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治疗应用

2024-11-27

生大黄/治疗应用(精选6篇)

生大黄/治疗应用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三黄 (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磨成粉混合加入适量的凉开水或红醋后调匀, 外涂患处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对于在和平辖区内确诊的90例 (年龄>35岁, 且不伴有其他并发症) 带状疱疹患者, 随机分为各45例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男性34例, 女性1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 女性27例。两组均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10 d,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天给予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少量) 磨成粉混合加入适量的凉开水或红醋后调匀, 外涂患处。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7%, 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治疗组中使用三黄 (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使用阿昔洛韦片口服后, 也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三黄磨成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或红醋后调匀, 外涂患处, 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病程明显缩短, 在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对社区医务工作者的中医中药知识推广普及与利用, 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更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关键词: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带状疱疹,疗效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性疼痛性皮肤病, 中医称之为蜘蛛疮、腰缠火丹或者蛇串丹, 多由肝经郁热或者感受火热毒邪所致[1]。西医认为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是抗病毒、消炎、止痛, 防止继发感染, 应采用全身和局部疗法, 而中医则认为在对其治疗上应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辩证治疗, 同时需考虑患者的个人机体情况和疱疹的发病特点[2]。本文通过对2010年以来90例带状疱疹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 旨在探讨三黄 (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 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和平辖区2010年以来确诊带状疱疹患者90例 (患者年龄>35岁, 且不伴有其他并发症) , 随机分为各45例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男性34例, 女性11例;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 女性27例。入选标准: (1) 皮疹典型, 单侧分布的, 呈带状分布; (2) 病程<3 d; (3) 无白内障、过敏性疾病等; (4) 未用抗病毒药物; (5) 无阿昔洛韦过敏史。两组患者在年龄, 性别及发病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带状疱疹诊断标准: (1) 病变皮肤出现簇集成群水疱, 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 (2) 有明显的神经痛, 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3) 中间皮肤正常。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使用阿昔洛韦片口服,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加用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少量) 磨细混合后加入适量凉开水或红醋调匀, 用毛笔蘸些许药液后均匀的涂抹在患处。两组中均给予阿昔洛韦片口服治疗, 规格是0.1 g, 成人常用量一次0.8 g, 一日5次, 共10 d。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到: (1) 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 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3) 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 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阿昔洛韦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 (4) 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 应尽早给药; (5) 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 但在给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水, 防止本品在肾小管内沉淀。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痊愈:治疗后疱疹结痂脱落, 疼痛症状完全消失; (2) 显效:治疗后疱疹基本干燥结痂, 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3) 有效:治疗后疱疹未向四周扩散, 部分疱疹干燥结痂, 疼痛症状减轻; (4) 无效:治疗后疼痛症状无改善, 疱疹无干燥、结痂, 并向四周扩散或改用其他方法。有效率以痊愈加上显效和有效计算。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7%, 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治疗组中使用三黄 (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中使用阿昔洛韦片口服后, 也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是人, 当机体受到疲劳、创伤、病后虚弱或者恶性肿瘤等多种刺激时, 机体免疫力会降低, 寄宿在人体内的潜伏病毒被激活, 就会通过神经轴索在该神经所支配的皮肤区域内产生水疱, 带状疱疹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 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 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 持续1~3 d, 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3,4]。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 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 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 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三黄中的生大黄药性为苦;性寒。生大黄具有很强的抗感染作用、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脱氢、脱氨, 并能抑制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能够调节免疫、抗炎、解热、抗病原微生物、降血脂、止血、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促进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胆、保肝、泻下等作用[5]。三黄之中黄连的药性为苦, 性寒, 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 主治时行热毒, 伤寒, 热盛心烦, 痞满呕逆, 菌痢, 热泻腹痛, 疳积, 蛔虫病, 百日咳, 咽喉肿痛, 火眼, 口疮, 痈疽疮毒, 湿疹, 汤火烫伤。三黄之中人工牛黄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 为黄色疏松粉末, 或不规则的球形、方形, 表面铅棕色或金黄色, 质轻松, 气微清香而略腥, 其药性甘, 凉, 归心、肝经。人工牛黄具有抗炎作用, 合理调配能够清热解毒、活血散结, 帮助收敛肌肤, 强化肌肤组织, 迅速舒缓痘痘红肿及发炎情况, 加速痤疮、暗疮、粉刺的收敛和痊愈, 软化角质, 促使细胞新陈代谢, 防止痘痘的产生等[6]。

