景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如果再仅仅考虑交通功能,而忽视与周边建设的一体化综合考量,将可能导致城市空间会在某种程度上割裂开来,“令人不快地撕裂了城市的肌理”“造成了城市的空白,使地段缺乏个性,也缺乏由地段优势和现状用途带来的地点和潜在活力”[3],无法发挥轨道交通的TOD功能。这种割裂作用,首先是视觉层面的,渐次发展成为心理层面的,成为一道现代化大都市特有的疤痕。

从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建设经验可知,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最终目的是合理引导城市的空间布局,引导不同交通资源实现空间的合理配置,因此轨道交通和地区开发应同步统筹介入。受这一思路的启发,为了减弱高架车站造成的这种城市割裂作用,除了在总体选线、区间景观等方面进行积极控制外,特别应当重视高架车站站点区域的规划研究工作。车站站点是轨道交通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对周边地区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如果能够在考虑站点交通功能的同时,根据周边区域规划状况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使车站本身就成为一个目的,就会使高架站点区域形成线路上的若干“缝合节点”,减弱其对城市的割裂作用。通过这种站点与上盖或周边物业一体化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发展,可将不同类别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功能互利和土地的集约利用,并达到“物业经营吸引客流、轨道运营提升物业价值”的资金良性循环,真正实现“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Station-Integrated Development,简称SID)。

2 高架车站站点与开发区域的关系研究

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规划来看,站点与城市开发区域之间形成多种关系,概括起来主要有3种(见图1)。

1)模式1:车站位于道路一侧,车站从周边开发地块中穿过;2)模式2:车站位于道路一侧,车站与周边开发地块毗邻;3)模式3:车站位于道路当中,车站与周边开发地块临近。

模式1~模式3,车站与商业开发区域的关系密切程度渐次减弱。通常,模式1穿越地块,尽管能和地块开发结合紧密,甚至可以进行站点的“上盖”开发,但是车站对地块的噪声、震动影响较大,因此相关实例很少。模式2为地块的开发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容易形成紧密的结合形式,目前国内外成功案例也较多。而模式3中站点所在的道路一般为路幅较宽的城市干道,车站出入口需要通过天桥沟通,因此与道路两侧地块联系不够紧密。此外,由于站点和区间桥梁位于城市干道当中,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街道的原有比例,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影响较“路侧”车站更大,更易产生“割裂作用”。但是,这种方式与周边开发地块保持一定距离,对于车站运营、保护土地权属划分等方面均比较有利,目前应用较多。以下根据以上模式,从目前典型的“公共平台”和“出入口结合”两种开发形式及其实例进行分别论述。

3“公共平台”开发形式

将高架车站“站厅层”或“站台层”扩展为架在街道两端的大型“平台”,从而使车站与两侧的开发建筑群联系在一起。这种形态整体性强,商业开发地块与高架车站结合非常紧密,多用在商业价值较高的城市区域中心商业节点,或城市一体化开发区域的特殊站点。对于有多线换乘、有“越线”“配线”功能的路中高架车站,由于功能需要,车站规模本身就很大,因而更适合进行“公共平台开发”的站点开发形式。

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安亭站是一个“公共平台”开发的良好实例,车站与地块间属于上述的“模式2”的结合方式。车站毗邻的商业空间,沿车站站厅层扩展为一个覆盖整个道路的“公共平台”(见图2),将商业办公、地面公交枢纽、停车等功能利用“平台”有机的组织起来,结构清晰,交通顺畅,形成了区域商业、商务节点的意向。这种“公共平台”的开发形式,强调的是界面的“模糊”,平台上是轨道交通、卖场、餐饮以及办公入口等等,平台下是公交枢纽、主力店、社会停车场。为了减少“大平台”体量对城市景观、道路通行、防噪防灾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地块与车站之间开若干开口。目前,与该站点毗邻的地块与轨道交通车站之间的“化学反应”初见端倪,已经形成沪苏交接处最重要的区域聚集中心之一。

