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与开发

2024-09-28

治理与开发(共11篇)

治理与开发 篇1

为了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运行管护, 使建成项目长期发挥最大效益, 贵溪市农发办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市土地治理项目的运行管护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具体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1 项目建设情况

贵溪市自2002年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县以来, 土地治理项目完成投资5 352.4万元, 改造中低产田4 893.33hm2, 项目区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路沟渠桥涵闸相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新格局。但由于管护工作没有跟上, 严重影响了项目效益的发挥。

2 项目运行管护的现状

2.1 项目运行管护的总体情况

提出“人员、组织、制度、经费”四落实的管护工作基本要求, 制定了《贵溪市农业综合开发建成项目运行管护办法》, 并就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和运行管护与项目区乡镇签订了责任状, 项目区乡镇又与项目区村签订责任状, 落实了管护内容、管护人员和管护责任, 保证了项目区工程的持续良好运行。

2.2 项目运行管护的主要形式

在组织领导上, 采取条块结合, 齐抓共管的方式。县级由农发办牵头, 成立有关部门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工程管护小组。各项目乡镇相应成立了工程管护小组, 由分管领导任组长, 水利、农技、林业等部门人员为成员。村级由村长负责, 每个村民小组配备2名管护人员。近年来, 对管护机制进行了改革:一是将资产移交给乡镇, 再由乡镇向受益村逐项办理资产移交;二是将资产使用权、维护权一并过渡给集体和农户, 每年按工程使用情况收取承包费用[1,2]。

2.3 项目运行管护的主要措施

2.3.1 明确产权, 健全制度。

对一个村受益的工程, 由乡镇政府将产权移交给受益村, 由受益村负责工程运行管护;对跨村工程, 则由乡镇政府将产权移交给乡镇水利站, 由乡镇水利站负责工程运行管护。同时制定了工程使用、管理、维护等制度和管护人员考核奖惩制度。

2.3.2 强化领导, 建立队伍。

成立了管护领导机构, 定期检查督促, 及时解决管护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 项目村成立了由老党员、老干部和有较高威望的群众组成的管护队伍, 定期不定期的对工程进行查看和维护。

2.3.3 明确责任, 落实经费。

一是泵站运行管护。泵站指定专人管理和维修。在农田需水时, 能够立即抽水, 出现小的故障能当日排除。二是水利配套工程及林网管护。水利配套设施, 即桥涵闸渠等工程完工后, 由管护小组指定专人管护, 对人为损毁的工程由责任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修复和完善[3]。农田林网, 植于大沟、干渠边的, 由管护小组统一管护;植于农户田头、地边的, 由农户自行管护。工程维修和管护经费, 一部分由农业综合开发管护资金负担;一部分由受益村或村民小组负担;一部分采取工程有偿使用, 收取的费用用于工程管护和维修。

3 存在的问题

3.1 产权难以界定

农业开发不仅资金构成复杂, 而且受建设、使用、管理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 使农业综合开发产权界定困难。工程产权不明确导致工程的管护存在“群众不愿管”、“村里无钱管”、“乡镇无权管”的现象。

3.2 产权制度改革难度大

对公益性较强的工程, 如电灌站, 在进行承包、拍卖等产权制度改革时难度较大。因为产权归属个人后, 在用水时不利于乡 (镇) 村的统一调度和统一管理。同时由于产权变更给个人, 会出现随意提高收费标准、增加农民负担的现象。再者随着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加, 还会出现延误工程使用的黄金时间、错过农时的现象。

3.3 管护资金来源不足

由于政府对项目后期管护的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村集体又没有资金积累, 使建成项目的管护缺乏一定的资金支持。

3.4 管护工作不平衡

水田多的地区管护较好, 旱地多的地区管护较差;村组干部责任心强的地区管护工作做得较好, 责任心差的地区管护较差;工程设施发挥作用好的地区管护较好, 发挥作用差的地区管护较差。

4 对策

4.1 完善管护办法, 落实专项管护经费

实行专门管理与群众管理结合、归口管理与行业管理结合、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结合、岗位职责管理与承包管理结合。将管理费用纳入工程运行成本, 由受益人分担[4];新建工程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逐年提高农业综合开发管护资金的比例,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4.2 明晰项目产权, 确定管护主体

根据实物的运营作用及实物形态, 进行分类分级, 明确产权主体[5]。如固定渠、田间林网等分散型基础设施应明确为集体资产;排灌站、干支渠等大中型基础设施, 应明确为国有资产;在产权的管理上, 属于国有资产的, 由县级农业综合开发职能部门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进行管理;属于集体资产的, 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

4.3 创新管理机制, 加强管护监督

对项目区的小型水利设施和建筑物, 由受益者进行管护维修;对主要建筑物和大型设施, 从受益者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管护维修;各级产权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责任, 人为造成农业综合开发资产流失的, 要明确追究责任人的责任[6]。

4.4 加大管护宣传, 做到建管并重

采取多种形式向农民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群众的管护意识以及管护农业开发资产的自觉性, 在项目区形成一个建设工程、使用工程、爱护工程的良好风气[7]。

参考文献

[1]王鸣鹤.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情况调研报告[J].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1 (12) :25-27.

[2]蒙海波, 江跃华.荔波农发工程管护四到位[N].经济信息时报, 2008-10-22 (3) .

[3]张苏林.产权管理是农业综合开发的薄弱环节[J].中国财政, 2004 (8) :41-42.

[4]李红征, 傅友谊, 孙志岩.草原建设亟待明晰产权[J].吉林畜牧兽医, 2005 (7) :24.

[5]王晓光.浅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现状及建议[J].新疆农业科技, 2012 (2) :3.

[6]鲍玉琳, 李辉.加强土地治理加快农业发展——浅谈大通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认识与思考[J].现代商业, 2012 (18) :49-50.

[7]冯祖洋, 郭红, 周克军.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的思考[J].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8 (3) :25-26.

治理与开发 篇2

本节内容取自八年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以长江为例,完成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教学主题。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自古至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因此,无论是从代表性河流的角度,还是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长江都是河流部分必学的重点内容。教材将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到长江的学习中,既明确了长江的主要学习内容,又以长江为例,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教材将学习内容指向为“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长江在不同河段的显著水文特征及其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的准备确立如下:

1.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图,板画,学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通过图、文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2)通过“角色扮演”,领悟主要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获得深入思考的乐趣,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并能掌握分析方法,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长江开发和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及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法分析

1.问题引导法: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不断设置问题,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 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探索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3.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相互的协作下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其学情分析如下:

1.已有知识:我国河流的概况,初步了解水文要素及特点描述,长江、黄河的水系概况,学生所在城市位于长江沿岸,有很好的生活体验。 2.具备能力:读图,据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学法分析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八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乐于通过合作竞争掌握知识。

2.运用学案的学习方式:学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把知识储备与课堂训练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既改变了单一的学案教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很好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能不断设置问题,让学生不断动脑,动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水能、旅游

我看《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 篇3

长江比黄河流域面积大二点三倍,年流量大十六点八倍,而在中下游所造成的人类最宝贵的冲积平原反而只有一半。长江冲成的十二点六万平方公里供水充足,是多么宝贵呀!而黄河只冲成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土地,可耕种两季,虽用水感不足,更觉其宝贵!假使人们细想何以黄河能淤出如此大量的土地,正是由于其水少沙多,其含沙浓度极高的黄水已淤成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我们要尽力据以淤灌它,而且希望它继续淤出更多的土地,以适应我国人口之众多的情况。如今长江每年只能淤出一千多亩田地,人们嫌其太少太慢,而我们对黄河更应寄以厚望。我们希望黄河有更多的水土冲下来,而不是保持在上中游而不下来。水土保持的目的是保持那里肥沃的表土,是应该的,是合理的。但是河槽里的黄土尽可冲下来,以饷下游,两者并不矛盾。

其次,我们要理解,我国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外国人说我们只有全球百分之七的耕地却养活着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就是说我们能以少量的耕地充分利用水资源以养活偌大人口。凡国家的水资源消耗主要是用在农田上,约占百分之八十——八十五。我国夏季海洋湿暖气团登陆的占百分之七十的全年水量,多半由农作物利用掉,部分多余的成为地面流即径流,集流成江河,连同地下潜流,成为河中的川流。川流乃是残余的水资源,部分可以抽起来用于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由科学院张光斗、陈志恺等提出的水资源,定义为所谓江河出口综合的年水量,竟不包括植物蒸发量这一大笔水量,于是得出我国水资源贫乏,在全世界排行第六的错误结论。

我国在淮河以南及东南部水量有余,两广年种三季作物,江淮两季半,缺的是耕地,不是缺水。黄淮海也勉种两季,东北种一季,利用冬雪融水亦已足用。全国唯有西北真正缺水,而可耕地很多,俗称“有水便是地”。总的说来,我国最缺的是可耕地,通过调节多年平均年水量尚能养活偌大人口。明白这点,若正确地运用水资源,黄河“水少沙多”,不是坏事。