采用三黄治疗带状疱疹利用的就是三黄清热、解毒、燥湿的功能, 此方剂来源于张仲景的“黄连泻心汤”, 其在治疗带状疱疹的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可以明显缩短疗程和减轻患者疼痛, 因此使用三黄联合应用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病情轻、中度患者均可选用, 适用范围广, 使得病情可以恢复良好, 达到早日痊愈的目的。同时社区医师必须嘱咐患者劳逸结合, 放松心情, 适时调节情绪, 防止肝火旺盛, 同时注意休息, 保存体力, 增强抵抗力;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饮食要以清淡为主,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多喝水, 多吃高纤维食物, 增进营养。带状疱疹患者切忌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这样对病情的缓解很不利。在饮食方面禁忌吃油腻的食物、海鲜及蛋类, 家禽也尽量不吃。

综上所述, 三黄 (生大黄、黄连、人工牛黄) 磨成粉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或红醋后调匀, 外涂患处, 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 病程明显缩短, 在平时工作中应加强对社区医务工作者的中医中药知识推广普及与利用, 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 更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考文献

[1]张红星, 黄国付, 杨敏,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 (29) :5810-5813.

[2]李志红, 伟忠民, 高永良.带状疱疹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09, 6 (1) :49-51.

[3]王鸿健.336例带状疱疹临床分析[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 2012.

[4]Bruxelle J, Pinchinat S.Effectiveness of antiviral treatment on acute phase of herpes zoster and development of post herpetic neuralgia: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J].Med Mal Infect, 2012, 42 (2) :53-58.

[5]张向红, 程黎晖.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 2009, 18 (21) :76-78.

[6]闫焕, 赵文静, 常惟智等.牛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 2013, 30 (2) :114-116.

生大黄/治疗应用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治疗组19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住院患者。其中, 男11例, 女8例;年龄28~72岁, 平均47.4岁, 均查血尿淀粉酶及CT检查确诊, 符合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

入住监护病房, 在严密监护下行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抑制胰酶活性, 解痉镇痛、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保持血容量, 肠外营养等;另外将生大黄20~30 g加入水煎煮20 min后去渣, 冷却到38~40℃, 200 ml胃管内注入后夹管1 h左右, 3次/d。

2 结果

本组19例AHNP, 并发假性囊肿1例, 上消化道出血1例, ARDS 1例, 慢性胰腺炎2例, 无并发症14例, 出现并发症者占同组总数的26%。该组治疗过程中出现肠麻痹者3例, 占同组总数的16%, 肠蠕动恢复平均时间2~4 d, 腹痛缓解平均时间为1~3 d, 腹胀缓解平均时间为2~6 d, 平均住院时间 (22±8) d。

3 护理

3.1 加强心理护理

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重, 预后差, 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针对这种情况, 护士应认真评估患者焦虑和恐惧的程度和原因, 给予心理支持。关心患者, 用亲切的语言为患者解释病情,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 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生大黄作用

它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胆、抑酶、保护肝肾、泻下等功效。大黄味苦, 在进行胃管注入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以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3.3 胃管注入注意事项

胃管注入时温度适宜, 控制在38~40℃, 动作应轻柔。注药速度应均匀缓慢, 以免因注药速度过快而引起胃肠道的不适。注药后夹管1 h左右。

3.4 观察患者状况

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胃肠道不适症状;排便的次数、量、性质和排便的时间, 认真做好记录, 并做好交接班。做好口腔护理, 鼻部护理, 妥善固定好胃管, 保证引流管的通畅。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每次便后协助患者用温开水清洗肛周和外阴部。大便次数多者肛周涂以软膏。

3.5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生活应规律, 戒烟戒酒, 忌暴食暴饮。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4 讨论