对于新城和大面积城市更新区域,如果能以轨道交通车站为核心,将车站两侧的“公共平台”延展到其他城市地块(如公园、住宅等),从而将一个区域整体建立在2层“类地面”之上,直接对接地铁站点以引导人流,并使公共设施清晰的串联起来,则会发挥更积极的区域促进作用。日本的多摩新城(TAMA NEW TOWN)就是这样一个良好的实例,被誉为“一座地铁站点成就的新城”(见图3)。

4“出入口结合”开发形式

对于“模式3”的路中高架车站来说,乘客需要通过过街天桥进出车站,如果出入站时可以便捷地进入毗邻的商业建筑,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能为车站带来稳定、充足的客流,保证车站的运行效率。“出入口结合开发”的方式通常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空中廊道将车站的出入功能、过街功能、两端地块的商业沟通功能及以沿街开发地块的景观要求等要素适当的整合起来,强调空间的多样性和交通的便利性(见图4)。由于开发系统中以较为纯粹的天桥为主,周边建筑与轨道交通车站本体相对独立,在建设实施中比较灵活和简单,便于分期实施。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南翔站就是这种形式的实例。高架车站与地块尽管各自独立建设,但是在轨道交通建设初期,就与周边地块在接口标高、接口位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有效的对接,既保证了轨道交通按时通车,两侧地块也有足够的建设和经营周期,最终实施后效果也非常好,车站与地块可实现无缝衔接。

需要指出的是,一个路中高架车站的出入口一般是2个~4个,毕竟与地块的连接宽度有限,也仅仅与毗邻地块有直接的联系。为了发挥轨道交通站点对区域的辐射作用,应当在区域内建立一个以轨道交通车站站厅层标高为基础的,勾连各个相关区域之间的公共天桥连廊系统。江苏苏州花桥国际商务城核心区就是以高架车站———“光明路站”为核心,将站点周边11个地块通过高架步行系统有机组织起来的(见图5)。

5 结语

轨道交通建设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并非商业建设,社会效益应重于经济效益,也并非所有的高架车站均需要进行开发结合。但是,在不影响运营的前提下,地块开发与交通枢纽建设相结合,高架车站建设与站点周边地块的开发企业合作,制定一定的互惠互利机制,充分发挥地产商的投资热情,既不失为一种分享土地增值利润的手段,也可引导土地适度开发,缓解出行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空间质量,从而达到“缝合”城市的效果。

摘要:通过对高架车站站点综合开发方法和实践的分析研究,总结出了典型的开发类型,阐述了“公共平台”与“出入口结合”两种开发形式的特点,为城市重要节点中的高架车站开发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高架车站,综合开发,站点

参考文献

[1]梁正,陈水英.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初探[J].建筑学报,2008(5):78.

[2]惠英.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地区规划与建设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3(2):30.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11

摘要:本文对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四平市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调查;思考

中图分类号:G40-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1-0121-02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四平市区域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调查,探讨和分析促进或者阻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探索课程开发的出路,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有效的建议。

一、调查方法

1.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通过对学校的领导、教导处人员及校本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实际访谈,了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和方法。

2.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包括24个题目,其中包括15道封闭题和9道开放题。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情况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

3.调查样本的选择。2008年7月,随机抽取21所学校,其中9所中学,12所小学,对校领导、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6份,其中有效答卷433份。

二、调查情况及分析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状况

从总体上看,学校间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进展差异较大。调查的每一所学校都开设了校本课程,开设的校本课在1至5门之间。75%的学校规定每周1课时,25%的学校规定每周2课时(包括2课时以上)。对于开设校本课的态度,95%的教师赞同校本课程的开发。有5%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持消极的态度。可见,绝大多数教师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是积极的,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是有信心的。调查显示,45%的教师进行过校本课程开发,有一定的经验,认为自己能胜任或基本能胜任课程开发,并且为学校课程决策提过建议。在实施课程开发的学校中,有52%的学校在研究中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本地推广过。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一些学校不想耗费太多的精力研究开发校本课程,由于《古诗词欣赏》容易编写,将之作为校本课教材的学校占到41%。由于校本课程开发主体知识与经验的局限,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了简单化模仿和照搬照抄的倾向,也有个别学校的校本课时被其他科挤占的现象存在。