第三,我们要认清,地区水土保持、干流造坝等都是对个别工程(infrastructure)的设计规划。而流域规划除应包括这些个别工程外,是对整体流域的运筹(System engineering俗误译为系统工程)、是对整个河道,例如对黄河上下游全面整体的规划。

水土保持对于上游地区农业完全必要,也可能大体上做到。但因黄土层在风沙堆积的过程中陆续降雨被形成了许多垂直孔洞,可以高达几十米。一遇大雨,这些孔洞同时被雨水充满。临近河岸的黄土层常一片一片地剥落下来,形成直壁。所以平面或斜面上的表土及洼沟水土可以被保持不动,但大片黄土仍可落入河道里。

当水流经过河床,一定会挟带一定量的泥沙同行。许多测验都证实输沙率略和流率的平方成正比,除飞流尽河干,否则河中必有沙流,故凡河床质为泥沙的河道只要有清水的河流,泥沙一定会输向下游。

水土保持作为农业的措施是可以而且应该做得到的,但把它作为“拦排放”治河方法中的重要策略是做不到的,也是完全错误的。拦河筑坝以蓄水沙,如小浪底坝,只有有限期的效果,经济上不合理,亦非良策,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把沙多易淤的困难留给子孙。

第四,从整体运筹的角度来看,凡是河流的上游必然在被冲刷,下游在被淤积的过程中。这是指对一长段河流、经过相当长的过程而言,分析用的是统计的方法,而不是对一定地点、当一定时刻用数学力学方法分析的结果。以两道长堤夹住河流,在下游欲将挟带下来的泥沙全部排出去,途中水流渐减,坡降渐平,路途加长,沿途不淤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拦、排、放”中排的策略是错误的。以堤防排沙,直出河口,中途不淤,是不可能的。

明末潘季驯用过束水攻沙的治河法没有成功。论理用于个别河段未始不可。但束水后河段上下两端落差将加大,坡降将加陡,若许多河段这样做,水面纵断面将超过河道自然落差所许可。这又是一个只适用于个别工程,却不能用于下游河道整体运筹的治河方法。

第五,在黄河整体运筹的拦、排、放诸策略中,藉水土保持拦沙于中游既不可能,泥沙不可能不下送到郑州以下;两堤束流期望排沙出海而不淤中途又不可能;于是只能指望滞洪区和滞洪水库以放出太大的洪水了。正如《纲要》四十四页所述:“分洪运用的风险和经济损失很大”,“存在问题较多”。于是加筑小浪底水库,先拦沙二三十年,成为对付这水少沙多的害河,作为防洪的策略,以免继续加高加固悬河两堤。这里显然没有想采用疏浚的治河方略,因为欲增加过洪能力,疏浚太费,惟有加高堤最方便而省钱。

第六,人们普遍地主张采用拦排放的治河法,不理采拦排无效、放又风险,却忘了这河曾淤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三角洲——二十五万平方公里(其他世界三角洲最大的如珠江三角洲等只有一万多公里)它还淤塞了海河、淮河的尾部,成为一望无际的仅次于巴西亚马逊河下游平原的世界大平原。这华北大平原除了自然降水、太行山下来的山西余水外,两季种植仍嫌水缺。黄河北行时原曾路过这里,其后运河曾长期作为南北运输大动脉。如今黄淮海平原缺水,当然要考虑将黄河作为干渠南北分流。而黄河治理规划却规定,河应在两堤约束下排沙,全河流水被派定担任尽量输沙出海的任务,以免河身继续淤高。按整体运筹的原理,黄淮海平原的水利建设和整治黄淮海河道原是一件事的两方面。人民责备我们把一件事孤立起来分为两种规划:“只知一条线,不管两大片。”这种策划殃成了目前黄淮海平原缺水缺肥,华北水道不通航的现实。历来学术上普遍性的错误认识,使国民经济遭受莫大的损失,未有甚于此者!

第七,不破不立,通过否定拦排放策略,人们会自然地认为黄河分流是必要的。河在郑州以下原属隆凸的三角洲地貌,其干流和各流派分布于全洲。世界上治理三角洲,无不分流淤沙。广东三水以下的珠江、埃及开罗以下的尼罗河、罗马尼亚土耳恰以下的多瑙河、印度孟加拉下的恒河、巴基斯坦苏库尔以下的印度河,无不多道分流出海。黄河既已淤高,分流排沙乃据高建领之势,能自动刷深河槽,理由如下:

干流若和支流在同一平面上分海,则其含沙浓度将相等,两者流率支流较小,由于输沙率和流率平方略成正比,水平分流将使大河加淤。但我们总可以从高槽上调节出流,从而刷深河槽。这需要支流闸门既有溢流口,又有孔口,使其能任意调节,支流闸门上游须加修一段平行的堤,堤脚及叉口宜打钢板樯,设计要策安全。闸门须设两道,一在大河堤内,一在支流两堤间。

第八,分流道要在中水和枯水时都长期行水,洪水时有节制地放水。首先打开人民胜利渠闸门,引黄河水沙分人到运河,直到天津。中途设站置闸,分流淤灌河北平原东部,以解决当前缺水之急。现在干的运河已高出地面四米以上,不必掏挖,任其继续淤高后,将来整理成为郑州到天津的高速公路的路基,不再输水。同时开始勘测设计新的淤灌渠道,恢复南北大运河,分水人渠道。路线大致取老沙河、接清凉江,顺黑龙港现有洼道,将来把卫运河搬下来。

这个最上游的郑州分流闸很大,不但分流入人民胜利渠,另在口下再分三口,分别淤灌天然渠、文岩渠及柳青河一带广大地区,其中下游接全堤河等。现有位山等闸须重新改造,口槛大大降低,设有堰口及底下的孔口。同时打开与大运河交口的黄河南北两闸分流南北,将来济运河用水,并淤灌东平、梁山等洼地。河水顺势南下,毋须抽取江水逆流北上。黄河在交口分流刷深槽底后,可能不设船闸通行。其他闸口待上列各闸分流取得工程经验后陆续打开。河以南上游的分流支脉应以贾鲁河、涡河为主,陆续打开,凡遇泥沙地宜先用河底粗沙淤灌打底,再在上面淤灌细泥。目前黄泛区一带最缺粗沙,排水不良。

第九,凡淤灌渠道必须设计用复式断面,过水流率必须长期淹盖两边滩地断面,否则闭闸停流。主槽两岸边必须护住使不坍塌。这样的螺旋流水(helicoidal flow)会长期淤滩刷槽,毋须掏挖清河。这些黄委工程师已在南岸试筑过,积有经验。在未来大运河及大渠道上应能设计出恰当的复式断面和经济坚固的护岸设施,使长期内主槽不淤且自动掏深,而两岸滩地自然淤高,能维持较长时期再易新线新渠。

人们必然能建成精致的分流闸和分流渠道,这是黄河分流策的根据。在一段时期分流淤灌后黄河槽身自然浚深,毋须加高堤防来防洪了,于是河治。人们欢迎更多的泥沙下来,水土保持工作应改由农业部领导。下游会自然地淤灌增肥,并造成更多的耕地。人们将额手称道:黄河乃是世界第一大利河!它以最少的流水造成最多的土地,它作为干渠,自流灌溉。

至于黄淮海河流整治与平原经济开发这一更大范围的整体运筹,请参阅《华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利出版社出版,第37页)《论黄淮海河的治理与华北平原的整体开发》,不赘。

第十,关于华北缺水问题,东线调用江水,所需抽水功率太大,不合经济,而且沿途拦截用水,竟无法实施。目前调用些丹江口水是合理的,但不可加高丹江口大坝,以免增多淹没地,且安康水害已说明汉水卵石造害巨大,原已沉积满汉水的卵石尚不知如何处理,不宜扩大其灾害。

作者认为,从嘉陵江略阳以上或可引来约两万平方公里面积上两百亿立方米中一百亿立方平的水,导入黄河或黄淮之间的耕地,或许可能,但笔者从未实测或详研,只是一种建议。如若可行,则工程较简便。作者不赞成经过黄河沿太行山引水北行。不如借用滹沱河水经十公里人大沙河北行,再在滹沱河下游用黄河分流水归还。华北大平原须利用浅层地下水的预蓄及灌溉节水,可以解决全区的用水。

治理与开发 篇4

近几年, 我国已经开始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视度, 并制定了相关措施着手构建相关保护与治理的机制, 同时政府和企事业部门也对保护与治理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但是, 在看到一些成就的同时, 我们应认识到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源的刚性需求在当下和未来还将会继续存在, 这就会导致对资源开采力度的持续加大, 由此对矿山环境的破坏也必将持续存在甚至加强。特别是, 一些老矿山的环境还远未解决, 这必将对以后的矿山环境和治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压力。