生大黄为蒽醌衍生物, 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利胆、抑酶、泻下等功效。大黄味苦、寒、大寒、无毒, 主下瘀血、血闭寒热[3]。在治疗胰腺炎时, 大黄可提高肠道跨膜电位,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促进胃肠蠕动, 解除肠麻痹, 达到清除肠道内毒素和腐败物质的作用[4]使肠蠕动恢复, 肠道内营养时间得到提前, 避免肠黏膜萎缩。急性胰腺炎时, 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肠道内毒素的移位, 成为全身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大量表达、释放的始动因素, 从而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者可导MODS。而大黄作用在大肠, 使远段结肠的张力增加, 蠕动增快, 并对多种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防止肠道细菌易位, 预防坏死胰腺感染从而改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预后[5]。现代研究证明, 生大黄煎剂对胰蛋白酶、脂肪酸、胰淀粉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大黄对以上3种酶的抑制作用, 认为可能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机制。

本组19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生大黄煎煮胃管注入, 明显降低了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并发症, 缩短患者腹痛腹胀和住院时间, 结果和文献报道一致[6]。故认为该疗法疗效满意, 且经济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69.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级标准[S].中华外科杂志, 1997, (35) :773-775.

[3]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153.

[4]王宇, 许无弟, 薛建国.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及治疗[J].实用外科杂志, 1992, 12 (12) :630-632.

[5]任茂才, 宋林学, 洪明, 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0, 12 (2) :78.

生大黄/治疗应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33.7±10.1)岁。其中胆源性胰腺炎27例,酗酒14例,高脂饱食4例,高甘油三酯血症1例,无明确诱因2例。发病至入院时间2 h~1个月。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吸氧、生命体征监测、禁食水、持续有效胃肠减压;应用抑酸、抑制胰腺分泌药物、解痉和止痛、补液、补血浆、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应用对肠道常见菌有效的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注入后停止胃肠减压1.0~1.5 h,3次/d,7 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率,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病情显著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病情有所缓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显著变化,病情加剧。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腹痛腹胀、首次排气排便、住院时间及疗效

观察组患者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6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痛、腹胀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排便情况

观察组治疗期间排便时间明显提前,排便次数为3~5次/d,开始为成形软便,后均为稀水样便,无血便。对照组排便时间明显滞后,2~3 d排便1次。

2.3 观察组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在开始治疗1~2 d内有腹泻表现。胃管内注入生大黄10~30 min后,有部分患者在脐周处可出现一过性腹痛,有肠鸣音增强或亢进,认为生大黄刺激肠道所致。观察组部分患者治疗后期出现轻度低钾血症(治疗过程中均有补充,4~5 g/d)。虽出现上述副作用,但均未终止治疗。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发病时机体应激过度,炎症反应全身化,引起肠道微循环损害、缺血甚至麻痹性梗阻,进而损害肠黏膜屏障,使细菌很容易从肠道内移位,引起受损胰腺继发感染[2]。胰酶的激活、胰腺自身消化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始动环节,抑制胰酶分泌、抑制胰酶活性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靶点。生大黄具有抑制胰酶活性,改善胰腺的微循环,维护肠黏膜屏障,松弛括约肌,减轻胰管压力,促进肠蠕动、收缩和排空,抗菌及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等作用[3]。生大黄对胃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可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胃肠黏膜和肠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和消除肠麻痹,减少肠道内毒素吸收,抑制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的易位,恢复肠道功能。还可阻止胰酶的分泌和激活,减轻细胞因子和炎症递质的激活,对多器官起保护作用。

重症胰腺炎病的主要原因系肠道细菌移位所致,并有大量毒素的吸收。有学者认为,选择性肠道去污、口服肠道不能吸收的局部抗生素,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4]。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大黄胃管内注入治疗,其疗效可靠,且缓解时间明显较早,操作简单易行,无痛苦及创伤,而且药品价格便宜、易操作,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风险小、住院时间缩短。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给予生大黄辅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观察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胃管内注入生大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腹胀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腹痛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生大黄辅助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生大黄,急性胰腺炎,腹痛,腹胀

参考文献

[1]石燕燕,李树才.中药大黄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5(4):220-221.