(二)教师的专业需求和发展状况

在访谈中了解到,课程开发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仍然是当前校本课程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获取相关课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在实践之中学习和体会,教师们认为参加研讨交流学习、校本教科研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校本课程开发资源状况的调查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的指引下,依据自身的资源状况和条件,自主进行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91%的教师认为学校财力、物力资源的缺乏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最大困难,65%的教师认为学校主要领导的态度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问题。这表明学校财力、物力的不足和领导的态度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开放题的调查显示,关于校本课程可用资源,主要是“图书资料、自己藏书、网上信息搜索”等方面,40%的教师意识到教师间的合作也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访谈中了解到学校很少发动家长参与课程开发,家长和社区的环境资源虽然引起重视,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

(四)对校本课程开发基本内涵的认识

关于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调查中。有33%的教师认为课程开发必须以“编写教科书为主”、把“校本课等同于综合课”。有的老师把校本课窄化为活动课,只有活动,没有学习内容。这些说明很多教师对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还存有一定的偏差。应该说“活动课”的设置也是国家课程开发权力下放的表现,也是为了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与选择性,满足学生的多样学习需求,与目前课改所倡导的校本课程开发理念是相同的。但校本课程不等于活动课,我们必须用课程开发的理念及程序去审视原有的活动课,对其进行全面筛选,重新开发与规范,才能把活动课转化为校本课程。但也有23%教师在开放题中的回答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教学情境与师生互动的过程与结果”,这样的回答,说明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内涵的理解还是有一定深度的。

对课程开发意义的认识调查中,有89%的教师选择“能够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兴趣”,80%教师认为“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87%教师认为“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很多教师赞成学校开设、开发校本课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五)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确定

学校的办学目标决定着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其功能应该表现出提升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双重需要。开放题调查显示,教师对校本课程目标的定位主要是能够拓宽知识领域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层面,而对激发学生兴趣特长发展方面很少谈到。

(六)关于校本课程科研成果的调查

四平地区在“自编”教材中,有一些典型的学校。如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中心校充分挖掘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编写了11册教材。在实际采编中参研的教师得到了锻炼,教材在使用中反响很好。但是在成果形成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目前农村实行免费发放教材,校本教材也是一样,分年级人手一册,学校感到资金上有压力。在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的形成中,实际上,许多校本课程不需要学生用教科书,教师可根据指导用书来组织教材。组织教材有选用、改编和自编三种主要形式。“选用”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教与学的需要,“自编”又有相当大的难度,相比之下。“改编”既能照顾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要求又不高,不失为校本课程教材组织的最佳形式,有60%多的教师赞成选用教材。

(七)关于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的调查

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方面。调查发现,有53%的教师是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的方式为主进行考核,但也有27%的教师是以期末考查、学生的作业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三、对校本课程开发实践的若干建议

(一)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在于学生的兴趣

校本课程开发一般包括六个步骤:需求评估、组织建立、目标拟定、方案编制、解释与实施、评价与修订。这些步骤提醒我们,开发校本课程时,需要特别关注评估学生的课程需求以及可用资源,清晰定位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形成基于学生兴趣的规划方案,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需求评估中,获取学生的兴趣信息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采用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方法研究评估学生的兴趣,之后明细学生兴趣的方位、层次和类型。在实施的方式选择上,小学低年级可以采用无需固定的游戏方式,而

小学高年级则可过渡到相对稳定的兴趣小组方式,中学可以直接以选修课的方式实现。

(二)提升教师的课程知识与课程开发技能,关键在于加强校本科研培训和课程开发实践

学校和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拥有了更多的课程自主权力和责任。校长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对校本课程开发至关重要。提高校长和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应该从倡导开放性的交流和学习人手,通过提高学历教育、听专家讲座、校本科研培训等方式增长和提升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知识、技能。校本科研培训对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应该组织校长和教师到先进学校参观、学习,拓宽眼界。经常性组织研讨、交流、观摩等校本教研、科研活动,对于已经拥有了远程教学资源的学校,应该提高这些资源的利用率,让更多的教师触摸到课程开发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这对校本课程开发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从校本课程开发较好的学校来看,将学校课题研究成果纳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使校本教研与校本科研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种融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多向吸收资源,促进校本课程的独特发展