1 矿山开发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 尽管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取得了一些进展, 但是, 在资源加大开采、开发的大环境下, 由于一些部门的监管不力及企业的不作为, 我们面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将持续存在, 甚至更加严峻, 我们有必要增加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1) 占用和损毁土地。据相关机构统计, 截止2011年底, 全国十几万座矿山有高达25%的采空面积;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238.3万公顷, 占矿区面积的47%[3]。 (2) 引发地质灾害。地面塌陷、沉降等是我国矿山开采中地质灾害的常见形式, 广泛存在于金属、非金属的矿山开采中。同时, 由于露天开采而导致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也是频频发生。 (3) 破坏地下水资源。采矿过程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 不仅严重改变了矿区的地下水平衡, 更导致矿区周边水资源缺乏, 影响人民生活和农业灌溉, 一些重金属水源污染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造成伤害。 (4) “三废” (废渣、废水、废气) 问题严重。矿山企业一般占用大量的地表资源, 大量的固体废弃物极大地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矿山的废水排放也是非常令人头痛的问题, 经常造成局部范围内的严重水污染;采矿还产生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 引发酸雨等气象灾害发生。 (5) 破坏地貌景观。我国露天开采矿山数量众多, 点多面广。有的矿山开采对山体和自然景观破坏严重, 如, 大量建筑石材露天开采, 造成森林植被破坏, 基岩裸露, 使得昔日青山绿地成为荒山秃岭, 尤其在交通干线和城市周边的露天矿山开采, 产生许多负面影响[2]。

2 加强矿山开发过程中的环境综合治理

通过矿业开采获取资源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但是让经济的发展带动技术进步减少对矿山地质的破坏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因此, 通过整合资金、技术和人才, 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关注、保护和治理, 采取过程控制措施, 杜绝事后控制, 通过多种治理方式相结合的复合方法提高地质环境治理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是政府和企事业亟待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2.1 改进矿山开采的施工工艺, 减少开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首先在除尘方面, 利用湿法降尘工艺来减少地下开采工作面上的粉尘污染;采取洒水降尘、建造封闭输送廊道等措施来减少运矿过程中的粉尘;在主要运矿道路附近加强绿化, 也是减少矿山开发过程中粉尘和噪音污染的有效措施;露天采矿时, 对于剥离矿山和钻孔爆破作业, 要采取喷雾洒水、合理布置爆破点、尽量采用多孔爆破等措施来降尘、降噪。其次尾矿治理方面, 要走循环经济的道路, 通过建设尾矿库来加强对尾矿的综合利用。尾矿库的建造要既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又要考虑企业生产的自上特点, 在选址、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要充分重视环境因素。

2.2 重点加大矿山开采中“三废”的综合治理

废渣、废水, 废气是矿山开采不可避免的问题, 是矿业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它们的有效治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企业, 必须以此为突破口, 寻找先进的理念和技术, 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率及处理率, 推进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

2.2.1 废渣的处理。

矿山废渣需要大面积的堆积空间, 从而导致大范围的土地资源浪费及绿色植被掩埋, 对原有地貌、水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对于矿山固体废弃物, 利用其进行矿坑回填是一种比较经济有效的方法, 一方面就地取材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另一方面也是对这些固体废弃物进行了较好的处理, 有效地保护了矿山的原始地貌。对待矿山固体废物的原则是: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例如泉州永春县是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唯一有煤炭资源的地区, 采煤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大多含有一定量有机质。其中煤矸石是选煤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尾矿, 如果把煤矸石当作废弃物直接处理掉, 一方面会污染环境, 因为煤矸石中的硫元素逸出后会污染大气, 或者是对土地造成一定影响, 这样就对环境影响很大。

煤矸石综合利用以大宗量利用为重点, 将煤矸石发电、煤矸石建材及制品、复垦回填以及煤矸石山无害化处理等大宗量利用煤矸石技术作为主攻方向, 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比如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建筑材料, 大力发展煤矸石空心砖等新型建筑材料, 在煤矸石贮存、排放的周边地区, 鼓励现有粘土 (页岩) 煤结砖生产企业,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与装备提高煤矸石的掺加量, 限制和逐步淘汰实心粘土砖。也可以推广过火矸等作水泥混合材技术, 生产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总之, 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以巩固、推广为主, 完善、开发并举。巩固已有的技术成果, 推广技术成熟、经济合理、有市场前景的技术, 逐步完善比较成熟的技术, 研究开发新技术, 促进煤矸石的扩大利用。

2.2.2 废水的处理。

矿山用水量大主要在选矿工序, 在选矿排放的污废水中还含有不可避免的残留物质:铅、锌、硫, 以及有机、无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一旦排放到江河中, 将直接殃及生态环境, 污染水质。为了降低水耗, 减少排放, 可以采用“铅锌硫化矿选矿废水循环利用法”、“铅锌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工艺”等技术方法, 解决选矿废水适度处理后再利用的难题, 实现了选矿废水“零”的排放。对于矿山废水, 企业应该加大技术投入, 采取经济有效的措施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然后再进行地下水回注或排放。

2.2.3 废气的处理。

废气通常产生于生产工艺的各个环节, 目前采用的处理方式加强矿区环境管理, 推广新技术, 降低废气污染, 此外还可对废气进行二次利用,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是一项功在当代, 在千秋工作, 有关部门应制定全面、长效的监管措施, 引导矿山开采企业对环境保护和治理进行过程控制, 以恢复矿山环境为终极目标。再者, 必须注重科技和人才的投入, 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实施的有效性, 力争打造绿色矿业生产,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另外, 对于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国外发达国家已经积累比较成熟的经验, 可以通过政府牵头、企业跟进的方式, 加强技术合作交流, 借鉴国外技术和先进理念, 优化整合国内资源, 加快推进治理, 尽快实现绿色、可持续矿业产业建设。

参考文献

[1]汤姆·泰坦伯格.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2]边树兴等.我国矿山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J].矿业研究和开发, 2004, 24 (2) :63~65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教学设计) 篇5

——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教学设计)讲课人:何敏 课标要求: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课标解读:

首先应该从以下方面了解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包括流域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社会经济基础。根据该流域的地理条件,规划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防洪、航运、发电、土地利用、矿产资源的开发、旅游、渔业、灌溉等方面。针对开发过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与措施。

3.学会运用图表与资料,分析大坝建设的意义,培养运用地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分析、思考、交流,尝试用已学知识整理、分析,提高处理资料与信息的能力。

2.创设多种问题情境,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感受知识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在活动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亲身感受知识发生与发展的过程和规律,逐步领悟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由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联系周边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用所学的地理知识为地区的国土整治出谋划策。教学重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教学难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对策。教学方式: 1.课前印发导学案,课堂上确定预习答案。

2.案例教学法。以田纳西河为例引导学生分析流域的背景、以及开发情况。

3.小组讨论。

4.角色扮演、学生展。

5.补充了田纳西河流域的人口、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关于流域开发的相关图片资料。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综合效益

归纳小结

以实例导入新课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

展示美国地形图、田纳西河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及文字资料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特征等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及人口、社会经济条件。

使学生掌握流域开发地理条件的分析思路与方法,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展示图片、资料,把学生分成小组谈论、引导学生讨论、和学生一起探讨。

小组讨论、扮演角色,谈谈你要投资开发的项目及原因或者应注意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使学生掌握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自我表现的能力。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成效

展示图片、资料,并进行小结。

思考田纳西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经验。

以成功的效果,激励学生,要善于探究、解决流域问题。

思维建模

教师总结

完成学案的框图

思维拓展与提升,便于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应用。

课堂检测

指导学生完成学案课堂检测

学生完成检测

巩固知识,检测效果

知识迁移

布置课后任务:1.探讨我国长江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2.辩论: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课后探究,写出结果

协作治理视域下的公共领导力开发 篇6

【关键词】 协作治理  公共领导力  协作型领导力  领导力开发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发达国家和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与经验”(课题编号:201407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略机遇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3BZZ0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秦长江,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领导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4-0022-04

当今公共管理人员不仅在科层体制内工作,还通常跨组织边界工作,组织领导力虽然必要,但已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必须考虑如何开发公共部门的组织间领导力,即协作型领导力。本文通过对前人与协作型领导力和协作性公共管理相关的研究文献的梳理,思考在协作性环境中公共领导力所必需的个人特质、技术和行为能力,以及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问题,期望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一、协作治理:公共领导力开发的新视域

无论是美国《公共行政评论》2006年12月份以“协作性公共管理”为专题,还是《公共行政研究和理论》期刊刊登了大量与协作和网络管理相关的文章,亦还是美国公共行政学会2007年年会主题确定为“无限潜力:有效利用协作”,这些都突出强调了公共行政学界引人注目的焦点转变,即从对公共组织的管理和领导力到跨组织的管理和领导力的转变,从对科层的关注开始让位于对网络和其他形式的组织间伙伴关系的关注,这种关注焦点的转变以协作性公共管理概念的提出为标志。协作性公共管理是一个描述在多组织安排中运行过程的一个概念,通过相互促进解决单个组织不能或者不能轻易解决的问题。协作意味着共同工作,通过合作达成共同目标,在多部门关系中基于互惠互利的价值基础之上跨边界工作。