[2]魏玉洪.生大黄灌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0例分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9):131-133.

[3]黄慧峰,彭玄杰.不同剂量及给药途径的大黄在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及对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691-693.

生大黄/治疗应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采集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住院的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男11例, 女17例, 年龄26~68岁, 平均46岁。其中水肿型胰腺炎16例, 胆源性胰腺炎 (水肿型) 10例, 重症胰腺炎2例。急性胰腺炎诊断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 [1]。分为观察组跟对照组, 分别为15例、13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 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后均予置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术、禁食禁饮、镇痛、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和胰酶活性、质子泵抑制剂抑酸、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以下治疗:100mL沸水加入生大黄30g浸泡30min, 温热后取其大黄液100mL, 胃管内注入, 并夹管闭合30min后再持续胃肠减压术, 持续3~5d, 每天2次。

1.2.2 治疗标准

主要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大便次数及性状的改变、住院时间的长短、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两组都在3~5d后观察疗效。以腹痛消失, 腹部体征消失, 血、尿淀粉酶下降至正常, 复查彩超提示胰腺大小形态正常, 胰周无积液为痊愈;腹胀痛减轻, 腹部压痛等体征缓解, 血淀粉酶降至180苏氏单位以下、尿淀粉酶降至3000苏氏单位以下, 彩超示胰腺水肿减轻为有效;患者腹痛症状及腹部体征无好转, 同时反而加重, 血淀粉酶未降至180苏氏单位以下、尿淀粉酶仍在3000苏氏单位以上, 同时彩超提示胰腺肿大甚至胰周积液等变化为无效[2]。以治愈加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以此治疗标准计算住院时间。

1.2.3 统计分析方法

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均采用χ2检验, 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 (15例) :治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 (13例) :治愈6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1%;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7.15 P<0.05) ,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 (15例) :平均住院 (5.5±1.7) d;对照组 (13例) :平均住院 (7.4±2.5) d。两组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7.34P<0.05) ,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2.3 观察组治疗期间排大便次数6~9次/d, 每次为少量黄色水样便, 腹胀明显缓解;

对照组排大便次数1次/2~3 d, 腹胀痛缓解程度差。2.4观察组治疗期间明显大便次数改变, 灌注生大黄液后的1~2d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突出, 生大黄液用后30~60min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鸣音增强或亢进致一过性肠痉挛腹痛症状, 大黄开始发挥治疗作用所致, 未影响治疗, 无特殊处置。两组治疗期间均积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无效患者主要是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且发生多器官衰竭、循环衰竭严重所致。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目前还不太明确它的发病机制, 但大多认为是胰酶激活引起的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3]。病死率为10%[4], 30%~70%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会引起感染, 80%感染患者会死亡[5]。重症胰腺炎机体应激过度, 大量胰酶入血引起心、脑、肝肾等损害, 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大黄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 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通里攻下, 益气救阴的作用[6];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治疗上遵循“六腑以通为用”、“其实者, 散而泻之”的原则[7], 因此大黄通里攻下的作用适合对症治疗。生大黄被中医列为泻下药, 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大黄有抑菌、导泻、通肠及解除Oddi括约肌痉挛的作用[8]。结合抑制胰酶分泌和胰酶活性、质子泵抑制剂抑酸、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促进胃肠蠕动和胃肠营养的恢复。

该观察组采用生大黄液100mL胃管内注入, 增加胃肠动力, 促进肠蠕动, 清除肠黏膜剂肠腔内容物及细菌及毒素, 减轻肠腔内压力, 缓解肠道的扩张, 增强肠道顺应性, 缓解中毒性肠麻痹进一步发生, 促进胰腺功能恢复, 治疗急性胰腺炎中药辅助方法。观察组采用生大黄液100mL胃管内注入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好,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0.05) , 护理操作简单易行, 不良反应少、住院时间缩短, 病程缩短, 患者恢复较快, 疗效满意, 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辅助治疗其中的常规方法, 临床治疗上可推广其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 [J].中华消化杂志, 2004, 24 (3) :190.

[2]孙传兴, 张学甫, 沈纪宗.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S].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84.