校本课程资源很多,比如地方资源、校内课程资源、联合开发资源等。

所谓地方资源包括地方景观、地方文化、社区设施等。利用地方景观、设施资源,可以开展体验教育、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让孩子们对自然、人文、历史、建筑等开展调查、进行探究,深刻感悟;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发、设计课程内容。

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实验室、图书室、电教设备、各种专用室、体育场所等,校内课程资源对开发校本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经常性和便捷性。尤其是教师资源。它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根本,充分发挥教师智慧潜能。教师的经验、特长、兴趣爱好等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因素,通过调动广大教师共同参与,才能达到“创设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目的,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与行业、院、所联合开发校本课程,这是更有潜力的资源。各行业、院、所专业性强,聚集着大批专业人才,中小学校与他们联合开发校本课程是一项互动、互赢的工作。新的资源的注入是校本课程开发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多向吸收资源并合理利用,才能促进校本课程的独特发展。

(四)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评价包括校本课程的设计评价、开发方案评价、改进建议评价,实施评价和学生学习的评价等。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不同学校和学生要求与兴趣的课程开发,应该强调自主发展,特别是重视课程对地方、对学校及对学生的适应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是这类课程的重要基础。科学的评价机制要表现为过程性评价、个别化评价,更多地要强调师生间、学生之间的相互认同和互相鼓励。

区域治理与开发 篇12

一、汉代河南的地理环境条件与水资源基础

汉代中原腹地分属弘农郡、河内郡、河南郡、东郡、魏郡、南阳郡、陈留郡、颍川郡、汝南郡、梁国、淮阳国以及陈国等所辖, “阃域中夏, 道里辐辏”。西有太行、崤山、伏牛、熊耳、外方等山地与丘陵, 中间夹有河谷、盆地, 又有大面积黄河冲积平原, 广布黄土, 沟壑纵横。南为南阳盆地, 三面环山, 平原低缓倾斜, 岗地宽阔平缓, 丘陵河流谷地交错。东为华北—黄淮平原, 低缓倾斜, 广阔坦荡。其地理差异巨大, 地形复杂多样。

地处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区域, 气候南北差异较大, 山地与平原气候差别亦较为明显。中原地区汉代的区域性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前后变化与干旱化的趋势方面。关于历史时期干旱化的整体趋势, 无论是诸如《考工记》中沟渠记载等所反映的上古耕地田制与技术的变化等相关记载来看, 还是从现有科学技术对于气候变化的长时段分析来考察, 都是毋庸置疑的。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认为:“到了秦朝和前汉气候继续温和”“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 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但东汉冷期时间不长。”邹逸麟主编的《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和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对两汉时期的气候状况提出了异于竺可桢的看法, 满志敏等人的研究运用诸多农业物候资料来说明气候的波动。稻、麦以及豆类等作物的种植比例在这一时段逐渐被调整, 冬小麦在两汉得以在黄河流域广泛推广。豆类作物在黄河流域的种植在西汉也曾有过变化, 但是在东汉时期洛阳周围对大豆的种植却重新重视起来, 《四民月令》所记载的物候月令几乎每月都有和“豆”相关的内容, 这一点得到了洛阳汉墓出土资料的印证。诸多资料表明, 大致在两汉之际, 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波动;与此同时也说明了长期的干旱化的整体趋势:西汉中原诸郡的气温较温暖, 但已经出现降温趋势并有波动;东汉以来气候开始转冷, 起伏明显;气候的冷暖变化可以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水平, 从而影响农业技术的内容、类型及其实现方式。可以推知, 气候的历史变化对农业技术体系的影响, 在空间差异上必然有类似的反应, 也必然形成不同的区域开发过程。两汉之际, 北方地区以抗旱保墒为核心的“耕—摩—蔺”技术体系与水利的发展, 说明这一时期干旱成为农业发展的难题之一。