对协作性公共管理的这种理解产生于学者对于治理理念的研究基础之上。迄今为止,治理一词已经成为公共行政学科的显词,并得到普遍的认可与理解。一般说来,它是用来描述公共事务如何得以完成的一个学术语言。与传统意义上把治理等同于政府相对应,强调“社会掌舵”是众多参与方(包括公共和私有的)的一项集体事务。Frederickson和Smith认为,治理是指在权威日衰、边界作用日减、机构逐步呈现碎片化的情况下,对多边的、机构间的关系进行管理。Agranoff和Michael认为,治理是通过将必要的多个组织和多边关系参与到管理过程中,以达成公共目的。

在对治理的这种广义理解下,协作治理理论呼之欲出。协作治理理论认为,有效的治理是协作的结果,协作包括公共组织跨边界工作的各种方法,跨组织、跨辖区、跨部门边界工作已经构成公共管理和治理的一部分,组织间活动的频率在急剧上升,并且还有继续上升趋势。无论是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是新公共服务理论都强调协作在公共管理中的核心价值,前者更多强调市场价值,而后者更加强调社区价值,但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对网络、伙伴关系和协作的更加关注。

总之,公共管理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边界变得更加具有渗透性, “网络”比“科层”能够更好地描述当今公共管理者所处的工作环境。我们已经进入协作治理时代,在这里“社会掌舵”比以往更加真实,社会掌舵不再仅仅是一个整体意义上的公共部门的管理活动,而是由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协作治理过程,社会环境和时代特点的变化对公共领导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协作型领导力:协作治理对公共领导力的新要求

(一)协作型领导力的内涵

对协作活动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因公共目的而进行的协作的相关研究,都一致认为协作活动的成败与领导力具有紧密关系。Crosby and Bryson(2005)提出,在当今互相连接的多元世界中,区别于组织内领导力的公共领导力是必不可少的,公共领导力能够激起不同的甚至是竞争性的团体,通过协作行动和协同行动取得共享结果。

从协作治理的视角探讨领导力问题的文献,其研究的焦点在于将领导视作把利益相关者聚集一起处理公共问题的过程,而这些利益相关者并非纯粹的公共部门,协作型领导与传统的组织内领导存在诸多差异:传统领导以完成组织目标为导向,而协作型领导以解决公共问题为价值追求;传统领导通过组织的、科层的方式,利用权威激励追随者;协作型领导是通过伙伴关系和相互学习的方式,强调“共享的权力”或者权力共享而不是权威控制,是一种来自中层的权力而不是来自高层的权力;在协作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处于支配地位,权力和权威是被大家共享的,领导并不具有职位权力,也没有像在原组织中一样拥有固定的追随者。

(二)协作型领导力的构成要素

从协作治理的过程视角观察,高效的协作治理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协作过程开始之前必须有一个组织者、倡导者和催化者;二是协作活动需要确定相应的制度机制以及伙伴关系的维持机制。这就要求协作型领导力必须具有不同于传统组织内领导能力的特质、能力、行为和风格。

1. 特质

协作型领导所具备的最基本品质之一就是“协作精神”。协作型领导者能够跨越边界进行观察和思考,具有通过协作达成的愿景。Luke(1998)将这种精神解释为“能够清楚明白将跨体系和机构的关键网络、伙伴和利益相关者包容进来,通过相互包容和联系,以达成预定目标的重要价值”。协作精神意味着在他人视为障碍或局限的地方,具有协作精神的领导者却能看到联系和潜力。

“对达成结果充满激情”是协作型领导者所具有的另一个关键特质,这一点与组织内领导“对成就的需求感”相似。但是对成就的需求感是基于利己主义的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成就或者个人的胜利,是“追求卓越”驱动着组织领导者迈向成功。而协作型领导者具有不同的关注焦点,他们的激情或个人需求来自于“带来变革、产生变化”,来自于对“公共的善”的追求。协作型领导者内心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或组织的成就,而是公共利益和公共价值。

协作领导者具有系统思考能力,是系统思考者。系统思考能力不仅考虑当下问题,而且考虑到事件发生产生的涟漪效应及其结果,思考能够跨越职能、专业和职业原则,具有问题意识和战略意识。在传统的激励体制下,辖区内或者组织边界内的公共领导者思考问题往往表现出短期性,并保持内聚焦的习惯。作为系统思考者来说,能够做到“见树木也要见森林”,既有心智的训练,更有道德的勇气。

协作型领导是企业家或创业者,因为他们具有开放性和风险承担精神。他们是风险承担者,不惧怕失败,面对不确定性能够坦然做出取舍。他们愿意试错,并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并认为没有什么项目、工程或政策应该被视为确定不变的。

协作型领导具有较强的与他人沟通与联系的潜在意识。这种意识从本质上追求与他人相互关联,追求“作为整体的部分”,“作为他人的一部分而不是远离他人”。从哲学上讲,追求的是实用主义世界观;从社会学上讲,属于现代的社群主义观念。这种互惠和相互关联的人际关系特征可以被认为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或者“替他人着想”,这种替他人着想的能力为协作能力应用和协作行为成功奠定了心理基础。

协作型领导具有适度的谦虚品质,自我意识较强但又有所限度。他们不必在每一次的成功中独占鳌头,相反他们非常乐于与他人共享成就带来的荣誉,他们的志向更多在于组织的成功而不是个人荣耀。

2. 能力

相对于组织内部需要的沟通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而言,组织间领导还需要三项特别技能:自我管理能力、战略思考能力和过程引导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是指有效的管理时间和处理事件的优先顺序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处于个人行为有效性的核心地位,而且对于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发挥核心作用。自我管理是基本管理能力的一种延伸,特别是与领导组织相关,与跨边界工作时的组织管理相关。跨边界的复杂工作要求协作型领导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积极主动性,而这与强有力的自我管理能力分不开。

战略思考能力对于协作领导者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Luke (1998)对协作工作中组成战略思考能力的内容进行了较好的探讨,他认为其中包含有三种分析能力:第一,制定议题和重新制定议题及其策略性回应;第二,识别最终结果或者预期结果;第三,评估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便发现共同利益或互补利益。

协作型领导还应拥有过程工具方面的知识,用于设计有效的协作活动。Luke认为协作型领导应该具备过程引导能力,引导大家向中心靠拢,帮助不同团体在一起高效工作。过程引导能力至少应包括四种技巧:第一,帮助团体产生新观点和新视角,帮助团队产生独立创意。第二,处理冲突。第三,激活团队。第四,推动多方达成一致协议。

3. 行为

传统的组织内领导力文献将领导行为分为任务导向、人员导向和组织导向三种类型。而协作型领导力行为趋向于横跨包含这三种基本的领导行为类型,是三种类型领导行为的交集。尽管传统领导行为与协作型领导行为有交叉重叠,比如团队组建、环境识别、战略规划等,但是其中也有一些行为更加适合于特定的协作环境中,比如利益相关者的识别、评估,战略议题的制定,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拓展,召集工作团队,引导相互学习过程,执行承诺和使命,促进伙伴间信任关系的形成等。

利益相关者的确定和评估是协作过程最开始阶段相继发生的两种行为。界定完整的利益相关者是获得支持者和优先参与者的第一步。界定好了利益相关者仍然不够,还必须要评估利益相关者为协作活动所能提供的资源,他们从中获得的利益,他们对当前问题的看法等。有效的领导能够发掘恰当的利益相关者组合,并找到合适的方法促进他们参与协作活动。

战略议题的确定是协作型领导的另一个关键行为。有效的公共领导者不一定要推动问题的解决,但必须要推动问题的产生,领导者是议题产生的推动者,他们必须围绕特定问题或者机会创造危机意识。战略议题的确定涉及到将某一种潜在的问题转换成为需要优先处理的议题。协作型领导确定议题的策略因人而异,比如利用能够引起公众关注的焦点事件,利用媒体推动某些事件成为公共议题等。

召集工作团队是协作领导的另一项基本行为。组织间团队的产生绝非偶然,领导者需要将合适的利益相关者召集到一起,将问题摆在台面上来。至于如何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召集组成工作团队,虽然没有哪一种办法绝对是最佳的,但是成功的开始通常包括安全或者中立的会议空间、合法透明的程序、不受隐秘议程驱动等等因素。召集成立工作团队之后,领导的下一个关键任务就是引导相互学习的过程。尽管协作型领导不必作为正式的团队引导员,但是他们要积极努力,发挥核心作用,为团队在沟通、审议、开放性、使命和工作态度等方面建立高标准。领导者的关注焦点在于建立起对团队具有实质影响力的操作规程和主流价值规范,确保团队开发培育出相互学习过程。