[3]Yamano M, Umeda M, Miyata K, et al.Protective effect of thecombined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and neutrophil elastaseinhibitors on acute pancreatitis elicit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inrats given intraductal injection of taurocholate plus trypsin[J].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1998, 357 (5) _:558-564.

[4]Lankisch PG.Epidemiology of acute pancreatitis[M]//Buchler MW, UhlW, Friess H, Malfertheiner P, editors.Acute pancreatitis.Novel conceptsin biology and therapy.Berlin:Blackwell Science, 1999:45-53.

[5]Bradley EL.Management of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by opendrainage[J].Ann Surg, 1987, 206 (4) :542–550.

[6]唐文富, 万美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循证临床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3) :292-298.

[7]汪浩, 郑海文, 赵之青, 等.柴胡四黄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TNFα, IL-6, IL-10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2009, 34 (12) :1582-1584.

生大黄/治疗应用 篇5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芒硝脐敷,生大黄,临床疗效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不仅病因较为复杂,且发病速度快,并发症较多,其主要发病原因为胆道疾病、酗酒、饱食,患者出现急性胰腺炎疾病时,因体内释放出大量炎症因子和吸收了大量毒素[1],造成其肠道黏膜屏障和组织细胞受到损害,所以患者在早期阶段症状表现为腹痛、腹胀等,若不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病情会加速恶化,最终发展为多脏器功能衰竭,且此疾病预后较差。临床在治疗上,往往采用西医进行对症治疗,达到改善其临床症状的目的,但单一性给予西药治疗,存在较多不良反应,进而最终治疗效果受到影响。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证实,给予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不仅安全性高,且疗效性突出。为此,此研究纳入64例患者分组讨论,其目的在于研讨生大黄联合芒硝脐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胀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从2013年5月-2016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患者中抽取64例纳入此研讨范围中,所入选64例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两组,对照组32例,研究组32例,入选64例患者各检查结果均显示符合《现代胰腺病学》急性胰腺炎判定标准[2]。入院患者均不包含精神疾病、过敏体质等患者。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0.3~61.0岁,平均(48.2±3.1)岁,就诊时间(16.1±2.1)h,APACHEⅡ评分为(12.3±1.2)分;研究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40.7~61.3岁,平均(48.7±3.4)岁,就诊时间(16.5±2.3)h,APACHEⅡ评分为(12.2±1.4)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禁食、禁水而不禁药,予以胃肠减压、抗生素治疗、抑制胰液分泌、抑酸保胃、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研究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再接受生大黄联合芒硝脐敷进行治疗,在胃镜协助下,置留空肠管,将生大黄15 g泡入到温开水中,确保温度在37℃~40℃,用注射器慢慢将其注入到空肠管内,夹管时间为1 h,100 ml/次,3次/d。取芒硝250 g装入到30 cm×20 cm布袋中,进行铺平,在肚脐外敷,用腹带外固定,每日需更换1次。芒硝对人体皮肤存在刺激作用,所以需使用双层布袋,且各护理工作人员需定时检查其腹部皮肤状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过程中,认真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测定其腹内压指数,用膀胱内压法进行测定,患者呈仰卧姿势,经膀胱尿道插入导尿管,把膀胱排空,并将100 ml生理盐水注入,连接压力计。按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判定其腹胀积分状况[3],3分:按压患者腹部较硬,腹部如鼓,B超结果显示,肠管中存在大量积气,且存在明显性扩张;2分:按压患者腹部稍硬,腹部膨隆,B超结果显示中等积气;1分:按压患者腹部较软,腹部存在稍微膨隆,B超结果显示存在少量积气;0分:患者接受B超检查显示其肠道无积气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0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腹胀积分对比

治疗前腹胀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时,研究组腹胀积分比对照组腹胀积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腹内压对比