就地表水资源的分布而言, 中原地区汉代尚属丰富。汉代中原地区河流众多, 有发展水利技术的自然条件。“当时豫西河流数量众多, 枝蔓稠密, 是为水资源较为丰富, 水系发育良好之证。”伊洛、烛水、濝水、汜水、济水、沁水、淇水注于黄河。梁宋地区有蒗荡渠、鲁渠水、睢水、阴沟水、汳水 (汴渠) 、涡水等贯穿其间。颍汝之间, 潠水、洧水“折入于颍”;黄水、滍水、昆水、澧水、瀙水入于汝。南阳盆地西有均水、丹水, 中有育水 (淯水) , 东有比水。

综上, 一方面, 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尤其是各种河流湖泽的存在, 为区域农业开发提供了极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 由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的存在, 加之历史过程中社会经济原因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 使得中原地区汉代的区域水利与农业开发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历史特征。

二、中原地区汉代水利开发的区域特征

中原地区农业技术的发展对农田水利的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是旱作农业最突出的矛盾。汉时, 由于“干旱是当时农业的最大威胁, 因此, 抗旱保墒成为当时河南发展农业的关键技术”。除了利用有限的降水以外,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无非两条:水利灌溉和耕作保墒。保墒是精耕细作技术的核心和主要特征, 水利则是更为直接的方式。迄至汉代, 中原地区南北各地存在大量而开发程度不同的农田水利, 呈现不同的时空特点。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经广布水利工程并影响至两汉。两汉以后, 北部地区黄河治理逐渐成为水利工程主要内容, 这一地区的农业水利主要利用战国旧有工程, 河内诸郡“修理旧渠, 通利水道, 以溉公私田畴”。直到东汉时期, 东郡与河内郡的水利灌溉事业才有所发展。永元二年 (90年) 鲁丕为东郡太守, “为人修通灌溉, 百姓殷富”。汉顺帝永和年间, 崔瑗为汲令, “为人开稻田数百顷”。

光武时大司空张纯“穿阳渠, 引洛水为漕, 民得其利”。梁宋之地也是曾经极富沟渠, 西汉初年梁孝王都大梁而东徙睢阳, 开汴河修筑蓼堤, 为当时较大的水利工程。

“南阳地区地处汉水上游, 两汉时期唐白河的灌溉已经较为发达”。汉元帝时召信臣修建马仁陂于泌阳县北泚水支流的出山口, 又修六门碣位于今邓州市东南。元帝建昭中, 召信臣“视郡中水渠, 开通沟渎, 起水门堤阅凡数十处, 以广灌溉, 岁岁增加, 多至三万顷。”《水经注》载六门堨“下结二十九陂”, 构成陂渠串联的水利灌溉网。东汉建武七年 (公元31年) , 杜诗“修治陂池, 广拓上田”。东汉时, 南阳水利进一步兴盛, 仅《水经注》的记载, 在南阳范围内的陂塘水渠水利工程就有28项。

颍汝之间“皆穿渠为溉田各万余顷, 佗小渠及陂水道通者, 不可胜言也”。西汉时期汝南郡较大的水利工程是鸿郤陂引水灌溉工程, 东汉建武十三年复修, 灌溉水田达数千顷, “汝土以殷, 鱼稻之饶, 流衍它郡”“起塘四百里。”筑堤开渠连通附近的焦陂、上慎陂、中慎陂、慎陂, 形成一片调水灌溉的稻作农业区。和帝时“又修理鮦阳旧渠”“垦田增三万余顷”。灵帝建宁三年 (170年) “修复清陂”。建武年间, 邓晨“兴鸿郤陂数千顷田”。兴平年间, 鲍昱于汝南复旧有陂塘, “作方梁石洫”。足见其地陂塘堤堰历时已久, 新修再造皆有。

汉代中原腹地水利有着明显的时空特点。“汉代乡间的灌溉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借助于大型水渠、陂塘的灌溉;一类是农家小型陂塘的灌溉;还有一类是利用水井汲取地下水灌溉。”大型水利多集中于农业与经济发达之地, 小型陂塘在水源条件好的乡间较为流行。历来北方地区水利以沟渠为主, 起源较早, 各地之水资源与地形差异较大, 水利技术与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明显。