在整个过程中,协作型领导在工作团队内部和外部起到诱发成员表态承诺的作用。领导者必须有能力让参与者在召集阶段的初期表态承诺,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导他们践行承诺和使命。为了维持执行阶段的行为,各个利益相关者机构的承诺必须来自于主要决策制定者。在执行阶段,有效的承诺还需要得到倡导联盟和其他实权派力量的支持,因为他们能够在资源分配的政治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推动协作伙伴建立信任关系是协作型领导活动必需的行为。随着工作团队聚集到一起,合作伙伴们之间的差异就会逐渐出现,阻碍协作进展的障碍也会随之出现。协作型领导者必须能够阻止或者消减合作障碍,并在此过程中寻求达到合作的目的,Luke (1998)称之为网络维护职能。一个网络维护者就是一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掮客,他们在网络内的伙伴之间建立相互支持和信任的关系。

4. 风格

除了特质、能力和行为,关于领导力的研究还涉及不同的领导总体风格。Van Wart (2005)提出了“放任型、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四种领导风格,这些领导风格更多是针对组织内的领导活动进行的研究,缺乏对组织间的领导风格的研究。对于组织间领导风格的研究,更多来自于Bardach。Bardach(1998)提出“引导和倡导式”风格是有效协作型领导的最佳体现,是与组织内领导力的特点差异较大的领导风格。引导式或倡导式风格的领导,对自身的交际天赋拥有足够自信,具有宽大胸怀、丰富阅历且具有跨学科跨领域工作经验,具有正面积极的个人禀赋,通常被认为是客观中立的、毫无私心的人。总之,协作型领导力是一种有利于“建立共识”的引导式领导风格,强调在团结精神下促进共识的达成,不同于传统组织内领导中的自上而下的起支配作用的领导方式,协作型领导者强调通过工作联合与权力共享达成工作愿景。

三、关于协作型领导力开发的思考

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协作治理时代,但是大量的公共管理者仍然不具备适应于协作治理时代的协作型领导力,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组织内领导力层面。协作型领导力的研究文献也大多聚焦于领导任务、领导行为、领导风格,对于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的研究相对缺乏。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

(一)正确定位协作型领导力

正确认识协作型领导力与不同层次领导力的关系。在实践中,公共领导力表现出四个层次,分别是个人领导力、人际领导力、组织内领导力和组织间领导力。个人领导力是个人特质的属性,关系到个人如何面对世界;人际领导力,事关如何与他人交往;组织内领导力建立在众多人际间的交往之上,在组织层面上影响个人领导力;组织间领导力,也就是协作型领导力,建立在组织间的交往之上。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必须注意将组织层次上的领导力和组织间层次上的领导力相互结合,不能脱离组织内领导力、人际领导力和个人领导力而单独存在。它们之间相互关联,从个人特质开始,由内向外,逐步扩展。

正确认识协作型领导力与传统领导力的关系。在协作治理的环境中,对协作型领导力的强调并不意味着科层体制和组织内领导力就不重要了,相反,要想在组织间环境中有效地工作仍然需要更多的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内领导力。实际上,公共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科层体制内部工作的,公共管理者理解并能进行跨边界工作是新形势下需要培养和开发的新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还没能必然的取代对组织内部工作的能力。

(二)坚持由内而外的开发路径

目前的领导文化更多强调精英文化,推动的是一种与协作型领导截然对立和相反的领导形象。当前或者未来的公共领导者要想有效地进行跨边界工作,要想跨边界甚至跨部门与其他参与者合作创造公共价值,他们必须从内心深处具有相关的心态、意愿或习惯。深受命令控制、自上而下领导模式影响的公共管理者也许能够学习协作管理的技术,但是要使这些技术转变为自觉行为,必须首先从领导者本人入手,从最内心深处开始,培养其核心品质。换言之,要想在组织间环境(即协作环境)中进行有效的领导,就必须首先把领导者本人转变成为协作型的人。另外,在协作治理时代,议题共享和权力共享已构成普遍规则,公共领导者必须真正地成为值得他人尊重和信任的人。如果不具备协作型领导的个人特质,只是将关注焦点放在技术或工具上,只能是舍本逐末,收效甚微。所以在领导干部的培训和培养中,不仅注重培养领导干部的协作型领导技术和方法,更要将焦点放在培养领导干部的协作精神、大局意识、担当意识等协作型领导的特质上。

(三)在完善协作治理体系中推动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

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离不开协作治理体系的完善,发达的协作治理体系与高效的协作型领导力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协作治理体系为协作型领导力的开发提供了最根本的制度保障。而协作治理体系的构建除了正确认识协作时代需要多元治理的理念以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体制机制方面提供基础和保障。首先,整合多元主体的职能,理顺跨部门协作体制。协作治理的典型特征有二:一是跨部门和跨组织边界活动的增多,协作治理涉及横向层面上的不同部门,纵向层面上的不同层级;二是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治理不再是政府唱独角戏,更需要市场、社会以及公民个人的广泛参与,形成网络化治理结构。传统管理体制强调职能分工,部门林立,缺乏协调与职能整合,显然不适合协作时代的要求。协作治理必须建立规章制度,理顺体制,进行政府流程再造,形成部门间、主体间的合作,打造无缝隙政府,形成全社会协同治理效应。其次,建立信息共享与知识共享平台,完善跨部门协作交流机制,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完善电子治理机制,鼓励企业、公民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在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政府与民间组织之间关系中促进公共领导力的开发。再次,建立跨部门和跨区域利益补偿机制,推动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平台建设,使部门和区域间形成利益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常态,以促进公共领导者的内心逐步形成协作型领导观念。最后,提高领导干部协作型领导力的培训力度,培养领导干部协作精神。在领导干部培训课程设置、时间安排、讲授内容上进行改革创新,针对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的公共领导者,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创新授课方式方法,通过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让领导干部亲身感受协作的乐趣和价值,从实践中提升协作型领导的理念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OLeary, Rosemary, Catherine Gerard, and Lisa Blomgren Bingham. “Introduction to the Symposium on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6(supplement),2006.

[2] Frederickson, H. George, and Kevin B. Smith.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Theory Primer.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2003.

[3] Agranoff, Robert, and McGuire, Michael. Collabo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New Strategies for Local Governments.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3.

[4] Crosby, Barbara C., and John M. Bryson. Leadership  for the Common Good: Tackling Public Problems in a Shared-Power World. 2n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2005.

[5] Luke, Jeffrey S. Catalytic Leadership: Strategies for an Interconnected Worl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1998.

治理与开发 篇7

关键词:矿山开采,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治理措施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 由于长期忽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导致有毒有害的废气、废料以及废水随意排放, 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地区水资源污染严重、地质灾害频发, 而且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率较低, 矿山环境历史遗留问题难以解决, 这严重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矿山开采中的环境问题

1.1 矿山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

矿山开采会伴随着人为和自然的疏干排水, 这会造成水位下降、水资源枯竭以及地表植被干枯等后果, 极易破坏水平衡, 而且矿山开采还会产生剥离物、煤泥、废弃催化剂等各种垃圾, 这些垃圾随雨水排入河流湖泊或者渗入地下水, 以及矿山开采废水的排放, 都会严重污染水资源。

1.2 矿山开采对大气的污染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 例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瓦斯以及粉尘等, 这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排放到大气中, 会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 还会加剧温室效应。而且, 如果不对瓦斯气体进行科学控制, 一旦发生意外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此外, 矿山固体废弃物的风化作用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1.3 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由于矿山的开采会造成地下采空, 这会影响矿山的稳定性, 导致矿山地面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甚至会导致地面沉降、地裂缝, 崩塌、矿山地震以及井下突水等强烈的地质灾害, 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民财产安全, 给地质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2 导致矿山开采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环保意识不足

在矿山的开采中, 由于环保意识不足以及企业受利益的驱使, 很多地方仍采取“先开采, 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只注重矿山开采的经济效益, 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2 开采技术相对落后

我国矿山开采技术、机械设备以及环境治理技术较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 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一直采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的开采技术, 而且后期的环境治理也只是走走形式, 很难实现环境的有效治理。

2.3 相关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近年来针对矿山开采和环境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 然而这些法律条例还不够完善, 导致有些企业钻法律的空子, 而且相关部门的监管也存在漏洞, 导致法律体系对矿山开采的制约难以达到预想效果。

3 矿山开采环境治理措施

近年来, 甘孜州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水位下降, 荒漠化严重, 从而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必须要加强甘孜州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 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允许我们走“先污染, 后治理”的道路, 必须严格执行“先保护, 后发展”战略, 所以我们在开发资源前采取相关保护措施, 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资源。

3.1 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

矿山企业要不断加大投入, 更新机械开采设备, 采用现代化开采技术, 减少矿山开采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提高开采效率。要结合先进的开采技术, 不断减少矿山开采中的固体废弃物和气体污染物, 减少对矿山岩结构的破坏, 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

3.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加强监管

要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 结合矿山开采实际情况, 不断完善法律的细节, 构建行业法规多级法律体系, 在法律上对矿山开采的每个环节形成约束。当地政府要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对开采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环境治理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要对监管人员和技术人员加大培训力度, 加大矿山环境治理的力度。

3.3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污水、废料的治理和回收

要结合相关法律,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保护方针, 建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并且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要加强“三废”的治理力度, 严格控制废气排放, 重点治理有毒有害污水和矿物废料的排放, 对矿山的地下水、瓦斯以及一氧化碳等进行有效利用, 变废为宝, 提高矿山废物的综合回收和利用水平。

3.4 加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要结合国家政策, 将矿山开采、土地利用、土地恢复与农业结构调整等进行有效的整合, 对矿山土地进行造田复垦, 对深度塌陷的矿山可以将其恢复为梯田或者经济林等, 大力开展造地复田综合治理, 恢复和增加耕地面积。

4 结语

矿山的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这也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环境保护治理工作要与矿山开采同步进行, 当地政府要加大矿山环境治理力度, 对矿山开采过程进行严格监督, 并普及环境保护和治理重要性, 一定走“先预防, 后发展”的道路, 以促进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涛, 宋长生.基于循环经济的矿区生产模式分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9, 116 (8) :18-20.