患者治疗前腹内压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d、1周、2周时,研究组腹内压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各指数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研究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在临床急腹症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急,变化快,且病情具有复杂性,但目前不完全明确该疾病发病机制。虽然大部分患者均属于轻症胰腺炎,但仍然存在15%左右的患者属于重症胰腺炎。此疾病早期可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状况以及多器官衰竭,死亡率较高。以前多认为胰腺炎属于自身消化性疾病之一,因激活胰酶且自身消化而造成。但近几年来研究表明,除以往认识外,过度激活白细胞、胰腺微循环异常、肠道细菌易位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理论再次让人们对急性胰腺炎疾病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4,5],但都无法很全面的解释重症急性胰腺炎疾病的进展和发病机制。

腹胀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较为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且往往合并有腹痛等症状,患者出现腹胀的主要因素在于炎症反应和渗出性胰腺炎症造成肠麻痹,进而引发此疾病。抑制肠蠕动将会造成肠内容物出现停滞状况,进而引起细菌生长繁殖过度[6,7],并对肠分泌有刺激作用,肠内压力增加,肠黏膜屏障功能被破坏。我国医学认为此疾病病因为情志刺激、酗酒、暴饮暴食等,湿热邪毒积累在胰腺所造成,临床在治疗上应按照逐淤通腹、理气导滞、清利湿热的基本原则。医学研究表明,中药芒硝、大黄在降低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麻痹症状中有显著作用。生大黄可攻积消炎、泻下利胆等作用,大黄内含番泻苷A,其导泻效果明显,并可将肠内毒素和腐败物有效清除。采用生大黄灌肠对其胃肠蠕动有促进作用,其肠道中炎症因子被有效清除,进而达到缓解患者腹胀、腹痛等症状,对恢复胃肠道功能存在有利作用[8,9],对肠鸣音和排气等症状的恢复有加速作用。芒硝具有泻下软坚的作用,不但有清泻作用,还可通泻,和大黄联合使用,可增加攻下热结的作用。芒硝内涵结晶硫酸钠物质以及钾、钙、镁等元素,机体肠黏膜对硫酸根离子的吸收性不大,所以,芒硝内硫酸根离子多留在人体肠道中,演变为高渗溶液,肠道中水分有所增加,人体肠壁受到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对排便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另外,外敷芒硝还可改善局部胰腺血液循环状况[10,11]。因此,将生大黄联合芒硝外敷进行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疾病的效果存在较大优势性。本研究结果从患者腹内压、腹胀积分、症状恢复时间上来看,也同时证实了以上两种中药联合使用疗效显著。

生大黄/治疗应用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入选对象

入选济宁市附属医院2007年5月至2010年10月在急诊科及急诊监护室住院确诊的SAP患者88(男50,女38)例,年龄22~76岁。全部病例既往无肝炎、肝硬化、肝血吸虫病等肝脏病史,发病前无服用肝损害药物和其他损害诱因存在;无导致白细胞变化的因素存在;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淀粉酶增高及B超、CT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淀粉酶升高。

1.2 诊断及排除标准

诊断标准:依据2006年中华医学会急性重症胰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

1.3 分组

应用随机数字表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下列治疗方案:(1)禁食、胃肠减压;(2)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3)抑制胰腺外分泌,用国产奥曲太0.6每日1次;(4)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5)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粉5g每日3次,用40~60ml温水胃管内注入,疗程3~7日,乌司他汀20万单位溶于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0日。

1.5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7d后血尿淀粉酶、CRP变化;肝功能损害情况及白细胞下降幅度。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发生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8例患者中,经给予积极治疗后,10天共死亡4例(治疗组2例、对照组2例),故临床疗效观察例数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42例。