三、中原地区汉代农业区域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是农业区域形成的基础。“其导万民也, 水处者鱼, 山处者木, 谷处者牧, 陆处者农”。

中原地区可利用水资源的分布是农业技术选择与精耕细作农业实现方式的重要决定因素, 因此, 灌区的形成是农业区域形成的条件与主要标志。根据水资源的分布、水利工程的修建以及由此所影响的精耕细作的实现方式, 可以将中原地区划分为若干农业亚区:河济地区、颍汝地区、南阳地区。

北部河济流域包括西部两河与梁宋地区。河内与河南历来是最为重要的农作区之一, 其环境较适宜农耕。战国时伊洛地区已经有铁器出土, 汉代河内地区铁农具牛耕得到推广, 河内各地均有汉代铁犁及其构件的出土。东部梁宋地区的情况也是如此, 汉代砀县城出土的农具有锸、撅、锄、镰等;永城保安山二号墓出土有铁锄、铁斧, 河南杞县许村岗一号汉墓出上有铁刀、铁锄等, 尤为重要的是河南中牟发现了汉代的犁壁, 这说明西汉时期, 牛耕在梁宋地区进一步推广。

北部各地在发达的铁农具与牛耕基础上形成了发达的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域。汉代伊洛地区粟的种植面积很大, 出土的西汉成帝时的陶仓有“小米百石”的铭文。除了种植旱地作物外, 还出产颗粒肥大的无芒水稻。在发掘的多座汉墓中, 大量出土的陶仓模型内藏有多种粮食作物, 品种齐全, 粳稻、大麦、小麦、黍、豆、麻、高粱等名称都见于陶仓铭文。这一点, 《四民月令》中亦有所载。秦汉河内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粟、麦为主的多种作物种植体系, 考古出土的实物已经证实了这一点。水稻也在该地区有较大面积的种植, 何晏称赞“河内好稻”。由各处汉墓出土的粮食来看, 本区域在汉初已成为水稻和旱谷的间作区。

“南阳是新兴的农业区”, 始自春秋战国, 其农业的兴盛同样是得益于南阳地区的冶铁业与农具的进步。汉代南阳是重要的铁官所在地, 仅瓦房店出土的铁农具有、末、锸、犁、犁铧、犁镜、耧铧、锄、镰等, 西汉时期48件 (包括新器和旧器) , 东汉时期972件。铁农具和牛耕在南阳也较为普及, 南阳县英庄汉石墓曾出土汉画像《牵牛图》和《牛车图》。

颍汝流域的农业生产自春秋战国也有所发展, 至两汉时期获得迅速发展, 成为新型农业区。临汝夏店、鲁山南关等地都出土大量铁农具及其铸模、铸范。随着水利的兴修和铁器与牛耕的推广, 颍汝地区“户口岁增, 治为天下第一”, 尤其是汝南郡, “汝土以殷, 鱼稻之饶, 流衍它郡”, 成为东汉新兴农业经济区。根据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来看, 此时水稻品种籼、粳、糯俱全。小麦在本区域内也有广泛的种植, 有些地方麦的播种面积相当大。总体来说, 颍汝地区内, 水稻的种植面积最大, 其次是小麦。此外, 黍、稷、粱之类的谷类旱粮作物在该区域的考古发掘中也有所反映。

四、结论

中原地区汉代有粟、黍、麦、稻、豆、粱、麻等大田作物分布, 其农业技术水平已经比较精细, 广泛建立了复种连作制, 但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开发历程与发展程度。

根据水利开发来看, 中原地区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农业类型区域。北部主要为沟渠水利为主, 形成了以旱作农业为主的技术体系;南部为陂塘水利较多, 尤以南阳地区有一定的历史积累过程而形成了旱稻并作的农业区域;颍汝地区为汉代新兴的农业区域, 形成了以稻作农业为主的技术体系。我们就此认为, 水利开发是农业开发的重要内容与形式, 中原地区汉代农业区域的形成及其时空特点与此有极大联系。

参考文献

[1]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7.

[2]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中职学校校园网络安全下一篇:《我的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