[2]武强, 陈奇.矿山环境问题诱发的环境效应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2, (05) :11-18.

治理与开发 篇8

该区地处农牧交错带的经济现状和当地农牧民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土地资源开发方式要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利用本地区现有土地进行土地开发建设,如何在保护该地区环境的同时,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既是理论研究也是实际开发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阐述,以期能够对该区生态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有所贡献。

1 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生态现状

从长期来看,虽然自然因子的相互作用是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土壤发生盐碱化的根本原因,但近年来人为活动是促进其发展的外因,是主要的驱动因子[2,3]。当地农牧民为了从草原上获取更多经济收入,对承包的草场过度开垦或过牧养畜,更由于近年人口压力的逐年增大,加大了草地承载的社会发展压力,导致该区草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对松嫩平原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苏打盐渍化土壤的发生及演化。以大安市所属地区为例,目前盐碱地面积占大安市土地总面积51.45%,其中中重度盐碱地占盐碱地总面积的65.99%,中重度盐碱地占据盐碱地中的主要部分[4]。由于承载压力加大,西部草地产草量一般仅为715.50-900kg/hm2,植物平均高度仅为0.35-0.50m[5],许多草场由于严重的土壤盐碱化已失去利用价值。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已经对该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土地盐碱化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2 生物治理的技术开发原理

松嫩平原土壤盐碱化是在一定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有其特殊的气候、地貌、水文、地质及生物作用因素,其形成特点一是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下水补给充足或过剩,地下水位埋深普遍较浅(1-4m);二是土壤的盐分来源于成土母质;三是地下水径流系统中的盐分主要来自于系统补给水中的溶解盐类和矿物溶解的盐类,地下水成为盐分运移的主要媒介[6,7,8]。

松嫩平原苏打土壤盐碱化的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的,在治理上应采取以形成并维持土壤表层(面)淡化层为核心的开发主线,即在不强调减少土体盐碱成分总贮量的前提下,通过水、盐、肥等要素时空、存在形式的调节来实现盐分的时空分布调控,协调植被与其主要根系活动层之间的关系,在土壤表层(面)建立一个良好的水、盐、肥的低盐淡化层,供各种动植物和微生物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并在以后的管理维护中,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移规律,通过以控制水分运移为中心来调节土壤盐碱化程度;在经济生产方面,利用高效作物和水生物在盐碱地低盐淡化层正常生长的有利条件,通过生物吸收利用深层土壤中的盐碱成分生产出具有特色风味的优质农产品,并确立以主打生态品牌的农产品营销策略,发挥产品特殊的竞争优势,建立现代企业的运营制度,形成产业化发展的盐碱地综合治理途径,这样通过盐碱化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丰富的盐碱资源就可以变害为利,从而在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地开放生态系统内实现营养流的循环增加、能量流的循环高效和经济流的循环增值。

3 生物治理的指导思想

总结以往的工作发现,该区盐碱化土壤的治理工程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中心展开的。尽管其中有企业参与,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开发行为,而是以国家和政府财政补贴为主要投资来源的一种公益性事业,其主要目的是恢复生态,经济效益没有作为工程治理的主要目标,因而治理效果有限。实践证明,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能否解决当地的经济收入问题,或者说是能否解决当地社会的经济发展问题。

历史上松嫩平原西部以草甸草原为基本植被类型,在地区特有的环境背景下,由于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土地盐碱化程度加重。在目前条件下,不宜把发展效益较高的工业经济作为主要产业,而应该把原料来源范围广、原料可弹性供应的畜牧业作为本地区行业发展主导。因此,土地开发应以草地保护和恢复为主,进行以畜为主的农业开发思路。这就要求相关生物治理技术的应用能够上升到产业化发展的高度上,通过在生产中的技术应用使之逐渐形成技术研发与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利于后续技术的研发,进一步在更高起点上增加产业的竞争实力,形成步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的生态产业化运行机制,从而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通过区域特色盐碱化资源的生态产业化利用,将该地区最丰富的盐碱资源与生态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因素对自然改造的制约,在区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 生物治理的技术开发原则

4.1 生态规律与经济规律相统一

长期以来,人们把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截然分开,甚至把经济规律超脱于自然规律之上,这种认识在历史上一定时期,对于调动人们改造自然的积极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进入20世纪中叶以来,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松嫩平原西部草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50年代初期,该地区尚有草地约200×104 hm2,到了1986年退化到180.02×104hm2,根据遥感影像的解译数据可知,到了2001年该区草地面积已经减少到了85.17×104hm2,在减少的草地面积中,一部分被开垦为农田,另一部分则演变成了盐碱化草地,而退化了的草地和耕地正是盐碱地面积扩张的主要来源[9]。恶化了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该地区的经济贫困,这充分证明了是生态规律制约经济规律,而不是相反。这是因为生态规律是在广阔的生物圈内起作用的,而经济规律却只仅仅在社会再生产领域中起作用。社会再生产是以生态资源为基础的,社会再生产的主体———劳动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属性。因此,应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前提下,通过改善该地区的生态条件,在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

4.2 以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

生态平衡有三种具体表现形式:一是相对静止稳态,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基本相当。其净生产能力较低,但物质的积累量大,系统承受能力强,合理开发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又有利于群落的更新。二是动态稳定状态,即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围绕着某一个值上下波动。三是非平衡稳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总是输入大于输出,系统始终保持一种远离平衡态的稳态,一般生态基础条件比较差、一旦受损不易恢复的生态系统适于保持这种状态。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地成因的自然背景和人力不可逆转的特点,导致在该地区生态环境状况极为脆弱,因此非平衡稳态,即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并不应是围绕一个饱和量上下波动,而是积累远大于消耗,成为在该地区现代农业开发过程中需要保持的农业生态平衡状态。该区的生态环境一旦因为物质与能量失衡而恶化,再重新恢复到平衡态的难度就很大,从物质与能量循环角度来看这也是当前松嫩平原西部退化盐碱地尚无行之有效治理措施的重要理论原因。

农业开发建设是直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进行的,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直接影响着输出的农业产品的种类、质量和数量,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各个方面。因此,生态平衡既是实现当地农业发展自身平衡的基础,又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平衡的一个先决条件。但另一方面,对于一个农业经济为主体的区域而言,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物质结构、能量结构、资金结构、劳动力结构的改善,有赖于当地社会物质技术条件的提高与完善,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必然离不开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农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是恢复、维护该地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外部条件。因此,生态———经济平衡的本质是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适应,与保护生态平衡相适应,与劳动力素质相适应。

4.3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生态环境恶化的松嫩平原西部地区同时也是经济贫困地区,其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尖锐,生态与生产功能冲突严重,土壤盐碱化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造成松嫩平原西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背离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输出大于输入,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所需要的生物质来源主要依靠土壤原有物质元素来维持,使农业系统生物种群得不到充足的物质能量补充,由此导致耕地、草场的退化。以大安市为例,该市发生沙化、碱化、土壤肥力衰退的退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10],如果这种发展状况继续下去,最终将导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衰竭。根据我国以往生态恢复研究与实践经验,生态恢复治理过程应严格遵循生态学原理,在此前提下才考虑生态系统效益的最大化问题。

综上所述,生态经济学原理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相养规律,促进物质的多次重复和循环利用,充分合理地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同时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行无废物生产和无污染生产,建立起多业并举、综合发展、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立体网状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必然是转换效率高、消耗少、产量大、污染轻、资源保护好的良性循环的循环系统。它既能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又有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生存和发展的生态需要,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5 农业开发途径与对策

5.1 以生态效益为基础,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效益

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充分利用自然力是提高农业效益的基础。要充分利用农业自然力因素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按照生态经济的基本原理,来优化各类农业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配置结构和利用方式。利用该区地下水丰富、盐碱成分富集等地域特色优势,根据各地土壤、水资源的不同状况来发展具有碱地特殊优势的产业,或在旱地发展牧草产业和畜牧业,或利用丰富的碱水资源发展碱水鱼、虾、蟹等水产养殖产业,或在淡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开发碱性稻米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盐碱地出产的农畜产品中富含盐碱成分,极具产品本身特有风味,尤其是牛羊、白鹅、蟹等农产品,一直是国内市场的畅销货。