2.1 患者入院时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88例SAP患者中,男50例,女38例,治疗组(49±27)岁,对照组(48±25)岁,胆源性胰腺炎51例,脂源性胰腺炎8例,酒精性胰腺炎20例,其他病因9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因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应用生大黄粉及乌司他汀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CPR浓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数及肝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治疗后CPR浓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数均明显降低,肝功较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46.5±5.3)ug/ml vs(21.3±4.2)ug/ml、(726±187)U/L vs(247±68)U/L、(4258±2060)U/L vs(1190±356)U/L、(19±2.1)10^9/l vs(8.5±2.2)10^9/l、(224.6±127.2)U/L vs(108.3±35.2)U/L、(244.7±131.1)U/L vs(112.2±26.7)U/L、(55.6±32.5)ummol/l vs(34.9±11.2)ummol/l、(24.4±3.5)g/l vs(50.6±6.2)g/l P分别小于0.01、0.01、0.01、0.05、0.01、0.01、0.05、0.05;治疗组(47.9±7.5)ug/ml vs(10.1±1.6)ug/ml、(717±192)U/L vs(57±65)U/L、(4400±1650)U/L vs(556±367)U/L、(18.2±1.23)10^9/l vs(4.4±0.6)10^9/l、(235.6±147.2)U/L vs(54.1±26.3)U/L、(265.4±150.5)U/L vs(56.9±36.0)U/L、(57.6±37.7)ummol/l vs(15.7±13.2)ummol/l、(26.2±7.6)g/l vs(74.6±8.2)g/l P均小于0.01]。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应用生大黄粉及乌司他汀治疗组CPR浓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数降低更明显,肝功能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4.2)ug/ml vs(10.1±1.6)ug/ml、(247±68)U/L vs(57±65)U/L、(1190±356)U/L vs(556±367)U/L、(8.5±2.2)10^9/l vs(4.4±0.6)10^9/l、(108.3±35.2)U/L vs(54.1±26.3)U/L、(112.2±26.7)U/L vs(56.9±36.0)U/L、(34.9±11.2)ummol/l vs(15.7±13.2)ummol/l、(50.6±6.2)g/l vs(74.6±8.2)g/l P分别小于0.05、0.01、0.01、0.01、0.01、0.01、0.05、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治疗后与对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一般认为是蛋白酶、磷脂酶A2、胰腺微循环障碍及炎症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炎症细胞因子在AP中的变化及作用机制与其早期炎症反应时胰腺实质、胰周浸润的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有关[2]。活化的巨噬细胞释放各种炎症细胞因子,引起胰腺局部组织的损害[3]大黄通里攻下法:通过保护肠道屏障功能,可以减少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肠源性细菌易位,进而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4]。大黄的主要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和鞣质,具有以下功能:(1)抑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等胰酶的分泌,松弛胆道口括约肌,减轻胰管压力;还具有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小动脉的收缩作用,有利于改善胰腺的微循环;可明显抑制二十碳烯酸异常代谢,减少胰腺自我消化,使胰腺细胞死亡明显减少,阻止病情发展[5]。(2)使胃肠道平滑肌活动明显增强,提高胃肠动力,促进肠蠕动,改善和消除肠道麻痹及淤滞状态[6]。(3)抑制肠道内细菌易位及毒素吸收,促进肠道内毒素排泄,促进胃肠道新陈代谢和肠道营养的恢复,明显降低血内毒素水平,从而使腹胀、腹痛等症状及血常规恢复正常的时问明显缩短。(4)可提高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总补体水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的产生,具有抑菌作用及对抗内毒素作用。有研究显示应用生大黄及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确切[7,8]。本研究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CPR浓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数均明显降低,肝功较前明显好转,生大黄联合乌司他汀治疗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更明显,即CPR浓度、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白细胞数降低更明显,肝功能改善更显著,其原因可能为两药分别从胰酶释放及被激活等环节双重阻断胰酶内消化,并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的发展,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诸琦,龚自华.实验性胰腺炎研究进展[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89-105.

[2]Scott Tenner,MD,MPH,et al.Fluid Resuscitation in 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Volume6,Issue1January2010,16-18.

[3]Issam M.Halabi,MD,FAAP.Ulcerative Colitis Presenting as AcutePancreatitis in a6-Year-Old Patien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 Volume5,Issue6June2009,429-430.

[4]汪晓云.大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肠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和护理[J].中国医学杂志,2008,6(12):52.

[5]阴建兵,王永奇,杨坤,等.生大黄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3例临床观察[J].中医与中西医结合,2005,8(2):196-197.

[6]中华医学会消化学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J].放军医学杂志,2004,29(7):646-648.

[7]杨振林,郑树森,朱峰,等.两种不同途径应用乌司他汀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11(2):101-103.

上一篇:两个十句话下一篇:定位打印