该区地处农牧交错带,能量流和物质流密集,农牧两个生态子系统异质性高、相互耦合,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目前该地区有两大基础资源优势没有利用起来,这也是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落后的关键所在,一是种植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青绿饲料和秸秆尚没有被充分利用,生产出的粮食也就没有作为畜牧业饲料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而被广为利用,而畜牧业的饲料来源却主要依靠过度放牧啃食草原来解决,结果导致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经济贫穷落后。目前青绿饲料青贮技术和秸秆黄贮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并实现了中小型生产的机械化,农畜产品市场看好,农牧生产一体化所需的生产技术、产品市场和生产效益问题均已解决,解决该困境的时机已经成熟。在生产中可利用现在的农机补贴政策和科技扶持政策,先以技术简单、效益较高、基本不影响种植业生产农时的秸秆舍饲养牛(羊)作为突破口,以户为单位多点示范推广,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来逐步实现利用农副产品饲养畜禽,区内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大部就地消化,最终沿着草场恢复、牧草养畜、秸秆养畜、粪肥还田的循环路线进行,形成开放系统内的生态循环体系;二是该区的盐碱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而是完全视为灾害。事实上该区的盐碱地对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盐碱地虽然影响植物生长,导致单位面积生物产出少,但是盐碱地出产的碱地农产品风味浓郁,品质极高,完全可以在当今过分注重产品外观、缺乏高品质农产品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目前该区的碱地农产品有组织销售活动仍处于市场初步探索阶段,农产品生产总体效益不高。因此,应树立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态势的碱地农产品生产、管理、营销理念,通过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方式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经济增值。

5.2 构建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输出的生态系统结构

作为一个特别的农业生产体系,理论上其所存在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越多、结构成分越合理,其物质转化效率就越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就越大。但是也要考虑经济效率因素和当地的人口素质因素,为避免流通环节过多导致的经济效率低下和技术复杂、操作难度大的问题,简单的技术集成可能会更有效些,实现二个或三个结构层次的结合比较合理。如根据当地地处农牧交错地带的特点,采用牧草与秸秆青贮、黄贮结合来养畜、粪肥还田的生态发展模式就比较容易进行,尤其是针对当前农村秋收后的稻草、玉米秸秆资源闲置浪费的状况,结合当前的农机补贴政策,积极发展秸秆青贮、黄贮养畜技术,粪肥经过简单补充尿素堆沤后成为优良的农家肥进行还田,这项技术模式十分简单易行,农户易于掌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明显。

5.3 走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路线,深化农产品销售渠道网络,提高产品收益

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种重要的经营手段,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帮助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的同时,在同等情况下可比无品牌农产品获得更高的收益,并有利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的良性发展。这对于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盐碱地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解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是不可或缺的。

依靠该区的特色地域优势和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碱地农产品,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需要树立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品牌观念,这一点即使一般农民通过引导也能很快意识到。关键农产品品牌的创立,离不开规模生产,目前该区农产品经营主体的规模太小,需要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或发挥地区或社区商业的集聚效应,建立产地品牌农产品批发市场,这是目前比较可行的选择。同时还需要政府通过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运营机制,对技术成果进行广泛推广,以产品的形式参与市场竞争,主打盐碱地生态品牌,发挥区位特色优势,运用现代营销管理手段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农产品生产运营提供稳定、高效的机制保障。

5.4 正确处理农业内部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农业生态资源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开发利用这一资源时,要考虑对其他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并预先作出对应预案。在开发利用某地区域的资源时,要考虑对较大区域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否则,就不可能搞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也不利于资源的保护与更新,更不利于建设稳定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目前,《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并正式开始实施,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也提出粮食增产的目标,松嫩平原西部后备土地资源中的中重度盐碱地将成为主要的新增耕地资源。如此大规模的土地开发活动,必将对开发区域内外的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吸取以往该地区农业开发的教训,工程启动前应做好应对盐碱地改造中存在重大科学问题的预案,如引水工程运行后淋洗下来的水盐排放出路、工程周边土壤次生盐碱化问题、包括挖沙客土、农药化肥使用等因素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以及以户为单位的农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都需要进行安排并予以解决,从而把粮食增产工程与生态环境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和环境安全健康的双赢。

5.5 明晰草场产权,加强草原立法

草原既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要素,又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在遵循生态学规律下的草地资源开发既有利于环境保护,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化草地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缺乏法律保障的问题。2002年的《草原法》虽然规定了草原犯罪,但对于危害草原的犯罪行为,当前我国刑法立法的现状基本是有规范而无效力,草原亟待法律的有效保护,尤其是对于越界乱采滥挖、越界过牧等越界经营问题无法可依、处罚无力,导致草地承包者不愿对自己承包的草场进行保护性经营,该问题在生产中极为突出。鉴于此种情况,依据刑法中有关法律,如对越界经营行为等同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由省级以上部门颁布修改或补充规范性文件来健全草原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还应明晰草场产权、落实草场使用权,完善草场流转制度,促进外部资金流入,将有利于提高草原承包者保护草地利用草地的积极性。

总之,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地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微生物、植物与其盐碱化生境之间,畜禽、水产动物与草地自然环境之间,草地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共三个层面上来综合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经济发展环境效益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平衡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兴土.松嫩平原退化土地整治与农业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

[2]方华军,杨学明,张晓平.人类胁迫对松嫩平原土壤盐渍化的灰色关联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3,17(2):65-70.

[3]卢远,林年丰,汤洁,等.松嫩平原西部土地退化的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24-27.

[4]刘志明,晏明,何艳芬,等.吉林省西部土地盐碱化研究.资源科学[J].2004,26(5):111-116.

[5]郑慧莹,李建东.松嫩平原盐生植物与盐碱化草地的恢复[J].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79-188.

[6]王遵亲,祝寿泉,俞仁培,等.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7-32.

[7]王春裕,武志杰,石元亮,等.中国东北地区的盐渍土资源[J].土壤通报,2004,35(5):643-647.

[8]张柏.松嫩平原土地盐碱化扩展的主要自然环境背景因子及治理模式[J].地理科学,1993,13(2):138-145.

[9]汤洁,李昭阳,林年丰,等.松嫩平原西部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J].资源科学,2006,28(1):63-69.

治理与开发 篇9

随着现代化矿井快速发展, 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 大功率电机大量使用, 各种感性负荷与地面电网供电电源之间必然循环着大量无功功率造成井下供电质量恶化, 同时无功损耗带来电能浪费严重, 同时, 因电力电子设备的大量采用, 供电网络中的谐波污染日趋严重, 必须对无功进行补偿, 并对谐波进行治理。

1 必要性分析

1.1 为什么要进行无功补偿

(1) 稳定供电电压, 提高供电网络稳定性;

(2) 提高供电设备的输送能力或带载能力;

(3) 提高功率因数, 0.65提升至0.9, 节约电能 (电费) ;

(4) 降低无功在变压器、线路等电力设备的损耗。

1.2 为什么要进行谐波治理

(1) 谐波威胁控制系统和仪器仪表的正常工作;

(2) 谐波对变压器、电机的绝缘造成损坏;

(3) 谐波在变压器、电机、线路造成额外的热损坏, 导致设备额外温升;

(4) 谐波进一步增加无功损耗。

2 技术现状分析

2.1 第一代无功补偿与滤波技术原理

机械式投切装置 (MSC) , 并联若干组电容器, 通过真空断路器投切电容器组, 实现无功调节, 也称静态补偿, 同时并联特定参数的电感和电容, 形成的LC滤波电路, 吸收特定频率的高次谐波。特点是特点:有级补偿精度低、动态响应时间长、设备数量多、仅能针对特定频率的谐波进行有限治理。

2.2 第二代无功补偿与滤波技术原理

晶闸管投切装置 (MCR, TSC, TCR) , 并联大容器, 利用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 通过调节晶闸管导通角, 调节容性电流的大小, 达到动态补偿的效果 (SVC) 。同时并联特定参数的电感和电容, 形成的LC滤波电路, 吸收特定频率的高次谐波。特点:动态补偿精度较高、动态响应时间较快、结构简单, 但仅能针对特定频率的谐波进行有限治理

2.3 第三代无功补偿与滤波技术原理

基于IGBT电压源换流器 (SVG/APF) , 并联大容器, 利用IGBT作为开关并调节容性电流, 实现无功动态补偿, 可通过串联方式实现高电压的补偿 (SVG) ;实时检测系统电流, 通过傅里叶算法分解电流中的基本成分, 对剩余的谐波成分注入一个幅值相等但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抵消谐波 (有源滤波APF) 。特点:动态补偿精度很高、动态响应时间很快、可以治理任意次数的复合谐波。同时将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进行有效的整合, 一套装置同时实现两种功能。这是目前在低压补偿和滤波方面最新、最优的技术。

该系统安装维护简单, 对现场无特殊要求, 可应用于各类型工矿企业使用电焊机的地点, 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下一步工作中, 计划将对系统进一步优化, 实现远程监控和在线监测。

3 研究方向

3.1 集中补偿

主要在地面主变电站进行集中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 满足供电部门的标准要求, 一般为高压补偿, 可采用MSC、SVC、SVG。

3.2 分散补偿

主要在10KV、6KV线路、变电站母线进行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 一般可采用SVC、SVG。

3.3 就地补偿

主要在1140V、660V区域变电站、电机等用电负荷侧, 进行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 一般可采用SVC、SVG。

4 技术路线

采用大功率IGBT、金属膜电容, 结合DSP、FPGA技术, 研制动态无功补偿与有源谐波治理一体化系统 (SVG/APF) , 采用隔爆兼本安型设计, 用于井下AC1140V、660V电压等级的就地补偿和治理, 综合补偿容量为300KVAR、500KVAR, 可并联扩容。

其中的核心部件为:IGBT换流器、直流电容器、检测控制板。

5 工作原理

以基于IGBT的大功率电压型逆变器为核心, 通过调节逆变器输出电压, 使其和系统电压形成可调基波电压差或谐波电压差, 从而控制注入系统的无功电流或谐波电流。

图2以基波无功补偿为例, APF谐波补偿时类似, 在逆变器输出相应的谐波电压, 即可生成相应的谐波电流。

6 与其他类型装置的比较 (见图3)

7 结论

将动态无功就地补偿与谐波治理技术进行有效地整合, 一套装置同时可以显现两种功能, 既节约了投资, 又节省了设备空间, 在低压补偿和谐波治理方面最新、最优的技术。利用IGBT作为调节容性电流的开关, 提高了精确度和准确性, 实时检测系统电流, 通过傅里叶算法分解电流中的基本成分, 对剩余的谐波成分注入一个幅值相等但相位相反的谐波电流抵消谐波 (有源滤波APF) , 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经效益。

参考文献

治理与开发 篇10

关键词:运河治理,旅游业发展,环境保护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沿线地区的各地政府, 对于其保护工作十分重视, 并且希望利用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遇, 打造本地城市形象, 发展地方经济。随着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上海世博会的圆满成功, 城市发展趋于热门。因此运河综保对于一些水乡古镇城市的建设是一次很好的机遇。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取杭州余杭区塘栖古镇居民男女老少和游客100人和塘栖运河综保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 进行综合调查。该样本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

调查主要是对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外加语言交流作为补充。并以非正式访谈形式对运河综保工作人员进行口头访问, 查阅近期发展资料来了解概况。

3 运河综合保护治理现状分析

3.1 运河综合保护治理成效分析

运河的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明显提高。调查结果显示, 47%的居民和游客认为运河通过整治和保护, 各项功能得到提高;44%的人认为有所提高;5%的人认为没有提高;另外4%的人认为说不清。总体而言, 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

3.2 运河周边环境质量分析

以运河 (塘栖段) 塘栖中心区一期工程环境分析为例, 开发项目组有了明确的数据:

3.2.1 水环境质量现状

从监测结果可以看出, 2008年9月塘南酒厂渡口断面水质CODMn指标为Ⅱ类、BOD5、NH3-N、石油类为Ⅳ类、DO指标为V类、TP指标为劣V类;2008年9月宏畔桥断面水质CODMn指标为Ⅲ类、TP石油类为Ⅳ类、BOD5指标为V类、NH3-N、DO、指标为劣V类。因此, 运河断面水质情况不容乐观, 总体水质评价为劣V类水质, 水体已受到一定程度污染, 主要是由生活污染源、船舶运输有关。

3.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评价结果, 龙船坞村常规监测因子中, S O21小时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07~0.036mg/m3, 比标值范围为0.014~0.072, 超标率为0;NO21小时平均浓度值范围为<0.015~0.015mg/m3, 比标值范围为<0.063~0.063, 超标率为0;TSP日均浓度值范围为0.142~0.270mg/m3, 比标值范围为0.47~0.90, 超标率为0。评价结果表明, 周围空气环境SO2、NO2和TSP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

3.2.3 声环境质量现状

工程拟建址水北区块、新市街区块、住宅区1和住宅区2噪声昼间监测值范围为55.1~58.6d B, 夜间43.5~47.6d B, 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塘栖路由于交通车流量较大, 昼夜均超4类标准, 圆满路符合4类标准。声环境质量一般。

4 关于运河 (杭州段) 综合保护治理开发建议

4.1 回顾历史:认识京杭大运河的地位和功绩

水运是古代大型运输的最重要的形式, 而京杭大运河曾担负了漕运和民运的功能, 有着其独有的重要地位。京杭大运河也是杭州的生发之河、开放之河、繁荣之河、风韵之河。南宋时期, 杭州漕运繁盛, 当时发达的水运交通促进了杭州的经济发展。杭州被誉为“鱼米之乡, 丝绸之府”与京杭大运河的鼎盛水运不可分割。

4.2 直面现实:担起造福后代的重责

面对千年运河的现状与问题, 如何延续千年运河的历史文脉, 挖掘和弘扬运河文化内涵, 展示运河历史风貌;如何恢复运河的生态功能, 改善运河生态环境;如何改善运河居民的生活环境, 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如何通过运河治理, 实现运河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 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已是摆在市委、市政府和全体市民面前的“必解之题”。

4.3 把握未来:谋划运河保护目标与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 把京杭大运河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景点,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通过对运河的保护开发, 建立杭州生活品质之城, 时尚休闲之都。弘扬运河文化、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发展的根本。

5 总结

治理运河杭州一直在进行, 2002年杭州市第九次党代会把运河综保工程列为新世纪十大工程之一。运河综合保护是个庞大的工程, 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现今的工程实施, 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其成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杭州的运河环境在不断改善, 居民生活也日趋丰富。沿河的新建的休闲娱乐设施极大的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开发丰富了周边居民的创收, 同时也提升了杭州这一城市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叶志锋, 王昕, 吴琳.浅析运河商业因素对塘栖城镇发展的影响[J].城市规划, 2010 (34) :58-60

[2]王明德.运河:中华民族融合的纽带[J].广西社会科学, 2011 (2) :89-92

[3]厉永滨.打造运河世界级旅游品牌[J].中国水运, 2008 (6) :44-45

[4]王华伟.京杭运河旅游文化研究及开发利用[J].工会论坛, 2009, 15 (6) :154-155

[5]Costanza and Daily Natural capital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servatlon Biology, 1992 (6) :37-46

[6]Millward, A.A.and Mersey, J.E. (2001) .“Conservarion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landmanagement of protected areas using an erosionprediction information system (EPIS) ”.Journal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NO.4, Vol.61, PP:329-344.

治理与开发 篇11

分析教学目标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主题及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或基本过程有关的知识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学生这一主体, 还要尊重学习内容本身的内在逻辑体系。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如下:

1.以某流域为例, 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说明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依据课标和学生的认知基础, 确定如下复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分析流域开发的背景, 理解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和综合治理的一般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渗透地理建模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要解决真实环境下的任务, 在解决真实任务过程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但真实的任务是否能体现教学目标以及如何体现, 就需要对学习内容深入分析, 明确学习内容的类型 (陈述性、程序性知识) 以及知识内容的结构体系, 才能根据不同的知识类型, 将学习内容嵌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不同要素中。

复习的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回忆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思路及高考中常出现的考点, 此类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因此, 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回顾、整理, 教师稍作点拨, 并作鼓励性评价。同时, 启发学生对本小节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提出后,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内容如下:

一、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思路

二、高考考点链接

(1) 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从___、____、____、等方面。

(2) 河流水能资源丰富的条件:____、____。

湘教版教材上本小节所举的案例是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案例本身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用流域开发与治理的一般思路来分析问题。此类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 它的激活是信息的变形和操作。程序性知识的获得过程就是陈述性知识向技能的转化过程。练习与反馈是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重要条件。程序性知识的运用也有助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所以为了巩固第一部分所学的知识, 也为了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以提升, 在第二个环节设计上, 我考虑将湘教版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整合, 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 以问题引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 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加强合作交流过程中的指导,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教材内容整合如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 上游地区为山地丘陵、中游地区为丘陵、下游地区为冲积平原。气候温暖湿润, 山清水秀, 森林繁茂。流域内蕴含着丰富的煤炭、石油、铜等矿产资源。19世纪后期以来, 流域内人口剧增, 开发利用程度加大 (左图) , 致使环境恶化, 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20世纪30年代初, 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 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 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 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 合理利用土地, 治理污染, 改善水质, 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20世纪80年代, 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1) 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评价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2) 分析左上图, 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 依据资料和右上图信息, 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 并说明其效益。

适时地进行教学总结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总结之后, 应为学生设计出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 以便检测、巩固、拓展所学知识。在第三个环节, 我精心挑选了适量的练习, 以便通过强化练习纠正原有的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 最终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绿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反思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后的收获、困惑作一小结, 让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 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功。

上一篇:物流金融需求下一篇:主体决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